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1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2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3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1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18]。
2.2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04,15(2):30-33.
[2]XuZenghu,iLiYingbo.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servicesystemanditsinteractionwithagriculturale-conomicgrowth-intensive:theCasefromChina[C]//ServiceSystemsandServiceManagement,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ngdu,2007:1-5.
[3]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J].
现代情报,2008(6):76-78.
[4]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OL].[2009-03-16].
[5]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2002,(11):43-45.
[6]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4):9-11.
[7]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OL].[2009-03-16].
[8]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2005-12-28(6).
[10]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2003(11):23-24.
[11]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5):27-29.
[12]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7(1):4-9.
[13]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J].今日科苑,2007(16):30.
[14]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6):42-43.
[15]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07(6):80-85.
[16]佚名.农业信息化[EB/OL].[2009-03-16]./directionary/showarticle.asp?id=121&sort.
[17]佚名.解放养猪业生产力的新技术-数字化养猪[EB/OL].[2009-03-19]./doc/2008/3/19/150228.htm.
[18]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1):121-125.
[19]刘世洪.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0]张建立,张建鑫,世昌.数字农业概述[J].农技服务,2007,24(9):116.
[21]佚名.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J].北京农业,2006(6):4.
[22]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EB/OL].[2006-07-26]./tech/9/97096.ht-m.l[23]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EB/OL].[2006-02-28].
[24]徐婷婷,付龙.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1):118.
[25]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2003(11):23-24.
[26]刘宇,蒋国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4):18.
[27]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2):1.
[28]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4):485-488.
篇2
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经营模式
荷兰,这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农产品净出口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这与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荷兰高度发达的产业化经营是其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的专业化。荷兰的农业企业大多是私营家庭农场,多数采取了专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高度专业化,完全从市场和效益出发确定生产和经营,市场高度细分,赢得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生产专业化带来了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也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营和利益的一体化。荷兰大多数农户在把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经营的同时,还形成了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利益一体化。
服务体系社会化。荷兰农业合作社作为荷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荷兰农业的产供销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社体系,把荷兰全国农业凝成了一个整体,各地农业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任一环节上都实现了社会化服务。
管经营理公司化。所有农户和农场都是依法注册的公司法人,独立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目标,进行公司化管理和成本核算。
高度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相应的经营模式的支撑,其主要基本经营模式有 3 种:
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这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又具体表现为“拍卖市场”与农户对接和超级市场与农户对接两种模式。“拍卖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是荷兰农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模式。“拍卖市场”在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国际上久负盛誉。“拍卖市场”实现了农产品供需双方的谋面,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同时,拍卖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位,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又调节了供求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等。除此之外,以超级市场为中心对接农户的农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在荷兰也很流行。
合作社与农户对接模式。荷兰的农业合作社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多个领域。荷兰农业合作社表现出如下特点:合作社完全基于农民自愿和农民之间的协定而存在,进行民主管理,所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对自身的生产都付有完全责任和享有完全的独立性;合作社完全独立,不依附于政府,其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合作社实行多重会员制,即一个农民可以同时成为几个合作社的社员;为了保护合作社的利益,全部农业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全国农业合作局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协调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加工、销售活动,使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发展了农业一体化经营。
