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农村水系、河塘清淤和水环境整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河畅、岸绿的美好家园。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水生态环境整治是构建“水系统”、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为手段,以“水宁、水丰、水活、水净”为基础,最终达“水美”的目标,使其成为健康、生态的河流湖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 县域基本情况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公顷,水面16万公顷,人口73万。境内水系有淮河(凤台段)、架河和茨淮新河、永幸河等自然河流和人工开挖河道,主要湖泊有城北湖、花家湖、姬沟湖,水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当地和过境地表水总量约227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9亿立方米,约占降水的30%,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客水主要有淮河和茨淮新河,过境长度分别为33.23公里和34公里。地表水虽丰富,但调蓄能力差,利用率低;丰水年地表水多余成灾,枯水年供需矛盾突出。2012年环保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表明,地表水水质在总体上达不到GBⅢ类水体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凤台县是一座“缘矿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煤至今,随着大批现代化高产矿井相继投产和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的快速应用,县域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塌陷区面积1250ha,形成水面面积650ha以上,尚未稳沉,深度5~15m,呈封闭状态,渔业利用较少,由于深度较大,水生植物较少,水质受到周边的乡村生活污水和煤矿工业污水影响,导致河道水体污染严重、蓄水量降低、植被减少、对县域河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县域水生态环境特点
目前,县域超过63%的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未能有效遏制,87%的水质仍处于劣V类水体,水环境治理理念仅局限于“防洪、排涝、航运、灌溉、养殖”等功能,忽视了水环境的生态功能。县域水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一下特点:
3.1 污染源多样性
由于城北湖、架河、永幸河、茨淮新河等周边的用地性质多样,包括了农田、鱼塘、煤炭厂、粮食加工企业等,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不一样,在防治水体污染的整治工作中,要根据不同污染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3.1.1 化肥污染
区域茨淮新河、永幸河等河流湖泊周边均分布有大片农田面积260 平方公里,正常年份降水量为2.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0.5亿立方米。大片农田过量地使用氮肥和磷肥,随着浇灌、雨水,氮、磷等流失进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滋生了大量的藻类,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及死亡后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形成厌氧条件,造成水质、水生态破坏恶化。
3.1.2 农药污染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使用量日益增加,长期广泛和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直接或间接地向水环境中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在使用过程中70%—80%的农药直接撒落到农田,农药随着雨水和灌溉水向河流湖泊迁移,从而使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影响水环境生物安全,导致水环境中的农药残留偏高以及水体的污染问题。
3.1.3 中小企业生产污染
在永幸河等沿河湖两岸分布有中小企业178家(主要从事粮食深加工企业),由于企业大都临河而建,暗设排污口,部分生产污染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区域水体变色,水质变差。
3.1.4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养殖业迅速从庭院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伴随而来的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沿河湖两岸分布有大量的畜禽养殖场3078家,产生的大量粪便、粪水等对水体造成污染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0.37亿吨(按养猪养殖场统计:猪粪冲洗水含猪尿产生量1120.21kg/d),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畜禽养殖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透明度降低、水质劣化。
3.1.5 居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污染
随着居民群众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数量在不断膨胀,居住在沿河湖两岸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河流湖泊现象严重,使水环境污染源越来越重。
3.2 当地居民缺乏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缺乏节水意识。加之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沉陷区水面无人管理,失地农民对水资源认识盲目,长期形成“痛之又恨”的“精卫填海”思想。
3.3 水污染点多面广,治理力度不够
以永幸河为例其北部的用地性质为临河的商业用地及塌陷区安置用地,驳岸类型以石砌垂直驳岸为主,原生态水环境遭到破坏,阻碍了永幸河中水的流动与更新;永幸河靠近省主干道,缺少植物隔离带对水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除防护林外,河两岸还分布有农田,农药的喷洒及秸杆焚烧等造成两岸水环境污染,城市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治理强度及力度不够,滋生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3.4 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单薄
茨淮新河、永幸河等沿河两岸经过多年的建设,己形成成片的杨树林作为生态防护林,林下人工撒播种植狗牙根、高羊茅等水保植物,两侧陡坡地种植了“上挂下爬”的植物,区域现多为人工植被,以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初步构建了较完整生态系统,但植物种类较少,水生态环境系统较薄弱,水生物单一。
4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 加强“水”文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拓宽宣传“水”文化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渗透到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积极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通过社会组织(如:农民用水协会)、环保志愿者下乡开展宣传教育,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保护水生态环境观念。积极培养企业水生态环境文化,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的有机结合,帮助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4.2 按照科学发展观,制定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开发利用水资源,维护水生态平衡,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统筹全县的水利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从河湖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出发,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加强河湖内相关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实施水环境生态恢复计划,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治理措施,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一个较好的法制环境。
4.3 推行集约型生产,建设节水型社会
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利用经济杠杆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实施。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和工业循环用水。
4.4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河道的泥沙来源,营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
4.5 修复河流生态,保护河流健康
