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

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2

关键词:小学生;国学经典;道德教育;新思路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小学入门综合课,它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课程,是学生成人成才所迈出的第一步。在实践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把握和创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呢?笔者认为运用国学经典开展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一、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养育了多少仁人志士,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培养了多少栋梁之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被广泛传颂。国学包含的不仅仅是这些,它集合的更是民族精神的“魂”。

如今,纳入小学教育课程的国学经典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是我国一部非常出色的国学经典之作,它涵盖了教育学、养生学、政治学、处世哲学等相关知识,为小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积累更多的古典文化素养创造了条件。“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个人出生时的道德水平都是一样的,最初的德行都是从善的,但是先天的品行不足以战胜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说,环境因素对人内心灵魂的冲击很大,强调人要自省。“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教学方面的一些教诲,意在教育学生时刻让自己保持严谨的学习风气。“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家长和教师的看管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自己。

另外一部经典之作就是《弟子规》。大家都知道,这部国学经典最抢眼的地方就是,它仅仅有三百六十句话,一千零八十个字,几乎就把所有的“孝”和“行”集合进来,教育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修身养性等,字字千金,弥足珍贵。这里边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这句话:“财物轻,怨何生”,告诫人们:钱乃身外之物,人生不是仅仅靠钱财就能换来想要的东西,短暂的生命中需要我们争取的还有很多,比如亲情、友谊、爱情、事业等。“泛爱众,而亲仁”,告诉人们要心存善念,懂得感恩,不管与什么样的人相处,都要视其为亲兄弟姐妹一样。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语句一直激励我们要积极学习我国的经典国学,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国学经典在小学进行现实道德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1.开展国学教育的目的

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我国国学常识的了解,并能够活学活用这些经典之作,提升自己的气质,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素质教育的内涵,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

2.开展国学教育的方法

(1)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不懈地进行国学教育。学习久了,难免会有厌倦感,但是如果掌握好了时间,学习国学是不成问题的。小学生最好坚持每天学习国学半个小时,最适合的时间是在清晨,这个时候学生记忆力较强,记得牢固不容易遗忘。另外,《论语》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合理安排好时间后,最好让学生懂得预习、复习。在预习时,利用十分钟的时间把不懂的问题勾画出来,求得上课时解决。人贵有恒心,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国学,一定可以养好的学习习惯。

(2)用矛盾的观点看“国学”。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国学虽被看成是经典之作,但也有不契合现实之处。所以,教师在进行国学选材时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给学生传授最好的国学知识,让小学生从小就爱国学,从小就爱祖国的文化;让我国的国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纵观历史,多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心存国学行走于国外,将我国的文化精髓与外国友人交流。如今,国学依旧被看好,国学热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是学术活动,还是电视媒体传播,都对国学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的、严谨的、系统的理念看待国学,用实际行动再现真实的国学文化韵味,挖掘国学背后的实际意义,将我国的国学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孙亚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

[2]左雨佳.浅谈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3]徐白梅.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5).

篇3

论文关键词 监狱文化建设 罪犯 教育改造

一、监狱文化建设的概况与地位

监狱文化是文化在监狱这片特殊领域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对于何谓监狱文化,正如何谓文化一样,学者对其存在不同的概述。所谓监狱文化,有广义、中义、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监狱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指的是监狱自身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活动和与之相应的各种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指的是具体的文化手段和方式,如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传道、授业、解惑等所需的具体载体的运用。

监狱文化与一般社会文化一样,也由主文化和亚文化两部分组成,其中符合一般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精神,为社会公共所认可的部分为监狱主文化。而监狱亚文化是指罪犯群体在监禁生涯中逐渐形成、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和遵行,与监狱主文化偏离或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现象的综合体豎。

我们在这里探讨的需要建设的监狱文化指的是积极向上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主文化。

(一)监狱文化建设的内容

关于监狱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上的文化建设,即对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模式进行建设,也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建设,主要是对监狱的外在建筑、绿化环境、监区分布、功能设施等硬件条件进行建设,是监狱进行其他方面建设的基础与基本的保障,与犯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

二是制度上的文化建设,即对监狱内部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以及一些具体的执法活动规范进行修订与完善,创造一种井然有序的监狱内部秩序。

三是精神上的文化建设,即对监狱的精神与理念进行建设,主要是以文体活动、罪犯兴趣培养小组等形式为主,是监狱文化建设的核心与重点。

(二)监狱文化在监狱社会中的地位

由于监狱的不流动性与封闭性,不同罪犯在监狱服刑的过程中,使得监狱形成了一个与外界社会相对独立的小社会,即监狱社会。这种监狱社会从监狱建立之初就逐渐积累起与外界一般社会所不同的特殊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人身观、世界观等,并且慢慢变为监狱的“特有文化”。而这种“特有文化”自罪犯进入监狱开始,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罪犯,使其为了适应这里的监狱社会,而与监狱社会中的“特有文化”标准靠拢,罪犯开始心甘情愿或者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模式、待人待物的方式甚至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这种“主流文化”多为“监狱的亚文化”。

而监狱所亟待建立的监狱文化则与这种监狱的亚文化不同,其是积极向上的优良文化。这种监狱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缓冲与消减监狱中存在的不良文化,避免罪犯在监狱服刑的过程中感染上这种不良文化。因此,监狱文化建设在监狱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当前监狱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狱文化建设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作用未被重视

