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价值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价值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土地复垦;矿山环境治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谐社会

0 引言

采矿业在为国民经济提供巨大能源保障的同时,资源的开采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

1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1.1 绿色植被覆盖率

绿色植被覆盖率是矿区内林地面积、草地面积与农作物面积之和占矿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在保护和改善矿区宏观生态环境上有着重要作用,是衡量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比的一个重要指标,复垦后的增加值越多,说明复垦项目给矿区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越大。

在计算绿色植被覆盖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破坏类型的矿区,在一段时期内,采矿对于矿区范围内绿色植被的总破坏面积与总复垦面积。

1.2 矿区所在地小气候状况

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矿区小气候的变化状况反映了项目实施后给矿区所在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贡献程度。小气候整体状况的改观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可能从一开始复垦就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对于当地宏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将会随着复垦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在评价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矿区复垦项目实施后,小气候状况的改观对于矿区所在地的宏观生态环境的长远贡献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态效果就会变得愈为明显。

1.3 土地复垦率

土地复垦率是矿区已经复垦土地面积占矿区总破坏土地面积的比例。在一定时间内,矿区土地复垦率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态效益的提高。

1.4 灌溉保证率

灌溉保证率是矿区可保证灌溉的耕地面积占矿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灌溉保证率是保证复垦后农作物存活的重要保障,其增加值越多,说明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越大。

1.5 土地质量状况

土地质量状况是通过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耕层厚度、养分状况、水分状况、土壤质地等土壤理化性质各组成要素的变化情况来反映的。

1.6 矿区所在地生物多样性状况

矿区所在地生物多样性是指矿区所在地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的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1.7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主要通过水土流失治理率来反映。水土流失治理率是矿区复垦项目实施后可得到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占矿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

1.8 田块规整率

田块规整率是项目实施后规整的田块面积占矿区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项目实施后,田块规整率增加值越多,项目带来的生态效益越大。

1.9 矿区所在地景观生态效果

矿区所在地景观生态效果反映矿区土地质量项目实施构建的景观对矿区所在地生态的改良程度。在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矿区土地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一方面,要完善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消除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另一方面,则要改变过去田块破碎、沟渠路分布杂乱的景象,将矿区工农业生产与大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结合起来,以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增强矿区的景观美感和视觉效应。

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2.1 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指矿区范围内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矿区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取决于土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与利用技术水平、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衡量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指标有:①农业土地利用率;②非农业土地利用率;③垦殖指数;④复种指数。

2.2 矿区所在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农民年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农民年纯收入增加值越高,说明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好。

2.3 耕地面积

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的增加值越多,说明项目的实施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土地整理项目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不同,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往往是带来项目区耕地数量的“净增加”,因此,一般来说,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带来的都是“正效益”;而对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来说,项目的实施对于整个矿区来说未必带来耕地数量的增加,因为在矿区边界范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对于土地的破坏面积也会加大,这时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2.4 矿区所在地农地单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区土地复垦耕地质量逐渐趋于好转,这就必然会带来农地单产的增加,农地单产增加值越多,说明项目实施后,给矿区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矿区所在地农地单产数据的获得如果在矿区范围内统计计算较困难,可以引用矿区所在地历年统计年鉴数值。

2.5 投入产出比

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实施后,通过种植农作物、经济适用林、牧草等,给当地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增加,林牧业收入的增加,从而带来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投入产出比增加值越高,说明项目给矿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好。

2.6 机械化作业率

机械化作业率是矿区可机械化作业的耕地面积占矿区耕地总面积的比率。矿区通过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土地更加平整,更加集中连片,更适合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复垦后机械化作业率越大,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

3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3.1 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是矿区农地单产与矿区耕地面积的乘积。通过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从而带动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产量增加越多,就可使矿区可供养的人数越多,从而带来矿区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社会效益的提高。

3.2 矿区所在地农业劳动生产率

矿区所在地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矿区所在行政区年均总产值与矿区年均总有效劳动力数的比值。矿区通过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土地更加平整,更加集中连片,更适合于农业机械化生产,从而带动了当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项目实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值越大,说明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

3.3 道路密度

道路密度是矿区道路总长度(千米)与矿区土地总面积(公顷)的比例。项目实施后,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加了道路长度。道路密度增加值越高,越有利于矿区的生产生活,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越大。

3.4 矿区所在地人均耕地面积

矿区所在地人均耕地面积是矿区所在地耕地总面积与该地区总乡村人口数的比值。它反映该地区的耕地资源能否保持动态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均耕地面积增加量越多,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越大。

3.5 矿区所在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矿区所在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矿区所在地国内生产总值与矿区所在地总人口的比值。国内生产总值,从生产角度,等于各部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从收入角度,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从使用角度,等于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之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越多,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越大。

3.6 矿区所在地土地权属纠纷状况

矿区所在地土地权属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归属。土地复垦的过程也是土地重划的过程,土地复垦后将打乱原有的土地权属界限,为了避免土地纠纷,保护原有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工作。

3.7 矿区所在地扶贫效果

扶贫效果用于反映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矿区所在地农民脱贫的贡献与影响。露天矿区矿方企业生产建设中会大量征用当地农民土地,矿方企业一般会通过征地补贴款的形式发放给当地农民,这有助于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3.8 矿区所在地就业效果

矿区所在地就业效果用于反映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矿区所在地农民就业的贡献与影响。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后增加的大量耕地,矿方企业通过雇用失地农民耕种,这就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稳定。

3.9 矿区所在地公众满意度

矿区所在地公众满意度是矿区所在地满意该项目的人数与矿区所在地总人口数的比例。其中:项目区公众满意度调查应该包括当地农民、矿方企业职工、政府官员等,调查公众应该具有代表性,应该反映各类群体对该项目的意见。

4 结束语

总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区土地复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土地复垦理论,促进土地复垦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中科.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生态补偿 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二、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篇3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位;竞争战略;电信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该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禀性,比如,物种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一定的水源区域内才能生存,而它们自身又有着食肉、处于食物链条的中间等多种特性。因此,围绕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禀性,它们就必须有自身的战略,比如不耐寒的动物可能选择冬眠,食肉的动物可能选择群居,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的动物则要具备较快的速度等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禀性约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战略。

本文将这种道理引入到产业分析中来,论述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一、引言

1产业生态系统的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有利于理清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物种更有效地找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2生态位的含义演变。Whittaker(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生态位的概念在产业研究中日益重要,对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

可以看出,对于生态位的理解,学者们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强调物种在环境中的资源拥有情况;另一是物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对生态位的理解应既强调物种所处的环境,又强调物种自身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讲述的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

3竞争战略的研究方法。在战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着名的论断,并提出三个基本的战略。后续学者在战略研究上也做过很多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竞争战略问题的研究均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

本文正是在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过生态位的理论研究,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描述为生态位的特征,这些生态位特征对企业是本质性的,对其竞争战略选择是决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个企业的生态位特征,就可以选择其对应的战略,从而将战略与生态位联系起来。

二、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战略体现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态位的含义,那么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进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态位对战略制定有何作用?

