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一、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的意义
1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这是因为劳动实践能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 、开展劳动素质教育能促进美育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是美学家的观点。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桔应、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视劳动教育是这样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般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长过份溺爱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因为干家务而脏着累着;有些家长由于自己年少时,受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书读得少,因而把自己想上学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宁愿自己多干些,也要给孩子腾出时间学习。在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为追求升学率,教师多注重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培养,文化成绩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师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在分数第一的思潮中,劳动教育被抛到九霄云外……这种种教育都导致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劳动或逃避或干不好,试想一个不爱劳动和不会劳动的人如何能面向未来。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长此以往,学生恐怕连生存的能力都要大大降低。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低段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可塑性强,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转贴于
二、开展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师要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低年级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如教材安排的"整理书包"、"削铅笔"、"叠被子等",都是很好的范例。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篇2
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结构的残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家庭残缺使教育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家庭教育功能,一方面可能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对子女情感淡漠。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孤独怪癖,一旦遇到挫折,无法找人倾诉,很容易走极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是母爱而在求学过程中遭受同伴的讥讽、排斥养成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弱、爱面子、逃避、好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个性。
在内心里他们渴望和正常家庭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外表却装作冷酷无情让人难以接近。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一般同龄伙伴要偏大,在他们求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同情。一旦被同学当作取笑的对象,或者他人不小心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报复对方,触犯法律。
二、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
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
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随着高校近几年的飞速扩招,高校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管理不到位、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没落到实处。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高等学校心理调查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较忽视贫困学生、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情绪丰富化、强烈化、心境化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都造成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人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遇有契机,很容易导致出现犯罪行为。
再次,为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使问题处理打大折扣。而长期有规无循,最终丧失威严,也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做出违纪行为。管理力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本为数不多的校纪处理,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使得他人从中受到警示。同时,由于教育目标追求功利,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方法评优,把一切管理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与分数挂钩,导致以利益相诱惑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的方法来实现。同时,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一些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也产生影响。
篇3
【关键词】中小学生; 消费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理论认为,目的和需要决定人的动机,有什么样的目的和需要,便会有什么样的行动。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已经成为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也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观念,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和有待规范的不良行为。例如一场生日聚会,要选在高级酒店、手机、衣服、日用品等非名牌不用等等,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建立,需要良好的引导。因此,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省营口市区所属中小学生共计230名。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为95.2%;其中有效问卷为209份,有效率为95.4%。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营口市中小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3.研究结果
(1)中小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高档商品在中小学生中的人均占有率、中小学生每月的人均消费水平调查显示,在营口地区的中小学生中,对于名牌服装等商品的人均占有率达到68%,其中城市高于农村;而中小学生月人均消费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名学生的月支出金额达到了家庭平均收入的30%多。其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人均消费水平及高档商品占有率要明显高于农村。
(2)中小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大约有52.51%的学生会存在从众心理,大约34.73%的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大约12.06%的学生认为高档商品会为自己带来优越感。
(3)中小学生消费教育的调查。针对中小学生消费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态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家庭认为,生活环境好了,给孩子多花点钱是应该的;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开设过针对消费观和理财观念的教育活动;而更有约72%以上的社会民众认为,“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花的,什么时候花,怎么花完全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
三、结论
1.目前营口地区中小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现象
2.价值观教育、消费教育及理财教育缺失是形成高消费现象的主要原因
(1)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是造成高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第一,从众心理。“流行”无处不在,在跟随“潮流”的过程中展示个性是支配他们消费的一种普遍心理。第二,攀比心理。在这种心态引导下,中小学生这种攀比消费的心理形成了不断膨胀的物质要求与尚未独立的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了心理发展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第三,虚荣心理。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怀有自我价值显示消费心理,希望通过对高档商品的拥有来显示其生活的优越感,获得别人的尊重,甚至妄想获得友情。
(2)大众传媒机构的误导和侵蚀。在现代社会里,各种媒体信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蜂拥而至的资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是乐于被他们所接纳的,但正是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类信息让他们应接不暇,从而难分良莠。
(3)家庭消费教育观念的误导。中小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子,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忆苦思甜”,不想让孩子“吃苦”,他们总是认为“既然给得起,那为什么不给孩子最好的?”因此,无法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消费要求。
(4)学校消费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因此,虽然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但中小学生学校教育中的消费教育也应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很多学校往往把目光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进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消费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意见与建议