修复河流生态首先要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改善河流水质。而要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关键是保护河流形态的多样性,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维持河流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及形状的多样性,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利用人工温地生态工程,通过实施湖区湿地修复工程,采取退耕还温措施,使河湖退化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最大限度地发挥茨淮新河、永幸河及城北湖的自然净化能力。
5 结语
水环境的治理是城市综合素质的体现,水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保证,保护、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对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良好的水环境在保障城市的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生态环境的整治所产生的最主要、最明显的经济效益是节约水利事业的投资,利用丰富的优质的水资源和景观环境的优势,将会带动凤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学理论,监测生态系统条件及条件变化和环境压力下的反应和反应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获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显示格局的数据与认识,给整个生态环境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就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来看,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多样性的监测对象,常见的生态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有植物、动物、农田、海洋、森林、湿地、湖泊、物候、气候等,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监测的全面性体现出来,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才能以精准的数据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和数据上的支持。
2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切实掌握生态环境的监测内容,才能更好地完善广东省的生态环境。
2.1划分生态类型。在整个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成效,首先就必须对生态类型进行划分。在划分过程中,常见的划分方法主要是根据生态定义、生物和非生物的影响分子所占比例以及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决定论和区域的划分。就广东省而言,由于广东省具有较大的国土面积,所以不可能统一地采取某一方法进行划分,在选择划分方法时,应紧密结合广东省的环境保护实践,对生态类型划分做到因地制宜。就广东省来看,其生态环境应划分为虎城市人口密集型、偏远山区分散型和海洋型的生态环境系统,并在划分过程中切实注意以下五点:一是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二是区域内的地质气候存在的差异;三是主要与次要影响分子的结合;四是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之间的和谐统一;五是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2.2选择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在划分生态类型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的方法。而在监测过程中,虽然只采取监测环境系统定环境影响分子的方法,从而得到环境指标特征和数据,但是由于存在的测量标准较多,所以在确定监测方法时,应切实考虑到以下因素,即监测的指标、策略、设备承受范围、时间间隔、时间记录、数据等,尤其是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数据报表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确保其监测水平达标。
2.3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我国的监测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体系,并且采用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监测。如一部分选择大型的设备进行监测,还有一部分部门则是采用小型的监测设备。在选择生态环境的监测仪器时,应紧密结合以下三点原则进行:一是仪器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仪器的灵敏度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在进行地理环境的监测时,仪器的灵敏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仪器的灵敏度高的时候,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二是测量方法,在进行监测的时候,需将测量方式简单化,这样有利于测量的有效进行;三是小体积,仪器方便于监测。
3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态环境监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对生态状况的监测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对监测数据的处理是整个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将数据整理后,才能从整体上观察出环境的变化状况,从而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证据,监测年报的定期上报就是其中一种数据处理方式。所以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应及时编制生态环境监测年报,并在整个年报中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状况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二是估计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接下来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措施;三是结合实际提出改善建议,制定计划,逐步实现由监督性监测向指导性监测转变。
3.2建立生态监测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数据的整合和分类,从而为以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及时收集各种监测数据,将监测的数据纳入省环境监测数据库之中,并对图形图像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为监测时间的确定、时间间隔的确定和监测的地点以及数据结果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3.3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一是加强地面现场调查,利用科技设备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考察实践;二是研读航空低空照片,采用先进的小型侦察设备在平流层进行实况监测;三是利用卫星在高空进行监测,不仅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而且监测结果良好,但是在检测前应进行商讨做好评估,考虑好备案,以防出现突发状况。
4结语
篇3
一、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特点
(一)生态环境成本在煤炭产品成本中的比例较高
煤炭的生产过程,既是煤炭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过程。煤炭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支付产品生产本身的成本,又要支付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方面的费用。
(二)生态环境成本比别的企业高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大量煤矸石的堆积,导致大量耕地的占用和破坏、大量废水废气的排放,引起周边耕地的劣化和空气污染。因此煤炭企业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高。
(三)生态环境成本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环境意识逐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这必然导致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出的增加,致使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内容和数额的逐步增加。还有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决定了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不断上升。另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成本、投资和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
二、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构成
