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的背景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1997〕第12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现将贯彻落实《办法》的意见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明确重点,切实做好组织落实工作。同时要使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并长年坚持下去。

二、各地区、各系统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各局(总公司)负责所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企业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区(县)劳动局和区(县)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工段长、班组长、新职工、换岗职工及负伤职工复工前的安全生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依照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要按照《办法》的规定制定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大纲,并对参加安全培训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今后,各类人员要经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准安排上岗工作。

四、今年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重点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各地区、各系统对所属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要在年内达到80%。培训教育内容主要有:国家和本市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培训教材可参考北京市工伤与职业危害预防中心编印的《北京市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教材》。培训教育时间要不少于8学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培训教育时间或两年培训教育时间合并使用。

其它人员的培训时间和内容应严格执行《办法》中的规定。

五、各单位要按照《办法》的规定对经过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合格的人员进行统一建档登记(登记表附后),局(总公司)、区(县)劳动局负责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建档登记工作,其他人员由所在单位负责建档登记。为规范建档登记工作,便于实施监督检查,各单位要按照登记表所列的内容将培训考核情况输入计算机,并逐步实现计算机建档登记。

六、各地区、各系统要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列为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年终考核。今后这项工作也将作为全市安全生产检查和综合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执行《办法》好、按要求完成各项培训教育的单位要给予表扬;对执行《办法》不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到位的单位,除给予通报批评外,还将依据有关法规规定给予处罚。

七、为全面落实《办法》中规定的各项培训教育工作,我局工伤及职业危害预防中心具体负责企业主管部门安全技术机构负责人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建档登记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此外,各区(县)劳动局、各局(总公司)因实际情况对完成今年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确有困难的,也可以与我局预防中心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

联系电话:6301、6393(安管处)

6317、0229(预防中心)

联系人:魏丽萍、刘自杰

                    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登记表

--------------------------------------

|  企业名称  |                                                |        |

|-------------------------------|        |

|隶属总公司或区县|                                            |        |

|-------------------------------|        |

|  姓    名  |                  |性别|        |年龄|      |        |

|------|---------|-------------------|

|  现任职务  |                  |任职年限|                            |

|------|---------|----|--------------|

|安全培训日期|                  |培训学时|        |考核成绩|        |

|------------------------------------|

|培  |                                                                  |

|训  |                                                                  |

|内  |                                                                  |

|容  |                                                                  |

|--|---------------------------------|

|培  |                                                                  |

|训  |                                                                  |

|单  |                                                                  |

|位  |                                                                  |

|意  |                                  (签章)      年    月    日    |

|见  |                                                                  |

|--|---------------------------------|

|劳部|                                                                  |

|动门|                                                                  |

|行意|                                  (签章)      年    月    日    |

|政见|                                                                  |

篇2

1.《暂行规定》第五条:“单位移交就业转待业人员档案,须在单位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档案送就业转待业人员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交街道、镇劳动部门。”现改为“由单位在做出决定起7日内,将就业转待业人员档案送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区、县劳动局进行审核;区、县劳动局在接收档案后十日内要将审核合格档案移交给有关的街道、镇劳动部门。”

2.《暂行规定》第六条中:“全民所有制、区、县局属大集体企、事业单位在1982年前办理集体招工,档案中无个人《招工审批表》的,须由原招工单位持上级主管部门证明和本人档案到区、县劳动局补办手续”现改为“只由原招工单位出示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证明材料即可。”

3.单位在移交就业转待业人员档案时,须核准职工的户籍情况,遇有单位移交的就业转待业人员档案户籍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区、县劳动局可将档案退回原单位。

篇3

    为了加强对招工、招聘交流洽谈活动的管理,规范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中介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北京市劳务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1991年第3号令)的有关规定,现对职业介绍服务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下简称新闻媒介)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经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核定有开展招工、招聘洽谈业务的)租用社会公共场所、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组织举办大中型招工招聘交流洽谈活动、通过新闻媒介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的,必须经市劳动局审核批准。

    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到市劳动局办理举办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和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审批手续时,须持以下证件和材料:

    1、《北京市职业介绍许可证》副本;

    2、举办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的报告;

    3、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一式二份);

