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行业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对经济安全的支持保障作用十分明显,美国经济10年繁荣的经验、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日本金融弱化的反思以及拉美金融动荡的启示;面对诸多国际经验教训,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界更应该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并对于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予以实际和有效的判断估计,采取切实行动,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
虽然非典产生的不利影响,短期内在我国经济领域不会有太大影响,在金融领域的冲击将会相对滞后反应,但国家金融风险的防范与预警却十分重要,并且不可过于乐观甚至忽视可能产生的影响。银行界作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更应求实务真、有效推进和加快银行改革,发挥经济增长的保障性与支持性的稳定协调作用,使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而不要成为经济增长的包袱或负担。日本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反思与借鉴,不要等到问题积重难返才开始处置或应对,将问题与矛盾消除与消化于萌芽或初始阶段的代价与付出要小而轻,我国一些地区或部门非典处置上的不当,已经给予我们以启示,运用到金融改革思考中,同样具有借鉴与反思意义。面对非典,人们在思考行为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政府职能、政策效率以及国际合作,我国银行界也应思考非典现象在银行的表现与未来影响,乃至可能的冲击,进而引起足够的重视与研究,由此所带来的启发并不亚于非典疫情。
目前非典对国内诸多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大,虽然对经济实质的影响目前尚未明显显现,但对金融界和银行业的效率影响已经有所显现。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股市受非典影响的大跌,不仅是投资者关切的热点,而且也成为国家目前最大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市场盼望的社保资金直接入市、QFII资金进场等,在目前非典疫情的影响之下,社保资金近期入市的可能性已被排除;QFII在5月26日虽有瑞士银行和野村证券两家外资机构拿到入市牌照,但入市资金有限。再看一些银行机构由于有人感染非典,实行隔离,部分工作已经受到影响,客户服务减少、业务流量下降;相对一些银行虽然无人感染,但防范措施极为严格,已经将“本行无人感染”作为一项非常时期的非常目标。一些业务因非典的紧张气氛和心理忧郁而陷入半停顿状态。银行业效率的降低,显然会影响经济金融的正常运转。更为严重的则在于未来金融,特别是银行改革发展的前景,非典的特殊现象在银行业上的表现,并将可能直接影响银行实际效率与业绩,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1、 金融观念的相对被动待转变――面对非典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问题,尤其是金融所面对的是国家金融安全,其职业责任更显重要。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愈加紧迫的金融开放压力相比,银行业似乎缺少金融职业责任与效率,金融或银行改革的讨论与口号过多,而缺少实际的收益与结果。面对非典,我国政府管理观念与职能已经逐渐转向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对政治、社会体制与结构的良性效率起到刺激推进的积极影响;某种程度上,非典疫情加快了我国政治体制与社会基础的真实与利好发展,政府形象、职能愈加有效而实际。但结合金融、银行层面的改革与发展,回想1999年11月加入世贸谈判成功至今,3年多的时间,我们的银行改革又有多少进展?仅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虽然取得一些进步或发展,但与国际化竞争格局与趋势的要求相差甚远。国有银行的改革不应仅仅是机构名称与国际接轨,而需要业务水平与产品结构的国际化、员工素质与管理的国际化。但我国银行经营观念上的差异和经营制度上的欠缺,银行面貌与结构不能根本有所转变,潜在的压力与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加大,不可掉以轻心。非典带给银行界的思考应该是变被动为主动,虽然从实际影响看,尚未对金融银行业产生直接的冲击,但国内经济气候或社会理念的变化,未来将会使银行改革发展面临挑战与压力,现在必须清醒面对不足,加快改革举措,针对问题,实施有效服务与产品多样化、多元化,提高经营理念与效率,从根本上改革银行面临的机制死板、制度不健全、人员臃肿、效率不高的局面。
2、 金融行为的官本位残留需克服――我国已经开始全面转向市场经济的格局,而银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注重经营效益与结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银行的各级管理层,或多或少依然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残留,尤其是不正之风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业务主次不分、表面形式严重、虚夸浮躁盛行。银行内部构架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明显地反映出不利银行盈利效应的实现。一线人员的责任、重任以及辛苦、劳累,难有实际回报或重视,而“二线”或者“三线”部门,却相对具有“清闲、实惠”的条件与空间。有思想进取或业务能力的员工时有辞职去向,转向外资机构或从事脱离银行业务却实惠有加的银行非业务部门,上述种种不仅削弱一线银行根基的发展与增长,而更重要的是形成对市场化体制下,银行风气与企业形象的伤害。我们已经不能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或认识水平,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银行架构。党的领导不仅要体现在机构设置或管理结构上,而更重要的是注重银行经营效益的发展与增长;银行上下所有的机构部门应是银行整体效益的支持部门,而不是形式或口号中的“干扰”部门;必要的职能部门其业务行为应积极促进银行效益,而非削弱或冲击这种效益而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过多的形式主义有时却无形影响了银行业绩与效益的实现,使业务拓展与产品开发被冲淡,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思想或现象,在当今市场经济架构中的影响甚至“破坏”性,值得反思与重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不仅给予人们身体健康上的冲击伤害,更使人们头脑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银行体系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并非简单的社会影响冲击,而将严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或金融稳定。非典虽属卫生、健康领域,但对经济实质或经济心理却已经形成影响,值得金融或银行界警惕!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环境;风险管理;信用
一、经济下行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15年来,我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表现在多个行业领域方面,而经济下行带来的行业领域的影响,则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首先,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来讲,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经济稳定,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又离不开商业银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济下行的趋势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其资金链的维护就会受到负面影响,一旦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那么在整个市场中,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其资金的来源都是依靠商业银行放出的贷款,市场的滑坡,经济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经营收到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在还贷方面的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就成为经济下行的间接受影响者。其次,从股票市场的发展角度来讲,股票市场也就是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对于资本市场的触动是最为明显的,资本市场往往能够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提供非常明显的反馈。从2015年的股市发展环境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当年的经济环境的下行特点明显,中国整体的经济形势表现出来的负面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而股市的动荡,股市环境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股市是资本流动的大环境,资本的流动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大,商业银行提供给他们的资金支持也是其资本依赖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整体的市场资本流动过程中,股市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股市动荡的环境中,企业的资本融合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而,整体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影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中来。当企业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撑的时候,那么其信用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削弱,给商业银行的资本信用管理带来风险和隐患。
二、经济下行趋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整体的商业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也非常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做好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防范经济下行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未来,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不良贷款和融资平台的监管,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应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从政策的调整过程中适当的对自身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变,这一点是商业银行自主防范各种信用风险的一种重要对策,通过这种政策分析,能够让商业银行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产业调整的步伐,也能够在产业的政策变动方面,更加规范自身的信贷政策,保障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动,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保障。此外,对于信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的因素,也就是贷款方面的企业,要注重加强对贷款企业的信用管理,商业银行注重发展信贷业务自然是好事,但是这种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否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这一点还需要作为信贷主体的企业能够有比较好的信用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该对贷款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风险分析,做好贷前调查,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能够做到及时发现,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2.强化信贷后的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信贷后的管理风险防范问题,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点。风险管理应该是贯穿商业银行管理工作始终的,是强化贷后管理,在整个贷款额度的存续期内,贷后管理不仅是一个风险管理概念,更是一个经营战略概念,是银行最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跟踪、专业的组合分析发现客户可能违约的蛛丝马迹。要做好贷后的风险管理,就需要对影响还款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如:贷款用途是否按照规定使用,贷款合同是否如期履行,贷款抵押品,贷款的还款情况等。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调查研究,要及时跟踪企业所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和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或选择退出,或增加风险缓释措施,或采取保全手段等等,以化解风险或减少风险。
3.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个重点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管控和信用能力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标准,从多角度来提升全社会人民的信用风险认识能力,提升社会中的个人对于信用的认识。未来,社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运行,应该从人的角度入手,提升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中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水平的风险管理工作团队,提升团队主体中的人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和管理能力,通过人的角度来管控各种风险。此外,在未来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还应该注重加强对信贷主体的人,企业中的管理主体的信用风险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对信用能力的认识,进而更加规范信用管理的各项指标。
三、结论
经济下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如何在经济下行趋势基础上,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当前乃至未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风险管理和扩展业务的辩证关系,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要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展业务,要用长远的眼光来衡量客户,注重扶持行业的龙头企业,完善服务渠道,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和契机。
参考文献
[1]陈宏.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0,(2):53-54.
