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护理干预;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心理康复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于老年人,由于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折疏松骨强度下降,使得股骨颈变得非常脆弱,当老年人意外滑倒或从高处跌下时,均可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难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是最主要的难题,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本文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和心理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需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0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按照随机数子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8例,女27例,患者年龄介于58~74岁,平均为(64.4±7.3),其中摔伤者有32例,交通事故者有23例;对照组有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介于57~75岁,平均为(63.9±7.5),其中摔伤者有30例,交通事故者有25例。所有患者均无其它严重的肝、心、肾等并发症,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后运动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SAS评分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评价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焦虑严重程度=各项累计*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SDS评分由20个项目,每一项目按1-4级评分,抑郁严重程度=各项累计/80,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1]。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c2检验,检验标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为(35.7±7.9),治疗后为(71.5±6.8);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为(35.4±7.5),治疗后为(60.4±7.1),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较护理前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活动不灵活,加上骨质疏松等症状,使得老年人跌倒、车祸等意外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大大增加,有的老年人甚至没有受伤情况也可因为长期负重或突然扭转等发生股骨颈骨折[2]。骨折后患者髋部疼痛,不敢走路和站立,体格检查有畸形、疼痛、肿胀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等表现,给老年人的行动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现临床多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方式,约80%~90%的患者可痊愈,对于65岁以上Ⅳ型且能耐受手术麻醉的患者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3]。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老龄患者除了手术治疗还应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恢复健康。本文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1)心理护理干预:高龄骨折患者入院后,由于影响正常的生活,患者会显得十分焦虑与恐惧,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给患者讲解骨折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告知患者具体的治疗措施。对于心理抑郁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4];(2)手术后运动护理:手术后待麻醉消退后,前3天嘱患者主动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和屈伸运动,每日活动3~4次,每次3~5分钟;术后第3`7天帮助患者做直腿抬高运动、屈膝屈髋运动和臀肌收缩运动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术后7~10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切不可首次负担过重[5];(3)并发症的预防:术后7天内给予患者骨突起处进行按摩,每隔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教予患者正确的呼吸及咯痰方式,帮助患者背部拍打辅助痰液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保持切口清洁,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6];(4)出院后指导: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时复查,合理锻炼,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文研究显示,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且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得到很好的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髋关节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虞旭培,李雄峰,陆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心理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2,50(35):108-110
[2] 何朝霞.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6):1638-1639
[3] 章金枝.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263-3265
[4] 闫秀丽.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13):1181
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 经营管理 方式
电力行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行业,如今,电力企业信息化已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并在各个子系统、模块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过从电力信息化的整体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信息机构设立不健全、没有统一的共享机制、技术平台参差不齐、缺乏信息化标准以及安全漏洞多等。
一、信息化与信息化经营管理
信息化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而后被传播到西方;70年代后期,西方社会才开始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而究其含义,则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技术由诞生及发展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能力。
信息经营管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其核心总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经营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涉及很多领域,主要分为产品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等。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则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人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更新企业先进经营管理技术的过程。
二、信息化环境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优化
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的现代化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竞争。电力企业是传统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只有依靠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地变革和改进,规范和优化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流程,变革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部门的经营能力,简化企业复杂的经营管理层次,使组织向扁平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才可以获得成功。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从优化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机构、规范控制体系、及时反馈信息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多方面人手,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1.优化组织经营管理机构
简捷的信息渠道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而信息交流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运行效率。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其经营管理机构迅速膨胀,经营管理流程也越来越复杂,形成大量的冗员和官僚的作风。为了改变这种面貌,企业在施行信息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抓信息重组,另一方面抓组织重构,使得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不仅减少了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费用,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简化经营管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规范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经营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的信息经营管理流程,不仅规范了操作者的行为,降低了因人为操作而出错的概率,而且由于信息经营管理的公开透明,可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大化地减少损失。通过多年信息化经营管理的不断尝试与创新,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涉及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覆盖了企业层面、业务层面的几乎所有活动。
3.信息的及时反馈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内部各部门及其子系统之间组成了一个由各种信息纵横交叉的信息网络,企业经营管理层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等信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现代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间信息的竞争,谁掌握了及时的生产、经营以及市场的最新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电力信息化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管理思路,从过去单一、被动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向全方面控制生产、经营、安全等信息经营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信息经营管理的应用,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状况,第一时间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
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依靠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融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全面变革的过程。电力企业是传统企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障碍不在技术而在于经营管理者的观念。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带来的变化。创新能力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企业创新其本质也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高效的信息渠道获得企业内外部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开发、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电力企业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和经营管理平台,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面对新的时代、新的挑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规范经营管理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全行业的整体运营及经营管理水平,使电力行业站在信息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 经济 发展 影响
一个企业的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关键在于它是如何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这就从直接意义上说明,企业中的各类机构是与企业的员工直接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经营管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管理行为和理念却是相背而行。究其原因,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缺陷往往被隐藏起来,不容易被发现。
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最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走进市场前都做了较为丰富的准备工作,然而,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产品与以往有所不同且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因此,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比较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在得到经济效益的时候,有不少经营者觉得管理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而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的自身效益是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有待考量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优化的过程。一旦企业忽视了管理,则就将企业置于危险境地。大型国有企业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其想法也是比较独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有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型企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小企业则是思考管理办法且较为实用,这就导致了企业之间管理理念的不同,没有将这些理念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因此,想要充分贯彻管理理论的方针,需要有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底蕴,更好的指导企业管理者开发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工具。
二、加强企业的核心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而言,财务的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从哪些方面得到具体体现呢?
