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产保全的主要方法

篇1

关键词:资产减值 资本保全 价值计量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定义是:“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其中“可回收金额”可以理解为资产的价值,但其比较对象“账面价值”并不是资产的原始价值,而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余额,只能代表历史成本下尚未转移的成本部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资产减值是价值计量的过程,那么减值的确认应当是“原始价值”与“现在价值”的比较过程,因此会计准则所定义的减值确认并不能被认为是价值计量的过程。但从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结果来看,如果减值一经确认,即意味着在该时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的“价值”保持一致,那么资产也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价值计量,因此会计理论确认减值并不是价值计量的过程,却可以获得价值计量的结果,并且该结果作为会计后续计量的基础从确认时点起至下一次确认资产减值之间不会发生变化。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二、资本保全:资产减值的实质

(一)资本保全理论获得资本增值是资本投入者的根本目的,增值意味着经过最终获得的资本要大于初始投入的资本,即经过生产过程的所获得的收益必须先补偿事前投入的资本,在完全补偿后如果还有剩余才能确认资本获得了增值。这种以保全其资本的完整无损为前提来确认收益的思想就是资本保全理论。资本保全是资本投入者最基本的需求,那么对投资者而言,如何获得经济活动中资本保全的证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会计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基本工具,自然能够反映出资本保全的结果。从会计的角度看来,资本保全有静态和动态之分。资本保全从静态看是保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缺,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补偿和利润分配要保持资本的完整性,保证权益不受侵蚀。企业收益的计量,都应以不侵蚀原投入资本为前提,只有在原资本已得到维持(保全)或成本已经弥补之后,才能确认收益。即:本期净收益=期末净资产十本期派发给业主的款项一期初净资产一本期业主新投资。式中“期初净资产”即期初业益,是要求保全的对象。从动态的角度看,资本保全还包括利润分配中企业留存收益的保全。企业留存收益,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下一个会计期间必须保全的净资产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确认下一会计期的收益时,要以维持它的完整性为前提。无论动态或是静态的资本保全,资本投入者都不可能等到所有经济活动终结才确认投入资本是否全部得到补偿。如何能够计算资本补偿和收益的情况?会计理论通过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来实现这一要求。

(二)资产成本回收 投资者投入资本后形成企业的资产,资本的补偿也就等价于资产成本的回收。资本投入后存在着实际的消耗,消耗意味着新的资本的产生,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就创造收益的过程。在分期假设下,收益在不同的期间分别确认,资本的补偿也就随着收益而取得而分期补偿。但实际经济活动并没有如此理想的情况,因为理论上来讲,如果能确定资产的消耗那么补偿消耗的部分是最准确的方法,但实际中消耗几乎是无法确定的,只能采用假设的方法去模拟着中消耗,这就是资产折旧的过程。对于资产折旧,普遍认为最准确的方法是工作量法,即通过确认资产所负担的工作来确认折旧的多少,或者说补偿的多少,但资产的工作量往往是难以衡量的。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每一会计期间资产的消耗都是均匀的,那么资产的补偿就可以在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平均确认,这就是年限平均法。无论运用那种方法,都需要首先估计资产使用的基础,即总的工作量或者总是用年限是多少。这本身也是一个估计的过程,无法得到精确结论。资产计提折旧,反映在会计计量中表现为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汁入成本或当期的费用,通过最终的产品或利润实现了补偿。剩余的资产账面价值是未获得补偿的部分,需要用未来产品或利润来补偿。但由于折旧是依赖于大量估计为基础的,已经补偿和等待补偿的划分结果不可能完全复核真实经济状况,有可能会Hj现偏差,通过折旧补偿资产价值可能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是补偿过多,超过资产的实际消耗,这一偏差结果是计算出的利润下降,但对投资者来说,既然资本已经得到了补偿,那么该偏差可以认为是有利的,无需调整。另一种偏差则是补偿不足,无法弥补资产消耗,此时资本投入者的资本实际上未得到保全,也就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为就必须调整补偿金额,这一过程就需要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来实现。资产减值重新调整了资产的账面价值,认为过去历史时期已经确认的资产补偿是不足的,需要进行额外的补偿,由于资产减值所补偿的对象是企业初始投入资本时所确认的资产价值,因此资产减值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然而,资产减值也可以从另一角度去理解,即考虑尚未补偿金额而不是已补偿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尚未补偿金额,如果未来经营活动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补偿该剩余金额,则认为资本保全能够实现,如果无法获得,则资本保全无法实现,需要采取弥补措施调整已补偿金额,即确认减值。这种从未来收益角度考虑资产减值问题,就体现出价值计量的思想。

三、价值计量:资产减值的表现

(一)会计中资产减值的动机会计对资产的定义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由此可见,资产是创造未来收益的工具,资本投入企业后会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资产,正是这些资产的运作才最终创造出了新的资本,也就是增值的资本。因此,考虑一项资产是否应当进入企业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该资产在未来所获取的收益是否能够补偿为取得该资产所耗费的资本,而未来经济利益即为资产的“价值”所在。真实的资产价值能够定义但却无法获取,因为一方面对未来收益不可能做出准确的估计,另一方面利用资产所能获得的收益的也因为使用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既然利用资产价值形成本源无法获取资产价值,那么只能寻找替代的方法来估计这一价值,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优势在于两点:一是价格来源于基于真实的交易,是可以观察的,有较强的可靠性;二是价格通过市场参与者共同博弈而产生的均衡结果,这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广泛的验证,因此认为市场价格是未来价值的现实表现,而且这种表现体现了一般性的结果,能够反映出公允性的要求。用价格来表现价值,满足了资产计量可靠性的要求,并基本也体现了价值的真实性要求,因此,会计计量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寻找资产的市场价格。

(二)资产保全与价值计量关系 对会计资产定义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决定了资产的成本,而“未来经济利益”决定了资产的价值,二者的内在联系就是资产进入企业时的交易价格。由于该价格是市场价格,在不考虑企业自身差异化的前提下,可以认为成本和价值在资产形成的时刻可以认为是一致的。这样,通过交易,资产确定了历史成本,根据资本保全的思想,

如果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历史成本得到了补偿,那么也就满足了资本投入者的要求,而从资产的价值角度看,其中已经包含了能够补偿资本投入的基本假设。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只有认为资产的“价值”是存在的,资本投资者才愿意支付“价格”。事实上资产投入企业后,投资者并不会过多得关注资产的价值,因为只要资本投入能够正确合理得进行补偿,那么投资者就能够享受资本增值。因此,并不需要继续计量资产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其直接影响是企业资本权利也可以自由流通,资本持有者越来越多,这意味着资本投入不需要等待企业经营结果就可以获得补偿及收益。对于新的投资者来讲,必须获得企业资产未来收益信息,即价值,以做出投资决策。这时,如何计量资产的价值成为会计关注的重点之一。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分析,随着资产折旧的计提,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少,但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资产的价值也在发生相同的变化呢。一般而言,资产随着使用和磨损其价值是存在逐渐下降趋势的,折旧的确认也模拟了这一过程,这体现资产内在的使用属性。资产的使用性产生了价值,但并不是价值组成的全部。一些资产,如土地,由于其本身稀缺性使其表现出明显的投资属性,这也是价值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资本投入一旦形成企业资产,随着资产的运动,尽管资产账面价值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产价值,但已经不如资产形成的联系那样紧密,因为资产账面价值关注历史成本补偿,而价值则体现了当前市场条件对资产的再确认。