企业与农户对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农产品加工或贸易的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户连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由于拍卖市场的异常活跃,所以这一模式在荷兰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恰当的农业发展战略,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服务,坚实的教育基础,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农业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就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农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坚持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组合,即对于农业优势领域就多发展、快发展、多出口,对于农业非优势领域则少发展、慢发展甚至不发展,以进口来弥补国内消费,如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发展畜牧业所需要的大量饲料等,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进口粮食 440万-650万吨,其中小麦220万-270万吨,粮食自给率只有30%,小麦自给率大致为45%,这样就形成了以能够集约使用土地的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在荷兰农业构成中,畜牧业的份额超过了55%,园艺业的份额为35%,大田种植业所占份额只有10%,而谷物种植业所占份额则还不到1%,谷物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已经微不足道。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口那些非比较优势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既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又提高了农业的外向度,实现了农业的有效发展。
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荷兰的市场体系建设非常完备,具有非常发达的农产品交易系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产品营销制度,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活动连接为浑然一体的农产品营销链。政府极为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制定并维护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严加监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资金约束问题,荷兰发展了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组织资源是农民合作银行,该农民合作银行1896 年成立,是世界上较早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之一,现已赫然成为荷兰国内第二大银行并跻身世界400强银行之列。农民合作银行以向其社员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为主要职能,其强大的信贷资金来源有赖于其所吸收的存款和经营活动,目前在全荷兰农民的信贷中,90%以上的信贷来自农民合作银行。政府并不向农民合作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也不对农民合作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农民合作银行的存在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其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社会条件。
为农业构建坚实的科技基础。荷兰有着良好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是荷兰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3大基石。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基础作用,把促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事业的发展确定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农业教育由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 4 个层级构成,已然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在正规农业教育之外,还存在着相当完备的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系统,培训系统的触角可伸展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同业农民自发组织建立并加入学习俱乐部,在俱乐部里相互切磋和交流农业产业经营经验。荷兰农民因为教育具有了较高的素养,多数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够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潮流。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科技后援保证,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进步是荷兰农业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政府保证了农业教育和科研的充足经费。
农业一体化的政府管理,处处彰显农民利益。荷兰政府对农业实行一体化行政管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发展提供了组织制度方面的保证。荷兰农业部作为中央政府管理农业的强大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督,农业政策以及对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支持等方面,构筑了针对农业的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必须解决的问题,如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未建立良性利益连接机制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荷兰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助于解决我国自己的问题。荷兰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大致可归纳为:
市场化和外向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条件。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效益之大为世界所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产品准确定位于欧洲广阔而发达的农产品市场。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销路,农产品积压,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难以为继,产业链难以流转,产、加、供、销的良性循环系统就会出现“短路”现象。中国作为有 13 亿人口的消费大国,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应当与国外市场占领国内市场共进,一方面要开辟境外市场,走外向型发展之路,同时也要广泛地占领国内的消费市场。
集约化经营和深度加工增值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的基本路径。荷兰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对农产品的大进大出、深度加工增值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所谓大进,就是大量进口初级农产品;所谓大出,就是将本国生产的与国外进口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使其附加值大大提高,然后再出口创汇,从而使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特别是深度加工增值效益低,正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之所在。因此,增强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值能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力度仍显不够。在财政经济明显转好的情况下,每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农业生产量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4%左右,这一比例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算是很低的;财政对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8%,如果扣除具有广泛外部性的水利基础设施等投入,这一比例则更低,仅为4%-5%,这种投入力度对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
