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的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的基本知识

篇1

关键词:材料;人工;机械;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GDP的稳健递增,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基本建设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但对建筑企业而言,竞争也是相当激烈。

众所周知,当下建筑行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在保证建设方工期、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竞价,通常是以价低者优先,所以在一个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控制项目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项目成本中占主导的是由人、材、机三部分组成的基本成本。本人这些年来一直在施工一线(即项目管理部)担任工程的造价员,经对多个工程成本的整理核算,结合与一些同行们的探讨,现就经历过的松江东部某工业厂房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方式来浅述基本成本的控制,望与大家共勉。

该项目由一幢办公楼、三幢生产车间、一幢综合楼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结构形式均为钢砼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达到77560m2。由于竞标比较激烈,公司领导及由项目经理牵头的投标小组最终决定按测算的成本价进行投标报价,最后虽然取得了工程的承包资格,但潜在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整个项目的亏损,为此项目管理体采取了以下方式来进行基本成本的控制。

一、材料成本控制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材料分为实体材料和虚体材料两大部分。实体材料是构成一个建筑物的实物(如钢筋、混凝土、砌块等),虚体材料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所必须用到但不构成建筑实体的材料(如周转材料、临时设施所用材料等)。无论是实体材料、还是虚体材料,影响材料费用的多少主要是从二方面来控制,一是量、二是价。

1、量的控制

1.1制定完整、全面、可行的采购计划

在施工准备阶段,技术负责人认真审核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现场平面布置图),经与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会商、比较、完善后敲定落实;项目部造价员根据施工图结合落实的施工组织设计,详细计算出各种主材的理论用量,最后罗列出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楼层的用量;项目经理再根据这个用量制定材料采购计划。

1.2实际采购数量的调整

制定采购计划时,所计算的材料用量为理论用量,作为订购材料和控制总量之用,但在实际使用时有的材料用量与理论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整体用量上需作相应调整;涉及的主要材料为填充墙砌体、砌筑砂浆、铝合金门窗、电缆、桥架等等,根据材料的不同,采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2.1砌体和砌筑砂浆:根据实测的砌筑高度来确定砌体的规格、皮数,从而准确计算出砌体的具体块数和砂浆用量。例如办公楼一层外墙实测砌筑高度3450mm、二—四层外墙实测高度2800mm,在一层墙体半高处有构造圈梁180mm高,采用200厚的砂加气砼砌块,在建材市场上的此类砌块的主规格有600*400、600*300二种,而砂加气砼砌块的最佳灰缝厚度为5mm,经计算,最终确定一层墙体采用400高、二至四层墙体采用300高,一层墙体处8皮、二—四层墙体处9皮,在墙的底部与顶部用C20细石砼填充。

1.2.2铝合金门窗:在设计图纸中标明的洞口尺寸仅适用于墙体砌筑过程预留洞口的尺寸,与实际制作尺寸存在一定差异。通常建筑企业以设计洞口尺寸与门窗单位进行定价并采用粉刷前先安装框,需收缩的尺寸由门窗单位确定,这种定价方式,实际上建筑企业在量上是吃亏的;我们的做法是采用粉刷后安装,在墙体砌筑完成后,逐层测量预留的洞口尺寸,然后考虑洞口侧向粉刷层厚度确定门窗尺寸,与门窗单位是按此尺寸进行定价。以设计图纸窗洞尺寸宽1500高1800而言,二者的面积差量在8%左右,而门窗的平米单价差异仅2%,即我们在门窗工程量上有6%的优惠,另外还可节省此分项成品保护方面的费用。

1.2.3对安装工程中的电缆、桥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放样实测,然后利用CAD绘制出系统透视图,从而确定主材、配件的数量,此种方法计算出的数量损耗极少,且便于施工,施工人员只需按系统图下料并进行组装,从而也缩短施工时间。以桥架为例:由于是工业厂房,其开间、进深均较大,因此桥架的直线段较长,约占整个桥架工程总量的70%。通常情况下,单节桥架的长度为2米,但在建材市场上也有单节长度为3米、4米的桥架,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大量使用单节长度为4米的桥架,这样一来,就能省下桥架间的连接片、固定螺栓、接地跨接连线的费用;工程施工完毕,现场没有多余1米的桥架。

1.3虚体材料中周转材料和零星材料的控制

在本工程中,虚体材料中周转材料为模板、钢管、钢管扣件、脚手片,零星材料为切割片、焊条、铁丝、安全网等,这些材料在实际操作中,建筑企业通常进行采购或租赁,但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损耗。经项目管理部研究,我们将上述材料的费用包含在木工班组、钢筋班组和架子班组,从而规避了此部分的损耗费用。

2、价的控制

2.1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定价格

合理的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当然我们在进行材料采购时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低价位,俗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目前建材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商家就以次充好,以低价格去吸引客户,如果我们采购了这样的材料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采购材料时,首要是保证质量。

2.2采购过程中一定要货比三家

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材料种类繁多,同一品种系列的材料也有较大的价格差异;同一经销商(生产厂家)同一材料在不同的时候价格也不同。对有些定加工材料(如配电箱、电缆)邀请多家生产厂家进行报价竞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公司的资金周转,择优选购。

例如电缆部分数量规格较多,整个费用有三百多万,为此我们选择了在国内电缆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厂家——华普、飞航、起帆、沪安进行报价,报价时按全额付款、半额付款余款三个月内付清这样二种方式报价,在收到相应报价书后,到实地进行考查,最终我们选择了沪安牌。在报价中,沪安牌电缆价格相对较低,按理该厂地理位置在江苏无锡,其运输成本肯定高于上海本地企业,其价格应该偏高;但经过对四个厂家的调查了解,上海本地企业加工所需的各种原料均采购于外地,其原料成本实际上高于外地的厂家,再有上海本地企业所需承担的环保、税务上的费用也要高于外地企业,故其综合成本高于外地企业,进而造成销售价格的上扬。

二、人工成本控制

本工程中涉及的主要工种为木工、泥工、钢筋工、架子工、水电工、油漆工,各大工种均以大清包形式进行,采用人工+小型工具+小型机械的形式,采取这种方式承包,一方面可以减少在周转材料、零星材料和小型机械的采购和管理,减少此部分的管理成本和物耗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工程进度,提高各工种施工的积极性。

三、机械成本控制

篇2

首先必须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因为教师作为一个班主任身份肯定会身累、心累。首先是身累,班上无论出现大小的事情,你都要掌控,尤其是刚走入初中的新学生,他们还没有脱离小学的稚嫩。这时,班上的什么事情,班主任都必须要管:学生管理、各科成绩、学校活动、家长沟通、教学研究及上级检查,哪怕其中的一项工作就可以让你头疼。但当你每天一睁眼就想到要和几十个精神饱满,思想跳跃,活蹦乱跳的孩子生在一起时,你就必须马上充满力量,去跟他们肉搏了。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叛逆,老师和家长哪怕说的是对的,他却偏要往相反的方向去做,以体现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往往这就是他们犯错的开始。所以面对一个个的问题,你就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试想如果你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怎么和他们斗志斗勇?曾经有一个有班主任经历的同事说:班主任老师就是全天制,手机不能关机。有一次班上的孩子,晚上12:00多与家长赌气了离家出走,家长只好请求我帮忙,需要我马上去跟孩子沟通,做思想工作,好及时稳定孩子的情绪。

