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损失评估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形资产损失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一般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近年来, 关于对事业单位资产减值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许多人建议参考企业会计制度的办法,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和监督, 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为客观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基于谨慎性原则,建议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
一、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核算现行办法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相对简单,容易操作,按要求对部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但实际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账实不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市场价值差别越来越大,甚至严重偏离,形成虚增资产现象, 又造成该报废或更新的固定资产因消耗殆尽或不能再用却长期挂账,固定资产的价值的不到应有的补偿,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状况,不利于作出科学决策,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为客观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基于谨慎性原则,建议在对部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基础上,再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
二、对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核算的现实意义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企业会计中关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核算的实践经验表明,对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核算具有可行性。资产减值准备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同时保证事业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
三、对事业单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及思路
1.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设置“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资产负债表应该单独列示”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便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值。根据固定资产的单价、预计净残值、未来使用年限以及减值风险大小等因素进行重新分类,分别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折旧年限和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按月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年末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减值评估测试。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但冲减仅限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最多只能将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降至为零。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冲减已提的减值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2.建设资产减值测试制度,合理确定资产价值,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性。为防止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人为地操纵和随意调整资产价值,如果滥用会计估计,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篇2
【关键词】 小企业; 资产损失; 处理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微型企业可参照执行。此举标志着我国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适用于小微型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成。
资产损失是指资产清查基准日前,小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的相关资产发生盘亏、毁损、报废、变质、死亡、被盗等损失;包括货币性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损失、投资损失及其他资产损失等。
一、小企业资产损失税前申报与扣除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一)小企业资产损失税前申报
小企业发生的下列资产损失,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除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二)小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小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小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的,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小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二、小企业资产损失具体账务处理
(一)货币资产损失
1.现金和银行存款损失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实际损失),贷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损失)。已经批准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营业外支出——货币资金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2.应收及预付款项损失
小企业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以及逾期1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5万元或不超过小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实际坏账损失),贷记应收账款或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实际坏账损失)。已经批准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营业外支出——坏账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二)非货币资产损失
1.存货损失
小企业存货损失包括盘亏和报废、毁损、变质以及被盗等损失;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中数额较大的(指占小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
(1)正常损失的存货,不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计税成本损失),贷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计税成本损失)。已经批准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应付账款(应向供货单位索赔额)、原材料等科目(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存货盘亏毁损报废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
非正常损失是指自然灾害损失和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强令自行销毁损失等。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价税合计损失),贷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进价损失)、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已损失购进货物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已经批准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原材料等科目(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存货盘亏毁损报废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合计损失),贷记在产品或产成品(不含进项税额的成本损失)、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已耗用购进货物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已经批准后,借记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原材料等科目(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存货盘亏毁损报废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2.固定资产损失
(1)固定资产盘亏、丢失、被盗损失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额),贷记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价)。已经批准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残料价值)、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2)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出售、对外投资损失
报经批准前,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该项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额),贷记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该项固定资产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固定资产清理(清理过程中支付的费用或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借记银行存款或原材料(取得出售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取得出售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借记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贷记固定资产清理(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已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该科目余额)。
3.在建工程损失会计处理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项在建工程账面价值),贷记在建工程(该项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已经批准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残料价值)、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小企业发生的工程物资损失,比照存货损失进行处理。
4.生产性生物资产损失(农、林、牧、渔业)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按其差额)、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该项生产性生物资产已计提折旧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该项生产性生物资产原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该项生产性生物资产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已经批准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5.无形资产损失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按其差额)、银行存款(取得出售无形资产价款)、累计摊销(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摊销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支付的相关税费)、银行存款(按支付的其他费用)、无形资产(按其成本)。已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三)投资损失
小企业发生的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1.债权投资损失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按其差额)、银行存款(可收回的金额),贷记长期债券投资(按其账面余额)。已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2.股权投资损失
报经批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按其差额)、银行存款(可收回的金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按其账面余额)。已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准予扣除的损失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该科目余额)。
(四)其他资产损失
其他资产损失指小企业抵押损失、委托贷款损失、对外担保损失等。抵押损失指小企业未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而使其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净值大于变卖价值的差额损失。委托贷款损失指小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向其他单位贷款或委托其他经营机构理财,到期不能收回贷款或理财款的损失;比照投资损失进行处理。对外担保损失指小企业对外提供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担保,因被担保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而承担连带责任,经过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无法追回的金额而带给担保人的损失;比照应收款项损失进行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既为小企业带来了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实现国际准则趋同、会计操作相对简化、审计标准客观公允、健全贷款风险评估、有效促进税负公平等多重利好,也为小企业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质量、建立良好的会计秩序奠定了基础;全面而正确地把握资产损失账务处理,对加强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小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财会[2011]17号.小企业会计准则[S].2011.
