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营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体经营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体经营管理制度

篇1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市政府1989年第6号令《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及时掌握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雇工状况,为今后制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提供依据,经市统计局批准,决定建立雇工劳动管理统计制度,从1990年7月报送今年第二季度的报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计范围。各区、县、街道、乡镇人民政府劳动管理部门(不含未开展雇工劳动管理工作的乡)。

二、各级劳动部门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地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雇工劳动管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指定人员负责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统计表的填报工作。

三、为做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统计工作,各区、县劳动局每年要对统计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并写出书面材料随同第四季度报表一并报送市劳动局劳务市场管理处。

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情况季报实施办法及主要指标解释一、实施办法:

1.雇工劳动管理统计报表分为《个体工商户雇工情况季报》和《私营企业雇工情况季报》两种(表样附后)。请按本地区季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情况的时点数填报。

2.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部门负责统计《个体工商户雇工情况季报》,于季度终了后,五日内报送区、县劳动局一份;区、县劳动局负责汇总《个体工商户雇工情况季报》并统计《私营企业雇工情况季报》,两表均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送市劳动局劳务市场管理处一份。

二、主要指标解释:

1.从业人员类别:

(1)雇主:指“北京市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北京市私营企业营业执照”上注有负责人姓名并雇用人员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照主。

(2)家庭经营成员:指与雇主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父、母、配偶和没有经济来源的子女(凭“户口簿”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证明,证明与雇主的亲属关系)。

(3)合伙人:指“营业执照”经济性质注明合伙经营并与照主按照书面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负盈亏、共同劳动的人。

(4)受雇职工: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中除雇主,家庭经营成员或合伙人以外的人员。

2.原身份类别:

(1)待业青年:指城镇年满16至25周岁的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具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的人。

(2)待业职工:指辞职人员、辞退人员、离职人员和开除,除名人员。

(3)停薪留职人员:指经单位批准,离开单位自谋出路,停发工资保留原身份的人员。

(4)社会闲散人员:指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0周岁以上不具备领取“北京市城镇待业人员求职证”的城镇无业人员。

(5)其他待业人员: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领取“北京市城镇待业人员求职证”的城镇待业人员。

3.雇工规模:

(1)雇工7人以下:指持“北京市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2)雇工8人或8人以上:指持“北京市私营企业营业执照”的私营企业。按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989)个字第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从事科技及特种行业的私营企业可雇7人以下。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行业分类表

一、手工业

1.工艺美术加工

2.工业用品加工

3.毛线编织

4.竹木器加工

5.纸品加工

6.摇煤球

7.描绘图

8.制陶器

9.皮毛加工

10.铁匠炉

11.金属日用品加工制作

12.玻璃制品加工

13.塑料制品加工

14.钉马掌

15.日用杂品

16.各种编织

17.建筑材料加工

18.食品制造及加工

19.绳麻加工

20.焊接

21.打井

22.日用化学

23.儿童玩具

24.其它

二、工业

(一)服装加工业

1.来料加工

2.自产自销

3.锁边

4.其它

(二)冶炼业

(三)采掘业

1.地面采矿

2.井下采矿

三、商业

1.小百货

2.副食品

3.干鲜果品

4.报刊图片

5.冰棍

6.花鸟鱼虫

7.蔬菜

8.日用杂品

9.小工艺品

10.化工用品

11.土特产品

12.贩运

13.综合店

14.其它

四、饮食业

1.饭馆

2.小吃店

3.制售熟食品

4.茶馆、摊

5.酒馆

6.糖葫芦

7.其它

五、服务业

1.理发

2.洗染、印字

3.旅店、车马店

4.照相

5.洗印像片

6.熨烫服装

7.拆洗缝补

8.量身高体重

9.包装

10.出租物品

11.兽医

12.屠宰牲畜

13.打字复印

14.修脚

15.收旧废品

16.其它

17.修理业

(1)修自行车

(2)修鞋

(3)修钟表

(4)修无线电、电视机

(5)修家用电器、电风扇

(6)修电器、修电机

(7)修家具

(8)修黑白铁

(9)磨刀剪

(10)修小农具

(11)修日用杂品

(12)修锁配钥匙

(13)修仪器仪表

(14)修文体用品

(15)修配机动车零件

(16)修机械零件

(17)修照相机

(18)修缝纫机

(19)修衡器、量器

(20)修车、马套具

(21)修工艺品

(22)刻字

(23)弹棉花

(24)热补

(25)修眼镜

(26)其它

六、交通运输业

1.人力客运

2.人力货运

3.机动车客运

其中:A:(汽车)

B:(拖拉机)

4.机动车货运

其中:A:(汽车)

B:(拖拉机)

5.马车运输

6.水上客运

7.搬运、装卸

8.其它

七、建筑业

1.房屋建筑

2.高空作业

3.筑路

4.房屋修缮业

(1)维修房屋

(2)粉刷房屋

(3)刷油漆

(4)修水暖

(5)水电安装

(6)安装玻璃

(7)修砌炉灶

(8)其它

八、其它行业

1.商标广告设计

2.书法字画

3.饲养业

4.畜牧业

5.种植业

篇2

近代以来,在世界林业科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森林经营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依靠其经济、科技、市场、管理、人力等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森林保护、开发与利用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森林管理经营制度.其林业科学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介绍了德国森林管理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森林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保护;制度体系;经验借鉴

1德国近代以来森林经营理论发展概述

自近代以来,德国森林经营理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被赋予鲜明时代特色.18世纪初期,在德国首次经历木材危机后,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该理论强调对森林进行评估,在人工造林维持林业持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尽量多利用森林,并且保证后代人享有当代人同样多的利益.该理论已包含可持续和代际平等理念.19世纪40年代,法正林理论逐步完善并成为森林管理的主要思想,永续均衡利用原则是其指导原则.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发展,追求高额利润的土地纯收益理论渐趋主导,以最小投入谋取最大利润收入虽值得肯定,但不可避免对德国林业发展造成相当大的不良影响.19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全国性恢复森林工作完成,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理论备受质疑及纯人工林生态问题显现背景下,森林多效益经营理论出现,呼吁重视森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即森林肩负的文化与伦理属性.20世纪20年代恒续林思想发展起来,强调在森林未遭到任何损害情况下进行最大限度的木材永续经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森林永续利用原则得到进一步阐释,强调和谐、持续开发林业系统所具有的收益.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立足于生态学,从整体出发观察森林,视其为永续、多样的生态系统,以培育近自然森林为目标,做到贴近自然的森林经营.[1]纵观德国森林经营理论发展历程,从近代初确立永续利用原则到后期发展出各种理论,都围绕着森林永续利用为中心展开,尽管个别时期有所不同,但其强调永续利用和多功能利用的核心思想并未发生根本性动摇.

2德国森林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2.1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制度

德国通过林地勘定、造册成图与发证工作,建立起明确稳定的林地权属制度,强调维持森林多种所有制和林权稳定,一般也不允许政府购买私有林.从流转范围上,私有林、镇公有林可以相互流转,国有林、教会林和社团林严禁流转.若森林资源流转后,改变林地用途,除须支付林地转换损失补偿费外,还需补造相同面积大小的森林或是支付同等费用由相关机构造林,即使是国家建设用地也需得到林业部门同意批准,然后仍需补造等于或大于原有面积的森林.这些制度规定保证德国森林保有量持续稳定增长.明晰林地权属是进行有效森林管理的基础性环节,为解决林业外部性溢出、森林收益分配等提供保障,也规范了林益与义务.由此可以看出,德国为维持现存森林保有量所做出的努力与付出.

