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审美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世纪;神学;哥特式建筑;建筑美学;神秘感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00-01
中世纪是上帝主宰一切的时代,基督教的艺术理想是上帝至美。中世纪的美术基本上就是宗教美术,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堂。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深受基督教艺术理想的影响,形成了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高度统一,具有实用和象征意义,同时起到了宣扬基督教教义的目的。
一、重视“启示”的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义,是以神学本体论为主导的。早期尤为强调上帝的“启示”是人们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艺术作为人与上帝之间的障碍,是遭到排斥的。当时的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纯粹的精神性,反对偶像崇拜。在这种强调精神信仰的需要下,几乎禁止陈列和崇拜各种画像。但在随后不久,基督教艺术在朗吉努斯、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下有所改变,使得基督教艺术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
“基督教艺术理想不同于希腊艺术理想的,因为希腊艺术理想的思想基础在与艺术与真理(理念)的关系,属于世俗哲学层面,重视实践性的表现;而基督教艺术理想的思想基础在于艺术与上帝的关系,属于神学与信仰范畴,重视思维与体验内容,以保障上帝的核心教义。这导致基督教艺术理想尤其注重启示。”(《西方传统艺术理想论》第二章)。
二、神学影响下的中世纪哥特建筑艺术
(一)外观造型上的特点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外观造型以高耸的塔尖为特色,应用十字拱、飞拱、修长的立柱以及肋穹框架结构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就是飞拱,飞拱支撑了中殿,同时在建筑的外部建造了扶跺,通过扶跺来解决侧推力的问题,这种外扶跺是从外面加力,使重力集中在相当少的几个点上。因此教堂的墙壁功能已于过去不同,过去的墙只起支撑作用,而改进后,修墙则可以从上往下修了。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建筑,光线充足,空气流畅,增加了教堂的高度。同时,在体量和高度上也创造了新纪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还是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哥特建筑展示给人们的是天堂里的神宫,是一座上帝之城。
(二)内部结构的特点
由于内部结构的改进,使得教堂内部空间也发生了变化,有了飞拱的之撑,中殿越来越高。柱头消失了,肋拱从圆柱的顶端像麦束一样自然开放,形成一直向上延伸的结构。哥特式教堂内的结构中,由于建筑师们巧夺天工的设计,人站在教堂的不同角度,视野里没有一根柱子,仿佛它们刹那间消失了。在这样的教堂里做礼拜,阳光透过色彩斑斓的玻璃,把五颜六色的光洒落在人们身上,使他们产生一种温暖神秘的感觉,似乎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这种如仙似幻的感受,会化解人们的痛苦,抚慰落泪的心灵。这种内部结构的设计也是深受神学思想影响的,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理想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从审美的层面看,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三)教堂建筑的装饰特点
通过采用尖券、尖拱和外扶垛,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窗户使用彩色玻璃镶嵌,使尖塔得以轻巧高大,当然也失去了做墙体雕刻的余地,成为与罗马式教堂的重大区别之一。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这种彩色玻璃窗画看起来更像马赛克而不像绘画,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生艳,玻璃制造师们很巧妙地组合颜色,使透过的光线变得柔和舒适,让人产生一种在和煦阳光里的惬意,产生奇妙的遐想。
(四)教堂建筑的意蕴体现
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在意蕴上,借助哥特式内部空间的高旷、单纯、统一的特征,整个建筑呈现雄伟直升的外观造型和开阔的内部空间,加上镶嵌彩色玻璃的长窗,整个教堂具有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引人升入天国的寓意,也是理解基督教精神及其神学形态影响下的艺术理想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说,哥特式建筑不论在结构技术上,还是造型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哥特式建筑较之先前的基督教早期建筑艺术更加接近生活和写实,教堂建筑遍布欧洲,不论是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还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都已成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形态影响下的哥特式建筑的集中体现。
三、哥特式建筑的美学特色
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学精神在审美趣味上的最典型的反映。它对动态和垂直空间的追求,体现了信徒对“天国”的向往;建筑结构上的轻盈、飞腾以及在外部轮廓和内部空间的形式上对于光影变幻的追求正是符合了基督教的精神,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一件东西(艺术品或自然事物)的形式放射出光辉来,使它们的完美和秩序的全部丰富性都呈现于心灵。”哥特式建筑具有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精神之美,成功地表现了基督教理想的崇高精神。哥特式建筑完美地将基督教的精神与建筑结构技术的探索结合起来,在哥特式教堂内,能感到一种不断增强和不断上升的感觉以及把自身推向天国的升腾之感。哥特式艺术既是中世纪艺术的巅峰,同时又预示着中世纪艺术的结束、孕育着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
最后,用罗丹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人们从大教堂带走的记忆,使人不由得不肃静;正是在这种无边的肃静里,灵魂才能体验无上的欣慰,思想的欢乐。人们可以思考大自然通过艺术而给予我们的忠告。人民就可以寻找法则。”
参考文献:
[1]李健群著.欧洲中世纪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顾丞峰著.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 动漫专业 审美素质 审美能力 审美创造
审美素质是指审美主体观察美、认识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审美素质的优劣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高低。动漫设计是“朝阳”产业,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动画和漫画。
一、通过美术鉴赏,提高动漫专业动漫专业的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动漫专业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美术鉴赏》课来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和审美再创造的能力。
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包括动漫专业的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感知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同一物象,为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结果,是因为他们的审美感知的差异。例如秀才和卖烧饼的农夫他们同时看到月亮,秀才会被月亮的审美特征所吸引,处境生情地吟诗感伤,而卖烧饼则会联想到他要卖的烧饼怎么还没卖完。这就说明不同文化素质的人的审美感知是千差万别的。动漫设计的审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
首先,我们应通过提高同学的文化素质,帮助他们理解动漫设计的内容美的真正内涵,内容美的内涵很宽泛,有社会美、精神美等,主要是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内容美不仅仅指你表现的人或物是美的就可以了,关键是你表现的主题是否是向上向善的。毕加索的一幅油画表现了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妇,仍然很美很震撼,这是一种凄美,又凝聚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比很媚俗的性感的女体可能更触动人的心灵。因此,动漫设计要注重内容美的表现,创意上要弘扬社会向善向上的主旋律,中国的许多动画片都是表达惩恶扬善主题的,比如,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九色鹿》弘扬的就是善良和正义终究会战胜阴险和邪恶,九色鹿出于善心救了溺水人,而溺水人后来在利欲的驱使下,恩将仇报出卖九色鹿,九色鹿据理力争,说服了国王,赢得了正义。这样的动画片是以一种视觉语言诉说正义和善良之美。因此,动漫设计的教学要注重创作内容美的表现,选择内容和主题健康的作品让同学来欣赏,使动漫专业的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创意理念。现在有些动漫专业的学生喜欢在动画作品中表现血腥和暴力,这是应该坚决制止的。弘扬动漫创作的内容美决定了我国动漫设计的品位和精神境界,所以,高校教师应倡导动漫专业学生在动漫设计中凸显内容美。
其次,美学是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核心的科学。美学是有关认识美和创造美的科学,能提高人文素质。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许多学校开设了美育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对于高校动漫专业学生而言,审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动漫产品的审美品位的高低。因此,美术鉴赏是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直接有效的方法。美术鉴赏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审美客体美术作品可以把欣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审美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知识及艺术修养拓展艺术形象的内涵,使艺术形象更饱满,更具内涵。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审美再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美、美感和艺术是美学的重要问题,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美感体验的重要方法,美术作品欣赏得越多,审美能力提高得就越快,“操千曲而后晓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美术鉴赏是将抽象的审美理念通俗化的重要途径,因为直观的美术作品可以将抽象的审美理念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
美学的理论是抽象的,其中有关优美和崇高的解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作品比较提高欣赏能力最有效果。比如,将有关维纳斯的作品在一起比较鉴赏,以便充分理解优美和崇高的含义。“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种审美典范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共同的审美理想,《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震慑力来源于雕塑的优美和崇高,她的形体的曲线是有韵律感的,螺旋上升中又寻求着力的均衡,表象既有西方女性的活力四射,又有东方女性的内敛和矜持。上身的和下身衣裙形成和含蓄的对比,人们看到这一雕塑,已经忘却它是冰冷的大理石,而感到它的温度感和生命力。相比之下,《克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虽然自然优美,但缺少活力与生气;《昔兰尼的阿芙罗底德》虽然竭尽全力地表现女性的人体美,丰满的肌体婀娜多姿,但妩媚有余,端庄不足;《巴特列的阿芙罗底德》妩媚迷人、朦胧含蓄,内在的灵性与睿智却微乎其微。它们只能给人以兴趣的玩味、纯粹的感性的形式美,这也是它们与《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天壤之别。通过作品比较,学生懂得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区别,明确真正的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从而进一步理解艺术的真正内涵,理解美学中的抽象理论,并将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美术鉴赏紧密相连,使美学不再是玄学,而是指导人们艺术实践的重要学科,美学理论也成为对各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作品比较进行教学,动漫专业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比较才有鉴别。”