篇3
论文摘要: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中 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文章分析了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以及中资商业银行的经 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提出中资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的高度着眼,通盘考虑 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一块生存空间。
商业银行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 地位,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全方位的服务及完备的管理体系是其他任何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无 法替代和比拟的。特别是最近十多年间,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掀起一浪高于一浪的兼并浪潮 ,其规模成倍扩大,对各经济部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以几何级数增加,已成为现代经济运 行中必不可少的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入wto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国外商业银行的进入和竞争已成为 中国银行家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虎视眈眈的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经营 管理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决定未来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关键。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特点与趋势
近二三十年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 经济、社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变化。为适应这一系列的 变化,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商业银行主动进行了经营策略的调整,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在 经营管理方式上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和趋势:
1. 金融服务电子化、网络化趋势明显。1995年10月18日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 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以来,全球网络银行业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其发源地美国,19 97年有400家银行及存款互助机构开通网上银行业务,1998年增加到1200家,1999年又猛增 至7200家。到2000年,网上银行已覆盖了除现金以外的所有零售银行业务和部分投资银行业 务。美国现有排名前20位的网上银行拥有了70万个银行往来账户。另据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 调查,目前有超过40%的美国家庭采用网上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利润占银行利 润总额的比例达50%以上。在西方其他国家,网上银行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北美,加 拿大丰业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在欧洲,英国和瑞士率先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瑞典的 seb银行和荷兰银行则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跨国兼并收购。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 多家银行提供网上金融电子交易。网络银行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起来,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银行服务,与传统商业银 行服务的方式相比在成本控制、资源共享和服务个性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这些优 势,西方商业银行得以大范围的拓宽和开辟新的服务领域,积极开拓包括证券、保险、信息 咨询、家庭理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便捷的网上双向交流使银行可以利用网络进行 主动行销,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客户经理做一对一的交流,获得投资理财分析甚至还有专 门为自己设计的新式金融产品。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加剧了银行业的兼 并重组,许多西方大商业银行为获得规模效益纷纷走上相互合并和全面合作的道路,它们已 把眼光瞄准全球,希望通过网络将触角伸向全世界。
2. 零售业务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按客户划分,银行业务可分为零售业务和 批发业务。前者是指对个人客户提供服务的业务,后者则以公司为服务对象。在很长的一段 时间里,批发市场始终是金融机构最大的利润来源,也是银行家们追逐的重点。然而随着证 券业务的发展,直接融资比例的逐步提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批发银行业的激 烈竞争 和有限的增长前景,迫使银行家们重新审视零售银行业务,希望从零售银行业务中寻求利润 的扩张。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居民的私人储蓄来扩充资金,然后放贷给需要资金的企 业。但是近年来这一情况已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银行与私人顾客之间的关系不仅是 一种存储关系,而且是一种全面金融服务的关系,这种关系集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 询于一身,涵盖了储蓄、融资、投资等各个方面,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银行资产及客户结构 的优化,还能为银行自身带来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私人客户对资产管理形式也不再满足 于单一储蓄,而是渴望更全面、更高回报率、更具挑战性的投资方式,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 改变,他们期望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管理现金。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做出 了全力扩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无论是在新产品的研发、市场的拓展,还是在组织机 构 设置、人员培训方面都主动向私人业务倾斜,对个人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在质量方面,商业银行对atm机、pos机以及网络银行等技术的普遍使用使零售业务更 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客户倍感方便。针对顾客特别要求和市场特点设计的“包裹式金 融产品”将不同的金融产品“打包”成一个产品推销给客户,不仅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要求 ,为银行建立起了长期的客户服务关系,还通过创新在客户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品牌印象。在 数量方面,零售业务的发展已经使西方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零售业务收 入为主的非利息收入比重不断提高,2003年美洲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3.3%, 花旗银行为46%,摩根大通银行高达47.2%。同时,利息收入中来自私人客户的部分也在不断 增多,目前美国消费贷款已占银行信贷总额的20%以上;在加拿大,银行普通贷款中1/3是向 个人提供的。能够为私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的金融超市在西方各国已经成为一家银 行形象的标志。
3. 扁平式的组织机构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普遍选择,“银行再造”工程 风靡一时。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任何一家企业在市场中求得生存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为 适应环境的变化,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外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扁平式的组织机构。以英 国的标准渣打银行为例,其业务部门划分为对公、零售和资金三大块,三大业务都设有管理 总部。从管理体系上看,总行主要通过三大业务总部对分行实行分权管理,分行基本上实行 独立核算,但在业务发展上接受三大业务总部的指导。这种组织结构通过分行和专业线的双 重管理,一方面发挥了分支机构地的经营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总行对各级机 构的监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资本金管理、表外业务管理、金融新产品营销 等成熟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建立了严密的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各项业务操作手册化、规 范化,聘任、分配、晋升等制度科学化,充分发挥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优秀人才的创造性 。为了重振银行业,国外商业银行在实现管理体制扁平化的同时,在其内部进行了“银行再 造”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过去按职能型分工的方法,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建立了“客户中心型”业务操作流程,根据客户的类别,按照最有利于客户价值的营运流程 进行重新整合,打破了传统的“分工”概念,有效地适应了市场需求,使得顾客能够获得完 整和迅速的银行服务。据统计,美国部分银行再造之后,平均资产收益率上升0.5%,平均资 本收益率上升6%,平均成本收益比率下降8%~13%。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与管理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自 主的经营 管理权越来越大,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为了缩小与国际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使自己在未 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纷纷仿效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 式进行了自发的改进,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能 力和管理水平仍与国外同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1. 成功的网络银行需要有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而这正是目前我国银行业所缺 少的。服务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客户导向”,一切营销策略的目的都是追求“客户满意”。 这些在发达国家网络银行营销战略中已居于主导地位,而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多数依然是“银 行导向”的理念,认为“雄厚的财力+最新技术=优秀的网络银行”,产品技术的开发也过多 注重于银行同业竞争以及树立银行科技化形象的层面,真正落实到“客户导向”方面经营理 念的非常少。再从管理体制来看,网络银行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和产品结构,通常采用信息产业中常见的扁平式管理模式。而现阶段我国的一些网络银行却 继承了其母体——传统商业银行——等级严格、层次较多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无形之中加 长了从市场信息反馈到经营决策调整的信息流传递路径,钝化了网络银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 能力,长此以往势必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金融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的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一个 庞大的需求方正在迅速形成。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将个人金融业 务列为业务发展的重点,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同时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拘泥于“为客户提供什么”而不是“客户最需要什么” ,因此,普遍缺乏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品牌意识较差,客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各商业银行雷 同化的金融产品和经营方式。(2)各商业银行只注重单方面的产品研发,相关的业务咨询 、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服务严重滞后,更没有一套完整的竞争性营销策略和品牌发展战略 ,营销的组织体系也显得较为松散。这一方面造成了客户对私人金融业务一知半解,无法真 正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失去了大量的潜在客户和发展机遇。(3)我国尚 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各商业银行间信息无法共享 ,这种不健全的个人社会信用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金融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 仅从国内网上银行业务的使用情况就可以看出,趋同的业务发展模式和营销策略使网上银行 的使用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业务上,真正能够体现网上银行业务优势的高附加值业务却发展不 足,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树立独立的企业形象和业务品牌非常不利。
