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篇2
【关键词】 学校美育 教学过程的美育 教师形象的美育 校园环境的美育
【中图分类号】 G6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53-01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所开设的各门艺术课程如美术、音乐、文学诸科目及课外作业与课外活动,既以相关“艺术”知识、技能及教学内容,却直接赋予美育任务。此外,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学校环境的美育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之,学校美育的贯彻与实施应充分利用学校环境中的各因素,因地制宜,有系统、有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同时也应注意人文环境对美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行积极引导。
1 教学过程的美育
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美育作为五育的一方面,渗透其他四育之中,与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1.1 德育中的美育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讲,也就是美与善的关系问题。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善的觉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美,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情感体验。美育就是通过美的陶冶,使人有美的情操,由于美育与德育是直接关系到人的情感与品德的教育,所以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共同性。
美归根到底离不开善,完善才有美。美以善为前提,也决定了一切审美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为了培养与激发人们善的情感,使个体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格。
1.2 智育中的美育
智育对美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美育需要有一定的智力准备,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智力结构。人们赞美青松的挺拔、大海的壮阔,高山的雄伟等等,固然这些自然美是客观的存在,同时也是结合着人自身的知识经验,对美的一种体会。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思想情感的训练,才能使学生身心得以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育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用激情去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这样才能有助天学生的成长。
1.3 音乐体育中的美育
音乐教学大纲的第一句话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在美的旋律中获得知识,逐渐扩大知识领域,在美的享受中达到娱乐的目的。音乐课上要给学生的美的享受,要进行美的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演唱表演,达到创造美、欣赏美、鉴赏美。
对于体育,大家往往只重视它的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而忽略它在美的教育方面的意义,实际上学校体育中的美育不仅有其独特的教育手段,而且有其独特的教育效果,学校体育中的美育,从而获得的自然形体美,其次,体现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美的教育,即大家的通常所说的心灵美。
1.4 劳育中的美育
劳动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作用,是最伟大的美育,因为唯有凭借劳动实践,才能创造审美,审美文体,丰富人的主观感觉和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这就决定了美育只有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着眼于培养人热爱劳动的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才会有正确的方向,也才能从根本上造就人,高尔基认为:“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要成为一种审美教育,必须要有正确的劳动强度,让劳动者感受劳动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创造生活的乐趣,创造有效的劳动价值.只有把劳动与创造价值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鼓舞人和教育人的目的,这样的劳动实践也才会更有意义。
2 教师形象的美育
教师的形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形象主要是由教师的品德、气质与风度等所构成。事实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影响则更大,对教师品德的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光明正大、博爱宽厚、精益求精、诲人不倦。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美的人格,首先自己要有美的人格。对教师的气质,最重要的就是坚定、稳重、勤奋和秘人为善。要求应该给人一种大方、庄重、整治、亲切之美感。教师的风度也表现在表达能力方面。教师的表达不仅应注意语言准确、深刻,表情动作要恰到好处,而且书写、图画也要讲究清晰、美观。
由此可见,教育形象的美育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美好的形象给学生以活生生的榜样,另一方面,正由于学生受其感染,所教内容就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使教学效果更好。
3 校园环境的美育
学校的教育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显性课程,即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另一是潜性课程,就是通过校园环境的熏陶对学生起到直接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进行陶冶教育,应视为一种经常的重要的手段。陶冶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
教育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生学习的自觉性,对促进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3
关键词 小学 德育 思想品德 班队会 实践活动
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二、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 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三、开展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渠道
(一)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务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一堂优秀的小学品德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还要有针对性,灵活的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坚持启发式教学,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结合具体实例讲清道理,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学校班队会活动
德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班队会活动是德育少先队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要途径,对良好的班风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学期德育重点,学校校每学期都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围绕安全教育、“十心”教育、文明礼仪、理想教育等方面,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沟通,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心灵之中。例如利用同学中的好人好事进行德育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这种榜样是从本校、本班同学中产生的,和小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又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榜样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效仿,所以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三)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除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要接触社会,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而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垃圾;鼓励学生自愿组成关爱小队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上一些日常用品,到福利院、军烈属家送温暖……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总之,德育工作应遵循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在小学阶段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为使德育充满活力,取得实效,应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多种德育渠道,以思想课为主阵地,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发德育资源,整理乡土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过程,各科教学渗透德育因素,各项工作体现育人主题。
参考文献:
篇4
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满足全校师生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保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是支撑学校整体工作顺利、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后勤工作是实现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有效动力,是开展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其次,后勤的行政工作是降低培养人才的成本,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全校师生开展教育的课堂,可以保障高职院校健康发展与稳定运行。
二、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特性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在占据学校工作重要部分的同时,有着其区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身特性。
(一)基础性与保障性的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后勤保障工作具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用。它不单单在物质上给与保障,在通过后勤人员良好的服务与热忱工作态度的同时也无形中给师生们提供了情感保障。
(二)服务性与安全性的结合