    4、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介绍信和办事人员身份证。

    三、各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向社会的举办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经市劳动局核准并加盖“北京市劳动局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审核专用章”后,方可通过新闻媒介。

    四、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在本单位场所内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定期举办的招工招聘交流洽谈日活动,需通过新闻媒介广告信息的,可持《北京市职业介绍许可证》到有关新闻单位的广告经办部门,直接办理广告的有关手续。

篇4

    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在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试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养发〔2000〕67号)文件精神,原按《关于在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管理人事关系、存放人事档案人员中试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暂行办法》(京人险〔1996〕379号)规定在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存档人员,养老保险工作移交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衔接,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仅限按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昌平区和延庆、怀柔、密云县人才服务中心以及全国人才交流中心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存档人员中执行,其他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人员不执行本规定。

    二、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存档的单位和个人,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到市人才服务中心签订缴纳养老保险费协议,同时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其单位信息库和职工个人账户库建立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基金由市人才服务中心收缴汇总后直接上缴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三、在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存档的单位和个人,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到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签订缴纳养老保险费协议,并由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到区(县)社保经办机构代办社会保险登记。其单位信息库和职工个人账户库建立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养老保险基金由区(县)人才服务中心收缴后上缴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汇总后上缴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全国人才交流中心养老保险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四、执行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的单位和个人,1996年7月至1999年12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由原收费单位市和区(县)人才服务中心通过《北京市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费补缴汇总表》一次性上缴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同时上报《存档单位缴拨情况表》(表样附后)一式二份。

    (一)从2000年1月起按京劳社养发〔2000〕67号文件规定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并建立个人账户。

    (二)1996年7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按原规定标准缴纳并计入存档人员个人账户的单位和个人缴费,不再按现行标准补缴和调整,通过《北京市城镇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补填表》补记个人账户。

    (三)1996年7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曾有过缴费,后因种种原因中断缴费的存档人员,可按原缴费标准一次性补齐缴费。

    (四)1996年7月1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

    五、未按京人险〔1996〕379号文件规定缴费的存档人员,从本文下发之日起按北京市政府1998年2号令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建立个人账户。

    (一)1992年9月30日以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在1992年10月以后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视同缴费年限。

    (二)1992年10月以后自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之日起至移交前可按北京市现行规定的标准补交养老保险费。如因个人原因不愿补缴的,并轨后不得再行补缴。

    六、被保险人到达退休年龄并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须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领取养老金。

    (一)在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缴费的被保险人退休:

    1.由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在其退休的前一个月代为申报《北京市养老保险清算个人账户申请表》(简称《表二十三》),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表二十三》开出《北京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清算单》(简称《表二十五》),劳动行政部门依据《表二十五》审批退休。

    2.人才服务中心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退休审批表》后,填写《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一式两份和《离退休人员情况登记表》(简称《表十七》)一份,在其退休的当月报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上述材料并对《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审核认可后,一份转到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一份存留;同时对上报的《表十七》按现行规定建立退休人员数据库。

    3.街道(镇)劳动部门在接到《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后,据此填报《北京市基本养老金支付月报增减变动表》,做退休人员和养老金的增加。

    (二)在市人才服务中心缴费的被保险人退休:

    1.由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其退休的当月开出《表二十五》报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批退休,并依据劳动行政部门的《退休审批表》填写《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一式两份和《表十七》一份,送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上述材料并对《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审核认可后,一份转到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一份存留;同时对报来的《表十七》按现行规定建立退休人员数据库。

    3.街道(镇)劳动部门在接到《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后,据此填报《北京市基本养老金支付月报增减变动表》,做退休人员和养老金的增加。

    七、已在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存档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移交后转到存档人员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由其按现行管理规定代为申报支付。

    (一)由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填写《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一式两份和《表十七》一份,报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到上述材料并对《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审核认可后,一份转到退休人员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部门,一份存留;同时对上报的《表十七》按现行规定建立退休人员数据库。

