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经营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贷款经营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贷款经营分析

篇1

关键词:小额贷款;发展研究;经营模式;

小额信贷一般定义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它在客户无力提供担保(抵押)品的情况下,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那些被排斥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客户提供额度较小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小额贷款服务。

我国小额贷款市场经历了08到10年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期,形成了以民生银行为首,招商、平安等第二梯队、四大行积极转型、区域城市银行的持续发力的发展态势。小额贷款公司也在08年后在全国遍地开花,民间金融的中国梦被点燃、被激发,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际小额贷款行业发展情况就我国小额贷款市场发展和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一、国外小额贷款发展研究

1.国外小额贷款市场发展特点

(1)小额贷款的南北差别:小额贷款发达的国家,国家不发达;小额贷款不发达的国家,国家发达;

(2)小额贷款的东西差别:东方(亚洲)以人及组织的技术投入为主,西方(美国)以信息技术投入为主;

2.国外小额贷款经营模式

(1)组织架构设计规范高效

组织结构设计中兼顾四方面目标:企业内部系统功能完备、系统功能部门及岗位权责匹配、子系统功能担负分配合理、管理跨度合理。

(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协调性强

人力资源管理中将各个环节系统协调起来,发挥组织整体绩效:招聘中,注重价值观与文化的匹配;培训中,强调员工技能并加强相关培养;使用中明确员工权责利,并核算岗位效能;考核激励中,加强绩效激励设计和职业规划。

(3)贷款技术克服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不利

贷款技术需要关注四方面内容:基于客户能力的还款能力评价技术、基于客户品质的还款意愿评价技术、基于内部管控的内部操作风险控制技术、基于风险分布的风险分散技术。

(4)产品开发兼顾需求和管控现状

小额贷款业务中需求及贷款技术的特殊性,要求小额贷款产品开发要兼顾简单化原则、标准化原则、适度弹性原则、多元化原则。

3.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1)服务范围:从小额贷款到微型金融

小额信贷作为融资服务,最先被金融机构关注。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丰富及小微组织自身发展,除了融资形式的小额信贷服务之外,小额储蓄(包括自愿储蓄和强制储蓄)、小额保险、汇款、租赁等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在目标客户中也具有较大需求。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供,可以发挥小微金融机构的范围经济效应。

(2)组织类型:从福利主义到制度主义

在实践中,福利主义的小额信贷机构普遍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而制度主义的小额信贷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持续盈利机构。有研究显示,世界上最好的小额信贷机构,在剔除通货膨胀和所有补贴因素影响之后,其资产收益率(ROA)可以达到2.5%,而权益回报率(ROE)超过全球前十名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由福利主义向制度主义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要求实践中的小额信贷成本的有效降低。事实上,国际范围内的小额信贷实践者已经意识到,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应该做的更好,应该由简单复制那些并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所谓“最佳实践”,转向依照具体环境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实验、创新和自我评价。

(3)产品:产品更趋灵活

产品更趋灵活,扩大了产品的适用范围,能够提供满足客户在持续经营期间的各种金融需求。比如,格莱珉银行在模式升级中,对“贷款期限1年期,50期分期偿还”模式进行了完善。升级后的模式,延长了贷款期限(不再局限于1 年)、减少分期还款频次(如将每周还款改为每两周还款)等,使贷款条款更符合客户的经济现实,减轻还贷压力,增强借款人的还款信心和意愿。

(4)管制与评价:利率管制逐步放松,评价机制已成体系

有关小额信贷的利率管制逐步放松,目前为止,除了个别国家之外,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已经放开了对小额贷款的利率限制,由小额贷款机构自主决定利率水平。

国际上小额信贷的评价机制自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建立,经过20余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评价体系日臻完善,最终形成了以小额信贷机构、评级公司、投资机构、捐赠人、评级基金等为主要机构的市场化运行体系,在拉美地区尤其典型。评级机制的建立,改变了小额贷款行业信息不透明的局面,使小额贷款机构更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其向投资者争取投资和融资。不同于传统的信用评级,传统的信用评级关注的是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小额贷款机构评级则更关注小额贷款机构的可持续经营能力,重点是对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进行评判。

4.国外小额贷款市场的价值链

由于小额贷款业务补充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满足了处于中低夹层的客户需求,小额贷款行业快速发展,小额贷款行业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股权、债券投融资活动日渐活跃。最终,形成了投资机构、小额贷款机构和小额贷款客户的资金融通主价值链。

小额贷款业务由于客户和贷款技术的特殊性,形成了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的商业模式,模式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凸显了小额贷款产业链中评估与咨询活动的价值,并产生了专为小额贷款行业服务的特有机构,形成了产业辅助价值链。

二、我国小额贷款市场发展和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1.我国小额贷款市场容量情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社会融资规模也呈稳步持续增长态势并且融资规模占GDP的比重逐步走高,显示经济的发展越发需要金融的支持。

在社会融资结构中,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显示社会融资结构在持续发生变化,社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

分析中国信贷需求与供给情况,可以发现社会融资需求的中间区域缺乏服务,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存在明显的缺口,现存的微型金融领域的供需市场将逐渐由地下浮出水面。在这双重背景下,我国正规小额贷款市场的规模总量将呈快速增长态势。

2.我国小额贷款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1)小额贷款行业与商业银行的主体结构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行业在机构规模和贷款规模在2010年增长迅猛,虽然随后两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全国范围内,机构规模和贷款规模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可以说,小额贷款市场中小额贷款行业的力量将日益壮大。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小微金融业务发展已初见成效,截至2012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8万亿,同比增长16.6%,增速分别比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8个和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总额比例为28.6%。与美国、印尼的数据占比,我国银行业小微贷款占比已经基本达到国际水平,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小微金融已逐步步入成熟期。

(2)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的空间结构

目前,小额贷款行业在各省份间发展呈不均衡态势,通过比较小额贷款渗透度(小额贷款/GDP)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内蒙、重庆、江苏、浙江等地小额贷款行业最具活力,而北京地区活跃度明显偏低。通过观察小额贷款行业投资(三年内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增长率)与效率(三年内小额贷款公司平均杠杆经营水平)的散点分布图可以发现,江苏、浙江、上海处于低增长、高效率象限,说明三地发展较为成熟,而北京则处于低增长、低效率象限,进一步反映了北京地区相较全国不活跃的现状。

(3)小额贷款行业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发展结构

小额贷款行业要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各地互动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发发展特点总结,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

> 小额贷款渗透率与GDP增速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目前小额贷款的总体规模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仍然偏小,并且受经济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较大(政策因素、社会因素);

> 小额贷款渗透率与不同行业的增速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第一产业的发展与小额贷款互动性最强,第二产业次之,均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小额贷款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小额贷款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渗透度、参与度较高,第三产业对小额贷款渗透具有一定抑制性,小额贷款对第三产业渗透率较低;

> 小额贷款渗透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弱正相关关系,与居民储蓄率呈较强负相关关系,说明居民财富积累促进小额贷款活跃,而居民财富管理成熟、货币流通效率的高水平会促进小额贷款的活跃度。

(3)小额贷款行业业务结构

2012年暑期中国农业大学温州“金改”实践队的调研报告称,村民的小额信贷93.8%用于生意周转,只有6.2%的村民将借贷的钱用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单笔平均额度:小额贷款的全国间企业贷款平均额度在100万元左右,自然人贷款在60万元左右;