(三)资本保全的过程 确认资产减值的目的是资本保全,判断是否需要减值的标准则是已经补偿的资本确认是否足够或者剩余尚未补偿资本未来是否能够获得补偿,即取得资本补偿是否准确的证据。对于已经补偿部分的成本,其折旧信息是可以获得的,但对尚未补偿部分,其补偿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又依赖与对未来收益创造的估计。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考察未来能够获取的收益显然和取得资产时面临的情况是不同的。资产的历史成本已经与资产的价值分离,利用历史成本为基础判断此刻资产未来能创造的收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由于已经经过使用的资产由于自身状况的不同,并不像新的资产一样存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因此从市场中获取的可能并不准确,采用当前市场价格的可靠l生也大大降低。另外可选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当前情况下重新取得相同资产所要支付的价格为基础计算资产价值,也就是重置成本;另一种是直接从资产价值形成的原因出发,估计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实体现,也就是现值。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结果都只是基于估计,并不能获得像历史成本计量那样可靠的证据。经过资本投入后的~-Hit过程缺乏可靠性,但资本投入者必须需要在持续经营掌握资本补偿的信息,因I比对计量资产的再确认和在计量过程是也是持续进行的。和初始计量相比,这种再计量过程首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资本补偿结果,但其调整却是以资产的价值为基础,其结果也将已经分离了的资产的历史成本和资产价值再次联系起来。资产价值的再确认可能有两种结果,即价值高于当前资产账面价值或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对于投资者而言,显然更加关注后者,因为这意味着资本投入的在未来获得补偿存在很大风险,必须调整已经补偿的结果,也就是确认减值。资产减值的确认主要是比较资产账面价值与其价值,由于市场价格的天然优势已经不再,因此价值的寻找方法可能采用重置成本、市价、现值等多种,如果发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确认资产减值,将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与价值一致。因此,通过资产减值,实现了资产的价值计量。尽管利用资产减值重新获得了资产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资产减值是价值计量。价值计量意味着重新对资产的价值表现进行分析,获取当前价值的证据,最终结果只与资产的当前以及未来状况相关,而与资产的历史无关。但会计中确认资产减值的动机并非如此,资产减值体现了会计保全资本的谨慎要求,是借用资产价值来寻找资产减值的证据并计算资产减值的结果,其实质是调整历史成本,而非抛弃历史成本。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IAS NO.36中定义资产减值是通过比较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可回收净额,其确认方法是取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两种方法中前者意味着如果出售资产能够给企业的带来的收入,而后者代表着如果继续经营资产能够企业带来的收入,无论那种方式,只要高于资产账面价值,就意味着剩余的账面价值可以获得的补偿,也就无需确认减值。此外,IASN0.36中对资产减值转回还明确规定“由于资产减值的冲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能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减去摊销或折旧)”。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资产减值如何调整,都必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四、会计准则:选择与发展

(一)资产减值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必要性和特殊性,如何能够用正确的手段反映资产减值也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能够统一对资产减值的处理,目前在国内外许多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都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而存在。国际上对资产减值准则涉及较早,其中,IASC于1998年了IAS NO.36――资产减值,规范了除存货、建造合同、职工福利、所得税,金融工具以外的资产减值。而美国FASB于1995年了SFASl21《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置的会计处理》,主要内容是针对长期资产、可辨认的无形资产以及相关的商誉等项目区分不同的资产类型进行不同的减值处理。但FASl21的缺陷在于没有提供“如何””具体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实际指导。因此,FASBJZ于2001年了FASl44《长期资产的减值或处置》,它主要是对销售处置的长期资产统一方法,对持有和使用的长期资产继续保留121号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同时对具体实施准则条款提供更多的指导。此外,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对资产减值的规范的准则。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经历了三十年的变迁,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从无到有直至2007年才纳入准则体系。我国首次提出会计准则首次涉及资产减值是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要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但未做强制要求;之后在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要求一些比较特殊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到2000年,我国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将原有的四项计提改为八项计提,将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纳入计提减值范围。2007年我国颁布了最新会计准则,正式将资产减值纳入准则体系,即《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一资产减值》,重点规范了七类由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下的长期资产。同时,也对这些类型资产减值得确认和计量的处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承认和建立,会计准则体系也逐渐完善,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市场参与者,而对于投资者而言,资本保全是最基本的需求,资产减值准则的设置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在对资产减值的具体规范上,各个准则重点解决了以下方面问题:第一,资产减值所包括的范围,即资产减值所规范的对

篇2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以政治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会计核算以监督国家计划执行为目的。会计信息由基层企业逐级向上级汇报直到政府部门,呈纵向流动格局。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三大会计制度 ———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加之市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造成会计信息在横向的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呈封闭状态,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显著,甚至不具有某些质量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进行,企业成了市场竞争主体和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必然要了解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流动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由封闭转向公开。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公开化,即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我国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就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以质量特征作出了规定。《准则》中的这些原则,要付诸于会计实践之中,则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为企业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盈利状况、资金流动状况、偿债能力,资本保全状况和投资报酬等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素具有全面性,即各质量要素均能充分体现出来,又要求会计信息的各质量要素具有相融性,即不相互排斥,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对企业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除了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关可比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还必须受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查鉴证,以保证其公允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也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资本保全的再认识

国有资产流失,从根本上讲还是根源于旧的经济体制及其派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迅速建立起相应的能有效组织和运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问题。资产保值的关键是实现资本保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本保全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又叫名义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在财务资本保全下,营业收入是以现时购买力核算的而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按前期货币购买力计量的,即按历史成本会计计算损益的,当在物价不变,即币值不变的前提下,财务资本保全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本保全。但在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时,财务保全不可能继续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资本保全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公有产权的人不像私有企业那样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国的资本保全实质是名义资本保全。在会计改革中,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存货成本计价的后进先出和固定资产摊销的加速折旧法来抵销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本规模成了衡量企业的标准,外部利害关系集团的利益不尽一致,因此企业应具有实物资本保全的意识。实物资本保全是在物价变动会计下生成的资本保全概念,在这一概念支持下,企业的损益是在 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赚的利润。 ” 因此,要做到实物资本保全必须采用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由于我国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没有达到恶性膨胀,同时受成本与效益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我国目前还不适宜以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来提供会计信息。但并不排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运用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物价变动引起的资本补偿不足的情况。

由于物价上涨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的资本保全只能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这不仅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所有者的权益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防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那么,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名义资本保全靠近实物资本保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呢?通常方法在有关科目下设二级科目。例如,根据物价变动总指数测算资本补偿不足部分,在 资本公积 ” 和 未分配利润 ” 项下,均可设二级科目 资本金补偿资金 ” ,作为实收资本的附加补充账户,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汇总在 实收资本 ” 项下,并在附表中加以说明。这样使名义资本保全成为实物资本保全,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也实现了保全。同时,对于 未分配利润 ” 项下的资本金补偿基金部分,已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而应做为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税务会计的建立

   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必要时依法要求重新计算),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补等)。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全面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利益服务。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者紧密联系,核算征税数额要通过会计核算来体现,同时计税依据也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而当会计提供的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依据相符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就不存在所谓税务会计的问题,因为在财务会计中包括了关于计税的内容。

我国历来把政府部门看作是财务报表的唯一使用者。国家即是主体又是企业所有者,所以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法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制定的,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税利的足额上缴。国家与企业所维护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税务会计包涵在财务会计之中,不需单独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出现政府部门从众多新设的企业中取得收入的问题,从而使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有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形成了税务会计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者遍布社会各阶层,容纳了包括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在内的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资金所有者,国家政府部门只能以投资者或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所有者的权利,而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不再是市场的主体,它被企业取而代之。这是税务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它必须从微观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达到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它所要求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准则为前提,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是,税法的制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宏观调控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很难一致的体现税法要求,保证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各企业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缴各种税款。由此出现了会计上和税法上计税依据相背离的情况,因此税务会计是既遵循会计原则又体现税法要求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建立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定岗定责、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信贷管理机制,促进审慎经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贷工作尽职是指在整个信贷业务流程中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

第三条 本办法是信贷人员履行职责和失职问责的依据,适用于全省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四条 受理岗职责:负责受理客户申请和对客户的主体资格、借款资料、贷款条件等进行初审。

第五条 调查岗职责。调查岗包括信贷调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

(一)调查人员职责:负责调查评价工作,对调查报告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调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审核调查报告,对调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正确性负责。同时应直接参与辖内大额信贷业务的调查评价工作。

(三)分管领导职责:负责审定信贷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的整体质量负责。同时应组织或直接参与辖内集团客户和重大项目的信贷调查评价工作。

第六条 审查岗职责。审查岗包括信贷审查人员、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信贷审查专员。