1.应将财务管理设置在企业的中心地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管理方面,因此,企业应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成本、税收和风险等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对于经济管理中的弊端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当以企业过去的财务资料为基点,对未来的决策和投资等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措施。而财务分析报表则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凭证,是企业发现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从而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又是筹集资金,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2.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加强资金管理的力度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和调整力度,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确保资金到位时还要杜绝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因此,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权利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合理的分配好资金权利管理,加强资金管理的力度,才能使企业得到有效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个,企业的经营者还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成本管理计划,进而使企业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模式中,其中成本管理计划主要包括成本预测管理、成本编制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除了要对成本核算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外,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如果不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计划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将直接遏制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管理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
1.企业经营管理对经济稳定发展促使企业发展的市场制度得到完善
目前,我国的企业发展是建立在关系经济基础之上,这是促进企业得到良好发展的关键之处。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我国的经济市场已经逐步向全面发展迈进,但依旧是不完善的经济市场体系。因此,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更有助于政府对企业的过多限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2.企业经营管理对经济稳定发展才能促使企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断创新才能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强而有力的发展,因此,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而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企业初建,都会出现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企业更应该通过对市场的整体考察,将技术扩散,从而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才能为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的价值。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息息相关,而企业的发展状况则反映出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状况。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发展水平,而企业却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作用落到实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喜.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2013,(12):79
[2]刘清宇.企业管理与企业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2,(4):70
[3]张氦铟.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和谐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103-112
篇4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速发展之下,各领域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具备较高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长久稳定发展。而事实证明,绩效考核能够帮助企业短时间内完成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因此,本文将通过从简单介绍绩效考核的具体概念以及实际作用出发,着重围绕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绩效考核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在我国公路事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大环境下,不仅高速公路部门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这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砹艘欢ǖ睦难与阻碍。而通过运用绩效考核,能够有效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将对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相关看法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绩效考核的简要概述
1,具体概念
通常意义上来说,绩效考核指的就是通过综合判断员工的日常工作情况、工作状态、业绩等内容,量化具体的评价结果,从而准确评价出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精准把握住员工绩效。作为高速公路部门和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一项密不可分的部分,绩效考核直接对员工进行管理并判断其实际质量。一般情况下,绩效考核与员工薪资待遇直接挂钩,在有效激发出员工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及相关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2.实际作用
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考核具体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工作全过程,并且将整体绩效考核细分为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月度考核等,使得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的发展目标得以细化,而通过周期性的考核也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有效弥补与完善,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而绩效考核在与员工薪酬直接挂钩的形式能够使得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这对于提升员工工作成效具有强大的积极作用。
二、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1.了解员工工作情况
在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势头迅猛的行业背景之下,从业队伍不断扩大,但员工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却参差不齐,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长效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通过在此过程中结合运用横向与纵向绩效考核,能够准确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并及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而方便管理人员立足于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其进行科学评定,进一步提升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带领高速公路事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横向的绩效考核主要由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负责对随时需要发生变化的责任进行考核,譬如说各计划的执行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同时对服务满意率等进行考核,并以此为基础适当调整服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推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纵向绩效考核主要是由考核小组负责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管理工作程序是否明确、员工工作态度是否认真等进行考核,而纵向考核的内容基本与员工薪酬直接联系,也能够直接反映出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将在充分考量横向与纵向绩效考核结果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人事调整、薪酬管理等,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2.明确绩效考核目标