走股份合作制道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和必然取向。荷兰农业经营管理走的是一条由农户自愿组织与由政府进行区域生产经营指导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道路,其经营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很高。这种股份合作经营管理机制也很适合中国当前的情况。目前,中国许多地方实施的“公司+农户+基地”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已经横跨了产、供、加、销及信贷等多个行业领域。沿着这种股份合作制道路不断前进,必将加速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程度。
篇3
[关键词]战略管理并购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管理总体框架中,战略管理由于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特点,把握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那么这个组织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聚合与铸就一支能征善战之师,就不可能有前途。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斯坦纳在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大多数专家或学者总体认为,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
制定一个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关系企业利益的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是战略制定后的实施更是一个重点加难点的工作。战略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内部投资(内部发展)、并购与合作。本文仅就并购相关战略做一些浅析。
二、并购的战略分析
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快速聚集资本的有效途径,和内部资本积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扩大,并购整合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 并购的含义
并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简称,通常是指吸收合并。广义的并购是指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此外还包括分立、分拆、资产分离等形式。并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实践中并购形式的创新在不断地丰富着并购的内涵和外延。
2.并购的意义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内在机制。优势企业要发展,劣势企业要生存,必然寻求并购。企业并购对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促进存量资源再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改制、改组、改造的有效经济机制。
(1) 企业并购是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并购是加速企业扩大规模,向集团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世界范围内产业组织的演变史可以看出,企业并购是培育大企业的土壤,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财团都是在不断兼并与收购中成长起来的。
(2)企业并购有利于减少投资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
对并购企业来说,并购也是一种投资方式,而且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方式。并购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通过直接利用目标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尽快实现投资效益。二是节约交易费用。并购方式涉及的对象与部门少,特别是在目标企业处境不佳时,办理并购手续简单,交易费用低,是一种低成本扩张,比新建企业见效快、资金省、效益高。与此同时,企业并购是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的联合和重组,它使企业不需投资就能拓展市场,节省资金筹集、人才招聘与培养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成本。
(3) 企业并购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实现多样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
企业为了避免被兼并,或为了达到兼并其它企业的目的,会加强管理,强化风险与忧患意识。同时,企业间的混合兼并可以使企业增加产品种类,实行多样化经营,避免企业由于产品单一而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中粮集团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1. 中粮集团简介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1998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163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1999年上半年,中粮开始实施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1999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目前。中粮集团已经成为国家控制国内食品、粮油等经济的重要企业之一。
2. 中粮集团并购扩张之路
宁高宁自2004年空降到中粮集团以来,中粮集团的系列动作包括:重组新疆屯河,重组中谷,重组中土畜,控股丰原生化,招纳华润酒精,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在09年,中粮又完成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收购,而它收购正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个巨头--蒙牛。现在中粮可称得上是食品产业的航母。
3.中粮并购蒙牛后带来的优势与困境
中粮成功收购蒙牛后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并购后是否能顺利整合从而达到预期所料想的各种经济效应,如何使两个企业合并后达到最大的效应也是宁高宁所面对的难题。
(1)中粮并购蒙牛后带来的优势
中粮是中国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多年来一直通过并购的方式整合和打造中国食品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对于国外来说,可以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国内来说,可以减少国内同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节约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交易成本,提高产业的各方面的效率。
中粮收购蒙牛,提高了蒙牛的竞争力,由于有中粮集团这样重要的产业链做后盾,使得蒙牛能够进入持续快速的发展道路上来。另外,中粮进军乳品行业,对于当时信誉低迷的中国乳业来说,无疑是带来了一丝暖流。
同时,中粮能够成功的收购蒙牛,对那些到海外去搞盲目收购的中国企业敲了一下警钟。以前的国内企业片面的认为国内没有好的兼并对象,盲目地到海外搞收购。结果却因为不能足够了解海外的文化、习俗、行业法规等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像TCL集团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公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例。
(2)中粮并购蒙牛后面临的困境
中粮集团入主蒙牛,这两大集团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融合。虽然宁高宁在两大集团重组时,一再强调在此项交易中,中粮集团是长期持股的战略投资者,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但是不可否认,当蒙牛的战略目标和中粮的战略目标发生冲突时,宁高宁不会坐视不管。
中粮的纵向型全价值链战略模式,尽管其最大好处是可以做到规模经济、协同效应以及符合产业集群大势下的占位效果。但正因为如此的长的产业链条,企业也必须同时能够经受住两大核心挑战:一个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和反应能力;二个是现金流的充裕保障能力和资本投入所产生的风险自控与消解能力。因此,中粮集团是否真正使得蒙牛集团重振旗鼓和继续发展提供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空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未知数。
两个集团合并后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能否做好也是一个挑战。尽管两个集团的员工和农业、畜牧业以及乳业都有一定的交集存在,然而正是由于这些交集使得两个企业的员工合并后会不会就某些问题产生矛盾也是未知。
