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的固定资产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增值的固定资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增值的固定资产

篇1

按目前《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购入时原已列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固定资产,如果在后期出售时,也需要如商品销售一样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其对应产生的附加税则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最终计入固定资产的处置损益。

[例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售专用设备一台,原价为100万,累计已计提折旧30万,出售的价款为8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价税款收到存入银行。假设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5%。

借:固定资产清理700000

累计折旧3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0

借:银行存款936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63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9520

――教育费附加6800

借:固定资产清理8368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83680

二、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涉税核算

由于一些固定资产在交换时要涉及到增值税,因此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考虑相关的交易对价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增值税,另外对于换入固定资产一方也要考虑增值税的可抵扣问题,进而确定相关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2]2010年5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生产的汽车一辆。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设备的原价为40万元,至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28万元,公允价值为15万元。汽车的账面成本为15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18万元。A、B公司没有关联方关系,B公司换入设备后用作固定资产核算,A公司换入汽车用作运输设备。A公司支付补价3.51万元(暂不考虑其他税费),假设A、B公司均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解析:本例涉及的是固定资产与存货的交换,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同时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能够可靠计量,符合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因此A、B公司均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产生的交换损益。

且补价的比率为16.7%<25%(3.51÷21.06)

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 28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

借:固定资产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

银行存款 351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00

贷: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30000

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00

银行存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

[例3]承例2,如果A、B公司为关联方,且双方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这时就只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并且不确认交换损益。A公司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万元,B公司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经双方商定,A公司支付3.51万元的补价,补价率为20%,其中增值税补价为0.51万元。

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累计折旧280000

贷:固定资产400000

借:固定资产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

银行存款 35100

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

银行存款35100

贷:库存商品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

承前例,如果A、B双方商定,不支付任何补价,这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差额部分就要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但这不属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属于交换损益。如例3,A国内公司贷记“营业外收入”5000元,B公司借记“营业外支出5100元”。当以换入资产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时,如果换入资产不能抵扣增值税,则交换中涉及的增值税直接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这时换入方不需要确认当期损益,换出方涉及到的增值税也应视情况确认。

[例4]2010年5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一项在建工程。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设备的原价为200万元,至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0万元,在建工程截止到交换日的成本为160万元。A公司因持有的设备在市场上不多见,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B公司的在建工程因完工程度难以合理确定,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B公司换入设备后用作固定资产核算,经双方商定,不支付任何补价。假设A、B公司均没有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双方无关联方关系,不考虑其他附加税。

A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1500000

累计折旧50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0

借:在建工程175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0

B公司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13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0

营业外支出80000

贷:在建工程1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80000

三、固定资产抵债的涉税核算

以固定资产抵债时,视同固定资产的出售,可能会涉及到增值税的问题,因此债权人在确定债务重组利得、债务人在确定债务重组损失及入账资产价值时都必须要考虑此因素。

[例5]甲公司应付乙公司货款50万元,因近期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期偿还,与乙公司商定于债务到期日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协议约定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抵偿债务,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万元,已提折旧40万元,计提的减值准备为5万元,公允价值为32万元。乙公司收到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原已计提2万元的坏账准备。不考虑其他附加税。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350000

累计折旧40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

贷:固定资产800000

借:应付账款5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44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25600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3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0

B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3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4400

坏账准备20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105600

贷:应收账款500000

篇2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04-01

1 固定资产增值税的新规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下同)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 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

2.1 购置固定资产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应将进项税额直接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一次性抵扣。借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或接受资产的价值,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2.2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对自营工程,由于对购进的材料和固定资产不再加以区分,所以领用一般材料不需再转出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而对出包工程只需按出包合同规定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价款,并将支付的工程价款(不包括可抵抗的进项税额)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入账。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3 固定资产的折旧的计提

对于已按全价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已按月计提折旧的,不再追溯调整,应从抵扣的当月,重新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即从原价中扣除抵扣金额和已计提折旧后的净额,按尚可使用年限和原已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出应计折旧额,并按新计算的折旧额提取折旧。

