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7-02 10:1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营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新形势下,传统型外贸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开拓新的思路。主要是,第一,打破传统经营思路,发展以进口为导
向的外贸主营业务;第二,积极推进市场结构调整,认清当前经济形势,重视开拓新兴市场;第三,拓宽经营思路,把握全球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良机,大力发展非货物贸易。
关键词:进口导向:新兴市场: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04.0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60―02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传统型外贸企业(即专业进出口公司)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逐步放开,各种生产型企业、科研院所、三资企业、集体和私营企业乃至个人都可以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独立开展进出口业务。对于传统型外贸企业来说,垄断经营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失去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传统型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传统的竞争优势,生存与利润空间也受到了严重侵蚀,在整个对外贸易的链条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正因为此,大量传统型外贸企业纷纷倒闭或被迫走上改制与转型之路。那么,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我国对外贸易稳步发展的今天,传统型外贸企业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打破传统经营思路。发展以进口为导向的外贸主营业务
长久以来,传统型外贸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时都习惯于把精力放在拓展出口业务上,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前我国实行的“奖出限入”和进口替代的外贸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倾向性。现在,我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大:我国外贸顺差已持续了近20年,过大的贸易顺差不仅增加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巨大压力。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以年均3.74%的幅度不断升值,虽然未来的升值幅度仍然难以预测,但显而易见的是,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趋势在短期内是无法扭转的。对于传统型外贸企业而言,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给主营进出口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收入不断减少,加之国内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出口业务的利润空间日渐萎缩。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在这种状况下,传统型外贸企业如果仍然过度重视和依赖出口,势必难以摆脱经济、外贸大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反之,随着我国外贸的不断开放和外币对本币的不断贬值,进口商品成本不断降低,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未来我国对于进口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重化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对资源、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满足率低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据海关统计,近几年我国初级产品中除了食品、活动物和饮料以外的其他大类商品、工业制成品中的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均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逆差,今后这些商品的大量进口是大势所趋:其次,我国整体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投资主体将日益多元化,投资额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其他投资品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加工出口产业将继续占较大份额。在目前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中,排在前列的主要是资源、能源、原材料和加工贸易所需要的半制成品:再次,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高收入人群扩大形势下,国内中高档消费品及奢侈品的需求增大,消费越来越呈现多样性。过去一直对中高档消费品征收较高的进口环节税,抑制了这类商品的进口。今后,它们应当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由此可见,努力扩大进口、以进口为导向发展主营进出口业务将是外贸企业的明智、务实之举。
二、积极推进市场结构调整。认清当前经济形势。重视开拓新兴市场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不平衡一直是我国外贸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我国的外贸地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二八”现象,即与全球20%国家的贸易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80%左右的份额。贸易伙伴集中于少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其中,我国和欧盟、美国、日本这前三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1628.19亿美元,约占我国全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平衡也是国内大多数传统型外贸企业对外贸易市场分布的客观写照。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缓慢复苏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其中,美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削减财政预算赤字的压力使政府刺激经济的能力受到掣肘;二是就业机会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三是储蓄率不断升高,表明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没有真正恢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据IMF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3%。欧盟各国经济增长快慢不均,内部不平衡性更加突出。此外,政府债务和失业问题,以及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差异问题,都将对欧元区经济复苏造成压力。IMF预计,欧元区2011年经济增长率为1.5%。日本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大幅下跌5.2%,创二战以来最大降幅。2010年以来,随着国外需求增加,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进口大幅增长,加上国内消费逐步好转,日本经济复苏明显。IMF预计,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约为1.5%。但近期日本遭受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和核危机的发生,又使2011年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
与发达国家缓慢复苏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0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强劲,2011年新兴经济体将持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加速了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国际经济力量“东升西降”进一步强化。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潜在丰富的贸易机会,特别是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市场,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开发新兴市场和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势必会成为传统外贸企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传统型外贸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应特别关注国家政策导向。例如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10年3月,中国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定并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还有部分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或评估中。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将给传统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2002年启动建设、
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从2005年7月开始,中国和东盟正式开始对原产于对方的7000余种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平均税率从9.9%降至8.1%。2007年以后,双方降税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10年1月1日,我国对东盟国家93%的产品取消关税,东盟也对我国90%以上的产品取消关税。相互贸易壁垒的取消,大大提高了协定国进、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给从事协定国之间贸易的外贸企业留下了可观的利润空间。由此不难看出,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确定经营重点,调整市场重心,亦是传统型外贸企业寻求突破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拓宽经营思路。把握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良机,大力发展非货物贸易
多年以来,大多数传统型外贸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依赖于货物贸易,而在非货物贸易(如服务贸易)领域却很少涉足。当前,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的大环境下,全球货物贸易也将随之步入深度调整期,而服务贸易却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以货物贸易为核心的竞争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的竞争转化。
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有三大特征:第一,服务贸易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使得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扩大,服务产品、服务种类、服务方式等都将大幅增加;第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的趋势日渐明显,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出口年均增长12%,高于发达国家年均增速的1倍以上:第三,各国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将继续加强。近年来,各国普遍加强了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各种政策作用力度,针对服务贸易的特性制定了特殊的财税政策,全力支持本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努力提升本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在全球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却相对落后。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截至2010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之比约为8.5:1,同期,世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之比为2.2:1,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这种状态一方面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还较落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巨大。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以下几大利好因素:首先,国家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发展,“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国务院要求“抓紧完善鼓励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努力扩大服务出口”;其次,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夯实了服务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第三,随着服务业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环境逐步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型外贸公司完全可以借助国内外服务贸易发展的浪潮,以直接参与经营或间接投资的方式发展服务贸易,深入与传统主营业务即货物贸易相关的国际运输、国际租赁、国际交流乃至技术进出口等领域,必将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出一条崭新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莉.“十二五”时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J].国际贸易.
[2]李健.以扩大进口突破外贸发展瓶颈[J].中国经贸,2010,(19).
