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业的发展历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城市商业银行 转型发展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的能力和效率决定了整个经济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在增长能力,而资金利率则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所在。因此,利率市场化既是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先后完成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2012年6月以来,存贷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短期来看全面的利率市场化虽然还有一定的过程,但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经营区域一般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因而在全面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呈现出有别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征。

(一)市场定位不清晰,战略风险突出

2008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受较宽松的外部管理环境以及改制后灵活管理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3%,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9%。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过分追求规模增长,严重依赖于大客户、财政类机构客户取得规模与业务增长,而不重视风险管理与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业务。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但在实际经营中却没有专注于自身所在的细分市场,信贷投放普遍存在行业集中度高、单一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差异化、特色化程度偏低,战略优势不明显。

(二)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弱

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银行在资金价格上的垄断地位,利率的波动频率及波动区间更大。作为后起之秀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精细化程度低,在资产负债管理、定价管理等方面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一是“贷长借短”的经营特性及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少数领域,存贷款期限错配严重,期限管理的难度要高于其他银行;二是受制于物理网点布局、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的局限,难以有效组织低成本且稳定的存款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及人力资源储备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管理、信用评级管理、风险评估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足

利率管制放松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必将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收入来源和渠道较窄,严重依赖于传统信贷业务获取利润,利息收入占到全部业务收入的90%以上。利率市场化以后,单纯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盈利能力将受到考验。

(四)科技支撑能力弱,信息风险突出

面对利率市场化对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的科技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制于资本实力限制,信息科技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支持业务创新、业务发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较弱;二是没有明确的科技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归口管理职能较弱;三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涉及利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历史经验数据积累较少,即使建设了相应科技系统,也难以快速发挥积极作用。

二、利率市场条件下的经营策略分析

(一)强化战略定位,积极推动转型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正确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要明确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在推动转型发展的同时要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道路;其次,要改变“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模式,向注重资产质量、综合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最后,要结合自身的区位、细分市场、客户、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品和业务创新,形成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

(二)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全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核心能力。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把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即,从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制定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起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重点推进以信息科技系统为支撑的风险管理模型的建设工作,形成独立可靠的具备IT和数据管理系统支撑的风险计量、评估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金融产品定价、经济资本的计量。

(三)建立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

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产品定价机制是科学评价机构和员工绩效、优化资金运营效率的基础。全面的利率市场化后,每一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每一款产品的成本控制都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因此,城市商业应重点建立起科学的定价机制,以合理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为依据,科学衡量产品、客户的效益和价值贡献。同时,以资金成本的准确计量为基础,建立起可量化的和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银行的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改变传统盈利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自身业务发展转型,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变单纯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是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大力拓展零售业务,依靠零售业务风险分散、资本消耗少、综合效益好、成长性高的优势维持利润;二是积极拓展金融市场业务。通过提高债券市场、同业市场、票据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三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发展托管、、咨询等业务,努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四是积极调优客户结构。通过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紧密抓住园区、商圈、产业链等开展贸易金融创新,达到稳定资金流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

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保护下,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开展,存贷利差将进一步缩小,贷款质量的把控、利率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提高。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类、风险工具管理类等具有行业专长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尤为重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发展,全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方法。一是积极推进机制创新。通过营造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金融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发展轻资本占用业务,探索银证、银保、银信、银企等多种业务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银行同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服务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从服务的功能、质量、范围上下工夫,形成较强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形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四是要适时推进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探索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和创新,形成较强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其可能遭受的市场冲击将更大。城市商业银行应主动抓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特色。从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向小而专、小而精的经营模式转变,努力打造管理精细、风控灵活、盈利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吕学敏,田天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9(12).

[2]丁蕊,焦志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市场营销,2004(3):23-24.

[3]刘刚.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6,(10):150-152..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城市商业银行;改革

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了利率市场化在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自人世以来,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势在必行,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等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利率市场化: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风险因素的挑战。第一,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度,利率会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第二,利率市场化也将增大商业银行面临的客户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后,为了在竞争中吸引存款,银行往往会采用提高存款利率的方法,导致银行的资金平均成本提高。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高利差,且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业务较为单一,存贷款利差收入是主要的利润来源,被管制的利率一旦放开,金融机构存贷款的竞争将加剧。

在利率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经营理念、管理手段、业务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目前我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发达城市大小银行扎堆。利率市场化初期,各家银行为了揽储必然会争相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就最近的几次的央行降息来看.各家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的上浮了存款利率。其中五大行和邮储银行将1年以下(含1年)定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08倍。而城市商业银行均不约而同地将1年以下(含1年)定期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上浮到顶)。而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对贷款利率进行了相应的下浮。部分优质企业贷款利率下浮至基准利率的7折。由此可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将进一步收窄,盈利能力将面临重大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的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设立的城市信用社。近几年,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的高速增长。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商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家城商行的总资产、存贷规模、净利润逐年攀升,营业网点数量不断增加,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城商行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但是。城商行由于成立时间短、资产规模小、历史包袱沉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在风险管控、业务创新、资本实力、网点覆盖、硬件设施、人才储备、产品定价能力等方面较大中型商业银行依然有较大差距。一旦利率管制放开后,城商行为了揽储必然会围绕资金价格展开竞争,势必会相继提高存款利率,这样便会导致过高的融资成本;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这说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也将择机出台,而城商行的信用等级较大中型商业银行低.较高的存款保险金又会进一步提高城商行的融资成本。可见,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城商行必然会处于竞争劣势。因此,我国城商行应尽早做好预防冲击的准备,调整现有发展方式。

