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业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业的前景

篇1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面临较大机遇

国内外形势以及银行业的自身发展,都呼吁银行业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还待时日,美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日本经济有复苏迹象。欧元区增长仍处于低位、经济依旧低迷,在未来3~5年内是否会实现复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金融业在危机中遭到了极大冲击,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其运行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才得以维持;欧债问题迟迟未决,债务国与核心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仍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我国经济在应对经济危机中获得了较快发展。这一国际经济实力的变化正推动着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日益提升。

受危机冲击的欧美银行业为中国银行业跻身国际舞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欧美银行纷纷收缩业务或退出海外市场,我国银行业可填补空缺,拓展业务空间与客户资源;二是金融危机下大量银行盈利水平下降、估值较低,为我国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基础;三是陷入困境的金融企业大规模裁员,我国银行业可借此壮大队伍,充实国际化人才。

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外汇储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正在经历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的蜕变,正逐步成为引领世界经济金融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2012年,中国GDP总量达到51.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高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为银行业规模增长、业务创新和改革深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增强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实力。经济国际化要求银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构建相适应的全球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实力上升、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行业大多受到影响,美国银行业破产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美国新增破产银行数量为51家,2007年以来累计破产银行数量已达500家左右。而中国金融业逆流而上,金融净资产位居世界第二,大型银行的盈利规模名列前茅,金融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英国《银行家》杂志2012年全球银行排名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几乎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在世界5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中国银行业上榜数量达到104家,首次赶超日本,仅次于美国;我国四大银行均位居世界前十大银行之列。2011年和2012年,中国银行两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近年来,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低水平,资本较为充足、盈利能力强劲、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如图1所示),为中国银行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企业和居民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银行业是一个面向客户的服务型行业,客户到哪里,银行就应该到哪里。近年来,利率汇率逐步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大量增加,境内外经济的联系紧密度大增。我国企业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跨境经营活动日益蓬勃发展。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截至2012年末,直接投资存量达4500亿美元(如图2所示)。这提出对融资支持、运营支持、风险分析和信息支持等多重跨国金融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中国银行业扩大经营边界和增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也为中国银行业拓展海外咨询、国际投融资、国际结算、全球资产管理等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我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也日趋频繁,迫切需要银行提供结算服务、融资支持、金融咨询、风险管理、汇兑等在内的跨国金融服务。这都要求我国银行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满足我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后的金融服务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危机未来,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充分暴露出脆弱性和不合理性。以欧元区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认为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以降低美元核心地位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规模快速增长,要求获得与经济地位相应的国际货币地位。因此,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国际货币多元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未来人民币有望成为亚洲的核心货币和主要国际货币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表现。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关键步伐,人民币跨境结算额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12月累计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达到55299.2亿元(如图3所示)。目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全球已有一些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篮子,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这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的全球性分布,将产生对人民币资产进行全球配置和管理的需要,对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提高的需求大大增强。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基本特点及问题

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探索迄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主动出击、把握机遇,稳步推进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海外机构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不包括非营业机构(代表处除外)和非金融业机构在内,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已达到1037家(如表1所示),覆盖30多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基本形成遍布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

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在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目增加的同时,境外机构的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完善。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步伐的加快,海外机构从以往的集中于欧美国际金融中心和亚太地区逐渐向非洲以及南美、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扩展,网点布局更趋优化。

增长方式不断优化。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的增长方式主要有自设机构和并购,2006年以前中国银行业基本上以设立海外分行的方式实现海外扩张,2006年开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突然加速,使并购方式在海外扩展中的应用逐渐频繁。这一变化使我国海外机构迅速增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服务能力逐步提升。随着海外资产规模的扩大,中国银行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在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港澳等地区甚至已经成为当地主要银行。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银行的海外业务规模小;客户群体单一,海外服务能力偏弱;资本运作能力不足;防控风险能力还有所欠缺;国际化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

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成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但监管制度健全,可避免一些风险性因素;新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不稳定,风险相对较大。我国银行业短期可考虑以中资企业走出去聚集的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海外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长期要逐步实现全球覆盖、建立良好的全球网络。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银行业国际化有自设机构、联合、、合资、参股及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我国银行业应充分考虑海外各市场的不同特点及法规。一般而言,银行机构海外扩张的初期,可优先考虑采取联合、、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中后期可采用自设网点或收购当地机构。

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纵观国际一流银行海外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区域管理与条线管理两种模式一直并存并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方面,条线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监管应对、集中管理等方面,区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般而言,可考虑两种模式并存,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某一种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无论何种模式,均应以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管理为原则,以服务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

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客户常以中资企业为主,因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有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本国银行在当地服务会更有亲切感,资金出入与汇兑也较为便利。另外,个人业务方面,可锁定华人为主要客户群,华人时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之后,再以渐进式的发展致力于本地化经营,银行应以国际企业为发展方向,试图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化的金融体系,经营本地市场,使本地客户数量及营业收入均增加。

有效的风险防控。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商业银行海外发展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在推进初期,更应注重风险管理:一是国别风险。应尽量选择政治稳定、风险较低的国家。二是市场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开放程度更高,利率、汇率波动幅度较大,作为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更要高度重视利率、汇率、商品等市场风险要素,注意降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文化风险。对于长期服务本土、相对封闭的国内银行而言,“走出去”过程中的文化融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应充分了解当地资讯和市场走势,入乡随俗,确定适合的经营模式。

政策建议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

从国家层面制订支持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未来可考虑选择少数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支持其海外发展,力争在未来10年内成为全球化服务、多元化经营、具备稳健财务实力和较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银行集团。

加强监管支持,助力银行业海外发展。监管机构可考虑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定期审定银行业相关监管规定,建立国家层面的国别风险监控、预警和防范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海外贷款拨备比、贷存比、资本比率等指标要求,引导银行业稳步推进海外发展。比如针对许多国家都对贷存比不做限制的实际,减弱或取消海外业务的相关限制。逐步扩大银行业综合经营的范围、规模,提升银行海外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协调与联系,提升我国话语权,协助解决国外法律、监管争端,为我国银行业在当地开设机构、发展业务争取正当利益。