马克思曾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欣赏艺术作品愈多的人,就愈能鉴别和欣赏艺术。“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器而后识器。”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多运用作品比较分析,使美学中的深奥理论形象化,使动漫专业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认识掌握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因为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再创造,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知识及艺术修养,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不断更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享受。这无疑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好美学的重要方法,更是使美学理论成为指导艺术实践的关键。美学教学还应该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这样才具有强烈的美感和审美再创造的可能性。因此,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动漫专业学生理解美学中所讲的三大核心问题:美、美感和艺术。因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术鉴赏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人对现实即美术作品的一种审美关系,而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利于动漫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普通高校的审美教学,进行作品比较的范围很大,只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学科在当前审美教育中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引导动漫专业的同学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型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构型美。美术作品的构型包括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形式,对于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来讲,这两种形式都应理解它们的审美特征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创作动漫角色。
理解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构型形式的不同审美特征。
第一,以线构型具有浓厚的东方情结和中国元素,因为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线造型,线条在中国绘画中是有意味的形式:画家通过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起伏来表现画家的心境和对生命的体验,甚至可以表现他们对社会的评价。比如:坡的《枯木竹石图》就是利用粗犷的曲直对比强烈的线条来表现怪石和枯树,从而抒发他磊落不平的心境和疾恶如仇的人生范式。我国初唐“画圣”吴道子的线条更是随心流转,在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中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态,天王的威风凛凛,皇后的端庄秀丽,侍女们的婀娜多姿,甚至可以表现火光的流动。线条在中国绘画中具有无穷的生命活力,创造了意味深长的意境。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发扬中国绘画线条的表现魅力,创作具有浓厚中国情结和彰显中国元素的动漫设计作品,例如,用方直的线条来表现刚毅坚强的性格,用柔和的曲线来表现温顺善良的性格。
第二,从事水墨动画设计的学生应掌握运用中国线条的独特韵味。通过线的流转,墨色的浓淡表现不同的意境。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是成功运用中国画线条来构型的成功例证。
三、启发动漫专业的同学展示动漫设计的色彩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巧妙运用色彩美。色彩在动漫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动画片中色彩缤纷的《九色鹿》记忆犹新,对色彩鲜艳的《挪扎闹海》难以忘怀,都是色彩留给观众的余味无穷的艺术表现。中国动漫创作非常注重色彩的装饰美,在装饰色彩的表现中,可以打破常规色彩的约束,随意创作,比如土地可以不是土黄而是蓝色,天空可以不是蓝色而是黄色,根据场景意境表现和角色塑造的需要主观地表现色彩。中国动画片中色彩的运用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息息相关,譬如,在中国的京剧艺术中白色象征阴险狡诈,黑色代表忠诚正直,红色代表刚烈勇敢,中国动画片中角色的色彩设计也运用了这样的色彩象征意义,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就是成功的例证。动漫设计专业学生要理解色彩的情感表现特征,在具体的场景和角色塑造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选择恰当的色彩表现,比如表现阴森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场景需要用蓝、绿等冷色来表现,表现欣喜热闹的场景应用红、黄等暖色来表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通过美术鉴赏还是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形美和色彩美,目的都是让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在欣赏美和创作美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我国动漫设计的审美品位,丰富动漫设计的艺术表现技法,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双.动漫产品的价值延伸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1).
[2]贾秀清,孟宁.解析影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09.