3. 管理体制落后,机构庞大、低效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通病,也是妨碍我国商业银行走 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大多仍实行金字塔式的垂直化管理体制,一般 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多级经营管理机构,在每一级机构 中还有部、处、科、股等部门,在组织机构上呈现很长的纵向管理链条。在这种组织体系下 ,管理效率受到管理成本、信息沟通和管理者能力、员工素质的多重制约难以有效提高,而 管理效率的低下又直接造成了国内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无法准确跟踪客户需求方 向的转移。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按部门设立,形成职能群体,虽然每一个职 能群体只从事整个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但对这些部门来说却是工作的全部,完整的业务流程 常常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例如,目前信贷业务按品种分工、本外币业 务 按部门分工等方式相互独立,使得客户的需求只有在许多部门的共同协力下才能满足,这不 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员,也使得客户的满意度大为降低。在金融产品单一 、业务强调规模的情况下,这种业务流程的危害还不明显,随着竞争的加剧、金融产品的增 多及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其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危害将越来越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虽然无法解决国内商业银行的面临的根本问题,但对其在 竞争中谋发展却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借鉴的意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战略的高度着眼 ,通盘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以合作的方式争取时间,多学习外资银行的成功经 验 ,一方面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土优势,尽可能地扬长避短,才能摆脱坐以待毙的被动局面,为 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一块生存空间。
1. 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应转变经营理念,打破行际壁垒,谋 求共同发展。网络时代,银行业以获取信息能力、拥有信息量及分析处理信息为客户提供及 时、便利优质金融服务的能力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客户资源具有了超国界性和无极限性, 这使得国内各银行有可能摆脱低水平的相互竞争进行互利合作。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可以通 过合作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资源,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研究,尽快取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 网络银行核心技术,以减少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选择风险,跳出“追赶陷阱”。 另一方面,在网际互联网的建设中,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的统一规划 指导下建立起能够共通共享的强大技术平台,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较高的技术起点。
2. 中资银行应开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思路,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个人金融业务营销 机制,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个人金融产品。个人金融业务面对的是众多不同背景的单个客户 及其差异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时银行应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对 象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个人金融产品。银行可将所有客户分为重点客户和一般客户两大类:对 于重点客户可以提供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业务;对于一般客户则应进一步发展收 付等低费用、低风险的实用性金融业务。同时,银行还必须注重金融产品的全程维护和售后 服 务的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推出有竞争力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牌。银行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时 ,营销策略和手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产品、定价、分销和 促销组合策略,根据客户的消费能力度身定做金融套餐,实现存款、贷款、支付、汇兑、结 算、投资、保险、理财等“全程式”服务。
3. 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网络化的进程。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多而分散,如果没有现代科 技所提供的快捷、安全的个人通信系统支持,个人业务的开展相当困难且成本较大,当前网 络、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好为私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网上银行业务与私人 金融业务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客户为导向”,将每一个客户从大众消费整体中分离出 来,并为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利用网络技术银行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打破传统的 部门局限,综合客户信息,分析客户消费习惯、投资偏好,从而在低成本条件下为客户提供 极具个性化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同时,网络技术也有助于银行间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减 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除银行开展私人金融业务的后顾之忧。
4. 改革银行管理体制,整合内部流程,重塑国内商业银行形象。为了跟上时展的 步伐,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的进度,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成功的经验,改革管理体制, 进行“银行再造”。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应建立以客户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行扁平式的组织机 构,减少管理环节,重新划分业务部门的职能,将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综合化,向客户提供 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银行再造”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业务流程着手,打破常规思维,运 用价值链分析方法,着眼于业务流程对客户贡献的大小,删除不能创造附加值的流程。同时 ,对银行运作过程进行科学梳理,把各部门的生产要素按最自然的方式重新组合,实现真正 科学的集约化,达到让客户满意的目的。对大量盈利能力不佳的经营网点要进行压缩,留下 的网点也要根据各自所处地区的不同特点改造成各具特色的金融超市,以极具品牌特色的金 融产品服务社区居民。
参考文献:
1.周金伦. 加入wto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调整[j].投资研究,2000(7)
2.姜建清. 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1(9)
篇4
(一)财务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权限逐渐集中,中心支行财务管理职能削弱,财务管理权限一般集中在总分行。从总分行财务管理模式来看,也已从单独的块状管理向垂直管理与块状管理相结合。即分行财务部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根据本行负责人要求开展财务活动,对本行负责人负责,但也要接受上级财务部门的管理。在业绩考核上也接受双重考核,即同时接受分行和上级财务部门的考核。这一模式改善了分行财务部门仅对分行行长负责的局面,有利于贯彻上级财务部门的管理意图。
(二)管理会计理念已被引入商业银行管理体系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求,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分析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而管理会计能够更加灵活地提品、部门、地区以及员工等预算、决策、考核等信息,并通过信息的反映、评价和引导最终实现经营者的管理目标和战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已开发出管理会计系统,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管理理念也已引入,有望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方面的优势,引导业务发展。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西方财务管理理念中财务管理是一个涉及经营活动各方面的综合性管理过程。从财务管理的环节和方法角度看:财务管理职能应当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职能。西方财务管理中倡导财务是业务伙伴的理念,要求财务人员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提供支持和帮助,提供专业意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职能已从财务核算、成本控制向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方面转变,但仍主要偏重于事后分析、监督,财务预算工作还不够细致,尚未全面参与到财务决策等事前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财务决策职能发挥不足。
(二)成本管理理念尚未全面建立 从广义上来说,商业银行的成本不仅包括费用、固定资产,更包括利息支出、同业往来支出以及税金等业务支出,在引入巴塞尔协议后,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也引起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在商业银行内部却普遍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成本管理仅仅是财务资源成本节约,只与财务人员相关。特别是在业务人员中普遍存在“重指标,轻效益;重规模,轻风险”的现象,为了业务指标完成,仅看到账面收益,很少考虑资金成本、资本成本等,对于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甚至不理解。事实上,每位员工、每个工作流程都涉及到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财务流程和财务人员,成本管理工作应该渗透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流程。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预算管理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效益最高的领域。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财务资源配置方法大都采用“存量”加“增量”的预算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承认存量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收入或净营业收入等指标按一定比例挂钩一定的增量费用。一般来说,存量费用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不合理因素,最终的结果是资源没能用在“刀刃上”,未能引导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由于历史沿袭原因,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网点大小、配备资产数量和设备效用最大化等问题较多依靠历史经验或人为判断,缺乏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评判,配置中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较大,不利于企业形象的统一和财务资源的预算管理。
(四)税务管理未能发挥事前筹划价值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税和营业税及附加等。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均能按照国家税收制度规定依法纳税。但目前的税收管理行为大部分为事后被动管理,即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并缴纳税款,未能做到前期主动管理,即在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产品开发、业务创新等管理工作中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税务专业方面的优势提供专业意见,谋求税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创新
