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服务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服务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能服务行业现状

篇1

关键词:节能服务产业 发展推进 策略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的经济发展方向,随着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节能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促使了大批节能服务企业和机构的产生。面对良好的发展现状,积极推进我国节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现状

随着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硬性指标和政府的引导,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相继出现。从2006到2010年这五年间,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由47.3亿元增加到836.29亿元,产业规模增长了16倍之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1亿元增加到287.51亿元,增加近22倍。此外,节能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和节能减排量都实现了极大地增长,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扩大呈增长趋势。节能服务企业和机构迅速增多,节能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节能服务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越来越多节能服务企业业务开展方式。总体的来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猛,有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上述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其进步方面,虽然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产业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展,但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体规模与实际需求相比相对偏小。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人们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制约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也造成了当前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困境的出现。

1.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节能服务企业的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甚至有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再加上管理水平的落后,使得节能服务质量较低,不但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还为节能服务行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加之社会对节能服务行业的认识本身不足,很容易使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行业失去信心。同时,节能服务企业的业务模式缺乏创新,甚至简单复制,造成业务模式的雷同,限制了节能服务业务领域的拓展。

2.融资困难。中小节能服务企业融资困难是其发展的制约瓶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先期资金投入要求高,资金压力较大,有限的自有资金不利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问题,但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固定资产少,缺乏金融信誉,且银行融资产品与节能服务公司匹配度较低,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贷款困难,节能服务业务因此而难以开展和拓宽。

3.诚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节能服务企业中的普及度较低,原因就在于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节能效果有所怀疑;而节能服务企业因为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的特点决定,合同履行周期较长,节能服务企业的收益是节能收益,节能服务企业对自身实际利益有所顾虑。

4.行业制度不完善。国家对节能服务行业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有详细的安排和推进,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节能服务产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而节能服务产业内部也缺乏成熟的行业规范和自律制度。

5.市场混乱。节能服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利益。但节能服务行业的作为新兴产业,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认可度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难度增加,同时不利于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企业的选择,造成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策略

推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必须继续依靠行政力量的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相结合。

1.加强节能服务产业政策宣传。政府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既要有实际投入又要做好宣传工作。政府借用网络平台及时节能服务产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地的政策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政策的适用范围,使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并向上级反映,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树立行业规范。节能服务企业要按照技术标准,规范各项操作,采用公认的方法合理分配利益。加强节能服务行业自律,成立权威行业协会机构,负责行业内部协调、监督和维权,加强节能服务企业自我约束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政府制定节能服务产业准入标准和清除制度,实现节能服务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3.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结合现有的指导方案和意见,组建节能服务企业诚信专家评定小组,建立统一的评价信息平台,对节能服务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评定其诚信等级,为与之合作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4.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定做节能减排相关金融产品,建立适合节能服务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为节能服务企业和银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高金融制度与节能减排事业的融合度。政府还应建立节能服务产业风险基金,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融资业务的开展和节能服务新技术孵化。

5.企业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节能服务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人才质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各工作岗位人才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节能服务质量,拓宽企业节能服务业务范围。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必须首先看清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认真分析节能服务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合理应对措施。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方案却是多样的,具体策略的选择既要因地制宜,又往往见仁见智,以上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婷,刘春香,朱丽媛.宁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1)

篇2

内容摘要:全球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界定节约型服务业概念的基础上,对发展节约型服务业的基本理论脉络进行了梳理,通过国内外关于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现状的综述和分析,对国内外关于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节约型服务业 后工业时期 新工业时期 第三产业

节约型服务业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全球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多数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可以说,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成为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非常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如果不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大量消耗资源的状况,就可能丧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徘徊。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有些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大、节约意识淡薄、生产效率低下、恶化生态环境等问题,这是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的。因此,在我国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势在必行。

所谓节约型服务业,一般就是指的资源节约型服务产业,发展节约型服务产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型服务业是指以建立节约型经济系统为目标,以节约资源为要旨,在实现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步健康发展,最终建立一个自成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的产业。服务的每一种经济功能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服务的产业。

节约型服务业是在遵循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及生态规律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产业。节约型服务业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发挥效益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产品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在满足需求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节约资源和能源方面,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在获益方面,以最合理的投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高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节约型服务业理论发展脉络分析

(一)工业时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

Fisher在《进步和安全的冲突》(1935)一书中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首次从产业历史演进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视角进行了三次产业划分,并第一次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认为第三产业是一系列提供服务活动的产业。

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1940)一书中进一步研究了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并正式使用第一、二、三产业的概念。认为第三产业包括了建筑、公共设施、交通、贸易和更一般的各种各样的服务。显然,与Fisher相比,Clark对第三产业范畴的认识已逐渐摆脱古典学派的束缚更趋一般化。与此同时,Clark运用三次产业的概念,研究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使三次产业分类法得以普及和应用。但世界范围内仍将Fisher和Clark共同视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刘重,2005)。

(二)后工业时期服务业增长理论

Bell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1973)中首次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认为后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服务社会,且这一特征不是外生的,是由服务需求的上升趋势与服务业生产率相对低下所导致的供给不足的矛盾所决定。

Fuchs在《服务经济学》(1968)中,以实证方法对以美国为“模特”的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上升的原因、各服务行业之间生产率变化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形象地称之为迈进“服务经济时代”,由此而创立了服务经济学。

为了解析服务业生产率较低的生成机理及影响,1967年,Baumol以当时美国城市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为背景来考察服务增长,构造了一个两部门非均衡增长的宏观经济模型,提出了服务业部门的“成本病”问题。“成本病”理论适合大部分服务业,因而成为服务理论研究中唯一较为成功的形式化模型(陈凯,2005)。

