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 凡在我省行政辖区范围内施工的建安企业,不论其隶属关系、企业性质,均应参加全省建安企业劳保基金的社会统筹管理。

第三条 坚持“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视退休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适时调整劳保基金的收取费率。

第四条 凡中央、省投资(含部分省投资)的建设工程(含技改、大修工程项目)以及国外投资、中外合资的工程,建设单位均按照《云南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综合费用定额》(以下简称费用定额)规定的费率标准,直接向省建委统筹管理机构缴纳劳保基金;地州市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须直接向项目所在地建委(建设局)统筹管理机构缴纳劳保基金。建设单位必须在劳保基金缴纳后才能领取建筑许可证,批准开工报告。凡未缴纳的单位银行不予拨款、施工单位不得开工,未按此规定办理而擅自开工的,一经查实,处以应缴劳保基金总额10-30%的罚款,并转入基金,同时勒令停工。工程竣工后及时结算,多退少补。

第五条 收取的劳保基金,由省建委统筹管理机构按照各地区各企业的退休人数,视收费情况,进行全省统一平衡调剂,通过开户银行按季划拨企业或主管局、公司,并通知当地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凡已参加地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企业,应按统筹规定,及时如数向当地社保管理部门缴纳统筹费用。逾期不缴的,社保机构有权通知建委(建设局)统筹管理机构停拨劳保基金,并直接进行划拨。

经省建委批准在我省承担施工任务的省外建安企业,所收取的劳保基金按费用定额规定比例扣除2%管理服务费后,返还给企业。

第六条 计提的劳保基金可列入计算产值,但不作为竞争费用项目,施工承包阶段单列计算并按专用基金核算管理。劳保基金在建设银行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存入银行的基金按同期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利息转入基金。劳保基金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 根据劳保基金的不同分类及用途,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和财经纪律,并接受财政、审计、工会及离退休职工的监督。按规定及时向上一级统筹管理机构和当地社保部门报送会计、统计报表。

第八条 建安企业劳保基金社会统筹管理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省、地(州、市)县(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及社保部门的领导下,由各级建委(建设局)组织实施。各级建委(建设局)可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抽专人负责劳保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所需管理服务费从征收的基金总额中提取1.2%,其中,0.2%交社保部门。劳保基金除自求平衡调整外,还应从总额中提取5%作风险积累金,其中1%上交省社保部门。

第九条 省建委可据此办法与省劳动厅共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备案后执行。

第十条 现已实行建安企业社会统筹的地区,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一律按本办法执行。今后国家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厅负责解释。

篇2

关键词:国有小微企业;新增扩面参保;业务经办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16-04

2004年初,国家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在深化国有小微企业体制改革和新型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模式发展创新中提出要“加快转型发展国有小微企业社保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改革”。当前,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扩面参保和社保基金风险性管理总体上还趋于较为传统的体制。要持续高效地助推国有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参保制度转换,必须着力解决一系列影响国有小微企业扩面参保创新体制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内在实质性风险,为国有小微企业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参保的机制发展创新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思维。

一、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参保的现状

当前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收体系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原始业务经办体系,城镇参保人数占应参保总人数的35%。在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现有扩面征收体制发展模式中,国有小微企业占所有参保类型企业的举足轻重地位。现行社保业务经办机制又是社保政策制度求破和扩面征收管理层次转轨最为关键性和突出性的业务管理创新发展时代,因而扩大城镇国有小微企业扩面征收的覆盖范围和管理层次客观抗风险能力是现有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制度转型重大机遇发展期,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创新和离退休待遇计发办法改革模式上的管理职能优化组合,使社保参保对象得以真正体会到社保的广泛共济功能调节性措施的有效执行带来客观管理层次提升,也能体现出社保业务经办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档次提升,促使社保参保对象和参保者权益及应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遭受由于社保业务经办人员主观经办行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客观管理损失,因此,提升社保业务经办管理档次和强化社保业务经办人员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在现有的社保业务经办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展创新型社保业务经办体系和扩面参保缴费模式的管理运行渠道,主要依赖于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自行制定的社保业务政策法规,完善必要社保业务操作内控制度和渐进式业务发展模式操作流程来维持社保业务省级统筹业务经办体系运营,而真正意义上社保业务经办扩面管理层次,形式上并没有在社保实际业务经办管理体系中体现出所占重要地位和主体发展趋势。导致了在社保业务经办水平极为低下的管理欠发达地方,由于没有健全的社保业务经办管理层次和扩面参保缴费体系,造成了社保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业务经办模式所涉足内容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自1996年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建立了国家统一的社保业务经办制度以来,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存在国有小微企业社保业务经办管理层次长期处于封闭和发展不健全的状况。

1992—2002年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从500万元上升到3 600万元,到2003年止,人均参保缴费已达到1 796元。1993—2004年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基本养老保险支付率一直居高不下,整体发放基本养老金发放率高达 93.7 %,远远高于应参保缴费企业的扩面征收临界点 79.8 %。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促使社保省级统筹扩面征缴模式的发展创新,各级社保业务经办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创新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计发办法信息化管理制度政策,强调国有小微企业规范性扩面参保和提升业务经办管理档次的重要性和迫切必要性。现在各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改革国有小微企业的扩面征缴模式创新发展态势非常严峻,已经到了非进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面征缴管理提升档次和加速社保政策配套订立步伐时不可待的地步。

二、当前国有小微企业新增扩面参保体系中业务经办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3

与此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独家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这是关于企业如何建立年金计划的文件,而《办法》与其是“兄弟篇”,它们同时自5月1日起施行。但因为《办法》中规定了很多如何管理运作年金的操作性细节,因此更为市场关注。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它是中国所确立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体系――的第二根支柱。

与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实行有所不同,建立企业年金有三点要求:一是企业已经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能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二是企业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三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因此,企业年金不能代替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是企业年底向职工发放的奖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其功能是提高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对于企业而言,拥有一套良好的企业年金计划,也可以作为招贤纳才的人力资源工具;对于资本市场,企业年金还可以推动市场的发展。