第二必须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其实身体累都还好调整,最怕的是心累,因为大家都知道体力活动,干完可以适当休息一下,便可以恢复,但是如果是心累的话就必须要有好的心里素质才不会被压垮。孩子不听话了,学校领导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了,家长不支持你的工作了,面对一大堆问题,你不愁吗?而且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又十分高,此外还要面对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有关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负面新闻,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排头兵压力肯定更大了。这让许多班主任不由感叹,工作累点苦点都无所谓,可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得不偿失才是最让人伤心的。所以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要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自我释放和排除压力。在做班主任的这五年期间,我还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如果你在生病或特殊情况,坚持工作的话你会发现你的学生表现的特别特别的听话,就算原来难以管教的调皮大王,都会反过来对你嘘寒问暖,令你感动不已。

第三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可能比小学阶段更多了,因此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你没有渊博知识就无法应对他们了。所以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上课前须做好一切准备,包括要预见上课期间所发生的突发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可能就会让你很难堪。再者就是对专业知识有辅助作用的知识,比如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播放等都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丰富你的课堂。最后还要掌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在学生心里的的魅力指数,让学生更加崇拜你,也让你的课上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第四要有很好的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上,我觉得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我们学校有位老教师的经验十分值得值得我们借鉴,他刚上课时就会花大力气狠抓课堂纪律,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特别是自习课。最终他的课堂效果最好,只要是他接的班不出一个月时间,他就变得十分轻松,其他的班级上自习课都需要老师看着才会安静,老师一旦离开就会吵闹起来,唯独他们班上的一整节课没有老师却鸦雀无声。

篇3

关键词:服装 缝纫 基本技能 普及 号型

有的大学生衣服扣子掉了都不会缝,还得找宿舍阿姨帮忙,在现实生活中像缝扣子这种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应该自己动手解决,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培训,此外,服装专业以外的部分学生也想学习一些简单的服装穿着搭配知识、服装缝纫基础知识等。为了给这些学生学习的机会,中职学校又有这方面的条件,应加以利用,普及服装号型和缝纫基本技能,为学生以后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为此,学校在课余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普及服装号型知识,购买合适服装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懂得美,欣赏美,自己决定购买心仪的服装的愿望强烈,结合这一特点,笔者首先从服装量体和号型讲起。学生互相量体,测量衣长、裤长、袖长、胸围、臀围、腰围,加放一定的量,就是要买服装的尺寸。再讲解体态特点,男性体态特征是胸部骨骼肌肉宽大,肩宽且平,且肩宽大于臀宽,显得腰部以上发达。女性体态特征是女性胸部隆起,骨盆较宽大,肩窄而溜,显得腰部以下发达,体形呈曲线状。老年人体态特征是老年人胸廓变化得扁平,瘦者可能才出现驼背,胖者呈挺胸凸肚。体型是以人体胸围和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的,并将体型分为四类,Y、A、B、C。服装号型标志是上、下装分别标明号型,上装160/84A表示此款服装符合身高160厘米左右,胸围84厘米左右正常体人穿用。下装170/74A表示此款服装符合身高170厘米左右,腰围74厘米左右人穿用。男衬衫只要按领围购买。通过进一步指导,学生不但自己能购买合身衣服,还能给家人、朋友买合体衣服。

二、普及和提高手缝针法技能,为简单缝补做准备

衣服在穿着中出现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就要学习手缝技法,包括穿针引线,钉扣锁眼,简单的针法等。针分为手针和机针,手针是号型越小,针越粗而长;反之,针越细而短。常用6~9号。缝纫机针号码越大,针越粗针孔也越大,常用9~4号,一般面料用11号。戴在中指的顶针是手针缝制工艺中必备的辅助工具。各种剪刀,裁剪时使用刀身长、刀口大、效率高的裁剪剪刀,割绒剪刀是刀身短,刀口小使用方便,剪线头用小型剪刀等。熨烫服装的主要工具是熨斗,通过熨斗给面料热度、力度。熨烫的辅助工具之一是熨衣板,将衣物铺在熨衣板上进行熨烫。为防止服装烫脏、烫黄、烫出亮光就要在衣服上垫上作为水布的白色棉布。

从穿针、打线结开始讲授。如何穿针呢?将左手拇指和食指捏针,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线,线头抻出1.5cm左右,穿入针眼中线过针眼随即拉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缝针中段,中指中节套顶针抵住针尾,帮助手针运行缝制。

学会穿针引线后练习钉扣子,讲解扣子分为实用扣和装饰扣,有一眼扣、二眼扣、四眼扣等。针法是第一针先把线结结入面料和里料中间然后开始钉扣,一般用缝制面料的用线,钉四针即上四针,下四针,线要稍松一点,用来缠线脚,一般绕四次左右,扣脚高矮一般为衣服止口厚度左右,然后将针从衣服反面拔出并打上线结。实用扣要留有扣脚,装饰扣要将线拉紧钉牢。课后练习,将掉了的扣子钉好,还能给父母钉扣,学生很有成就感,特别是男生,积极性也高。

篇4

关键词:施工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概述

在管理科学中,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并且建筑工程管理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近年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趋激烈,而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全面控制好成本,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管理工作蕴含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控制,从本质上来讲没有控制就不存在管理。控制就是某一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和采取的方案和措施。成本控制,是在工程施工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对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加以合理控制,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按照对成本实行全面、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将控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工程投标阶段。在预测成本时,要以工程概况以及招标文件出发,继而为投标提出科学化的意见;其次,施工准备阶段。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自审、会审等工作,同时要编制合理的成本方案,以便于事前控制成本;再次,施工阶段。在控制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时要以施工预算、材料消耗定额等作为依据;最后,竣工阶段及后期维护阶段,合理的控制竣工验收过程中的费用与后期维护的费用。

二、控制成本的原则

1、全员控制

工程成本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通常情况下,通过该指标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考核。由于工程成本涉及施工单位的各部门,同时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组织或部门,以及个人等担负起责任,通过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利用规章制度将成本责任具体到个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员工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

对于工程来说,成本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形成成本的全过程中树立成本意识。首先投标阶段,做好成本预测工作,进而为签好施工合同奠定基础;其次中标施工阶段,通过制订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成本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事中成本控制;最后竣工验收阶段,对于工程结算要及时的办理,同时做好相应的成本核算,进而为下次的成本控制积累经验。