4 固定资产的处置

4.1 销售固定资产

①如果一般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时已经抵扣了进项税额,则销售旧固定资产按适用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银行存款”、“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

②如果一般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时未抵扣进项税额,则销售旧固定资产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4.2 视同销售固定资产

有以下这两种情况:

①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②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无偿赠送他人等。

在事项发生时,应借记“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营业外支出”、“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5 实例

(1)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10年10月10日购进一台需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增值税为85万,另发生运杂费2万,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5万,进项税额为0.85万;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2万。该设备于2010年12月10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0年10月10日取得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502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87

设备达到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8

贷:原材料5

应付职工薪酬 3

借:固定资产 510

贷:在建工程 510

(2)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00万;2010年9月30日对该设备采用出包方式进行改良;2013年3月15日完工,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17.5(不含可抵抗的进项税额)万,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8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2019年2月25日销售该设备,取得总价款为70.2万。

2011年设备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50((510-10)/10)

贷:累计折旧50

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60((510-50)-4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

2012年设备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32.5((400-10)/9*9/12)

贷:累计折旧32.5

2012年9月30日设备转入改良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367.5

累计折旧82.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

贷:固定资产510

2013年3月15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117.5

贷:银行存款117.5

借:固定资产485

贷:在建工程485

2014年设备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50((485-5)/8*10/12)

贷:累计折旧50

2015至2018年设备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60((485-5)/8)

贷:累计折旧60

2019年2月25日销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5

累计折旧360

贷:固定资产 485

借:银行存款 1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营业外支出25

贷:固定资产清理 25

6 转型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6.1 会计核算的繁琐

一般固定资产适用期限较长,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间跨度差异较大,若工程跨2008年12月31日前后则计算折旧的基数不同。在计算折旧额需要区分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和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已计入在建工程需要全部进行账务的调整,大大加重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基于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范围和标准。

6.2 出现税收征管上的漏洞

税务机关需要事后核查可抵扣发票的真实性这加大了税务上的漏洞,个别企业会趁机利用准则的变动偷漏税,因此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此应不断完善增值税税收征管各项工作,实行票账并重管理,建立较完善的税收网络平台,实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6.3 转型后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会相对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的其他情况不变,折旧的减少会增加会计利润,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产生影响,使报表的外部使用者很难真实判定企业利润的增加是源于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还是受增值税转型的影响。因此,转型期间,企业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这方面的信息。

篇3

关键词:消费型增值税 购置固定资产 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161-02

一、对消费型增值税主要内容的解析

1.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均可按有关规定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2.企业购进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购进的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已经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转出。其计算公式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3.企业出售2009年1月1日之后购进的、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4.自2009年1月1日起,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停止执行。

5.小规模纳税人仍采用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

二、购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1.外购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企业从外部购入生产性固定资产时,应按专用发票或完税凭证上的增值税和运费单据的7%部分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其余部分计入“固定资产”,按照实付或应付金额记货币资金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借记“固定资产”(实际成本)、“应交税费――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等)。

例1.2009年5月5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6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000元,支付运输费10000元,支付安装费30000元,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609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700

贷:银行存款 712000

(2)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639300

贷:在建工程 639300

2.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企业接受捐赠生产经营固定资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确定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已扣除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借贷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若接受捐赠后,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等固定资产,根据财税[2008]170号文件第五条规定:应按财务制度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净值乘以其适用税率作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处理,转入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例2.2009年6月10日乙公司接受捐赠新固定资产一台,发票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支付运输费2000元。增值税由乙公司支付,各项合法凭证均已取得,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1018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40

贷:营业外收入 117000

银行存款 2000

3.接受投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企业接受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含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投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与进项税额之和,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例3.乙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000元。2009年7月5日,接受A公司一台设备投资。该设备原价为1000000元,已提折旧400000元。该投资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10%。A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600000元,税款102000元。