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当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应当始终与高速公路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用以深化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更加合理、科学地开展员工绩效考核工作,从而实现高速公路部门的长久稳定发展。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方面,除了需要实现对员工工作情况、工作状态的监督管理与综合评定,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具体的考核结果,立足于高速公路的实际发展目标,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全部潜能,为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贡献出自己全部的能量。因此在将绩效考核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需要合理利用考核结果,以此为依据实现对员工薪酬的分配调整、结合员工实际工作能力适当变动其工作职位,并积极向其提供相关职业培训的机会,让员工可以同企业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
3.落实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和高速公路部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便是人力资源管理,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引领企业与高速公路部门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持续前进。通过将绩效考核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尤其是将员工的薪资待遇与其工作能力、工作情况、业绩等直接挂钩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让员工在企业当中产生归属感与依赖感,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开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绩效考核的运用帮助下能够准确掌握员工的实际想法与意见,进而不断完善相关考核与管理制度,真正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将绩效考核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能够有效帮助其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情况,并进一步明确绩效考核的发展目标,帮助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高速公路部门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未来,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大将绩效考核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力度,同时努力开拓其应用途径与方式等,从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尹璞,.员工绩效考核在高速公路基层路政管理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5卷)[C].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5.4.
篇5
关键词:房产项目;经营管理;成本控制
1 房产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特点
美国管理学教授罗宾斯在其着作《组织行为学》中指出:“房产施工企业经营理念不仅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分开来,而且对房产施工企业的兴衰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作为房产施工企业,在市场经营体制下,由自我生产型、生产经营型转入项目管理型,必须要有一套与管理型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在项目管理中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第一是必须按照程序来办事,这是作好项目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管理活动制定的各种标准和程序进行各项工作的安排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工作一致,行动一致,从而可以对工作中不和谐的现象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2)第二是必须按制度和行规来进行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具有项目本身的特点,每个项目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管理需求,因此项目管理既有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在项目管理中,必须依据制度的内容,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根据相关的合同条款、行业规定来进行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从而使项目管理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3)第三是要重视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项目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程控制也是减少项目不必要成本和费用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过程控制不仅有利于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助于项目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过程控制中,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领导的项目经理必须起到应有的作用 ,必须对各项工作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要求项目的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项目管理工作,要特别注重现场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作好协调和配合等方面的工作。(4)第四要做好责权利工作。项目管理是一项经营活动,因此必须作好项目权利和责任的分配,尤其是要作好责任制工作,要将各项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要通过业主以及监理给予的相关信息,作好责任制落实工作。(5)第五是要做好项目的总监控工作,项目部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无论工期确定还是工期进度安排,都是由项目部来进行具体指挥和实施的。项目部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选择并在实践当中给予总监控;对其他各职能部门职能发挥,项目部要给予充分的空间,保证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从而提高监督和控制的效率。
2.严格房产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房产项目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成本控制对于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时项目的运行的目标是获得利润,而成本控制是提升项目内部效率,节省各种资源,减少浪费的必要过程,因此加强房产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经营管理必不可缺少的内容。要做好项目成本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采购成本的控制
采购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一个基础部分,因为对于大多数施工单位来说,采购成本占的比重比较大,而且采购成本控制由于涉及到与外部单位有经济来往,因此比较难以管理和控制。在对采购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严格规范采购管理制度,要采用批量的采购方法,做到 “降价节支”。
(1) 劳务采购的成本控制。劳务采购是采购成本发生的重要方面,对此种成本控制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①建立临时劳务工卡制度,要对劳务人员的身份进行管理和总量控制。②对按工序采购时劳务组织的结算进行两级控制, 做到不超价、超量、超前结算, 以督促和保证该劳务组织在工序施工中达到成本控制目标和保证施工质量及人员安全。项目部对现场职工按现场劳动定额实际需要实行按计划、总额控制和动态滚动管理。