二、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

(1)有助于动态经济稳定,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为银行业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社会效益。由帕累托最优条件可知,越接近完全竞争,资源配置越有效率,而利率市场化正是将经济主体放入一个竞争环境中,引导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3)改变银行竞争方式,推动银行管理转型。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实现全方位的竞争,推动了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4)激发银行经营活力,加速金融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可以使商业银行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有效引导资金流向,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1、转型方向,准确定位,差异化转型

不同类型的银行应确立差异化定位、特色化经营的理念,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议价能力。并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制定有差异化的发展目标,如大银行向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小银行向专业化、社区化发展等等。

2、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做大中间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息差收窄、银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现行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中间业务创新能力强的银行,将在转型中占得先机。因此需要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我国在金融市场改革中金融市场的主导作用,创新发展各类中间业务。

3、客户结构.细分客户群体,稳定负债来源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应明确定位客户群,并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业务。大型银行可以除了在大客户方面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向有较高利差水平的中小企业业务领域拓展。

4、风险监管.增强危机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根据客户信用、贷款期限和流动性等风险因素,结合自身的存贷结构、风险管理能力、发展战略等,积极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准确度量各种风险,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实现从规避风险、管理风险向经营风险的转变。

5、经管模式。加强有效监管,转变经营理念

要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加强数字化服务系统与管理,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现在的商业银行都愿意将资金贷出给大型企业,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小企业这一重要客户群体,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资金借贷,在巩固大型企业的客户基础的同时大力开拓发展潜在的中小企业。

6、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创造良环境

第一,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督举报系统,对各种违规违法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治。第二,要积极推进银行业的各种鼓励性的政策方针的完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从政策上引导、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为银行业相关产品的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对于积极进行创新的企业和相关产品予以税务上的减收或免收和资金上的奖励,并积极促进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者的混业化经营,使三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及时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制约性的政策,对有利于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创新性金融产品进行推广。第四,要加强商业银行和各科技单位以及企业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以科技的发展带动金融的发展,金融电子产品的开发、银行业自动化服务的优化等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鼎,陈晓丹.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9).

篇3

【关键词】外资银行 动因 影响

引言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条件方面逐渐放宽,随着2006年12月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实现了零售银行业务,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抓住外资银行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保证促进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背景。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和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背景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是我国金融行业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和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使得外资银行逐渐开始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当中。

二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也是经济全球化局势下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逐渐进入到全球化的局势当中,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平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三是外资银行的进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然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本身就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经济组织,我国自2001年7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根据世贸组织WTO的协议,要求我国的银行业必须遵从WTO协议的六项基本原则的规定。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速度。

(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979年,我国首次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非营业代表处;198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南洋商业银行在经济特区深圳设立,自此,我国开始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特区设立外资分行;到1990年开始,允许设立外资银行分行的区域从经济特区拓宽到沿海开放城市。随着外资银行逐渐进入到我国金融市场当中,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行业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设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人民银行颁布了专门的关于中外合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设立管理方面的条例。第二阶段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到90年代的中后期。第三阶段自1997年开始到2001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发展已经到了调整的阶段。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发展的阶段。

(三)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特点。

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外资银行采取全局的观点,制定了长远的规划和目标,从而提高外资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发展,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设置地点和业务领域普遍比较集中,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我国沿海地区。三是外资银行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当中涉及到多个经济组织。四是中间业务是外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传统业务的比例相对较小。五是外资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充分的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图1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分布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

(二)动因分析模型的构建。

要分析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首先可以构建一个专门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动因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在这个模型当中,FBNUM表示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网点数量,ACSTFUN表示外资银行长短期贷款在我国银行业的所有资产中所占的比率,AEQUITY表示外资银行所有者的权益占我国银行业的比例。在这个模型当中,这三个变量就是作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程度衡量指标,是一个变量,除此之外,这个模型中的变量还包括了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INFL以及外资银行的在华直接投资金额FDI。

(二)动因分析的结果。

根据上述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对我国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分析。首先运用Eview3.1软件当中的Panel Data模块对我国这12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根据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和分析,并根据上述动因分析模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计算外资银行在这10年间进入我国的动因回归结果。我国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回归结果

根据动因分析模型对1994年到2004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分析,可以得知R2值在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值分别是0.94928和0.927556,F的值为43.69。然后在从表格的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以及F值中可以看出,先对回归计算和分析模型进行显著性的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分析1994年到2004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的选择与设定是正确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这10年间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分行的数量变化。采用最小二乘回归计算动因分析模型,其回归系数t统计的计量科以表明外资银行的回归系数t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下降,只有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动因回归的结果分析。

一方面,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得出,我国的GDP受到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分行的数量、外资银行的长短期存款、外资银行的股权这三个变量明显的影响,同时这三个变量也影响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从模型回归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速度越来越快,呈上升趋势,并且在这一阶段当中,外资银行把重点放在增长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潜力上,加快熟悉我国的市场,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他们的长远规划建立外资银行的经营体系。

另一方面,从模型回归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出FDI受到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分行数量、外资银行的长短期存款、外资银行的股权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也就说明了外资银行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时需要考虑外资银行在华的投资总额,即FDI。

