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础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临床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课题对中医经典原文与之相对应的临床病案进行研究。中医经典课以前采取教师板书口述和学生背记为主,现如今虽已开展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但这些方式让学生被动吸收,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改革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迫切的。况且目前由于学院离教学医院较远,课间见习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对所叙述病证没有完整的体会。通过本研究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病案数据库建立,可以将病案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把古今验案、经方验方成功治疗各类疾病之实例,落实到各个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弥补了课间见习的不足,使理论更好地结合临床实际。近几年在课堂讲解中运用病案教学法往往收到满意效果[3],也证实了病案数据库建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意义在于:①培养学生的临证思辨能力,理论更好地结合临床实际。通过病案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缩短了课堂与临床的距离,不但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有利于贯彻启发性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②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病案数据库建立与应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实用型中医临床人才的目的。③填补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病案数据库建立的空白。通过病案数据库建立与应用,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组可以建立古今验案、经方验方的数据库;同时编写出中医临床基础病案教材,应用于教学。
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
《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是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中西医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综合提高课,且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畴。通过经典原文讲解与病案式教学法讲授课程使学生掌握中医临床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外感、内伤杂病和外感温热病的证治规律及理论与实践运用,拓宽临床思路,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诵基础没有打好,中医临床就如同空中楼阁。经典医著成书己久,文字古奥难懂,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等特点,常常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而现代学生在古文字方面的修养远不及古人,因而对经典医著的理解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中医经典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几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必须死记。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经典原文与临床实践的问题。
“死记硬背”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批判的对象,认为“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一味地放弃“死记硬背”的做法,正是当今中医教学的一大失误。单纯以经解经,以解释清原文内容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远远不够的。现将原文讲解与临床外感、内伤杂病和外感温热病治疗的古今验案、经方验方相结合,可使许多中医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其所包含的巨大价值将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得以体现。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篇章中的病证、条文所涉及的方药,收集对应运用的古今验案、经方验方。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的有利条件,可以组织研究生和授课班级学生﹙或对经典感兴趣的学生﹚共同参与。课前要求预习篇章内容,授课教师上课讲解条文含义,之后共同查询相关资料、展开课堂讨论,进一步详解完善条文所述内容,体会中医经典课程作为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的含义。课题组各位老师通过查询资料、讨论,完善数据库的建立资料。相关研究内容如下:《伤寒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各章对应典型医案。《温病学》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等对应之典型病案。《金匮要略》内科、外科、妇科病的病案研究。收集每一种病的每一证型的原文对应之典型病案。
3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特色:①伤寒、金匮、温病三门经典课程是中医外感病、内伤杂病研究的理论源头。是中医的经典著作。现古今验案、经方验方医案数据库建立,挖掘祖国文化遗产,更好地弘扬中医国粹。②本研究中以中医临床基础各科篇章中各种病种为主,同时附有现代医学诊断标准相对应,中西医病名的结合更加直观清晰。创新点:①首次建立《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经典课程古今验案、经方验方的数据库。填补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病案数据库建立的空白。②将数据库应用于教学中病案讨论及本科及研究生考试题库的使用。③编写中医临床基础病案教材。
4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实施
①选择病案:以中医临床基础各科篇章中各种病种为主线,同时附有现代医学诊断标准相对应,原文下设条文所述证型、方药为辅线,条文对应证型下附收集的古今验案、经方验方。弘扬中医国粹,尤其是对疑难杂病的治疗方法的探讨,初步建立病案数据库。②优化病案:通过课题组成员及组织研究生和学生广泛地收集资料及其教师亲诊的临床资料,从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中,总结、提炼以能够密切结合临床理论和实际的病案来建立数据库的原则,共同研究探讨病案数据库的取舍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③病案数据库应用推广:通过授课班级采用病案教学,观察教学效果。为完善数据库建立和编写病案教材提供基础。并为申报经典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5结语
篇2
【关键词】中医原创思维 临床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针灸推拿学院针普10、针院针英09及针灸康复10、运动10学习《中医妇科学》的本科学生206名,随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其中实验班110名,对照班96名。两班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班
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与设计原则编撰符合中医知识及技能特点的学习材料。具体措施如下:
1.2.1.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其次,创新性原则,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在遵循中医认知规律与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第三,整体性原则,教学设计应当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挖掘知识的纵横体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最后,学生主体原则,教学设计应当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2.1.2教学设计的实现
(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体现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②教学目标要细化、可行,大的目标是小的目标的累积;③把握全局,分步实施,逐渐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学目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能代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典型病例;②病例与中医知识的描述要符合中医形象思维的认识特点;③要运用中医经典认识来诠释某一疾病,从中医经典的角度去建构知识;④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3)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学各环节之间要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必须是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设计病案分析、问题解决等环节;②应当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映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4)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及探讨活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更加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使教学更加生动。自由度较高的探讨活动能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增加知识面。