以人民币国际化契机建立我国银行“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与银行业“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应注意发挥我国银行的主渠道作用。规划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及路径时,应考虑银行业“走出去”的机构布局,发挥中资银行机构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充分利用考核、税收等杠杆引导和支持银行海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海外业务采取更加务实、积极的管理,完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置特色化考核指标。比如,针对海外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净息差水平低的实际,适当调整绩效评价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银行加快“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并购基金;参股型并购基金

一、引言

并购基金于2000年之后在中国兴起,但初期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在2010年后并购基金才进入高速增长期。国务院27号文提出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等兼并重组融资新模式,证监会、国资委、发改委等部委也积极推动政策型并购基金的设立,证监会明确提出支持包括设立并购基金等并购融资模式的探索,并拟与国家发改委联手牵头共同推动控股型并购基金和参股型并购基金的组建,丰富并购支付的方式和工具。自2006至2015年国内并购基金共有418支,其中披露募集金额的基金327支,募资规模为1829.92亿元。2015年185支新募资基金数创历史新高。从投资来看,2007年至2015年并购基金在中国市场共完成131起并购投资,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有126起,投资金额达到504.07亿元。2015年投资案例55起,投资金额212.22亿元,投资笔数和金额较往年相比均实现了较高涨幅。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工作做出部署。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并购基金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市场变革的驱动下,我国的并购基金将进入多重利好时期。

二、参股型并购基金的基本模式

并购基金(Buyout Fund)属于私募股权基金的一种。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相比较其他风险投资而言,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主要是成熟型企业,旨在获取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在提升企业价值后退出。并购基金作为特殊的并购主体,相对于一般的并购而言,主要不同在于其在并购中担当的角色。首先并购基金是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存在的,其主要目的是增值,主要方式是通过投资于成熟型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对其进行并购重组,在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后再从被投资企业退出以获利;其次是作为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协助被并购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业绩,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成功的并购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短期的经营状况而且能够从长远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

但限于我国金融市场、企业家理念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尚不成熟,国外以PE为主导的控股型并购基金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本土。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并购基金采取了与产业资本深度合作的参股型并购模式。即对于PE而言,并不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而是利用财务性融资、对资本市场的精确判断及资源整合等优势,协助产业资本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再择机选择合理方式退出;对于整体并购交易而言,仍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为目的。如果说控股型并购基金是实施以PE为主导的收购重组,那么参股型并购基金则实施以产业资本(多为上市公司)为主导、以PE为辅助的收购重组,其中PE往往发挥着财务顾问、辅助融资和增值服务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充当PE机构设立并购基金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客户资源广泛、融资产品丰富、具有较高公信力等优势,并且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等一系列进程的加剧,商业银行进入转型发展时期,纷纷成立非银行金融平台,拓展自身的经营领域,旨在发挥协同效应,保持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借助子公司的专业牌照和制度优势,银行不仅可以参与并购基金的设立,而且还可以发挥投贷联动功能,满足并购方在并购中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以建设银行为例,自股改以来,建行积极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大力拓展非银行金融平台、延伸综合服务功能,现已覆盖租赁、信托、投行、期货、寿险、基金和专业银行等行业和领域,持有的非银行金融牌照领先同业,综合性银行集团架构基本搭建,为推动全行战略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经过几年的发展,子公司在所属行业确立一定竞争优势,产品线和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市场位次跻身行业前列。2014年末,建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跃居全行业第二,建信人寿保费收入保持银行系第一,建信基金公募基金规模名列行业前九,建信租赁新增租赁资产规模进入行业前三,建银国际IPO承销项目数量在香港全部投行中名列第一。随着母子公司业务联动不断深入,协同效应不断提升,2014年,协同业务量达到2492亿元,同比增长87%;子公司通过集合信托、融资租赁、债券承销、公开募股、直接投资等手段,为集团客户提供综合投融资规模新增1785亿元,成为建行传统信贷业务的重要补充,对维护客户关系、增强客户粘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5月26日,建设银行投贷联动金融中心在苏州落户。该中心由建设银行与子公司建银国际联合经营,将建设银行传统专业信贷服务于建银国际投行产品链相结合,协调建行集团股权资金与信贷资源,为客户不同发展阶段量身打造投贷结合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参与并购基金的设立及运营过程中,通过提供相关的债权、股权等多类型投融资服务以及相应的财务顾问等融智型服务,凸显其价值创造本质,充分发挥其在金融工具及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打造资源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将具有经济价值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机、科学的配置,建立高效的并购资本生态系统,并使之产生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银行业务全面稳健的发展。

篇3

市场条件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由资本供求关系决定,受市场供求波动影响。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给银行等市场主体的经营收益带来预期变化。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市场决定,资本交易的规模和价格直接反应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其完成的标志是,金融机构拥有利率的自主定价权。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

(一)改革模式的选择:渐进式或激进式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方式有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理论上讲,当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市场监管非常有效时才有可能实现迅速的利率市场化,例如,企业能很快调整财务政策和经营理念,政府行政手段高效快速等,否则则需要一个长期的条件形成过程。而这一条件的细节要求则会相当的苛刻。事实上,即使是金融体系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在利率改革时也都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因为,激进的方式虽然可在短期内消除利率管制的诸多不利影响,但极易造成宏观经济大幅震荡,这种损伤可能需要极长的时间来恢复。拉美三国(智力、阿根廷、乌拉圭)都在短短两三年内放开了利率管制,本意是促进金融业竞争,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后改革迅速失败,其主要原因是管制可以短时间放开,但是制度建设却需要时间。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渐进方式,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然后逐步过渡到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放开,而且遵循了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的原则,通过2004和2012年两次调整,才达到今天的放开程度。另外,选择改革突破口也很关键,比如,美国以CD为突破口,而日本则国债发行利率为起始。借鉴他们的经验,我国首先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利率。同时,日本在1985年实施大额定期存款的利率自由化,1993年10月实施流动性存款利率的自由化,这种在存贷款利率上,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先长期后短期的思路,同样值得我们在后续改革中加以借鉴。

(二)关注利率风险

利率管制放开以后,金融机构直接面对客户协议定价,利率水平不在恒定不变,各个银行之间的存贷款利率形成差异,一旦企业为了改变整体效益而忽略对利率水平的控制能力,或者市场利率水平发生较大波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应对系统性风险时,就形成利率风险。

