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发展前景

篇1

【关键词】个人金融;服务;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个人财富加速增长,我国金融系统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前景看好。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与国外金融业相比,我国个人金融业务起步较晚,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迅速,据统计,2000-2008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16.5%,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0.33万亿元。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物质基础。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必然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改善银行的资产、客户和收益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转型。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目前有74%的人对个人金融业务服务感兴趣,41%表示需要个人金融业务服务。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已把开展个人金融业务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给客户提供的服务层次低、规模小、类别上都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分业经营,制约业务发展

目前国内金融业仍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目前的个人金融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较低的个性化服务层面,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实现增值,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2.条块分割,缺乏机制保障

个人金融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一种新型综合性业务,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上下协调、前后沟通。而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通常归于银行的个人业务部,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又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个人金融业务条块分割,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3.资源短缺,缺少系统支持

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基础,而商业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基础上,客户信息资源极为有限,客户资金增减、资金流动趋势、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不同选择等掌握不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了解不够,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导致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展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商业银行之间、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共享,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4.缺乏高层次人才

个人金融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网络机构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它要求个人金融服务人员不仅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而目前我国银行人员专业单一,复合型人才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前景的对策建议

1.积极培育业务意识和金融市场

作为从事个人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网点、员工及各种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个人金融业务建设的宣传和引导,主动宣传正确的个人金融业务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宜的业务产品,提供便捷的业务工具,加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管理与规划。细化客户市场,重视个人金融业务产品个性需求研究,提供差异化个人金融业务服务,在服务好优质客户的同时,不能忽视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等不同阶段中低层次的客户,他们数量众多,集合效益明显,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银行客户经理可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业务服务。

2.不断丰富业务产品和服务内容

长期以来,个人金融业务仅是国内银行筹措资金的手段,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现阶段,金融监管仍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和人民银行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支持金融同业间加强合作,共享信息,业务适当交叉,混业经营政策的松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能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咨询上,应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针对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根据客户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风险偏好的特性,设计个性化的理财计划,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加大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为客户“度身定做”金融产品,使客户实现最大化的保值和增值。

3.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跨行业合作

以居民的货币资产储蓄为纽带,在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通过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提升服务层次,获取综合效益,逐渐聚集起核心个人客户群体。加强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从互相间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金融密集地区的商业银行可适当考虑同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更便利的产品营销方式,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合作。

4.加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目前,市场上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保险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全能型人才。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引进人才时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招聘和吸纳;另一方面,着眼发展长远,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金融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和进修,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个人金融业务理财专家,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个人金融业务服务。同时与境外机构积极合作,引进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个人金融业务执业人员自律性的行业标准、职业道德;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规范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全面提升个人金融业务服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商业银行在个人金融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丽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OL].中国金融网,2010-11-17.

[2]谭永全.全面开放条件下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策略分析[J].财政金融,2006(12).

篇2

关键词:路径依赖;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9-0020-03

一、我国银行体系的制度变迁与外汇业务发展

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身兼二职:既是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机构,又是统一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组织,即“大统一”的银行体系。这种单一的体制虽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但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种银行体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金融体制改革首先从银行体制的改革入手。从1979年开始,银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79年2月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同年,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79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划出;1983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从各行成立之日起,它们的分工非常明确。中国农业银行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和农村工商业的贷款;中国银行专营外汇业务;工商银行专司国有公有及商业企业的贷款;建设银行则主要负责新建投资项目的贷款。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实行专业化经营,只有中国银行才能办理外汇业务,其他三家商业银行只能在各自的专业经营范围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直至1988年工、农、中、建实行了业务交叉经营,可经营外汇业务,才打破这种业务格局。[1]

由于我国的银行体系和货币制度安排,外汇业务成为了中国银行的核心业务,有效融合到本币经营中,形成了竞争优势和业务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工、农、建三家银行,外汇业务起步晚,虽然各家银行都很重视,但仍难以摆脱制度安排的影响,外汇业务目前还只是功能型或辅助型业务,影响着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二、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经营状况

四大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外汇经营能力较强、状况较好,工、农、建三家银行经营十几年的外汇业务,业务没有很大突破。中国银行的各项外汇业务在市场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几乎占据了外汇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表1-4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无论是在外汇资产、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结售汇等方面都占据统治地位,而工、农、建三家银行所占市场比例比较小,且外汇业务在这些银行的各项业务中所占比例也极小(见表5)。外汇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强,多年来工、农、建都把外汇业务作为重要业务来抓,采取了资源配置倾斜等多种手段促进外汇业务的发展,但由于路径依赖引致的种种原因,工、农、建三家银行难以走出对人民币的路径依赖状态。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路径依赖现象剖析

(一)路径依赖的定义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Positive Feedback System)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变,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美国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教授把技术变迁中的正反馈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诺斯认为,制度变迁过程和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变迁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称之为诺斯路径依赖Ⅰ;也可能顺着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称之为诺斯路径依赖Ⅱ。一旦进入锁定状态,要摆脱出来就变得十分困难。[2]

(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路径依赖的主要表现

中国银行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是,其有多年在外汇业务的垄断经营的制度安排,外汇业务的既定方向已得到自我强化,并把外汇业务优势逐步培育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外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到包括融资、存款、结算、清算、资金、银行卡等多种核心产品,还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出最终产品。不仅如此,在四大商业银行打破专业化垄断经营后,中国银行继续提升在外汇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能力扎根于整个组织中,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沿着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发挥其海内外分支机构的网络联动优势,依托国内跨国公司集团、大型外贸进出口公司等客户群体,凭借多样化的产品,始终保持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外汇业务这一业务领域形成了包括产品、服务水平、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强大比较优势,并已发展成为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曾在多项业务上享有专营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尽管中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特权逐步取消,但仍保持在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可见,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已经形成了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和报酬递增及自我强化机制。