篇2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中央企业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经营业绩的意义,分析了用经济增加值评价业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央企业 经济增加值 经营业绩考核
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创造价值,有价值的企业一定能够创造利润。
衡量一个企业或一项投资真正创造了多少价值,不在于其销售收入或利润的多寡,关键是看减去资本成本之后的最终盈余。在考虑了企业的资本属性、资本结构和会计政策的差异后,企业的最终盈余越多,其价值创造能力也就越强。
为引导中央企业做强主业,控制风险,提升发展质量,增强价值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务院国资委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标志着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进入以价值管理为主的新阶段。
经济增加值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一种重要评价系统。
一、与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相比,经济增加值评价系统具有以下方面的优越性
1.客观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经济增加值考虑了全部资本的成本,计算的是经济利润,而会计利润只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将权益资本成本排除在外,无疑虚增了利润。经济增加值衡量企业获取的利润是高于还是低于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只有高于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即经济增加值大于零,该利润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如果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低于企业的所有资本成本,说明企业实质上发生了亏损,企业财富受到了侵蚀。
2.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大多数企业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使用不同类型的业绩评价指标,如边际贡献、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等,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往往导致不同部门各自为阵,只追求实现本部门利益,对其他部门甚至企业整体利益造成负面影响。以经济增加值为指标对企业所有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为各部门提供了统一业绩评价标准,避免内部决策和执行的冲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增加企业整体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囊括了对发展创新、风险等因素的考虑,同时也涵盖了关于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要求,企业员工的收益只有在经济增加值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才能提升,这就把员工利益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利益冲突,使企业内部上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奋进。
3.促进技术创新。在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下,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作为期间费用抵减当期利润,降低了会计利润,影响了经营者的当期业绩,所以经营者不希望把钱投到科研开发上,这种情况在高科技公司时尤为明显,因为这类公司的市场价值大大高于净资产,经营者并没有出现经营失误,利润的降低只是由于会计处理方式造成,其结果迫使经营者在项目投资时首先考虑其对会计利润的影响,而不是考虑以此带来的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经济增加值把对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投资作为资产负债表中一种需培育的新型资产,这些资产会在将来的经济增加值中相应摊销,从而鼓励经营者进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活动,促使企业经营者自始至终注重长远效益,通过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完善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的相关思考
1.经济增加值计算的有关规定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х平均资本成本率。
1)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х50%)х(1-25%)。其中: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可以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包括:①变卖主业优质资产收益,②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③其他非经常性收益;
2)资本成本的计算
调整后资本成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其中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对于应承担国家任务等原因造成“专项应付款”、“特种储备基金”余额较大的,可视同无息流动负债扣除;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对于平均资本成本率,中央企业原则上定为5.5%。其中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定为4.1%,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内保持不变。
2.完善企业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中的调整项
由于经济增加值是根据会计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得来,为了准确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真实情况,避免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导致的企业短期行为,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时要对会计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调整。从EVA研究结果显示,精确计算EVA可进行多达160多项的数据调整。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做到这么多项目的调整,因此国资委出台的经济增加值计算办法,本着简化的原则,只对部分项目进行调整。《办法》规定: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以会计上提供的净利润为基础,通过调整“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项目计算得来。本人认为除调整上述三项外,还应调整以下几项:
①企业发生的一次性支出但受益期限较长的费用。这类费用如营销费用、开办费用等与研究开发费用性质一样,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必然使当期EVA减少,影响企业对此类投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②企业计提的各种减值损失。按现行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对一些并未发生,但以后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费用提前计入当前损益,这样也会使得EVA减少。而且这部分损失在资产处置之前并没有真正发生,如果计入当期损益,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上述两项费用在企业当期损益中占的比重较大,直接影响到经营业绩考核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而且上述两项费用的数据取得较容易,可根据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账户取得。
三、如何在企业中推行经济增加值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统一思想,明确“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员工在确信EVA观念已经得到高层的承诺和完全认可,他们才会把EVA价值观念看作是一场变革的驱动力量。企业高层最好在公司的各项活动中,不遗余力的向公司员工传达这个信息。通过不断的宣传、强化,才能将EVA价值观念深刻植入公司企业文化,成为文化价值核心。
其次,基于EVA价值观和分析方法,确定公司的战略。必须明确的是,EVA是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的工具,EVA不能替代企业战略。基于EVA方法制定企业战略主要有以下6步:
1.以“为创造股东价值”为核心价值观,明确把EVA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评判工具。
2.使用EVA对企业战略进行评估,确定企业总体战略和各单元战略指标。包括:重新确定企业的核心业务、在确定的核心业务基础上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退出、并购、内部资源纵向和横向整合)。
3.对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并确定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设定经济增加值目标,落实责任者,并制定实施计划。
经济增加值目标=经济增加值基准值+经济增加值期望改善值。
经济增加值的基准值设定很重要,它关系到对企业现状的判断和对企业一定时期环境的理解。一般以企业上一年度经济增加值实际值作为基准值,也可以采用上一年度的实际值和目标值的算数平均值。
4.针对每一步骤,实施人员培训计划,促使员工理解和掌握EVA理念和方法。特别是要让每一个员工明确:我在公司EVA价值管理体系中要但当什么角色?为了提高公司EVA,我应该怎样去做?如果提高了EVA,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5.根据企业的各层级目标实现必需的关键驱动因素,确定对应的EVA业绩指标。
将经济增加值应用于各个管理层级,促使员工关注价值创造。在落实指标时,必须确认各职能单位实现经济增加价值的关键驱动要素,并且与该职能单元的业绩考核挂钩。
6.制定并实施EVA薪酬和价值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经济增加值与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国资委综合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编.2010.3.
