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规经营风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规经营风险管理

篇1

[关键词]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6- 03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为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活动而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业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大力开展促销活动,以扩大产品的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导致应收账款数量逐年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呆账和坏账比例逐渐提高,已经成了企业良好运转的一大弊端,这不仅给企业的资金流和资金周转带来损害,而且会加大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因此,企业应该在日常资金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1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1 市场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除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广告等手段外,赊销作为扩大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被企业所采用,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

1.2 应收账款内部管理不力

一些企业缺乏商业信用意识,为了扩大销售,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程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加上追讨欠款工作不力,导致货款难以收回等原因形成应收账款。

1.3 企业内部控制不严,制度虚设、监督失控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使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1.4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加剧了应收账款的形成

有些企业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一些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往往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企业并未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回货款,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大量沉积,坏账产生成为可能,给企业经营背上沉重包袱,影响了企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 应收账款在企业中的风险

2.1 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效益下降

通常情况下,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往往意味着纳税义务的产生,企业可能会被迫用流动资金垫缴当期税款。如果企业出现账面利润,那么年度实现的利润还要向投资者分红,企业可能要垫付股东分红款,导致企业资金流出增加。这样,一方面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要垫付税款和分红款,加重了企业资金调度的压力。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来补充流动资金,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融资风险加大,加重企业负担。同时,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包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等,都将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2.2 降低企业信用,影响企业形象

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过大,占用大量资金,如果到期不能收回,导致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将使企业丧失信用,进而失去金融机构的支持。企业因此无法从供应商得到折扣,从而增加交易成本。同时,企业保持过高的应收账款余额极易产生坏账。给企业带来损失,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另外,应收账款长期占用过多资金还会影响企业形象。

2.3 虚增经营成果,增加经营风险

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应当在销售发生当期确认收入,但企业收入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现金流量也能如期流入。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形成与企业赊销政策密切相关,其规模往往与销售收入正相关,即销售收入增长将引起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应收账款规模迅速扩大,一旦货款不能回笼,企业将陷入“账面利润多多,账户资金空空”的虚假繁荣的窘境,企业会计利润将大打折扣。如果控制不力,企业的利润将被大量的呆账和死账消耗殆尽。这样,尽管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要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但是一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将给企业造成实际上的损失。因此,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过多,虚增销售收入,夸大企业经营成果,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2.4 延长企业营业周期,延缓资金周转速度

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等于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如果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将导致应收账款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引起企业流动资金沉淀,现金短缺,影响资金循环,延长营业周期,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5 增加应收账款出错率,造成企业资产损失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账款的动态情况以及应收账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完整而不能收回,直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3 应收账款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

一些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内部责任划分不清,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司其职,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销售部门推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又推给销售部门,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导致应收账款缺少及时有效的跟进管理,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3.2 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很多企业对市场缺少应有的风险意识,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客户管理层的品格为人等信息缺少基本的调查了解,盲目赊销放账,最终形成逾期应收账款,甚至产生坏账。还有一些企业,对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书面凭据缺少法律角度的考虑和设计,导致在应收账款不能回收而诉诸法律时,因证据不足而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3.3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应收账款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下来,制度要求和实际完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没有对客户进行认真的考察、放账控制不严格、对账不及时、对账手续不完善、考核措施执行不到位等。

3.4 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往往将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员工往往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和回扣的办法。虽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大大提高了销售量,但是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企业如果没有一套直观、有效的应收账款回款激励机制,则必然会影响责任人的催款积极性,从而给及时回款带来困难。

3.5 缺乏有效的跟进手段

许多应收账款在进入呆滞阶段后,作为债权人,由于缺少一套迅速、果断、力度递进的催收措施,使得呆滞账款长期得不到收回。

4 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采用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制定并切实落实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在一个良性轨道上运行。

4.1 严格控制赊销业务比例

赊销虽然扩大了企业的销售量,但是却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要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做起,即控制应收账款的比例。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赊销的业务进行特殊处理,比如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赊销额度,对于以往信用状况比较好的客户提高赊销额度等等。一定要将企业的赊销额度控制在风险可控水平之内,另外为了便于日常的控制,企业要把已经确定的赊销额度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上,作为资金余额控制的警戒点。

4.2 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

企业在做出是否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以及对哪些客户提供、赊销的额度多少等决定之前,应当深入细致地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收集客户的企业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财务状况、经营规模、信誉等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为信用评价提供相对完整和科学的依据。企业应根据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和连续性等标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客户信用评定。根据客户信用评定结果,选择优质的客户开展销售业务,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建立健全营销网络。

4.3 划清责任,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行销售,企业应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按“谁销售,谁收款”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每月,根据货款回笼计划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对于因人为原因造成款项无法收回的,追究销售人员的责任,并责令其赔偿,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加强货款的回收。

4.4 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当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后,不能消极地等待对方付款,财务部门要经常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以便随时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情况,作出科学决策。①加强应收账款日常动态状况的传递与报送。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财务部门应每间隔一定时间,以文书、表格形式向有关业务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和企业领导传递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最好是一月一次(甚至更短),督促和提醒上述有关人员及部门催收。对逾期未结清的应收账款通报的时间则应更短,这样既可使企业领导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也可时常提醒业务部门责任经办人员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增强其责任感和压力感,杜绝由于互不通气导致应收账款到期不付、逾期不收的情况发生,以保证资金及时回笼。②关注往来客户的经营情况,加强日常询证。企业要随时注意了解业务往来单位的经营、财务状况及人员的变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由于对方单位的突然变故或经营失策及有关人员的变动可能造成的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财务部门要会同业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对方单位定时发送询证函,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并确保诉讼的时效性,这样可以防止应收账款体外循环的发生,堵塞违规违法行为的漏洞及防止法律诉讼收债的失效。如发函不回应,要予以充分关注和重视。③建立定期和客户对账制度,动态跟踪,果断决策。财务部门应协同有关的管理部门对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跟踪分析,对于客户比较多的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每日打印出会计账上的全部接近到期的应收账款记录,并至少每周将逾期应收账款记录分析一次,提出处理意见。一般情况下,应要求客户还清前欠款项后,才允许有新的赊欠,以防滚雪球式的恶性循环。如果发现欠款逾期未还或欠款额度加大,或者遭到客户无故拖欠或恶意拒付时,企业应断然采取措施,首先将其从信用名单中除名,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供货,同时视客户的具体财务状况,通过发送律师函、法院调解、诉讼等多步措施,适时加大催款力度,争取尽早收回账款。目前,有的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上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局域网,将应收账款的记录录入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客户姓名、金额、发生时间、到期时间、附加条件等,为各管理部门做出账龄分析提供了详细完整的记录。有些企业还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设置了预警程序,当一笔款到期时,计算机就会自动提示。

4.5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针对应收账款在赊销业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

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对销售环节进行监察和内部审计,分析应收账款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在应收账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赊销虽然可以扩大销售量,抢占市场,但是也会导致坏账额度增加,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周转。因此,我们应该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运用合理的制度法规,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学功,陈华亭.企业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J].税收与企业,2002(5).