3、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通过对成本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形成成本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控制,一方面“以收定支”,对成本进行定期核算和分析,同时查找成本节、超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对合同加强管理,及时办理合同价款的结算。

4、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是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也要遵守设定、分解目标-落实目标责任-检查执行结果-对目标进行评价和调整的原则,同时确保目标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定的目标进行分析,确保目标的真实性,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组织或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具体,一方面有工作责任,另一方面有成本责任。例如,在选择施工方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既要符合工作的责任要求,又要满足经济方面的要求;及时检查目标,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对目标进行评价时,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

5、责、权、利相结合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将责、权、利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为成本控制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经理及各管理人员需要担负相应的成本责任,进而对成本形成责任控制网络。进一步落实成本责任,同时赋予责任人一定的权力,从实质上对成本进行控制。例如,采购人员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在不违规的情况下,需要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材料价格的最低性。

三、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常见的不合理现象

1、成本控制意识的不足

建设工程单位中的成本控制就是需要采用高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实际的建设工程中产生的实际费用严格地控制在预算之内。在此基础上,应当着重削减建设工程造价中的成本费用。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认真地核算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对建设工程成本做出详细分析,从而发现产生差距的原因,并需要科学的方法予以处理。然而,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设工程单位成本控制意识非常缺乏。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投标中忽略了施工成本的得失,盲目地承包工程,以量取胜。这种总是想先承包下工程,而不去科学地核算成本,使得施工单位需要使用非常多的现金流,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2、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单位的成本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成本管理和间接成本管理。直接成本管理就是对具体的可见的成本进行管理,而间接成本管理就是对那些表面不可见但是对工程成本有影响的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往往会忽视间接成本管理。除此之外,由于建设工程单位成本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具体的施工成本落实不到位,不能够有效对成本进行控制。

3、原材、设备等的管理纰漏

建设工程单位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设备是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材料成本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原材料以及辅材料的成本。设备就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而购置的设备以及设备的损耗等成本。一般而言,对于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占据施工单位成本的一大部分。原材料以及设备的成本管理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好坏的关键点。而在当前大多数建设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材料设备控制成本管理机制。

四、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1、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1.1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投标前要深入研究招标文件,深入开展标前调查,结合企业的各项管理定额,在预测成本基础上合理确定投标价。建筑施工企业非常有必要建立投标评审制度,着重对所投标的成本利润水平进行专业评价。对于风险性大、缺乏盈利空间的,要予以放弃。对企业营销部门的考核,不应仅停留在“中标率”、“中标额”上,还应将中标的预计成本、预期利润与营销部门的业绩挂钩,避免营销部门盲目追求中标而忽视中标的质量。

1.2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以设计图纸以及有关技术资料为依据来认真分析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以及技术组织措施等,并且这一阶段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但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同时要编制具体的成本预算,将部门、施工队的责任落实到位,为成本控制奠定可靠的基础。

1.3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一方面,应当管理好施工任务单及限额领料单。尤其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之后的验收,还要核对实际消耗材料的数量,确保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的准确性,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另一方面,要核对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情况,对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进行计算,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要收集、整理成本的原始资料,正确的计算月季度成本,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予以纠正。

1.4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结算的工作。在工程保修期间,由经理来引导工作人员按照保修计划进行保修,加强保修费用的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工程结算的审查工作,但是要想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注意以下环节:分析竣工材料;核实工程数量;在结算过程中扣除未完成的工作。同时还要审查现场签证的合理性、真实性,审查签证单的内容与设计图纸中的内容是否有重复内容,如果确实存在重复内容,务必要尽快予以消除。

2、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

2.1以经理为核心,建立管理团队

施工的成本控制不单单是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所有管理人员的职责,为此必须突出经理对于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与作用。在成本控制中,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关键岗位必须由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且具备职业道德的人来担任。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经理必须要求并协调各个部门、各个作业单位统一思想和行动,密切合作,切实做好自身的岗位工作。

2.2从企业和部两个层面,构建成本控制责任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工程部的监督检查和考评管理,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成本效益考核指标,签订责任状或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并发挥激励约束机制应有的作用,做到奖罚分明。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将部成本效益指标完成情况的好坏作为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的依据,成本效益指标完成情况须依据内部独立审计结果予以认定。经理对成本控制负责,为此经理应调动部部门和人员,进一步细化编制成本控制指标,并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到各部门、施工队乃至个人。

2.3施工队分包成本控制的责任制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使用外部劳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经理部与施工队要通过劳务合同建立起发包与承包的关系后,如何对施工队分包成本进行控制,是工程成本控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第一,建筑施工企业选用施工队,必须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录用和相对透明的原则,建立制度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第二,要在劳务合同中明确规定双发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工作内容和结算单价,无论是正式工程、临建工程,其工作内容必须是可以计量的,杜绝模糊的合同规定和模糊的结算,以实物工程量为基础进行结算,合同单价必须控制在成本预算之内。第三,对于劳务队伍完成规定作业所使用的材料物资,必须严格领用手续,堵塞由于使用施工队可能出现物资管理方面的漏洞。

五、结束语

统而言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复合性较强的工作,要想控制好工程成本,需要从企业层面、部层面建立起一整套成本管理制度和控制体系,需要各部门和员工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所以,在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找出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成本控制中的不合理现象,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竣工以及工程整体效益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信燕.谈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及成本计划[J].山西建筑,2014,36:260-261.

[2]李文.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49-51.

[3]贺凤义,杜诗恩.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14,30:269-270.

篇5

关键词:项目施工,成本控制,问题,策略

长久以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一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的成本支出,系统地进行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及时纠偏,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控制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1、忽视项目成本控制

在项目施工中,绝大多数人有认识方面的误区,认为成本控制没有必要,做成本控制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事情,而且更多的人认为成本控制的主体是财会人员。长期以来,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从源头上,项目经理就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管理意识不强,项目部制定的成本管理条例也形同了废纸一张。

2、成本控制缺乏奖惩机制

施工企业缺少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体制和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健康发展的驱动力。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每个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1)材料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盈亏。有些项目都没有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失窃严重;有的材料、物资过度消耗,浪费严重;有的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

(2)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耗费缺乏重视,企业内存大量冗员,人员配置不合理。

(3)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二、成本控制要以降低成本计划、费用开支标准及范围,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施工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针对降低成本一事,作者在此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1、强化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推动成本控制的前提,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首先使企业所有人员对成本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把成本意识、成本观念贯穿到成本控制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让人人都懂得只有用尽量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用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利润,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实现企业增效、个人增收。

2、实施成本控制

工程施工前应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工作,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和分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

2.1 对人工费的控制:人工成本占全部工程成本的比例较大,一般在20%左右。因此,要严格控制人工成本,从用工数量上控制,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间接时间、空闲浪费时间,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一是要按劳动定额合理使用劳动力;二是减少非生产用工和无产值用工;三是认真执行各种工资实效。