( 2) 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主材由业主指定供应和采购, 辅助类材料由项目部主持采购。成本控制的方法是: 主材的供应要做到计划编制和审批数量适度验收和发货及时、准确, 使用中避免浪费和杜绝意外损失; 对辅助类材料及配件原则上实行集中统一采购,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批量采购效益;对业主合同规定允许调差的材料, 要手续齐备, 定期申报。此外, 材料采购中, 必须重视对运输成本的控制。
( 3) 设备采购。控制设备采购, 本着指挥部内部资源共享原则, 如装载机、大型自卸车、反铲、潜孔钻机、湿喷机等, 基本上是由指挥部提供, 项目部租赁使用和管理;工程完工后, 大型的采购设备的业务基本上不会发生,那么就要对现有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给予最充分的利用,以有效降低成本和费用的发生。工程设备配置和使用必须严格定额管理和定额控制, 以使设备有效地发挥其效率。设备在停止使用后,要给予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2.2 资金管理的成本控制对项目部货币资金实行严格控制、计划管理。项目部每月按下属工程科批准的生产计划中对资金的需求( 包括工资、材料采购及其他等) 编制资金计划表, 上报审批。执行中凡计划外超过1 万元的事项, 都必须另行上报, 审批同意后才能支出。通过实行资金集中计划管理既保证了项目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又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的无效占用, 控制了在资金管理当中的漏洞和风险的发生, 从而有效降低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资金成本。
3加强房产房产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办法
3.1 房产施工企业应重成本核算, 提高全员成本意识
房产项目管理的责任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房产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而成本核算是提高施工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加强成本核算应该由传统的事后成本控制向事前主动管理和控制转变。房产施工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基础管理,及时掌握经营活动的动态, 随时发现项目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要通过数据的变化来寻求内部深层次的原因,并及时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要通过树立全员成本的观念和意识,来提高项目参与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积极性,要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制度来激发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加强关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宣传工作,要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成本控制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积极意义,要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使大家了解成本目标, 并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成本管理意识,达到预期目标。
3.2 完善的成本经营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体系,是房产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必须结合项目管理的具体实践和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管理的内外部条件的分析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考察,来认识成本管理体系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有利于弥补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不合理的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揭示房产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并通过科学的反馈和控制机制,为房产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案和对策。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房产施工企业如果不健全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就将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因为不健全的制度,最容易出现问题。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是一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必须发展要求,没有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作为保障,那么企业很多的工作都无法展开,即使展开了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3.3实行全过程的现代化经营管理。
要提高房产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完善房产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加速房产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房产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房产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现代化经营管理,需要现代化管理方法作为基础,比如在现代化的管理环境当中,要加强成本预测科学化,要有加强财务成本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的协同性,要重视研究现代化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管理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质量和效率。
3.4建立优秀经营队伍
人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人是具有思想和行动能力的综合型生产力的创造者与实践者。在项目管理中,一切活动的成败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和发挥,因此必须重视人的力量。房产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需要高素质人才参与进来。如果参与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那么项目经营管理必将遭遇失败。在房产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通过选拔和人才引进的方式,来为项目经营管理提供人才保证。要对引进的人力资源进行岗位培训和能力培训,要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房产项目经营管理是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管理活动,一方面经营管理参与人员必须具有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也项目本身有关的技术知识。而且参与管理的人员还必须懂经营,熟悉相关法律、行业行规。在经营管理当中,有些东西是需要不断摸索前进的,既没有模仿的对象,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完全需要参与者通过自我感悟来领会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精华所在,因此房产项目经营管理向管理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要提高房地产项目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运行质量,就必须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通过科学的薪酬激励制度以及评价机制,来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和素质。
篇6
经营管理是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活动。经营管理能够对单位员工起到激励作用,能够推动单位的快速发展。经营管理的内容为单位经营形式及管理体制的合理确定,并进行管理机构的设置,通过管理人员配置,进行市场调研工作,为及时掌控市场经济信息提供依据,进而达到科学预测与决策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进行单位经营方针、目标及生产结构的确定,同时进行经营计划的编制与经济合同的制定。战略、决策、开发、财务及公共关系职能为经营管理的五大职能,其内容如下:
1.战略职能。
作为单位经营管理的第一要务,战略职能发挥是否充分,对单位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极为复杂,对经营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竞争也愈加激烈。为取得良好发展,单位必须重视战略职能,实现战略目标。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经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制定、战略重点选择等都是战略职能的内容。
2.决策职能。
决策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单位经营是否良好,决策职能起决定作用。只有确保决策的准确性,才能充分发挥单位的优势,才能在风险经营管理中降低风险,推动单位发展。