篇2

摘要:外贸企业风险包括战略层面风险、经营环节风险和财务风险。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机制,其目标在于合理保证外贸企业财务报告等经济信息的真实、完整,合理保证外贸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合理保证外贸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外贸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以及促进外贸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视角,外贸企业风险的控制对策包括优化内部环境、加强风险评估、健全控制活动、强化信息与沟通和完善内部监督。

关键词:外贸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控制对策

一、外贸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风险

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注册地,这些企业对产品和服务有合法的进出口经营权。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通过市场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外贸企业的核心业务主要由出口和进口两部分组成,简称进出口业务。笔者认为,外贸企业风险是指外贸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主体,在存续期间内受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真实业绩与企业目标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关于外贸企业风险,现有文献的梳理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

(一)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外贸企业经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经营风险的极端形式是经营失败。从广义上分析,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包括:(1)战略层面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其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政治风险、贸易壁垒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2)经营环节风险。即狭义上的经营风险,它是指外贸企业经营环节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信用风险、结算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董峰(1996)认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按其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筹资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朱威(2005)认为,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决策风险、投资决策风险、股利决策风险、外汇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企业重组风险等。吴晓庆(2010)认为,外贸业务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外汇风险、结算风险、现金流风险、反倾销风险。葛维璐(2012)认为,外贸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非关税壁垒风险。张小宇、王庆敏(2016)认为,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融资风险、流动资金不足风险、汇率风险等。笔者认为,从狭义上理解,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外贸企业由于负债融资而形成的风险,或称资不抵债风险。而从广义理解,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它包括资不抵债风险、坏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等。 除此之外,外贸企业风险还可以区分为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企业特有风险)。外贸企业风险的存在往往会给外贸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视角,加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非常重要。

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一)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和目标。关于内部控制理念的演变,经历了内部牵制(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控制制度(20世纪40―7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1988―1991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年至今)等阶段(宋夏云,2003)。1992年,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下属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达成以下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财务报告的可靠(可靠性);(2)经营的效率、效果(效率效果性);(3)法律和法规的遵循(合规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以下目标的过程:(1)企I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2)资产的安全;(3)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4)提高经营效率、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指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或理想状态,是构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定义为受外贸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实现以下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1)外贸企业财务报告等经济信息的真实、完整;(2)外贸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3)外贸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4)外贸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5)促进外贸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

(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COSO(1992 & 2013)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以下笔者分别对其进行讨论。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设定了外贸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调,直接影响到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对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定位。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外贸企业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与权责分配、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沟通与落实、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强调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外贸企业选用定量和定性指标,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和优化基础上,对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战略层面风险、经营环节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科学评估,并及时外贸企业风险的预警信息。即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外贸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外贸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措施和方法,努力将外贸企业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控制活动有助于合理保证外贸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提出的风险管控指令得到充分执行,其内容包括授权、职责分离、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和实物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外贸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加工、汇总和传递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有关的信息,确保各种控制指令在企业内外部之间进行有效传播和沟通。其中与外贸企业财务报告等信息可靠、相关的信息系统通常包括以下职能:(1)识别与记录所有的有效交易;(2)及时、详细地描述交易;(3)恰当地计量交易;(4)正确确定交易生成的会计期间;(5)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地列报交易的结果等。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外贸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机构等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专门的评价,找出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优势和缺陷,并提出补救建议。

三、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视角的外贸企业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优化内部环境。外贸企业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有效性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环节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理想的风险管理模式,需要外贸企业按照风险发生的轻重缓急进行有效排序。例如,对于战略层面的风险,外贸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应该高度关注,一旦决策失误,其前景堪忧。对于经营环节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环境的优化,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找出关键风险因素,按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正确处理。笔者认为,内部环境属于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是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外贸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优化内部环境,其内容包括治理结构与权责分配、治理层对内部环境的重视、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沟通与落实、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强调、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等,并确保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运行,进而合理控制其风险。

(二)加强风险评估。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风险不断凸现,时刻威胁着外贸企业的安全。对于战略层面风险,应该引起外贸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共同关注。外贸企业可以采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Porter五力分析法,对外贸企业的战略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诊断与分析;对于经营环节风险,外贸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不同经营环节的风险预警模型,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对于财务风险,外贸企业可以采用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评估模式,在指标选取和指标赋权基础上,合理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动态、精准评估。笔者认为,风险评估是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外贸企业风险有效应对的关键。在条件允许情形下,外贸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控机构,对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交高质量的风险预警报告,以最大可能减少外贸企业的损失。

(三)健全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外贸企业对其风险进行正确识别和评估后,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政策、程序、机制和措施,对其风险进行有效应对,其最终目的在于将外贸企业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例如,对于外贸企业的系统风险,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应该事前评估和科学应对。对于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必须承受的,坚决承受,不能承受的,可以选择放弃,或者退出战略;而对于外贸企业的非系统风险或企业特有风险,外贸企业管理层可以考虑事先设定一个合理的风险承受水平,选择风险分担或者风险转移策略。笔者认为,控制活动属于外贸企业风险应对的重要机制,其关键要素包括授权、职责分离、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等。为了有效降低外贸企业风险,企业可以考虑建立以下控制机制:(1)对于重大投资活动,应该由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共同做出科学、民主的决策;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可以由企业管理层进行自主决策;(2)对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外贸企业应坚持责分离的原则,尽量避免出现失误,甚至欺诈行为;(3)为了避免出现人才流失、业务流失等风险,外贸企业可以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外贸企业可以适时构建合理可行的业绩评价体系,对外贸企业业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并努力留住人才;(4)对于外贸企业,尤其是外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信息披露,其管理层应该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5)外贸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有限接触制度,以确保外贸企业重要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强化信息与沟通。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是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在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应该精诚团结,共同肩负着各自的职责。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外贸企业风险,企业应该强化信息与沟通过程,做到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包括对战略层面目标、经营环节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了解与认识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应的功能,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活动中。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尤其需要外贸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清晰地认识与理解企业风险控制活动的目的、机制、模式和方法,而如何强化外贸企业的信息与沟通能力,是实现企业风险控制目标的关键。

(五)完善内部监督。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企业战略层面目标、经营环节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风险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这要求外贸企业的治理层和管理层及时监控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状况。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必要环节,外贸企业应设置独立的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科学、有效地评估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重大缺陷,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修补。外贸企业的内部监督包括主管部门的监督、外部审计的监督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其中内部审计监督在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着基石作用。内部审计可以合理保证外贸企业遵循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企业投资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性,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环节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等。正因为如此,外贸企业应当不断拓展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增强其独立性,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督促外贸企业优化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以合理保证外贸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X

参考文献:

[1]胡通海.试论外贸企业经营风险类型及内部控制的建立[J].国际商务财会,2013,(10).

[2]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1).

[3]钱剑婉.外贸企业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0,(2).

[4]宋夏云.刍议内部控制的运作机制[J].审计与理财,2003,(9).

[5]吴晓庆.我国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徐芳.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宁波地区的研究[D].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徐珂.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袁玉霞,张璐,王霞.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J].国际商务财会,2010,(10).