最后一点,从模型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仅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为变量,进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模型进行分析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三、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又使得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由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增强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压力,外资银行的进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狼来了”的压力。与国内银行业相比,外资银行在资金、产品、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技术等方面都有国内银行业无法企及的优势,在巨大的外资银行的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国内银行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增强银行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我国的银行业逐渐改变原有的管理经营理念,我国的银行服务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逐渐缩小了我国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有效的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二是由于扩散效应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水平。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业逐渐从传统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从银行的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的国内银行业与大型的跨国银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外资银行进入我国能够给国内银行业带来新的金融产品、新型的技术和服务形式,加强国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等。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增强了外资银行技术水平的扩散,这种技术扩散效应能够显著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水平,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银行经营的效率,增强国内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三是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改变原有的银行经营制度,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过程中为我国的金融业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竞争环境,从而能够改变我国银行业的制度,降低经营的风险。

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一点是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显著增强。其次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的国内银行业的短期经营成本显著增加,导致我国银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第三点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下降。第四个是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政府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控制能力明显减弱。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措施和策略

要有效的利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降低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消极影响,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一方面,我国政府需要全面的、综合性的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可以从四点来考虑,一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能力,调整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二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三是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增强我国银行业和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我国需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国内银行业与外资银行之间的关系。一是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在市场竞争当中属于平等关系,因此需要我国银行在公平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我国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具有一定的合作关系,这个合作是建立在中外银行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中外银行的相互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最后一方面,是我国应着力完善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要积极构建和健全我国外资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国与外资银行的母国在银行经营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之间的联系,通过双方监管,加强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在我国整个金融业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文章首先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背景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构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对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我国银行的经营效率出发,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措施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徐璋勇,梁洁.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05).

[2]鲁明易.母国流动性危机与外资银行的贷款供给――基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09).

[3]刘彬,曾勇,张波,李强.市场特征、多期信贷竞争与外资银行进入模式[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34.

篇4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法律体制

一、德国金融体系概况

德国银行体系的构成:德国的银行按照从事的业务种类,分为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由于德国实行混业经营政策,故全能银行除可以从事典型的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业务等外,还可以经营有价证券、客户理财以及保险等业务。[1]

二、德国金融体系的变迁

1、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综合银行制度的酝酿。

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很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贸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断向外扩张,相对其他国家,德国的经济一蹶不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金融业的发展非常缓慢。进入19世纪后,还出现了主要经营区域性业务的地方银行。就金融行业来看,德国第一个外汇交易所在法兰克福成立,而银行业与产业资本逐渐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银行逐渐支配了证券市场,实现了银行交易所化。

2、二战后德国金融体系加以重建,得到回复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经济水平大大下滑,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剧增,整个金融体系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遭受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金融制度演进大幅度倒退,马克狂贬、信用体系接近崩溃。1957年7月26日“联邦银行法”生效。银行和企业都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双方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金融制度演进步人“自主”阶段,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其经济政策体系。这些事实都标志着德国金融体系已经成熟。

3、现代的德国金融制度

时至今日,德国金融制度仍然是一种以全能银行体系为主导的制度。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德国中小银行纷纷合并,大银行日益国际化以增强自身实力。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

三、 德国金融体系的优势

1、混业制度一直是德国一直坚持的金融制度。

从德国经验看,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具有其明显优势,可以减少摩擦成本,降低信息采集成本,改善信息质量,获得规模效益,也可以减少多重监管制度对金融创新的阻碍,提高监管效率和金融竞争力。[2]

2、德国金融业有较强的监管力量。

在德国,联邦银行、联邦金融监管局、联邦审计院以及其它机构各自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职责和定位都有相关的法律授权和明确的规定,有分工有合作,这既避免了职责交叉,减少了部门重叠带来的资源浪费,又防止了因职责划分不清晰所带来的部门间相互扯皮,提高了效率。同时,德国金融业又有较强的外部监管力量,有来自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也有来自社会的监督。

3、德国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健全。[3]

4、德国的商业银行是全能型银行。即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综合性的银行业务,即商业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存贷款、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业务间的多样化效应的好处。

四、德国金融制度演进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20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金融体制与行业不断完善健全,银行与企业的金融联系不断密切,各个行业的经济状况了不断改善,政府对整个经济金融体制的监管不断加强,通过分析研究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以下有益的借鉴:

1、完善金融体系的有关法律与政策法规。

总结分析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经济行情以及金融市场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一方面可以正确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监督金融市场的运作情况,防止不法事件的发生。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也要注意各项政策措施的连贯性和严谨性,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形势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做出努力。[4]

2、混业经济模式是大势所趋,要坚持混业经济模式。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采用混业经济模式,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德国的金融体系与市场,促进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维持经济市场的稳健发展。混业制度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制度,我们应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具体特点,银行与证券业相结合,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健发展,减少经济发展的风险。

3、加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监管。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树立广大公众对整个市场的信心,控制经济发展的风险,促进经济稳健持续增长。我国的国债管理体系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与西方国家的先进做法有很大差距。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加强国债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大国债品种和交易方式的创新力度,提高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永辉,赵晓峰. 德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 兹为•博迪和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篇5

任何银行的经营都会受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影响,而全球各地经济周期的趋同势头加快。