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

贷:实收资本 702000

4.自制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自行建造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时,购入自建用的原料等物资,按抵扣凭证上的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其余金额计入“工程物资”。如果企业在自制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领用生产所需原材料或消耗自己所生产的产(商)品等行为时,其增值税应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领用生产产品用的原材料。在消费型增值税征税模式下,建造固定资产领用原材料不须转出增值税,账务处理和一般生产或销售领用原材料一样,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账务处理为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2)领用企业自己所生产的产(商)品。由于在消费型增值税征税模式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已经被纳入增值税应税项目,因此,企业在自制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消耗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商品和货物时,则应将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其账务处理应为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例4.2009年8月1日,乙公司开始改造和完善一台机器设备。改造过程中领用本企业原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0元。另外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本企业所生产的商品20件,实际成本为40000元,计税价格为50000元,适用税率为17%。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原材料 20000

库存商品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业务,实质是将换出的商品和抵债资产看作是销售,用销售的价款抵付换入资产(看作购进)价款或前期债务,对于这两部分固定资产增加的增值税应作为视同销售处理。即在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中,对涉及的固定资产增加项目,首先应区分生产性和福利消费性项目,在此基础上,对于生产性固定资产取得抵扣凭证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列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抵扣凭证或消费性固定资产不需考虑单列增值税,而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处理。

例5.2009年9月1日,B公司用2009年2月1日购入的生产经营设备与乙公司所生产的一批钢材进行交换。B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B公司设备原值700000元,已提折旧50000元,公允价值600000元,乙公司钢材成本500000元,公允价550000元,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7%,乙公司以银行存款另付补价10000元和其他运杂费用3000元。根据以上分析,乙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公允价550000元+增值税93500元(550000×17%)+支付补价10000元+承担的杂项费用3000元-可抵扣增值税102000元(600000×17%)=554500(元)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借:固定资产 554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3500

银行存款 13000

(2)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0

贷:库存商品 500000

若B公司换出的是2008年12月31日前购入的设备,则交换时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开具普通发票,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因此乙公司不能取得抵扣凭证,增值税不得列入进项税额,而应全额记入固定资产成本。

例6.2009年1月1日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C公司,应收款项共为1000000元(包括应收取的增值税)。2009年11月1日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双方协商进行债务重组,C公司以生产的一台设备归还债务,该设备成本560000元,公允价800000元,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C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0

营业外支出 64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1000000

三、结束语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消除了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使企业的增值税额明显降低。税负得到降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财务人员应及时理解其精神实质,依法抵扣和纳税,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文件,2008.12.18

2.王玉娟.固定资产增值税相关处理解析.财会月刊,2009(6)

3.陈郁珍.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涉税业务之会计处理.财会月刊,2009(8)

4.张译文.增值税转型下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财会月刊,2009(6)

篇4

伴随增值税转型的改革,纳税人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处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根据新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关于停止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6号、《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等政策,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财税处理做一介绍。

购进不需安装固定资产的处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2009年1月1日起,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为保证政策调整平稳过渡,财税[2008]176号文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2009年6月30日以前购进的国产设备,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信息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可选择按原规定继续执行增值税退税政策,外商投资企业购进的已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的国产设备,由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监管,监管期为五年。在监管期内,如果企业性质变更为内资企业,或者发生转让、赠送等设备所有权转让情形,或者发生出租、再投资等情形的,应当向主管退税机关补缴已退税款,应补税款按以下公式计算:应补税款=国产设备净值×适用税率。

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允许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也不纳入增值税改革范围,即企业购入以上固定资产,不允许抵扣其所含的增值税。财税〔2009〕113号进一步明确,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企业购入机器设备等动产作为固定资产的,按照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若购进固定资产涉及支付运输费用时,运输费用按照7%的扣除率计算增值税额),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长期应付款”等科目。企业购入的以上固定资产若专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企业购入房屋建筑等不动产作为固定资产的,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

【案例分析】

2009年10月5日,企业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5万元,增值税额8500元,支付运输费2000元。固定资产无需安装,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51860(50000+2000×9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640(8500+2000×7%)

贷:银行存款60500

再如:企业新购入中央空调一套准备改建办公楼,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00万元,增值税额34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借:固定资产2340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0

注:该例根据财税〔2009〕113号规定,购入的中央空调是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增值税额34万元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购进需安装固定资产

