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基础辩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风”历代医学称为“四大难证”之一。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饮食不节,劳逸不当,及环境影响使“中风”成为目前的高发病。但是在现阶段对中风患者的救治方面大都“出血止血”“梗塞活血”,把中医辨证论治的朴素维物主义变为机械主义,此项目的目的是继承和创新中医学,更好地为发挥中医学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特色优势。
技术力量:龙川县麻布岗中心卫生院是地处龙川县北部,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二级综合医院。拥有先进的仪器,如经颅多普勒、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CT等。近年来我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协调发展,特别是成立中医科后,有院长和中医执业医师以及相关(中西医结合)人员加强和促进中医建设,已完全有能力实施这一项目。
技术来源:沿革于“反治法”和“活血止血”的中医学传统理论。我院成立中医科。以“中风”病为攻坚课题,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药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已获得初步经验并取得确切效果。
技术先进性:针对中风脑出血患者运用活血化瘀药所具有的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并具有具有快速、敏捷、无创、实惠等特点。从而降低致残、病死率,大大提高救治康复率。
实施方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服务中心,把救治中风脑出血患者的重要责任作为立项的指导思想。
2、坚持中医特色,立足中医传统理论的根基,着眼创新发展。
3、既要继承中医传统特色,又要尊重现代科学和实验依据。既要“四诊合参”,也要现代设备的诊查。此项目是“综诊合参”,是创新中医学辨证法。
4、发挥人力资源,组织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秀人才承担项目,在管理上有领导负责,主要执业人员承担常务专项工作。
5、保证本项目的中医临床研究和实验基金。建设和完善中医药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专科病床,设置实验室,提供现代诊疗设备。
6、项目计划在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进行临床病例的收集,分组治疗,生存质量的观察与评价。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资料收集,病人治疗随访跟踪,撰写论文,结题。
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医学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脑出血还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近年来在中医药急诊探索中,以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并取得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确切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出血必成瘀血,必须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以突出中医特色。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中药多富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了颅内应激状态,使中风症状缓解。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加减运用“益气固摄活血汤”,重症者鼻输,相对轻者口服,对提高中风的急救成功率和治疗康复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一)中医辨证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的选择。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3、研究的分组。4、观察指标的确定。5、疗效的判定。6、安全性观察
重点解决的技术线路:
临床研究方面:1、活血化瘀用药的时间点。2、临床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即纳入及排除标准。3、疗效的综合判断,结合安全性指标
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目前有关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比较散在,未有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而且对于临床用药的时间点也不是很明确。临床研究结合实验研究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本项目临床结合实验研究,同时选择不同用药时间进行对照研究,以寻求最佳用药时间,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出血的机理。本项目自拟益气活血固摄汤为主,在根据病症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减运用,救治中风属脑溢血患者具有独特的功效。研究不仅要达到省内领先地位,而且此项目为我院的攻坚课题,突出中医特色。学科经济指标能提高到年增长率11%,经济效益能促进全院多增加六个百分点。更主要是能使大多数中风脑溢血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增进人民安康,提高我院的学术品位和声誉。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临床研究方法:
1、病例入选标准:
诊断依据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有病例符合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的诊断;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要点,所有病例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并经CT确诊。纳入标准:发病48小时内入院,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经头颅CT检查颅内有血肿,出血部位全为幕上,且出血量为中小量,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者,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昏迷(可有嗜睡、意识模糊)的患者均可纳入治疗观察对象。 转贴于
2、分组及治疗方法:
分为A、B二组,患者均接受西医综合治疗,A组、B组并于不同时间给予活血化瘀治疗,A组于发病24-48小时内、B组于发病1周时给予活血化瘀治疗。疗程30天。
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二组病例治疗前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肿吸收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病死率等。
安全性观察包括治疗前后的出凝血时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4、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拟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
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上。死亡: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分别于4周时进行头颅CT复查,比较血肿吸收情况。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本课题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了相应的工作,论证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活血祛瘀方药救治中风脑出血病人具有抗脑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
以中医学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指导下,辨证论治,以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救治疑难重病的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加减运用“益气固摄活血汤”,重症者鼻输,相对轻者口服。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和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药中多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颅内应激状态缓解。
篇2
贵州省毕节市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 要】本文根据多年教学实践,针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问题展开了阐述与理性分析,找出了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思考
我国中医培养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医术传承和学术思想培育方面成绩斐然。大批学业有成的中医药人才运用所学智慧在我国中医学临床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尽人意的事实:部分中医求学者由于缺乏牢固的中医临床思维导致学业不够精深,不能很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本质,于是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做到技术娴熟。有的医者即使从医多年也依然无法做到医术精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无意的医疗事故。因此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应该在中医学习初期得到足够的重视。