(一)信贷审查人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二)审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审核审查报告,对审查程序的合规性、公正性、合理性和审查方法的正确性负责。同时应直接参与对大额信贷业务的审查工作。

(三)分管领导职责:负责审定信贷审查报告,对审查报告的整体质量负责。

(四)信贷审查专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审查内容对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可行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独立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的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第七条 信贷审批岗职责。信贷审批岗包括信贷审批委员会(以下简称贷审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以及有权作出信贷决策的其他人员。

(一)贷审会委员职责:负责审议信贷业务,并对信贷业务进行表决。

(二)贷审会主任委员职责:负责贷审会工作,按规定审议信贷业务。

(三)联社理事长职责:负责行使一票否决权。

信用社信贷审批小组组长及成员职责比照本条规定执行。

第八条 放款操作岗职责。放款操作岗包括放款操作人员、法律审查人员、会计人员和放款部门负责人。

(一)放款操作人员职责:负责按照要求落实贷前条件和用款条件,办理放款手续,登记录入人行征信系统,收集、整理和移交客户档案资料。

(二)法律事务岗职责:负责在放款前对信贷业务的合同文本、法律文书及相关凭证等资料,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审查。

(三)会计岗职责:负责依据信贷审批表和放款通知书,审核信贷人员办理的信贷业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按规定对信贷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四)放款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放款环节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 贷后检查岗职责。贷后检查岗包括贷后检查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贷后检查岗人员职责:负责按规定的频率和内容对借款人、担保人、抵(质)押物进行贷后检查,对贷后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报告部门负责人;按时发送贷款本息催收通知书,及时收回贷款本息和确保诉讼时效。

(二)贷后检查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管理贷后检查工作,对贷后检查人员报告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应直接参与大额信贷业务的贷后检查工作。

第十条 风险管理岗职责。风险管理岗包括风险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风险管理人员职责:负责对贷后检查部门发现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识别,并提出化解风险建议。

(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对风险管理人员提出的化解建议及时进行处理或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十一条 资产保全岗职责。资产保全岗包括资产保全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资产保全人员职责:负责对不良信贷客户的管理,对问题类客户的法律诉讼;负责接收、管理和处置抵债资产。

(二)资产保全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资产保全工作,重大资产保全事项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

第十二条 档案管理岗 职责:档案管理岗包括档案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

(一)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负责接收、登记信贷业务资料和整理、装订、保管、交接信贷档案,对信贷档案的完整性负责。

(二)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和督促档案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借阅和移交信贷档案。

第十三条 尽职调查岗职责。尽职调查岗包括尽职调查人员和尽职调查部门负责人。

(一)尽职调查人员职责:负责对信贷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贷业务工作中是否尽职进行调查,并提出责任认定建议。

(二)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审核尽职调查报告,并提出初步认定意见。同时应直接参与大额信贷业务的尽职调查。

第十四条 本章规定的职责,如果由同一部门或人员履行多个部门或多个岗位的职责,则由其部门负责人和岗位责任人承担相应职责。

第三章 尽职调查

第十五条 当信贷业务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尽职调查。

(一)当贷款劣变时(进入不良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除外),应对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二)当对贷款进行以资抵债处理时,应对贷后管理、风险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三)当贷款进入损失形态时,应对风险管理、抵债资产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入损失形态时,应对调查、审查、评级授信、放款、贷后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尽职调查;

(四)当核销贷款时,应对损失贷款的管理行为进行尽职调查;

(五)在信贷业务合规性检查工作中,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必须进行尽职调查。

第十六条 通过调查,对存在未尽职行为的,应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第四章 责任类型及责任认定

第十七条 责任类型

(一)完全责任:故意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操作规程,并由于其个体行为致使其他当事人做出错误判断、无法预见或控制信贷业务风险的;

(二)主要责任:在信贷业务操作中严重失职或非故意违规,对存在的风险未能识别的;

(三)次要责任:因工作疏忽等原因未能识别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第十八条 责任认定

(一)调查、审查与审批

1.调查人员未按规定完整收集借款人资料的;对收集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未进行调查核实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2.调查人员未对借款人申请贷款的必要性、用途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3.调查人员未对保证人进行实地核保,对保证人的代偿能力、资信情况了解、分析不彻底,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调查人员未调查核实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及实现抵(质)押权的可行性、合法性,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4.调查评价报告中未反映和充分揭示集团客户及关联客户的有关信息的,调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5.调查报告的内容不完整、分析方法不正确、调查结论不准确的,调查人员、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6.调查人员按领导授意进行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的,调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属按领导授意调查的,与调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7.调查报告未按规定反映客户的主要风险点和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的,调查人员、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8.调查人员与客户弄虚作假而形成调查报告误导审查和审批决策的,调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若调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是弄虚作假形成调查报告的,与调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9.调查环节的相关人员在调查报告上签注的意见不明确的,视同同意上一岗位的所有意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10.审查人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审查的,审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11.审查报告未按规定全面反映审查内容的,或审查报告的分析方法不正确、审查结论不准确的,审查人员、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12.审查同意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信贷业务;审查人员、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3.审查人员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的,审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属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的,与审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4.审查人员故意提供虚假审查报告的,审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若审查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明知是弄虚作假形成的审查报告,与审查人员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15.信贷审查专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对信贷业务进行审查的,承担主要责任。

16.信贷审查专员审查同意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或不符合信贷基本条件的信贷业务,承担完全责任。

17.信贷审查专员故意提供虚假审查报告,或按领导授意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报告的,承担完全责任。

18.审查环节各相关人员对所审查信贷业务的审查意见不明确的,视同同意上一岗位信贷人员的所有意见,共同承担相应责任。

19.超权限、超比例审批信贷业务的,或通过对关联方提供授信的方式化整为零超权限、超比例提供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包括联社贷审会和信用社贷审小组投同意票人员,下同)承担完全责任。

20.对不符合信贷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同意授信或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1.在借款人还未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情况下,同意授信或发放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2.在担保人不具备担保资格或担保实力的情况下同意授信或发放贷款的,以及不按抵(质)押折扣率确定贷款额度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3.违反国家有关不得以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规定,同意贷款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和增资扩股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4.违反国家有关不得以贷款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规定,同意贷款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5.违规决策发放跨区域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6.违反信贷审批程序或减少审批程序、逆程序同意授信或贷款的,信贷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27.指示、授意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违规办理信贷业务,或以个别谈话等方式影响有关信贷人员或贷审会委员独立发表意见的,指示、授意人承担完全责任。

28.联社理事长未按规定行使一票否决权的,承担完全责任。

29.未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风险提示意见办理信贷业务的,由有权同意人和具体经办人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二)放款程序

1.在不满足“审批结论”设定的放款条件下办理了放款手续的,放款人员与放款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2.办理担保贷款手续不合规、不合法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或者部份无效的,放款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3.对借款合同、法律文件及相关凭证审查不严,致使存在的法律瑕疵危及农村信用社债权行使的,法律审查岗承担主要责任,放款人员承担次要责任。

4.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抵(质)押权利凭证的入库保管手续,或违反有关规定办理释放抵(质)押品手续的,同意人和具体经办人承担完全责任。

5.放款人员按照领导授意, 不按规定落实贷前和用信条件而办理信贷业务手续的,放款人员、部门负责人与授意领导共同承担完全责任。

(三)贷后检查

1.未按规定的内容和频率进行贷后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次要责任。

2.贷后检查报告未反映借款人的经营及财务变化情况,未分析其变化情况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影响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3.对于发生影响客户风险级别及还款能力的重大事件未及时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对保证人的保证能力发生变化,抵押物出现转移、毁损、变质等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未及时进行书面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5.未按规定保管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利凭证,或未按规定保管质押物,致使有关权利凭证或质押物毁损、遗失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6.未及时向借款人及保证人发送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导致诉讼时效丧失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掩盖资产质量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大的,相关人员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8.贷后检查人员故意隐瞒借款人、担保人发生的重大变化情况的,或编造虚假贷后检查报告的,贷后检查人员承担完全责任,部门负责人应发现而未发现问题的,承担主要责任。