(三)工、农、建与中国银行在路径依赖方面的差异

与中国银行相比,工、农、建多年来形成了以人民币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对人民币业务的路径依赖,出现“闭锁”状态,阻碍外汇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历史上的外贸外汇专业银行,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较高的外汇从业人员队伍,外汇业务的员工数量占到业务人员总量的95%以上,并且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建立了培训基地,员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加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人员工整体素质。而工、农、建三家银行在人员配置上以人民币业务为主,外汇专业化人才匮乏。而且这三家银行外汇业务对全行业务的贡献度占比非常低,人力资源配置显然有限,陷入了不良循环,外汇人员流失的问题十分突出。

2.在外汇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中国银行非常重视外汇产品创新,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基础,对产品创新具有敏感嗅觉和前瞻性。除中国银行具备无可比拟的产品优势外,其他三家银行仍以提供传统外汇业务产品为主。尽管近年来各行都陆续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受限于外汇业务发展的客观原因,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效应和领先优势。

3.在服务定价方面。中国银行依托良好的市场信誉、优质的客户群体、庞大的境外机构和行网络以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能够维持合理的收费水平,还能够通过形成外汇业务规模效应提高收益率,保持其在外汇业务领域的领先水平。而对于其他三家银行来说,在市场不成熟、产品同质化较强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服务价格作为拓展市场的最直接手段,最终可能导致赔本,严重的还会导致经营风险积聚。

4.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中国银行是沿着原来以外汇业务的传统特色业务为主来进行内部机构设置的,所有支行和网点都能办理外汇业务,在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都已完全实现了外汇与人民币业务的有效融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全行资源的整体优势。而工、农、建三家银行设置了国际业务部,专司外汇业务经营和管理,而且很多分支行和网点没有外汇业务功能或只具备部分外汇业务功能,外汇业务经营显得势单力薄。

5.在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面。中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经验丰富,业务流程设计合理,经办人员和信贷审批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各类外汇业务的风险点,服务效率高。比较而言,其他三家银行基于相似的发展背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为求得外汇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防范风险,再加上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人员对外汇业务的不熟悉,影响业务流程的合理设计,降低了服务效率。

6.在激励约束政策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外汇业务的龙头,在考核中充分体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考核指标以增加业务收入,尤其是非利息收入为重点。为了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中国银行对外汇中间业务实行单独考核,单独激励。工、农、建三家银行在费用的分配上仍以发展人民币业务为主,有些行评价各级行长经营管理绩效的考核指标是围绕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指标设置的,对客户经理未设定外汇业务考核指标,外汇业务经营的好坏不影响各分支行的考核和领导的业绩,这些软的激励约束客观上无法调动分支行开拓外汇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正沿着固定的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而工、农、建三家银行的外汇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人民币的路径依赖而对既定路径锁定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等宏观形势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对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依赖,而外汇业务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银行,虽然外汇业务与国际化发展方向最为密切,但不能只关注外汇业务,而应关注整体的发展。[3]由于客观市场原因,而且多年的人民币经营已形成了路径依赖,工、农、建三家商业银行要提高外汇业务的经营能力,就要以人民币业务为基本平台,加强本外币业务联动,充分发挥“报酬递增的正反馈机制”,谋求制度效应的最大化。

一是充分利用人民币业务的优势,加强本外币联动。客观经营环境和制度安排决定了工、农、建三家银行对人民币业务存在由沉淀成本、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工、农、建三家银行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把外汇业务融入到现行的人民币经营管理体制中,延伸到各个支行和网点,做到本外币联动,部门、分支行上下互动。

二是大力推进外汇业务的普及。普及的基础是人才,因此要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训的对象要涵盖全行员工,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外汇业务,自觉地营销外汇业务。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对工、农、建三家银行而言,外汇业务现处于发展阶段,要改变现状,就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激励和考核是最有效地推动外汇业务发展的手段。现行的考核制度是考核综合性指标,把外汇和人民币全部纳入一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标的约束力和激励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分行外汇业务经营不好,也可以以人民币业绩来替代,有些分行干脆就不发展外汇业务,全力发展人民币业务,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考核成效。这种考核机制给分行传递一个错误信号,认为外汇业务在全行的业务发展定位中可有可无,这一导向明显不利于外汇业务的发展。因此,应把外汇业务摆到战略性的高度,在考核时实行硬约束,从而调动全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积极性。

四是优化和调整授信政策。目前各行均对信贷业务制定了授信制度,但这是针对人民币信贷业务的性质和特点设置的,具体表现为以客户本身的财务指标、所处行业情况、市场占有率等为评定标准,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但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客户正常的贸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客户自身的盈利能力是第二还款来源。因此,应该制定有别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光华.中国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迅速地发展起来,它摆脱了以往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其开放,自由,透明的特点更是赢得了大众的青睐。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金融功能化服务体系和金融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是在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现在大致形成了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金融门户这七个发展模式。

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门槛低,成本也低,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了效率,互联网的便捷性,使得交易也非常的方便迅速,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都不是十分完善,因此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比较大,监管较弱。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便捷,自由,准入门槛低等优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的中介功能,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抢夺银行客户资源。目前来说,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主要是针对大客户的如中国石油等大企业,风险小,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相比而言,银行对于一些中小客户的服务不是太完善,互联网金融正是凭借其自身优势吸引了这部分客户资源。

2.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一直扮演的支付中介的角色,减少了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现今在生活中,微信,支付宝等工具可以提供转账,还款,缴费等功能,余额宝的推出也使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业务受到了冲击,削弱了商业银行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壮大,用户的不断增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规模势必会越来越大。

3.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利息差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吸收用户的存款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大幅减少,人们更愿意将钱存入支付宝或者微信中,方便使用。然而商业银行是吸收客户的存款,再将资金用于贷款的,吸收存款的减少使得银行贷款业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实体经济也不太景气,许多贷款无法收回,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1.SWOT分析。

2.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以上SWOT模型分析,我初步归纳出以策略如下:

(1)SO战略:增长型战略,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转型。

商业银行应当合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商业银行本身基础牢固,资金力量雄厚,品牌影响力大,且其风控体系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监管等都比较完善,更容易赢得顾客的信任。

(2)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与互联网金融品牌合作,取长补短,互利互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商业银行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开思维,发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加入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浪潮中。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有益的补充,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竞争合作,两方竞争合作,有利于实现双方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WO战略:扭转型战略,结合互联网金融特点,提高自身服务质量。

互联网金融主要优势在于其客户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注重对客户的服务体验,而商业银行在服务质量,用户体验这一方面不如互联网金融,缺乏与客户的交流。商业银行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沟通平台,搜集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加强与客户的交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

(4)WT战略:防御型战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自身转型,改变利息差收入占主要收入的局面。

利息差收入是银行主要收入来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质服务和不良贷款的增多,目前利息差收入基本上无法维持银行各类的服务,商业银行应当改变以利息差为主的模式,在巩固自身基础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其他业务,开发其他金融产品,向综合型金融服务机构转变。

三、商业银行选择发展路径的建议

(一)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互联网金融,树立起互联网思维,推动自身转型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它也是一种补充,增加了销售渠道与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应当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对银行自身内部的管理体制建设进行改变,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拓宽自身的服务渠道,推进金融产品的升级转型。

(二)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客户的交流

商业银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其现有的服务模式进行改革,更加的关注客户需求。其次,重视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个性化服务。最后,商业银行也要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一些调整,简化业务程序,使其更加的便捷化,省时贴心。

(三)积极与相关互联网金融品牌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与当今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有利于吸收相关互联网金融发展知识,更加迅速的融入互联网金融发展潮流。商业银行应当重视互联网技术,吸收互联网金融人才,通过合作实现自身技术的提高,推进自身的金融平台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客户资源,实现资源之间的共享,优势互补。

篇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96-02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和国内利率市场化发展的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经营或融资的利率不受中央银行的统一控制,而由各商业银行依照货币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央行公布的官方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参照,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使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得到了发展,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效率得到了提高,资金分配变得更加合理,经济和金融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也有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银行倒闭,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了危机和不稳定性。

近些年来,人民银行从放松利率管制、完善利率调控体系以及推进金融机构改进利率定价机制等多方面开展相关改革,使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截至目前,央行累计放开了120种左右的利率种类和档次,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很大的利率自主定价权。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扎实推进,央行不断探索通过合理运用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流动性进行调节,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间接的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央行对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控由过去单纯依靠直接干预其存贷款利率转变为即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又间接引导市场利率,两种手段综合运用时央行对市场和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限制因素减少,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对存贷款有了自主的定价权,尤其是目前完全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限制,这就使银行在经营中将更加积极主动,可以充分利用有竞争力的利率来寻找和吸引优质客户,为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打下基础。

2.有力促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中间业务发展。实行利率市场化,会激励和促使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保持竞争力,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些不仅会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还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并提升其经营管理的本领。从世界上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能看出,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国内商业银行持续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以及开发中间业务,这些都为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使自身资产得到保值、增值提供了契机。

(二)不利影响

1.对银行识别控制利率风险以及利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利率受政策和管制的约束减少,更加偏向于市场决定,那么,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就会变多,每一项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程度也会更复杂,利率变动的频率和幅度也会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这些都对银行经营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

2.银行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盈利和生存压力加大。在利率市场化的初始阶段,许多大企业和政府愈加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一些中小银行可能会出现降低贷款利率而提高存款利率的现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利差收入会持续下降,导致银行出现经营困难,比如美国,在其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5年间,有大批的银行倒闭。

三、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促进中间业务发展,拓展收入来源

发展中间业务能够优化银行的收入结构,减少银行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性,使银行经营更加灵活、科学,也为银行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为此,要扩大中间业务的规模和产品种类。只有注重发展客户理财、咨询顾问等高层次的中间业务,不断适应利率和汇率市场变化,才能提高收益水平。同时,商业银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设计、开发出符合我国消费者特点的中间业务。

(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与模型,对利率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提高利率风险的可控性。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利率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尽快引进或者培养能够准确掌握利率风险原理、精通利率风险控制技术的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人才队伍。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提高信贷分析能力

结合实际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应健全利率定价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包含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客户评价指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等各种变量在内的内部利率定价系统,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科学、灵活的确定本行的基准利率水平,要综合考虑风险补偿、产品收益相关性及因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等导致必要的价格调整等因素确定价格水平,减少价格和风险不匹配带来的损失。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及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挖掘新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才能持续地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并由此保障银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伦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J].全国商情,2012,(10).

[2] 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3] 宗良,高扬.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国际金融,2011,(4).

Analysis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in China

CHANG Ran

(Business college,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y and trade,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篇5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一)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一方面,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二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直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多数基层行,特别是县支行没有贷款权。另一方面,基层信贷网点的退出。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机构重组中信贷网点撤并步伐逐渐加快。据统计,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为120909个,到2004年底减少到77992个。

(二)经营资金出现集中趋势

为有效控制风险,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和优惠利率,将基层行吸收的资金集中到分行,统一调度使用。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的超额储备利率一般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53个百分点左右,有的则高出2.61个百分点,大部分行在3至4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而基层行大多数则变成了吸存机构的现象。

(三)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一些优势行业、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的集中。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显示,2003年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新增额的20.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8.4%。[1]

(四)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即大企业、大行业。而对于我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的民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拒之于门外。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2]

(五)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尤其是大量撤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支持重点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大量撤并机构的同时,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见表1)。

表1国有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布地区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4)。

由表1可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18.73。据统计,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贷款新增18711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8%,中部地区贷款新增4182.7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西部地区贷款新增4195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各金融机构总行新增贷款56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其中90%左右发放到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信贷地域分配的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六)贷款期限的集中

银行存贷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而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则不断提高。2000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931.19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然而,2005年中长期贷款余额达87460.42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共增长59529.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因素分析