1 中医学临床思维的内涵
中医学的临床思维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讲究机体的整体和谐,其临床实践力求使人的脉络、气血等达到平衡,并将理法方药的思维方法贯穿始终,体现了独特的认知过程和逻辑思路。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下,中医学在划分事物的归类以阴阳为原则,而在认识事物的相关性则以五行为基础。这正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思维辩证的综合体现。
2 阻碍中医思维模式形成的因素
2.1 学习者缺乏专业潜质
要理解好中医学独特的理论,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潜质。中医学的思维模式要求学习者或者从业者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人文知识功底,只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国学基础才能够获得学业、学术思维上的悟性。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或中医学教育者在挑选学习者时要认真测试和筛选,不搞一刀切。对高中阶段过早分文理科而造成的没有国学基础知识和人文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即使综合成绩达标也不应录取。
2. 2 初、中级教育体系和理念的影响
目前,现代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初、中级教育体系。
在肯定它优势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对青少年东方文化体系的认知和培养。否则,在习惯了西方自然科学认识规律的学生,非常不容易跨越东西方的思维鸿沟,很难理解“阴阳五行”的纯东方思维的本质。
2.3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弊端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中医学院校的教学理念机械地套用了西医学院的思路,这并不符合中医学的教学规律。
一项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医类课程的问卷调查显示,对目前教学计划中中医类课程设置与安排的看法认为非常合理的占2%,基本合理的占48%,不合理的占35%,非常不合理的占15%。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低年级中医、西医基础课同时并行,在初学者的中医思维还未建立起来之时,又接受与中国传统医学体系完全不同的西医理论,这样的课程设施,使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造成混乱。
其次中医经典课程设置不足。
再次,教材的使用不慎必然会歪曲了原著的本意,如不及时修正久而久之便会造成以讹传讹的结果。
3 应对措施
3.1 深刻理解中医临床思维的本质
根据学者邢玉瑞的论述,中医的原创思维体系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为问题语境,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基础,以事物的相关性和相对性为逻辑起点,从主体体验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和定义来把握对象间的关系。以上思维要素维要素决定了中医思维具有直觉性与辩证性的特点,直觉性体现在“天人合一”观将对象世界规定为主客不分、大化流行的和谐整体,而其辩证性则体现在以“阴阳”为分析事物的分类原则,以“五行”为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普遍联系的原则上。形成了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为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象思维”。
3.2 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除四大经典医著之外,要增设并普及与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不可分割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为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深刻地揭示了宇宙发展演变的规律,如《易经》等的阴阳理论对自然界的本末源流形成了独到的见解,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学说。
无论是学院课程还是个人自学课程,在时间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医学典籍、“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课程的专业基础性特点,必须保证开设时间的严格性和学习时段的充足性。
在思维模式培养方面,在学业初始阶段就要注重学生中医学科理性认识的培养,在中医学低年级或自学者初学阶段,利用基础课程的内容为实体,训练学生的中医学辩证思维和中医学特有的“象思维”,注重“心悟”领会的学习方法,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中医学的临床思维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医学院校和中医传承者应该深刻理解中医原创思维的本质,把握其认识基础、遵循其逻辑规律,熟悉其思维特征,将中医思维的各个阶段的特征训练融入教学之中。既要注重经典医著的精髓传授,也要加强祖国古典哲学思想的传承;既要夯实学习者中医知识的基础,更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中西医学科体系中的合理设置。真正为学习者和从医者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体系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薇, 黄秀云, 何殷, 黄亮. 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医类课程设置调查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0(08).
篇3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uch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materialism, system theory, basic theory of the main line of material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2.1 中医现代化研究指导方向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用诸如哲学、逻辑学、唯物论、信息学等科学的观点研究现代化的中医,将“中医现代化”方向路线选择为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它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首先,人体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完整的体系;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体现人体的一致性的体现。中医的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现代研究方面具体方略是“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我国中医最早的核心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监测方法和器械都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而人体疾病的病证概括又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现代化革新,也无不遵循中医或者祖国医学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我们知道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历代许多医家绞尽脑汁探索人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显微镜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物质基础发展中医药之路。从唯物论、系统论、物质基础理论来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人的任何系统、器官、分子、细胞、基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和单一物质基础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物质单一基础,没有整体,它是极不完善的,就像现代生物医学,对许多多发病、综合症、复合病症、器质性病变不能治疗。整体观不但具备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层次性,整体性三性,还具有“系统论”没有的“四诊八纲”;只有增加了这四个字,中医才能顺利的走向现代化。反之,如果整体不知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整体就是完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我们必须知道整体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相互缺一不可。从逻辑学、唯物论,整体全息观、天人合一观,系统论说,整体与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