2.2私有林保护与资助制度

德国私有林提供该国所需的绝大部分林业资源,因而国家对私有林进行相当完善的保护和大量资助.国家通过颁布林业合作法、自然保护和景观改造法、采伐更新条例、森林灾害补救条例、肥料法、防有害物质法等保护私有林益.同时,对私有林主经营行为也进行规范以保障纳税人利益.针对私有林规模小、私有林主数目多的特点,德国鼓励建立林业团体、林业协会和林业联合会,并赋予其法人资格,通过鼓励私有林主合作扩大经营规模,并提供财力支持购买专业机械设备,增强林业竞争力.合作社雇佣林业技术人员指导、协调内部经营和销售计划.通过法律规定基层林业管理部门为私有林主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援助;若发生森林灾害,会大额补助私有林主利益,如1990年德国遭遇大风暴,75%的补助经费分配给私有林主,25%补助给公有林主.国家对私有林的保护与资助极大调动私有林主的经营积极性和提高私有林生产效率.一系列相关法律有效平衡私有林主与公共利益间的关系,很好地分配了私有林所产生的正外部性效益.

2.3森林政策目标管理制度

林业政策是国家出于保护森林资源与发展林业生产而制订的行动规范和准则.林业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体现该国林业方面的施政目标.[2]为实现制定的森林政策目标,德国森林管理实践中制定“森林基本计划制度”“森林维护和造林规定制度”“实现森林机能的制度”,三类管理制度从战略层面到执行层面为实现和维护森林管理的永续性提供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德国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森林管理政策和法律制度.以《联邦保持和发展森林法》为核心,以《联邦环境保护法》《联邦自然保护法》《联邦狩猎法》为支撑,细化到现实操作层面,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除去联邦法律,德国各州根据自身林业发展状况都制定有州森林法实施细则.另外,《联邦刑法》将盗窃林木纳入盗窃罪,对在林区故意纵火或因吸烟引起火灾也有详细的处罚规定.税收方面,德国对林业采取轻税赋政策,若发生自然灾害,还会降低林业所得税率.完备的森林经营管理体系及优惠从轻的税收政策保障实现森林政策目标.

2.4森林人力资源制度

德国在进行林业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时制定有严格标准,规定所有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均须经过严格考试选任.早在18世纪就着手建立林务官制度,林务官是政府部门从事林业经营工作的终身制公务员.林务局长由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担任,一般岗位也要求大学毕业,技术员具有中专毕业以上学历,林业工人须经过3年林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至少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通过考核才能选用.[3]此外,若私有林工作人员接受相关培训并从事相同工作,可提出申请,最高林业部门也会授予其国家林业官员类同的服务职称.此项规定保障了林业管理体制内外管理人员的权益,提高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5森林经营机构制度

德国森林管理机构有联邦粮食与农林部、州粮食与农林部、林管局、林业局和营林区,联邦相关机构负责森林管理总体方针、政策、法律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制定森林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协调林业部门及其他部门工作和国际林业工作交往,进行宏观层面的工作管理.州粮食与农林部负责州层面的方针、政策、法律制定,制定森林管理长远规划、协调州林业部门及其他部门工作和联邦林业工作交往,监督下级林业部门工作.林管局贯彻执行本州森林管理政策制度,组织国有林经营工作,同时对公有林和私有林所有者进行政策法规及业务方面进行服务、指导和管理.林业局是林管局的生产单位,监督辖区内执行法律制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对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发放林业补助资金,经营国有林业,相当于我国的林场.营林区则是基层森林经营单位,负责更新抚育幼林、森林保护、木材收获、林区道路和游乐设施建设等.相对于其他国家,德国森林管理在地方层面中的基层单位具有更多权限和责任以及执行的灵活性,在联邦与地方层面突出地方治理作用.

2.6森林经营方案制度

德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时间跨度分为3类:①短期计划在5年以下.②中期计划一般为10年.③长期计划的时间段则在15年以上,多达50年,个别方案甚至长达150年.根据内容,方案分为个别方案和总体方案.个体方案内容包含木材收获、更新抚育幼林、保护抚育措施、景观保护、游乐设施、林区道路等内容.总体计划则包括生长指标、蓄积预定、数式指标、龄级分配、采伐量等内容,是针对整个经营对象进行控制.德国森林经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对时间设定、方案内容、方案目标等指标具有清晰的界定,内容涵盖森林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7林业制品回收利用制度

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双轨制回收系统,并相继制定《德国包装法令》、《循环经济法和垃圾法》,节约和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森林资源的采伐,属森林资源管理节流,即注重林业产品回收再利用.尤其是废纸回收率很高,有的年份,其废纸回收总量占年需木材总量的16.67%,大大减少对林木资源的消耗.

2.8林业科学教育优势

先进的林业事业是以先进的林业专业教育为支撑.德国林业科学教育先驱柯塔于1785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林业专业学校,于1811年创办萨克逊皇家林学院,并成为欧洲林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重镇,我国林业科学先驱陈嵘、梁希等人也曾在此求学研究.此外,德国政府要求各级林业机构、林业协会组织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教育、森林主题教育等,设立森林博物馆、森林木屋,鼓励学生植树,建立“学生森林”,引导公众从学生阶段走入森林,感受自然,培养国民正确的林业观.德国在林业科学的专业化发展和国民林业通识教育方面开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林业事业宣传教育之路。

3德国森林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我国森林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

2014年初,我国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林业建设取得可喜成果,森林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天然林稳步增加,人工林快速发展及其采伐比重稳步上升,但也面临着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压力巨大,迫切需求加强森林经营,森林有效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等挑战.[4]为此,就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做出批示,要求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稳步扩大森林面积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5]

3.1林业产权改革

首先我国林业改革当以林业经营思想转变为重,改变以往林业主要进行木材生产的理念,确立森林经营是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系统多功能和缓冲能力分析为理论基础,以择伐和天然更新为主要技术特征,以多树种、多层次、异龄林为森林结构特征,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和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的近自然森林经营方式.[6]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制度,需要清晰的林业产权制度为基础,因此我国应继续全面深化林业产权改革.进行林业产权改革,首先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晰分类,对国有林、公有林、个体经营林进行严格界定,坚定不移地保护国有林,维护公有林和个体经营林所属林益.在此基础上,通过立法规范森林资源流转管理,从法律层面杜绝违规改变林地用途现象,减少和限制天然林采伐,保证森林总保有量持续增长.

3.2个体经营林保护与资助制度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私有林达到8492.8万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42.57%,经济林中私有经济林占比89.66%,高达1345.98万hm2.[7]由数据得出个体经营林成为我国森林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营林经营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之林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我国可加强针对个体经营林管理方面的立法,一方面对个体经营林主的权益可以通过立法进行保护和补贴,另一方面对个体经营林主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以实现公共利益.还要鼓励个体经营林主、森工企业建立合作社、协会等,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提供专业森林经营咨询服务.

3.3森林管理法律制度

增强森林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研究可以有效解决森林经营所产生正外部效益分配问题,并为实现森林政策管理目标提供强有力保证.针对目前我国森林管理方面立法单一,内容笼统等问题,在完善和细化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应学习德国建立以森林保护法为核心,以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法为支撑,细化至有关森林保护的林业合作、景观改造、采伐更新条例、森林灾害补救条例、肥料、防有害物质等方面法律法规建设.中央赋予地方相关权限,积极推动地方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林业管理措施细则,并客观理性分析各种类型森林在我国林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根据其作用与贡献大小制定相应的奖助优惠政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4森林人才培养与选用

十提出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而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实现林业建设高水平需要高素质森林建设人才队伍.我国可以借鉴德国林务官制度,实现林业管理专业化,让具备专业素质的行家里手做管理者.对林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专业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针对长远发展,可在大中专技术教育系统设置林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林业发展储备专业化人才队伍.此外,还要尽可能完善林业系统内外人才队伍的进入与退出机制,给予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体经营林主相应奖助.