9.按领导授意不真实反映信贷资产风险的,贷后检查人员和授意领导共同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明知属领导授意而未阻止的,承担主要责任。

10.贷后检查部门未及时将出现风险预警信号的信贷业务报告风险管理部门的,贷后检查部门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

11.未对贷后检查部门报告的风险预警信号进行风险识别并及时制定处置方案进行处理,或未按规定程序报告的,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12.未按风险管理部门意见及时进行处置的,贷后管理人员或资产保全人员及其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四)资产保全

1.以资抵债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债权债务合同或协议、抵债资产权属凭证等)不真实、不完整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未按规定接收抵债资产的,资产保全人员、审查人员和审批人员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3.接收抵债资产违反审批程序或超权限审批的,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取得抵债资产过程中与借款人、担保人串通,使抵债资产价值高估、难以变现或变现损失巨大的,直接责任人承担完全责任。

5.未按规定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导致抵债资产权属出现争议或其他影响抵债资产处置的,根据当时未办理手续的具体原因,分别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属内部原因造成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6.取得抵债资产后未及时建立台账,或保管的档案资料发生缺损的,经办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保管人员未按规定对抵债资产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导致帐实不符,抵债资产出现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8.处置抵债资产违反审批程序或超权限审批的,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9.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处置抵债资产而损失农村信用社利益的,经办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审批人员承担完全责任。

10.对经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因未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导致丧失执行时效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五)资产损失核销

1.在借款人或担保人仍具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偿,导致债权核销的,相关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2.对未认定责任或未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资产损失进行核销的,相关的核销审查与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3.采用编造、伪造相关证明材料的方式对不具备核销条件的资产申请核销的,经办人承担完全责任;审查与审批人员未能对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甄别,导致核销申请通过的,审查与审批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4.为逃避责任追究,对资产损失隐瞒不报、长期挂帐的,相关信贷人员、部门负责人及决策人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5.对追索类已核销资产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导致未及时发现债务人资产线索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索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6.对追索类已核销资产,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因未采取有效的催收措施,导致追索权丧失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7.对已核销资产的台账未按规定及时进行更新的,管户的资产保全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六)档案管理

1.相关部门的经办人员未按规定时间移交信贷资料的,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2.未按规定对信贷资料进行归档、登记、装订、移交和管理的,相关人员承担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人未督促移交和按规定进行监交的,承担主要责任。

3.未按规定进行档案管理,造成信贷档案资料遗失或有档案涂改、拆换、损毁和遗失等问题的,档案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责任。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对失职行为的处罚方式:

(一)经济处罚。包括罚款、赔偿损失等。

(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三)其他处理。包括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批评教育主要包括口头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等;组织处理主要包括调离原岗位、解聘职务、解聘专业技术职务、取消授信资格、停止信贷审批权、停职离岗收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等。

第二十条 处罚标准

(一)对承担次要责任的,给予责任人200-500元(以每笔计算,下同)的经济处罚,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处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给予责任人纪律处分。

(二)对承担主要责任的,给予责任人500-1000元的经济处罚和记大过以上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给予责任人开除留用以上纪律处分。

(三)对承担完全责任的,给予责任人1000-20xx元的经济处罚和开除留用以上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损失较大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以下未尽职行为,给予责任人100-1000元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进行组织处理。

(一)受理岗无正当理由拒绝客户申请的;对客户的主体资格、借款资料、贷款条件等未进行初审的;对收集的客户资料未按规定加盖相关印章的;

(二)受理、调查、审查等各部门负责人未及时安排人员或直接从事相应工作,造成各环节超过规定时间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和方式擅自出具或不出具信贷业务退件通知的;

(四)未按规定移交信贷资料的。

第二十二条 具体处罚由稽核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办法(试行)》、《***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篇4

【关键词】 物价变动;应用;难点

物价变动在商品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定律。实质上,局部的一定幅度内的物价变动并不会对市场经济信息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当出现持续性的大幅度物价波动时,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理论系统就受到了动摇,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也失去了其相关性,会计实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有关物价变动的研究也就有了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可以泛指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一切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资产价值定期重估等。但确切地说,物价变动会计主要是指与会计计量结构变动有关的程序和方法。

(一)资本保全的概念

持续的通货膨胀提出了资本保全的问题。企业收益的确定要求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以保持资本完整无损为前提,若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正确计算损益,并使企业资本得到保全,然而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下,却会虚计收益,使企业资本以利润的形式流失。

资本保全就是依照资本循环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对资本循环时投入的资本量与资本循环结束时收回的资本量进行比较,以保证投入资本价值量的完整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进而保障所有者的权益。

(二)资本保全理论

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资本概念:财务资本和实物资本,因而也有两种相应的资本保全理论。

财务资本即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货币,它所代表的价值量通常以货币数量表示,与传统财务会计中的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相同。详细来说,财务资本保全又分为名义资本保全和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名义资本保全指所要保持的是资本的账面金额。这种概念下,收益是所有者投入的名义货币资本在本期的增量,对持有资产价格上涨形成的持有利得并不确认,待资产转换后(出售、折旧等价值转移)计列为收益。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做法,没有考虑到物价上涨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其保全的仅仅是贬值了的初始资本数额。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是指保持资本的购买力。因此在这种概念下,收益为所有者投入的不变购买力资本在本期的增量,其中超过一般物价水平的资产增加额才列为企业的收益。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为取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与资金。这种概念下,一般要求采用现行成本或重置成本计量,以反映资产的现行价值,已耗用资产在未得到重置之前,不确认营业收益。通货膨胀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视为实物生产能力计量上的变动,也不列为收益,而是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二、物价变动会计常用的三种模式

(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也称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或不变购买力会计,它采用的计量结构是历史成本/不变币值货币,这一结构并没有改变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只是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的计量单位。在其会计处理中,要按本期一般物价指数将历史成本报表中的各项会计数据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期末货币的现时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这种会计模式反映的是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时对会计的影响。由于该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的计量属性,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故其日常的会计处理与现行会计做法一致,不需要进行单独或是特殊的会计处理。其不同之处在于按现行会计方法处理经济业务和编制报表后,还得按一般物价指数调整报表,并反映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其具体的处理程序分四个步骤: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按一般物价指数对报表中的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计算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编制会计报表。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由于没有改变传统计量属性,因而操作简单,易于理解。此外,选用的物价指数多是由政府公布的,具有客观、可验证的特性。同时,由于提供了反映货币价值变动的购买力损益,能够提醒人们在物价变动下持有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影响。但是,由于个别物价变动与一般物价变动大多是不一致的,因而不能确切反映各类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化。同时由于购买力损益对盈利的影响,造成其并不能确切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可见,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直接影响的是货币性项目。如果货币性项目在企业资产、负债中所占比重较小,考虑到一部分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可以相互抵销的因素和利息率的影响,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所带来的利益就未必能抵偿所花费的成本。因此,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不宜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反之,由于金融企业的资产主要是货币性的,因而认为其有必要实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二)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又称现行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其采用的计量结构是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这种会计模式也只改变了传统计量结构中的一种――计量属性。主张现行成本会计的人认为,企业内部资产各异,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如果一律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则缺乏科学性,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难免与事实有出入。另外,按照成本实物补偿原理,即企业当期实现的收入中,有一部分必须用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不变资本要素,且必须是在实物形式上补偿相应种类的新物品,剩余的部分才能确认为利润。简而言之,即收入对成本的补偿额足以使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其实,这一原理也正体现了实物资本保全理论。

现行成本会计着眼于企业所持有的特定资产的价格变动,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基础,来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该会计模式的处理主要分三个步骤:以现行成本计量资产;计算持有损益;重编报表。

现行成本会计优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因为它采用现行成本计价,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重要的是它将经营收益与持有损益分别列示,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业绩。而且由于是以实物资本保全理论为依据,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持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杜绝资本被侵蚀。但是这种会计模式计价上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且工作量大,从成本效益的原则来说,不适宜推广。可见,实行现行成本会计,较之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难度更大,花费也可能更多,因此更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机器设备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这些机器设备一经投入使用,在短期内重置的可能性很小。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按现行成本对此类企业的价值进行估价较为恰当,因而认为对固定资产净值占资产总额50%以上的大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有必要实行现行成本会计。