篇3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概括地说,它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二是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的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诱发和感染教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形象化原则,以美引真,最易为学生接受,尤其是在乐理、识谱等教学中变抽象,枯燥的概念为生动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潜心钻研、灵活运用教材,把音乐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亲近可爱的形象传授给学生。
三是欣赏性原则
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具有欣赏性,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都应体现欣赏的意义,在课堂里师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共享音乐,通过唱、奏、唱等手段体现音乐之美。
四是愉悦性原则
审美愉悦性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易于形在兴奋中心,这种就业“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应在音乐教学中体现。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休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五是实践性原则
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作出积极的反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使学生既听且动,能够体验乐曲内在情感,呤唱出音乐主题,编配出较好的伴奏,编创出有趣的音乐情境表演……。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组织、参与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通过组织器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方面的第二课堂,和带领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等校外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六是相互交流性原则
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施教者与受教者凭借音乐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首要标志。音乐课堂上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建立这种良好教与学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施教者,音乐教师应把情感纽带首先抛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亲近,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和老师之间畅所欲言,充分沟通。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非常重要。
音乐审美教育中科学教法,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也可称“听、感、动”教学法。
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有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而音乐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之中,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艺术。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中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实践中音乐美的感知与理解,就无法实践审美教育。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教学必须突出的体验。听,还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唱歌、演奏、创作活动,都是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
感,是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语言,感知和感受音乐之美的审美实践。这是审美教育的核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
动,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重要手段,是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动,包括眼动——凭借视觉看乐谱,有理解的神、情、意的表露;手动——有情感地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即兴指挥、奏乐、动作和表演,即兴编舞等;耳动——用心听、感知、听辨、分析、理解音乐的重要手段,喉动——用心去有表情地朗读、歌唱及表达;脑动——用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联想、思维、用脑去指挥全身器官按音乐的规律去感知。
篇4
一、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幼儿审美初始阶段,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审美意识,因而主要是以直观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幼儿通过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共同协助,共同感知,积极参与,相互作用,达到“异质同构”。京剧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它是唱、做、念、打的统一体,各类艺术活动的综合,正是调动了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整体地反应审美对象,为他们借助于通感形成审美意象提供渠道。
(一)京剧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也不可能摆脱其自身认知、思维发展的水平。因此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体现出形象性、直观性和情感性。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在旋律发展中,西皮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二黄则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儿童听到西皮唱腔时,他能够产生兴奋、愉悦的情感,而二黄唱腔则让儿童安静。有了更多的思考。
(二)京剧美术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视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处手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因此在儿童审美初始阶段,对审美对象的形式感知比较突出,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成为儿童感知的首要刺激。京剧服装多使用绸缎精美制作,图案纹饰多以刺绣表现,色彩斑斓,华丽多彩,符合幼儿的审美偏爱。在京剧服装刺绣中大量运用金线、银线,如:《将相和》中的廉颇、《探阴山》中的包拯、《逍遥津》中的曹操等的服装都大量地使用金线刺绣;而《长坂坡》中的赵云、《群英会》中的诸葛亮、周瑜等的服装则是大量地使用银线进行刺绣。金银线刺绣的服装在舞台上的穿插使用,在由舞台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极大地烘托出了炽熟的舞台气氛。京剧服装不论在构图、色彩、装饰等方面能够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京剧脸谱是以人的面部为载体的图案艺术,它是夸张的艺术,使用浓重、强烈的色彩,将人物的五官相貌加以夸张。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些不同色彩塑造的脸谱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正是符合幼儿的审美偏爱,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三)京剧表演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形体感知能力的发展
形体动作是学前儿童表达和再现艺术活动的一种最直接最自然的手段,通过这些动作表演,幼儿能够对音乐的节奏做出反应,用动作来反应音乐的速度、力度的变化等,这对于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不仅通过听、看等途径感知京剧艺术,而且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
“打”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京剧艺术形体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里的武打实际上是“舞打”,是把武术动作加以提炼,化为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动作,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虽然是表现紧张的搏斗、厮杀,但台上绝无血肉模糊的场面,无论是舞刀弄枪还是翻打扑跌,或动或静都给人以美感。表现两军混战的厮杀场面有一种动态美,一个锣鼓点便把混战结束,交战双方集体亮相,构成一个优美的群像造型,台上演员虽然姿势各不相同,却都像雕塑一样表现出静态美。这些或动或静的动作,让幼儿感知到人的形体展示出来的美,对幼儿学习舞蹈能够一个良好的作用。