(一)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管理职能 要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人员“重核算、轻决策”的理念,必须建立以支持决策为主的管理型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紧密渗入到日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以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特别是要对创新项目、战略性业务、重大支出项目等要建立投入产出分析制度,在业务决策阶段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提出合理化建议。财务决策需要的信息量大,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回归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结合资金时间价值分析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预期业务量、影响效果以及与此相关的直接、间接投入等因素,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提升财务决策能力。
(二)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实施科学的全面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成本管理(TCM)以优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结构、规避成本风险为主要目的,要求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决不是简单、机械地降低成本,其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即获得最高的企业价值。因此,必须把全面成本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首先需要在全体员工中培养全面成本的理念,让每个员工自觉将成本管理贯彻到工作中;其次要创新成本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产品、业务、单位以及员工等的投入与产出评价体系;最后才能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投入的科学化和产出的最大化。
(三)创新预算管理方法,提高经营效益 主要包括:(1)实行“零基预算”管理模式。“零基预算”是在编制财务资源预算时,不考虑以往资源使用的情况,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确定各项财务资源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是:在财务资源配置时区分财务资源支出的性质,主要可区分刚性的日常运营开支和弹性业务营销支出。对于刚性较强的日常运营开支寻找与费用支出相关联的因素,通过测算费用支出与关联因素之间的比例,确定财务预算。而对于弹性较大的业务营销支出,应遵循“多做多得”的原则,直接选择重点业务指标或经济利润等指标作为营销费用配置的依据。具体分配时根据业务发展的难易程度、重点等确定一定的比例挂钩财务资源;比例的选择可根据资源总量灵活选择单一比例、超额累进或超额类推等类型,充分激发经营单位的积极性。(2)建立预算标准化制度。在资产配置上,要改变物品配置的人为因素,商业银行应根据本单位下属部门、机构的类型,对常规使用资产或物品(如信息设备、办公设备、监控设备等)配置制定标准,并根据配置标准制定资产预算。对于网点、自助银行的面积、装修费用等应该结合开展业务类别、业务规模和目标利润等业务指标建立“本量利分析”模型,测算达到盈亏平衡点所能支撑的成本支出,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支出标准,通过标准化的预算实现成本控制。预算标准化制度将使有限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便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
(四)合法进行税收筹划,提升商业银行税后价值 税收筹划主要是商业银行在自身经营过程中,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对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纳税行为进行规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实现缴纳最少的税款,以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税收筹划对于合理安排支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理想的税收筹划是税后企业价值最大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对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等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人员应将税务管理工作前移,主动通过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安排和筹划实现合理的税务安排;在金融产品创新阶段,在产品设计时,要及早介入,充分考虑其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等所适用的税收政策,尽量选择税负较轻的方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及时根据税收政策变化时调整原有税收筹划,力争在合法范围内降低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争取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
篇5
内容摘要: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是市场主导型的代表国家之一,英国银行有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本文从英国银行的发展史开始,详细地分析了其组织结构、监管方式、存款保证要求等,为英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总结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对英国商业银行的研究,有利于对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英格兰银行 清算银行 商人银行 分业经营
英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一)英国商业银行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16世纪末,随着英国在世界上霸主地位的建立,英国最初的银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这其中就包括伦敦“金匠业”。金匠原本只是从事金银饰品加工的商人,他们刚开始只是替人保管金银首饰,发行一些金匠券,随着贸易数量的增加,金匠券开始作为一种流通工具在市面上流通,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金匠本票。于是最初的银行便形成了。后来,这些黄金店铺也慢慢地演变成了私人银行。
(二)英国商业银行的诞生及初步发展
17世纪,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强国之一,荷兰的银行率先实现了低息贷款制度,这一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国内外商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英国的商业银行通过两种途径发展了起来,一是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步地向新型的商业银行转变。这类银行以私人及合伙银行为主,规模小,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二是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股份制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作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被组建,规模大,资本来源充足,贷款利率低,满足了新兴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需要。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为各国银行制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股份制银行也成为英国商业银行的主导,在英国金融资本的集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844年,“皮尔条例”的颁布,意味着英格兰银行独自占据了货币的发行权。自此,英格兰银行一方面有政府做强大后盾,为政府部门提供所需资金服务,另一方面又作为普通的商业银行参与市场,与其他银行形成竞争。在长期的发展中,英格兰银行的央行职责逐渐明确,不再以盈利为其目的,也不再直接对个人或公司进行服务,开始纯粹地充当政府部门的监管机构。1946年,国家收购了英格兰银行的全部股本。
(三)英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1826-1850年,大多数的私人银行或者合伙银行在与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面临被兼并或者破产的命运,到1913年,私人/合伙银行只占到了英国银行业的41%。一战爆发前,股份制银行已经完全垄断了英国的银行业。大的股份制银行一方面吞并了私人银行或合伙银行,另一方面采取大鱼吃小鱼的手段兼并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从而使得资本高度集中。1995年,四大股份制清算银行:巴克莱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劳埃德银行,以及米德兰银行,牢牢地占据了英国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至此英国基本形成了以四大清算银行为主、其它不同类型的银行为补充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逐步放松了对银行业的种种限制,使得零售型银行的业务扩张,银行的经营逐步地向全能化发展。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英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慢慢地向混业经营的模式过渡。1963年,英国的商业银行被批准可以从事CD业务。这标志着银行业多元化业务经营的开始。1973年,商业银行开始从事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互换等一系列业务,银行的中间业务利润占据业务支出的比例开始快速上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分业经营模式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尤其是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了振兴英国的金融业,在1986年提出的金融体制自由化改革,更是加快了英国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步伐。1986年的改革被称为英国金融历史上的“大震荡”。这次改革,取消了证券经纪商和证券交易商的传统界限,将两者统称为证券经纪人,可以进行自由买卖;对英国金边债券市场进行了改革,通过政府的经纪商进行债券市场的交易,营造一个高流动性的国债市场,来满足政府融资的需求;并且允许银行和外国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
之后不久,伦敦又开通了24小时全球性证券交易。商业银行开始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房屋抵押贷款、租赁等。另外,这次改革还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这部法律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从法律上确立了证券投资局在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上的权威性和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次改革,提高了英国的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的效率,也推动了英国银行混业经营时代的来临。四大清算银行业全面进入了混业经营的时代。如巴克莱银行,就成立了巴克莱保险服务公司金融公司等一系列子公司来开展多元化业务。另外,英国的银行业也开始了跨国并购的步伐。2004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就以10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一银行。
综合化的银行制度,克服了专业银行的发展局限,然而也为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综合金融集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开始向银行业务渗透,给英国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银行体系是随着英国客观经济环境的实际需求以及在世界经济地位上壮大,一步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因此,英国的银行制度呈现出渐进式地、自然构造式的特点,人为干预的因素很少。
英国银行的体制构成
英国的银行体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本土的商业银行,以及海外银行。
(一)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由私人银行演变而来,起着政府管理金融机构等核心作用,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对金融行业进行调节及管理,但是并不直接干预。英格兰银行的主要调节手段是通过对贴现市场和再贴现率的调整,以及按照法律对金融机构进行的监督;英国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在英国也已经取消,英国的商业银行只需要向英格兰银行缴存一定数额(其存款总额的0.5%)的清算基金就可以了。
(二)英国本土商业银行
