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

篇1

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其蕴含的艺术特征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重庆市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征不是偶然、单独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蕴藏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

1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是铸就其艺术特征的重要依托

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是孕育和展示其传统服饰文化最好的平台,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就是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探索、发展,并形成自己的艺术特征。彭水县土家族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如“五月端阳日,户插昌蒲艾叶,以雄黄入酒饮,并涂小儿额及洒墙壁阴湿处以避虫蛇,采百草煎水浴身,馈角黍,观竞渡。十五日为大端阳,复竞渡如前。蓐麻者剥麻刈去粗皮曝干售之,养蚕者缫丝。”①在端阳节时土家男女都会盛装出席,利用这个娱乐交友的好机会,展现个人魅力。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土家族男女不断创造出体现本族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民族服饰。

2婚庆习俗是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特征展现的经典环节

土家族、苗族人民聚居的酉阳县,其民族传统服饰在婚庆礼仪中表现出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清代和民国时期酉阳县的结婚仪式程序繁多,其中,姑娘出嫁前夕要请娘娘或嫂嫂用灰包线绞尽脸上的汗毛,把眉毛绞弯,称为“开脸”。同时将原来梳的长辫绾成髻子紧贴于后脑,髻如泡粑,俗名粑粑儿,别上银质或玉质发簪,插上头花,戴上耳环,手上戴上戒指、镯子,打扮成新娘。这一过程俗称“开光”。②复杂精美的头部装饰完成之后,再穿上隆重喜庆的婚庆礼服。“婚日天亮时,新娘上头梳妆,身穿露水衣,头盖红绸巾。”③“露水衣”是土家族姑娘的嫁衣,非常的富丽堂皇,其结构是右开襟、大袖大摆,而搭配的裙子通常是“八幅罗裾”。婚礼是人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刻,结婚礼服就应该竭尽所能地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和展示新娘的美丽,它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审美观念。婚庆习俗便成为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不可或缺的环节。

3各类艺术是承载其艺术特征的重要形式

生活造就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重庆市少数民族人民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如诗歌、历史传说、戏剧、舞蹈等,有的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有的艺术用另一种方式保存着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民歌是典型的文学艺术,而彭水的民歌不仅悦耳动听,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历史文化,其中就包括富有民族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如描写男青年服饰的“一送郎的帽,金线带两吊;二送郎的鞋,白布袜子青丝带……五送郎的褂,两边都缝衩,平纽扣子钉上下。”①在这首诗歌中饱含深情地歌颂了男女之间爱恋之情,同时也细致描绘了苗族男子服饰包括帽、鞋、褂等的艺术特征,让人们见证了苗族服饰的魅力。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服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保暖、避暑、遮羞等实用功能方面,它还是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建筑、饮食等物质文化形式不同,重庆市少数民族服饰富有自身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征,但都是各民族适应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表现,并在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逐步孕育发展起来的。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为适应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庆市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也因地制宜演变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特征。

1地形地貌决定了民族服饰结构简洁、穿着方便的特点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周边名山众多,在山地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跋山涉水、爬坡上坎。为适应此环境,土家族男女上身服装虽各有不同,但下装都穿与现在喇叭裤很相似的大脚裤,配白裤腰。苗族是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其服饰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重庆市的苗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男子穿的是对襟短衣、长裤,缠头帕,打绑腿,而女子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宽脚裤,打绑腿,配绣花围裙,衣襟、袖口、裤脚均饰有花边,外套坎肩,包头帕,头戴银饰等,这种腿上缠花绑腿的穿着方法是为行动便利之需。服装的结构、穿着方式等存在偶然性,而重庆山林众多、地势陡峭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重庆市的苗族服饰结构更加简洁,穿着更加方便。

2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民族服饰浓郁的宗教色彩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外显形式,脱胎于本民族的文化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重庆市少数民族人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之比较闭塞的居住环境形成了落后的文化状况,因此当他们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会求助于神灵,故而,各少数民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浓厚,并且深刻体现在服饰的图案、结构、色彩等方面。重庆市土家族相信本族的祖先是白虎,白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的图腾,民间流传的“白虎当堂坐,无灾又无祸”谚语即是有力的证明。重庆市土家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纹样中以虎为题材的图案形态各异、随处可见,但都表达了赐祥降瑞、镇妖祛邪等宗教观念。又如土家族著名的服饰品西兰卡普织锦,土家族人将之用于服装和被面、枕头面上,其常用的图案就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白虎,表达了避邪庇佑的宗教思想。服饰的宗教特色以外显的精神表达形式,强化民族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这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精神教化方式。

3民俗活动的正式隆重增添了民族服饰的神秘和喜庆特色

各民族的风俗礼仪都讲求正式、隆重,人们就会穿着极富各自民俗特色的服饰参加本民族的宗教活动、娱乐活动、竞技活动等。在这些重大的民俗活动中,各少数民族人民会用节日盛装精心装扮自己,用最直观的形式表达节日的庄重和喜庆,因此,其民族服饰就因适应并体现活动本质而显现出神秘或者喜庆的特色。重庆市苗族有许多重要传统节日,如赶秋、赶年场、放赦、三月三、踩山节等,苗家未婚男女穿着民族传统服饰喜庆美丽,以便在观灯、舞狮、打秋千或跳芦笙舞、对唱情歌等活动中交流感情时,充分展现自己最靓丽帅气的一面,期望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土家族的舍巴日,是土家人的祭祀祈禳节,通过祭祀祖先来祈求风调雨顺、兴旺发达,祛除祸患与不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祭祀祈禳为基础,同时融合了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质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此节日如此重大,参加活动的男女都非常重视,都用比平时更为隆重艳丽的、五色斑斓的传统民族服饰来包装自己,以表达一种渴望交流的心情。这说明即便是庄重的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演变成少数民族欢歌载舞的节日,他们会采用风格庄重喜庆的传统服饰,尽可能通过服饰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4汉族为主导、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格局造就了民族服饰的汉化特征

由于各民族长期杂居,重庆市的民俗格局是汉族民俗占主导,少数民族民俗居附着性地位。即使是人数众多的重庆土家族、苗族,也深受汉族风俗的影响,其传统服饰就在与汉族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吸纳了汉族服饰的特征。历史上,酉阳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文化传统保持得相对稳固,但改土归流后,与汉族人杂居也使其民族传统服饰逐渐被汉化。清代以前,酉阳人民的穿着,据《酉阳通志》载:“男女垂髻短衣跣脚,以布勒额,喜‘斑蓝服色’”,“清王朝建立,尽更汉族服制,沿袭近三百年。”綦江县、江津县苗族,男子上装四围开衩,下装汉服,着裤。以后,江津苗族着汉装。20世纪80年代,平日着汉装,节日盛典穿苗装。历史发展形成的汉族主导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格局,使重庆苗族人民逐渐接纳汉族服装,但不是彻底一次性地改穿汉族服饰,而是在本民族服装的结构和装饰等方面借用汉族服饰的某些特征,或者把汉族服饰与本民族服饰相搭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苗族服装的汉化特色。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孩头饰其汉化特征非常明显。土家族在明清改土归流之后,很多小孩帽子的图案中就有汉族典型的“福、禄、寿、喜”、“大八仙”、“小八仙”等吉祥文字,这充分证明汉族宗教文化和美学思想对苗族服饰影响深刻而广泛。

