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困境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的困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的困境

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上,人们更多地倾向于运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这些柔和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万能的,对于哪些屡教不改、桀骜不驯的学生,适当使用惩戒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教育惩戒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惩戒与体罚难以区分和把握 ,因为我国还没有类似于韩国《教育处罚法》的相关法律,对惩罚的对象、原因、部位、程度来作严格的限制和详细的规定。2013年6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教育部将出台相关规定,对有违师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以高压的态势守住师德的红线。对于违反师德的行为,许涛举例说,有体罚学生的行为,也有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比如言语攻击,让孩子丧失学习、生活的信心等;同时还有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比如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等。教育惩戒一旦被认定为体罚,也就意味着相关教师触及师德高压线。

在严峻的教育背景下,问题学生的教育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对那些不听管教的学生,教师讲讲道理,敷衍了事,不会触及高压线,但是违背教育宗旨,对不起问题学生的未来;如果使用惩戒,容易触及师德高压线。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劳动体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二、劳动体验有助于问题学生教育

1.劳动体验有助于提高问题学生的思想认识

《大教育与现代人培养》指出:“劳动教育是智育、德育、生产教育技术的统一,重视劳动教育,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是培养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手段。”劳动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劳动体验,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优良的品质。

思想决定行为,问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多是因为思想认识有问题。经常逃学、旷课、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不懂得劳动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不懂得学习是未来高效劳动的准备;经常偷窃的学生,经常破坏公物的学生,经常打架斗殴、游手好闲的学生,他们不懂得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经常向家长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铺张浪费的学生,他们不懂得劳动的艰辛。这些学生,应该设法让他们去劳动、去体验生活,劳动体验会让他们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劳动体验有助于改变问题学生懒惰拖拉的习惯

问题学生厌学、怕完成作业,懒惰是重要原因。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参加适量的劳动,经过一定量的重复就会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有了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慢慢就会接受学习这样的脑力劳动。

劳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劳动者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时间来完成任务。如煮饭,煮饭者必须先有条理地做好准备,一旦开火,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烹饪任务,拖拖拉拉就会延误时间,甚至烧焦饭菜。这种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条理性,提高学生做事的效率。

3.劳动体验有助于培养问题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意志力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人们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意志力作保证。问题学生往往缺少意志力,他们做事不能够坚持,容易半途而废。

意志力可以通过训练形成。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曾经提出一些锻炼意志的方法,如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来,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可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严重更困难的挑战。更为复杂的有目的性的生产劳动或公益劳动,能够让问题学生用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力,不仅有益于问题行为的解决,也有益于问题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

三、问题学生劳动体验的实施

让问题学生去进行劳动体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问题学生本身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劳动体验,而且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篇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整体偏低,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而农村的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家庭所有成员个人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社会风尚的好转与和谐稳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它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目前,我国农业人口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其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是与家庭道德教育质量息息相关的。因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现状的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

根据笔者调查分析,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与以农村社会背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道德观念的历史嬗变时期,承受着新旧道德的冲突。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异军突起与人口的流动,时尚生活元素与新的生活观念无时不在给人们以诱惑;另一方面,受几千年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影响,人们的心态与追求,又不得不有所禁忌,这就让处于两难境地的中国农业人口,陷入了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农村的社会现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如: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农副产品、粮食价格的上涨远远跟不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个别富裕者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炫富、骄奢逸、飞扬跋扈,导致生活在底层的个别人仇富等等,从而显示了农村道德教育与时展的需要出现断层与脱节。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人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加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在我国教育现状中,农村教育最为薄弱。而在农村的道德教育中,其家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1提高认识,增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家庭道德教育,首先就是要提高认识,增强对农村家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家庭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是导致许多农村家长忽视家庭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父母的言行,势必对儿女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当好子女的表率。唯有高素质的言传身教,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2提高素质,修正不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的观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实用主义价值观、金钱万能等理念,给农村家长带来了思想的困惑与道德教育观念的混乱。因此,农村家长务必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良莠不齐的社会道德现状作出正确的思考与判断。家长们既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正直、乐于助人,但又害怕孩子长大后上当受骗,被人欺负,甚至因为帮助别人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大环境,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2.3明确方向,积极探索农村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时,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儿童。你们的举止、谈吐,你们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欢乐和发愁等等这一些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性:

第一,培养孩子诚实、勇敢的品质。“言必行、行必果”。诚实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重要体现。有的家长自己说谎话,又怎能要求孩子不说谎话呢?又怎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呢?又如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成绩不好或是做了错事时,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轻则严厉训斥、重则动手打人,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们因恐惧而不敢如实讲真话,只能讲假话编造谎言来逃避家长的打骂。其后果是使孩子们失去了改正错误的胆量与勇气。

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一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从小要求孩子们学会独立自主,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切忌大事小事,一律由家长包办,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

篇3

一、树立生活化的德育理念

德育需要融入生活,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德育是“盐”,生活是一碗“溶盐的汤”。德育一旦游离了学生的生活,便成了枯燥苍白的教条,便失去了育人的支点。德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会过一种健康愉快、积极负责、有爱心、有创意的生活。真正有价值的德育,应当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亲身参与、实践、体验与感悟。

当前,德育出现了“多投入低效能”的困境,许多教育工作者力不从心,一筹莫展。究其原因,问题在于:德育目标定位理想化;德育方法滞后、陈旧;重灌输,轻体验;重防范,轻赏识;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一些学生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道德原本来源于生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实践证明,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预设的德育说教犹如空中楼阁。德育只有以生活为基础,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对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迸发出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二、构建生活化的德育途径

优化校园环境,创建德育氛围。“校园,是一个小岛,同学们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校园是一个家庭,同学们感受着温暖,感受着幸福。”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感召力大,穿透力强。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布置的长廊,巧妙构思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等,以及教师的仪表、言行、学识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教师群体形象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

拓宽课堂空间,提升道德认识。教师的义务不是告诉学生真理,而是引导学生探求真理。这要求教师以新的姿态进入课堂,打破一讲到底、唯师独尊的传统风格,教师是导演、设计师,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探索以学生思辩为主体的新型品德课,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开展以思辩为主的德育活动,突破教材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将辨析、讨论、调查融入教育活动,探讨生活问题、现实问题、道德问题、社会问题,将大社会引入小课堂,使小课堂不再单一、封闭。例如:“有位学生与家长一起外出购物,行走中遇到红灯,当她劝阻家长不闯红灯时,不但得不到认可,反遭家长责骂……”生活的真实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出现了“多重人格”、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道德冲突与道德困惑。那么如何使学生沉着应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道德问题或困惑,始终保持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呢?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等媒体平台,引导更多的人共同参与交流与讨论。

实现自主管理,体验行为美丑。校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社会,如果仅从维持校园秩序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各种纪律要求,施以“管制型”的约束,那么不仅丧失了这个“小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功能,而且还会由于被动的管制招来学生的极端反感,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让学生融入校园生活之中,自主参与校园管理的全过程,以这一“小社会”中的平等成员的身份,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在管人与被管的互动中明辨是非、认识美丑。学生轮流“上岗”,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每个学生都能在“他律”的过程中实现“自律”,这样的切身体验容易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升华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篇4

关键词:德育;质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38-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向德育要质量”正是这一教育思想的升华与提炼。“向德育要质量”观点的提出,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更清醒地认识到了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向德育要质量”面临的现状、困境

勿庸置疑,现今的德育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注程度、学校的德育工作力度等,在中央8号文件颁布以来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可回避: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家庭的复杂化多元化,不良网络、影视作品等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1.家长观念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挑战。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但是一部分家长往往表现为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只要求孩子成绩名列前茅;另一些家长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觉得“成才”不如“发财”;还有的家长思想上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导致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以上种种家庭教育中暴露出德育元素的严重缺失,从而导致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思想品质不够健全,或自高自大、或心理扭曲,更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进一步提高的动力,或在人格上找不到全面发展的力量支撑,致使学生“优者不优,差者更差”。