1.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信贷集中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宏观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偿债能力弱化,借破产改制之名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银行为保证自身效益,信贷资金投向必然进行收缩、调整。[4]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授信制度,普遍实施“双大、双优”战略,将新增贷款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大企业和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集中,抑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由此可见,信贷集中是商业经营行为理性选择的结果。

2.信贷管理体制的限制。一是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由于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省行以下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所有信贷政策及管理制度由总行决定,分行以下机构只有按照总行规定执行,极大地限制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总行大幅度上信贷权限和信贷投向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倾斜时,各分支机构信贷必然逐步向少数企业、少数行业、少数地区集中。二是实行严格的信贷责任制度。为防范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但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导致信贷人员在审查项目时慎之又慎,对成长性企业往往采取少贷或不贷来回避风险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集中的形成。

3.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导致信贷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有效加强风险控制,将个人利益与风险状况直接挂钩,从而要求各行加大投入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考核经营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争夺大客户、优质客户以获取更多盈利。大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既能给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管理成本,也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从而进一步导致信贷集中增强。

(二)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干预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配合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结构调整来实现。银行为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的政策,投放大量资金支持一批基础行业和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国债配套项目的生产,从而产生信贷集中。此外,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也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

2.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银行信贷集中。经济环境的好坏决定金融融资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信用状况好,吸纳资金能力强,就较易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大企业尤其是能源、交通、水电等国家支柱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效益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成为银行放贷的首要对象。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来,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信贷集中趋势日益明显。

与之对应,欠发达地区以及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等原因,发展前景不够明朗,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国家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限制了银行的信贷投入。此外,部分企业利用不规范改制,大量逃废银行债务,加剧了银行的风险,破坏了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考虑把贷款重点投向风险相对较小,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已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影响

信贷集中是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需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具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信贷集中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信贷集中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重点企业和基础项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集中企业,一般都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5]银行信贷资金的适当集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的发展,促进其优势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

2.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信贷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与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信贷资金集中支持于优势企业,符合信贷资金配置的三性原则,经营效益逐步改观,有利于银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各行最基本的收息率和优化资产率。

3.有利于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资金集中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及行业,有利于优质客户群体的培养,减少贷款投向失误,减少基层银行盲目放款的现象,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健运营,规避信贷资源粗放扩张积累的风险。由于国家重点企业基本不存在倒闭风险,不易对银行造成较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信贷资产持续恶化的局面的扼制起到了明显作用。

(二)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1.信贷的过度集中,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一方面,由于实行二级准备金,资金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削弱了基层行的放贷能力,对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的支持甚少,造成区域经济的资金供求失衡,对微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投向集中矛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使这类企业因轻易获得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产生投资高风险和行业冲动,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风险。信贷集中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的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期限风险。大额综合授信集中于中长期贷款,由于时间越长,可变因素越多,带来的风险也越大。三是管理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受知识水平和行业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无法对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则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四是财务风险。目前,银行的经营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贷款过度集中使得银行的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少数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内耗和银行经营成本增加,收益相对减少。

3.挫伤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分支机构的存款难以及时转化为贷款资金,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功能退化为吸收存款以及清收不良贷款。信贷集中还导致信贷营销缺乏积极性,基层行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难以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和发展中间业务,使银行缺乏其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贷功能的逐步丧失,使金融组织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的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

4.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一般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目前,各商业银行通常常驻机构只对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提供新增贷款等业务支持,对A-级以下企业发放贷款时则从严控制,从而使中小企业进入信贷市场更加困难。[6]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以信贷支持,造成信贷供求在时间上严重脱节,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5.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单位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安全系数,却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资金需求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的矛盾。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央银行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适当限制商业银行向某些行业和地区增加贷款,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誉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防止对大企业及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集中放贷引起的长期金融风险。二是适当增加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努力把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有机结合,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鼓励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定价手段,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三是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对一些由于银行为防范风险和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放贷的企业,可以允许贷款行适当提高利率,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为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以高收益来引导信贷投向。四是要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中央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做出限制,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报有关信息,加强各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推广银团贷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信贷集中行业、集中客户的授信风险预警线,定期进行集中客户授信风险分析和评级,重点了解集中客户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实际经营能力等有关情况,研究制定对大企业的授信政策,防止信贷风险的出现;从自身发展着眼,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析,控制风险总量,并定期对集中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决策水平。完善贷款利率浮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要建立对企业预期市场供求、价格变化预测等为主要依据的监测体系,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及时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贷款分层决策管理体系,依据系统运行实际,对基层进行实绩分类和等级划分,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行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在对所有的客户在评级的基础上,对每一家客户包括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之内,由基层行审批发放贷款,既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也可减少信贷集中带来的风险。二是完善信用审批操作流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基层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完善业务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既要考核存量和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要考核活化的不良资产比例和创造的优质贷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激励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基层银行应拓宽信贷领域。在继续支持优良企业客户的同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等业务,培育优良个体客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筹建,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合理划分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比例,维护并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债券一、二级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健全企业股权、债券柜台交易制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第三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其运作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拓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同时,也可以缓解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篇6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 商业银行 比较与趋势

金融行业的发展对未来经济进步具有引领作用,在接下来的金融产品的细分中,个人理财将是热门中的新星门类。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比较,主要就是分析各种类型的理财业务,对比其中的优劣,进而探讨出未来的发展前景。需要注意的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正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因此,研究全球性的个人理财对于重蹈金融危机的覆辙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外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发达国家的理财产品有其固有的特点:理财产品丰富,国外的金融行业历史悠久,行业门类完善,理财产品细分明显,市场发育健全,具有大量的多层次的理财产品;服务的水平较高,发达国家个人理财因为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人员素质较好,市场供给充足,组织机构完善,专业化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先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科技引入到理财业务成为其显著的特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可以提升对客户信息的把握程度,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相应的理财套餐,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加上手机客户端的进步普及,对于个人理财的技术正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速,理财服务公司必须不断创造出更好的理财产品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对客户长期的经营与研究,可以结合客户的需求快速的反应,研发出新的产品;企业营销手段先进,在长期的企业营销中,已经建立非常丰富和完善的营销网络和流程,为了提高营销的效度,其针对不同性质和层次的客户群体采取了相应的营销手段,建立了固定的客户群,这一特点m宜其产品的顺利推广,在长期的合作中,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品牌形象。