篇3
1 KKD企业经营中存在问题分析
1.1 激进的战略
KKD在IPO后决定进行一个激进的战略,要在五年内将门店从144家增加至500家,同时计划到全球开设更多的门店。我们认为这个激进的战略对其市值降低有所影响。首先,门店的极速增加很可能造成在局部地区出现高密度的门店造成市场重叠;其次,前期投入资金过多,一旦市场不景气,很难收回投入;最后,在企业做出如此迅速的扩张战略时,并没有对自己的产品、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出任何计划,单单依靠自己的主打产品甜甜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战略。激进的战略为股东和消费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当企业激进战略不能如预期做到时,对股价的影响可想而知。
1.2 收入结构不合理
KKD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四个主要的方面:通过公司自营的门店零售(占总收入的27%),通过百货和零售店代销(占总收入的40%),产品配方材料和机器设备生产和分销(占总收入的29%),还有特许经营费和使用费收入(占总收入的4%)。我们认为它的收入结构对其市值降低也有所影响。它的收入利润过度依赖于门店的扩张,若门店不再扩张,并且原来的门店逐渐减少,则企业的产品配方材料、机器设备等的收入将不复存在,同时特许经营费和使用费收入也不存在的时候,企业收入则会大幅度减少,这种收入结构过于危险。若无法扩张发展,企业利润将会锐减,则会影响股东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致使公司股价变动。
1.3 产品结构单一
KKD主要产品是甜甜圈,每个KKD门店大约60%的销售额都来自于其标志性产品甜甜圈,这使得该公司面临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单一的产品结构虽然突出了主业, 但也降低了公司抵御行业变化风险的能力,如果未来出现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上出现核心产品的可替代产品、下游需求下降等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将会引发公司的经营风险,对本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准确定位市场并实施多样化的产品策略有益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灵活的调整产品的供应,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发现,人们对于产品的更新换代需求很快,企业一定要将目光放长远,走在消费者的思维前面。
1.4 特许经营费过高
特许经营存在目标上的冲突,特许经营企业的目标是扩张门店数量,从而收取更多的特许经营费和特许权使用费,增加收入,而特许商则需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因各加盟店间的竞争加剧而损害整个系统。KKD对特许商收取2万到5万元美金的和每年4.5%到6%的特许权使用费,过高的特许经营费用会使新开业的门店资金紧张,增加特许商的财务压力和经营压力。
1.5 特许经营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
KKD企业对于购回的特许经营权计入无形资产,且不予摊销。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摊销,如果对无形资产不摊销就会造成虚增资产,同时成本小就会虚增利润,这对于企业下年度的决策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致使管理层以为今年的销售业绩很好,利润收入可观,从而继续这样的战略,一直下去只会是企业亏空;同时,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遭到谴责。KKD公司将1亿7450万美元计入无形资产,且没有摊销,这极大程度的虚增了利润,极大的降低了公司的信用度,所以股价降低至15.71美元,降低了15%,这也是公司市值降低的原因之一。
2 通过对KKD企业的整体分析,从中我们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1 特许经营系统的管理
特许经营,这种相互借势、力争双赢的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它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商业企业是以特许连锁的模式运作的,尤其是美国,95%的特许连锁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企业对其特许经营系统缺乏基本的管理运营,会造成效率低下、影响企业发展,甚至有可能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
2.2 纵向一体化的运用弊端
KKD采用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对公司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纵向一体化迫使KKD只能依赖自己的场内活动,没有外部的供应商,不利于与外部交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也不会与自己的内部供应商有价格上的严重矛盾,会减弱员工降低成本、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其次,纵向一体化一环接一环,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使得整个供应链都难以运行,风险颇大。最后,企业在每一环节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管理能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成本区进行培训,当门店过多的时候,特许经营的培训和管理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混乱。
2.3 成本战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差异化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造自身产品、服务甚至文化的特殊性从而创造区别于其他竞争者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服务于差异化战略就是在企业创新、研发、设计、品牌形象方面的成本方面提供优先的保障,以此来支撑竞争战略的顺利实施。该企业并没有一个很规范、完整、适用于企业的成本战略,这也是KKD企业走向灭亡的原因。所以企业应当合理定位企业竞争战略,树立企业成本战略观念,识别成本战略的影响因素,恰当应用成本战略决策等,只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战略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成熟期企业的经营战略思考
KKD公司在进入成熟期以后,产品的销售量增长缓慢,逐步达到最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产品的销售利润也从成长期的最高点开始下降;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替代品和竞争者,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对成熟期的产品,宜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使成熟期延长,或使产品生命周期出现再循环。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创新发展型投资战略。企业在进入成熟期后,企业用以维持生产的支出在减少,所以在成熟的早期会出现一定的盈余,企业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会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实现多元化发展等创新发展型的投资战略。因此,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的财务目标不再是抢占市场份额,而应是重在关注其盈利能力,维持已经达到的销售利润水平,以及如何确保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盈利性。
(2)稳定发展型投资战略。企业进入到成熟阶段,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实质性改善,如果急于产投资,无视资金使用的配比原则,会得不偿失。另外,分散投资容易导致原有经营项目营运资金周转困难,新项目如果缺乏必要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也难以建立竞争优势。所以,KKD在进行新的投资或多样化投资之前,必须先筹措必要的长期资本,以确保原有经营项目营运资金周转不因新投资受到影响。
3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应当采取的措施
(1)模式创新;
(2)创造差异化的顾客价值;
(3)战略聚焦;
(4)顾客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只是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5)重视数据库营销,营销精细化;
(6)资源整合,多方结盟;
(7)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沟通;
篇4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财务风险;财务会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D41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经济危机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影响--重点以珠三角港口物流行业为例
1. 物流企业经营业绩受到重创
2008 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物流业在此情况下也受到了相应的波及。数据显示,2008 年 11月我国出口额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 2. 2%,比上月大幅回落 21 个百分点。全球消费紧缩趋势明显,2009 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形势更加严峻。从经济整体趋势看,2008年我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 9. 9%,比上年同期回落 2. 3 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 GDP 连续增长近六年来第一次回落到个位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全国制造业 PMI 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在 50 以下,11 月份为38. 8,比上月再降 5. 8 个百分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而且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难以预计的。特别是 2008 年下半年至 2009 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业务量的下降直接导致物流企业经营业绩受到重创。根据中国物流统计年鉴,2008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 88. 82万亿元,同比增长 18. 1%,增幅比上年下降 8. 1 个百分点; 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 1. 9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 6%,增幅比上年下降5. 7 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 21万亿元,同比增长 14. 7%,增幅比上年下降 3. 5 个百分点。
2008 年 10 月份,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航运市场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入旺季。根据深圳港公布的 2009 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全港共完成货柜吞吐量 152. 6 万标箱,与上年同期相比,骤降了 17. 5%,创造了自深圳开港以来的单季最大跌幅。作为支撑深圳物流业发展的港口业务,其业务的萎缩,势必会影响到物流业其他业务的下滑,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其净利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国有物流企业上报的报表资料表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 年下半年至 2009 年上半年,国有物流企业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许多物流企业出现了急剧亏损的现象。各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呈现出逐季递减现象。当然,据相关资料显示,除了直接的利润指标外,物流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同比下降,2008 年前三个季度,物流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仅为6% ,同比去年至少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2. 物流企业筹资活动深受影响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许多物流企业也步入了资本市场的行列。经济危机对严重依赖出口的上市公司和在海外拥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影响重大,而这些机构往往在中国资本市场或者说是在中国股市拥有着权重地位,所以此次经济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空前的,严重削弱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经济危机中更是首当其冲。如今,物流企业在这样的一个规模化、变革化时期,特别是在危机时刻,更是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而资本市场的恶化却加剧了物流企业筹资的难度和风险。