篇4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西医对比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总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方法和水平,传统中医学的模式是“思维-哲学”模式,认为是脏腑、经络、肢体、孔窍等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状态,及机体整体的和谐,而疾病是阴阳失调或这一整体的和谐被破坏,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的人,是通过临床观察运用理论思维方法而获得的关于人的生理、病理、诊治及预防理论的认识,是侧重于关于医学的科学层性和哲学科学属性的认识。体现在哲学模和思维模两个方面,哲学观念、科学理论和操作技术在中医学中分别处于不同层次。中医学于2000年前,时间上造就了中医陈述方式等落后于时代,但空间上又赋予了其众多西医学所不具备的很有价值的很有科学启迪意义和实用性内容[1]。
1中西医临床思维过程有异
1.1临床认知思维比较中医临床认知主要采用直接观察和以象测藏的黑箱方法,感官不足依赖思维补偿,以形象思维为基本形式;西医临床认知材料除外在信息外,主要还有病理改变、致病因素、精密确认,以抽象思维为主导。
1.2临床诊断比较关于推理形式,中西医诊断思维活动都应用了概率估计,类型辩认和因果推论三种推理方式,但各有侧重。中医临床诊断中往往不受概率估计大小的限制,医生凭直觉类型辩认,舍其枝节,求其根本,或凭处方反馈;西医概率估计应用普遍,以概率估计最大或最小损失原则来定诊断。关于病因诊断:中医着眼于病邪作用后病变反应状态,非常重视机体病变的反应趋向性分析以及正邪双方消长、相争、进退等相互关系变化,审证求因;西医则病因与疾病间一一对应的前因后果关系,病因为疾病本质的决定因素,以直接发现为主要方法;关于临床思维对比:中医病位判断是在宏观层次上扩展,强调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西医以病理解剖上特异性机械唯物主义思维特色;关于临床疾病分类对比:中医分类以病名分类和证分类有机结合为显著特点;西医分类方法精确、客观,易于掌握,有交叉重叠逻辑局限性。
1.3临床处方思维比较关于处方常规思维方式,中医临床处方思维有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与辩证论治对病治疗有机结合为常规模式;西医主要围绕病名展开,对因治疗、对症治病、支持疗法是西医治疗的思维模式;关于临床处方指导思想比较,中医受整体观、动态观指导,强调综合认识,知常达变,动态决策;西医处方抓基本矛盾,只要病因相同,即使病理改变不同,临床表现大异,处方用药都可以相同,至于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完全可以不顾;关于治疗验证比较:中医有一定的笼统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有必要向客观化发展;西医具体性、客观性,但仪器观察有局限性。
2中医证候体系的重新建构和规范化
中医证候体系形式的超稳定性来源于其方法论上的非实质性和古代中医为了超越当时有限的认识手段去把握世界,而通过先验性概念体系,机械性统一理念,形而上学的方法使中医实质上零碎的经验形成虚假的、形式上的统一体系,缺乏可检验性和具有不受检验性,违反了现代科学必须遵循的实证性原理。体系形式本身不存在信息量,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任何证候发展均可纳入这一体系,而具有封闭性。中医证候体系形式须完全去掉而代之以从证候临床实际归纳出来的体系形式,进而这个体系形成须根据证候临床实际的不断发展而更新,即实证化,这不亚于一场革命,在近现代,中医证侯体系形式已成为“中医特色”的代表,并因此而受维护。必须明确,真正的中医证候特色存在于具体的证候临床经验之中,证候体系形式只是一件与其毫不相干,并扭曲妨碍其发展的外壳,这一外壳的去除只会有利于证候实质的发展。现代证候研究中发现许多新现象如证病关系、潜证、生理性证候、急性虚证、证候实质研究结果都具有使证候学科出现突破性进展的可能,但都由于未想到要冲破现有证候体系形式而未能充分展示其意义,而证候临床实际是重新建构证候体系形式的唯一依据,形成开放的并与现代医学同步的体系。历代医学家对证候的分类规范可认为是证候规范化的第一阶段,特征是宏观认识阶段;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现代化的研究内容,包括:验证工作即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中医理论以揭示其客观内容;新的发现,以中医理论为线索进行研究,对生物医学理论提供新的内容;药物研究,根据历代医家经验,运用现代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方法,研制提取现代中药;证病结合研究,是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主要途径,这阶段特征就是客观性指标及部分定量化指标采用,已进入微观认识阶段。这不是最终阶段,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候规范化也会不断填充新的内容,进而实现辩证微观化、规范化[2]。
3中医辩证论治理论体系客观规范化
关键是辩证的客观标准化指标,辩证与论治是中医诊疗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步骤。中医与患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描述和判断总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如医者的知识水平、理论基础和经验长短,患者的病情诉述、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影响等,都有可能对中医宏观病理信息的反映和判断带有意向性、随意性和不定性,产生对正确性的偏移,偏离程度越大误诊越多。中医学界名老中医经验就在于能准确抓住证的诊断关键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治疗,我们须一方面从临床上深刻研究,探索证诊断的客观标准化指标包括名老中医的经验,制定系统的客观诊断指标,一方面需要加速发展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现代化检测手段,如脉象仪、舌象仪等的研制开发和普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并进行中医证型的动物系列实验,从动物造模探索证诊断的客观指标及进行发病机制等各种研究,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中医的实质,探讨特异性表现及其演变规律。中医的证可产生于各种疾病,临床上应仔细研究与鉴别病与证之间关系,探讨产生证的客观规律,应用病证结合及互参方法,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临床中病证分离,不去研究产生证的客观规律,容易产生见证用药的简单方法,必然影响疗效。现代医学模式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包含病因、病机、病生、病理、临床症状和体征、转变、预后、治疗和预防的全过程。而证是疾病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特征性反映,事物内部本质属性和内在变化规律可通过证而显示出来,但是认识客观事物首先应在总体上加以深刻掌握才能有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事物各个侧面和具体环节,认识事物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和转化,并清醒地认识到事物各个侧面和环节应处的恰当位置,才能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中医辩证论治的独特作用和效能。当代中医辩证论治体系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诸如先天遗传病、代谢系统病、老年退行性病、结缔组织病,药物毒副反应和过敏反应,严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命造成的损害,严重平衡失调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有病无证的情况、心功能代偿期、深部肿瘤、隐匿性肾炎等,需要不断加深研究,扩大辩证范围[3]。
4中西医科研的形式差异及互补比较
当基础医学未从临床医学具体分化出来以前,整个临床医疗是经验性的,盲目探索和反复试探是唯一方式,20世纪后半叶,随着基础医学对疾病本质认识的突飞猛进,诊治疾病把握度迅速提高,以至于没有科学依据在患者身上采取治疗措施已成为错误,但还有许多病理、药理机制并没有得到揭示,经验方式和理性方式终将互补,现代医学的理性方式是相对的;西医在医学领域引进数理统计方法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随机、对照、盲法三大原则,设计、衍量、评价三大功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三大步骤在总结经验,排除干扰,发现规律,提高客观真实性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具有从样本到总体的刻舟求剑之嫌,具有局限性,而运用于心理社会现象时其严格性和实际意义几乎变为不确定,必须探索其他方法,而中医学对此几乎是完全空白,没有群体调查及其资料分析,病因学主要靠臆测和猜想来填补,个案经验偶然性无法排除,缺乏临床指导的可靠性;现代医学进入分子水平,而中医物化技术相对简陋,能力化技术有运用差异、传递困难和内在封闭性的特点。中西医差别与科研形式不无关系,在当代中西医学交流交融也形成必然趋势,在研究方式上现代中医并不满足“黑箱”调控,而西医也并非一味追求“白箱”,在研究途径上,现代中医不满足于个案总结,大样本前瞻性观察已成为衡量评价重要前提,西医也并不一味排斥偶然因素和个体差异,在研究手段上,现代中医大量引进精密仪器并提出微观辩证和指标调控,同时西医也借鉴中医诊疗和思路方法[4]。总之,中医现代化是科学问题的目标规定,是科学问题的方法论规定,有开放性和协作性原则,它既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实践课题。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实践,在经典中医药学的科学构成、学术水平方面实现向现代科技的提高与转化,在经典中医药学的临床医疗技术、技术效益方面实现向现代技术的齐同与赶超。实际上,医学应该是一门自然与社会科学间的边缘学科,在医学这门槛边缘,如果没有稠密的突触伸向科学技术文化大系统,那么就意味着医学学科新陈代谢的停滞。
【参考文献】
[1]何裕民.怎样评价中医学[J].医学与哲学,1993,1.
[2]吕爱平.论证候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J].医学与哲学,1993,10.