(三)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这种会计模式事实上完全颠覆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计量结构,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不变购买力货币为计量单位。也可以说,这一模式是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产物。

采用这种模式既要考虑币值变动(即一般物价变动)的影响。又要考虑特定物价变动的影响,因而既要计算货币性购买力损益,又要按现行成本计算资产持有损益,程序十分复杂,难被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这种模式能够较为完整而准确地全面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但同时也兼备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的缺点,且应用过程中计算复杂,会计信息不易为一般的使用者所理解。此外,这一会计模式的信息成本非常高,是否能产生足够的利益并未得到有效的证明,会计界本身也存在着争议,故很难付诸全面实施。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比重较小,存货等流动资产比重却很大,因此,会计界不少人士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合采用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三、物价变动会计运用中的难点

(一)相关的数据收集存在难度

物价变动会计下,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完成一般物价报表的编制,通常需要知道一般物价指数或者某些商品的现行价格,有时还需要一些特定行业的价格指数。而这些指数的计算通常是由国家的一定部门单位通过对相关市场的分析计算而得。由于市场的不可知,在这一计算过程中往往包含了不少的假设,过多的假设也就意味着实际操作中的难度。事实上,有些数据即使在企业内部也难以获得,如每一项业务发生时的物价指数。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编制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因此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物价变动会计作为一种起步较晚的会计模式,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其推广和应用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相当的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我国会计职业界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所采用的会计手段仍落后,受传统会计模式的影响较深,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物价变动会计在实施上的难度。

(三)报表使用者对物价变动会计下的报表体系难以理解

传统会计的发展历史远远超过了物价变动会计。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按照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去阅读报表、思考问题并据此作出经济决策。如果要求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一下接受物价变动会计,并从物价变动会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要知道,会计报表是提供给报表使用者的,任何财务报表的变革都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报表的相关性,才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四、推进物价变动会计的建议

(一)改进财务报告体系

无论何种会计模式,最终都是要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到财务报告中,进而提供给报表使用者。因此,要消除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就有必要考虑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问题。企业仍应按现行会计制度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同时依据企业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程度和经营决策的需要以及现有管理水平,按企业认为适宜的方式提供辅的反映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如编制补充报表、增加物价变动信息的相关辅助资料等。

(二)加强对我国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

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人员编制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因此,会计的问题首先是会计人员的问题。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意味着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而在我国物价变动会计发展较晚、会计人员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可以通过强化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入行门槛,从而最终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会计工作人员。

(三)制定相关准则,开展物价变动会计试点工作

鉴于我国物价变动会计起步晚、发展缓慢等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会计准则,先行在部分受物价变动影响较大和受公众关注较多的企业内开展物价变动会计的试点工作,要求这些企业在提供传统历史成本财务报表的同时以补充资料的形式提供以物价变动会计重新表述的报表;随着物价变动会计的成熟,再要求其他的企业也逐步采用物价变动会计,使物价变动会计得以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郑向东.物价变动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应对模式的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 朱惕成.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及消除[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3).

[3] 盛晶.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1).

篇5

 

关键词:会计 收益 传统收益

 

一、收益理论的历史演进 

 

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诚如George O.May所指出的那样,“重温一下会计、法律和经济文献就会发现……这些领域的英国和美国学术权威们都同意收益就是‘资产净值增加’的概念”。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期以后,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应地,这时的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们逐渐认可了“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这种观点。套用这一定义,企业的收益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模式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等等。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全面收益观正悄然兴起。 

 

二、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涵义 

 

客观地说,收益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家们提出来的。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首先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1890年,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企业,并进而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这一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20世纪初,欧文·费雪进一步发展了收益理论。他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提出:收益是补偿资本之后的一种增量。 

1946年,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给收益下了一个至今在西方经济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的定义。他认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以上述这些收益理论为基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12月首先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它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 

 

三、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比较分析 

 

以上本文对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分别进行了阐述。概括成一句话,全面收益就是指“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传统收益则是指“投入与产出配比后的结果”。前者着眼于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而后者则着眼于产出价值对投入价值的相对增加。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1.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不同。尽管从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来看,它们都是在资本得到保全和回收之后才确定收益。但是,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却大相径庭。 

全面收益这一概念体现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实际生产能力不变,企业才能确认收益;而在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企业不能确认收益。与之不同的是,传统收益这一概念则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观。 

2.两者所遵循的收入确认模式不同。全面收益的确认遵循经济活动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已经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企业尚未实现的、由于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持产损益。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而对于那些因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交易,就不予以确认和计量。再进一步讲,尽管传统收益相对于全面收益来说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 

3.两者所依据的成本计量属性不同。与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相联系,计量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时的成本属性也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而后者依据的则是历史成本。

计量传统收益时依据的是历史成本,这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这样做又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通货膨胀日益普遍的今天,历史成本原则的贯彻使得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从而会造成虚盈实亏的现象,并进而影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行又与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计量全面收益时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它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虽然这样做能避免出现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收入成本的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但现时成本的采用又使得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得不到客观的反映。 

4.两者所适用的收益计算方法不同。关于收益的计算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 

传统收益的计算适用“收入-费用”法。按照这种方法,收益被看作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同一期间的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即可得出收益。“收入-费用”法的使用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了收益表的副产品。与之不同的是,全面收益的计算适用“资产-负债”法。在这种方法下:收益的确定处于从属地位;收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表被视为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情况的报表;收益表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全面收益观是伴随着对传统收益观的批判而产生的,但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收益概念的全盘否定。它只是对收益概念的扩展,而且是在继承传统收益概念基础上的扩展。 

 

四.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 

篇6

一、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业银行对于回收的抵债资产,由于缺乏专门人才和对实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及经验,加上国家处理抵债资产的政策不到位,其管理状况令人堪忧,处置变现前景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抵债资产的受偿价格大大高于其实际价格,价值背离相当严重。商业银行收回的抵债物中,绝大多数是质次价高、物所不值、物不足值。原因:一是借款企业发生经营风险,出现亏损、倒闭等情况时,用于抵债的资产往往可选择性差,甚至无从选择;二是评估机构在对抵债资产进行评估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评估费用按评估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往往高估抵债资产的价值;三是某些债务人利用以物抵债作为逃废银行债务或变相牟利的手段等等。

(二)抵债资产保管难,形成现实损失和潜在损失的威胁日益加大。商业银行回收的抵债资产大多集中在基层行,由于人员少,专业人才缺乏、场地有限等原因,基层行无法设立专人保管,也无法提供抵债资产的存放场所,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现行的对抵债资产的操作规程也没有明确该部分资产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结果形成谁都管、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使得抵债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失和人为损失。

(三)抵债资产手续不全、权属不清,处置政策不明确,难以处置变现。据笔者调查,有相当多的抵债资产案例存在手续不健全、权属不清晰的情况,这其中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银行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门技术手段,无法辨别质量优劣、产品真伪,难以鉴别相关权属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存在着新官不理旧账,认为不良资产是前任造成的,去处置会揭前任的短,因而不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抵债资产的相关手续、不努力追索抵债资产权属文件现象。客观上,一方面许多相关政策不明确、不配套,制度规定滞后。如损失额度、比例的管理权限不明确,呆账核销的损失出口无规定等。另一方面借款人、地方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极力促成企业以质次价高的资产了结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无形中给商业银行处置变现抵债资产埋下了隐患。

(四)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费用高、税负重。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运作过程中,已按税法有关规定分别缴纳了印花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在抵债资产的处置变现过程中,交通工具仍要按变现额的6%、其他资产按4%缴纳增值税。另外,还要缴纳诸如评估费、过户费、产权登记费、变更费,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等。如果抵债资产经拍卖公司拍卖,还要按拍卖收入的5%给拍卖公司提取佣金。更有甚者,某些抵债资产还存在着原所有权人的各种欠费(税)需银行补交的问题。总的算来,抵债资产处置变现需缴纳的各种税费占到变现额地20%以上,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