2.社会舆论、风气等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那些不良书籍、报刊、光盘和社会风气,还有黑网吧、校园门口的不法商贩等都对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冲击,时刻“腐蚀”着我们的学生。在学生还不具备完全明辨是非能力的时候,一些不良的社会意识对学生产生诱惑,致使不明是非的学生有逐年增多的迹象:充斥的黄、赌、毒现象,沉溺于游戏机房、网吧(没有学习压力),请商贩代签父母的名字等……学生们真实看到、接触到的社会现状和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德育教育之间产生严重反差,导致一些缺乏“免疫力”的学生是非难辨、黑白不分,难免深陷“泥沼”,不思进取。

3.学校自身对德育工作造成的滞后影响。首先,学校德育地位明显倒置。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作怪,尽管在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时都强调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尺度,人们又不得不使德育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摆设。其次,学校德育内容存在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的现象,忽视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对当代青少年的强烈冲击,仍然满足于大而空的道德说教,学生无法进行选择和自我调节。再者,学校德育形式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学校德育着力想解决的只是道德认识问题,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导向逻辑关系。学生只有在主体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符合道德规范的个性特征,稳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学校传统德育中的弊端,也是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因此,目前学校对德育工作不是不重视,而是不实在;德育工作的位置不是不突出,而是不渗透;对教育对象不是不知情,而是不贴心;学校班级不是不搞德育活动,而是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

二、如何保证“向德育要质量”

基于以上种种,我认为:要真正解决学校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家庭、社会、学校都必须树立起“向德育要质量”的正确教育理念。

1.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注意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随地观察其身心的变化,根据其年龄和个性特点灵活施教。对社会的各种“流行东西”,家长要学会分析,学会判断,不随波逐流,为孩子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空间。同时,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并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目标。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如,爱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明辨是非教育等,同时也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也要循序渐进: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家长还应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好品德的“种子”。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深有体会地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不是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就是道德。”我们要认识到: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学问,也难以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相反,一个“有德无才”的人凭着坚实的脚印和高尚的人格,却能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肯定。

篇5

沈立考

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只要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分类号 O1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743(1999 )S0-0043-45

《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 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 “四有”新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一条必由之路。

宣威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普九”和基础教育的始终,利用三所职业高级中学和各乡(镇)教办的“三加 一”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结合我市的职业教育 发展情况,对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应采取的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障碍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至今仍存在着用升学率评估办学好坏的倾向。家长、学生仍普遍存在唯 升学能成才的人才观,这严重阻碍了学校确立多渠道、多规格育才的办学思路;阻碍了学校确立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现实存在的状况是学校虽然也清醒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为确保办班效益 和所谓学校声誉,则很难冲破各种阻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仍旧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把“三加一 ”班办成了初中补习班。平时用两张课程表,一张按素质教育的目标安排课程,用来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 。一张以中考要求安排课程,用于平时常规教学。这样,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成了一句套话。因此,要 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有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向社会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才是真正人才,学到一技之长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升学并不是唯一成 才的途径。

二、消除障碍的方法与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为学生打好身心 健康成长的基础。教会学生学习,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身教育的基础。对他们进行某种职业训练,使他们了解 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以及在社会中的所肩负的责任,有社会责任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不要害怕办 班效益差而偏离素质教育轨道,有一个教好一个,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有健康的个性。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塑美。让学生毕业后用自己的实绩对 一些偏见作出回答以增强办学吸引力。

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学校把办好“三加一”班作为主要工作之一来抓,并给予大力支持,给予相应 的倾斜政策,加大检查领导力度,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工作作风。校长应选派素质教育观念强,责任感 强的教师到“三加一”班任课。利用各种渠道鼓励骨干教师到“三加一”班任课。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到“三加 一”班任课的教师是教学业务较差的教师的不正确看法。这样,才能利用办“三加一”班搞好素质教育。

