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

篇1

关键词:管理系统工程;教学模式;改革

0引言

管理系统工程属于应用科学层次,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管理系统工程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思想体系,特别针对行业性发展的院校,重点造就学生基于行业问题导向的管理类的创新能力。该课程所提供的思维方法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提高,所提供的技术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能较为长远的发挥作用。

1管理系统工程课程特点

中国石油大学管理系统工程是基于系统思想指导下研究现代优化理论与方法在石油工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一门现代管理决策技术,是研究实际运作过程中系统思想如何实现定量表示的技术方法,为培养学生在针对石油行业特色管理创新能力提供支撑的方法论课程。主要以建立系统的思想为基础,以模型方法及其预测功能、评价功能和仿真功能为主要内容,以定量模型建立、分析、评价的逻辑过程为思维路线,结合生产实际案例,较系统地阐明了系统工程方法在石油行业中应用,是一种对行业系统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我院开设的管理系统工程相关课程群,本着”能经营、善管理、懂石油、外向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一个中心、六个依靠、两个坚持”的工作基本准则,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系统科学学科体系和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并养成系统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在定性分析指导下进行石油发展过程中的定量分析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学会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为正确地解决石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奠定基础,为实现管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该课程理论教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系统思维方法和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思路,包括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系统、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模型化等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服务。第二部分为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供定量分析的技术措施。通过管理系统工程的教学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还可以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缜密清晰的逻辑思维,甚至于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考虑到我院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笔者从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石油特色的原则出发,制定本实施方案。

2教学改革的形成

在教学研究中,我们提出了按社会对学生能力的基本需求,确定学生素质要求,再按学生素质要求提出学生学习的一体化知识体系,按照知识体系分层分类构建课程体系。为培养石油管理类学生管理创新能力,满足石油生产管理现代化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论,尤其是正确思路和数学方法与现代计算工具的支撑。

依据培养目标,我们重新确定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依托运筹学的方法方式,将系统工程与石油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学生在管理系统工程之前学习过运筹学课程,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多的优化理论与方法,但运筹学会产生方法导向误导和理论太深,学生掌握比较困难,不利于行业应用类院校学生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就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按新大纲组织教学;充实师资力量,组建教学梯队,成立了以管理系统工程课程组为核心的,由相关教师参加的管理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小组,教学中使用Lingo、Matlab、Project等软件;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探讨考试方式的改革,为向理论考试加上机操作相结合方式转变做准备。

课程建设小组经过多年的建设,该课程已基本成熟,突出了行业特色,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系统思考奠定了基础。

3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考虑到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把优势做大、做强的原则。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3.1以管理系统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为改革主线,理顺教学改革思路抓好经典管理定量方法教学内容的整合工作,强化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在整合经典管理定量方法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突出石油管理的特色,将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对现实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分析力、综合力、预测力和决策力的案例、模型方法吸纳到教学内容体系中,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在突出管理系统工程模型方法特色的同时,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定量模型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注重开发和设计与本课程教学、科研相关的辅助教学,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3.2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强化课程组的团队学习能力,将系统工程课程的所有参与人员组成一个以负责人为核心的学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优化教学的学习与创新团队,经常性的参与石油企业的科研任务,把生产实际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形成良好学习互动环境。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主要以主讲教师自行把关,系课程小组集体备课把关、课程负责人总体把关的管理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针对考试考核问题,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法对于管理系统工程的教学影响举足轻重。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课程小组非常重视考试方法的创新,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科学的、多种形式的考试方法,例如针对函授、远程教育学生以思维方法为主,本科生以应用为主,研究生以方法论为主。实现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的努力程度、本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多项内容结合,并且强调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3.3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工作以石油企业、地方政府、社会和生活各方面的典型模型、预测与决策等方面定量方法案例为背景,运用论坛、讨论、讲座、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相关案例教学,一方面能够强化不同教学对象对课程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将实践知识上升到理论。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丰富,这些能够改善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取得的良好效果,在这个基础上重视和加强相关案例教学讨论室、实验室的建设。

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编写相应的实习教学指导书。主要用于培养不同的受教体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完成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的循环学习过程。

3.4将创新落到实处,重点抓好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针对行业发展的特色,建成一种更加符合实际、人性化的,能够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的管理系统工程课程网络教学环境,运用网络教学,方便教学对象的学习;网络信息的丰富、网络教学设计的强大、实验与仿真功能,这些能够方便教师的教学准备和科学研究,为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4.1加强课程教学团队的学习通过强化课程教师的团队学习能力,课程组就会组成一个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优化教学的优秀团队,有利于形成良好教学环境。

4.2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为保证良好教学效果,必须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目前采用的方法是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设计实行主讲教师自行决定、系课程组集体讨论的管理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4.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渠道在管理系统工程教学中,要适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数量化、概念化的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4.4强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定性分析指导下,应用数学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和对求解结果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管理决策能力服务。

篇2

【关键词】软件工程 课堂节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80-02

一 前言

节奏是一种有一定快慢速度的节拍,主要是运用速度上的快慢和音调上的高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节奏源于音乐,但可游弋在整个社会学科中,可以这样理解:节奏是对时间的组织,使空间具有层次感。节奏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方式,也可以说是事物的呈现与发展方式。节奏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一定作用,当然,在软件工程的课堂上,把握好课堂节奏对诠释这门学科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摄取量有很大的作用。

二 课堂的传统旋律

软件工程这门学科是研究软件开发与软件管理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工程实践性非常强,由此,只有掌握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原则、技术及方法,了解软件经济学、软件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才能学好这门课。既然该学科有如此之特点,那么课堂教学又呈现出怎样的旋律?