1.2.1.3教学内容的选择
病案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典型性、过程性和分析性。应做到以下方面:①完整性标准,只有全面掌握病案资料才能进行辩证论治,因此,病案的四诊资料要全面;②典型性标准,病案应以某种典型疾病为主,同时可兼有其他疾病,在症型上应以某一症型为典型表现,同时可兼有其他症型;③实践性标准,选择案例时应以临床实际为标准,选择临床多发并来归属症型;④难易标准:病案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当以所教授的疾病为准,同时可掺杂其他症型;⑤症型跨度标准,应以发病时间为线索,选择能够说明疾病演变规律的症型,如果没有以发病时间为线索的病案,则可用具备典型症型的病案即可;⑥病案搜集途径,医院是接触各类疾病最多的地方,也是搜集病案的主要途径,不少古代医案也详细记载了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过程,选择这些病案也能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1.2.1.4教学方案的设计
(1)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入手,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其与所学疾病的病理知识、生理知识相结合,能使学生强化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把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巩固所学知识。(2)应当在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疾病的病因,病机,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1.2.1.5教学步骤的实施
(1)教师介绍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次课所要涉及到的基本知识,讲解疾病定义,区分容易与该疾病混淆的疾病,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认识。(2)问题汇总,将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汇总;(3)学习知识点,以学生自学为主,带着具体问题去学习教材知识,初步提出对疾病的解决方案;(4)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出点评,由教师对其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要注意知识的深度挖掘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构建知识网络:学习结束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1.2.2对照组 采用《中医妇科学》教材节选的学习材料。
两组均进行3次材料学习,每次4个学时,每周一次。
1.3效果评估
用考卷的形式进行评估,测试题包括理解记忆题,分析题,归纳题,知识迁移题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题5种,总分100分。并询问实验班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态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实验班的平均课堂成绩为78.23±9.24分,对照班的平均课堂成绩为46.25±11.44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中医原创思维的内涵
中医原创思维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具有东方文化特色,是中国灿烂文化的创造性成果,它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医学的思维模式。西方医学以“还原论”为基本方法,而中医学则以“整体论”为根本方法,“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学思维模式与哲学观的主要内涵,也是中医原创的思维模式,具有理论上的原创性。
3.2新教学模式应当注意的几点
①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要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病案;②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教学之初,应当使教学模式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注意学生的接受性;③重视理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但也会使一些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忽略总结和归纳知识,导致基础不牢。
3.3教学评价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与对照班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肯定中医原创思维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邢玉瑞.关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01):8-11.
[2]王琦.“象数-形神-气”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6):1604-1606.
篇3
“中风”历代医学称为“四大难证”之一。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饮食不节,劳逸不当,及环境影响使“中风”成为目前的高发病。但是在现阶段对中风患者的救治方面大都“出血止血”“梗塞活血”,把中医辨证论治的朴素维物主义变为机械主义,此项目的目的是继承和创新中医学,更好地为发挥中医学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特色优势。
技术力量:龙川县麻布岗中心卫生院是地处龙川县北部,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二级综合医院。拥有先进的仪器,如经颅多普勒、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CT等。近年来我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协调发展,特别是成立中医科后,有院长和中医执业医师以及相关(中西医结合)人员加强和促进中医建设,已完全有能力实施这一项目。
技术来源:沿革于“反治法”和“活血止血”的中医学传统理论。我院成立中医科。以“中风”病为攻坚课题,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药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已获得初步经验并取得确切效果。
技术先进性:针对中风脑出血患者运用活血化瘀药所具有的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并具有具有快速、敏捷、无创、实惠等特点。从而降低致残、病死率,大大提高救治康复率。
实施方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服务中心,把救治中风脑出血患者的重要责任作为立项的指导思想。
2、坚持中医特色,立足中医传统理论的根基,着眼创新发展。
3、既要继承中医传统特色,又要尊重现代科学和实验依据。既要“四诊合参”,也要现代设备的诊查。此项目是“综诊合参”,是创新中医学辨证法。
4、发挥人力资源,组织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秀人才承担项目,在管理上有领导负责,主要执业人员承担常务专项工作。
5、保证本项目的中医临床研究和实验基金。建设和完善中医药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专科病床,设置实验室,提供现代诊疗设备。
6、项目计划在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进行临床病例的收集,分组治疗,生存质量的观察与评价。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资料收集,病人治疗随访跟踪,撰写论文,结题。
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医学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脑出血还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近年来在中医药急诊探索中,以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并取得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确切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出血必成瘀血,必须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以突出中医特色。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中药多富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了颅内应激状态,使中风症状缓解。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加减运用“益气固摄活血汤”,重症者鼻输,相对轻者口服,对提高中风的急救成功率和治疗康复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一)中医辨证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的选择。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3、研究的分组。4、观察指标的确定。5、疗效的判定。6、安全性观察
重点解决的技术线路:
临床研究方面:1、活血化瘀用药的时间点。2、临床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即纳入及排除标准。3、疗效的综合判断,结合安全性指标
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目前有关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比较散在,未有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而且对于临床用药的时间点也不是很明确。临床研究结合实验研究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本项目临床结合实验研究,同时选择不同用药时间进行对照研究,以寻求最佳用药时间,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出血的机理。本项目自拟益气活血固摄汤为主,在根据病症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减运用,救治中风属脑溢血患者具有独特的功效。研究不仅要达到省内领先地位,而且此项目为我院的攻坚课题,突出中医特色。学科经济指标能提高到年增长率11%,经济效益能促进全院多增加六个百分点。更主要是能使大多数中风脑溢血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增进人民安康,提高我院的学术品位和声誉。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临床研究方法:
1、病例入选标准:
诊断依据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有病例符合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的诊断;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要点,所有病例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并经CT确诊。纳入标准:发病48小时内入院,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经头颅CT检查颅内有血肿,出血部位全为幕上,且出血量为中小量,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者,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昏迷(可有嗜睡、意识模糊)的患者均可纳入治疗观察对象。 转贴于
2、分组及治疗方法:
分为A、B二组,患者均接受西医综合治疗,A组、B组并于不同时间给予活血化瘀治疗,A组于发病24-48小时内、B组于发病1周时给予活血化瘀治疗。疗程30天。
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二组病例治疗前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肿吸收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病死率等。
安全性观察包括治疗前后的出凝血时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4、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拟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
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上。死亡: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分别于4周时进行头颅CT复查,比较血肿吸收情况。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本课题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了相应的工作,论证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活血祛瘀方药救治中风脑出血病人具有抗脑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
以中医学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指导下,辨证论治,以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救治疑难重病的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加减运用“益气固摄活血汤”,重症者鼻输,相对轻者口服。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和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药中多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颅内应激状态缓解。
篇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胃溃疡; 临床观察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患者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治疗后复发率高[1],胃溃疡伴并发症较多,出血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2]。本文将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中,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的82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胃溃疡诊断标准,且均为单个溃疡,入院后行内窥镜检查均发现溃疡面和出血点。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3.4±2.7)岁,明显腹痛者37例,Hp检测呈阳性者37例,占总数的90.2%,溃疡面平均直径(8.7±0.5)mm;对照组中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9±2.4)岁,明显腹痛者35例,Hp检测呈阳性者35例,占总数的85.4%,溃疡面平均直径(9.1±0.3)mm;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平卧并注意保温,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重患者要给予氧气吸入和静脉输液以防止休克,及时行胃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将去甲基肾上腺素溶液由胃管注入止血,同时口服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胶+甲硝唑治疗胃溃疡[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胃止血汤,并根据患者病情加减味[4];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1年后随访。
1.3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4周后检测Hp感染转阴率,同时行内窥镜检查溃疡面大小[5],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三类:治愈:24 h内出血症状停止[6],溃疡面直径完全修复或显著缩小,Hp转阴率≥70%;有效:48 h内出血症状停止,溃疡面直径缩小但仍见充血和炎症症状,Hp转阴率≥50%;无效:出血症状未能完全控制,溃疡黏膜充血和炎症反应未见减轻甚至恶化;将治愈例数和有效例数视为总有效[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Hp转阴率为78.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Hp转阴率为48.7%,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1.2%,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随访情况比较 1年后随访,观察组随访35例,Hp感染率为25.7%,溃疡复发率为14.3%,对照组随访38例,Hp感染率为63.1%,溃疡复发率为26.3%,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组别 胃泌素水平
(ng/L) HP感染率
例(%)
复况
例(%)
参考值 随访值 治疗2疗程 随访
对照组(n=38) 20~160 157.4±1.9 15(36.6) 24(63.1) 10(26.3)
观察组(n=35) 20~160 54.6±2.1* 5(12.2)* 9(25.7)* 5(14.3) *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胃溃疡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临床治疗均需先行采用止血措施,特别是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出血量较大患者会出现呕血或大便鲜红[8],中医理论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痛”、“吞酸”等范畴,治疗多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及清热解郁为指导思想[9],本文将健胃止血汤应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健胃止血汤中具有止血镇痛作用的三七、乌贼骨等味中药,这也符合胃溃疡合并出血治疗中先行止血的治疗指导思想,该味汤剂中还含有党参、白及、延胡索等中药,这些药物具有疏肝理气、益气健脾、生肌敛疮的功效,因此,能起到促进溃疡面愈合,改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10],从临床试验看,在加服健胃止血汤后,对于降低Hp感染率也有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能起到标本兼顾的作用,西医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中医在产生协同作用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于预防Hp再感染和溃疡复发具有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源,廖书胜,周勇杰,等.健胃愈疡颗粒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7):606-610.
[2]周学文.胃溃疡活动期的中医证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9):1775-1776.
[3]李亚军,贾红莲.胃镜下喷大黄粉治疗胃溃疡出血[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296-297.
[4]王庆周,牛慧佳,徐立,等.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丽珠胃三联、奥美拉哇治疗老年胃溃疡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1):2135-2136.
[5]姜巍,王垂杰,白光,等.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血清IL-6及IL-8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815-817.
[6]Si J M,Cao Q,Wu J G.Quality of gastrie ulcer healing evaluated by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1):3461-3464.
[7]蒋灵芝,熊平,曾文峰.手参散剂治疗急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9,32(7):1119-1122.
[8]王禄.加味平胃散合并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56例[J].陕西中医,2006,26(9):1063-1064.
[9]吕冠华,包永欣,李海泉,等.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对胃溃疡愈合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1):63-66.