谈及这个历时五年论证与讨论,经“逐条逐字解决”才得以出台的《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位官员的评价是,《办法》“吸收了全球最先进理念以及国外主导趋势和模式”,并“就年金市场的准入标准、监控标准和治理结构建立了框架与基本原则”。

“企业年金应属于养老保障体系,而不是养老保险体系。《办法》的制度设计明确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孙建勇这样阐述《办法》的意义。

谁对企业年金负责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国务院33号文件规定:“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1995年,劳动部下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初步确立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和主要政策,企业年金的规范管理试点工作开始进行。同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也对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作出了明确规定。

200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确立了四项新的政策要点:一是将补充养老保险名称规范为企业年金;二是确定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三是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对年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

这份被认为具有企业年金制度建设“里程碑”意义的国务院42号文,首次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改为企业年金。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大的意义在于政府对于养老保障制度重新定位。“42号文件是在总结过去10年补充养老保险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确定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战略方向,此外还给出了一个市场化管理的原则。”孙建勇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

但是,当年的42号文毕竟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其中涉及企业年金的文字不过几百字,对于市场普遍关心的年金的实际运作论述粗略。此次的《办法》则在此基础上,对年金的定位、意义、操作模式、监管方法等作了明确而清晰的规定。

孙建勇解释说,原来政府一直将企业年金归为社会保险范畴,认为其属于基础保险。照此设计,它应由国家承担责任并提供保障。但随着近10年的摸索,“我们认为企业年金更是企业的保障计划和企业的制度,而不是国家的制度;同时,它也不是商业保险,企业和保险公司不是买和卖的关系。”因此,“在性质上,它既不姓‘社’(社会年金),也不姓‘商’(商业保险),而是姓‘企’(企业年金)。”

孙建勇认为,如此规范非常重要。把属于企业计划的企业年金独立出来,国家在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外,将不直接承担管理运营的风险。企业年金的制度格局将是“政策扶持,企业自主建立和管理,政府监管”。

根据规定,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由企业设立,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事先确定每期的缴费金额或比例,由企业与职工共同缴费。职工对个人账户拥有投资决策权,并承担由此导致的投资风险。投资回报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退休金水平取决于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的缴费额及其投资收益。基于此,参与计划的职工的退休金并不确定,其保险金给付水平将受制于积累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投资收入。

在此次《办法》之前,关于企业年金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会计财务制度以及其他法规,均没有对企业年金的缴费率、缴费年限、领取时间和领取年限作出明确限制。于是,利用企业年金为职工“谋福利”、为企业经营者“创收”就显得简便而易行。此次《办法》则明确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这是第一次设立最高缴费额或者最高缴费占工资比例,以限制雇主为不同计划参加者提供不同程度退休金的能力。

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年金负责人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种上限规定,好像可以防止企业内部员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实际上很难起到调整员工收入分配的功能,不知以后限制能否取消。

建立制衡机制

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和合理的治理结构。《办法》确定了中国企业年金治理结构的三方面内容:一是受益人保护和权利限制制度;二是受托人责任主体制度;三是不同管理服务机构相互制衡的制度。

中国现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由现行的各类企业年金经办机构承担。缴费征集、会计核算、个人账户的登记、基金账务管理等业务工作基本上依附于企业的劳资、财务等职能科室,汇集的基金由企业直接投资,有的甚至将基金用于企业生产资金投资营运。企业年金经办机构无论在账户管理、投资管理上,甚至在基金资产的保管上,基本上采用的是自我管理模式,并且只接受来自政府监管机构的单一监管。但经验表明,由企业自己管理和运作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也影响基金安全和投资效益,不利于基金保值增值。

此次《办法》则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将按国家规定投资运营,投资运营收益并入企业年金基金。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应确定企业年金受托人,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受托人可以是企业成立的企业年金理事会,也可以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法人受托机构。受托人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机构作为账户管理人,负责管理企业年金账户;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投资运营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企业年金基金必须与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自有资产或其他资产分开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孙建勇司长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此次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吸收了国际先进经验,走了一条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的道路。其中“精心设计”的重要部分就是对企业年金的管理贯彻了“角色分离”的原则,即账户管理人、投资人和托管人分开,分别由不同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

《办法》规定,“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应当确定企业年金受托人,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受托人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机构作为账户管理人,负责管理企业年金账户;可以委托具有资格的投资运营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受托人应当选择具有资格的商业银行或专业托管机构作为托管人,负责托管企业年金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必须与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自有资产或其他资产分开管理,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根据这样的约束,受托人可以委托相关金融机构管理基金个人账户,托管基金财产或负责基金投资管理。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制衡关系――账户管理人主要负责核对缴款汇总数据,接触不到基金财产;托管人主要负责保管基金财产,监督投资管理人的投资行为,没有基金财产支配权;投资管理人主要负责基金投资,具有保值增值职责,但没有基金使用的支配权,也接触不到基金财产。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年金管理框架将包括六个主体和两层法律关系。六个主体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账户管理机构、投资运营机构和基金托管机构;两层法律关系为信托关系和委托关系。这些规定确立了中国企业年金管理将以信托型为基本模式,吸取公司型和信托型的优点,采用包容契约型产品的办法,采用两种管理模式:由受托人担任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的部分委托模式;由受托人选择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的全部委托模式。

如此一来,可以将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和托管分开,分别由不同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有利于规范企业年金的运作,保障年金资产的安全。

基金公司的新机会

企业年金已经运行和发展了10多年,但是,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和总人数仍相对较少。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专家介绍,目前中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还不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的6%。

不过,企业年金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0年底,中国企业年金积累总量为191.9亿元,人均3425元。而到2002年底,总量已达260亿元,年金类业务保费收入达到380亿元。