中小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亲人之间的感情,给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带来负面效应,甚至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对中小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的消费观念是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消费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弘扬传统美德,将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有调查表明,在当代中小学生中,对传统美德的信奉下降最大的是“勤俭节约”,对中小学生加强节俭教育既是对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消费教育的继续。但是消费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合理便用零用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珍惜。学校更应当在广泛开展节俭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利用节俭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出行为训练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消费教育之中。
2.推行理财教育
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成人教条式的道德说教对他们来说过于空洞和抽象,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里,他们获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多,这使得其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明显得高,进而对约束性道德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以真实有效的理财教育和理财活动的开展,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就更能为中小学生所接受。
3.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合力,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要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绝不能单单只靠某一方的力量,这是需要学校、家庭和会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来共同完成。因此,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效果。
4. 干预作用由政府职能部门执行
面对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形式和信息来源,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无法时时刻刻为中小学生建立起“保护屏”。这就要求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担负起“过滤及净化”的职责,还孩子们一方晴空,切实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 2004
[2]尹世杰:关于消费教育的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消费经济2004(01)
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作用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冬日夜长声静,宜于读书运思。挑灯泛览偶有所得,如:知名诗论家、诗人兼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的名言“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放于当下语境有极强的启示意义。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便想起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心灵内涵,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对时代呼唤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本质不在于知识、技能、活动,而在于人格、气质、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实现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注意吸收新的人文知识,不加强自我修炼,人文素质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有哲学、语言、文学、音乐、艺术、历史、法律等,还有许多交叉,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都与人文素质水融。可以说人文素质如同人之血液,渗透在人的各个方面。只是有的人人文素质优秀,有的人人文素质低劣。一个人人文素质低劣或缺乏就像患了贫血症,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高素质。前者主要靠专业技能教育来达成,后者主要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准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1.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学习主动性不足,加之学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单一注重实践、轻理论,注重技术、轻人文的功利化现象,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明确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进行职业教育,反对职业教育演化为获得某种专门职业技能的手段的“工艺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立足个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具有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那么,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人文素养是后天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高职学生群体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对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最终提高人文素养,作用不言而喻。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外,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才能为将来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积聚正能量。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有责任,并且要大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它与起源于中世纪的“劳动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其中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则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不同思维方式的交叉与互补,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的十精神要求,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无疑迫切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基于人文理论知识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文化现象、关注热点、主要事件等等,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经验、思想、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得通过学校的阐述和引导,启迪大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获得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超越,最终形成一种内在的高尚精神。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
(1)注重利用显性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全面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了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在课堂上讲授人文课程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避免照本宣科,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融合起来,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将人文精神真正传递给每位学生。
篇5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应以就业为导向,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视实践,突出特色,统筹规划,优化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务件。
1造成此不利局面的相关因素
1.1传统教学模式思想的制约
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
(1)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为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片面强调和追求考试升学率、考证合格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2)“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考证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在现今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非但没有被先进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反而延缓了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
1:2教学权威部门管理不严
当前教学权威部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如今教学权威部门似乎在管理上出现了偏差,困难多、压力大、机构繁、管理杂,从某些方面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弱化了学校办学的特色。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例,当前职业证书市场存在4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1)缺乏规范,证出多门。各部门、机构推出的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证书的权威性难以判断。仅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目前就有教育部、劳动保障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10余类数十种认证,考试培训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2)报考资格随意降低。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