(三)新工业时期服务增长理论

新工业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Galbraith等人。Galbraith等人一直关注现代企业业务、企业组织的技术进步及其对服务需求的影响等所产生的服务增长态势,竭力强调生产组织中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信息技术,该认识对当今社会的服务增长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增强说服力,经济学家还在实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Porat(1977)重点研究了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所带来的服务增长,并认为与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相关的实物产品生产和服务产品生产的产业群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服务部门。Jorgenson(2002)等人从宏观角度,通过跟踪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布鲁金斯研究所于2002年对27个国家的信息化与服务增长、服务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进一步证实了美国的服务增长,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信息技术最密集的行业。

Cogoy从人力资本、存量知识服务部门的发展引起人们服务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角度论证了服务增长态势。认为,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以及知识服务部门的壮大,新型服务产品以及为实物产品制造、消费所配的服务产品将越来越多,这必将对人们的消费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张卿,2005)。

除了上述西方国家经济学家的研究外,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南也出版了多部关于第三产业的著作,比如:《生产性劳动的理论》(1977)、《生产性劳动与第三产业》(1978)、《经济政策与第三产业》(1978)、《服务经济学导论》(1985)等。这些著作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以及日本第三产业的动向特别是就业动向作了详细分析。饭盛信南把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归因于大工业的发展,认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变化,带来了消费过程的社会化,因而第三产业的扩大和发展是大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活和消费的高度社会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纵观国外服务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从工业时期对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形成和普及应用,到后工业时期关于服务业产值增长和就业增长的相关研究,再到新工业时期对服务业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的拓展,这些研究本身都带有很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研究者出发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但基本都是从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地区专业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国内外节约型服务业研究现状及评述

作为衍生于“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概念的“节约型服务业”,由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的时间较短,国外目前还没有这一提法,而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不是很多,这导致国内外对于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才初现端倪,直接研究节约型服务业的成果非常少,更多地是从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角度来探讨服务业如何节能降耗、保护生态、持续发展。

(一)国外关于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

美国学者K.Hockerts(1999)提出生态型服务的概念,认为生态型服务包括三类:产品服务、使用服务和结果服务;美国学者D.Rondinelli和M. Berry(2000)认为需要强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促进交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瑞典学者Sanjay K. Nepal(2000)指出,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投入、关系建设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学者Vinod Sasidharan等人(2002)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中,利用生态标识提高环境标准来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种共识;美国学者Evan Mills(2003)研究发现,采用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循环技术,可以提高保险与风险管理行业的利润;美国学者Charles A. Goldman等人(2005)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所开展的服务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美国学者Paolo Bertoldi等人(2006)通过调查发现,欧盟及其成员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同;希腊学者T. Markis和J.A. Paravantis(2007)对希腊一些比较典型的小型服务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在于没有采取能源保护措施。

(二)国内关于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

中国学者邱小华(2005)从社区(大厦)施工设计、节约人力资源、高度重视社区(大厦)内能源节约问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建设节约型物业管理服务;李伍荣和文启湘(2006)认为生态型服务消费是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杨旭东(2006)认为转变服务方式是搞好商业银行“节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王晓羽、谢朝武(2007)从循环经济思想的内涵入手,阐述节约型餐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剖析传统经营方式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从政府及行业、餐饮企业和消费者等角度提出节约型餐饮的构建途径; 2007年4月21日在中国烹协主办的“节约型社会与餐饮业发展论坛”上,提出了构建节约型餐饮的新思路。

于淼(2007)指出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一是要提高全行业的节约意识,二是餐饮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三是要引导客人节约、节能;杨华(2007)对如何建设节约型物流企业进行了探讨;祁雪瑞(2007)提出了发展节能服务业的原则与制度;叶楠、施卫东(2008)总结国外节约型交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节约型交通建设的措施;董鸿安(2008)提出了生态型饭店的概念,并对建设生态型饭店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特点

本文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从宏观角度研究服务业发展对策的成果相对比较丰富,但具体研究节约型服务业发展对策的成果还相对比较稀缺;从旅游业、餐馆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行业来探讨如何节能增效的成果相对比较丰富,而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成果还相对比较稀缺;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更重视服务行业中的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提高和改善服务业节能绩效、生态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不大,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对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真正开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模型与对策等。

结论

通过节约型服务业理论脉络的研究分析,以及国内外关于节约型服务业相关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对节约型服务业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包括系统的理论研究、服务业模式和模型研究、服务业对策研究等。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节约型服务业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重.论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内涵与发展环境[J].理论与现代化,2005(6)

2.陈凯.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5(4)

3.张卿.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服务增长理论评述[J].南方经济,2005(07)

4.王晓羽,谢朝武.循环经济与我国节约型餐饮企业的构建[J].能源与环境,2007(5)

5.于淼.与时俱进,发展节约型餐饮产业[J].中国食品,2007(18)

篇3

问: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请问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具体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用能单位不仅不需要投入和承担风险,而且在合同期内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节能收益,合同实施结束后,则独享全部节能收益。

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

问: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障碍?

答:1998年,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分别在北京、山东、辽宁成立了三个示范性的节能服务公司,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十年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推动节能的政策措施,节能服务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其投资、技术和节能效果等优势正逐步显现,被越来越多用户所接受。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约502家,共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总投资280亿元,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由2008年底的6.5万人增加到11.3万人,增幅达74%。

虽然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较低,难以适应当前推进节能工作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融资困难。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需要先垫付资金,随着实施项目的增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没有融资支持,公司发展就会难以为继。同时,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初期通常规模较小,自有资产不足,往往因为缺乏抵押物、担保物而得不到银行贷款。

二是税收政策有待完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其中,应税劳务既有设计、咨询等适用服务产业5%税率的劳务,又有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等适用3%税率的劳务。在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按照规定对不易划分的劳务一般采用从高适用税率的办法征收营业税,客观上造成企业营业税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期满后,将节能设备等资产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仍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这样不利于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三是缺乏政策支持。现行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节能项目的引导资金,主要针对的是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国家优惠政策。

四是预算支出科目不明确,会计实务处理不统一。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现行预算及财务管理制度下,公共机构支付的节能服务费用在现有公共财政管理体系中还没有明确的支出科目;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转移给用能单位时会计处理不统一。

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过程?