篇5
关键词: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中医脉诊的基本特征
中医脉诊具有微观性、辩证性、多维性、个体差异性、时间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中医脉象的主要内涵在于,在一个多维空间内,同时具备势、形、数、位等基本脉搏要素,具体来看,中医脉诊涉及脉搏的时间因素、波动范围、脉形、走势、节律、频率、力度和脉位等多方面的概念。所以,对中医脉诊进行研究分析,应结合其多维空间特征,对脉象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因为患者病情通常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患者在邪正盛衰、病性、病因、病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脉象较为复杂。在进行中医脉诊时,应从其脉象的产生机制和表现等出发进行综合分析[1]。
二、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的困境
所有脉象的产生均具有势、形、数、位等几个方面的属性,以及流利度、硬度、强弱、长短、粗细、节律、至数和深浅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各类特性之间相互组合,即成为各式各样、形形的脉象形态。各种脉象的特性和属性均可作为中医脉诊的依据。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出现一种能够同时反映两种属性的传感器。因为不同属性和特征所使用的设备性能与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其描记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中医脉诊所绘制出的各种脉象图测量指标参数和波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尚未形成统一的脉象图诊断标准,这就对中医脉诊的临床应用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相关中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很多中医学临床医师都以西医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检查方法和原理出发进行研究,并从外周血管压力、血管周围组织结构、血液黏稠度、血液成分、血管弹性等角度出发进行论事,这一研究手段的基础在于生物学信息所导致的人体病理改变,因而并不属于常规的中医学研究范围。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天人相应的辨证思维,在中医脉诊方面,十分重视空间状态的特征和变化,这与中医学体系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而其他血液流变学和心血管系统方法无法完全替代[3]。
三、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对策
第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符合实际的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体系。中医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一方面要符合科学性、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通过优化整理等方法,实现中医脉诊的规范化发展,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切实形成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脉诊体系。仅仅依靠患者的脉搏图仪检查结果无法实现全方位的中医脉诊现代化。就现阶段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不仅与中西医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有关,还涉及电子工程学、流体力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多学科相互协调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体系[4]。
第二,增强中医脉诊研究的规范性。中医脉诊研究的规范性是逐渐减少中医临床脉诊主观性影响的主要方法,能够与其他客观化、计量化的脉诊数字技术相互协同,从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中医脉诊规范化研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相关中医学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且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较高的脉诊方法,这还需要相关政府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协同努力[5]。
第三,优化整理中医脉学相关理论知识。中医脉学理论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常规形式理论和方法,其常见形式为“如果A那么B”,然而,这一理论形式中,仅有一少部分属于完全的普遍规律,而大部分均属于以概率形式存在的规律,也就是“如果A那么B的几率为百分之几”,另有一部分形式属于偶然的概括,也就是“如果A那么可能是B也可能不是B”。由于规律可以用于为与事实相反的条件提供依据,则上述的相关理论无法成立。若全部医学研究人员都将常规的中医脉学理论当做普遍形式的陈述,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不相符的现象。中医脉学普遍形式的全部论述,都应以实际为基础,加以最终的检验,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医学研究人员应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在临床实践中重铸和锤炼中医脉诊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四、结语
按照现阶段的中医学研究结果,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的中医脉诊传感器或是物理量,且对于患者脉象检查的两种属性资料的采集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由此可知,中医学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在进行中医脉诊研究时,应从多物理量、多角度出发,通过中医脉诊传感器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中医学研究人员应从中医学辩证思维模式出发,对中医脉诊的机制和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最终形成灵敏实用、多方面反映脉象信息、特色规范的中医脉象诊断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医本质的脉图诊断方法,以充分彰显中医学脉诊的精髓。笔者认为,我国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在继续增加中医学科研力量和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转变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思路,由现有的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学科的现代化中医脉诊体系,从而真正有效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闪增郁.中医脉诊信号采集与分析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77-78.
[2]葛丽娜.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之我见[J].现代中医药,2012,32(2):9-10.
[3]徐刚,魏红,刘明林.关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41-42.
篇6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一直有自己的医学科学,它珍藏着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对中医科学性持否定态度者,坚持狭隘的科学观――科学实在论。认为自然科学是唯一的科学,而哲学、社会和人文等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科学研究的惟一方法就是理性分析方法,只有经得起逻辑、数学计算和经验证实方法检验的理论体系才是科学。据此而论,有人认为中医学作为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体系,具有人文性、社会性的学科,不能得到科学主义实证方法的检验。
2 科学的基本特征
辞海中关于“科学”的定义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并具有以下特征:
2.1 理论指导
任何合理理论体系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具有普适性的逻辑方法而构建起来的,基本的逻辑方法主要包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想象、抽象与理想化、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等等,而且每一种方法在理论的构建中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2 客观性
科学对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探索的是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这就决定了真正的科学必定是面向客观事实、立足于客观事实的。同时,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事实相对照,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才能加以判别。
2.3 重复性、可验证性
科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规矩是:任何一个实验事实,至少也应该被另一位研究者重复实现,否则就不予承认。可重复性特色是可检验原则的具体化,它在行为和功能方面,对检验的客观性和现实可能性原则做出保证。