2.2 对材料费的控制: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比例最大,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控制。应采用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要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实效储备,减少积压损失;二是要做好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加强施工预算工料分析;三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新工艺,加强文明施工生产管理,减少材料浪费和损失。周转材料要按规定进行摊销,并注意维修、保管,租赁的要及时办理退租手续;四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

2.3 施工机械的使用控制:机械成本占全部工程成本的比例一般在10%左右,一是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机械调配,提高提高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二是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成本的支出,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三是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台班价格。

2.4 现场管理费的控制:一是控制和合理搭建临时设施;二是压缩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用工;三是严格执行开支标准,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2.5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定点、定岗、定责,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3、 推行成本责任制度

3.1 确立成本责任中心: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消耗人材机都是由项目部发生的,按谁发生谁负责的原则,发生的成本费用全部由该项目部负责,这样直接确定了责任主体。

3.2 把目标成本分解到责任中心:制定目标成本只是提出企业总体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即从成本支出发生的根源出发,结合企业专业点线管理,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

4、 适时考核,奖罚到位

责权利明确以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考核时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

4.1 按日历时间分月度、季度和竣工考核。

4.2 按分部分项工程的形象进度,即各分部分项工程结束、总体工程竣工考核。

5、 提高项目部人员的成本管理素质,适应新形势

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成本管理素质很重要,它是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直观因素。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项目承包班子人员的素质,尤其是项目经理,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交流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项目的成本产生于一切生产管理活动中,每一环节,每一时点,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可能产生的地方,都应有相应的成本控制、监督和考核措施,通过“对症下药”,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不断挖潜,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才能在经济改革发展中永立桥头不倒,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力争上游,为企业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年

篇6

电视购物(tv shopping),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集宣传、组织销售为一体的社会商业活动”[2];具体而言,就是指“借助电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电视的艺术手段,生动详细地宣传、推销商品,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屏幕上显示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视预购、银行转账、电子付费等,卖方将商品通过物流配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便捷销售方式”[3]。

在上述概念的表达之外,从电视购物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还可以看到:1982年,世界上首家电视购物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创办。接下来的卅年间,被称为“零售业第三次革命”的电视购物,在全球范围拓展开来,并于1990年代中期出现在我国电视屏幕上。时至今日,虽然伴随着政策监管与社会舆论的诸多质疑与非议,但是电视购物作为中国广电产业的第三大收入支柱(另外两个是广告与有线网络),它的地位与作用决不能为业界、学界所忽视。

不能忽视,那又该如何重视呢?纯粹道德、伦理层面的评说、指摘,或者规制、政策层面的解读、研判——在笔者看来,已然汗牛充栋,但却隔靴搔痒。它们解决的只是“应然”层面的问题,而在“实然”层面却难有突破。于是,笔者在此结合特定案例(东方购物),就其展开质化调研(主要是访谈与观察),以期进入动态、具体的生产情境,从而对电视购物的本质、机制、功能做出初步的阐释,并基于此,在转型中国与媒介化社会的大格局中,审慎反思若干可能出现的问题。

电视购物的本质

在新媒体、全媒体、媒介融合等趋势性话语及其实践中,电视,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形态,总似尴尬与被动。但正如一位资深业者所说,“所谓新媒体,不应该仅仅是指互联网媒体,重要的是能够从自身定位出发,探索实现新型媒体功能”[4]。如果把这句话放入电视媒体的讨论语境,我们可以发现对其定位与功能的重新认知,将再造出另一块阵地、另一份生机——电视购物,就是这样一块阵地,这样一份生机。

根据笔者所获数据,smg旗下的东方购物在2009年的销售总额是28亿元人民币,2010年达到了50亿元。先来看28亿,在2009年,东方购物以此成为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的销售冠军,位列其次的是快乐购(21亿),排名第三的是此前几年的“老大”橡果国际(19亿);再来看50亿,smg全集团2010年总收入是110亿元,这也就是说,东方购物占据了集团近五成的收入——诚然,数据在很多时候不能反映“真实的故事”。不过,从访谈中,笔者发现,虽然自豪于这些“漂亮的数字”,但smg相关高管也清晰认识到“我们不追求纯粹的利润率增长,相反,利润率的下降才是当前目标。当利润率的增长超过一定数值时,我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消费者与供应商,提升服务体验,并非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或许才是一种健康、透明、可持续的发展路径”[5]。

基于上述数据与话语,先来探讨一下电视购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以及,究竟为什么?

首先,在一个媒介化社会的大格局中,民众的消费兴趣、习惯及行为,很难脱离媒介—社会的架构。媒介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开拓他们的各种能动性(其中就包括消费能动性),并通过这种开拓获得利好。这种利好,既有社会效益层面的,也有经济效益层面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利好,必须是相互的。事实上,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荧屏里无数的“一锤子买卖”以及“忽悠总动员”已经使得电视购物与观众之间利好的相互性岌岌可危。而东方购物等机构正是因为看清了“究竟是什么”的本质,从而走向了良性的互动发展道路。

其次,电视购物,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媒体行为。于是,在销售收入、收视效果的量化诉求之外,更要多问几句“观众为什么要通过电视来买东西”、“电视台为什么要通过节目来卖东西”。如果买东西买回了牢骚,卖东西卖完了口碑,那么,这种买卖行为的意义在哪里?当然,前文已经强调过,不能只从“应然”层面提问、回答。可是,“实然”层面的思考如何进行呢?以笔者通过观察,“设身处地”是一种并非终极却可不断修订的法则。比如,在东方购物,有这样几个细节:为了让呼叫中心(call center)普通员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没有将办公楼层设在一楼,而是特意放在三楼,为的是阳光好、空间感足,让这些处于比较底层、进行简单重复工作的员工有一种“被认同感”,他们的这种“被认同感”将直接通过电话传递到观众一端;而为了让观众放心购物且安心收货,东方购物在上海地区的送货员都选用本地人,在不同区域也会固定人员,这样送货与被送货的人之间关系建构,在语言使用(上海话)和熟悉程度上就更加到位——无论是接线员与送货员,这里都体现出一种“设身处地”的意味。

节目生产的机制

电视购物的主要承载,还是节目。但对于购物节目的理解与解释,不能只停留在荧屏上,而要有意识地进入到荧屏背后,探究其具体的生产机制。在一定的媒介—社会情境中,如若从机制的视角切入阐释,那么,就要观察“有方法的过程”,也要知晓“有过程的方法”。

电视购物的节目生产,与常规节目的生产不同。在与东方购物部分业者交流时,笔者获得的一个印象是“既是电视台的,又不是电视台的”——很多节目线的工作人员,都是从电视台传统岗位过来的,他们会有一种先天的归属感与认同;但由于做的是购物内容(大部分还是直播),节目随时与作为潜在消费者的观众发生着实打实的商品关系,于是,一种公司意识、销售思维也在具体的生产情境中弥漫。