据了解,除了刚刚出台的《办法》,《企业年金管理运作规程》、《企业年金监督管理办法》等均将陆续出台,有关企业年金的法规体系将基本形成。专家分析,伴随着相关法规的,未来企业年金将呈现迅速增长状态,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自然令市场趋之若鹜。据了解,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大型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民营管理机构目前都在积极筹备进入年金管理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是退休金还是养老金,均是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国外基金公司中,这占了30%~40%的比重。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养老金及机构理财部总监郑文祥表示,企业年金虽然鼓励社保经办机构参与,但在《办法》正式实施前,基金公司并不能做有关业务。他告诉记者,南方基金早在2001年就已开始做有关课题的研究,“当时也有企业让我们帮其做投资,可我们没有资格做。但我们相信将来肯定是可以做的。”

郑文祥告诉《财经》,公司内部已开始准备工作,包括建立专门的部门。其所在的部门名称已由“专户理财二部”,改为“养老金及机构理财部”,人员也开始配备。“《办法》出台后,我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业务机会和一个崭新的市场。从长远来讲,这会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收入来源。”他说。

此外,按照WTO的规定,市场开放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按照国民待遇原则也可以参与企业年金的市场竞争。在此次《办法》中,企业年金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准入资格的条件之一,就已放宽为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相关法人或机构。

建立倡导新型保障文化

目前,一些大型行业、企业集团如海尔、广核电、南方航空公司等大型企业,已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年金。但从总体上来看,“一般都是好企业才做企业年金,只有效益好的企业才会参加。”郑文祥告诉记者。

就地方而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大连等城市均已建立企业年金管理中心。2002年1月,深圳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事业法人的企业年金专业管理机构――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该中心前身为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从1997年起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业务,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直属于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局。该中心至今已建立企业账户530个,员工个人账户35000个,受托管理资金4亿多元人民币。

招商银行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松凡告诉《财经》,招行的企业年金从1998年开始运作,当时主要还是作为职工福利计划来实施。建立初期投资渠道非常窄,主要是存银行、买国债,采用完全个人账户管理和基金积累模式。2000年,招商银行成立了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办公室,2004年2月管理委员会正式改组为企业年金理事会;2003年5月在管理办公室基础上组建了专门的企业年金业务部门――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并开始对社会提供企业年金管理服务。

高松凡认为,“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具有许多‘初期特色’,从计划设计、管理模式、投资运营到经办机构的运作流程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做法,在这种没有强制性资格认定、信息披露和审核监管的体系下,其风险是非常高的。”他表示,新出台的《办法》非常重要,它确定了企业年金的主要运作模式是受托管理模式,而非保险模式,这就为企业年金的规范管理和运营奠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进入企业年金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可以预见,企业年金制度在给金融机构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必将促进各机构内部的变革。

高松凡表示,对于较早进入年金市场的保险公司来说,其产品设计、管理模式、管理系统设计等方面将面临较大的变化,而目前的部分保险产品,如投资连结保险只能作为企业年金的一种投资品种,而不能作为一种管理运作模式。

据记者了解,这种存于保险公司的年金,其实是一种返还型保险产品,通常是企业从自己的福利基金中拿一部分钱为自己的员工购买该类保险产品。这种运作并不能起到退休保障的作用,因为企业替职工购买了投资联结险后,几年内又把这部分收益返还给了企业职工,只是使员工增加了一部分福利而已。

篇4

省财政厅、省劳动厅、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省地税局制定的《安徽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抓紧认真贯彻执行。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地税部门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工作移交过程中和过渡期间,要密切配合,主动工作,搞好衔接,确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不受影响。实施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省劳动厅、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省地税局报告。

安徽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省财政厅、省劳动厅、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省地税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利益,保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财政部、劳动部等四部委印发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财社字〔1998〕6号)和省政府印发的《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皖政〔1997〕6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由企业和职工个人按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为保障企业职工离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筹集的专项基金。

第三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逐步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在国家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以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包括基金征集、存储、支付、管理和监督等环节。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用帐户

第五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存入国有商业银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经协商后,原则上在同一国有商业银行开设以下三个专用帐户: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该帐户的主要用途是:

1、接受国库划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暂存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解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或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下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暂存该帐户及支出帐户的利息收入;

4、暂存财政补贴收入;

5、暂存其它收入;

6、向“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全额划拨该帐户的所有资金。

(二)财政部门开设“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该帐户的主要用途是:

1、接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划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接受国债到期本息及该帐户资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3、划拨购买国家债券资金;

4、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出帐户拨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帐户”,该帐户的主要用途是:

1、接受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拨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暂存1至2个月的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费用;

3、暂存银行支付该帐户资金的利息收入并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划转该帐户的利息收入;

4、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

5、支付银行手续费等与基本养老保险有关的其它必要支出;

6、上解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或下拨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集

第六条 我省境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其职工,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中方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本人及其雇工、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属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集对象,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均由地税部门全额征收。

第七条 地税部门征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具体程序是: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各地(市)统一费率,向地税部门提供征集对象缴费的基本数据并报财政部门。

(二)地税部门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数据(个人部分由企业代缴),向征集对象征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三)征集对象应于每月10日前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银行根据税务部门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款专用票据从企业银行帐户中划缴国库;逾期未缴的,由主管地税机关向企业开户银行开具扣款通知书,银行根据税务部门的扣款通知书和缴款书从企业银行帐户中强行直接划转。对个体劳动者等征集对象用现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主管地税机关应及时、足额缴入国库。

(四)银行根据地税部门开出的缴款书将征集对象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划入国库;国库收到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缴款书,应及时入库,并于当日将养老保险基金缴款书有关联次分别反馈给地税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一联。

(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征收管理法》执行。具体征收办法由省地税局另行制定。

第八条 国库要按月与地税部门、财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帐,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入库数字准确一致。地税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按季与财政部门对帐。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国库提供的养老保险基金缴款书回执联,按国家有关政策登记职工个人帐户。