(3)认证内容不科学。一些机构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
(4)认证考试过程缺乏监督。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出现了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实质上是花钱买证。其根源在于职业资格管理权分散,各部门自行设立职业资格,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体系。
13工学结合成效差,校企合作力度小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表明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进人了更深层次、更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在此探索中,一部分学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收到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有相当部分学校固步徘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陈旧、模式单一。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观念,不主动与企业合作,与市场接轨。在认识上不到位,只是单一被动地与企业接触,结果往往是成效极差或是不了了之。
(2)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这种状况在当前较为突出,相关报道也屡见不鲜。学校为争取高就业率,索性与任何企业快速合作,抹杀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机会,压缩了本该牢固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时间。同时企业为得到廉价劳动力:也希望学校尽快提供相关资源支持。这样就促成了拔苗助长,导致了学生基本知识能力的缺失,进而限制了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和自身的竞争力。
(3)瞻前顾后,态度平淡。这种情形也广泛存在。因为合作就必须有风险,而国家也无相关法律条文规范,双方都有后顾之优。企业的不积极、学校的无奈正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企业实习顶岗期间是否能达到学校的要求.企业在学生到来期间利润的赢亏,在实质上都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
1.4课程设置分配的不合理
各学校都在积极尝试、不断探索,以寻求课程的改革方法,但要真正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却十分困难。
(1)培养目标不明确。过去办学的培养目标不甚明了,基本上是把高职教育作为比本科低一层次的理论学术型人才来培养的,在教学中偏理论、轻实际。虽然现在有所改变,但事实上理论课程仍唱主角。培养目标大都还停留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
(2)前瞻把握不深刻。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未做充分调查,对市场产业结构变化认识不清,有些则是闭门造车,决策盲目,对未来的预测性把握不足,甚至出现了人才培养的偏离。
(3)专业特色不突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交叉综合趋势比较突出,一项生产技术问题并不是某个单一技术就能解决的。但现今的课程设置大多是按原有学科体系来安排的,专业特色不突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的用不上,能够用的知识又学不到或学不透。最后导致的局面是:经济和社会急需大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只知理论而不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数量上看高职毕业生是多了,但适合企业生产一线的人才却没有增加。
1.5教学质最存在明显不足
(1)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取决于身体健康、内心平衡与环境和谐3个方面。教学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考核压力大,是造成教师精神压力大的重要原因。现在不少学校仍然以“合格率”、“就业率”、“考核达标率”为主要指挥棒,教师在此高压之下,很容易出现强迫症以及焦虑症。一旦教师在人际沟通、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机制,就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负荷沉重、教学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2)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但近年来的扩招使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给师资队伍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优秀教师数量严重缺乏、工作任务过重;②新进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一些学校为了弥补师资的不足,大量吸收应届毕业大学生,并不断加重教师工作量。由此产生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质量。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我国高职学生的主体,是高考成绩居于中间段的学生,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当然这与我国教育模式单一,过于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智能,而忽略其它智能开发有很大的关系,致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上明显不足。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新探索
2.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打破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每一个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工作者都无一例外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历史意义,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1)变传统教育为开放教育。当前形式下,在改革公立教育传统模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教育,改善资源环境,促进国际交流。提供相应政策扶持,鼓励优秀企业家投资办学,缓解国家教育成本压力。积极加强义务教育投人,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杜绝“教育产业化”。扩大国际教育交流,坚持自由开放教育,刺激教育制度创新。 (2)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最终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学生专业、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目前社会存在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倾向愈发严重。当然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求考试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能简单地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3)变淘汰教育为合格教育。合格教育,是一种成功式教育,在现今教育却被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东方早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王楠子,8年前,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这一事件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特定环境里的差生,同时也深刻揭示出国的部分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方向。
(4)变单一教育为多元教育。“因材施教”本是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但早已在单一化、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普遍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教育不能在单一的模式下长期运行,学校教育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社会认知环境、市场结构变化,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持续发展。
2.2加大管理,规范制度
要彻底改变中国教育管理的模式,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权威部门的各项制度标准和法律规范。标准和规范制定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只有树立“以标为导”、“以法为准”的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保障中国教育的良性、持续、有序发展。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对教育督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督导的任务和职责,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督导的地位。另一方面教育权威部门要抓紧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督导活动,深人调研,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协调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系统内外有关部门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
2.3灵活机动,重视实践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实践智慧的凝结。虽然众多高职院校已着手改进,但如何真正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需要寻求进一步的探索。
(1)要正确处理“工”和“学”的关系。正确区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的概念。要明确“工”是“学”的延伸,是“读”的深化,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生技能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实践教育贯穿到教学和实训的环节中去,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项目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z>要正确处理“校”和“企”的关系。要妥善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其次学校要积极和企业协商,不断完善学生实习补贴发放制度,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学校要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学生生产安全处理方面的协议。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学校要与企业积极合作、共谋发展、寻求双赢。学校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企业的目的是吸纳优秀人才获取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在与学校教学计划发生冲突时,双方应灵活机动,相互协调。