国际银行业和美欧日地区银行业20年发展历程充分表明,银行业的景气周期几乎重合于或者稍滞后于宏观经济的景气周期,而银行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只决定其受经济景气周期影响的强弱程度。例如,在1980年代末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中,78%的倒闭银行位于遭受经济衰退最严重的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农业银行所受的负面影响最大。同时,相对于资本和资产变动,银行的利润和不良资产状况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更为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经济周期的趋同势头加快。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还不深,各地区的经济周期并不完全重合。就在1980年代末美国银行业步履维艰的时候,日本银行业则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当1990年代中期,美国银行业处于复苏繁荣阶段的同时,法国银行业正因为经济衰退而陷入萧条。在此背景下,国际化战略成为各大银行分散经济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各地经济周期重叠的趋势亦日益明显,因此,不断提高银行自身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敏感度,坚持稳健经营、完善公司治理、健全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维持稳定经营、减小经济波动风险的关键。

银行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也因此成为泡沫经济的受害者。

首先,事实证明,泡沫经济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在于银行信用的盲目扩张。尤其在本币汇率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境内外资金加快流向境内房市、股市等市场,资产价格走高,在盈利压力和动力的双重刺激下,银行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房市、股市等市场的冲动放大,从而成为加快泡沫经济滋生的推手。以日本银行为例,在泡沫经济形成的初期,日本各大银行一方面对高涨的股价、地价和房价熟视无睹,将自有资金大量投入到股票及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放宽抵押贷款限制,大量发放抵押贷款,甚至允许以土地、股票等虚拟资产投机品作担保,提供再次贷款,客观上刺激了企业和个人投机,成为拉高资产价格的主要推手。

其次,泡沫经济的破灭将给银行带来致命打击。1990年日经指数开始下跌,房地产价格随后暴跌,泡沫经济破裂。股价暴跌致使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发新股扩充股本的能力削弱,其只能大幅收缩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因此骤降;房价的暴跌一方面使银行大量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劣变,另一方面以房地产为抵押的抵押品价格严重缩水,加剧了银行的资金紧张,同时投机者大量抛售股票和房屋导致股价、房价进一步下跌,企业和个人破产猛增,银行的不良资产迅速上升,信用级别亦骤降,破产倒闭风险加大。

可见,正如经济周期有上下波动风险,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泡沫堆积的风险加大,银行若丧失理性,必将成为泡沫经济破灭的最大受害者。

金融自由化进程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很大,稳步加快混业经营是大银行的唯一选择。

前述分析表明,美国的金融自由化给其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欧洲和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则总体上为其银行业带来了较多的发展机遇。除了监管层对金融自由化的总体进程和改革路径把握有所区别(我们在前文中已得出结论,监管层的政策取向和空间、政策引导和协调是决定银行经营的重要外生变量,目前普遍的共识是,金融自由化或市场化的进程中,监管层的干预至关重要,具体内容由于主要涉及监管层本身,在此不作详细分析),关键因素还在于银行自身能否牢牢把握住金融自由化或者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加快转型和改革,稳步推进自身的混业经营。尤其是对绝大多数排名国际前20强的大银行来说,混业经营几乎是其唯一的选择。1980年代以来,国际大银行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以提供涵盖各种金融业务品种和服务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站式”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

购并尤其是跨国购并已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近20年国际大银行变迁的分析表明,对规模经济效应十分突出的银行业来说,稳步扩大银行规模、提升银行业的集中度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大背景下,跨国购并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一个典型的反面例证是1990年代的意大利银行业,规模过小、数量过多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总体竞争力,因此没有一家意大利银行能够入选全球前20强。

银行业并购从大类来看,可以分为收购和合并两种。按兼并双方所属行业,银行并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横向并购,主要指银行之间的合并,包括大银行对中小银行的并购、中小银行之间的合并和大银行之间的合并,目的是减少业务的重复设置,优势互补,降低交易成本和营运成本,增强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纵向并购,主要指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是其他商业银行某项业务的收购,往往是并购银行的发展由于受到行业进入壁垒的限制,从而通过纵向并购来直接进入某个市场或开展某项业务,减少其在新环境下的市场调查、信息搜集及广告宣传等成本,并实现金融产品、服务的交叉销售,同时通过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的共享降低成本,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效应;三是混合并购,主要指银行对工商企业股权的收购,但其弊端在日本银行业的十年困境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暴露无疑,目前已较少采用。相比之下,19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横向并购主要由以前的“大银行吞并小银行”转变为“大银行与大银行之间的强强联合”,旨在迅速增强竞争力;纵向并购则越来越多地成为银行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有效途径,即银行通过纵向并购来控股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公司建立银行控股集团,形成综合经营平台。其二,合并代替收购成为银行业并购最主要的形式,主要原因是最近的合并几乎是强强自主联合,同时合并牵涉的法律问题较少。其三,并购策略由过去的恶意并购、强制并购为主转向主动合作和自然并购。这种并购不是以一方战胜另一方为主要特征,而是强调主动接触、充分酝酿、积极协商及认真筹备,强调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通过银行间的战略联盟,一方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和市场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分担成本与风险,集中资源优势,增强资产与业务品种的联系和契合力,将同类竞争演变为局部的内部联合。其四,跨国并购越来越多。在最近一轮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中,由于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并购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例如,美国银行业把跨国并购的区域重点放在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而欧洲的银行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则抓住有利时机,大举向美国和新兴市场进军。

国际银行业大规模并购导致全球金融机构数量减少,银行业集中度上升,这在全球前20家的大银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2000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20家大银行中,有12家是自1997年以来凭借并购为主要途径来迅速扩充规模的。