英国本土的商业银行分为:一级零售银行、二级银行和其他接受存款的机构。英国的商业银行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股份有限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产权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银行与其他产业部门相互渗透,银行财团以经营银行业务为主,兼营其他产业。商业银行的业务多样化,包括传统的存贷款,国内外的资金转移服务,专业服务,如投资、保险及业务等,特殊融资服务等。银行对贷款的审查过程十分严格,对其发放的贷款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因此,极少发生呆账、坏账的情况。
(三)零售型银行
英国银行体系中,零售型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主要向客户提供活期存款,小额贷款及资金转账等基本业务。清算银行是零售型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伦敦清算银行、苏格兰清算银行以及北爱尔兰银行。如今,形成了四大清算银行几乎平分天下的局面,分别是劳埃德银行、巴克莱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和米德兰银行。贴现行则是英国银行业中很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全球金融机构中也是英国所独有的。它的前身是英国的票据经纪人,主要业务包括经营英国国库券,商业票据以及政府债券等,对国库券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担当着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进行调控的中介,英国对贴现行的放款也没有限制。商人银行也是英国的特色银行之一,它主要是由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发展起来的。
(四)商人银行
商人银行则以办理投资业务为主,主要负责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如股票期货、期权交易,类似于美国的投行机构,其风险高,利润大。另外,商人银行还充当着中央银行和清算银行间资金拆借的中介角色,还曾为某些大型工程或者项目进行过组织贷款。本来,商人银行也是英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清算银行地位逐渐的巩固,大多英国商人银行都被清算银行所兼并,到了1995年,英国境内只剩下了23家商人银行。因著名的里森案而破产的巴林银行原来就属于商人银行。
(五)其他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
另外,英国的银行也还包括其他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如消费信贷公司,又称为金融行,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借款或者是其他公司的存款,用于贷款给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人群。海外银行是指其它各国的银行设在英国的分行。由于伦敦的金融核心地位,许多外国银行都在伦敦设立了分行或者办事处。其中,发达国家的银行占据了主导地位。近些年来,随着离岸银行业务的兴起,英国国际财团银行也逐渐发展起来。它主要包括在英国注册的由多家银行组建起来的国际性金融机构,要求至少有一个股东是海外银行。1964年,汇丰银行吞并了米德兰银行在伦敦的分行,第一家国际财团银行米德兰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英国银行业的商人银行、贴现行和股份制银行并存,组成了多样化的金融系统,同时又呈现几家大股份制银行集中垄断的局面。英国政府对银行业从不给予过多干涉,因此,当前的垄断局面也是市场机制作用而成的。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大多都在全国以及其他国家设立了分行或者办事处,从而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异常敏感。
英国银行的业务经营特点
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小,英国是以分业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这种分业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真实票据论”,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因此商业银行应将其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以及商业性的贷款,并且要保障贷款的真实性,以维护银行贷款业务的安全。据此理论,英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客户短期存款,流动性高,风险小,资产业务则主要是具有自偿性质的贷款。
英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在国内都有大量的分支行机构,进行大规模的经营。英国是总行-分支行制度的主要代表国家之一,在三百多年的现代银行发展史中,其形成了完善的分支行制度模式,主要商业银行的分支行遍布国内外,在银行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支行制度有其独特的优势:银行分支行机构众多,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收存款,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有利于各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机构可以随着业务发展的状况适时增减,设置灵活,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保障银行的安全运营和稳定发展。内部分工明确,可以向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提供银行自身的效益;系统内部实现层层控制,有利于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管理。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分支行众多,容易造成某些大银行对市场的垄断,不利于经济的良性竞争;银行整个的机构过于庞大,使得银行自身的管理成本加大,也消弱了有关部门的监管效果;分支行采取纵向管理的模式,使得银行的经营不能很好地针对每个地方的特殊状况。
除此之外,英国银行业的业务经营还有以下特点:第一,股份银行制。按照英国的公司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允许以私人所有制的形式进入市场,不能参与工商企业的投资,以及证券投资活动,从而保证了所有者与银行之间的明确界限,防止银行用客户存款投资证券业务从而谋取利润,而将风险转移给客户或者存款保险机构。第二,业务经营方式由专业化转向全能化。随着金融中介的竞争日益激烈,商行之间的区别开始模糊,向全能化银行制度转变。然而跟德国这种老牌的全能银行制度国家来比,发展还显落后。第三,银行业务国际化程度高,伦敦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有大量的外国银行;另一方面,英国银行也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如汇丰、巴克莱等。
英国银行业的监管
(一)英国银行的运作规则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的银行体系有其严格执行的运作规则。1979年《银行法》出台以来,各商业银行在法律的指导和货币当局的监管下,形成了良好的约束机制,从自身方面高度控制银行的流动性、盈利性等各方面的平衡;而且,行业内部成立了银行家协会,督促各银行开展平稳有序的经营活动。这一系列的约束机制,都更大地提升了英国银行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1975年,巴塞尔委员会成立,之后便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银行业监督与管理的理论文件。它以十个国家为基础,影响力渐渐渗透到全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目前常提到的是1988年所颁布的《巴塞尔协议》以及1997年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这两部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巴塞尔体系的完善,使巴塞尔体系在银行监管以及理论方面都有了切实的发展。
两年后,英国则出台了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英国银行的资本测定原则。为保证流动性充足,英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遵守两项规定:现金准备率达到8%,流动性资金占存款的28%。另外,发达的货币市场也为英国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管理手段,为其开辟了更广阔的资金来源。英格兰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为受到破产威胁的银行提供一定的支援。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在相关规则的指导下,英国的商业银行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商业活动,形成了成熟的银行机制;英国银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对英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二)英国银行的监管制度
英国是单一集权式监管制国家,监管目标以对放款人的保护和银行机构的有效经营为主。作为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身,将国民充分就业、低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其最终目标,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是实际决策过程中独立性较强。其下属的主要机构归为两类,一类为货币稳定翼。这部分机构主要负责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目标是维持英镑在国内外的价值稳定;一类为金融稳定翼。这部分机构则负责对银行机构日常的监督管理,其主要目标是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正常运行,保护存款者的权益,维护公众对英国金融业的信心。
1979年是英格兰银行完全发挥其监管效用的分水岭。1979年以前,英格兰银行虽然已成为中央银行,英国并没有赋予英格兰银行法律上的权利,英国仍然是延续着非正式监管的制度,主要以银行的自我管理为主,依靠道义劝说等温和手段进行管理。1973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恶性发展,英国爆发银行信用危机,暴露了非正式监管的缺陷,并且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部门的业务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需要正式的法律来对市场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在1979年,颁布《1979年银行法》,把监管权力全部归到英格兰银行之下,针对金融机构服务结构不同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认可银行和许可接受存款机构,进行区别监管,自此英国银行体系全面开始了依法监管的时代。
《1987年银行法》的颁布,是对1979年银行法的有效补充。这部法规对商业银行的准入制度做出了一项重大修改:用单一认可制度代替两级认可制度,即原先对认可接受存款的机构实行的两级制度,认可银行和许可接受存款机构,按照新法都称为认可机构,由英格兰银行认可,必须符合最低的法定标准,同时对资本要求等方面都提高了要求,接受英格兰银行的监督。
1997年10月,英国财政部将英格兰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权分离出去,成立了金融服务监管局(FSA)。1998年,《英格兰银行法》实施,标志着英格兰银行把监管权移交给FSA。2000年,FSA被确立为英国唯一的金融监管执法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有力度的金融监管机构。然而关于FSA的监管效果,外界一直颇有争议。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纷纷责怪FSA的监管过于松散,使伦敦许多银行甚至成为了恶势力洗黑钱的工具。针对此指责,FSA也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能重新树立其国际形象。然而在伦敦的许多银行却纷纷指责英国的金融监管措施太严,许多外资银行也因此将分行撤出了伦敦。这对英国银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长期以来,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之一,英国形成了庞大复杂的金融系统,这对单一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监管成本也大大增加。另外,英国的监管主要是以自律为主,使得英国的监管模式呈现非规范性的特点。然而近些年,随着多部银行法律的出台,使得银行监管部门的责任分担呈现越来越细化的特点,尤其是1998年对FSA进行的改革,使7个相关部门全都归于其管辖之内,英格兰银行此后只负责从整体上把握英国金融形势,这项规定使得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功能和指导功能分离开,使监督制度向规范化、法制化过渡。
英国的存款保证金制度
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英国的18世纪,然而长期以来,英国却没有以法律形式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做出规定。1981年以前,只有6家大规模的伦敦清算银行需要向英格兰银行缴纳一定数量的存款保证金。后来,范围慢慢扩大到存款超过1000万英镑以上的所有金融机构,同时取消了现金存款准备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信用工具丰富,除存款以及现金外,还包括对贴现市场的通知存款、商业票据以及一年期以内的国债等。20世纪80年代,英国取消了准备金资产比率,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总额的0.5%存入英格兰银行就可以了,并且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予付息。
1982年,英国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政府出资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所有存款性金融机构被强制要求参加存款保险,实行统一费率制度,“征收累进保险费,最高为存款的3%”(谢平等,2001);其中,外币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大额存单、有担保存款、5年期以上定存、海外存款都不在存款保险范围之列,英国只对本币采取存款保护,并且规定最高限额为存款的75%,同时不能超过1.5万英镑。英国的强制投保制度在保障了存款者利益的同时,也剥夺了企业选择是否投保以及存户选择投保数量的自由。然而,相对于自愿投保制度而言,强制投保制度要安全许多。