我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尤其要考虑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在利率管制放开后,可能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纳存款,同时为了为了盈利水平,又可能降低风险管理标准,盲目向高风险企业放贷。美国在上世界80年生银行业危机就是很好作证。出于内在盈利的冲动,在外在管制缺乏的条件下,金融资本快速向高风险资产流动,特别是银行业,资本成本的提高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系统性风险不断上升,小银行风险应对能力较弱,率先倒闭,形成行业危机。

从众多国家的实践来看,在危机应对时,有两条经验可供借鉴。第一,放开管制不等于没有管制,银行业道德风险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约束银行行为有利于规避危机;第二,在金融机构濒临破产时,解决好金融机构和存款人之间的损失分担问题,即所谓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条件

在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银行不再是唯一的筹融资渠道,人们可以选择多种金融工具,这样,在利率市场放开后,风险和冲击将被更好的摊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不够发达的。我国虽然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金融体系仍然是不够健全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基础,实际上,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不断完善本国金融市场体系又是一种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比较美、日成功的经验,反观拉美三国失败的教训,较为发达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建议

(一)存贷利差下降,资本成本压力增加

市场的主体并非理性,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很可能通过价格手段来维持生存。高成本的存款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更高收益的领域,然后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比如小微企业的贷款。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银行业危机”正是这种非理性竞争带来的结果。通过调高存款利率来抢夺市场份额的行为,在增加资金来源的同时,也增加了资本成本的压力,不一定带来预期的收益。

由此,中国的银行业不得不面对转型的痛苦和巨大的成本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型恰恰体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经营理念,走差异化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利润点,不仅要以存贷款价格吸引客户,更要体现优质的服务,以及运用高质量风险管理的优势,来占领市场。存款利率短期会有上升,但是长期将会稳定,而且贷款利率也不会持续下降。市场并非理性,但也不是盲目的,风险厌恶将使资本向更加稳健,收益更加稳定的领域流动。

(二)风险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利率风险的保障。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应对利率风险给预期收益带来的下行压力,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像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那样,中国的银行业还没有做到能够熟练的识别,预测,计量和控制利率风险。

从现实来看,由于我国利率市场一直没有放开,商业银行风险利率危机意识不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还只是停留在缺口管理、敏感性分析等定性阶段。中国银行业要提高风险把控能力,实现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重新定位,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信贷组合管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利率的波动将迫使商业银行考虑风险资产,如何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小企业优质资产,“三农”和消费信贷等新领域客户。第二、优化风险管理框架和机制。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有一整套完善的从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传递信息,制定风险管理战略,以及必要时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第三、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的量化管理模型,有助于商业银行很好的识别、计量、分析、预测利率风险。VaR计量模型是现今国际公认的较为实用的风险计量模型,其衡量的是市场正常波动下,某项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最大损失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将呈现出不断波动的趋势,给定一定的置信水平和时间区间,可以用VaR模型预测最大损失。

金融危机后,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态度表现的更为审慎,巴塞尔协议对利率风险有着全面的解释,虽然并未将利率风险作为第一支柱风险,但是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期的我国,如何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自我转型以及整个改革的效果。

(三)专注金融创新,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利差收窄逼迫银行业由传统的依靠利息收入向依靠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创新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中间业务与传统的存、贷业务比较,具有风险低、收益较稳定、不需占用自有资金等优点。美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中间业务迅猛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19%提高到43%。国际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收入的40%-50%。中间业务收入的提升加快了银行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又带来了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例如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等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客户体验,为银行带来新的利润点。

比较我国,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仍然较低,2011年对14家上市银行的调查显示,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20.30%,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3.73%,建设银行发展最快,为21.91%。主要归咎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金融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基层网点认识偏差,无法理解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传统经营理念无法扭转;最后,中间业务收入单一,收费偏低,中间业务收入仍然依靠结算类、代收代付等等,新兴业务发展缓慢,银行卡、资金托管业务收费偏低,价格竞争激烈。

如何有针对性的发展金融创新,推动中间业务发展,从长期来看,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决定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首先,要加大产品创新,细分市场,对个人客户,要着力发展电子银行、信用卡和分析业务,贵金属业务等;对公司客户,要依托企业网银、企业年金、现金管理平台等产品。其次,加强营销理念,加快服务创新,对中低端客户要通过理财顾问、交叉营销来满足顾客,对于优质高端客户,要通过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来锁定客户。

(四)直接融资渠道竞争的压迫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银行极大地承担着社会融资的中介作用,但是其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和高额的资金成本也是众所周知的。改革以后,整个金融市场将通过更加客观科学的方式为资本定价,资金需求企业,也可以自由的选择更多的融资方式,例如放行公司债等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或者通过商业信用等方式融资。直接融资对投资人来说收益高,对筹资人来说成本低,相比间接融资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直接融资市场带给银行业的压力是直观的,如果企业能够绕过资本成本较高的银行借贷,而采用效益更高的直接融资方式,银行必须考虑自身的利润来源作何调整。这又涉及到上面一个问题,银行业为何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的问题上来。总而言之,“金融脱媒”的压力已经形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继续倒逼银行业改革,金融创新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改变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篇4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综合化服务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

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中国个人银行存款的60%以上。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上,目前约有25万人,掌握着185亿美元的外汇。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富豪拥有的外汇占全中国外汇储蓄总额的60%;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现金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总而言之 ,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催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2.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贷差将逐步缩小,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垄断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9.96%,远远高于存贷业务,各大金融机构注重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因为其高额回报率。

3.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自 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共8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中更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已初露端倪

为了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平,国内各银行纷纷从高端理财服务展开竞争。2005年6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高端客户部,率先在国有银行中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总行一级管理部门。高端客户部负责主管全行“富裕客户”的营销管理,其客户的流动性金融资产门槛达到300万人民币元以上,而一般大众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则分置于原有的个人银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账户”正式面市,传承招商银行一贯“鼠标十水泥”模式的营销理念,它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等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并突出了综合投资理财的服务功能。中国民生银行则以重金购入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RM),并欲寻找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础上开发非常先进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台,图谋以高起点进军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2.我国商业人银行私人业务水平低