篇2

一、民族艺术

德国的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说:“艺术最初的功能是交流思想和感情,是一种符号,因此没有文字的民族,更以此代替文字的功能,因其抽象概括的作用”。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表达人类感情的最重要的工具。它的出现,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具体,是人们之间交流最重要的语言。艺术能启迪智慧,拓宽思维,增长才干。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民族艺术,就是一个民族、国家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艺术传统,并具有这个民族、国家历史与文化的特色。例如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即指中国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一)民族艺术的特殊性民族艺术通常是指构成国家的那个单一民族或多个民族的艺术而言,体现了该民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的生产方式及生存状态。这决定了地域性是民族艺术产生的第一要素。特别对少数民族而言,更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现今许多古代少数民族服饰被当做工艺品,展现于各个博物馆、展览馆之中。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一个缩影,园里有各少数民族的标志性建筑如傣族白塔,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等,南园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是最能够直接的表现各民族差异的一种艺术。就拿服饰艺术来说,北方民族的服饰与南方民族的服饰就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如北方的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居住于蒙古高原,以游牧业为主,由于那里气候寒冷,大部分活动需要在马上,因此,他们的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蒙古族特别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如果去蒙古高原观察他们的服饰,你会发现,他们衣服往往用饱和度对比度很高的色彩,例如大红大绿,大黄大紫等,各种颜色大块儿的拼接,五彩斑斓。对于蒙古族为什么如此钟爱艳丽的色彩我很好奇,我曾把疑问告诉一位蒙古族朋友,他说,你去趟草原就知道了。是啊!只有真正置身于苍茫草原中,才会发现,人类是如此渺小,你才会真正领悟到蒙古族服饰的艺术:如果没有耀眼的色彩,怎么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我们再看比较有代表性的南方民族傣族,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的平谷和河坝地区,地势较低,雨量丰沛,气候温热。傣族妇女往往穿圆领、窄袖露腰的紧身短衫和长及脚背的筒裙或黑色长管裤,材质以棉布为主,颜色多为青、白、蓝、水红等浅色。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或大襟、窄袖、长及腰部的短衫,下穿黑色、褐色或白色,裤裆较肥大的长管裤。这种服装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劳动的需要。拿蒙古族与傣族的服饰一对比,我们就能清楚知道其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可见,地域环境,气候等外在条件造成了民族艺术的特殊性,对其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二)民族艺术的民族性德国的格罗塞曾说过:“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风派和民族风格。”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经济基础、生存环境、审美倾向及文化艺术等,这些差异使其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它们既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反映了某种民族共同体人们独特的民族情感、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及对生活的不同感受等。当我们判断艺术是否具有民族性时,我们需要仔细辨别在这门艺术中是否蕴含了民族情感及民族精神。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纹饰华丽。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这种非审美功能体现在一定的功利性上,这些艺术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有更深刻的内涵。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这些民族服饰的色彩、样式、质地及穿戴时的讲究,都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的发展形成的,特别是将本民族的图腾或融入到服饰中,既强化了群体认同的的标记性,也体现出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的归属感,对民族精神的寄寓。例如云南的哈尼族,在他们服饰的装饰色彩上,认为红、黄、白三色是神的象征,所以他们会在帽顶、袖口、腰部和腿部进行装饰,他们认为这几个部位可使鬼怪妖邪退避。源于羌人后代的纳西族,其最著名的服饰应该是妇女们的“披星戴月”衣。这件衣服其实就是一件羊毛皮披肩,上部黑色下部白色,披肩上部左右各缀有两个大圆牌,象征日月,中间缀有七个小圆盘,象征星星。“披星戴月”衣是纳西族妇女勤劳善良美好品质的象征。据说,纳西族的男人们平时要出去经商,纳西族的妇女需要劳动干活,但往往干很久也干不完,所以她们把星星和月亮绣在披肩上,希望穿着这样的披肩,将星星月亮披在身上,能够白天黑夜一直干活。也有说,青蛙是纳西族的图腾,七星是青蛙的眼睛,所以这是青蛙崇拜的遗迹,希望神明保佑。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这些民族服饰艺术是美的体现,它包含了人们对祖先、对神明的崇拜,以祈求获得庇佑。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的人们对爱与生命的态度。他们渴望平静、祥和的生活,讲究的穿着中体现了他们所蕴含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民族艺术成为其重要载体,并逐渐积淀为民族品格,体现出民族艺术独特的民族性。

二、少数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市场化”“现代化”如龙卷风般席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也不可避免,其相对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变得不再神秘。许多文明成果传到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艺术、习俗等方面出现巨大影响。人们既往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发生深刻变化,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迅速成为了一种主导意识影响着人们。越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民族艺术的民族性越是被淡化。一些原始风俗发生改变;流行歌曲充斥了山寨;现代化的缝纫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许多当地人受文化传媒的误导,审美观念发生了偏差,开始质疑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特别是有些年轻人,思想被逐渐“西化”“汉化”,即便有漂亮的民族服饰,平时也不愿穿戴,认为穿民族服饰是一种很土的行为。或者将本民族的服饰改的面目全非,自认为紧跟着潮流,殊不知,这种行为是将民族性从民族艺术中逐渐剥离了出来。对于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把某个民族的艺术像食物般放在真空的包装中,不受一丝外族文化的侵袭。不同文化间的互渗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居住在云南永宁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男子的服饰就深受藏族的影响。他们喜欢藏式服饰,爱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戴铜银制的大耳环。从来没有一个不会发展的民族,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稳步前进,不会走向衰落,其思想、文化的进步是必须的。这样必然会造成各种民族文化的撞击,因此,不可能有纯粹的民族性。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外来文化的碰撞下,保持自身民族艺术的本质不变,有选择的进行吸收优化。对于少数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生活方式、习俗等,增强人们对不同民族艺术文化的了解、认同感,增强对本民族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只有从内心接受了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对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2.开展培训和传承活动,培养传承人。在很多地区,世代相传的民族艺术由于没有继承者相继失传,无不令人痛心。这是国家的遗憾,民族的悲哀。3.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对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应从娃娃抓起。在课堂上,老师有义务向学生传播民族艺术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了解。4.政府需拨专项资金对各民族艺术进行保护,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们可以向欧洲等发达国家学习,设立保护专项资金,用以补助对民族艺术的一些重大项目的研究。总之,少数民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希望国家保护机制更加完善,也希望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能在历史长河中永放光彩。

作者:孙良珂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篇3

关键词:民族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服饰是民族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引起世界各地服装界、美术界、民族学界人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南方的差异性:

根据中国的地形分为南北两地,我们就根据这个线索来分南北的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由于气候炎热,服装款式风格多为衣裙式或衣裤式.式样繁多,各不相同。有的民族分布较广,如彝族,分布在四川凉山、云南宁蒗 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也不同。80年代末,云南。东方彩霞” 服饰艺术团成立时.在收集彝族服饰中据统计有400多种不同的款式。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潦族只穿小上衣和筒裙, 但是在其他地区,如瓤平、元江地区,却有花腰傣、汉傣、水傣、傣卡、傣雅、傣仲等不同支系的傣族之分。其服饰也不相同。

在这些风格不同的服饰中 长款比人高.如藏袍 短款则只有l5—20厘米 如峙尼族的

叶车人支系所穿的短裤 凉山彝族的男装其裤脚宽的达170厘米.窄的只有30厘米。

北方气候寒冷,风雪交加,森林草原丰厚,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业、渔业为生,其服饰多有防寒保暖及适应马上生活的功能,款式多为袍式.通常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概括其特 。由于自然、经济环境的影响 各民族衣料质地不一。北方的少数民族衣料有兽皮、毛、鱼皮、丝绸各种特色材料。由于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旅多采用艾得川丝绸做夏装。显得神秘浪漫。赫哲族,用鱼皮制皮,具有耐磨、保暖、不透水、不挂霜的特点。藏族、裕固族 、普米族用羊毛织物氆氇做衣料。侗族苗族善于用鸡蛋清、牛皮汁、猪血浆染而成的亮布制衣。彝族的火草布也独具有特色,透气性强、保暖、柔软、舒适、光泽好 姑娘们往往将其衣做为“定情衣”。僳僳族的麻布衣。在日本展出的时候曾轰动一时。

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服饰的另一特点在于他们的制作工艺非常之精美。有些地区的民族逐步接受现代缝纫技术.大多数民族和地区仍然保持古老的染织绣和揉皮工艺。一件绣花衣、一条百褶裙、一顶花帽.就是一件极精美的工艺品.反映着少数民族妇女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倾注了她们的全部心血。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如壮、土家、傣、黎族等都有卓越的织锦才能,而且历电久远。《后汉书》中提到的“中古哀牢国和西南夷的帛叠、阑杆布”很可能与织锦艺术有关。书中虽没有“锦”这一概念的出现,但却可看出“帛叠”指术绵织物 宋 后出现“兜罗锦 、“诸葛锦”的记载,已是小机提花、丝棉兼织的“织锦”了。流传至今的壮锦、土家锦、傣锦 黎锦、侗锦、瑶锦正是这种特点 土家锦本民族称为“兰卡普”.汉语称土花铺盖。是历史久远,民间广为流传的卓越工艺成果。流传至今的光色迥异的图案不下百种,如桌子花、大白梅花、韭菜花、棱罗花、荷叶花、狮子花、燕子花、虎皮花、牛脚迹花、鱼尾花。海南岛黎族织锦也很有影响,传说早在夏禹时黎族人民已经学会种棉纺纱。尽管不能把传说当成史实。但却说明黎族人民纺织技术历史很长。这种技术影啊到中原。元代棉纺革新家黄道婆远道来黎族地区,岳又将学就的棉纺技术带回长江下游一带,推动了汉族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刺多,俗称“绣花”。针法有错针、锁针、乱针、剩针、洒针、挑针等。各民族的刺绣品充分表现出本民族刺绣艺术的潜能。

北方民族的挑花、刺绣、风格粗犷、奔放.尤其一些皮革服饰的装饰工艺别具一格。有极浓的特色,如鄂伦春族的孢皮手套、女袍、皮荷包,蒙古族的皮靴.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的男、女皮衣和皮裤等,都绣有精美、简洁的图案。颇为精彩的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女靴,它用各种彩色皮革相拼接镶嵌,组成各种精致图案,异常美观、大方 南方民族的挑花刺绣风格显得细腻规范。在众多的刺绣品中.尤以苗绣最引人人胜.苗绣用色大胆。图案夸张得当一针法特跌.富于巧夺天工之魅力.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