1.软件工程课堂的旋律

受传统课堂的影响,现在的课堂仍保留着以往的影子。归纳起来,软件工程的课堂主要呈现以下旋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主要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学内容落伍,教学中所举案例相当独立,前后没有衔接,缺乏完整性、实用性,常让学生感到迷惑不清;学生对软件工程的抽象理论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难以参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2.软件工程课堂的阴霾

软件工程是一门教学难度比较大的课程。教学的已有旋律是给学生讲解许多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说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学生的情绪会同时影响老师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三 课堂应有的节奏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学生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讲的是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在助学和帮学的过程中,节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课堂节奏。

1.教学方式的交融

教学方式的交融,即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握好讲和练的节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最为适宜,它以实际作为基点,基于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如部队公文管理系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学员学籍管理系统,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等),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亲验性、启发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培养学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课则推荐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内容分解于一个个任务模块中,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在软件工程实践课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学习方法的疏导

教育之所以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就在于人的学习是可迁移的,迁移是一种显著影响学习效率的普遍现象。面对具体的情况,学生往往不知道迁移,或不清楚该如何迁移?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从良好的编程素养出发,从编程到软件、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学生能自然地接受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中。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在于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已有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3.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信息承载,教学内容的表述程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把握程度。软件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如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内容十分丰富。就目前诸多的软件工程教材来看,在内容取舍、知识结构、章节安排、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教学内容上较少体现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综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

4.学习时间的保障

从教学时间跨度上讲,学生接触这门课的时间不够,一般情况下,软件工程这门课只开设一个学期,一般学校只上36学时。对于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是不够的,不能够满足软件工程课对实践的长期要求。由此,

要想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延长实践课的时间非常有必要。

四 小结

节奏的快慢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事物发展的效果。在课堂上应采用以学生参与为主、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随时调整课堂节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全面深刻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原理、概念和方法,并且培养自身实践、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篇3

1.1解读医保政策规定,扩展HIS功能

医院的管理者很少参与HIS的设计与开发,开发人员需了解医院管理的需求以及不同地区医疗机构的运行规律,通过对医院实际情况的调查来设计和修改程序,这个过程需要使用者、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决策者和开发人员需对HIS的功能进行整合和统一,最大限度地满足医保政策和院内医保管理的需求。如:①在门诊收费子系统设置不同病种处方药品的限量范围,超量时HIS会自动显示提示窗口,替代专职医保审核人员在收费前对每张处方的审核,提高工作效率;②在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门急诊收费处、中心摆药工作站等子系统的药品字典库中,务必标识药品的报销类别和限指征用药品的范围,以便提醒操作人员正确选择药品的计价属性,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保患者用药范围掌握的准确性;③其他系统应根据不同的医保方案、报销比例及限额,设置相应的项目对照以做区别;④若政策规定发生变化,应指定工作人员随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院内管理部门,如经管、临床、药品等部门需进行协调合作;⑤在内部收费系统与LIS、PACS、ORIS、病理管理系统等之间,设置了按即时执行医嘱发生的实际费用进行计价收费,避免多收费或漏收费,确保患者和医院双方的利益;⑥在HIS的门急诊系统中,采用“一卡通”规范就诊流程,对初次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以方便后期的信息管理。

1.2建立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医保制度的全面覆盖使定点医疗机构传统的工作观念、流程、方法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如:医嘱的转录与查对,药品的领取方法与途径,出院、转科的操作流程,以及药品、检查检验的计价和收费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在参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有关网络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医院信息系统运行操作规程,如医生、护士电子病历操作流程,住院药房及中心摆药站操作流程,医护工作站电子医嘱审核制度,住院门诊收费子系统运行程序。同时,应根据医院诊疗工作的特点调整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与交流,注重网络技术与管理流程相结合。例如,为避免医嘱更改,病人转科、出院,手术改期或停止等特殊情况造成退药或药品收费与医嘱不符等情况,可通过协调护士工作站与住院药房等部门,采取病区备2d用量的药品基数,中心药房将隔日摆药改为当日摆药。同时,应对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医嘱录入的准确性、规范性,医嘱与费用的准确对应等提取细致的量化指标,将系统的运行情况纳入质量考核体系中,落实质量控制,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确保HIS有序、优质、高效地运行。

1.3建设兼容性、前瞻性的标准化编码

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门,其数据要实行共享。共享数据包括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疾病名称、费用明细等,所以设置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的编码非常重要。否则,医保部门将无法识别、统计、汇总来自定点医疗机构的信息源。因此,建立一套标准化、科学化、通用化、前瞻性强的医嘱字典,对于分析检查、治疗和用药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1.4加强对HIS使用者的培训

HIS的应用者是医院的全体员工,员工的年龄、专业、素质不同,决定了其对计算机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人员的流动以及应用程序的不断改进和系统的不断升级,决定了计算机的培训工作需要不断进行。管理者必须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抓住骨干,强化培训。组织系统应用培训,其内容包括网络技术基本理论、基础操作、工程系统,以及各个应用系统的窗口功能操作等。将医保政策、有关规定与信息网络技术在院内的运行机制有机结合,使医生、护士和收费员掌握操作程序,适应日常的工作流程。

(2)以点带面,全员培训。逐步形成常规的培训流程,由前期培训合格的骨干担任管理协理员,将“传帮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使医护间、科室间相互交流协作。

(3)现场指导,有针对性地培训。HIS网络管理组成员要去医院科室进行调研,解答特殊科室存在的个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集中解答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2总结