对国内银行来说,所开展的私人金融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匾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银行缺少私人银行要求的人才机制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一般来说,私人银行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专职客户经理,每个客户经理身后都有一个投资团队做服务支持;通过一个客户经理,客户可以打理分布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和房地产、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类金融资产。但在中国,这还完全做不到。

篇5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影响因素 完善途径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1.创新能力

商业银行的创新包括制度体制层面、流程层面、技术层面、产品层面等等。诸如,信息技术革命拉近是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尤其是金融行业更是因为信息技术创新的推广而得到迅猛的扩张,规模和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完善的流程管理

随着经济市场化逐渐深入和竞争日趋白热化,银行对业务流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理论上业务流程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由于分工的逐渐细化才导致流程的产生,而实践也证明很多流程是多余的,甚至对资源造成浪费,只有将企业的冗余流程剔除,企业才是有效率的。(2)业务流程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配置、技术水平,业务流程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适应自身和市场的发展。因此,完善的业务流程是构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3.适应市场和自身的组织架构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因此对风险的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安全性、稳定性和盈利性的关键。因此驾驭风险的能力体现了一个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内控能力是风险控制能力的体现,而内控能力的强弱则主要受组织结构的制约,包括业务流程和产品的提供都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环节,有效的组织机制能明显创造和累积核心竞争力。

4.优越的制度环境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需要一种适合它生存的土壤,这里所称的土壤便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因素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完善的产权制度,二是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因为如果产权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合理的,则强有力的产权约束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保证银行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实施,可以起到降低委托成本、维持相关利益方利益均衡、促使银行提高运行效率。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差的原因分析

1.业务结构不合理

(1)中间业务占比过低

中间业务跟传统业务有一定的区别,不同于传统的吸存和放贷。它指的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责业务之外,以中间人和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业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的经营活动。在我国,限于分业经营的束缚,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和匮乏,由此也导致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中间业务所占银行收入比重过低。

(2)存贷业务缺乏创新

我国是一个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由于缺乏完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居民在资产增值保值的需求驱动下往往选择银行存款,由此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存贷业务的依赖,长期依赖缺乏对存贷业务的创新和挖掘。

2.组织结构紊乱

(1)国有产权虚置,权力缺乏约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所有者不明晰,尤其是在资产的增值保值的任务上,国有产权所有人的虚置使得资本资产管理的责任不清,动机不明。次结构下银行资产的物权缺失导致了银行治理结构的畸形,因为没有人拥有这部分资产因此也没有人会切实地去监督这部分资产的归属更不用提资产的增值保值,必然的结果就是银行监督管理机制处于虚置状态,并由此进一步导致了内部人控制和贱卖国家资产等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损害的广大客户的利益。

(2)机制转换滞后,经营效率低下

由于实行行政化的组织机构,银行在部门设置上沿用传统的行政划别,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能重复,人员庞杂,编制混乱,人员缺乏流动性,部门之间缺少配合和合作,经常是一个业务需要很多部门很多道手续才能通过审批,效率低下。虽然建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所有权缺位注定了监督和选举不可避免的流于形式,虽然形式上实现了“三权分立”,但也实际上又常常是银行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三位一体”,高层管理层的任命也往往是流于形式,由此导致的问题便是经营制的僵化守旧,经营缺乏活力,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3.用人机制僵化

(1)我高端人才缺乏职业信仰

目前我国银行业片面追求规模发展,过度重视业绩,常常忽视了对企业管理和深层次结构改革的追求,管理层浮躁地做一些表面的改革,却缺乏一种对所谓职业银行家的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没有高端银行人才的带头作用,上行下效,整个银行界的人才都会人浮于事,渐渐失去职业信仰。

(2)精神激励流于形式

银行缺少“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缺乏对员工的精神关怀,除了按业绩多少给予物质奖励之外,很难给员工更多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关怀和指导,员工无法取得足够的职业满足感和职业发展预期。在片面追求业绩的压力下,有的银行实行所谓的“末位淘汰制”,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压力竞争下导致的人心涣散、互相排挤等内部团结问题受到损害,长期来看不利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4.金融创新市场环境不佳

(1)金融创新的主题缺乏

我国的金融机构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真正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创新动机并不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资源占有。同时,金融机构的市场调查权、研制开发权多集中在总行,自上而下推动,统一部署;基层金融机构只有被动地贯彻执行而并不在乎其实际效果。

(2)金融监管体制和理念的制约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我国金融创新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约束。资本市场是金融创新最快的领域,银行业只有构筑起与资本市场发展对接的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我国银行业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创新。中央银行的监管理念以防范风险为主,许多业务管得过严,也压缩了金融机构的创新空间。

三、加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产权配置。首先,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引入独立董事,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以弥补国家控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其次,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各分支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彻底打破原有的行政运作方式,实现银行管理人员职业化,使其成为真正的银行专家,从而有效解决高级管理人员与银行经营目标偏离的问题,降低委托、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再次,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最后,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完善信息披露体制。

2.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营造更显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商业银行的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环节。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上,主要则重于信用风险的识别、估算和控制,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重视不够。全面风险管理―(ERM)是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计量水平,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3.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中间业务的创造,拓宽多样化资产投资渠道。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服务性业务,其自身并不能带来资产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很多中间业务本身捆绑着资产业务,如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但由于信用卡业务所衍生的信用卡透支,其本身也是商业银行的一项资产,属于贷款业务。由于这种透支本身与其它种类的贷款相关性不大,具有资产分散的价值。因此,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创新中间业务,合理实现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二者资源的整合,对于创新资产投资渠道,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要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彻底破除“官本位”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起以人为本管理为基础的人力管理观念,强调员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业绩考核上执行的目标管理方式,这种目标管理方式要求银行每年年初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目标体系,然后主管与下属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个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签订工作任务说明书,年终则根据签订的任务书对员工进行评价,并对员工进行指导和训练,改善员工的个人绩效。

【参考文献】

篇6

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改善经济发展上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促进银行更好地发展,其中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可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支持作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贷的概况