三、我国少数民族对色彩的自我理解和运用。

在我们注意少数民族服饰的款式千姿百态的同时。一定也会注意到它的鲜艳夺目、层次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同样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上的丰富的色彩感。

少数民族服饰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魅力.其色彩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如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多用白色.他们的婚纱也用白色.未婚少女上丧用浅红、浅绿。童装却喜欢用七彩布缝制而成,有飘飘欲仙之势。傣族的上衣以浅粉红、肉色、浅绿色居多但筒裙则用深色。善于装饰也是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之一。有华贵典雅、珠光宝气的饰品。其中用银最多的是苗族。居全国各民旋首位 一套婚礼服的银饰品多达20多斤。价值人民币2 3万元。青海玉树、果洛一带的藏族一套服饰的装饰品价值人民币上百万元。也有简洁、朴实的装饰,如基诺族用鲜花作耳饰,独龙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用山中的藤条作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要抢救服饰资源,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服饰改革,努力做到既保持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服饰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王国,同时给我们的后代子孙提供比其他各国更为丰富的服装遗产可以借鉴和创新。

四、总结。

总之,民族服饰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艺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博大精探,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技术水平,要有饱满的创作激情.敢于开刨自己的服饰风格,使世界的人们除了得到一种服饰艺术的享受之外,还能了解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要不断努力保护属于我们的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同时不断的开阔我们自己自己的视眼,开阔我们的创新能力,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看到我们的民族服饰。

参考文献:【1】徐军,《服装材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字:幼儿;美术教育;本土文化

美术新课改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可见我们的美术基本教育可以因地制宜的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从中取材,开发本土化、生活化的美术活动题材,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以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甘肃本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海洋,她蕴藏着丰富的古老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艺术特色。甘肃的民间艺术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为甘肃幼儿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越条件,那么,如何让她的艺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让她成为幼儿艺术教育资源最大的缺失,就成为了我们目前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本土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1、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

甘肃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本土文化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甘肃本土艺术品种繁多、异彩纷呈,它以活生生的艺术形态展现在幼儿面前,能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感受。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创作条件。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孩子们需要具备的是独立、自主、自信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土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鼓励幼儿运用本土文化的技巧和形式,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境中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创作,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欣赏”与“创作”互为孪生兄弟,没有欣赏,民间本土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样,没有创作,也就不可能产生本土文化的欣赏。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美术教育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到释放。本土文化不仅可以完善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利用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1、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服装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甘肃省的白马、八楞、博峪、卓尼等藏族服饰、保安族服饰、东乡族服饰、裕固族服饰等几种少数民族的服装各不相同,别具一格。这些民族服装能给人绚烂、浓烈、厚重的视觉感受。服装上的色彩装饰有一定的规律和变化,服装饰品丰富多彩,不同的款式具有不同的欣赏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从颜色入手,引导幼儿欣赏服饰的颜色和颜色的搭配, 让幼儿自由交谈,说说自己的看法、见解;其次,引导幼儿欣赏服装上各种丝线镶成的精美几何图案,引导幼儿说说有什么形状、线条,看到这些图形想到什么,这些服装别具特色,美观大方,是幼儿欣赏服饰美的最佳素材。

2、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首饰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当地少数民族很重视身上佩戴的装饰品,谁身上佩戴的饰品越多,谁就最美。这些饰品样式不一、各具特色,大多是少数民族妇女自己亲手制作的。民族不同,首饰的大小、形状也不同,每件首饰都代表着各自民族的特征。除耳饰外,颈饰、手饰、脚饰也各具特色。让幼儿通过观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戴一戴,互相装饰,相互打扮,把各种饰品戴在身上,而后欣赏饰品的美,再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载歌载舞,展示佩戴在身上的饰品,让幼儿在欣赏中感知美、表现美。

3、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建筑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我省少数民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与宁静祥和的大自然溶为一体,外型独特,别具一格。美术欣赏,不是单纯地让幼儿看看,也不能局限于在课内进行,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幼儿获得知识,体验美感。如裕固族的用牦牛毛和山羊毛织成的毛毯覆盖,用四、六或九根木柱支撑的圆锥形或方形的帐篷,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映衬下,为大自然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感受距离变化的视觉美。

4、利用甘肃本土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开展幼儿美术欣赏

少数民族的劳动场景是一种美,男人放牧,女人耕作,有说有笑,有怒有忧,无一不是美的演绎、美的创造。这种美是一种纯真至善的美、纯朴自然的美。教师应引导幼儿去感受这样的美。教师把幼儿的视线迁移到草原中去,让幼儿自由玩耍、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劳动场景,教师进行启发:“你们看到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看到这样的劳动场景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少数民族劳动的造型、动态、表情,使幼儿进一步地感受美、理解美。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幼儿多渠道感受本土文化,在体验中创作

篇5

【关键词】图案纹样设计 数字包装 信息数字化

引言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 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地域环境下独有少数民族,有着甘肃地域文化的特点。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如《裕固族服饰文化》(作者:周尚娟)、《裕固族美术史略》(作者:安肃然)、《裕固族妇女服饰中的头面艺术》(作者:刘海燕)、《东乡族服饰变迁研究》(作者:陈其斌)、《保安族服饰研究》(作者:时佳)等文献都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物质文化做了大量基础研究。

同时,近些年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方面也有相关的研究,将传统的艺术与最新的技术相结合,如《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作者:吴珊丹),该论文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建设图案数据库及图案辅助系统,从而推动了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新疆民间艺术图案数字化技术》(作者:赵海英)作者以新疆民族民间织物图案的数字化设计为例,提出一套研究织物图案的计算辅助设计方案;又如文献《图案数字化交互应用研究》(作者: 黄媛)作者以敦煌经典装饰图案数字化交互设计为落脚点,针对敦煌经典装饰图案进行大的图案分类再从图案本身的构图、色彩、造型等类别进行横向解析,将分析总结好的资料运用在敦煌图案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穿越敦煌》图案数字化交互游戏中。

随着文化传承数字化进程的发展,改变着传统的资料传阅与共享方式。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图案与纹样都是手工绘制形成,未能与数字化工具结合。这些因素制约着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传承,更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广泛应用。这就使得建立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和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工作显得格外迫切及重要。因此,引发我从技术与艺术方面同时着手,研究如何将数字媒体技术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等文化资源相互融合,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与传承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

1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数字化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与相关文化物品信息数字化保护将就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进行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都具有不同民族的特色,反映了少数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情怀,是最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代表之一,将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数字化是民族文化传承新的出发点。

(1)目前对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研究都针对单一少数民族进行研究,缺少横向联系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中各民族图案、纹样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文物进行采集、整合、汇总、分类,将传统的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建设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从而将甘肃独有的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推动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应用走向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的道路。

(2)在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中存在的大量的图案、纹样、服饰及器皿等文化物品。因此,对于平面类图案、纹样采用二维矢量数据处理方式进行数字化生成;对于三维类物品,如服装饰品、少数民族特色器皿乃至建筑局部结构采用三维扫描、三维仿真建模及虚拟现实交互等技术进行数字化生成。这样可以更好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物品进行数字化保护。

(3)建设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信息数据库系统。首先,系统采用基于图案及纹样构架的信息系统数据字典,克服了传统方式冗余度高的难题。 其次该系统的图案及纹样检索方式采用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及纹样检索技术,大大提高了检索的实时性与有效性,降低了数据的运算量。通过检索使得使用者快速方便地找到与图案及纹样相关的文物物品,并提取与之相关的图案、纹样、文物物品及相关文献资料等内容。

(4)研究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发扬,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研究结果进行传播并使每一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爱好者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基于Web虚拟交互方式建立的网络交互数字化保护平台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起到整合、保护、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1.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2.1 基本思路

本项目研究针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数字化的研究。

首先,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展开理论上的研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收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艺术图片及理论资料;其次,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如服饰、器皿等;将收集到的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生成,通过数字手段对资源整合形成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的数字信息库。最后,进行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方面的研究,熟练掌握相关数字化交互设计技术表达方式,采用将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信息与交互设计实践应用相结合等一系列方法进行研究。

1.2.2 具体研究方法

(1)资源整合法。主要应用于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的资源整合,包括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的整理、分类、修缮、汇总、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包括数字化采集与数字化生成等方式。

(2)数据分析法。本项目的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不同题材的图案使用情况及在不同领域相关文物物品的应用情况,为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研究者及使用者提供精确、可靠的数字化数据资料。

(3)图像数字生成方法。使用Unity3d虚拟交互、三维扫描与三维图像仿真数据处理、CORELDAW与Illustrator二维矢量图像数据处理等方法对民族文物物品及图案、纹样进行数字化数据的生成,建立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信息数据库系统。

(4)数理模型方法。数据字典以图案、纹样为基本元素的数据项的形成及对应于图案、纹样的应用文物物品之间的映射;引入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浓缩关键技术,通过图案、纹样特征快速有效提取相关文物及文献资料信息。