二、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够发展幼儿的审美理解能力
幼儿对艺术品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形式结构模式及其情意表现性的理解,对题材内容的理解,对深层寓意或主题的理解。受其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的审美理解往往是将他们获得的审美资料与他们个人以往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想象而进行的理解。审美理解表现为较为浅显的理解。京剧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能够促进幼儿审美理解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对艺术形式特征的把握,明显优于艺术欣赏中的理性表达。他们虽然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但他们却不知不觉地受着作品形式审美属性和艺术风格的熏陶,并不知不觉地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京剧中的象征意义可以使他们更轻易分辨角色的性格特征。京剧艺术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全面、大胆,也非常灵活。在京戏中,为使观众看清眉眼,化妆就注重粉墨,浓眉重目,深描眼帘,进而勾画、创造出脸谱。京剧脸谱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表现不同人物的情感和寓意。红色,多用于忠勇正直的正面人物:紫色,多用于忠贞耿直或性格果断沉着的人物;黑色,有无私、勇敢、刚烈、鲁莽、憨直的寓意;白色,多用米刻画那些阴险、狡诈、飞扬跋扈的反面人物。幼儿在看戏时,只要看见何人着何色就大致知道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好坏。京剧艺术的完整而繁密的程式体系及象征的表现手法,能够帮助幼儿逐渐理解作品的虚构性、夸张性及其特性,培养儿童对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力。
审美理解是审美主体长期以生活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形成的,儿童在生活中得到感受,在感受中获得对形象的理解,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表演的重要手段,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按照美学原则加以提炼、概括、美化、夸张而形成的一套严格的技术格式。京剧的表演是高度程式性的,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的表现,都有特定的程式规范与之相对应。京剧的程式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表现一般的生活现象,如吃饭、喝酒、睡觉、走路、看书、写字、关门、开门、喜、怒、哀、乐等,也能表现复杂的生活现象,如男女婚姻、悲欢离合、一桩公案等等,几乎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能用程式恰当的表现出来。只有理解了这程式技法才能看得 懂京剧。这些程式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技巧的理解。
三、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指的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可以表现为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京剧艺术具有虚拟性及动态性,京剧艺术启蒙教育能够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自由,幼儿可以藉此将头脑中的原有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组织起来,从而进行再创造。
(一)促进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
儿童具有表现形象的潜在能力,受他们认知能力的制约,他们的认识总是不完整,常常会把局部的、不同特征的属性的事物杂乱地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非现实的形象。他们依靠直觉行动、虚幻的感觉表现生命形式。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组合在一个空间中,他们习惯于接受想象、夸张、拟人等手法表现的艺术作品。研究表明,婴幼儿已经蕴藏着创新潜力,但是这种创新潜力具有稳定性差,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是早期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
京剧的虚拟性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观,对于整个剧种和某一出戏的整体来说都具有全方位的意义,在京剧舞台上对于时间、空间的处理都是虚拟的,对于人造环境、自然环境的表现也是虚拟的,对于人物的外形与言行的刻画是虚拟的,对于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也是虚拟的。例如表现涉水行船,台上并没有船,也没有水,完全靠演员手中执一支木船桨来表示,给人以人在舟中的感觉;表现骑马,台上并没有马,演员手中执一根马鞭,左腿微抬,右腿轻跨,马鞭一举就表示已经在骑马了;用唢呐模拟鸟鸣、马嘶声、娃娃哭声;用锣鼓表示风声、雨声、水声等;用四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用四员大将“起霸”的舞蹈动作代表武将出征前整盔束甲,准备厮杀的宏大场面等等,京剧舞台上这些虚拟的表现手法能给幼儿以充分的想象,他们可以根据简单的动作、布景道具等展开自己的想象,将他们的所知觉和理解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为最终孕育出美的形象奠定基础。
(二)促进幼儿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发展
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对幼儿来说,在感受作品的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应大胆、积极地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学前儿童在审美表达过程中,有时并不按照预想和计划来进行,而是依据自己构思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以至于最后形成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篇5
“声情并茂”体现了尽善尽美的儒家音乐审美观。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孔子首先区分了内容美与形式美,并提出了两者的统一。“声茂”对应是艺术形式标准“尽美”;“情茂”对应内容标准“尽善”。“声茂”是一种表层的感官美,“情茂”是一种深层的内涵美。声的首要任务是悦耳,不能引起人的心理愉悦,就失去了声乐这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意义。只要使人从这些异彩纷呈的“声”的美感中获得某种审美愉悦,才能进入到深层次的审美意境中去,体会感情美以及由此而领悟的思想美、精神美等等。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在“情茂”中,同时含有反映客观对象的准确、深刻程度与社会生活的历史和伦理评价的合理程度,因此,“声情并茂”体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
“声”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客体,有特定的表现技巧和美学内涵,能从不同领域展示自己的审美价值。“声”可以表现感情,也可以表现感情之外的其他内容,所谓“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仅仅是一种审美理想,并非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国外有些无词的(声乐协奏曲)大都没有什么确定的情感内涵,所表现的内容就是声乐自身的各种技巧,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声情并茂”我可以认为它就只是我国的声乐传统观念,它代表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声乐美学思想,并以此来建构自己的民族声乐审美理论。
中国传统声乐强调“以声传情”,即字、声、腔美化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情感的表达。所谓“声为情役”,反过来,在声音的美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介入就不可能有感人的生命的魅力。正如《乐记》所云:“凡音者,生人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也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入情。”这说明在中国声乐艺术中,情感被认为是声的灵魂。情之所动,音之所生,有情之声才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把不同时代的声乐实践都作为研究对象,将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提高对声乐艺术本质的认识,才能不断追求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更好地用声音表达我们的情感。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无论是哪一门艺术,艺术表现的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声乐必须在人们自身声音的基础上,首先训练声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现精神内容。声乐的声音要求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在声乐课堂里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而没有认真地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因此需要从一个更高的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和形成声音。