篇3
关键词: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差异
一、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
1.无形资产的基本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1]。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2]。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2.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差异。无形资产的界定与确认方面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主要有以下区别[3]:一是商誉。由于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所以在会计上不作无形资产处理,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也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由于商誉属于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在税法中却作为无形资产处理。二是土地使用权。在会计处理上把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处理。在税务处理上,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给国家或其他纳税人的土地出让价款、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都作为无形资产处理。三是计算机软件。在会计处理上,主要是根据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来确定是否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在税务处理上,主要是根据计算机软件是否单独计价来确定是否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一般来说,企业购买计算机应用软件,凡随同计算机硬件一起购入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单独购入的,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
在会计处理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1]。第一,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第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第三,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2]。第一,外购的无形资产,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计税基础。第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但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费用已归入研究开发费中在税前扣除或加计扣除的,其计税基础为零。第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三、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税前扣除
1.无形资产摊销范围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1]。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2]。但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自创商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的无形资产。另外,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时,准予扣除。
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1]。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2];按照其他方法计算的摊销费用,要进行纳税调整。
3.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未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最低摊销年度。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在税务处理上,一般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少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在有关法律或协议、合同中规定使用年限的,可依其规定使用年限分期计算摊销。
4.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企业接受投资或因合并、分立等改组中接受的无形资产,要求按公允价值摊销。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以其计税基础作为可摊销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进行纳税调整,税法不允许扣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接受投资或因合并、分立等改组中接受的无形资产,一般来说只有当有关无形资产中隐含的增值或损失已经在税收上确认,才能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有关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否则,只能以无形资产在原企业账面的净值作为计税基础[3]。
5.无形资产摊销复核的差异。在会计处理上,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准则规定处理。在税务处理上,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3]。
四、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的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出售、转让无形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确认为转让财产收入,并按第十六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该项资产的净值和转让费用[2]。企业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分配股利和捐赠等,都要视同销售[3]。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无形资产损失,主要是指无形资产出现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形: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他足以证明已经丧失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企业的无形资产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 1 ]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 ].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篇4
一、理顺体制。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
1.分级监管。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高校主管部门分级监管,高校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按照各自分工,各尽其责,做到既不擅权越位,又不推诿缺位。
2.财政部门的职责。各级财政部门应是政府负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高校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履行国家和省里规定的管理职责,督促高校自觉遵守财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接受上级或同级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高校主管部门的职责。高校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高校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是对高校资产实施监督管理的具体领导部门,履行国家和省里规定的管理职责,督促高校自觉地遵守有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落实对高校资产的购置、处置、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本部门所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任务。
4.高校的职责。高校负责对本校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高校应建立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基层使用部门为主体的四级资产管理模式。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管用结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
二、优化配置.分类管理。全面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益
1.坚持配置原则。高校国有资产配置,必须按照学校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科研方向进行全面规划。要根据勤俭办学的方针,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精打细算,统筹布局,分别缓急,逐步解决。