(5)系统资源应用方法。基于Web虚拟交互的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建设,将所收集整理的少数民族文物物品及图案、纹样数字化数据资源应用其中,方便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者、使用者及设计师等受众群体快捷,准确地对相关资源信息进行查找、阅读、观赏及应用。

1.3 研究策略与关键技术

(1)涉及少数民族居住地多,调研范围及数据采集量大。研究中所涉及甘肃独有少数民族多,其中包括裕固族、东乡族和保安族。同时,少数民族居住地相对分散,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数量较多,因此在走访调研及数据采集量方面都增加了难度。

(2)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数字化生成存在难度。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数字化就是对二维图案、纹样及三维文物物品进行数字图像生成的过程,在这个数字化的过程中要求对二维和三维图像数据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即数字化后的物品与原始素材之间保持形态、纹理、大小等各类数据的一致性。因为不同少数民族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都具有不同民族的特征,所以要求最终生成的数字化图像特征必须与现实图案、纹样及文物物品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3)信息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字典的构造。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因此本次研究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将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进行分类,通过对传统图案、纹样的特征进行提取分级,实现图案、纹样分类与计算机逻辑映射,依据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的抽象和编码,设计相关数据库模型。

(4)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及检索技术。在本研究中所形成的系统平台,其检索的快捷也是检验本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系统检索方式采用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及检索技术,在实现的过程中对于静态和动态影像文献资料中所涉及传统图案、纹样的应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对图案、纹样图像特征的提取方式,图案、纹样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分析等存在难度。

2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2.1 学术思想方面

提出了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信息数字化,为传承和发扬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提供了更多的数字化理论与参考。

2.2 学术观点方面

以总结归纳的方法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及纹样进行了横向性的解析,使得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特色化。为以甘肃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字化资料,为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者、设计师或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有力的参考;建立一个以数字网页为媒介,保护、传承与发扬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的综合型数字化平台,对于以后图案数字化交互设计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探索性经验参考价值。

2.3 研究方法方面

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虚拟交互、三维仿真建模、二维矢量图像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开发技术、基于压缩域的海量图案特征提取与检索技术和网页编程等技术相结合。增加观众的视觉感官真实感及沉浸感的同时,也利用数字手段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保护、传播与传承,使得各方学者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及相关文物物品进行检索,让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可以更加真实有效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承。

结语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数据库为平台的媒介上,未来还可以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媒介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保护、展示、修复、复原文化遗产,使更多的观众能足不出户、方便快捷、身临其境地切实感受古建筑的全貌与艺术展品,更好地欣赏、感受古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丛.现代包装手绘图形表现风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吴珊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

[4]赵晶,王高媛.关于数字化民族服饰图案文化的保护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21-21.

[5]林尚斌.甘肃东乡―裕固―保安和藏族的服饰及服饰文化特征[J].丝绸之路,2000(S1):103-106.

[6]王玉明.论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媒介策略[J].河西学院学报,2008(4):47-49.

[7]安肃然.裕固族美术史略[J].新美术,1992(4):43-46.

[8]张成禄.裕固族女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4):30-32.

[9]曹进,陈文婷.东乡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蕴[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7-59.

篇6

关键词: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电影 视觉盛宴 角色心理

少数民族服饰就像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直观地呈现着少数民族的文化、性格和审美心理。岁月变迁,少数民族服饰又展现了新的时代意义,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服饰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的高低,而电影则传递着所演示的民族服饰文化。下面就通过几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来分析电影中的服饰文化现象。

一、服饰成为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视觉盛宴

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服饰成为影片重要的视觉造型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明快素雅的如傣族(《摩雅傣》、《勐垅沙》)和白族(《五朵金花》);鲜艳热烈如彝族(《阿诗玛》)、景颇族(《边寨烽火》、《景颇姑娘》);沉稳朴实如苗族(《山间铃响马帮来》)、瑶族(《神秘的旅伴》)。”[1]服饰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似乎只是电影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缺少了它,电影就等于少了灵魂一样。它向观众所传达的意味,远不可用言语表达。服饰可以唤起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的各种联想。在电影《花腰新娘》中,当姑娘们身着民族盛装出场时,她们就如盛放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花腰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腰彝的传统服饰做工精细又讲究,心灵手巧的花腰姑娘一般要花费多年做一整套服装。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针线手艺加上数年苦功,才绣出巧夺天工的衣裳。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大襟裳、托肩、领挂、腰巾、腰带、肚兜、绣花鞋等十余种配件组成。其中以头饰与腰饰最为丰富,头部多以巾、帽、大股彩色的绒线或银泡为装饰,以大玛樱花为主图,四周绣有花边。头巾、衣袖、坎肩、背部和裤脚等显眼的部分都用马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变形图案,在帽檐和肩峰处,还扎有银、铜、钢丝为柄的花缨,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飞舞。样式复杂,图案繁复,工艺精湛,五彩斑斓,直观地呈现了花腰彝族女性性情开朗、热情似火的性格。花腰彝族服饰最大的特点是花样的五彩斑斓,她们穿戴有着复杂多样花纹图案、花穗、银袍和珠链的衣服。纷繁众多的图案刺绣和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民族习俗息息相关,或是受到山川河流的启示,或是对烈火、花卉、飞鸟、猛兽等事物的模仿。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多以红、黑两色为主。花腰彝族服饰重要的元素是肚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电影《花腰新娘》中的一个镜头,就是女主人公从水中抬起头来的瞬间,展示了她上身穿的花腰彝族美丽的肚兜,充分展示了花腰彝族姑娘的性感与美丽。红色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色调,所有角色的装束都给人留下鲜红的强烈印象,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一般来说,红色是主旋律,以其他颜色穿插搭配,色彩鲜明,艳丽耀眼,丰富主调的同时增添色彩活力。那一群群从远处走来的花腰姑娘。仿佛在风中摇曳着的艳丽花朵。每位花腰姑娘的服饰,针针线线都表现出她们对大自然的朴素认识,每个图案都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心理,曲折地呈现出民族的生活、迁徙、奋斗的历史,折射出对原始崇拜的信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花腰新娘》还“大胆突破传统服饰用色规范,用白色花边领褂突出男主角阿龙耿直豪爽的个性,体现纯洁高尚的民族格调。深紫色本身具有神秘的视觉效果,一位民间歌手穿上深紫色的盛装,伴着悠扬动听的海菜腔,顿时增添了民族文化的厚重感”。[2]

二、服饰表达特定的角色象征,表现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服饰在塑造人物性格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人物角色远离故事性和人为性的同时,充满符号象征意味的服饰,具有了某种补充、附加意义。在电影《别姬印象》中,大毕摩是由天神派来的祭司。大毕摩在山顶上祭祀时,身着黑色服饰的毕摩,头戴黑羊皮制成的斗笠形毡帽,帽檐下是悬吊的鹰爪,鹰在本民族中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的象征,也象征了毕摩显贵的身份。

影视作品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服装运用得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服装的颜色也就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代表的是一种人物的心理活动。影视服装可以烘托气氛,将影片的剧情推向;同时影片中服装的色彩赋予了影片镜头的感染力及震撼力,使服装烘托气氛的作用在影片中充分发挥。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言行、镜头的切换、画面的色彩都可以渲染人物的情绪,而服装的设计对于人物心理的表现也是十分必要的。服饰在特定环境中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电影《青春祭》里,当阿纯一穿上傣家的服装时,她的心理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觉得穿上筒裙的那一天是她一生中最奇妙的一天,没想到一身衣裳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就好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样。傣族姑娘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眉清目秀,看上去就像风中的杨柳。她们不仅天生丽质,而且还用独特的民族服饰装扮自己,锦上添花。筒裙和窄袖短衣是他们的最爱,突出了他们身材的修长婀娜。上衣一般是圆领窄袖的紧身短上衣,白色或是绯色。前后齐腰的衣襟,紧身,裙口用银腰带系着,修身的筒裙,一直长到脚踝。傣族妇女的服饰,展示了身体之美,加上用料轻柔,颜色艳丽,总给人明净清丽之美。这些都体现出傣族妇女的柔美性格。

三、民族服饰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审美习惯和审美追求

服饰是文化现象,和民族的历史沿革是息息相关的,不同历史时期各具有特色。电影中的服饰不完全是历史的再现,而是特定时期的符号。“服饰作为这一特定的文化意义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传统审美之上,无论是色彩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对角色心理塑造,对场景氛围的烘托与营造上,还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符号和社会学意义上,服饰都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