3.5森林管理机构

我国林业管理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系统内部专业职能的实现,建议中央政府赋予林业管理部门更大权限以保证林业管理与执法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要增强中央政府制定林业战略规划、总体方针、政策及监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森林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等职责权力,还要给予地方政府及林业管理机构较为自主的计划与管理职权.在建立高素质的森林管理人才队伍基础上,将森林经营具体职责下放森林经营基层单位,确保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一致.

3.6森林经营方案制定

我国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基础和目标存在与现实不符现象.在每五年进行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基础上,组织专业调查队伍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加强对林权归属、林业产品需求与生产、森工企业发展、林地地形地势与土壤等内容详细调查,避免侧重林分和生产量的调查模式,制定中长期森林经营方案,并将中长期森林经营方案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森林经营计划既要具有战略层面的指导意义,又要具体细化到操作执行层面,如经营方案应涵盖木材收获、更新抚育幼林、保护抚育措施、生长指标、蓄积预定、数式指标、龄级分配、采伐量、景观保护、游乐设施、林区道路等内容,实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统一.此外,国家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立足于各省区森林工作状况,不同省区政策目标可以适当调整,但也要纳入整体目标管理,避免出现某一全国性的政策工程仅侧重于部分省区的现象.

3.7林木制品回收利用

在林木制品回收利用方面,首先要提高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这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引导与重视.政府机关单位可以利用媒体、网络,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进行普及,使得人民群众特别是林区居民正确认识林业资源,了解相关政策,使国民意识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8]其次,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国内消费水平迅速提升,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不良消费习惯和风气,如过度包装和过度消费一次性用品,纸制品包装占据生产包装的半壁江山,且回收利用率低,造成森林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我国应学习发达国家对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进行法律规范,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制定节约型产品包装标准.对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实施规范,对包装生产销售企业的责任义务进行界定,引导国民养成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提高林木制品的回收利用率.

3.8林业事业宣传教育

我国应在以往林业事业宣传教育基础上,借助“植树节”等增强林业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和全面的可持续利用的森林理念.林业协会应发挥其行业优势,针对国民进行通识教育,改变国民传统的林业思维.与此同时,加强对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高等学校教育投资,实现我国林业科技实力水平新突破.

作者:叶勇 苗丰涛 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育材.中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0-21.

[2]曹玉昆,吕田,陈宁静.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对中国现行林业政策的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1(5):377-391.

[3]邓华锋.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9-190.

[4]国家林业局.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J].北京:林业资源管理,2014(1):1-2.

[5]中国林业网.就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作出批示[EB/OL].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困境 原因 对策分析

     一、新形势宏观经济的特征及其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

     目前总体通货膨胀水平较高、财政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和紧缩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上调使得其可供使用的贷款额度进一步缩小,同时由于劳动力和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都使得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需求水平大幅度提高,仅靠其来自微薄的利润留存积累已经显得不能满足需求,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短期利益投资策略的不善使得其资金链总体上呈现吃紧的趋势。

     在目前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质量水平如何关系着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其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基本保障,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多层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减少融资行为中的不诚信行为,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第三方介入的方式降低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或避免金融结构的惜贷行为。

     二、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困境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不容乐观。据一份调查统计显示,2005-2010年期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中除了自身原始积累和每年的利润留存在,仅有平均不超过12.3%的资金来自现代金融资本市场,另外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家族资金的拆借和高利贷市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较正常金融渠道相比抬升了仅46.8%,另外数据还显示,该期间中小企业融资额度提升幅度一直停留在3%左右的增长幅度徘徊。通过对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的研究和综合分析,本文认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行金融市场体制方面的原因。持续多年的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在中小企业信贷机制和实际操作流程中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体制方面的原因。目前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借贷资质的审核流程、机制和款项发放方法等都使得中小企业在资金链条出现紧张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地低成本地获取资金融通;而证券市场中蓝筹股、大小三板及创业板块对于大多数缺乏资本运作经验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领域。

     第二,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信用状况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一般属于个体经营的家族式企业,其资金资源占有情况一般处于市场竞争链条的低端,生存压力较大,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水平和意识不高等因素都使得其对于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关注力度不足,这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严格的资质审查产生较大冲突和矛盾,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企业资产处置的任意性使得其对于融资中的还贷义务能力缺乏保障,使得在实际中来自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普遍较高。

     第三,第三方服务机构不健全的原因。由于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内的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的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即资金提供方和资金使用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不能得到有效的减少或消除,而这更造成了在资本市场中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当的渠道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同时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科学认知和衡量,使得其更加加剧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惜贷行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缺失使得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会更加继续和扩大。

     三、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新形势下宏观市场经济特征和走势以及其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金融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融资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同时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和模式,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一,继续推进和深化金融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加大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调整和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审核机制和发放流程,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要简化放宽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审查,容许提高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坏账幅度比例,并且简化缩短款项的发放程序和周期;对于股票证券金融市场要放宽对于中小企业进入门槛的限制,并且要为其顺利进入提供包括财务、管理、资本运作、营销等多方面的培训和服务以弥补中小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高的缺陷。

     第二,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加强和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和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水平,自觉改善其融资行为过程中的信用状况。中小企业必须意识到造成目前经营管理困难和融资困境这种相互牵制恶性循环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意识和投入力度不够,为此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要的是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所有者的个人资产和公司资产的界定必须清晰且资产处置必须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内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在中小企业和金融资本市场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力度,降低银行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应该帮助和监督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各项财务指标的运行水平并向其融资机构提供如实的报告,以减少金融机构本身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状况的担忧和不信任判断频率,同时第三方可以通过提供担保等多种形式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取得资金融通,同时其自身也可以获得发展。

     四、总结

     本文针对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相关金融市场及企业管理的知识慈宁宫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方法和建议:加快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问题上取得操作层面的实质性突破;中小企业自身要提高和规范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包括政府在内的第三方机构在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雨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10, (31) .

篇4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我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交通事业的发展与之极不相称,尤其是近年来的短途客运市场秩序较混乱。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府极为关注,在近年来先后两次对客运市场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从短途客运单车经营改为挂靠公司经营,又从挂靠公司经营改为现行的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经营方式的改革主要是对客运挂靠经营的车辆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收回到期的客运线路,重新实行配置,开展快速化和农村客运便捷化改造。通过改造目的是使我县客运市场达到线路经营权明确、车辆产权清晰、企业管理规范、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安全质量明显改善。虽然改革收效颇大,在经营者抢班次、争客以至打架斗殴、企业不运营风险及交通安全等方面大有改善。但是,短途客运票价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弊端。现对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对价格影响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对价格影响的弊端,主要是由于自身经营方式造成垄断或相对垄断的经营

(一)从会计成本核算的角度,这种经营方式实际发生的营运成本较高(从运价成本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交通运价由运输成本、税金和企业利润组成。运输成本是运输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制定运价的基础。它是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报酬支出,即运输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运输成本项目一般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代收费用三类。直接费用包括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如材料、燃料、折旧和修理费用、工资等。间接费用是维持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组织运输生产的发生的费用,如车队、企业管理费等。代收费用是指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按有关政策规定而收取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多数有一定的强制性,如公路建设基金、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过路费和过桥费等。其中直接费用是构成运输成本的主要内容。在运输成本构成中燃料、修理和折旧费用、工资所占比重比较大,分别占15—20%、25—30%、9%左右。