必须承认,我国仍然处于监狱文化建设的初期,监狱文化建设还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局面,只看到监狱文化建设中一些片面的效果,而没有一个全局性的观念,更没有一个系统指导监狱操作的导向。这样也就导致有些监狱在如火如荼的搞监狱文化建设,有些监狱却没有任何举动,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狱文化建设在罪犯的教育改造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传统保守思想在监狱改造中作祟。对监狱文化还停留在听之有声、见之有形的表面文化上,并没有在制度和理念层面上下功夫,在罪犯的改造上灭有像企业文化哪像认识深刻。对监狱文化具有的改造手段的特性与功能缺乏认识。

(二)监狱教育改造的效果不甚明显

对罪犯进行惩罚与改造是监狱的两大职能,而其中教育改造是最终的目的。其中《监狱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第四条规定“监狱应当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监狱往往更加重视惩罚这一职能,而忽视改造这一职能,从而导致罪犯在服刑完毕时教育改造的效果不甚明显,走进社会后很快又再一次实施犯罪。

三、监狱文化建设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启示

面对监狱重视劳动教育、忽视思想教育,罪犯教育改造效果不明显的现状,监狱文化建设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的积极作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从中可以让我们探索出一条解决以上问题的道路:

(一)应当从实质上重视监狱文化建设

教育与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永恒不变的宗旨,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关键在于“以文化人”,这是改造的至高境界,文化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若能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和感化功能,将文化作用于每一位罪犯的思想、灵魂和内心,对于从本质上实现改造罪犯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人的本能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人的本能一旦倾斜或倾倒,人的贪念、妄想、私心极端化,不顾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约束,彻底堕落,丧失人格,丧失人性,这是原有的文化素质和心理水准低下而引发的,在受到外在的不良因素作用与诱惑,突破了自已道德底线,才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监狱若能从实质上重视监狱文化建设,即利用文化背后的蕴藏的力量,必将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

(二)应当对监狱文化建设进行加工整合,使其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有所帮助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监狱文化建设对于罪犯的教育改造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扬监狱文化建设中积极的效应,而尽量的避免与消除其对于罪犯教育改造消极的影响。针对前面所提到的监狱文化建设对于罪犯教育改造消极作用的方面,可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将监狱文化建设与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不应当将监狱文化建设孤立于监狱的劳动改造、思想教育,既不能够单搞劳动改造、思想教育,而忽视文化建设,也不恩单搞文化建设,而忽视监狱的劳动改造、思想教育。

二是将监狱文化建设与获得减刑假释缓刑等的条件严格的区分开来。监狱执行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罪犯与预防犯罪,在整个刑罚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与贯彻这一思想,因此,对于减刑的适用应该严格的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限度。而监狱所进行的任何监狱文化建设,都不能够忘记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刑罚的执行,加强对于罪犯的教育感化。

三是将监狱文化建设做到适度。监狱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时间的工程,监狱在实施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应当注意把握尺度、掌握好分寸,切不可夸大其最用,把其凌驾于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等手段之上,既不能完全不重视监狱文化建设,也不能一门心思只搞监狱文化建设,应当从尊重罪犯人权、有利于罪犯真心悔悟等方面出发,将监狱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以免弄巧成拙,不仅给罪犯加上了思想上的包袱,又侵犯罪犯的人权。

(三)可以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完善监狱文化建设

篇4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古代蒙古族人民主要以游牧为主,家庭教育的内涵丰富,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理、品格、民俗文化、道德等特征。家庭教育对维系蒙古族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众多专家学者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研究颇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介绍。

一、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非常注重生产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当他们在田间耕种、山间狩猎、放牧时,都会向子女后辈教授这方面的技艺技能。学习这些技能是为了让后代子女更好的适应自然、社会与家庭方面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技艺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完成。例如,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都会有意识地教子女一些力所能及的辅技能,一般来讲父亲教儿子学习狩猎和游牧的技能,母亲主要负责教会女儿怎样做家务,传授她们如何缝隙衣物、烧饭猪肉、酿制奶酒等技能。父母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此外,蒙古族人民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坚强乐观、自强自立的品质,教导孩子直面困难,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借此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劳动中培养形成艰苦奋斗、豁达乐观的高尚品质,增强孩子对家庭、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二)传授家庭美德教育。一般意义上家庭美德是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它具体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价值观取向、家庭精神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系统中的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①敬老爱幼、团结互助一直是蒙古族人的良好风尚、优良传统,这一传统集中体现在蒙古族的家庭美德教育中。在蒙古族的社会生活中,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蒙古族人民都非常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尊重母亲、帮助弱势困难群体。族内的重要事情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决议,长辈的谆谆教诲与无私帮助常使未经世事的晚辈受益匪浅,所以听取和遵循长辈的教诲俨然成为蒙古族人的传统习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蒙古族的社会生产中男女分工明确,但是蒙古族人并没有形成“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形成了尊重女性、歌颂女性的优秀传统。