1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

2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1)运营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1998年邮电分离,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2002年电信与网通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竞争格局,直到2008年,电信业务重组,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必将继续大力支持。因此,从运营商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角度,正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结构角度,目前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且电信网络的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运营商是一个进入退出壁垒都很高的行业。

从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角度,该行业具有前期投人大,后期运营成本小的特点,行业发展的商机无限,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价值链角度,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顶端,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而且价值链数目较多,成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枢纽。虽然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也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大部分业务必须有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方能进行。

在企业竞争力上,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总体竞争力较强。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在环境角度,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没有运营商那么优异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整个电信产业的兴起,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较好;对于市场结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则呈现出白热化竞争的态势,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低。

在价值链上,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处于底端,离消费者较远,当然,与消费者也有许多直接接触,但是,在电信产业系统中很难摆脱运营商的网络环境。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具有与内容与服务商类似的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所不同的是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稍大。这些企业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如手机)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提供商。对应的企业有三星,华为,Ericsson等。

四、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前面的分析,讨论运营商、内容与服务商、设备制造集成商的基本战略方向。

1运营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运营商应选择紧跟时代的维持战略,紧跟时展态势,保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体策略有:

(1)努力维持目前的产业环境和价值链结构。

(2)不断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其他运营商抗衡。

(3)细分客户市场,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具体策略包括:

(1)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推行行业标准,进行行业的重组和整合。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合作,稳固提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开拓与顾客直接式接触领域,拓展营销渠道。: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应注意应用的具体策略包括:

(1)塑造良好行业环境,抢占行业标准,提高自身竞争力。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篇4

一、从主观工具价值论到客观内在价值论

传统的价值理论强调只有“人”才能成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尺度,它对大自然的价值的认识所持的是一种主观工具价值论。主观工具价值论对大自然的评价以人类自我的利益为中心,对人类来说的功用性是判断大自然是否具有价值的惟一标准,由此判定大自然具有某些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性价值,但决没有以自身为目的的内在价值;大自然只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资源和工具,不能成为道德关注的对象。

罗尔斯顿认为,“要‘自然仅是资源’的范式,我们就需要一个涵容更广的、非人类中心的价值理论”[2](P208)。这种价值理论认为,人的利益不是万物是否有价值的惟一衡量尺度或评价尺度,人也不是惟一的价值主体和评价者。这与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不谋而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P274)这至少说明了两点:其一,除了人类自身的内在尺度(对非人存在物来说这是外在尺度)外,存在着其他非人存在物自身的内在尺度;其二,人类能够也应该运用两种尺度。关于人类运用非人存在物及大自然的内在尺度,以往我们更多地强调的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掌握自然的尺度和自然规律,以便更好地改造自然;现在我们更需要强调另一方面,那就是承认自然的内在尺度,人类不只是以自己的尺度去规划、宰制自然,还要在存在论的意义上尊重自然以其自身的内在尺度所衡量、呈现出来的自然之所是。能够体验、能够对事物表现出兴趣,只是评价方式之一而已,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存在物有着各自独特的对自身、对外界的评价方式,也就是说,评价对每个存在物的存在来说都是内在的,自然有其对于自身来说的有用性、好或目的,我们把这称之为它的内在的价值,即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以自身内在尺度为评价标准的、独立于人类评价的、非工具性的价值,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是”和实然,也是自然的内在价值、内在善和存在目的。

人类遵循大自然的含义之一,就是在评价自然时,不以人类自己的内在尺度为惟一尺度,而是同时能以自然自身的价值、善或目的为尺度,是为了大自然的存续而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仅仅为了人类的利益去利用自然规律。当我们不破坏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善、而是遵循大自然的实然之道时,我们就是在以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了,这是我们对待大自然的“应该”和应然之道。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认为,坚持自然自身的内在尺度,可以使我们在对自然进行评价时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把自然价值的所有权归还给大自然,这是对以往认为自然价值完全是人的主观投射的价值上的唯我论的修正,是一种客观内在价值论。“价值并非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时也存在于现实世界,……并非只是我们将价值赋予自然,自然也给了我们价值”[2](P175),以往的主观工具价值论不过是人类一味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评价大自然而已,不能不说是一种片面和狭隘。同时,自然价值既存在于作为结果的后续事件(生命、人类心智)中,也存在于作为前提的前导事件(能量、物质)中,不能说价值是自然进化到人类阶段时突现出来的,事实上,价值在自然进化的整个过程中是一直存在的,因此不能只从结果中去寻找、确定价值,亦应关注过程中的价值,罗尔斯顿对此打了个比方说,一个演员不能偏狭地认为一部剧只是因为他的出场才有了价值,这样未免“断章取义”和过于主观自我。在我们对世界进行构建的同时,世界自身也进行着自我构建,在这两个构建过程中都有价值产生。其实,无论是由人类意识带来的价值,还是由人类意识发现的价值,都是人类置身于自然共同体中、置身于存在的敞开之中才能体认到的,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框架后才能体认到的。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突破了以人类的自我利益为中心、以人类的内在尺度为标准的主观工具价值论,但并没有全然否定价值关系说,并没有把价值完全等同于事物的属性,而是扩展了价值的主体和客体。价值主体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动物、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相应地,价值标准和价值尺度就不仅是人类的标准和尺度,还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及其非人存在物的标准和尺度,而价值主体所评价的对象都可以成为价值客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价值主体自身也同时就是价值客体。所以说,“广义的价值概念仍然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性质,不过这个主体推展到生命系统,这个客体的类也可以包括主体自身。所以,广义的价值概念并没有背离传统的价值概念,而是推广发展了传统的价值概念,从而可以包含或推出传统的价值概念。”[4]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客观性在于它突破了单一的人类的价值尺度,而承认所有的存在物都有不以人的主观偏好为转移的内在价值和存在目的,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有着各自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式。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种评价主体、评价尺度和评价方式都是客观的。

当我们为了人的利益而保护自然物和生态系统时,我们还仍然停留在人类主观的价值参照系中,而从“请把花留给别人欣赏。”到“让花活着!”,虽然都是为了使花不被采摘,但后者却进入了以自然物本身存在为目的的客观参照系。客观参照系便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本身。如果我们在存在论层面把世界界定为某种由于人才存在的东西,则无法认识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的本质需要以世界本身的存在为参照系,而不是任何主观性的前提。海德格尔认为,主体性统治下的人的语言遮蔽了自然事物的显现与存在,使我们隔绝了世界本身和生活意义。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客观的参照系,使人的语言以包含客观信息的自然的语言为本源,即“人必须先让存在又对自身说话,然后人才能说”[5](P364),人的语言只有先倾听自然存在,才能真正说出自然存在,这样的语言即“诗化”的语言、超越了主体性的语言,才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是对过分张扬的人的主体性的消解和超越,是让人回归本体存在去体悟世界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人是最高目的、人的主体性、主客二分、内部外部、甚至人类中心,这些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应该都是可理解和可接受的;但是,在存在论层面、在宇宙观的意义上,这些则是应该被批判和被摒弃的。环境伦理学说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是在存在论意义上说的。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即是一种广义的存在价值论,认为我们必须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然和自然的价值。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资源,更是人类的根源,对自然的这种根源性的理解,即是一种存在论的理解。罗尔斯顿在谈到我们对世界的构建和世界自身的构建时说,“把认识论意义上的世界的构建等同于存在论意义上的世界的构建,把认知的秩序等同于存在的秩序,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6],而这种混淆使我们不能认识到自然具有与人类目的互补的自在目的和内在价值。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价值范式的存在论转向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获得了对自然价值的存在论理解,才能真正认识自然的本质,而这时“人到达了存在的境地,比动物的生存更为深刻”[7](P310-311),存在的境地是对生物性和物质性的超越,这时的人才真正成其为人。动物的生存是为我的,达到了存在境地的人的生存除了为我还能为他;动物的生存是由生物性主导的,人的生存则须由精神性和道德性来主导,否则不成其为人。