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结合煤炭再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煤炭环境成本的特点,要对煤炭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计算。
(一)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指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二)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生态环境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即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消耗的价值。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对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着某种服务的价值,是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固有价值在自然资源上的体现,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价值。这种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价值量会越来越大。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如煤炭伴生资源(铜、铁、硫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破坏,同时还会引起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价值的损失。因此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而需要进行补偿的成本,称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
(三)环境保护与污染预防成本
为保护和预防生态环境资源不受损害,避免环境污染和环境事故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煤炭生产必然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的程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会产生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
(四)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
为了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从而产生土地、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地带来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此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居住的需要。这些成本和费用必须通过环境成本来补偿,其主要由治理费用和弥补破坏、污染所造成损失的补偿两部分组成。
(五)环境影响成本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由于废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排放而损害农作物,降低耕地质量,秧及水生物;由于采空区的形成,需要搬迁村庄,修建铁路和公路,对此需要进行赔偿,发生成本费用,称为环境影响成本。
(六)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总体资源不枯竭为前提,所以煤炭企业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和研制代替煤炭资源的新资源,这种投入即为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成本,另外煤炭资源枯竭进行停产、转产而应予以补偿的价值,这部分成本称为自然资源再生成本。
(七)环境改善成本
为了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需要进行植树、绿化以及构筑各类景观设施;为了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措施隔离噪音,降低粉尘等,这部分成本费用,称为环境改善成本。
(八)不确定性成本
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其主要包含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
三、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生态环境成本受社会、经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是煤炭企业微观生产活动中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而且是因生产和消费煤炭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环境资源质量退化成本,煤炭资源消耗占用成本以及因煤炭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和影响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笔者将影响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了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经济发展水平对煤炭生态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在煤炭资源是主要能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规模越大,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治理环境和恢复、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越高,即煤炭环境成本越大。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社会对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越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越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从社会(国家)还是从煤炭企业来讲,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越大,煤炭生态环境成本也就越高。
(二)科学技术进步严重影响着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影响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了大型采煤、掘进机械,产生了垮落式、放顶式采煤技术,煤炭产量不断提高,开采的深度也越来越深,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丢弃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煤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从总体上来讲,随着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环境保护由侧重于事后治理不断向事前预防、事中延伸,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煤炭环境成本则越来越低。
(三)煤炭环境成本随着矿井开采年限增加而提高
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生产活动的区域范围会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延深,致使井下排水量不断增加,煤矸石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加大,致使煤炭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四)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制约煤炭生态环境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个值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在临界值范围内活动,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是无限的,超过临界值范围,资源供应量是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和活动量不断增大,环境资源供应量越来越少,环境质量不断退化,进而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知,煤炭资源供应量和能源结构对煤炭环境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越高,煤炭产品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对煤炭生产活动的限制越低,在进行社会经济政策选择时,就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价值为代价,换取煤炭生产的快速发展,由此煤炭环境成本越高。
总之,煤炭生态环境成本既有与其它行业环境成本相同的属性,如环境影响成本、环境保护与预防成本等,同时,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使其又有自身的特点,如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自然资源再生成本等,而且煤炭环境成本变化与服务年限有关。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是复杂的,只有正确分析煤炭企业的生态环境成本,合理地确认与计量,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社会、企业、环境“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
[2]谢琨.企业环境成本分类及会计实施[J].四川会计,2002(5).