篇4

【关键词】生活费规范化管理;理论依据;实践应用

理论源于实践,并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近年来,全军部队生活费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推进为手段,以管理增效为目标,努力开拓实践,走出了一条向规范化要效益、要保障力的创新之路。军队生活费管理创新既是生活费管理体制机制与方法手段的新突破,也是现代管理理论运用的新实践。效率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构成了军队生活费管理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为理解生活费管理活动和预测生活费管理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思考这些理论的本质内涵及实践应用,对于增强运用理论识别、分析和解决军队生活费管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拓展军队生活费管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效率管理理论:实现技术效率和制度效率相统一

(一)效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效率就是组织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中对人、财、物的消耗与其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比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传统的效率理论仅仅关注技术效率,工具的改善、新工艺的引进以及规模经济等因素在效率的提高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现代效率理论认为,组织的存在总是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决定着效率的高低,制度因素也是效率的重要来源,效率是技术效率和制度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效率理论不仅重视制度的作用,而且深入到组织内部去研究制度效率问题,从而真正触及到了效率的本质。根据现代效率理论,影响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组织环境、生产技术水平、专业分工、员工素质、激励约束制度等。

(二)效率管理理论在生活费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1.明确职能分工。生活费管理组织机构是依据规章制度组成的一个协作性系统,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必须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首先,生活费管理组织机构中的各个职位按照生活费管理任务和要求进行划分,每一级的人员必须接受其上级的控制和监督,下级要服从上级,每一个职位都应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是合法化的。其次,生活费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职位关系,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生活费管理的规章制度,而不能受个人感情的影响。最后,生活费管理人员实行委任制,根据职位的需要确定什么样的人来承担,承担每一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经过一定的考试和培训,接受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资格,从而实现因人制宜、人尽其才。

2.实行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管理是科学管理之核心所在,也是提高生活费管理效率的关键。生活费管理是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各种作业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提高生活费的管理效率应深入到每一个作业层次,对生活费管理的作业流程进行统一规范,去除多余的作业,改善必要的作业,建立标准化的作业环境和流程。标准化的行为和管理流程,不仅有助于提高生活费管理人员行为的合理预期性,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和不确定性,保证生活费管理的正常秩序和高效率,而且标准化的行为和管理流程还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有利于生活费管理人员不断地将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持续提高生活费的管理效率。

二、系统管理理论:实现全过程管理与全要素管理相统一

(一)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集合。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结构表现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功能则表现为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系统是以整体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系统、环境三个环节,就是通过结构和功能的沟通,有机联系起来。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管理者、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以及各类信息,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复杂的系统。其中,管理者是管理系统中最具有创造性和活力的要素,他们不仅是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而且是利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对系统实施管理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注重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和认识各个要素,要合理安排各要素的联系顺序,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协调补充,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最优。

(二)系统管理理论在生活费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1.构建系统完整的军队生活费管理系统。军队生活费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军队生活费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与系统整体是紧密联系的,每个要素的变化,有赖于其他要素的存在,并影响其他要素和系统整体的变化。生活费系统管理包括预算编制、实力控制、经费供应、决算编审、资料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军队生活费管理过程中,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和认识军队生活费管理,通过整合生活费管理者、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经费以及信息等要素,建立起一个涵盖生活费供、管、消的有机整体,并使军队生活费管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协调补充,形成整体合力。要不断优化军队生活费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新模式。

2.科学确定生活费系统管理目标。生活费系统管理是以一定目标为前提的,目标不但是协调系统要素运动的依据,也是系统运动的原动力。目标作为生活费系统管理活动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生活费系统管理过程的始终,并成为考核生活费系统管理成果的标准。生活费系统管理的组织管理活动,不但要把各子系统的目标统一起来,而且要把各子系统的行动统一于共同目标之下,使各子系统目标服从系统目标,步调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结果。如果系统的目标不明确,或者是没有一个方向一致的共同目标来指导系统和个人行为,那么,各子系统就会互相干扰,顾此失彼,个人无所适从,内耗就要增大,生活费系统管理的效率就低。

3.优化生活费系统管理调控方法。生活费运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干扰,它也可能偏离目标,向无序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生活费管理者学会并掌握现代控制手段和方法,及时进行调控。要综合运用预算计划控制、法规制度调控、标准实力调控、定额指标控制等方法,管好用好生活费。

三、信息管理理论:实现生活费资金流与信息流相统一

(一)信息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整个管理过程就是信息从输入到输出,经过反馈再一次重新输入的过程。没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管理活动。在管理活动中贯穿着两种流:一种是资金、资产流动构成的实物流,另一种是记录和反映资金、资产等实物流的信息流,两者相互对映,相辅相成,实物流是信息流的基础,信息流是实物流的向导,实物流只有在信息流的引导下才能通畅,才能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出发点。

(二)信息管理理论在生活费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1.加快生活费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建设。生活费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按生活费管理体制的隶属关系从上(总后财务部)到下(部队团级单位)的纵向信息联系,也有联结其他事业部门、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的横向信息联系;二是生活费信息网络是军队财务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财务信息网络有机地构成了军队财务信息网络的整体,军队财务信息传递渠道是相通的,相互联系的。通过生活费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平台建设,构建纵横相接、上下相通的生活费信息传递渠道,实现全军范围内生活费信息的及时传递共享,实现生活费收支实时监控和决算即时生成,推动生活费管理的一体化进程。