答: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我们就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会计处理办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初稿,于2008年12月召开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座谈会,就《意见》初稿听取了有关部门、专家和企业意见。

2009年6月17日,副总理在河南洛阳主持召开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并指示发展改革委会同财税、金融等部门,尽快制定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根据副总理的指示精神,我委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对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反复研究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了《意见》送审稿。2009年12月8日上报国务院审核。2010年3月17日《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后,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我们又进行了修改,最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办转发各地贯彻执行。

问: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了哪些对节能服务企业的扶持政策?

答:一是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

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条件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符合条件的能源管理合同的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交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合同期满,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三是完善会计处理制度,政府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视同能源费用进行列支;事业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计入相关支出;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如购建资产和接受服务能合理区分单独计量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处理;如不能合理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企业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作为费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

四是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融资、保理等金融服务。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可按有关规定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等。积极利用国外的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支持。

问:《意见》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加强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

答:一是鼓励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节能服务公司要加强服务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

篇4

鉴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结构组成,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升级构建节能

降耗型产业体系高能耗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政策上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对资金的引导作用,改变体制、方便机制、加大投入,全力发展诸如法律、金融、信息等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突出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改变服务业长期滞后发展的现状。二是,从内部调整第二产业的行业结构,合理调配产品结构,使之向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工业部统筹协调,对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进行有益化调整,优先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有量。鼓励传统工业技术革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工艺,优化产能结构,实现产品升级,降低传统工业的能耗量和排放量。三是,政策干预,严格把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过快过量增长。要想推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必须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及发展,对“三高”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设立的各项标准严格把关,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问责机制。借助出口退税、关税、出口额分配等手段控制“三高”行业产品的出口。

(二)大力培育新兴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泛指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产业,包括新型能源、节能产品、环保设备、回收资源、工业节能减排等等。这些行业都是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不断的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不断创新发展低能耗的新型产业,不断技术革新升级生产体系,才能从传统的产业模式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应大力培育低碳产业,从政府角度,应给予对应的税收、政策等优惠;从金融机构角度,应丰富融资产品,为低碳产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从低碳产业自身角度,应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快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低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是中国产业转型的目标也是占据未来产业链顶端的必经之路。

(三)提高能源效率,有效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发展之中,高污染,搞排放的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然而,实现绿色可循环的低碳经济是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就只有通过技术革新,加大现有工业体系中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现有重工业的能耗水平减少排放,逐步发展新型经济形式。能源结构的调整,既可以通过经济结构转型,也可以通过革新产业链实现。一方面,可以缩减由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能耗行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降低这些衍生产业的能耗和排放;另一方面,逐步减少重工业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份额,推动产业和产品的结构调整,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拓展延伸:向前可以从生态设计着手,科技减排,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可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完善销售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靠拢。

二、总结

篇5

关键词:哈尔滨;食品冷链物流;对策研究

一、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分析

1、农产品对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相关部门统计农副产品产量呈连年递增的趋势,到2013年为止哈尔滨市农副产品交易量达500万吨。[1]哈尔滨雨润农副产品采购中心项目于2011年在哈尔滨双城区落户,据江苏雨润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道先介绍,作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强市,在哈尔滨的农副产品产量预期在未来仍将会稳步上升。针对农副产品的的交易规模,哈尔滨市需要食品冷链物流具备一定的条件满足其交易的完成。哈尔滨农业发展规划的一个方向就是以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为主导,而这将增大对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预见,哈尔滨农副业的发展将为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需求支撑,促使食品冷链物流逐步发展壮大。

2、冷冻食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生活节奏随之加快。这种客观条件决定了速冻食品将有巨大的需求潜力。就现实而言,国内速冻食品生产企业达1200余家,生产品种超过百种。这些速冻产品经批发经环节和零售环节走进消费者的餐桌。这种流通渠道对食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巨大的需求。2012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户籍总人口99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8.9万人。在全市人口中,市辖区人口471.4万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可见,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城市,对速冻食品也有着极大的需求潜力,而速冻食品的市场规模扩大必将对哈尔滨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3、连锁超市对冷链物流的需求

作为现代零售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连锁经营已经风靡全球。国内城市零售业经营模式中连锁经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哈尔滨的连锁经营企业中,例如沃尔玛、家乐福、华联。这些大型连锁超市也将生鲜食品纳入到其经营范围之中,连锁超市在哈尔滨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也对食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巨大的需求潜力。虽然部分国际连锁店在其食品冷链物流的运作中主要依靠国际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提供支持,但这种物流的运作模式在进入中国后,难免有“水土不服”之感,食品冷链物流运行成本在升高。这也为哈尔滨等城市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4、冷饮行业对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哈尔滨市也是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该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在冷饮方面的消费量每年都以较大幅度在增长。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哈尔滨冷饮市场的年销售额平均大约为3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大约3%。哈尔滨市居民的冷饮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即由防暑降温型消费正在向四季休闲享受型消费转变。在国内的冰淇淋消费市场,冬季的消费量为夏季消费量的 1/30,而在美国,冬季的消费量为夏季消费量的1/2至1/3,中美这种季节性消费差异的差距反应出,国内冷饮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2]