篇5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应用;颅脑降温仪/治疗应用;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出血性中风西医称之为脑出血,作为神经科急症,西医治疗主要以降颅压、抑制脑水肿等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国内外学者先后探讨了亚低温对出血性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结果疗效得到肯定[1]。醒脑静注射液是以古方安宫牛黄丸为基础制成的水溶性注射液,自静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2]。我院于近2年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醒脑静注射液配合颅脑降温仪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30例,并与30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作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4]。
1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40~75岁,经头部CT确诊的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在72 h内)。
13排除标准(1)外伤、肿瘤、血管畸形、抗凝药物引起继发性脑出血患者;(2)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3)发病72 h后入院的患者。
14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的60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住院病例,病程均为2~72 h,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急性脑出血,并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572 ±852)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1例,丘脑4例,脑叶3例,小脑2例;出血量 ≤10 mL者9例,11~20 mL者10例,21~30 mL者8例,30 mL以上者3例;入院时参照“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126 ± 1235)分;既往病史及伴发疾病:高血压病史22例,冠心病史2例,糖尿病史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0~74岁,平均(568±863)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0例,丘脑3例,脑叶5例,小脑2例;出血量≤10 mL者10例,11~20 mL者10例,21~30 mL 者8例,30 mL以上者2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133±1248)分;既往病史及伴发疾病:高血压病史20例,冠心病史2例,糖尿病史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伴发疾病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对照组采用降颅压、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防止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疗法。
21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每天1次,静脉滴注。同时配合头颅低温(采用ZLJ2000c型电脑控制降温仪)治疗:将冰帽固定于患者头部,仪器温度调节在0~-4℃之间,同时用控温毯使患者体温(腋温)维持在35℃~36℃,持续降温3~7 d,先撤冰帽,后撤控温毯,使其温度自然恢复到正常。低温治疗期间每小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患者对低温治疗的反应。
两组均以治疗21 d为1个疗程。在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头颅CT,根据病情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血肿和水肿体积的变化;两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行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转贴于
22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参照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能自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为有效计算总有效率。(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总缺损分为45分,最低为0分,轻度功能缺损为0~15分,中度功能缺损为16~30分,重度功能缺损为31~45分。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各评定1次。(3)脑血肿、水肿量:分别于入院时、1个疗程后检查头颅CT,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水肿量(mL)[6]。出血量=05×最大面积长轴(cm)×最大面积短轴(cm)×层面数。(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7],按其10项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分。总分为0~100分不等,完全正常为100分,60分是能否独立的分界点:100~60分为虽有轻度残疾但尚能独立;59~41分为中度残疾,需大量帮助;40~20分为重度残疾;低于20分为完全残疾。
23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结果
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2两组治疗前后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肿及水肿体积均有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P
33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讨论
中医学认为,脑为清窍,为元神之腑,颅脑损伤后瘀血阻络,痰凝气滞,瘀血挟痰上冲闭塞清窍而发病。脑出血急性期属于中医“中风中脏腑”范畴。本证初起多见于阳闭,症状除有昏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外,往往伴见身热躁动,大便不通,颜面潮红,喉中痰鸣,气粗口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呈阳热闭实之象。醒脑静组方源于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的安宫牛黄丸,主要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组成,适用于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经现代工艺提取精制而成醒脑静注射液。其中麝香具有良好的开窍通闭功能,小剂量麝香具有中枢性兴奋作用,能增强中枢耐缺氧能力,促进意识恢复,促进神经功能细胞的修复;冰片辛香走窜,通窍醒脑,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功效,能提高脑细胞耐缺氧能力;郁金性苦寒,行气化痰解郁,有协同麝香、冰片开窍通络作用;栀子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诸药合用,共奏豁痰行气、开窍醒神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2],该药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脑出血患者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减轻神经细胞损害等作用,因而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患者效果显著。
临床观察所见,大脑中动脉卒中后,脑温均高于体部核心体温,用冰帽、冰毯后能够控制占位性脑卒中急性升高的颅内压,改善患者的预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应用均证明亚低温对缺血性和出血及外伤性脑损伤有脑保护作用[8],故本研究中治疗组配合应用颅脑降温仪头部亚低温治疗,以增强其对脑组织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本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头颅低温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脑血肿和水肿体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为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毅男,闫晓明,刘清波,等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4):340.
[2]王利春,刘海燕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4):25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王永炎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S].中国医药学报,1986(2):56.
[5]王介明脑血管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7-188.
[6]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四)[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2):132.
篇6
[关键词]医学生 临床实习 人际关系处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51-01
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要经历各种人际关系,怎样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各种关系,对医学生的实习效果至关重要。下面着重探讨实习生对医际关系和医患关系的处理。
一、医际交往
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首先要面对的老师、同学的相处相融。在这里要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老师”其实是包含了医院所有的已经工作的医生、护士、工作人员等。之所以这么分类,是秉承医学院对学生临床实习前一贯的教育思想,即“先工作一天就是老师,不管他(她)的身份、角色和职务”,在医院里面,他们都比实习生先到医院工作,至少在某些方面都懂得比实习生多,也值得实习生学习,所有都是“老师”。
在实习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实习生应客服胆小和自卑心理,克服不喜欢或不敢大胆向老师问问题和不敢在病案讨论中发言的弱点。实习期间的学习不能只寄希望于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主要还是靠自己把教科书和病例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收获更大。实习中若能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交换经验,一起翻阅文献学习一些典型和特殊的病例,既轻松,印象又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习中,很多同学比较在乎老师对自己的印象,甚至一些同学因此还处于应激状态,这其实是不必要的,应该平常心、放轻松去对待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下面几点是实习生在处理医际交往的几点基本原则:
(一)学会尊重人、关心人获得尊重和关心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实习生在临床上无论对带习老师还是护理人员、进修医生以及服务的工人均应从内心尊重他们,叫他们老师,均应以和善和谦虚的态度向他们请教。即使有时在具体问题有矛盾冲突,实习生也应摆在自己的位置,不和他们顶撞,更不能有任何过激言行。当然实习生之间理应互相尊重和关心,尤其是对兄弟院校的实习生,应和他们保持友好,互相学习。要诚恳待人,注意对他人进行诚意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言而有信,不要虚伪做作,待人以诚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升华的保证,真诚是友谊的基石。实习生各有优点和缺点,应承认和学习别人的优点,认识和客服自己的缺点,相互鼓励和帮助,不断增强自己的协作精神。
(二)在交往中要善于自我暴露,消除封闭心理,多和别人沟通意见有些实习生一天中很少和老师以及同学说几句话,整天埋头干自己的事。其实,有时和同学、老师一起聊天,对一些话题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是师生和同学问一种很好的沟通方法。
(三)把握交往适度的原则即要遵循人际交往中暴露的安全性和对等率。医院的人际关系很复杂,很多科室老师间存在一些矛盾,为了不被卷入进去,此时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度,敏于思而慎于言就很重要了。
(四)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豁达的风度实习生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时,保持自尊、自重、自信的同时,但对一些问题的观点,不应固执已见,白以为是,也不应与别人发生争执。对别人的缺点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要正确对待。
(五)保持良好的仪表实习生应衣着整洁大方,白大褂应经常保持整洁,而有的实习生的白大褂常懒于洗而太脏。这对实习生的形象的影响应引起实习生的重视。
二、处理医患间交往关系
实习生能与病人较好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是实习期间应努力培养的至关重要的能力,也是巩固和深化基本理论和技能、锻炼临床思维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临床实践中,最适用的方法有:
(一)耐心倾听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巧。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的倾听病人的倾诉,并有所反应。饱受各种痛苦折磨的病人常担心医生没听清他的病情而不能给他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时,病人可能答非所问,说跑了题,这时医生可以礼貌的引导病人回到主题上来,医务人员耐心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倾诉,这样不仅能疏泄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对治疗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更加信任的医患关系。总之,医生不要干扰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尤其是不要武断、突然的打断病人的说话。
(二)善于肯定、解释这是指医务人员应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即理解病人痛苦,不对病人的感受妄加否定。假如医生轻易否定病人的感受,病人会认为医生不理解他的痛苦,对自己缺乏同情心。医学对病人的多种奇异的感受仍然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即使病人想法是明显的病态,也不可采取否定的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医生应努力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病人的内心痛苦体验,并流露同情。否则,很难与患者进行顺利的沟通。
(三)乐于接受即不分病人贵贱、美丑、职业、群体及信仰等都应无条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尤其是对一些现在社会上因缺乏道德约束而患病的人或残疾的病人,医生切不可对他们有歧视态度,不仅要作为病人同等的对待他们,而且还要更加的关注他们,因为他们的心理扭曲往往比一般病人还严重些;所以切忌不能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对他们产生情绪化偏见,否则更易酿成严重的医患冲突。
(四)鼓励病人表达这种技巧与病人沟通有多种方法。(1)用未完成的句子,意在使病人接着说下去;(2)用正面的叙述启动病人进一步发挥以解除压抑在心理的情绪;(3)与病人产生共鸣。努力与病人产生共鸣,可以继续与病人沟通、交流,如此等等。只要医生能捕捉病人某些烦恼、顾虑的苗头,便可以不同方式鼓励病人表达。
(五)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好意思或不便说出来,而憋在心理却是一种不快,对此医生可试探的问病人,若病人表示同意,这就使病人内心的顾虑或隐忧等到了表达和理解,当然医生就可以就此对病人作出适当解释,以缓解或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1月32卷1期
篇7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胃肠出血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为腹部常见病[1]。当合并有脏器功能障碍,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时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2]。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危重病,发病率高。由于它对生理扰乱大,而且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故死亡率甚高,有时可以引起骤然死亡[3],死亡率高达10%~30%[4]。该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而消化道出血是危重症常见并发症,SAP并消化道出血的文献报告较少,本文通过收治的172例患者的救治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72例SAP的完整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SAP诊断标准[5]。SAP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目前不统一,普遍采用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标准分为显性出血和临床大出血,出血组均符合该标准。显性出血指呕血,血性或咖啡色胃内容物,黑便,便血。临床大出血指显性出血伴下列情况之一:(1)24 h血压下降20 mm Hg。(2)由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时心率每分钟增加20次。(3)需要输血[6]。分组根据SAP患者是否并发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其中出血组31例,对照组141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比48 h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MODS/MODF、ALI/ARDS的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等。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6.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172例SAP患者有3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出血组在48 h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PaO2、MODS/MODF、ALI/ARDS、肾功能不全、Plt、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SAP并发症多,一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死亡率就大大升高,有学者称之为“致死性胰腺炎”[7],本组资料显示,其死亡率为48.39%,显著高于对照组。SAP合并消化道出血短期内超过1000 ml,可认为是胃肠道功能衰竭的表现,位居MODF序贯发生的第二位,往往提示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死亡率高。严重患者短期内出血量超过1000 ml,持续时间长,最长反复出血47 d,病情危重,相继发生MODF而死亡。SAP并发消化道出血诊断主要依据症状,胃镜检查可确诊,了解出血的部位和范围,并能在内镜下止血,本组患者多表现为消化道黏膜糜烂或多发表浅溃疡,但大多数SAP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无法配合行胃镜。
本研究显示,SAP并发消化道出血组的48 h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系统包括年龄因素、慢性健康评估和急性生理改变三个部分[8]。其中有重要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和重要血液生化指标,被国内外学者认同作为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Ranson评分根据11条预后评分系统评估SAP的严重程度。反映了SAP的病情严重程度[9]。继发于SAP的消化道出血与SAP的病情危重程度密不可分。在危重患者入院时应进行APACHEⅡ评分,>10分则提示存在有较高的继发SUB危险,应采取预防措施。原发病越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高,病情越加凶险,死亡率越高[10]。
SAP并发消化道出血组BUN、Cr高于对照组。SAP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尤其在同时存在低氧血症和肾功能不全时,因而检测酸碱平衡、及时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SAP患者由于大量的炎性渗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灌注不良及缺氧导致肾实质的损伤,炎性介质及氧自由基释放增多,加之解剖胰腺与肾脏关系密切,腹膜后渗出、坏死组织积聚累及肾脏,伴肾功能衰竭预后差,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血液滤过清除炎性介质,改善肾功能。
出血组并发MODS/MODF、ALI/ARDS等并发症的情况高于对照组。胰腺炎病情不断加重的机理为诸多炎性介质或细胞因子参与,SIRS的启动,肺组织不仅是易受炎症介质损伤的靶器官,还是可被诱发激活的效应细胞,从而引起呼吸爆发,出现炎症介质的“瀑布式”的级联反应,加速其他脏器组织细胞的损害与凋亡,导致MODS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关玉盘,郝建宇,尚占民.消化疾病临床实践与诊疗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54.