(3)要正确处理“供”和“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大学生择业仅限于自己所学和所喜爱的专业,而对于其它专业则是不闻不问,宁愿无所事事也不去干别的。大学毕业,表明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能适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2.4突出特色,合理调配
职业教育要持续快速稳固地发展,就必须积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合理调配、强化质量应做为其基木办学方向。学校不是一定要规模大,而在于特色和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实力和内涵。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它所拥有的一流学科也是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水平,也不是一味追求学科的“大而全”。此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和类属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也是多层次、多类型和多规格的,各个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也不应是一个模式,而应是各具特色、多样化、因校而异的发展模式。鉴于此,中国职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当选择具有自身特色与学科优势、规模适度与内涵发展的道路。也只有办出特色,高校办学才有前途。否则,没有特色的大学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2.5统筹规划,优化资源
各高校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人重要议程。
(1)大力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十一五”期间,围绕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人力度,确保预算内高等教育经常性事业经费拨款逐步增长,同时着力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坚持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兴办高等教育。
(2)学校自身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招生、教育培养、就业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促使大学生更深人地走向社会,到工厂、农村和社会各个领域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就业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
篇6
关键词:知行统一 外语专业 实践教学
一、前言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展个性,提倡人人参,培养合作精神。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外语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外语实践教学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实践教学应当包括课内理论教学之外的任何实验、实践类教学。换句话来说,“外语实践教学在总体上可以分为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外语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比如校内英语角活动、英语文化周活动、英语艺术节活动、读书报告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知行统一。
三、外语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将语言水平分为两个层面,即认知或学术语言水平以及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技巧。前者指语言学习者在缺少人际交流的语境中所达到的、在课堂练习或测试中以语言形式为中心使用的技巧;而后者则是指语言学习者人际思想交流的能力。后来卡明斯又提出了“弱语境”和“强语境”的理论观点。他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属于“弱语境”范畴,而人际间面对面的交际则属于“强语境”的范畴。相比之下,强语境能使学习者获得的语言技巧更直接、更有效一些。实际上,强语境就是指作为课堂教学之延伸和补充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因此,搞好外语教学,既要重视“弱语境”的课堂教学,更要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参加“强语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以获得更多更有用的语言输入,从而更有效地内化所学语言。为此,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定期开展层次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行了“三加一”的培养模式,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大举措。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做法
外语系一直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大大超出了培养计划规定的语言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三项课外教学活动。我们还采取了其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做法。
1.外语角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学习生活,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外教资源,每周定期的举办英语角和日语角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大胆开口讲外语,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彼此沟通。此项活动也有我系青年教学积极参加,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2.全真外语周活动
截止今年,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全真外语周”活动,此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语音大赛、歌曲大赛、演讲大赛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该活动参与者并不局限于外语系的学生,其他各系的同学也都踊跃参加。通过活动,同学们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好外语的信心。
3.外语小品比赛
为了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和交际能力,外语系每年都举办小品比赛,参加比赛的演员来自全校各系同学。他们表演的小品,有的是来自外国名著,有的甚至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原创的。这种活动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4.参加各种校外竞赛活动
组织本系或全校同学参加校外竞赛活动十分丰富。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北省高校外语演讲大赛、外研杯全国辩论赛、亚洲大学英语辩论赛、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等,显然,有的比赛的层次是很高的。我校选手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尤其是英语辩论赛,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作出了贡献。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以上可以看出,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也卓有成效,但还有不足之处。外语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数量上还偏少。不能满足我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的要求。今后要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争取再建立几个实习基地。
六、结束语
在2010年7月13日-14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和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必须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
[2]胡国洪.论外语实践教学三个环节的建设[J].成都大学学报,2008,(5).
篇7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素质;创业教育;创业人才;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3-0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热门选择。而另一方面,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越发紧迫起来。目前,国际上公认青年就业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发表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指出,中国青年人口的规模大,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到70%。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一、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人才”,要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要培养合格的创业人才,就不能忽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业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1. 创新精神是创业人才的核心特征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包括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事业心和责任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主要是培养一种解放思想、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推动作用的个性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要素。培养创业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成功意识、诚信意识,开拓创新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意识。