(二)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差距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哈尔滨冷鲜食品市场对食品冷链物流有着巨大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呈近年上升趋势。也即是说,哈尔滨的未来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特点将是需求稳定,市场潜力巨大。根据调查,目前哈尔滨冷库容量约为430万吨,各类冷藏汽车3.5万辆,各类冷藏船吨位10万吨,各类铁路冷藏列车1000辆。[3]这样的规模难以满足现有的交易量。该市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方向应该作出调整,应首先建立健全食品冷链物流体系。而在这方面应发展专业化大型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带动作用,所以,做大做强专业化大型食品冷链物流企业成为关键。

二、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

(一)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未形成链条

近年来,哈尔滨的农副产品的产量在逐年平衡上升,这些农产品有蔬菜类、水果类、畜牧类和水产类等产品。而就哈尔滨的第三物流依旧以库存

理、手工搬运和定点运输、提供货物等业务为主,很少有相关的物流企业能够能提综合的、供全面的、冷链物流服务。正是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进度慢,相关物流服务覆盖的网络不全面,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缓慢,冷链物流质量、及时性都无法保证。食品冷链物流的这种不成体系的滞后现象某种程度上对哈尔滨市的农产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产品的有效流通起到限制作用。

(二)食品冷链物流第三方服务行业质量差

在哈尔滨地区,速冻和生鲜食品有一部分为出口产品,其余大部分都在省内和市内,或在全国范围内销售,这部分产品流通所需的物流配送绝大部分由产品生产企业或经销商来独自进行,其中包含的运输与仓储业务也都是由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独自完成,较少利用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的业务服务。其原因是在哈尔滨市范围的第三方物流行业尚处于待发展阶段,特别是食品冷链物流的第三方服务行业显得相对落后,这使得哈尔滨地区的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成本始终降不下来,食品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出现较高破损率,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损耗率。

(三)食品冷链的设备陈旧落后

以国际经验来看,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既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与设备支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现代物流所需要的设施与设备在自动化方面和技术的先进性方面都已达到国际水平或接近了国际水平,但是,国内的食品冷链物流所配备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却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包括冷藏车和冷藏库在内的冷藏系统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市场对食品冷链物流巨大需求。哈尔滨地区的食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同样有待完善,这种基础设施和设备相对落后的状态也是影响哈尔滨食品冷链物流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四)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在哈尔滨地区,食品冷链物流基础上是由生产企业按照其本身具有的物流运营经验来运作的,这种运作方式在短时期内可以满足企业在物流业务方面的需求,可就长远而言,由于缺乏一个从头到尾完整的供应链,食品冷链物流上下游之间的节点就无法进行有效规划与整合,区域内的食品冷链物流具有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农产品物流过程的成本居高不下。

三、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形成链条

就目前而言,无论上食品冷链物流业中的物流企业,还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这些企业的规模都偏小,规模上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而国内的中小企业目前都面临资金紧张的发展迷局,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也同样受资金的困扰,难以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更无法与进入到中国市场的国际物流企业展开竞争。所以,从促进本地物流业发展角度出发,哈尔滨地区的政府在政策上应引导资金流向食品冷链物流企业,促进这些企业尽快脱胎换骨,做大做强。国家已经将物流产业列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各级政府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在政策上发挥导向作用,使食品冷链物流业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健全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体系,开展有效的创新活动;改善物流企业的金融环境,如创新信用担保机制,使食品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更方便,确保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二)推行食品冷链物流行业运行标准化

哈尔滨市的食品冷链物流企业在争取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同时,还应着手健全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使易腐食品在物流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测;国家也应加快食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制定的速度,使食品冷链物流业具有准入门槛、实行企业诚信和资质认证,制定物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冷链物流市场进行法律规范。

(三)企业应大力推进食品冷链物流业的技术创新,改进物流设备

食品冷链物流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哈尔滨市应在保鲜技术、包装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加强研发与技术推广。食品冷链物流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很多性能独特的冷藏库和和冷藏车等冷藏设备,冷藏设备的运作就要涉及到能源问题。目前在冷链方面的技术研发与技术应用方面关注的都是怎样提高效率,而节能和环保的相关问题却很少被关注。所以,有必要加强对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冷藏设备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冷链物流设备能高效率运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四)对食品冷链进行整体规划,完善食品冷链系统各个环节

对食品冷链物流整体进行规划整合,政府、行业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应共同努力完善食品冷链上下游的缺陷,以多元化方式发展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其一,以哈尔滨大型食品企业和当地主要农产品企业为发展核心,形成哈尔滨食品冷链物流体系,联通整个冷链的上下游供应链。其二,建立冷链质量信息物流信息平台,使其上下游能够及时取得沟通,获取有效信息,达到信息对称。

四、结语

在人们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发生转变、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业开始兴起并获得快速发展。国内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时期,哈尔滨市的食品冷链物流既要学习和引进国外冷链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应根据国内和本地区的现状,努力提高自身冷链服务及相关技术,哈尔滨市食品冷链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完善。探索一条适合自我发展的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之途。将哈尔滨市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服务范围扩展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作者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淑芳.rfid 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4)

[2]毕延彤,王心一.浅析现代水产品物流[j].渔业经济研究,2005,(5)

[3]陈柳钦.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j].中国水运,2005,(11)

[4]朱伟伟,陈蓝荪.我国食品物流的发展模式[j].时代经贸,2006,(2).