[2] 何志捷.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6.
[3] 崔乃杰,秦英智,傅强.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44.
[4] WHITCOMB D C.Clinical practice.Acute pancreatitis[J].N Engl J Med,2006,354(3):2142-2150.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3):236-238.
[6] 郭洪志,麻琳.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9.
[7] 刘岩,路筝,李兆申,等.APACHEⅡ、Ranson和CT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价的比较[J].胰腺病学,2006,6(4):196-200.
[8] 吕骅,肖刚,王在同.APACHEⅡ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TPN支持治疗的评价[J].中国肠内与肠外营养杂志,1996,2(4):60.
[9] 侯大鹏,韩承河,李华卿,等.应激性溃疡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27-828.
篇8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次全切术
近年来, 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 临床常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或甲状腺肿全切术治疗该病, 然而, 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 效果令人不甚满意。2011年4月~2013年4月, 河南省上蔡县人民医院对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分别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和甲状腺全切术对比治疗, 得到了一定的结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 其中, 男20例, 女23例;年龄39~80岁, 平均年龄58.5岁;10例甲状腺Ⅰ度肿大, 25例Ⅱ度肿大, 8例Ⅲ度肿大;结节直径0.33~5.8 cm;结节质地15例偏硬, 21例偏中, 7例偏软。治疗组43例, 其中, 男19例, 女24例;年龄33~78岁, 平均年龄53.2岁;13例甲状腺Ⅰ度肿大, 20例Ⅱ度肿大, 10例Ⅲ度肿大;结节直径0.35~5.5 cm;结节质地13例偏硬, 24例偏中, 6例偏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甲状腺肿大程度、结节直径以及结节质地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甲状腺全切术治疗, 方法如下[1]:气管插管, 全麻, 暴露甲状腺, 充分分离甲状腺上极血管, 保留上动脉, 结扎, 并结扎甲状腺下静脉、中静脉和下动脉, 抬起甲状腺上极, 切除甲状腺两侧。结扎时要注意保护喉返神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x-±s),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0.45±19.8)min、(11.92±2.7)d, 治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7.27±20.5)min、(12.01±2.5)d, 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 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逐渐上升, 其作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临床有多种治疗方法, 以往, 临床多采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等, 但这些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同时, 易促使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 进而引起甲状腺滤泡增生等[2]。因此, 寻找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表现为甲状腺体内增生结节不均质, 后期则变现为囊性病变、局部钙化、纤维化等, 一旦整个甲状腺存在结节性病变, 那么其可进展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恶变, 临床若不及时清除病灶, 有可能残留增生结节, 而这些残留的结节是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 临床运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或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 但考虑到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高, 故临床更倾向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过程中, 喉返神经是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虽然其发生率较低, 但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手术疗效, 影响患者预后[3],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过程中要仔细认真, 尤其是在切除甲状腺时, 要避免损伤喉返神经;②如需切除颈内静脉时, 分离颈内静脉要认真仔细, 防止出现静脉破裂, 出血、气栓等情况, 要避免损伤膈神经和迷走神经;③分离锁骨、转移淋巴结时, 避免损伤臂丛神经;④给较大血管止血时, 要常规结扎和缝扎;⑤行甲状腺全切术时要尽量贴紧甲状腺被膜分离, 并非一定要解剖喉返神经, 在分离包膜后发现喉返神经时, 要平行喉返神经行纵行分离, 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2011年4月~2013年4月, 本院对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和甲状腺全切术对比治疗, 结果显示, 与甲状腺次全切术相比,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手术时间较长,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较低, 患者预后质量较高, 因此, 将甲状腺全切术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治疗过程中, 效果确切,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房居高.甲状腺全切术适应症及并发症探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45(11):904.