会计上对于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按应计入外购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外购固定资产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或据以计算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与准予抵扣的增值税之和,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安装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则按原材料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领用的原材料购进时的增值税不转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将工程成本(不含增值税)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案例分析】

2009年9月10日,公司自建一条生产线,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3万元,支付增值税5100,实际领用工程物资(不含增值税)2万元。领材料一批,实际成本3000元,所含的增值税为510元,以上均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20000

贷:工程物资20000

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3000

贷:原材料3000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与转型前确定的入账价值不同的是不再包括增值税。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为例,企业按确定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借贷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接受投资转入固定资产

接受投资转入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含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不需安装的)、“在建工程”科目(需安装的),按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投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与进项税额之和,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自制固定资产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机器设备等动产作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进项税额,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购入时,按照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记载的应计入工程物资或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借记“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科目,按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房屋建筑等不动产作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工程物资或在建工程成本,借记“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科目。企业购入作为存货核算的原材料,以及为机器设备等动产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如用于建造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工程,应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按该部分存货或工程物资的成本贷记“原材料”、“工程物资”等科目,按该部分货物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企业为建造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如用于机器设备等动产工程,或转为企业生产用原材料,则应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格借记“在建工程”、“原材料”等科目,按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企业为建造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工程领用了本企业产品,根据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在建工程”科目的使用说明,若用于建造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工程,按领用产品的成本及应负担的增值税额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领用产品成本贷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应负担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若用于建造机器设备等动产工程,则按领用产品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篇5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增值税是我国的一项核心税种,具有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国家可以利用增值税,实现科学、合理的调控宏观经济。增值税在我国经历了漫长时期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增值税也势必要进行一定的转型,以更好的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来。增值税通过消除重复征税的方式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值税转型即是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即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分析增值税转型对通信行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通信行业的实际税负显著降低,于是,各通信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便随之出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增值税转型使得通信企业固定资产进项税得到一定的抵扣,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负,投资减少,现金流则显著增加,于是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的长远投资。增值税转型使得固定资产用不含税的成本入账, 那么企业的年度固定资产折旧便会明显变小。而且,增值税的抵扣还会使企业技术改制方面的成本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进一步刺激了通信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来开展技术改造活动。

例如:某通信企业销售生产用已使用固定资产含税价117万,已提折旧10万,该固定资产取得时其进项税额17万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出售时收到价款80万。

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银行存款 117

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10

贷:累计折旧 10

出售: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 1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3.6(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二、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增值税转型

面对增值税转型的巨大改革,各通信企业要积极的行动起来,应对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各种影响。整体来看,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与不同企业自身各种设备的使用折旧频率以及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等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对各通信企业来说,大多需要大量购买各种通信设备和固定资产,并经常需要进行技术改革。因此,增值税转型会对通信行业带来十分明显的影响。因此,通信行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必须要从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长远可行的投资策略,才能实现各通信企业效益的增长。

(一)立足企业经济实际选择投资方向

企业在进行投资计划的制定时,需要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对不同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同时对企业预期的资金流向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资金紧缺的情况要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策略,保证固定资产的投资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投资计划。对于通信这等技术密集型企业,应通过投资引入高科技设备,加快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升级,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大自身的技术优势,缩短和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

(二)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考虑投资方向

企业在进行长远的投资计划时,必须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用长远的眼光,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进行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固定资产投资战略,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对与之相配套的固定资产的配备情况以及技术水平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同时掌握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才能促进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增值税转型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增值税转型会对通信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各通信企业来说,面对如此重大的税收政策变革,要注意积极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按照政策的最新内容和要求,结合通信行业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应,并制定出合理的转嫁策略。同时,企业还要注意改革自身的核算制度,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总之,企业要积极适应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巨大影响,并作出主动的回应,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效益的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钟杰,解玉平,吴炜,等.增值型税收、转型改革与企业投资的影响-基于 160 家上市公司(2004-2008)的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1):74-76.

[2]胥佚萱,林志伟.增值税转型改革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面板双重差分模型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1(1):90-97.