3. 面临应收账款、违约等信用风险
经济危机使实体经济疲软无力,消费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国内制造业、零售业、出口行业、服务业都深受其害,部分行业出现了大量企业倒闭的现象,而这些行业往往与物流业有着血脉联系。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 年第 4 季度深圳市制造业 ( PMI) 综合指数仅为 44. 79%,继第 3 季度环比下降 2. 39 个百分点后继续下滑 6. 67 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又据相关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 1-3 季度珠三角地区的家具业整体规模缩水了 30%―50%,制鞋业整体规模缩水了近30% ,许多企业都处于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不利境地。所以,物流企业在业务量急剧下滑的同时,还面临着回收货款难、应收账款余额居高不下、客户违约率增加等信用风险,更有因客户倒闭致使应收账款变成呆账、坏账。呆账、坏账等信用风险的出现,再加上物流企业成本的增加、业务量的锐减、客户价格的压低,必然会导致部分物流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恶性循环。
4. 物流企业在外投资风险加大
基于资本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尤其是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使实体经济的投资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国内外投资预期报酬率的下降,再加上自有资金的紧张,使投资者纷纷减少了自身的投资。物流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投资带来的财务风险。所以,一方面,2009 年整体物流产业的投资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据相关数据显示其下滑幅度大概在 15% -20% 之间。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目前所持有的投资也面临着一种风险因素,甚至会因投资带来一种债务负担,或是利息成本上升,导致资金紧张。
二、后经济危机下企业加强应对财务风险的思考
1. 练好内功,加强内控制度
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更应该强调和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作用。首先,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和制约,特别是要审慎对待公司重大筹资、投资以及经营的决策活动。其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监督和监控职能,规范和严格财务审批流程,精细管理、明确流程。再次,强化财务信息的披露制度,对非正常业务进行及时披露和反馈,增强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真实性,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另外,各上市物流公司以及非上市大中型物流企业应积极执行财政部颁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披露,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
2. 增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要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在经济危机时期更应该充分坚持谨慎性原则,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管理者的盲目乐观。要预提应收账款中的损失,建立坏账准备,提足坏账准备金。年末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于投资也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如果存在减值行为或迹象,则要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要有风险意识,对相应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对于这些指标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
3. 严控、精细成本管理
在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业务量的下滑,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所以应该强化全体员工的节约意识,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 “精打细算”。
财务部门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则要做到更加细化和全面,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推行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费用利润率进行有效分析,对于实际发生的成本应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本期的要与前期的成本进行环比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核算,对于部门成本要进行考核,设立考核指标和成本责任人制度。总之,要细化成本管理,尽量减少不合理的开支。
4.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此次经济危机对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风险和违约风险方面。如果说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那么回款就是维系企业生命的血液。特殊时期,企业应对自身的应收账款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包括对应收账款余额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坏账损失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尤其是对于存在信用风险的客户,要特别重视坏账损失率,对于超过一定标准和限额的,要设立相应的坏账预警机制; 同时要加强与客户的对账工作,安排专门人员、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客户的催款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收回原先开放的信用政策,实施谨慎的信用政策,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评级。
5.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营能力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更应该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和损失。一方面,要及时、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不高估资产。严格执行准则要求,对于易耗的固定资产应该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年末应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管,重视对企业固定资产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的盘点和清查,对于使用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要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于盘亏的、变动的固定资产则要进行相应的变更处理。同时,企业应该对资产盈利水平进行分析和考核,包括对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6. 加快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
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期,更应该 “养精蓄锐”,在应对危机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一方面,财会人员在经济危机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环境当中,要进一步地提高自身财会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平,使财会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另一方面,财会人员也应该当好决策参谋的角色,例如关注政府部门在经济危机时期对于企业的资助和扶持,为企业争取到相应的资助项目和资金提供参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资本成本 内部控制 权益资本
20世纪末,美国思腾思特公司首先提出EVA,它是一种新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EVA更为准确可靠,更适合现代经济环境。在国外企业中EVA得到部分企业的应用且效果显著,成为外国大中型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之一。在中国,EVA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下面对EVA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EVA的涵义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它是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和激励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收入所投入的总成本的一种业绩评价体系,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机会成本)。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EVA= NOPAT - Kw × Tc
其中,NOPAT为经过会计调整以及税收调整之后的税后营业净利润。由于EVA强调债务也是公司资本来源之一,所以NOPAT调回了财务费用。Kw为加权资本成本,Tc为公司资本总额(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数,包括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另外,EVA还要对其它项目进行调整,如无形资产、存货、短期负债等。根据EVA创造者的研究,要精确计算经济增加值要进行的调整多达120多项,但大多数情况下,进行5-10项重要的调整就可以达到相当的准确程度。
EVA的计算结果反映为一个货币数量,其值为正,就表示公司获得的税后营业收入超过产生此收入所占用的资产的成本,即公司创造了财富;如果其值为负,就表示公司毁灭了财富。因此公司的经营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创造正值、稳定且不断增加的EVA。
二、EVA的优越性分析
(一)EVA准确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
传统意义上,利润本身不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它是权责发生制下一定时期会计收入与会计成本费用相比后的结果,容易受到操纵。此时与利润相联系的其它指标也不能准确地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相比之下,EVA充分考虑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费用,对大量项目进行调整后,对企业经营全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较利润指标更具优越性。
(二)EVA能够反映股东财富的实际增长