2.执行配置标准。高校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规定的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高校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可由主管部门进行调剂,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3.加强预算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就必须把高校国有资产的运行结果体现在部门预算之中,否则,预算编制的信息就不完整、不准确、不真实,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难以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配置管理就难以奏效。
4.加强科学论证。高校购置大型专用设备,需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以确保设备购置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确保大型设备得以有效使用,确保高校资产配置不浪费。高校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应当完善对外投资程序,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5.实行政府采购。高校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政府采购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保证政府采购成本低,资产性价比高,资产到位时限短。
6.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一是要建立四级资产管理网络,层层负责并相互制约。二是要规范会计核算。三是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登记、台账、盘点制度及资产损失核销报批制度。四是要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制度。五是及时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六是对经批准核销的固定资产损失应分类清理,对有利用价值或残值的,应积极处理,降低损失。
7.加强对外投资管理。对外投资的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事企分开的原则;二是独立核算的原则;三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原则;四是企业独立支配法人财产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8.关于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新课题,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进行无形资产的确认;二是准确进行无形资产计价;三是规范无形资产的转让和投资。
三、依法依规,加强高校资产的产权登记与纠纷处理工作
1.产权登记内容。高校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领取由财政部门或者授权部门核发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高校办理法人年检、资产处置和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时,应当出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高校发生分立、合并,单位名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需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2.产权纠纷处理。高校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报同级或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裁定。高校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校方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四、客观公正,加强高校国有资产评估工作
1.把握评估情形。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有资产进行评估:一是将整体或者部分资产划转给后勤产业集团用于经营活动;二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三是进行资产拍卖、转让、置换、出租等处置活动;四是确定涉诉资产价值;五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事项。
2.规范评估程序。高校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高校应当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资产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3.实行报备制。高校国有资产评估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高校视资产评估内容向同级或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核准或备案。
五、提高质量,加强高校国有资产清查和信息管理
1.紧抓清理环节。一是全面。要认真清理高校所占有使用的资产,做到部门不漏,实物不少。上报的资料一定要全面反映学校的资产状况。二是准确。对各类资产要区分性质,严格按照自查清理的科目逐项登记汇总,报表要认真复核,以防差错、遗漏或者重复,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三是及时。资产价值是动态的,因此清理工作必须要有时限要求。清理的学校必须按照时间要求认真把握进度,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提高效率。
2.资产信息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及时将本校的资产变动信息统一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报告格式、内容及要求,做好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统计及信息报告工作。切实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促使高校存量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以提高效率,减少资源重复购置和流失浪费。
六、严明纪律,切实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工作
1.建立管理责任制。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资产占有、使用的具体部门和个人。具体部门和个人应当依法维护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2.实施多形式监督。高校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可以采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注重监督实效。
3.完善交接手续。高校国有资产使用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负全责。在变动工作岗位或离职时,要保证本单位国有资产记录与有关方面完全一致,办理国有资产管理交接手续,由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监交。
篇5
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的法定程序,改制企业的评估应交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评估结果以供转让定价作参考。实际上资产评估过程包括三个部分,即单项资产评估、持续经营企业的整体评估,以及改制转让价格的确定。
(一)单项资产评估
无论是何种所有制的企业,也无论企业的复杂程度如何,会计处理均是按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价的,因此对单项资产进行评估则可以直接按照评估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评估处理。其中需要特殊说明的是:
(1)无形资产的评估有一定的特殊性,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开发形成无形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人工等成本(专利权的申请注册费、评估费以及公正费除外)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不予资本化。从理论上讲,如果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仍有贡献应当赋予一定的价值,但是在单项资产评估时可以不予确认补入账务,待交易日,在根据评估价格的基础上再确认转让定价时,作为无形资产自然调整。
(2)土地使用权也是一项无形资产,如果改制民营企业事前通过购买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则将其作为一项资产进行正常评估;如果改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划拨方式而无偿获得并没有通过账务反映的,可在评估后作选择性处理。一是采取出让方式的,可以由改制企业支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二是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可根据评估后的土地使用权价格作价投资,增加改制后民营企业的国有股;三是采取租赁方式的,可以改制后由民营企业支付规定租金使用。
(3)往来账务的评估,民营企业如果改制后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架构发生变化,对应收账款的确认则难以延续至改制后的公司制企业,因此可以采用应收账款保全;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债务的隐形负债。