并购整合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一项敏感度较高的工作,并购方关于目标企业不充分的人力资本及相关信息,使其在并购过程中不能充分地考虑和利用人的因素,把握不好并购后裁员的时机与火候等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两个集团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排异性,因此对于文化的整合以及经营理念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合并双方共同努力,必要时候还要借助于外界的力量。
四、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企业并购的成功而迅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今后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将是如何呢。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已步入并购重组联合的十年黄金时期。当前,在企业所进行的战略调整的作用下,中国企业并购正显现出以下四大趋势:(1)以生产上下游要素整合为目的的纵向并购日益活跃。(2) 以同行业整合,推动企业由大变强、由强变优的横向并购将全面展开。(3)大型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加速,混合并购渐入。(4)企地结盟,异地并购趋于活跃。
通过对中粮集团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对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2] 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4
广东温氏集团是最早与农户展开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发展高附加值禽畜养殖业的龙头企业,是很多学者重点研究的案例对象,但是学界关于温氏公司的研究焦点始终集中于其与农户稳定合作的实现机制,而没有看到温氏公司在实现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效益方面的鼻祖意义。笔者就近选择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准一化运营模式的江苏立华牧业集团(以下简称立华公司)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其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机制,对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适度规模的生产与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企业一体化运营是把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不同部分整合于一个公司内,以此节省交易成本,其规模取决于进一步扩大公司与分别在市场上交易间的不同边际成本。但我国的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土地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大规模集中土地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雇工成本和监督成本也随之上涨,农业企业一体化经营不仅成本高昂,其规模也易受限,难以获得真正的规模经济效益。立华公司早在1997年最初成立的时候采用一体化运作模式,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雇工生产,结果证明效果欠佳。这种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肉鸡养殖规模扩张缓慢。自2000年开始该公司做出调整经营模式的决策,尝试公司与农户合作模式,发展至今,效果显着。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以亩均产量或亩均收益为考察指标。在土地稀缺的资源禀赋下,应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提高产量和收益。一体化企业经营成本受制于雇工费和监督费的约束,难以通过增加亩均劳动力投入以加强精细化管理,不利于亩均产量或收益的增长。
高附加值的新农业,如拱棚或温室蔬菜、水果、禽畜养殖生产,从几亩地到十几亩地的、主要依赖自家劳动力的农场已经属于适度的规模。与立华合作的农户正是属于适度规模养殖的“小而精”的小型家庭农场,每条鸡棚占地面积一般为0.6亩(旧鸡棚标准)、0.8亩、1.6亩或2.4亩。新鸡棚标准为每0.8亩场地可建1条鸡棚,养殖1万羽鸡,这是最小规模。这种小型家庭农场经营人员一般为夫妻两人,最多3条鸡棚就达到充分使用自有劳动力的边界水平。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则需要雇工养殖,雇工费用将要占去收益一大部分,即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因此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适度规模为不超过2.4亩。单个小型家庭农场规模虽小,但是数以千计的合作农户使得公司的总体养殖场地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每年上市鸡总量达到1.5亿羽,净收益达2亿元以上,这是立华公司一体化经营实现不了的规模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既让公司具有大规模经营的优势,又让小规模养户获得了精细管理的优势,农户的收入也高于作为雇佣工人的收入,是为有效模式。贺雪峰1的田野调查表明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在亩均产量和收益上的优势,而立华模式又有力的说明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同样能实现规模经济,上述两例子说明了“适度规模”绝对不是“规模化”概念下的“越大越好”,而是实事求是的、根据不同客观条件、针对不同生产需要的不同层面的最佳、最适度规模。
二、“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的统分结合模式
禽畜养殖作为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新农业,它需要投入精细的养殖管理劳动,但恰恰劳动常常是一种不可观投入。监督是在劳动不可测度情况下被迫使用的代偿方法(刘东,2003),以便保证进入交换的劳动数量不低于某个标准值。与立华合作的农户,在投入劳动力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养殖收益最大化,即只要有助于肉鸡养殖,有助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即使劳动边际报酬下降到远低于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水平,也会不断投入更多的劳动;当然,“自我雇佣”式的、间歇式的劳动的负效用自然也低于受雇于企业的等量劳动;此外,不同于农业企业雇工时工人劳动时间固定受限的不灵活,家庭农场在养殖管理过程中,生产和生活时间自然交错,劳动机会成本相对较低,适宜进行间歇性而又繁杂的劳动投入。这些都使得依靠自家劳动力的家庭农场获得了比企业雇工经营既成本低又高效的优势。
家庭养殖在生产方面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但在经营方面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来实现。我们称之为“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模式。农户如果单独在市场上为运输、储藏、销售而分别签订合同,其交易成本毋庸置疑将会很高。所以在这些环节,还是需要类似农业企业这样的组织所提供的“纵向一体化”与“大市场”打交道,从而实现交易的规模经济效益。“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模式是一种生产资料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龙头企业用农民所没有的技术、销售以及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农民的土地资源、养殖经验和劳动力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互换,双方各取所需,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销售业绩,共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立华公司正是认识到,农户在养殖作业环节更有效率,而龙头企业在规模经营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将经营重点放在技术和销售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专用资产投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立华研究所和优质禽工程中心,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进行科技研发;在销售方面,通过注册商标,建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并结合十五家分公司的销售部,深入当地市场,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立华公司这样一个由于大量研发而涉及专用资产投资、所售禽畜产品具有自己专属品牌的大型禽畜养殖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农户之间进行的经常性的、非标准化产品的交易,正是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关系性缔约活动。威廉姆森根据麦克尼尔对交易的分类,认为对于经常性的、非标准化的交易,适宜双边治理,进行关系性缔约活动。关系性缔约活动属于执行期很长的交易,它涉及资产的专用性,所需产品不是分散的,不太容易从其他地方获得。这种交易活动依赖于交易双方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收益只有在双方关系维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在双边治理结构下,立华公司因拥有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销售网络等关键性资源而获得权威,以行使控制权和指挥权的方式与农户进行交易,与农户之间通过执行超市场契约来实现公司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双方交易的本质是管理交易。