第九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主管地税机关要定期检查、审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情况,企业及其他征集对象不得拒绝。

第十条 各类征集对象不得拒缴、少缴或拖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确有困难的企业,经地税部门核批后,可以缓缴(但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个人缴费一律不准缓缴)。缓缴期满后,企业应如数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对于未经批准逾期不缴或故意少缴、漏缴的,按日加收2‰滞纳金,滞纳金并入养老保险基金。对拒不缴纳的,地税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 缴入国库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部门定期于每周二、周五开具财政专用拨款书,国库据此及时划转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10日内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上的资金全额划转到财政专户。

第十二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中使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款专用票据,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地税局、省劳动厅、中国人民银行省分行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由省地税局另行下发。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存储

第十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利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境内外进行其他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第十四条 存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支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利率计息。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的资金,按照同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计息。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及时将基金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拨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帐户。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除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核拨资金外,不得自行安排和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财政部门拨款后应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的办法。

第十八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应全部用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业务工作所需要的经费,由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安排,其中人员工资按人事部门核定的原工资标准执行(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商劳动部门另行制定)。

税务部门的征收费用,由省财政厅商省地税局另行发文。

第六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下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经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复,并抄送地税部门。

各级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批准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逐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按照财政部门规定及时编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草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草案应在对全年收入和支出进行清理核对的基础上进行,各项数字必须以经过核实的基层单位会计数字为准,不得估列代编,更不得随意调整收支数字,转移资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报的决算草案,应在规定期限内经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复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复。各级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批准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逐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社会保险主管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税、银行、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编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工作;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会计核算工作;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存期和购买国债的安排;负责个人帐户记录、管理;负责向地税部门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基本数据等。

社会保险主管部门负责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草案,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负责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贯彻落实及监督检查;负责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核算工作;负责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用款计划和结余额的安排等;负责审核、汇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负责拨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和地税部门代征的相关费用。

地税部门参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计划的编审;负责征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负责向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情况;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催缴工作;负责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明细情况。

国库负责收纳地税部门征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负责将缴入国库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划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负责与财政和地税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对帐工作。

银行负责根据税务部门开出的缴款书和扣款通知书划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负责根据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款计划及时划款,并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监督。

审计部门依法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帐户和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收支结余等情况进行审计,行使审计监督的职责。

第二十二条 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管理情况(包括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的审计和监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等进行检查,自觉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要定期核对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情况。

第七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管理费历年收支、结余的清理、审计和交接

第二十四条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之前,各级政府要组织审计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养老保险基金历年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及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费历年提取、使用和结余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做到帐帐、帐实相符;对基金管理和资产情况进行认真审计和评估: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帐户中的银行存款余额于1998年7月31日 前全部划入财政专户。原基金收支帐户全部撤销。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历年用结余基金购买的债券和定期存款,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管,到期后及时将本息缴入财政专户。同时,财政部门要建立债券和定期存款台帐,加强管理。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费结余于1998年7月31日全部冻结,8月20日前划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从8月1日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改由财政供给。

(四)各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历年收支管理情况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费的自查清理工作应于1998年8月20日前全部完成,8月20日以后全面进行审计。对动用养老保险基金形成的固定资产,要进行评估,并逐项登记,限期进行拍卖变现,恢复养老保险基金;对挪用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的各种投资进行清理,逐项登记,限期收回,对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年底前完成历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管理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财政部门的交接工作。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以往的征收管理办法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篇5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问题;对策

一、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中的责任

根据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与本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关系的员工,企业应该按社会保险法律规定为其办理并缴纳社会保险。这就赋予了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中的一定的法律责任:

(一)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建立社会保险关系。这是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按时及时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企业应根据在职职工人数、缴费基数变化情况,在规定期限内为本企业职工申报社会保险缴费申报表、代扣代缴明细表、社会保险费变动申报表等相关资料,并为企业职工及时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用。

二、当前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中的难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社会保险问题不够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保险是连接企业与职工的桥梁,社会保险的运作和开展当然也离不开企业与职工的相互理解、协调和配合。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对社会保险问题不够重视,对于社会保险的执行工作没有给予有效的支持,或者为了节省企业开支,对于社会保险问题不愿重视,故意推脱责任,不愿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不与职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利用部分职工的社保意识不强的特点闭口不提应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如此,企业职工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险成果,职工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终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中缺乏专门从事社会保险管理的技术人才。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人员不仅是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执行者,更是企业员工的服务者。当前,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岗位所需人员既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要求能够懂得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日益信息化的现代工作方式。因此,现代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解答企业员工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手段比较落后。随着社会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内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态势,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中,对外要按照社会保险机构的要求完成各项申报任务,对内也要完成信息采集、信息核定等数据处理工作,而不同险种需要的信息不同,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汇总以及分类等,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现代信息技术做支持。

三、加强我国社会保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能够帮助职工抵御和降低不可控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保意识与落实的紧迫感。对于企业而言,社会保险工作不仅是企业职工的福利,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理解力与凝聚力,进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为增强宣传效果,可充分发挥企业宣传栏、企业网站的作用,也可开展座谈会、演讲会、交流会等强化领导的社保参与意识。此外,企业管理者还应逐步建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企业社保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给予解决,以增强企业管理者对社保的参与性。

(二)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企业社保人员的素质。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社保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提高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质量,就要高度重视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企业社会保险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社保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业务培训,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讲解社会保险的计算、基金管理办法、“五险一金”网络平台的应用等,从多方面提高企业社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的服务意识。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服务型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主动帮助职工了解社会保险的相关知识,帮助职工解答社会保险管理的相关知识。