2. 创新能力是创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持久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成果的表达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的因素,它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创业教育的目标要素中,创业能力最为重要。创业能力是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贯穿学校教育各个方面。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首先,要加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如通过科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等,进行严谨的科研训练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熏陶;其次,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服务等。
3.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重在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并不是说非要大学本科生做出大的发明创造,而是要使学生初步体验科技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同时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实践可以包括创新性实验、选择或参与导师课题、科技竞赛、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等不同形式。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实践,创新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在实践中积累养成,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使学生证明和接受已有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还会发现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没有创新的实践,就不会产生创新人才,也不可能发现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创新文化的熏陶。所以,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气,同时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文化。为此,可以通过组织教育教学大讨论、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活动、宣展科技史和科学家事迹、举办高水平系列学术报告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教育。
二、应用型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应以开展“机会型创业”为教育导向
2002年的全球创业观察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项目根据创业动机的不同将创业活动分为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生存型创业是指出于生存目的不得不选择创业的一种创业形态,生存型创业的基本特征是把创业作为个人获得生存基本条件的一种选择。例如,老职工下岗失业、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从而选择独自创业或合伙创业,来获得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这就属于生存型创业。生存型创业常常会表现为自我雇佣的形式。机会型创业是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下进行的创业活动。机会型创业的基本特征是把创业作为个人更大发展的一种选择。从事机会型创业的人通常不会选择自我雇佣的形式,而是通常具有明确的创业梦想,进行了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通常会创办中小型企业。例如,政府工作人员或现有企业的员工拥有了某种新的专利、服务或产品,并策划了完善的创业计划书,辞职下海,创建新的企业,这种通常都属于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同属于创业活动的两个方面,其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般而言,机会型创业更容易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提供一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推进经济增长。但是正如俗话所说,“高风险高回报”,机会型创业的失败率也是相当之高,而且很可能就一败涂地,而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一点上,生存型创业的门槛就比较低,创业成功的概率很大,易于生存,而且生存型创业虽然就单体而言对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小,但是考虑到数量的因素,实际上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所以,通常对创业的选择往往是考虑到个人的因素而决定的。但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所培养的人才都是以高等技术型为主的,先天上就占有技术和实践上的优势,更容易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革新或者发明新的技术,从而比“研究型”和“学术型”高等院校的学生开展机会型创业有更高的成功率,这就奠定了应用型院校的“创业人才”培养应以开展“机会型创业”为教育导向的现实基础。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机会型创业”教育引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扩展专业知识,增加实习期限,善于抓住机遇。
机会型创业的关键就在于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善于观察,勇于实践,抓住机遇,许多实例表明,抓紧机遇就是创业成功的一半。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要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创业机遇,就必须具备能够发现机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专业上的知识扎实程度和实践的熟练能力。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安排之内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行业新闻、发展前景和最新动态。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后,通过这种扩展学习,必然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动性,从而为抓住创业机遇提供了主观条件。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将实习的比重扩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知识再牢固,也不如在实践中去体验和发现的效果好。学生可以利用长时间的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为抓住创业机遇提供了客观条件。
2. 钻研机会型创业的成功案例,选择好的创业项目
要想创业成功,好的创业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在创业活动开展之前,务必要选择优良的创业项目,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创业失败是必然的。在面对机会型创业的高失败率的时候,学生更应该慎重选择创业项目。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可以多举出成功的机会型创业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成功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从中获益。虽然就创业而言,在我国确实存在着无限的创业机会,但真正的、具有长期市场价值的创业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创业。没有任何技术壁垒的创业很容易被人模仿,获取超额利润的周期很短。成功的机会型创业者拥有技术创造力,他们创造了一个个新产品、新企业、新产业,开拓了一个个的市场,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让他们掘到了第一桶金,造就了他们的事业。
3. 开设“企业管理学”初级课程,培养运营管理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开设“企业管理学”初级课程,来培养创业人才的运营管理能力,主要是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一个健康的企业,需要的是保障和执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生产力,通过对生产要素和制度的合理组织,创造出利润最大化的财富。很多案例公司的创业者都是学生出身,他们缺少见习期,虽然经过十几年的磨炼,公司运营管理能力提高不少,但实际上是付出了很多的“学费”。伴随着创业企业的成长,公司的管理水平需同步提高,就像一个聪明和勇敢的孩子,成长中需要步步为营,才能茁壮成长。
三、借鉴高校“产学研”的实践,开创“产学研创”的崭新道路
中国的产学研实践起步比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校“产学研”的实践已经日益成熟。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出资、高校出人的方式共同创办研发中心,企业将高校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变为生产力,不仅可以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而且可以发掘技术人才,使大学真正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基地;而高校通过对新技术的转让和企业的资金支持,获取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能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借鉴高校“产学研”的成功经验,将创业人才作为主体,为创业人才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新技术或新服务的机遇、甚至是创业资金的支持,让创业人才真正走出理论的范畴,实实在在地开展自己的创业之路。当创业人才成功创业后,学校可以将之纳入到“产学研”的体系,不仅带动了新企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一条良性的“产学研创”发展之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个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适应高新企业的技术岗位,而且通过经验的积累,更可以进行技术的革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成立“实习和创业孵化基地”,一方面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使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快速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创业人才创业的平台,利用多方面的支持,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
四、结束语
总之,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高校而言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以理论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相对缺乏重视,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增加实习的比重;再如学生创业激情高昂,却没有物质基础支持,无法实现创业梦想,建议学校独自或联合企业共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平台和资金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立成.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
[2]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高等职业教育,2005(05).