3.开发职能。
人、财、物是开发的主要内容,产品、市场及技术开发为经营管理开发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做好能力开发工作。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单位只有重视人才、挖掘人才,才能提升单位市场竞争力。
4.财务职能。
筹措、运用资金及增值的过程被称为财务过程。筹措资金是财务职能的重点,只有在财务职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以上职能的作用。同时利用财务职能,才能进行经营管理效果评价。
5.公共关系职能。
单位和投资者的关系、竞争者的关系等都属于公共关系职能,做好公共关系职能工作,才能加大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协调发展。
二、地勘单位经营管理的特点
各种自利人的集合为企业,在该组织中,要求各种人从事其最合适的工作,以此为单位作出贡献,在取得相应回报与利益的同时,实现其价值。地勘单位生存、发展过程中,必须对社会需求进行最大限度满足,才能实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地勘专业—市场机制—民主管理”为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模式。
地勘专业技术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向外不断延伸。作为地勘单位的主体,只有确保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但市场经营工作中具有复杂的特点,通过民主管理,可达到监督、听取建议的作用。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应进行核算单位的合理划分,进行市场内部价格与运营规则的建立,实现有偿使用人、物、财,根据项目内容,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在核算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内部银行的设置,这样可起到成本降低的最佳效果。
2.单位进行一个法人的设置,多个资质的建立。
实现统一集中式管理,通过经营管理层对整体经济效益进行整合,避免分散利润等情况的出现,以此增强整个单位的经济实力。合理分离地质经营层和生产作业层,避免经营者自行组织施工。在管理过程中,实行地质经营、项目管理一体化,降低风险。
3.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方式,考核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权责发生制进行考核,考核可以将衡量依据提供给管理部门,通过审批对员工工作效率进行确定,这也是各个执行单位工作业绩评价的标准,在比较分析各个部门实际工作情况的同时,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各管理层次和责任人员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员工奖惩的可靠保障。
三、深化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措施
作为地勘单位战略目标实现与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实施目标在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地质勘查行业对经济发展观进行充分体现的同时,并选用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正确指导。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必须明确地勘单位与各方之间的关系,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地勘单位经济管理目标,达到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提升经营管理意识。
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为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必须提高地勘单位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地勘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对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与决策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其具备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及协调能力。随后加大地质勘查人员专业技术、安全施工教育力度,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进行有效提升。在地质勘测前期,合理配置人员,并进行经营管理责任制的制定。遵循有关标准对地质勘查建设所有投资进行经济责任的划分,并向各个部门进行落实,紧密结合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成本信息、考核信息等,以此增强各个建设部门、员工的责任感,在责权范围内,有效提升全员经营管理意识。在评定施工人员绩效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奖罚措施,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最大限度地调动,提升工作效率。
2.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这是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的观点。由此可见,创新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在最优化预定目标活动实现过程中,决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地勘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决策水平提升,要求决策具有民主化、科学化及群体化,在决策创新中必须对其随意性进行克服。产业发展方向应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合,合理设置产业结构,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才能对地勘单位经营发展的范围、进度进行充分展现。通过改进科技,地勘经济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完善法律法规。
作为政府管理地勘单位的必要手段,法律法规是国家市场准入的标准,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增强地勘单位的竞争力。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等,不仅从政策、法律上对地勘单位职责进行划分,更对其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完善法律法规,决定着地勘单位经济效益能否实现。这种方式的应用,对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极为有利,是地勘单位经济控制管理与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为此地勘单位必须重视各阶段管理工作,提升单位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单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4.发展目标建立。
按照资产、人员、市场开发与地矿项目实际状况地勘院可将年度经营指标下达给分院。遵循各自产业结构分院可对经营目标进行分化、细化。通过经营策略的合理制定,可完成年度经营目标。遵循各分院地勘项目、完成经营目标的具体情况,地勘院可进行发展目标的建立。地勘院应对市场动态进行充分研究,对该行业及有关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准确预测市场走向,并按照预测结果进行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规划的制定。
5.健全信息管理体系。
单位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各种信息的传递。地勘单位不仅要收集各种地勘项目信息,还要对市场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特别是在地方地勘项目、矿山项目中,应将勘察信息及时进行传递,确保矿权流转的合法性、有效性。经营工作总结应半年开展一次,在详细总结的前提下,年末还要进行下年度经营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进行资料上报。在机密信息存储中,应提升员工的责任心,避免泄密等情况的出现,降低危害,如出现该问题,应加以严惩。
四、结束语
篇7
首先,缺乏一套科学创新的管理模式来有效地我国当下的电力行业发展。管理模式陈旧难以解决新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构建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电力企业的科学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信息快速流通,管理要综合但要分工需明确。其次,信息化管理建设程度严重不足。上述提到综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部门整合到一个公共的信息交流平台,也就需要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计算机网络在办公中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当成为我们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以营销和向用户服务为例,通过网络来加强我们的营销力度,提高我们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信息化管理建设迫在眉睫,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来积极推进企业发展。最后,品牌效应和企业文化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的品牌效应是企业最直接的宣传手段,然而电力企业最为老牌产业,一直忽视这种品牌效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趋势十分明朗。电力企业员工不应再是一个饭碗端到底,这种“铁饭碗”已经不该存在,它会严重抑制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但有一种内在的企业文化不该被取缔,应当很好地传承下去。例如良好的合同制聘任方式,合理的薪资分配制度可以很好地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电力企业要以“服务质量第一”为其宗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的员工退休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等等。