信用贷款比例:2011年100 强小额贷款公司中有47家没有开展任何信用贷款,有27家小额贷款公司信用贷款占比低于 10%,信用贷款占比高于70%的只有7家。

利率水平:目前我国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 4 倍以内,为了获取利润,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将利率“一浮到顶”,还有些小额贷款公司突破国家允许的界限采取变相办法收取高额利息,名义利率在 4 倍基准利率以内,但通过“财务咨询费”等其他方式提高实际贷款利率,或者在还贷方式上采取等额本息还贷,实际利率高达 40—50%甚至更高,这种情况在国家银根收紧的时候更常见。

3.我国小额贷款市场的价值链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市场投资机构要来自于产业资本;融资机构目前法定的为银行,政策上还没有放开吸储、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等杠杆工具,通过上市筹资路径还在探索。

我国小额贷款评级目前已经在各省份开始试推行,主导机构为当地监管机构,还没有出现独立的第三方权威评级机构。预计根据金融监管的传统理念路径,小额贷款机构日后的各项创新业务均要建立在评级考核基础之上;如果日后公开市场业务放开,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机构需求巨大。

技术咨询机构目前国内活跃的IPC等国际机构市场认同度高,且已经完成了大批量的咨询服务项目。探索适合国内的小额贷款技术仍是市场的关注热点,目前国内的咨询公司、商业银行虽开展了部分尝试,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咨询服务产品。

4.我国小额贷款市场发展与经营模式

中国市场的深度足够大,是我国小额贷款市场发展的基础。

篇2

关键词: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涵义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法律未对其做出定义,2007年施行的《物权法》第125条在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出了明确界定。该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总体情况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为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转比例达到26%,比2008年底提高17.1个百分点。我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824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9%,高出全国2.8个百分点,是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比重较大的10个省份之一,比2010年年底的1313.7万亩增长了50.9%,增速居全国第二。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达到326.2万户,占家庭承包农户数1978.5万亩的16.5%,比2010年上升4.82个百分点;签订流转合同220.62万份,涉及流转耕地1308.2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长40.8%和79.3%;签订流转合同占流转总面积的67.6%,高出全国6.5个百分点,比2010年增加了9.8个百分点。我省部分涉农机构开展了与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的贷款业务,共发放涉及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贷款余额10.57亿元。从放贷银行看,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三权”抵押贷款主要集中在涉农机构;从贷款对象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在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从贷款用途看,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从区县分布上,不同区县推进力度不同,我省四个改革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相对发展较快。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的问题

(一)抵押权难实现。首先从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后,不能改变所有权性质和用途,其次缺乏真正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需要各方自行协商实现。因此,当贷款无法收回时,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处置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抵押物价值难确定。一是未成立相应的专业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二是没有建立对农村土地价值对应的标准;三是银行业机构难以准确认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际价值,发放贷款的额度控制较低。

(三)贷后管理难。银行发放贷款后为保证借贷资金的安全,一般会选择监督资金的用途和项目的运行情况。但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从事农业生产,项目地址在农村,但大部分银行的业务重心在城市,进行贷后管理的成本很高而使得银行可能忽视或放弃贷后管理。

(四)贷款风险难以掌控。一是农业生产是受自然条件约束,受政府管控严格的产业,农产品价格比较难预测。二是操作存在风险,在对贷款项目的审查过程中存在忽略某些环节,如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价值评估不够规范。三是我国还没有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设立专门的法律文件,真正发生纠纷时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

(五)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村中、小额贷款的收益和成本同所承担的风险不成正比,并且由前面分析可知,抵押物变现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之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业务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往往更看重大企业,更注重大额业务,而忽视小企业,对农民的创业贷款更是慎之又慎。

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环境优化

(一)完善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因《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抵押处置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为配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工作的全速推进,先行先试,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相关产权的法律框架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出台较为全面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抵押性,以便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推进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二)建立土地流转市场。首先,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能够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形成规模化经营,更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其次,当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金融机构能够及时的变现抵押物从而获得补偿,并且有正规的、统一的流转市场也会相应的降低交易费用,这是提高金融机构放款积极性的有力举措。最后,也有利于有关部门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监管。

(三)设立专业评估机构制定评估标准。设立专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机构,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价值评估制度。此制度需考虑两点:一是政府应出台评估标准细则,对不同等级的农村土地制定相应价值标准以供参考;二是成立独立的抵押价值评估机构,结合实际,根据农地的地理位置及其他条件,综合农地流转价格,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操作办法。

(四)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淡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农村社会体系尚未完善之前,可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设定一定的限制,以保障农民免于破产。二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风险防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能会带来四种风险:经营风险、转移风险、贷款风险和社会风险。在这四种风险中,经营风险、贷款风险是社会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转移风险是社会风险的直接原因,因此,控制经营风险是关键,而控制转移风险则有助于缓解社会风险。

(一)引导资金流向。生产决策直接影响经营风险,农业生产的核心是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各级政府建立农业信息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建立县乡两级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收集、整理和各种农业信息,从而引导资金流向。

(二)自然灾害预测与预防。政府要对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一方面使得农产品抵御灾害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还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措施:(1)加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提高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完善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对农业经营者进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3)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气象部门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完善多渠道的气象信息。

(三)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由于高风险、高赔付率,赢利低,商业保险在农业领域不活跃,保险的范围和种类十分有限。所以应该深入贯彻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组建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此外,还可以发展合作保险方式。行业性、地区性的合作保险组织以互助共济为目的,不追求赢利,但可以降低成本,是解决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为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来推动和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野.《农民融资抵押制度创新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0年

[2] 赵耀华.蒲勇健.《博弈论与经济模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王德霞.2014年:《对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及改善对策的探析》,《时代金融》第 1期

[4] 刘磊.2013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与凤冈实践》,《区域金融研究》第4期

[5] 黄向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及金融支持:几个案例比较》,[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

篇3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为互联网产业的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作为时下最受欢迎的网络服务,宽带业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大量信息的需求,而且对于促进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联通公司为例,从市场分析角度入手,对其营销策略展开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 北京联通 宽带市场 营销策略

前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宽带产业一方面关系着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宽带产业的销售策略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北京联通公司的宽带市场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其营销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期为联通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帮助。

一、北京联通宽带市场分析

(一)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虽然宽带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规模、高质量的经济产业,且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即需要有强大的运营能力和雄厚的资金支撑为其发展提供保障才能维持行业的正常运作,但与投入相比,资金、技术等长期回报相当可观。因此,包括北京联通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涌入宽带产业,从而在产业内部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目前,北京市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包括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且上述公司几乎将全国所有地区的骨干网、城域网以及接入网络涵盖其中,并利用趋于同质的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着宽带服务。与此同时,电信通、宽带通、长城宽带等二级运营商的批量出现,也快速拉低了宽带市场的价格。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公司自身的发展提供着压力与动力的双重刺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合理契机[1]。北京联通的宽带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二)用户需求分析