(三)完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确保企业社保落到实处。完善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对于确保社保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完善企业社保管理制度建设,首先要明确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确保社会保险公开、公平、公正,要理顺企业社会保险各项工作程序,积极拓宽工作渠道,做好社会保险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完善企业社会保险的内容。此外,还应积极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应逐步摆脱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社保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代企业社保管理平台,建立起政策一致、流程统一、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社会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企业社保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社保业务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结束语

综上,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社会保险的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企业而言,社会保险的开展是广大职工基本利益的切实保障,是凝聚和团结职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篇6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组织财政、劳动和审计部门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管理服务费的收入、支出、结余、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然后由劳动部门与财政部门办理正式移交手续。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之前形成的企业欠交养老保险基金和债权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清理和收回;形成的债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清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原掌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管理服务费帐面余额要在10月底之前全部清理划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之后,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出帐户拨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暂行规定》执行中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劳动厅报告。

河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

全文

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利益,保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根据财政部、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社字〔1998〕6号)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1998〕22号)精神,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分别按工资总额及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为保障企业职工离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筹集的专项基金。

第三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逐步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在国家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以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四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额征缴和全额拨付办法(原行业统筹各系统单位暂按原办法执行)。

第五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预算年度结束后,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下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经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复。

经本级政府批准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应分别报上一级财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执行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第七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入国有商业银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在经协商确定的银行开设以下三个专用帐户: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该帐户的主要用途是:

1、暂存征集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2、暂存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解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或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下拨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暂存该帐户和“支出帐户”的利息收入;

4、暂存滞纳金收入;

5、暂存财政补贴收入;

6、暂存其他收入。

该帐户除向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划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利息外,不得发生任何其他支出;该帐户资金每月初10日内全部划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二)财政部门开设“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该帐户的主要用途是:

1、接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划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接受国债到期本息及该帐户资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3、划拨购买国家债券资金;

4、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出帐户拨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帐户”,该帐户的主要用途是:

1、接受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拨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2、暂存1至2个月的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费用;

3、暂存银行支付该帐户资金的利息,并按月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划转该帐户的利息收入;

4、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5、支付银行手续费和参保人员工资关系调动转移支出;

6、向上级或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上解或下拨基本养老保险调剂基金。

第八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或职工个人按照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

第九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全部用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自1999年1月1日起,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费按照全额供给事业单位标准由财政核拨,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按比例提取。专项经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零基预算原则安排。

第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年度支出计划于每月初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及时将基金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拨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帐户。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财政部门拨款后应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的办法。上解上级和补助下级的基本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应及时进行上解和下拨。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除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用款计划核拨资金外,不得自行安排和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十三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利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境内外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第十四条、存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支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利率计息。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资金,按照同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计息。所有利息全部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十五条、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月报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于每月初5日内将上月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表报送同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县级和市地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别于每月初7日和10日内将收支汇总表分别报送市地、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月报样式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于年度结束时,按照财政部门规定及时编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草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草案应在对全年基金收入和支出进行清理核对的基础上进行,各项数字必须以经过核实的基层单位会计数字为准,不得估列代编,更不得随意调整收支数字,转移资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报的决算草案,在年度结束后60天内经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复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批复。各级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将批准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决算逐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社会保险主管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有关部门的职责是: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筹集和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进行会计核算;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存期和购买国债;记录、管理个人帐户等。

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草案,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并对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的核算;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用款计划和结余额的安排等;审核、汇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计划和决算;拨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监督。

银行:根据征收机构开出的托收凭证以及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款计划及时划款,并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监督。

审计部门:依法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帐户和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收支结余情况进行审计,行使审计监督的职责。

第十八条、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管理情况(包括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等进行检查,自觉接受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要定期核对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情况。

第二十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以上规定,擅自挤占、挪用、调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造成基金损失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部门负责人、单位领导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基本养老保险按照此暂行规定执行。

篇7

一、失业保险费实行分级核定办法

(一)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社保中心)负责核定市属局、总公司(企业集团)及其所属各类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二)区、县劳动局失业保险机构(以下简称区、县失业保险机构)负责核定本辖区内下列企业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1.区、县属各类企业;

2.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所属各类企业;

3.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其所属各类企业;

4.外省市在京各类企业及驻京办事机构所属各类企业;

5.各类民办企业;

6.招用城镇职工的乡镇企业;

7.其他各类企业;

8.区、县属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本区、县辖区内中央在京、外省市在京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三)街道(镇)劳动部门负责核定辖区内下列企业、单位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1.街道(镇)属各类企业;

2.招用工人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3.雇佣城镇职工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二、失业保险费核定依据

(一)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当年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以本单位上报给国家统计部门的上一年度《劳动情况》统计表中的全年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核定并收缴;招用工人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当年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按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职工年人均工资总额为基数核定并收缴;没有实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各类企业,按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年人均工资总额为基数核定并收缴。

(二)核定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当年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按本单位上报给国家统计部门的上一年度《劳动情况》统计表中的职工年末人数(扣除招用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计缴;没有实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各类企业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职工个人当年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按具有本市城镇居民户口的职工实际人数计缴。

三、失业保险费核定方式

(一)市属局、总公司(企业集团)所属各类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局、总公司(企业集团)按系统集中核定的方式核定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

(二)区、县失业保险机构和街道(镇)劳动部门对本办法第一条(二)款(三)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实行按系统集中核定和单个单位逐一核定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应缴纳失业保险费数额。

四、失业保险费核定时间

(一)全市失业保险费核定审核工作每年4月1日至5月15日集中进行,各用人单位要按本办法第一条规定,按时分别到市社保中心、区、县失业保险机构、街道(镇)劳动部门办理失业保险费核定审核手续。

(二)按系统或按单个单位逐一进行核定的用人单位须在每年4月1日前完成本系统所属各类企业或本单位当年应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核定准备工作。

五、用人单位进行失业保险费核定审核工作时须提供的材料

(一)实行按系统集中核定方式进行核定的:

1.所属各类企业的《北京市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费缴纳证》(以下简称《失业保险费缴纳证》);