二、对策及建议

借款人或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商业银行贷款,银行采取回收抵债资产的方式来保全信贷资产,为盘活信贷资金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抵债资产的经营管理不同于一般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其关键环节在于资产的最终变现,即从实物(权利)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最终转换,变低效资产为有效资产。笔者认为以资(产)抵贷(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既有生存的条件,必将有一定的生命力。抵债资产对商业银行保全信贷资产的不良影响,在工作中还不能根本杜绝,而且将是商业银行今后面临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建立一整套适应现代经济规律的有效机制。

(一)做好抵债资产回收工作,是处置抵债资产的基础。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监控,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动态,从而掌握保全资产的最佳时机。在具体实践中,对破产企业要依法及时进行清收,清收要快速,否则抵贷资产可能被转移或损害;对抵贷资产的评估价格要严格把握,既不能低价高估,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防止道德风险;抵贷资产的手续要齐全、完备、合法。

篇7

资本保全理论大纲就是必须保证投资者收益,如果有一些外界原因或者资金需要注入集团,首先其当考虑的就是最后投资者能不能收回应有成本,在补齐成本的情况下还多出来的部分资金才叫收益,并且,最终的劳动成果跟利益的分配也必须事先考虑好能不能保证所有者利益不受损。根据资本保全理论讲,一切都是在所有者的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完成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变化,价格也很是不稳定,因此就造成了实物产权跟财务资本不对称。在财务资本保全理论下,会计计量模式已经不再能为使用者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了,而相对于实物资本保全的观念,他们可以在不损害资本保全观的理论下从中获取利益,也就是说他必须在资本保全观很好的发展以后他们才可以计算自己的成本及获益情况。

加强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对策:

1.评估增减值。评定期间应该考虑的重要性原则就是财务会计信息值不值得我们去提供成本收益和重要性原则的框架。我国规定,企业对于不同的事件应该让会计人员不同的处理。因为这一项对于负债、损益、资产等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可以直接的干扰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抉择。因此,在检测资产的增减值时候应当首要考虑其重要性原则。

2.统一计量标准,减少人为的判断和估计。会计的政策选择权存在多样化,因为每个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不一致,并且好多企业对于会计准则执行的还不够完善,所以给会计人员留下一些工作弹性,可以使企业的判断力和选择会计的方向有效地公司相关内容,这也是我国创建资产增减值的初衷。因此,应该详细的制定关于资产增减值的规定,使会计人员不必再去对一些不太清楚的问题进行猜测判断,减少企业选择会计的可能,并且提前设定好资产增减值的计算方法以及收益比例,这样可以最大化的避免类似业务方面执行的冲突。

3.强化相关主题的法律责任。现在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从企业中获取一些私人利益,就利用职业手段私自改变公司账目往来,这样一来不仅使集团丢失了信誉度,也降低了会计人员本身的信誉度。对于一些会计造假制造伪证的问题,已经严重涉及到了违法,对于这些问题,应该让作假人员明确法律的责任还有制服力。目前很多人员都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触犯法律会引起的后果,所以才会造成很多人从中敢于作假,所以,我们必须严加强调法律的意义,让他们胆怯于法律的制裁。让每个人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击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提高企业的正常运行,维护集团财产及利益。

篇8

    论文摘要: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现代会计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无论是在实务操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收益理论的历史演进 

    早期的收益计量从属于资产的计价,一般是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对期末资产进行估价来求得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净增量,并以此作为当期收益的量度。诚如George O.May所指出的那样,“重温一下会计、法律和经济文献就会发现……这些领域的英国和美国学术权威们都同意收益就是‘资产净值增加’的概念”。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段时期以后,随着“持续经营”概念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收益确定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相应地,这时的会计政策开始转为关注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人们逐渐认可了“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这种观点。套用这一定义,企业的收益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收益观正遭到越来越多的批判--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模式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等等。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全面收益观正悄然兴起。 

    二、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涵义 

    客观地说,收益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家们提出来的。 

    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名着《国富论》中首先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1890年,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着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企业,并进而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这一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20世纪初,欧文·费雪进一步发展了收益理论。他在《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提出:收益是补偿资本之后的一种增量。 

    1946年,J.R.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给收益下了一个至今在西方经济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的定义。他认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以上述这些收益理论为基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12月首先提出了“全面收益”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它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 

    三、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比较分析 

    以上本文对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分别进行了阐述。概括成一句话,全面收益就是指“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传统收益则是指“投入与产出配比后的结果”。前者着眼于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而后者则着眼于产出价值对投入价值的相对增加。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1.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不同。尽管从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基本涵义来看,它们都是在资本得到保全和回收之后才确定收益。但是,两者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却大相径庭。 

    全面收益这一概念体现的是实物资本保全观。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实际生产能力不变,企业才能确认收益;而在已消耗的实物资产未得到重置之前,企业不能确认收益。与之不同的是,传统收益这一概念则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观。 

    2.两者所遵循的收入确认模式不同。全面收益的确认遵循经济活动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已经实现的营业收益,而且包括企业尚未实现的、由于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持产损益。按照这种模式所确认的收益,都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为基础;而对于那些因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交易,就不予以确认和计量。再进一步讲,尽管传统收益相对于全面收益来说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 

    3.两者所依据的成本计量属性不同。与所体现的资本保全观念相联系,计量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时的成本属性也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而后者依据的则是历史成本。

    计量传统收益时依据的是历史成本,这有利于客观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是,这样做又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在通货膨胀日益普遍的今天,历史成本原则的贯彻使得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从而会造成虚盈实亏的现象,并进而影响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实行又与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的做法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计量全面收益时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它依据的是现时成本。虽然这样做能避免出现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收入成本的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但现时成本的采用又使得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得不到客观的反映。 

    4.两者所适用的收益计算方法不同。关于收益的计算方法,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 

    传统收益的计算适用“收入-费用”法。按照这种方法,收益被看作是所确认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同一期间的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即可得出收益。“收入-费用”法的使用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了收益表的副产品。与之不同的是,全面收益的计算适用“资产-负债”法。在这种方法下:收益的确定处于从属地位;收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益表被视为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净资产变动情况的报表;收益表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副产品。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全面收益观是伴随着对传统收益观的批判而产生的,但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收益概念的全盘否定。它只是对收益概念的扩展,而且是在继承传统收益概念基础上的扩展。 

    四.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 

篇9

会计政策是根据会计理论制定的直接指导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会计人员拥有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的权利(即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采用某种会计程序或方法在表面上属于会计技术,但实际上由于选用的会计程序或方法不同,获得的会计信息不一样,可以起到调节收益、影响税收、利润分配和资本金保全增值等作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产出效益的源泉,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必然要有利于企业的资本金保全增值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本文拟就企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中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站在会计主体立场上运用会计政策

会计信息可以用来实现两种不同的目的: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作为报告公司的宣传工具,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需求差别;投资者希望获得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得到投资分利,国家税收更强调会计信息作为纳税基础的可靠性和严肃性,债权人则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员工最关心提高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由于利益机制的牵动,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的需求差别,常常对立、形成矛盾,当前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有些会计人员的会计政策观念十分淡薄,为了迎合领导意图,造假利润。他们认为站在领导和职工的立场上,运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根据需要利润最大或最小,躲避税收,躲避投资分利,使领导和职工得到更大实惠,是企业的经营策略,不违法。由于认识上错误,没有站在会计主体立场上运用会计政策,必然使会计信息掺假。目前会计领域“造假”之风日甚一日。我们必须对会计“造假”的危害有清醒认识,对会计“造假”必须进行“严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定会计核算单位独立于任何经济关系人之外,旨在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享有充分的自以满足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企业管理的灵活性。这更充分证明会计核算主体是企业自己,会计核算的出发点是市场,目的是在市场条件下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站在会计主体立场上进行会计核算,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选择最优会计政策,把会计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划分清楚,把企业的财务活动与企业主、债权人和职工的个人财务活动相分离,正确计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或损失,计量企业的资产和对外承担的债务,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从而使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得到正确的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以利于企业筹集到成本较低的资金为企业资本经营服务。