对北京联通的客户进行分析可知,现阶段公司的客户主要分为家庭客户和集团客户。家庭客户需求特点:普遍仍为接入互联网,对带宽有一定的要求,且对价格较为敏感,对宽带增值业务尚无明显需求。集团客户的需求特点是:需要以高宽带、共享的上网模式为支撑,利用大量的计算机终端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帮助用户解决Internet方面的相关问题。高校内部的宽带市场需要的是一种既廉价又高速的上网模式,使其为不同教学、生活区域提供密集型的网络服务。因此,其所需要的是一种廉价的上网方案,从而满足校园网络建设的具体要求。且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校园免费WIFI的需求已经成为主流。可见,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分析,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具体需求已成为北京联通在宽带市场发展的重要方法。

(三)市场外部环境分析

北京联通市场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了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通过对宽带市场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可知,虽然我国GDP总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分配关系仍然存在着不合理性,使得宽带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其GDP比重低8个百分点左右,这不仅对宽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对于联通公司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再以技术环境为例,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联通宽带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但关于产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仍然需要以国外先进技术为依托,这种对国外技术长期依赖的现象使得以北京联通为代表的宽带市场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2]。

二、北京联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一)产品策略研究

目前,北京联通宽带产品策略主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通过对具有较高需求度的产品进行分析,进而开发出符合广大用户多方面需求的相关产品。在产品策略方面,北京联通尤为注意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例如大力推进光纤改造,针对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校园客户采取不同的宽带升速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标准,并创新推出各类宽带增值服务等。由此可知,高品质的网络及良好的服务为北京联通宽带产品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分销渠道研究

现阶段北京联通宽带产品的销售,主要以营业厅(含网厅)直销及驻地渠道为主。公司在繁华商圈及居民密集区域开设营业厅,由公司的营销人员向客户进行业务销售。而对于其中的细分区域,北京联通则在相应的地区设立以驻地营销、服务为导向的分销渠道,从而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更多渠道,提高公司的整体利益。这种多元化的分销渠道不仅为联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内、外部营销环境,而且对于宽带产业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价格策略研究

截止到2013年年末,北京联通宽带用户已超过400万户,且宽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60%以上。随着竞品运营商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宽带业务的维系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宽带市场化运营的成熟,北京联通的产品体系已逐步从“单宽带”向“融合业务套餐”迈进。在宽带提速不提价的前提下,将客户固话、宽带、手机业务进行打包销售,真正做到“产品增价格不涨,服务多价格不提”的价格策略,逐步稀释前期宽带高价格的风险,将实惠真正让给客户,让客户从“感受到服务”,变成“感受好的服务”。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定价策略,从整体上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北京联通公司的宽带市场进行分析,又从产品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以及价格策略等方面对该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可见,未来加强对北京联通公司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研究的力度,对于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影响因素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实地调研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不断深入,融资渠道狭窄弊端越来越明显,且已成为农村金融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关键因素。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凸显的同时农村土地潜在的融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造成资源浪费。鉴于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开展势在必行。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已经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组织体系构建和风险管理研究方面有很多建树,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问题,国内外文献中学者和业界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但是,关注的研究领域还不够全面,如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价值衡量与评估问题等。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转变多样,农村体系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抵押贷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二、文献综述

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指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抵押、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承包方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的、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贷款。

在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层面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调查》一文中指出,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在法律和制度上已经破冰,但在具体的业务实施中存在障碍。孙志博(2011)基于江西省农村存款、贷款、农民人均收入以及农业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对江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张莉(2009)提出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建立农地金融体系的基础,但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明确,农地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实施。在此基础上,张莉构建了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基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组织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李韬(2015)基于Poisson Hurdle模型的微观经验考察,将农户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响应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小农户对于该种贷款方式响应更为积极,但该种贷款方式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资金需求仍有待研究。卢冲(2013)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户行为影响机制模型,指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受农户的行为态度(路径系数为 0.40)和主观规范(路径系数为 0.37)的影响较大。安海燕(2015)以态度三维度理论为指导,将农业主体对土地抵押贷款的态度进行分析,并将态度分为行动态度、认知态度以及情感态度,发现农业主体的政策参与感较低,对土地抵押贷款政策认知偏低并对土地产权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惠献波(2013)通过实地调研指出农民的贷款主要需求来自生产性消费,而在贷款方式的选择上,相对于担保,更多农民会选择土地抵押,同时高成本信贷约束了农民的贷款意愿。黎翠梅(2015)基于对湖南省8个地区的调查,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指出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对农户参加贷款意愿有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农田设施状况以及耕种意愿对农户参与贷款意愿有负向影响。

三、江西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现状

现已实行的江西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抵押类型主要分别两种,分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抵押贷款。

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贷款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被作为债权的担保进行抵押贷款,若发生不能按时清偿债务的情况,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在这种方式下,农民可能将承担无法履行债务时失去土地的风险。

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是以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作为担保物进行贷款,并应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政府部门进行登记。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金融机构可收取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并转让清偿债权或控制承包人的农作物销售合同,要求买受人将款项交付债权人,或者直接控制农作物,以拍卖、折价、变卖方式清偿债权。

2014年起,江西省开始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其率先试点县市为江西省九江市、铜陵县、新余市、安义县等,2015年江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逐渐扩展至全省所有设区市。2015年第一季度末,试点地区共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664万,较年初增长了25.65%。铜鼓县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全省首家推出此项业务的金融机构,业务试点一年以来,截止2015年6月,该县农信社分别给予10户规模化生产经营企业及种植大户10万~200万元的授信额度,总计约320万元。

四、江西省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在南昌市发放了三百零四份问卷,收回了二百六十三份,其中75.67%是有效的问卷。先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做出如下分析:

问卷的第一大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调查情况反应,约41%的被调查者是女性,59%的被调查者为男性。而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占77%。关于调查者的经济收入来源,三十到四十岁的小农兼业约占26%,四十一到五十岁人群42%为小农兼业,六十岁以上的收入87%主要来源于小农兼业,仅13%为纯农业生产。数据反应,以小农兼业作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年龄段重点分布在四十一到五十岁。关于家庭借款经历,在223名回答者中,有借款经历的约占55%,这中间因农业生产需要借款的约为22%,因创业需求借款的约为13%,因生活消费需求的约为62%,其他占3%。数据表明关于农业生产贷款农民存在一定规模的潜在需求。

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农民的贷款需求和意愿的调查。

据问卷反映,42%的农民有贷款需求,38%的农民听说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而在贷款途径方面,72%的农民选择熟人或亲戚借款,20%的农民倾向商业贷款,仅5%的农民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听说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民群体中,五成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方式的风险持保留态度,三成认为这种贷款方式风险低能够承受,两成表示这种贷款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但对自己影响不大,同时,56%的农民表示在未来有资金需求的时候愿意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44%的不愿使用的农民中,五成农民表示对政策不太了解,不放心新型贷款模式,三成农民认为没有能力支付贷款中的各项费用,两成农民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对于其他贷款方式太过复杂。

(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1、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推行力度不够,农户对此认知缺乏。经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38%的农户表示只是听过该政策,但对具体内容不熟悉,也未听到过正式的普及和宣传。在44%的不愿使用的农民中,五成农民表示对政策不太了解,不放心新型贷款模式。另外不少农户口头表示若对该政策实施办法有更准确的了解后会考虑通过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来融资。众多农户对贷款门槛、偿还方式、逾期违约处罚等多方面仍具有疑问。