[9]朱威.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防范;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的环节

首先,企业外部原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国外的大型优秀企业把市场扩展到中国后,由于其强大的资金能力、品牌效应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迅速抢占了市场,挤占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给国内品牌的生产者造成了经营风险。

最后,企业的内部原因。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造成企业风险管理不当的主要原因有:对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企业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的运作模式也可能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每个职能部门在运作过程中由于计划和执行的各方面原因会造成不同层面的风险;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善是造成经营风险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因此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现代企业来讲是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对各个环节风险的分析

1.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缺乏必要的规范管理

在部分企业中,没有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执行力缺乏,所以这些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在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下,财务管理方面的记账、报账等相关程序混乱,没有按照合理的程序执行,对于企业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工作人员素质及知识参差不齐

现阶段的财务人员在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素质方面普遍参差不齐,对于企业的经营缺乏管理和监督。很多的企业中,都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掌管主要财务,财务人员失去了监督的意义。此外,还有很多的企业是聘请的外部兼职会计,对于企业的经济只是简单的报账,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3.对于企业中的资产没有有效的利用,致使很多的闲置资金浪费

主要是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意识影响,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只有拥有大量的现金才是盈利的象征,所以致使大量的闲置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财务控制出现失灵。此外,企业中的应收账款没有得到快速的回收,致使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4.税收法制意识淡薄,税务管理不规范

因为税收法制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单凭发票进行管理,以发票金额代替会计核算金额,无发票不纳税、无发票不做账,实施发票会计、发票申报的财务管理。往往因为无知而多次违反税收法规政策被查处,偷逃税时常触及刑律,对企业和经营业主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5.企业的内部原因

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造成企业风险管理不当的主要原因有:对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企业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的运作模式也可能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每个职能部门在运作过程中由于计划和执行的各方面原因会造成不同层面的风险;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不善是造成经营风险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因此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现代企业来讲是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防范的手段及措施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自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面对风险是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时企业也离不开风险识别和防范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测和评估制度,能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总之,企业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自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这是企业处理风险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防范风险的源头。

2.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只有合理的利用资金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动力。所以在对企业资金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实行统一管理,保持资金的合理调度,运行顺畅。在企业的资金比较充盈的情况下,要对闲置资金合理利用,充分的发挥资金的升值价值,但是要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利用。对于企业的库存要严格控制,避免因为大量的库存占用资金,致使企业的周转资金受到影响,进而制约企业的经营发展。所以要盘活企业的沉淀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对于企业中的应收账款,要加强回收管理,促进资金的流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3.强化成本管理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成本的高低不仅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且决定着企业竞争的强弱。因此,成本管理不仅是财务管理的永恒主题,而且是全员参加的一项经常性管理活动。它体现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是否扎实、过硬。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成本管理实际就是通过成本来计划控制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自负盈亏,经营好坏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紧密相关,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要素。

4.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即使是非财务风险,也会以财务数据的形式有所体现,也就是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化。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非财务风险管理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以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为依据,选择诸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债务现金保障率、存货周转率、应收现金周转率等基本财务指标,对具体比率赋予合适的权重,建立一整财务预警机制,参考行业标准,结合企业纵向、横向业绩水平,通过具体的财务数据的对比,来衡量财务绩效,进而识别、评估和处理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与非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

5.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现阶段,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领导应倍加重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工作“大出纳”的旧观念中解脱出来,把此项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抓出效果。大力支持并协助财务人员履行职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关心他们的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胆提拔和使用懂业务、会理财的人员,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之道,并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进一步转变财务制度管理职能,财务人员要用好新制度赋予的理财自。在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制定出有意义的内控管理制度和办法。从而更好的发挥财务工作的职能作用。

6.强化管理,转变职能

市场经济机制运行,迫切需要企业强化财务管理,转变职能,应用“两则”“两制”等新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重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由传统的管财、守财型的管理方式,向聚财生财型管理方式转变。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地生存,并不断地发展自己,除努力增加自己的经济实力。管好用好企业的资本外,必须学会聚财有方,生财有道,必须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财政金融管理的要求,善于聚财和充分利用社会闲散的资金,广开筹资渠道。由被动执行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搞好经营管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7.强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有效运行、资产的高效使用,由企业的董事、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程序和措施,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大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企业的经营要以事前控制为主,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为辅。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环境,降低内部风险出现的概率,并且能够有效的对外部风险进行预测。

8.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识别、评估和处理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风险,但实践中,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内审或内控部门来完成,这就不利于考核风险管理的绩效,难以客观评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因此,需要企业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在内控或内审部门之外,设立专门的内部风险管理监督审计机构,明确化分内审、内控主体与风险管理审计主体的角色和权限,实行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审计机构展开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从而能够对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风险管理绩效、财务预警机制、长远战略目标等的实施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估,及时纠正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各种错误之处,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广喜.确保安全经营的行为指南[N].建筑时报,2013-03-21005.

[2]本报记者,朱进军.本报通讯员,黄锋.把经营风险套进笼子[N].人民铁道,2013-06-21B03.

[3]宋波.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14-16.

[4]周弘.把好经营风险关[J].施工企业管理,2013(03):93-95.

篇4

一要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基础牢固,稳如泰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说到底是人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客户创造市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是我们的效益之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了客户,我们的业务才有发展,员工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如果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严格要求、严格规范、严格标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业务操作中的风险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要在全体员工中大力倡导、深入宣传价值最大化、资本约束、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与收益平衡、内控优先等先进理念,让全体员工了解资产质量与经济增加值、与薪酬分配的关系,自觉转变观念,将自身工作作为第一道防线纳入到风险控制体系中,引导和带领全行员工形成规范操作,防范风险的良好氛围,真正把为前台、为基层、为客户服务当作提升风险与回报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能有效提高我行风险管理和内控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要更新服务意识。现实看,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从我行看,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与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要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要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20%的优质客户将会给我们带来80%的经营利润。

三要着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与技能。一方面,从我行自身来看,在银行成本上受到诸多限制,包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拨备成本、资本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的制约因素,盲目地增人增机构增规模,不计成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浪费。此外,我们的内部管理在成本约束上也存在漏洞,缺乏控制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许多领导到员工没有很好地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实践证明,无约束下的经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盲目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局面,要把各种成本制约的理解贯彻到各级行管理层,要学会在有成本制约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每项业务都要讲成本管理,每项经营活动都要讲成本制约,认真测算评估投入与产出的数额比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外先进银行强调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是以客户为重要支撑”的理念是我们缺少的。作为一名员工,特别是作为一名领导,只有风险服务意识还不够,还要有风险服务技能。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员工的风险意识,让员工明确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确保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岗位制度、合规守法工作标准及纪律惩处规则,把合规管理、合规经营、合规操作落到实处,使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四要树立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客户业务,但仅仅依靠这一传统业务远远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资本一级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一些优质客户已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今后的发展问题,真正的优质银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服务等中间业务。现在,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同时,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不受资本金约束,可以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银行的要求,也是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为上经,我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要全力推进以员工为主体和核心、面向业务、面向管理、面向操作的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组织风险点的成因分析,搭建防控体系、优化流程、规范管理,保证业务发展质量等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让依法决策、合规经营与管理,按章办事、合规操作在全行上下蔚然成风。切实整治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的顽症,及时消除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得到,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要创建科学的合规管理机制。纵观国内许多金融案件的形成,大多是制约机制失控和监管不严的结果。如何确保一个“规”在建立好后能够被大家无条件地遵守,并且保证这个“规”自身还能够在实践中被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作保证。要切实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就必须从涉及银行整体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流程管理、岗责体系、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梳理、整合和优化银行的规章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确立清晰的报告路线和问责制、举报制等,真正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合规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乃至整个银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六要将合规文化理念渗透到业务条线和基层岗位员工之中去。要顺利实现银行经营目标就必须在合规价值观念和合规文化的培育上有统一的合规要求和员工行为规范。加强合规文化的教育要求从上至下树立合规意识,“合规从高层做起”,要以高层管理人员的合规理念感染和引导员工的合规行为。针对各层面、各岗位员工的违规行为如何判定及如何处罚,做出详细规定,目的是让员工明白“能做”与“不能做”的界限,明确违规操作对银行、对个人的极大危害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闯红灯”。员工必须熟练掌握合规知识,并能应知、能会、善用。要把合规管理要求结合到各业务条线的操作流程中,实现流程控制、外部检查、员工自律三者有机的结合,尽量减少各类不应有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要让合规文化的理念真正在全行深入人心,落实到我们每位员工的具体行动中,从点滴做起,从基本业务做起,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支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全员参与,提高整体合规素质,并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篇5