在东方购物的频道驻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smg演播中心),这里的生产节奏比一般节目稍快一些。650 m2、400 m2、250 m2三个演播室每天录制、搭拆景的频次很高。特别是自2010年4月,东方购物频道正式开播(之前是占用兄弟频道的某些频段)以后,直播大幅增长,每天超过10个小时。在直播节目中,主持人需要在实时状态下展示、测试产品,这里就有两个在机制层面的有趣细节:其一,正是因为实时,所以可能会出现意外,比如有产品会因为种种原因(并非质量问题)产生不理想的实验效果,可能也就直接播放出来了。但若细想,这种小概率的意外,其实正好反映了节目、节目中产品的真实与可靠。因为,在某些直销类电视片中,电视观众看到了太多完美、乃至超越完美的荧屏呈现;其二,也是因为实时,感兴趣的观众会打电话进来,向接线员具体询问某产品的某些指标、属性。这时,接线员就会通过耳机把观众“所惑”报告给主持人,接着,在现场的主持人要就观众“所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

除了主持人要解决把产品“说得明白”、“展示明白”的问题,一档购物节目的幕后团队更要把产品“拍得明白”——在具体的制作环节,东方购物自2004年创办以来,通过六年多的时间,从自己摸索入门到学习合作方韩国cj[6]的整套模式(format)再到根据本地观众进行二度调改……在今天,同样一件产品,上海区域推出时,可能会夹杂几句上海话或者“上海普通话”;而在其他区域[7]推出,可能就会针对当地习惯,在话语表达、展示重点方面做一些微调,比如在成都,若涉及到烧菜环节的展示,那就要多放油与辣椒。

电视购物节目,必须具有充分的观众意识。这里的观众意识,与其他的常规节目不同,并非体现在收视率等抽样指标上,而更多地体现直接的购买行为上。为了做此次调研,笔者也较长期地收看了上海东方购物频道的节目,就发现:除了主持人、模特以及产品自身的展示,若干热心观众(前提是真实的热心观众,而不是“托儿”)也愿意上节目“现身说法”,告诉电视机前的其他老百姓,某款产品用起来究竟怎么样。在与业者的交流中,笔者也了解到,目前的购物节目一般还没有带现场观众,以后还会在这一方面拓展空间。

社会功能的实现

在传统意义上,媒介组织及其生产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告知(to inform)、教育(to educate)以及娱乐(to entertain)方面。电视购物的社会功能,最显而易见的是售卖功能(to sell)的延展。不过,基于笔者的调研,可以发现:在其社会功能的具体延展中,还有若干有质感的细节值得思考。

首先,在商品的售卖之外,更有一种理念层面的引领。比如在东方购物卖出名气的“双立人”牌刀具。上节目之前,这一品牌由于昂贵的价格,基本上难以打开中国市场。但通过东方购物的平台,强调了“现代家庭刀具分类使用”的生活理念[8]。这种生活理念,在节目中通过具体而微的诸多环节得以展示,深入心中。又因为电视购物的价格相较市场上更便宜,“双立人”逐渐在销售方面得到利好。类似的案例,还有面包机、无烟锅等。那么,从东方购物的角度来看,通过这些具体的产品,它也逐渐在观众心中变成一位生活理念及方式的媒介引领者,而非简单的商品售卖者。

其次,东方购物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成为一个与中高档商品良性互动的传播平台。除了黄金、房产、汽车、裸钻等大宗商品之外,在东方购物,更常见的是数码产品、家庭用品等方面的中高档品牌。一方面,它通过几近严苛的qc(质量控制)部门与每周举行的产品评鉴会,挡住了只是廉价诉求乃至信息“注水”的商品,只留下了具有品质保证的商品;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东方购物的严格筛选,能够留下的商品在售卖时先天拥有了一种观众信任度。而这种观众信任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产生一种微妙的广告效应。于是,良性的互动产生了:由于拥有一定的广告效果,上节目的品牌在价格方面又会让出一定的空间(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优惠、送礼);而价格空间的出现,自然又会让观众更加认可东方购物这一平台及其中售卖的商品。

再次,由于东方购物逐渐通过合资公司与落地牌照的方式,在全国其他区域开播节目。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公认“上海货,质量好”的思维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得以延续(事实上,目前在东方购物平台热销的许多产品,在其他平台上也卖得很好)。于是,基于电视购物的一种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也在荧屏上通过看节目、打电话、买卖商品得以达成——这一特殊的传播效应,目前虽不明显,但具有持续关注的意义。

最后,由于东方购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顾客管理系统,拥有300万顾客的实名数据。这些数据,除了对媒介组织节目生产及业务拓展具有极大的助益之外,还能够与社会经济大环境相互对比、分析,并详尽获知广大民众的消费兴趣、习惯及行为模式。如若进一步开发此间的潜力,电视购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形态,就不只是“在电视上卖东西”而已,或将会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大势之间一道通畅的“信息走廊”。

若干问题的反思

smg副总裁张大钟认为:东方购物,在接下来十年中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总额;在整个中国,电视购物将很快超过有线网络,成为广电行业的第二大收入支柱;而放眼全球,在整体走向疲软(欧美大型电视购物公司出现倒闭、变卖资产情况,台湾东森出现负增长)的产业环境下,中国大陆的市场潜力极大,将可能成为“世界电视购物大国”[9]。

笔者将上述话语看作是一种“理想愿景”,事实上,东方购物也已经建构起一套与全球其他同业不一样、走中高端路线的“中国模式”。但是,毕竟我们还在通往愿景的路上,所以应该对若干问题做出学理反思。在文末,简要提出若干反思问题。

首先,上海的案例在全国是否能够成功复制?众所周知,上海这座城市,在社会、文化、媒介等方面的前沿性,特别又在商业、金融、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领先度,让东方购物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身处社会—历史情境中的任何媒介组织,它的节目、产品必然会受到大格局与具体环境的影响,而非简单的商业或节目模式复制。

其次,电视购物的观众是“女性、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初高中教育程度群体、个人月收入在1401~2600元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以家庭主妇为代表的无固定职业群体观众所占的比例较高”[10]。那么,如何使爱上网购物、不爱看电视的年轻观众建立电视购物习惯?或者说,如何让他们建立在电视购物主导的全媒体平台上的购物习惯?

再次,目前中国的电视购物,在生产机制及传播形态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购物节目的模式、类型,主持人的专业性、名望,各种电视化手法的使用,特别活动的创意,观众参与的深入……都还有待提升。

最后,电视购物如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零售渠道。那么,它与国内外经济格局、企业生产行为的互动是否能够更加深入?以及,当面对不利局面的时候,又能否拿出恰切的应对措施?