篇6
【关键词】中学美术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22-01
美术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学校对学生展开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高效,科学的美术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此,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中学美术教学
中学美术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几种重要的美誉手段之一,担负着,引导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康、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首要价值在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1]
在这个快节奏,又略带浮躁的社会中,通过美术教育,通过带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造中,可以为他们开辟一片恬静的心灵空间,让他们暂时脱离激烈的竞争环境,身心得到良好的放松。
二、中学美术教学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教育规划中说:“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要求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穿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
但是艺术作品做为一种人文作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去限制学生的思想,每一个人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不尽相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视和接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对于现有的艺术作品所传递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学生自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操,做为教师更加应该本着鼓励、理解、引导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具有个性、有能够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审美观。[2]
(二)现实性原则。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的结果。在美术教学过程时运用展示实物并通过引导学生实践等手段,让学生深入地观察、亲自体会靠自身体会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感觉。在教会学生通过线条、色彩、明暗,结构的组合,来表达自身对于客观世界所存在美的事物的理解。
(三)兴趣第一原则。
美术并不是一种具有标准的工具技能,每一个人对于艺术的兴趣各不相同,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重要的一步。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所展示作品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怀和意境,通过类似作品间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同一种类作品的细微差异。
三、中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上文所说的美术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师开展美术课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而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良好的贯彻这些基本原则,这要求每一个从事美术教学的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想学生传授知识,包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的历史和发展,展示艺术作品,在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讲解其运用的技法等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系统的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可以高效的传递教学工作所要传递的信息。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会略显沉闷,学生也缺乏对于美术的感性认识。[3]
(二)演示法。
通过教师的亲身演示,示范性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美术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展现美术技法(包括构图,透视,明暗,色彩,线条等),通过教师的亲身演示,更为直观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演示法无法依然是一对多的系统传承,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知道,学生只能通过模仿来学习。
(三)练习法。
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之前学习的技法和对于美术的理解,通过自己亲手绘制作品来加深印象。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如何观察、如何造型、艺术作品材料的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引导,指导,示范等手段,对于每一个学生进行个体的指导、纠正和鼓励。增加学生和教师的粘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参观法。
参观法是通过参观书画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现代艺术作品、自然风光、动物花卉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爱好,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构图、线条、色彩等相关知识。
(五)谈话法。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小组间的交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启发学生发现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对于美术技法运用的心得,分享自己生活中美的瞬间和事物,系统的复习之前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找到教学过程中的短板,并及时予以纠正。谈话法可以更好的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得教和学的双方可以在课堂上发生更好的化学反应。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对于帮助学生在人生的成长阶段中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样的情怀是美,什么样的形式是美,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极为重要的帮助,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雅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篇7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审美教育素质培养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及推动下,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课改的政策方针给吃透、吃准,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树立全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为基础,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通过各种渠道与平台建立起一套适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理论体系,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心智,将学生的潜质给充分地发掘出来,培养学生成为素质高,对问题分析能力强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一、正确理解审美教育概念内涵,践行审美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能使更为有效地将审美的元素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要深刻理解审美教育的正真内涵。