二、国内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金融领域,已经逐渐建立了完善的金融体系,每一门类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个人理财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进步力量。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对客户信息的深入研究。客户是企业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客户的需求就是企业的方向,现有的理财公司对市场的分析不足,对客户信息的抓取力度和重视程度都远不如国外高,导致我国理财公司的产品都非常的粗糙,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作为我国金融行业支柱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着其垄断地位,不能再个人理财业务上深耕,浮皮潦草,导致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迟迟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2.产品单一、重复

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中,充斥着大量的低层次的产品,产品之间模仿严重,创新性不强,国内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投资在银行外面的市场,这使得金融产品的发展严重制约。金融交易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性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活动或现有的产品组合上,不仅选择少,而且缺乏创新。其次,对商业银行绩效进行检验,产品跟风很严重,缺乏创新能力,不利于行业良性竞争。

3.不注意提高产品的质量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往往缺乏有效的销售管理渠道,销售人员的个人理财产品只能获得有限的资格,对校正系统的培训、管理和跟踪评价是低层次的。公众无法真正理解有风险的金融产品,并因此产生心理预警,很难做一个理性的选择,市场环境也就发生了变化。

三、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前景

1.提升金融意识,优化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金融理念是相当重要的,居民参与财务管理的热情与金融理念是分不开的,透明的金融市场秩序更有助于个人理财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着眼长远,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商业银行必须通过自己的有效手段,借助宣传以及各种媒体的力量,促进其产品的推广,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引导,接受客户对金融产品的要求标准。商业银行通过了解和熟悉当地客户,建立最早的组件,创新营销机制,建立客户与动态目标文件跟踪管理系统。最后,商业银行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投资,建议结合客户实际创造适应国际需求的金融产品或产品组合。

2.加强金融产品的品牌管理。结合其财富管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销售品牌和品牌知名度。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准确的市场定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充分了解居民个人实际需要的金融产品和市场预期。商业银行应整合内部资源,拓宽产品创新的领域,确定产品定位。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锁定目标客户群,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机会。商业银行只有依靠品牌和优秀的财务管理,才能超越客户的期望点,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意识和声誉,在激烈的竞争中迎来良好的产业前景。

3.进行员工培训,创新产品。个人金融服务是采用高度专业化的综合服务,不仅需要真正优秀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一个较高的综合素质。商业银行需要大力培养人才,加强企业创新,新的培训要满足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个人理财需求。加强培训现有的金融业务,提高他们的从业人员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创新是金融服务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加快金融企业的创新,加大研发投资服务,研发最适合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产品和服务影响个人金融服务的方向,提高技术含量,未来金融支持服务越来越依赖科技,金融专业系统集成软件服务的高层次的金融体系将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严群英.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及借鉴[J].金融

经济,2015,(20):79-82.

篇7

一、平衡计分卡简介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由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1992年所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的目的是要构建“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所以它的目标和评估指标都来源于组织战略,平衡计分卡原理是将无形的组织使命和战略转化成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从而确保企业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平衡计分卡的构建主要分成了四个纬度,分别是:财务纬度、顾客纬度、流程纬度、学习和成长纬度,具体如图1所示。

在传统平衡计分卡框架中,四个纬度与“股东、顾客、员工”这三个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对应,因此,它们都有各自的核心内容:首先,财务纬度关注的是企业盈利,重点关注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情况对改善企业的盈利是否做出了贡献。第二,顾客纬度关注的是顾客价值,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这类问题,管理层重点考虑的是“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以及“如何以顾客为导向进行运作”。第三,流程纬度关注的是企业内部效率,关注能够促使企业整体绩效提高的生产过程、战略决策和执行活动,尤其是能够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企业过程。最后,学习和成长纬度关注的是企业的成长和创新,重点衡量相关职位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是否为长远发展营造了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是否能够培养和维持组织的竞争力。

图1 传统平衡计分卡框架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纬度研究

前面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并分析了传统平衡计分卡纬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从财务、资源、业务、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这些角度与传统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很相似,并且与其四个纬度形成对应关系,因此,本文将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运用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纬度研究中,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纬度的研究框架,具体见图2。

图2 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纬度

如图2所示,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四个纬度的获取路径来看,他们有着不同的作用,并且相互转换、相互支持。

1.财务能力。这个纬度对应的是传统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纬度。财务能力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实现其他三个纬度――资源能力、系统整合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对于银行而言,只有具备财务优势,才能有足够的金融资金和运营资本,从而提升银行的运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的财务指标可以由资本状况、资产质量、资产流动性、盈利能力等二级指标组成。

2.资源能力。这个纬度对应的是传统平衡计分卡中的客户纬度,并在此基础上将顾客纬度的含义进行了外延的设计,将资源能力延伸为客户、企业无形资源、金融产品与服务、人力资源等资源指标。资源能力是系统整合能力的源泉,是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成长之源。资源能力能够为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实现客户价值、培养和维持组织中的人员竞争力。通过与其他三个纬度的相互转换,共同形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财务优势,最终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系统整合能力。这个纬度对应的是传统平衡计分卡中的业务流程纬度。在传统平衡计分卡中,业务流程纬度体现的是静态评价,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对此纬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引进了动态评价指标,将系统整合能力归纳为经营与战略管理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动态评价指标与静态评价指标相结合,从而保证商业银行适应复杂变化的动态环境。系统整合能力是商业银行改革和创新的根本,突显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协调配置能力,是从战略层面上支持财务能力的形成、保持和发展,从而促进银行的成长与发展。