2、金融机构程序繁琐、执行程度

南昌县已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主体以银行为主,较少商业金融机构承办。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对该政策推行较为积极,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同时数据也表明大部分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农行和农商行进行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开展现状暗示现金融机构执行程度较低,农户选择的空间也相对较小,影响该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同时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程序繁琐复杂,农户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多,并且审批时间较长,需要三到四个月左右。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影响农户对经营权贷款的选择。

3、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

通过数据我们可知,在44%的不愿使用的农民中,三成农民认为没有能力支付贷款中的各项费用。在听说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民中,五成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方式持保留态度,其中30%农户表示因担心该贷款利息高、风险高等因素而拒绝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现在我国大部分农户仍以土地作为生计工具,对土地的依赖性过高,同时偿还贷款对他们来说仍是一笔经济负担,以土地作为抵押品使他们害怕贷款未能及时还上后失去土地。

4、小农经济对资金的需求

我们从获取的数据中了解到,南昌市家庭农场共7920户,农业部门认定60户,工商部门注册7860户。在7920户家庭农场中,有2401户从事种植业,有5094户从事养殖业,320户种养结合,经营耕地总面积达9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4.1%。这些数据表明走访地区的经济作物耕种方式以小农生产为主,科技化水平不高,这符合我江西省农业耕作区的典型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被采访对象中,只有个位数的人员进行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申请,其中,67%的农民欲将贷款用于购买农业生产机具、运输工具和生产设施配套。22%的农民将用来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苗、农资、服务等资金需要。因此通过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资金主要作用于提高农业精细化程度,而不是扩大再生产或科学化生产的改革,农户以“靠天吃饭”为主,年收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状况。农户收入不稳定,逾期违约的风险大。另外小农生产对资金的需求降低,农户无积累资金、科学化耕作转型的想法。

(三)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综合评述

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具有较大的潜在需求,但仍有不少现实条件成为影响农户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因素。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应从政府、农户、金融机构三方出发,进行相应的改善。此次调研中我们以南昌市为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与全国其他地区在经济水平、农作物的经济收益等当面仍具有一定差异,以上统计数据及分析情况仅做参考,落实到具体地区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惠献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四个试点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22-26

[2]孙志博.江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42-43

[3]安海燕.农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态度[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34

[4]张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分析[D].中南大学,2010:56-67

篇5

[关键词] 银行风险;不良贷款;指标体系;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一、对我国银行风险分析

资料显示,高不良贷款比率、低资本充足率使得中国的银行体系异常脆弱,风险很大。而银行业的低资本充足率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要尽快降低银行风险,只有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合理发放贷款,提高银行管理层和信贷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要提高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能力,较准确地把握贷款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而为银行是否发放贷款提供决策服务,减少不良贷款所造成的损失。

二、站在银行角度构建对现金流量表分析的指标体系

(一)从理论上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现金流量表为主,适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形成三张报表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

银行分析贷款企业会计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考核该企业的获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从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说明来看,现金流量表分析评价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获现能力评价。只有偿债能力而获现能力较差的企业有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来骗取银行的信任。因此获现能力应是第一位。我们可以构建由获现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质量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成长能力分析所组成的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体

(二)分析指标

1.获取现金能力分析指标

(1)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净现金流入÷主营业务收入

注:净现金流入主要指经营活动产生的。该指标越高越好,一般不会大于1。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所表达的实质是作为每股盈利的支付保障的现金流量,因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越高越为股东们所乐意接受。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目前同业平均全部资产回收率为6%,越高于这一比率说明该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越好,若低于6%,应对资产的营运指标和账款的回收情况作进一步关注。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包括现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流动资产现金比率、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等。

(1)现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或超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对于债权人银行来说,现金比率总是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而对企业来讲现金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其盈利成反比,企业不应保持长时间的高现金比率,一般应在0.5—1为好。

(2)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这一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负债的比率,根据负债的构成,该比率可以具体演化为下列3个: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①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长期负债 ②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⑧

这3个比率分别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偿还短期、长期和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3)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比率至少要等于1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及偿还债务。当然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就越强,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4)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到期债务本金及利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本息,企业必须对外筹资或出售资产才能偿还债务,比如借新债还旧债。(5)资产负债率

用来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表明负债在整个筹集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用以衡量企业的债务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对一个企业来讲,资产负债率一般以33%为安全点,以50%为临界点,如果达到了70%左右就不正常了,因为负债比率越高,企业的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低,风险就越大。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一般以100%为警戒线,超之意味着企业资不抵债,将面临破产。企业不是债务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佳,资产负债率为多少是合理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处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能会高一些,这样债权人会得到更多的杠杆利益。但是,作为银行负责人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比率时,一定要审时度势,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得失,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3.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分析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盈利能力分析的补充。是指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对银行来讲,能否给申请企业发放长期贷款,眼光要放远。既要分析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又要分析其盈利质量。盈利质量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指标:

(1)盈利现金比率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就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在分析时,还应结合企业的折旧政策,分析其对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2)营运指数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经营所得现金(营运资金)

它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与经营所得现金的比值。经营所得现金是指经营活动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

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一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营运指数反映企业营运管理的水平和收益的质量。营运指数等于1,说明经营所得现金全部实现;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经营所得现金被营运资金占用:营运指数大于1,说明一部分营运资金被收回,返回现金状态。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良好。  4.发展潜力(财务弹性)分析指标

篇6

【关键词】个人贷款;优化;营销策略

个人经营贷市场在当前同类产品名目繁多,产品趋同性强,各银行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个人经营贷款在零售贷款业务中的比重,顺利实现零售贷款业务转型,现成为各银行关心的问题,也是当今有前景、有发展的一项银行业务。

一、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发展环境与现状分析

在银行业积极寻求转型路径的当下,个人经营性贷款成为众多银行重点发展的一项业务。2011年以来,国内信贷规模持续紧缩,房贷调控力度加大,银行希望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个贷中更高收益的其它贷款配置。而银行在个人经营贷款领域议价能力较强,利率相对较高。且发展个人经营贷款还可以带动诸如网银、日常资金结算和财务顾问费等其他中间业务收入。个人经营贷款市场盈利空间广阔。因此,国内多数银行把发展个人经营性贷款作为战略转型的“新宠”。随着市场的需求,国内银行频频发力个人经营贷款市场。各大银行无论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开始进军个人经营性贷款领域,也纷纷相继推出个人经营贷款产品,因而国内个人经营贷款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且在个人贷款业务增长快速的同时带动个人零售业务的迅猛增加。

二、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的优化

目前,我国各银行应在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方面逐步梳理了营销服务理念,积极开发、推广新的产品,丰富个人经营贷款种类,并拓宽营销和售后方面的各种渠道,采取多样方式实施营销,使个人经营贷款业务平稳快速的发展,成为银行有市场竞争力的信贷产品。然而,国内银行在营销理念、手段方面还过于简单,品牌意识还没有充分认知,内部运作中如管理、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客户细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欠缺仍然明显,使个人经营贷款发展显现出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水平不够。为了促进我国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银行需要树立提高客户价值的营销理念,实施战略性的营销;要强化品牌建设,创建并持续推广自己的个人经营贷款主品牌;对当前市场中的个人客户进行细分,做到营销工作有的放矢;要加快产品创新,注重客户对产品功能的了解,使个人经营贷款能真正被广大客户所认知和接受;在营销工作中,还要进一步丰富营销方式,改变传统的和单一的营销手段,实现营销工作多样化,并辅之以渠道扩展。在改进银行自身营销对策的同时,还要做好保障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培育良好的信用观念,从而有效降低信贷业务信用风险;为了实现信贷资产充分流动,有效提高贷款运作效率。就银行自身保障措施而言,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完善组织架构、提高人员素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的风险防控并建设高水平电子化系统支持,有效地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三、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分析