英国四大清算银行的混业经营历程
1986年,英国金融大爆炸以后,随着金融市场的放开,商业银行也可以进入许多领域从事经营活动,发生在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投资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使英国金融业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趋势加强。在这段时期,四大清算银行也坚信“大而不倒”的理念,“开始不计代价地追求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以巴克莱银行为例,为了赶超国民西敏寺银行的规模,巴克莱银行在1989年进行了9亿英镑的配股(戴维•罗杰斯,2001);由于一味追求规模,没有很好的战略扩张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仅在收购的其它欧洲国家的一些银行业务上遭受了重大亏损,在本国的商业房地产贷款业务方面也蒙受了巨大亏空。
国民西敏寺银行和米德兰银行也都遭遇了同等问题,米德兰银行更是因为受收购旧金山克罗克银行的拖累,大伤元气,自身在1992年被汇丰银行所收购。因此,在此期间,英国这三大清算银行的混业经营没有实现很好的效应。与此相对应,劳埃德银行并没有向全能型银行发展,在皮特曼的带领下,劳埃德银行牢牢地占据了国内零售业的领头位置,取得了巨大利润的同时,也避免了在国际市场上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损失,可谓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是成功的典范。
英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要模式,存贷款利差也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加入WTO以后市场的慢慢放开,从事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势必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推动其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因此,我国应该认真总结英国商业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在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放开中,制定清晰的战略计划,不能因放开而放开,而是要提高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以适应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刘刚等.各国金融体制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康书生.银行制度比较与趋势研究[D].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戴维•罗杰斯.商业银行的未来[M]中译本.新华出版社,2001
4. Asli Demirguc-Kunt,Ross Levine.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R]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潘功胜.英国商业银行的基本架构及运作规则[J].中国城市金融,1996(1)
6.广西农行赴英国学习考察组.英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及业务运作[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5(5)
7.王谨,钟菊.英国银行业实践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J].西南金融,2003(12)
8.谢平,王素珍,闫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5)
篇6
关键词:金融创新;积极效应;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融入国际运行体系的双重压力。为了求得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继续推进和深化金融创新己成为经济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金融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金融业全球一体化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在要求
从国际方面看,全球经济和金融活动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各国金融发展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相互竞争也更加尖锐化。这种国际之间的竞争,必然使金融创新成为我国金融发展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实施,对外资银行准入条件和程序作了许多修改,降低了营运资金的数量,简化了营运资金的档次,减少了审批层次,对开展业务的范围和品种绝大多数采用了备案制。由于在华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经营性机构的扩张、服务对象的拓展,同时外资银行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管理水平,势必对我国的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二)国内金融需求多样化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收入快速增长,产生了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现代企业不仅需要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日常结算服务等还希望银行提供诸如保理业务、票据融资等新服务以加快其资金流转,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向多功能、高附加值、自助化、个性化转变。“多功能”要求银行在提供金融产品时不能只考虑一个产品能使客户实现单一目标,而是同时帮其灵活方便地实现多重目标的优化组合;“高附加值”则意味着客户寻求的不再是某些功能性的需要,而是包括各种附加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的实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分析
(一)金融创新是金融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二十多年的金融改革使我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业务的全能化和金融工具多样化等方面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又促进了金融改革,在当代中国金融创新过程中,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使传统的金融制度成为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促使金融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和调整,并鼓励和刺激新一轮的金融创新。
(二)金融创新是解决金融矛盾的关键
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使投资者的选择余地增大。交易手段和技术的创新增加了投资者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了交易成本,有效解决了金融矛盾。我国目前在金融业成长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诸如金融资源配置规模与实质部门贡献偏离的矛盾,金融开放与分业经营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解决必须有待于金融创新。
三、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瓶颈
(一)制约金融创新的环境因素
金融环境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重大影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许多制约金融创新的环境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利率、汇率尚未市场化
由于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低,利率、汇率仍受到严格的管制,并不是由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长期的资金价格管制,使商业银行形成了利率、汇率波动无风险的思维定式,对利率、汇率变动风险意识是浅层次的。限制了利率期货、期权,外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开发使用,也不可能进行与之有关的金融创新。
2.技术条件的软环境严重制约着金融创新的发展
现代金融创新很多是运用数学建模、网络图解等设计和开发出来的高科技产品。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金融技术还很落后,对金融创新造成了技术障碍,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最薄弱环节。
(二)宏观层面存在诸多的制度约束缺陷
1.分业经营制度约束
95年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法律地位,分业经营体制下,信贷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融通性很弱,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间产生了一道制度的保护屏障,导致业务渗透异常困难,并产生市场分割,而金融创新需要这些市场连接的平台,因此限制了一些金融创新的进行。
2.金融监管制度的约束缺陷
金融监管采用分业监管模式造成监管重复与监管"真空"并存;在监管手段上,通常是事后监管,突出了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性,极大地制约了创新的发展;在监管内容上,对银行创新业务没有合适的监管措施。对许多业务管得过严、过死,维护了金融安全却牺牲了金融效率,压缩了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空间。
四、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创造良好的适宜金融创新的环境
为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健康发展,一是在金融调控制度创新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二是注重培育和引导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政府相关部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要在不断研究与分析社会公众金融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促销手段引导公众向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方面转移,力求金融需求上档次。三是合理培育和完善竞争性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完善资金价格体制,奠定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基础。
(二)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篇7
关键词:自然垄断 竞争 国有经济 改革
1自然垄断的经济学含义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自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第一次提出自然垄断概念以来(“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出自《政治经济学原理》),自然垄断理论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把自然垄断的原因归结为制度的垄断和自然要素的稀缺性,发展到从经济特性的角度将自然垄断的本质原因归结为规模经济的技术特征,认为在技术和市场需求不限的条件下,当产出规模扩大到整个产业的产量时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仍然呈递减状态,那么由一个厂商垄断经营就会比多个厂商提供相同的产量成本更低(即更有效率),于是就产生了自然垄断。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垄断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鲍莫尔(Baumol)、潘扎(Panzar)和威利格(Willig)等经济学家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用成本的劣加性重新定义了自然垄断的概念,认为自然垄断最显著的特征应该是成本劣加性。自然垄断不仅可以存在于规模经济阶段,在规模不经济阶段也可以存在,只要单个企业能比多家企业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地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这一认识把自然垄断理论由对单产品领域的认识扩展到普适性更强的多产品领域。
2自然垄断产业的判定
一般认为,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煤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为传统性的自然垄断产业,并以此作为制度安排及制定产业政策的依据。将这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视为先天的、绝对的、稳定的,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思维定势,是传统自然垄断理论局部性、静态性和短期性等缺陷引发的偏差。
对自然垄断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科学判定一产业是否为自然垄断产业。笔者认为为克服局部性、静态性和短期性缺陷,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为克服局部性缺陷,在判定一产业是否为自然垄断产业时必须考察该产业产品的替代品种数量和替代程度。显然,替代品种类数量越多,替代程度越大,该产品的垄断地位和程度越弱,反之亦然。因此,对单个产业而言,不存在其他进出障碍,即使产业内只有唯一的一家企业经营,我们也不能武断的认为该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例如,经常被作为典型(地区)自然垄断的地区煤气产业、自来水产业,在其所在地区内是唯一经营的企业,但它们却面临着液化石油气、电力以及自备水井、纯净水、矿泉水等产业的竞争,因此自然垄断强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