篇9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呼出气冷凝液;8-异前列腺素;白三烯B4
[中图分类号] R56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c)-003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8-isoprostane(8-iso-PG) and leukotriene B4(LTB4)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 Methods 20 ILD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from August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ILD group,20 healthy subjects matched with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8-iso-PG and LTB4 in EBC were measured by ELISA. Results The level of 8-iso-PG in ILD group was (9.69+2.8) ng/L,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4.86+1.9) ng/L,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8-isoprostane;Leukotriene B4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包含200多种疾病[1]。近年研究发现,IL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但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较困难。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检测技术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呼吸道疾病的检测方法,特点是无创、简便。其研究热点多数在哮喘、COPD、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2-3]。近年国外有关ILD患者EBC中氧化应激标志物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4-5],但迄今为止国内学者除在风湿免疫性疾病并ILD方面进行研究外,尚无其他有关ILD患者EBC方面的文献报道。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8-iso-PG)及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是目前较认可的氧化应激、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6-7],本研究通过检测ILD患者EBC中8-iso-PG及LTB4含量,了解ILD患者EBC中8-iso-PG及LTB4水平,探讨EBC生物标志物在ILD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2年8月~2013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呼吸内科住院ILD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5.2±14.2)岁,体重指数(BMI)(23.8±5.8)kg/m2,其发性肺纤维化(IPF)8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3例,特发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COP)3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1例,结节病2例,肌炎/皮肌炎合并ILD 3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及分类标准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ATS/ERS)2002年及2013年标准[8-9],结节病根据我国1993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0],肌炎/皮肌炎诊断标准采用1975年Bohan/Peter的诊断标准。所有ILD患者均为非吸烟者(完全不吸烟或累计吸烟量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入组前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标本收集
采用EBC收集装置(Ecoscreen收集器,德国耶格公司)收集ILD患者和对照组的EBC。首先将收集器预冷20 min,受试者先休息15 min,漱口,带鼻夹,含住口器,经单向活瓣吸入空气,呼出气通过冷凝装置。收集15 min呼出气冷凝物2~3 ml,融化后用移液吸管移至EP管,放入-80℃冰箱保存。
1.3 8-iso-PG及LTB4检测
采用ELISA测定EBC中8-iso-PG及LTB4含量,试剂盒购自美国Cayman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由专人操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EBC中8-iso-PG、LTB4的比较
ILD患者EBC中8-iso-PG、LTB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2.2 EBC中8-iso-PG、LTB4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8-iso-PG、LTB4的特异度均为85%,敏感度分别为90%、60%。
3 讨论
近20年来,随着对ILD“临床-放射-病理”实体的不断深入理解以及HRCT技术的应用,在ILD的诊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ILD仍是呼吸系统疾病中诊断和治疗“疑点”最多、“难点”最大的一类疾病。迄今,ILD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10余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在ILD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11-12]。研究显示,在内源性和外源性氧化剂(香烟烟雾、粉尘、臭氧、辐射)刺激下,激活的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过多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导致氧化/抗氧化失衡。过量的ROS表达启动炎症的早期反应,激活核因子κB(NF-κB),上调激动蛋白1(SPA-1),促进中下游相关炎症因子如TNF-α、IL-8、IL-1β等的表达,导致肺泡上皮坏死,诱导上皮细胞凋亡,促使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同时引起抗炎症因子如EGFR、TGF-β等的过度表达,对组织进行修复,形成损伤与修复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不可逆进展[13]。
8-iso-PG是活性氧损伤细胞膜脂质花生四烯酸使其发生脂质过氧化而形成的稳定终末产物。其不依赖于环氧化酶,体内含量稳定,广泛存在于体液和各种组织中,被认为是判断活体内氧化应激程度和临床上评价抗氧化剂疗效的最理想生化指标。有学者通过检测EBC、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8-iso-PG水平判断ILD氧化应激的程度[14-16]。本次研究测定ILD患者EBC中8-iso-PG水平,结果显示,IL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推断与ILD患者存在气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有关,与Psathakis等[6,1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LTB4是活性氧损伤细胞膜的另一产物,是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途径生成的介质,为重要的前炎症因子之一。可由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产生,是粒细胞强力趋化因子,促进白细胞聚集,刺激白细胞产生超氧化物,在补体的参与下致肺损伤,还可通过使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活性氧和蛋白分解酶在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导致纤维沉积,在ILD氧化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8]。研究发现,系统性硬化症合并ILD及石棉肺患者EBC中8-iso-PG和LTB4明显升高[5,17]。本文研究显示,ILD患者EBC中LTB4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参与ILD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EBC分析是通过测定EBC中的生化标志物,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一项新方法。其有无创、简便、可重复、实时的检测特点,适用于任何年龄、病情。因其来源于下呼吸道衬液,可直接反映下气道炎症因子的水平,近10余年来此项技术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在哮喘、慢阻肺等疾病的EBC分析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有研究结果表明,哮喘患者EBC中8-iso-PG及LTB4明显升高,且与哮喘控制水平存在正相关[7,19-20]。目前较认可的EBC生物标志物有过氧化氢、8-iso-PG、一氧化氮产物、白三烯和pH值,8-iso-PG及白三烯可由ELISA测定[7,21]。在ILD方面,也有实验证明可将其作为非侵袭手段用于反映ILD气道氧化应激情况,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并可用于评价抗氧化药物疗效[16,22]。
综上所述,本研究测定了ILD患者EBC中生物标志物8-iso-PG及LTB4水平,结果显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可能与ILD肺部炎症有关。对EBC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或可成为无创评估ILD炎症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蔡后荣,李惠萍.实用间质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
[2] Murata K,Fujimoto K,Kitaguchi Y,et al.Hydrogen peroxide content and pH of expired breath condensate from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OPD[J].COPD,2014,11(1):81-87.
[3] 巫翠华,黄立霞,李志莹,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气冷凝液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30-34.
[4] Piotrowski WJ,Antczak A,Marczak J,et al.Eicosanoids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and B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sarcoidosis[J].Chest,2007,132(2):589-596.
[5] Tufvesson E,Bozovic G,Hesselstrand R,et al.Increased cysteinyl-leukotrienes and 8-isoprostane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from systemic sclerosis patients[J].Rheumatology(Oxford),2010,49(12):2322-2326.
[6] Psathakis K,Papatheodorou G,Plataki M,et al.8-iso-PG,a 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is increased in the expired breath condensate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idosis[J].Chest,2004,125(3):1005-1011.
[7]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无创气道炎症评估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5):329-341.
[8]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classification of the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2):277-304.