短途客运单车经营成本组成主要来自直接费用和代收费用,几乎不考虑维持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组织运输生产的发生的间接费用,运输价格执行经常在客运淡季时低于政府制定的运价。随着挂靠公司经营和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车队和经营公司的营运成本开始增加,如直接增加的有挂靠管理费、经营场所租金、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用等;车队的经营产权等资产相互倒卖,出现大部分的经营产权等资产虚高等现象,给经营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直接影响到折旧提成和经营利润分红等,从而增加了营运成本。经营者不得不以提高客运票价来弥补由营运成本提高而增加的部分费用。因此,短途客运单车经营定价更灵活性,在市场经济的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它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二)这种经营方式提供政府价格等部门的营运成本参考依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经营者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从政府制定客运票价的成本依据方面进行分析)。公共交通属重要的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较大、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因此,客运票价被列入政府管理的定价目录范围,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出台制定和调整价格。客运票价的制定和调整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行制定和调整;另一种是由经营者根据营运实际情况,提出要求召开价格听证会制定和调整价格的理由,经听证会公开审核,并将审核的制定和调整意见报权限部门审批通过。两种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而社会平均成本是最主要的依据。社会平均成本是由不同经营者的个别经营成本平均而来。

在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下,制定和调整短途客运票价的基本依据是选择其中的几家公司的经营成本。这几家公司的经营平均成本代表短途客运经营成本,作为申报调定价格的经营者和主管部门所上报的生产经营成本。这些经营成本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这种制定和调整价格方式,会计上称为实报实销。经营者使用自然垄断行业的地位对成本等的信息也进行了垄断,只有经营者最清楚其单位成本水平,政府和消费者等并不掌握这方面的信息。首先,在此基础上的价格听证会的调定价格,难免有失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我县召开的几次短途客运价格调整的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严厉地提出,要求经营者们调价要兼顾广大群众承受能力,尽可能在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以缓解大幅度的调价。其次,经营者在习惯这种定调价模式后,缺乏一种刺激机制,不再在加强经营管理、改良经营技术下功夫,以致经营效益不能提高。而经营效益直接影响到单位经营成本水平,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其单位经营成本水平则低;反之,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其单位经营成本水平则高。

(三)政府部门对其管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从政府对价格管制方面进行分析)。政府制定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价格的主要经济依据,是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共同构成自然垄断产业价格管制的三维政策目标体系。政府价格管制主要是促进社会分配效率,体现政府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消费者能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享受较低的价格等方面。企业拥有市场垄断或相对垄断的地位,几乎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机制,它们就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就有可能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从而扭曲分配效率。客运经营者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千方百计地争取政府管制部门政策的倾斜,以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自从我县改为挂靠公司经营和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短途客运市场就控制在少数经营者手中,他们为了自身的利润非常容易联合经营,经常游说于政府,向政府部门述苦、索取政策倾斜,甚至当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利于其利润的分配时,他们毫不犹豫联合起来对抗政府。如*年的春运结束时,我县价格主管理部门联合公管部门对客运票价进行监管,发现县境内短途客运经营者不执行春运结束价格回落的政策,票价仍按春运期间调价方案执行,联合检查组依法当场将多收价款退还给顾客,并给予口头告诫。当各客运公司或车队负责人发现检查组检查后,赶到检查现场,以种种理由阻止检查,并声称如果你们继续检查下去,他们将涨价到底,甚至县境内短途客运经营者全线联盟,并已筹集了联盟经费,县政府不予调价将县境内短途客运全线停开。这种现象近年来时有发生,在单车经营时极为少见。

二、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对价格影响的有利方面。

(一)客运线路改造有计划、速度快,较完整地体现客运营运成本。线路改造主要指车身改造,就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车辆损耗及现实要求有计划地对客运车辆进行更新。公司属大集体经营方式,代表集体利益,资金相对单车业主雄厚,且能自觉地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客运营运成本体现较完整。

(二)提供制定和调整客运运价的参考数据,营运成本较准确。公司化经营具备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健全的会计账目,较完整地记录下每一笔经营活动发生收入和费用,由此通过会计核算出的营运成本会较准确,能够有力地提供制定和调整客运运价的参考数据。然而,单车经营属于个体经营者,不须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账目,只有现金日记账,根本不能提供准确的营运成本参考数据,甚至经营者自己也难以说出相关的参考数据。

(三)能有效地防止客运市场的过度竞争而造成的成本增加。自由竞争市场上的单车经营方式,如没有政府部门的有效管制,激烈地自由竞争就会出现优胜劣汰,淘汰将造成大量的资产浪费,从而增加了整个客运市场的营运成本。但是,一线一公司经营是一种相对垄断的经营方式,避免了单车经营过度竞争,经营者较为有效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优化资源的配置,有计划地对公司班车线路的改造。

综合上述分析,从价格制定和价格管理方面来讲,挂靠公司经营、现行的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弊大于利。针对目前县境内短途客运市场经营的情况,如何改善客运市场管理体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大胆地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监管,引入竞争机制。市场经济要求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正常价格秩序,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及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促进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县境内短途客运运价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遵循按质论价原则,制定最高限价或差率管理的政府指导价,打破现行的垄断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个体经营,由个体经营者在政府限定的范围内合理制定运价,使运价制定更加合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县境内短途客运市场竞争将会相对激烈起来,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会明显增加,对政府各部门的监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同线班车因在出入站点时争求顾客而引起争先、道路上相互追逐、交通事故事后理赔处理不到位、线路改造无计划等现象,可以通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加强监管和设立准入门槛。如实行工商注册资本限定管理、车辆折旧计提管理、加大道路及客运站点监管(按如同现行交通警利用电子警察严厉查处超载去加强管制)等。

篇5

关键词:微型金融;微型金融市场;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农村信用社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5-0024-03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

微型金融主要是指为社区居民或者农户个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市场,小额信贷、社区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专门服务于微型金融客户的独立经营主体。总结国际上小额信贷和社区银行的专业经验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微型金融市场与微型金融机构

(一)微型金融市场特点与组织模式

金融市场的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面对金融市场风险,政府通常对正规金融采取审慎性监管办法,通过平衡金融部分股东收益和存款人利益保护两个方面的努力达到金融市场的稳定。而银行及存贷款中介机构通常要求对贷款人提供抵押等形式以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但是,世界银行和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处理微型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特质性风险及成本方面,各国的农村正规金融安排模式显得无能为力。这主要是由微型金融特点决定的:一是微型金融市场普遍缺乏抵押物。客户提供能够保证抵偿贷款基本风险的有价值抵押物是正规金融市场放贷的基本条件,但是,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农户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所具有的抵偿价值不大,而且没有一个良好的流通市场,因而,微型金融市场将以信用贷款作为主要资金运作方式。二是在微型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将面临个体经营者经营活动面临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城镇社区,由于个体经营者大都面对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经营风险相对较高。而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的客户―农户能够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农业受到自然风险等因素影响较大。三是非生产性信贷在微型金融市场客户资金需求上占据重大比例。由于个体经营者经济基础薄弱,这就使得信用贷款不能完全保证用在经营性、生产性支出上。基于农村金融的信息非对称性和风险的特质性,国际上通常采用社区银行、小额信贷组织以及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服务于这一特定市场。

小额信贷是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保险和汇款服务。目前国际上对于如何展开小额信贷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包括采取小额信贷的联保模式、小额信贷的等级评级和小额信贷的批发机构定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小额信贷的联保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户信贷缺乏担保的基本特点,通过小组联保,联保小组内部成员相互监督信贷资金的使用和归还,已达到降低农户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目的。而等级评分是一种判断风险的新方法,目的是通过记录小额信贷客户的经济行为、信贷行为等,对小额信贷客户资信等级作出评价。目前等级评分法确实使小额信贷减少了拖欠行为,进而减少了花费在收款方面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业务的扩展性和持久性。