3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争论,主要源自于东西方传统科学在生成论与构成论上的争议上。中医是东方意义上的科学。中医学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数学描述,不能实验检验。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医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模型论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新概念,用这个新观念来审视中医学,我们可以得出中医学是科学且是模型论科学的结论。中医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医是基于哲学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指导)
中医学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医疗技术为理论和方法,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说为核心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的诊断、治疗体系,以中药、方剂、针灸、气功等为主要治疗手段,有自己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之上。
3.2 中医是具有科学的客观性的特点
中医理论的客观性在于它的实践性,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古代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源自于《黄帝内经》。
《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R床实践。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梁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来源。
3.3 中医是经受检验的有效医学(重复性、可验证)
中医的理论自古以来都基于气、阴阳、五行学说,通过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从人与自然界的整体观、人体自身的整体观看运动的规律性问题,施行辨证论治。例如,疾病中运用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资料,以得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机给出相应治疗。如对于失眠患者,失眠在中医上称作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汉代张仲景把不寐分为内伤与外感,中医认为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旺,故心烦不寐,心悸多梦,肾精亏耗,髓海失养,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在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再如从1700多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中医就已经有了防治流行性外感疾病的经验。后来随着中医对外感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到了明清,又有了吴又可的《瘟疫论》和吴瑭的《温病条辨》,形成了中医独特的温病理论。中医诊治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而这些辨证论治的理论及方法历传两千多年,的确是中医战胜非典的有利武器。这些就是中医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验经验不断总结保存下来的可重复验证的一个个例子。
篇7
关键词:师承教育;中医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54-03
在中医药院校教育之前,中医药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师承教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以临证为本,融理论教学与临证实践于一体,寓学术的耳濡目染于生活的点滴之中,使学生慢慢感悟中医的内涵以及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注重继承传统中医药精髓。自我国创办中医学院以来,中医教育逐渐步入学院教育模式,中医的现代学院教育,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培养学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中医人才,但由于中医本身的特殊性,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疗技能需通过长期临症揣摩,积累经验,才能心领神会,得心应手,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仅限于识背阶段,真正在临床实践时却成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能活学活用,很难领悟中医文化的精髓。
研究中医传承规律和传承模式,对探索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实现中医药人才的良性循环,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医的信心
中医属黑匣子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即可确诊病情,并处方用药,看似简单、却玄之又玄的理论令很多西医难以认同。西医讲求用数据证明,用实验证实,而中医属经验医学,经过几千年的淘炼,已自成体系,在治疗人类疾病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但现代中医院中,往往看到的也是开着西药,打着吊针的中医居多,纯正的中医少之又少,面对如此中医西化的窘况,如何才能树立学生对中医的信心,甘心选择中医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呢?邓铁涛老先生曾谈到:“中医教育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信心的危机。中医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能够解决学生的信心问题。”当西医面对非典束手无措时,当瘟疫横行、百姓遭殃时,我国名老中医以其独特的辩证、精准的方药往往可立起沉疴,救命于危难之时,不仅发挥了中医的传统特色和卓越疗效,也为年轻一代中医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增强他们学好中医的信念。
二、有利于传承中医经典文化
中医经典是经过几千年来,不计其数的中医先辈们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编写出来的,具有很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些经典不仅仅体现着整个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而且还与文、哲、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相融合。名老中医们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和研读都是下过苦功夫的,而且经过多年的从医,早已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总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经验。对于年轻中医来说,这方面他们还欠缺很多,通过时间的推移他们是可以赶上来的。这需要他们在闲暇时间多去阅读中医经典,不明之处可向名师求教,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在不断的临床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经验,寻找创新点。
三、有助于将中医发扬光大
中医历经磨难,在现代医疗舞台上如何继续为人民治病防病,保卫人民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位中医人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医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将去向何方?靠的就是中医先辈,他们汲取中医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我国真正的医学瑰宝。
中医学离开临床等于鱼儿离开了水。临床就是医学学习者的实践平台,学会再多的理论,也需要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实际临床操作,会让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而且也会帮助学者发现自己学习不足之处,再通过补习知识和名师的指点,完成解疑。这样反复多次的临床操作,学者会累积非常多的临床经验,为他们以后的成才打好基础。临床过程中的可靠数据,更是学医者宝贵的财富。在整个临床过程中,名师的穿针引线是很重要的,中医学的教育与成长依靠传承是一条捷径。学生在名师身边每天耳濡目染,长期下来,他们会从名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可能很多知识他们需要学习很久也未必能够掌握的了。名师都是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他们知道在哪个知识点、哪个细节方面会有更好的、更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这将很快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因为反复多次的临床,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又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最大化地缩短了人才成型的周期,中医重新辉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四、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医学不是谋利的手段,不是扬名的阶梯。”贵义贱利是孟子性善论的一种价值倡导,也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之一,对中医医德的形成和完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医德,是自古以来中医就推崇的,有了医德,才能全心全意的救人治病。也是出于此种观念,千百年来中医的医德都是受世人尊敬的。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的医德医风,也是很好地继承了古人流传下的高尚品德。先做人再学医,淡泊名利、修德敬业是中医学的无上境界。再精湛的医术,也要建立在良好的医德之上。也只有自身拥有良好的医德,才会以解除别人的痛苦,保护生命的思想去医治患者,有哪一个患者求医不是寄以生死。如果,你作为医师一心为财,图谋不轨,那是拿无数的生命在开玩笑,你不仅害了他们,也败坏了你自己的名誉,更败坏了作为医师崇高的医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有“医乃仁术”的医德思想在心中,更要牢记从医的宗旨就是“济世救人,救死扶伤”。白衣大褂,被人们赋予“天使”的称号,这说明医者所从事的是多么高尚的职业,所以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医德,来回报患者的信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于医学的伟大志向,不贪求金钱财物,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一切以医德为医者做事的宗旨和标准。