篇6

上海在全国是最早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城市。

2002年,上海率先在全国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并在“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下不断推进,涌现出了高益、建科、西门子楼宇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合同能源服务企业。从2002年到2008年,上海市财政资金累计扶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约80余项,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600余个,节约标煤32万吨。

然而,上海合同能源管理推进的现状与其拥有的潜力相比差距还很大,“不花钱的节能”常常面对“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行业规模小

在欧美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这种全新的能源合同管理机制就已经开始推广起来,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节能产业。

相比之下,中国的步伐略显迟缓。直到1998年,中国政府才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一起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第一次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中国。当时,世界银行提供6300万美元的贷款,欧洲委员会和全球环境基金则分别提供了500万美元和2200万美元的赠款,分别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了三个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

十几年过去,中国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字,到2009年末,中国拥有节能服务公司约502家。

如果单独与自己比,十余年间,中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了十多倍,发展不可谓不快,但若与国际上比,这个数字仍然十分落后。比如,人口只有中国十四分之一的瑞典,其拥有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却是中国的近8倍。

“如果我们将中国的能源市场与欧美发达市场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在欧美能源市场上活跃着许多节能服务公司,它们帮助提高企业的能效,并以此盈利,在中国本土,我们却很难找到这类公司。”曾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咨询顾问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芬・汉默,在比较了中国与欧美的节能服务市场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据了解,目前在节能协会注册的160家左右能源管理服务企业中,有资质的仅有60多家。其中能够胜任照明、节电、窑炉等综合节能项目的就更少,只有20多家。“这与上海庞大的节能改造需求相比,很明显是‘僧多粥少’。”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节能处处长原清海介绍,现行600个项目中,成熟的有200个。

节能观念淡

节能服务产业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公众对于节能服务产业还比较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节能服务市场的拓展。

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谢仲华主任告诉记者,不少企业单位的节能理念有所偏差。在国有大型企业中,由于节能改造初期投资大,成本回收所需时间较长,有些企业老总就不愿意在有限任期内搞节能。

搞的人少了,公众对节能服务带来的收益自然体会就少,对节能服务效果也就不容易了解,使用积极性“大打折扣”。比如在居民小区里,有的物业主管认为,反正电费是住户承担,改造了,自己也没什么实惠。当“不花钱的节能”遭遇“没实惠的主”,就像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合同能源服务企业很难拓展市场。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公众对节能服务程序不了解,存在不信任的心理。节能服务主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合同内容涉及到节能标准、节能效果、法律等多方面内容,难以把握。对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一般企业不信任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而对于那些技术含量很低的项目,企业一般认为直接与设备供应商合作更为可取。

融资贷款难

融资困难是对节能服务企业的重大挑战。

节能服务的投资收益回报时间通常较长,一般要5年甚至更长。对于绝大多数身为中小企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而言,垫付资金的压力不小,一旦接的项目多起来,提前垫付的资金量就会很大,很容易出现现金流中断。

“节能服务公司上银行去贷款,银行说你拿什么作抵押呢。节能服务公司建立的年限都比较短,是新生事物,不像工厂一样有大量资产可以作抵押,只有现金流,很难作抵押。”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节能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尽管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业绩优良,回款稳定,但融资“瓶颈”却让它们难以做大做强。来自科技部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有92%面临融资困难,如果能够顺畅融资的话,至少一半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提高一倍。

这使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融不到资,就无法继续扩大影响增强品牌影响力,而实力无法增强,在融资上面也始终困难重重,难有突破。

同时,银行缺乏与“合同能源管理”相配套的贷款品种,节能服务公司信用评级较低,节能服务公司担保困难。一家苦于贷款融资难的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向记者大吐“苦水”:其实,目前80%的合同能源服务企业的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融资、担保难度大,特别是初创时期很难从资本市场筹得资金。

在发达国家,保险公司有专门的险种帮助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化解风险,防止客户违约拖欠分成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节能服务公司是一种担保,同时也可以从保险理赔中看出公司的信用评级,帮助银行选择是否放贷。而我国,缺乏这样的平台帮助银行来甄别区分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的优劣,往往只凭银行对这类企业的“刻板印象”就将这些企业“拒之门外”。

新的政策是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融资、理赔等金融服务。

但愿这些政策早日成为操作性措施。

行业标准缺

作为新兴产业,节能服务产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很容易出现盲目竞争、过度竞争和服务质量问题,造成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

谢仲华认为,目前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在企业竞争、服务质量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自律要求,影响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市场秩序。其一,缺乏节能服务效果评估制度,容易引发客企纠纷。目前,尽管节能意识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缺乏一套可供借鉴的、且具可操作性的效益分配原则和方法,以及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和节能工作的开展。其二,缺乏节能服务公司资质认证制度,影响产业信誉。节能服务公司的成立缺乏总体规划和产业准入标准,各种名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原清海说,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产业环境也不够理想。信用体系保障不足、能耗标准不明、计量系统不齐,使处在发展中的合同能源服务企业和想搞节能改造的企业单位都存有担心、戒心和烦心。比如,有的医院在节能改造时本打算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但面对大量涌来的广告和推销,众多种类的节能技术的可靠

度、适用性让医院无从把握,索性“关门”。

专家建议,相对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行业自我管理的职责,发挥自律、协调、监督、维权的作用。尤其是要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服务公司,要建立权威的认证机构,形成全面、系统、细致、具有可操作性的认证指标体系,确定资质等级,力求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节能服务公司的能力和水平,使业主对节能产业有信心,

另外,也需要建立节能服务公司资质认证制度,规范产业准入门槛;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考核、评级要根据认证指标,制定合理的考核程序;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认证指杯体系,并定期复核。

节能技术落后

国外的节能服务公司多为耗能企业提供成体系的节能服务,例如流程改造、节能技术应用等,其中大多是技术,实际提供节能产品的并不多。而在节能市场中,这些成体系的节能技术应用才是最大的“金矿”。据美国国家能源服务公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节能技术和能效提高方面的服务产值最高,几乎是整个产业产值的73%。