2.《北京市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缴纳失业保险费核定明细表》;

3.《北京市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缴纳失业保险费核定汇总表》;

4.上报国家统计部门的上一年度《劳动情况》统计表(年报表、表号104)。

(二)实行单个单位逐一核定方式进行核定的:

1.《失业保险费缴纳证》;

2.《北京市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缴纳失业保险费核定表》;

3.《北京市城镇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人员花名册》(此表由没有实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各类企业及招用工人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填报,样表(略);

4.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工簿》;

5.上报国家统计部门的上一年度《劳动情况》统计表(年报表,表号104)。

(三)首次进行失业保险费核定的用人单位,除携带以上有关材料和证明外,还须出示营业执照副本和单位行政介绍信,履行核定手续后,发给《失业保险费缴纳证》。

六、失业保险费核定变更

每年全市失业保险费集中核定工作结束后,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到市社保中心或区、县失业保险机构、街道(镇)劳动部门办理失业保险费核定变更手续:

1.用人单位按季度代为扣缴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与年度核定的数额发生变动时,须持《失业保险费缴纳证》和上季度劳动工资报表办理失业保险费核增或核减手续。

2.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或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用人单位破产、关闭、被解散(撤消)、被兼(合)并后,自破产、关闭、被解散(撤消)、被兼(合)并之日起10日内,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须持有关法律文书、批件、证明和《失业保险费缴纳证》办理失业保险费核减手续。

3.兼(合)并企业,自兼(合)并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批件、证明和《失业保险费缴纳证》及劳动工资报表,办理失业保险费核增手续。

4.分立企业,自企业分立之日起10日内,持有关批件、证明和《失业保险费缴纳证》及劳动工资报表办理失业保险费调整手续。

5.新建企业从领取营业执照后15日内,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失业保险费核定手续。

实行按系统集中核定失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发生上述情况,由企业主管部门按上述规定负责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七、市社保中心、区、县失业保险机构和街道(镇)劳动部门及按系统集中核定失业保险费的主管部门均无权减免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擅自减免的批准单位和责任人,均为挪用失业保险基金行为,市、区、县劳动局责令其如数追缴减免的失业保险费,并按照《北京市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处理。

篇8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困境;问题

作者简介:段玉涛(1975-),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4-0054-03

养老保险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1世纪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日益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特别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做实个人账户的管理问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缴费率统一由个人工资的11%降至8%,实行“实账”运营,并规定由“国家制订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办法,实现保值增值”。做实后的个人账户将面临如何防止个人账户管理中的腐败行为,以及如何实现账户基金保值增值等一系列管理问题。从国外个人账户管理的经验来看,个人账户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确定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原则。一方面,个人账户基金通常采取委托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另一方面,个人账户基金必须遵循安全第一、兼顾盈利性和收益性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其次,须理顺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社保经办机构受账户所有人委托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管理,并委托投资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分别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和托管。再次,应加强对个人账户基金的监管。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主体包括基金管理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做实后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机构为省级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监管重点是对个人账户基金的侵占行为,包括挤占、挪用、提取管理费等。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人须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合同,并接受社保经办机构及中国证监会的监督,监督重点应为是否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投资行为。个人账户基金托管人须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合同,并接受社保经办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监督重点应为是否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托管行为。

二、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的问题

参保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的问题日益严重,欠缴金额不断上升,百万元和千万元欠费企业数目有增无减。2003年6月,全国欠缴养老保险费累计达到436亿元,数量多、规模大的欠费无疑给本已负债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参保企业欠费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主观原因看,首先,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追逐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参保企业职工对自身的养老保险权益不清楚,缺乏对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监督。其次,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居高不下的养老保险费率增大了企业用工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参保企业有强烈的逃费动机;许多职工为了避免因企业倒闭而失业,对企业逃缴养老保险费的行为不闻不问,甚至支持企业逃费以降低成本。从客观原因看,许多参保企业经营效益差,难以承担巨额的养老保险费;一些破产、拍卖的企业剩余资产价值根本无法补偿欠缴的养老保险费。近几年,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力度向非公有制企业扩展,然而因征缴机构强制力不足,导致欠费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参保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不仅加剧了养老保险缺口的严重程度,而且对按时、足额缴费企业造成不公平,挫伤了企业缴费积极性。对欠费企业的缴费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将欠缴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划分为有能力缴费企业、部分能力缴费企业、暂时无力缴费企业及完全无能力缴费企业,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采取不同的清偿办法。严格执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中对欠费企业按日加收0.2%滞纳金的规定。在如何提高企业缴费积极性和职工监督意识方面,政府还要有更多的制度创新。

三、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基金地区间转移的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基金地区间转移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户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参保人员因工作流动在不同地区参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由最后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养老金;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劳动关系转移。而在实际中,通过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批准调动工作的劳动关系转移机制不能满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需求,大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选择自主择业后,无法及时办理其劳动关系的转移,阻碍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接转。城市中大批灵活就业人员同样面临着养老保险基金地区间转移的问题。由于这部分群体就业时间短、工作流动性大、养老保险基金异地转移交接难的问题,严重打击了他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沿海一些发达城市已参保的农民工纷纷退保,给刚刚兴起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实施问题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市化推进不断扩大的新群体,据估算,这一群体的数目大约为4000万。为缓解征地矛盾,解决失地农民长期养老问题,应为失地农民建立一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将其作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配套制度。目前,全国十多个省市已实施了“土地换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和基本生活保障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从制度实施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制度约束力不足。目前已出台的“土地换保障”制度均出自于地方政府文件,缺乏强制力和约束性,制度在推行和实施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根据规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由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方按一定比例负担,并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土地出让金中一次性划转。可是地方政府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往往不能按时、足额地兑付其承诺,导致正在实施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巨额资金缺口,危及制度的可持续性。其次,制度设计的缺陷。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是以简单静态的计算方法制定的,这种方法简单易算,但并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生活支出日益增加的需要。据统计,在待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75岁以前不存在收支缺口。但是,如果参保的失地农民平均寿命延长,或者失地农民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预期的养老金支出将大于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制度存在潜在的资金缺口。