(二)实践和理论都已经证明,在长期内,技术进步和需求扩大(市场容量和规模扩大)都可能使原来的自然垄断产业变为竞争性产业。近几年来,技术的飞速变革已经使原来的自然垄断产业内形成了新企业进入和多家企业共同竞争的基础,自然垄断程度被大大弱化了,从而演变成竞争性产业。
(三)现实中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产业是十分罕见的,但在某些产业和企业中,却明显存在着“自然垄断业务”或“自然垄断环节”,但整个产业并不是自然垄断产业。例如,电力产业原来被作为典型自然垄断产业,而现在却被看作是竞争性很强的产业,但其中的输、配电业务或环节却仍然具有自然垄断性。
基于以上观点,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产业存在自然垄断性逐渐削弱的可能。并且,在一认定的自然垄断产业内也可能存在非自然垄断业务。
3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传统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非常显著等特点,由此得出自然垄断产业应该由独家企业或极少数家企业垄断经营。由于私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制定垄断高价获取垄断超额利润,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导致市场失灵。所以,传统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应该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以对付这种市场失灵。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的弊端,普遍存在效率低下,亏损严重,价高质低等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垄断行业进行变革,打破原有的垄断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并把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的民营企业,从而形成了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的格局,极大地提高了自然垄断行业的运行效率。从而为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提供了实践经验。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自然垄断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任何一个产业不可能先验性的成为自然垄断产业,而是在进出无障碍的条件下,企业之间优胜劣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企业在逐渐扩大规模的同时成本不断降低,最终实现产业内单个企业经营优于多个企业经营的局面,形成自然垄断。所以,纯粹的自然垄断产业不需要国家给与政策保护设置进出障碍以排斥竞争。
对于一些自然垄断性较弱的产业,产业内存在多种竞争性环节或竞争性业务,引入实质竞争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竞争能够刺激生产效率(企业内部效率)和社会分配效率。在一个竞争性环境中,只有效率较高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优胜劣汰规律迫使企业自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竞争鼓励企业抢先采用新技术,以创造技术优势。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完全信息的现实世界中,竞争还能产生一种信息发现机制,打破任何垄断者对信息的垄断,迫使企业按照包括正常利润在内的成本定价,从而促进社会分配效率。而且,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还使政府管制者能获得较多的管制信息,缓解管制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管制效率。可见,竞争能打破垄断者对产品的垄断和对信息的垄断,刺激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分配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
竞争机制的引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一些强自然垄断产业难以引入实质竞争,在引入竞争过程中,新的进入者仍然要面临各种形式的进入障碍。比如,现有的规制机构为了维护其权力可能会反对引入竞争政策;现有企业强大的沉淀成本具有先行优势。可见,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考虑很多情况,权衡竞争是否可行或者竞争是否值得。一般来说,对于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政府可放松管制,交由市场竞争。对于极端自然垄断业务,政府应把其从非自然垄断业务中分离出来,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政府以这类业务作为管制重点,建立模拟竞争机制。还可以引入激励性规制,比如价格上限规制、区域间标尺竞争、社会契约制、特许权投标制,等等,既可以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又可同时兼顾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垄断、竞争和管制三者协调配合和共同作用来实现有效竞争的理想状态。
4我国传统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现状及问题
在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影响下,我国对长期居主导地位的自然垄断传统理论进行了反思,“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呼声日益强烈,在政策实践中,我国对电信、电力等自然垄断产业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但从1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看,许多改革措施局限于中央与地方、中央与部门、部门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权利调整,尚未真正形成政企分离的政府管制体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是一种单纯国有制框架内的改革,中央或地方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还是保持着一种“父子关系”,表现为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由政府任命,重大的投资项目由政府计划安排,企业发生亏损由政府财政承担。这种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特殊关系,客观上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政企合一提供了制度基础。
以我国电信产业为例,从1997年实施邮电分营开始,电信改革已走过了十余载,经过了2000年和2008年两次大规模的重组,我国电信业已经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三足鼎立之势。但是,这种竞争之势的形成是在原有国有体制框架的进行横纵双向拆分和重组,并非引入实质性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超额垄断利润、产业进出壁垒(民营资本仍然无法进入电信产业)及价格管制的长期存在。
在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内引入竞争并不代表要全盘否定国有经营,进行简单的私有化或民营化。由于这些产业大多关系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社会福利水平,加上我国有效竞争市场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对于产业内的强自然垄断性业务仍然要肯定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产业的竞争性业务要适当进行剥离,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同时,要加大政府规制,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及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春海.自然垄断理论述评. 经济评论.2004(2)
[2]王俊豪.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若干思考.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
[3]李雪苑.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现状、管制和竞争引入.经济研究导刊.2007(7)
篇8
1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对传统柜台业务的作用
时至今日,国内银行的柜台业务仍是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传统的柜台业务主要由面向公司客户的会计业务、面向私人客户的储蓄业务组成。在这些基本业务发展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引进是银行对客户提供多功能、多方面服务的基础。在业务处理实现电算化初期,银行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完全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流程,严格按业务类别建立起各自独立的会计系统、储蓄系统,更多考虑的是提高原有业务处理流程中客户资料查询效率、实现各类记账凭证自动打印、日终扎账自动化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轻员工工作量。随着竞争的加剧,客户要求的提高,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和应用水平的进步,银行在考虑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业务数据集中在后台数据中心的特点,开始整合传统的业务分工,将传统的按对公会计、对私储蓄等业务类别划分的工作流程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整合,使营业网点的前台操作人员通过一个计算机终端即可处理所有柜台业务,消除了传统的营业网点按业务类别划分柜台窗口的做法,优化了银行内部的员工劳动组合,方便了客户。
2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在银行业务拓展与创新中的作用
客户是银行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便利、向客户销售更多更好的产品是银行应时刻牢记的事情。各国有商业银行自建立起自身比较完备的信息技术网络起,便积极探索将现代技术与客户需求相结合,创新业务品种,拓展业务空间,利用各种手段为客户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
2.1 各类业务:通过与被企业信息系统的互联,实现被企业和银行对业务对象的服务。如银行与电力、电信、煤气等企业联网,通过银行网点及电子服务渠道代收客户相关费用;与保险公司联网实现保险产品的销售和代收保费等服务;与证券公司联网实现银证转账、股票开户、分红乃至股票买卖等业务。此类业务扩大了银行的客户群,给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拓展了新的空间。
2.2 结算业务:各银行通过多年努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成其信息技术应用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全国银行卡联网系统和资金清算系统,为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如建设银行的“个人电子汇款”业务凭借其两小时入账、不押款的优势就分流了相当一部分传统邮电汇款的客户。而汇丰、花旗等外资银也看中了工行、建行先进的资金结算系统,与其签定了相关国内结算协议。
2.3 各类电子银行服务:各行基本上都建立了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形式的电子银行,将传统的银行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以拓展,为客户提供了多种便捷的服务手段。
篇9
论文摘要:为了加强风险管理,我国一些银行开始实行风险经理制,但我国风险经理制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对职责认识不清、管理领域狭窄、风险经理缺乏约束权力、与客户经理的关系没有理顺以及风险经理的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了加强风险管理,我国各家商业银行近几年陆续推行了风险经理制。风险经理制是通过在各类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置风险经理,实现控制风险目的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也是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质量的现实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中国多家商业银行都推行了风险经理制,各银行在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置了风险经理岗位、明确了风险经理的技术职务以及细化了风险经理的职责,为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风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风险经理制尚处于初期阶段,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风险经理的设里没有完全到位。尽管实行风险经理制的银行已经认识到设置风险经理的重要性,也颁布了一些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但在实行过程中,部分基层行对风险经理的职责认识不足,风险经理除了要履行风险经理的职责外,仍要承担其他的工作,如信贷审查、报表统计、具体的贷后管理工作等。每个支行配备的风险经理本来就十分有限,如果再承担其他的工作,风险管理的质量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风险经理所涉及的风险管理领域过于狭窄。大多数银行设置的风险经理仅仅是业务风险经理,只对部分业务的风险进行管理,如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颁布的《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经理管理办法(试行)》仅针对信贷风险,且重点放在贷后风险的管理上。事实上,除了信贷风险以外,银行面临的风险还很多,如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风险经理应该承担起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