而在中国节能市场当中,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节能产品的提供上,对于流程改造、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受到技术因素、市场不规范等问题的制约,难被市场认可。

“这其实和节能服务行业人才匮乏紧密相关。”谢仲华表示,目前,节能服务产业队伍迅速壮大,但有过大型工程项目经验、可独立设计大型工程项目的节能技术人才非常紧缺,对节能产业中某个专项领域有深刻认识,又具有市场运作经验的高端管理人才更少。节能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节能服务的质量,导致客户对节能服务缺乏信心。

从这一点来看,政府亟须推出有效的人才扶持政策和引进政策,优化节能服务人才队伍。

财税扶持不足

财税扶持不足,是中国节能服务企业的另一挑战。

其中,最常为业内人士所诟病的是税收制度。节能服务公司通常需要采购节能设备用于优化能源利用,但税务部门经常会把节能服务公司看作是一般的节能设备销售商,即误认为节能服务公司是通过转卖节能设备并从中牟利的,因此把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的节能服务合同看成设备购销合同。

换句话说,节能服务企业个位数的服务税一下子就变成了17%的增值税。这意味着,在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后还只刚刚开始分享节能效益、刚开始回收投资时。就被认定应立即按合同全额上缴企业所得税。

“本来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垫资做项目就已经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还需要为尚未得到的收入提前付税,这无异于给本就因资金而捉襟见肘的节能服务公司火上加油。”一位业内人士说。

即使对节能服务公司征收的是服务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其中,应税劳务既有设计、咨询等适用服务产业5%税率的劳务,又有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等适用3%税率的劳务。在实际执行中,税务机关也倾向于对不易划分的劳务一般采用从高适用税率的办法征收营业税,客观上同样造成企业营业税负担过重的问题。

篇7

一、新经济环境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辽宁在经历了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兴盛――衰落――转型――振兴这个产业链条的变革,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条,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值得我们研究。

辽宁装备制造业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发展优越,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并且我省拥有国家划定的装备制造业的全部7个行业,185个小类产品中,有58项居全国前6位,占31%还多。可以说,目前辽宁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重大科技装备自主研发、创新设计和独立制造的基础条件与内在潜力。

拥有龙头企业及拳头产品的优势。比如沈阳机床集团、瓦轴集团、大连冰山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均为同行业排头企业;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在国际上也处于前列,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是我国国内最大的造船集团。

与制造业发达省份相比,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二、新经济环境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总体实力――即核心竞争产品有待提高

辽宁装备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较经济发达省份比较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产品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产品,特别是在智能化、集成化与信息化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更是受制于国外产品与核心技术,并且我省装备制造业是在粗犷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可靠性与精细化程度仍需改善。

2、能源消耗较高,低碳经济比重较低

辽宁是能源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严重的省份。目前众多装备制造类企业的生产与生存是在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进行维持的,以煤、石油、天然气为支撑作用的各类原始能源产品为基础带动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这一结构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

3、售后服务及配套产业发展不够完善

辽宁一直以重工业发展为主,而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不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以三大产业相互促进结合来看不利于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与发展需要。以物流业为例,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行业发展并不发达,资源整合力相对较差,售后服务及缺乏可靠性与及时性。金融业中融资、投资环境也缺乏向后因素,无法使得企业技术融资扩大再生产,小企业难以成长。

三、新经济环境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

1、紧跟国家形势,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国家提出的七大新兴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我省发展装备制造业值得探究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省与之匹配的提出了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的发展规划,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我国开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心倾斜,航空、海洋工程、高铁、中高端数控机床、重型机械、核电等领域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热点与重点,各项扶持政策也已开始陆续出台,今年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契机最为良好的一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是着眼在辽宁的优势上,将装备制造的特色本地化,精细化,更符合我省省情的发展需要。

2、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实现产品跨越式发展

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掌握问题仍然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我省装备制造业产品必须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研发与技术改造,通过产品的研发与更新换代,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改造与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生产档次,向低碳型、节能型产品进行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竞争模式。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航天、海洋等符合我省省情、具有我省产品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3、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升级改造

我省装备制造业由于附加值与产品效益率偏低导致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与集群效应,因此,提供优厚的产业发展空间,发展大规模装备制造业产业是在新经济环境下我省的另一条重要出路。以原有企业为基础,扩散到周边领域与相似领域,逐渐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动,形成产业集群。加速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升级改造。

4、提高装备制造对应服务行业的水平与服务质量

篇8

还在两年前,“合同能源管理”还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到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达到502家,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国家发改委今年也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其实,“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而接下来,是思考这块蛋糕如何切的时候。

EMC中国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被定义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新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被引进中国。国家发改委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并将北京、辽宁、山东三家公司作为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EMCo)。以技术援助和项目支持的模式使之进入到政府引导的轨道。

其实,十几年前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工业尾气排放,应对温室效应,没有想到与一个潜在的节能市场挂钩。

不过阻力是有的,当时国内的节能服务产业还是零。作为新事物,合同能源管理也并不被企业广泛认知,也贷不到款。来自世行的2100万美元贷款担保解决了这一笔发展示范金的难题。另有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当时财政部拨款20亿元以支持节能公司的发展。

这次与世行的合作,以及国家财政的拨款扶持,似乎为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发展定下了思路和基调。

上世纪70年代,“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新机制的出现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迅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加速普遍实施。

不过,在国内体制下,与国际惯例的碰撞使其并不像初衷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因为合同能源管理对用能企业的承诺是零投入、零风险,它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也就是说,一般需要节能服务公司垫付资金,而节能服务公司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又面临着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获利能力差、负债率高、项目融资困难等压力,资金难题成为企业发展的命门。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蹒跚学步,被称为“长不大的孩子”。而对于项目示范企业来说,面对国内经验的空白,一味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路,照搬国外先例显然行不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促成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真正“落地”,更快地找到这一新型节能投资方式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模式。