(4)资产评估是在一定评估基准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改制中的资产评估结果一年内有效。自评估基准日到改制后公司制企业设立登记日的有效期内,改制企业实现利润而增加的净资产或因经营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应相应调整;企业超过有效期未能注册登记,或者在有效期内被评估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重新进行评估。(二)改制企业持续经营的整体评估
企业改制经过资产评估后的评估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并据此作为原始凭证对资产损失或增值进行账务处理,企业资产评估的净资产作为改制企业确定转让价格的基本依据。但是企业前一环节的资产评估只是单项资产的简单汇总,没有考虑账外的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如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含量、资产组合能力以及潜在负债等),因此无法提供改制企业真实的企业价值信息,从而导致转让定价的依据不真实、不公允、不可靠。专业评估机构应按照国际惯例在前一环节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过去和现在的资料,以及将来获利能力的预测,对改制企业进行评估计价。在改制企业中应该充分考虑改制的前景,主要关注的是预计未来的收益和投资回报,并按一定的折现率确定折现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制企业的最终售价。
(三)改制中的转让定价管理
企业改制有许多种性质,如果改制涉及产权转让,则定价问题比较复杂。原因在于,一是前述两个环节的评估结果并不是实际产权转让价格,而只能作为转让定价的参考而已;二是交易主体双方的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定价要通过多次博弈才能达成契约。转让方通常关注通过改制解决企业当前的现实问题,而受让方则关注的是改制后的公司制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三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受让方对本具法律效力的评估结果心存疑虑。因此,转让定价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为体现公平交易,受让方可以对改制企业进行审慎调查,要求改制企业提供与改制相关的各方面信息,提高改制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2)转让方报价应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本企业的职工社会保障、职工安置、社会责任等方面确认转让价格或将其作为附加条件进行谈判协商;(3)改制企业可以在资产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确认底价,并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竞价转让,以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4)改制民营企业中涉及部分国有资本的,还应按照《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转让价款有进一步要求。
二、民营企业改制中的产权界定问题
(一)民营企业的产权界定程序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国有资本,改制过程中产权界定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并具有法律性。民营企业则比较简单,但对于改制整体过程来讲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且在有些改制形式中(如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又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导致民营企业改制时产权界定程序相对简化:一是由民营企业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由管理当局)成立产权界定工作小组;二是收集有关企业产权及权益变动的资料,在这一环节,虽然我国民营经济较国有企业发展较晚而追溯历史相对简化,但因民营企业一般是由家族式起步而导致企业历史上的产权模糊,所以查找资料的过程相对复杂,可以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前后追溯企业资金投入和经营积累,避免企业追求改制效果人为虚设或增减产权;三是改制企业如有多个投资方,应界定不同产权主体的财产关系,做到产权明晰,如果企业实行的是部分改制,应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做好产权分割。总之,将各投资方没有异议的产权部分,签署“产权界定文本”;四是民营企业中有部分国有资本的,还应编制“产权界定日报表”附上“产权界定文本”,并按企业权属交由清产核资机构(国资委)或经贸部门审核、确认和批复;五是改制企业的各投资方对产权界定问题有异议并协商无法解决的要进行产权纠纷调处,先交由董事会处理,不设董事会的交予法院调解和裁定,如果民营企业中含有部分国有资本的,还应将调解结果报同级或上一级国资委,必要时报有权管辖的政府裁定。对于改制日产权不清晰而法院未调解和裁定的,暂列为“待界定资产”,待日后明确后再行处理。
(二)民营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的产权界定问题
无形资产的产权因其与物权所不同的独有特征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某项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这类产权客体的无形化在某种情况下给产权的界定带来了难度。
(1)民营企业委托开发无形资产的产权界定问题。在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一般有人力、物力与财力。由于这些要素本身没有人身权,其产权自然就属于申请人,委托开发的当然委托者即为申请人,但是无形资产产权的归属应区分职务范围内取得与非职务范围内取得。职务范围内发明创造是指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在本职工作范围内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按《专利权实施细则》规定,具体包括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以及本单位职工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发明创造。考虑到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是一项智力作用于物资(资金、场地和材料等)的过程,有些情况下,研发者与单位之间订有合同并对形成的无形资产的产权作出具体约定的,按约定执行。
(2)企业间合作开发无形资产的,其产权属于合作各方。但合作开发的一方转让其享有申请权利的,可以比照企业股东间的部分产权转让的方式,其他合作方有优先受让申请的权利;一方放弃申请权利的,他方可以单独或共同申请,但放弃方仍拥有部分产权;一方不同意申请的,其他(各)方也不得申请,但如果该项发明创造具有具体的外部结果的预期,并且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各方可以单独享有,如果不可以分割使用,可以先由合作各方协商,协商未果,各方可以行使除转让权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所得收益应在合作参与方之间进行分配。
三、民营企业改制中的隐形债务问题
隐形债务或称潜在债务,一般在改制的当时没有在改制企业财务资料中体现出来,或者说当时尚未预见到的随着后续事项的逐步明朗化而出现的或有债务,如担保债务、违约债务、产品缺陷债务、解决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而发生的债务(职工的经济补偿金等)、因各种原因未记入被改制企业财务资料的应付款或遗漏的其他债务。由于这些隐形债务在改制当时没有反映出来,从而导致改制事后会变得复杂化。
(一)关于在职职工的隐形负债
这些负债也称改制成本,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健全,在职职工改制成本的财务安排也基本透明。在职职工改制成本以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形式支付,应在改制中一次性以现金解决。支付经济补偿金参考标准和计算方法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资金来源是改制企业的净资产,包括原有现金、资产变现和股权出让所得现金。当然,职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可在自愿基础上转为改制企业等值股权,以节省改制现金支出。
(二)隐形债务的清查
隐形债务不同于明显债务的是评估时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难免会影响资产评估价格。因此民营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当尽量将隐形债务明显化,减少隐形债务发生的数量,从而减少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具体方法就是对可能发生隐形债务的渠道进行清查,一要清查改制企业担保事项;二要清查不具备入账要求而在账外循环并既成事实的事项;三要清查合同,了解有无存在财产或权益方面的潜在债务事项。
篇6
一、确认基本原则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IAS36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金额超过通过使用或销售可收回的金额,该资产应视为已经减值,则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该资产不应按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金额加以计量。
英国FRS11“固定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对资产减值确认的原则与IAS36基本一致。
美国SFAS144“长期资产减值与处置会计”与IAS36、FRS11对资产减值的基本确认原则有较大的差异。SFAS144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应在减值核查表明预期从资产的使用和最终处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之和低于资产账面金额时方可确认资产减值。然后,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按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公允价值的差额来计算,即减值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可见,SFAS144用“不折现的现金流量”来判断是否减值,这与IAS36和FRS11用“可收回金额”来判断减值有较大区别,因为“不折现的现金流量”要高于按“使用价值”确定的“可收回金额”,所以SFAS144对资产减值认定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但在减值损失的计量上,SFAS144按账面价值超过其公允价值的差额,有可能比IAS36和FRS11确认更大金额的减值损失,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要低于IAS36和FRS11中所确定的“使用价值”。