后勤的工作人员应该以最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规范的工作来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师生能够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进行学习。
(三)管理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就在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表明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学校是一个无形的大讲台,后勤人员同时也是不站讲台的教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劳动教育、爱护公务教育、爱校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后勤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与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顺利推进后勤工作改革的基础,所以必须创建节约型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理念作为一种理想、观念,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和教育中已经大量的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尤其是在大型的上市企业。因为理念一词不仅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其中的成分也很多。理念对于实践的意义与意识来说更加的浓郁,其内涵迫切表达了改进对于管理团队的意义。因此,后勤管理与服务制度在高职中不仅是表达了一中观念也是一种理想诠释,可以作为行动指南是它独特的一面。伴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进步,示范性后勤管理观念在高职院校中的不断更新,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格局,在新格局中稳步地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牢固的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我们知道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它不同于任何一个社会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它具有特定的运行目标与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的主体也是特殊的,它主要围绕高职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必须在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前提下,以科研、教学的改进和师生的生活水平提高出发,通过公益实现服务带来生存,服务带来发展,服务带来效益的最终目的。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是通过管理规范、管理思想以及优质服务来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的。它具有教育与服务的双重性。因此,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与服务理念,是顺应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最基础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有效创新“精细化、柔性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式
一定的模式既体现一种管理的理念,也是活动内容与流程的重要展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进步的灵魂。在国家不断深入地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汹涌浪潮中,高职中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更加有效的创新采用“精细化、柔性化”的管理服务模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管理过程与细节,实施精确的计划、控制、考核、决策的科学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拥有人本与科学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注重细节;二、科学量化;三、立足专业。为了把精细化管理做的更好必须把这三点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更是一套管理方法。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企业要向做大做强就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其中包括:一是精细化操作,就是指后勤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与标准进行,为了让学校的基础运营更加正规化、标准化,员工都应该遵循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二是控制方面的精细化,它要求后勤的管理工作必须遵循设计、审核、执行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全局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管理上的漏洞;三是精细化的分析,这一点尤为重要,它是精细化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后勤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跟踪。柔性化管理重点强调以人为本,根据组织的文化、精神气氛以及共同的价值观进行人格化的管理。在研究人的心里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强调尊重人格、适应人性,重在文化的渗透与情感的触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必须要加强学生队伍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服务与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其次要发动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坚持后勤部门的领导基础上建立各种自律委员会,时时掌握学生们的需求与意见。当然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做到以德服人、以情动人,以修己安人方式,在师生中创建持良好的管理形象,进一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三)打造一支业务素养高、竞争力强的后勤团队
高校的后勤工作渗透在包括从师生衣食住行到校园安全,从教学科研到管理服务等等方方面面,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是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高校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来看,管理与服务人员的配置结构不均合理,后勤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后勤职工或者一些分流职工。这些人很大程度上缺乏娴熟的业务素养,年龄结构老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并且知识面比较狭隘。因此,高校就必须适时引入新人新方法,挑选知识性与技术型并存的鲜活力量来充实后勤管理队伍。在建造一支知识型、专业型的骨干队伍的同时,要加强队伍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在知识水平与业务水平上不断地提高,增加人力价值。其次,还要加强监督与激励制度,完善招聘、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方法,激励员工的认真工作态度。总之,高职院校中的各种工作与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模式戚戚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与服务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建立多种培育模式,将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四)着力培养具有深厚底蕴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形成。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艺术、信仰、道德、法律等等内容。对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而言,文化贯穿于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是管理工作人员和师生生活的具体形式。由此,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就这样地应运而生。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展示,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它既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战略部署,有效地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与发展并作为精神食粮贯穿在师生的生活当中。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历史使命,他们表现出来的服务意识与道德行为不仅了体现了荣誉感与责任感,还展示了一种文化。通过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的培育,营造一种向上的氛围,产生顺应发展的凝聚力。这种培育战略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天然动力,大力加强后勤管理与服务文化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文化建设的指标之一,同时占据重要地位。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 德育 美育 高职院校 渗透
美育和德育作为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美育在高职院校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但由于它育人的独特性,使德育教育脱离了生硬灌输、强迫接受的情形,使德育教育更加人性化,因此怎样把美育渗透在德育之中,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在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美育只是德育的一部分或德育教育的手段,而不具有独立性。随着美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美育逐渐在理论上从德育的工作中分离开来。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美育与德育在本质上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互渗透、交融。可以说,美育与德育是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的,德育中蕴含着美育,美育渗透在德育之中。在当代,对大学生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只有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达到一个理想的教育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不可否认,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基础较差。这些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乐于实践,但理论认识不足;多才多艺,交际能力强,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差。针对他们的特点,在教育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在教育的载体上都要有所创新。
三、美育在德育中渗透的可能性