(三)传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由于蒙古族人长期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所以他们形成了热爱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蒙古族人将大自然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知道要想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识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们像对待父母一样保护和尊敬自然。也正因为蒙古族人认识到这点,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他们的祖祖辈辈得以在这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繁衍生息。蒙古族人从小就教育子女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理念,向子女灌输“破坏自然环境就等同于掐断自己的脖子一样”。例如,蒙古族人日常的生火煮饭都是烧的牛羊马等动物粪便,或者去捡一些枯枝杂叶生火,他们绝不会为了生火煮饭而去砍伐森林树木。②其实烧动物粪便不仅可以净化草原空气,而且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率。此外,蒙古族人珍惜水资源,他们从不会向河中乱倒垃圾,污染水源。蒙古族人经常根据季节变换进行轮牧、倒牧与禁牧,这样可以不仅给草原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草原植被得到较好恢复,牧草质量提高,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二、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蒙古族家庭承担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所以教育方法也是形式多样的。以下介绍的家庭教育方法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典型有代表性的。

(一)口述历史。以历史故事说理是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蒙古族人流传下来很多教导子女的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例如:《成吉思汗的故事》、《额儿古涅昆的传说》、《阿澜豁阿折箭训子的故事》等都能体现蒙古族的历史渊源、伦理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些故事传说集中反映了蒙古族的英雄事迹或者蒙古族人敢于与与大自然搏斗、不怕困难的精神。父母在空闲时间会给孩子讲蒙古族祖先的故事传说,例如父母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事,成吉思汗集勇敢、智慧、胆略、高尚于一身,是蒙古族人民崇拜的英雄代表;③除此之外,还有成吉思汗母亲养育子女的励志故事,蒙古族史诗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江格尔的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传说世代流传于蒙古族民间,如同一脉脉清泉滋润着蒙古族少年男少女的心田。

(二)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蒙古族人传统家庭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实际中身教重于言传。由于蒙古族人世代过着草原放牧的生活,所以他们逐渐形成了注重实干的社会风气。蒙古族父母教导子女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模范作用,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教育孩子,让子女逐渐学会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错的,提高辨别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能力。父母对子女进行滔滔不绝的说教场景在蒙古族人家庭里是极少看到的。如果子女做错了事情,父母不会打骂子女,而是耐心的教育子女,给孩子反省和改错的机会,他们也会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子女到了能说、会听、能视的年龄阶段时,父母便其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角色,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谆谆教导。但是父母只凭说教是不可行的,尤其对于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的子女来说,父母的以身作则比说教更重要。蒙古族人民相信只有将言传和身教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超强的教育效能。

(三)以谚语育人。以谚语育人主要指通过引用一些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教育后代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蒙古族家庭教育中所采用的谚语基本都是传统的格言。在家庭教育中除了父母亲戚赐教谚语外,左邻右舍街坊邻里的老人也会赐教谚语。父母经常会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正反方面的历史故事或者世代相传格言警句教育子女。例如,父母会给子女讲历史上铁木真母子的故事,由于铁木真的父亲被毒死,帖木真母子丧失贵族资格,沦落为寻常百姓的穷人,那是铁木真才九岁,他们母子无依无靠,相依为命,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当铁木真射死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别克帖时,母亲气愤的说他“你这孩子像狼像虎又像猛禽般恶毒啊,我等影子之外无同伴,尾巴之外无甩鞭,你却为之伤害他人。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箴言还有很多,例如,培养子女辨别是非观念的箴言有“离间者之美言要三思,忠贤者之勤告要听取”;言行举止方面的箴言有“说万句空话,莫如办一件正事”等等。

总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是蒙古族人走向社会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的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育培育下一代、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影响改变着蒙古族人知情意行等素质结构。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与迅猛发展,随着现代信息化的普及,传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面临这种危机,蒙古族人如何继续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值得讨论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少数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上,深入挖掘传统家庭教育价值,探讨怎样传承传统家庭教育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发掘传统家庭教育的涵义,以期为蒙古族的传统家庭教育做出更具指导力、新颖性与说服度的研究。(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注解:

① 包玉柱.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矛盾[J].中国民族教育.1994(1).

篇5

重要性分析:隐性教育方法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隐性教育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方式既融合了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价值理念,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培养。采取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使他们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其次,隐性教育方法可以更理想地达到德育要求。因为隐性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注重对个体发展给予积极引导,并通过一定的环境或活动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灵塑造和思想影响,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化。学生在参与隐性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品味并掌握潜在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把它们融入到个人内在的品质,渗透到心理和行为中去。德育本来就应该是从“教化”向“内化”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成熟和健康发展,也必然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而隐性教育正符合这一要求。最后,国内外也有重视隐性教育的理论和成功实践的依据。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隐性教育方式的运用,且效果显著。例如,美国高校既讲授理论,又要求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发挥各学科、各种学术活动等载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普遍推行寓德于教的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精粹的隐性教育思想,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这都体现了环境对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巨大影响,是对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的一种肯定。

探索高校实现隐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隐性教育方法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索隐性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注重实践这一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更广泛地体验生活,体察社会。实践活动在激发深层的参与精神同时,也给他们政治心理的转向和回应,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正确理论,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规划教育,在引导个体发展目标中渗透德育要求,传授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念。如:不少欧美国家在大学生德育实践中强调自主自觉、主动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发展性需求;日本一些学校则推行一种“上山下乡”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接受劳动教育。而我们也可以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例如:通过在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操作性。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暗示和心理归属动机等引起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应,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某种道德观念,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利用教育者自身的隐性教育资源辅导员承担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不断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用自己的学习态度和道德情操以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标榜,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在学生工作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要因材施教,认清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自由权利,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辅导员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多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点、尝试新方法、形成新认识,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变革和教育价值的需求,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社会潮流的实质高效性道德政治教育。