3.风险经理缺乏约束权力。在风险监管过程中,风险经理对被监管对象要有一定的约束权力才能使监管行为得到有效的保障。现实中的风险经理只是专业技术岗位,而不是行政职务,只能对被监管对象起到提示作用,而不是强制作用。各银行只对风险经理的工作范围、职责进行细化,没有赋予风险经理任何权力。因此,监管对象对风险经理提出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往往是不予理睬,更不可能加以积极的配合和实施,风险监管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4.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实行客户经理制度与风险经理制度的目的都是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有时会出现一些矛盾。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当风险经理的监管行为与银行客户经理拓展市场存在一定矛盾时,客户经理没有认识到风险经理是在帮助其加强风险防范,认为风险经理是专门来查问题的,只从自身经营和短期利益的角度考虑,对风险经理的监管采取回避态度,风险经理的工作得不到客户经理的有效配合。另一方面,由于客户经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致使风险经理从客户经理那里很难获取有关详细的信息,造成风险经理有时候做的工作比客户经理的还要细,有时风险经理发现的问题,客户经理都难以及时意识到。
5.风险经理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各商业银行配备的风险经理基本上是由原来银行的风险管理部付人员来承担,素质参差不齐,而全面风险管理涉及多种风险类型、多个风险主体、多种风险测度方法,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职业化银行风险经理队伍方能担当起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重任。此外,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考核风险经理资格的认证体系。
二、商业银行培育风险经理队伍的对策及建议
培育商业银行风险经理队伍是商业银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也是《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化解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1.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为风险经理制的运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商业银行的任何活动都蕴涵风险,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理念必须贯彻到全员、全行,贯彻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文化既包括知识和行为层面,又包括制度和精神层面。知识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智力基础;行为文化是风险管理理念、员工精神面貌、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的动态体现;制度文化是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保障;精神文化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这四个层面互为依赖、密不可分,贯穿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只有营造了浓厚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在全行倡导风险管理理念,银行风险经理才有用武之地。
2在银行分设业务风险经理和职能风险经理,确保风险管理战略的实现。在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部门设置职能风险经理,负责对各业务部门和分行的宏观和中观的风险监控管理,负责对全行的各种风险进行计量、控制和报告;在前台的业务部门和授信审查部门设置业务风险经理,前者主要负责控制操作风险,后者主要负责控制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这样既保证了风险的全面管理,又实现了银行业务从初始阶段就保持对风险的重视,从而确保了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
3.协调好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之间的关系,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重的目标。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都应从银行长远利益出发,遵循业务发展和防险管理并重的原则,树立通过风险管理促进发展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各自的岗位和工作环节中。具体来说,风险经理应从银行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对相关客户和市场进行详尽的考察和分析,确定其风险等级,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为客户经理开拓业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客户经理要及时向风险经理反馈客户的信息,为风险经理的风险评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只要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能有效协调与合作,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海外经营;战略
一、我国银行海外经营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初具规模,为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银行作为第一家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的国有银行,到2000年底,拥有559个海外分支机构,其中包括18家分行,代表处、财务公司等7家。90年代以来,四大国有银行在国际化方面都己开始起步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为其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几家较大的股份制银行都把国际化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
(2)资本实力雄厚,为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3)后发优势。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许多东西,包括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体制管理等等,我们不必从头走过,至少可以减少一些学习、开发成本。
(4)政府的支持
“走出去”战略是江总书记近几年来反复倡导的、我国在新形式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国官方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近几年来人民币币值稳定,同时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使政府有能力支持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二)劣势
不言而喻,外资银行的优势就是中资银行的劣势,这是从总体上和体制上而言的。
(1)员工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人才资源管理水平低,职业精神有待提高;
(2)外资银行拥有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手段和一流的装备,科学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强;我国银行正处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型之中,到2002年才开始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3)外资银行以客户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及不同客户的需求选择高效益、低成本,高回报、低风险的业务产品和服务手段,业务组合性强,易做到群体化和个性化服务。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还处在创立期,产品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还未上升到客户关系管理层次;
(4)开拓、创新能力不强;
(5)外资跨国银行历史悠久,有成熟的银行文化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而且与跨国公司关系密切,具有全球性资源综合利用的便利条件,在客户竞争方面有相对优势。而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起步晚,建立关系网络有待时日;
(6)外资跨国银行经营范围广,广泛涉及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采用全能银行模式。我国银行跨国经营时主要从事传统银行业务,而对投资银行业务等涉及较少;
(7)我国银行跨国经营多采用行这种组织形式,而分行等高级形式偏少。行只是在其他国为自己行有关业务,本行对它无硬约束,但其形式简单,投资成本极少,所以成为最常见的形式。
(三)机遇
(1)按照《金融服务协议》,成员方对来自他方的金融服务商,应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予国民待遇。在市场准入方面,每一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不低于根据其承担义务计划表中所同意和规定的期限限制和条件。同时,还规定了透明度原则。我国己加入WTO,在开放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我们也有了新的机遇,在享受“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进入其他成员国;
(2)我国海外投资迅猛发展,客观上为银行跨国经营提供机遇。银行的跨国经营与企业的跨国经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的海外经营需要本国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尤其是在海外投资经验不足时,我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更应努力为海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贷款、贸易结算、非贸易结算、保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咨询等方方面面,因此,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机遇;
(3)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银行跳跃性发展提供机遇。网上银行作为新鲜事务,同时来到中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虽有差距,但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条起跑线上。
二、我国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制订全球化战略目标
(1)股东国际化。股东既投入资本又可以成为客户,一举两得。同时,引入国外股东还可以硬化约束机制,对我国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争取到境外上市应该是国际化目标之一。但许多国家对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商业存在)有股权限制,目前完全自由化承诺的国家数量只有26个。所以采用合资的方式可以作为第二目标选择。
(2)客户国际化。服务于本国企业应成为首选目标,一是追随本国的客户,二是领先于本国的客户,帮助客户完成 进入该国市场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是服务于当地客户。
(3)雇员国际化。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从总行派出或从本国其他分支机构抽调外,其他的一般人员则可以录用当地员工,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4)机构国际化。目前,除了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较分散以外,其他几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就近期目标,一是可考虑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等高级形式的分支机构;二是在与我国具有密切经贸关系的区域金融中心设立代表处的形式的分支机构;三是在独联体、中东、非洲、南美、东欧等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设立行或代表处等形式的分支机构,以备后期发展。
(5)业务国际化。由于我国银行国际化大致还处在国际银行向跨国银行迈进的阶段,有的还处在创立期,目标可定为批发业务的国际化,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品种。
(6)利润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其直接结果是改变了银行的利润形成结构,机构的国际化并不必然带来利润的国际化,所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一定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能任其亏损。
(7)管理国际化。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单从本土的角度出发,统一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而在具体操作上各国差异大,应该实行“本土化”。
(二)业务拓展战略
- 上一篇:电子银行发展前景
- 下一篇:药店医疗保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