电影中各少数民族服饰皆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款式,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傣族服饰反映出本民族温婉的民族心理。他们喜爱明净的水、绿色的竹楼和美丽的孔雀。因为秀水清澈、透明、柔和;绿色的竹楼淡雅、明净;孔雀毛羽色彩艳丽、性情温顺,突出了傣族民族性格的主要特征。傣族妇女身材婀娜,婉约曼妙,步态轻盈,美丽动人。白族服饰则呈现出简洁、明快的风格,白族妇女服饰中的包头,透出一种高雅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表现了大理的四景“风、花、雪、月”。哈尼族服饰的色彩与自然和谐一致,表现出冷静理智、安宁温和的民族性格。彝族男子多身披毛毡,头戴英雄结,显得勇武刚强。黑红两色是景颇族服饰的主色,以白色相搭配,形成强烈的对比,朴实厚重,表达出景颇人热情质朴的民族性格。如《边寨烽火》中的景颇族青年多隆,头上戴有头饰,耳朵上还戴着耳环,他身材高大魁梧,尽显出一个彪悍、直率而又简单的景颇族青年形象。左襟短衣和织花长筒裙是景颇女子的日常穿着,以洁白的银泡装饰搭配前后肩,显得热烈明快。苗族女性多佩戴精致华美的银坠和银圈,身着做工精致的交领绣花衣和百褶裙,显得高贵端庄。拉祜族男子多着布衫,横跨长刀,不惯穿鞋,显得英武粗犷。此外,电影中的少数民族男子一般都用青布、白布或黑布包头,甚至跟女子一样背荷包、穿裙子,这些“奇装异服”和异域风貌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享受。

在现实生活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也受到现代服装流行元素的影响,例如牛仔裤等现代流行服饰逐渐成为许多少数民族青年的日常穿着,而传统的民族服饰只有在重要节日、婚丧庆典时穿戴。但是,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民族服饰将现实经验和历史剥离开来,成为展示民族习俗文化取悦观众的视觉盛宴:女青年们在任何时候都穿着艳丽的民族盛装,使观众恍若置身于充溢浪漫风情的异域,陶醉流连于五光十色的光影世界之中。更有甚之,一些影片中的民族服饰还融合现代流行审美趣味,按观众的口味对服饰进行了改良,混搭民族与现代的服饰元素。如《别姬印象》中改造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彝族衣服只保留了黑色、红色和银色,表现了简洁流畅的现代流行风格。此外,民族服饰还被用在传统与现代、族人与外来者、山寨里面与外面世界的对立中来结构情节。如《花腰新娘》中凤美对阿龙表达爱恋,按照花腰彝族的传统送给阿龙花腰带,退婚时要求退回花腰带;舞龙队姐妹们赞叹和羡慕依玛时尚流行的衣着和口红;诺玛对洛霞和莉莉时尚衣饰和口红的向往。

服饰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影视服装可以体现影片的时代背景。所有这些例子说明服装犹如无声的语言向观众讲解着画面的背景和故事情景。将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背景明白无误地传达给了观众。电影《怒江魂》展现了20世纪初期傈僳族人民的生活画卷。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在漫长岁月中,在怒江大峡谷练就了一套适应环境的本领,腰佩长刀防备野兽、敌人的攻击,同时也便于自己在丛林荆棘中穿行。显而易见,少数民族的服饰已不仅仅具有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意义,它还体现着丰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体现出不同民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审美情趣与道德风貌。电影《诺玛的十七岁》诺玛的哈尼族服饰透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外国游客争相与之合影。从诺玛的服饰可以看出哈尼族的服饰千姿百态、五彩斑斓。服饰设计适宜于生产劳动,纹绣图样、配饰挂物和审美色彩都有共同的特点。哈尼族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调,他们崇尚黑色,视黑色为庄重、圣洁的图腾符号。应该说,黑色就是吉祥的颜色、生命的颜色。哈尼族服饰在材料、颜色、配饰、装饰手法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他们身上丰富多样、色彩缤纷的服饰图案,折射出本民族的生存区域与地理环境,生动地展现了本民族祖先的英雄传奇。

总之,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真切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表达,能够唤起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许多电影叙事中,民族服饰往往被作为一种异域文化或奇特景观的展示,电影叙事关注的不再是影片文化源的少数民族,而是猎奇的观众。”[4]

参考文献

[1] 谢德明.云南电影史[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2] 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J].民族研究,2007(1).

[3] 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一、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概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共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京族、彝族、回族等12个民族。全区少数民族人口1778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0%。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学、艺术、服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语言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而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使用的壮语是广西的官方语言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广西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歌舞资源(壮族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民歌的代表人物),有海量的少数民族传说神话故事,有杰出的建筑物(如三江侗族的风雨桥),有无数的工艺品(如壮族的铜鼓、壮锦、绣球)。在服饰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壮族的一个分支“黑衣壮”即以全身黑色着装而得名)。

在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有各自的祭祀仪式。在伦理道德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比较接近,内容包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善良、单纯朴实、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等。在民俗方面,广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如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在饮食方面,广西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如壮族的糍粑、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醋泡饭”)。在医疗方面,广西有壮医、瑶医、苗医等自成体系的医疗方法手段。在生产和生活经验方面,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农耕和畜牧的方法技巧)。

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演变。

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挑战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一个基本封闭的、落后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向一个开放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挺进。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得到较大发展、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得到较大程度的维护、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给广西的少数民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广西的少数民族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广西的CDP总量由1978年的75.85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8175.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这其中有广西少数民族的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现代化进程如暴风骤雨,冲刷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头脑,呼唤广西少数民族群众变革传统观念,树立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与此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受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国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在接受《广西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加强我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在黄格胜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我区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维艰。如民居和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日趋消竭;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后继乏人;民族传统习俗如歌圩、庙会、节日和婚丧礼俗,均因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强烈冲击,面临生存危机”[1]。

然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保护和抢救;另一穷面需要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转化,获得新生和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在笔者看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需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更新传统意识,培养现代意识。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就是传统意识。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意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宗法族规意识、臣民意识、等级意识、重男轻女意识、顺从意识、迷信意识、信命意识、勤劳意识、节俭意识、自给自足意识、甘于清贫意识、安于现状意识、自我封闭意识、风俗习惯意识、人情意识、面子意识等。这些传统意识有相当部分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广西少数民族群众需要觉醒觉悟,自觉更新观念意识,树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自觉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学习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创富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等。其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摒弃一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意识,吸纳现代意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饱含着浓重的传统意识,其中一些意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应该被淘汰。譬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延续了500多年历史的一年一度的“斗马节”、广西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期间举行的斗鸟、斗鸡、斗狗、斗牛比赛,这些血腥活动把人类的肤浅快乐建立在动物的巨大痛苦之上,反映了人类自高自大,无视动物的福祉和权利的意识。这与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西班牙的斗牛士运动已经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追求现代文明的人士的抗议和抵制,广西少数民族群众也应该反思和警醒。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全面吸纳现代意识,反映现代意识。比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创作应该注意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创富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实现山歌内容的“革命”。可以想象,吸收和反映现代意识的山歌会更加受到欢迎,更加流行。2007年广西武鸣“三月三”歌圩地税山歌台传出了这样的歌词:“作为纳税人,要辛勤劳动;为国创财富,幸福又光荣。”这反映了创富意识和纳税意识的歌词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喝彩。

其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据需要可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实现自身发展。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传统文化朴实无华、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华风骨。不过,在当代社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自身发展,可考虑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包括现代审美理念、现代文化艺术成分、现代科技手段等。例如,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虽然质朴,但显得有点粗糙,审美点不够集中,那么在把它们搬上舞台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现代元素,包括根据现代审美要求,给民歌加入现代音乐成分,提高民歌的感染力;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增加动作的表现力;以唯美标准安排舞蹈演员的着装和化妆;采用现代舞台灯光手段,增强表演的效果;采用精心编写的现代音乐作为声音背景,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水融、浑然一体。广西壮族的天琴女子演唱组合特色山歌《唱天谣》、大型舞蹈史诗《妈勒访天边》和大型山水实景歌舞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三个典型的成功例子。2003年9月龙州县委、县政府出资成立了一个壮族天琴女子弹唱组合,邀请广西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范西姆、梁绍武、韩醒等到龙州调研采风,专家们为天琴组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民歌,其中有《唱天谣》。200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天琴组合献唱《唱天谣》,独具壮族多声部特色的演唱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随后天琴组合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以及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文艺演出。《妈勒访天边》是南宁市艺术剧院根据壮族民间素材创作的壮族舞剧,曾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六项单项奖、广西第五届“桂花金奖”及十一项单项奖,并入选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印象刘三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融合了壮族歌舞、桂林山水实景、现代灯光效果等多种元素,于2004年3月在桂林阳朔公开演出。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完演出后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2004年11月,以《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2005年7月,《印象刘三姐》获得“中国十大演出盛世奖”。

其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现代技术手段。广西文化厅应考虑用书籍、CD、VCD、DVD、光盘、数据库等现代技术手段把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系统地、完整地、全方位地记录下来,既便于保存,也便于传播。