[3]鲁凤宇.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篇8
关键词:惠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惠州学院是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新建的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2005在经管系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一般说来,像惠州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的“学术型”院校,而定位于应用型。近年来,惠州学院经管系物流管理专业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和创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1 应用型人才的特质及其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能利用这些理论来解决社会经济、工程实践和生产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实践性人才群体。即,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专业实践,能够运用专业理论阐释生产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以及内在机理,并能提出改善的建议。这种“应用”实质上有两个侧重点:一是着重于能力上的应用,而不是操作技能上的应用,强调在专业层面上与社会实践对接,而不是岗位层面上与社会实践对接。这是本科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区别。从这一要求出发,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来培养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二是理论上的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足够的专业基础理论,但是,进行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必须以应用为本,而不是以理论创新为目标,这一点又与研究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指出的是,应用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简单的教条照搬,它需要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完美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前者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两个要素;后者包括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保障措施等要素。
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理论基础宽厚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能型应用人才,它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应具备综合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型知识;在能力的培养上更强调复合能力,既要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包括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在素质锻炼上应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合格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和较高的专业素养。
2 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培养目标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坚持适应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三大原则,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为了紧跟社会需求,我们主要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来实现这一目的。物流管理开设了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两个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开设了一组面向应用的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应用能力。
(3)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灵活性。具体地说,就是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任意选修课”等五级平台,在平台上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了3~4门专业课程。平台课程保持相对稳定,专业模块可根据学科及物流业发展趋势做动态调整。
(4)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加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衔接。
(5)将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学术研究、技能竞赛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旨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除增设技能拓展学分外,着力开展学科与专业竞赛活动、专题讲座、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
(6)广泛吸收社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征求相关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往届毕业生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如举办了以“学习、实践、感悟”为主题的人才培养交流会,特别邀请了来自深圳易普乐化工有限公司、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惠州金山电子有限公司、惠州国光电子有限公司、惠州真维斯有限公司,并在相关岗位从事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快递与配送等管理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与在校师生一起解读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与毕业生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的启示。
2.2 围绕专业应用能力,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几个方面:(1)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2)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相关工作。(3)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和应用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物流仿真与模拟软件。(4)物流管理能力。掌握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供应链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规划能力、成本分析能力、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能力。(5)专业应用能力。熟悉货仓运作流程、账目管理、库存管理、商品养护、运输调配、进出口业务与报关业务,具有良好的物流专业应用能力。每一项基本技能都需要一组实践教学来支撑。实践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因此,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所谓一体化的物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环节,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的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都不间断地安排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四年的本科教学中,而不仅仅是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同时,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将终结性考评与过程性测评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测评相衔接的全方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
(1)社会实践。主要是基本素质类实践,包括军训、外语训练、计算机训练、劳动教育等,这类实践是所有专业都要开展的,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
(2)课程实践。把传统的理论课变成“理论+实践”课,在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9~18学时的实践环节,由任课老师负责实施,具体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模拟实验、案例教学、企业观摩学习等。目的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创新思维和能力。
(3)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通过到实习基地如物流企业、大型配送中心、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参观,了解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增加对物流企业和物流操作工作的感性认识。
(4)专业综合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是学完相关专业课程后在实验室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ERP模拟实验、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模拟仿真实践等。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化物流系统观,提高学生的开发应用能力。专业综合实践主要在校内完成,目前已建有多个校内实验室,如物流模拟实验室、物流实训室、ERP模拟沙盘训练室、ERP实训室、经济管理信息化实验室等。
(5)物流设计大赛。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通过对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的分析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动手能力,学习企业经营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6)毕业论文。它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领略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研究过程,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