关键词:铁路企业 财务风险 对策

目前,铁路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铁路企业正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铁路的各类资源开发市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效益,以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资金保障问题也为社会关注,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低成本筹资、加强资金管理成为铁路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因此,笔者就此对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及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风险管理都是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现代管理科学对大量企业长时期观察得出一个重要实证: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通过卓越的风险管理获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的损失甚至倒闭都是由于不良的风险管理所造成。

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1)2004年,COSO(美国发起机构委员会)在1992年《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基础上,全新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涵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4个目标、8个要素和4个执行层次的基本框架。其中,4个目标即战略、经营、报告、合规;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4个执行层次即总部、分部、业务单位和附属机构。

(2)国内,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试开始在中央企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指引》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重要阐述,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

2、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财务风险含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未来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产生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结果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和收益及分配风险等。

(2)财务风险来源。一是源自财务管理风险本身,存在于企业活动全过程,如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借款资金的比例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问题与资金流动性相关的利润分配中的比例问题、应收账款管理等问题。企业规模越大,财务风险管理活动越复杂。二是源自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其复杂性和多变性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风险管理重在关注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如持续的通货膨胀使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营运成本增加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二、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来自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经营特性,加上大规模铁路建设带来的资金保障压力。

1、内外部环境

近年来,公路、航空、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给铁路运输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而铁路运输自身经营增长的制约因素也比较多:一方面铁路行业所具有的公益性和基础性特点,使铁路运输价格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在既有运能规模下,运输收入增长空间十分有限,致使铁路企业收入与成本严重不匹配;另一方面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和安全设施、设备投入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生产经营成本逐年攀升,加上职工收入增长的刚性需求、前期铁路建设高额投入的还贷压力以及高铁配套设备、设施的高额消耗等都使铁路经营效益增长受到制约;三是合资铁路相继开通,不确定因素将随之增加。此外,随着铁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财务面向市场所带来的资金等财务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持续紧张的局面一时难以缓解。

2、资金保障需求

“十一五”期间,大规模铁路建设投资对资金需求量激增。运输支出预算以及更新改造计划缺口及调整滞后相应产生较大的资金缺口;合资公司委托管理资金到位滞后影响铁路企业资金周转;资金结算所内部调剂资金剩余空间十分有限,运营资金保障能力呈下降趋势。从建设资金来看,国铁建设资金和合资铁路资本金由铁道部负责筹集,合资铁路债务性资金也由铁道部统借或设定贷款条件,铁路企业筹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地方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导致建设资金保障压力持续增加。

三、对于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增强铁路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和经营效益理念,夯实财务基础、落实内控制度,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深入挖潜提效,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稳定、资金运行有序、管理依法合规,才能做到财务风险可控,推进铁路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

1、强化经营主体意识

根据深化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体系,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明确各级各部门经营管理权责。同时,通过设置专栏以及编发手册等方式,解析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内涵,宣传经营导向和管理要求,强化经营主体意识,引导企业上下深刻领会防范财务风险、提升经营效益是保障运输安全和职工利益的基础,营造 “保安全、保稳定、重效益、重发展”的经营管理氛围,提升铁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

2、深化内部控制机制

从强化风险防范的角度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权力制衡、运行有序、合力形成和考核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制度化、程序化内控流程体系,健全岗位责任制,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分析,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强化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督。

篇6

【关键词】物业管理;风险管理;预算流程;流程设计

1 绪论

随着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日渐成熟。进入21世纪,物业管理发展到现在似乎进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市场化正日渐成熟,另一方面竞争的加剧不断吞噬企业利润。这种矛盾和不平衡预示着物业管理行业变盘即将到来。

2 物业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风险管理机制

物业管理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规模、管理水平、风险程度、发展目标和资源整合、内外环境等因素,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公司内部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或者根据物业管理公司组织架构的实际情况,由财务部、物业部、或市场策划部门兼任此项职业。如能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更是最好的选择。

2.2 风险识别

2.2.1 按照风险发生的来源分类

(1)企业外在因素

市场环境:物业管理市场的不成熟性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客户意识:业主的物业管理消费和维权意识不成熟性;

市场媒体:政府及大众传播媒体对物业管理市场的引导;

行业氛围:物业管理行业自律性与诚信度不够。

(2)企业内在因素

组织文化:物业管理企业的风险危机意识不足;

组织结构:风险与危机应变机制不健全;

管理特质:服务方式和管理风格与文化民俗和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冲突;

人员因素: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与管理行为与服务规范上的冲突;

技术因素:物业本身设计上的错误、设备上的瑕疵,以及技术程序上的缺陷等,

而引发的意外风险;

财务因素:物业管理行业的利润率与服务标准之间的冲突。

2.2.2 按照风险的层面分类

(1)企业决策风险

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

服务产品不准确;

市场发展盲目扩张。

(2)财务风险

只求顾客满意,不讲利润;

服务标准与收费价格背离;

客户消费意识不成熟,收费率偏低;

设备大修成本;

物业维修基金不到位。

(3)雇主责任风险

物业管理团队高流动率带来的人力成本风险;

公司内部管理及劳资纠纷的风险;

员工工作违章违纪等失职行为所承担的风险;

员工作业安全风险。

(4)市场与行业风险

政策方向:最无奈的风险;

法律不健全:法律责任无法界定的风险;

行业无序竞争:自相残杀的风险;

利润体系:效益与成本分离的风险;

业主委员会不成熟。

2.3 风险评估

根据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可通过企业风险评估调查表进行物业管理的风险评估。

2.3.1 企业风险评估内容

(1)分析项目:一般按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点确定。

(2)测评方法:根据分析方法确定,一般可采用询问和检查两个方面。

(3)事件的风险等级:一般分为特大、较大、一般、较低、忽略等五个级别。

(4)确定权重:是指某项目在整个风险控制范围中的重要程度,企业整个风险权重为1。

按其重要程度,在评估前给定权重。

(5)计算风险值:将风险等级分与权重积计算,得分越高表示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

2.4 风险反应

风险反应是整个风险管理的成败关键。物业管理企业要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从企业整体层面来分析风险影响程度,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原则选择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能承受的风险,企业要主动回避;对于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分担的风险,企业要综合运用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对于风险损害程度不大的低概率风险,选择风险承受也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对于投标风险,应坚持不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项目不承接,业主方资信低、实力不强、合同条款过于苛刻的项目不承接,亏损项目不承接。

3 基于风险管理的物业管理企业预算改进思路

3.1 基于战略风险考虑的企业预算工作改进

3.1.1 增加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的内容

组织架构和职责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内部环境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应当与公司的组织结构相匹配,应有利于预算管理的信息上传、下达和各业务活动间的流动。各级预算组织成员的职责的分配应提供责任和控制的基础,应明确关键员工的角色。

3.1.2 增加策略计划。

策略计划是以企业历年的经营绩效为基础,全面审视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环境,判断它们对于未来企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分析,制定出企业在未来一年中的经营策略,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分析、行业分析、地区环境信息、机会与威胁、策略计划。是企业经营预算的依据和基础。

3.2 基于经营风险考虑的改进

3.2.1 增加了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以上述策略计划为依托而制定出企业未来一年内的经营目标,是全面预算的总体概括,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全面预算业务流程的目标设定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

3.2.2 增加经营预算中的专项预算。

在原有物资采购预算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力资源预算、设备维修预算和项目拓展预算。对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进行专项预算和控制