立华公司跨出企业边界,对合作农户的养殖管理劳动进行合理干预和科学指导。从最初的场地选择、鸡舍建设、资金筹集到最终成鸡结算,立华公司一直都有紧密的指挥和监督。由于每条标准鸡棚建设资金在64000元~80000元之间,相对于农户来说,资金规模较大,为此立华公司为合作农户提供担保,方便农户通过借贷解决鸡舍资金问题。合作农户拥有的场地大多数是经由立华公司工作人员事先考察,确定适合优质肉鸡养殖后由农户自行承担并完成土地流转工作。立华公司实际上是将肉鸡养殖“外包”给农户。立华公司为了保证肉鸡质量,维护“雪山草鸡”品牌的市场口碑,从源头着手,事先保证生产资料的质量、技术规范,从种苗到所有的中间投入品均为立华研究所和优质禽工程中心统一研发或者统一采购。合作农户只要交纳少量的保证金就能获得公司“赊销”的优质鸡苗以及富含科技成分的中间投入品,并能享受到免费的技术培训服务。这些富含科技含量的中间品,其投放数量和顺序都将最终影响肉鸡的质量,为此,立华公司聘请金蝶软件公司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个参与合作的农户建立档案,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统一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和技术手册。技术指导精细化到饲料投放时间及投放量。所有中间投入品若投放不足或投放过量,均会在公司信息系统“报警”。这套预警系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预防农户偷卖中间投入品。在农户接受公司管理规定和按章养殖的前提下公司如约向农户收购肉鸡,并进行各项款项的统一结算。
合作农户的数量越多,立华公司的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营销渠道等也为越多的农户分享,即由更多生产者或产品来分摊固定成本,使得公司在几乎不增加组织成本或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大规模经营不仅带来了成本的分摊节约,而且大规模采购和大规模供应还带来了交易条件的改善和议价能力的增强,使得微观组织效率更高。
三、“流程价格机制”作用下的双向互惠贸易
立华公司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肉鸡,投入了大量的专用资产,包括科研投入、专用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管理和技术服务)、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投资等。他们先后成立了优质禽工程中心和立华研究所,成功研发当代草鸡优良品种“雪山草鸡”、乌骨鸡等优质禽畜品种。为了保证该品牌禽畜的质量,培育种苗,研制专用饲料,参与禽病防治研究,加强技术人员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包括组织或产品的品牌和企业的商誉等,注册商标便是体现了品牌资产专用性,立华公司的“雪山草鸡”是通过注册商标资格审查的品牌。品牌专用性源自公司在产品质量和广告促销方面的投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并与产品的品牌名称完全捆绑在一起。立华公司自主培育的当代草鸡优良品种“雪山草鸡”,是江苏省“十五”畜牧业优良推广品种,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江苏名牌产品”。
立华公司对所有中间投入品及成品鸡具有名义上的最终产品所有权,但实际并不能完全控制产品。立华公司的专用资产投资存在被农户私自处理的风险。《禽畜养殖合同》规定,立华公司有义务向农户提供种苗、疫苗、饲料、技术指导等,并且这些款项皆由公司先行垫付,直到最后收购成鸡时统一结算。因此,这些中间投入品也成了公司对农户提供的一种物质担保。立华的设计是一种顶层设计,为了保证与农户的交易效率,先确定有效交易规模和生产规模,设立标准为800平方米建设一条鸡棚,每平方米养殖12羽鸡,一户家庭最大养殖规模为2400平方米;然后解决农户资金问题,在选择是为农户现行垫付鸡舍建设资金还是种苗、疫苗、饲料等流动资金的决策上,立华选择后者。预支种苗、疫苗、饲料等的好处还在于确保种苗、疫苗、饲料等的交易无误,但也暗藏了了另一种风险:农户可能会扣留或私自处理担保物,将公司提供的高质量的疫苗、优质的饲料甚至苗鸡转向市场销售,赚取差价。尤其是在立华公司为了保证雪山鸡的质量进行了大量特有的专用资产投入后,更是如此。
大农户通常具有一定的资产,有能力独自承担鸡舍等专用性资产投资,具有较长期的生产计划,对未来收益有一定的预期,对长期收益的预期超过短期收益,相对于几乎没有专用资产投资的小农户,守信的行为特征较明显,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更容易维持商品契约稳定性。所以立华公司倾向于与有能力进行一定专用资产投资的大农户进行合作。
保证准一体化稳定运营的合约治理机制中一项重要要求是提供可靠的承诺——抵押担保。实际上,抵押是专用资本概念用途的一种扩展。在立华公司的准一体化合作模式中,农户的生产被纳入公司的整体计划中。公司为合作养殖农户提供禽畜产养殖全过程所有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以及成鸡回收的价格,是立华公司内部计划确定的价格,不受外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类似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调拨或核算价格。立华公司设定的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成鸡的回收定价均高于市场价格,这样在和农户交易时形成了一种新的价格体系,提高了农户机会主义的代价,杜绝了农户转售中间投入品和成鸡的投机行为,是对公司提供的抵押物的一种保护。立华公司在确定内部结算价格时,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同比例调高投入品和成鸡的价格来独立于外部市场价格,而是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多担”的原则,依据一定时期内的市场情况和既有规则进行适时调整(例如,公司对价格调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如限制种苗、饲料、药物等供应价格;成鸡的回收价格每次调整幅度控制在10%以内),目的在于保持两种价格间适当的差额。这种内部价格的调整机制,能够让农户在市场行情波动的情况下,与立华公司始终保持利害与共的关系;能够使双方形成相对稳定的收益预期,以便做出经营决策;能够增强联盟对抗风险的能力。当市场景气时,立华适当对农户进行让利,提高交易结算价格,让农户更多分享公司的经营业绩。当市场不景气时,内部价差的波动幅度比市场波动幅度要小,立华公司可以将中间投入品的行业利润以及整个系统增值部分贴补成鸡的结算价格,以此保证农户的基本收益。苗鸡、饲料等生产资料为立华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成本较低,至少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立华公司统一投放中间投入品,免去了公司和农户双方在市场搜索、谈判、缔约等方面的交易费用,获得了一体化运营的系统增值效应。整个调整过程仅仅反映在公司结算过程中,农户几乎感受不到市场波动带给自己的影响。在该准一体化组织中,立华公司与农户相互依赖对方拥有的资源,通过互动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整合,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收益;借助“流程价格机制”的约束作用,使得公司和农户之间形成了“共担风险、利益均沾”的互惠贸易局面。立华公司并没有因为自身“强势”的龙头企业身份侵占农户创造的租金,而是自觉克制自利的掠夺行为,选择先主动给予农户,即农户只要交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预支鸡苗和中间投入品;继而以流程价格机制、二次收益分配等治理手段与农户分享经营剩余;愿意替农户承担市场风险,充分保证农户基本收益。即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以此不断的吸引农户加入合作,分担立华公司的科研投入、营销费用等固定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四、总结
立华公司案例有力的向我们展示了农业龙头企业如何通过准一体化方式,实现与农户在产业链上有效的分工合作。这种微观组织方式完全适应我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以及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的国情。他们采用超市场契约与农户展开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将农户“编织”进企业组织的纵向一条龙,既强化了农户的劳动激励,又降低了公司的组织成本;通过流程价格机制等结算手段既能有效稳定合作模式,又能够让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分享公司经营利润;通过越来越多的合作农户分担公司的科研投入及营销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篇5