其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现代研究方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呼唤文化学者们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对其分门别类,总结各门类的性质特点,建立起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系脉络。经过专家学者的努力,广西已整理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桂剧、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壮族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壮族嘹歌、瑶族长鼓舞、邕剧、广西文场、陶器烧制技艺、宾阳炮龙节、壮族三声部民歌、田林瑶族铜鼓舞等27种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有助于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其六,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实施文化产业战略,打造广西的文化品牌。广西的决策者应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当成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发展,用心打造一批广西精品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了12届的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个支柱、广西的一个精品文化品牌、广西的一张名片。该艺术节已将广西少数民族的许多经典民歌介绍给世人。一些民歌精品(如前述的《唱天谣》)凭借该艺术节的舞台声誉鹊起.名满天下,为世人津津乐道。这是一种成功的现代营销。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另一个支柱,出现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本地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文化节,建立民俗旅游景点,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广西影响较大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有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武鸣三月三歌圩节、三江“多耶程阳桥”旅游节、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宾阳炮龙节等。

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319-01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藏族聚居区,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发达,藏族民俗风情浓郁。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穿藏袍、住帐篷、食牛羊肉、青稞面、以游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徒、豪放粗犷、有独特的歌舞艺术特别是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孕育了广泛流传在民间的藏族文学、音乐、舞蹈、神话、戏剧、曲艺、诗歌、故事、绘画、雕塑等特色文化瑰宝。而这些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用甘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1.创设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环境,渗透民族教育

甘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泛,我们可以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民族风情的环境,充分体现民族传统特色。教室的正门画了几个性格特征不同的人物脸谱,让人一看就想到藏剧。教室正墙布置了民族气息浓重的民居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如诗如画的草原牧景。这些都是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通过墙面布置帮助幼儿了解藏民族文化。教师再创设教育环境《美丽的香郎节》,香郎节是一种群众型的游山活动。人们身穿盛装在山岗上、小溪边、草原上宰牛煮羊、熬茶做饭,在组织幼儿体验这种活动时,可以让幼儿亲自到"香郎节"体验传统节日的气氛,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了初步的人际关系技能。在正墙一旁还有家园配合制作的《美丽的甘南》风景。收集了甘南各地区的旅游景点:由著名的背包发烧地郎木寺、"高原之巅的蓝宝石"尕海湖、甘青川最大的藏族宗教中心拉布楞寺、桑科草原、则岔石林、腊子口等,幼儿通过亲自体验生活来表现艺术中的美,体现了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让幼儿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2.利用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甘南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少数民族聚居、风土人情各异、将这些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进行选择、设计、引用到课堂教学中,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来开展活动。如:在幼儿饮食文化教育中,我们以民族特色的小吃和土特产为内容(蕨麻、酸奶、包、冬春夏草等)。让幼儿了解食品营养及保健知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饮食加工厂》活动中,通过加工酸奶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科学领域的教育目的。幼儿在了解各民族饮食文化后,进而产生以家乡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的情感,体现了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在幼儿服饰文化教育中,由于境内"一江三河"流域,不同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服饰文化,服饰表演又是一道风景线,甘南藏族服饰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绚丽多彩、做工精细、美观大方、我们选取幼儿熟悉的服饰的种类、图案、色彩为内容,通过服饰表演、手工制作,运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感受藏族少数民族文化的服饰美,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从而更好的推进本土民族活动的开展。幼儿在学习民族歌舞、器乐中让幼儿知道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利用少数民族舞蹈、音乐、乐器对幼儿实施美育,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民族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特点,从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美,独特的艺术形式浓郁的民族风格,还有童谣、民间游戏、竞技活动中感受少数民族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从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美,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还了解传统手工艺、建筑文化教育、民俗风情文化、自然资源教育等。经过一阶段的活动后,孩子们不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篇9

关键词:现代影像;少数民族文化;选择;重构;《赛德克·巴莱》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4-0122-05

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后,日本对台湾开始长达五十年的统治,他们对台湾人民大规模日化,对反抗的台湾人民大肆杀戮。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被迫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和信仰,男人必须服劳役、女人成为帮佣,骁勇善战的赛德克族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忍辱负重地深思后,虽知这场战役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发动了台湾史上有名的雾社事件。

电影大师巴赞曾说过,任何“写实手法”都包含着一定的“失真”。因此我们最终看到的电影不是客观现实,而是经过“艺术的抽象”后的“抽象性、假定性和客观现实的化合物”,是“现实的幻象”。[1]影视艺术作为一门视听综合艺术,融合了文学、美术、摄像、音乐、音响等多门艺术门类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和其他艺术品一样,自身并不能自主承载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理性的东西,而是因为有了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主动或被动的参与,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影像是当代记录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力的工具,画面的直观可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跨越语言文字不同所引起的“传播阻碍”,更加容易被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民所接受。但如上所述,少数民族影视依然要经过创作、拍摄、剪辑等过程,蕴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在里面的影视文本,它与真实事件在时间顺序、跨度和频率上都会有不少出入,因此,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经过选择和重构以后的镜像民族文化。

一、影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

(一)影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

《赛德克·巴莱》作为一部民族史诗影片,全方位选取了赛德克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质,主要包括服饰、语言、民俗风情、信仰和宗教仪式等几个方面。

1.对赛德克族服饰的选择

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基本上都分为日常生活装和特殊日子,例如婚礼、祭祀等所穿的盛装。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只选择了赛德克族日常的生活装进行展示,不管是平常生活中,还是婚礼、祭祀活动,赛德克族男子的衣服只有一种式样,即白底上衣,袖口、大臂上以及衣服底部为红色条纹或者灰蓝色条纹,系腰裙,前胸围一块红色条纹或灰蓝色条纹的大方巾。赛德克族女性的服装样式和色彩基调与男性相近,均分红色条纹或灰蓝色条纹,但较男性的丰富些,除上衣围裙外,还多了绑腿,红条纹或灰蓝色条纹的方巾则是围在了整个身体前面,头上、耳垂上和脖颈上还戴有兽骨做成的饰品。

2.对赛德克语的准确再现

影片选择保留了赛德克人的语言。从开始到结尾,只要是赛德克族族人之间的交流,均用赛德克语言;在赛德克人与其他民族之间交流时,选择赛德克语与其他民族语同时进行。总体来说,电影以史诗、对白等形式,展示了赛德克语的全貌。如莫那鲁道部落的族人与族人的对话、莫那鲁道部落与其他部落族人的对话,整个影片的插曲均为赛德克语。

3.对赛德克族婚礼等仪式及仪式的音乐、舞蹈等民俗风情的展示

影片中采用了三首赛德克族民歌:《仇恨消失》、《赛德克·巴莱》和《看见彩虹》,并由赛德克族民歌手演唱,采取独唱、合唱以及和声的形式,表现了赛德克民歌浓厚悠缓、婉转动听的特点,特别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赛德克·巴莱》,使用女声演唱,悠扬的嗓音极具穿透力,犹如母亲婉约的歌声,充满着幽远的意境。对于民族风情的展示,导演选择的还有赛德克族的婚礼仪式,整个部落的族人聚集在广场,宰牛、喝酒、弹着独弦琴,围着篝火跳舞,一边身体左右摆动,一边交互抬起单脚,或原地转圈,充满力量的舞姿展现了这个民族的骁勇善战的性格特征。

4.对赛德克族信仰的展现

赛德克人信仰祖先崇拜,男性标志是刺在额头和下巴中间的黑色图案。影片中展现了赛德克人的文面文化,也是赛德克人“出草”出草是台湾少数民族猎人头习俗(猎首)的别称,就是将敌人头颅割下的行为。行动的动因。影片开端部分,当莫那鲁道出草回来后,族人为他进行了成年仪式和结婚仪式,在文面时,他的父亲对他说:“莫那,你已经血祭了祖灵,我在你脸上刺上男人的记号,从今以后,遵守祖律的约束,守护部落,守护猎场,在彩虹桥上,祖灵将等候你英勇的灵魂。”接下来的叙事中,我们了解到,赛德克人的信仰中,猎首是男人尊严和英勇的一种象征,猎首成功者才能在脸上文上本族的图腾。女性同样有文面的习惯,电影虽然没有展示女性文面的过程,但从电影的对白中也清楚说明,女性要善于织布,能够织出红色战衣的人,才能文面。这不仅是进入成年的标志,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死后能够认祖归宗的标志。

5.对赛德克族部分宗教仪式的深入刻画

赛德克族的传统祭仪主要有播种祭、收获祭、祈雨祭、捕鱼祭、狩猎祭和猎首祭等。影片主要选取了狩猎祭和猎首祭两个仪式,虽然选择了这两个仪式,但实际在电影中,重点并没有放在对两个祭祀活动的完整反映,而只是将重点放在展示赛德克人狩猎过程以及猎首过程中极具感观刺激的画面刻画上。

(二)少数民族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

赛德克族的文化是丰富深厚的,《赛德克·巴莱》整个影片不可能在四个多小时内完整展现赛德克族的文化,只能选取一部分展现在影片中,影响文化选择的因素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商业需求及导演的主观意向。

1.意识形态的制约

各国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影片引进及上映前,都会根据自己国家的政治需求对影片的内容等进行审查以及进行剪辑修改。《赛德克·巴莱》在台湾是完整本上映,国际版,也即影片第一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露面”,时长剪成了150分钟,但媒体观影后,还是出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这主要是由于观众在文化信仰的价值观上的差异导致的。因此,导演又重新剪辑了一个154分钟的新国际版,在日本、英国、美国上映,影片中弱化了出草这一仪式,降低了这一民族古老仪式文化对观众的冲击力。导演只让观众知道有杀人这回事,而没有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香港上映的版本,导演则是把结尾的部分更换了,去掉了赛德克族群走上彩虹桥的部分,只是到莫那鲁道之女马红从医疗所醒过来就结尾了。这个时候,将军在讲话,在山上发现一只鸟,顺着看过去,就会看到有一道美丽的彩虹,结尾比较简洁,观众也很容易看懂。在内地上映的内地版本和新国际版基本一样,只是有两句台词发生了改动,第一句是花冈一郎与莫那鲁道在丛林间交流时说:“被日本统治不好吗?”改为了“被文明统治不好吗?”第二句是结尾,一名日本军官濒临死亡时叹息道:“为什么我会在这样遥远的台湾山地,看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改为了“为什么我会在这样遥远的台湾山地,见到这一群如此面对死亡的战士?”