1.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是其主要盈利的途径。他主要是通过信贷的利息进行收益。银行信贷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通过其特有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的发展。我国的各大银行的信贷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深化,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推行全面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从绿色信贷这一概念在2007年在我国正式被正式提出,近20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全面实行了该项业务,并且在农业,商业等众多领域有了很显著地成效。但是,由于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等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银行贷款也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信贷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方式,为信贷者提供了便利,扩大了信贷对象范围,为一些小型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与传统的信贷方式相比,互联网信贷以其快速,效率高,范围广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传统的银行信贷应及时作出调整,使银行信贷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信贷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信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而就导致在信贷业务的具体流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具体操作不规范,材料信息不合格等现象。有一些银行对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评估登记上记载的不详细,就会影响调查核实的细节,最终出现赖账等问题的出现。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有一部分是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对于银行绿色信贷有一些相关的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导致具体操作时没有相应的标准。

2.商业银行信贷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中长期贷款的数额一般较大,而且期限较长。在这较长的期限里容易发生一些信贷政策上的改变,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利率的变化,而这就容易导致一些风险的出现。商业银行供于信贷的费用主要就是百姓的储存资金,而银行一些政策的改变容易影响这些储存资金,而中长期的贷款期限较长,所以就会影响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转。而不良贷款增加是最直接的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房地产行业也给银行信贷带来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开发商在项目开发时有时会采用贷款的方式,而贷款买房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采用的购房形式,也是银行信贷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银行信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也带来一定的风险。

四、促进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举措

1.建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风险防范和与预警体系是银行信贷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建立科学合理的防范与预警机制是减少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举措。所谓的防范与预警机制就是指一个能及时发现信贷机制中的潜在风险,而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从根本上消除此风险,使信贷体系正常运行。而当其检测到该预警机制无法自行解决的潜在风险时,就会有一定的提示,我们银行的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提示来自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

2.严格控制信贷投放比例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在房地产行业投放的比例过大,而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很景气。所以,此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考虑调整信贷投放的比例,适当的将信贷向其他行业转移投放,例如汽车行业、教育行业、以及旅游业等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他们的发展都离不开信贷业务的支持,所以积极调整信贷投放比例也可以对信贷的发展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前景

1.明确发展方向

要想使银行信贷快速高效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其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很多,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应该确保银行流动资金的稳定,这主要通过控制资金存储来实现。加大调研力度,把握客户需求。另外,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与信贷相同特点的融资产品,而在银行信贷的发展中应该采用一定的方案去应对同类产品的竞争。

2.加强信贷方案创新

我们应该根据客户的信贷需求及时调整信贷的体系,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贷体系,而且要注重加强信贷方案的创新。首先,这种创新是要以客户和经济市场为导向,其次是要注重信贷的方式的创新,可以吸取互联网信贷中一些可取的特点,融入到银行信贷之中,扩宽服务范围,当然这种丰富是要建立在细致的市场调研之上的,进而完善信贷的方案。在方案的创新中要融入专一性的思想,可以对每一类客户打造独特的符合其实际要求的信贷方案。另外应该积极的灵活而高效的融资产品。

篇7

关键词: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策略 途径

一、前言

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势在必行,面对外资银行来势汹汹的市场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合理规避市场竞争与市场利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有70%流向了国有企业,而在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也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因此,对于经营效益较高的中间业务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中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差距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们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整体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1)业务范围相对狭窄

从中间业务的大类划分来看,西方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覆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其他服务,形成了当下盛行的金融混业模式。而我国商业银行却主要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目前,我国金融体制属于分业经营模式,规定银行业不得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这无疑极大的制约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混业经营模式下,品种繁多的中间业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产品与服务功能欠缺、技术落后

西方商业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侧重于个人服务、资金管理、投资理财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其以市场为导向,拥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市场吸引力。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则主要集中在传统银行业产品或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缺乏技术含量,难以产生高附加值。例如,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收付业务。这些业务缺乏技术含量和高盈利能力,对于,如咨询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等,发展得非常缓慢。

2.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1)市场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及金融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来自国外银行的竞争与冲击及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缺乏有效的组织,金融分业制度,社会信用环境差等,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诸多不利。

(2)银行自身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误区,未能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准确定位。中间业务起点低,规模小,品种少,业务量小,收益差等,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上困难重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物质条件之一。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

1.改变客户对中间业务的态度

由于绝大多数的人认为中间业务是免费的附属服务,银行应当转变民众的这种错误观念。银行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认识到提供中间服务需要投入的人员、资金和设备等资源,理应收取合理的费用作为投资回报。这只能作为一种措施,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服务的品质让客户自愿付费才是根本,要提高中间业务的质量,其关键是要改变银行经营中间业务的观念。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尽可能的转变其对开展中间业务的片面认识,意识到中间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创新,开发中间业务产品

中间业务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不断地创新为基础的,应当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顾客的需要。根据我国的经济金融现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将产品开发重心放在结算业务、信息咨询服务、承诺担保业务以及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等领域。

3.积极进行营销创新

中间业务市场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市场,人们对它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市场营销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商业银行应当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建立专门的中间业务部门开展中间业务,并且利用市场营销部门的数据进行市场预测,找准市场热点。其次,对客户按地域、层次进行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对发达地区制定高起点、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用高质量的服务在竞争中取胜;对发展中地区开发中级产品,使中间业务操作方便化、设备适用化;对于落后地区,可以开展理财等初级中间业务。最后,采用现代化、多层次、全方位的营销模式。例如广告营销、网络营销、人员营销等,在广大客户心中营造良好的银行形象。

四、结语

作为目前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中间业务因其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无需占用自有资金、没有资产风险、利息收入较大等优点,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比较成熟的发展。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低,经验不够,实际操作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正确认识中间业务,让其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姚先霞.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07(3)

篇8

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势在必行

(一)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受传统经济体制下经营惯性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比较简单,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依靠存贷规模的扩张,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存贷利差。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产品序列和服务水平都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随着国内金融环境持续发生深刻变革,直接融资加快发展,金融脱媒化的冲击,防范和规避市场风险的压力日益增大,原有的这种比较简单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明显难以适应,推进经营转型与再造势在必行。

(二)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问题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发展模式正面临困境。如果任由信贷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将继续占用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难以满足监管要求,而且单纯以信贷资产作为主要盈利来源并不能有效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以规模为主要特征的业务发展模式在严格的资本约束下已经难以为继, 突破资本困境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基于价值创造核心,调整经营战略及经营结构, 走一条低资本消耗、低风险、高价值的发展道路。