另外,罗尔斯顿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自然是无价值的领域,西方文化也不是从来就认为自然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只是“随着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到来,自然才被视为无价值的领域而被机械的因果性力量所支配。价值仅仅产生于人类的利益和偏好,自然则只是人类的自然资源”[8]。也就是说,“自然仅是资源”、“自然是无价值的领域”这些断言只是文化的历史产物,是人类工具理性无限膨胀的产物,它不仅没有终极性,也没有真理性。

二、从个体主义到环境整体主义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价值理论认为大自然具有价值,其中最根本的价值就是自然创生万物的过程。生命之河将“实在和潜在,自我和他人,人与自然,现在与历史,以及‘是’与‘应该’都融会到一起了。……将个体视为浮在整体之中向前运动”,在这里“个人主义的伦理学目光短浅,需要用集体主义的观点来加以矫正”[2](P96)。罗尔斯顿非常明确地将整体主义限定在人对自然的环境伦理当中以及与环境事务相关的人际伦理之中,所以我们称之为环境整体主义。

如前所述,大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拥有自己的“好”、自己的善和自己的存在目的,但个体生物的内在价值不是孤立隔绝的,而是具有联系性、外显性和集群性(或整体性)的,每个个体生物的内在价值是与其他个体的内在价值相联系而存在的,并在这种关系性中体现出来,离开了他者和整体,个体的内在价值无法存在、无法体现,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每一种内在价值在其前其后都有一个‘与’,指向它所由来的一些价值和它所朝向的一些价值”,“每一事物都是以一定的角色在一个整体中体现它的善的”[2](P190-191),这使得每一个个体相对于其邻居和整个生态系统来说又具有工具性价值,关系性和整体性是最重要的,内在价值是深深扎根于其环境中的价值,因此要适应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伦理———人际伦理也好,环境伦理也好———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把关心的焦点从个体自我转向共同体和共同体中的他者。从系统的角度看,一方面,个体的内在价值往往是由其在系统中的工具价值来体现的,内在价值与它对他者和系统提供利益的能力是不可分的,内在价值须在整体性和联系性中体现。另一方面,在大自然的三种价值———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系统价值中,个体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内含于、统一于系统价值,它们共同从属于系统价值,即整个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同时也为系统价值所支持,“自然系统这个生命之源将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结合到了一起。”[2](P231)这种结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生态系统将个体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统一起来,使之从属于系统价值;二是系统价值本身也是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从生态系统创造出“内在价值之放置点”[9](P256)的个体的角度来说,系统价值包含了内在价值,且系统价值就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从生态系统为生物个体提供了生存环境的角度来看,系统价值也兼备了工具价值的作用。内在价值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这个内在价值不是孤立的,它要在关系性中发挥对他者、对整体的工具价值功能,它还要在整体性中使个体的内在价值与系统的内在价值保持一致,最终在关系性和整体性中实现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的统一。

自然生态系统中这三种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化为生物个体与生态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就是:整体优先于个体,个体的善要适应其生态位的善。个体的善要放在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善中来理解,个体的善汇成整体的善,又只能在整体的善中传递、提升。但是,生态系统优先于个体生命,并不是完全无视个体生命,而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性的出现,并以偶然性和历史性来表现个体的独特性,创造出决不相同的个体,“共同体的美丽、完整和稳定包括了对个性的持续不断的选择”[9](P253),只是这种选择是以有利于共同体的存续为标尺的,这决定了环境伦理中的整体主义原则。罗尔斯顿通过生物个体、物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具体表明了其整体主义思想,“我们有理由主张:没有正当理由,一个人不应该屠杀生命个体;我们更有理由主张:没有超级的正当理由,一个人就不应该超级屠杀物种。”[9](P198)整体性的物种的生命价值高于个体生命的价值,相对于屠杀个体生命,屠杀物种是一种超级屠杀。人为灭绝物种之所以是一种超级屠杀,是因为“它不仅杀死生命个体,还毁灭生命形式(物种);不仅杀死生命的‘存在’,还毁灭生命的‘本质’;不仅杀死生命的‘肉体’,还毁灭生命的‘灵魂’。这不只是个体性杀戮,更是群体性屠杀,它灭绝的是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10],因此,我们说物种的善高于个体的善,是因为物种的存在为个体生命的涌现保存了生命的形式、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灵魂,只要生命的形式、本质和灵魂存在,就意味着个体生命虽有死亡,但永远不会彻底消失,会有后续的个体生命不断地来接续生命的历程,物种的存在是个体生命延续的基础、条件和保障。而物种的善又从属于生态系统的善,“物种的完整性要适应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我们想保护的并不是物种,而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9](P208-209)其实,失去了生态系统,物种也无处安身,所以,从工具的角度讲,物种是个体生命存续的保障,生态系统又是物种和个体生命存续的保障;而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讲,物种是个体生命存在的逻辑前提,生态系统则是物种和个体生命的存在的逻辑前提,生态系统具有最终的根源性和逻辑先在性,因而其价值最高,这就是环境整体主义的意蕴。

注重个体、对个体自主性的尊重是西方哲学伦理学的重要特点,也可以说是西方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重要标志,这也是环境整体主义在西方文化语境下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它会不会带来集权主义专制?会不会导致所谓的西方文明的倒退?罗尔斯顿认为这种担心是一种“思想混乱”和“范畴误置”,他通过区分两个共同体中个体与群体关系之不同来说明这一问题。文化共同体与自然共同体是两类有着天壤之别的组织模型,人际伦理与环境伦理有着质的区别,两种伦理中的是非善恶标准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推导和相互论证,文化共同体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同自然共同体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混淆,必须分别加以分析。在这里,罗尔斯顿的结论似乎是:文化共同体中个体的优先性与自然共同体中整体的优先性是不矛盾的,因为这里的个体和整体分属于不同的共同体,没有相互对应性,也就不会发生冲突。

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回避掉环境整体主义对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挑战,或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对整体主义的质疑和反对,因为正如罗尔斯顿本人所说,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无边界性决定了环境问题和环境事务的整体性和公共性,那么在处理整体性和公共性的环境事务时,只能奉行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公利高于私利的原则。另外,由前述分析也可以明了,罗尔斯顿的环境整体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大自然内部系统价值统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个体善从属于整体善;二是在环境事务中公共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环境整体主义也要进入与环境事务相关的人际伦理关系。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导下的西方文化之所以反对整体主义,在环境整体主义的第一层含义上,是因为整体主义动摇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在第二层意义上,是因为在环境事务中强调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触动了西方社会以私人利益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现实利益。况且,在一个社会中具有整体性和公共性的社会事务决不仅仅限于环境事务,那么,在所有的公共事务中均应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这无疑是对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根本性挑战和颠覆,这也正是环境整体主义的革命性所在。所以,罗尔斯顿试图以自然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是不同的组织模型、人际伦理与环境伦理有着质的区别为理由来说明环境整体主义不会冲击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试图把整体主义严格局限在环境伦理范围内也是难以奏效的。

篇5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石化企业 环境绩效评价

一、生态效率概述

1.生态效率的内涵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概念是最早在1992年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事会”(WBCSD)在其向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首次提出的。其含义为:

“生态效率必须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和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能逐步降低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的生态影响和资源的消耗强度,其降低程度与估算的地球承载力相一致。”