以上的反思问题,并不全面,也没有“应然”的答案。唯有通过具体情境、具体时期的审慎思考与务实践行,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或部分完成“理想愿景”。

 

[注释]

[1]本文为国家广电总局2009年度重点项目“中国电视购物发展与政策监管”的成果之一。

[2]《2010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研究咨询报告》,中研普华咨询公司,第1页。

[3]同2。

[4]牛文文:《卷首语》,《创业家》创刊2周年特刊,第1页。

[5]根据笔者与smg副总裁张大钟的访谈,2010年12月24日。

[6]smg与韩国cj家庭购物株式会社在2004年合资成立上海东方希杰商务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前者占51%。目前的股权情况发生了变化,smg占45%,韩国cj占30%,同方股份占30%(按2010年数据)。

[7]东方购物生产的节目,可以在本地的东方购物频道(24小时),外埠的南京信息频道、成都每日购物频道(24小时)、成都影视文艺频道、杭州生活频道、昆明经济频道、甘肃经济频道、苏州图文购物、无锡图文购物看到(按2011年数据)。

[8]根据笔者与smg副总裁张大钟的访谈,2010年12月24日。

篇7

【关键词】实质;形式;原则;会计实务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本含义

实质重于形式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的第四号公告,APB指出,财务会计应该强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论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于其经济实质。后来,这一原则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所采纳,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第35条作了类似规定。我国2000年12月29日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引用了该原则,第十一条(二)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条款,第十六条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上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表述虽然不尽相同,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体现的是对经济实质的尊重,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是一交易事项的两个方面。所谓交易的法律形式,是交易或事项基于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就某项交易或事项达成的书面协议、合同。如:房屋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协议等。合同、协议一般涉及标的物的所有权归属、管理使用、价款支付等内容。通常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交易,其法律形式归属买卖关系,不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交易,其法律形式一般归属租赁关系。所谓交易的经济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所反映的经济本质内容,体现了交易的真实目的,涉及交易或事项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是会计核算所要反映的真实信息。一般情况下,交易的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是一致的。但是,随着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时常出现交易的法律形式并不能完整、全面、真实地反映经济实质的情况。这是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关键所在。进行判断选择时,要透过法律形式的外表识别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内容,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1.在固定资产租赁核算中的应用

固定资产租赁主要有两种租赁形式,一是融资租赁;二是经营租赁。从法律形式上看,二者都是租赁行为,承租方都不具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但二者在经济上有实质性区别。融资租赁期限较长,一般达到或接近该项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分期支付的租金接近资产公允价值,取得了该项资产的长期控制、使用、收益权利,并且享有合同期满优先购买或继续租赁权,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了承租方,经济上与自有固定资产并无实质性区别。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要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采用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而经营性固定资产租赁,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给承租方。例如:房屋经营性租赁,期限一般较短,租金变动频繁,承租方无需承担固定资产上的有关风险,故不能将其视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在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核算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制度》第八十五条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当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四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均是商品交易的实质内容特征,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东西,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商品已经交付并办理完收款手续,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遇到特殊情况,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例如:售后租回交易,销售方也是承租方将自有固定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方也是出租方租回,支付租金。这类交易是商品销售和资产租赁相互融合的一揽子交易,不能拆分独立对待。销售方也是承租方销售资产取得了一笔资金,租回后,资产依旧归企业控制和使用,风险和报酬并没有转移。买方也是出租方通过每年收取租金方式,收回其购买资产的成本,超额部分为投资收益。售后租回其实质就是租赁公司提供资金收取利息的融资行为,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因此,在对销售商品收入确认进行判断时,不应仅关注商品的发出或者收取货款的权利等法律形式,应根据四项收入确认条件逐一对照判断确认。

3.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应用

篇8

当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随处可见以振兴本土传统文化为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传统民族文化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华丽包装。另一方面,我们的视觉环境中充斥着大量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图形图像,这种西方视觉信息的富裕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本土的视觉文化匮乏。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探索和实践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中内容创意的重要资源,在产业发展和本土品牌打造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培养艺术设计领域实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面向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职业人,“应从‘全球化——本土化’的双视角出发,放眼世界,合理采纳和运用世界文化和文明财富,立足本土,挖掘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从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培养视觉素养;也就是说,这些能力决定了他们在本土文化传统语境下,对于借助‘图’传达的视觉信息和视觉文化,能看懂什么,看懂多少,如何运用”[1]。一般而言,视觉素养是指“可以获得的理解和创造视觉信息的能力”[2]以及“视觉信息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艺术设计类高职生视觉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课程的类别 

“从基础到应用,把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4]的“三段式”结构,仍然是当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类的呈现状态。而“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结构,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原则。打破现有的‘三段式’结构,从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过程分析开始,以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现有及应达到的目标,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类别[5]”。 

第一类是在技能传授基础上的任务驱动课程。主要是通过将本地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达到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相关技术,对该资源做风格化方面的创新。 

第二类是以项目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开设在高年级阶段,主要通过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校内教学。课程在既定主题的安排下,将校外委托项目、教师研究课题等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并且将实际项目的时间进度、技术标准、提交产品等作为课程考核的规范。区别于第一类以技术传授为基础的任务驱动课程,此类课程注重对实际项目的整体性把握和创造性完成。 

第三类是“假期课堂”。它是利用假期集中时间开展的一种灵活的设计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要场所,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参与、校际假期交流课程的开展、国际交流课程的开展等鼓励打破专业限制,多方面、多角度实现的体验设计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实施 

“对本地文化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是对生活在这一区域内人的自我文化身份的认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可以使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关联性都有所提高,并构建属于个人的丰富的经验世界”[6]。结合上述课程分类,本文作者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的三种存在形式,并形成了一种课程内容组织方法。 

其一,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的存在形式。本地传统文化类别中拥有丰富的、且独具艺术风格和高视觉辨识度的视觉元素,如陕西皮影中的人物形象与人物运动方式、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色彩配置与形象设计等,无论形象被直接应用还是被归纳提取,都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其二,以故事为主的存在形式。针对以叙事为主的专业课程,如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本地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故事可以经由资源转换运用在课程内容中。这类设计主要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向观众传达设计者的观念和意图。传统文化中丰富且广为流传的故事资源正是当代动画及影视广告设计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如200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麋鹿王》即改编自《山海经》原创故事,加上源自中国古代神话的‘麋鹿’形象,使《麋鹿王》一经推出就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 

第三,以行为为主的存在形式。提出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和提炼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初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本土化问题上,中国“著名导演特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他的理解,‘最初,我们对民族形式问题理解很浅,以为在背景上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或者在拟人化的动物身上加一个中国式的肚兜,在服装上加几块传统的装饰图案就是民族风格了,还要在人物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动作姿态以及语言上都力求具有中国民族的特点’”[6]。二是,随着当前互动媒体技术的发展,将本地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必须从行为和活动方式上研究一些非物质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中的特殊活动、传统游戏中的活动等,并将这些行为方式转换到交互设计中,促进传统行为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进而设计出符合现代人行为习惯的交互设计产品。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上,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特征,并借鉴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一种模型,即迭代式模型,对课程内容进行新的组织和架构。通过螺旋型的一个项目的完成,实现第一个迭代,并在之后的课程中,通过每一个完整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如上所述的课程类别,在实际教学中,无论使用哪一种利用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都需要要求学生通过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形式,对设计或制作对象的造型特点、历史文化背景、造型结构、装饰风格、色彩搭配等进行研究。在获取资料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实地调研、博物馆参观、图书或音像资料搜集、网络搜索等方法。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主要作为一种背景资料的形式存在于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课程,视觉素养的培养着重在视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解决所见到的“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拓宽“课堂”概念,不仅将当代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视觉信息引入课堂,更要鼓励和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通过运用自身观察力、视觉辨别与理解能力去体认周围真实多彩的传统文化,以此深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表现的对象。 