2.加强生活费数据中心建设。按照全军后勤统一部署,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生活费数据中心,集中存放所有生活费数据,依托计算机网络,实现生活费数据的及时传递和共享。数据中心是生活费数据的控制枢纽,它集中存储和管理所有的生活费数据,可以为各应用子系统提供整体、一致的数据服务。各应用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不再直接通过相关子系统之间建立数据接口实现,而是以数据中心为交流中转站,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了生活费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随着生活费数据中心的不断深化应用,中心的生活费数据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开展数据综合分析、深度利用的基础将更加坚实。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集中的生活费数据的整理、挖掘和深加工,进而实现综合分析利用,将为进一步提高生活费管理和决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岳山.军队工薪理论创新发展研究[M].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

一、引 言

“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是1999年4月,深圳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随之,有关专家在理论上和实务上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发展的观点,采用新方法和设计理念去重新审视会计电算化模块的设计和开发,针对于新的形式下,讨论了实施ERP的重要性。

二、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会计思想的迅速发展,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为目的,企业管理首先始于企业管理战略规划,从这个塔尖开始自上而下地组织管理方案。因此,我国的财务软件应该从核算型、核算管理型直接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数据库、网络、通讯等工具,利用人力、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其他设备等资源,对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使用,以实现企业管理多层次化的要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简称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system)是由凭证单元、账簿组织,报表体系,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所组成的一个信息系统,各个组成单元在加工处理数据过程中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完成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存贮、检索和传递。会计电算化(Computerized accounting)是业务流程合理化,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主要由人、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以及运行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它集成企业的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于一体。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它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ERP 系统是个比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管理等系统。通过以上概念可以看出,ERP 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密切,或者说 ERP 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我国在会计领域中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通俗说法,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电算化会计制度的建立、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在新的形式下,我们所讨论的会计电算化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化。

三、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标是通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整合,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信息管理要求的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从 1978 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了20多年,从手工记账到电器化,引发了一场会计技术革命,其积极作用不可小视。主要表现在:

1.会计软件的应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账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会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功能,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

3.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子系统。但彼此孤立,没有与会计信息系统很好地衔接起来;

2.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没有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商务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人电脑.这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越来越不适应;

3.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没有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的特点,也没有触动现行的会计规则;

4.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会因信息不能充分及时地传递而使决策延误;

5.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而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会计信息高度透明和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出于这些原因,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以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人的大部分劳动。是手工会计下纸张、笔墨、算盘等落后的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有人将其称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或“仿真手工”。而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包括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的变革。会计信息化也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从宏观上说,会计信息化属于企业信息化中经营管理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的一个方面,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财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在目前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正经受着以国际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而现行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又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下,适时提出会计信息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与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实施 ERP 的必要性及其完善

实施 ERP 的必要性及其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面临如此冲击和挑战,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外环境的压力下,企业若要到达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交货期、价格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之下,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管理,在管理方法、模式、手段和工具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ERP 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除了充分体现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企业资源的集成外,更重要是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我国广大企业应用 ERP 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应用 ERP 过程中一定要花大力气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充分表明,ERP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与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推广应用 ERP,并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乃是世界各国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受任何国界、国情、厂情的影响和限制。事实上,推广应用ERP就是有效地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ERP 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不但基于ERP、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而且还从本质上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应用 ERP 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关系。因此ERP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了。

五、结 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给予以后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研究有了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成本模块利用作业成本法的改造,对电子报表模块的完善和对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探讨,弥补了目前的 ERP 模块的不足,对今后会计电算化下的系统模块设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篇幅和本人知识的有限,不可能涉及到会计电算化下所有模块的设计,需要本人和后来学者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出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淑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年 10 期

[2]秦少卿: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 3 期

[3]崔春玉:浅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与技术, 2004 年 3 期

[4]王光荣: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年 11 期

篇6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引入机械制造业中,不但可以促进机械制造业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而且还可以实现对产品制造周期的有效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1.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

控制理论是实现机械自动化的基本理论,以被控制对象自身特点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为主要依据,借助信息反馈作用向被控制对象施加能动性控制,进而确保系统的运行依照预先设定的功能进行。在当前诸多具有挑战性的社会生产及科技研究等问题方面,控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制造业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物资供输自动化。借助物资供输自动化,能够按照生产的需求对相应的原材料或成品进行及时的运送,在机械制造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一般情况下所谈及的机械制造业中的物资供输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涉及自动运送设备、单机自动装置以及自动化软件系统等几部分;(2)信息自动化,主要涉及工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以及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指的是借助计算机中的图形设计软件及硬件设备,对工程人员设计部件及构造进行辅助;工艺辅助设计的作用在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辅助制造间的有效连接,提生生产效率及标准化程度;辅助制造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数控技术实现对机械产品制造过程及制造工艺的控制;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管理计算机设计以及产品制造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信息;(3)设备装配自动化,即以设计方案中所规定的技术要求为主要依据,依次进行搬运、组装、调试、试验以及验收等环节,对规格及形状既定的机械零部件进行组装,得到可以进行生产制造的工艺流水线。在机械制造中,自动化的设备装配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助于提升机械制造效率及产品质量;(4)生产自动化,借助机械制造加工自动化系统,能够重复、持续的进行机械制造工序,不仅如此,还能够实现对机械组件的自动化装卸。将自动化生产加工系统引入机械制造业中,可以有效减轻人工劳动强度,降低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失误的发生率,促进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5)检测自动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部件以及加工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机械制造业中产品检测技术以及工作难度,如果依旧采用之前的单纯依赖于人工进行检测的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工艺水平喜爱产品检测的需求,这也决定了在机械制造业中引入自动化检测技术具有必然性,当前机械制造领域中,比较常见的几种自动化检测技术主要有依托于电流信号、人工神经网络以及时序等针对刀具以及组件的磨损状况进行识别和检测,此外多判断系统的智能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遍。