4.成长能力。这个纬度对应的是传统平衡计分卡中的学习成长纬度。成长能力反映的是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在财务能力、资源能力、系统整合能力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同时也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驱动财务能力、资源能力、系统整合能力获得卓越成效的动力,它与其他三个纬度相互关联,共同反映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具有同质性的特点,所以想要取得更强的竞争力,就必须提升成长能力,形成竞争优势。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中的成长纬度主要包括银行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等。

三、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通过上述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四个纬度及其因果关系的分析,本文参考以往学者们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结合商业银行的特点,采用频度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从财务能力、资源能力、系统整合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纬度,构建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体系见下表。

篇8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408100)

[摘要]1996年国家为了保障贷款的安全性,央行制定的《贷款通则》规定,商业银行不许提供并购贷款。2008年12月3日国家为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国务院部署了“金融国九条”第五条明确提出多种形式的并购贷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银监会对2008年出台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46

1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含义

并购贷款,即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是针对境内优势客户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中产生的融资需求而发放的贷款。并购贷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项目贷款。普通贷款在债务还款顺序上是最优的,但如果贷款用于并购股权,则通常只能以股权分红来偿还债务。

2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更能有助于企业快速整体化发展。不管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还是混合并购,都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横向并购使得具有竞争关系、经营相同的领域或铲平相同的同一行业的企业能够在并购之后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而纵向并购也是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连续阶段中互为购买者或消费者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即为上下游关系。还有一种则是混合并购,这种并购方式不是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存在上下游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而是完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但同时是也是机遇,使企业走向多元化。但是这种方式的风险性比横向并购的纵向并购大得多。无论是哪种并购都为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由于企业需要并购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对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具有迫切性。同时商业银行在企业并购后可以得到优厚的回报。

3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风险

(1)并购风险。并购的企业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在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需要对其并购的需求、目标、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换句话说,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企业的竞争地位和发展趋势有哪些?基于企业的财力和管理能力能不能并购其他的企业?等一系列问题。并购定价的适宜程度都影响着并购是否能如愿进行。企业一旦发生并购就需要企业的重新整合,整合能否成功地使企业高效益发展,并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些不可知。那么商业银行收回贷款、获取收益将变成泡沫。

(2)信用风险。并购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看中的不是借款人的能力而是被并购对象的偿债能力,以此作为判断依据。那么银行很难判断被并购的对象在未来是否具有能力偿还贷款。一些企业到了被并购的阶段,企业内部就会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例如:利用虚假报表来对其财务、经营状况进行美化,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否如其报表上呈现的一样等。

(3)法律和政策风险。在并购的环节中会涉及许多的法律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商业银行往往很难全面的把握这些政策,从并购贷款的开始至今,我国还处在摸索阶段,各个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还有待完善与改进。2014年银监会对2008年出台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修订,银监会不再对商业银行发放的并购贷款采取审批制,给予商业银行绝对的自主权限,缩短并购贷款的审核时间,有助于企业更早获取贷款有效经营。同时由于每个并购企业的项目投资回报期与不同并购项目的整合的复杂程度不同,产生协同效应时间过长,因此银监会此次的修订将贷款期限由原来的5年改为7年,使企业能更好地利用贷款资金整合并取得效益,同时更加符合并购贷款的实际情况。银监会考虑到企业的缤购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银行发放的并购贷款,在并购交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合理满足并购重组的合理需求,将并购价款的比例从50%上调至60%,使企业不再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因资金的不足而捆住手脚。担保的要求由强制性改为原则性,允许商业银行在防范并购贷款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并购项目风险状况、并购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合理确定担保条件,使并购贷款更具有人性化。同时也删除了担保条件高于其他种类贷款的要求。使得发展前景良好、经济效益不错的并购企业以较低的门槛获得并购贷款。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企业不能及时地掌握法律政策的变动,都会为其带来损失。企业会错过能使其项目更好发展的强有力支持,而商业银行也会失去更有高回报的机会。

(4)道德风险。从银行的角度分析,银行信贷部的某些员工会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以权谋私,给不满足并购条件、信誉差或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发放并购贷款,违背了企业授信原则的前提。以及向第三者泄露银行与企业有关的重要信息,使银行与企业遭受损失。利用职权之便与银行以外的人员合伙从事经营活动或滥用他人的名义、单位进行虚假贷款进行贪污及挪用归自己所有。在信贷员的操作上因其责任心不强,有意无意地隐瞒事实,对待贷款之前调查企业只停留在形式上,未付诸实践,大多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之上。或只调查企业经营活动的表面问题而企业实质存在的问题未能调查清楚及进入深层的可行性研究,贷款达不到预期收益,最终有收不回贷款的风险。

从企业的角度,企业在并购之前在对待银行的信贷调查时,以虚假的贸易或项目来获取贷款。同时如果企业在并购之后以资产权属不清,资产分割等理由逃避银行债务或者申请的并购贷款,企业用作其他用途就会造成贷款风险。使银行得不到预想的丰厚收益,更有可能收不回贷款。

(5)国家层次的政策风险。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的时候势必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企业自身也会存在许多的制约性问题,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由于国内外的法律不一致,国内的企业在本国发展很好,当企业走到国外市场就会因对国外的法律不清楚,而被告侵权,甚至将出现扣押、查封、赔款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政治风险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政治风险难以预测、难以控制,一旦发生往往无法挽救,常常使投资者血本无归。这些严重阻碍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发展,也是并购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性问题。

4面临这些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4.1应对并购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该在向企业发放并购贷款之前进行有效的、深入的、强有力的调查,以及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能否在未来有较高的收入、企业整合的时间等。同时商业银行应认真调查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是否存在虚假并购来获取高额的并购贷款,对其并购的操作流程进行审查,其中是否会出现漏洞。