另外,一些以设计和再创造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对引入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是简单的利用新手段进行表现,更多的是需要从这些资源中抽象或提炼出一些元素。这其中包含着视觉视角下的设计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者可以从此类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色彩、形式、材料、肌理、结构、图式等多种元素,组织成设计资源,通过元素的结构与重构,指导学生对设计主题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尝试。我校教师“以秦淮灯彩展览馆主题项目为引领,将秦淮灯彩图形设计、秦淮灯彩标志设计、秦淮灯彩展示设计、秦淮灯彩宣传包装设计总和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训课程教学”[7],这一系列设计就在对“秦淮灯彩”这一主题的应用上涵盖了多种元素的分析、提取和应用。 

三、实施效果 

1. 基于课程的艺术设计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培养效果问卷设计说明 

本次调查以开展课程实验的三个自然班级为调查对象,专业方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设计)。共发出问卷88份,有效回收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4%。被调查者中男生33名,占43.4%;女生43名,占56.6%。所有学生均为二年级学生。在内容设计上,主要考察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文化的学习提高了视觉信息的认知、理解能力以及视觉表达能力。 

2. 数据分析 

①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再认度较高 

在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再回忆的调查中,有45位学生可以回忆起课上所涉传统文化的名称及基本内容,占总数的72%。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直接引入课堂,可促进学生们对此视觉信息资源的识别和再认。 

②对直接纳入课堂的传统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类别不足 

对回忆出课上所授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36.8%和27.6%的学生可以对所授资源的内容从建筑造型特征和图形特征两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而对资源中色彩特征、工艺造型和叙述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分别只占到13.2%、15.8%和5.3%。可见,学生们从造型设计基本元素出发对传统视觉信息的认识理解类别不够全面。 

③普遍掌握2-3中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 

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由于目前均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普遍掌握的视觉信息创造工具包括photoshop、3ds Max、Illustrator。因专业方向不同,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一般掌握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工具,游戏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方向)学生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工具。学生们对上述工具均有1年左右的使用经验,掌握程度良好。 

④要有针对性地教授在设计实践中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 

在对学生传统文化资源使用情况调查时发现,五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能将图形、配色、布景结构运用到作业中,另有23%的学生会选择资源中的故事用在作业中。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方面,近五分之四的学生选择按照“资料中的某些部分”和“根据资料,进行改编”来做,其中14.5%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重新做设计”。 

⑤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但自我探索实践较少,对作品风格的认识不足 

调查中发现,学生们的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60.9%的学生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个性,没有一位学生在此调查栏目中选择“无所谓”或“不希望”。但在对课余时间个人设计实践探索的调查中,90.5%的学生表示,课后有1到2次的设计实践,没有一位同学有过3次以上的自我设计实践。在对作品风格的认识方面更表现得五花八门。学生对作品可能呈现的风格的认识处于极其个人化的感性认识阶段。 

结论 

本项目以培养高职生本土视觉素养的课程设计将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划分为三种类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本地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程,并将其分为“以造型设计基本元素为主”、“以故事为主”、“以行为为主”三种存在类型,并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上提出依据艺术设计类工作过程的“迭代式结构”。 

从课程实施的效果来看,通过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引入,学生对直接引入的内容再认度较高,但对内容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仍然不足;虽然学生们个性化视觉表达意愿强烈,也掌握了一些视觉信息的创造技术,但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用在各自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存在困惑,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自我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在使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作品风格探索方面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张舒予,王帆.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J].当代传播.2008.4. 

[2][3]殷宝媛.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徐俊.高职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篇9

(一)对教育的基本看法

1.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传统教育“或多或少是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儿童时期是成人期或者他自己人生的准备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方法,将适合成人需要的各种教材、标准强加在儿童身上。这样的教育是严重脱离儿童实际的教育,而且,它也不适合儿童的能力和需要,扼杀儿童的个性。

杜威认为,儿童的教育不是为他今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

两层含义:一是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更新的结果,生活的内容不仅指生理意义上的生活,而且也包括个人与种族的全部经验。生活的延续需要不断的更新才能实现。教育,通过沟通和传递,使个人经验成为种族的共同经验,并使个人经验发生改变,最终促进社会生活的延续与更新。所以,没有教育,人类的生活就会停止。

二是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就生活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其中包括风俗、习惯、信仰、工作、娱乐等。就生活的范围来说,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方面。任何人的个人生活史都会与上面的多个方面发生关系,在与之相互作用中,个人不断调整自己与之适应,并形成自己的行为和性格。所以说,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对儿童都具有教育意义,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

2.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这个结论是从教育即生活命题中得出来的。

从“教育即生活”这个命题的纵向来看,教育与人一生的生活共始终,而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教育就是人的一生持续不断的生长和发展过程。

何谓生长?(1)生长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发的生长。(2)生长是有条件的。生长的条件是“未成熟状态”,即积极的、向前发展的能力。(3)生长表现为习惯。习惯指动作上的流利、经济与效率的增加,以及理智与感情倾向的养成,主动调整自己的活动以应付新的情况的能力。教育的意义就是使人获得能够适应环境的各种习惯。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个命题同样与教育即生活命题密切相关。从教育即生活纵向意义上看,教育即生长;从教育即生活横向方面来看,也就是说,从生活的各方面内容来看,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何谓经验?(1)经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经验的改造和改组是生活得以继续的手段,而这种经验的改造和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2)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经验,是将人对环境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联系起来的经验。经验包含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在主动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后果。(3)经验不同于机械的活动,也不同于任性的活动,它能增加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4)经验的特性就是,前后连贯的不断改造。

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生活、经验的改造、生长是“三而一”的事情。从生活的内容来看,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从生活的过程来看,教育即生长。检验经验是否得到改造的标志,可以用是否有生长来加以衡量。反过来说,人之所以有生长,是因为经验得到了改造。因为进步主义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变化”,所以,三者最有意义的就是“生长”,“生活”、“经验的改造”都可归结为“生长”。

(二)教育目的观

1.对传统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进步主义对传统教育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的教育目的。概括来说,传统教育目的观根深蒂固的基础是“教育即预备”,即儿童的教育就是为他们以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传统教育目的观的危害:传统教育目的是外铄的,这种外铄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考虑的余地。也就是说,外铄的目的不能给儿童留有自由创造的空间,儿童只能选择“机械的方法”,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2.良好教育目的的特性与特征

