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产品开发
一、引言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竞争力,是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第五代战略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C.K.Prahalad&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上的地位,使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学术流派的学识。”这个概念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要点:第一,知识性,在知识理论体系中,“技能”属于技能知识(Know-how),“技术”属于事实知识(Know-what),均显示了知识的实体性;第二,整合性,“协调”和“结合”的对象是知识,表明了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知识的获取、交流、共享等动态性特征;第三,积累性,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知识活动的结果,同知识一样存在着生命周期。
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源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Porter的第四代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将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偏重于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缺少企业内部能力、绩效、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远远超过porter的五力模型范围,因此能较完美地将企业内外因素分析融于一体。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经济学起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马歇尔的古典企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学起源是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由于起源的多重性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流派的多样性。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的研究一直是银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随着银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的有效管理手段。业内人士认为,对微观核心能力结构的科学解析是商业银行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管理绩效得以顺利产生的基础平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银行业管理的三大支柱使商业银行的定位出现了新变化,其核心功能不再是简单的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务,而是风险管理,因此,原有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已经很难有效适用于新的银行管理环境。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微观结构的重新定位是我国银行管理活动刻不容缓之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了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变成支撑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基础平台。现代银行从本质上看是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升级换代不断为银行提供新的价值创造空间。在全球银行业日益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形势下,许多银行把增加信息技术投入作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战略。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的解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研究的理论概述
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性前提。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方面,王创(2001)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预测、研究开发、金融服务、经营决策和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由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关键技术、关键程序、关键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使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罗仲平,蒋琳(2003)认为: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更好服务和获取更多财富的综合能力,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的综合体。张同健(2007)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战胜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能力。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方面,郭聚光、舒红斌(2006)认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人才聚合及知识管理能力、核心客户及核心业务开发能力、组织效率。吴龙龙认为(2006)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宣丹妮(2004)认为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为如下要素: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报酬率、存贷款利差、销售净利率;成长能力包括存贷款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理论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资产质量包括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准备金覆盖率;抗风险能力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李政(2006)从创新的角度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分解为如下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价值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张同健(2007)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角度将银行核心能力分为五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理论解析
信息化与银行业务的高度融合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根本特征,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战略,旨在促进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而这些前沿性管理战略的实施均依赖于高效的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与解析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研究的主题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工具,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关注企业的整体绩效。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采用了衡量企业未来绩效启动因素的方法,能够将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趋势与近期财务效益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本研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体系分解为四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ξ1)、市场销售能力(ξ2)、内部控制能力(ξ3)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ξ4),分别对应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要素。
现代银行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性成果,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要素;市场销售能力是银行价值在金融市场上的体现,是客户群体对银行价值的集中性反应,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顾客”要素;内部控制能力是提高银行内部各种业务流程效率与管理流程效率、降低各种银行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是银行实现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流程”要素;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焦点,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银行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员工学习与成长”要素。
(三)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体系的确立
根据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成果及理论解析,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IT建设的经验以及核心能力培育的实践,本研究可以构建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要素,每个要素包含四个指标,共形成4要素16指标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具体结构与内容如图1所示。
三、模型检验
(一)技术思路
本研究已构建起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而理论体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经过经验性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模型验证方法,可以验证因子负荷的显著性、因子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和指标误差方差的显著性,以最大限度地改进理论模型的应用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结构方程模型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模型验证的主要目的是:择取各个要素指标体系中与潜变量高度相关的指标,根据因子负荷调整指标与潜变量的从属关系,提出与所有潜变量缺乏相关性的指标,从而形成与管理实践高度吻合的理论模型。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对16个观察指标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本项目的研究过程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部事后监督处与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本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样本量与观察指标数量之比约为8: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基本要求。调查对象全部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四个要素的Cronbach α系数值分别为0.7213、0.8080、0.7912与0.8133,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150份有效样本中,中国工商银行50份,中国银行50份,中国农业银行25份,中国建设银行25份,因此,样本总体在行业结构上能够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的
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显著性较低的因子负荷说明测度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缺乏相关性,即指标的变化对于潜变量的变化缺乏灵敏性。在弱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该指标的特性超出潜变量内涵的理论约束之外,即将该测度指标纳入相应的潜变量体系之中将会存在较大的非合理性与非理论支持性。在强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指标状态缺乏变异性,指标观察值局限于狭隘区间,不能有效地反映潜变量的特性。针对管理学研究经验而言,对因子负荷的实践意义的判断要密切联系现实的行业运作特征,将行业数据收集时的感性认识列为因子特性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和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在强系统理论约束下的管理行为中,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往往反映两种极端的状态,即相应的管理行为在限定的行为空间内处于高度成熟状态或高度匮乏状态,而居于中间狭隘区域的几率相对较低,在常规管理活动中可以忽略。当然,最后的状态判断与选择必须借助于研究主体的行业实践经验,并以现实的行业运作特性为依据。
得因子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
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 所示。
四、结论
一是由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本研究设计的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结构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价值。
二是由因子负荷参数列表可知,指标X1、X7、X11的负荷系数缺乏显著性。因此,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样本调查经验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目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对风险控制能力要素形成显著的促进功能。其次,市场销售能力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对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培育,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一个传统性的问题。最后,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反馈机制的构建,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回路,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
三是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风险控制能力要素与内部控制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同时,市场销售能力要素和产品创新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改善显著地促进了市场销售能力的改善。
四是根据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总体结果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促进功能,因此,核心能力结构已进入一种成熟状态。另外,由于存在若干因子负荷的非显著性,以及因子相关系数的弱相关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战略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同健,胡亚会.基于数据调查的国有银行内部控制测评模型经验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9):21-25.