在德育工作中,特别强调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良好的、切实有效的德育途径。对于20岁左右的大学生来说,审美需要体现得更为强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特别喜爱小说、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正是通过这些艺术形式的学习,他们才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与自立。从这个方向来看,德育与美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最终成为真正的、丰富的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美育在德育主课堂渗透的内容
美育在德育主课堂渗透的途径是多样的,德育课堂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渗透美育的渠道,但就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状况来说,教育主体即教师本身和教学内容这两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分别做一下论述。
(一)教师主体的渗透
在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课堂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课程较少。这种状况就决定了目前在德育课堂上主角仍然是教师。教师本人作为施教者,本身也是美育的客体,其人品是否高尚,知识是否渊博,谈吐是否幽默,举止是否优雅,仪表是否端庄,是直接决定教师向学生传递美育知识、培养学生较高审美情趣成功与否的关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也经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其实很简单,作为一个教育者,特别是一名德育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这样才能有能力感染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信服。所以在选拔德育教师时,德应该放在首位,教师应以自己崇高的道德修养使学生信服、敬佩。可以说,一个浑身散发个人魅力的老师本身就是很好的美育的载体。
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德行外,那就是应该拥有职业所要求的渊博的知识。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做一名德育课教师并不容易,与专业课老师相比,德育教师应该具有更广的知识面,用渊博来形容丝毫不过分。除了具有德育和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外,德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永远站在社会思想的前沿。只有这样,他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将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不断发展的角度灌输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教育出的学生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提高审美能力,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的人。
(二)教学内容的渗透
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有两门必修课,其中一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高职学生。其内容包括理想信念、人生观、爱国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实际讲授的过程中,将美育内容渗透在课堂上是非常自然的,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将美育内容插入其中,效果当然会更好。下面我们具体地从这门课的某些章节中深入研究一下这个过程。
1.在爱国教育中渗透自然美。《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一章中,阐述了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基本要求第一项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那么,到底具体在哪里?最直接、最形象的,当然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展示。教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一般在课件中会穿插许多中国自然景观的一些图片,比如长城、西湖、珠穆朗玛峰、泰山、长江、黄河等,而且这些图片拍得都非常美、非常壮观,学生看了以后,自然而然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一种自豪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祖国的大好河山首先在视觉上给学生们美的感受,学生看到祖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景色秀丽,一种美的愉悦油然而生,这必将激发学生本能的意识,并逐渐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所以说德育与美育从来就不是分离的,而是能够共同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
2.在品德教育中渗透人格美。在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人格美的内容渗透在课堂中。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实际上道德就是评价善恶美丑的标尺,品德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行为是提倡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品德教育可以通过社会中人们的实例来加以印证,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放一些视频资料,通过真实事例,让学生们感受到人性中高尚的美、极致的善,就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着。那这种品德教育的效果比空洞的说教要好上百倍千倍。我们通过课堂的讲授,给学生培养一种能力,一种对人、对事正确判别的能力。人的本性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只有具备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这正是我们在德育课堂上渗透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3.在人生价值教育中渗透社会美。在讲人生价值的时候,就是让学生们在大学时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在我们国家,对一个人价值的评判,主要是以他对社会的贡献为标准的。个体对社会和对他人生存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我们可以自然地将社会美的内容渗透进来。因为对于个人来说,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向社会和他人付出和贡献。因此,如果人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多向社会付出,少向社会索取,那我们这个社会将是其乐融融、和谐快乐的。这也就上升到美的高度,一种社会美,一种人类大同的、和谐的美。这和我们这个时代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致的。所以,社会美的这样一个审美教育,毫无疑问是通过人生价值的教育来实现的。
在德育主课堂上渗透美育的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我们德育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尽管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设立美育课,但如果我们能在德育与美育结合的这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德育主课堂会更加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周济.努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R].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研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6
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衡量,现代化的优质教育必然是顺应人的发展需求,满足人性自我提升需要的教育,必然是百姓福祉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的教育,必然是质量和数量、公平和个性、成功和幸福达到高度和谐的教育,联合市教育发展实际,几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探讨,抛砖引玉,推动大家议教育、谋发展。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市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市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苏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苏州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苏州产业在升级,苏州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二)校长要有几分书卷气。
篇7
一、指导思想:
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中所倡导的: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德育融入班级管理及班级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2、“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学龄段性格共性、个体学生个性及班级班风的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以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目标为蓝本,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不断挖掘新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途径;
4.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充分结合学校资源、家庭环境以及社区影响力,形成德育合力。
二、总体目标:
利用一切资源全程,与家长、学校、社会全程合作,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紧跟时代脚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倡导文明友爱、互助共进、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正确引导班级舆论,树立和弘扬班级正气,着力培育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即:学生不仅是好的学习者,而且是好的社会公民。
三、班级进行德育基本条件:
1、班级整体面貌好。重点看团队活动或集体活动的整体风貌;
2、班级日常管理较好。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班干部队伍,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班级风气正。比如:卫生整洁,无人乱丢垃圾;桌椅、讲台、墙壁无乱画迹象,无鞋印球印等;服装规范,发型规范;
4、文化氛围好。形成了文明友爱、互助共进、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学生对班集体有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
5、班级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有鲜明的班级风格和良好班风学风,又注重个人的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基本原则:
1、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发挥、发现和发展自己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学会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协商和民主评议,并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解决集体生活的各种矛盾中,使集体和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2、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4、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5、让学生把握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明辨是非及处理问题的道理,学会理智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使班级正气上升。
教师职责:各班级的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指导,同时与家长合作,与各科老师协调,与社区实践场所联系,认真总结德育工作,定期做出汇报。
五、实施措施
1、以班为单位进行德育常规教育
主要内容:公民素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理想信念、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主要手段:规范训练、榜样示范、过程激励等方式。具体而言,如:主题班会、晨(夕)会、开学(放寒暑假前)会、升旗仪式、读报等德育活动阵地,发挥共青团员的带头作用;又比如:将德育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尺,坚持开展“班级优秀学生”、“班级优秀学生干部”、“班级女生优胜奖”等评选活动,在学生中选出模范带头人,既能鞭策带头人继续前进,又能激励其他学生发掘自身潜力,争取进步。
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爱国思想;有作为社会一员的自觉性;谦诚有礼,带人接物合乎礼仪;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等。
2、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各门功课多管齐下。
首先,专门性课程当仁不让,应为学生提供德育方面的知识与熏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一系列可选课程,都能成为进行德育的蓝本。同时,将此课程与本班实际结合,整合资源,注重课本知识延伸与实践能力的拓展。
其次,其他课程德育渗透也十分重要。充分挖掘《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其他各类课程的德育内涵。课堂才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
最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不可取代。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个体发展、各种活动的展开皆可以作为德育的载体出现,且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3、以班为单位全方位沟通,立体化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落实到教师,延伸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班级实践氛围。
首先,强化教师的各种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提升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采取理论学习、座谈研讨、专家解读、案例分析、外出研修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落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对象进行论坛、演讲、征文、满意度测评、评教等系列活动,鞭策教师以人为本,关怀学生,“以师德凝聚学生,以师行感染学生,以师学启迪学生。”
其次,重视家庭教育工作。进行家访、家长会、网上博客互访活动等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便于形成合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准。
最后,与社会协作进行德育教育。发展德育人员及实践基地,如:关工委、“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队伍和社区志愿者;文明办、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发挥社会资源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作用。
4、寓德育于班级文化中,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学会为人处事。
首先,班级管理科学民主化。民主选举确定班委会成员,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社会民主意识。
其次,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人,开展丰富多彩、寓德育于乐的班级活动,强化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营造温馨的集体气氛。
再次,班级建设特色化。“倡导班级个性化建设,形成鲜明的班级风格和良好班风学风。”有自己班级的口号、班歌、共同守则。积极努力成为先进“先进班集体”,是学生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融为一体。
最后,节假日活动集体化。在传统节日、纪念日、寒暑假及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日,进行德育教育。假期举办夏令营、冬令营及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美好风光、现代城市风采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篇8
摘要: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①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②
关键词: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1
一、有关美育的说法
中国古代非常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乐教对伦理道德的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④把诗教和乐教并列,看做是造成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志道”与“游艺”结合起来,当做陶养德行的途径和手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第一批“思维课”不应当在室内、在教室的黑板前面上,而要到大自然中去上……真正的思维总是渗透着战栗的情感;儿童一旦感受到了芳香,他的心里便会产生灵感”。“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儿童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和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以独特的体验充实着语言。”⑤把美育和智育结合起来,会使学生的脑力劳动更具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
二、当今教育美育缺失现状
(一)单一静止层面的美育教学
早期美育观的根本缺失,是不考虑教育自身整体美。与近代席勒的影响有关,我们曾经长期把美育仅仅看作是艺术教育,就是把音乐、绘画、舞蹈、书法、文学等艺术形态当做教育内容,给学生传授一些艺术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这种美育观,把美育作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相并列的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在我国是首先确定这种关系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大大提高了美育的地位。但也埋伏了日后把美育与整个教育相割离的危险。
(二)扩大静止层面的美学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单一的静止层面的美学开始质疑。人们指出,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领域,美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它同样存在于自然、社会生活、技术工艺和科学文化中,因此,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可以挖掘出美的内容。都有普及美学知识、激发学生美感创造的任务。甚至在课外活动和学校其他全部活动中,也都应该利用美的因素,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这种认识,打破了单一的美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孤立关系。扩展了美育的范围。
(三)动态的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美
上面所谈的美育都没有与教育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自身的形式是不是美的问题没有被考虑到。迄今为止,这些美育观,只是把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事业之外;他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美来培养人,唯独没有考虑到“教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美”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考虑教育自身的美有些特点。所以,我们只是把美作为一种外在的,因而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来加以有限的借用,没有以美来规定和修饰教育自身;我们的美育都是外在的“借美”的教育。”⑥
三、 当代美学教育畅想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曾深刻揭示出:“单是名义,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⑦都未看出他的美学价值。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问提在于他们有的观点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低级。有的青年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做时髦去追求,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就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判判断。
当然,要鉴赏美,不能单凭审美观点,还有有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授予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包括美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巧,提高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观赏自然,分析社会生活美,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
(二) 艺术的渲染功效
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综合体。在戏剧舞台上,艺术的“建筑材料”是活生生的人,是演员、借助布景、灯光、音响效果,通过演员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是观众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欣赏话剧,可以从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中受到启发和感染。
电影和电视都是20世界的创造,是现代最普及、最大众化的艺术。采用“蒙太奇”手法对画面剪裁组接,使画面连贯而有节奏,可以造成悬念。对比,联想,衬托。等审美心理效果,提高艺术表现力。