EVA与基于利润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EVA将权益资本成本(机会成本)计入资本成本之中。从经营利润中扣除了按权益经济价值计算的资本成本后才是股东从经营利润中得到的增值收益。传统意义上,股东投资不考虑机会成本。
(三)EVA能够避免决策的次优化并减少了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EVA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可以避免高估企业利润,真实反映股东财富的增加。同时它是一个绝对值,可以避免采用传统指标带来的次优化问题。
EVA分析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调整而得出结果,其中调整项目包括:递延税金、研发费用、广告支出和折旧等164项。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中,经常是对这些调整项目实施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正当的管理行为就在其中出现,使盈余质量变得低下。EVA可以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调整,消除或减少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减少对盈余质量的不良影响。
三、我国实施EVA管理存在的困难
(一)EVA计算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会计信息可靠性及调整项目的计算
我国目前的会计披露制度并不是很完善,甚至有些企业还存在严重的粉饰和造假现象,使企业的业绩分析毫无用处,误导了投资者和信息使用者。所以,我们在使用EVA时必须要保证信息的真实。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
实施EVA管理,如何计算资本成本,不同部门是否需要采用不同的资本成本计算方法等,将资本成本同管理者的行为相联系对成功实施EVA管理是很重要的,但在资本成本的确定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权益资本的计算。因为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投资者要求的回报,在债务融资情况下,一份合约规定了还款期限但权益融资却没有类似的东西可查,很难确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二)对EVA的认识不足
EVA的实施要从主观上开始。从主观上认同EVA有意促成实施EVA,是企业广泛应用EVA的重要前提。目前,人们对EVA的认识存在较大不足,真正了解EVA的更是少之又少,成为限制EVA应用的因素之一。
四、对企业应用EVA的建议
(一)强化高层管理者及股东的EVA思想,做好EVA宣传工作
实施EVA的建议一般是由首席财务执行官或财务主管提出,实施是从董事会或CEO开始,从高层开始进行EVA的宣传工作,为改革提供动力,全力推动实施EVA。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目标,即股东权益最大化,这也是EVA管理的核心。
(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EVA是利用会计信息分析的,我们在应用EVA时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使EVA的应用达到预想的效果。
1.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
这层控制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关键。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使用,所有者得到的信息只能由经营者提供。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趋同的解决方法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企业会计审计系统的控制
可以通过两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EVA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分析的准确性。一是会计系统的控制工作,可以扩大“会计委派制”的范围,减少会计人员的人身依附性,使其相对独立,会计人员委派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二是审计系统的控制工作,加强审计监督系统的控制功能。他们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方面有其他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不可取代的优势。除外部监管,企业还要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保证其独立性,使其直属董事会,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独立客观地进行工作。
3.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控制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这主要是针对人员的聘用问题。企业应当任用有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增强职业荣辱感,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将后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结合起来。
(三)取得技术支持,培养应用EVA的技术人员
我国企业内部人员自主设定EVA实施方案是有困难的。在我国主要是由思腾思特公司帮助设定实施计划并协助执行完成EVA变革的。应用EVA 前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培训企业的董事和高层管理者,只要使其认识到EVA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即可。其次,对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他们是操作的中心环节,对他们的培训时间长且内容深入,使他们明白EVA是怎样定义的、其内涵是什么、以及他们每天做出的决定是如何对股东价值产生影响等,促使他们形成EVA的管理思想。最后,对基层人员进行培训。他们的培训可以大批人员集体进行,基层人员只要了解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改革,了解EVA的基本意义即可。
(四)以责任会计为基础,以EVA为业绩评价指标考察业绩
以EVA为基础建立责任会计,考核EVA的实施情况,通过实际与预算比较,对责任单位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给予奖励或处罚,使企业长期应用长期受益。
1.建立责任中心,确定、分解控制指标
责任中心按所负担的责任和控制的范围不同,分为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企业应以年度生产经营总目标为依据,将EVA指标编制成责任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将EVA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中心,给责任中心制定计划,并按责任中心EVA实施情况加以奖惩,保证EVA的有效实施。
篇6
关键词:影子价格;线性规划;配置资源
影子价格的理论计算
影子价格是资源配置的线性对偶规划的最优解是康托洛维奇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普曼(T C Koopmans)先后通过线性规划理论证明的。线性规划不仅是运筹学的最基本内容,也是数学规划的重要理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单纯形法,它是在1947年由美国人丹捷格(G B Dantzig) 提出来的。对于静态离散性的,可用最优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解求得其理想的影子价格;而对于动态连续性的,其可以通过拉格朗日乘数计算所得。两种计算方法是具有统一性的。为了考察一个线性规划,下面将以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为例来进行说明。假设:A(材料消耗矩阵),B(原材料约束),C(产品价格),X(企业要生产的产品)。那么就可以用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来表示企f业的整个活动:企业的目标函数为f(X),则企业按市场价值出售产品的收益由其值来表示。通过这样的模型,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可以这样来描述,它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经济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则可以构造出拉格朗日函数,其中U为拉格朗日乘子:
( 8) 、( 9) 式称为松紧条件。可见用拉格朗日乘子定义的影子价格U 完全由( 5) ~( 9) 式决定。线性规划( 1) 中资源B 的影子价格的另一个定义是其对偶规划的最优解。设Y 为用对偶规划定义的影子价格:
比较( 5) ~ ( 9) 式和( 12) ~ ( 15) 式, 不难发现对于线性规划( 1) 来说, 由( 5) ~ ( 9)式求出的拉格朗日乘子U 和由对偶规划最优条件( 12) ~ ( 15) 求出的对偶解Y 完全相同, 在数值上必然相等。因此用对偶规划定义的影子价格和用拉格朗日乘子定义的影子价格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这一结论的必然性。改写规划( 1) 的拉格朗日函数(3):
L= CX- UT (AX- B)
= UTB+ CX- UT AX
= UTB- XT ( ATU- CT) ( 16)
我们发现( 16) 式同时也是对偶规划( 10)的拉格朗日函数。不难看出, 对此式应用库恩- 塔克定理求出极小值条件所得出的正是( 12) ~( 15) 式。由此可见, 对偶规划解和拉格朗日乘子所定义的影子价格完全相同。
经济管理中影子价格所作出的应用
影子价格是决定最优决策下对总收益的影响和贡献率的大少,当影子价格大于零时,则在最优决策下,本资源已经消耗枯尽,而且已经是增加总收益的短缺资源;如果在最优决策下还有资源的多余,那么影子价格就是零,那么长线资源就促成。如果资源的影子价格越高的话,则说明本资源对总收益的益处越多。影子价格可以运用于以下几个方向:
(一)在企业资源的充分分配中,要扬长避短,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价值是影子价格的一个优势,要是企业增加经济利益就要突破影子价格的短线资源,企业应该加大小于影子价格的资源的市场价的同时适量增加这种资源的投入;其次,在机械设备上要对技术提高,还要加强管理,就可减低成本,提高收益,要使设备充分的利用起来,不浪费一点资源,将闲置的长线资源利益起来,可以发展企业生产长线产品的潜力,或者将闲置的设备卖出。 在影子价格高于某种资源的市场价格情况下,决策者往往会将一部分资源出售,从而影子价格会随之递增;如果市场价格同影子价格等同的情况下,则不再出售资源。当遭遇这样的过程时,我们必须要结合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寻找抛出转卖资源的最佳时机,也就是力求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等同的最佳机遇。但是如果遭遇影子价格高于资源市场价格是,决策者可以适当收购资源,扩大一定的规模,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够过多的购入,这样会导致资金的过多投入产生更大的风险,所以可以看出资源价格的投入投出需要根据影子价格同市场价格的对比来进行决策,正确的决策才能主导企业走向高端水准。
(二) 目前影子价格可以用来评估市场买卖双方可接受价格的程度,买者希望商品可以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买家的生产成本以购入产品为准,只有当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影子价格的生产成本,从而利润得以获取,不然就没有盈利可言;卖家生产该产品进行卖出,必须要求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生产成本,否则亏本是绝对的。综述,产品的成交价格需在成本和影子价格中间,但是一些管理水平的不统一,最佳的决策也是不一样的,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波动会随着影子价格的变化而产生。
(三)同类型的企事业经济效益的可以用影子价格评估
相同类型的企业有着相同或者类似的经济结构基础,然而企事业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标准都可以用相关资源的影子价格反映。对于有同等企业资源来说,以相同的资金投入相关的效益却高出与其他的同类型企业――这就是影子价格的优势。企业技术强急管理水平高,可以显示出的消耗较为底,效益较为高,同时也掌握着资源的之久撑性和主动权,也体现出影子价格在配置中所起到的关键优化作用。(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参考文献
[1] 魏权龄,胡显佑,严颖.运筹学通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
[2] 胡富昌.线性规划[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
[3] 胡运权.运筹学基础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宾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9―50.