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980年代,无资本金约束的资产扩张曾是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模式,但此后多次的银行业危机表明,雄厚的资本金实力是银行防范风险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随着1988年《巴塞尔协议》及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资本充足率已成为国际银行业衡量银行经营稳健及对抗风险能力的主要指标,银行自身亦彻底摈弃了以往盲目扩张资产规模的发展模式,而将不断增加股本、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和降低营运成本作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从1990年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资本和资产数据变化中可看出,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建立在了以一级资本增长的基础上,两者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见图1)。总体上看,资产增长速度慢于资本增长速度,1990~2006年资本增长了3.06倍,快于资产2.72倍的增速。同时,资本变动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要明显快于资产变动亦说明了资本金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银行“脱媒”日益明显,加之大量行业外竞争者的进入加剧了传统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同时监管限制的放松亦拓展了银行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的业务结构调整加快,普遍将发展重心由批发银行转移到零售银行并加大了对非信贷业务的开拓,使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度不断增加。可以说,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收入已日益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盈利模式中的重要利润来源。

首先,零售业务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尤其在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时,收益能维持相对稳定,同时其与证券、保险及基金等多个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交叉互补性,业务创新的空间广阔。2005年,汇丰控股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已达到47.2%,花旗集团全球消费金融集团对整个集团的利润贡献度则高达53.2%。

其次,非利息收入具有高收益、高附加值、低成本及稳定性较强的特点,同时由于信托服务、共同基金销售、现金管理等非信贷业务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监管资本,从而允许银行可使用更高的财务杠杆,提高其单位风险和单位运营成本的利润。近年来,大部分国际先进银行的贷款资产比和贷存比两项指标稳步下降,而流动资产比呈稳步上升态势(见图2、3、4),主要原因是其大力发展了中间业务、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贷款和利息收入在总资产及总收入中的占比降低。仍以汇丰控股为例,经过10年的调整,其以信贷业务为主体、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经营格局已转变成以发展信贷业务、收费业务和投资业务并重的经营格局,2005年其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4.17%,非信贷资产占比高达63%。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国际银行业带来了广泛的投资机会和可观的投资收益,投资业务特别是对新兴市场股权投资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汇丰银行为例,1993年其对附属及联营公司投资为322亿港元,到2002年增至1107亿港元,投资资产占比则由1993年的15.9%稳步上升到38%,此间股权投资的收益率最高达5.38%,最低也达到3.22%,高于其2%~2.95%的平均信贷业务收益率。

对中资银行的主要启示

近年来,随着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07年的排名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名列第7、第9和第14位。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及各行自身加快改革创新,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尤其在近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断加快、境内股价总体呈攀升势头的背景下,加之股本结构因素,三大银行市值不断增长,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市值于2007年7月首度超过花旗成为全球第一。但前述近20年国际排名前20家大银行的变迁历程对中资银行的一大重要警示是,应冷静客观地看待市值排名上升,在充分利用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近20年来,出现在世界前20强之列的银行数不胜数,但始终走在世界银行前列的银行可谓少之又少。在短短几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领跑国际银行业比较容易,而如何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常青树”或是“百年老店”,成功经受住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的考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基于此,中资银行应客观看待市值排名迅速上升的内外客观因素,深刻总结国际银行业在20年变迁历程中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加强对经济周期变动的研究与把握,坚持稳健经营的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少周期性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国际排名前20家大银行20年的发展变迁路程充分表明,经济周期是影响银行经营的重要外生变量。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历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尤其是2002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景气期以来,投资出口需求持续走旺,消费增长稳中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提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稳步推进,2002~2006年均GDP增长率为10.14%,2007年前三季度又达11.5%的历史高位。虽然我国目前尚未经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衰退,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是其必然规律,同时中国尚不具备在经济衰退时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经验,尤其在当前美国次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增大的背景下,切实防范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性风险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因此,加强对经济周期变动的研究与把握,坚持稳健经营的科学发展观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中资银行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并强化对经济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密切跟踪经济金融运行走势并及时发现问题、提示风险,提高对监管层宏观调控的敏感度,有效地顺应其正确的政策引导;另一方面应时刻掌握好盈利增长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及时调整信用总量及行业投向和资产负债的利率与期限结构,加大转型力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周期性经济波动对银行经营的负面影响。

加快经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主动应对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

前述分析表明,金融自由化在给国际银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当前,中国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基准利率SHIBOR雏形初现,外汇存贷款利率基本放开,本币贷款利率已有10%的下浮空间,下一步将首先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直至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亦会逐步放松。随着利率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及利差收窄,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挑战,同时亦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为此,中资银行应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零售和非信贷业务,尤其抓住当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力拓展资产管理和相关的服务收费业务;同时应加快构建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利率定价体系,准确识别量化利率风险,并通过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

顺应“金融脱媒”的历史潮流,通过发展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综合化经营。

金融脱媒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花旗为代表的国际前20强银行近2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金融脱媒”从而挤占银行传统业务发展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这深刻表明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是互补而非互斥。因此,从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向提供传统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全能型综合经营模式转变,是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综合化经营的政策空间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基本框架亦初步显现。尤其是三大国有控股银行具备广泛的客户基础、机构网络,在综合经营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应尽早与证券、保险、基金、租赁及信托等机构合作,构建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加快机制变革和创新,加快发展投行等业务。