再次要走与上级学校(主职业高级中学)联合办学的路子。可输送部分学生到职业高中继续深造,满足家 长、学生的升学愿望,也加强了素质教育。职业高级中学向“三加一”班选派所缺专业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实 验设备,实习场所,既节约了办学经费,又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另外,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政府的了解与支 持,争取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农村很多人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升学,跳农门,吃“皇粮”,可职高生一般不包分配(现高等院校也正 准备走上学校推荐和自主择业的轨道),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办班效益差,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学 校仍存在驱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现象,使得本来就匮乏的生源更加缺乏,招生数逐年下降。上级部门把招生任 务作为一项学校工作硬性指标,学校也为自己的办学效益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多招学生,以致出现个别学校不 择手段为追求入学率,去迎合家长、学生的心愿,向学生随意承诺毕业后的许多要求,有些是客观上不可能兑 现的,到学生毕业后不切实际的心愿不能满足时,就认为学校欺骗了他们,到社会上作些反面宣传,大大损害 学校声誉。在招生过程中,个别学校采取贬低他校来抬高自己的错误作法,一根藤上的瓜,一个是苦的,另一 个会甜吗?这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可信度,是在给自己的办学道路设置障碍。招生方式多采取普遍撒网的办 法,学校还硬性将招生任务分配到教职工身上,各学校大范围发录取通知书,教职工也通过各种关系发录取通 知书,有待到职中就读的学生会同时接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这既浪费了经费,也降低学校威信。这些作法,虽 可暂时多招几个学生,但无疑是“杀鸡取卵”,仍摆脱不了职中招生难的困境。只会使招生越来越困难。要改 变这一现状,除提高办学效益,从紧张的财政中多点投入,增加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外,还应从以下几方 面多作努力。

第一,合理设置专业。同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以农村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需要 ,培养大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根据当地市场经济情况,社会需 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做到按需招生,按岗就业,让职业学校满足社会、家庭、学生的要求。

第二,选用适用的教材。合理选取教材内容,组织编写乡土教材,让所授内容能结合本地区实际,突出地 方特点,有利于地区潜在经济优势的开发。让学生学到适用于当地的知识,做到教师教有所指,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教学中应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要适应当地需要,过去不适用的专业该停则停,依据现实要求重新设 置专业。对于以往剩余的任课教师,可利用如下措施解决:①鼓励理论自修,组织操作短期培训。学校每年作 出下年度招生计划,预计教学的剩缺情况,动员过剩的专业教师进行转专业理论自修,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再组织操作培训,这样,既节约了进修经费,又达到了进修目的,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②分配借调相结 合。每年学校申请分配所需教师,如无分配指标,可从有关单位借用,当学校不需该专业教师时,又可以回到 原单位工作,这既补缺又缓剩的办法切实有效。③聘用。到有关单位聘请技术员担任专业课教师,聘请能工巧 匠作实习指导教师,缺什么聘什么。

通过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较高的知识水平、正确的教育 观念、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良好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能在课堂上抓住难点,突破难点,简明讲授,实习指 导中能熟练操作,准确示范,保证教学质量。

第四,运用劳务市场适时推销“产品”,并做好跟踪服务。向劳务市场介绍本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办 学条件、教学效果、学生质量等情况,组织学生参加人才交流洽谈会,广泛建立劳务信息网络,与用人单位建 立经常性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数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毕业生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在事业上给 予扶持,这为在校生树立了榜样,增强了学校信誉。

第五,端正办学态度。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宣传导向要正确,不要害怕暂时的招生困难,学校 只要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学到一技之长,以他们在当地经济建设中有所作为,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用 事实证明到职中仍有奔头,学校才会越办越兴旺。