作为三家示范企业之一的山东融世华租赁有限公司逐步摸索出包括市场开发、节能量确认、全程风险控制、会计处理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融世华模式”。一方面开辟了市场,也使所有项目都达到合同规定的节能量和减排量。

示范工程同时也要给这个行业扫盲,使对方接受合同能源管理这一理念。因为这个领域的高投入高风险,市场的开拓也需要一些有示范性和说服力的案例。融世华公司有关负责人郭女士表示,10多年来,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已经涉及到钢铁、纺织、化工、建材、造纸、食品、公用事业等行业;同时推广了绿色照明、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改造、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改造、城市热网改造、楼宇自控、热电联产等节能技术。

在示范期内,三家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超过了30%。因此在2003年,有了项目二期的正式启动。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世行项目部为中小企业解决贷款担保的难题,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促进节能服务公司成长的行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

因为政府与企业、市场的互动,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节能服务产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这成为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模式。

从580亿到3000亿的市场

实际上,上述数字对于节能服务市场只是冰山一角。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节能服务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的节能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6.7亿元,2006年投资总额近20亿元。

而据2009年的统计,全国502家节能服务公司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更有预测称,2010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综合节能投资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1.1%。

十多年间,技术援助和贷款担保的模式培育的巨大的新兴市场和潜在EMC大军远不止这些数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据近期发改委有关数据,国内煤炭、电力、焦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此前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称到2012年,国内将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国内将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两高”,或许是合同能源管理未来3000亿元市场的重心。

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三个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尤其是建筑节能业,合同能源管理也会有所作为。在市场的骨牌效应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因此进入合同能源管理的视野。这片市场蓝海还会增长。

而在国内EMC的成长期,市场的壮大必然会伴有国外企业的觊觎和参与。2006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参与了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的节能项目;世界财富500强霍尼韦尔公司也与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签下了为期5年的节能合作项目。后者进入中国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时间不长,也公开预言合同能源管理将在中国实现“爆炸式发展”。

对于还待开发的国内节能市场,外资已经纷纷看好。但显然,与已成规模的国外企业和其节能理念相比,国内能源管理公司还显稚嫩,中小企业居多,产业规模小、尚不成熟。

但不能否认国内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商业模式、在技术路线、在服务内涵上还需做创新。

十年里,中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了10多倍,但与国外比,这个数字仍是小巫见大巫。但摩根士丹利也有个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等待国内节能企业成熟。

成长之痛

预见到未来市场有多大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进入这些市场,还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政府“看得见的手”下如何发挥作用。融世华总裁孙红认为,合同能源管理从政府主导发展到市场行为,应该找到一种适合的产业模式。

因为政府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引导角色,公共项目成为众多节能服务公司的“潜力股”。这是因为有了政府公共项目的示范效果,企业敲开节能市场可以事半功倍。

不过,节能公司在面对市场时总有些无奈。这种尴尬也可以用一句话表达,“用能企业效益好的是不愿意做节能,效益不好的企业没有钱做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的理念正被市场逐渐接受。但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的推进中会遇到各种体制上或客观原因的壁垒,比如很多项目采取的都是预付款的方式,项目融资难、第三方核查缺失以及市场规范等问题。

世行贷款项目闭户后,国内节能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资金瓶颈。由于节能服务公司自身担保资源有限以及外部担保严苛,国内银行还没有与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模式相配套的贷款品种,节能服务公司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项目融资,其他融资途径也有限。

可以说,在缺少完善的融资和信誉体制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市场化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少之又少。

2006年,融世华公司采用融资租赁的形式去做“合同能源管理”,并称之为“节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即以融资租赁为融资手段和操作手段,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业务平台所形成的创新型节能服务业务模式。可以说这个创新,解决了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上的资金瓶颈问题。

“节能促进项目”二期结束后,融世华入选世界银行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实施的“山东能效项目”,继续获得世行的资金支持,推广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可此时更多的节能企业,还在巨大的节能市场上寻找自己的定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灵活,国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模式尚无一定之规。不过,要切到这块看似诱人的节能蛋糕并非易事。

现状是,很多节能公司还是停留在节能产品提供上,对于流程改造、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受到技术因素、市场不规范问题等制约。同时市场化的瓶颈还在于业内体系的不够完善,节能量的测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标准;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比如节能业主如何保证及时还款,节能效果如何认定等方面,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尚处于“幼年期”的节能服务行业来说,尚需要政府引导和适当的经济激励。

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被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准备在融资、税收、优惠政策及会计制度上四个方面,帮助国内节能服务产业。

篇9

关键词: 独立院校 汽车服务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汽车人才的培养时间周期性的限制,优秀人才的供给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汽车服务行业的人才缺口更是目前无法测算的。

1.汽车服务人才需求分析

过去,汽车行业都比较关注高端的研发人才和低端的维修人才,却忽略了中间的服务人才,如:汽车销售人才、汽车保养修理人才、汽车装饰(美容)人才、汽车中高级管理人才、汽车金融人才、二手车交易人才、汽车进出口人才、汽车电子商务人才、汽车媒体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汽车展示和博览人才、汽车模特、汽车竞技运动与组织管理人才、汽车旅游及旅游产品开发人才、汽车生态人才等。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汽车产品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完善的汽车后续服务和全面维护服务会吸引更多客户,也势必成为各大汽车商们比拼的重点,因此,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为此,国内高校开始培养汽车服务工程的本科人才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以上各种类型的人才对知识的需求有相似之处,如: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要求掌握汽车和汽车行业的基础知识,每种类型的人才又各有独特专业知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找到每个高校自身特点与人才需要特点的结合点。