(一)大型市场商户金融营销方案。该方案适用于商户在大型市场租赁或购买摊位经验商品销售的商户,这些商户具有稳健升值、转租频繁的特点。通过设计组合金融产品,为商户提供融资,包括个人循环授信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存货质押贷、应收账款融资、大型批发市场经营权质押融资、市场担保融资等,同时可带动诸如财务顾问、理财、网上银行等一揽子金融业务。

(二)大卖场供应商金融营销方案。该部分客户多为长期向大型超市、专业零售卖场供货的优质小企业。从供货链上下游关系看,大卖场的上游供应商多为小企业或销售商,其资金实力较弱,大型卖场提供的付款周期内一般会产生资金周转困难问题,针对其存在短期应收账款的情况,可以大型卖场和上游供应商组合授信的方式提供包括应收账款融资、票据贴现、订单融资等。

(三)园区成长型企业金融营销方案。该方案向入驻园区的生产型企业量身制定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与园区管委会或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对园区内的企业实现批量开发。与园区管委会洽谈对园区内企业的意向性合作额度,建立平台,选择园区内的成长型企业进行授信。方案包括园区支持型融资、资产回购式融资、联保贷款、工厂标准厂房按揭、信用证等产品,对专利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采取专利权质押融资等。

(四)特色连锁经营型企业金融营销方案。该方案适合直销式经营、直营式连锁经营以及特许加盟连锁经营三种经营模式在总部与连锁商铺的金融服务方案,包括连锁餐饮、连锁化妆品、便利店、连锁服装、连锁酒店、连锁建材市场等。在连锁企业的运营前阶段,提供装修按揭贷款、分期还款商铺融资、商用房按揭贷款、保证贷款等;在运营阶段,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流动资金贷款、循环贷款、存货质押贷款、采购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在账户和资金管理服务商提供网上银行、现金管理、公务卡等产品。

四、结束语

本文对当前国内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理清当前银行业开展个人经营贷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业务优化的方式以及解决策略;从市场营销定位、营销渠道拓展、营销管理优化等角度对国内银行如何更好的开展个人经营性贷款营销,创建品牌,提出了营销策略;最后对国内银行开展个人经营贷款各环节遇到的风险进行了把握。

参考文献

[1]宋焕茂,应海卿.量与质的突破――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台州分行加快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纪实.《中国城市金融》,2007

篇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在活跃经济、吸收就业人口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大力扶持,不过随着小微企业的不断增长,大型金融支持不足的瓶颈越来越突出,小额贷款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小额贷款公司通常来说指的是那些不吸收公众存款,只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它们具有比银行更迅速、更便捷的优势,不过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模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它的发展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为更好地发挥其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作用,有必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分析

1.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范围

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当前的政策法规,其经营范围主要有发放贷款,另外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咨询活动。而与贷款有关的对象、利率、额度等方面的各项细节都有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同时法律也规定小额公司不得开展或变相开展吸收存款的业务,另外洗钱和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也在严格禁止之列,一旦发现从事这些违法行动,轻则警告和限期整改,重则停业整顿和关闭[1]。

2.小额贷款公司的对象选择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作为银行的一种补充,因此其业务开展的对象主要面向银行所忽视的群体,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进城务工人员等。

3.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水平

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水平受到银监会的监管,规定其利率要控制在基准利率的0.9至4倍之间,而实际上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通常在基准利率的3.5至4倍之间,另外,它们还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4.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非常重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通常它们都根据不同的信贷产品制定有相应的信贷政策,在放贷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客户满足各项要求后才会对他们放贷。为防止因客户失去偿还能力而使公司受到损失,很多小额信贷公司还采用个人房产抵押、多人联保等方式来加以防范。另外,它们在贷款期间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客户的信用记录及经营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终止贷款,收回信贷[2]。

5.成本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规模小,竞争力相对弱,因此对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视,那些经营情况比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通常都有一套高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如里面的员工尽量身兼多职,很多员工都是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是岗位的多面手。同时在招聘方面,重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轻学历,倾向于招那些实践相对丰富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中专人员。

三、当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的弊端分析

1.无法吸纳存款

由于政府的政策严格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贷款,不能吸收存款,这导致不少小额贷款公司在后期的经营中由于缺乏足够且成本较低的资金而陷入发展甚至生存的危机。而相应的,由于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对小额贷款的需求非常旺盛,加上放贷手续简便且门槛低,很多小额信贷公司在开业不久其放贷额就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它们的注册资本金了,这样“出”远远超过“进”的状况如果长期下去,小额信贷公司将面临破产的危机[3]。

2.经营风险较大

由于小额信贷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些群体的信用等级普遍不高,而且很难对它们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这些情况导致不少小额贷款公司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

3.优惠政策不明确

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小额信贷公司的政策法规更多的是对其进行规范化,要求其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和金融方针来开展业务,而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是否享有国家给予金融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则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这样就无法为银行及税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放贷及征税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4.运营成本高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客户是那些信用级别不高且难以进行风险评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而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又要控制好经营风险,因此必须对这些客户进行仔细筛选,尽量保证客户的质量,能够具备良好的还贷能力。因此,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不在贷前的审批环节以及贷后的管理环节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进行控制,推高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成本,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四、小额信贷公司未来的走向分析

根据小额信贷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对金融业的调整趋势分析,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将会有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1.继续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在原来的经营范围内开展活动,侧重于贷款发放业务。这是在短期内还将持续下去的一种情况。

2.还是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存在,但经营重点转向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咨询业务模块。

3.还属于小额贷款公司,但随着监管政策的放松,经营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保险、委托贷款等业务。

4.转化成村镇银行。改变公司性质转化成村镇银行,从而具备吸收存款的业务,这是小额信贷公司所梦寐以求的,不过这条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8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于2008年在浙江省部分县(市)开始启动①,两类机构均面向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运行三年时间来,对改进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经营宗旨和市场定位基本相同——即服务于微小企业与“三农”经济体。由于两类机构在股权结构、法律地位和企业性质的不同,使其在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客户群体、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现就浙江省南部a县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作一比较分析,希望从中揭示两类机构各自利弊,为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小额信贷背景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人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小、无担保、无抵押。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随着近年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小额度的持续信贷服务活动在农村金融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持续发展的农村民营经济是浙江省内小额信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是这种农村民营经济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无法得到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巨大的融资缺口也由此产生。随着以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机构出现,合法、规范的民间小额信贷业务正式登台,它打开一条民资“输血”企业的合法渠道,为资金匮乏的“三农”经济体和微小企业带来帮助。