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机械制造业中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机械制造领域中自动化技术主要朝着集成化、智能化以及虚拟化的趋势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机械制造企业生产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计算机集成技术,一般情况下,信息自动化集成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制造分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分系统、质量信息分系统以及设计分系统等几部分。所谓机械制造系统的智能化,主要涉及到智能化机械以及机械工程专家两大关键内容,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借助智能化系统就可以开展人机交互及互动;智能化系统所具有的优越的工作界面是智能化系统中机械智能的有力体现,在机械设计及加工过程中,借助模块化方式,可以确保适应性及协调性。控制理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控制理论以及信息管理等是以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技术为依托的虚拟化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

所谓现场总线技术,就是将工业过程现场所安装的智能自动化装置和仪表同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和仪表相连接,所构成的一种多站、多向、串行、数字化的通信网络。是一项以控制、数字通信、计算机、智能传感器、网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在我国计算机系统中,现场总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过变送器、传感器将被控设备的所有电量、状态信号收集至主控计算机上,之后依据数学模型作出判断和计算,进而下发指令至被控设备。现场总线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从根本上优化了其性能。通过分散生产过程的整个控制功能,并配备专用计算机于被控设备,用于管理被控设备的相关信息。通过现场总线,完成这些信息同上位计算机的连接后,其任务便不再是对所有设备的全面监控,而是负责完成信息的调度远传。实践应用表明,现场总线技术既可以配合前置机,也可以配合上位机,从而下方控制功能,来仅通过现场仪表就完成控制功能。此外,通过应用现场总线技术,还可同节点通讯、计算机共同构成具备高性能的控制系统。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确保机械制造业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就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将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等与之前的制造技术予以充分有效的融合,确保机械制造业自动化的尽快实现;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将机械自动化技术引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必须确保系统的开放性以及可控性,必须要依实际生产情况的改变为依据获取实时信息,在对该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加以调整和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欧阳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2]刘冲,李广学,李佳亮.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6).

篇7

关键词:GIS技术;成矿预测;空间分析;找矿有力度

Abstrac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mineralization forecast,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methodology simplifies the forecasting process,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efficiency and level, to become a geologist comprehensive multi-sources geological information conducted the mineralization forecast epoch ideal tool. GIS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mineralization forecast,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a spatial database, spatial analysis,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the inevitability and GIS mineralization forecast, focusing on the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Key words: GIS technology;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spatial analysis; prospecting efforts

中图分类号:DF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GIS概述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它可以制作精度十分复杂的地形和地质图,并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信息的综合找矿预测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平台。GIS主要实现制图、空间分析及属性管理等功能,分为输入、编辑、输出、空间分析、库管理、使用程序六大部分。根据其功能及技术特点,主要用途有:多源地学数据的采集与集成,可方便地接收与采集不同介质、类型和格式的数据,并将其用统一的数据路进行管理;数字地图的编辑、制作与出版,其编辑功能比较实用,符合地图制作的工艺要求,经过大批量的地图制作实践,相当成熟;地图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实现图形与专业属性数据库的有机连接,可以建立以地图信息为基础的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在GIS较强的空间分析与查询功能基础上,学者们可方便地用交互方式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从而发现和总结其中的规律。

基于以上种种优势,GIS 技术一出现,就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

渗透到与地学有关的各个领域。

二、GIS 应用于成矿预测的必然性

成矿预测基本目的是能够预测未发现矿床的位置,并大体知道这些矿床的类型、规模和品位。目前,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有相似类比理论、地质异常理论及组合控矿理论。相似类比理论是根据“模型区”已知矿床成矿条件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建立矿床模型,或根据所要找寻的矿床类型选择相应的矿床模型,依据矿床模型选择靶区评价变量,建立评价标准,依据标准评价预测区的资源潜力,这种建立在已知矿床研究基础上的模型预测存在下列缺陷:由于矿产勘查工作不平衡性,预测区往往缺乏与模型区同等详细程度的“诊断性”矿化信息;只能预测类型相同或相似的矿床,而不能预测新类型矿床和具“点型”分布的巨型矿床;对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由于缺乏足够的已知矿床以致于难以建立矿床模型而无法开展模型预测;由于上述原因,“模型”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表现在地质条件相似的地区,一个地区有矿,而另一个地区则无矿;反之,在一些地质条件有利地段缺乏的矿床并不表明在条件类似的另一地段亦不存在。而地质异常是可能产生特殊类型矿床或产出前所未有的新型或新规模矿床的必要条件,因此,从地质异常角度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与通常研究控矿地质因素相比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同时,对地质异常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许多基本成矿预测问题的认识。近年来,一些学者一直在探索应用地质异常理论开展成矿预测的新途径。

三、GIS 成矿预测的理论基础

GIS 成矿预测空间模型的建立是以“5P”找矿地段理论为依据,其目的是通过它进行“5P”找矿地段的圈定。从找矿地段的定义可知,“5P”地段的圈定,实际上是对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质信息(单一、组合和综合)、地质找矿信息(单一、组合和综合)、地质工程信息等进行组合、匹配、叠加、筛选、融合的处理过程。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正是完成上述操作最有力的工具。需说明一点的是,将GIS 应用于成矿预测,主要是借助其功能对地质异常体进行分析,从而圈定出对应的“5P”地段。随着地质异常理论的建立,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总结出很多GIS 成矿预测的空间模型。虽然这些模型由于实际应用的不同会有差别,但它们的基本框架都是源于赵鹏大院士在阐述地质异常理论和“5P”找矿地段圈定时提出的“地质异常矿体定位方法流程”(图)。