3.2.3 增加原有预算项目的内涵

将原有的现金流预算改为资金平衡预算,加强代收资金、应收账款管理。对公司资金采用三级平衡预算,保证现金流安全、高效流动。

4 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案

4.1 风险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总则

4.1.1 全面预算业务流程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贯彻、监控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体现战略目标。

4.1.2 企业通过全面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同时也是整个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经营绩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高效互动的有机整体,全面预算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体现战略目标。

4.2 预算业务目标

4.2.1 战略目标

通过预算指导各分、子公司执行公司整体战略目标,按照战略规划下达预算及考核指标,配预算内资源,确保战略目标的执行。

4.2.2 经营目标

在科学合理的经营预测与决策基础上,集中体现预算期内的经营方针;保证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

4.2.3 报告目标

确保预算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反映预算执行的结果并实现有效监控。

4.2.4 合规目标

复核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会计制度与政策、以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

4.3 预算业务风险

4.3.1 战略风险

对公司战略不能做到准确分析和合理把握,预算资源分配不合理,考核指标错误误导,使得战略得不到有效落实。

4.3.2 经营风险

预算组织不当、职责权限不明确、预算内容的缺失、预算执行的监控措施不力以及预算外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经营目标不能实现。

4.3.3 报告风险

未制定预算报告制度导致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关键信息缺失;对预算项目定义不清、为达到考核业绩篡改财务数据可能导致预算数据不准确或考核数据失真;预算流程缺少对关键环节的时间点的控制导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分析数据的延误。

4.4 预算业务范围

4.4.1 起草、修改、调整、上报年度预算

4.4.2 编写年度预算指标及预算说明书

4.4.3 分解年度预算指标

4.4.4 确定年度业绩考核方案

4.4.5 组织实施年度预算考核

4.4.6 年度预算及考核效果的评价及修正

5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物业管理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对物业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物业管理企业识别战略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总结得出了物业管理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点。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中型以上物业管理企业,尤其对物业管理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强化全面预算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控制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篇7

关键词:企业风险;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78-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风险的表现和影响就越普遍,尤其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高层面对企业快速扩张的势头,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繁重的经营管理问题,深深感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也迫切需要内部审计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及控制、治理过程的效果。

一、 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1.风险。风险一词源自西方,是指可能发生的损失、失败或伤害的意思。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环境和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能够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的不确定性管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制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2.风险管理。2004年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The Tread-way Commission)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确切地讲,风险管理通过了解企业及其市场情况,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设计并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不断监测风险管理过程而使企业达到其战略目标。一般情况下,企业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辨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以及监督等八个方面组成。

二、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现状

1.风险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风险管理意识没有贯穿到企业全体员工以及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2.风险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建立。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国内大多数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在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中国很多企业没有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风险管理规划,因此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3.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中国有关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指导原则、指引、 规范很多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存在互不兼容的情况。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的多头管理,导致企业无所适从,失去了积极性,从而被动执行甚至不执行。

三、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04年《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该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领域,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这是内部审计部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作用的要求。

2.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要求。作为高层次的监督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相对独立,不同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意见直接报告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足以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因素增多,内部审计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构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3.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目标的一致性要求。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并为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风险管理是采取适当的内部方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将损失降到最低,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四、内部审计如何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1.内部审计在现有各类审计中发现和反映企业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是在经营管理部门基础上的再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审计工作根植于以未来为导向的风险分析。内部审计人员应就战略规划、企业并购、合资经营、战略联盟及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式,强调确认经营风险,并测试这些风险管理政策是否适当,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内部审计是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增加效益的有效保障。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措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施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检查各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及合规性,及时发现背离法规和监管措施的问题,保证业务经营活动在法规和监管措施允许范围内进行,降低业务经营风险。二是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异样情况,防止财务风险。三是通过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章程的合理性、完备性和有效性,找出其中的管理缺陷和控制弱点,防范因缺乏控制而产生的风险。四是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企业管理,特别应加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真正形成一套对风险的预警系统,时时防范风险的发生。

3.内部审计提供咨询服务,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审计还可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具体包括进行控制和风险评估培训,实施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理;召开控制和风险评估专题讨论会,针对重大风险隐患,要集合企业内外部的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开发自我评估工具,对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开发适合本企业的评估工具。

五、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强。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极不稳定,力量单薄,没有受到企业领导层的足够重视,而且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等都由本企业领导决定,导致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等方面都不独立。

2.内部审计人员本身的素质有待加强。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还是挺高的,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多,除了政治素质要求比较高以外,业务上还要学习财务知识以外的更多东西,需具备一定的经营销售知识,法律知识、企业自身需要运用的管理知识以及控制理论与实践、风险管理、经济预警等方面的知识。

六、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门内审规章制度,从法律上规定内审机构的地位、层次、结构,将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合理设置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由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领导内部审计机构,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和高层次地位。

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立专业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在风险导向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做到训练有素,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知识,还要具有经济管理、金融、统计、工程技术、法律、信息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不断通过后续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审计实践,提高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除此之外,应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的特点,增加具备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知识的专家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包括内部控制专家、风险管理专家、公司治理专家和信息系统专家,以组成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内部审计项目组,逐步改善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趋向合理,以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国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M].方红星,王宏,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吕永红,夏亨峰.中国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上旬刊,2009,(11).

[3]毛敢杰.关于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几点看法[J].科学咨询导报,2007,(6).

[4]王国盛.企业风险管理和舞弊的防范与检查[J].中国内部审计,2005,(10):41-42.

[5]徐海根.试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2).

[6]宋东红,朱秀霞.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7]范太艳,王彬彬.浅议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J].网络财富,2008,(6).

Brief Analysis On Internal Audit and Rsik Management

LIANG Rui-hu

(Audit Hunan Coal Group Co.,Ltd,Changsha 410001,China)

篇8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与此同时,其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经营空间、拓展市场份额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本文意在通过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分析,进而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因素分析;策略

1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1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被理解为违约风险,即借款人因为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力履约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更多地指借款人失信,承约信用丧失而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责任心,或者是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欺诈行为。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元。

1.2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市风险、汇率风险等,或者采取不当的经营策略而引发的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等,都可以归并为经营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风险的特征,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较多。

1.3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加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无视信贷资产风险,违规操作,盲目发放贷款,由此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1.4政策与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的金融政策或相关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出台,引起市场波动,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而法律风险通常指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中违反了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或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依托和保障所引发的风险。

2产生风险的因素分析

2.1信用风险的因素分析

2.1.1社会的信用观念淡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诚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在经济活动中诚信守则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和奖励,而违约失信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和损失。社会失信现象的泛滥直接导致人们的信用观念淡薄,从根本上缺乏按时履约的信用道德和信用责任感。这种社会意识和现象自然波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领域。

2.1.2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当前,我国尚未启动一套完善有效的个人征信系统。虽然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是还处于运行初期,征信渠道过窄,征信内容不全面,只有贷款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征信的手段单一,征信资料收集速度缓慢等,以至于商业银行难以对借款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贷款的额度、还款的能力以及以往还款的情况做出比较正确、动态的把握和判断,造成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体现在借款人夸大自身的还款能力,在还款受阻的情况下易导致道德风险问题,增大蓄意逃避还款的风险因素。