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对比分析

(一)经营模式

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必须为银行业金融机构②,其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均由发起银行派遣,经营方式、操作流程、内部管理制度沿用主发起银行的业务模式,可以说是大银行“克隆”一个小银行,或者说是银行延伸的独立核算的网点。由于股权结构所限,村镇银行是在主发起银行完全控制下经营,很难改变主发起银行固有的经营模式,其董事会和高管人员同样是在主发起银行股东控制之下,以执行者身份履行职责,自主经营空间有限。小额贷款公司由民间资本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最高权力完全归属于全体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团队分工明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对独立。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方式没有可以套用的固定模式,完全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相关制度,着力于金融服务创新,体现经营的灵活性。

(二)经营理念

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由主发起银行主导,而主发起银行往往受银行业固有的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习惯沿用面向传统银行客户的风险考核框架对村镇银行或者小额贷款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风险考察。对外使客户感觉村镇银行融资门槛并不低,对内在经营团队中形成风险控制至上的“零容忍”企业文化,容易遏制村镇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内生动力,导致村镇银行在现阶段无法很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的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拥有相对自由的自主经营权,以a县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股东均为长期在a县进行生产经营的民营企业,由于股东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均遇到过不同程度融资难的困境,对于广大微小企业及“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感同身受。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更愿意选择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经营理念,解决微小企业及“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与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业绩考核方面,a县的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在所制定的业绩经营奖惩办法中,对经营团队实行信贷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双重考核,注重资金使用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同时提升,坚持以效益为基本前提,为信贷风险的发生留足缓冲空间。

(三)服务意识

村镇银行在客户服务上借鉴主发起银行的一整套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在受理贷款的过程中相较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专业化、流程化、职业化。村镇银行的营销导向决定了其存款与贷款并重的任务指标结构,一笔贷款是否发放成功与客户经理的经营业绩不完全挂钩。以a县某村镇银行为例,一笔贷款审批流转周期在一周左右,而客户经理对放款成功与否并不是十分关切,导致客户在借贷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容易缺乏主动权。小额贷款公司在服务方面更能体现“草根金融”机构人性化、平等化特性,作为扎根于农村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面对广大乡镇居民和村民,在服务过程中更直接、更直白。在a县的某小额贷款公司中,客户上门咨询借款意向往往是直奔总经理办公室,以平等的商务交易关系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通,一笔贷款从接洽到成功发放在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

(四)客户群体

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的市场定为小额、分散,服务对象为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但是由于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差异,具体的客户群体有较大区别。村镇银行主要面向专业的农、商贸市场,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则利用股东及经营团队成员的社会关系,通过多渠道了解借款人及担保人。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在利率定价方面是村镇银行1倍左右,其客户群较村镇银行更加不固定,客户群体主要是短期急需资金周转或者新创办的微小企业,以及优惠利率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种植业。由于涉农贷款以保证担保贷款为主,贷款对象均为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不可测的自然灾害因素,贷款风险大,而户数多、面大、分散、区域广,贷款发放和维护成本高,就目前a县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规模和资源的限制下,难以发挥明显作用。

(五)人力资源配置

村镇银行的经营队伍由主发起银行派遣,注重团队人员的存款资源,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队伍注重行业社会资源和工作经验。村镇银行在大银行的支持下,保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和人员管理机制,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人员培养机制,仍是靠师傅传帮带模式下信贷管理经验的言传身教,比较适用于小集镇农村客户的交流,但是缺少现代金融管理知识。

三、几点启示

(一)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小额信贷模式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不因为贷款风险高而“因噎废食”降低资金使用率,这是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在经营理念上的最大差别。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融资难问题,究其根本源自传统金融机构在其风险框架下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需求,但这并不能否认农村金融市场潜在的商业价值。小额信贷并非传统商业银行观念中无利可图的业务,在当前城市中、高端金融市场已现饱和疲态的情况下,它在农村市场开创了一片“蓝海”,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一样能够融资过程中创造出持续的商业价值。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判断,国家才推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定位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机构。因此,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小额信贷的发展源自农村金融市场,只有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跟随其变化不断完善更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思维定式是发展小额信贷的核心

对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而言,其自有资本少,在品德、才能、企业经营的持续性等银行用作借款人信用分析的关注点往往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规范性差,具有个性化和高隐蔽性的特征,因而传统商业银行在为其融资时注重提供抵押担保。然而抵押担保实际上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从另一角度来看是不愿意承担适当信贷风险责任的体现,这是与传统商业银行过度强调“零风险”有密切关系。但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普遍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没有财务报表,甚至可能没有账本,要在这些传统商业银行眼中的“垃圾客户”中找到价值,首先就应该打破其风险管理的思维定式。因此,小额信贷不应该过分倡导零风险的理念,更应该对还款采取灵活的态度,注重对借款人的经营业务分析,强调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和还款能力的过程把控。

(三)建立标准规范的企业运行机制是发展小额信贷的保障

面向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的小额信贷,呈现出单笔放贷金额小、个性化强、手续复杂的特点,相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来说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同时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资产总量小,抗风险能力低,且无财产抵押,理论预期违约率高,导致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因此,搭建一套符合市场需求导向、富有创新内生动力、公开、透明、可量化的企业运行机制,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化的业务流转,将能够有效降低业务成本且覆盖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同时,量多面广的小额信贷要求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做保障,结合实践操作中具体的案例式教学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保障团队人员能保持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开拓小额信贷市场。

注释:

①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末《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200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②2009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准入条件、改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监督管理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必须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

参考文献:

[1]李树杰.孟加拉格莱珉小额信贷银行二次创业的经验[j].金融经济,2007(3下):56-57.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国内生产总值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地全球性发生,对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的商业银行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到冲击。众多案例中,当属2008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最为耳熟能详,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不断加剧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国的蔓延,最终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银行业的巨额不良贷款,由此可见不重视银行贷款的违约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不良贷款不仅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还是制约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国民经济、金融风险和企业的正常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有效控制好不良贷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良贷款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措施。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改善企业的经营结构,加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日后的经营保证了充足的资金。完善不良贷款资产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给商业银行带来额外的流动性和改善资金状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及发展现状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2008年商业银行贷款统计分析,银行贷款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总额之中占了高达90%左右的比例,并且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大部分周转资金都是靠贷款来缓解,这就会给银行带来巨大压力。企业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偿贷情况。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亏损面逐年不断增加,这就使企业贷款的偿还失去了保证。

不良贷款恶性循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自身的经营存在很大问题。对贷款项目不负责、对企业偿还能力、贷款运行质量缺乏仔细探究,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影响着不良贷款负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的潜在危机。

如今,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已经困扰着银行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没能很好的缓解适应过来而面临窘境。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和干预下,企业得以从商业银行进行贷款来摆脱所处的困境。但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部分企业惨遭淘汰。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就产生了巨额的无法收回的贷款,从而形成呆账、坏账,不良贷款不断地上升,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压力。下表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网站。

表2-1列出了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总资产或总负债来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所占有的比例在40%以上,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只占不足20%,使得我国金融与银行业的比例严重失调。出于对国家支持的信任,大多数人都把资金聚集在大型商业银行,许多企业也向大型商业银行贷款,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也都齐集在大型商业银行。如下表和图: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阻挡了银行的改革。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1.从企业主体来看

(1)企业的亏损给商业银行造成沉重的历史包袱

20世纪80年代初,国有企业在市场处于竞争劣势,出现逐年亏损的状况,国有企业的亏损本应由财政补贴来填补,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贷款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这就造成了企业资金来源单一,对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而商业银行不断向企业放款,就会产生质量不高的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商业银行不但要承担企业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还要承担居民存款的存贷利差,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