[3]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几个重要领域的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篇4
1 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1 对农田、草地、林地带来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途中,多多少少都需要占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占地和清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农田、草地以及林地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影响了区域动植物之间的平衡,破坏了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
1.2 对水域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工业废水、噪音污染和灰尘污染。工业废水没有经过相关处理就直接排入沟渠中,这给当地沟渠河流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建筑垃圾倾倒至河流中,会导致河道堵塞。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对区域的土壤和植被造成破坏,导致众多植物死亡甚至是绝种,同时严重影响到了水中生物的正常生存,给水域环境带来破坏,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
1.3 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
大多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建立在农村,而在农村进行水库建设时基本上就是利用原有的河流改造建设而成。在建设水库的过程当中,必然对水流、水温和水流量带来影响,使之发生变化,使得水流由流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急剧下降,不利于河流的自我恢复和自我清洁。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逐渐呈上升态势,这些都给水环境的平衡带来了破坏。
1.4 对陆生动物带来的影响
由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对该区域的各种用地以及水域环境带来影响,从而导致在该地生存的陆生动物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破坏了该地的食物链状况,不利于陆生动物的正常栖息,从而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带来影响。
2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2.1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做好调查工作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可能会对该地造成的影响,然后根据现状再结合发展状况做好综合的研究,通过提升该地的地质状况、地形地貌、水温状况以及生态环境水平等,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2 因地制宜符合区域特点
为了能够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则在具体规划过程中需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更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评估,针对当地农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来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选址及施工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二者能够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局面的实现。
2.3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以减少破坏行为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都要严格制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管理部门可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定来执行,确保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外,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员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员工强烈的责任心,把保护生态环境当作一项义务来执行。为了在整个施工企业的上上下下人员当中形成一种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企业可以执行奖惩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氛围,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4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除了农田水利部门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以及废物等,则要进行严惩,从而警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确保生产单位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
2.5 建立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要尽快建立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危害、谁治理、谁补偿”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从而有效地对已经造成破坏的地区尽快恢复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存、共发展。
2.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节约、环保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人们普遍采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这要求人们更加爱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的发挥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确保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篇5
1.总体大环境趋好
就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其总体趋势还是比较好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单就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来说就是比较可喜的,这主要就是相关监督工作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必要的监督管理加强了对于《水土保持法》的执法力度,保障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这其中,社会监督的作用功不可没,可以说社会监督是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相关工作市场化趋势明显
对于具体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当前还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市场化和效益化趋势。在监督过程中,加强了和个人、企业的沟通协调,在社会化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市场化和效益化,尤其是在水保方案的编制和水保设施的建设方面更是突出体现出了市场化特点,这也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有关,尤其是在相关工作的实施中,加强了对于成本控制和工程效益的关注。
3.监督管理特点更为突出
就以往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来看,其主要是监督执法,而随着监督工作的不断完善,当前已经逐步呈现出了监督管理的特点,这也是监督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监督管理的完整性和规范化不断加深。
4.“预防为主”更为凸显
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初期,还是以治理为主,其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着后期的治理开展,而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以及其所取得成果的不断增加,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凸显出了以预防为主的特点,这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
5.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还有向更高层次不断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相关管理工作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开发及普及,在当前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已经逐步有了高层次发展的需求,各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也已经在具体工作中屡见不鲜,尤其是3S技术的应用更是极为普遍。