作为反映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生态效率的目标在于“在最小化资源的耗费和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最大化企业的价值”(WBCSD)。据此,生态效率可表示为:

生态效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1)

2.生态效率的计算方法

“价值――影响比值方法”,即分别计算得出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然后二者相除得出比率。对于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的计算,WBCSD和UNCTAD分别规定测量指标。

也有学者尝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构建模型,计算生态效率。Pekka J.Korhonen,M.Luptacik[4]以及Mika Kortelainen,Timo Kuosmanen[5]在运用DEA 模型计算生态效率时主要区别在于对非期望产出的处理方法和模型组合的差异。但文献[4]、[5]都证明了用DEA 方法计算生态效率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二、生态效率的计算

1.概念的界定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在生产过程中产生m种环境压力(输入)Zi,各环境压力的权重为νi,i=1,…m。产生工业增加值(输出)Vn。则

生态效率= (2)

2.生态效率计算

本文选取了国内某石化企业炼油板块1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对其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将13家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为输出,将原油加工量、新水取用量、水体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作为输入,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13家企业的情况总体情况乐观,生态效率较高。平均生态效率为85.2%,达到良好水平。其中,7家企业生态效率为1,并且松弛变量均为0,是DEA有效的;4家企业处于中等水平;2家企业生态效率明显较低,亟待改善。

三、结论

本文以国内某石化企业炼油板块13家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了其相对生态效率。这13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生态效率达到1,其余6家企业应当减少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在行业中的水平,提高环境绩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hanging Course:A global Business Perspective o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M].MITPress,1992

[2]Bjrn Stigson Eco-efficiency:Creating more value with less impact[M].WBCSD,2000

[3]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the Enterprise level:A methodology for standardizing Eco-efficiency Indicators[M].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2003

[4]Pekka J.Kohonen, Mikulas Luptacik.Eco-efficiency of power plants: An extens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4(2):437~446

篇6

内容摘要: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测量其合理程度是防范的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乡村旅游资源和景观评价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乡村旅游地旅游环境适宜性”这一评价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分析次因子的权重,最后得出各类型因子的判定结果,为评价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程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 城市化 评价指标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评价的必要性

城市化推进,一方面使充满田野气息的乡村成为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为乡村旅游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和稳定的客源。但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也会加速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化,使乡村旅游存在基础―“乡村性”退化,导致乡村旅游地消失。如何平衡两种关系,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地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程度的指标体系,为乡村旅游地应对城市化提供借鉴。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评价的可行性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际上对乡村旅游,特别是乡村景观的评价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景观分类保护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不同学者从各自角度建立了一些定性和定量标准。如:美国林务局和土地管理局制定的适用于乡村自然景观类型的VMS系统和VRM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川、水面等)的景观评价,制定出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措施。英国的景观质量评价系统,从景观的资源性、美学质量、未被破坏性、空间统一性、保护价值、社会认同等方面来考虑。此外,德国、荷兰等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欧盟在1993-1997年邀请环境、社会、地理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乡村景观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讨论研究,最后确定了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为生物环境质量、社会环境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三大类)。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在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全国示范乡镇验收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对于乡村旅游地指标体系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崔凤军(1999)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王良健(2001)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旅游可持续评价模型,郑允文(1994)构建了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及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6项指标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体系,程道品(2004)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评价指数构建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是定性基础上的量的测算,过度城市化或者滞后城市化对乡村旅游地发展都是不利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水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不是水平越高越好。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更多的是要体现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性,体现乡村生态价值。

(一)自然―生态敏感性调查基本内容

旅游地的自然―生态敏感性分析有时也称为“自然―生态适应性分析”,自然化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栖息地的原生性;二是人为的改变应在内涵与形式上最大限度的融于自然。旅游地自然―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实质是在自然生态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对旅游地自然生态状况的一种量化评价手段,这个量化值可用来对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二)社会―生态健康性调查基本内容

旅游地的社会生态健康性调查是对旅游地社会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健康性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地社会环境的持续性,主要是经济功能和文化保存的持续性;二是乡村社会使用功能的完备性,即乡村具备发展旅游的地域承载力。这个“健康性”是相对应乡村旅游地这个特殊区域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旅游者对社会环境的适宜程度而言。

(三)旅游环境适宜性调查步骤

1.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为两个部分,即乡村旅游地环境适宜性的自然―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2.权重确定。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分别取乡村旅游地内部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因子,然后通过数据计算得到上一级因子的权重值,依次逐层计算,最后得到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生态健康性指数。乡村旅游地环境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见表1。

3.因子类型判定。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将总体评价的主要因子分为三种:其中权重值大于4的为强影响因子,权重值大于3小于4的为中影响因子,权重值低于3的为弱影响因子(见表2)。

由上可知,土地用途、旅游地安全和整体环境等因子对乡村旅游地适宜性环境起较大作用,整体的评价超过40%。评价结果为防范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思路。

乡村旅游地旅游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数运用

以上模型的建立是评价乡村旅游地适宜性的基础,在实际运用中,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一)确定组成因子的评价值

根据对乡村旅游地监测结果,对各主成分因子进行“综合特征值”计算。各因素等级的确定采用原始评分法进行评定,将每个单元针对各因素的原始得分,根据评价标准的分数分级,将得分转化为每个单元各因素对旅游活动适宜性的级别(见表3)。

(二)求和

将各个评价值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原始参考值。

式中,P代表最终某一乡村旅游地环境适应性得分;i代表一级指标的序列号;j代表二级指标的序列号;Fij代表第i项一级指标中j项的实际值;Qij代表第i项一级指标中j项的理想值;Bij代表第i项一级指标中j项的权重。理想值的取值可以是各因子的中值,或根据具体评价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作相应调整。毕竟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适合程度是不同的。

(三)适宜性评价

乡村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可以借鉴乡村城市化的评级方法,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见表4)。通过乡村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值的高低,判断旅游地环境适宜程度,即反映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对乡村旅游地的干扰程度,为解决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Schauman S, Adamans C. 1979.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landscap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USDA Forest Service Tech.Rep,PSW-35)[M]. Berkeley ,Galif: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2.Ross RW.1979.The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and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 over vi-ew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Tech. Rep, PSW-35)[M].Berkeley , Galif :Pacific Southwest 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3.Goodey B.1995.In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M].London: Oxford Brooks University UCL Press

4.Cook EA,van Lier HN..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Networks[C]. ISOMUL, Elsevier.