(2)企业经营状况不良、信用观念不强

现在全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呈现经营亏损的状态,并且都表现出了共同的特点:经营性负债过多;需要挪用的资金数额过多;待处理流动资金过多;难以顺利回收亏损企业的贷款。近来,部分企业出现盲目负债的现象,仅仅靠增加投入来支撑经营,不考虑自身的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盲目投资、投资主体的不明确会使企业负债越滚越大无法偿还。

2.从商业银行主体来看

(1)商业银行风险评价能力不高

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产权不明确等原因造成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价能不高的困扰。政府虽然帮企业在商业银行提供国家信用担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致使商业银行主观上对贷款不敏感,再加上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和道德风险导致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得不到很较好控制。

(2)银行经营管理存在失误

商业银行对贷款项目的审查不够认真负责,对某些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没有做深入调查与分析造成贷款项目决策的失误。贷款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没有划分清楚债权利的界限。而且贷款下批以后的使用质量并未得到良好的监控,缺乏后期跟踪工作。商业银行自身的责任约束不力,既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操作规范,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有效措施,主观随意贷款很多。并且商业银行之间也缺乏相互协作,过于注重自身的业务竞争和利益,彼此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不利于银行业的整体经营。

(3)商业银行防范措施和风险意识不强,并缺乏法律规范

商业银行对不同贷款分类评估的定量标准缺乏明确性,定量不标准就无法进行贷款的标准化,造成贷款的随意性发放,增加不良贷款的产生。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管理也较弱,没有一套成熟的贷款信息管体系,无法全面反映贷款信息的内容,无法加强对贷款信息的管理,对贷款信息的审核就缺乏有效性和真实性,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无法掌握,贷款就会产生巨大的风险。

制约商业银行的有关法律实施力度不大,因为在一定范围内,难以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很难实行有关法律赋予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无法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且抵押担保也缺乏相应的实施力度。因而缺商业银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就会出现押而不抵,担而不保的现象。此外,抵押物的变现能力不强,不但难以拍卖,而且不一定能抵偿债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模型的建立是根据谢冰(2009)[7]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多组数据,可直观、快速分析出三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可以准确的计量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与拟合程度的高低,提高预测方程式的效果,建立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3-1)

其中,Y为不良贷款,X1为国内生产总值,X2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3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4为进出口总额,X5为财政收入,X6为货币供应量M2。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则是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M2)六个指标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影响因素。

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零售额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2009至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摘录下来的统计数据,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M2)分别是从锐思金融数据库和国泰安金融数据库中摘录来的统计数据。

(三)计量模型分析及分析结果

1、方程估计

根据公式(3-1),建立优化模型:

图3-1所示的估计结构显示,回归方程拟合优度R2=0.874583,F统计量=24.4069,其相应的概率值较小,说明回归方程整体上比较显著。但是,在5%的检验水平上,只有1/X4的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较小通过了t检验,1/X1、1/X2、1/X3、1/X5和1/X6的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较大,没有通过t检验,而且1/X1、1/X4和1/X5的回归系数都是负数。这些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使用EViews对1/X1、1/X2、1/X3、1/X4、1/X5和1/X6之间进行先关分析,这里因为EViews工具的限制,分别把1/X1、1/X2、1/X3、1/X4、1/X5和1/X6名为G1、G2、G3、G4、G5、G6,得到如图3-9所示的相关分析结果。

图3-2 各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图3-2所示的相关系数矩阵显示,解释变量1/X1和1/X3、1/X2、1/X4、1/X5和1/X6之间的相关系数非常高,因此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先分别拟合Y对1/X1、1/X2、1/X3、1/X4、1/X5、1/X6的一元回归,得到如下表3-8所示的一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每个回归方程只给出解释变量系数估计量、t统计量的概率值P以及拟合优度R2。

表3-4所示的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Obs*R-squared=4.159611,相应的P=0.051399,大于检验水平,表明不存在自相关,通过上述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整体上是显著的。

由图3-5分析结果,系数估计的t统计量值,其相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000、0.0000、0.0170.回归方程R2=0.9105,F统计量=81.3919,其相应的概率值P=0。000000.在5%的检验水平下,1/X6、X4、1/X1的系数估计值的t检验都很显著,方程(3-5)是消除多重共线性后所得到的估计结果。

根据以上各表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因素指标的t检验值、F检验值都是比较理想的,优化后的拟合优度R2达到了0.9105,同时模型也经过了异方差检验和一、二阶序列相关检验,说明了模型整体的拟合度较高。表3-5所示的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Obs*R-squared=4.159611,相应的P=0.051399,大于检验水平,表明不存在自相关,通过上述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整体上是显著的。

从宏观模型分析所建立的优化后的回归图(3-1)中可以看出R2_=0.8388而图(3-3)中可以看出R2_=0.8993,以上宏观模型分析回归相比图(3-3)所建立的模型是最显著的。

从图3-1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变量X1、X5、X6前的系数都是负号,说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国币供应量M2的降低对不良贷款的降低都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M2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程度较大,财政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不良贷款平均降低0.1962个单位,货币供应量M2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不良贷款平均降低0.037个单位,其次是影响较大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不良贷款降低0.01852个单位。从图3-10优化后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良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应量M2呈负相关关系,和进出口总额呈现正相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会影响不良贷款降低0.99%,而货币供应量M2每增加1%会影响不良贷款降低0.99%。因此,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增加货币供应量M2会间接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降低。

四、解决不良贷款的对策

1、注重国家宏观经济的观测与分析,尽最大可能分析出宏观经济情况以便建立起应对宏观经济变化的应对机制,尽量避免宏观经济数量的变动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来的影响。同时应该加强宏观经济风险控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制,预防宏观经济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2、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和银行业的监管,完善我国的信用环境,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建立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失信的处罚机制,加强政府对信用体系的监督与管理,打造信用环境。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全面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和体系。创造法律环境,进行强制性的约束。

3、商业银行应完善不良贷款的经营模式,优化内部控制,针对不良贷款建立管理体系以对其进行适度的管控。

同时也需满足商业银行结构和环境的需求,注重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考量自身的经营模式是否存在缺陷,尤其是在不良贷款方面,规避贷款的盲目扩大,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状况完善自身经营模式。

4、提高对不良贷款的认识。正确看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避免过分注重眼前业绩而忽视长远发展。同时也应当意识到通过扩大贷款的总量来降低不良贷款所占比例并不不理智,因为新增的贷款也有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只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不良贷款才能对不良贷款进行有效控制。(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洪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分析[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122-154.

[2] 杨建辉.基于模糊回归分析模型的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J].江西科学.2011(30):460-464.

[3] 胡冰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2-110.

[4] 梁秋霞.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69-74.

[5] 李宏瑾.经济增长、经济自由与不良贷款[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33-147.

[6] 屠德俊.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J].金融与保险.2010:23-27.