所谓审美教育,就是将美好的事物、人物形象传递给学生,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使自己的灵魂得以升华。正如古语所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中美术教学和审美教育素来都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将美育充分地融入到美术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渗透到美术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对人物、事物美的感悟,美的感悟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能够用超凡脱俗的眼光去看清社会百态,能用理智的心态去处理身边的种种琐事,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趋向成熟与完美,能够用客观的态度评判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对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立足及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将美育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许许多多的美术教师在新课改下首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研究审美教育的学者这样认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包括两大项,一是学生在感受美、对美鉴赏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能力、理解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等系列的心理活动;二是学生在对美的表现过程中及创造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从学者对审美的理解与认知我们应得到感悟,应在审美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及心理特征,将教材中有关美的元素给充分地挖掘出来,将美的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认识美、品味美、享受美,在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进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探知,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正确引导学生对美的探知,提高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一直是将传授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内容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当今的新课改所推崇的素质教育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美术教师都是完全跟着教学大纲的思路走,尤其是对于美术鉴赏课,多数教师都是将教材中的一些画家的作品进行笼统性地介绍,对于画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的象征寓意教师很少对其进行介绍及引导学生对其分析评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想象力和敢于评判对象的能力,阻止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来讲,要想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上去,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思想、更新观念,顺应新课改的思想路线方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自主地对其进行分析与鉴赏。同时,作为教师要在学生对作品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切实地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让学生从优美的作品意境中,探知美、领略美、享受美、感悟美。这样,学生审美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假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死板硬套地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完全将自己当作是课堂上的主导者,不给学生任何的机会参与到美术作品的赏析中,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将会一无所知,更不要谈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自身要提高对美学的修养,在备课过程中要对每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及方式要做精心的筛选与安排,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美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师可将精心设计好的美术作品通过多媒体平台带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美术作品展示下去认知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以作品创作背景带动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对于美术鉴赏课,学生都有一个对艺术认知与理解的过程,当把一幅作品展示给学生时,学生的第一感觉是作品画的像就是好的作品,画的不像的作品学生就不会去对它进行赏析。基于这些认知的反差,学生逐渐地发现艺术作品并不是将画的像不像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有了这些认知的反差学生才会明白艺术的真正内涵,明白什么是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取不同风格与不同寓意的艺术作品来对学生进行介绍,同时要注意将不同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画家的创作理念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艺术是无极限的,是不受时代的束缚的一种艺术追求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史上是不同观念并存的局面,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其不再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停留在一种框死的思维定式中。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赏析的过程中探析画家对生活的强烈的爱和追求大自然和谐之美的情愫。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探究能力。作为美术教学来讲,其教学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的艺术作品中去感悟美的事物、人物、景象,进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篇8
【关键词】: 高中 美术鉴赏课 审美能力 培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对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修养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并促进其智力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当我们给学生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审美教育时,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已接近成熟,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法。
一、 一、创设美的情境,在启发中实现审美需求
教育教学的改革,首先谈到的就是引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创设美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内容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创设美的情景中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的基本环节。艺术创造需要艺术想象,以对比引导想象,阐明美术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向学生阐明其重要性、社会意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联想引导学生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美术鉴赏课中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的面前,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影像展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因此,教师教学中的导课、引课尤为重要,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想像能力得到提高,也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通过对生活中艺术的观赏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