(三)重视大学校园隐性教育资源首先要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模式。现在的大学仍然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即灌输模式。很显然,这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所以,首先应当改革创新。当然,这种努力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创新授课的形式,应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现有学科的教育模式,贴近现实、贴切学生,注重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加强德育教学的渗透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努力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形成独特的德育体系。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环境的教育力量。通过规章制度、师资风气这样一种潜在或无形的教育力量,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从知、情、意、信、行等各方面塑造大学生人才。如:借助校风、校训等软件条件实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还可以通过设计班级日志,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

总结

篇6

高中美术本土资源有效整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一线教师实践的新课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不但要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努力开放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和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起来,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中的人文、地理等文化资源,巧妙地应用到美术课堂中,从而丰富美术课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一、利用本土资源,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创作意识

新课标中指出:“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传统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成为“副科”,教学中出现了挤占美术课的现象。而在新课改下,美术的审美价值逐渐受到重视,美术课重新回归正轨。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的自然教育法,儿童所要培养的艺术素养,不是简单的模仿成人已有的生活经验,而是通过自己去感受,他们所要体验的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授的过程。从卢梭的教育理念中不难看出,美术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以生活为基础而让学生利用美术理论来进行创造的过程。为此,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本土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以“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的教学为例,陶器和瓷器在学生的生活中在山亭地区随处可见,关于陶器和瓷器的性质及其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方面的特点便于理解,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学生对古代的陶器和瓷器是陌生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帮助他们加强认识与理解,让学生在主动实践中感受陶瓷之美,培养学生关注家乡文化,欣赏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激起他们以本土资源为素材进行创作的热情。

枣庄山亭地区历史悠久,本土资源丰富,山亭伏里土陶产于枣庄西集镇伏里村,相传是三皇五帝之一伏羲的故里,距今已有5600多年的历史,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型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本土资源,通过本土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本土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不仅有助于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也不断深入。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逐渐从传统的讲授模式过渡到探究模式,“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对本次美术教学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如果教育者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就等于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改革,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通俗的说,就是教师依据教育科学,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的系统过程与程序的活动,以便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一种服务,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服务产品则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山亭地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尤其在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正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最佳资源。如家喻户晓的柳琴戏、皮影戏、花棍舞、山东快书,赶庙会等活动,都已经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趣事了。因此,我们因势利导,开发设计了《戏剧人物化装会》《皮影戏面面观》等校本美术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中,我们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点,鼓励他们步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活动方式,学习活动技能(如学唱山东快书、学做皮影等);同时收集资料,利用学过的相关美术知识技能开展探索活动;最后,通过营造当地民俗活动的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表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示活动成果。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既接受了科学、文化、审美教育,体验了学习活动的乐趣,又得到人文、历史、艺术、民俗等潜移默化的薰陶,实现了多个层次的综合。家长们看到美术能反映当地的民俗风情、能对学生进行热爱社区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教育,培养了人文精神,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寄予厚望。

三、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体验艺术作品的创造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山亭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农业物产丰富。在农田或山头里面,我们每天都能见到许许多多的农业副产品。如打过麦子剩下的麦秸;随处可见的各种形状的石头和树根,等等,这些东西如果好好利用,也是一种丰富的美术教学媒材,利用它既省钱又易找,还能变废为宝,一举几得。为此,我们就地取材,开发了一系列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的校本课程。如《麦秸画》《微型盆景的制作》《变废为宝――根雕》《彩色石头》,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通过自己的心灵手巧,体验设计制作的价值和欢愉,体验劳动的乐趣,这是将劳动教育、环保教育、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成功实例。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自然、文化、习俗等资源,开展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使美术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君.拓展与延伸――开发本土高中美术课程资源的方法与策略\[J\].美术观察,2010,(06).

\[2\]丁晓东.关于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05).

篇7

一、借助外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所谓外力主要是指上级的方针政策、经费支持、外部教育资源供给等。借助外力就是积极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吃透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把政策用足用好,落实到位。

第一,依托学科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好10%学科实践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团体预约上课、送课,学生自主选课。强化学校管理与资源单位协调,努力做到尊重选择、全员覆盖、课前通知、班级列表、课后登统,确保“三个100%”,即100%选课、100%上课、100%合格。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考核要点,突出顶层设计,设计具体活动。利用班会及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明晰活动的重要性、内容及实施流程;相关教师严谨操作各个任务环节,学校与区信息中心密切联系,建立指导交流渠道;班主任督促完成作业材料上传,教师认真对学生作业确认、评价、计分。

第二,依托市区级统筹,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围绕“走进高雅艺术”和“博物馆之春”两大主题,认真实施市级统筹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地质博物馆、国家大剧院、抗战纪念馆、北京科技馆,体验情景、实际感知,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时空。多学科整合,积极开展区教育基地实践活动:来到灵溪科技教育基地,感受家乡优美山水环境,探究多样性植物分布;走进琉璃渠劳动教育基地,在观摩、制作中感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第三,开展游学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融合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等多学科,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科技英才”和“人文英才”游学课程。“科技英才”游学:走进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生物学专家的引导下对多宝鱼进行解剖;聆听地质学家讲解崂山的形成,做课题研究,组织演讲、答辩。“人文英才”游学:来到延安,走进宝塔山、革命纪念馆、“七大”会议旧址,探究体验总书记插队的地方,开展乾坤湾、清凉山地质考察,路遥故居文学体验。游学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借助内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所谓内力主要是指学校办学的传统、特色、师资队伍等内部优势办学资源。借助内力就是深入挖掘校内优势资源,发挥人才、设施设备的办学效益,特别是激发出教师的创造活力。