二、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基本原则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要求电力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对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进行重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内年生产总值将翻两番,装机容量需要在现今基础上翻一番,在未来的8年间我国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3300万千瓦。[3]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发展仍然处在一个紧要关头,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可以保证企业的高速发展,同时进行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但电力企业在创新经营管理策略的同时,要考虑到一些其他的基本原则。1.时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原则计划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下企业要想持续前进,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市场经济需求来调整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做到与市场接轨。电力企业长期以来都在变革重组,包括制度改革、企业结构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等,但改革的方向肯定是要同市场经济协调,进而促进国家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任何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都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改革企业内部与市场相连环节中不相适应的机制和管理,使企业的管理适应市场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效益。2.企业人才为核心的原则任何时期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员工团队,管理型人才尤为难得。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还有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协调能力。电力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新型管理型人才。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决策时往往需要良好的大局观,要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以人为本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更是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石。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说到底是以人为核心的创新,人才是电力企业最为宝贵的生产资源。3.注重信息反馈原则电力企业向消费者提品服务,我们需要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发聩,以此来确定企业的发展进度,及时地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企业生产,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创新管理的过程必定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调整适应是电力企业发展前进的必要历程。注重市场反馈,保障信息流通,及时处理电力企业创新过程中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部分和环节,使得企业资源充分利用。
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电力企业也针对自身的管理系统进行创新,提出了许多新的经营管理策略。[4]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任何生产实践都要以理论为指导,更新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就是要为企业创新指引方向。电力企业要实现产权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创建好企业的法人代表制度,实现政企分离。政府逐步减少对电力企业的干预,放宽电力企业的束缚,让其以一种更为宽松自由的姿态来迎接市场经济的浪潮。企业的规章制度也要创新,创立合理的晋升制度,奖惩体系,给员工以信心和鼓励。整合市场资源,开展多渠道营销。电力企业也要注重营销手段的多样性,不能还是保持计划经济下的盲目自信,要坚持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多渠道营销就是要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新媒体渠道去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市场经济下就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营销管理也是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电力企业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就必须迎合市场。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制定科技管理发展策略。科学技术在电力企业市场的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任何产业科技的发展都会促进对电力行业的跨越,电力企业只有抓住科学技术的发展契机,才能走在行业前列。科技管理要以科技人才管理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员的薪酬福利制度。另外,要鼓励科技人员去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其行业领航者的作用,改善其科研环境,在重要的科研领域要注重合作,共同推进电力行业的进步。科技管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专人专项地长久发展。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现阶段;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普及,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贸易往来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着相对落后、混乱的局面,在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高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限制因素。因此,认真分析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促进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就现阶段企业创新经营管理问题,提出了以下创新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企业管理
就现阶段的形势而言,企业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难以维持。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淡薄、基础管理不扎实、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现场管理不规范等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越来越复杂的抑制因素,企业必须转变思想,强化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其完成由粗放型向低耗、高效型科学现代化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有效实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质量、资源、结构等因素的协调统一。因此,企业应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2.正确把握切入点,坚持科学决策
成功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之上。因此,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应加强对于政策的研究,准确判断出市场经济的宏观形势与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向,不断提高分析与驾驭经济形势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应在宏观调控中善于把握机遇,并结合自身特点,提升企业资源的可支配性,确保主客观的和谐统一。