[2]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实证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5.
[3]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体系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6-120.
[4] 张同健.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实证研究[J].贵阳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19.
篇2
一、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1.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银行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将贷款持有到期的贷款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信贷资金需求。当时,承担美国大部分住宅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蓄金融机构,在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的冲击下,储蓄资金被大量提取,从而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为摆脱这一困境,美国政府决定启动并激活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1968年,美国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公开发行“过手证券”,开创了资产证券化先河;1985年,美国又推出了汽车贷款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品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被仅仅理解为商业银行解决流动性不足的手段,而是在更重要的意义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容丰富的理财观念和方式。
2.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发起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别目的载体)、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发起人将待证券化的资产组合成资产池,并以销售的方式转移给SPV作为其基础资产;然后,SPV以该基础资产预期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作为支撑,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Asset-basedSecurity),并用发行收入向发起人支付购买基础资产费用,并最终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偿还投资者。
在上述过程中,SPV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在其与发起人之间构架了风险隔离机制。这样,在发起人破产时,被出售的资产池内的资产不作为发起人的破产财产参与破产清算,从而达到了破产隔离的目的。破产隔离机制使得资产池的质量与发起人自身的信用水平分离开来,投资者就不会再受到发起人的信用风险影响。另一方面,SPV对所取得的基础资产通过外部信用增级(如证券保险等)或内部信用增级(如超额抵押等),以提高证券化后资产的信用等级,吸引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化解初始贷款人的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银行的负债以中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尤其是贷款资产则出现长期化倾向。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普通贷款项目也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使得商业银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长期合约所框定。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处于整个市场与经济波动中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为解决这一矛盾,传统商业银行只能严格限制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其结果是社会中长期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出现,则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同时,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需要,将原来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转化为证券,并销售出去,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因此,资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过程。
2.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来源,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表外业务的发展,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竞相发展中间业务,且已形成一股新兴的国际金融潮流。对于它们而言,中间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40%—50%,有的甚至超过7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尚主要集中在结算类和类,并且,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大约只有6%—17%.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仍严重依赖利差收入。为应对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产证券化的推出,给商业银行扩大收益来源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贷款银行在出售基础资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其他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及发行服务等而获得收入。
3.资产证券化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加强管理约束,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商业银行为促使其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全面增强信贷业务管理约束,建立健全较好的产品定价和信贷管理基本机制,将信贷产品标准化、规范化,锁定风险、简化信息含量,增强证券化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为基础资产信用增级所花费的成本,同时增强投资者对证券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进而降低商业银行融资代价、提高基础资产的销售价格。
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促使其主动增强业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过程。
4.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本充足率
。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有效地管理资产负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如某一揽子贷款或部分应收款,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同时,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于是,商业银行可以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债结构随之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也趋于合理。同时,贷款的风险权重常常高于债券的风险权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银行可以通过对其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来改善其资本充足率的大小。这对我国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的商业银行而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目前,我国处于入世的“后过渡期”,2006年,我国金融领域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建行、中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和上市前准备工作,工行、农行也明确了在今后几年争取上市的目标。一时间,能否成功改组上市似乎成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最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上市方面——这只能说是商业银行改革成功的市场表现,银行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才应是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
资产证券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应对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
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并已有初步尝试。2003年初,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债权金额25.52亿元,被称为我国第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2003年6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成功推出账面价值约132亿元的资产处置信托项目。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对于资产证券化,无论是理论知识准备还是实际操作经验,都还十分欠缺,在社会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国在开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加以注意。
1.评级成本问题。我国国内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评级并不高,而较低的信用评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融资成本,同时,为评级而聘请国际专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所以,从商业角度考虑,我国现阶段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不适宜广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施。但随着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走出国门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加快信用体系及相关机制建设,提高企业及其资产信用等级,并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应对全球化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
2.会计、税收、法律问题。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是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涉及证券资产的合法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与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结果。因此,我国应加快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关会计、税收、法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该项业务在我国的应用。3.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我国在积极研究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其中有关潜在风险的化解对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当然,上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应加快相关问题的研究,积极完善各方面条件,边摸索边实践,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林龙、王勇,《现代西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管理》,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
2.余龙武、郭田勇,《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经营与监管》,2002,中国商业出版社。
3.吴青,“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国际金融研究》,1999.12.