    (二)街道(镇)劳动部门在接到《退休人员工资转移单》后,据此填报《北京市基本养老金支付月报增减变动表》,做退休人员和养老金的增加。

    八、退休人员的减少按现行个人账户管理办法执行。

    九、其他

篇5

一、认识当前劳动教育现状

认识当前劳动教育现状,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迫切性。

首先,家庭中的偏爱教育,疏远淡泊了劳动教育。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条件优越,环境舒适,基本上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的是孩子特长和优点,做的是为孩子服务一切,一切为孩子服务。不少家长替孩子整理生活学习用品、穿衣叠被、递茶端饭。本应是孩子做是事家长全都包揽下来。父母的“全面服务”已渗透到学校——替孩子当值日生。家长中担心孩子学习成绩差的非常多,担心孩子生活能力差的非常少。若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绝大多数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而不愿让他们参加劳动。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事都不用孩子管,甚至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能进步,不惜花重金请家教、上补习班、读名校,然而在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理中却忽视了对孩子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劳动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儿童教育家格兰指出:喜欢把孩子一切“包办”下来的家长,必将培养出一个“窝囊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发育变化,孩子却变得厌学、叛逆、好逸恶劳,弄得家长好心得不到好报。

其次是学校的劳动教育形同虚设,无法落到实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应试教育的根基从来没有动摇过,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提高学习成绩,根本不设劳动课,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有劳动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给领导看的。实际上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复习课”,学生从未上过劳动课。加上有的学校因场地有限,没有劳动实践基地,便没有了学生劳动的用武之地。学校的劳动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的各类表彰总是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特长优秀的学生,从未有过劳动能手的表彰,升学就业中有体育加分、特长加分、三好学生加分,从未有过劳动教育分数和考核,劳动教育便成了“无用教育”。

再次,学校教育失当,导致学生躲避厌恶劳动者甚多。当今的素质教育多数学校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学生早上朦朦胧胧起床,一天的课程挤得满满实实,晚上的作业一大堆,速度慢的学生经常做到半夜,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没时间去做劳动。有的学校以劳动为惩罚手段,犯的是与劳动无关的错误反而用扫厕所等劳动任务惩罚学生,结果给学生一种错误观点:劳动是低贱的事,从而造成学生对公益性劳动和家务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开始躲避厌恶劳动。

二、轻视劳动的负效应

由于劳动教育落不到实处,学生的种种恶习不断滋生,突出的表现有:学生的自理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好吃懒做,还有的因缺乏劳动锻炼身体差,正常的劳动不能坚持,头痛感冒时常发生。据人民网报道:“刚考上大学的王敏略带抱怨地对记者说:‘自己洗衣服?真是开玩笑!秋冬天的衣服那么厚。你叫我怎么洗嘛?’据王敏称,以前在家时,连内衣都是妈妈帮洗的,‘我妈说了,只要我学习好就行,其他事不用心!反正也是几块钱洗一次,我们家还出得起!’在某高校学生公寓三楼,一位40多岁的阿姨一间一间地清扫着寝室。从柳州市来的大二学生马勇告诉记者,我们三个寝室的哥们‘合资’请的钟点工!隔一天来一次,除了扫地、擦玻璃,还负责整理床铺。”

再次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喜爱上网、酗酒、打架、吸毒等恶。现在在不少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动辄任性、自私、固执、娇气,常常比吃比穿,追求享乐、炫富比横,成长中不断滋生了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这些与劳动教育的落后都有着密切关系。

三、家庭、学校应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多家长老师的眼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原因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误了孩子的前程、毁了素质教育的根基、导致教育的失败。

下面读读美国家庭加强对孩子劳动教育的材料或许能感悟出中国教育的缺憾。

虽说美国已步入了机器人时代,但时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的“爱劳动”教育却仍在不断加强。在不同的种族、政治和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目光远大的家长们普遍要求自家的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先是让儿童乐于与父母分担家务。学龄前的孩子大多在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下学会卖报纸,或帮助修剪园子里的花木,至于大些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利用周末和假期打点短工。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富翁的孩子,大多在家中也是干家务的能手,在外打工挣钱也并不鲜见。这是因为美国人深信:勤劳的童年是帮助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块“跳板”,换句话说,即是儿童时代培养的勤劳习惯将是富裕未来的保证。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了一项“马拉松”式的长期跟踪研究,对居住在波士顿市区的456名少年的成长过程作了认真的观察和详尽的记录,在他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不少孩子还出身于贫穷家庭或离异家庭。如今,这些孩子早已立业,其中大多已有了孙辈。当专家将他们的童年和成年作对照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对比明显的事实:当年不论智力高低、家庭贫富,那些从小就接受了“爱劳动”教育的“勤快人”,比起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骨头”来,事业成功的几率要高出至少3倍!