二、 二、充分把握作品中的“美”,教师做好引导者
在美术课中,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把美术作品的欣赏,结合作品创作特定的人文背景来介绍和引导。让学生努力从美术作品中发掘其人文内涵,吸收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不要将注意仅仅停留在视觉上,而要善于从多个方位去调动自己的感知能力,如听觉、触觉等方面全方位感受。使学生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造型材料肌理的表现力;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等等。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重点进行分析欣赏。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方法单一,作品分析一定避免面面俱到。只有抓住不同作品不同的“美”,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有新鲜感,并有所感想有所收获,这样的欣赏课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三、 三、把握作者的审美意境,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完善学生人格
许多教师看来,美术鉴赏的评论应该是艺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实则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学生在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在以往的审美经验看来不“美”的作品无法理解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准,有时艺术也不一定是大众的也不一定要所有人都理解和接受。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应当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学生们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给学生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体验作品的内涵,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地接受新的观念。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我们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充分地了解,然后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生活,审美境界。
篇9
一、审美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
1.从诗歌本身的特点来看,审美是感受诗歌艺术魅力的不二法门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不仅仅以客观的形式传情达意,还创造了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一种动人的美感。所以,学习诗歌就离不开对“美”的审视,离开了审美,诗歌教学就失去了价值与生命。
2.从学生能力的发展来看,审美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七至九年级的阅读阶段性目标有这样的表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本身就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能否让学生学会审美是检测诗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所以,实现诗歌的有效教学必定要以审美为途径。
二、进行审美引导的具体做法
1.关注诗歌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注意
要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注意,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学生与诗歌审美的桥梁,帮助学生扫除语音、语义障碍。当克服了这些语言障碍后,他们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到审美中去。为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借助课下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词义,并且在新授课时先初读课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根据语言的表层意思了解诗歌大意。
2.走进由语言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感受意境
诗歌的美不仅在于优美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更在于由语言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整体性。也就是说意境是通过作品的整合表现出来的。在欣赏意境时,不仅要抓住作品的字、词、句等局部,更要善于从作品全局总体把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找出局部间的联系,把握诗歌脉络。
(2)虚拟性。由于意境以情思想象为基点,作家描写的物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心造之境”,有浓郁的感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诗的形象,把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在脑海里变成一个动态的画面。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他们对诗歌情感独特的理解
诗歌的意义是丰富的,它本身包含了对它进行多种读解的可能性。在诗歌教学中,应改变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方式,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审美对象之中,从而理解诗歌的情感。
4.把朗诵作为鉴赏的手段,贯穿审美的各个环节
篇10
一、声乐艺术审美理念
一直以来,对人的审美活动的研究总是在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间徘徊穿梭。将审美范式同人的自由发展结合以来也是一种审美范式的自然回归,即回归于人自身的发展。审美范式最早可以追溯于美学学科诞生后。18世纪中叶,鲍姆嘉通将美学定位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在鲍姆嘉通所作的最初的系统阐述中,审美是指与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审美‘这个术语开始强化的不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区别,而是事物和思想、感觉和观念之间的区别。”而后康德提出的“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命题奠定了西方经典美学审美范式的基础。审美通过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将感性和理性二元对立进行沟通,审美范式必然要以艺术为思辨对象,艺术在感性的感知下激发对理想的想象能力,这使得艺术在人类活动中成了审美活动本身。
二、声乐艺术审美范式的基础
声乐艺术是集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承载了不同的人类文化。声乐以“声”为乐器借助语言的形式辅以一定的背景音乐以及舞蹈得以完成,以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共鸣为特点。由此可见声乐中“声”是实现人们审美的手段,“乐”是情感表达的目的,是引起人们审美体验的重要部分。柏拉图在其对话录《法律篇》中说道:“追求美妙的歌唱和缪斯的人,应该追求的不是,而是正确。”声乐艺术在此种意义上将追求“和谐”之美孕育于声乐艺术的形式之中,构建了人类的心灵之美这门艺术的情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以传达,需演唱者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如作品和演唱者在审美情感进行审美感知最终使人获得绝对和永恒的意义。而声乐的原始功能与人类早期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逐步演化到具有审美的功能:使人类活动以及人自身达到和谐统一。审美源于生活,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活动受到作品本身的审美性、审美主体以及受众体三者的约束和感悟。如一首音乐作品不能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不能称之为一首优秀的作品;不能引起演唱主体共鸣也难以构成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自身缺乏美的符号则审美感受荡然无存,只要在歌者与审美受众体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达到一致时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艺术价值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了价值,声乐艺术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审美需要,声乐的审美范式是建立声乐艺术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
三、声乐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