6.监督范围不断扩展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展,尤其是对于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这一以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当前的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和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加强,这一点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状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也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有利于完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二、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对策
1.加强依法监督力度
对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来说,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这也是保障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一个基础,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于《水土保持法》的认识程度,在实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水土保持法》,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创造法律条件。
2.提高重视程度
相对于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来说,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于水保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对于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认识,进而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制度和结构,进一步地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已经体现出了“预防为主”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符合我国相关发展现状,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应该加强对于“预防为主”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践行“预防为主”方针,树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政策,提高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
4.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技术水平
对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来说,技术也是同等重要的,提高当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相关保持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而减少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麻烦,尤其是要加强对于综合性治理技术的研究,以综合化的水土治理理论为基础加强研究和探讨,不断提高水土保持技术的水平。
5.加强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还必须依赖于检测结果,所以要想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完善检测工作,不仅仅要在检测的具体技术层面加强控制,提高检测水平,更应该加强对于检测的管理,保障检测结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提高管理水平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一项管理工作,所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必须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更有利于具体工作的执行效率。
三、结语
篇6
沈阳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
1沈阳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
分别计算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公式及模型对沈阳市2006-2013年13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沈阳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13年,沈阳市13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指数呈现明显波动,数值在0.426-0.500之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处于“佶抗阶段”,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逐渐减弱。根据历年评价结果,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指数分为二个梯度进行分析:第一梯度(历年平均值0.490以上)有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苏家屯区和沈北新区共7个区县,占全市54%;第二梯度(历年平均值0.480-0.489 )有共东陵和于洪2个区县,占全市15%;第三梯度(平均值0.480以下)有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县共4个区县,占全市31%。该结果说明:耦合度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用来反映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差距,每年各区县的耦合度值存在明显波动,存在空间差异性和时间波动性。
2沈阳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在计算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公式和模型对沈阳市2006-2013年13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沈阳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2006年到2013年,沈阳市13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有下降现象,耦合协调度指数介于0.352-0.632之间,处于轻度失调、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四个区间,存在损益型和滞后型。对沈阳市13个区县历年的耦合协调度平均值进行梯度划分,第一梯度(历年平均值0.500以上)的有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共5个区县,占全市38%;第二梯度(历年平均值0.450-0.499)的有苏家屯区、东陵区、沈北新区、于洪区、辽中县共5个区县,占全市38%;第三梯度(历年平均值0.450以下)的有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共3个区县,占全市23%,第三梯度的耦合协调度相对低,因此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发展,以缩小区域差距。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沈阳市2006-2013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沈阳市13个区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好,尽管个别年份协调度值有下降的现象,但综合水平值在不断上升,随年份变化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逐步转向“初级协调”。
其次,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各个区县的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要素值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都高的地区耦合协调度也高,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高的地区属于城镇化滞后发展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高、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低的地区属于生态环境滞后发展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指数都低的地区属于损益型发展。
篇7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ask,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onitoring index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with China'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earch work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work.