对于社区银行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称呼,如日本称作地方银行,德国称作区域银行,我国社区银行这一概念主要来自美国。社区银行主要是指由地方自主设立和运营的商业银行,通过吸收社区资金并用于该社区。社区银行主要是小型银行,其产权主体特点是“少”而“散”,社区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区,返还给社区”。社区银行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关键优势在于为社区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具有成本的比较优势。针对社区性的小额度金融需求,由于社区成员,特别是单个个体和小企业在信用记录、财务数据等方面都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大型商业银行为这部分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就变得高昂。社区银行立足于社区,其地理比较固定和集中,能够收集社区成员和社区中小企业非标准化的软信息,比如:社员的个性特征、人际关系、社会声誉等,从而根据这些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很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二)国际小额信贷和社区银行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小额信贷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983年,孟加拉的中央银行与政府相关机构共同出资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它被誉为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模式。经济发达国家的小额信贷以德国的企业金融和发展基金(FEFAD)为代表。从2000年起,欧洲建设发展银行(EBRD)、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IMI(共产国际微观投资AG)入股FEFAD银行,2002年德国商业银行人股FEFAD银行资金。目前,FEFAD银行已从捐赠者出资支持的信贷机构过渡到了一个具有透明度、专业化、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商业银行。从1999年起,FEFAD银行开始盈利,2001年银行的净资产回报率达18%。

随着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影响加大,各界日益认识到居民享受金融服务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资金行为,更是一种权利,从而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金融普惠制理念,这一理念促进了微型金融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小额信贷发展迅猛,小额信贷产品与服务也日益贴近微型金融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一是规模快速增长。从1995年至2004年,小额信贷贷款笔数从900万笔上升到6000万笔。二是小额信贷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机构类型主要包括为非政府组织、专门设立的微型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三是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也有较大差异,目前这些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储蓄存款、保险、汇款、小额租赁、住房金融和其他非金融服务等。

社区银行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尽管近年美国社区银行数量在呈现逐步递减趋势,但2003年美国设社区银行仍有7840家,占美国银行总数的94%。由于社区银行在消费信用贷款和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份额的减少,社区银行的资产份额损失较大,但是在社区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市场份额依然稳固,比如:小商业房地产贷款、建设和土地开发贷款、小农场贷款等。在过去20年里,社区银行的业绩与大银行的业绩也非常接近,在资产质量的不良资产率指标中,社区银行的资产质量略低于区域银行和25强银行,1992~2003年社区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平均为1.58%,同期区域银行和25强银行分别是1.61%和1.86%。社区银行近年来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商业银行的兼并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规模化经营,社区银行的数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呈现递减趋势。1990年末,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总额占银行产业资产总额的23%,但到2002年末,社区银行资产规模仅占11%。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组织模式:以贵州为例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需求特点

从资金供给视角看,农业贷款总量处于增长趋势,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截至2006年6月末,贵州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208.06亿元,其中,短期农业贷款余额178.96亿元,比年初增长22.3亿元,增幅14.2%,比全省贷款平均增长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农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1亿元,比年初增长5.4亿元;乡镇企业贷款余额24.1亿元,比年初增长22.8亿元。

但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单一、服务方式落后和供给机制还未有效生成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国有金融机构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单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集权管理,一方面县级机构开始逐步撤并和退出农村领域,对贫困地区的影响尤为深刻,2004年末,全省5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889个乡镇中有农行营业网点的乡镇仅有35个,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省分行根据其总行的信贷政策,集中上收贷款审批权,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和农村地区的投入较少。目前,90%以上的贷款是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形成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的垄断。二是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后,不能适应实际生产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农户在申请贷款时碰到的各种问题中,贷款期限短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占比为51.27%;其次是贷款数额小,45.57%的农户认为贷款额太小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希望贷款金额平均为21,972.22元。三是农村资金持续供给机制还未形成,存在资金外流和供给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吸收存款的上存,截至2006年6月末,贵州省金融机构存贷差为451.4亿元,其中存差的较大部分来自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邮政储蓄资金直接流出了农村,截至2006年6月末,贵州邮政储蓄余额达163.9亿元。

从农村金融需求视角看,调研显示农村金融需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适合于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少。在424个对于如果不需要抵押是否需要担保的有效回答样本中,91.7%回答没有担保。二是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农户曾经获得贷款的情况而言,在样本农户中,约68.92%的农户曾经获得过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其中以中等收入农户居多;30.88%的农户没有得到过贷款。三是农户实际借款期限不满足于农户期望的借款期限。2002年~2005年6月底,在总计433笔借款中,借款期限在1年以内者占93.1%,期限在1年以上者仅占所有借款次数的6.9%。但农户在回答其希望的贷款期限时,499个有效样本中,期望借款期限在1年及1年以内者仅占57.7%,42.3%的样本户选择的是1年以上,说明有较多农户的实际借款期限短于期望的借款期限。

(二)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模式及缺陷

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特点在于将过去由中央推动的改革转变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政府推动,目的在于通过各地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改革方案。这一初衷符合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机构特征的差异性较大的基本国情。但是,从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改革模式看,除北京、上海和天津成立了以市为单位的农村商业银行或者合作银行外,其他各省市均采用了省联社模式。绝大部分省市均选择了省联社模式使得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单一,“没有比较,很难证明省联社模式是否是适应各地需要的最佳管理模式,省联社模式事实上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谢平等,2006)。在省联社模式下,一方面,“三会”的主要负责人都不同程度属于上级联社行政任命,“三会” 之间能否发挥有效监督和制衡需要进一步检验;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仍然还存在于法律文书上,“三会”至今没有按照《公司法》和农信社章程履行职责,联社理事长和主任仍是“一肩挑”现象普遍。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分散,单个农民社员所占股权比例小,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目前,省联社服务模式下,农村信用社有下列问题:

一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机制建设问题。目前,各省市农村信用联社都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一些农村信用联社还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组织制定出台了相关内控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了“垂直管理、上挂下查”的稽核审计管理体制。表面上看,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都是参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规范化管理,但是,事实上,农村信用社正在削弱自身服务“三农”的优势。农村金融的显著特点是交易成本高、农业及相关产业风险高、交易金额小和农户缺乏担保等。采用省联社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权限上收,具体的经营管理办法采取全省统一的形式,无疑是斩断农村信用社在“三农”中的触角,使得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灵活性和因地制宜能力变差,必然增加经营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

二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没有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人员缺乏董事会和股东等相关力量的监督,内部人控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于是带来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上的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成本软约束化。2005年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营业费用比2004年增加了44.83%。营业费用缺乏合理控制具体表现为职工工资及福利的快速增长和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办公费用快速增加。2005年农村信用社的职工人数在包含了临时工的情况下,仅增加7.70%。但是,2005年农村信用社平均职工工资及福利比2004年增长了87.69%,业务招待费从2003年到2005年快速增长了190.87%。第二,地方政府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力度加强,农村信用社资金非农化趋势明显。2003年至2005年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非农产业贷款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中以房地产、建筑和教育、公共卫生等行业的贷款增长较快。

三、借鉴国际微型金融发展经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一)农村金融改革要进一步借鉴微型金融的模式取向

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标杆。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充分借鉴微型金融的发展经验。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及周边地区,通过引进社区银行发展模式,吸收本社区资金,服务于本社区。农村信用社可以选择县乡统一法人、合作银行、股份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等多种实现形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小额信贷作为信贷扶贫工具,金额小、个性化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上要借鉴小额信贷取得的成就,充分利用联保、等级评分法、农户项目技术辅导等小额信贷经营模式改造自身经营管理机制,根据农户个性化的需求设计金融服务产品,彻底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化和客户化导向。