良好教育目的的特性:(1)产生于活动中,而不是由外部的权威强加的。目的是连续的。(2)目的要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使之足以指导我们的行动。(3)我们所定的目的,必须能使活动自由。

总的来说,杜威以及进步主义对传统教育目的批判,不在于它有目的,而在于反对它有“不好的目的”,这种目的的危害,就在于它有碍与儿童的生长。生长的观点就是确定教育价值的最后标准,它也就是教育的宗旨。

(三)课程论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范围,课程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衡量课程的标准是能否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杜威认为,过分看重儿童的不成熟性或把儿童理想化都是错误的。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经验。所以,两者并无根本区别,关键是如何组织课程。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也就是说,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杜威认为,知识不是教师堆积到儿童头脑中的物,知识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工具,知识必须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必须同经验结合。所以,学校必须鼓励儿童在行动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知识,即“从做中学”。

何谓“从做中学”?所有的学习都要涉及到“做”,只有通过“做”得来的知识,才识真知识。强调“做”并不排斥儿童内部的思维活动,“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上,主张通过“主动的作业”,如园艺、木工、烹饪等来进行教学。主动作业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就是“问题教学法”。

2.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在1918年根据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思想,以及“问题教学法”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设计教学法实施的步骤:确定目的;拟订计划;实施工作;评判结果。

(五)民主、自由与教育

1.学校应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2.教育必须与民主社会相适应.首先,学校要成为一个雏形的民主社会。学校要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需要,拆除一切隔离学校与社会的樊篱。其次,学校本身必须成为一个民主的机构。

3.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进步主义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区别于传统学校教师的性情、训练和教育方法。教师的作用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建议劝告。教师必须具有民主作风,尊重所有的人,尊重学生的自然权力。教师要运用心理的方法组织教材,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灌输知识。

4.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儿童中心”:理想的学校就是儿童生活的地方,儿童的生活是决定学校一切的目的,学校的任务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并把儿童的生活组织起来。教师的任务是在儿童做的时候提供帮助、给予忠告,并努力创设一个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

二、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启示

1.进步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解放了儿童,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获得自由。

这一点,从前面的进步主义教育的对教育的认识、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基本主张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以批判传统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发展,新的教育观、新的儿童观、新的教学观得以确立,课堂生活的意义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对成长中的人的需要有了更多的认识,师生关系变得富有人性和民主化。

我国最近一次的课程改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思想,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强调课程与生活相结合,并对教师的教法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全员培训。

2.用扬弃的方法吸收进步主义教育的合理成分

进步主义教育并非完美无缺,其最主要的不足就是在避免传统教育的极端形式主义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浓重的“儿童中心”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进步主义教育对儿童的天性抱有一种浪漫主义态度。所以,在教育中过分强调儿童自己、充分的自然发展,与此相应,过分强调避免成人和教师对儿童的管束。结果导致:

(1)智力的、道德发展方面的训练缺乏系统、严格的要求。

(2)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师的指导与教导职能,使教育成了一种近乎混乱与无政府状态的儿戏事情。

(3)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与各们学科的知识体系,导致课程、教材缺乏全面计划、安排和连贯,学生得到的只是片段的、零星的知识。

(4)由于放弃教室里的任何约束,导致儿童道德、行为的放纵无羁。

我国的国情决定不可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但教育改革必须要有教育理论的支撑,否则就是盲目的,违科学的。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进步主义教育仍然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1)在教育中对人性的唤醒。

(2)对教育目的的再思考。

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费用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s good enterprise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Therefor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s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 keyword ]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3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意义

施工项目成本即指施工企业为了顺利完成施工项目建设所花费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节约原则,它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适时节约资源消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它是施工企业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目标管理原则,它是进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全员控制原则,它对整个工程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在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采取限制和监督等切实有效的手段,把工程项目建设成本降到最低。做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工程项目建设的资源消耗,降低建设成本,从而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

2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成本控制效果明显,但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对成本认识不足,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施工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它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成本管理不仅是由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来完成,施工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现场的组织人员。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及经验的影响,部分人员仍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与企业领导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观念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投标报价阶段,不重视成本预算,忽视或弱化成本预算的决定性作用,为了中标,竞相压价投标、盲目包揽任务和不计成本进行贷款垫资的现象大量存在。在施工阶段成本分析和管理逐渐减少,因管理力度不够、责任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材料、机械等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责任心较低,成本核算体制不完善,成本核算流于形式。在施工企业中,部分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及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在实际成本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成本管理能力有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经验不足,具有成本管理经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从而导致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成本责任分工不明确、奖罚机制不健全制度,这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参与并配合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积极性,助长其消极怠工情绪,进而影响成本管理难度和质量。

(3)材料管理不严,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重视施工质量与进度等的管理,从而导致施工成本间接增加,缺乏定期性的成本分析,工程费用结算不规范,成本分析方法落后,合同管理与索赔意识较差。材料费用对整个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占占整个工程造价的一半以上,由于材料管理不规范,导致材料失窃、闲置浪费等现象大量存在,这会造成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只重视施工成本,而对资金成本、采购成本、工期成本和质量成本等的重视不够,有时甚至忽略对其进行成本分析的现象大量存在,施工的质量、进度、工期与成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通常,施工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盲目追求施工质量和进度,从而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下降,不能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最终面临返工,并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要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去降低施工成本。目前部分施工项目缺少专业的分析人员和分析软件,从而导致成本分析缺少科学性,准确性不高。

3 改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在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对施工现场机械费、材料费和人工费等直接费用的控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减少不必要的修理费;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并注意实现对其内部合理调度;严格控制机械使用费的支出;提高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按照施工进度和技术要求,对各工种工人的数量进行合理搭配,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时浪费,避免无效劳动;依据劳动定额计算定额用工量,实现节奖超罚;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在规定限额内分批领用,当出现超额领料时,要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加快货物周转,尽量降低材料储备,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购料要严格办理验收交接手续,严格控制进料;加强现场管理,材料进场后妥善堆放与保管,减少二次倒运等所带来的材料浪费和运输费用。

(2)完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使成本控制长期化、制度化,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从而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避免因组织不健全而导致的无人监管、成本失控等问题。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并强化经济责任制,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完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分清管理层次,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布局。在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把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责任负责人,并坚持责任与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赏罚制度。

(3)增强全员的成本意识,建立施工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增强了相关人员控制成本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彻底转变“不管投入产出,只管干活拿钱”的错误观念,开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良好局面。使成本控制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如果各部门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相信我国的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高。在抓质量、进度的同时,要实施严格的施工成本核算管理。

4 结 语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全过程、全员性、整体性、全面动态管理活动,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它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做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力,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并加大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从而促进我国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彦景.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3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