国有商业银行除了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外,其他业务品种相对较少,中间业务尚处在发展初期,尤其欠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贷款利息,无论是贷款规模受限还是利差收窄,都将直接危及经营安全和盈利获取,所以,国有商业银行亟待确立新的盈利模式,提高价值创造力,建立一种多元化协调发展的收益增长格局。

二、经营转型成功的关键――提高价值创造力

银行体系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将决定性地影响着宏观经济的效益和微观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能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作出一个很好的判断,而且对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创造力的核心

要实现经营转型的成功,必须突破现有的市场边界和业务边界,强力地推进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才能提升传统业务价值,以较少的资本获得同样甚至更大的价值,最终实现股东、客户、员工价值的共同飞跃。

从国内外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来看,衡量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核心指标是银行的经营绩效。影响银行业的整体绩效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市场竞争带来的银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将促使商业银行在有效竞争环境下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二是银行资本结构的改善,国外先进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商业银行完善的资本结构将促进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价值创造的方向和原则

1.必须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

伴随着银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日益刚性化,而商业银行面临着因盈利能力较低难以依靠内部积累补充资本金和难以从外部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尴尬。必须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追求发展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真正形成质量效益型的增长。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把风险资产控制在与经济资本相适应的恰当比例范围内。

2.坚持以结构优化为重点。

要实现经营方式根本转变的核心是:大力倡导学习和运用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金融资源的配置满足“以定位市场为基本导向、以目标客户为关注焦点、以资金安全为根本保障、以经营效益为关键指标”的要求,推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区域结构、人员结构的优化,提高发展的总体效益。

3.坚持以整体推进和重点扶持为手段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而产生资产、负债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理财顾问、财富管理等服务而开展中间业务,要实现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最大程度挖掘客户价值,就必须实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整体推进、统筹发展。

(三)价值创造的路径选择

通过信贷业务、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的转型,推动盈利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价值创造力的提高。首先是信贷业务转型,促进个人业务的发展,小企业业务的发展;其次中间业务收入、电子银行业务、销售业务等多个新兴增长点;在负债结构方面,吸收低成本存款,同时,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发展销售、委托贷款等业务,将部分负债业务转化为中间业务收入,在提高资金收益的同时,也为客户创造价值。

三、基于价值创造的经营转型切入点探讨

1.探索私人银行起步

据统计资料显示,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左右,远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2007年3月中国银行推出私人银行,标志着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起步。目前,工行、中信、交行、招行等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立私人银行。在今年信贷紧缩的政策背景下,信贷业务能带来的利息收入已经有限,在利润回报的压力下,发展针对个人的高端理财业务、针对企业现金管理等综合服务赚取更多利润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银行业已经尝到高端战略的甜头:交行2007年年报披露,交行个人中高端客户管理数突破100万,销售和管理的个人资产规模达到3000亿元,占比例5%的中高端个人客户贡献了75%的业务量。

2.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中间业务

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业务品种不断丰富,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效益贡献逐年提高,各个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机构网络、客户资源和信息渠道,对一些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进行了探索:

(1)项目融资服务。协助项目发起人完成项目的研究、组织和评估,设计项目结构和融资方案,通过发行债券、基金、股票或拆借、拍卖、抵押贷款等形式组织项目投资所需的资金融通。

(2)企业财务顾问。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在网络、资金、信息、人才和客户群方面的优势,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和资金流向,围绕资金融通、税务安排、战略顾问、组织变革等方面开展综合的财务顾问业务。

(3)信托理财产品。根据客户的融资需求,为客户安排资质优良的信托公司,设立资金信托,发行信托受益凭证筹措资金,并将所筹资金向客户发放信托贷款。

(4)投资咨询和投资中介服务。发挥代客理财业务优势,为客户财务管理,提供各种金融及经济信息咨询。同时,还可从事境内外资金和项目的中介业务,协助企业确定投资方向,寻找投资目标和合作方。

3.加强客户结构调整

客户结构是银行经营战略的基础,只有客户结构调整到位,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才能落到实处,国际经验和国内发展现实表明,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其固有的灵活性、适应性与创造性,中小企业客户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是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国有商业银行首先要发现和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解决好客户定位和市场定位问题,其关键是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状况的中小企业客户的标准,整合信息资源,挖掘优质中小企业客户。

4.加快电子化渠道建设

银行的电子渠道模式,主要指采用网上银行、自动柜员机、智能卡及POS等多种现代电子化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电子渠道的整合与提升不仅意味着银行功能的转变,更意味着发展空间的极大拓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渠道建设已有所起步,现阶段仍处于满足客户需求和分流客户,亏损现象比较普遍。电子渠道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随着网点渠道改良的基本实现,成功实现业务分流,赋予转型网点新的服务功能和营销职责;二是做大做强网上银行业务,逐步实现盈利。网上银行作为电子渠道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向,有效地整合了各种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并将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产品与服务,为银行带来更强的竞争力。

四、结语

为了适应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走出一条资本节约化的经营转型之路,将中间业务打造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手段之一,努力推动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赢得中间业务价值创造力的比较优势。提高价值创造力,实现获利性增长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篇9

关键词:经济资本;银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1-0064-03

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受诸多风险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的风险,往往会有不同的度量方法。如信用风险采取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VaR方法,市场风险采用标准差、贝塔系数(β)、久期、VaR、情景分析等方法,操作风险则采用极值评估理论。作比较可得出: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适用于针对某类风险的度量,缺乏一致性。但商业银行面临风险日益复杂化,为了节约管理成本,需找到一种具备一致性的度量方法。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经济资本”度量方法,在阐述其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资本该如何进行计算和分配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和未来改进方向。

一、经济资本概念及作用

(一)经济资本定义

经济资本又称为风险资本(Capital for Risk),被视为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和商业风险在内的所有风险度量的“共同货币”。它是银行为了弥补风险而应保有的资本,用来抵御银行因风险活动而产生的非预期经济损失(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08)。定义中强调非预期损失,笔者的观点是预期损失应归类为“风险成本”,而非预期损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需要有银行资本加以抵御和消化。正因为损失的非预期性,所以经济资本只是一种虚拟的资本,只是“计算出来的数字”,而非法律意义上的资本。