五、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较窄的问题

“广覆盖”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社会保障的根本属性。扩大覆盖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资金来源渠道的增加和资金总量的扩大,有利于减轻现有企业负担。目前,养老保险不仅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纳入统一管理,而且一些城镇企业也因各种原因而游离于制度之外。从经济运行看,只有企业改革而无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就建立不起来,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健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受影响。扩面工作是养老保险的一项重点工作,当前扩面的潜力很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参保政策。重点研究新参保人员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政策,非正式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各类城镇自由职业者的参保政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政策和养老金计发衔接办法。要研究完善中断缴费人员的续保政策,完善各类企业及职工和自谋职业人员之间相互流动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与衔接办法。二是进一步把握扩面工作的重点。将城镇以上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及其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自由职业者等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同时,将企业使用的外来劳动力、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要形成只要开办企业、招用职工,就要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制。三是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当地养老保险工作负全责。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领导三级负责制,把扩面任务层层分解、细化,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六、待遇享受条件未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作相应调整的问题

长期以来,生产岗位的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对于特殊岗位的劳动者,还可以提前退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这些政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得不尽合理。其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我国人均寿命大大延长,也即延长了离退休人员享受待遇时间。其二,允许特殊岗位的劳动者提前退休,延长了退休人员享受待遇的时间,相应增加了社保机构的负担,而这部分负担本应由所在企业通过其他方式给予劳动者补偿,却转嫁到社保机构,这是不合理的。其三,这一政策的存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一些企业和职工弄虚作假,以求享受特殊待遇的非正常动机,使得平均退休年龄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大量职工提前退休,退休人员逐年增加。长此下去,必然导致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正常发放。因此,必须对现有政策进行修改。因此,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参保人数,加强基金的支出管理,强化基金监管,规范基金支出范围。一是完善退休制度,严格按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审批。依据破产企业职工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由本人申请,经劳动部门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同时,要适当核减提前退休人员的待遇,按每提前一年减少2%(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本养老金。除此之外,决不能随意开提前退休的政策口子。二是防止冒领养老金。当地劳动部门要与公安、民政部门联手,共同做好验证工作。要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罚机制。事前防范就是建立养老金发放的管理制度,严格申领人资格的确认、审核制度,死亡申报制度,计算机联网查询等。事后处罚就是要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不但要追回冒领的养老金,冒领人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三是试行“推后领取”的办法,可采取较灵活的政策,如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员,经本人申请,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可继续按规定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最长不超过5年,以延期领取养老金。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解决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中的困境和问题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因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潘诚、张鸿雁.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再思考[J].城市管理,2005,(01).

篇9

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建立起适合我省省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主要任务: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逐步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划清省政府与市县(区)政府、政府与企业及个人的责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二、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通过落实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加大基金调剂力度,保证资金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成果。

(四)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发生新的基本养老金拖欠。对因资金筹措不到位,未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而引发的,要追究当地政府责任。

对*年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之前拖欠的基本养老金,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谁拖欠、谁负责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尽快予以补发。企业改制时要优先清偿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足以清偿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统筹解决。

三、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五)从*年7月1日起,凡缴费基数低于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占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例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所在设区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凡按赣府厅发〔*〕3号文规定缴费比例16%缴费的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至2010年7月1日起缴费比例统一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实行“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继续按“协保”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至法定退休年龄。

(六)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1*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并按时足额缴费的人员,从*年7月1日起,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设区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表)。

2*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并按时足额缴费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制定新老办法衔接的过渡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本意见实施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对*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之间到达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城镇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延续缴费满15年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其中男性延续缴费至65周岁,女性延续缴费至60周岁。

4本意见实施前已经离退休人员,仍按原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5省政府根据国务院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调整方案,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七)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养老保险工作职责,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要正确处理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发展当地经济的关系,任何地方都不得把免除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条件。省政府对各设区市继续实行扩面、征缴任务目标责任制,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定期通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并将各地工作完成情况与省级补助资金分配挂钩。各地要认真研究制订具体的扩面征缴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目标按期完成。

(八)凡我省境内的各类城镇企业、改制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义务。

(九)各级政府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作为扩面征缴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工业园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十)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依托,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延伸到社区。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应设立基本养老保险服务点,负责办理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登记、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等工作。

(十一)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意见》(赣府发〔*〕21号),严格执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帮助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进一步规范和简化社会保险补贴办理程序,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十二)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对改制后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从事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的人员,按城镇个体工商户的缴费规定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前后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及时为改制企业职工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十三)劳动保障事务机构要为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方便其参保、续保和缴费。劳动保障事务机构养老保险经办业务,要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核。

五、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监管

(十四)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凡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工作,对经核实属应登记参保而不进行登记、未按规定如实申报缴费基数、不按时足额缴费的,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依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开展社会保险专项核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可通过招投标的办法,选择和委托资质好、信誉高的中介机构对参保单位的缴费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等情况进行重点核查,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

(十五)加大清理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力度。各级财政、经贸委(国资委)和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行清欠。对具备缴费能力但拒缴或故意拖欠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罚。企业改制时,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要在企业资产变现中优先清偿。特殊困难的企业,按有关规定批准后可缓缴,但在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企业和职工所欠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必须一次性清偿,企业欠费部分由企业承担,个人欠费部分由个人承担。

(十六)规范企业参保缴费行为,强化企业养老保险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双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缴费义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在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必须清偿基本养老保险欠费。国有企业实施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凡职工安置方案和社会保障办法不明确、资金不落实的企业,不得进入重组改制和破产程序。