2.2经营风险的因素分析

2.2.1市场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的商业活动都处于市场的调控之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不例外,其资金随着市场价值规律的波动而波动。如遇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借款人的贷款金额往往不能满足其消费的需要,自然也会造成还款压力的增大;再者,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利率上升,也会加重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2.2.2借款人风险状况的显著差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款人比较分散,并且数量大、周期长、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原则上,针对不同的借款人,商业银行应选择不同的经营策略以实现贷款收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还无法通过灵活的、有针对性的贷款利率来满足不同风险状况借款人的需求,实现差异化的个,因而无形当中增加了银行对高风险客户的贷款风险。

2.3管理风险的因素分析

2.3.1管理上划一现象严重虽然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品种比较多,但是深入到行业内部,则不难发现其实银行真正开办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不外乎主要集中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等几个品种上,并且对各种个人贷款业务的采信、发放以及贷后回收的整个管理程序都是比较单一和程序化的过程,缺乏贷款管理上的针对性,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整个的贷款体系比较制度化,在思想上、作风上还依然受传统对公贷款的影响,没有形成完善的个性化的管理制度。2.3.2激效制度不科学许多商业银行盲目根据上级行下分的贷款指标分派贷款任务,一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求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人员加大发放贷款的额度,另一方面没有摆正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三者的关系,强调片面化的风险控制目标,为了控制贷款风险,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以制约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造成信贷人员惜贷,办理贷款瞻前顾后,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员工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政策与法律风险的因素分析

2.4.1没有健全的相关法律保障我国目前有《担保法》、《票据法》和《贷款通则》等涉及贷款业务的相关法律,但主要是针对企业贷款而制定的,还没有针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条款,尤其是在个人贷款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有效落实,一旦遇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回收过程中发生抵押物的处理、质押物的变现等法律纠纷时,缺乏实质性的法律保障,银行往往会处于事实上的尴尬境地,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来对违约现象进行处罚。

2.4.2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事实证明,如何从借款人手中取得抵押物的控制权、抵押物变现前如何管理、价格如何规定等,单纯依靠银行来实施这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这方面还需要许多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更需要出台一些制度来强制部门之间的合作。

3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有效策略

3.1健全法律法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保障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开拓,原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订与完善,要出台针对个人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的运作,既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维护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目前《消费信贷法》已在酝酿之中,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建设正在积极的推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2005年11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对抵押权人处置抵押物做了法律上的规定,为金融机构维护合法债权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全社会也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大力推广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各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也要大力向社会宣传银行对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以及违约现象对个人和家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识和社会信用意识。

3.2完善个人资信评估机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根本

针对我国个人资信系统尚未完善,个人信用资料采集、调查的薄弱,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可以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一步完善个人收入、信用、贷款、消费等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信息收集与信用评估机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地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商业银行提供消费者一手的资信情况。此外,各商业银行在协助人民银行加大客户资信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联系,建立网络管理体制,互通有无,分享资源,既能避免对同一借款人信用的重复调查,又能防止同一借款人超越偿还能力进行多头借款,做到采集与事实相统一、历史与现状相贯穿,使收集的资信及时而准确,评估科学而严谨,从源头上做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

篇9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2)04—0149—07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这直接导致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定位问题存在较大争议。正因为如此,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各审计准则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明确,譬如:第5号准则《内部控制审计》与第16号准则《风险管理审计》之间是何关系;第12号《遵循性审计》、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第25号《经济性审计》、第26号《效果性审计》和第27号《效率性审计》等准则之间及其与第5号、第16号准则之间是何关系。在实务中,内部审计人员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究竟有何不同?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之间是何关系?因此,有必要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修订内部审计准则之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①。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2003年6月实施的第5号准则《内部控制审计》中,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提出,内部控制涵盖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之一,并专门制订了《风险管理审计》准则。EOSO(2004)认为风险管理涵盖内部控制,其表述是:“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谢志华(2007)认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虽表述不同,但涵义相同。

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是何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内部控制的本质。COSO(1992)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种将内部控制理解为“一个过程”的做法被2008年5月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下称“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所采用。但是,“一个过程”的提法只是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交织在一起而发挥作用的过程,它并没有给内部控制定性。COSO(1992)对“一个过程”有如下解释:“组织中各单位或各职能部门内部或跨单位或职能部门所实施的经营过程,都是通过计划、执行和监控等基本的管理过程来加以管理的。内部控制是这些过程的一部分,并与它们整合在一起。内部控制能让这些管理过程发挥作用,并对其实施和持续的关联性进行监控。内部控制是一个管理工具,而不是管理的替代品。”从中可以看出,COSO是结合管理过程来论述内部控制过程的,它认为内部控制是管理过程的一部分,是其中履行监控职能的管理工具。

那么,如何理解作为管理工具的内部控制呢?我们需要从管理的职能谈起。法约尔(1982)认为,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他指出:“在一个企业里,控制就是要证实一下是否各项工作都与已定计划相吻合,是否与下达的指示及已定原则相吻合。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纠正并避免重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obbins(1994)在法约尔五职能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四职能说,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他认为,控制职能是指监控计划执行、比较分析偏差、纠正错误,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可以看出,COSO对内部控制的解释与管理学中对“控制”的解释并无不同,都指出要保证计划的实施,都提及要对偏差进行监控。这样看来,COSO所讲的内部控制就是管理学中的“控制”。

法约尔(1982)在论述“控制”职能时,就使用了“内部控制”的提法,他说:“这里,我只讨论管理问题,所以就不谈两个企业之间的控制问题了……我着重谈一下企业内部控制,这种控制的目的是专门为了有助于各部门的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总的来讲也有助于企业运营的顺利进行”(法约尔,1982)。可见,法约尔认为在一个企业内部讨论管理中的控制问题,可以用“内部控制”的提法。

以上分析足以证明内部控制就是控制。应该说,我们之所以称“控制”为“内部控制”是相对于外部监管而言的,强调的是企业自身应该重视对其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监控。以COSO为代表所开展的内部控制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控制”理论,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和内在机理。但内部控制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控制”之外的,或与“控制”并列的一个新事物,它就是“控制”。因此,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管理职能中的控制职能。

既然内部控制只是一项管理职能,那么只要是管理活动,它就应该涵盖内部控制,因此,COSO(2004)认为风险管理涵盖内部控制是有道理的。自然,内部控制就不可能涵盖风险管理。在中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中,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要素值得商榷。COSO(1992)和中国《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由五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其中,都用到“风险评估”的提法。而COSO(2004)认为,内部控制由八要素构成,将风险评估要素细化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四个要素。但是,无论是五要素观还是八要素观,都没有使用“风险管理”的提法。COSO(2004)的标题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其认为,在内部控制的要素中用“风险管理”的提法容易产生歧义,不如用“风险评估”好。

内部控制职能论也可以解释谢志华(2007)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涵义相同的观点。企业是一个风险组织,不冒风险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为达成自身目标,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其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因此,可以认为,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或是“全面风险管理”。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要综合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如果侧重于强调控制职能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则可以将企业管理称之为“内部控制”。这样看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同义语。用内部控制,是从管理职能上来讲的,侧重于强调控制职能的发挥;讲风险管理则是从控制的对象上来讲的,侧重于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通俗来讲,内部控制,控制的是风险,风险管理,管理的也是风险,二者涵义相同。

二、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定位

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引入中国后,理论界围绕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定位问题进行了讨论:陈毓圭(2004)认为是经营控制风险(含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其业务流程);谢荣等(2004)认为是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环节风险(统称经营风险);王泽霞(2004)认为是管理舞弊风险;许莉(2005)认为是指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赵德武等(2006)认为是治理系统风险(含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评述这些观点的立场有三个:一是将企业管理等同于风险管理;二是将内部控制等同于风险管理;三是要区分风险评估的对象和结果。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定位之争的焦点是审计人员在评估审计风险时,所评估的对象究竟应该是什么。至于评估审计风险后,得出评估对象“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况如何则是评估的结果,不能将“对象”与“结果”混淆。基于上述立场,可以将理论界对风险的不同定位统一于“企业全面风险”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1.经营风险就是企业全面风险