2.3 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从教学主体的地位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一般有两种教学模式,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摒弃照本宣科,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尤其注重对现代物流前沿领域的知识学习,并采取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分析相关知识和信息。
(2)启发式“提问”。教师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巧妙地、有针对性地设计系列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沟通,调动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学习。改变学生个人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学习,每个小组选1名组长,并经常轮换,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与交流。
(4)课堂讨论。教师课前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进行充分讨论,每次讨论由小组长代表全组成员发言,教师通过适当的点评和统一讲解,把学生感性的、零乱的知识系统化,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交流。
(5)案例教学。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引入大量国内外物流运作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物流案例进行分析,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小讲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性学习,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个主题,学生课后搜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归纳主要思想,将要点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做5~10分钟左右的讲述。如在第二章介绍物流的发展现状,要求学生以自己家乡的物流发展情况搜集资料,在课堂讲述,教师点评。通过学生“小讲课”,锻炼学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上述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适应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教学
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全面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具体做法有:
(1)加强国际交流,鼓励师生出国访学或留学。先后有多名学生去加拿大、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留学或赴美国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也曾赴新西兰进修“教育理论与方法”,并进行双语教学培训。
(2)扩大外籍教师授课比例。先后有7名外籍教师在经管系担任专业课的授课任务,鼓励教师跟班听课,全面提高本系师生的英语应用和教学水平,增强本系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有3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3)试点设置中外“合教课程”(joint-course)。对部分外教担任的课程配备了1名中国老师,与外教共教一门课,目的是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中外教师各担任部分教学内容的授课任务(外教承担大部分比重),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所有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讲义等)全部使用英文。在涉及中国国情及相关内容时,中国老师用中文授课,实际上,初始阶段采用双语教学,我们的设想和目标是:这些试点课程的中国老师将来也与外教一起全英文授课。
2.5 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当今时代,产学研结合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通过与企业合作,探索出几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来,惠州学院经管系加快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已与32个企业或政府部门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其中,中海(深圳)物流资讯有限公司、惠州金泽国际物流园、惠州市赛野物流有限公司、惠州市肉联厂有限公司、惠州市年年丰粮油有限公司、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惠州)有限公司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2)请企业家进学校。其重要的载体就是举办“惠州著名企业高峰论坛”,邀请惠州本地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来学校为学生做专题题报告,帮助学生认识其毕业后面临的社会现实以及社会对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3届企业高峰论坛,先后邀请了TCL集团、旭日集团、光耀集团、丽日购物广场、华阳集团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海燕投资集团、广电传媒集团、中国联通惠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惠州分公司、惠州金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惠州部、深圳新时光集团、珠海汉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15名企业高管人员(董事长、总经理或高级顾问)来学校作报告,反响强烈。
(3)请专家进课堂。从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中邀请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人才担任外聘教师,承担专业课的部分教学任务或做专题讲座,缩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4)安排学生到企业和政府部门带薪顶岗实习。2011年暑期,物流管理专业的5名学生到惠州金泽国际物流集团带薪顶岗实习,被分别安排从事物流监管、城市配送、财务管理等岗位工作。1名学生到惠州市发改局带薪实习半年。通过顶岗实习锻炼了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5)为企业“订单”培养专业人才。惠州学院与顺丰速运集团签订“顺丰班”联合培养协议,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11月校企合作项目“顺丰班”顺利开班。“顺丰班”《企业培训课程》共19.5课时,由企业高管及技术人员担任授课,每周开课两次,共计四周。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快递行业介绍、企业文化、职业礼仪、业务操作流程、客户开发与维护等方面,目的在于使学生从企业运作的角度熟悉物流快递业务的专业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流程、专业素质要求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合格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直接到顺丰速运实习,毕业后经双向选择确定后,可被聘请到顺丰速运工作。通过这种企业嵌入式的订单培养,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实习机会,同时也为顺丰速运集团输送了更多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2.6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鼓励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在2010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物流管理学生参与的项目获金奖1项。
(2)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09~2011年,本专业学生积极申报惠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其中,“美的家用空调运输网络规划”、“传统储运企业向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转型研究”、“废旧电子电器物流回收网络规划创新研究”、“餐饮连锁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研究”、“珠三角物流节点布局优化研究”、“校园快递物流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等10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
(3)要求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为配合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惠州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校园赛,共有19支队伍获奖,先后有4支优胜队伍被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并进入复赛。如今,物流设计大赛已列入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四年中必须参与的实践创新活动,并记专门的学分。
(4)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文献检索、问卷设计、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工作,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迄今共有15名同学参与了教师的科研课题,有13名同学与专业教师一起发表学术论文,为学生考研和进一步的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2名学生因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被香港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3 小 结
当前,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之间的差异和竞争也越来越明显。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与老牌、名牌大学形成“错位”,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路子。由于应用型人才对社会、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强,其培养目标的确定既注重“基础”,更强调“应用”。惠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探索和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性、应用性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其实践经验必将为同类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孔繁敏,等.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68.
[2] 王晓锋.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83-85,88.