5.Sung DG,et al. 20001.Scenic evaluation of landscape for urbandesign purpose using GIS and AN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56

篇7

1以人为本的归宿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形成了追求无限财富,无限享受人生的目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了以效益和利润为典型代表的方式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形成了“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人们赋予机器确定的价值观念,”“机器”的含义是“企业主”、“无限利润”、“兼顾工人”、“战争”等。代表思想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基布瑞斯的行为主义心里学、英美以机器为中心的人机学等。针对“机器为本”思想的“弊端”,产生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他在19世界的典型代表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他的目的是恢复劳动的正面含义,“艺术”的含义是“净化劳动观念”,“自给自足”,“使劳动愉快”,“公正”、“友好”。“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主要代表有: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想、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新现代设计思想。依赖人本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通过工业设计发展新的大众生活化,提出技术美,包括几何美、材料美、表面机理美和工艺技术美。但各种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主要关注人得“正常思维”和“正常行为”。而人得行为在许多时候是非理性的:知觉能力有限,认知能力有限,受情绪影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试图建立非理性用户模式,使机器适应人的行为特点,适应知觉和认知,适应人的动作特征、减少人的脑力负担,通过设计给人提供自然思维和行为条件,以此来弥补人的缺陷。

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传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只能有限改变“以机器为本”造成的负面作用,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者引起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再生设计和生态设计思想,归结起来可以统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人类只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维护自然生态的循环是维护人类自身生存的前提,无限富裕和无限享受最终会照成不可逆转的结果。人类必须从生态学世界观出发重新规划人类的生活概念、工作概念、城市概念、能源概念、交通概念、交流概念、消费概念等等。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东西。

2对绿色家居的一种倡导

中国家具产品从2002年7月1日起以强制实施国家家具环保标准,这对于家具及其相关产业无疑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对于广大的家居消费者来说又是一个的福音,它表明:家具——这种与人们生活信息相关的传统产品,将会被赋予一种全新的内涵。环保概念的宗旨是自然的生态平衡、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卫生,它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之上,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所处的态度,因此,它所涉及的范畴就应该是有关社会、历史、文化、技术的全部甚至包括人性的本身。对于绿色家具的理解也不例外。家居设计的概念的更新是绿色环保家具存在和发展的先导设计之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更重要的是它能诱导人们的观念更新大环境的环保概念已深入人心,国外对绿色环保家具也早已重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家具也理所当然地议事日程上来。与此相适应,家居设计概念的更新便首当其冲,具体反映在以下几方面。①“功能第一”的现代设计理念注入人的健康因素的内涵。即除了满足人体工效学原理的人与物的生理关系外,应更加重视人与物的本质关系。②“低熵设计”理念进一步深化。这除了表现在强调生产过程、运输过程等方面的低能耗以外,更强调产品的耐久性和报废后的可再生性。在这里追求时尚的概念受到限制,耐久性好、造型经典的产品重新受到关注;“适度拥有”、“适度消费“的意识有待增强,各种挥霍的设计受到质疑,简练的和多功能这些能有效降低家具奢侈度和拥有量的产品将重新受到青睐,实用与美观的关系将重新调整。设计的科学性将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领域将会大大增宽,例如对家具力学性能的研究与计算,对于使用合理的家具零部件尺寸将会提供更加实用和节省的数据,这对于保护资源,节约原材料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家具绿色材料运用和生产中的环保

家具生产的原材料是绿色环保家具的关键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无任何毒性的自然资源,无疑将继续成为家具行业关注的对象,但这种资源在数量上的局限性将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课题。“小材大用”、“劣材优质”、“优材高附加值”是木材广泛、持续使用的基本前提。围绕此议题所进行的如指接材、木材改性、薄木及微薄木的开发利用等项目的研究,其依据更加充分,前景更加美好。各种人造板材料将继续是家具制造的主要材料。这除了它本身具有的保护资源的特性外,优越的使用性能也已被认可。此外,人造板材料报废后的再生性的研究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无毒性人造板的研究在技术上有一定困难,那么其表面封面技术就尤其重要。胶、涂料的毒性也是影响家居产品环保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家具生产过程之中,也存在于家具使用过程之中。对于胶粘剂种类的选择,目前大多数涂料生产厂家所进行的水性涂料的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木材资源方面的影响,对木材替代材料的开发同样重要。钢材、塑料虽然在短时期内能缓解对木材的需求,但它们寻不具有资源上的再生性。竹材是一种能替代木材的速生材料,对它的开发利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种木纤维材料的开发利用也应用引起我们的重视。生产过程的环保意识是不容忽视的。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厂生产环境中的环保因素,如噪音、粉尘、各种有毒气体对操作工人的影响。二是家具企业“三废”的治理,如对于木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废气和废水的有效排放等。虽然在这以前不为人们足够重视,但它将会随着家具产品环保标准的建立而逐渐纳入环保系统工程的范围内。

4绿色环保家具的巨大空间

消费市场是绿色环保家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他行业的的环保实践充分证明:人们对于环保概念的认识是环保工作能否有效和持久开展的关键。虽然绿色环保家具的推出对企业是一个商机,但只有当消费者认识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相同的认识水平来认识绿色环保家具的时候,才是绿色环保家具相关措施得以正常实施的时机。科学技术是推动环保家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果说发展绿色环保家具是一种概念上的变革,那么科学技术将是这场变革的直接动力,就象生产方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一样,它将会起到其他工作无法代替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①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有效地减小木制家具的零部件的尺寸,从而减少木材的使用数量;人造板套裁技术能有效地提高人造板的利用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小加工余量从而减小加工中的材料浪费;材料的改性技术提高材料的品质;小径级材和劣质材的合理使用。②控制产品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减少有毒的有机溶剂的使用;采取多种方法减少游离甲醛的挥发;在木材的处理如防腐、防蓝变、防虫蛀过程中减少有毒物的渗透;加强水溶性溶剂和水溶性涂料的开发;对于有毒物的吸收、转化、封闭和处理等等。③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产车间的一级除尘和生产厂区的二级除尘;木工机床的噪音和安全保护;尤其的先进固化技术和涂饰技术等等。④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⑤先进的标准化体系。⑥基础科学研究及其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5生态型家居产品

生态设计是基于工业设计思想的三个历史转变即“以机器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而提出来的。当人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后,生活观念会发生变化,选择产品的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环保意识后,人们不再追求这些价值。现在,刺激购买力的美学观念逐渐被用户抛弃,人们不再追求时装、华丽的产品和高级用品。后现代状态下人们对物质的观点改变了,成为后物质价值,它包含下列意义:重新发现简朴,节制复杂性,设计简单,对“慢”的再发现,享受慢节拍生活。“少就是多”的观念重新得到人们的承受。从直观上想象,生态产品的含义似乎清楚,但实际上很难定义,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态度是现代设计思想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家居设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的观点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在对传统的认识上,充分肯定传统的价值和作用;二是在对传统的态度问题上,主张对于传统的承袭和演绎。沉默的传统,在历史的深处,发出倔强的光芒。中国传统家具谱写了世界家具史上最绚丽的一章,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我们将问题的重心选在中国传统当代家设计的关系上。意大利设计师ETTORESOTTSASS认为:“保护传统并非是单纯地重复传统。”赋予家具以文化意义并不是简单地搬几个传统纹样,或者附加几个古代的装饰部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对设计文化的思考不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各名族重新认识本名族文化、重新认识自然、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场社会哲学思想领域的深刻革命。对待中国传统家具,我们应取保护与继承、扬弃与创新的态度,这将是一个动态的和长期的过程。各种产品的侧重面不一样,有些产品的长期效果往往一时还看不出来。总的来说,生态产品应当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人友好的含义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它应当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改善社会关系,有利于改善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生态产品还应该对环境友好。德国设计师Tuerck认为生态产品包含四层含义。由产品的层次理论总结出相应的产品设计伦理:①使用伦理:不应当设计短寿命产品去欺骗无知的用户,隐瞒副作用是不道德的(针对流行性消费设计而言);②环境伦理:设计中必须考虑计算环境的消耗;③社会伦理:评价新技术时必须考虑提供的劳动岗位数量,尽量不造成更多的失业;④劳动伦理:设计应当提供人道化的劳动,不造成岗位特殊和复旦等级;⑤精神健康伦理: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责任要求要扩大,尊重人的尊严,不能剥夺这些国家的资源;⑥动物伦理:不以消耗其它动物来换取人类的要求。生态产品的主要出发点是减少自然原材料的消耗和能源消耗,减少废物和垃圾,防止对人、生物、自然环境的破坏。