陈毓圭(2004)和谢荣等(2004)所述的经营控制风险和经营风险,实质上就是企业全面风险。他们将风险评估的对象定位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及其业务流程”和“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环节”。从中可以看出,都涵盖了企业战略层面和经营层面的风险,这就是“企业全面风险”。但是,用“经营风险”的提法容易产生歧义,以为仅指企业经营层面的风险,而不包括战略层面的风险,不如用“企业全面风险”好。并且,用“企业全面风险”还可以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直接对接。这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国家标准《GB/T 24353—200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的背景下,显得更为必要。企业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相应地,审计人员风险评估的对象就应该是“企业全面风险”,从而使得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管理舞弊风险是企业全面风险的一部分

王泽霞(2004)将风险评估的对象定位为管理舞弊风险。这一观点主要针对管理层财务报表舞弊提出,试图通过重点评估管理舞弊风险来降低审计风险,这一做法只能算是权宜之计。试想,如果迫于法律和监管的压力,管理层不敢进行财务报表舞弊了,那么,管理舞弊导向审计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从内部审计的角度看,审计的目标不仅仅是“防弊”的问题,而是“防弊、兴利、增值”三大目标。显然,王泽霞(2004)对风险评估的对象界定过窄。按照五部委(2008)《基本规范》中的规定,企业全面风险应该包括:战略风险、合规风险、资产安全风险、财务报告风险、经营风险等。按大类就是两类,即战略层面的风险和经营层面的风险。管理舞弊风险只是合规风险中的一个方面。将风险评估的对象定位为管理舞弊风险只能算是一种审计策略,只是注册会计师在管理层舞弊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审计实务中运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不宜将其作为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定位。

3.重大错报风险的提法混淆了风险评估的对象和结果

许莉(2005)认为,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无论是所谓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是指被审计单位可能带来审计风险的风险,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就是指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一提法混淆了风险评估的对象和结果。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人员通过风险评估后进行职业判断的结果。将一个职业判断的结果作为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的定位显然不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分并不在于审计风险模型用“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取代了“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而是强调了“自上而下”和“风险导向”的原则,强调既要有“森林”也要有“树木”。不能就报表而审计报表,要站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来看报表。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重大错报风险”的提法可以运用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但是站在内部审计的视角,就不仅仅是错报的风险问题,而是企业全面风险的问题。在第17号准则《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第十七条中就有规定:“审计风险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是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未能通过审计测试发现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这里的“重大差异和缺陷风险”可以对应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它也是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评估后的结果。虽然内、外部审计在风险评估的结果上用词不同,但是风险评估的对象都是“企业全面风险”。基于此,建议将第17号准则中的“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表述改为“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全面风险管理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

4.治理系统风险就是企业全面风险

赵德武等(2006)认为是治理系统风险(含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并指出公司治理是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内部控制针对的是企业中低层人员。根据内部控制职能论,公司治理也需要运用控制职能,不可能只是对企业中低层人员的管理才需要内部控制,只要是管理就需要控制。撇开此点不论,赵德武等(2006)的治理系统风险也涵盖了企业全面风险,企业全员参与并受控。一般而言,公司治理主要涉及公司高层管理,那么,可以认为企业管理涵盖公司治理。但事实上,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的边界并不清晰,在早期企业中,或者在现代小企业中,一般就叫企业管理,而很少称之为公司治理。只是自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发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以来,理论界才逐渐有了公司治理之说,公司治理才逐渐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但是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讲仍是企业管理,管理的职能仍然适用于公司治理之中。如果把公司治理泛化,使其包括中低层人员参与的日常管理,则公司治理可以等同于企业管理。赵德武等(2006)采取的正是这一做法,而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因此,治理系统风险就是企业全面风险。

基于以上认识,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应该定位为“企业全面风险”。相应地,就内部审计而言,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为有效履行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基于对企业全面风险的评估,针对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制订和实施的一整套审计方法。

三、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理事会批准了关于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与此同时,《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IPPF),并于2001年正式实施。新的框架在内容上全面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内部审计进入风险导向审计阶段。2004年9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其1992年、1994年修订的内部控制框架发展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强调了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立即做出反应,于当月29日,以立场公告(Position Statement)的形式《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报告,明确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在于,客观地保证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为保证关键经营风险被恰当地为管理提供帮助,并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具体包括: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提供保证;为正确识别风险提供保证;评估风险管理过程;评估关键风险报告和评价关键风险的管理。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从2005年底以来,力推内部审计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财务审计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方向全面转型。内部审计应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这已日益成为中国内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

那么,内部审计该如何有效发挥其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呢?如前所述,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应该被定位为“企业全面风险”,这就为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作用找到了切人点,也为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内在基础。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存在的联系和区别表现为:

1.二者之间的联系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全面风险,而风险导向审计中所评估的风险就是企业全面风险。企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是基础,而风险导向审计是保障。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对企业全面风险的评估,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出谋划策。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可以通过对企业全面风险的评估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将审计的重点放在风险较大的领域,从而更好地提供增值服务。

2.二者之间的区别

(1)实施主体不同。全面风险管理是在企业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领导下,为实现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由企业管理层组织实施、全员参与的经营管理工作。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企业董事会的领导下,由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实施的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监控的工作。

(2)内涵不同。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而风险导向审计是一套审计方法。

(3)风险导向审计既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评估对象是企业的全面风险。企业管理越规范,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水平越高,相应地,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也越好,对风险的评估会更为准确,审计工作更为有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就无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企业管理就是风险管理。因此,无论企业是否推行命名为“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举措,事实上都是在进行风险管理,只不过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会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能全面识别和防范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审计方法,不依赖企业是否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而独立存在,这一方法的优点主要有:一是有利于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二是能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当然,归根结底是第二点,因为只有通过风险评估找到“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才能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才能指出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内部审计提供增值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增值服务的水平如何体现的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如果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较差,内部审计人员将会很容易指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反之,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很有可能难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就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运用的关键在于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而不在于企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如何。每一个内部审计人员都应该形成一个对所在企业规范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把握,这是开展风险评估的基准线。在此线之下的,就存在差异和缺陷,需要改进。当然,这条线如何定,体现了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了挑战,其必须具有全面评估企业风险管理状况的水平。这样看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中,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时,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自存在于内部审计人员心中,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而改变;其标准只能比企业现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更高,至少不能低,这样才能提供增值服务。因此,风险导向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

(4)二者对风险的评估结果不完全相同。如表1所示,二者对风险的评估结果有四种组合。二者都评价为高,说明这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均认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审计。二者都评价为低,说明这是一个低风险的领域,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均认为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审计。在呈现高低组合的情况下,若风险导向审计评价为高,全面风险管理评价为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管理人员水平低,应该识别的重大风险没有识别出来;另一种是审计人员水平低,本无风险却认为有重大风险。若风险导向审计评价为低,全面风险管理评价为高,则一种解释与前同;另一种解释是,确实是高风险的领域,但通过管理部门的风险管理,风险降低了,审计人员认为风险管理有效,将其评价为低风险的领域。

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人们产生了理解上的歧义,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出风险管理相关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建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风险管理相关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建议