4.程虎,“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
篇3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商业银行效率测度方法;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模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4.35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研究
于良春,鞠源(2000)对中国银行主要业务种类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近年来的集中程度一直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前四家银行拥有的市场份额长期居高不下,但从各项集中率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该市场的垄断程度有所下降,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H指数的估算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已初步具备垄断竞争型市场的结构特点。叶欣,郭建伟,冯宗宪(2001)运用目前国际上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中国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竞争性较强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的重要结论。
从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历史看,商业银行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和效率:
(一)加强内部控制是外部刚性监管的要求
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性高,利益关联度高,失败容忍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因此,各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尤为重要,并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新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建立了符合本国特点的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市场退出等环节的监管,监管的严格性越来越强。
(二)加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自身稳健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自控能力,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走依法稳健经营的步子。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础
金融业的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弱专用性,相互转换十分便利,这些特性决定了金融业综合经营要比其他行业更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这也使得单个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机制失控而产生金融风险,并往往通过连锁反映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甚至酿成区域性或传统性的金融危机。
(四)加强内部控制是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在世界各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的跨境业务活动不断增长,并购不断增多,专业化和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急剧加增,后果也更加严重,内部控制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稳定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竞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体之间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银行竞争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安身立命并谋求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系。运用竞争力研究两大先趋组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竞争力方程的思想,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可以表示为:
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竞争力资产×商业银行竞争力过程
资产在这里不是会计学意义上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固有的或创造的”资产;过程是指商业银行“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所产生的竞争力。”在资产一定的条件下,成功地转换过程以增加财富并为后人创造新资产是竞争力的核心。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一)从宏观层面而言
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必须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人手,推进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主要对策包括:
1,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金融主题,促进同业竞争。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构建完善的市场规则,促进金融体系的内生性约束机制的形成。3,明确政府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弱化政府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弱化政府对金融体制的影响,应在政府促进市场规则上下工夫,政府应着力完善市场规则体系,营造公平合理的外部经营管理,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4,建立市场化政府宏观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存量改革,特别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理顺政府与持股银行之间的委托―关系,塑造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银行主体。5,要在强化监管的前提下,探索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推进混业经营的发展,壮大银行机构的实力,提升银行机构的竞争力。金融控股集团是一家母公司控制多家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与单一的金融结构相比,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的优势在于通过科学的组织架构,金融创新优势,风险分散优势。
(二)从微观层面上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银行效率是指银行在进行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率,即银行经营活动中投人与产出之比,如果能以较少的投人取得较多的且有效的产出,则说明银行效益高,反之,银行效益就低。
银行效益作为银行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评价、范畴,是要说明银行经营活动的效率和利益。
因此,一项货币经营活动,最终能给从事这一项货币经营活动的银行和社会带来多少利益,就是其概念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陈伟光,银行产业组织与中国银行业结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1
2 楼裕胜,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
3 李文军,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篇4
[关键词] 零售银行零售业务转型
一、什么是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是相对于传统的批发银行而言的、是以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网络银行及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零售银行起源于600年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在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的收入来源中,零售银行业务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与传统的公司业务相比,零售银行所占用的资本金少、业务规模庞大、单笔业务金额有限、创新空间广阔,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零售银行业务日益为现代商业银行所重视,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偏重于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一直以来,批发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零售业务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20%。
2004年,招行行长马蔚华提出要打造“零售银行”,并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卡中心,相继地,民生、浦发也都在上海成立信用卡中心,并逐渐实行成本独立核算的内部事业部制。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正式并更名为中信银行,去掉了“实业”二字,表明了向零售业进军的决心。与此同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都进行了经营战略的调整,掀开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序幕。
三、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向零售银行转型原因分析
1.发展零售业务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1)银行业的发展受监管部门和巴塞尔协议Ⅱ的约束。2004年3月1日,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到2007年1月1日,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一方面,银行的发展要受到这个刚性标准的约束,银行要扩大经营规模,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准备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若要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资本充足率是其生命线。这时,零售业务的准备金要求比批发业务少的优势就开始显现出来。
(2)利率市场化将打破了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将被打破,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入。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流动性普遍过剩,截至2006年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总额为9.7万亿元,是2000年底是4倍多;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也从2000年底的80%下降到目前的54%。流动性资金的过剩导致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势必进行削价竞争,这会导致利差的进一步收窄和上存资金利率下调。