6家具生态设计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态价值观 培养

一、生态价值观的内涵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观点与看法。[1]”从中可以看出“价值观”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指个人对周围事物的价值判定,价值观是评判这些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尺度;另一方面是指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表现为个人的价值目标。个人对诸事物的看法与评价构成了价值观体系,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人的价值观也会有所区别。反过来,人在不同价值观的引导下又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生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其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是相互依存的,个体之间互为生存的条件;第二,任何个体的存在都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人类的生存具有“环境价值”。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生态价值观培养的内容

(一)自然生态观的培养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条件当中,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我们今天的环境已经遭到了工业文明的严重的破坏,致使生态系统失衡,人类频繁地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要让学生知道自然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都是相互依赖的,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同样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体现了这样的主题,要把书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提高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并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二)生命敬畏观的内容

对生命的敬畏是指对自然界所有生命体的尊重,表现了人类珍惜生命的态度。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古来有之,佛教就提倡“众生平等”、“不能杀生”等理念。现在,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物种的消失都为人类的未来增加了安全的隐患,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肆意伤害其它生命。初中语文中的《斑羚习渡》这篇文章就是以珍惜与关爱生命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感悟过程中体会对生命的敬畏。教材中类似的作品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三)生态利益观的内容

“生态利益观是指人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价值的认可,以及由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整体利益观念。[2]”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自然中的任何事物对于人类来说都具有生态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人类如果离开了自然界中的空气、水、阳光等资源就无法生存,人类保护自然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类自己利益得到实现。培养学生的生态利益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并能够从自我做起,要通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通过多种措施达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展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方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充分证明了我党对未来社会发展形势的清醒认识。比如在教学《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时,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来之不易,只有和它们共生互生,才能保证人类的长远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生态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首先要挖掘教材内容,将生态价值观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生态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初中各年级的教材,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其次是要恰当地利用与语文课相关的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内内容的深入理解,可以通过课件、视频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对课内内容进行延伸,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只采取说教的方式很难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把课内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效果会更好。比如在教学《大雁归来》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侯鸟迁徙活动进行观察,体会环境变化对鸟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师身体力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要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师就必须拥有良好的生态价值意识。教师一要做好自己,要在生活方面力行节俭,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二要积极参与到生态价值观的宣传当中,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四)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比如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自然灾难片、到生态保护基地参观,体验自然生态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开展环境绿化、进行低碳环保产品的宣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

总之,初中语文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内容载体,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这个方面的作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促使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环境伦理 密尔困境 人与自然 环境美德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X24;B82-058 【文献标识码】A

受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影响,一般认为,人类在面对其它生命形式,及其组成的自然界时具有绝对优先地位。人不仅是会说话的动物,而且是给予一切存在赋予称谓的理性存在,命名意味了占有和统治。由此,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西方环境伦理的主导形态,这一伦理思潮在16、17世纪科学革命给予人类的无限权秉中得到了扩展。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宣言,拷问、征服自然成为了近代科学的基本品质。伴随人类科学成就的不断增长,现代技术以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无节制地控制与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诸如臭氧层破坏、雨林消失、碳排放过渡等环境问题。面对严重的环境危机,学者们从不同哲学立场出发,提出了多种新型环境伦理理论,旨在为改善环境提供理论支持。但是,在考察这些主要环境伦理理论基本预设后,会发现它们都未能摆脱密尔在《论自然》中提出的两难困境:“人应当遵从自然”的道德教化没有意义,因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除了遵循自然外别无他法;同时,人们无论怎么做,都是对现成自然状态的变更,都是有违遵循自然的教诲。对于这一困境,新兴的环境美德伦理学从反思密尔困境的理论预设出发,提供了一幅崭新的关于“人―自然―社会”的图景,为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拓宽了思路。

现代环境伦理主要思潮及其困难

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时采用的主要立场依然是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决定论式的。也就是说,人们仍然寄希望于环境问题能够通过人类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予彻底的解决。然而这一思路在实践上遭受严重的挫折后,学者们开始转移他们的研究重心。较弱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帕斯莫尔(John Passmore)尝试着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他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产权不够明晰导致的“公地悲剧”,自然资源的私有化和精确的经济合算能够避免资源滥用和浪费。与之相似,另一位人类中心主义者诺顿(Bryan Norton)通过把人的偏好区分为感性偏好和理性偏好,强调唯有那些符合人类理性的偏好,受到理性节制和控制的资源利用才是合理的。

随着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兴起,人类中心主义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以及生态中心论者都坚持,如果将人类置于生态系统的中心,当其自身利益和其它存在形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牺牲其它物种的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以辛格(Peter Singer)为代表的动物解放论者要像解放妇女和黑奴那样解放动物,承认动物也是道德主体,享有动物权利。但是批评者指出任何生物中心论都难逃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也就是说,任何有关动物道德权利和地位的论述其实是从人类视角出发的。所谓的动物价值和利益只是由人类自身的移情作用导致的,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物中心主义都是以人类自身角度出发来做出的某种考量,都被认为是一种表层的生态伦理学说。

面对生物中心主义的困难,更加尊重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生态中心主义获得了极大发展。始于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环境思潮,主张自然界是“一个由太阳能流动过程中的生命和无生命物组成的‘高级有机结构’或金字塔”,①包括大地在内的无机物和按照食物链由低到高排列的动植物形成一个相互合作和竞争的生态圈。以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为代表的生态整体主义者强调,所有生态共同体的组成成员都具有平等地享有整个生态系统的权利。由此,人类在对自然资源利用时就应该兼顾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其它成员的权利。然而,整体主义生态伦理在强调生态整体价值要求时,很难切实顾及各个生态成员在自然利用面前的“实质性平等”,甚至会以生态整体利益剥夺个体利益,因而被责难为“生态法西斯主义”。

真正成熟的环境伦理学说应该首推深生态学的建立者奈斯(Arne Naess)的理论。所谓深生态学的“深”应该被理解为一种问题追问程度上的深度。相对于上述各种“浅层追问”的伦理理论,奈斯追问的是当代环境问题的形而上学或哲学根源,他质疑的是决定各种浅层生态学的机械唯物论的形而上学图景。②这位挪威思想家将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建立在斯宾诺莎的哲学基础之上,以自然的自我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建立了系统的利他主义道德体系原则。他认为,自然是个自我实现的实体,这个实体以最大的丰荣程度来完善自身,维系自身。因此,“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多样性共生,多样性是一条基本准则”,③整个环境系统就应该以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实现自身的手段,否则自然实体的最大限度实现就是不可能的。由此,不同于机械论世界图景,奈斯坚持平等、多样、自我实现的基本法则是深层生态学的基础,利他和自身繁荣分别是这个系统维系自身的手段和目的。总之,奈斯从哲学、形而上学的高度冲击了近代主体中心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浅层环境伦理学,为深入地追问当下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深层面的思想线索。

奈斯开启的深生态学,为环境伦理建立了相对兼顾的哲学支撑。在整个哲学体系开端处,奈斯与斯宾诺莎一道将关于“生态自我”(自然、神)的直觉设立为出发点。不同于血肉、心智所标识的个体自我,生态自我作为一种伦理规范的行动条件,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形式存在物共同实现自身的出发点和归宿。深生态伦理学作为自我融洽的理论范式和行动纲领得到环保运动者的支持和采纳。但是正如莫里斯(D. Morris)批评的那样,奈斯同斯宾诺莎一道在最根本的形而上学承诺上陷入到了“哲学隐语”之中,也就是说,深生态学是个东方神秘主义传统的变形和杂合,它在很大程度上,走到了泛灵论的道路上。④