其一,挖掘学科内涵,拓展学科活动课程。依托诗歌特色校资源优势,开设诗歌课程,在赏诗、写诗、吟诗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发挥教师特长,开设书法、民族舞蹈课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利用外教资源,设置英语口语交际课程,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心理咨询专职教师作用,开设职业生涯与生命教育课程;发掘优秀退休教师资源,初一年级设置物理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程,强化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体验;挖掘人文学科教师潜力,开展每周1小时的学科拓展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设“品读经典,阅读原著”大阅读课程,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激发教师活力,尊重学生选择,设置课后6类32门校本课程,师生自主选择、自由呼吸、自然绽放。

其二,搭建活动平台,开展学科整合实践。体育节,全校师生参与,关注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科技节,在制作、比赛、展示、原理讲解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跳蚤市场“乐购节”,数学组教师与政治、美术等学科教师协作,师生搭设展台,绘制促销广告,通过旧物循环利用,推广“循环经济”思想,让学生在校园交易中初步感受市场经济,学会推销、购买商品、计算利润;语文戏剧节,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原创三幕历史剧《追寻》,语文、美术、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在校、区、市的舞台上再现了万世师表孔子伟大的一生,拓宽了语文学习视角,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英语戏剧节,英语组教师把口语教学与语文名著阅读整合,编排英语剧《西游记》,选取原著精彩片段,深度阅读、准确翻译、刻画加工,演绎出人物性格鲜明的唐僧师徒,开辟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独特蹊径。

三、形成合力,增加学生实际获得

学校树立大课程观,坚持德才并重、家校联动,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开展德育活动,不断形成教育合力,落实整体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引领成长方向。在“尊重”核心文化引领下,学校的管理文化重人本、教师文化重自觉、课程文化重适合、课堂文化重成长、环境文化重人文、特色文化重诗意,努力做到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学生守则》的学用与文化建设相融合,促进了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二是深化养成教育,打牢成长基础。学校制定养成教育常规,通过每日、每周、每月常规教育,塑造好形象、继承好传统、养成好习惯、争做好少年。

三是融合各项活动,丰厚成长积淀。融合诗歌特色开展读书节,逢节必有诗,培养了学生的诗人气质;融合艺术特色举办艺术节,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中,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融合传统项目落实阳光体育,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融合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传承了中华美德。

四是家校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建立家校班级QQ群、微信服务平台,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联动搭建了平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教师协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亲子沟通辅导课堂,举办心理健康咨询,家长开放周、家长进课堂、家长大讲堂,凝聚了育人合力,推动了整体育人。

一年来,学校落实整体育人,坚持尊重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坚持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进社会,努力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体验,有收获,有成长。

篇8

关键词 庄子 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自然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但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理论基础

1.1庄子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

庄子被认为是道家的嫡传,他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其中包含的返璞归真的自然精神就是他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庄子在《知北游》中指出:“有先天地者物邪?物者非物。”这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庄子将它叫做“道”,庄子认为没有比“道”更根本的东西了。

《庄子・天地》篇中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源于“一”,即“道”,有其内在的条理和规律,人性本质上与自然一脉相承,不需要外在东西的引导。庄子强调把一切为仁、义、善、美、名、利等束缚人们的枷锁统统舍掉,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1.2卢梭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哲学和感觉经验。卢梭基于他性善哲学的基础上,强调“归于自然”,顺应自然,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当时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都处于封建军事、政治以及宗教的专制压迫之下,人性被压抑。因此他认为应该使人率性发展,发展人的自然本性,摆脱掉社会对人的戕害。

卢梭认为人们掌握的知识最先从感觉开始,也就是说由感觉经验得到理性。卢梭还把感觉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他认为感觉经验对观念的形成、对日后理性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目的异同

2.1 庄子自然教育目的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由此可以看出,庄子的理想与目的是想要使人们回归自然本真。与之相应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遵循自然规律。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最终教育目。这样就可以真正的与自然和谐统一,得到真正的自由,无所束缚、无所畏惧,游于天地之间,不为功名所缠绕。

2.2卢梭自然教育目的

卢梭自然教育的教育目的在于摆脱社会人为的束缚,冲破文明的枷锁,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最终成为真正顺应自然发展的自然人。在卢梭看来,真正的教育目标就是自然的目标。从当时实际情况来讲,卢梭自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像爱弥儿一样经过自然教育的公民。

卢梭认为,“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由于继续发生的千百种原因,由于获得无数知识和谬见,由于身体组织上所发生的变化,由于不断激荡等等,它的灵魂已经变了质,甚至可以说灵魂的样子已经改变到了不可认识的程度。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以一个始终依照确定不移的本性而行为的人”。