加大跨境购并力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国际前20强银行近20年的发展历程显示,跨国购并在银行国际化经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中资银行应采取以并购为主、申设机构为辅的战略;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应考虑从亚太新兴市场到欧美成熟市场逐步推进;在购并对象的选择上,宜注重业务的互补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从而推动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可喜的是,近年来,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跨境并购上屡有动作,下一步应高度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对被并购机构的发展定位、客户资源及其企业文化都需要进行细致、有效整合;同时尽快建立境内外统一的系统平台,缩短购并整合的过渡期,以尽快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

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综合制度改革的跟踪研究,防范汇率风险,并主动顺应监管层的调控取向,防止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经济金融泡沫的堆积。

首先,中资银行应牢固树立本外币一体化观念,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跟踪研究,高度关注综合改革进程及其对自身带来的影响,全面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并加强对外汇资本金的保值管理。同时,为防止重蹈日本银行业在本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滋生而导致银行受损的覆辙,中资银行除了坚持稳健经营、不做助长资产价格泡沫的推手,还应主动顺应监管层的调控取向,切实执行相关政策,加强真实性审核,防止境外短期投机资金通过银行渠道流入境内。

未雨绸缪,注重总结、学习国际排名前20强银行近20年来应对银行业危机的经验。

我国至今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金融体系尤其是资本项下的资本流动并未全面对外开放,但开放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中国银行业需要更多的智慧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复杂的动荡局面。鉴此,加强对国际银行业沉浮变迁走势及其原因的研究,尤其是总结国际排名前20强银行近20年来应对银行业危机的经验,显得十分必要。从我们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提高应变能力,及早采取补救措施,提高坏账准备金,并严格审查及调整信用投放;二是削减成本,裁减雇员;三是积极实行业务重组,缩减非核心、非优势及高风险业务,集中力量壮大核心业务;四是寻找机遇,由消极防御战略适时转为积极进取战略。例如,利用可靠的品牌信誉来积极吸纳存款,购并有价值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抓住大量资金在不同金融工具、不同币种间频繁转移带来的盈利机会,为企业提供重组服务等。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息技术 创新

金融创新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世界金融体制、各国金融宏观调节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全球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美理迪安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而金融业用于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将以每年17.7 %的高速度增长,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占全部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由此可见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仅促使银行的服务创新不断跃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如今的银行正不断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不断走向虚拟,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需求、业务软件、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水平,将越来越决定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

一、银行业务创新

银行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产品定义为“能够提供给市场,引起人们注意, 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服务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若没有产品,所谓服务就是空谈。但是有了好产品服务却跟不上,市场份额也难以扩大。在很多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项或数项金融服务,而某一项金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种银行产品之中。因此,在许多场合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银行业务。

1、银行业务的特征。银行业务主要属于服务性产品的范畴,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无形性。客户在消费或投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之前,这种产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感觉到它的质量和价值。银行产品的无形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品牌和信誉的价值。

(2)整体性。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种或数种服务,而某一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项产品之中。所以说有时银行所提供的实际物质服务不变,但其可能会因营业网点的不同或客户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银行业务只有在整个产品体系中与其它产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易逝性。银行业务不涉及制造,贮存和运送的过程。只在提供给顾客时才发生,产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银行产品大多数为无形产品,无法申请专利,因此银行新开发的产品容易被其他银行所仿效,产品创新者无法有效地保护其产品的特权。常用的价格竞争以及其它营销手段也很容易为其他金融机构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时间较短。

(5)增值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出售产品尤其是贷款和信用,实际上是货币和银行品牌使用权的“出租”。它要求客户不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续费,还要求货币和信用在约定期限后安全偿还。因此,和一般企业实现销售即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不同的是,银行卖出了产品就买入了风险,这是银行产品区别其它产品的显著特点。

2、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根据银行经营的业务分类,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债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 年代,其创新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及货币市场存单等。

(2)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消费信用、住宅抵押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贷款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增强了竞争力。

(4)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与金融的融合,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具有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联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所谓大集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虽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实质就是数据的集中和系统、应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够对金融业务进行即时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业务的大规模、低成本扩张。数据大集中使银行业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能为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

在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脱机批处理阶段。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以提高银行账务处理效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使银行账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阶段是联机实时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大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银行开始通过联机实时交易实现异地的通存通兑,出现了ATM、POS机等新型自助服务渠道,使银行业务迅速超出传统的存、贷、汇范畴,金融的服务、产品和渠道创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第三阶段是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数据库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户信息分析,同时推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和产品。初步建立了电子银行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产品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4、第四阶段是银行业务虚拟化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国外先进同业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对银行服务渠道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以提供虚拟化、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国外发达国家也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

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应用,还表现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与电子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整合。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从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创新品种的背后都有技术因素的有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也是银行高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历史,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金融业务创新。

1、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银行业创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2、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的间接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银行只需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地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以后的柜台上可以享受保险、证券、基金的服务。从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网上银行看,它已经成为了“一站购足”的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服务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为银行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以网络银行为例,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地域跨度大,传统的大众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发现重要的客户,并细分服务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

4、由信息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银行集中各式各样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向社会,从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和资金的运动,以实现金融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注:本文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研青年项目,基金项目编号2008YQ24。)

【参考文献】

[1] 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2] 张卫:90年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对金融效率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0(12).

[3] 杨均:浅析银行产品的软开发[J].武汉金融,2000(10).