篇6

摘要:固定资产(不包括房屋建筑物,下同)的销售涉及增值税纳税义务及其会计核算,但此内容在有关会计辅导材料中并未专门述及,实际工作中则经常遇到,文章就一般纳税人销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政策和会计处理进行探析。

关键词 :销售;固定资产;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销售自己已使过的固定资产时,因固定资产购入时间的不同而影响销售时应适用的增值税政策及其增值税会计核算,下面笔者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所涉及的增值税政策及会计核算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增值税转型后购进新固定资产经使用后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1.增值税转型后购进新的且进项税额准予抵扣固定资产经使用后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2009 年1 月1 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 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的有关规定,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同时,第四条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 年1 月1 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据此规定,企业增值税转型后购进新的且进项税额准予抵扣固定资产经使用后销售,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其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举例说明如下:

例1: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3日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全新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其价款为70000 元,增值税额11900 元(税法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价税款已通过银行支付,设备当日交付车间使用。2014 年4 月将此设备销售,销售价格为30000 元,增值税额5100 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于当日通过银行收妥。

(1)2009年4月3日购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

贷:银行存款81900

(2)2014 年4 月销售设备收到价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35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如果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税法上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企业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抵扣,则销售该项固定资产时,仍应按照适用税率17%征收增值税。

2.增值税转型后购进新的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经使用后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此条款中的增值税征收办法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6月的《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中调整为“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应开具普通发票。因此,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销售上述固定资产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其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2%

在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下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是销售固定资产应纳增值税额,而非增值税销项税额,笔者认为在会计核算上,这部分应纳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下的“未交增值税”明细账、而不是“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明细账来核算,其会计处理举例如下:

例2: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9月1日销售其2010 年9 月购入的全新设备一台,按税法规定该设备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原值为110000 元,已提折旧50000 元,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销售价格为72100 元,已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款项已于当日通过银行收妥。

(1)注销销售设备的账面原值和已提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00

累计折旧50000

贷:固定资产110000

(2)取得销售收入及结转按3%征收率计算的应纳

增值税2100元[72100÷(1+3%)×3%]:

借:银行存款72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0000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100

(3)结转减免的700元[72100÷(1+3%)×1%]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7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0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中将直接减免的增值税明确为财政性资金,并规定在计算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为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保持一致,故此处会计处理上将减免的增值税视作出售收入,记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贷方,最终将其计入固定资产出售损益。

(4)结转销售设备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10700

贷:营业外收入10700

上述会计处理并没有将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1400 元[72100÷(1+3%)×2%]直接计入“未交增值税”明细账,而是将按3%征收率计算的应纳增值税2100 元先全部计入“未交增值税”明细账,然后再将减征1%的增值税额700 元冲减“未交增值税”,这样处理的理由是便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编制。按上述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后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可以将70000 元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第5 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将2100 元填入第21 栏“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将700元填入第23 栏“应纳税额减征额”栏,该项销售设备事项最后填入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栏的金额为1400元。

二、增值税转型后购进的旧固定资产经使用后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企业将增值税转型后购进的旧固定资产再次出售,有以下三种情况:

1.该固定资产在原出售方出售给企业时按适用税率征税,企业购进后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该固定资产在原出售方出售给企业时按适用税率征税,企业购进后其进项税额不得且未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3.该固定资产在原出售方出售给企业时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

前述情况1、2,根据增值税的相关政策,应分别比照前述的增值税转型后购进的新固定资产经使用后销售的两种情况进行增值税账务处理。

情况3 是企业再次销售的旧固定资产原购入时出售方是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开出的是普通发票,企业购进后入账时也未抵扣进项税额。而现行增值税法规中对于企业购进的这种旧固定资产再出售采用何种增值税政策并无明确条文,从税法原理来看,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企业再次出售这部分固定资产仍应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避免重复纳税,具体账务处理同前例2。

三、增值税转型前购进的固定资产使用后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2008 年12 月31 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 年12 月31 日以前购进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财税(2008)170号文件第四条第二项和第三项调整为“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据上述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的上述固定资产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同前例2。

四、销售原为小规模纳税人时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和《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有关问题的公告》规定,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时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在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应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因此,该情况下销售已使用的固定资产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和账务处理与前述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相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EB].2008.11.10.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EB]. 2008.12.19.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EB]. 2009.1.19.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EB]. 2009.2.25.