我国确认资产减值的基本原则与IAS36基本一致。
二、减值判断的时间及迹象比较
(一)确认时间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每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存货,IAS2要求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即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都检查;对于金融工具,IAS39也要求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评价;对于其他长期资产,IAS36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美国会计准则认为,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每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成本过高,所以SFAS144对长期资产和可辨认、摊销性无形资产的减值作了如下规定:企业应在当环境变化或事项表明资产的账面价值无法收回时核查资产是否减值。SFAS142对不摊销的商誉和无形资产的减值核查作了特别规定:报告单位应每年通过对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是否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测试来核查商誉的减值;每年的测试可以在任一时间进行,但每年要保持一致,不同的企业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就一般资产的减值核查作了与IAS36类似的规定,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的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过对于一些特殊资产,没有相应的特殊规定。2005年7月《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第4条指出,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可见,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由之前的总体模糊的规定,向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准则靠拢,增加了不同企业间的可比性。美国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减值确认时间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有较大差别,相对来说更加灵活,降低成本,但具体操作的控制难度较大,必须有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予以保障。
(二)确认迹象比较
1、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国际会计准则IAS36规定,企业应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IAS36列举了如下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减值迹象:
外部信息来源:市价的大幅下跌;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等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市场利率提高对企业计算资产使用价值的影响;报告企业净资产账面金额大于其资产的市场资本化金额。
内部信息来源: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实体损坏;资产所属的经营已计划或即将终止、重组或处置;资产经济绩效已经或将要比预期的差。
同时,IAS36强调:上述举例并没有穷尽所有的迹象,企业可以认定资产减值的其他迹象;在认定是否需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如果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减值,应根据适用于该资产的国际会计准则,重新核查和调整资产的剩余使用期限、折旧方法或残值,即使这项资产没有确认减值的损失。
IAS38“无形资产”,要求企业至少应在每个财务年度末,对还不能利用的无形资产,及在从可利用之日算起超过二十年的期间内摊销的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即使没有迹象表明该无形资产已经减值也是如此。
2、美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美国SFAS144,针对长期资产和可辨认、摊销性无形资产,所列举的减值核查时应考虑的环境变化和事项,在实质内容上与IAS36所列举的相一致。
SFAS142对商誉的减值核查迹象作了特别规定:在商誉减值核查时,须考虑的环境或事项有:法律或经济形势的重大不利变化、无法预期的竞争、关键员工的丧失、一个报告单位或报告单位的重大组成部分很有可能被出售或处置等。
3、英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英国FRS11也列举了若干进行减值核查的环境变化或事项,与IAS36比,增加了“关键雇员的重大损失”,其他事项基本一致。
FRS10规定,从购买日算起不超过20年的期间摊销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在被购买后的第一个完整的财务年度末进行减值核查;该“首年核查”仅限于通过对过去业绩与购买前预期相比,初步确定可能的减值损失。仅当“首年核查”表明购买前预期失败或其他以前无法预见的事项表明账面价值无法收回时,才用FRS11规定的全面核查方法。如果从购买日算起经济寿命超过20年的商誉和无形资产,要求每年进行减值核查。
FRS15规定,对于因折旧不重要而无折旧费用或剩余使用寿命超过50年的固定资产,应每年进行减值核查。
篇7
一、对于国企改革中的评估问题。在专家评审会讨论中发现很多问题不是单纯的评估技术问题,而是改制方案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改制方案关键问题不明确所造成的。
建议评估机构应在详尽了解改制目的及背景前提下,开展尽职调查,按操作规范进行职业判断。首先应尽可能制定详细、完善的评估方案,评估的采用应进行充分论证,并多和委托方特别是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对评估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各评估师应熟悉、掌握中央及深圳市关于国企改制的一系列法规及规章,严格依法评估。
二、评估机构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时,将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结果并入评估报告的,评估报告所纳入房地产的评估范围与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处置方案所确定的资产范围不一致,造成部分资产漏评,整个资产评估报告的使用。
建议评估机构应先核对资产评估明细表与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处置方案所确定的资产范围是否一致。如有未纳入处置方案的房地产项目,应进行资产评估。对未经深圳市国土部门备案的非深圳地区房地产评估项目,评估机构应按规定实施评估程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委托方已与房地产评估机构签订有关房地产项目评估业务合同的,特别提示资产评估机构,在与委托方签订业务约定书时要注意明确资产评估范围。
三、对于长期投资的评估,部分评估机构按照母子公司合并报表进行评估,不符合《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条规定。
评估机构应按照规范的要求,先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根据拟改制企业占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确定该项长期投资的评估值。控股和非控股的长期投资,都要单独评估值,并计到长期投资项目下,不要将被投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与投资方合并处理。
此外,评估机构应按照《资产评估报告基本与格式的暂行规定》的要求,简要介绍投资背景、被投资单位的概况,说明长期投资的种类、形成原因及对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深入了解具体投资形式、收益获取方式和占被投资单位资本的比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评估。建议评估机构着重说明长期投资以不同的方式评估的理由,并履行应有的资产评估程序。
四、在对国有企业产权转让项目评估中,部分评估机构未能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进行评估,造成企业账面数,审计报告数与资产评估清查明细表数不一致,影响资产评估报告的合理使用。
建议评估机构在出具正式报告前,做好与审计机构的对接工作。企业申报账面值应与审计报告数一致,对评估需要调整的事项,应在清查调整值中进行调整,并需要企业予以确认。
五、评估机构擅自对应收款项评估为零。
对国企改制应收账款的评估,必须在恢复已计提的坏账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应严格按照深圳市国有企业改制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评估。对于按照有关规定可以核销的资产损失,经规定程序审批后方可予以核销。确保应收账款相关有案可查,防止有关责任线索灭失。
六、对于预计负债的评估,由于现有评估、评估准则及相关操作规范未有涉及,评估机构在评估中往往按企业经审计后的账面值予以确认,未能充分考虑预期可能获得的补偿及可能支付的确定金额。部分评估报告的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仍然为“未考虑现在及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造成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与评估结果互相矛盾。