篇9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影视短片制作;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53-03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Short Film Production Course//Wang Liping, Yang Baohua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Short Film Production Course. Then, it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in Short Film Production Course.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effect and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Key words project-based teaching; short film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Media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China 252059
影视短片制作是一门影视短片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综合性较高,一般在影视专业三年级开设。从内容上看,该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知识、中期策划、后期成片。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授短片概论、短片史、短片制作流程等;中期策划部分主要讲授短片的剧本创作和拍摄技巧;后期成片部分主要讲授如何在非编机上完成后期的剪辑、特效和包装。从教学目标上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影视短片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技能,还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以项目带动课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的 意义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中一种代表性的理想形式,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方式工作,按照实际工作的流程,共同制定计划,合作完成项目。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1 架构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对影视短片制作课程而言,“项目”就是学生按照短片制作的完整流程,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指导具体的实践,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过程。通过实践,他们可以验证理论,积累经验,同时也能够发现自身某些专业知识的欠缺,明确自己进一步学习的目标。
1.2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项目式教学是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寻找项目、分析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探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期更好地完成项目。
1.3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又可以丰富知识。影视作品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编导、摄像、美工、灯光、音响等各方面密切合作。为了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项目小组成员必须团结协作,各尽其责。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为适应未来精细化工作所必备的组织、交往与协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2 影视短片制作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是一项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项目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来进行学习,但它并不是抛开理论课不上,或教师布置了任务就放任不管,而是要通过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关系,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工作的时空,而且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影视短片制作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同时,课程的教学模块应与项目的任务分解相对应,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来安排实践活动。
2.1 组建项目小组
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4~6人一组为宜,学生按照编剧、导演、摄像、灯光、录音、剪辑等岗位进行分工。由导演作为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收集整理资料和对外联络等任务。分组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专长分组,保证各小组之间的技能水平相近,避免由于小组之间的差异太大而影响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最终效果。
2.2 确定项目
一般由教师提供项目来源。为了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教师提供的项目来源范围要适当宽些。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提供4类项目:一是各类DV大赛,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影节、“科讯杯”全国高校学生高清暨DV作品大赛等;二是校园电视台、地区电视台等相关栏目的合作项目;三是企业的委托项目;四是师生协商共同确立的项目。
确定项目来源之后,小组成员要了解该项目对影视作品的各项要求,包括内容要求和技术指标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召开讨论会,确定作品主题,填写项目申报表。教师要对各组的选题严格把关,以保证项目的质量。项目要具有可行性,即摄制过程中涉及的人物、道具、设备和场景等要在可解决的范围之内;项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项目要具有艺术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作欲望。
2.3 制定计划
一旦项目申报表获得教师批准,项目就进入计划阶段。制定计划的目的是让小组成员明确谁应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任务,强调学生的时间观念、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计划中要安排文字稿本写作、分镜头稿本撰写、演员排练、设备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等具体工作的程序、时间和负责人等,并最终形成工作计划表。
2.4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的具体任务是将计划落实为行动。在完成项目计划之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开始着手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在这一阶段,学生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常常表现为既没有设计好分镜头稿本,也没有制定出拍摄日程,就急于进入现场拍摄。这时,教师要担当好指导者、观察员和管理者的角色,对项目的进度以及完成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通常的做法是由各小组长定期向教师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提交阶段性成果。对于不合理之处,教师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小组长负责项目的宏观调控。在遇到问题时,小组长组织讨论会,由全体成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旁听会议。对于在讨论中不能达成一致的观点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在项目实施结束时,各小组需要提交作品、过程性材料和完备的工作文档。
2.5 评价
项目实施结束后,要及时进行交流、展示和讨论,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评价要从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三方面进行。
1)组内评价。组内评价是“过程评价”。在小组内,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态度和工作配合度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并填写评价表。
2)组间评价。组间评价是“作品评价”。各小组的作品在全班展播,接受全班学生的评价。也可以采用在网络上建立视频空间的方法,每个小组把作品及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视频空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评。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荐出最佳作品,在全校范围内公映。
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项目评价”。教师在检查各组的剧本、分镜头稿本、剧照、工作文档等过程性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完成情况,对项目是否达标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每个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总结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并通过讨论、争辩、提问、答疑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影视短片制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影视短片制作项目教学的效果与思考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它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实践表明,在影视短片制作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的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实实在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在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中体验艺术创作的无限乐趣。
在影视短片制作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是一项教学改革的探索,其经验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从目前采用项目教学的情况来看,有下列问题值得注意和思考。
1)关注每个学生,实现人人发展。教师在整个项目教学活动中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有较大差异,在小组活动中又会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每位学生能做些什么,在做些什么,并善于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中去,确保学习任务的落实。如果这方面工作没有做好,很容易导致小组中部分基础较好、态度积极的学生承包所有工作,而其他学生则甩手旁观,没有得到锻炼。可见要指导好一次项目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养,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水平。
2)重视过程管理,确保能力培养。项目完成的好坏不能只从学生最后完成的影视短片这一结果来衡量,结果固然能反映一些问题,但过程更能反映学习的实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时时监控好项目的进度以及学生的完成质量。通常的做法是对项目进行阶段分解,制定出详细的阶段任务目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阶段评价标准,并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总结和评价。虽然这项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大的工作量,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确保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开放实验资源,提供条件保障。学生的项目计划一旦确定,教师就要严格按项目计划的要求开放实验室和实验资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但是开放实验室和实验资源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实行,而不是盲目开放。一般来说,在“确定项目”和“制定计划”两个阶段实验室不对外开放,以避免造成实验资源的无谓浪费。
参考文献
[1]殷旭彪,王永花.基于项目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5):125-129.
[2]林韬.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教学方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1):99-106.
[3]杨莉.电视编导教学改革:做中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5(6):53-54.
- 上一篇: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 下一篇:古代劳动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