篇6

【中图分类号】G635.1

古语云:伯牙鼓琴,六马仰听,秦青引吭,响遏行云,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千古流传的佳话,彰显着音乐的魅力。我有幸成为一名音乐教师,感到幸福和愉悦;而今我又步入班主任园地里默默耕耘,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助手,组织和建设班级集体引航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担负起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

在班主任工作和音乐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热爱班主任工作是我的工作基础和前提,我尝试着把音乐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既能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又能开拓一条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新途径,何乐而不为呢。

一、德育的园地盛开音乐之花

《论语》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成于乐"意为:"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孔子阐述音乐对人思想道德教育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标》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可见,音乐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爱党爱祖国教育是德育中心任务。每周一升旗仪式听《国歌》时,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非常重视这段黄金时段。我认真向学生讲《国歌》时代背景,作者聂耳生平,歌词中我们中华民族于危亡中,奋起求存意义,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热爱之情。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格外肃立庄严、目光充满激愤,树立了历史的忧患意识与时代的责任感。

二、智育之树常青音乐雨露润无声

法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

人的大脑右半球称为"音乐脑"。负责情绪、情感、审美、音乐等项目,音乐是听觉艺术,使听觉感知音色的调性、力度、节奏等各种变化,启发思维,增加知识,感知文化,学习音乐是开发右脑的重要途径。

1、重视歌唱比赛机会,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例如:学校组织歌咏比赛,我选择《保卫黄河》曲子,采用齐唱、轮唱演唱形式,演绎这首抗日歌曲。我让学生合唱时,既要注意看指挥,又要注意自己与其他声部合作,训练了注意力:观察老师的表情示范,观察同学们的伴奏情绪,指挥者的动作,来修整自己演唱。训练了观察力;借助想象,还原游击健儿端土枪、挥刀矛,在青纱帐万山丛中,为全中国战斗壮丽场景,训练了想象力。

2、音乐课标要求:音乐是人类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通过音乐丰富学生形象思维,开发学生创造潜质。我有意识用音乐锻炼学生记忆力。同时,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都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例如学唱《七子之歌》时,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闻一多作词背景、作品产生背景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唤起对祖国和澳门的爱,和民族责任感,仿佛看到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发展了音乐创造性思维。

三、体育飞翔音乐插上翅膀

体育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要方面。而音乐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学生各种压力大,心理不同程度存在学习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等心理状态。

我向学生推荐一些健身功能乐曲,每天早晚自习我坚持让音乐课代表,用录音机播放几首让学生健身。消除疲劳:德彪西的《海》;促使注意力集中,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激起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对生命珍视;对人类健康的崇尚;对竞技体育的喜爱。

四、美育的天空音乐架起一道彩虹

音乐课标说,音乐以审美为中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和鉴赏美。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撼动人们的心灵。

1、我通过音乐教学,寓于班主任工作中。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中,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把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感染和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

2、我班开展"美的歌曲"宣传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墙报、黑板报、专栏等舆论工具,把美的歌曲,每周一期,词谱都写出。分类进行。把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展示出来,美化心灵。

五、劳动教育的土地洒下音乐之光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内容之一。我把音乐引入劳动教育中,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效果显著。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我相信,班主任能把这艺术王冠,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和思考中打造提升,去探索去开拓,班主任工作定会谱写一首新的颂歌。

篇7

关键词:劳动实践 育人 知行合一 崇实尚能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在学生成才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机制和拓展实践育人的新平台,着力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探索了一条通过实践育人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常态、长效机制。劳动实践课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劳动实践课的实施背景

为践行“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三自”服务能力,促成长成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并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先进经验,2012年11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劳动实践锻炼,使学生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年多以来,实践课迅速走上了正轨,收到了预期效果。中山市电视台、中山商报等媒体先后大幅进行报道。目前,已有6千多人次参与此课程,5千多名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学分,劳动实践课取得初步成效。