2.商业需求是动因

影片在传播民族文化、展现历史事实的同时,也是一部商业化的影片,从徐若瑄、温岚等明星的加入,到它的创作和出品都带有商业的园素。在拍摄过程中,从主演到内容都全程保密,直到影片进入宣传阶段,在预告片中主角才露出了半个脸,这一神秘感,使得观众更加期待该影片。接下来,影片的营销手段包括:开通官方博客以汇聚人气、维系观众;电影上映前推出以两张电影交换券为一组的电影套票,有限量版的开镜套票、杀青套票和上映套票;周边商品开发,如电影原声大碟及一系列相关书籍的出版,推出电影纪念酒、电影纪念套币等周边商品;导演带领着团队到各大院线出席宣传活动等。这些措施都是商业电影的宣传策略。由于影片带有商业元素,就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影片中就需要具有吸引观众眼球的东西。除了历史事件本身,亮点就是赛德克这一少数民族的文化了,因此,影片在开篇就展示了这一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文面文化和少有的猎首仪式,这些文化虽然在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例如云南的佤族就有猎首仪式,独龙族也有文面女,但这毕竟是少数,甚至是闻所未闻的民族文化,所以导演在众多的赛德克文化中选取了两个独特的文化展现在影片中,当然,它们也是贯穿整个影片的灵魂。除此之外,导演选用了赛德克古老的民歌作为插曲,并表现了该民族在婚礼时所跳的舞蹈和出草前的舞蹈,这些民族文化的展现,使观众认识了这个民族并很快地沉浸在了其中。影片上映后,在台湾当地掀起了一股学习赛德克语热,电影原声大碟在世界各地畅销,人们开始向往雾社,想到当地旅游体验。

3.导演的主观意向

影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展现,最重要的还和导演的价值诉求和喜好有关。导演魏德圣拍摄《赛德克·巴莱》这部影片的初衷是因为“我看到有趣或者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将它表现出来,通过我的作品和其他人分享,这就是我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种价值。”现在,人们大多已经不知道赛德克族和这段历史了,又或者人们不太愿意提起这段历史,“因为历史有些沉重的东西让人们不想回到‘原点’看事情。而有了这部电影,可以帮助人们又重新接近了‘原点’”,“电影所呈现的这种‘文明’与‘野蛮’的战斗只是想让观众了解不同文化的生活态度、美学、信仰和观念而已”。所以影片中贯穿着赛德克族代代口耳相传的古训:“人身虽死,但灵魂不灭,不但不灭,‘他们’还要回到祖灵们永久共同居住的地方去。”[2]我们看了影片中赛德克人骁勇尚武、不畏惧死亡的“生命观”,影片还突出渲染了赛德克人狩猎祭和猎首祭,甚至有莫那鲁道猎到鹿后直接开膛饮鹿血、吃鹿肝的特写镜头。

二、影像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

影像由于其艺术特征的影响,它所呈现的内容都不可能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本真”的再现,一定带有创作者主观能动的作用,它所呈现的东西、呈现的角度都是导演的选择,因此,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并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展现少数民族文化,而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构,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经过修改调整过的民族文化。

1.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中,大多都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吸引人、最本质的精髓,如《赛德克·巴莱》就保留了赛德克族世代恪遵不逾的祖训和赛德克人至高荣耀标志的文面文化,[3]这两个文化在影片得到了真实的表现,观众从这两个文化中可以了解和认识赛德克族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

2.民族文化的叠加与修改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由于导演的创作目的、喜好以及商业目的等因素,导演会将少数民族元素叠加在影片中,如某民族的服饰、日常生活服饰过于单调,不够吸引观众,导演即把该民族的日常生活服饰和特殊日子所穿的盛装进行综合修改,使色彩艳丽,服饰复杂。导演也会把相近族群的文化嫁接到这一民族文化上。例如,影片中多次出现莫那鲁道的侧面特写镜头,在他的耳垂上穿着雕有花纹的竹管作为耳饰,但我们看莫那鲁道遗留下来的历史照片发现,真正的莫那鲁道是并没有那样的耳饰的,经查阅资料,这一习俗主要属于部分东赛德克族,他们有竹管穿耳的习俗和拔除两颗上门牙的习俗,影片中莫那鲁道所领导部落属于西赛德克族。

除此之外,导演还会将民族文化中加入现代元素进行修改,或者直接忽略掉某一民族文化的部分内容。《赛德克·巴莱》中,导演对赛德克族民歌就做了较大的改动,在保持赛德克族民歌总的基调的同时,大量加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电影的配乐,导演请了新加坡籍音乐大师何国杰执掌谱曲与制作,又邀请了澳洲知名的交响乐队担当配乐演奏,以期呈现出电影气势磅礴、悲壮恢宏的场景感受。影片一开始的“出草”由澎湃急促的鼓点引出,随后是一段男声齐唱,加上泰雅人的民族乐器口簧琴和西洋乐器的配合,交织出了极强的画面感。影片中大量现代乐器和合成乐器的使用,使得插曲具有比较明显的台湾流行曲风格。

影片中,导演为了呈现“文明”与“野蛮”,让观众了解不同的文化态度、美学、信仰和观念,将赛德克族塑造成了极端野蛮的民族,首先,呈现了赛德克族的狩猎祭和猎首祭,实际上,在赛德克族的传统祭祀仪式里,播种祭和收获祭才是该民族的重大祭典,所以影片中,给观众的印象是这个民族除了打猎就是杀人,然后用兽皮和汉人换取大米等粮食,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他们主要还是靠种植维持生存。其次,影片中赛德克人出草时对部分老幼妇孺的屠杀,更强化了观众对这一民族“野蛮”的认识,这种野蛮已经到了一种缺乏人性的野蛮,可实际这也是导演的一种夸大,赛德克族祖训中对行猎对象是有规定的:不猎孩童、不猎妇女,尤其怀有身孕者、不猎老者、不猎残障者。所以,赛德克族并不像电影中描写的那么野蛮,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规范。

3.商业大片元素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

人们对于《赛德克·巴莱》的定义是一部史诗电影,所以,它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商业大片的元素。影片一开始,就用大景别加浓色地展示了雾社的优美风光,再配上交响乐演奏的带有赛德克族民歌风格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氛围。红色樱花林以及瀑布风景的展现,再加上歌曲与舞蹈场面对赛德克族生活场景的传达,带给了观众动静结合的美的感受。影片中对战争场面的拍摄,有超过1800个特效镜头,将战争表现得既紧张又绚烂,充满了暴力的张力,但又没有过分的血腥,在日本人炮轰马赫坡的时候,导演更是将烟火和自然环境很好地融合起来,不仅凸显了战争的残酷,还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这些元素的使用,实际就是美国商业大片所惯用的手法,因此,影片所表现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而是被艺术加工过的一种镜像式的民族文化。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选择与重构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选择的思考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无法对少数民族文化真实再现或者完整传播,只能选择该民族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传播,那么,在对文化的选择上,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影视作品的顺利上映与播出,必须符合意识形态的要求。影视作品的拍摄、上映播出等程序都是要经过国家进行审查的,所以我们在对影片主题、思想内容的设置上,以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上,一定要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影片电影《赛德克·巴莱》的国际版和内地版的修改就是契合了当地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片在上映时,才顺利地通过了审查。

第二,影视作品对民族文化的选择,应该考虑民族感情。少数民族影视拍摄出来后,本民族的观众会观看,会将自己真实的生产生活与作品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相对应比较,并做出是否真实的评价,这就要求导演在拍摄中必须要考虑少数民族的情感诉求,尽量客观、真实地选择该民族文化。如《赛德克·巴莱》上映后,赛德克族的后裔观看后,发现有的内容和他们的文化以及祖辈口传下来的历史有出入。本民族的观众只占影视作品观众的很小一部分,主体部分则是其他民族的观众,影片中对民族文化的选择展示,就需要考虑历史、民族与民族间的关系等问题,要维护民族间的稳定与和谐。如《赛德克·巴莱》在台湾公映后,许多原住民观众就发出了抗议,他们反对把莫那鲁道塑造成英雄的形象,因为他曾猎杀过他们的大量族人,还有的则提到,根据他们部落的历史记载,雾社事件前,莫那鲁道曾带领族人和日军多次对其他部落进行屠杀。当然,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很难去考证,但这一现象的出现,能够为我们以后拍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提供一些借鉴。