地质异常矿体定位方法流程(赵鹏大,1999)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71-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到迈入科学化轨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空前丰富和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表征。特别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就此进行回顾与省思,并对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与发展进行思考,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概观

从中国期刊网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德育系统”为题名索引数据分析来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文献计量概观存在一个最直观的特征:关于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系统科学、教育系统、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论文等研究成果较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和借鉴作用,而相对于德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资料则较少。总体看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田曼琦、白凯(1989)主要围绕思想教育系统、思想教育主体系统、思想教育客体系统、思想教育环境系统、思想教育内容系统、思想教育原则系统、思想教育方法系统、思想教育信息系统、思想教育决策系统、思想教育评价系统展开论述。[1]鲁勇(1989)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进行论述。[2]潘树章(2001)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分为主体、目标、理论、方法、激励、辅助、信息反馈、评价及惩戒等八个子系统。[3]陈中建(2008)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对德育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将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作为研究框架,对高校德育系统中的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环境和德育评价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4]上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从系统工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或德育系统进行研究,为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启示,特别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中对结构和运行的剖析值得借鉴,但仍然停留在系统工程学范式框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吴倬(2001)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的思想,认为德育领导小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渠道作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起重要补充,理工类课程教学是重要环节,以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主要承担者的课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课外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5]韩小香(2006)等认为,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确定一个指导思想、两条教育线路、三大教育理念,以“隐性教育”为辅,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以自我教育为主体,构建立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6]陈坚良(2006)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科学控管系统、组织实施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激励系统、保障系统等构成。[7]孙其昂(2007)认为高校理论教育是系统存在,该系统大体包括理念、课程、制度、设施、环境、主体、活动等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高校理论教育的系统整体。[8]可以看出,上述观点主要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和工作实务层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探讨,已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践层次进行的反思和探讨,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总体性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实证检验。

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宣仕钱(2006)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依存于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与开放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实践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的群体需求相协调,与营造自我发展的绿色空间相协调。[9]戴锐(200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可分为宏观圈层(社会大环境及区域性生态等)与微观圈层(组织内部生态)两方面,两个圈层均由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圈层由心理、观念、意见和学术成果等构成,制度圈层由社会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章等构成,物质圈层由设备设施、场地场所、经费支持等构成。[10]邱柏生(2008)认为,从微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主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个子系统构成;从中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个子系统,会受到高等教育体制、理念、教育制度变化的制约;从宏观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处于社会环境大生态中。[11]卢岚(2010)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结构、特征及结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将以政府、学校、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农村为主阵地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达到结构创新,功能升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全面提升。[12]可见,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关注已开始由“环境”向“生态”范式跃迁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生态展开研究,虽然并未直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但作为一种从事实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生态进行的基础性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意义。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陈秉公(2006)认为,在学科基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理论研究规范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学术研究主体对整个学科基本理论进行的系统整合,是学术研究主体自觉的学科理论整体建构行为。[1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张耀灿(2007)认为,学科理论体系包括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干学科和基本研究与应用的分支学科。[14]孙其昂(201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为基础,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价值观、科学研究、科学技术服务、学科规范(方法)等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又是社会学术共同体,也是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特征,要正确处理要素把握与系统把握、自然阶段与自觉阶段、历史传统与现展的关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发展。[15]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系统存在的认识也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虽然尚未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二者作出区分,但已为二者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5.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系统研究

孙其昂(2001)运用社会学原理从宏观视角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特别是运用系统性观点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与其他系统相联系的系统,并对社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等,从社会学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分析。[16]另外,孙其昂(2007,2009)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等主题做了持续的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17-18]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注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开始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和剖析,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在不断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结论,构建了一个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场域,呈现出鲜明特点:

1.系统性研究进入研究者视野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即一方面主要是在经验工作总结范式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论述,另一方面主要是从理论建构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建构与反思,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生态系统论、学科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多维度、点线面的立体结构来剖析,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2.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显著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活动,如果仅凭运用单一的视角、片面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考察解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不能让人信服,也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可喜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已开始关注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和交叉性,并有不少成果出现,如从系统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展开初步探索,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初露端倪。

3.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特征

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从经验总结范式中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展开的研究较多,如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校理论教育系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等;从理论建构范式角度来看,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题也呈多元化发展,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主题多样多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4.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并存发展

综观现在研究成果主要是在经典教育学范式语境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存在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从研究内容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和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经验总结性研究占了很大比重,但学术话语和学科意识虽有所增强,并逐步呈现出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并存的态势,经验总结和学术话语同在,且逐渐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建构层次,特别是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系统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如生态系统范式研究和社会大系统范式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呈现出系统性、体系化关注,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呈现多样多元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一些新范式和新趋势。但从总体上关照,已然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多方面,但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还比较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把握和认知还处于经验、零散的把握阶段,没有真正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存在“致命内伤”和研究不足:一方面,不管是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研究中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什么”这个前提性追问尚未作出回答,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优化、系统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启示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性、整体性探索与研究;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缺乏时代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时代需要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割裂开来,因而存在理论研究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如何在一个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变迁之间的交互关系?如何进一步全方位认识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如何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及评价?如何进一步实现其科学化发展等等问题亟需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面临新的发展要求,除了上述亟需突破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

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是探寻与揭示系统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历史发展演变与内在结构的应然逻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放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社会视野中,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关注,运用哲学思辨的眼光去审视与评判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历史和发展轨迹,又要注重逻辑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运行中的广泛运用并发挥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好地实现。