综上所述,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晚近的深生态伦理学,都遇到一些在其解释框架中难以应对的困难。作为自然界重要成员的人类,其活动究竟是外在于自然界的某种干预性的力量,还是说这本来就是自然界自身法则的运作?如果是前者,人类中心主义就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任何人类行为都是改变自然固有的进程,都是从人类视角出发的强制性实践活动。因而,没有必要去谴责人类中心视角下的征服与控制活动。如果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自然固有的进程,那么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顺应自然界自身运转的,因此,就不必要像奈斯那样提倡自觉的“生态直觉”。因为,人类不自知地完成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实现,人类不需要为当下的行为进行过多的约束。自然固有的进程迟早会将包括人在内的各个成员纳入到自身的完成和实现当中,如此一来,任何形式的环保运动都是没有必要的。不难看出,深生态伦理学仍然是从人类视角出发,希望挽留住对于人而言的“善”罢了。其实,关于当下环境伦理所面临的这一无所适从的困境,早在19世纪时,思想家密尔(John Mill)就已经进行过详细的阐述。

密尔困境

密尔在《论自然》中指出,“自然或者是指由世界万物及其所有属性构成的完整的体系,或者是指事物在没有人干预下所应处的状态。”⑤依据自然的两种含义,密尔进一步强调,在自然的第一种含义下,人们应当遵循自然的提法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作为世界万物的构成要素,人类除了遵从自然之外不能做任何其它的事。也就是说,人类所能完成的活动都需要依凭自然界的法则。而第二种含义则是,人无论如何行为都是不合理的。因为,任何人工干预性的力量都会打破作为那种没有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如若认为自然是善的,好的,那么人工干预势必就是不善的,不好的。总之,在密尔看来,“人应当遵从自然”的道德教化没有意义,因为人除此之外不能作别的事情;同时,人们无论怎么做,都是对自然状态的变更,都可以说是不合理的,与遵循自然的教诲不合的。⑥

认识一个结论所预设的前提才能更加完整的理解一种观点和主张。密尔困难之所以成立,主要是因为他设定了这样一个关于自然的定义:“自然是所有事物的各种全能及其特性的集合。”抽象一点说,“自然就是所有现实和可能事实的总和。”

密尔的这一理解同当代环境伦理主义者关于环境或自然的看法是一致的,正如李培超指出的“毫无疑问,环境伦理中的环境二字所指的是自然环境,即自然界。……自然界是由动物、植物、岩石、土壤、水……所构成的一个系统。”⑦显然,密尔与当代的环境伦理思想家不仅把自然处理为自然物,而且还将自然物所组成的整体―“自然界”理解为自然环境的核心要义。无论是动物解放主义所持有的去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环境整体主义所主张的作为一个封闭的整体生态系统,亦或更进一步,像奈斯一样泛灵论式地将生态共同体理解为一个“活物”,环境伦理主义思想家都同等地将“自然”理解为“单个物或事件”以及它们彼此联系形成的整体。与此相应,学者要么以人类的心理状态来揣度其它存在物,要么努力摆脱人类的功利性考虑强调自然固有的内在价值。无论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以己度物”,还是肯定自然物的内在价值的“环境整体主义”,都在强调一种对于自然物本身而言的“好”。例如善待动物有利于动物摆脱痛楚,禁止滥砍滥伐是自然实现最大繁荣的必要环节等等。总之,自然的物化理解是近代以来思想家的一个普遍共识。

但是正如前文所揭示出的,如果将自然理解为自然物个体以及物理事件的集合,就会得出:人类行为作为特定事件,要么完全属于自然,要么由于变更了先在的自然状态而成为非自然性的。前者似乎可以得出,人类具有任意运用自然因果性的权秉,因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自然进程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对于自然并不富有道德责任,人类只需扩展生存空间,更新技术来应对环境问题即可。(强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而在后一思路中,任何技巧性的人工活动,都是对自然本身的违背。遵循自然意味着返璞归真,向人性中的动物本能回复(环境整体主义主张的绝对平等)。然而,无论哪一个结论,都与环境伦理学建立的初衷相违背。保护自然环境,遵循自然本身的价值并不意味着人类回归原始状态,更不可能交由技术的无目的性和无方向性的拓展。

“环境美德伦理学”开拓的新图景

环境美德伦理学的提出者斯旺顿(Christine Swanton),准确地认识到现有环境伦理学存在的上述困境。她指出,不同于毫无意义归属的物理事件的承载者,和对自身实践意义无所反思的其它生命形式,人类是一种居间性的存在。人类一方面能为自身实践赋予意义归属;另一方面,人类也能够将这种意义或价值归属平等地扩展到其它物种。⑧

通过修正环境伦理学的初始理论预设,斯旺顿试图在一种全新的自然图景上,重新解释古代世界的自然目的理论和与之相伴的美德论。她强调,“虽然赛德勒(Ronald Sandler)和我本人一样都认为美德是一种倾向,是一种对于被我称之为一般性‘世界之需’(demands of the world)的最佳回应(在美德伦理学中被理解为各种美德的目标),而非是就某人自身利益而言的回应。但是我现在认为这种伦理学(包括我自己2003的观点)距离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并不很远”。⑨在斯旺顿看来,自然世界并不是由现代物理科学所描绘的那个遵循机械因果法则的三维物体和物理事件组成的“物的集合”。新世界图景是一个需要结合意义和形式来理解和把握的交互网络。

如斯旺顿所言,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相关看法。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给自然做出如下定义: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静止事物的本原和原因。亚里士多德主义自然哲学中,自然并不是指一个纯粹由物理能量交换构成的物的集合体,形式或意义对于理解自然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意义是事物得以理解和显现的本原,物理性存在都是在同人的意义世界发生关系时才显现自身的。只有当自然物融入人类的生活世界时,它才向人类的实践行为显现自身,显现凝结在其上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不同于自然物,它是让自然物向人类世界开放的意义共同体,可以说,自然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和传播。

斯旺顿在海德格尔哲学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与古典自然观相匹配的环境美德论伦理学。自然世界由于其内在地同人类生存的意义勾连在一起,因而得以走出了其他环境伦理学流派以及密尔共同面临的两难困境。自然物是在人类的情感和朴素的感知觉理解勾连形成的意义网络中向人类展现和表达的。例如故乡的清泉和蝉鸣,它们不仅仅是三维性的物理存在或事件,更重要的,它们还是负载了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含义的意义凝结体。相应地,自然更多地被我们经验为某种隐秘和敬畏的源泉,而非某种符合人类自身意图的算计或使用的资源。⑩自然存在物不仅仅具有经济价值和可利用意义,它们更多地是人类“栖居”得以可能的条件,它们与人类共同营造了“大地”和“家”的概念。“大地”为人类营造居所提供了所需的资源,但绝不是可以随时攫取和丢弃的。美德或德性之于环境,意味着对意义网络最为丰沛的成全。自然的繁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最大的多样性”,其更应该是一种顺应“世界之需”的安顿和知止。