2.3 比较分析

庄子与卢梭都极力主张教育要取法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以顺应、保持、发展人的自然天性为教育目的。庄子的思想带有消极避世色彩,他希望可以回到人类初期的那种状态,容易使人不思进取。按照卢梭的教育目标,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只善于维护自己的生活的“自然人”。卢梭更重视人的本性及其发展,强调人本身的天赋才能。

3教育内容与方法异同

3.1 庄子自然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庄子的自然教育思想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并发展了它。以下是庄子自然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几点总结:

(1)“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独特之处。《道德经》中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世,行尽言之教。”这就是说教育要顺应人心,不以外在的规范来进行约束性教育。庄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庄子・知北游》中谈及:“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夫知者不言,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不可以用言语相传,只能“不言之教”,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道。

(2)“顺物自然”

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则天下治也。”世间众生应该依靠自身来体认大道,依靠内在动力才能达到人性的完善。每个教育对象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是自然教育,这就是顺应了自然,任其自由发展。

(3)注重养生

养生思想是道家的特有之处,这可以算是道家注重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庄子养生思想的宗旨是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其基本目标是保命。庄子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人民整日心惊胆战,庄子心存天下同时作为有责任的思想家,他要教给人民如何保命、如何生存的更长久。庄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养神。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统一的,但就养形和养神两方面来讲庄子更注重养神,他认为养生更在于养神。

此外,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等方法。庄子在《人间世》借孔子之口,提出了“心斋”方法。它是一种比喻说法。心斋就是把人们耳朵听、智慧思考这一切断绝。首先是集中精神,不再用耳听而用心听,排除了人的思维干扰。庄子在《大宗师》又提出了“坐忘”方法。“坐忘”是忘掉了肢体、聪明,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3.2卢梭自然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教育内容

首先,不教给儿童道德和真理,以保持其心理不沾染罪恶和邪念。所以,即使爱弥儿临近青年时期了,卢梭也不打算向他传授与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知识和道德。其次,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判断能力及获得学问的工具。再次,不用成规教育学生,不让儿童沾染社会习惯。卢梭反对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有用的知识。卢梭主张让儿童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劝老师“不该要学生学习科学,应该让他去发现科学”。

(2)教育方法

他认为,知识是具体的,道德也是具体的,没有脱离实践的知识或道德,因而他十分注重在实践中获得善念,用行动培养人。卢梭反对强迫、压制和死记硬背;让孩子们回归到朴实的生活劳动中,每个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必须为社会劳动;“把孩子送到农村去,他们在那里自然地使自己得到更生”,卢梭认为应该把孩子送到农村,远离城市的喧嚣。

(3)身体养护

卢梭还十分重视儿童身体的养护。反对襁褓包裹,坚持饮食清谈,衣着宽松,不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以培养抵抗能力。所有的一切都应该着力去培养一个完全的健康的自然人。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做到身体和智力平行发展。

3.3分析比较

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反对社会道德和习惯对人的洗染,否定书本知识,批驳违背自然天性的教育。但他们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区别:

在教育内容上,庄子的“不言之教”,实际上是什么也不教给学生,儒家提倡的各种礼仪制度,尤其反对,无为而无不为,不过容易导致人们的消极思想而无所作为。卢梭虽然也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学生思想的内容,但是他还主张有步骤、有计划地教授知识和技能。根据年龄做出了不同分期,每个时期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

在教育方法上,庄子主张“不言之教”,否认教育的积极作用,各种知识技能是不能教给学生的。卢梭是肯定教育的作用,他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原则及方法,根据真正的儿童的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适时、合理地进行教育。

道家的养生思想是对于所有人提出的,在注重身体养护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精神的修养。养生必须谨慎饮食、节度。饮食有节制,食物结构搭配合理,五味调和,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就养形和养神两方面来讲庄子更注重养神,他认为养生更在于养神。而卢梭对于身体养护的思想主要是针对儿童。在儿童早期,反对襁褓包裹,坚持饮食清谈,衣着宽松,不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以培养抵抗能力。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做到身体和智力平行发展。

4总结与反思

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又处于东西两个不同的世界,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有一些共同之处,这说明人类教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可违背。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同,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存在大量差异。例如:庄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没有明显的年龄分期;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出由出生到2岁属于婴孩期,2―12岁属于儿童期,12―15岁属于青年期,15―20岁属于青春期。每个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卢梭比庄子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庄子的自然主义教育在当时以及后世没有占过主流地位,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在整个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庄子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思想,同时,“使我们在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时有一个富有对比价值的参照系,从而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价值。”

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在很早以前就被大家提及,教育准备生活说的缺陷与不足已经由专家提出。然而当今的中国教育似乎还在推行着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模式,孩子的一切努力、一切痛苦、一切忍耐都是在为明天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那个美好的生活是否真的会出现不得而知,但是许多学生的求学过程并非那么愉快却是有例可证。现在重新提及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且对二者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析一下当今的教育现状与教育问题。在校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是否真正的“乐学”,是否“活在当下”,是否未被繁多的课业所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3]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孟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0(S1).

[6] 唐洁.庄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8(4).

[7] 周萍.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J].教育科学,1994(4).

[8] 张勇.试论老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2).

[9] 王小丁.试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空想性[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9).