篇7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鉴于银行业在一国经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业本身所固有的高风险性、银行破产将产生的重大影响,对银行业的监管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的核心所在。银行监管的内容涵盖了对市场准入、资产质量、内部控制、市场退出的监管,此外还包括银行准备金监管、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和资本充足率监管等内容。其中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各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进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问题。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从巴塞尔协议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角度作为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研究的切入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避免大而全的泛泛之谈;第二,全面分析“新资本监管标准”对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三,根据2011年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新资本监管标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含义。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涵义及其标准的确立

(1)资本充足率监管涵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就是指一国监管当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及其计算方法、资本充足比例要求以及当商业银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后的相应惩罚措施进行规定,从而对整个银行业进行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主要监管手段的一种监督管理机制。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具有极强的脆弱性和内在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资本便像一个“承担未来不确定损失的缓冲器”,为存款人和债权人提供了这种担保。(2)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的确立。对于存款人和银行监管当局而言,银行持有的资本充足率越高越好,因为银行持有很高的资本,将大大降低银行经营的风险;而对银行家和股东们来说,资本充足率不应过高,如果银行自有资本过高,财务杠杆比率会降低,不利于每股收益的提升,最终影响银行的利润。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或程度必须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和水平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监管收益、最小化监管成本,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并不一定硬要照搬巴塞尔资本协议所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比率,而是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确定在一个恰当范围内。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的发展——以巴塞尔协议为线索

(1)巴塞尔资本协议Ⅰ。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Ⅰ明确了银行资本的定义、银行各项资产的风险权重以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从此,各国银行监管当局开始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提上日程并日益重视起来,其对银行的监管也由表内扩展到表外。协议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资本的组成;二是风险加权制;三是目标标准比率。银行资本被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对附属资本的要求明确规定不得超过全部银行资本的50%,其中一般准备金不得超过风险资产的1.25%,特殊情况下可达到2%。在面临信用风险方面,协议根据信用风险的大小将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划分为五大类,其对应不同的风险权数分别为0%、10%、20%、50%和100%。(2)巴塞尔资本协议Ⅱ。2006年12月底开始正式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Ⅱ(又称新资本协议)。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出了不同的衡量方法。依据银行自身的风险评估或国际性评级机构的评定结果来确定风险权重,基本上消除了国别歧视,有利于创造公平的国际融资环境。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重点解决银行作为利益最大化主体而有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第三支柱:市场约束。市场约束是资本、监管要求的有效补充,强调以推进信息披露来保证市场对银行的约束效果。(3)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唤起全球金融监管的新一轮改革,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国际银行资本监管改革。2010年9月12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举行,27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代表就银行体系资本要求达成最新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根据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及时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协议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该规定将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此外,协议规定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但低于7%标准的银行,应执行较为谨慎的利润留存政策。

三、新资本监管标准对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与交通银行并称为五大国有银行,它们的资产规模及信贷总量在我国银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们仅以这几家大型银行为代表来讨论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由于农业银行的数据缺失,图1只给出了其余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化趋势。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缺乏稳定性,其中除中国农业银行部分年份无法取得数据外,其他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截至2003年底均低于8%,其中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达到6.98%,中国工商银行最低,仅5.52%。而从2004年开始,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到2008年都已达到12%,远远超过国际监管要求的最低标准,即使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有所回落,资本充足率仍然超过了10%。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结构的构成极为单一,面临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国有银行资本主要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部分组成,我国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银行资本中占绝大多数的比重,而附属资本比率偏低,附属资本尚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二)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虽然目前我国五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已基本达到国际活跃银行12%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但这大部分是政府注资的结果,与银行业务的发展关系不大。而且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呈现起起落落趋势,稳定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金融风险。但从图2可以看出2011年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的“新资本监管标准”的提出与引入,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普遍提高,基本达到监管的要求,大大的增强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三)“新资本监管标准”对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

“新资本监管标准”按照国际可比性的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计算规则。一是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关于监管资本定义的新规定,审慎确定监管资本的构成,维护资本工具的质量,提升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二是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审慎计量风险加权资产。第一,重新确定了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权重体系,既体现审慎监管的内在要求,又兼顾国内银行的风险特征;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要求。第二,在市场风险方面,“新资本监管标准”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并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第三,“新资本监管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并适当提高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确保监管资本要求的审慎性。“新资本监管标准”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将资本管理纳入银行全面风险治理框架,资本规划应与银行发展战略相协调。“新资本监管标准”依据资本充足率水平不同,将商业银行划分为四大类,并规定了随着资本充足率水平下降,监管力度不断增强的一整套监管措施;“新资本监管标准”实施后,商业银行若不能达到最低资本要求,将被视为严重违规和重大风险事件,银监会将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新的分类标准符合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远高于最低资本要求的实际,标志着我国资本监管的重点将转向达到最低资本要求但未满足全部监管资本要求的商业银行。“新资本监管标准”还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标准,有助于强化市场约束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版权所有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意识的不断转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也随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其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个人信贷业务的市场规模以及发展前景使得众多商业银行纷纷在该领域展开厮杀,不过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还属于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其发展历程很短,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结果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领域的快速扩张放大了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在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风险控制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个人信贷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正在不断的考验着商业银行管理者的经营智慧。本文以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为写作主线,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在借鉴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有益的思考。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研究思路以及结构等三个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以及理论,重点对个人信贷业务的概念、个人信贷业务的特征、作用以及个人信贷风险理论等进行了论述总结。第三章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本章回顾了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并对目前个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成因进行了挖掘分析。第四章为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国际经验的借鉴,这一章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个人信贷风险的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数理分析,并从中提炼出来了一些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的经验。第五章为个人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讨论,在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个人信贷风险控制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从信用环境以及内部管理两个视角的具体策略。文章整个内容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根据这一思路进行相关内容的组织以及安排,力求做到文章结构的逻辑合理,内容完善。