二、劳动实践课的组织过程

1.列入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劳动实践课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必修课并计算学分。课程实施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纳入素质拓展项目。所有大一新生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不少于35个小时的劳动实践课程,才能在该必修科目拿到0.5个学分,顺利毕业。如果不能在大一按时获得学分,可申请在下一学年重修。

2.明确部门职责,规范考核流程

劳动实践的开展,各部门分工明确。学生工作处负责劳动实践课管理办法的制订、组织开展。总务处负责清洁工具的发放管理、各院系负责课程的实施,做好课程时间、地点的统筹安排。学生劳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院系教室、实训楼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保洁工作。各院系配有专门的学生助学进行日常检查考核,每周在校内网站公布劳动实践课程的考核结果,对连续3次考核不及格的班级或小组提出预警,期末考核结果纳入辅导员、系部考核。

3.配备指导教师,严格日常管理

为保证劳动实践课的效果和质量,各院系分别为劳动实践课指定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通过劳动积累相应经验和提高技能。对于在劳动实践课过程中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的学生,指导老师及时通过谈心等教育手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劳动实践课与其他专业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体现了劳动育人的效果。

4.加强宣传推广,落实劳动实践课

为使劳动实践课不停留于形式,在每一届新生军训期间,各院系通过海报、网站、微信、QQ群大力宣传,每年开展“我与劳动实践课”征文比赛、劳动展映照片展、劳动感悟等活动,让劳动实践活动充满活力。

三、劳动实践课的育人效果

1.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

通过积极开展劳动实践课,学生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端正了劳动态度。劳动实践课的锻炼,使学生体会到长辈们的艰辛,在感恩父母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领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自身的感知,进一步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2.培养了良好行为习惯

自劳动实践课开设以来,大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更加自律。校园环境有明显改观,课室的地面、讲台、窗户、走廊干净整洁,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学会尊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学生寝室的卫生比以往有明显的改观,学生也更加注重个人的卫生。

3.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劳动实践课推行之初,部分学生抱怨抵触,但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学生之间逐渐熟悉,加深了解,气氛活跃,课室也干干净净,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劳动实践课的产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生活自理意识,能够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克服懒惰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4.提升了学生个人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呵护有加,成长阶段很少做家务或其他劳动,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形成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接受劳动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培养了主动参与公共活动的意识,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5.树立了正确就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思维敏捷、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但他们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做事懒散半途而废、不够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缺点。劳动实践课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培养“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精神。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脑力的智慧与灵巧的技术操作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6.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劳动实践课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人到集体,学生们更加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加懂得团队精神、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实践课中,对其他的学生日常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团日活动、班级活动等。

四、劳动实践课的特色

1.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在大学生中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举措,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发扬传统,崇实尚能

劳动作为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个学习阶段。劳动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教育方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有目的地进行劳动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立,掌握生活的技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学生掌握的生存技能也越来越多。当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们已经基本成年,逐渐能够应对生活的种种考验。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延伸,最终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3.育人为本,全员参与

开展校内劳动实践课,是落实教养工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好地将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有助于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个人品质,有助于推动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全员参与校园劳动,可以倡导全员师生共同关注和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氛围,对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载体丰富,形式创新

篇8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1) 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 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5)“大带小”活动

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

篇9

一、单纯搞安全教育并不安全

近年来中学生安全事故频发。据教育部通报: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临沧市、宁夏青铜峡市、湖南省涟源市、河南省商丘市、甘肃省张掖市、河南省南阳市、河南省驻马店市、新疆阿克苏市、海南三亚市、新疆吐鲁番地区、海南儋州市、新疆库尔勒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临汾市曲沃县、长治市长治县、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等地先后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交通事故、煤气中毒事故及踩踏事故,造成多名学生伤亡。

安全事故,令人痛心。各地各校也都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政策层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致家长一封信、开展主题班会、跟踪家访,社会各部门也通力合作加大宣传力度等等,尽管如此,学生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发生。

学校及教师在强势的安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有些正常的活动比如春游、运动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只要涉及安全隐患因素和力量型的项目纷纷取消,甚至农村学校体育课也徒有形式,学生自由活动,搞搞无安全隐患的项目打打小球、跑跑步等,致使学生成了“笼中鸟”和“读书机器”,身心发展不平衡,客观的需求与主观的教育手段严重脱节,甚至冲突,学生厌学情绪有增无减。学生在学校获取不了的东西,他们有可能也必然去校外去寻求,比如野游、骑车比赛、探索自然的神奇。