运用艺术作为美育手段,除了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外,在课外还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再是通过班级团队组织开展艺术欣赏评价活动,评论艺术作品,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丑行为,提高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是美育的主要手段,运用艺术手段也要讲究艺术。
(三) “身正为师,行为世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是美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教师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美育的体现,这样才是真正动态的美育,才是活的美育。
首先是教学语言操作的艺术,语句的结构中的用气和用意,语音的重与轻,语调的升与降,语言过程的顿与续,语速的快与慢都要教师掌握的恰到好处,有松有驰,形成语言的节奏美。
其次是教学体态操作的艺术,教师表情的变化:眼神要真诚,和善,鼓励,热情,嘴角也就是微笑,微笑可以给学生以鼓励,大笑可以缓解课堂紧张尴尬的气氛。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既庄重又亲切,这会使学生产生敬意,情绪坦然,心情舒畅。教师的姿态要端庄大方,无论是站姿,还是挺直腰板的坐姿,都要表示充足的自信和阳光。当然也不能失掉亲切感。
注解:
①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述而》
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⑥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⑦鲁迅《<降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145页
参考文献:
[1]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2]倪文锦,欧阳颖《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3]杜卫(华中理工大学)《儿童美育概论》[M].1995.6
[4]李戎主编 《美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 构建 理论依据
1.高校体文化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德国学者费特认为这一词指斯拉夫民族的沐浴和按摩等保健养生活动。尼克・阿莱克塞博士主编的《体育运动词汇》(1974)给体育文化下了一个定义:“广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作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其结构内涵一般分为三个层面:(1)表面层的显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2)中介层的混形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的综合形态。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教学活动、竞技比赛、综合运动会等。(3)核心层的隐形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作风、体育道德,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热情、协作精神、进取意识等。中国高校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内的创新精神,融合社会体育文化和高校体育文化精华,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理论依据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体育文化的生产与发展,一方面受人们思想意识的制约,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作为高校文化环境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体魄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构建起着直接的作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较强的辐射功能,因为学生大学毕业后必然会走向社会,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的每个成员。鉴于此,构建高校这一特殊时空环境内的体育文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2.2素质教育的必然需求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直接受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体育文化环境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健康第一”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体现高校教育的宗旨,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符合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3.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3.1高校体育文化思想的构建
高校体育意识文化集中反映了文化主体的精神、道德观念、知识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把体育精神和学风建设融为一体。思想、道德行为也是高校体育意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校体育文化为体育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中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建设投入,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的基本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师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3.2高校体育文化行为的构建
加强高校体育文化行为的建设,首先应该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重视高校体育组织系统的建设,如健全高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制定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运行轨道;丰富师生员工的体育活动;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注重特色课的教学改革;完善体育教学的条件目标,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目标,突出体育教学的效果目标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加强高校运动队的建设,学校特色的传统运动队是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体现,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3.3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构建。
高校的体育建筑、雕塑、体育场馆设施等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它们又是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这些特质会折射出人们的心灵,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此外,它们又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依托,承受着师生们体育锻炼的实践。因此,高校要创造有利条件,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和创建物质文化环境,为培养符合21世纪发展要求的一代新型知识分子而努力。
3.4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
3.4.1诱发学生的本能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基础
现代体育运动是人的本能意识的升华,人们在运动中能得到快乐的体验和美的享受。大学时代是人一生最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运用现代先进的体育文化环境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运动本能,发挥学生的运动潜力,使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深刻内涵,灌输“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和强烈兴趣,为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4.2养成良好的欣赏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必要手段
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能提高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创造精神。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欣赏水平,体育教师应该多传授体育竞赛方面的知识,多做专题讲座或介绍某一专业的比赛知识,提高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兴趣和吸引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欣赏中陶冶情操,增加知识内存,完善自身素质,丰富文化生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3.4.3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与是维系体育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先行设计的好坏。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情感与运动的交融、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使学生获得满足与快乐。
3.4.4建立主观的延伸意识是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关键
不论是本能意识、欣赏意识还是参与意识,最终的目的都是达到体育意识的延伸。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的前奏曲,他们把在大学中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带入社会,传授给家人、朋友及社会成员,使体育意识的作用意义更加深远。这样的作用效果会以几何级数的形式扩展开来,从而扩大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增加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4.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包含于高校文化之中,它承担着使大学生身心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将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是为了身心发展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个人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更趋于完美。因此,构建高校文明健康、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是高校发展建设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林,唐成.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汇技,2004,(10):88-89.
[2]赵小静.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教育[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4):95-97.