篇9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40-02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在德育中引进美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美,去理解美的含义,用美育来重新构建德育体系,将对美的欣赏来感知正确的思想和道德,从而改善德育的效果,改变目前初中德育的若干问题。美育在初中德育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对德育内容的教化作用、对德育结构的建构作用、对德育方法的渗透作用等三个方面。

一、美育对德育内容的润化作用

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人发展过程所需要的基本精神和品质。德育内容从理论上讲枯燥无味,爱国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多远离学生天真美好的少年生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现代的潮流美、自然的纯真美构筑了其思想内涵的全部。如果我们用说教式的来灌输这些德育理念和思想体系,非但达不到德育目标,反而会造成学生对这些美好品质的怀疑和反叛。这也就是目前的德育效果不佳的本质缘由。

因此,在初中的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利用美育来润化德育的内容,通过学生领悟、感知德育内容中美的东西来接受思想和灵魂的熏陶。像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完全不用去灌输爱国主义的伟大和意义,而是将爱国主义的理论物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带着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人物和事件的美,然后去领悟和学习。

案例1: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是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人文古镇,同时也是近代抗日时期的革命老区,广游二支队在此为沙湾历史写下抗日的壮丽诗篇。为此,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学生通过查找沙湾抗日资料,参观多处沙湾旧址,认识到沙湾抗日历史,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教师完全不用去灌输爱国主义的伟大和意义,而是将爱国主义的理论物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带着学生一起去挖掘这些人物和事件的美,然后去领悟和学习。

将德育内容用美来润化,在已有的德育内容中去发现美,将内在的美外化,将抽象的美物化,就可以使得我们的德育不再停留在强制性的灌输,学生可以在愉悦和崇敬中去接受伟大和美好。

二、美育对德育体系的建构作用

美育对德育体系的建构作用主要体现在德育实施途径的选择和完善,体现在对能够发挥德育功能的课程及平台的挖掘和利用。

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的学校的德育结构主要包含德育课程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其他学科的教化影响。主要是利用专题式的教学和日常教学影响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的阐述和学科性的解释,在反复的解说中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施影响。这种反复的说解不是依靠德育内容本身,而是利用各种学科中美的因素来构筑新的德育结构。例如在语文课中的语言美、数学课中的逻辑美、美术课中的色彩美、体育课中的形体美,这些美的因素往往是我们实施德育教化所依托的平台。

案例2:番禺区沙湾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在八百多年的文化历史薰陶下,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这里孕育出美名远播的“何氏三杰”,更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为了引导学生承传民族传统文化,开展《走进沙湾,了解广东音乐》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对广东音乐的认识,从只有一点点模糊的印象到一步步的加深认识,不仅了解她的历史起源,主要乐器构成,经典作品等,领略其艺术精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案例3: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番禺区沙湾镇是全区重要的水源地,其周边环境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组织开展了“走进环保”的系列主题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开展“废物利用,手工制作”比赛,旨在引导广大学生注重环保,探讨废旧物品的利用及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附学生制作的丝网花(见右图)。

美育对于德育的体系的建构,从本质上是以美育为工具,利用各种途径,在丰富的美育活动中展开德育思想教育,在感知美的同时接受道德思想的进化。

三、美育对德育方法的渗透作用

德育教育的常见方法有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劝解说服法等。这些方法只是我们进行德育的一个手段,要提升其效果,必须结合美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榜样的力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榜样本身就是美好的化身。在树立或者阐释榜样时,要通过挖掘其精神和灵魂中的伟大,要将其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看,情感陶冶则是通过美育来陶冶学生,促使学生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健康的情感,良好的风貌,也是我们德育的目标。在美的情感陶冶中,德育的要素得到落实,在落实德育要素的时候,又进行了情感的陶冶,美育和德育完美的结合在情感中,情感也是德育和美育共同的本质。

总之,美育在初中德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利用、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美育。我们要在德育中渗透美育,以美的元素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主动的接受道德原则,达到思想上的自觉。亚理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善的总是美的,美的体验和善的品质统一在情感的共鸣中,教育的功能,就是要激活学生心中的这种共鸣,极大的拓展德育的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小飞.孙宏恩.关于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05).

[2]郭笙.美育浅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6).

篇10

关键词:教育;儒家思想;书法

一、书法与儒家的关系

书法与儒家的携手似乎是一场注定的缘分,孔子在开门传道授业之时,就确立了“艺”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孔子非常重视人的气质修养,认为六艺是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君子应置身于艺术氛围之中,从中享受文化,陶冶君子之性情。而书法是伴随着人类劳动实践和生活实践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克制和改造人类身上的野蛮气息,增强人们的文化修养。儒家对于人格美最理想的塑造莫过于“君子”,其人格美内涵主要是“浩然之气”“勤于思”而“敏于行”与“尽名分”“反躬自省”等方面。君子坚持雅操,修身养性,养浩然正气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文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字是书写的对象,是文化、文明的象征。儒雅是君子的目标,书法则是展示儒雅最重要的平台。文化高称大儒,操守高称雅。而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五伦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伦之道,才称得上坚持雅操。儒家精神的滋养使得书法艺术从自然状态不断提升到社会层面,因为坚持雅操,书法艺术由此进入教育行列,成为文人入仕的必经之路。