二、站在资本金保全立场上运用会计政策

资本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本钱。运用资本经营的观点,资本金不仅包括原始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还包括准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本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始终高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运动之中,通过市场进行资本流动运作,优化资本组合,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但当今资本金不真实,流失严重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资本金不实的原因大致如下:一是假冒资本金,有的企业经营者为了证明自己经营实力雄厚,有利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采用欺诈性验资或验资后资金不到位等手段假冒资本金。二是注册会计师未能恪守职业道德,认假为真,为假资本金披上合法外衣。三是企业的经营者没有把经营的立足点转移到资本经营上来,使企业的资本迅速增强和最大化,而是利用会计政策的弹性通过虚列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在产品成本和存货计价方法上挖资本金调节收益,造假利润,使企业“空壳化”,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对资本金不实和流失严重的情况,须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纠正造成资本金不实的错账、假账,堵塞资本金流失的黑洞和暗流。考核企业的资本金是否保值增值,要用清查后的净资产与年初净资产对比。要保证资本金的真实可靠,必须有独立的审计监督。完善注册会计师验资制度,建立验资后的复查和决算审查制度,使清查核资、验资查账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站在资本保全立场上按真实性原则核算资本金,客观反映资本金的动态和静态,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

三、站在成本补偿立场上运用会计政策

成本费用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劳动耗费,要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以企业的营业收入对其生产经营中的劳动耗费进行补偿。成本是一个普通的经济范畴,凡是劳动耗费(费用)都必然形成一定的成本,劳动耗费和劳动补偿是等量的,所以说成本是劳动补偿的尺度。按照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采用历史成本核算模式,当期收入与成本配比,收入大于成本可能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盈有亏,优胜劣汰,照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反映或结果。我们的问题在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补偿是实物资本的补偿,而现实会计核算中的成本补偿仅仅是货币票面价值的补偿;物价上涨,成本补偿小于实物补偿,必然导致资本金流失为成本补偿,许多企业虚盈实亏,国家资本金被“合法流失”的情况相当严重。

稳健性原则的特殊作用,在于优化成本补偿机制。基于会计实务的可操作性,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采用货币票面价值的成本补偿形式,不改变现行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但要充分运用稳健性原则核算成本费用,严格控制费用支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资本金保值增值条件的成本补偿,追求企业财富最大化,针对一些企业对稳健性原则认识不足、执行不力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1)改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计制度规定大中型企业经财政部门批准,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这种规定是授权性法律规范,企业经批准后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市场经济企业应当拥有充分的财务自,问题是我们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不是为企业的长期利益考虑,而是考虑短期利益,对机器设备实行掠夺性经营,忽视设备的维修、更新。保证固定资产再生产实物补偿得到实现,保证企业利润的真实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润,是每位企业经营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对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抵销物价上涨时对固定资产实物补偿的不利影响。另一点必须明确,实行加速折旧法,不是否定“物尽其用”,从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出发,尽可能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加速折旧法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2)改进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对存货发出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如在物价上涨严重时,则会产生用过去较低的存货成本与现实较高的销售收入相配比,从而导致收益的虚增;采用后进先出法,虽然能弥补上述不足,但它建立于物价不断上涨基础上,是短期稳健行为。必须选用一种最恰当的方法来适用价值规律的需要。而“高价先出法”则适应这种需要。对企业的主要存货采用“高价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可以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始终显示的是稳健的价值,可以消除存货价格上涨所产生的成本补偿的不足和收益虚增即资本金流失问题。

四、站在资本经营立场上运用会计政策

资产是资本的实物流,资金是资本的价值流,资本经营是要运用多种资本运筹方式使资本向优化方向流动,去凝聚和扩大资本。资本优化流动,不仅不会枯竭,还会增值,越流动越大。

盘活存量资产。一些企业存量资产大量积压,资金沉淀严重,却还要当“守财奴”,宁可饿死,也不变卖家当。资金不流动、沉淀,投放越多只会沉淀越多,浪费越大,并还会引起新的通货膨胀。一个好的企业要不断地盘活存量资产,不断地修正一种有效的机制,尽可能使新的沉淀资金不再发生或极少发生。流动资金是资本价值流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流动资金中的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产、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要合理配置,实现其“空间上相互并存、时间上相互继起”,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而我们现在的大部分亏损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畅,资金沉淀积压严重,企业有些设备不适用、不需用或因原料供应不足等原因长期闲置,也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沉淀和浪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观念,变惜售为快售,要敢于将部分产权转让出去,获得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企业的创建。只要资金流动就有赚回损失的可能。

篇10

一、 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本概念

近年来,经济甚至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但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这直接了以此作为逻辑期待内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可行性。,主要有两种人力资本概念

1.投入观人力资本

投入观人力资本的创始人当属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他在其名著《论人力资本资》一书中,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谈论国家和社会对人的投资,包括医疗保健、、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等。这些投资会提高一个国家和社会人力资源的质量,形成能提高生产能力意义上的"人力资本"。这种经济认为,用于人身上的支出就会形成人力资本。"事实证明,人力资本是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的产物,其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投资多少。"②可见,这种"人力资本"概念,实质指的就是将对人力资源上垫付的资金资本化处理,因为这种人力资产投资会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在会计上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先拟物化确认为一项资产,然后,再按配比原则将资产化的金额在人力资源的效益期内摊销计入当期损益。我们认为,这是从主体投入价值要补偿保全的角度建立的企业法人产权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准确地应称之为"人力资产投资",它不是从人力资源所有者主体投入价值(也将产出价值)要保值增值的角度建立的个人产权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只是企业对人力资源支出的单独计量并资本化的结果,通常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和日常人事管理成本等。这些项目是企业资产内部的转化形式,不涉及权益方的变化。这部分属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范畴。

2.产出观人力资本

我们认为,企业进行了人力资产投资并不意味着有了人力资源的终生使用权,更谈不上对其拥有所有权。从而,人力资产投资的数额也就代表不了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从人力资源所有者主体投入价值(也将产出价值)保值增值的角度,有必要重新建立个人产权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概念。为此,首先要明确界定"人力资产"的概念。

我们认为,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本身,它包含直接和间接增加企业的现金或其他经济利益的潜力。人力资产与其他学者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作为人力资产的概念不同,而是以成为企业的劳动者为标志,以未来收益中视为人力资源产生的部分的现值作为计价的尺度(人力资产的计价可用经济价值法等),在性质上类似无形资产,但其价值不因使用而摊销,性质上又接近土地资源。人力资产的计价应结合每个人的智能以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采用的原因而影响其产出能力,但可通过劳动力市场得出其公允价值,实现物力资产的优化配置。

3.产出观人力资本

我们认为,企业进行了人力资产投资并不意味着有了人力资源的终生使用权,更谈不上对其拥有所有权。从而,人力资产投资的数额也就代表不了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从人力资源所有者主体投入价值(也将产出价值)保值增值的角度,有必要重新建立个人产权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概念。为此,首先要明确界定"人力资产"的概念。

我们认为,我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本身,它包含直接和间接增加企业的现金或其他经济利益的潜力。人力资产与其他学者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计作人力资产的概念不同,而是以成为企业的劳动者为标志,以未来收益中视为人力资源产生的部分的现值作为计价的尺度(人力资产的计价方法可用经济价值法等),在性质上类似无形资产,但其价值不因使用而摊销,性质上又接近土地资源。人力计价应结合每个人的智能以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方法统一由权威的人力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一个人可能因组织的原因而影响其产出能力,但通过劳动力市场得出其公允价值,实现与物力资产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本是对应人力资产的概念,它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性质上近似实收资本。这一概念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录为某一企业组织的成员,意味着企业代表物力资本的出资者与职工个人双方都认可人对组织的加入,与原来意义的法定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是物力资本相适应,职工劳动者在这里投入的是有技能、有产出价值的"人力资本"。"劳动者变成资本家并非传说中因为公司所有权扩散所致,而是由于他们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果。"③