(3)金融机构竞争激烈,金融脱媒趋势加强。商业银行发展到今天,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传统的批发业务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而与此同时,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的竞争也已硝烟弥漫,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一是直接融资大幅增加。二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超过1400亿元,而2006年的整体规模预计将超过3000亿元。由于短期融资券的成本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大量优质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被替代掉,对银行贷款的稳定性和收益率造成直接冲击。这样,银行的长短期贷款产品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均出现了代替产品,银行整体经营环境更加严峻。
(4)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2006年12月11日,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高效的服务以及丰富的经验,而且外资银行不受国内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约束。这也就使得外资银行将在我国享受“超国民待遇”。而与此同时,国内银行还受“分业经营”机制的束缚。为了扭转业务竞争上的劣势地位,于是国内银行纷纷主动出击,拓展零售业务。
2.在我国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有了现实的可能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居民的消费也因此同步增长,这就为在中国发展零售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的城市家庭、1.7亿人口步入中产阶层,这些将是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同时,金融消费主体的日益扩大为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
篇5
(一)影子银行的界定
影子银行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最初是为了规避政府对利率的管制而产生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规模迅速壮大,直至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其才为人们所熟知,得到学界的研究。影子银行可以理解为执行部分传统银行功能,其在金融体系中提供信用中介服务时不受或少受监管的机构或业务。
(二)国内影子银行的特点
首先,在国内影子银行是以融资为导向的,民营企业自商业银行获得融资较为困难,因此其不得不在传统金融体系外获取融资,另外政府对房地产融资的调控给房地产企业融资带来困难,为了维持资金链条,被迫寻求外部融资。其次,盈利来源在于信用利差,在银行外金融体系,融资成本远远大于银行利率,一般年利率多在1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20%甚至30%。最后,影子银行主要是为了规避监管,由于政府对利率以及准备金等的限制,部分企业难以自银行融得资金,影子银行的存在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监管。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原因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据有关机构测算指出,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最保守估计也占到GDP的三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
对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供、需以及第三方金融机构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就货币的供给方而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攀升,广大有闲钱的居民开始进行理财来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为影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二)民营企业融资的需求
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的支持,信用等级高,违约风险低,因此诸商业银行更乐意将钱贷给这些大型国企,而对于那些真正需要融资的民营企业与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而言,商业银行由于惧于承担风险,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进行诸多限制,这使得不少民营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融资困难,不得不通过其他渠道(例如民间借贷)进行融资。商业银行“喜锦上添花、惧雪中送炭”的做法,激发了我国民营企业对影子银行的巨大需求。
(三)金融机构自身的逐利性
在我国,商业银行由人民银行统一监管,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资金流动性、资金充足率等的限制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很大的约束。因此,为了规避这种约束,商业银行自然大力发展那些不受或少受约束、营利更高的表外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已成为我国影子银行的一种主要形式。
三、美国影子银行监管实践
众所周知,影子银行在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中扮演着极为不光彩的角色,因此美国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也以次贷危机的爆发分为两个阶段,下面就分别进行阐释。
(一)次贷危机前的监管
次贷危机前的监管主要是指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次贷危机爆发的2008年这段时间的监管,总体而言,在这段时期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不断放松的过程。该期,美国不断地修订和订立新的法案来鼓励金融创新,事实上这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极大地促进了影子银行的发展。
(二)次贷危机后的监管
纵观美国的经济发展史,我们能够发现每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意味着政府金融监管的改革,当然次贷危机也不例外。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转变了以外对影子银行宽松的监管模式,通过新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的制定以及“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的设立来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四、国内影子银行监管所存问题
(一)多头监管、权责不明
由于影子银行的业务常常涉及多个金融机构,这种监管模式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常导致监管冲突或监管空白,不利于影子银行的监管。此外,当前的监管模式不利于影子银行风险的隔离,当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由于监管职责的不明晰,使得影子银行业务未能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有效隔离,这样影子银行的风险事实上就与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相联系。
(二)机构监管难以应对金融创新的需要
目前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主要是对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机构进行监管,并未就某项影子银行产品进行监管,这使得当前监管难以应对影子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需要。一方面机构监管造成影子银行产品监管的割裂,这样就会使得影子银行产品的透明度降低;另一方面,当前的监管疏于对影子银行信用和流动性的监管,难以从借贷质量上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把控。
(三)信息披露与行业自律不完善
影子银行产品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风险性,在推介影子银行产品时其常会隐瞒产品的某些风险属性,信息披露的不完全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以致对投资者造成损失。影子银行不同传统银行业务,其存在是为了规避监管而存在,并且其金融创新速度远远高于传统银行业务,因此其对于自身声誉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传统金融机构,这样其就没有建立行业自律组织的内在动力。
五、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探索
鉴于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再结合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实践,特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进行积极探索,以期能改进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促进影子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建立有效的监管协同机制
由于影子银行的产品往往涉及多个金融机构,而这些机构监管又隶属于不同监管部门的问题,为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监管应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甚至可以由各监管部门共同建立统一的监管委员会,实现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二)健全影子银行自律机制
由于影子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单单依靠外部监管很难实现风险控制与内部治理的目标,因此应当尽快组建相关的行业自律组织,来规范影子银行的行为,从内部实现对影子银行风险的观测、预测与规避。
篇6
[关键词]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 多元化战略 使命漂移
一、村镇银行的缘起
从孟加拉乡村银行设立起,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就是希望借助这种新型金融组织为农村的部分相对贫困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长久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担保品,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无力为这部分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服务,贷款市场因而长期存在信贷配给问题。《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这样描述:“信贷配给是借贷市场的一种状况,其中,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在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求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提供与贷款需求相一致的贷款供给。贷款市场供给小于需求,而利率也没有出现古典模型所预期的上升以消除这种差额。从亚当,斯密描述这―现象起,凯恩斯、埃利斯、威尔逊、哈里斯、杰斐、拉塞尔、威廉姆斯等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的经典论文(1981)中,他们从贷款质量和利率水平的负相关关系角度论述了在信息不对称和由此导致的“逆选择”的条件下,信贷配给的存在性,市场失灵了。村镇银行的兴起源于对克服这种信贷配给的探索。希望通过设计一些制度安排(如中心会议制度、农户联保制度等),使金融机构有能力为部分相对贫困人群,主要提供无需担保和抵押的小额贷款等微型金融服务。尤努斯教授领导的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取得了部分成功后,推动了这种新型金融组织在世界范围中的发展和推广。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新型的金融理念和方法开始被一些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引入我国。虽然最近印度安德拉邦出现了小额信贷的违约危机,但并不表明这种模式的失败(杜晓山,2010)。