篇10
关键词:教师;职业人;工教结合;还原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广西-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编号:GJA114006)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广西教师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0A0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唐锡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8-0009-06
职业教育自产生开始教学与工作就存在着同一性关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兼有“职业人”的身份,“职业人”培养职业人成为职业教育应有之义。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受普通教育影响,“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规律遭到扭曲,职业院校的教师逐渐脱离了“职业人”身份,成为非“职业人”。还原教师“职业人”身份,让其重新回归工作世界,将“工作”世界与“教学”世界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有效矫治职业院校教师发展的偏向,而且可以有效地呼应当下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的发展。
一、 “工教结合”的析义及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教结合”是在职业教育特定语境中与工学结合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
(一)“工教结合”析义
“工教结合”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与专业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专业工作与教学有效对接,是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的规定性,揭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的本质属性。“教”是教师的教学,“工”即“做”,指的是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既包括教师到企业或工厂的兼职,参与技术推广和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也包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环境、工作场景或工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以及教师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示范演示活动。 “工教结合”意味着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因履行职责的不同而不断转换,在单一的工作世界主要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专业性工作,在学校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主要以教师身份出现。教学与工作世界的联结,凸显了职业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性、关联性。“工教结合”是“教中有工,工中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活动交互存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从空间维度来看,“工”可以是校内教学工厂实践,也可以是企业的实践;“教”并不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在教学工厂、企业现场。从时间维度来看,“工”与“教”交替进行,“教”则是在专门教学时段,而“工”可以是特定时间,也可以是业余时间。“工”与“教”互相依存,“工”不是简单的工作参与,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密切与业界的联系,跟踪技术发展的前沿;间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教师的“职业人”身份,为了更好地“教”。“教”也不是简单的教,它源自工作,但高于工作,把在工作世界的范例带回到学校,经过教学设计,通过示范,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的关系
“工学结合”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已经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它是历史的产物,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制度,一种育人模式,一种管理结构,一种助学举措,一种工作探索[1]。无论工学结合形式和外延如何演变,它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体现的是职业教育对学生学的规定性,实质上是职业院校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创造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机会,强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是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呼应,“‘工学结合’中的相关人员,他们的教学与工作、学习与实践相互交融,既要在工作中学习,又要在学习中工作;既要在教导中工作,又要在工作中教导,两种活动交互存在。”[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以前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诠释“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两者逻辑关系。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统一在‘做’字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3]。这种以“做”为中介使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方法论,正是以实践为第一性的认识论基础上的教育方法论。
“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两者体现的是一种共生态关系,两者有效地把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职业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师生间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等统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职业教育教与学的规律,体现了能力为本教育思想,表征着职业院校师生的真实生存发展状态,代表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展示的是职业院校的文化。
当下,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应有地位重新确立,被视为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路径和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性制度。教学是一个整体,一种双边活动,如果只强调学生“工学结合”,忽视教师“工教结合”的有效呼应,教学效果和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的。教师回归“工教结合”应然状态,呼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工”与“教”结合与分离
“任何理论最终只能从‘事实’或者原本的给予中获得其本身的真理。”[4]“工教结合”作为历史的产物,来自于历史的事实,来自于它的原初。职业教育自诞生开始教学就与生产劳动天然结合一起,相当长一段践行着“职业人”培养职业人规律。从学徒制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师傅的职业人身份开始弱化,逐渐被“教师”身份所遮蔽,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教学世界与工作世界相分离。
(一)古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最佳境界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即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传递生产劳动经验、技术技巧、方法态度的社会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说,自人类社会之时起就存在教育活动,那么这种教育活动首先是技术教育活动。“技术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始技术教育,这一阶段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同一性。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向年轻一代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年轻一代也正是在现实的生产劳动中完成其社会化过程。”[5]在这个历史时期,劳动生产与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以劳动为主,职业教育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萌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社会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之时,技能传承也开始转向由专门人在专门工作场所来传授,原始状态职业教育演变成为学徒制。学徒制是以单纯手工工业职业训练为目的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教学散在单个的、多作坊或家庭等现场进行,体现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在这种学徒式的学习中,师傅作为‘教师’始终参与同一实践活动,他们的实际操作就是学徒榜样和标准。”[6]师傅与学徒两者同时具有双重身份,师傅身份既是教师,亦是职业人,学徒既是学生,同时亦是准职业人。师傅不仅是行业技艺的传播者,技术通过他们得以代代相传,而且对学徒品行负责,通过示范、练习,模仿,矫正完成师徒之间技术传承。古代学徒制度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有效形式,其实质是教学与工作的同一性,“教学做”一体,体现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效结合,工作与学习有效结合,日本学者细谷俊夫在谈到中世纪的学徒制度时认为,“一方面是一种真正理想的技术教育体制,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社会教育组织。”[7]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现代学徒制“工教结合”的渐变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古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工业化批量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中一些弊端越来越明显。“教育效率不高。学徒制是个别教学,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先要熟悉工作的所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很少单独传授,而是在完整、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这样要掌握各个工序就需要长的时间,因此学徒期特别长。”[8]因此,古代学徒制单一培养方式演变为集中批量化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承接历史并实现了现念的学徒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代学徒制的“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的内涵,但形式有所变化。现代学徒制在世界各国主要以两种不同类型为代表,一种是企业训练式,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培训,师傅既是教师又是工人,边教学边工作,以培训为主,如日本的企业训练制度,我国企业办技工学校。另一种是企业与学校结合型,较为典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理论教学。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的培训师则不一样,同时兼有师傅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既能胜任一定理论教学,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时间间隔不长,学生能迅速消化从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企业培训师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在学校理论教学的缺陷,因而不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现代职业学校“工教结合”的式微