第六,注重德育,加强管理。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抓好学生“学会做人”,抓 好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规范化管理,要求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养成文明习惯。同时,结合本校实际, 选准突破口,抓好校风、校纪、校容、校貌,形成良好教育氛围;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劳动课、劳技课以及家 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艰苦奋斗、勤 俭节约的精神,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本领和技能。

篇6

家庭访问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访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一】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积极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育人意识,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在做好上学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课余,对我班的51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所见所闻,感触良多: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从家访中,我们深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娇,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的厉害,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总是说你不听话,就把老师请来,觉得老师就是万能的,能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如果在老师身上发现了什么不良之处,家长就觉得特别吃惊,觉得不可思异。家长对我们报以这么高的期望,我们真是深感责任重大。怎样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范文二】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我们学校虽然在中心城区,但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外加家长学历水平整体不高,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 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一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范文三】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近段我利用休息时间,深入了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篇7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情趣

一、我国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教育目标模糊,学生基础薄弱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清晰的教育目标定位是开展舞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高校舞蹈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清晰的目标定位。舞蹈素质教育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标,对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对象、舞蹈技能选择、舞蹈技能要求水准、舞蹈素质教育绩效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制定等问题,都尚未形成具有共识性、一致性的基本规范。此外,舞蹈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艺术门类,门槛高,入门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基础训练过程。从高校舞蹈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多数非舞蹈专业大学生选择舞蹈素质课程前,没有经过严格和长期的基础体态训练和舞蹈基础知识学习。因此,接受舞蹈训练时,往往会出现身体僵硬、动作协调性差、节奏感不强等问题。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多数学生学习难度大、耗时长,并逐步产生舞蹈学习的畏难情绪,甚至逐渐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不利于舞蹈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课程设置不规范,教材选用雷同

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现实路径,是教学过程的载体。高校舞蹈教育必须结合舞蹈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当前,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尚未形成结构健全、课程适量的课程体系。这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第一,课程设置单一。大部分高校只是将舞蹈素质教育作为一门素质选修课程,且仅设置《舞蹈欣赏》等较单一的课程,而没有设置《形体训练》《技巧训练》等配套性课程。第二,课程课时量较少,教师教学时间短,学生学习时间也有限,无法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接受系统的舞蹈基础训练,往往仅为了获得学分而应付选课。第三,大部分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业舞蹈教室、更衣室、把杆等舞蹈训练的专业性设备和场地,只能在空地或运动场上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第四,舞蹈教学的教材较少,选择雷同,多数舞蹈教育课程都选用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性舞蹈教材。但是,由于专业性舞蹈教材是以具有相当舞蹈基础的舞蹈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培养精英型舞蹈人才为目标的舞蹈教材,其对学生舞蹈基础要求较高,教学目标设置也偏高,不符合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式陈旧

师资水平是教育的基础,直接决定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我国舞蹈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高水平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且教学方式滞后等问题。一是我国舞蹈教育起步较晚,舞蹈师资培养体系不健全。1999年,北京舞蹈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舞蹈学硕士研究生,且每年招生数量较少。与其他学科比较,舞蹈学硕博授权点较少,师资培养规模小。二是我国舞蹈教育师资分布不平衡,往往集中在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性舞蹈院校、音乐院校以及部分师范院校,普通高校的舞蹈师资数量少、学历层次低,难以满足舞蹈教育的需要。三是普通高校现有舞蹈师资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舞蹈艺术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演艺术,所蕴含的文化、风格和情感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清晰描述,必须借助形象生动、标准规范的舞蹈动作进行讲解。舞蹈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缺少理论知识与形态训练融合,习惯于照本宣科、灌输教育,往往造成信息传播失真。