二、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进试验、试点发展到大力推动等不同阶段。按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一201 1年工作安排》的规划,到201 1年我国拟建立1027家村镇银行。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3月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建立起至2010年6月末,我国已建立214家村镇银行。按照主发起行的不同,我国现有的村镇银行可以分为全国性大型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外资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和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目前最后一种在我国占80%左右,为绝大多数。本文中主要分析以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出现的使命漂移现象。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村镇银行却表现出了与设计初衷不同的特征,似乎没有起到为我国农村部分贫困人群提供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的作用,出现了使命漂移。
三、以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
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主要体现在贷款对象、贷款方法和贷款额度偏离面向部分贫困人群、主要采用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的设计目标上。
从2007年开始,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我国的村镇银行建设,目前有高达80%左右的村镇银行属于它们发起设立。但这些村镇银行却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村镇银行,从目标客户、贷款方法等方面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只是一种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并不是为我国相对贫困的人群提供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为背后的主发起行规避金融法规、实现区域扩张的经营手段。出于追逐利润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考虑,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有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内在欲望,但受到金融法规的约束,无法快速扩张。村镇银行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机会。村镇银行不是市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对市场调节失灵的补充,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指导,这些具备商业银行背景的村镇银行必然偏离原初设计的目标,出现使命的漂移。
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以下相关数据来源于该行各年年度报告),主发起行是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占40%的股份,是最大股东,两行董事长都是刘万霞女士。
长丰科源村镇银行更像是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分行而不是理论上的村镇银行,出现了使命漂移现象。表现在:第一,贷款客户的偏离。虽然大部分贷款投在了农业部门(2009年占到了总贷款的72.92%),但在放款对象上,排名前十位的客户贷款总额占据总资本的比例在2008年到达57.8%,2009年达到47.5%,没有像理论期望的那样主要面向贫困人群发放小额贷款。目标客户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没有本质区别。2008年和2009年,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向其排名前十位的贷款客户提供的贷款总额分别占到总贷款的36%和13.5%,向其排名前十位的贷款客户提供的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57.8%和47.5%。第二,主要业务和贷款手段的偏离。由于其目标客户不是贫困人群,导致在放贷方式上也不可能主要采用小额信贷,而是主要采用普通商业银行的担保、抵押贷款。从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可以观察到,共十项的贷款业务中,只有两项是不需要抵押和担保的小额信贷,而且这两项也是该行所有业务中开展最晚的业务。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在实际运行中偏离了主要为部分贫困人群主要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模式。由于控制权实际掌握在发起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发起行经营战略的影响,比如帮助发起行实现经营区域的扩张,成为发起行在不同区域的。
四、对这种使命漂移现象的经济解释
1、利率限制
按规定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基准利率的四倍。贷款利率的人为管制可能是村镇银行出现使命漂移,无力为贫困人群提供小额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贫困人群缺乏合格的担保品和抵押品,而且大多需要的贷款额度较低,导致银行的贷款成本较大,为补偿贷款成本需要较高的贷款利率,如果考虑到不同领域的等量资本要求获取等量回报的资本运动,那就需要更高的贷款利率才能吸引商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现实中运营较好的微型金融组织通常也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如茅于轼和汤敏创办的永济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年利率最高21%,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年利率最高达到36%。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的贷款平均年利率2008年为8.75%,2009年为7.58%。在贷款利率受限的情况下,
出于追逐利润的动机,商业银行必然放贷于成本更低的领域,而大额的有抵押、有担保的贷款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从而吸引商业银行的进入。
利率限制,实质是价格管制的一种,必然导致村镇银行短缺,发展动力不足和新建速度缓慢。这可以部分解释村镇银行现有数量(214家)与规划数量(1027家)间的巨大差额,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村镇银行的异化――使命漂移,名义上的村镇银行异变,蜕化为普通商业银行。
2、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影响
作为企业,商业银行为追逐利润,有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两种战略选择。多元化战略虽对主业有补强竞争力的作用,但需要分散企业的有限资源,对主业也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多元化战略的选择通常发生在专业化经营成功实施之后。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战略在时间顺序上存在这样的安排:首先完成专业化经营,之后在利用其核心资源开展多元化战略。
我国的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其经营定位大多与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经营定位有很大重合(文远华,2004),而实力相对不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05年取得根本性突破(2006年中国银行行业年度报告),更深化了银行业业务的同质性,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导致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稳固的竞争优势地位。从而决定了大多数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现阶段处于专业化经营阶段,无力开展多元化战略。
发展真正的村镇银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多元化战略。由于地区性中小商业银行在一般放贷领域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劣势,使得在现阶段不可能开展面向贫困人群提供小额信贷的多元化战略,由它控制的村镇银行必然服从其尚未成功的专业化战略,导致村镇银行异化,出现使命漂移。这可以解释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有发展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但建立的村镇银行却并不是真正的村镇银行的现象。
3、相关公共产品的缺乏
由于缺乏合格的担保品和抵押品,商业银行会担心向贫困人群贷款的安全性,从而需要向违约风险高的借款人收取更高的利率以补贴贷款风险。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判断这种风险或者不可能或者成本太高失去经济意义。这时需要其他工具来帮助商业银行用可接受的成本鉴别借款人的风险,使借款人的私人信息用较低的成本成为公共信息。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金融危机成因
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次危机起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是,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信贷风险管理的因素[1]。
从长远看,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如何限制金融业的创新步伐,而是在于如何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如何提升监管机构监管金融风险的能力[3]。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
1.流动性缺口客观存在。从商业银行近年来经营的实际情况看,流动性供给无法充分满足流动性需求,客观上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缺口。
2.资本杠杆比率偏高。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资本杠杆比率越来越高。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下降。即便如此,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所处的社会制度背景、经济金融环境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变化,经营的安全性已不能用单一的资本充足率来衡量,在国内外金融市场日益发达从而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即使资本充足率达到警戒线以上也已不足以保证银行经营系统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3.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标准衡量,合理的资产形式及其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但是,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形式单一的问题,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较差,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高占比,必然限制了整个资产的流动性。
4.信贷资产质量低,资金沉淀现象严重。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使得占全部资产较大比重的信贷资产缺乏流动性,从而影响了资产的总体流动性。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
(一)综合指标分析
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2.存贷款的期限结构分析:期限结构失配现象严重[2]。
(二)资产流动性分析
1.贷款比重分析: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7]。
2.贷款质量分析:不良贷款率过高。
3.现金资产比率分析:现金资产与存款的比例不断下降。