由于现行内部审计准则是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所以整个准则体系,从《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到《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公告》,都与风险管理相关。但是,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其中与风险管理直接相关的几个具体准则,包括: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第12号《遵循性审计》、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第25号《经济性审计》、第26号《效果性审计》和第27号《效率性审计》等准则。

这些准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总体层,包括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和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二是具体层,包括第12号《遵循性审计》、第25号《经济性审计》、第26号《效果性审计》和第27号《效率性审计》。

1.总体层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准则修订的建议

首先,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和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这两个准则可以合二为一,因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涵义相同,所以不需要分别制订两个准则,可以用一个准则来涵盖这两个准则所包括的内容。也可以考虑为新修订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制订一个《风险评估》实务公告,将现行《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中的内容涵盖在内。

其次,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与新修订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之间的关系要理顺。《萨班斯法案》颁布以后,美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成为法定要求。依《萨班斯法案》成立的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先后制订了第2号和第5号审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审计。2007年6月的取代第2号审计准则的第5号审计准则命名为《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同年,美国证交会(SEC)《管理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引》,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估进行规范。中国财政部等五部委为加强内部控制监管,也于2010年4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含《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PCAOB第5号审计准则和中国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都是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是站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立场做出的规范。而SEC《管理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引》则是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规范。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这一指引的正是为了规范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那么,在中国监管当局已经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背景下,第5号准则《内部控制审计》该如何修订?第21号准则《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该如何定位?

在中国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后,按要求必须执行的公司,其审计部门每年都要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其董事会要据此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自我评估的标准就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因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第5号准则《内部控制审计》修订时,有必要吸收和借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以便于内部审计人员同时遵循这两个规范的要求。而第21号准则《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则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准则。评估的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扮演组织者和咨询专家的角色,所以在标题中不宜突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建议将题目改为《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以示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相区别。同时,在行文中,要避免出现内部控制审计的说法。若有,相关条文也应该直接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衔接,不宜再行做出规定。

2.具体层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准则修订的建议

具体层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准则修订主要是要理顺它们与新修订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之间的层次关系。从层次关系来看,它们与新修订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之间是主从关系,《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居于主导地位,具体层次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居于从属地位,其相关规定不能逾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同时要明确,第12号《遵循性审计》准则是为了防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合规风险;第25号《经济性审计》、第26号《效果性审计》和第27号《效率性审计》准则是为了防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经营风险。也就是说,“3E”审计并非游离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之外,它是《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延伸,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中为防范经营的效率与效果风险和合规风险而开展的相关审计工作的具体规范。审计人员在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时,应该运用具体层次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的要求,全面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则可以就某一部门、某一业务、某一流程、某一项目分别运用《遵循性审计》、《经济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和《效率性审计》等准则进行专项审计。

这样看来,新修订的总体层次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准则有两个,即《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具体层次的准则有四个,分别是《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和《遵循性审计》。同时,建议从总体层次到具体层次连续编号,或借鉴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编号方式进行分类分层编号。此外,还可以制订几个相关的实务公告,如《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等。

参考文献:

伯利,米恩斯.2005.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M].甘华鸣,罗锐韧,蔡如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

陈毓圭.2004.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58—63.

法约尔.1982.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周安华,林宗锦,展学仲,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玉廷.2010.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5):3—16.

王泽霞.2005.论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创新:管理舞弊导向审计[J].会计研究(12):49—54.

谢荣,吴建友.200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4):47—51.

谢志华.2007.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10):37—45.

篇10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3-0064-0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融资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资金融机构网点规模的加快扩张,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变得异常的激烈。因此。刚刚成立不久的邮政储蓄银行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邮政储蓄银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一、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分设机构模式存在弊端,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分设过程中,按照其总行设定的模式把分支机构分为邮储银行自营机构、共营机构、邮政网点三种,从而形成了目前部分机构银行与邮政混业经营、双重管理的特定模式。邮储银行对自营机构控制力相对较强,而对于邮政公司和邮储银行双重管理组建的共营网点,只有行长由邮储银行选派,业务由邮储银行指导,工作人员仍由邮政公司管理,这种双重性管理模式职责不清,随着业务的发展,矛盾将逐步显现,风险隐患也越来越大。邮政网点存在混业经营和混业管理问题,在经营理念上先“主业”后“副业”,但工作人员承担的副业任务非常繁重和庞杂,这种现象邮政储蓄银行无权干预,对其内部风险控制的难度很大,也势必影响邮政储蓄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是内控制度和机制相对滞后,不适应风险控制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成立后,在内控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由风险合规部、审计部及各业务部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但在内控操作流程科学化、岗位职责规范化、执行制度纵深化等方面仍有待加强,仍然有内控“盲区”。主要表现在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部分制度规定和岗位职责滞后、缺失、不当,漏洞较多,授权设置不符合规定,达不到商业银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三是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足够的监督制约机构。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经过内部整合,在分行一级设立了风险合规部和审计部,在一级支行配备一名专职风险管理人员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一个风险管理员。目前在原有小额质押贷款的基础上。部分商业信用贷款业务以及新的资产业务已开展起来,而新资产业务的开拓与配套政策实施缺乏同步性,而邮政储蓄机构内部稽核部门及人员。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先天不足,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复核人员只负责对办理业务的金额,有关单据填制的规范性进行监督,综合柜员负责对特殊业务的授权管理,事后监督人员主要负责网点账务的核对。事后监督环节和稽核环节监督内容相重合。复核环节和事后监督环节职能交叉,致使稽查人员只注重常规监督,无法对业务单据的真实性、业务的合规性进行有效的监督,而对业务的监督环节重点仅依靠内部稽核部门,对其分支机构业务进行常规监督,明显存在不能适应新的资产业务检查需求,无法对新资产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管。

四是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业务发展。一是一部分从业人员为劳务工,学历层次和工作能力不高,特别是有从事金融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很少。二是县域偏远网点基本上是邮政储蓄网点,从事储蓄工作的人员很少,一般3~5人的网点,其中有2~3人还兼职从事邮政及汇兑业务,而同档次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基层分支机构人数大多在10人左右,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并且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三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五是邮政储蓄银行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科技体系,各项业务计算机网络系统还设在邮政公司信息科技局网络系统营运中心,调查发现,各网点计算机在业务操作、网络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只能等待邮政公司科技部门人员来进行检修,这样既影响银行机构对外营业、对外服务的形象,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建议与对策

(一)内部管理方面

一是完善内控机构建设,解决风险管理体系多元化问题。加强独立于邮政公司之外的组织体系、内控制度、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使其尽快符合现代银行经营管理要求。这样既有利于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也有利于其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彻底解决分账核算问题,确保邮政储蓄银行顺利发展。进一步理顺邮政公司与邮政储蓄银行关系,全面掌握邮政储蓄业务整体情况,统一营运标准,规范核算操作标准,合理确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分摊比例,准确核算邮政储蓄的收入和经营成本,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邮政储蓄业务经营情况,才能保证邮政储蓄银行顺利的发展和壮大。

三是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和网点优势,不断拓宽资金营运渠道。在逐步探索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批发”业务,不做直接面对企业的贷款业务,只将资金批发给其他金融机构做直接银团贷款或间接银团贷款。以获取利差。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例如发展各种业务,包括保险、水电费、代缴税款业务、“邮证通”、工资等业务。

(二)机制建设方面

一是要改善邮政储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邮政储蓄银行业务不断的发展。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应着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董事会设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在具体运作、制约机制上根据全行风险控制情况,负责制定、执行内部控制程序,从整体上对全行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负责,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全行经营风险管理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对全行经营风险实行有序、规范的动态分析和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风险防范环节的权限控制、整体运作和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