评估机构在具有充分理由对预计负债进行确认时,应考虑将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设定为“仅考虑上述担保事项,对资产评估结果的,未考虑其他现在及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应特别关注企业在承担连带责任担保的情况下,担保单位享有的拒绝履行担保责任的抗辨权以及在履行担保义务后所拥有的向被担保单位的追偿权。并说明上述事项可能对评估结果所产生影响的程度。关注企业与被担保公司是否存在反担保合同,对企业为各子公司担保的预计负债,应核实被担保公司是否存在重复挂账问题,对预计负债的确认应保持职业谨慎态度,并做到所确认的预计负债证据充分、计量合理。
七、执业风险意识仍有待提高。部分机构未能充分关注资产评估目的行为与评估结果的对应关系,对重大事项未充分履行如实的告知义务,对重要事项影响企业净资产的程度揭示不深,对资产评估风险易发生区域把握不够准确。
建议评估机构充分加强前期调查,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基本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评估方案;根据评估的特定目的,选择适用的价值类型和,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将职业判断贯穿评估工作的始终。重点把握资产评估机构所面临的重大事项不确定风险、权属风险、数量风险、计价风险、报告风险及档案风险等主要风险。对有关业务形成结论或提出建议时,应当以充分、适当的证据为依据,更要在允许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防范执业风险。
篇8
【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准则的概念、要求以及实务,本文对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资产减值会计更加准确地进行操作。
【关键词】资产减值;实务应用;问题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对各项资产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金额如小于原资产账面成本的差额,则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资产,而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定期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界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追求业绩,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夯实企业资产价值,提高资产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
但是,原来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是在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未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特别突出的是对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范围及基础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共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为此,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新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作为第8号准则写入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准则概念、要求以及实务,本文对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减值准则主要规范了企业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
资产减值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资产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
(二)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条件
原准则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而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三)明确了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方法,增强了实务操作性
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考虑到不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销售价格较难获得,将销售价格更改为公允价值,从而更容易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准则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增强了实务中的可操作性。
(四)明确了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考虑到实务中一些资产难以按单项资产确定其可收回金额,新准则规定,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如果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收回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对于如何以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五)规定了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处理
原准则对于企业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测试及其处理并不明确,新准则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总部资产应当结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商誉也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六)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了禁止性规定
原准则规定,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在以后会计期间恢复的,按照恢复的金额,在不超过已确认减值损失金额的范围内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对此作了禁止性规定,对于前期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在资产处置、出售、对外投资等时才可以结转,避免企业通过减值准备人为调节利润,粉饰业绩。
二、资产减值实务
在具体实务操作中,要把握判断资产减值的原则,即应确保资产在不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前提下进行计量,如果资产原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该资产视为已经减值,则资产应确认减值损失。
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评估减值:首先,评估一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其次,分别通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净额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估计有减值迹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再次,比较两种方式估计的可收回金额,将金额较高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定资产减值损失,并进行会计处理,下面举例说明。
[例1]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2005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专利技术设备,类似的专利技术在市场上已经出现,此项设备可能减值:(1)如果该企业出售该设备,市场上公允价格为
2205000元,预计处置费用5000元。(2)如果继续使用,尚可使用5年,未来5年的现金流量为500000元、480000元、460000元、440000元、420000元,第6年现金流量及使用寿命结束时预计处置带来现金流量为380000元。(3)折现率5%,假设该设备账面价值3000000元,已经计提折旧500000元,以前年度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0元。要求甲公司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生减值损失,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第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因为类似的专利技术设备在市场上已经出现,表明存在减值迹象,须进行减值测试。
第二步,计算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原值-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
=3000000-500000-200000
=2300000(元)
第三步,通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计算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2205000-5000=2200000(元)
第四步,通过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第五步,比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净额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取较高者作为其可收回金额,并与其账面价值比较,确定是否减值。