 

关键词:个人信贷;风险控制;成因;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rising living standards and consumption consciousness,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lso shows the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its proportion 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business ris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ource of profit.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market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o many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field of the fighting started, but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in our country is a relatively new thing, its history is very short, the commercial bank has not formed a set of complete risk control system, the rapid expansion in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field amplified the personal credit risk,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cast a shadow on the. How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and risk control, 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in a certain range are constantly testing the commercial bank administrator management wisdom.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risk control as the main method of writing,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is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risk control, the hope can gi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has the beneficial thinking.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re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ideas and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related concept and theory, focusing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and the personal credit risk theor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umma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in China, and the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the risks and risk analysis of mining.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reference, this chapter of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reas of the credit risk analysis system of mathematics, and to refine out some worthy of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experience. The fifth chapter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 credit risk control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specific strategy of credit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of the two perspective. The whole content follows the problem, analysis problem and the specific idea to solve the problem, relevant content according to this train of thought,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reasonable, perfect.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业 金融 竞争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传统银行金融业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互联网具有“合作、平等、分享和开放”的特质,而不仅仅在于交易介质的不同。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传统银行业的业务更加的透明,并且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也更加便捷。理论上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电子商务、金融中介、在线理财产品等模式,凡是涉及到金融的互联网业务,都可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与发展

世界范围内最早使用在线支付服务的是美国的贝宝公司,贝宝在1998年12月设计出了个人对个人网络支付的模式。贝宝公司最初使用电子邮件来辨别用户身份,并且可以为客户提供资金转账的服务,避免了传统金融服务中的繁琐手续。随着美国网上购物网站eBay的兴起,贝宝公司开始转而为eBay公司提供在线支付。我国在2003年才出现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但是依托于我国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飞快。截止2014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了3.02亿,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突破了10万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盈利方式

我国的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是利差,在过去的十几年年,银行业凭借利差获得飞速发展。传统银行业的大部分价值都是大企业客户贡献的,小微企业贡献不大,并且风险和成本都较低的综合金融服务对传统银行业的盈利贡献也不是很大。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消费能力数据化,通过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筛选,客户划分更加的清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原本不被传统银行业看好的小微企业、青年用户和普通用户,成为了他们服务的主要人群。而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务更为方便,成本更低。

(二)支付中介功能

互联网支付在个人电脑和各种运动通讯设备基础上,通过通讯技术传输的货币信息进行结算,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这对银行业的根基形成了颠覆性的影响。随着支付宝等在线支付功能的强大,目前国内主流网站均支持其支付功能,在线支付可以为客户提供电信、水、电、气公共事业缴费。

三、基于SWOT模型环境传统银行业影响分析

(一)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的优势

我国传统银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仍然具有一些优势:首先是客户资源丰富,传统银行业目前具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基础和资金基础,这也是传统银行业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其次是安全性高,金融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安全性。我国的传统银行业一项重视安全风险,在长期的稳健经营理念的影响下,对网络金融安全风险服务投入了巨额资金,将发生安全风险的机率降低到趋近于“0”的程度。最后是系统稳定,传统银行业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方面也远远超过互联网金融公司,并且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有超过2万家营业网点,并且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两个数据中心。一旦遭受灾害或者战争等突发事件,另一个数据中心会马上接替其运营,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和各项数据不受影响。

(二)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的劣势

传统银行业虽然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进程缓慢,并且受到体制内外的约束,经常受到客户诟病。首先是传统银行业的系统操作不便,传统银行业为客户安全提供了众多安全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的程序和操作都很复杂,使得一些对电脑不是很了解的客户在安装安全产品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其次是系统集成度低,传统银行业务中,客户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办理不同的银行卡和信用卡,如果需要办理投资理财等业务,还需要增加联名账户而这些账户之间的集成度较低,给客户带来了诸多不便。最后是三流不一,电子商务的交易中,客户下订单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方便快捷的结算,并且在网购平台上可以实时查询物流进度,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完美融合。而传统的银行业显然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这“三流合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四、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应对策略

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应当对自身的业务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对服务渠道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来迎接新的挑战。第一,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传统的银行业在这些业务方面要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谋求互惠互利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传统银行业要巩固现有的客户资源,通过对客户需求分析,针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特点,重新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第二,要重视客户体验,传统银行业应当学习这种模式,提升客户的体验,更新银行卡等产品的设计。在银行信贷业务方面,传统银行业应当加快征信系统的建设,改变传统的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的贷款流程。第三,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数量明显下降,并且客户人群中的老、中、青客户群体也呈现出不同的金融需求和生活习惯。针对青年群体工作和生活的特点,延长地铁站、公交站等营业网点的营业时间,契合上班族的金融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前台快速营销,后台集中办理”等模式,结合营业网点的自助设备,引导客户使用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产品宣传和营销不能以“全面开花”为指导方针,应当以分层服务和精准营销为基本理念,通过物理渠道的优势,对服务渠道进行更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