摘要: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推广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市场需要不适应,体制机制不尽合理,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低,推广经费不足等。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若干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业推广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85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创办《农技推广》期刊,1987年编印《农业推广研究文集》。许无惧、彭传彪、任晋阳分别于1988年、1989年出版了《农业推广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出版了《世界农业推广研究》《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农村推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专著。在实证研究方面,候振挺以马尔科夫骨架过程理论为基础建模分析了新技术主体的瞬时分布[1]。程毛林针对一些技术产品推广的季节性和阶段性变化,从罗杰斯蒂曲线推导出3个推广模型[2]。还有一些学者对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孙美美、陈永富研究了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3]。孙雄松,戴育滨等研究了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4]。从现阶段研究可以看出,多数研究集中在农业推广的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农推队伍素质以及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而且主要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在梳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依据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政策建议。
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1.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
自1995年5级农业技术推广网建立到2003年底,农业部所属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机化、经营管理5大系统的县乡两级机构15.1万个(县级推广机构2.37万个,乡镇12.76万个),比1957年农业推广机构增长了近1倍。同时在维持5级推广网传统结构基础上,为解决乡镇政府无力负担推广部门经费问题,我国各地区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管理权重新收回由县级管理或将乡镇级各农技推广部门合并,成立县级“区域站”。如2009年广东省基层农业推广机构总数为3238个,从组织结构上看,乡镇级推广机构为2835个,占总数的87.55%;县级为310个,占总数的10%左右。但在管理体制上,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基层推广机构为1264个,占43.16%,属县乡双重管理的有694个,占23.70%,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6.86%。属乡镇府管理的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为970个,占33.23%(表1)。再如新疆,乡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中县级农业部门为主管的推广机构在种畜、植牧、农机3大类的比例分别为48.74%、37.7%和21.11%。乡镇政府管理的除了农机推广机构占到33.44%外,种畜推广机构为8.48%,植牧推广机构为3.8%。县乡双重管理的机构数,以县级为主的农业推广机构也分别占到73.64%、80.6%和50.28%(表2)。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向县级集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2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增加
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呈不断递增趋势,在1981—1999年这19年中,农技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比重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3%,同时非政府投入的经费收入也在逐年大幅度增长,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大有赶超政府投资之势。以广东省为例(表3),广东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经费在1995—2002年这8年中增长了近111%,年均增长也接近16%左右。其中,以1995年不变价收入来分析,政府拨款8年中总的增长幅度为82.3%,年均增长为11.8%,而创收收入的8年增幅达185%,年均增长为26.4%。非政府财政拨款的收入在经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3科研项目成果丰富
自2001年我国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起,到2010年,我国每年科研成果累计投入31.5亿元,转化资金共立项4338项,支持范围覆盖粮食丰产、食品安全、循环农业、农林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节能减排等产前、产中、产后多个领域[6]。同时自2006年设立中华神农农业科技奖起,3年内仅种植业奖项就达到184项。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机构多以政策为导向,对市场信息和农户需求变化了解较少,处理农户反馈的信息不够主动;推广机构分散于多个涉农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农业推广部门多由行政部门直接负责,造成上级农业推广机构对下级农业推广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往往只能提供工作上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各地方政府为解决基层推广站无经费、无人员的空壳现象,把原本隶属于乡镇的农业推广站收归县级部门管辖,这又超出了县级农业部门的管理能力,造成基层推广站管理结构的上下颠倒,效率反而降低。
2.2人均经费投入少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依赖国家的经费投入,经费来源单一,经费不足成为常态。20世纪90年代,人均经费不足的问题开始愈加严重。其中人均总经费由1986年的2780元/人/年下降到1994年的2534元/人/年,年平均下降0.9%;人均年推广活动经费由1986年的1167元/年/人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年/人,年平均下降0.6%[7]。1996年后的政府体制改革中,国家对农业推广经费的投入仍然偏低,这导致大量基层推广员离岗,各个地区农业推广站出现了“网破、人散”的现象。虽然国家在2003年出台《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力图确保“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直到2009年,即使是农业推广体系相对较好的广东也只完成了90%的编制工作。[8]对于那些发展水平较弱的地区而言,经费增长迟滞,则意味着农业推广工作的停滞和人员的流失更为严重。
2.3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整体仍偏低