(四)人文素养缺失,艺术实践不足

“舞蹈艺术首先是一种实践,舞蹈艺术素质也应在实践中形成。[1]”我国普通高校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艺术实践”的问题。现有的舞蹈素质教育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舞蹈形态与技能技巧上,缺乏对舞蹈背后的文化渊源、精神内涵的解读与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缺乏人文底蕴的舞蹈不但难以表达美的真正内涵,还难以打动人心,引起观众共鸣。此外,现有舞蹈素质教育过程中重视课堂内容的讲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实践。多数学校的舞蹈艺术实践仅仅是为学校大型文艺演出等节日庆祝活动,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更多展示舞蹈艺术的机会和场所。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确定舞蹈教育基本目标

普通高校的舞蹈素质教育区别于专业舞蹈院校培养高级专业舞蹈演员的人才目标。“舞蹈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欣赏美、创造美为主要任务的教育’”[2]。它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的是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舞蹈素质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切实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实现智育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形体训练实现体育教育,以优雅和谐的审美情趣实现美育教育,以轻松愉悦的身体活动实现劳动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教育目标,重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要牢牢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将美育教育融入舞蹈教育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注重引导学生加深对舞蹈精神内涵的理解与创新,形成正确的舞蹈审美导向。

(二)构建舞蹈教育课程体系

舞蹈素质教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体现了舞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对象应完成的舞蹈技能训练标准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水平与效果。因此,优化舞蹈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构建结构完整、次序合理的舞蹈教学课程体系是解决当前舞蹈素质教育实效性不足问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舞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应兼顾“舞蹈基础知识、舞蹈艺术实践和舞蹈美学”三个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层次性,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规律,引导学生逐步迈入舞蹈艺术殿堂,享受舞蹈艺术魅力。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是加强学生舞蹈基础知识教育,既要重视基础形体训练、技巧训练,又要重视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二是重视舞蹈艺术实践课程设置,通过积极拓展舞蹈艺术实践渠道,组织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公益类演出,从而在舞蹈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施舞蹈美学教育,设置《舞蹈艺术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编写舞蹈教学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任何学科教学都必须具备数量充分、质量上乘的教材。教师对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教材建设与选择尤为重要。舞蹈素质教育教材的选择要同时兼顾培养目标、学生特点等多方面。首先,要根据舞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材建设的科学性,减少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舞蹈素质教育教材的建设和选用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摒弃单一模仿的教学方式,重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教材编写与选用。接受舞蹈素质教育的学生一般缺乏长期性的舞蹈基础训练,舞蹈基础知识匮乏。因此,选用教材时应尽量避免选择专业性的舞蹈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和编写兼具基础性、趣味性的教材,既要提高学生对舞蹈基础知识的认知性与舞蹈技能的熟悉性,又要调动和保持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习舞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强化舞蹈教育师资队伍

舞蹈教育是专业门槛很高的艺术教育形式,“授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3]。构建一支专业技能强、人文素质高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人力资源基础。解决当前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派遣舞蹈教师到专业舞蹈院校和专业性舞蹈表演团体学习、交流访问,实施教师走出去战略,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二是加强现有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知识结构培养;三是规范教师教学方式,加强舞蹈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第二,做好新教师的引进工作,提升舞蹈艺术教育的生师比。一是提高舞蹈素质教育教师的待遇,对舞蹈教师适当倾斜,积极吸引优秀舞蹈人才到高校工作,有计划地增加舞蹈教师数量;二是坚持开放办学,与当地文化部门或舞蹈表演专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专业舞蹈演员为兼职教师,以解决舞蹈师资短缺的问题。

(五)增加学生艺术实践

人文素养与知识结构是个人发展进步的基础。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表演,才能打动人、感染人。高校舞蹈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美学素养,培养具有舞蹈素养的观众,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因此,舞蹈素质教育应在提高舞蹈表演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教育。尤其应给学生解读每种舞蹈背后的文化与民族、地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解读舞蹈蕴含的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阶段与文化变迁,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与舞蹈欣赏中感受舞蹈的文化感染力与传播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同时,舞蹈艺术实践对舞蹈教育十分重要,应积极支持与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舞蹈演出和各类公益类社会演出,让学生在舞蹈艺术实践中发现舞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与鉴赏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婧.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4):22-26.