[4] 陈堆新线性代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1―121.
[5] 将中一( 著) ,刘学译.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8.
篇7
(一)缺乏大外贸、大漉通、大市场的观念。由于出口剖汇构成井贸企业经营的重点及事实上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等现象,使得外贸企业在对外出口贸易业务中首先考虑的是完成任务而不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都把目光钉在比较好情的:留级产晶上,造成商品大哉仳起被伏.这样地方外贸企业势必会走入单一经营的羊肠小道。虽然这部分企业也会根据国际市坜的信息来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布局,但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商品结构,可供出口的商品数量又很有限,以及由于条块分謇I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机翩不均等问题。这样所作的调整也只是在流通领域内做文章,没有充分注意和利用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和国际竞争规律等为自己服务,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来达到发展国内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腾飞的目的。
(二)经营方式单一,自我发展乏力.经营方式单一、自我发展乏力的现状,已成为地方外贸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剩约着其发展,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虽然它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就现存的企业而言,现在还缺乏改变这种不台理现象.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手段.这里有两个原因;(1)现有企业规模狭小,无法把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方面有机地统一纳入企业的经营之中,无法取得规模经济,伴随之而生的是自身得不到发晨,缺乏成本竞争的实力,也不具备强大的能力,无法抵稠消化可能出现的大的市场风险 (2)功能单一,投资和融资的能力都较为软弱,在国家财力譬缺而不可能对外贸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情况下,投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其他一切发展计划都将成为泡影.
(三)“造血”功能差。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企业如果投有层出不穷的看家本颁或绝招来充实自身竞争的能力,那么地方外贸企业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会困难重重。就市场竞争要求及国外大的贸易企业相比,地方外贸企业在造血功能方面和竞争取胜招数方面几乎投有什么作用可言,即使有也是徽乎其徽的,根本无优势可谈。如何使地方外贸企业的经营体系发挥“造血功能,这是地方外贸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造血功能差而导致地方外贸企业不思进取,同于现状,躺在老产品身上过日子,或是盲目随从,步人家后尘,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这样的局面形成的后果是:一方面盲目决定生产要素的投入,浪费宝贵的资源,并使我国低度重复、结构雷同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更趋于稳固,各地同类产品一齐涌向容量有限的国际市场,由此而产生低价竞错,肥水外流的令人深恶痛疾的现象。产业结构得不到改进,产品得不到升级换代另一方面,由于褥不到稳定的出口货源作保障,地方外贸企业难以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体系,从而限制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外竞争,同时它也是我国履约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信誉。
(一)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自负盈亏经营机制。经济效益的取得和自负盈亏经营机制的建立是相互相依,互为前提的。作为地方外贸企业,首先要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这里有两层涵义需要明确指出(1)经济效益来自国际市场.向国际市场要效益、要发展,应成为地方外贸企业自觉的行动-要大张旗敢,深人持久地使这一行动深入人心,坚持下去。那种靠在国家身上倒买倒卖,利用不正当手段来夺取的效益应使之绝迹,成为历史。我们的地方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有计翅商品经济的整体力量的特点.参与国际市场,进行对外开拓,发展地方经济。通过地方经济的发展来推动我国对外羟贸事业的发展.(2)自负盈亏为企业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经营体系服务。自负盈亏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它主要通过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来发挥其作用。具体说,自负盈亏机倒是通过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来强化外贸企业的职能作用的。在市场上,价值规律、竞争规律有自身运行轨道.只有沿着运行轨道前进,企业才有生存的可能,也才会有生存的权利。因此-地方外贸企业只有面向国外市场,以国际竞争中的比较成本利益作为建立羟营体系的杠杆,别无其他选择。这样,过去鄢种以销包产只顾生产,不顾需求的现象就为经营体系所摒弃。唯有如此,企业能发展壮大。
篇8
一、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决定企业的经营成果
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逐步确立,企业也逐步转型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行自我经营和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面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不得不加强自身管理,尤其是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益和利润。所谓科学合理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进行科学的分配,使得产出的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包括一定时期内该企业拥有的各种劳动资料的总量以及各资料之间的配比,还在于企业能否将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在企业员工的执行下转变为企业的价值。企业的科学管理要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没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而企业财务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保证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科学合理,并贯彻执行到位,防治内部出现假乱错账,这样才能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作出科学合理的判定和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信息真实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国家对当前济发展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制定出正确有效的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内控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扩大企业经营成果。
二、我国企业财务内控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完成,企业逐步变为自负盈亏的自主经营者,按照国家的财政政策进行独立核算。但是由于当前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存和不断发展,使得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化,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细节不明确
目前,许多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大部分都是照搬其他企业的现成框架,并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改,这就导致在实际实施中,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可以参照的解决措施。有些虽然按照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但他们当中却有很多规章制度已经超出其权利范围,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虽然有的搞活了自身经济,却大大损害了国家利益。更有甚者,企业的内控制度,只有一个简单的架子,没有任何内容,更不用提执行的事了,常常是随便记账随便花,投资借款都不经过论证分析,凭直觉办事。平时的收据也得不到很好的保存,账目记载混乱,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
良好的企业内控制度,必须要有严格的执行才行,没有了执行,再好的制度都形同虚设。很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发生很多人情账目,有的企业在账目发生后不入账,有的甚至是为了满足一些领导的政治需要而纵容企业的财务人员作假账,造成企业账目的不实。
(三)财务内控缺乏独立性,没有健全的财务内控组织
由于企业的迅速发展,常常发生企业内部改革进展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情况,有的企业财务内控的出纳人员兼管报销,严重违反会计法,为企业的内部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还有的则是企业内部人员串通作弊,领导,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粗心大意造成的。
三、完善企业内控措施,提高企业经营成果
要改善企业内部管理,转变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内控的状态,必须转变当前落后的企业内控观念,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认识到企业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配合企业财务人员,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的财务内控制度,搭建一个职责明确的内控核算和监管体系。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
(一)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人,让其领导构建企业其他人员的财务内控意识,尤其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内控的重要性,树立起内部控制意识,认真履行财务内控制度,并能够主动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做好带头模范。只有财务内控工作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财务内控工作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二)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素质