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强。从年龄结构看,2007年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内农技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3%,35—50岁的占52%,50岁以上的占15%。2008年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内农技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7.3%,35—50岁的占45.8%,50岁以上的占16.9%[8]。从学历、职称结构看,以新疆为例(表4),2012年农推人员学历职称统计情况,其中本科学历人数为5469人,约占全部人数27%,而高级职称只占全部人数9.2%。而在全国范围内,据农业部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统计,截止2007年,仅在基层农业推广人员中,还有48.2%的工作者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只有27.7%的人员具备高级和中级职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已呈现出人员老龄化、低职称人员偏多、低学历人员偏多等问题。二是农民素质不高。农民是农业科技推广最直接的受益群体,也是科技成果产品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农民能够迅速接受并学会使用科研成果产品的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对农民的文化水平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却长期是一块短板(表5、表6)。2000年,全国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文盲占8%,小学和初中分别占32.22%、48.07%,高中以上占10%出头,大专以上学历仅4.8%。同期的广东农村明显高于全国标准,甚至高于山东和浙江这两个东部省份。但即便如此,广东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其小学、初中的比例总和达82.4%,到2010年仍然占75.2%。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农民再教育的比例偏低,农民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给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4科技成果推广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首先,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与实际脱节。以2006—2009年的中华神农农业科技奖种植业奖项为例,超过一半集中在粮棉油品种上,日益受国家和市场重视的资源环境和植物保护各只有13项,高新技术应用仅10项,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其次,科研成果数量虽然庞大,但真正被转化的却是少数(见表7)。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50%,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造成这种现象,一是科研单位与农技推广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二是对新兴的网络媒体重视不足,导致成果难以得到更快传播;三是涉农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院校普遍缺乏中试基地和中试线,造成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后续的实用化开发和产量化实验。
3对策与建议
3.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是减少来自行政对工作的干预。由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参与管理下级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使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管理上连成一线,同时对农技推广人员考评和晋升提出意见。政府行政部门则负责业务经费和人员统一调配。二是完善基层管理体系。一方面将适宜乡镇管理的部分推广站归还乡镇,另一方面则把相近行业的农技推广机构按地区适当合并成农业技术区域站,由农业技术区域站对该地区县级主管的基层农业推广站进行直接管理。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如办公室、电话热线以及网站平台等,主动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市场信息。
3.2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由于政府的农技推广站具有公益性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赖于国家的经费投入,有必要通过立法来保证政府财政支出中每年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10]。同时在制定政府对农业推广投资计划时,应当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农业总产值、农业与农村人口、耕地等几个主要指标的具体水平,来决定投资比例。在欠发达地区,要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的比例。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则地区的财政农业推广支出要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成比例的增加。二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国家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合作机制,拓展投资渠道。政府在制定项目合作推广计划时,要以市场竞争潜力比较大、有效价值高的项目来吸引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三是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创办实体经济,增加创收。农技推广部门有着人员和渠道的优势,创办实体经济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且可以增加农技推广部门经费,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3.3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农技推广工作队伍建设。(1)剥离农技推广队伍中的非技术人员和低学历人员,以“专业”“年龄”“工作能力”为标准,合理配置人员岗位。(2)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纳入企事业单位编制内,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能够与地区同级单位持平。实施人员聘用管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优先聘用学历和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3)针对学历低、人员老龄化等问题,政府应开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4)制定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设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和成果应用为标准的评估体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开发引进等方式,向海内外引进优秀人才。二是提高农民素质。(1)政府应当加大管理措施,完善农村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保证农村孩子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建立农村人才培训体系。按照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和根据培训对象的素质水平,政府建立分类培训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农村或者农协会与学校、企业开展合作,建立长期有效并且共赢的教育培训体系。
3.4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市场的强大需求,将产业链与技术链连接,使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更多渠道转化为实际产品。二是建立有效的推广宣传机制。积极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宣传,完善电子信息平台的农业科研信息咨询。三是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以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为项目申报时的审核标准,在项目立项时做到专家严格论证,项目过程严格管理,项目评收时严格评估,挖掘具有应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使成果能够实验室中走出来,真正面向农业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2]程毛林.逻辑斯蒂曲线的几个推广模型与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3,(3):85-88.
[3]孙美美,陈永富.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322-323.
[4]孙雄松,戴育滨,吕建秋,等.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176-180.
[5]闫艳燕,余国新,杨爽,等.新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5,(2):186-192.
[6]谭华,王开义,刘忠强,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36-141.
[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8]朱芙蓉.“网破、线断、人散”的顽疾并未根治
[9]旷宗仁,高晓魏,胥译心,等.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力资源情况分析[J].东南学术,2011(3):24-36.
[10]毛学峰,孔详智,辛翔飞,等.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2(6):126-132.