同时,成功的决策也需建立在自身与外部条件相平衡的基础上。为此,应辩证地分析企业内外部的有利于与不利条件,对可利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以为正确的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山水泥公司便把握住了对皖北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了企业在皖北建材行业的发展优势,将企业发展成了一个资源利用型、环境友好型的水泥建材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充分利用粉煤灰、炉碴等废弃物为原料,变废为宝,在改善工业区生产环境的同时,贯彻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注重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元素,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内部的多项经营管理。尤其对于现阶段日益繁杂的经营管理工作而言,缺乏科技创新,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产品,企业就很难生存。换句话说,失去了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失去了竞争优势,企业连基础的生存可能都没有了,也就谈不上经营管理了。为此,企业应努力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在提高企业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使企业经济效益取得应有的保障。在此过程中,还应加强企业后续技术设备的完善与更新,以为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提供完善的软硬件基础。因此,科技创新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顶梁柱,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是确保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
4.坚持“以人为本”经营管理理念
为了彻底转变传统以强制力量来进行职工管理的方式,应转变思想,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此,企业应大力实行人性化管理,以激发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与参与企业决策的意识。例如,公司员工在“以人文本”经营管理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为公司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关于生产工艺的建议,使生产工艺取得了相应的突破,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如,有些员工提出用粉煤灰生产水泥的建议,在该建议运用到生产运营之后,一年可使用近百万吨的粉煤灰。通过对粉煤灰与工业废渣原料的使用,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增产增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效益水平。
5.完善企业文化,优化经营管理
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如同一个人的习惯一样,一旦形成一种固化的模式,就会满足于现状,很难改变,并缺乏相应的开拓进取精神。对于现阶段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而言,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环境、市场、机遇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如果经营管理模式过于固化,会增加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只有不断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优化,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为此,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5.1用企业文化弥补管理制度中的不足
泰罗的“科学管理”重心比较倾向于硬性的制度管理。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现代管理制度理念,但却缺乏弹性与柔性,甚至会引发劳资矛盾、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等。为避免这一状况的出现,就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利用制度的理性与文化的非线性来实施“人性化”管理。在尊重工作、感情、贡献的基础上,将“我被管理”的模式转变成“我要管理”的模式,并以激励为主要倡导措施的文化理念来引导柔性管理工作的开展。以让员工在自由、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激发出内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从而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呈现出解决制度缺损与优化管理的双重效果。
5.2倡导企业文化,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要素管理
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不仅仅是投入相应的生产材料、技术等要素,并将其转化成利润的过程,这期间离不开企业员工凝心聚力的努力奋斗。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集合,生产要素也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人力资源要素则是其中的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便也体现出文化所起到的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导向、凝聚力等特殊作用,能够使处在不同岗位上的员工在不同的环境中自觉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转变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将企业资源要素转变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并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将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转变成现实的企业利润。
篇9
历史证明,任何一次变革都必然以一定的精神和理念作为支撑,企业也不例外。改革转型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重塑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不仅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流程、营销服务和人员队伍等层面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也需要加强专业精神培育,从理念、文化等层面助推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提升。1、要重塑爱岗敬业意识。敬业爱岗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基本要求。要强化每个员工对自身职业角色的清晰认知和职业原则的高度敬畏,明确本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规范,并且努力追求卓越、做到最好。2、要树立高度的品质意识。品质意识是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对最佳工作品质和最高客户满意度是专业化的最高体现。要以最佳品质为目标,不断提高管理决策能力、基层执行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系统支撑能力,努力提高客户满意度。3、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人是有组织的动物,个体的价值需要在同他人的合作中得以体现。要让每个员工找准在岗位分工和价值创造链条上的位置,明确岗位职责,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有机统一。
二、推动组织架构向矩阵式转变
矩阵式是适应专业化经营管理要求的成功模式,也是代表商业银行发展方向的典型的现代化模式。作为规模庞大、机构众多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选择矩阵式作为其组织架构目标模式就成为必然。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则:1、结合实际的原则。中国文化及市场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选择何种组织架构,还要看整个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的认同,绝不能脱离国内的实际,一味地照搬照套,追求统一的标准模式,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过大的转型成本。2、把握核心的原则。选择和认同矩阵式的经营理念和基本设计原则,要比照搬其架构的“模型”重要的多。特别是要把握以客户为中心,增强营销功能,加大营销力度;实行专业化和垂直型管理,提升各类机构运行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理顺前中后台关系,突出业务部门的核心地位;合理确定管理链长度和管理半径,使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顺畅、协作和均衡运作;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突出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等核心思想和原则。3、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条件,包括信息技术和管理会计等,循序渐近,突出重点,分段实施,努力降低转型风险和成本。