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要人去完成的,即使现有的制度再完美,没有人去执行也是形同虚设,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必须把好人员素质这一关,在平时的员工培训中也要注重员工素质培训。统计显示,企业财务内控出现问题大部分是因为领导的越权出现的。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加强自身教育,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在对财务内控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后,要大力配合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将制定财务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要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能根据自身经验和直觉快速判断出问题之所在,并能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有关会计的新知识,完成自身知识更替,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职业水平。
(三)加强企业财务监管,落实企业财务监管责任制
加强企业财务监管是落实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管工作,财务监管要以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为前提,做到企业内部重要的财务数据和重要的权利实行双人负责制,其内控组织的建立和职权的划分要符合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落实人员权限,以使其有利于不同人员岗位的分工以及权限的划分,层层之间,彼此之间能够做到互相监督,防治舞弊现象的发生。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细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内容
提升企业的财务内控水平,加强企业财务的内部监管必不可少,会计核算和审计监督是两种最基本的监督手段,因此要保证这两种手段的执行到位。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内控的主要工作,它的正确有效是企业做好财务内控工作的前提,审计监督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另外,企业还应不断完善企业的核算和审计监督体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审计监督,以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证。
(五)将财务内控建设和执行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心,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有效性,有必要将财务内控建设和执行情况纳入企业财务人员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将工作表现直接与他们的个人收入挂钩,出现问题者要给予严厉处罚,为企业堵塞漏洞的员工要及时奖励。这样,财务人员才能主动去遵守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建设不遗余力。
四、结语
加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信息质量,是企业获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前提,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正常运营,如果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企业其他工作的执行,使得企业无法有效运转。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日常的运营管理中很有必要首先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理顺内部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他方面的管理,这样就容易使企业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 唐春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缺陷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J].2008(12).
[2] 赵强.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J].工业会计,2011(3).
[3] 梁武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J].会计之友,2011(10).
[4] 高峰.防微杜渐为企业经济发展护航: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辽宁经济,2009(12).
[5] 李延霞.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的探讨[J].辽宁丝绸,2008(2).
篇9
关键词:企业产品销售量;回归;预测;统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一、企业与企业统计概述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制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以及人们考察目的和角度不同,在不同国家对企业有不同的表述。一般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尽管不同国家对企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一个企业都要经历从最开始的市场考察、资金筹集到最后阶段的产品销售再次进入市场,如何加强统计在其中的应用,它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文将以产品生产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般的企业统计中,我们将其分为企业活动条件统计、企业投入统计、企业产出统计和企业经济效益统计。但大量的统计数据与指标,却没有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很好地获得数据,却不能正确地利用数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一个集人力、物力、财力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不仅仅反映着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的好坏,更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状况。因为,只有当企业经济处于有序不断地运行之中,才能将不同的人力、物力、财力与信息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投入到市场经济运行当中,经过生产经营,最终为社会生产出有用的商品。而作为一个企业要想从中获益,则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销售,没有销售的生产等于没有生产,一个企业的产品如果没有实现销售,那么就无法实现其产品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企业最终将面临破产。
企业如何才能做到脱颖而出,如何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何将产品销售这一环节与企业统计密切相结合则成为了关键性的一步。
企业的生产是由劳动力、资金等众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企业产出也由各种因素共同决定,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Q=f(a,b,c,…,n)就表明了一个企业(或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一定的投入量与它所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投入要素的不同种类、数量及组合比例都必然会对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就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及最佳组合形式。
二、统计学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产品产量的预测已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预测数据正确的应用,将有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从而可以避免企业产品的积压,以及对产品的不断改良创新。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则为多元多元回归统计模型。首先,可以通过绘制散点图或计算一阶差分,确定变量间函数的类型,若为非线性模型先将其进行线性化。其次建立多元(线性)模型进行预测,即为,根据OLS法的基本原理,收集i=1,2,…k,使ΣUi2最小,估计相应系数,进行模型检验。最后,运用得到的模型进行预测,当解释变量中包含定性因素是,还可以设置相应的虚拟变量进行预测。
统计模型的应用中,不同变量x可以深入研究分析某一具体变量对企业总产量的影响,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正确决策。当企业数据有限时,我们还可以采用灰色预测法,建立模型,对灰色过程进行预测。另外,此方法还适用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中的某一现象进行预测,帮助企业合理决策,不仅能够减少企业自身成本,更减少了整个社会的劳动成本,使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对厂商以及消费者都带来了利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统计工作在企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商品销售管理中采用商品销售重点管理统计分析法,即为ABC分析法,此方法根据商品品种重要程度不同,将它们划分为ABC三类,区分出重点和一般,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以利于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合理分配和使用商品资金,进而确保完成销售任务,提高销售的经济效果。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任何商品都具有自身的保利储存期,超过此期限则意味着商家在做赔本买卖,因此此时期限的计算则显得尤为重要,要确保实现目标利润,就应将与商品经营有关的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变动关系数量化、模型化,开展商品保利存储期分析,计算公式为,若目标利润已定的话,则可以根据保利存储天数,确定每日、每周、每月的销售指标,以便对企业生产经营做出决策,从而可以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统计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远远不止于对于产品销售量的预测,因此,如何扩大统计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如何让统计在企业获取收益的同时发挥巨大的作用,已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它通过对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专业领域相关知识背景,秉持用数据说话的基本原则,进而对企业各项活动中有关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能够有效地避免企业产品滞销、资源浪费、决策失误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对于全社会来说,将是一个由统计学引领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新的企业时代。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勘察设计 企业多元化 经营 存在问题 建议