4.2某些企业为了获取贷款,逃避商业银行的调查,对其财务进行美化

商业银行可以要求查阅近几年对该企业的审计报告,从审理报告发现问题。必要时可以要求审计单位对该企业再进行一次审计工作,减少企业在并购时存在的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可派具体的人员对企业资产进行实地查验,做到核准数字查明原因、调查账簿账实相符,以及各种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关联方交易、业务结构平衡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等。在并购之后这些问题会不会得到改善或解决,这都是商业银行调查的问题,并对此企业得出是否能取得并购贷款的结论。

4.3商业银行和企业对国家法律政策难全面把握的问题

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都有相应的法律顾问。在法律政策上都可以咨询法律顾问,其对法律和国家政策变化的关注度都高,能有效地帮助商业银行和企业。当企业想并购另一家企业时除了有专门的并购团队之外,还必须提前时刻关注国家相关网络平台上的相关的法律动态与政策变动。商业银行想从并购贷款中得到丰厚的收益就不能闭门造车,不仅要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目前的竞争环境,更要从国家相关法律与政策着手,利用相关有利的政策为企业提供并购贷款,获得收益。

4.4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的来源是金钱的诱惑,商业银行将综合素质良好的员工招入信贷部,并采取一段时间岗位的轮换,使每一个人待在同一个岗位的时间缩短,银行重要领导应实行一年换岗制,减少以权谋私的可能。并给每位员工制定优秀的激励机制也可以是休假旅行计划等,使每位员工全心全意服务。加强信贷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从正反两个反面对信贷员进行教育,进而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端正他们的思想,增强信贷道德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加强信贷管理部门领导的监督和管理能力。完善信贷管理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贷款的操作流程应该严加管理,使那些别有用心的信贷人员没有可乘之机,使约束机制发挥到极限。对于发现有违反道德的信贷人员给以严厉的处理,重则离岗、免职。这种严厉的处理对其他有违反道德想法的人给以告诫,使这些人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力度也是必需的,这样能增加信贷员的责任意识。这样信贷的道德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4.5法律政策问题

当企业决定向国外发展时,应首先熟悉国外的法律政策,以免使企业蒙受损失。如果在国外设置营业部的可在国外聘请法律顾问,国外的法律顾问对本国的法律更为了解。

虽然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有诸多的风险,但是它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为客观,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只要在此过程中趋利避害,将并购贷款的机制逐渐完善,它的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Z].2008.

[2]邹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周刊(下旬),2011(12).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对策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个人理财业务将随着市场环境逐渐成熟而发展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有了更多的财富积累,使得人们对理财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人们仅靠个人是很难成功地进行理财的。所以,他们需要专业的理财建议,帮助他们实现理财计划。因此,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很有必要的。

(二)投资市场环境的改善将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证监会积极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推进证券业务创新。同时,政府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楼市炒作。另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制度的改革进程在稳健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将极大地促使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使可加入的投资渠道、可选择的投资产品和可投资的规模相应扩张,将会极大地增强居民个人理财的愿望和参与程度。

(三)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强化将从体制上推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2005年银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使得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另外,我国开放金融市场后,国际混业经营的模式将不可避免地从外部影响我国,使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进程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国家金融业政策的限制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是分业经营的状况,《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缺乏专门的理财服务系统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以客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多数银行的信息系统仍以业务处理、数据保存为主,很少考虑对产品和客户信息的分析整合,因此无法进行准确的银行收益测算和客户价值评估,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客户的差异性和针对性。服务系统的落后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三)客户对理财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国内没有积极普及金融教育,客户对个人理财认识存在着误区,目前我国大众的理财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是大多数人对个人理财的概念缺乏正确认识,理财观念淡薄。不少人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理财就是储蓄,更有甚者认为理财就是赚钱。

(四)外资银行加入竞争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起了剧烈的竞争。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也存在基础建设薄弱、核心产品缺乏、经营观念落后、营销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外资银行拥有丰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可见外资银行加入竞争将会给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五)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创新

一些银行虽然成立了理财中心或个人理财部门,但是由于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内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以及网点布局、硬件配备等方面没有认真研究,仔细实施,以至于到最后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方面的浪费。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方面,没有技术含量,大家一窝蜂挤上去,没有打出自己的品牌,做响自己的品牌,搞出独一无二的特色。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做的还只是把自己做的产品展示出来向客户推销,而并非是为客户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和投资组合建议。

(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从国外情况来看,理财还涉及到税务、财务、会计、保险、证券甚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而理财业务大到人生目标的实现,小到日常的生活开支,方方面面无不囊括在内,因此对理财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而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是从柜台业务人员中筛选出来的,即使参加了银行组织的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但显然,国内的理财人员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很难确保服务质量。

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加强行业合作,积极准备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随着金融业本身的发展及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行业合作,积极准备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合作,从现阶段相互间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合作。

(二)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科技发展相对落后,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银行业的需求,想要适应以后银行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专门的理财服务甚至经济网络服务系统。

(三)倡导正确的理财观念,加强理财知识的普及

商业银行应结合自己多网点的优势,利用媒体和中介机构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加强理财知识的普及,积极培养和开发理财市场。同时,倡导正确的理财观念,寻找适合客户的产品组合。

(四)加强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品牌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品牌推广的支持和指导,引领分行统一建设规划、培养标准、服务模式和推广活动,打造统一的财富管理品牌。商业银行在打造个人理财品牌时应体现差异化,提升品牌内涵,增强品牌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五)加强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现在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模仿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获得一时的利益,得不到长久的效益。因此,在上述对客户进行细分的情况下,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加强产品、服务的创新。没有两个客户的需求是完全相同的,如何做出最适合客户的产品是必须要研究的。当能够根据每一位客户的需求做出最适合他的产品,那么“个性化”服务就达到了极致。

(六)壮大理财专业人员的队伍

理财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因此,各商业银行要积极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客户经理,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满足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及混业经营的发展,对我国今后的理财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以及抗压能力,组建一支专业的、全能的个人理财专家队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兰英,杨志.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分析[j].金融经济,2009,12.