[9] Travis WD,Costabel U,Hansell DM,et al.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the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3,188(6):733-748.
[10] 结节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第三次修订稿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1):9-10.
[11] Bargagli E,Olivieri C,Bennett D,et al.Oxidative stres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ffuse lung diseases:a review[J].Respir Med,2009,103(9):1245-1256.
[12] Shimizu Y,Dobashi K,Sano T,et al.ROCK activation in lung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with oxidative stress[J].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14,27(1):37-44.
[13] 胡玉洁,黄文杰.氧化应激促进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8):605-607.
[14] Montuschi P,Kharitonov SA,Ciabattoni G,et al.Exhaled 8-iso-PG as a new non-invasive bio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cystic fibrosis[J].Thorax,2000,55(3):205-209.
[15] Malli F,Bardaka F,Tsilioni I,et al.8-iso-PG levels in serum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in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nd sarcoidosis[J].Food Chem Toxicol,2013,(61):160-163.
[16] Piotrowski WJ,Kurmanowska Z,Antczak A,et al.Exhaled 8-iso-PG as a prognostic marker in sarcoidosis.A short term follow-up[J].BMC Pulm Med,2010,(10):23.
[17] Lehtonen H,Oksa P,Lehtimaki L,et al.Increased alveolar nitric oxide concentration and high levels of leukotriene B(4) and 8-iso-PG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in patients with asbestosis[J].Thorax,2007,62(7):602-607.
[18] 侯显明,于润江.间质性肺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
[19] 李小莉,黄平,杜秀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期间呼出气冷凝液中8-异前列腺素、IL-6、IL-10的变化及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5):445-448.
[20] Keskin O,Balaban S,Keskin M,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exhaled leukotriene and 8-isoprostane levels and asthma severity,asthma control level, and asthma control test score[J].Allergol Immunopathol(Madr),2014,42(3):191-197.
[21] Pelclova D,Fenclova Z,Kacer P,et al.8-iso-PG and leukotrienes in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in Czech subjects with silicosis[J].Ind Health,2007,45(6):766-774.
篇10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加减 中医骨伤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根所致病症。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腰腿痛、腰部活动障碍,麻木等[1]。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腰痛”等范畴,多由肾精亏损、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入侵所导致,同时腰部受损、劳损、经络困阻、瘀血内阻不通也可引起此病[2]。本研究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53岁,平均(42.37±2.84)岁;病程1~5(3.22±0.45)年。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5~56岁,平均(42.40±2.86)岁;病程1~6(3.27±0.4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标准;(3)年龄小于等于60岁;(4)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2)伴有椎体滑脱或腰椎管狭窄;(3)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4)中途退出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1)患者俯卧于床上,并放松身体,调节呼吸平稳,对腰背部、臀部进行放松性按摩,时间为10min,按摩速度需缓慢,以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2)患者选取俯卧位,用大拇指由上到下按摩脊柱两侧,按摩力度适中,共重复5次,时间5min。(3)取膀胱经肾俞穴、阿是穴,用大拇指点按穴位,同时进行穴位按摩。用肘尖点按法按摩承扶穴,点按力度由小到大。(4)指导患者关节锻炼,选择直腿抬高、下肢牵引等方法,每次锻炼时间为30min,锻炼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日1次。连续1周。
研究组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茯苓20g,独活、当归、牛膝、川芎、防风、桂枝、杜仲各15g,桑寄生、白芍各12g,党参6g。血瘀重加红花、桃仁各10g,气虚重加黄芪、白术各15g,湿寒重加防己、附子各10g。日1剂,浸泡30min,随后煎煮留汁300m L,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周。
3 观察指标
疼痛:疼痛缓解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
腰椎功能:采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主要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和膀胱功能,总分为0~29分,分值越低说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炎性因子: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5m L,进行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并详细记录。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主要由椎间盘退变、腰椎损伤、发育异常等引起,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多由肾精亏损、风寒湿邪入侵、腰部受损、经络困阻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应以祛风止痛、活血通络、驱寒补气为主[5]。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选择中医骨伤手法,主要是对局部进行按摩、推拿,以发挥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化瘀作用,进而缓解腰腿痛症状[6]。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能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独活寄生汤方中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当归补血活血,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防风祛风解表、止痛止痉,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白芍养血敛阴、活血止痛,党参生津养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活血化瘀、驱寒止痛、益气通络之功。同时,辨证加减能针对性改善其相关症状。将该中药汤剂与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化瘀的中医骨伤手法联合应用,则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腰腿痛症状和腰椎功能[7-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受压、磨损较重,使得局部缺血缺氧明显,诱发相关炎性因子释放。同时,在长期炎性因子作用下,会出现局部组织炎性损伤,这对其腰椎功能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对改善病情也十分关键。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TNF-α、hs-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炎性因子水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中独活、当归、防风、桑寄生和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茯苓、杜仲和党参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减轻炎症反应也具有一定作用。同时,独活、当归、川芎、桑寄生、白芍和党参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其炎性因子消除速度加快,进而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联合中医骨伤手法疏通局部经络、活血化瘀,则能为炎性因子的消除助力。
综上所述,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进一步缓解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还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智佳,姜宏,俞鹏飞,等.消髓化核汤保守治疗13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9,32(3):239-243.
[2]吴宗英.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7):759-76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王培辉.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6):88.
[5]赵鹏菊,张俊.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8,10(1):35-36,38.
[6]赵犹太,朱先龙,李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0(1):57-59.
- 上一篇: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心得
- 下一篇:关于学校宿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