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文件中、会议内、口头上,检查资料记录里,还没有真正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可操作的安全教育模式。比如,学生爱游泳,学校在水域面积多的地方就要开发校本课程,增加游泳课,让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会游泳的技能和相关知识;比如学生爱骑车,学校首先要教会学生骑车技巧,同时告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如果学生在校找不到潜能释放的活动,得不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安全隐患就深埋其中。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安全教育只能是盲人摸象,尽管安全教育抓得紧,抓得密,抓得强,抓得严,但收效甚微,根本无法杜绝安全事故的悲剧再次发生。

单纯的安全教育并不安全。

二、安全教育的定位

教育部于2006年6月30日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其内容显示学校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履行安全监督和管理职责。

安全教育目的就是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只有在这个目的下的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过犹不及和作茧自缚都是误区。

三、安全教育的内容、范围、途径和手段

1.安全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防火、防电、防毒、防震、防爆、防辐射、防污染、防溺水等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人身安全,活动安全,网络安全,性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等。人身安全、网络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的内容在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有所涉及不再赘述。

(1)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要教育学生学习交通法规,熟悉交通信号(信号灯、手势)和标志,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范,切实保障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2)日常生活安全教育

学校要教育学生掌握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常识,严禁违章操作,能正确识别并学会使用各类灭火器。

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和用药卫生,严禁食用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不买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菜,防止食品污染、有效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防止其他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如:发芽的马铃薯、没煮透的四季豆、鲜黄花莱、认不准的蘑菇等。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有关信息,及时向学生通报,特别是各地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要求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这可以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

(3)活动安全教育

包括运动环境和器械的安全、体育课的安全、游泳、滑冰、野外活动与游戏、放鞭炮、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安全等。

要教育学生遵守体育锻炼规则,作好运动前准备,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游泳要有组织和安全措施,严禁私自下河游泳,杜绝冒险行为。

要教育学生外出、乘车注意安全,管好钱物,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

(4)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教育

包括水火灾、暴风雨、雷电袭击、地震等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5)社会治安教育

包括盗贼、骗子、抢劫、挟持、绑架、黄毒等。要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坏人拐骗和伤害。

(6)意外事故处理教育

要教育学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老师,掌握安全应急常识,牢记应急电话。

(7)性安全教育

性骚扰和害是生活中对中学生构成性安全威胁的主要形式。

女中学生在与熟识男生交往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不单独和熟识男生相处过久;不在一起看爱情片,更不能与熟识男生一起看“少儿不宜”的黄色影片、光碟、书刊等;不与熟识男生谈论有关身体隐秘部位的敏感话题;衣着得体、不佩戴首饰,不化妆;举止沉稳,行为朴实、严格要求自己。

当遇到熟识男生向自己提出非分要求时,应保持镇定,用理智的态度坚决拒绝,态度鲜明,并尽快离开这个尴尬之境,应坚守圣洁的身体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人格信念。

女中学生与成年异往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拒绝与陌生成年异性单独会面;未经家长同意,拒绝接受任何成年异性的礼物;不搭乘陌生成年异性的车辆;独自在家,拒绝陌生异性进门。

女中学生要约束、保护自已,必须做到:

上学、放学或外出游玩,应结伴而行;不独自一人到河边、山坡、树林等偏僻处读书、写生;不在深夜单独一人在偏僻小巷行路;不到营业性歌舞厅、茶座、咖啡屋、录像厅、通宵电影院等潜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娱乐。

2.安全教育的范围

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可知安全教育涉及学校和公安、文化、卫生、交通等多个政府部门。从学生生活的空间来分,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安全教育的范围当然局限在学生在校的生活及学校周边环境。那种无限制地追求学校安全教育的责任范围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是推诿塞责。家庭生活的安全教育当然由学生的监护人承担和负责,社会生活的安全教育当然由除学校以外的公安、交通、文化、建设、工商等政府部门承担和负责。现在有的地方政府有一种认识:学生在节假日包括寒暑假的安全教育也要学校及教师去管理和监督,承担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无限责任,这是很危险的说法。家庭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学生节假日的安全教育中难道不需要承担责任吗?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安全教育上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食其果。这才是依法执教、依法治国的表现。绝不能以地方长官的意志取代法律的规定。