该项设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净额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者为2283522元,低于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故该项设备发生减值。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6478元(2300000-
2283522)。
第六步,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1647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6478
三、执行新准则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一,尽管新准则对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使用进行了细化和规范,然而,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很大程度依靠人为的主观判断,如果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和监管不到位,有可能成为某些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和杠杆。
第二,新准则只要求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不再要求摊销。然而,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测试较为复杂,特别是在目前还比较缺乏公允价值计量环境的情况下,减值判断弹性大,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
篇9
一、需清退或转让股权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范围
《规范意见》所称国有企业,是指各级国有及国有控股(含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及其授权经营单位(分支机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是指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企业职能部门正副职人员等。企业返聘的原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退休后返聘担任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的人员亦在《规范意见》规范范围之内。
二、涉及国有股东受让股权的基本要求
国有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清退或转让股权时,国有股东是否受让其股权,应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国有企业要从投资者利益出发,着眼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围绕主业,优先受让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所持国有控股子企业股权,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持有的国有参股企业或其他关联企业股权原则上不应收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所持股权不得向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转让。
三、国有股东收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股权的定价原则
经同级国资监管机构确认,确属《规范意见》规范范围内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国有股东收购其所持股权时,原则上按不高于所持股企业上一年度审计后的净资产值确定收购价格。
四、国有企业改制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
经核查,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违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在实施《规范意见》时,必须予以纠正。
(一)购股资金来源于国有企业借款、垫付款项,或以国有产权(资产)作为标的通过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方式筹集。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违规所得股权须上缴集团公司或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指定的其他单位(以下统称指定单位),其个人出资所购股权按原始实际出资与专项审计后净资产值孰低的价格清退;持有改制企业股权的其他人员须及时还清购股借、贷款和垫付款项;违规持股人员须将其所持股权历年所获收益(包括分红和股权增值收益,下同)上缴指定单位。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参照上述规定进行纠正,也可通过司法或仲裁程序追缴其违规所得。
(二)纳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国有实物资产和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全部或部分资产未经评估作价。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须按原始实际出资与专项审计后净资产值孰低的价格清退所持股权,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管理层、改制企业管理层及参与改制事项其他人员须将其所持股权历年所获收益上缴指定单位;未经评估资产须进行资产评估作价,重新核定各股东所持股权。情况特殊的,也可经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采取其他方式进行纠正。
(三)无偿使用未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国有实物资产和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以及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应按资产评估价或同类资产的市场价确定租赁费,改制企业须补交已发生的租赁费。
对于故意转移、隐匿资产,或者在改制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企业净资产;向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审计、评估结果失真,或者与有关方面串通,压低资产评估值以及国有资产折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并依据《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0号)的有关规定,追究该国有企业相关责任人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对股权清退转让的监督管理
篇10
一、“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科目
(一)用途
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性质
资产类科目。该科目等同于“银行存款”科目。
(三)结构
借方登记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所列数额;贷方登记规定支用额度内支付的金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本科目年末依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后,应无余额。
【例1】2013年1月23日,某事业单位收到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分月用款计划及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金额为200000元。1月28日,该单位以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办公费2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1.收到通知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200000
2.支付办公费:
借:事业支出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还有剩余应结转“财政应返还额度”账户,下年初再予以恢复。
【例2】2013年12月31日,某事业单位财政直接支付指标数额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额之间的差额200000元。下年初,财政部门予以恢复。该单位下年1月16日,上年指标支付印刷费3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1.注销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指标: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00
2.年初恢复额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00000
3.该单位支付时:
借:事业支出 3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0000
二、“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
(一)用途: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
(二)性质:资产类科目
(三)结构
借方登记年度终了,事业单位依据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或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用款额度;贷方登记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下年初事业单位恢复的额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额度。