(二)与经济资本相关的其他资本概念

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资本概念,这三种资本不能等同。首先,账面资本是银行实际拥有账面资金,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和附属银行债。监管资本则是为了应付监管需要而必备的最低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便是这种意义上的资本。另外,数值上经济资本应不超过监管资本但又不可低于账面资本。如果超过监管资本,说明银行面临意外损失的风险超过了其承受能力(监管资本),银行此时必须采取措施增加权益资本。相反,如果经济资本低于账面资本则极有可能危及商业银行的安全运作。

(三)经济资本的主要作用

1.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银行考核绩效表现时,需要了解经营成果的取得是以何种风险代价,将这些风险折算为成本,再与所取得的收益对照比较,这样才能科学地衡量一种产品、一个单位直至每个员工的业绩表现,从而精确体现出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经济资本在绩效考核中的功能可以借助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指标得以实现,只有当各业务部门RAROC相同,经济资本配置才能达到最优化,否则,RAROC低的部门就必须改善自己的经营水平,这样既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2.经济资本可以用来进行贷款决策。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中,商业银行随意性比较大,由此给出的定价水平难以反映借款人的风险状况,不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衡量定价方法是否科学的标准一般是考察贷款价格是否充分体现其承担的风险因素,而基于经济资本的RAROC贷款定价模型能够让定价过程变得更为科学。这主要是因为RAROC模型能够将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业务的经营成本(包括经营费用、资金成本)和贷款预期损失及经济资本底线回报要求整合到一起,得出决定贷款利率的约束条件:r×A-i×D-OC×A-EL×A±M≥R×EC。其中,r为贷款利率,A为贷款规模,D为贷款占有的债务资金(一般情况下A=D),OC为经营成本率,EL为预期损失率,M为与贷款相关的其他收入或支出,EC为占有经济资本,R为经济资本底线回报率。满足这个约束条件的贷款利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至少能保障其不因贷款而蒙受经济损失,从而实现贷款利率和风险之间的配比,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的贷款决策。

3.经济资本可用于调节银行资产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巨大,其产生的收益却不与之呈正相关性。笔者认为,这与银行的信贷资产大量流向风险性较高行业(如房地产),造成资产结构不合理关系紧密。经济资本的引入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形,受限于给定经济资本量和利润指标的约束,银行业务部门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途径是调整客户结构或产品结构,将信贷资产更多地投向经济资本占有少收益却较高的业务。随之业务部门就会自觉地追求优质客户或发展优质业务,在这种行为的引导下,银行资产结构将得到有效改善。2004年广西银监局课题组对建设银行广西分行的调查研究恰证实了此结论。[1]研究报告指出,建行广西分行围绕经济资本占有系数定位其产品和市场,将信贷资产重点投向信用等级高的垄断性、基础性行业,同时从信用等级BBB级以下的客户中退出,大幅度减少对经济资本分配系很高的房地产业的信贷投放规模。经济资本引导下的经营管理决策,使该行整体收益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经济资本调节银行资产结构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二、经济资本的计算和分配

(一)经济资本的计算

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损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2]其中,预期损失由大数定律计算得出,银行据此计提拨备。异常损失发生概率极低,但损失巨大,银行只能通过极端情景假设进行测试。非预期损失介于两者之间,银行可对其发生概率和损失进行量化,据此计算最低防御资本即经济资本(见图1)。

图1 银行潜在损失概率分布图

因此,要计算各种风险的经济资本,关键在于计算非预期损失的大小。如果是单笔业务单种风险,这时的经济资本计算较为简便。非预期损失可以通过简单系数法或资产变动法计算得到,得到该数据后,只需将经济资本看成是非预期损失的一个倍数即EC=M×UL,其中EC为待求的经济资本,M为经济资本乘数。

(二)经济资本的分配

如果商业银行只做单笔业务,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经济资本不存在如何分配的问题,但这种假设显然是不符现实的。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是多元化的,其如何为不同业务分配经济资本,笔者认为,可以参考的分配方法主要有比例分配、差额分配和协方差分配法三种。

假设商业银行业务组合中涵盖了n笔损失属于随机变量的子业务,分别为 ,各子业务经济资本分配比例为 : :……… ,则子业务i所需分配的经济资本EC( )=EC( )× 。

在比例分配法下,由于是以Ri作为分配的基础,所以最终应分配的经济资本与上式完全一致。在差额分配法下的处理过程略有不同,它是将某一子业务缺失后的经济资本差额作为应该分配的经济资本的绝对量,即所需分配经济资本==EC( )-EC( )。利用协方差分配法时则是按子业务与整个业务组合相关程度来分配经济资本,所需分配经济资本=EC( )- 。其中,分母为业务组合标准差,分子为i业务与业务组合的协方差。

三、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的实践

目前,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已开始尝试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如建设银行2007年推出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案是,用VAR方法计量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基于风险暴露、客户的违约概率、债项的违约损失率等风险要素来计量每一个交易或每一类业务占用的经济资本,然后自下而上汇总,在考虑资产相关性的基础上,计量出整个资产组合的经济资本,再自上而下将经济资本配置到各产品及各业务条线。

中国银行于2004年引入经济资本概念,对各分行经济资本计量对象主要涵盖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已纳入其信贷管理流程。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于2005年初和2006年实行经济资本配置方案,农业银行以现有信息系统的统计项目为基础进行了业务分类,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规定的风险权重,结合该行实际资产分布状况,对每类资产确定不同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在各类业务中进行配置。工商银行则是采用系数法计量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经济资本。与此同时,以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转变传统战略管理手段的必要性,从而陆续将经济资本概念引入经营考核管理中。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改进方向

经济资本管理理念虽然已引起了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但毕竟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基础数据获取渠道、质量问题是影响经济资本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国内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仍存在不少瓶颈,对此进行简化处理是现阶段的无奈选择。但是这种做法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可持续性非常不利,为了更好地体现经济资本管理的优势,笔者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进一步提高评级覆盖率

目前,由于评级办法不能覆盖全部客户,中小企业、项目法人等尚不能计算违约概率,同时很多客户尚未进行评级,因而国内商业银行对客户评级覆盖率整体仍不高仅60%左右。商业银行因此可能无法提供基于不同违约概率的客户评级数据,这会直接影响所计算经济资本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在未来经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评级覆盖率以获取丰富的数据将是改进的第一步。