篇6
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农业是其居民长期生存的一种手段,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该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几千年来没有太多改变,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除劳动、种子、农药、化肥外几乎没有其它投入。产出物也大都以未加工的谷物、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原始的形式直接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引致产前和产后行业的兴起。这些产前、产后行业与农业息息相关,而且在组织上和经营上结为一体。换言之,现代农业从单一动植物生产扩展到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是农业发展的自然结果。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比较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农业外延在微观层次上的拓展,其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农业产业链实际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深刻变革,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拓展以后的产业链不再将农业局限于第一产业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甚至生态观光业,原属于第二、三产业的产业,也纳入农业产业链的结构之中来。因此,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延伸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和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措施,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来源于/
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意义
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部门,不仅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而且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强关联性,农村经济单靠生物的再生性生产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基于农业产业链条的综合管理,拓宽农村经济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
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或农户)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链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很多企业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和销售环节让渡给专业厂商来办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很多都是围绕大型的销售厂商来展开的。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互补,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增强。农业产业链拓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链条上所有节点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费用,将影响交易有效运行的因素推向链条之外,从而达到链条运作最优化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管理加强,必然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支撑链条与体系;必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链和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村;必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只有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拓展,才能做强做大农村二、三产业,有效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实现农业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培养,以繁荣农村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有利于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系统化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拉长和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此外,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不仅是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安全性的强烈要求,农业关联企业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增加了其产品的安全可信度。因此,拓展农业产业链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障碍分析
民族聚居区多处为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历史上民族地区多为地方统治,受各个朝代中央政府管理的较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因此文化相对落后,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非常缺乏,商品意识差,经济发展缓慢。正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单一从事动植物生产的传统状态,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一)耕地面积狭窄,生产规模小
“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是很多民族聚居区的真实写照。这里耕地面积普遍偏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农村的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的计划性由各个家庭自己决定,更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因此,农业产品生产形成了“小批量”的格局,无法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数量。就是民族地区的某种农产品能满足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但由于供给的农户太分散,必然要增加交易成本,这不利于农户家庭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另外,由于生产的分散,提供给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的品质优劣不同,必然影响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关系。民族地区耕地制约及生产制度等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二)商品意识淡薄,专业化生产缺乏
民族地区的居民长期居住边远山区,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现代商品意识淡薄,所以各家庭的生产都是“小而全”的局面。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数量充足,质量标准一致的稳定农产品供给,专业化生产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保证,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加工企业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对于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加工企业来说,必然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的合作伙伴。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合作的实践,加工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大农户进行合作,因此,民族地区缺乏专业化生产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又一障碍。
(三)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
民族交通条件差,教育文化落后,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农户。加之单个农户自身能力有限,资金、技术等的缺乏,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理性地进行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中,也往往产生个人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合成谬误,引起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从而影响到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关系。只有信息的保证,才能使农产品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缓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避免因结构性过剩而导致销售不畅引起的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求,降低农产品价格风险。交通信息的瓶颈也是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四)人才、技术、资金紧缺,产业服务水平低
民族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产后环节开发滞后,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配套和链接,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的腐烂、浪费损失严重,农业产业服务程度低,特别是产业后和产中服务水平低,尚未形成系统的、复杂的产业链,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必然要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人员紧缺,加上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环节的精度和深度开发,扩张其价值和效益,发展各具特色的、增值空间大的,而且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产后经济方面,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约束,无法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教育文化的相对落后,科技人员的紧缺以及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成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又一瓶颈。
四、民族地区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商品意识淡薄,资金、技术、人才紧缺,交通不便,自信闭塞,农业生产主要是单一动植物生产,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这种原始落后的农业。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自然、文化特殊性,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任务不可能由农户单独完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由于其公共物品性,只能通过政府来建立。另外,人才、技术、资金溃乏的局面也只有通过政府的投入才能得到改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产以市场为导向,而要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去搜索市场信息,不仅成本太高,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让农民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而企业和农户经营的联系,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难以衔接市场、难以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政府的作用才能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大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导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来源于/
(二)转变农民的生产理念
民族地区居民由于世世代代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十分严重,商品知识缺乏,这种生产观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并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拓展,向第二、三产业不断渗透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农户和企业只是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的节点,一个农户(或企业)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每一个生产农户(或企业)通过相互协作生产,使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单元实现互补,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从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必须首先转变生产理念,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三)重视农村干部的培训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民的生产都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如果某家在某一环节或某种动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邻近的村民就会进行这方面的投入,从而形成产量的大起大落,不利于产业链的拓展。农村干部作为带领广大农民进军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管理方式、科学方法和领导能力,对于制定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开辟产业化门路,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现代农业管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干部推进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素质和才能,能够根据市场前景和需求,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科学的、民主的作出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决策,保证产业化和产业链管理决策与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深入农业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和过程进行调研,重视群众在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呼声和要求,把握好产业链中农户、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结合点。通过学习与管理活动的循环往复,提高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加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培养适应农业产业链拓展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注重产品市场的开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适销对路是企业成长的基本保证。通过寻找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异地市场,甚至境外市场,开发研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梯级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市场开拓延伸的产业链,其产品的产销衔接比较紧密,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差异化的要求;同时在市场寻求的过程中,农民及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可灵敏地感受市场变化波动,从而促进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并可加速农产品的储运、保鲜产业链条等节点的发展。这种通过市场拓展产业链的方式,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显得尤为重要。
(五)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
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分工与协作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提。农产品由于其自身易腐性、生产的周期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原料质量对加工产品质量的特殊性等,在供应商、生产商和加工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上比单纯地进行市场开拓更能提高整体的效率。就目前民族地区分散生产的格局,生产中更多是竞争的关系,如何协调各生产环节的合作,强化各生产环节的利益共享,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在农业产业链拓展的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合作能力,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组,提高产业的带动效应,真正使农业的种养加、农工贸成为一体,使农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 上一篇: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 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