(四)明细科目
设置“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两个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这里的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年度终了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也就是本年未使用完毕,转为下年度继续使用的结余用款额度。它分为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和授权支付方式。其中,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作为本年财政补助收入,计入“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下年使用时,直接转为事业支出,不再通过“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核算;财政授权方式下,事业单位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预算指标转入“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下年初,再作为反分录,予以恢复。其余时间,事业单位正常使用预算额度即可。
【例3】2013年末,某事业单位财政支付指标数额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数额之差为200000元。2014年初,财政部门恢复了该单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1月8日,该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本单位水费8000元。
1.2013年末,补记指标: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200000
2.支付水费:
借:事业支出8000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8000
三、“短期投资”科目
(一)用途:核算事业单位用于不超过1年的债券投资,主要是国债投资
(二)性质:资产类科目
(三)结构
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实有数。短期投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例4】某事业单位购买国债一批,价款10万元。年底到期,收回本利和11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1.购买国债:
借:短期投资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2.到期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10000
贷:短期投资 100000
其他收入 10000
“长期投资”科目与原会计制度中的“对外投资”科目核算类似。不同的是,对外投资时,应将事业基金转入“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收回投资时,再予以恢复,做反分录。这里不再赘述。
四、“存货”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的存货,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以及低值易耗品等各种材料物资。事业单位的存货通过“存货”会计科目核算。
(一)用途:核算事业单位拥有的各种存货
(二)性质:资产类科目
(三)结构
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实有数。
【例5】某事业单位购买材料一批,价款50000元,增值税8500元,运杂费1500元。以支票付讫。料验收入库。会计处理如下:
借:存货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材料出库时,分别根据材料用途计入相关会计科目。
【例6】某事业单位发出材料300千克,单位成本500元。其中,用于正常办公200千克,销售100千克。会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100000
经营支出 50000
贷:存货 150000
五、“在建工程”会计科目
(一)用途
核算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
(二)性质:资产类科目
(三)结构
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照建筑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
(四)按照工程性质和具体工程项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本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事业单位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这里,不包括有关基建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
【例7】8月初,某事业单位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用于本单位专业业务活动。设备价款46800元,运输费3200元,以支票付讫。安装设备时,支付安装费10000元。8月底,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会计处理如下:
1.支付设备价款和运输费:
借:在建工程 5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5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2.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1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6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00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00
贷:在建工程 10000
六、“累计折旧”会计科目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折旧金额进行系统分摊。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可以计提折旧。但是,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就不再计提修够基金。计提修够基金的事业单位,不能计提折旧。事业单位计提折旧采用虚拟折旧方式,即计提折旧不形成折旧费用,而是对冲非流动资产基金。其计提的折旧额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
(一)用途: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二)性质:资产类科目
(三)结构
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处置固定资产已经计提折旧数,余额在贷方,反映事业单位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例8】某事业单位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5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50000
贷:累计折旧 50000
七、“累计摊销”会计科目
摊销是指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摊销金额进行系统分摊。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可以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数额。事业单位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其计提的摊销额通过“累计摊销”科目核算。
(一)用途:核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二)性质:资产类科目
(三)结构
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处置无形资产的已计提摊销数,余额在贷方,反映事业单位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累计数。
【例9】某事业单位本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额1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10000
贷:累计摊销 10000
八、“待处理资产损溢”会计科目
(一)用途
核算事业单位待处臵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包括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无偿调出、盘亏、报废、毁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二)性质:资产类会计科目
(三)结构
借方登记转入待处置资产净值,贷方登记批准予以核销的资产净值。
【例10】某事业单位将其拥有的专利权一项转让。取得收入100000元(按规定应先上缴国库),该专利权账面余额为150000元,已经计提摊销额3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1.转入待处置: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120000
累计摊销 30000
贷:无形资产 150000
2.实际转让: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12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120000
3.收款: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100000
4.结转无形资产转让收入: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100000
贷:应缴国库款 100000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 下一篇: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