学习老中医一方一药、一技一法可能并不难,难的是面对患者复杂病情时能应用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来诊疗疾病。在现行的中医教育体制中强化中医经典,提倡师带徒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实施师承之道,以免如同之前一样重蹈覆辙或误入名利怪圈,重振中医雄风,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中医思维方式,重读经典
现代中医学院教育体例中,往往在入学后给学生灌输了大量西医理论知识,其目的是西为中用,希望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培养中西贯通、知识全面的医学人才,殊不知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有天壤之别,西医对人体的研究以形象具体的解剖学理论为基础,对内脏的描述不仅有明确定位和功效,而且力求量化,而中医却把人与自然看成整体,讲求天人合一,属抽象思维,如果像西医认识组织器官那样来把中医理论具体化、数量化,中医将很难入门。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培养大批的中医学生,而实际能临证治病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无益,相反会扰乱大家的思路,比如,中医藏象理论中有“心主神明”的论述,也就是将人的思维、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功能归属于心。而从现代解剖来讲,这些功能则是大脑所承担的,与心脏关系不大,所以按照现代的解剖概念来理解中医的概念,那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长此以往,便扼杀了学生的纯中医思维能力,而且现代医学以其精确的实验、确凿的数据证实了它的“科学性”,不得不令许多中医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质疑,直接导致中医教育的失败,培养了一批批不靠望闻问切、而靠仪器诊断疾病、背着中医方歌、开着西药治病的“西式中医”,也有部分中医开的是中药,但他依据的不是四诊合参、辩证施治,而是在依据西医诊断用中药,如看到胃溃疡,便加用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中药,看到高血压便加用平肝潜阳的中药,许多中医迷失在在这片“中西结合”的大环境中,而中医经典如同指路明灯,对中医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构建了中医临证的思维模式,以其独特思辨方法使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复杂的病情时能理出头绪,不会找不着北。
(二)多跟师临证,重视四诊合参
中医属临床经验医学,中医理论学得再好,必须在临床取得疗效,治好病人才可以,所以当我们的头脑已用中医理论武装好后,就要严阵以待,到临床去实战了,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医学的生命力在于其为患者解除疾苦。师带徒是中医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教学方法[2],对中医药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多优点,如能掌握牢固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在熟读甚至背诵《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中的有关证治方药后,头脑中便会形成一块块模板,当临证需要时,可随时调度重组,根据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初步形成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方药,同时发挥师徒双方的主动积极性、通过临床跟诊,耳濡目染,潜心钻研,真正心领神会,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症辨识能力。随着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便可逐渐对经典理论方药应用自如,并最终实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辩证论治、灵活处方用药。
(三)摒弃名利思想,德泽众生
贵义贱利是儒家经典思想之一,也是自古以来中医医德遵循的基本原则,古代很多医术精湛的名义,他们没有因为名扬天下而忘乎所以,而依然保持着谦虚的姿态,一身正气,淡泊名利。反观我们现在社会,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利益最大化”成为了越来越多个人、集体所遵循的原则,这很容易导致人的价值观的走向偏激,一味的追求利益而不计后果和手段。现在有部分医生诊断患者要看红包的多少来决定谁先来,决定是否尽心地为患者诊断,还有一些医生直接跟药厂有联系,为了钻取其中的提成,胡乱开药,要求患者多购药,以换取提成。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在人民大众中的形象,我们几千年传下来的医德面临着空前危机和挑战。既然选择医学这个行业,首先你就要清楚学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救死扶伤,解决患者的病痛,你要以崇尚的医德来要求自己,修心敬业。且不可以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学医,为了现实的社会地位而学医。抱着这种态度的人,会害了千千万万的无辜患者,如果这样的人数量在不断增长,那将是十分可怕的结果,到最后丢了自己的尊严,更让医德的颜面扫地。所以,从医者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摒弃名利思想,德泽众生。想事情做事情的立场要以众生为中心,尽心尽力救治他们的伤病,为他们排忧解难。体恤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努力践行高尚的中医医德,铭记“医心仁、医术精、医风正”,争做不愧医者称号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冯慧卿.基于默会知识理论的中医学术传承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
[2]张家玮.试论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的现代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1).
[3]武颜文.儒家仁学思想与中医医德[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4).
篇8
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 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依靠中医养生和治 病,卓有成效。实践证明,中医中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和合理因素以及现实有效性。毛主 席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社会科学著名学者田森先生说:“中国有五大发 明,而不是四大发明,中医就是第五大发明[1]。”
然当今竟有人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说中医不科学,伪科学。中医药怎个不科学,怎个伪科 学法? 中医的“治未病”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不知有多科学。那些不懂中医理论的 人一看到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就狂呼落后骗人,大喊是迷信。君不知,没有蝌蚪之变,哪有细 胞学说?阴阳五行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象形推理,朴素辩证,是早期的科学辩证观点[ 2]。世界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一门学科的诞生和形成,都是以其独有的理论特征、实践特征作 为首要的骨架,然后再掺入一些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以资充实、论证、衬托,从而达到形 成“独立学科”的条件。中医也不例外,它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生理病理认识以及相 应的诊断、治疗、预防为核心,然后在充分应用文学优势的基础上, 巧妙地吸收了哲学的 骼体认识、辩证分析理论,使得脏腑等理论,变得既浑然一体,又井然有序,不论从何处着 手,都会感到它是有机统一、首尾相顾、本末有序、切实可行的科学体系。正因为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思想的引入,使中医学有了质的飞跃,并成为中医学说的最大特征,且明显区别 和优越于其他学科。当然, 不可忽略的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还吸收了诸如数学、 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军事、政治、手工业、农业、音乐、美术、心理学等诸多 学科的知识,这使得中医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当社会大科学体系中的一些内 容重新掺杂排列入中医学的构架中时,它们就既是各自学科成分的代表,又更重要的成为中 医学本体组成的一部分[3]。所以中医是一门非常科学的学科。