二、从“字如其人”到追求美育的观念改变

书法反映了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形象,书法最好的人格形象就是“儒”。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此言大有从书法中窥知人生奥秘的意味。“字如其人”曾经是阐释书法表现的一个观点,对于这一问题,邱振中先生在其《形式与表现》一书中早有定论,他认为,“书法并不总是如其人的”。或许我们从书法笔画中探知创作者的学问、才气,可知其中一二,但无法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如何,那为什么这个论断至今仍被很多人所认可呢?笔者认为,即使我们相信这种对应是大致恰当的,我们也根本无法做出更进一步的精确的对应描述,因为人的性格各异,并不单以内向外向而论之,所以“字如其人”这个结论是立足于极为有限的个体经验观察的结果,而不是严格的社会统计分析与心理学阐释上论证的结果,或者说,对于书法对性格的象征意义的坚持,更多的是源于一种信念。哲学家席勒认为,美是自由与自主的具象化。我们一般会觉得圆滑的线条比较漂亮,是因为它给人有生命的、自由的及自主决定的印象,像是由自由开展的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仿佛那线条行进时所依循的法则,也是它自己给予的;杂乱无章的字就如同突然的、无理的、无序的线条,让人觉得紧张,所以说,美是感官所感知的自由。其实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认为“字如其人”,是因为规则的线条有种让人自由的美,而美使我们对人产生了好感,从而在观察人上赋予其更多的好感,并且会潜意识观察他人的优点,从而淡化不足。语言学界、书法界的共识是隶变之后汉字便完成了从象形性向纯文字符号的转变,人们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完全建立在符号与其内涵的对应性上,而不再是对其形象的直观感受后的理解。言下之意,书法的演变类似于国画艺术中的由写实到写意这一过程,先是追求形似,进而追求神韵,哪怕今天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者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是从具象思维发展成为抽象思维。也就是说,书法的演变恰好说明了人思考问题时从表面的条理顺序发展到内在的逻辑关系,书法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考虑观赏者的具象思维,并由此牵引他到书法抽象的内在中去。因此,仅是练字并不代表书法练习,作为表意的抽象文字不等同于作为外在形式去具象化的抽象书法。作为表意的抽象文字利用一种由象形文字转化而来的纯粹的有形符号去表达意义,此时,这种抽象符号已经从根源上斩断了与作为其来源的象形文字的联系,也就意味着,文字的演变令其再也不像这个世界的物象只是它自己的符号,已经与这个世界的形象性没有关系了。之所以称文字为抽象,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不再仿拟任何有形之物而已。而书法则不是关于与世界建立意义联系的,而是关于汉字造型的。书法作为一种抽象外形,与这个世界建立起的联系不是意义上的,而是形象上的,它是一种艺术的抽象,是一种生命意义的抽象,它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形体状貌,却在汉字点画线条的书写中,概括地表现出自然万象之美。如此一来,书法家并不是通过书法去将世界万物意象具体化,而是要呈现自己对世界和文字的思考,从而展示给世人观摩。看字不是能观人,而是他对别人的一种世界观产生主观的认知辨别能力,更多地感受万象之美的熏陶。所以,如果说当代教育之中要品悟人性与世界之美,那么书法就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了,可以挖掘我们对于美的渴望和追求。

三、书法对创新理念的影响

艺术介入社会中发挥了多种作用,社会矛盾激化时,艺术可以是观念的先锋;社会矛盾平衡时,艺术就是茶余饭后的闲适。也就意味着,艺术的本质是艺无止境,也就必然不会有一成不变的定理,同时,在变化之中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旨,书法学习者需要拥有一个全局的视野,一个历史的观照,取法乎上。不可任笔而书,只图自己一时之快而破坏经典。也就是说,书法艺术在创新和守旧当中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平衡。欧体楷书、王羲之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当时人们都临欧学王,制约了书法的多元化发展。后来“书中仙手”李邕第一个把《圣教序》的形式大规模应用到书碑的领域,在高手如林的唐代,唯有变者留其名。创新就得变法,变法就要有适应。遥想秦始皇统一文字成小篆,如果没有汉隶的创新,我们至今的字库中恐怕也只能是小篆一统天下了。隶书引领数百年,没有删繁就简的章草和简牍的开拓,也许我们就看不到之后的晋唐草书、真书、行书了。笔者认为,当代书法的繁荣需要展览文化来加以推动,可通过举办一些与时俱进的书法创新展,以促进当代简化字的书法创新,从而唤起大家投身于时代同步的创作热情。由此,当代书法也就充满现实意义了。

四、书法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要推行素质教育,必先以育人为主,若育其人,必修其身而增其智。“吾善养浩然之气。”书法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修养正气的一种非常好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最直接地与文化、与精神相关联的,无论它的技法、创作,还是表现形式,彰显的都是正能量。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文明气质,有利于个体学习、社会教育、做人操守。书法实践过程,能使人滤除杂念,安静心神,同时,书写时可以辨识文字,传抄的大多是经典名篇,可启迪大道。相比其他艺术形式,书法艺术则是以一种安静、无声的力量在升华我们的心境。创作书法作品时,阅读古人的手札笔记时,在选择文学意境时,也在修炼着自己的情操。作品虽然安静地存在,但它的能量却是在不断地传递,经典作品甚至可以感染许多代人。书法艺术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汉字是记录语言、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书法艺术的支撑素材。在书法教育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技术,力争把字写得正确、规范、漂亮,并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学习做人,使之真正理解“规规范范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内在联系。例如,书写《正气歌》,就会想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产生心灵的震撼。可以说古今许多人的优秀事迹和品德是开展书法教育时渗透德育的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