从以上对资产的分析来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逐步多元化,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不断降低,这无疑会促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但过高的不良贷款比率将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大大折扣,再加上现金资产比例的不断下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依然严峻。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理念不强并逐级弱化。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6]。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2]。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5]。
五、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对策
1.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不是单纯的资金管理问题,而是多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应当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流动性风险的防范[4]。①加强各级商业银行法人体制,强化经营系统调控功能。②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行及时根据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③实现各商业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
2.对资产负债进行结构性调整。①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②降低信贷资产,提高非信贷资产比重[7]。③增加贷款总类,提高贷款的变现能力。④抓住公开市场业务的新机遇。从长远看,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成熟必将带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
3.通过金融创新降低流动性风险。①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主动型负债,增强负债的流动性。②资产业务的创新,包括在逐步增加优质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③中间业务的创新,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完善其服务功能,大力开办各种委托和中间服务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4.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①做好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②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③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
六、总结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改变目前资金来源过分依赖存款的单一局面,从而避免发生“挤兑”危机;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不断补充资本金,增强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在资金运用方面,要实现资金运用的多元化,在保证资产收益的同时,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努力优化信贷结构,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提高资产的质量。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 博士后征文,2009,240(2):25-29。
[2]张宁。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9,(07)。
[3]江文玉。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09,(9):152-153。
[4]张喜宏。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初探[J].经营管理,2009,(6):57-58。
篇8
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指银行将具有共同特征的、流动性较差的盈利资产,如贷款、应收款集中起来,以此为基础发售具有投资特征证券的行为。通常,银行资金来源有两种方式:表内融资和表外融资。资产证券化就属于表外融资方式的一种。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展的初衷是获取充足的流动性。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一)从融资者角度看
1.增加资产流动性,提高盈利能力
在银行的资产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或出售以获得现金流。这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占用了银行资金,却不能迅速带来回报,进而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资产证券化后,银行资产流动性得以增加,并且提高了盈利能力。
2.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更好实现期限匹配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一直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之一。负债来源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业务的相对确定性导致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承受了巨大的风险。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主动出击寻求期限匹配的过程,从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3.获得低成本的多种资金来源
在资金来源中,表内融资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吸收存款和对外借入资金所需要付出的利息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由央行统一规定,自身并无调控的可能性,而且现实情况也不允许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对外借入资金的利率则受资金市场影响波动剧烈,如LIBOR在雷曼兄弟破产当日飙升,导致各银行借贷资本迅速上升。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减少对表内融资的以来,还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所需资金。
4.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随着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的接轨,资本充足率成为了考核商业银行的标准之一。4%的核心资本和8%的总风险资本比率要求曾经是商业银行难以达到的。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曾经一度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标准。但很快,新的不良资产的出现又迅速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依靠拨款不是长远之计,只有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如资产证券化来改善资本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本充足率。
5.分散风险,达到风险最优配置
商业银行的资产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如果同一方向的风险过多,风险间就不能达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可以通过转化资产种类来转化风险种类,分散风险,从而达到风险最优配置。
(二)从投资者角度看
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新品种的投资品种。资产证券化之后提供给投资者的是标准化,且在市场上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并且扩大自身的投资规模。
从金融市场的影响看
1.促进金融市场专业化分工的深度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本身需要很多专业化分工的机构,并且对这些机构的要求非常高。开展资产证券化,客观上促进了金融机构专业化分工,并且加强了分工的深度。
2.改善信息不对称
通过将资产增级、打包出售,投资者所投资的资产实际上是有一定透明度的。增级机构、评级机构、承销商等金融中介用自己的信用加强了原有资产的信用,改善了原始资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
资产证券化将银行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资产,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从整体上,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宏观管理层面上,政府出来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已经颁布了《公司法》、《合同法》、《保险法》、《证券法》、《担保法》、《信托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来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结果,现有法律不足以完全覆盖资产证券化的所有内容。例如,在证券化的过程中,SPV是个很重要的中介机构。SPV所承担的责任有哪些,义务有哪些,什么样的机构可以申请成为SPV,SPV怎样接受市场的监督,什么样的政府机构监管SPV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微观机构设置上,需要完善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一系列中介机构
资产证券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主要的中介机构包括:特殊目的载体SPV、服务商、承销商,还隐含着增级机构、评级机构。目前,我国在SPV以及增级评级机构的设置上同国际上还有一定距离,例如评级机构权威性不强,SPV自身不够完善等。要想继续发展资产证券化,就要在中介机构设置方面加快建设,为资产证券化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3.构建良好的市场以活跃交易
流动性是金融产品的根本。证券能否有需求是决定资产证券化是否可以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只有实现了流动性,金融资产才能够得到充分交易,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中得到准确的定位。为了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应允许投资于资产证券化的主体多样化,构成多方面的需求。
4.关注风险控制,防范过度证券化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由于资产被打包,经过增评级机构的包装而成为新投资品种的资产,其最初的资产性质和风险由于多次转手以无从查证,最终在市场泡沫破裂时被发现所打包的资产都是一些质量堪忧难以在未来得到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无疑,经过增级机构用自身的信用加强资产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产的流动性问题。但与此同时,风险问题不容忽视。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金融管理风险。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加强法律建设、中介机构建设以及相关监管的强度。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同国际的接轨,如何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了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2005年,国开行和建行开展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当前情况下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就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流动性资本充足SPV
参考文献:
[1]吴治成.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7,(7).