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于奴隶社会。其产生主要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后,使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教师职业同时产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学校也因此成为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教育场所。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这种学校教育范畴,而主要以非正式教育学徒制的形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在19世纪的确立,现代学校形态职业教育也因此产生。古代学徒制在向学校形态职业教育转换过程中受到以传授学术知识为主的普通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在现代教育制度确立之时,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也应运而生,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自然归并到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主要按学科模式分专业进行的,在学科知识本位教育思想影响下,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师不需要多少实践能力就可以胜任教学。因此,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师逐渐与职业世界分离,逐渐丧失“职业人”和“师傅”的身份。
三、“工教结合”的回归
“虽然我们对过去的历史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教育历史似乎为未来的教育提出双重任务:教育既要复原,同时又要革新。”[9]“工教结合”的回归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师本质的需要,而且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工教结合”回归不是简单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和一定时代背景的有机结合。
(一)技术知识传授的要求
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知识,形成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技术知识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的表现形式是经验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知识。经验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规范化的技术和记载,理论技术知识是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和规律性阐述。技术知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关于“做”的实践性知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知识首先表现为经验技术,并贯穿于技术发展始终,因此,职业教育在传授技术知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在前技术时代,“以工具的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在技术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以经验技能为主的单相技术结构”[10],当时的技术以一种经验技术存在,技术与掌握技术的人是不可分离的。经验技术不可言传,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些无法详细言传的技术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来,技艺的流传只能通过师传徒这样的示范方式得以传承。徒弟按照师傅的样子做是因为他信任师傅的办事方式,尽管他无法详细分析和解释其效力来自何处。在师傅的示范下通过观察和模仿,徒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那种技艺的规则,甚至连师傅本人也不外显地知道的规则[11]。因而,一个人要想吸收这些隐含的规则或难以言明的技术知识,就只能委身于另一个人进行模仿。到了近技术时代,“在经验技术累积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与古代手工工具不同的机械工具的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实体型技术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的双向技术结构。”[12]在这一时代,虽然产生了以新的实体型技术形态,但技术知识还是以经验技术为主,技术的传授仍然离不开“做中教”的示范方式。进入到现代,“在双相技术奠定了工业社会的技术基础上,在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技术理论知识越来越重要,知识型技术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出现了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相结合的三相技术结构。”[13]从技术的发展历史逻辑和技术本质来看,技术理论产生并不能取代经验技术,它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旨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原理,形成完整的技术知识,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仍然需要遵循“教学做”的规律。
(二)教师职业规定性的要求
职责是组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的工作任务,它是构成职业的内容要素,决定着职业的性质和分类。一般来说,组织是由岗位组成的,岗位是组织设定的,至少是社会认可的,并以组织或者社会的名义,给这个岗位规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称之为岗位职责。岗位与职责是凝固在一起的,明确的职责是反映职业特征的依据,因此同样具有稳定性,不因人员的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对教师岗位具有规定性,除了教育的共性规定之外,还有特殊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职业活动中。职业活动是指劳动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职业行为,还有一种是间接的职业行为,即个人为从事某种职业劳动而开展的活动行为,无论是直接的职业行为,还是间接的职业行为,都属于职业行为范畴。“职业活动必须以素质条件作保证,只有劳动者的知识、能力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相匹配,职业活动才能卓有成效。”[14]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直接职业行为就是教学,间接的职业行为则是职业世界中工作,教师的间接行为是达到与其岗位匹配素质条件的职业活动行为,这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的教育教师的主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凯兴斯泰纳认为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他说“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没有得到证明之前是不允许作教师的,至少不允许在教育机构作教师。” “我不仅仅想让国民学校知道这些要求,同时也想让所有学校无一例外了解这些要求。”[15]
教育育人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性。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即传授为人之道,传授知识,说得具体些,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16]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作为普通教师的示范性作用,而且还要发挥作为职业人的示范性作用。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说过“‘教授手上没有油’他们是知识的导师,但不是技能的师傅,学生‘拜了师’而‘学不到艺’。”[17]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更应如此,教师要成为职业工作的示范和职业道德的示范。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完美的职业形象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终生,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所有改革因素中,涉及教师改革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键和制约因素,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同步改革,无论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实践基地改革,还是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工”与“教”结合是适应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确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当下正在进行的工学结合改革虽然是取得一定进展,但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工学结合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按简单直线思维方式,单兵推进,将难以有所建树,必须把工学结合置身复杂视野来统筹考虑。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教师是一个关键,也是制约工学结合有效推进的瓶颈,倡导工教结合是对工学结合有效呼应,也是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工学结合与“工教结合”中教与学结合对象都是“工作世界”,工学结合直接指向学生学的能力,工教结合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能力,两者最终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所谓生产性实训就是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18]现代职业教育强调集教学、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功能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导向。建设高水平、高效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生产性实训按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展开,教学与生产同步进行,实训的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中,按真实的生产要求生产真实的产品,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核,从而使生产性和教学性达到有机结合。生产实训要求教师同时兼任“教师”与职业人角色,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进行以真实产品为载体进行项目结构分析,开发教学项目,以真实生产要求进行项目内容分析,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作为职业人角色,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劳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方面,发挥职业人示范性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成为教师教学平台,而且也成为教师锻炼和示范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3.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组成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传统职业教育针对这两类知识在课程结构中分别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区别两种知识学习。