也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不科学!有经验的医学不好吗?科学研究始于对现象的观察,尽 管医学科学在飞速发展中,然而,反复观察所捕获的一些现象与另一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 而中医是医学知识和经验渐进性积累与医学理论多系统综合发展起来的。历代医学经过几千 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和作出很大的牺牲及实验所留下的大量的悉心而长期观察的资料或结论, 这是我们祖国医学的一份无价之宝啊!如针灸的几根银针已经征服了国内外千千万万的患者 与人民。中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其在两千多年的人身试验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有理论 、有实效的学说体系,其学理能从生理、卫生、病原、病理、诊断、治疗、配方、药物等诸 方面一贯到底。其理论来自实践,充满了辩证唯物的思维,尤其是根据辨证论治的规律,能 对许多从未见过的疑难病症产生预期疗效,足见其临床特色绝非限于药物与经验。而西医却 是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做出来的,所以其实中医是比西医更科学的,更适合人类的医学。
也有人说中医太古老了,落后了,跟不上现代化!中医古老吗?我们祖国的筷子不是更古老 ?几万年了,甚至几百万年了,但它不科学吗!你总不能看到西方的刀叉就说中国的筷 子不科学吧!中医不仅不落后,而且她一直在发展,与时俱进。从最早医学专著《五十二病 方》记载的242种中药,发展到《神农本草经》的365味,再发展到《本草纲目》的1892种。 东南亚地区产的乳香、没药、檀香等经过医疗实践过程辨清其性味归经后纳入了中医药体系 ,就是中药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一个典型范式;而医学诊断模式由《黄帝内经》的三篇热论 到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再到明清温病学派提出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则是中医理论不断与 时俱进的典型[4]。而且什么叫“现代化”?病人住院从头到脚,各种仪器检查,出院缴费几十 万,这就是现代化吗?医学是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的。对医学而言,不应只追求形式,不应 以时间定位,而应该把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作为对现代化医学的 基本要求。如“针四缝”治疗急腹症――蛔虫团梗阻,既简单又速效,又省钱。这就是现代 化的成果。
也有人认为中医发展太缓慢是中医药学不科学,近二三百年来与世界自然科学脱节所致,因 此认为发展中医药,必须给予改造才有出路。中医几千年的进步是从单味药发展为复方。注 意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味归经、君臣佐使,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论治用药。这一套如 果都服从现代自然科学而寻找单体,认为药物化学已经到分子学水平,那中医的四气五味还 有何用?药味归经有何依据?虽然我们不能抹煞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等的现代研究成 果,但这些并不是原药材的全部作用,如我们不能用麻黄素放在麻黄汤中去治表证,不能用 青蒿素放在青蒿鳖甲汤中去治阴虚潮热证等,如果这样一来,丰富多彩的中医药学便会走入 穷巷了,岂不悲哉[5]!还有有些人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误认了“中医科学化 ”为“枝节西医化”。请看何云鹤、章次公先生讲话:“改进中医作团结性公开活动,开端 者是章太炎 先生主持的上海国医学院,院中的课程由陆渊雷先生厘定,除了中医必修的,添加西医基础 医学,如生理、解剖、病理、医化等。后来,上海和各地中医学校也照样采用。二十余年间 ,造就了不少从医校走出的中医,同时西医中间也有人主张改进中医,给开业中医灌输必要 的西医常识,抗战前江苏医学院附设中医培训班,就是一个例子。理论上,如此训练的中医 ,看起病来,必能融会中西,比仅受西医教育,或仅受中医教育,来得高明;事实的回答却 正好相反,医病的成绩,既不及拜先生抄方子的旧中医,更不及从西医学校出身的西医;看 病的时候,对西医中医的学术,非但不能融会运用,有时且不知如何可以单独运用,这实非 热心提倡改进中医者初意所及料的。他的症结所在,是中医和西医虽然目的同样是医病,但 他们医病的基础和立场各不相同。要使他们相互联系起来,事前需要审慎考虑,通盘筹划,若是不顾一切硬拼硬凑,就会产生不中不西的医生[6]。”何、章两先生很早就是 想用西医来改 进中医的热心工作者,直至1949年发表了上面的谈话,这是多么伤心的结论,这是多么值得 警惕的恶果!但是我们决不会因噎废食,决不是籍口这不良的结果,就认为中医不必改进, 或中医再不可研究西医,而是要引此恶果为前车之鉴,中西结合并不是单单中医+西医,也 不是中药+西药,而是在对两种医学理论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融会贯通,在理论上有所 突破,并能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这样才是中西结合。
再说如果中医不科学,怎能在实践中屡屡取效呢! 中国历史上曾遭遇无数次疫病侵袭,但 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几百万、几千万人,主要原因是中医药在防治大疫上屡建奇功。1958年 广州流行乙型脑炎,邓铁涛教授当年参与救治,统计中医之疗效达90%,且无后遗症。1990 年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对1988年上海以中医药为主治疗乙肝重叠甲肝与1983~1988年美国 本土以西医药治疗同类疾病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对比,中美死亡率比例为1∶234。这次抗击 SARS,中医药再立新功。去年SARS袭击了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染病者5327例,占世界 的60%以上。全球SARS病死率为9.5%,中国内地为6.5%,台湾为12.5%,香港和新加坡为17% [7]。中国内地效果之所以好,一个基本原因是中医药介入了治疗过程(中医参与治疗 的患者占58%),中西医配合治疗发挥了特殊作用。当今西医对很多疾病,很多疑难杂症都束 手无策,而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有很多独特的方法和疗效,如非典、畜流感、艾滋病等。
现在,人口与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最重大问题,我国也提出了“2020人人健康"的宏 伟目标。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必须重新确立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全面振兴中医药,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并重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为13亿人民健康造福。20多年来, 中国医疗事业、主要是西医取得了空前发展,但受惠者主要是城镇中享受公费医疗保障的2 亿多居民。我国85%的人口(90%以上的农民、50%左右的城镇居民)无缘享受国家公共卫生保 障。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全 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应住院而不住院,群众看不起病[7]”。目 前,绝大多数 农村患者临终死亡是在家里而不是在医院里,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问题。“ 非典”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治疗一个非典病人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而广州中医药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最贵的一个非典病人治疗费才五千元,而且治疗50余人,无一例死亡。 香港的病死率是17%[5]。很多人认为,吃西药太贵,到西医院进门就是高档检查, 不管什么病,先要作CT、彩超之类的检查,药还没有用,光检查就要几百元。而中医药是以 “简、便、廉、验”为显著特点的医学,她往往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能救人于水火之中 ,而治疗费用则是西药费用的“零头”。
而且,在中国,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走西方医疗保障模式道路。西方医学成就之伟大不言而喻 ,但西医费用之昂贵也有目共睹。西医越现代化,投资就越大,收费就越高,政府和百姓就 越难承受。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卫生保健体系普遍发生了支付危机。以美国为例,2000年其 医疗卫生支出总额达1.3万亿美元,占GDP的13%,占全球医疗卫生支出总额的43%。即使如此 ,美国仍有15%人口享受不到基本医疗卫生保障[5]。所以在政府还拿不出更多的资 金发展城镇 农村卫生事业今天,要解决城镇农村急需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发展中医事业 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中医药的特色是简、便、廉、验,乃解决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 贫”的特效良方。其次在非洲、在第三世界中、在世界各地,很多很多人民还得不到卫生医 疗保障,很多很多人民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如果能在世界各地大力推广发展中医,这 不仅能保证人民的健康,也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药大多来自自然物质,如植物、动物 、矿物等,大世界上万物皆可作为中药,皆可治病救人;中医的针灸推拿效果也是相当简便 廉验的。相信伊拉克如果有中医药,就不怕美国的医药的封锁,不会因缺乏医药而枉死了很 多人。
在21世纪的今天,在人身健康越来越备受关注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发展中医。发展中医,其 实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也不是为了中西学术之争,而是为了保证13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 界人民人人都享有医疗保健权利的重要依靠。发展中医是为中国社会发展,乃至全世界的发 展服务的。中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邓铁涛. 怎样正确认识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1.