2.独立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2.1培养目标的完善。

独立院校,上有本一、本二类公办高校,下有大专、技校类职业学校,因此,我院对人才的培养定位是在拥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我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于汽车市场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培养,学生应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解决从汽车开始运转使用到汽车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解决因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有害排放物和废弃物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能力,主要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行业和贸易部门,从事汽车维修、营销、贸易、售后服务及汽车零部件和专用车设计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我院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一定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知识,以及掌握汽车构造、性能、理论、使用、管理、维修和营销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具有阅读和基本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和简单技术交流的能力。

我院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思想合格、身体健康;掌握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汽车服务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具有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所需技术和管理的能力,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科学思维的能力。

2.2课程结构的优化。

在课程结构上,为了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我们事先对市场上的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走访、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各项要求;同时为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设置时增强灵活性,学生可自己选择、自由组合所学课程。在课程结构中设立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方面包含公共必修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生心理卫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等)和专业必修课(如:工程图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引论、管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等),为了使学生将来走上管理层岗位,我们专门设置了《管理学概论》及《经济学概论》两门课,但课程深度较经管类专业要浅一些,以起到辅助的作用;选修课方面包括:院定选修课(包括:人文艺术类、哲学政治类、经济法律类)和系定选修课(包括:方向公共选修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文化、汽车专业英语等);车辆维修方向选修课(如:汽车实验学、汽车维修工程、现代汽车电路分析等);汽车服务方向选修课(如: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与二手车交易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选定“方向公共选修课”的前提下,自由选择车辆维修方面或汽车服务方面的相关课程,灵活组合,提升学习兴趣,发挥个人专长。

独立学院要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独立院校学生与本一、本二学生相比的优势所在。为此,近两年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专业调研,走访了国内多所开设相关专业的重点大学及知名高职高专,了解了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意见,从而建立了适合我们自己的实践体系,包括:课内实验(如:汽车基本性能实验、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汽车尺寸参数测定等)、专题实训(如:专业认识实习、基础强化实训、汽车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等)、综合训练(如: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开放性实验项目等)及生产实习(如:生产实习基地、营销实习基地、汽车维修、保险与理赔实习基地等)。大量的调研与参观,对不断完善、充实实验室设备、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为了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我们与多家汽车生产、销售、配件、保险、驾校、美容装潢等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下厂参观、实习,由浅入深,感受企业工作氛围,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为将来毕业生走向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2.4开展多种汽车兴趣小组。

不同的学生对汽车相关行业内容的兴趣爱好是有较大差别的,因此,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一些汽车专业相关兴趣小组,营造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如:汽车维修兴趣小组、汽车维护兴趣小组、节能车设计制作小组、汽车美容、装潢兴趣小组等,自愿报名,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台架,免费给学校老师的车进行保养及简单维修,和指导老师一起设计制作节能车,定期组织和参加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各种比赛,以检验学生真正拥有的技能水平。

3.师资队伍的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于1999年经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改制为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简称独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金城学院的教学质量负责,对学院的办学方向、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进行指导和帮助。

我院一半的课程基本由知识经验丰富的南航老教师担任授课,为了区别于本一、本二教学,上课前均需重新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大纲、理论/实验学时、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另一半的课程由我院自己的教师担任授课,这些教师有的是相关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有的是师出名门、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从而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以确保授课质量。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队伍既能上得了三尺讲台,又能进得了企业店堂,为此,学校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双休或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参加生产锻炼,增强教师职业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在学生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开设并指导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或实训项目。

4.结语

据有关机构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辆,2011、2012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在19%至20%之间。2010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已达12%。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其中两成将进入国际市场,汽车市场的服务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汽车服务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就对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独立院校,要想让学生们通过四年的学习,实现“修学储能,经世致用”,毕业时脱颖而出,就必须找准市场需求,凸显自身优势,提高专业亮点,不断地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金宁运,刘朝明,夏永等.我国汽车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潜力[J].生产力研究,2008,(4):80-81.

[2]陈岳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5,(2):9.

[3]聂规划,党林杰.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7,(9):27-29.

篇10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可行性

1 低碳旅游的涵义

1.1 概念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 低碳旅游,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①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②是扭转奢华浪费之风,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③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2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 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是一种纯消费活动,因而,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应该享受豪华、奢侈,必然是高排放。而“低碳化”,必须借助新技术,从而要求新的投入,增加成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并处在两难选择之中。“低碳”已经形成国际共识,它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对低碳旅游的探讨、研究,可以加强与国际间的对话。可以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技术、优化行业结构、降低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使“旅游”有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提升低碳旅游方面的技术水平。低碳旅游对目前的国际旅游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人类大量出游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不会因为一些小的改革,就轻易放弃出游的机会;飞机目前仍然是长途旅行最佳的、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方式的开发和应用尚需时日。排除巨大的变革情况,低碳旅游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渐进的,它会涉及旅游的方方面面,其影响目前可以说是正负参半,在给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管理部门增加环保意识的同时,也会增加一定的负担,对一些缺乏良好习惯的人还是一种约束。

3 低碳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3.1 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行为 发展低碳旅游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特别要在旅游者、旅游饭店、旅行社及旅游景区、旅游商场和导游中,积极倡导低碳消费,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旅游模式,抛弃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智能化旅游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转贴于

3.2 制定政策措施,强化规划引导 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同时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

3.3 加快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外投资参与低碳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旅游生态环境。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3.4 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低碳旅游是旅游的未来,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及引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低碳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总之,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落实,要有操层面的工作,可开展工作的领域非常广阔。全面实施低碳旅游还有待时日,需要从理论研究、技术更新、市场需求等方面做大量准备工作。

[1]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集体经济,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