篇10

[关键词]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测量

近年来随着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支持、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话题。现阶段资金短缺仍是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而银行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银监会曾在2012年6月8日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降低了小微企业的风险权重,部分地方银监局放宽了对辖内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但对于商业银行以及贷款担保机构而言,风险管理仍是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

小微企业贷款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形成担保公司对于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的主要风险。

(一)小微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不容易把握

相对大企业,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变化快,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并缺乏稳定性。许多小企业根本没有正式编制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持续经营记录。由于无法从企业处获取到准确的财务信息,导致担保公司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担保公司承担过度的信用风险。

小微企业投资少,经营灵活,其主要财务风险体现在:(1)自有资金额度偏少,是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最普遍表现,如发生应收账款回收不力,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不畅;(2)如原材料成本上升,销售利润下滑,其对成本变化的消化能力较弱;(3)资产的变现能力差,产品如出现积压,现金流量不足,会导致或加大企业财务风险;(4)企业规模不大,上下游议价能力不强,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较弱,风险抵御能力较差;(5)如过度贷款或者民间融资,企业支付利息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6)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是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大的集中表现。

小微企业的资产基本是流动资产,而这些资产分布又比较复杂,不易监控,使其可以较容易通过作假账等粉饰财务报表,小微企业的真实费用情况在相关要素不全的情况下也难以印证,尤其是小微企业面向民间的借债容易隐瞒,这些都影响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真实财务情况的把握,其财务管理的混乱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增加了在提供融资时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

(二)小微企业类型多样,融资需求多样,挑战传统风险管理方式

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具有不同的融资特点,需要不同的融资渠道。从融资的角度可分为制造业型、服务业型、高科技型。制造业型的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资金需求量大、周转慢、风险较大、融资难度也大,它需要外界和中长期的贷款;服务业型主要是流动资金的贷款,数额小、频率高、周期性短,风险比其他小微企业要小。高科技型除通过一般融资外,它还主要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

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有不同融资要求。在创业阶段,需要自有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有时也需要商业银行以举债方式筹借少量资金;在投入经营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其它渠道获取流动资金,有时也要从个人投资者、风险资金和小企业投资公司等方面增加股金;在增长发展阶段,主要从商业银行及各种小企业投资公司,也会从前述渠道筹借股权资金;在成熟阶段,主要以大公司参股,雇员认股,股票公开上市等以及从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筹集发展改造所需产权资金。

(三)小微企业不确定性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弱

一般情况下,小微企业投入规模小、产出小,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弱,进而导致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下。

小微企业一般规模偏小,属于劳动密型产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中下端。竞争环境激烈,其生存和发展对外部环境、经济周期依赖性强。因此,在不断变换的经济环境中,小微企业的淘汰率较高,生命周期大大短于大企业。一个意外或突发事件就可能使一个原来经营正常的中小企业陷入瘫痪甚至崩溃,而这些事件在发生前往往很难预测。比如大的生产事故、产品遭到大面积索赔、法人或企业偷漏税、企业主要控制人或核心成员发生意外、劳资纠纷等等。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大大超过大企业,其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从担保方面来看,小微企业大多出在初创期,自身资本和积累少,而且普遍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缺乏房产、土地等资产,以上充分说明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客观因素的制约,受市场和外部环境冲击的经营风险较大,在经济衰退时期,小微企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二、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测量

综上所述,在担保公司实际担保业务办理过程中,小微企业一般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准确评估其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这使得对小微企业的风险额度的确定和风险量化存在较大难度。

由于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规范,其对税报表虽然较易取得,但报表上除纳税收入及纳税额之外的数据的真实性仍较难核实,可使用纳税报表的收入等数据结合对税报表之外的数据综合确定担保额度,报表之外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上社保员工人数及金额,企业纳税总额(不含个人所得税)等。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担保可使用以下指标来测量:

(一)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的财务指标测量

企业风险计量模型早期主要基于财务数据分析,在各大银行及担保机构广泛应用,但因为这些评级模型需要较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并且要求被分析的企业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导致这类模型对小微企业适用性较差。

在小微企业财务数据分析方面,应选取适合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的主要指标测定,如提供贷款担保应重点满足以下指标:

1、必须满足的财务指标:

财务结构:1)、净资产与年未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2)、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60%。3)、贷款余额(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超过上年纳税收入和经营现金流入两者较小的金额的35%。

现金流量:1)、企业上年及本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60%以上。

上述指标可以从企业提供的纳税报表中获取,主要从贷款承担能力及现金流量来测定,突出企业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测量。

2、优化财务指标(加分项,可酌情增加贷款担保额度):

经营能力:1)、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率8%以上,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2)、净利润连续两年为正,且呈增长趋势。

优化财务指标主要通过企业的成长能力来测量,以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的非财务指标测量

现阶段,小微企业财务制度普遍不规范,财务数据缺乏真实性。因此,仅仅依靠财务分析来判断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往往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个人认为,担保公司在担保贷业务操作中应更加注重对小微企业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即不能够从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直接获得的数据分析。

1、必须满足的非财务指标:

1)从业人数:企业正式员工(指上社保员工)不少于10人,其中销售人员不少于5人,员工人员基本稳定或保持上升趋势。

2)经营者个人及企业信用:主要指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的个人征信记录中有无逾期现象,个人经营性贷款不得有逾期还款记录,信用卡3年内的累积逾期次数不得超过5次;企业不得有逾期还款记录;

3)下游客户集中度:主要指下游客户是否集中,具体通过最大客户占全年销售收入的比重进行确定。当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65%时,认为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因此需满足上年及本年最大客户的销售比重不能超过65%(针对单一项目的封闭操作贷款担保除外);

4)行业风险:由于经营环境、特点、盈利、竞争等方面的差别,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状况各异,调查显示涉农、钢贸行业贷款风险偏高,服务类、高新类、流通类企业贷款风险偏低,而生产类行业贷款风险居中,因此涉农及钢贸行业禁止介入。

2、优化非财务指标(加分项,可酌情增加或减少贷款担保额度):

1)从业经验:主要指借款企业从事该行业的时间长度,从业经验越丰富,抗风险能力越强,从业年现在3年以上的,可酌情增加贷款担保额度;

2)议价能力:主要分析企业是否为上游企业的主要客户,谈判地位是否主动,可否赊购,如50%以上的采购金额可获得1月以上账期,则可根据情况增加贷款额度;

3)贷款银行为企业主要结算银行:如贷款银行为企业的主要结算银行,企业的销售流水60%以上通过该银行结算,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贷款担保额度。

4)承担个人连带责任人及其他反担保措施:如增加主管业务副总,财务总监,主要股东等企业主要管理者承担个人连带责任或者增加实物资产抵押,可考虑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如实际控制人等主要人员不能承担个人连带责任或已取得外国身份或者常年在国外居住,则考虑适当降低担保额度。

三、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的保后监管

因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风险较大,财务核算不规范等特点,在保后监管过程中应区别于传统的贷款企业,需秉持“规范、服务”的保后监管原则,即将保后监管更多的建立在对企业进行后续增值服务、规范财务核算、提供管理咨询建议、有投资价值的企业甚至提供直接资金支持的出发点上,在监督企业后续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增值服务,进一步拉近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关系,增加其对担保公司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有问题及时沟通及解决,也是提早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柏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N].中国贸易报,2009(09) [2]王国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J].金融管理,2010(05).

[3]张利胜.信用担保体系将成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J].WTO经济导刊,2010(02).

[4]尹清伟.关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3).

[5]陆岷峰.中国小企业金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6]李庚南.小企业贷款的几个问题[J].银行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