3.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1)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安全是社会的,更是自己的。教育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出行的时间、地点和接触的人,消费的食品和饮用水,使用的交通工具、网络及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会不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一旦出现安全威胁,怎么办?多反思这些与安全有关的问题,无疑会潜移默化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告诉学生记住家庭及父母电话、班主任及学校电话、火警、交警、公安报警、消协投诉等常规求助电话,以便他们在遭遇危险时方便求助,从而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2)编写课程,科学系统地实施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在教育部门已经成为共识,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读本也能在书店看到,有些学校也课外选修了。但那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编写的,也进不了课堂的主渠道,仍然是选修读本。我们期待教育主管部门把与中小学安全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编成教材,安排课时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授安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使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使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

(3)加强实践训练,把理论变成能力

把学生掌握的安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能力,至关重要,那就要求学校科学安排时间,合理组织训练。防震、防火、防电等演练可以在学校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演练可以和当地交警部门联系,让学生亲历行车环境,熟知违章行为和处罚手段,进而掌握正确的行驶知识和行驶方法。食品卫生安全演练可以和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甄别合格食品和不合格食品,拒购不合格食品,禁吃不合格食品,,将相关知识转化成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4)和家庭、社会协作与沟通,多管齐下,不留安全教育的漏洞和误区

学生的活动空间就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学生从家出发到校,或者从校出发到家的过程,很有可能滞留社会某个处所,这也构成我们安全教育的危险地带。虽说社会有许多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但社会是面,不像家庭和学校是点,范围太广,容易疏忽,况且部门多也容易出现相互推诿,反而出现无人过问的尴尬局面。学校教育要和家庭、社会多协作和沟通,信息共享,互通音讯,群策群力,多管齐下。不妨利用网络平台和电子探头等现代传媒技术构筑学生三位一体安全教育网络体系,让学生的活动置于我们的网络系统控制中。学生离开家家长可以给网络平台发短信、拨电话,学生到校网络平台可以给家长发短信告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和道路交通安全部门负责学生行驶道路路况在网络平台。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让学生的活动留有真空地带,不留安全教育的漏洞和误区,安全教育才真正安全。

四、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因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多发,使一些学校负责人如履薄冰,感染了“安全事故”恐惧症。为了避免学生发生安全事故,有不少学校干脆取消了一切有可能产生危险的活动。正因为学校生活死水一潭,不敢组织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的校外活动,学生自己才会去做,比如私自游泳。其实,避免安全事故最佳的方法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开展素质教育,教会孩子认识危险,躲避危险。

第一,安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地位平等的教育。

在安全教育此起彼伏的声势下,学校及地方有割裂安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其他教育的做法。有的学校公然抛出“只要安全,不要其他”的做法,有的学校认为“安全只是形式,升学仍是第一”,有的学校认为“安全教育是必须的,但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做。”其实,安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都是一样的教育,地位平等,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有人认为,安全教育涉及学生生命健康,没有生命安全了,其他教育就无从谈起。诚然,安全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它会影响其他教育的开展和延续,但过分强调安全教育,或取代其他教育的做法是因噎废食,不是正确的做法。既要安全教育,又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把它们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安全成长、健康幸福地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的内涵会随着社会实践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其培养目标也会随之变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搞的应试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德育、智育和体育。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目标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身心的发展,适时提出素质教育,其培养目标由德育、智育、体育发展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科学,其目标也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内容。可见,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既不能把安全教育凌驾于素质教育之上,也不能把安全教育排斥在素质教育之外。

第三,将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使安全教育成为学生真正安全成长的教育。

既然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子系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外,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等等。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既不能拔高,也不能忽视,更不能走过场。安全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生命健康保障,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安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道德支撑、体质准备、审美情趣、健康心理和劳动需要的价值倾向。没有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其他教育目标也无从实现,没有其他教育目标的实现,安全教育也是单一平面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多维教育目标。只有把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成效,提高安全教育的层次和梯度,提高安全教育的含金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安全教育成为学生安全成长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大伟.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歌曲教学 音乐知识 音乐欣赏