2.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分殊与研究角度相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者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间的鸿沟凸显,经验总结范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活力,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强,但缺乏理论思辨性和长效性,而理论建构范式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性和说服力,但由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容易与现实脱离开来,缺乏应用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理论研究中不能在强调系统思维展开研究的同时,自身研究中却犯了如此错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中,既要具有自主意识和本土关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又要具有问题意识和世界视野,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把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学术研究与现实关照结合起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系统研究的时代性。

3.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用

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重要资源,各学科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但要注意避免简单移植和经验总结,正如有学者敏锐且不乏远见地提出:“借鉴型成果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经验型成果已经走到了尽头,政策型成果显得理论‘底气’不足,比较型成果缺乏系统研究和应用,功能泛化型成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19],因此,要“通过现有范式融合、经由交叉学科的范式创新、经由研究方法变革的范式改良路径”[20],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多学科聚焦和多学科方法交融。一方面,借鉴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成果,“提倡批判性借鉴,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立足点,注重学科借鉴的自主创新,把借鉴与自创有机结合”[21];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更需要有自主的学科意识,应对“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吸纳与运用,应当走出简单的‘概念移植’、‘方法套用’、‘体系嫁接’等误区,进入新的层面和新的境界,不断地运用多学科思维方法和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展开”[22],并且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拓展,利用多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

4.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的系统思维方式同行

运用系统论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框架性转换”[23],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内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范式,促进和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主题的探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的重要任务和旨归。一方面要运用系统研究范式,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等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化与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输入与输出、系统发展动力和系统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在学术系统研究范式指导下,运用系统思维方式指导和外化为全面辩证的行为活动,“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4],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的系统研究范式和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的系统思维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摒弃和反省狭隘、短浅的观念偏差,运用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促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更全面深入、富有成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曼琦,白凯.思想教育系统工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鲁勇.大学生思想教育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潘树章.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2-96.

[4]陈中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5]吴悼.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3-128.

[6]韩小香等.我国高校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89-191.

[7]陈坚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60-63.

[8]孙其昂.高校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3):63-67.

[9]宣仕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和[J].求实,2006(5):81-82.

[1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150-153.

[11]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28-44.

[12]卢岚.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2.

[13]参见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3.

[1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11.

[15]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3):21-25.

[16]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6.

[17]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8):5-9.

[18]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与历史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47-49.

[19]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6.

[20]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20.

[21]刘五景.学科借鉴之思与学科借鉴之路[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

[22]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篇9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155-02

人才一向被认为是高校的第一资源,对高校生存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的保障,也需要以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为前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观念与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功能要求,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这既是高校各级领导实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力措施。

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依托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像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支持下以体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持有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人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神经中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得到精辟的诠释。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二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减少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等达到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三是革新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革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四是运用先进技术,这不仅仅是为了将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解决方案。

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总体来看,高校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基本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相当多的高校都存在“重人才使用,轻人才管理”情况,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对其必要性认识首先来自高校领导的意识缺位。目前在国内,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身上,而忽视了对高校领导的相关培训,使得众多校长们对人力资源管理既缺乏理性认识又缺乏感性认识。比如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内容的认识仍停留在行政性阶段,相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教学科研成果的取得,人力资源是最模糊的概念。他们往往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单纯的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考核体系,或者建立一个薪酬系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只是引进一套计算机系统,不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其他配套改革,甚至还存在着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然而,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是应该循序渐进的。因此,高校人力资源部门要使学校领导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发起者,有领导的参与及重视才能真正推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2.2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的阻力及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基本理论和能力的不足,这种情况在国内的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总体看来,我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还非常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根本谈不上为学校的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第二,一些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患有恐惧症,不了解也不愿学习新技术。当一个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成功以后,很多传统的事务性工作就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迅速处理,而这必然要改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已经习惯的工作流程和方式,他们将需要承担更多的创造性工作;第三,管理人员既得利益的失去。过去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的具体实施可能比较模糊,采用信息化管理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能力的缺失使得某些人力资源管理者消极地等待,并阻碍推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

2.3 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进展滞后

造成目前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进程相对滞后的现状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如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还处在以传统管理为主,管理流程逐步规范的阶段,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对稳定的基础。又如很多高校的管理软件经常是始用终弃,一些绩效考核软件,经常是软件的开发完成后,管理模式就发生了变化,考核体系也发生了变化,造成项目功能模块及其基础数据难以再度修改;或者因为管理人员觉得信息化过于透明,不符合实际而淘汰不用,致使人力资源软件的开发跟不上管理的变化而陷入困境的状况较为普遍。再就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很难培养,相应的用人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管理层、技术层缺乏密切配合等问题也是阻碍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3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信息化建设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促进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型。高校传统人事管理正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无疑是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支撑。从高校的领导到管理部门都须从战略性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又快又好的发展。

3.2 信息化建设要立足现实,结合实际搞好规划

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现状的实际需求制定确实可行的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一个好的规划既要有前瞻性,也要防止追求一步到位,贪大求全。没有前瞻性就不能适应繁杂多变的情况,而一步到位的信息化脱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既加大了现实的投资成本,又延长了实施周期,也增加了未来升级换代的代价。所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系统工程。

3.3 信息化建设要重视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撑

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给高校带来的最大困扰是软件的功能模块、权限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维护工作量巨大,系统跟不上管理现实的变化等。针对高校高层次人才造成的组织结构相对不稳定、业务流程变化频繁的特点,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要实现不断调整的功能,进行快速配置,处理好“灵活性”和“操作的简便”之间的关系,开发出具有灵活结构的软件,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快速置配的人力资源软件系统要支持系统与其它系统环境的动态集成,比如薪酬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

3.4 信息化建设要重视人才培养,获取智力支持

信息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因此,信息化的建立、运行是一项艰巨而且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信息化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精心维护,因此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与信息化建设同步甚至超前进行。同时还需要系统技术人员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配合,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始终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互配合,这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的保障。

4 结语

总之,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已经到来,是将压力化为动力,勇敢地迎接挑战,还是消极地抵抗和拖延,这成为摆在所有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创新,要整体规划,从实际出发,依托日渐成熟的软件开发平台,提升高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水平,提高核心的组织能力,协助有效地落实和执行发展战略,从而保障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万莉云.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J].人才资源开发,2005,(4):10-12.