在中国虽然没有形成过特定的环境伦理流派,但传承自中国儒家的思想与环境美德论却存在着许多契合之处。儒家不仅一贯强调对“生生”长存敬畏之心,而且主张“知止而后有定”。对于生的理解,以及对度的把握,于人伦是君子修齐治平的关键环节,于环境是人与自然互助共生的命脉。孔子对大化流行即自然生成的赞许“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完全不同于西方近性主义对力量的强调。儒家对自然物之上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等多重含义的继承和聆听必然会成为未来环境伦理学建构的主旋律之一。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陈剑澜:“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述要”,《与现实》,2003年,第3期,第98页。

②③④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页,第37~41页,第140~141页。

⑤⑥密尔:“论自然”,《自然二十讲》,刘华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⑦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篇10

论文关键词 环境司法 环境法 价值

环境司法指的就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司法活动,也就是指司法机关在环境法律指导下做出的对程序、权限与职责的明确规定,以及对案件纠纷的解决、矛盾的化解等过程。换而言之,就是指司法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功能和作用。而环境法价值指的是,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环境法在其社会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用性与满足性。同时环境法也是所有环境法律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先导,对我国司法机关对正确方向的坚持、对环境司法实现公正的思想来说,其起到了价值指引与保障的作用,对我国环境司法的实践来说,其指导意义十分重大。

一、环境司法的含义

环境司法指的就是各种与环境相关的司法活动,也就是司法机关在环境法律指导下做出的对程序、权限与职责的明确规定,以及对案件纠纷的解决、矛盾的化解等过程。或者说是在司法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广泛的应用司法救济途径与方法,不仅对增强司法权威来说十分有利,还对环境的权利与利益起到了有利的保护作用,补救所遭受的损害,惩处违法行为,及时、合理、合法的将矛盾冲突进行化解与处理。作为解决纠纷与化解矛盾的特殊通道,环境司法能够将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加以弥补,任何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都不能超越其权威性与强制性的特质。因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破坏导致的各种行政、刑事以及民事冲突与矛盾急切需要使用环境司法手段,将其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使生态环境的持久良性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永续安宁得到保障。

二、 环境法价值的含义

环境法价值实际上意义上指的是,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环境法在其社会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用性与满足性。首先,它强调的是作为调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环境法应当将其具有的“有用性”这一功能发挥出来。然而这种有用性的体现需要以环境法的实施、适用、实际效果的获取为依据,实际上是对环境法外在价值的反映。另外,环境法律发展具有的一般规律,以及自身具有的内在特质与基本精神都会在环境法价值中得以体现。并且环境法天然的特质就是体现在这些本质与基本精神上,在其本身上就将实施与使用环境法时带来的必要性的实际意义与效果排除了。总而言之,一方面环境法价值可以通过环境法在对外部现实社会的作用下,将其功效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会以自身的内在精神特质为立足点,与内外价值相融合进而形成整体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

三、环境法价值对环境司法具有的意义

作为所有环境法律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先导,环境法价值对我国司法机关对正确方向的坚持、对环境司法实现公正的思想来说,其起到了价值指引与保障的作用,对我国环境司法的实践来说,其指导意义十分重大。首先,环境司法的先觉醒性因素就是环境法具有的价值精神以及其内在的规律。环境法能够得到良好适用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环境法本身上具有的那些良好价值精神。环境司法活动在恶法下是不会真正良好的。另外,司法过程以及结果判断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环境司法者内心确认以及价值认知的影响。徒法是不能自己运行的,就算环境法律规范制定的再好,没有司法机关和司法审判人员对适用性的实践,就不能使其制定的初衷与期待的效果在社会中得到实现。

四、我国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背离的表现

(一)风险社会背景下缺乏对安全价值的认识

伴随环境问题以及风险的不断增多,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时,司法权也显得越发羸弱、无力。法院并没有在环境司法的实际过程中,将自有裁量权充分的行使出来;也没有在遇到纠纷、冲突与矛盾时有效的利用司法建议或者是司法解释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处理与解决;甚至在遇到违法行为时,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制止、没有对违法人员进行处置、没有赔偿与救济受害者。使得那些由于环境破坏而受到殃及的受害者没有投诉与状告的对象,不能使生态环境有效的得到治理与恢复,也就使得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

(二) 处于诉讼环节时背离正义的价值

当人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在我国可以通过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这三种途径来寻求司法上的救济。同样的,当环境的权利遭到侵害时,也可以使用这三种途径来实现司法救济的寻求。但是由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涉及到环境方面的诉讼同普通人事诉讼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具体的将环境诉讼分为环境刑事诉讼、环境民事诉讼以及环境行政诉讼这三种诉讼形式,而且它们在各自司法实践活动的开展上,都会遵守各自不同的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规范。在数十年的环境司法的实践下,环境诉讼因着司法机关在应对环境冲突与矛盾时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得以平稳、公正、有序的进行。然而,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法院仍然不能将其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发挥的着实与有效,有时甚至会显得较为无力,司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在处于诉讼环节时,严重的与环境法的正义价值要求相背离。

(三) 在对权衡利益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观

司法人员在权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或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时,往往只顾及当前的利益,不重视长远的利益,更有甚者还会只重视自身的利益而不考虑受害人的利益;优先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而对环境保护不予以重视,没有以可持续发展观来维持人类社会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法官通常都是已经形成定势的一般社会思维对环境纠纷案件进行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调查与审理。从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这属于实质内容的审查,很有可能引发不公正的审判,其原因就是由于该过程倾向于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在长时间经受优先发展经济这个观念的影响与束缚下,施加实际上我国环境司法在考量权衡利益这一环节中,已经优先被经济发展占据了,一旦发生了利益冲突,其他利益便不能得到首要的重视。

五、我国环境司法对环境法价值的回归策略

(一)遵循风险预防原则来保证环境安全

在风险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应对与环境有关的风险,一定要使环境法展现出应有的作为,为了防止一些不能对其不安全性进行确定的因素变成现实威胁,应当对风险预测原则进行确立,以此来为环境司法以及环境执法提供出相应的依据与保障。尽管我国尚未在相关环境法中建立该项原则,但是鉴于环境风险日益严重化的趋势,司法机关需要对其有所作为,使环境的安全得到保障。面对由于环境问题而引起各种社会损害以及巨大损失时,环境司法机关一定要对风险预测原则具有的极端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在灵活的运用于环境司法中,在司法审判的威慑力下,避免使环境遭受损害。故此,法院有必要在环境司法实践中将环境具有的指导思想进行强化,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

(二) 完善环境法来彰显环境正义

由于现行的环境法律存在一些缺失与不足,因此在对环境司法进行实践时经常会出现很多疑难问题,很难令社会公众长期期待的环境正义得以实现。因此必须要将相关的环境法律完善,将充足的法律依据提供给环境司法,进而切实的做到有法可依,将环境正义彰显出来。鉴于法院审判工作具有的特殊性,也就促成了法官钟情于为断案提供依据的法律规范具有的可具体操作性以及可适用性。同时还因为现行的相关法律在处理纠纷的范围上、方式上以及赔偿数额和责任认定等一些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冲突、模糊、空白等原则性规定,使得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也就为审判具体环境案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由此,期待未来修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立法时,能够多加注重制定禁止性、义务性以及授权性等方面的规范,具体、明确与细致的对行为后果加以阐述,进而将实践操作性增强。在有关环境要素方面的法律规范中,详细、直接、明确的规定出环境刑事责任制裁条款与环境民事赔偿责任条款,保证在环境纠纷的正确处理时,能够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依靠。

(三) 正确衡量利益冲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