Keywords: ecology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生态定位站进行了大量的生态研究工作,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国内在生态监测指标及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影响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
三、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
四、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五、微观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六、生态监测的特点与任务
(一)、生态监测的任务
加强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的特点综合性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二是: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三是: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七、生态监测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除上述自然指标外,指标体系的选择要根据生态站各自的特点,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干扰方式同时兼顾以下三方面,即人为指标、一般监测指标和应急监测指标。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应当看到,复杂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多样性、可变性,生态监测内容涉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环境质量监测和工业污染源监测。目前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对监测部门显得太多,监测方法不规范,微观和宏观生态监测尚未有机结合,特别是一些指标和方法路线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八、结语
生态监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建设工程监理[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尹常庆.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8.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 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 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 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设用地175.31 km2,水域湿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 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篇9
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进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本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2.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3.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建议
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写入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知识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在植物、动物等部分十分注意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笔者认为,中学生物教学有必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第一,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分别是在1992年和1995年编订的,尽管上述大纲都十分重视和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但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在当时尚未见诸报刊,所以上述大纲自然无法提到这一概念。根据新的形势,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建议在前言的适当部分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所有的生物课教师都能够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
第二,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修订时,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编写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已努力把大纲的精神和规定,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绪论、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章节中。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篇10
1.1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生态环境拥有较为固定的供容力、有限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良好、健康的经济可以提升技术与科技,帮助抵御恶劣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影响,但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过快或不健康发展会损坏生态环境平衡,破坏生态环境自愈或供给能力,造成环境恶化、资源供给降低等问题,引起政府干预,生态环境系统便通过环境成本提高、政策限制等方式反馈制约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主要是以自然资源(包括原材料、土地等)和供给能源的形式参与经济系统活动,而经济系统活动主要以“三废”回流生态系统。可以看出,经济与生态环境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又通过积极和消极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经济活动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而生态环境又受到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影响.只有当两个系统互相以积极的效应抵消掉消极效应,形成协调、健康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与两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山东省作为国内的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处于南北经济连接处,研究其环境-经济系统,有其良好的借鉴与推广价值.总体来说,近年来山东省GDP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十一五”年均增长12.3%.2011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GDP达到了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2012年GDP实现50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根据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划分及特点,本文主要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等原则,借鉴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13-14].构建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发展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山东省1996—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自199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及山东省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个别年份数据的缺失采用相邻年份值插值法补齐.
2实证分析
根据、计算得出1996—2012年山东省经济综合发展指数f(E)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f(C).可以看出,1996—2012年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都呈曲折缓慢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系统指数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峰值,这与2008年青岛市作为奥运会分赛场,政府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有关.经济系统指数经历了“九五”(1996—2000年)期间的缓慢增长后,从“十五”初期(2001—2003年)开始,山东省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在时空上的特点,根据表2绘出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演化图(图2).可以看出:1996与1997年山东省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耦合度处于区域Ⅰ,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极低,处在低级协调阶段.1998年开始一直处于区域Ⅱ,经济和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其中,1998—2001年,0°<α≤45°,说明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共同发展.2002—2012年,45°<α≤90°时,1<tgα,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快于生态资源系统的演化速度,生态环境为了满足经济发展,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生态环境开始制约经济发展.两系统协调耦合度于2011年缓慢到达最大值,随后出现缓慢下降趋势.
3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结论
1)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没有呈现完整“倒U型”曲线关系,而出现“倒U型”的前半段,但该省近几年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力度和投资,2011年耦合度数到达了顶点,2012年出现了下降趋势,也就是拐点已经出现,表明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演化速度更加适宜,开始从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45°<α≤90°)向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
2)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往往处于“不进则退”的相持阶段,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重点在于控制环境排放和加强环境治理上.经济排放不是环境治理的格兰杰原因,环境污染排放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说明山东省在发展经济时,不应该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3)经济增长是环境治理的格兰杰原因,环境治理却同样产生负效应,这与许多研究提出环境治理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不一致,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是:第一,山东省现阶段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对治理环境的设备、资金投入,环境治理依然是被动地受限于经济系统,环境治理投入短期内表现为消耗经济发展的成果.第二,环境治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耦合分析认为,山东省在研究期内主要处在资源消耗速度大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阶段,长期以高速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环境治理的投入和效果实际上没有和经济增长的演化速度相适宜,从脉冲分析的结果看,达不到许多研究者得出的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增长的响应效应.
3.2政策建议
1)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容易形成经济系统演化速度高于生态环境系统演化速度,如果不对经济与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很有可能走向两个系统崩溃的结果.虽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下,两系统间的内在作用情况也是十分复杂并没有固定规律,所以,为了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制定其宏观政策与治理方式要因地制宜.
2)经济发展会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首先就是对“三废”进行合理的控制,然而,单纯的控制一方面增加了环境承受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资源.所以,对“三废”控制并加以利用可以改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