第三,影视作品对民族文化的选择,在考虑商业目的同时,应尽量客观、全面地选择。由于当前所创作的大量少数民族影视作品都具有商业影视的特征,而商业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吸引观众眼球,迎合大众口味,这一特点很容易左右导演在选择民族文化时的判断。基于此,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影视作品中,导演用猎奇式的手法,挖掘民族文化中那些少有的、奇特的,甚至是落后的部分展现在作品中,以吸引观众,增加票房。这样的影视作品,虽然票房提高了,但却扭曲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不具代表性,也误导了观众对该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

第四,影视作品对民族文化的选择,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创作者自身的好恶。每个人在面对事物时,总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对其选择也会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少数民族影视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选择也会受到这一影响,但民族影视是对民族文化的呈现,导演在面对所要呈现的民族文化时,应尽量避免自己的好恶,不能我喜欢这一风俗或这一服饰,就在作品中集中体现,不喜欢这一文化就忽略掉它,而要客观地对能够体现该民族特征的文化都进行选择呈现。

(二)对少数民族文化重构的思考

少数民族影视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做艺术再现,因此,导演必然会对所选择的某些文化根据各种需求进行重构。

第一,为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再现,应客观记录与展示;必须杜绝为达到其他目的而进行不同文化的拼凑、篡改。一些少数民族影视,为了使作品中所呈现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吸引人,更具影响力,会将其他族群的文化进行拼凑、篡改,这样的作品虽然很快能够吸引观众,但里面对民族文化部分的拼凑和篡改,会引起少数民族对影片的不满,继而引起观众对该影片的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呈现和传播。

第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要全面,不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放大或缩小。拍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前,创作者应该对该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该文化进行艺术再现,不能为了达到导演的目的或者主观需求而对该文化进行放大或缩小。电影《赛德克·巴莱》中,导演想要表现“野蛮”与“文明”的斗争,选择了赛德克族的猎首祭进行无限的放大、强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赛德克族是残酷的、野蛮的,但实际上,在赛德克族的族律中,对猎首祭是有很多禁忌要求的,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猎首祭,而是只在播种祭和收获祭时才会进行,并且在猎首时,孩童、妇女、老者、残障者是不准行猎的。有评论认为,在影片中看到了赛德克人在猎杀日本人时,并没有放过妇女和儿童,但如果我们深入地体会后会发现,实际在这时,赛德克人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出草,他们的情感、精神已经升华到了全民族精神,这是一种反抗殖民统治、反抗压迫欺凌、保护家园的爱国运动。但影片中并没有完整、客观地呈现出来,影片中很少反映日本人从男人、女人到小孩对赛德克族的压迫欺凌也没有真实展现这一民族的猎首祭是怎么一回事,观众看到的只是残酷的猎杀。实际上,导演只需要在影片中设置一个镜头,诸如在某次猎首行动中,一个年轻人正欲行猎一位老者或小孩,这时年长者出来阻止,并告诉他猎首的禁忌,这样,观众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这个民族的这个祭祀仪式的内涵。

第三,为达到商业目的,可以在技术层面、艺术效果等层面进行开发,尽量减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修改或重构。我们在创作少数民族影视作品时,为了吸引人,可以把故事设置得悬念迭起或将画面拍摄得美轮美奂,而尽量避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修改。如《赛德克·巴莱》中,优美的自然风光:青山绿水、漂亮的红色樱花林、彩虹的出现等画面就非常吸引观众,还有出草前,莫那鲁道站在山顶迎着初升的太阳跳起了祭祀的舞蹈,这一艺术效果的呈现,带给观众的震撼不亚于影片中的杀戮。

一部影片不可能完整再现一种文化的全貌,也不可能“原样”再现一种文化,因此,影片对民族文化的选择与重构是必然的,但在选择与重构时,创作者会受到意识形态、市场需求等因素干扰,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全面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体会文化精髓,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再现少数民族文化,而不是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影片商业营销中的一种手段或卖点。

[参考文献][1]巴赞.电影是什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魏德圣谈:从历史起步 为台湾疗伤》[EB/OL].cn.

[3]郭明正.《赛德克·巴莱》背后的历史真实[J].看历史(台湾),2012-03-29.

Modern Images′ Se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thnic Cultu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lm Seediq Bale

ZHANG Ting-ting

(Media Institut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篇10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平面设计;应用

一、云南少数民族常用的传统图案的分类

有着辉煌历史和卓越成就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其色彩艳丽,纹样种类丰富,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理解。按照形态可以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几何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组合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多以单独和连续的几何图形纹样构成,这使得图案具有了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平衡对称的特点,将其运用装饰中会显现出线条舒畅、色泽单纯、明亮和谐的效果。几何图形看似简单,但图案排列并不随意,有平衡增叠图案、中心对称图案、轴对称图案以及放射型图案等,图案组合后都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语义。例如拉祜族以犬为本族图腾,所以拉祜族的民族服饰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犬齿形状图案。

2、动植物图案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当地居民将其汇入到服装、饰品等日常生活中,突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动植物图案不仅有着图腾保佑平安幸福的意思,同时还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如苗族人图案很多都带有着蝴蝶的元素,只因苗族认为蝴蝶是自己的祖先,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马缨花代表的是纯洁的爱情、勇敢的精神,所以彝族姑娘装饰上都有着马缨花的图案,以表达自己追求的爱情和具备的品质。

3、各民族的图腾崇拜

许多生物在云南会被少数民族当作图腾来供奉,他们认为供奉这些生物会给族人带来好运,是世间一切美丽和幸福的化身。如哈尼族每年都会对“龙树”进行祭祀,希望以后可以风调雨顺。虎是彝族的图腾象征,在日常的装饰图案中常出虎的纹样,彝族人会在围腰的头上绣上白底的虎口,而两边都会绣有两个虎爪,中间则会加配上马缨花或马缨花簇拥的虎头。而相对于彝族来说苗族和瑶族的图腾则更富传奇色彩,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瑶族人和大多苗族人在他们领边袖口、裤沿和胸襟两侧都会绣上五彩斑斓的花纹图样。

二、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符号意义在云南少数民族图案中体现的淋淋尽致,它是整个民族艺术、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充分的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工艺文化。极强的地域性和本土性是云南民族艺术的特有的本质,所以说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具有非常强的使用性和可塑性。目前中国的平面设计在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运用上还不够完善,多为盲目堆砌、罗列,生搬硬套地拆分重组,结果变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形式主义,这种设计最多算是披上民族文化外衣的虚壳。因此,我们应急需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进行现代境域下设计语言的新诠释,这样才能适应于现代审美的需要。

1、对题材的直接运用

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根基深厚,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图腾崇拜等等在漫长岁月的流逝下慢慢转化为代表其意义的图案。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题材的保留是本土化语言的体现,对于图形设计的传播与接受也容易达成认识上的沟通。那么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图形的继承和发扬中,我们可以取用云南本土的传统题材直接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2、对造型的直接运用

云南少数民族图形符号所反映的是云南地域民俗文化风貌变迁,是云南劳动人民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表现,历经混居文化的洗礼,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图案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对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所能传承下来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元素,其中不凡有造型简洁、线条优美、寓意吉祥、便于加工的图形可以直接使用。

3、解构的间接运用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资源丰富,有的图案具有原始风格,简洁大气,用极少的图案勾画出极富内涵的图案,这种图案极具随意性,在创作时往往都是根据创作者当时的心境,随心勾勒图案并进行组合而得来的;有的图案则复杂多样,元素众多,这种图案极具严谨性,整幅图案在创作时都需要精密的排列。对于这两种图案我们应该取其所长进行重构,组合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图案。这也提醒我们应该吸收、消化传统图形的精髓,用现代的视觉语言重新勾勒出新的图形运用到设计当中。

4、对云南少数民族图案其意境的运用

云南少数民族图案体现了云南各个民族的、民风民俗、生活禁忌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这在民居的日常建筑、木雕、织锦、服饰及剪纸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对于其图形意境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在设计中更好的运用少数民族传统图案元素,为作品选取最为合适的图形。如苗族服饰图案真实地反映苗族先民迁徒历史和文化变迁过程,这些象征着族群迁徒史的图形符号在苗族图形艺术上蒙上了沧桑的境域色彩。又如傣族人民信仰佛教,在傣族传统图案中都与佛教有关,说明傣族的图形艺术是服务于佛教所产生,佛教色彩即是傣族图形的艺术境域。

三、少数民族图案应用研究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