二是要尽快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市场利率定价、市场准入、业务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方面多做探索,积极引进小额信贷、社区银行等金融服务主体,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化。要在江口等地小额贷款试点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尝试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小额贷款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运作和市场退出的运行机制,让民间融资浮出水面,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形成有序竞争、良性互动的局面。国家可以依照我国改革开放特区经济的办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例如:选择部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特区,采取特殊的政策和办法,促进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当然,也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合理引导和监管,国家应尽快出台《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填补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法律真空,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还需要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

针对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小额信贷和社区银行发展的国际经验,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一是金融管理制度设计上,要改革传统的“一乡一社”制度,打破区域内只允许设立一家信用社的限制,在农村信用社满足一定条件下,鼓励这部分农信社在一定范围内跨区经营。通过改变传统“一乡一社”模式,让农村信用社在一定范围内相互竞争,有利于增强农信社内部改革的动力,增强农信社合理的利率定价能力。

篇6

一、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工作

改进学校食堂管理和运营机制是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学校的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要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堂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始终是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的责任。虽然改革了学校食堂的运营机制,但学校作为甲方,既承担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改变,因此,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食堂菜品质量安全卫生和餐厅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认真把好经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相关合同关,严禁腐败行为,对违约违法经营、诱发事端的食堂经营单位和个人,学校及时与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转变相关人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加强内部管理,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食堂改革始终要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因此,因地制宜、积极稳定推进学校食堂改革方案,要特别注意纠正各种错误倾向。不能随意改进企业和个体经营人员承包食堂,以包代管,一包了之。注意纠正“随意涨价”的错误认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更主要的是为师生服务,既要考虑经营者利益,又要讲究职业道德。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是有明显的公益性。更要兼顾广大师生利益,决不允许不顾学生兼受能力,以涨价、质量差,在采购原材料时发生差别。来推动经营,来衡量食堂工作的标志,保质保量,价格适当,是搞好食堂改革的关键。学校食堂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关心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学校及后勤部门要积极宣传《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产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中规范管理,合法经营。按卫生程序操作,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在安全卫生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食堂经营各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各食堂检查、评估。对食堂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承包单位或个人的责任。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建立健全学生食堂食物中毒和疫、病情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度。

四、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实行食物招标和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对学校食堂经营者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是提高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食堂经营部门要建立餐饮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投资能力、资质信誉以及道德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并择优选定,坚决杜绝有其他不正之风发生。切实保护师生利益,以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质量要求和处理处罚办法,严把卫生准入关。学校食堂在采购正常使用的主副食品时,必须要到合法的经营单位采购饮食物资。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看有关饮食物资经营的执照。特别是要确认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验看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对大宗饮食物资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零星饮食物资也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货比三家,对食品包装原料要验看他的生产日期、合格标志、保质期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选择的定点供货单位及采购品种应报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或饮食服务实体等有关部门备案。学校职能部门要通过各种办法,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坚决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并制定严格的监督措施,发现问题,迅速、严肃追究处理。加强对食堂所选择定点供货单位生产加工、储备、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特别要重视在传染病多发季节的检查。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学校食堂饮食物资的卫生、安全、质量。对学生食堂制定管理细则,加大管理力度,切合实际的提高学生食堂经营水平,确保万无一失。

篇7

一、清晰理解错误!链接无效。定义是提升小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小银行”核心竞争力,主要指立足于小银行的特色化业务、差异化服务的品牌定位,以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寻求发展方式的创新,极力避开同质化竞争,获得大银行不愿做、做不了、做不好的比较竞争能力。其核心竞争力内涵主要包括:战略定位、发展规划、法人治理、经营模式、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风险防控等方面。

二、准确把握战略定位是提升小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根据区域位置的不同特点、经营环境的逐步变化,小银行在发展战略定位方面,须应机而动,科学定位。城乡结合部小银行立足“三大定位”――坚持“民营企业的银行、社区市民的银行、农民自己的银行”三个市场定位,大力拓展三个发展空间,采取巩固农区、发展城郊、渗透城区的发展战略,按照“三点一线”的发展思路,以市区为中心,以农区和郊区为两翼,始终坚持支农本色不变,“以城兴农,以城养农”。同时“跳出农门”开拓生存发展新空间,以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突破口,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拓宽业务和客户新空间,优化金融资源,延伸服务链条,加快融入地方经济。

三、适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是提升小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可靠保证。按照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加快发展指引明确的方向。一是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树立现代金融理念,以市场化、资本化、商业化运作为主导方向,以战略眼光统筹发展全局,制定涵盖中长期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厘清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思路。加快观念更新,转变增长方式,适应经营转型,主动与市场竞争接轨,逐步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富有特色的地方性银行,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二是资本运作规划。以进入资本市场为目标,按时间段划分,将发展规划分成加速发展阶段、快速扩张阶段、初步对接资本市场阶段和进入资本市场阶段,按计划、按步骤对每阶段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开立异地分支机构、村镇银行,积极参与战略投资;三是企业文化规划。深度挖掘农信文化的闪光点,创作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对行业形象进行CIS设计,加强与地方媒体、政府信息部门合作,不断扩大影响力,提升企业形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

四、切实转变经营模式是提升小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根据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推出分层经营、分类指导的全新经营模式。一是实施分层经营。坚持“前台上移、专业、后台集中”的原则,将总行机关职能部门进行重新设置,明确公司部、小企业信贷中心和零售部为业务前台。以公司部为业务发展龙头,重点负责大客户存款、贷款拓展和维护工作。小企业贷款的审批和存款的拓展工作由小企业信贷中心负责。零售部重点负责银行卡、理财产品、业务、个体经营性贷款审批等零售类业务的拓展工作。通过分层经营,将业务前台作为专营部门,由原来的纯管理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与基层支行共同经营业务。二是实行分类指导。坚持“特色化业务、差异化服务”的原则,按照区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客户群体地域分布,把全辖支行分成“三农”、小企业、零售、专业类四大类特色业务支行,并划分不同业务类别和业务范围,制定营销目标和考核办法。各支行根据分类指导的经营模式,围绕自身的特色业务范围,适时转变经营理念和服务观念,拓展各项主打业务。

篇8

养殖业的创建和生产经营,完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需根据行业特点来摸索与完善。为此养殖业会计一定要将市场经济与现代会计制度、将行业经营特点与会计科目设计、投资主体结构与记账方法选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新兴的、灵活的、可操作性强的会计核算办法。

一、受市场经济的抑制,养殖业会计核算趋于灵活性

当前,绝大部分猪场、鸡场、奶牛场为私人开办,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可遵循。所以,会计核算趋于灵活性。

(一)核算基础两者并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养殖业不确定因素很多,生产周期较短,现金收支比重大,经营管理随意性强,没有主管单位。这样仅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不够的,应同时以现收现付制作为核算基础,形成二者并存的局面。

(二)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受猪(鸡、牛)源、疫情、供求关系、季节性等因素影响,购销价格完全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升降。所以,养殖场的各种财物除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外,猪场的仔猪和育肥猪的购销、自产仔猪转为育肥猪、自产仔猪或育肥猪转为种猪、年终存栏猪盘存,均按市场价计算;养鸡场亦然,种蛋、雏鸡、育肥鸡、成龄产蛋鸡、商品蛋、淘汰鸡等计价也完全按市场价计算;养牛场也不例外,幼牛购销,牛奶销售等也完全按市场价格计算。