2 章岳然. 中医发展方兴未艾.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4:341.
3 赵斌. 让中医学在优势特色的轨道上与时俱进. 甘肃中医,2004,(15)2:11-12.
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走出误区,重铸中华医魂(四).
5 邓铁涛.寄语青年中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
篇9
任何事物的正确与否,只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我们经典在那个时代可能符合要求,是正确的,随时代变迁,不一定就适用现代社会,那么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整理,去伪存真,要完善成新的理论。当今医生临床如果只继承中医传统的方法去治疗,只吃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经典,理论,方子,看今天的病,那么就是墨守成规的潜心研究,不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势必浪费精力,财力,我们中医不可能进步,就会徘徊不前。我们医生也要从实际出发,改造我们的世界观,按客观实际情况,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向。当今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变革,人的心态,随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变,疾病谱而改变,再用以前的方案,治现在的病人,其疗效可想而知,会好吗?
我们肯定前人治疗经验及成功的基础上,否定不符时代疾病的治疗方案。由此医生的治疗方案也要随之而改变。我们应与时俱进,灵活地运用中医理论,经典方剂,药量的变化,治疗效果也不同。我们支持继承的学习研究,学习他的精化、精髓,去掉不科学的,与实际运用不相符的是扬弃,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如果单讲发展,不讲继承,那就是否定祖先留下的中医文化遗产,古人历经数代的经方,是经过数代医家的验证,是好的,重走古人以走过的旧路,就等于重复性作业,而且毫无目标,发展那也是空谈,脱理实际,而研究中医,那就是毫无前途的狭隘之路。
事实上,继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的前提。如果没了继承,发展就成了,盲人摸象,闭门造车。是想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写出了沿用至今伤寒杂病论,千年古方,叶天士在李东垣的脾胃论基础上写出重视脾胃,已故名医任继学老中医,在继承中医脑病的基础处上,提出化痰活血,通络理论,是中医治疗脑病在前无古人的基础上,创新性的突破了,以往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效过很好,荣获过科技部3等奖,这就是继承的发展。继承与发展是相互包容的关系。说包容是抓医学事物论点矛盾的主要方面,扬弃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不是全盘否定,说包容是否定了医学论点的消极因素,发展了继承医学论点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说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前进性的特点。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医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明白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发展[2]。
继承是对中医文化的认可,简单的说经典好比是金矿,我们学习就是掏金,砂中淘金,留下的是金子,丢弃的砂子。是继承。金子重新加工新产品,就是发展,就是量变到质变。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汲取前人文化的精髓,是继承,同时弃掉糟粕,有所创新,是中医文化的发展,这一点是人所共识的。
在中医的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我认为应先继承后发展,继承与发展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继承是对中医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前人经验的理论依据,发展是对继承理论的学术创新。对于继承的问题,怎样继承?做到对中医药古籍文献,名家医案和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的整理研究,以及民间民族医药知识和技术的挖掘整理,结合当今出现疾病的实际情况加一综合开发利用。在学习方面,以师带徒的方式,学习老中医的诊病的理法方药,多做临床,付诸与临床。
篇10
1明确中西医概念的本质区别
在中医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认识与认同困难的问题。由于学生已接受了西医理论,故在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习惯将中医的“心”“肾”与西医的“心”“肾”进行比较,对“心主神明、肾主纳气”等中医脏腑功能感到不可思议,不能认同。因此,必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内脏”“器官”等,在概念上有很大区别。西医的内脏是解剖上有形可见的,而中医的五脏六腑是一个功能上的概念。如中医将“心”的功能归纳为“主神明、主血脉”,其含义已超出解剖概念的“心脏”。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中医的思维理解中医,用西医的概念学习西医,不能相互混淆。另外,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有本质区别。西医的“病”指人体的器质性病理变化,临床中有实验室证据可循;而中医的“证”是机体功能失调后连带出现的一系列证候群,更多的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
2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直观教学
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的“视、触、叩、听”都是从研究病人的外在表现,即症状和体征开始的。但中医四诊重点在于把握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外在表现及相互联系,用取象比类、由表及里的方法,借助阴阳五行理论,把生理功能、病理表现、体表部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整体、恒动的系统。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其建立在宏观的自然观察、表象观察基础上,并以哲学为核心,注重整体联系和感悟、推理,经高度概括、抽象而成,与现代医学的微观结构和直观形态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因此,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注重功能模拟和直观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采用表象和形象化的语言解释枯燥的名词术语,应用临床病例的辨证分析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运用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功能;采用各类直观教具,特别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注重教学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培养学习兴趣
中医学具有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的特点,具有西医学无法比及的丰厚的人文底蕴。在教学中,可强化中医学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诗句、顺口溜等形式帮助记忆。如中药学及方剂学教学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白虎汤主治“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症”等,这些琅琅上口的歌诀、顺口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理解、记忆。在针灸学教学中,讲授经络的循行路径时,除借助图片的动态演示阐明经络的循行外,还可对比武侠小说中的一些事例,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记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各类知识。
4突出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念,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中医学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和在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康复医学、养生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现代医学中高、精、尖设备和先进仪器的使用在临床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也容易导致“物化”倾向和产生大量的伦理问题,如“见病不见人”等现象已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而传统中医学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等观念。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念和哲学思想,通过运用和借鉴中医学在生命观、疾病观和临床诊治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观念、天人合一思想,启发、熏陶、培养学生的医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医学观点,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此外,传授学生传统的保健康复技能,如针灸推拿、保健按摩、中药薰洗、刮痧拔罐等,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学有所用,增强对祖国医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