一、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市场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勘察设计行业的产业链条壁垒被打通,形成了连贯的发展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勘察设计市场的全面开饭以及竞争状态的升级。适者生存以及马太效应在这个行业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另一方面,勘察设计行业市场由原来的本地化经营逐渐向跨区域经营发展,并且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也随之推出,这就加剧了行业间资质界限的打破以及跨行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得行业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交叉。有数据显示,个别勘察设计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项目比重已经超过了其业务总量的50%。因此,为增强抵御竞争与风险的能力,确保可持续发展,各勘察设计企业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特点,致力于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其中大型勘察设计企业趋向规模化发展,不断加快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速度,通过业务组合,突出综合服务;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趋向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环境,寻求符合自身的盈利模式;而有条件的勘察设计企业还进入了资本、产权市场。国内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正在由成长期迅速步入成熟期,推动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行业起步时的技术、市场、企业资源转变成了现在的服务增值、品牌效应以及企业规模和管理规范,待到企业步入成熟期后,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就变为技术革新、成本控制和企业自身整合能力。
二、目前勘察设计企业多元化经营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程序
目前,很多勘察设计企业的多元化是机会导向型而不是战略导向型,企业往往不是以提高竞争力为主要的目标,科学分析后做出战略布局,而是在在追逐高额利润的心态的指引下,忽视企业资源利用优势以及其配置的可行性程度,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情况下的盲目跟风,使得很多勘察设计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上耗尽人力、物力、财力而最终得不到较好的利润和发展。
(二)多元化与主业的融合困难
很多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市场开拓后会发现,无论是相关型的还是链条型的经营模式多多少少都会在融合度上存在困难。因为每个细小的分支都有自身的规模、组织结构、发展规律等特点,这就加大了行业融合的难度,也对企业的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很多本来专业优势很强的勘察设计企业由于进行了过多无关联的多元化,分散了企业有限的资源,为了多元而多元化,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三)缺乏一个健全的人才库
由于勘察设计企业的专业性很强,智力优势较为集中,而企业多元化经营跨度的扩大,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资源来支撑。部分勘察设计企业在跨行业人力资源上准备不够充分,给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勘察设计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之建议
(一)准确把握行业和时机的选择
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首要问题是企业应当进入哪个行业。众所周知,任何行业都有处境十分困难的公司和业绩很好的公司,但是,不同的行业其竞争结构是不同的,这也就说明不同行业的获利能力、盈利机会以及行业的吸引力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勘察设计企业必须选择富有吸引力的行业,准确把握好时机,而不是盲目的跟风或者以投机的心态选择所要经营的多元化产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要综合考虑企业目前所处的状况以及所要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力争使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不言而喻,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目前的状况。要进行投资,一定要在企业处于稳定期,拥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作为基础。此外,还要考虑这个行业与本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是否相一致,是否能够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如若不能,企业应当当机立断放弃这一多元化经营。其次,企业要考虑所要进入行业的发展状况。每一个行业基本上都要经历由投入期、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和衰退期的阶段。企业所选择的不同阶段的介入都会影响到企业在这一新的行业中的发展。理论上来说,企业如果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最好在该行业发展的投入期和成长期,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结合这两个方面的考虑,准确预测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对于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建立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决定了企业需要在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以及最终产品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同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而三个层次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最为关键的,它是企业通过长期生产经营实践,总结出特定的生产方式,并且采用特定的技术逐步积累起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在的来源于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价值观与经验规范的交流和传递,外在的与组织结构形成高度的复合,将企业组织、企业生产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紧密的联系起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它可以将企业组织范围内的生产管理与技术开发结合起来,最终以较高的应变能力适应企业各项多元化业务的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在于分散风险、扩大经营市场,但前提是要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拓展其他业务,将核心竞争力作为多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纽带。勘察设计企业要实施多元化经营,就必须集中资源,加大发展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发挥企业稳定的优势,使企业的业务发展到现有产业之外并发挥充分的作用。企业的资源简单来说包括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以及企业组织能力,其中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声誉以及企业经过长时间发展所形成的企业经验和知识,有形资产包括生产设施、房地产以及原材料、半成品等。上述资产在公司的竞争优势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组织能力则是将人员、组织、资产投入产出过程进行复杂的结合,远不同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日积月累培养出的能力往往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给企业带来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产品技术,使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勘察设计作为勘察设计企业的核心业务,应该重点投入,在此基础上,要由主导型-关联型-非关联型的次序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业务方向发展。此外,企业还要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在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交通高速发展的同时,抓住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努力突破企业固有的经营模式,发展新行业,稳步、快速的进入轻轨、城际铁路、电力、城市轨道交通、航空以及市政等行业,进行多维度的市场拓展。
(三)整合各种资源
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后,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效益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企业要向形成竞争优势主要有两个渠道: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所以,企业如果要获得竞争优势,就要在其发展多元化行业的细分市场上拥有自身的独特产品,或者以低成本的优势进入市场,赢得一定的市场地位。选择技术创新是最优决策。人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勘察设计企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就是聚集了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但要要建立多元化人才库,注重对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对人才的吸收要敢投资,当然也要准确投资。培养企业内部的可塑人才,对这些人才要敢于下血本培养,使他们能够学到真东西,为设计企业谋得更多利益。在构建多元化人才库时也可以和社会上的资深工作者或者高校学者形成资源共享,使本企业的人才库不仅能够吸收到实践性的人才,同时也能吸收到理论性人才。此外,勘察设计企业在积累人才库的过程中,更要注意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不断壮大,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品牌、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需要,企业所建立的人才库要与企业的这些实际的需要紧密结合,不能脱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实现技术创新可以与高校、各类研究院所合作,充分利用既有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实现资源整合。
四、结束语
作为一个追求上进的企业,不能盲目的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应该坚持把主业做好之后再考虑多元化,有了雄厚的经济、人力基础后,再建立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使企业得到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劳动教育主要特征
- 下一篇:医院节能减排方案及措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