(三)结算方式以现金为主。养殖人、原料供货人、产品收购人绝大多数为个人或是国营食品部门的租赁者、承包者,现金管理制度名存实亡,交易方式一般为一手交钱,一手提贷。

(四)年终清库计入收益。由于猪场的存栏猪、鸡场的育肥鸡和笼鸡、奶牛场的育肥畜不同于一般库存材料物资,日日喂养,时时增殖。因此,与投入成本配比,应将年终盘存数与账面库存数差额作为当年收益处理。以存栏猪为例,为了接近实际,盘点的存栏猪应按不同估计毛重划分等级,再按市场价算出猪价,进行入账处理。一方面作为存栏猪调整账目,将其作为下年度售猪成本;另一方面以库存溢价(或损失)计入当年收益。

(五)年度划分以农历日期为准。养殖业实属农牧业生产,又是个体经营,且没有主管部门向其索要报表,新年前后又是最为繁忙的一段时期,养殖户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以公历作为会计年度的期间划分,只有到过春节,他们才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对全年的经营成果作出判断。所以,目前养殖场一般以春节为决算年度。

二、根据行业经营特点,形成独特的科目设置

养殖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最大限度地凸显它的行业特征。同样是养殖业,养猪、养鸡、养牛之间既有相似的特点,又有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会计科目的设置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不同性。

(一)资产类科目中应分设“存栏猪”,“笼鸡”等结存性科目。存栏猪是猪场活的、主要的、不断变化的生产资料。为了随时掌握存栏猪的数量和估价,需从“库存实物(材料)”性质的科目中把这部分核算对象剥离出来,分设一个“存栏猪”科目。养鸡场的产成品主要是商品蛋和淘汰的产蛋鸡。产蛋鸡一般在鸡笼内圈养。这些笼鸡既是生产商品蛋的“材料”,又是生产商品蛋的“机器”,从单位价值与使用年限来看,均不够固定资产条件。为了及时掌握这部分流动资产的增减变化,同样需把这部分核算对象从“库存实物(材料)”性质的科目中剥离出来,分设一个“笼鸡”科目。养牛场则不同,无论成龄奶牛还是育肥阶段的幼牛,均符合固定资产的条件,应分别归在“固定资产”和成本类科目中核算。

(二)负债类科目中应泛设“贷款”科目。养殖场从金融机构所能取得的贷款一般只限于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贷款)。但只要按期结付利息,也能用于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普遍情况是,从银行、信用社取得的贷款十分有限,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民间借贷。所以养殖场的借入资金没有必要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为此泛设一个“贷款”科目,既核算从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又核算从民间借贷取得的计付利息资金,以直观地反映养殖场的各项贷入款项。

(三)损益类科目应改设收支科目。工商企业的损益类科目中一般设“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产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为了突出各种养殖业的特点,将类似这些科目的名称分别改设为“养猪收入”、“养鸡收入”、“养牛收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养猪支出”、“养鸡支出”、“养牛支出”。其明细科目可根据各种养殖业的成本项目设置。以养猪场为例,“养猪收入”可设:⑴育肥猪销售收入;⑵仔猪销售收入;⑶公猪配种收入;⑷猪粪销售收入。“养殖支出”可有取舍地设置明细科目:⑴饲料;⑵玉米;⑶麸皮;⑷工资;⑸猪成本;⑹防治费;⑺水电暖费;⑻固定资产维修费;⑼配种费;⑽挑骟费;⑾利息支出;⑿折旧费;⒀摊销费(开办费、租赁费、承包费、待摊费用摊销);⒁管理费;⒂其它费用。

(四)成本类科目中应新设“雏鸡及育肥鸡”、“幼牛及育肥牛”科目。不论是自己孵化育成的还是买进种蛋孵化的产蛋鸡,还是直接购入雏鸡,在育成产蛋前会发生一系列饲养成本。为了专门反映雏鸡孵化及幼鸡培育阶段的饲养成本,应新设一个“雏鸡及育肥鸡”成本科目。其明细科目可按“批次”或“棚次”设置。育肥鸡成龄产蛋时,将其饲养成本转入“笼鸡”科目。

养牛与养鸡有类似之处。购进或自产的幼牛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育为成龄奶牛。这期间的一切饲养支出应新设一个“幼牛及育肥牛”成本科目,以核算成龄奶牛的全部成本。其明细科目可按编号设置。育成产奶牛后,将其成本转入“固定资产―xx号奶牛”科目,产乳奶牛按固定资产管理。

养猪业则不同,从仔猪到育肥的商品猪随时可以作为产品出售,设“养猪支出”科目核算其全部成本即可。

三、按照投资主体结构的不同,记账方法呈现多样性

养殖业的投资主体目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独家投资办场;一种是合伙投资办场。其记账方法可采用单式记账法,也可采用各种复式记账法。

对于独家投资的养殖场,应了“肉烂了在锅里”的俗话,一般不要求严格核算,甚至不配备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多为经营者自己粗略计算。因不采用复式记账法,就是单式记账也不规范,所以不可能做到单据合规、账簿齐全、记录完整;更做不到“日清月结”,只能在年终通过盘点有个大体结算。正如他们所言,一年到头的经营成果是“母猪养儿,在的算数”。其计算大项有三项:

一是货币资金(现金、存款)有多少;二是实物资金(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多少;三是往来资金(债权、债务)有多少。将上述三项内容加总起来,算出的总数与上年(新办场者与全部投资额)比较,得出盈亏情况。

如果经营规模较大、经营者有经济头脑、有严格核算要求、能单独设立财会部门或聘用兼职会计人员,就一定要采用复式记账法。

篇9

成本管理一直是运输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运输企业如果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在保证资金、技术的基础上,一定要建立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在交通运输行业,运输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全国经济增长缓慢,会严重影响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运输市场逐渐走向成熟阶段,中小型运输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的运输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我国大部分的运输企业仍处于该阶段,生产经营效率低,成本控制效率低。因此,未来运输企业通过成本控制管理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引入到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能够实现对运输企业成本的最优控制。精细化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各运营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每一环节管理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以提高企业资本运作效率,追求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效益,最终实现运输企业的效益化。同时,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或依托于其它信息化平台,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流程的再造,实现对运输企业成本的管控,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一、运输企业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不断推动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运输企业的转型升级,国内运输企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这些运输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还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经营,并且大多数提供的是同质化服务产品。这与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和多变化的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多样化需求能够促使运输企业之间在组织形式、管理、运输产品上的竞争,在保证运输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运输企业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则必须提高运输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将正确的资源用到正确的业务中,实现运输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目前许多运输企业面临的困境则是管理方式的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下、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1.缺乏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规模小的个体经营运输公司在我国运输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运输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企业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各个部门的职责权利都没有明确规范,员工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存在协调障碍,这严重阻碍建立高效的成本管理方式,使得成本管理效率低下。一些大型企业则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使得工作效率低下。

2.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理念

一方面,运输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单一,成本管理对象仅仅局限于直接成本,如运输油耗和职工工资。另一方面,缺乏成本管理理念的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理理念,同时企业体制未明确企业员工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单一、员工工作效率较低,企业各项业务衔接不畅,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效率。

3.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管理制度

完整的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应该包括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部分,但是许多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系统中通常只注重成本核算和对成本核算之后的考核,而忽视其它几个部分的工作,没有进行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因此,运输企业通常是在没有对运输项目进行事先估计就开始实施项目,因而在运输项目完成并进行核算之后才能够确定运输项目是否能够实现盈利。通常情况下,缺乏合适的成本管理制度或者不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都会使企业没有成本管理的约束或者成本管理的依据,会严重影响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