(十七)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拓宽基金筹资渠道。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从*年起,各设区市及县、市(区)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养老保险费征缴激励经费,调整为按固定征缴总量和当年增收两部分的一定比例计算,具体奖励办法由同级政府确定。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征缴激励政策,保证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要的工作经费支出。

(十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运营全过程监督,防范和化解基金风险。继续发挥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六、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十九)做实个人账户,积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国务院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有计划地开展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

(二十)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二十一)各地要对本地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核定,摸清底数,做到记账到人、账账相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要认真测算做实本地个人账户所需资金。做实个人账户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研究制订,经省政府同意,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七、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二十二)建立省级统筹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实行省级预算、定额补助、自求平衡的原则。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根据各地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和上年上级财政补助情况,编制本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经省劳动保障厅和省财政厅审核,报省政府批准后,下达各设区市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计划。对未完成年度基金收支预算形成的基金缺口,由当地通过加强扩面征缴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解决。省级统筹基金预算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八、积极发展企业年金

(二十三)从*年1月1日起,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事业单位可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实行企业年金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规定报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原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也要按照企业年金实施规定重新审核备案。

(二十四)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基金实行市场化的方式管理和运作,费用由企事业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年金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九、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二十五)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健全企事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为企事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创造条件。

(二十六)进一步落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工作职责。劳动保障所(站)要按照赣办发〔*〕13号文规定落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职责,开展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防止基本养老金虚报冒领。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公共老年服务和服务网络建设,条件具备的地方,可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发展退休人员公寓,为退休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十、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

(二十七)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金保工程建设的投入,按照劳动保障部的总体要求,争取用1-2年的时间,建成覆盖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的三级网络,建立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的网络化经办,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十八)逐步实行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基金分险种管理,待遇分险种支付的经办模式。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

(二十九)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建设人性化、规范化的业务经办大厅,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和参保人员办理业务。要严格岗位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篇10

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要求,规范了全省养老保险政策,初步建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养老保险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省目前还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个人账户没有做实、计发办法不尽合理、筹资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以下简称《决定》),现就我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完善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按照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的战略部署,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建立起适合我省实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巩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果,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监管,积极稳妥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二、继续巩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果

根据中央“两个确保”的要求,继续把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首要任务,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保发放”的长效机制;继续落实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责任,防止因做实个人账户而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赤字;完善省级调剂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困难地区的调剂补助办法,不断巩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成果。各地要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的意见》(浙政发〔2004〕36号)精神,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开拓新的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渠道。

三、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各地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从2006年1月1日起,将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统一调整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缴费基数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一步到位有困难的,可实行分三年逐步到位。同时要落实“4050”人员和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他们的参保缴费创造条件。要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对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复函》(劳社厅函〔2003〕317号)精神,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另行制定。

要完善省内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转移办法,参保人员在浙江省境内跨统筹范围流动的,各地应严格按照《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现行政策规定办理转移手续,不得自行设置任何转移条件。凡不符合省里规定的转移政策,应予以纠正。

四、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根据我省实际,从2006年1月1日起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一)做实个人账户的基本原则。做实个人账户要实行老中新分开,即:以2006年1月1日为基准时间,在此之前已退休的人员,退休前已有账户不做实;已经参保但未退休的人员,在此之前没有做实的个人账户不再做实,之后缴费逐步做实;在此之后参保的人员,个人账户从参保缴费开始逐步做实。

(二)做实个人账户的目标。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前提下,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根据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和财力状况,对2005年末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在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的统筹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起步比例为3—5%,今后逐步提高,有条件的地方可按8%的比例一步做实;支付能力在12个月以下的统筹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比例由当地政府确定。

各级财政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做实个人账户后,各地要根据财政可能给予适当补助。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做实个人账户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历史隐性债务。

(三)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运营。个人账户基金应与社会统筹基金实行分别管理,两项基金不能相互调剂使用。

五、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监管

各地要按照《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省政府令第188号)要求,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工作,逐步实行“五费合征”,提高基金征缴率。同时,要切实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挤占挪用。逐步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统筹项目、计发办法、业务流程和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要继续发挥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六、积极稳妥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模式,在现行计发办法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多缴多得,并力求合理衔接,平稳过渡。

(一)调整个人账户规模。从2006年1月1日起,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认真做好个人账户记录,清理审核个人账户数据,实现个人账户规范化管理。

(二)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从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省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浙政〔1997〕15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满15年的“新人”,退休时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浙政〔1997〕15号实施前参加工作,2010年12月31日前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0年和2011年1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中人”,退休时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缴费年限已达到上述要求,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退职,退职时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组成与退休人员相同。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职)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职)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职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统一制度前本人缴费年限,再乘以14%计发。

本办法实施后,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规定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三)按本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以下称新办法)与按浙政〔1997〕15号文件规定计发的养老金(以下称老办法)水平进行对比后,按照“增加的逐步增加,减少的不减发”的原则进行过渡,过渡期为5年。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实行两个办法同时计算,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的高出部分,按过渡期5年分年逐步到位;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的差额部分予以补足。过渡期后不再实行新办法与老办法比较。

(四)本通知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和省原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七、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逐步完善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和办法。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结合我省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基本养老金的具体调整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各地不得擅自出台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待遇政策。

八、积极发展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国家扶持、企业自愿、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要继续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年金方案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后,所需费用在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5%的范围内列入企业管理费用开支。各地要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0号)的规定,完善企业年金方案,规范操作管理办法,严格企业年金标准。加强对企业年金受托机构、托管机构、账户管理机构和基金投资机构的监管,切实做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实现规范运作,维护好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九、积极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要高度重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的工作力度,不断拓展工作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要继续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的要求,落实工作条件,充实专业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推进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要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满足退休人员多层次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十、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各地要高度重视社保机构和经办能力建设,规范社保机构的名称、性质和职能,切实解决社保机构在人员编制、办公场地、工作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抓好社保机构队伍和装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为我省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十一、其他

(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事关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全力以赴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二)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由省统计局核定,省劳动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