篇10

关键词:碳金融;商业银行;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93-02

1碳金融概述

1.1 碳金融概念目前,国内外对于“碳金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国外主要从环境金融中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延伸出碳金融概念。索罗亚・拉巴特和罗德尼・怀特在2007年出版的《碳金融:气候变化的金融启示》一书中认为,碳金融是指探讨在碳排放受限制约束的情况下,在一个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必须付出代价的世界中所产生的金融问题。因此,碳金融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代表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二是探讨与碳约束社会有关的金融财务风险与机会;三是预期会产生相应的基于市场的工具,用来转移环境风险和完成环境目标[1]。国内的谢怀筑、于李娜(2010)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碳金融做出界定:狭义上,碳金融是指企业就政府分配的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市场交易所导致的金融活动;广义上,碳金融则泛指服务于限制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2]。

本文所研究的碳金融则指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特定从事金融行业的主体所进行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贷款、碳交易中介服务、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1.2 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现状分析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比较成熟。其碳金融业务由最初的为碳交易提供贷款和中介服务逐渐发展为直接投融资、参与碳指标交易及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方面。本文在对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分析基础上,总结归纳得出国外银行业现有碳金融业务类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呈现多样化特征,其业务既有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创新,同时也开发出碳金融中介服务、碳指标交易和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新型业务。国外银行业已经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比重高达90%,几乎没有业务创新,这种单一的经营方式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一个契机改变这一现状。自碳金融出现以来,各国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其中,我国商业银行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截至2009年年末,兴业银行累计发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23笔,金额165.83亿元。2008年,浦发银行率先推出针对绿色产业的《绿色融资综合服务方案》[3]。但是,随着碳金融的愈演愈烈,我国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参与不应仅仅是这一步。为了商业银行更好的开展碳金融业务,本文根据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优势①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当碳金融在全球兴起时,我国能较快的对其做出积极的应对。这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创造了一个积极的政治经济环境。②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碳减排资源。截至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约占全球市场的1/3,并有增长态势。此外,根据《京都议定书》,中国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中国境内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以有价商品的形式出售给发达国家[4]。这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③明显的成本优势。在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为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其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1/5左右。这种巨大的成本差异会促使发达国家企业在我国寻求合作项目,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了机会。

2.2 劣势①碳金融市场尚未健全。截至目前,我国相继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碳交易相关市场,但是仍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及统一的碳交易平台,使得碳金融现状与碳金融市场之间极度的不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的业务开发。②碳金融业务单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实践中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绿色贷款和CDM项目融资上(CDM即清洁剂发展机制,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项目,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如中国银行积极加大绿色信贷投入,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兴业银行开发并成功运作了7种节能减排模式用于CDM项目融资[5]。然而,这些举措仅仅是将其现有传统业务复制到碳金融领域,对于较高层次的碳金融投资及衍生品交易仍是一片空白。③相关技术、人才匮乏。相对于传统业务,碳金融业务更需要具备化工、金融、法律、外语等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而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倾向于引进金融类专业人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储备还远远不够。另外,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碳金融管理系统和支付应用系统,束缚了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2.3 机会①有利于推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自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就是凭借什么应对国际上的激烈竞争。碳金融作为全球金融界的“新宠”,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商业银行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提高自身在国际碳金融领域的地位。②有利于减轻国际政治压力。据国际环境署2004年12月10日的统计,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位居世界第二,并有增长的态势[6]。美国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我国在2012年之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本身就存在很大不满。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到碳金融的发展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的政治压力。

2.4 威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碳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未知风险。主要有:①政策风险。《京都议定书》到2012年将失去法律效力,中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角色具有未知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与方向存在不确定性。②法律风险。由于碳金融业务往往涉及国内外多个市场主体,所以容易产生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开展业务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③气候风险。碳排放与能源的消费正相关,而能源的消费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而碳交易市场价格及相关业务的盈利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气候变化[7]。

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应遵循“积极发挥优势,努力克服劣势,紧紧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这一主线开展碳金融业务:

3.1 借助宏观环境、低成本优势,挖掘碳金融潜力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良好,国家倡导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支持且鼓励低碳类绿色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这一稳健的宏观环境,充分利用我国开发碳减排项目的低成本优势,开发出多元化的碳金融业务。

3.2 加大政策扶持,健全碳交易市场首先,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对切实开展碳金融业务且成绩显著的商业银行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要严格处罚违背我国发展碳金融这一要求的银行。同时,政府还应出台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调动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其次,我国还应建立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制定统一的碳交易规则,从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与平台,保证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

3.3 拓宽碳金融业务领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除了继续完善绿色贷款和融资服务,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掘碳金融业务新领域:第一,依托于碳金融的投资业务。商业银行应积极的将投资业务拓展到碳金融领域,改变以往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为主导的投资方向,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第二,基于CDM的中介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在信息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国的CDM项目出售方和国外购买方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资金账户,担当CDM项目的资金管理人,保证CDM项目下的资金的流动性。第三,碳交易服务。目前,我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虚心学习国外银行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待时机成熟时介入碳交易市场,参与到碳指标交易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开发碳金融衍生品,构建起我国完善的碳金融服务体系。

3.4 防范碳金融业务风险对于政策风险,商业银行要时刻关注国际相关组织的政策、制度的变化,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法律风险,可以选择声誉度比较好的律师事务所制定有关合同,防范法律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后果。

3.5 注重人才培养一方面,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过去在招聘人才时的侧重点,更加注重对熟悉金融、环境和能源等专业的综合型人才的引入;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人才的综合培训,增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建设。

参考文献:

[1]索罗亚・拉巴特,罗德尼・怀特.碳金融:气候变化的金融启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谢怀筑、于李娜.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0,(8).

[3]刘佳.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J].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40).

[4]董玉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9,(3).

[5]段伟力.商业银行参与“低碳金融”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