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意义

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在企业成本控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能够使得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达到最优。精细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为目标。它的实质是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以前模糊的管理要求用明确的量化标准来代替,使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量化的标准,从而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使其能够根据量化数据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对管理过程进行矫正、调节和控制。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精细化的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和精细化的规划等。运输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要遵守企业制定的相应规范和标准,使企业的基础运作能够更加规范和标准。实现精细化操作的同时,应该实现精细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弥补运输企业管理中的缺陷,减少员工的工作失误并且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从而实现对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内部管理等流程的精细化控制。精细化的核算能够确保运输企业管理者及时、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发现漏洞,从而减少运输企业的损失。精细化的分析和精细化的规划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部分。精细化管理是运输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从多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及时发现并且解决运输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精细化的规划是促进运输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为运输企业管理者根据市场预测、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发展目标和制定企业实施计划提供依据。

2.精细化成本管理

精细化是一种管理思想,或者是企业的一种文化。精细化成本管理则是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运用到成本管理中,结合了各种成本理念,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成本控制更加有效。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全面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管理。其重点是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细致化、流程化和规范化,使成本管理贯穿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挖掘企业的内在成本控制潜力。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求企业整体能够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协调组织并整合企业运作环节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求能够化整为零,细致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个环节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输公司进入运输市场,运输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则必须要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低成本运营是各运输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粗放型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不能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而目前我国较大部分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处于“粗放式”阶段,造成运输企业管理运营的低效和资源浪费,使运输企业不能够在未来竞争环境中形成低运输成本的优势。相关部门应引入创新的管理模式,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降低运作成本,实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运输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降低运输企业的成本

在精细化成本管理中,运输企业将成本指标由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将成本构成要素尽可能分解到末端,将对成本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这样能够使运输企业在源头上控制企业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转变运输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观点中,企业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某个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的职责,成本管理与其他员工没有任何关系,体现的是局部成本控制。而实际上运输企业的每一个经营环节(如运输、装卸、洽谈等),以及参与到每一个运作环节的企业职工,都会产生运作成本或者人工成本。因此,运输企业的职工都应该有效控制和管理相关的成本费用。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将企业成本目标分配到所有部门和环节,使运输企业各部门的员工都对相关指标承担经济责任,从而调动起企业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实现员工主动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并思考如何降低成本以完成成本指标,最终实现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以保证企业成本的降低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3.为运输企业实行绩效考核提供基础,提高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标准和管理制度能够提供企业运行过程的完整信息,从而实现客观而又准确的绩效考核。统一的企业规范标准能够明确每个部门员工的职责,通过成本指标的分解、细化、量化和标准化,将企业成本指标落实到各岗位,保障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

四、运输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策略

运输企业的精细化成本管理需要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发展战略、组织、文化、制度,将企业的思想和制度体系深入落实到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基层,将精细化成本管理落实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当中。

1.建立精细化成本管理的企业文化,以及高效、合理的组织结构

运输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就必须要使员工建立起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自觉自发理念,建立清晰的责权利体系,根据员工的各项业绩进行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员工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感。高效、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优化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要能够及时反映公司的目标,保证运输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实现对运输企业全过程和全局的控制。

2.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在遵循合乎法理性、一致性、普遍性、可操作性、简洁性等原则下,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这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要摒弃粗放式管理模式,使各个部门员工都能够按照相应的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都能够清楚地知道怎样处理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具体的成本管理工作计划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工作粗放式管理中,任务和工作计划的安排都没有具体的质量、时间、数量等要求,经常会出现凭借个人理解进行工作,这样会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因此,在精细化成本管理中,应该将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实现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4.运输企业的执行力建设

篇10

摘 要 中小企业上市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经营资金问题,还能够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来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资产的质量,进而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困难和对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上市融资 困难 对策

企业上市既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必然化趋势,还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来筹措资金,进而发展和壮大。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总结当前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存在的困难,同时提出应对策略,可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作为参考。

一、中小企业上市的环境分析

1.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概述

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5000万个(包含个体经营者),占到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提供了我国80%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资金不足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上市融资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渠道。

2.故事发展状况概述

我国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上市企业已经超过2000家,为企业累计融资超过6万亿元,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速度极快,但是当前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要想上市融资还比较困难。企业上市必须具备一套严格的审查体系,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审查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证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正是由于严格的审查制度体系,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难度加大,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延缓资本市场化进程。

二、我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困难及因素

1.企业的产业布局不合理

从目前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 软件、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传统行业的企业在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虽有具有明显特色,但是产业布局明显不合理,企业在成长性和创新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问题很难通过严格的上市审查。

2.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

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上市企业相对比较多。以浙江省为例,地方政府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上市的政策和措施,对于当地企业上市融资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缺乏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方面进行指导和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处于传统的管理阶段,进一步阻碍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

3.券商等机构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不足

券商等中介结构对企业上市融资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拟上市企业能否通过证监会的审查。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问题,对券商等中介结构的吸引力不足,同时一些中小企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券商等中介机构以及资产价值评估机构,加大了这些企业的上市融资的难度。

4.企业经营管理的自身原因

很多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不足等多种问题,这些都很难满足企业上市的条件。国家发改委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报告中指出,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一般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在抵御风险能力、营业收入和利润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经营者对企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经营观念比较落后,错误任务上市会损害自身利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使得上市融资发展比较缓慢。

三、加快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1.政府应主导和整合地区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工作

政府和主管部门必须站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产生升级优化的战略角度,充分认识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重要性。建议各个地方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上市的规划以及实施,协助解决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面临的问题,出台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地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进程。

2.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在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中上市的后背资源库,按照证监会规定的上市条件,在地区范围内筛选出一些竞争力强、具有强劲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上市后背资源,对这些企业的各项政策性扶持资金拨付方面进行适当倾斜,同时给予税收减免、融资担保服务等工作,推动后备资源库的中小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其次,建议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专项扶持资金,主要同于企业上市融资方面。云南和湖南等省通过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企业上市专项扶持基金,主要用于上市企业的补助或者奖励。

最后,加强企业上市的培训和宣传。可以同地方证券交易所和中介结构联合举办企业上市培训班,帮助中小企业了解资本运作、上市规则和上市融资等知识,通报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以及资本市场最新要求等。通过各项措施提升中小企业上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上市的步伐。

3.加强券商等中介结构同中小企业的有效对接

中小企业要想上市融资,不仅需要过硬的实力外,还需要通过优质证券等中介结构参与公司股票的发行和承销工作。保荐人等中介结构主导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更是在上市申请和股票发行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一流的券商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应该选择优质的券商参与到上市融资操作中,降低中小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发行风险和法律风险,全面提升上市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企业上市的成本。例如,可以大力引进优质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公司和资产评估公司在当地设置办事机构或分公司,在提升本地会计和资产评估等业务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进程。

4.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实力建设

企业上市评估标准不是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而是注重企业的增长潜力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尤其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上市更容易成功。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建设,首先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和管理制度,实现产权明晰;其次机那里现代信息披露制度和财务管理结算制度,实现经营管理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降低上市的各种风险;最后是开展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加强地区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

通过信用担保西沟能够解决企业发展初期可能出现因为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信用等级,尤其是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建立地区信用担保体系也体现出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引导,使之处于良性发展。

6.借鉴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成功经验

企业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研究本企业上市融资可行性和方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吸收成功经验,才能够避免企业在上市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实现企业的顺利上市融资。

总结:企业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来获得发展资金,能够优化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取得更快的发展,上市融资是获得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引.对浙江民营企业上市热现象的思考.嘉兴学院学报.2006(02).

[2]胡樟松.浙江省民营企业证券市场融资实证分析.民营经济.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