二、 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实质

从生产经营的立场来看,企业作为法人主体独立于生产资料的的所有者之外,经营者具有自由运用生产资料使用权的权利,但前提是应做到生产资料资本的保全,否则就会造成物力资本亏蚀。与此道理一样,从生产要素来看人力资源,企业同样作为法人主体独立于人力资源所有者之外,经营者也具有自由运用劳动力使用权的权利(如此才能解释劳动者要服从统一指挥的现象),前提也是应做到人力资本的保全,否则就会使劳动力受到损失。如同生产资料经过生产消耗,其价值要从产生的收入中补偿。有人会说人的体力、脑力即使不劳动也会消耗,也不能得到正常的补偿。在这里讲的是两者作为生产要素面消耗,然后从生产经营所得中补偿。在的商品贷币经济条件下,有仅每个人的劳动权益已努力在用的形式进行保障(当然实际保障的程度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在保持人力资源所有权基础上的劳动力运用权的让渡(给企业而不是给生产资料所有者),必须采取有偿形式。正如在保持生产资料所有权基础上原材料、设备等的使用权的让渡,必须采取有偿形式一样。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如此就没有人(如有则不是经济行为)会让渡。当然,人力资源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他生产要素,而具有人性、社会性等特殊属性。

劳动者将劳动力让渡给企业,因劳动消耗得到用于补偿劳动力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性质为不考虑生理衰老因素的人力资本保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入,正如收回本钱不是真正收入一样。在人力资本保全的观念下,只有当企业期末人力资源的生产经营能力超过期初时,利润才能确认为赚取。需要强调说明的是,人力资本的保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劳动力的保全。劳动力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转化为执行价值增值职能的"生命体"时,劳动力才当作一种经济资源嬗变为资本。因为是资本,就必然具有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天性,而价值增值的前提是投入价值的保值--人力资本保全。工资、奖金、福利等形式是人力资本保全的手段。而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所得,就可以视为人力资本的增值。

长期以来人们将个人收入分配理解成工资分配,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等同于工资理论的观念是错误的,是将马克思批判的纯资本主义的按劳分配误用到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结果。工资性所得根本就不是收益的分配,而仅是与生产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需要扣除、补偿一样,是消耗掉的人力的补偿价值。正因为如此,才将工资性分配作为一种费用来处理。如果只给工资性补偿而不进行剩余产品的分配,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这显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

我们认为,为了使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得以实现,就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劳动者收入的分配,即按人力资本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大小和物力资本在价值创造和实现中的条件作用来分配。由于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即劳动的资本力和劳动的自然力决定作用,所以按劳分配才成为主体,包括对消耗掉的劳动自然力给予应有的收益性分配。同时,因为物力资本的条件性作用,也要给予补偿基础上必要的收益分配。

劳动者之所以能参与收益分配,是因为他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承认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隐含着劳动力的使用权、自主流动权、补偿保全权和收益权等,因此怕有权是收益权的前提和基础。人力资本的收益权是指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补偿了其劳动消耗,即得到了工资性收入的前提下,对于人力资源的盈余价值--税后纯收益,有参与分配的第一位的、天然的特权、并应通过法律形式予以保障。

三、 劳动者权益作为新要素的确立

承认为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建立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后,接下来的是讨论劳动者的相应权益,这是实现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必须的会计手段。

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人力资本,一是新产出价值中属于劳动者的部分。从动态看,它一般因录用职工以及劳动新创造价值的分配而增加,因职工离开和支付给职工而减少;从静态看,是留存于企业内的劳动者所拥有用资产的对应权益要素,是介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一种特殊权益,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劳动者权益不是以企业创立时法定物力资产的出资为标志和起点的,而是以加入企业成为生产经营者从而投入人力资本以及以对企业的劳动贡献为标志和起点的。

2.劳动者权益也与债权人权益不同。前者的存在,是因为企业劳动者劳动的投入,既包括劳动力使用权的投入,也包括劳动力所有权的投入,因此要认可劳动力补偿权和收益权;后者是因为债权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享有相应权利,是借贷资本的补偿和收益权。

3.劳动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劳动者存留于企业的利益,因劳动者是企业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应像企业资本的所有者一样,以存留权益负起有限责任。在企业破产时,应次于债权人与资本所有者一起分享剩余的资产。

4.劳动者权益观念要求重视增加值概念,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不仅局限于股东和债权人等,还包括企业劳动者。

5.新产出的劳动者权益从基本上来源上主要有以下几项:a.法定的劳动者权益,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个人或集体利益而以法规形式明确从成本、费用中计提的补偿劳动者权益,它应按劳动力市场机制和当时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来确定,如工资、职工福利基金、职工经费、劳动保险费等。 B.少付的工资、捐赠等形成的的劳动者权益。如国家政府规定有最低工资标准,但有些企业因经营状况欠佳低于标准支付工资,这部分差额理就转化为劳动者者权益挂账。C.实现的价值增值部分,按存留的劳动者权益额以及劳动者的实际贡献,进行资产性收益分配和劳动力所有权的收益分配后,划归劳动者权益的部分。

确立劳动者权益的观念,是基于以下理由:

1.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而理应享有相应的权益。在一般意义上,任何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务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我们以往的经济中,似乎只重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所有者,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或其价值形态的货币资金的投入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而不把劳动力所有者作为企业所有者,好象只要有些便可建立一个企业并自动带来收益,这显然是与事实相悖的。我们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应有两种:一种是物力资本的所有者,他们提供基本劳动条件;另一种则是劳动力所有者,他们完成劳动过程。

2.工资、福利费等部分仅是劳动者补偿劳动消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人力资产的补偿价值),是让渡劳动力运用权的价格,只是劳动者权益的一个部分。问题是提供物力资本的所有者可得到"增大了的价值",为什么劳动力的所有者却不能?按马克思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之所有以不能得到"增大了的价值",是因为剩余价值被无偿榨取,是被剥削,但这只能说明劳动者权益被强迫、无理地转化成了"所有者权益",而不是不存在"劳动者权益"。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存在生产资料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必须采取商品贷币形式,通过市场优化配置来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从经济增长的与事实看,我们不仅要看到物质资本的作用,更应看到人力资本的价值。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大丹尼森对经济因素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用远大于物质资本。

4.承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资本主义是以"(物力)资本"来决定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的,它指承认物质资本的收益权,而不承认劳动力的收益权。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运作市场经济,就应该既顾及财产所有者的权益,又要考虑劳动者的权益,将其收益权落实。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的需要,也体现了劳动者为自己和他人劳动相结合的客观实现。

5. 从承认劳动者权益的积极作用看,它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就的现实而言,劳动者个人对企业兴衰的关心度并不很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不节约管理费用职工携技术"跳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是劳动者在企业中除了工薪等外,再没有牵扯他自身利益的东西存于企业,企业搞垮了也只是物质资本的亏蚀,经营者并未承担起责任。企业既然仅属于物质资本的投入者所有,别人关心的""必然是有限的。而一旦建立劳动者权益的概念,便使企业多了一种所有者关心,劳动者才能与企业共兴亡。

6.从近年来侵犯职工权益的现状看,建立劳动者权益观念并严格量化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资关系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由于劳动方面的法制尚不健全,一些地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一种足以危及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害。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显然与企业中劳动者权益被忽略、抹杀有关。

7.从社会实际需要看,无论是应付福利费超支以及产权的自由交易,还是人才的自由流动等,都会因劳动者权益的确立而迎刃而解。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看,已有一些属于劳动者权益的项目,如公益金等,单独划出来作为一类也是简便易行的。

目前,人们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或是企业投入价值的角度展开,现已形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种公认的模式。我们则主要从人力资源产出价值并承认其所有权的角度,将劳动者权益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并设计相应的核算模式④,这就遇到了一个如何实施操作的问题。劳动者权益会计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创新模式纳入财务会计领域广泛推广,需要解决诸如人力资源的计量、新会计等式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人力资源会计被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准则化或制度化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都会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转变和政府的重视,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本身的完善,逐步加以解决。我们坚信,人力资源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必将给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对会计理论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西奥多.舒尔芡:《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p3。

②胡世明:"论人力资本保全",《会计研究》,1995.8,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