(二)加速调整业务结构,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

为更好发挥经济资本在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方面的职能,国内商业银行应根据各个机构、部门和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调整业务结构。对回报率和价值创造较高的部门和业务,应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而对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贡献的,则应采取限制和收缩政策以避免进一步的价值损失。

(三)继续强化资本约束意识,推动业务规模发展

经济资本管理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一方面,通过经济资本配置程序,将经济资本从低效率使用者转向高效率使用者,另一方面,资本约束意识的增强得以让银行能够在尽可能少占有经济资本的前提下增加经营效益,从而推动业务规模的合理发展。由于中间业务不分配经济资本,个人银行业务因风险较低而分配少量经济资本,所以这些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相对较高,应成为银行致力发展的新亮点。

(四)优化违约损失率(LGD)模型

国内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模型中的LGD大多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初级法所给出的标准数,但从整体计算结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这主要是因为LGD总体分布呈现出双峰特征,而且不同的担保方式有着不同的分布。与此同时,构造准确的LGD模型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国内部分商业银行不仅缺乏损失数据,很多基础数据如抵押物价值、回收成本等数据也不够准确,甚至缺失。因此,为实现准确计量风险目标,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快进度优化违约概率模型并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

(五)不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加快内部评级模型开发进度

内部评级法中的初级法要求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而高级法要求具备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显然,目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建立高级计量模型所需的数据基础,对新巴赛尔资本协议中提到的很多内部评级方法和风险计量模型,我国商业银行也不完全具备实施条件。所以,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提高评级覆盖率和准确性,加快进度开发各类适用的内部评级模型。■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资本管理涉及 金融 产品布局、资源优化配置、风险合理规避和经营回报最大化等诸多层面,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是完善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业务持续 发展 的有效约束工具。本文从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质内容入手,积极探讨如何有效构建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1 经济资本管理的内涵 

 

2007年开始逐步实施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三大支柱构成;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要达到两大目标,即提高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和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准。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监管当局以银行内部测算的“经济资本”作为监管资本的基础。 

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它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是“算出来的”的数字,在数额上与非预期损失相等,它是风险资本和商誉之和,忽略商誉,经济资本则等同于风险资本,它是信用风险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非预期损失和操作风险非预期损失之和。 

对经济资本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是经济资本反映的是风险,主要揭示银行非预期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通常在既定的置信区间和一定期限内进行考虑;二是经济资本或者说非预期损失大部分时间小于预期损失;三是预期损失通过定价和损失准备金提留来弥补,非预期损失一旦发生则由银行资本来抵御的,银行资本是经济资本的“准备”;四是经济资本成本一般不予考虑,但当非预期损失发生而需用资本去抵偿时,考虑经济资本成本就有意义了,它和用于抵偿的银行资本成本相一致;五是经济资本是银行确定风险边界的基础,以此为基础确定的风险边界,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充分考虑了业务发展和资产扩张。 

总之,经济资本是一个新出现的统计学概念。它是描述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上,一定时间内,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计损失所需要的资本。它是根据资产的风险程度 计算 出来的,计算前提是银行风险的模型化和量化。经济资本的重要特点就是:它是指所“需要的”资本,“应该有”多少资本,而不是银行实实在在已经拥有的资本。 

 

2 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法定资本管理是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经济资本管理是在法定资本管理充分实施基础上的发展。在做好法定资本管理的基础上,清醒地分析和认识现状,确定合适的资本管理方法,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合理选择。旧协议提供了测量资本的简易方法,即标准法:资本=∑(资产×风险权重)×最低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这一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不高,为银行业提供了一个统一衡量风险的标准,并将测量结果从 法律 的角度定义为“监管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法定资本的计算按照监管机构设置的参数来计算,无法有效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特点,虽然新协议的“标准法”有所改善,但风险敏感度仍较低。经济资本的计算以“内部评级法”为基础,大大提高了风险敏感度。如经济资本可以根据复杂程度不同,对风险敏感性不同的风险资产进行不同的计算;允许银行选择用内部违约经验数据与外部数据配对的方法预测风险因素;认可风险缓释手段更多样化,承认信用风险衍生工具等。 

从以上描述看,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在计算方法和风险敏感度方面有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隐含着对银行的不同管理要求。

首先,经济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流程有不同的要求。经济资本管理要求用量化技术精确测算现有资产将来一段时间的非预期损失,据此衡量业务的风险成本和股东价值增值能力。贷款决策前,管理层要先确定可接受的客户违约率上限、授信业务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利润率(raroc)的下限等。如整体资产经营结果不能产生正经济利润,股东价值增值难以达到,就需要通过降低客户违约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敞口偏离预期水平的幅度来降低经济资本成本。如无法降低经济资本成本,就要能够增加业务的净收益。法定资本管理没有前者精细,风险的衡量与控制和贷款分类在同一个维度进行。风险权重按监管当局的标准只分为四档:0%、10%、50%和100%(或新协议标准法按外部资信评级对应五档:0%、20%、50%、100%和150%),这比由客户违约率(pd)、授信工具的违约损失率(lgd)和贷款交易的违约敞口(ead)决定的风险权等进行衡量还要简单,在资本成本核算上也就相应简单了许多。 

其次, 经济 资本管理与法定资本管理对银行管理体制有不同的要求。经济资本的作用是帮助银行 计算 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和做到股东价值增值。为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各种模型工具得到合理使用,银行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和业务流程。经济资本计算所依靠的内部评级包括客户评级和授信条件评级两方面,据此可提供客户违约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敞口(ead)、预期损失率(el)和非预期损失率(ul)等指标,并将其应用到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所以,经济资本管理需要有效的 企业 管制、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配合。具体而言,需要强大而完善的it体系、信息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资产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相配合,才能确保经营策略受到股东价值增值的导向约束,且在短期规模增长和风险成本之间主动寻求平衡。而法定资本管理资本计算简单,风险敏感性较弱,对银行管理体制的要求不是很高,它可在现有it基础上,整合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通过拨备调整后的法定资本回报进行绩效考核,并据此实现法定资本限额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