[2]梁积江,李媛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分析.财会研究,2008(13).
[3]林启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2).
[4]汪萍.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优化.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4).
篇9
【关键词】VAR 商业银行 风险评估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主体之一,在从市场中获得利润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日益受到了重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的来自金融市场的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在警醒着人们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要有效地防范风险,就要清晰地认识风险,并且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对风险进行衡量。在学术和实践中,关于金融市场风险的测量的定量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实践中,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测量都是通过数量统计的相关模型来完成的。
一、VAR模型介绍
VAR模型(VALUE AT RISK)是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对于金融风险进行测量的技术。它所测量的是处于风险中的价值,也叫做在险价值。衡量的是在正常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风险下,某一项金融产品或者金融资产或者其它的金融产品组合可能会发生的最大损失。
VAR风险评估模型起源于美国,第一个使用该方法对金融产品或者证券组合的风险进行评估的是J.P.摩根公司,也叫借贷矩阵方法,它通过计算VAR数值来反映银行的某个或者整个信贷组合。该方法推出后,被很多金融机构沿用,它有效地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组合起来考虑,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正在进行,步伐不断加快,也正着手建设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这对于完善商业银行管理,增强其内控机制,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VAR模型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rob(v>VaR)=1- e(l)
在该模型中有以下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是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价值。该模型中用一个定量的数量来把资产或者金融产品的风险来表示,它也同时表示着该资产或者组合下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的最高额度。其次是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是概率与数量统计中的概念,它表示的是一种可能性,也是计算风险存在的损失的一个大致变化范围,如果这个数量越高,则代表允许的范围越大,计算出的区间越大,也代表着作为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可以容忍的损失的范围越大。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置信水平一般取95%或者99%。第三个因素是指持有期,也是在险值的计算周期,该周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资产的清算周期,同时也考虑到资产的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该值,其中一个参考值为10个交易日。
二、模型的作用
该模型相比其它的模型计算方法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受到相关机构的青睐。首先,它不是绝对的数值,而是与概率相结合,相比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和动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其置信区间来调整其范围,以计算可以承受的损失。第二,通过该方法,方便商业银行对不同的金融产品和资产组合进行横向的比较,因为有统一地量纲,可以通过计算出来的值的大小,来比较哪个组合的在险值更大,便于银行风险管理者根据该值,结合投资特点和目的,来进行组合。第三,该方法与概率和数量统计的方法相结合,在风险的测量方面更加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通过VAR模型,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交易的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向公众披露市场风险,由于其定量化的特点,更方便比较和衡量,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了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同时可以增加银行在公众中的信用度,维护银行的公众形象,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在存在客观、公正、透明的定量化信息披露环境中,对于那些没能提供或公布这种信息的银行来说,将会为市场流言所惑而导致业务的萎缩,或导致对外融资的难度加大。
VAR模型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构造信用的风险预警系统。在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要想降低,就要提高资产的优质程度,有力地防范金融风险,减少不良资产,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该模型的引入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国际先进金融的有力手段,它对于防范风险、建立预警系统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VAR模型已经广为采用,也将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有效的管理工具和参考。在我国金融市场规则和制度的限制下,商业银行受到分业的限制,所能涉及的领域和金融产品面相对比较窄,但也同样会面临来自市场的系统风险和信用风险。并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金融一体化迅速发展,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也日益加快。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估,还主要是个体的分析,没有考率考虑到组合信用的风险。这直接影响了银行对自身所承担风险的认识,进而影响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测定适合我国实际的置信度和目标期间,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维护我国金融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VAR方法是建立在大量历史数据基础之上的,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历史短,面临着样本数据有限的问题,利率、汇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金融市场运作不规范,样本数据的质量和分布也值得考虑,这使得对银行资产组合进行VAR计量数据不足,也难以进行返回检验,而且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状况看,风险程度相对较高,潜在风险较大。
参考文献
[1]凌江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银行资本监管 巴塞尔协议 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
前言
资本在银行经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风险的缓冲器,它不仅可以吸收损失,充足的资本也可以提升公众的信心。正因为如此,作为全球资本监管准则的巴塞尔协议不断加强资本监管的力度和广度。而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在国有的大背景下,依靠国家信用支持银行体系的运行,对资本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识,尽管近几年来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都逐步加深了对资本管理的认识并不断改进资本管理的实践,资本充足率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维持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标准还有不小的压力,尤其是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公布,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更加严格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从而调整以应对面临的挑战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巴塞尔协议Ⅲ及我国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促进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该版本的协议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与之前的巴塞尔协议相比,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资本架构。第一层是提高资本的监管要求,普通股权益/风险资产比率的下限由原来的2%提高到4.5%,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由4%提高到了6%,总资本的最低要求为8%;第二层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留存超额资本要求为2.5%,逆周期缓冲资本0~2.5%;第三层是允许各国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额外资本要求。