[2]杜鹏.审视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2):15-18.

篇8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空前加大;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进入,使我国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社会权威价值理念被弱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领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受挫几率增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问题干预,对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减少校园问题事件,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促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的改变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因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高中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把大学描绘得特别美好,但当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而在中学时是尖子生的学生,上大学时那种优势已不复存在,面临着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他们就废寝忘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下去就会相继出现神经紧张、失眠等多种焦虑并发症。

2.学业引起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部分大学生因学业也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因种种原因,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造成上课睡觉,抄作业,甚至经常逃课等不良现象。二是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特别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后,他们一时不知如何安排学习,而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如学生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留级、退学的危险,教学进度快,如果仍按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那么将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三是部分学生认为考入大学,即万事俱备,只等毕业,放松自己,导致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造成多门挂科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大学生心中往往充满困惑、忧郁、痛苦,容易产生强迫、焦虑等心理疾病。

3.自我意识导致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因自我意识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如有些大学生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展示自我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逐渐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主观、片面,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就往往灰心丧气,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

4.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不良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高校采取寄宿制,步入大学就意味着需要过集体生活,然而有一部分大学生不知如何与人交际,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一些大学生以前从没住过校,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进入大学,同寝室的同学要朝夕相处,但经历、认知、习惯、性格、个人爱好等都有所不同,容易产生矛盾。其次,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从小就缺少同伴,交往活动少,且家庭对其教育不当也造成一些负面效应,如以自我为中心。交际困难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封闭、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

5.恋爱问题引发的情感困扰。

恋爱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大学生基本上都已成年,渴望交友,憧憬美好的爱情,但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阅历欠缺,对恋爱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经济上尚未独立,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恋爱问题。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6.就业择业困难造成的心理焦虑。

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数以百万计,如201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达630万,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求职人数众多,就业择业竞争太激烈。这些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找工作难,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更难。在择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

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首先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及心理教育技能的训练,使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心理测量的方法技巧,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培养较强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培养坚强的意志等。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2.开展多种渠道的实践锻炼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个性心理品质,进一步培养顽强意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和广大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对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作深层次的思考,增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调整主体需要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使学生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地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同时,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成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等学校要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BBS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和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

4.综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高等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适应大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用书,以及教师参考材料、实施要点和活动设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团体辅导和咨询。团体咨询是根据辅导对象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活动的形式,解决团体成员面临的发展、适应等方面心理问题的活动过程。通过团体活动,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疏通情感,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重建理性认知。

(3)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新生入学后测试心理健康,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其目的是让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控,以防患于未然。

(4)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和信息,模拟生活经验,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手段。大学应使校园网走进教室、实验室、宿舍。将互联网和大学生的生活、人生发展任务联系起来,恰当地引导大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梁宝勇.健康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杜昭云.心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作者简介]郭书利(1964- ),男,辽宁沈阳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55-03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国向来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要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有大量优秀人才作支撑,这就需要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飞速变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高等院校既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地方,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面对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加剧,面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捍卫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重点工作,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还是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职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已经定型,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判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一般比较强。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他们的思想正处在发展的特殊阶段:一方面,他们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分析判别还缺乏经验,但接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能动性却非常活跃;另一方面,他们还未形成完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周围的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想却纷至沓来。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既有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是青年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形成不良思想习气和意识的危险时期。这一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以更好的姿态走上社会。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高等教育机构,要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抓住机遇,把自身做大、做强,就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育人水平。相应地,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系统地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与特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等院校的声誉,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因此,高等院校努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育领域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划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是从静态角度出发的。在学生素质的结构体系中,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起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更为重要,可以说在素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同志明确指出:“要谈论素质的话,最重要的莫过于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坚定的思想立场,何来人生?所以说,不断增强群众和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归宿。”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主要就是因为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鲜明的价值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发展的方向,影响到他们提升整体素质的动力以及发挥科学文化素质的功效。正是因为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在素质体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高校院校要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将思想工作列入学校长远发展战略之中,如此一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适应新的社会条件的要求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单纯宣传科学技术的普及,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比如只重技术不重人文。教育领域只有不断弘扬人文精神,将之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培养兼具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这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所要求的。近些年来,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普遍关注德育,这是很好的现象。总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这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声。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的历史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时展的变化从各方面由浅入深地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震撼着人们长期构筑成的精神世界。广大青年大学生也正经历着心理状态、价值理想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过程。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对的新形势主要由以下三点:

(一)社会失范加剧

我国在时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范状态主要表现为权威失范、角色失范和社会主导价值观混乱等方面,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涉世不深、适应能力不强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更可能会以退却、逃避和冷漠等方式扭曲地表现出来,摈弃理性而跟着感觉走,“干什么都没意思,都无所谓”、及时行乐。大学生出现的这些思想说明他们内心没有信仰,没有有力的向导指引着他们的发展。所以高等院校要运用有力核心――党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展。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社会公民。

(二)社会压力普遍增大

随着竞争机制被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给人们以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容易遇到更多的挫折。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余地,选择越多,自我矛盾和冲突越多。由于社会流动的增加、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一部分人在心理上、行为上不适应。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堆积在一起,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和挫折令青年大学生感觉很焦虑。这些情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小的难度。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大学生自身倍感压力,由于刚迈入青年初期,对于压力的应对能力还尚且不足,这就需要高效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缓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

(三)社会支持减弱

随着亲子两代日益加深的代沟使得亲子日渐疏离,青年大学生失去了从父母那里得到思想和行为的参照,加剧了特定年龄阶段所固有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再加上同学间由于人际交往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时有发生的同学间人际关系的紧张也削弱了大学生来自同学的社会支持。这也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一个人若没有社会支持的力量,很容易在面对困难与逆境时,偏离自身的道德规范,做出一些有违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相反的,若一个人有着良好的社会支持力量,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一些挑战,自觉遵守更多社会约束。这点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稳定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拥有积极的社会支持,那么将会大大巩固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稳定。

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时代变革的策略

(一)坚持党对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我党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都有比较系统的科学总结和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也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这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譬如,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之间等,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事实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认识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一客观规律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即使在某一段时间有些失误,遇到风浪,走一点弯路,也能依靠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及时检查、总结,由党来拨正航向,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向互动型转变

当前经济全球化势不可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放的战略眼光,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树立与时代主题同目标、与国家和社会同发展的观念。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本,将灌输式教学变为互动式教学,并深入学生群体进行调查,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针对问题讨论。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要紧密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总结和归纳,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单位时间的效果。

(三)加强管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高等院校要加强管理,严格治教,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柔性的,同时又是刚性的。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要用刚性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行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体现为管理制度建设中的刚柔相济,引导思想与规范行为相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各种制度的建设,建立系统、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高等院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考核评估、质量监督等内容,将校(院)、系(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工作的目标管理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性和计划性;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制度的建设,约束学生应该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制裁,对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表扬,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作用。

(四)塑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高素质的辅导员即指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革命化的辅导员队伍。学生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和基石,也是学生工作的核心与灵魂。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发展与质量,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模式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判断与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促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抓好教师的学历、职称,还要紧抓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是在新形势背景下,如果不使教师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高等院校师德将呈滑坡态势。为此,高等院校师德建设应从多方面着手,转变观念、制订计划、建立规范,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营造建设优良师德的浓郁氛围,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要做到“精选、重用、厚待”,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机制与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改进辅导员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令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社会转型的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以及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等。这些变化已经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院校必须认清时展的形势,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个正确的定位,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含金量”,使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2).

[2]周胜斌,孔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浅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0).

[3]杨芷英.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教学与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