德育在教学工作中占首要位置,它是各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主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比起班级教育、团队活动、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其他间接途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中的艺术问题。音乐教学一般包括歌曲、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三部分,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就渗透在这三部分之中。

一、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1.寓情感与歌词中,进行思想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对于一节音乐课来说,不仅要使学生唱出旋律,而且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演唱歌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觉得学生只有从心里面真正地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感情,才能完美地演唱歌曲。我在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如教学《小小太阳不是我》时,为了给同学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在新课导言中,用几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进行对比启发教育学生不做家庭中的小太阳,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做好生活的主人。又如教学《卖报歌》时,我通过讲解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旧社会的小孩子到上学的年龄,不能去读书,为了生活,只能当童工,又累又饿;有的背着木箱子,到处奔跑,为人家擦皮鞋,有的赤着脚卖报。还有的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孩子,却又不忍离别的痛苦。学生听到此都流出了眼泪,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我让学生谈了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幸福,又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然后,我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唱得认真而有感情,特别是唱到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时,他们的歌声是那样的坚定激昂,相信这首歌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启示。

2.在感受和理解歌词思想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和理解歌曲后便进入正式的“唱”,教师的范唱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学生刚刚对歌曲产生兴趣,自然急于听到歌曲的旋律,所以教师要以优美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体现出青少年欢快活泼的情绪,使他们产生像老师那样美美地唱上一曲的欲望。在理解美和感受美的基础上产生旋律的美,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在音乐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对中学生来说,初学乐理,确实有些难度,也枯燥,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结果会截然不同。

1.选择具有深刻道理的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每堂音乐课不可缺少的步骤,有助于学生正确用嗓,然而实践证明,单一的发声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起不到引导发声的作用。面对这一现状,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善。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并从中得到启示,我注重从这一角度进行选曲。如三年级学习常识“符点音符”时,我选用了歌曲《歌声与微笑》,曲子虽然很短,然而旋律听起来却像动画片中小动物的音乐节奏,富有趣味性和儿童天真烂漫的特点。在用“a”音唱同旋律时,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符点音符及声音持续的长短。在学习符点音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了思想教育,而且掌握了音乐知识,更启示他们戒骄戒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进取。

2.在德育中渗透知识性。学生往往喜欢唱歌不喜欢学习乐理,而乐理知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怎么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德育中渗透知识性。如在教学生打节奏时,我通过口读顺口溜,用打击乐器打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教育了学生热爱劳动,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在音乐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生对音乐欣赏是比较感兴趣的,当他们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时他会立刻说:“好听。”这种欣赏仅是一种直觉的感性的反应,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欣赏音乐,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鉴赏力,培养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鉴别。教师的方法得当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从实际出发,学生在欣赏课中必将受益匪浅。

四、给学生表现与实践的机会

学生有新的想法和创作了新的内容时,都希望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因此要给学生表现与实践的机会。

1.特长展示。当学习了一首新歌曲时,让学生表演自己的演唱特长,还可以展示学生的演奏特长、跳舞特长、表演特长等。

2.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音乐教材中有的歌曲孩子会唱,你可以先让他展示一下,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可以让他当一回“小老师”,领同学们唱歌。

五、做学生的朋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完全由教师摆布,任教师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一条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唱、一起表演。

激发和引导学生从旋律中感受音乐的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欣赏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完整地听歌曲,更是通过欣赏课让其掌握欣赏的正确方法。如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曲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用心去理解这个曲子,在欣赏之前,我给学生讲了国歌的由来及其产生背景,告诉他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用无数个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是用英雄的身躯筑成的,同时用幻灯和电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可以说满载着一种激情、一种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欣赏这首歌曲,便很容易接受斗争到底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毅力,甚至有的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会联想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长时间这样锻炼,学生逐渐感受到一首歌曲的精妙之处,感人之处,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己的欣赏观点,掌握欣赏方法。通过欣赏,学生开发智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开阔音乐视野,从中获得广泛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

德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不但提高了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思想境界,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使学生具有“五自”能力(自强、自理、自护、自立、自学),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音乐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艺术,努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潘小英.浅谈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2]陈书清.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