[3]杨恩明.谈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J].学理论,2008,(8):67-69.

篇10

【关键词】成本的定义;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创新

正如爱情是年轻人的永恒话题一样,成本则是企业管理亘古不变的核心。随着工业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成本管理已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和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成本管理也需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管理的需求,不论是成本管理的内涵还是外延都应有创新性发展。

1.成本管理的内涵创新

1.1成本的定义

传统的成本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将其定义为转移到产品中的物化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将其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补偿的尺度。会计学研究成本,是为了搞清企业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需要多少本钱,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效果。因此,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观点在会计学中有其局限性。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更应反映其实际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因此,我认为把企业成本这样定义较为合适,即:成本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耗费的本钱。这样定义,突出了“成”和“本”。成者,完成、实现之意; 本者, 资本之本, 本钱之本。成本按其本性来说,具有资本性、价值性、耗费性和盈利性。成本的本性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耗费性,拿煤炭企业来讲,讲求绿色经济,就出现了排矸、治污等环境成本;体现以人为本,就出现了安全费用成本;体现政府对煤炭资源开采的限制行为,就出现了探矿权费用、采矿权费用等资源成本;讲究可持续发展,就提出了煤炭资源采完后转产基金等发展成本。

1.2成本的分类

对于成本的分类,我国目前主要以核算特点加以区分,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管理会计还按成本习性进行分类。我认为,应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按成本的存在形式对成本进行分类,以实现管理与核算的统一。即:将成本分为购置成本、生产成本(制造成本)、经营管理成本。

1.3成本管理的对象

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所有相关的资金耗费。具体到每个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传统的简单加工型小企业,其成本管理对象就限定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而当今身处激烈竞争中的大型企业必须关注竞争对手和潜在的一切利益相关者,其成本管理对象也就突破了企业的界限,凡是和企业经营过程相关的资金消耗都应属于成本管理的范围。

1.4成本管理的目标

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信息、参与管理、降低成本水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目标经历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浪费来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比来降低成本和通过保持竞争优势来降低成本等几个阶段。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经济环境变化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应随之变化。在成本领先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而在差异化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则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性降低。

1.5成本管理的目的与手段

计划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的目的被简单地归纳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但将其视为成本管理的全部是不科学的。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企业应着眼于市场需求,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而实现这一目的,就要增加一部分成本。为了满足较富裕人们的需要,还要提供一些一般人看来是豪华的产品或服务,为此企业就要付出较大成本,这就会与“节约”的原则相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仍片面地坚持小生产者的节约观,不仅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违反经济规律,而且会阻碍国民经济增长,使企业无法立足于市场。因此,以降低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目的就显得片面。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应当是提高成本效能或成本效益。

1.6成本管理的功能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成本管理主要有三项功能:为编制财务报告计算销售成本和估计存货价值;预测产品、服务等成本;为提高效率进行战略决策提供经济信息和反馈;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一个正确的决策能为企业盈利100万元,如没有及时决策,失去了机遇,其决策成本就是100万元,更惨的是若作了错误决策,不仅没赚100万元,反而会亏100万元,那么,这个错误的决策成本就是200万元。

实现了成本管理的内涵创新,相应就会产生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实现成本管理外延创新。

2.成本管理的外延(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创新

2.1树立成本管理系统理念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理念,对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分析,强调整体与全局,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对所有成本内容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再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重置成本等。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做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2.2树立成本管理效益理念

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只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而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比如经过对市场调查发现,产品若新增某一功能,市场占有率会大幅度提高。尽管为实现新增功能会增加成本,但只要增加的成本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是成本效益观念的体现。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日常成本管理中,应对比“产出”和“投入”,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预测和决策方案。

2.3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现代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2.4引入成本管理动因理念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企业只有彻底了解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控制成本。传统成本管理只重视有形成本动因,一些传统成本管理未考虑的因素,如企业规模,地理位置,甚至厂房的规划布局,存货的内部传递及企业管理制度等因素,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影响。另外,产品成本也应包括人的主观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构成因素。总之,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树立基于多动因理论的成本管理理念。不仅重视有形动因,更要重视无形动因;不仅重视构成成本的客观因素,而且要注重构成成本的主观因素。这种建立在成本动因分析基础上的成本管理理念,往往可诱发出企业成本管理的崭新思路和有效举措。

2.5成本管理要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生产成本有极大的影响,选择的生产工艺是否先进,也影响着成本水平的高低,以技术求工艺、求效益、求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说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成本的降低,企业要在市场中占领成本优势, 仅靠传统的成本控制是不够的, 必须将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依靠科学技术, 广泛采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来实现成本最低化。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作为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成本核算等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三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将变为四大要素,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关键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与此相对应,企业资产的主体已不再是有形资产,而主要是知识资产即无形资产。因而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改进成本的计算,使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