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互相促进和转化,而且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则将理论与实践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发生理论与实践的‘化学反应’,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19]当前,理实一体化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如果没有一支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不但开发不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即使开发出来也无人能够去实施,一体化课程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有其特殊要求,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学习领域的一体化课程为例,“学习领域所显现的一种全新的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性原则,就是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并在专门构建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20]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与工作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有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工作世界的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指导实践教学。因此,一体化教学过程必然是“工教结合”,做中教,教中做。
4.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除了培养人才之外,提供社会服务也是职业院校一项工作职责。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能胜任课堂教学,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还要积极参与技术成果推广运用,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革新,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有效社会服务,同时这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对教师的必然的要求,“工教结合”理应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样式”。
5.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决定职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一个职业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是该职业是否有专业性的核心标志。我国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过,“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21]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整体专业水平比较低,大多数缺乏必要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这说明职业教育师资具有很强可替代性,也难怪经常被社会所诟病。职业教育院校教师要走出当下困境,专业化是其必然选择。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必然与普通教育的路径不同,否则就会与普通教育教师同质化,容易被替代。
四、 “工教结合”的路径
在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教师不能很好胜任“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职责。“师傅教徒弟”职责情形下,要使教师同时扮演好教师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工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职业院校的教师已经习惯学校“教”行为模式,要使他们生活方式发生转向,专业自觉是基础。传统职业院校的“教”仅仅局限于学校,而“工教结合”在空间上跨越了教学与工作世界的界线,教学工厂和实训实习基地成为他们新的活动平台。现有教师制度并不完全支持“工学结合”,要促进“工”与“教”有机结合,在制度层面也必须加以考量。
(一)教师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自觉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清晰体认,明确教师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主动维护教师专业的声誉。”[22]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自觉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专业活动的认同、理解、接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除与普通学校共性要求外,还有一定的专业标准——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自己专门行为模式。“工教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行为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成长不能仅仅局限单一的教学成长,必须依赖具体职业工作场景历练和职业工作实践体验,学校和企业都是他们成长的沃土。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走出校门,自身学会在行业中生存的高技能本领,才能实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的目的。职业院校的教师与职业人结合,不仅能积累行业实践经验,而且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能融入职业人的思维方式和职业意识,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从而自觉的依据市场、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教师也会自觉将企业文化引进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以职业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去主导学习和实训,从而培养学生职业人的素质和行为规范,树立起职业角色的成才志向。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广大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一旦有了专业自觉,就会认识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紧迫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工教结合”作为自己日常生活方式努力践行。
(二)构建实习实训平台
在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重要平台。从系统论角度和教学相长的规律来说,教师是重要相关者,实训实习基地不仅要成为学生工学结合的场所,也要变成教师“工教结合”场所;不仅成为工学结合的平台,而且要成为“工教结合”平台。因此,要从有利于学生工学结合,工学转换,还要从有利于教师 “工教结合”,“工”与“教”转换出发,整体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都是基于真实生产环境的,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教学为主,生产性为辅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师是“主人”,而在校外实习中教师只能是“客人”。只有当教师成为实训基地“主人”时,才能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23] “主人”与“客人”位置并不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形会发生转变,职业院校的教师通过努力,在企业也能“反客为主”。
(三)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双师型”教师理论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变成了证书化、概念化、形式化、碎片化、工具化,这一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工教结合”与工学结合对应,具有动态性,强调的是过程,促进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工教结合”这一提法可以有效弥补“双师型”教师理论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促进“工教结合”相关制度,在制度上为“工教结合”提供保障。
建立“工教结合”制度,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兼职制度。国外发达国家不仅建立兼职教师制度,而且建立相应教师兼职制度,如在澳大利亚,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每周在相关企业兼职工作10小时。我国职业院校往往重视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制度,而对教师兼职有一种片面认识,忽视教师兼职制度的建设。正确认识职业院校教师兼职重要意义,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兼职制度,把“工教结合”制度化、常态化,将有利于教师走出校门兼职,深入行业企业,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教师带着问题去企业兼职,通过企业兼职带回项目,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兼职也是教师对自己实践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挑战。融入行业,成为职业人,职业院校的教师才能真正达到“职业人”培养职业人,“师傅教徒弟”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10).
[2]李国志.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3]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5-126.
[4]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5]方鸿志,陈红兵,陈凡.技术教育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7(04).
[6]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2.
[7][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C]. 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84:24.
[8]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10][12][13]盛国荣,陈凡,韩英莉.论技术发展过程的累积效应[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1][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79.
[14]张洪霖.职业学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1.
[15][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00.
[16]牟艳杰.教师劳动特点及其原因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02).
[17]俞仲文,韩树林.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J].求是,2007(18).
[18]贺星岳.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19]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20]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
[21]顾明远.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
- 上一篇:保险公司续保管理办法
- 下一篇: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