巴塞尔协议Ⅲ颁布之后,中国银监会迅速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在监管的实施时间、实施力度上较国际监管准则更加严格。将资本重新划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这样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就上升至至少11.5%。
二、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尽管无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资本充足率和资本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有:
(一)资本结构不尽合理,资产规模扩张过快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还有待优化。核心资本占比过高,附属资本占比仍然很低。在2010年,无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核心资本都占资本的70%以上,相应地,附属资本只占到20%左右;另外,2004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增长率不断提高,在资产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资产规模的增长会导致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即资本充足率计算分母的加大。我国银行业的资产每年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又加上银监会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此时若要保持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水平,国内商业银行增加资本的压力很大。
(二)盈利模式不合理,不利于稳定资本充足率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整体较高,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5%,平均资产回报率的大部分也在1%左右。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就会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仍然来自原始的息差,根据银监会2010年年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收入构成中利息收入占66%,非利息收入占34%,而国际上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是40%~50%。
银行的盈利模式对资本充足率有很大影响。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贷款利息,与中间业务相比,贷款占的风险权重大,消耗资本多,要维持资本充足率,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就会增大。另一方面,利息收入受利率变动和经济周期影响很大,而且坏账风险较大。当前我国息差不断降低,经济持续低迷,盈利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弊端逐渐显现,银行的盈利空间不断压缩,盈利减少,用于补充资本的未分配利润自然会减少。
(三)资本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经济资本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信孚银行,目前国际大银行己陆续建立了各自的经济资本体系并已经把它们作为自身管理的核心内容。相对于国际大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2004年之后才逐步引入资本管理理念并建立资本管理体系,目前的资本管理水平较国际大银行有很大的差距。在资本计量方面,根据巴塞尔协议和我国银监会的政策,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应采用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应采用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应采用符合中国商业银行实际的资本计算方法,但由于计量模型与数据基础工作不足,以及资源配置刚性限制较多等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完整建立和实施内部评级法和内部模型法的相关指标和模型,经济资本管理推广进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三、中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
为了保持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达到巴塞尔协议Ⅲ和我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的资本监管要求,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目前状况:
(一)改善资本结构,增加资本量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包括留存利润转增资本和计提一般准备金,外源性融资包括发行股票、各类债券和依靠政府注资等。
我国商业银行较早的资本补充方式主要是政府注资和发行股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依靠政府注资显然不是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上市银行要增加资本可以靠增发股票来完成,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目前处于低迷期,再加上商业银行在2011年频繁增发,股市的消化能力有限,因此目前增发股票也不是资本补充的最佳选择。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增加资本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盈利能力来增加利润,通过留存润转增资本,这样才能长期、有效地提高资本充足率。作为辅助,在外源融资方面,银行应该加大对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券的应用,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补充附属资本。
(二)弱化信贷冲动,改变盈利模式,提高资产质量
首先,由于资产规模过度扩张会造成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增大,并且不良贷款增多,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控制目前的资产规模增速,弱化信贷扩张的冲动,从注重资产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注重资产质量的提高;市场也应该转变单纯以规模评价银行的陈旧观念,从量和质两方面评价银行,为银行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在资产构成即盈利模式方面,由上文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依靠利息收入,利息收入过多一方面造成资本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又提高了风险加权资产,不利于稳定资本充足率。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应该改善收入结构,积极开展多种业务,以此来促进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同时提高银行资产的质量。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手续费、佣金等占银行利润的比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创新金融服务,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以此来增加收入,同时保证收入的稳定,弥补利息收入的周期性风险和坏账风险。
(三)积极推进实施科学合理的资本管理体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据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商业银行应重视资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使资本管理从单一的应对监管要求向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资本管理机制,实施以RAROC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资本管理理论,并总结适合自己的资本管理模式,完善风险资本的计量、分配、配置,产品定价、绩效考核和决策的流程,尽量使用最少的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各个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真正发挥作用,向各级分行和支行派驻风险专员把控风险,指导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规范内部评级法各项技术标准与操作,开展全面计量验证和模型优化,使评级结果更加准确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特征,从而构建结构完整、层次合理、内容全面的内部评级制度体系。在市场风险方面,要继续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建设。操作风险方面,建设应用适合自己的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提升计量的科学性和敏感性,开展操作风险与控制的自我评估和情景分析,提高风险的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娜.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方式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6~148.
[2]孙冲.探析《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123~125.
[3]姜美华.有效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10):88~89.
[4]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Ⅲ:进展与趋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6(0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