三、提升营销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综合化营销、专业化服务是展现银行经营服务能力的最直接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对银行现代化、专业化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检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强调综合营销服务的较多,在营销服务的专业化方面仍需要加强。1、要做好综合性和专业性渠道的平衡。大部分支行网点都要由传统对公、对私网点,逐步转型成综合性、精品化的营销服务平台。同时,要积极适应市场客户需要,加快财富中心、理财中心、个贷中心、商务中心、小企业中心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电子渠道建设和布局,提升电子渠道的替代和服务能力。2、要加强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要通过内部培训提升和外部市场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建设一大批包括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理财经理、客户经理、风险经理、金融分析师、计算机、法律、研究分析等各方面人员专业化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3、要培育专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要完善产品创新流程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创新人才队伍,在投资银行、个人理财、对公理财及衍生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建立自身的优势,摆脱目前产品同质化、大众化的困局。
四、加强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建设
篇10
关键词:出版企业 财务管理 运营资金
一、转企改制后加强出版行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出版行业转企改制的深入完成,以前的事业单位缺乏企业运营机制,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了。出版企业必须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更加适应转企改制对出版企业的管理需要。通过强化财务管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未来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出版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出版单位财务人员大多数本身并没有建立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这一观念,多数出版企业的财务人员在单位地位低,领导及其它相关业务部门不重视,认为财务部门只是单纯的执行和服务部门,财务人员只是单纯的算账、记账先生,财务人员不具备管理能力,没必要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因此,导致财务人员甚至财务负责人参与管理的底气不足,权力不够,说话无执行力度,生产经营信息获取不及时,完全难以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有的管理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出版企业大多没有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办法,导致日常工作中各种违规现象经常发生,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永远处于一个无法控制的状态,例如大多数的出版企业不重视非现金资产的管理,没有建立存货管理制度,存货不设专人管理,职责不明确,退货入库不及时甚至不入库,不入账,导致存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大量存货资产流失严重,管理不到位。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出版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可以有效避免或者降低财务管理中的各种违规违章行为的发生。
(三)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预算管理薄弱。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出版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财务管理基本不实行预算管理,不编制预算或者有预算但不按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效果差。缺乏严格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机制;不重视市场的调查与预测,预算指标缺乏弹性,编制不科学,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预算效果达不到预期。
财务分析工作薄弱。出版企业的财务部门每年也会定期按照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统一要求撰写财务分析,但财务部门所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仅以数字论数字的财务分析模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分析的需求,财务部门所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往往目的性不明确、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分析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分析内容不够全面等等,无法成为管理者做出决策进行宏观管理的依据。财务部门财务分析能力薄弱。
(四)缺乏资金运营管理能力
大多数出版企业,企业整体资金循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图书出版和发行回款。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一是财政性补助,二是发行回款。目前图书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网络销售、实体店经营和系统发行,近年来随着系统发行量的逐渐委缩,网络销售对各省市实体店铺销售的冲击,以及名省市新华书店整合,改制,出版企业发行图书在途数量加大,账期延长。图书结算周期长,造成出版企业资金回笼效率低,信用风险大。而现在的出版企业大多采用商业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比例不断增加,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有限,业务部门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导致大量应收账款在规定账期内无法催回而形成呆死账,从而使出版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陷入财务困境从而导致企业危机。
财务人员获取生产经营信息落后,甚至无法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只要见到领导签字批示就执行付款,使得企业在资金使用上随意性强,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不实行预算管理。在现金充足时,没有制定有利的投资方案,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而有些出版企业各业务部门,在不考虑企业现金流量的情况下要求财务部门大量的支付各种费用,盲目使用资金。同时账款结算时大批量的退货导致资金回收效果下降。退货率逐年的上升和盲目的造货量致使库存图书不断积压,企业资金基本占用在发行环节和库存图书上, 企业新书出版受到了资金限制, 财务风险增加。
此外,不少出版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对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的管理,财务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三、提高出版行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
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财务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财务工作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个角落,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列、会计账簿的登记,到最终生成准确无误的财务会计报表,为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使领导了解财务状况,并据以做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大量繁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必须从记账、算账转移到预测、决策上来,为了更好的适应出版企业财务工作特点,出版企业必须拥有或者努力培养既懂得计算机知识,又懂得各相关税收法律知识,并且精通财务知识等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出版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身要树立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观念,加强经济管理、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能够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更加简洁高效,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未来出版企业的发展迫切的需要复合型财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