篇7

依据财税[2012]3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第五条第(一)项的计算公式,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在计算增值税免抵退税时,应当通过比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两者的大小来计算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在上述两个比较金额的具体计算中,由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是依据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与出口货物退税率来确定的,不会受固定资产计税方法变化的影响。而对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的计算,《政策的通知》规定:“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也就是依据申报表中第20栏的金额来计算退(免)税的期末留抵税额。这样,第21栏中“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就排除在计算范围之外。因此,在当时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制下,购建固定资产与销售旧货是不包括在出口退(免)增值税计算的内容之中的,因为前者不抵扣进项税额,而后者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税。

但是,国务院令第538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从2009年1日1日施行后,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了转型改革。在现行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对于购建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依照《新条例》,一是外购符合规定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二是销售旧货要依具体情况分别按正常销售计算销项税,或者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销项税额。这就改变了之前生产企业出口退(免)增值税计算的内容范围。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新税制下固定资产计税方法变化对出口退(免)增值税计算的影响,并准确把握出口退(免)增值税中的相关计税问题。

二、固定资产计税方法变化对出口退(免)增值税计算的影响分析

在“购进扣税法”下,企业有关增值税的进项税、销项税等业务,实质上属于企业与国家的一种特殊税收资金往来业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就是纳税人当期代垫的增值税(进项税)还没有在当期代收的增值税(销项税)中得到抵扣的部分,体现的是企业当期向国家已交的增值税额。依据“征多少退多少”的出口退税基本原则,“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是判别出口应退税额与抵免税额的依据。

购进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增值税计税方法发生变化以后,会分别从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两个方面影响“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从而影响出口退(免)税额的计算。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周期较长的特点,同时考虑到《新条例》的实施日期—2009年1月1日等因素,这些变化的结果究竟如何,是否最终对出口退(免)增值税构成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对出口退(免)增值税计税有影响的事项

1.影响进项税额的事项

包括会计上增加进项税额的借记事项与减少进项税额的贷记事项两个方面:

(1)借记进项税额(发生)。2008年12月31日后一般纳税人购进新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或实物投资的固定资产、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的固定资产以及上述业务中的运输费用等,可依据《新条例》的规定全额计算进项税额并在销项税额抵扣。这里的应税固定资产,主要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增值税涉税的固定资产一般不包括房屋、建筑物等。

(2)贷记进项税额(转出)。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下列变化的,应在当月计算进项税额转出,不得在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②发生非正常损失的;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中已计入的固定资产折旧。财税[2008]170文件规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式中的固定资产净值是指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2.影响销项税额项目

(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后购进新的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正常销售货物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计入销项税额。

(2)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按正常销售货物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计入销项税额。

上述两项资产在购进当期其进项税额已经抵扣,应当按照基本税率征收增值税,并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销售额填列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2栏,销项税额填列在表的第11栏中。其计税公式为:增值税(销项税)=售价÷(1+17%)×17%。

(二)对出口退(免)增值税计算没有影响的事项

依据《免抵退税办法》的规定,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增值税的事项对出口退(免)增值税的计算没有影响。国家税务总局在公告〔2012〕1号中,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增值税的内容进行了重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属于以下两种情形的,可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同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时为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该固定资产。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应税行为,销售其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

对于第二款中的具体内容,依据财税[2009]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篇8

一、单独系统核算法

单独系统核算法,是指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单独设置“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二级科目和相关三级科目;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新增增值税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销项税额”明细科目。对固定资产所涉及的增值税事项进行系统、全面核算和反映的一种方法。

(一)会计科目为了系统地反映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及其抵扣情况,应增设的会计科目:

(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二级科目,并在该明细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三级科目。“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用于反映企业购入或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或应税劳务等而支付的、准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用于反映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因其改变了用途而不能抵扣,应予以转出的进项税额。“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已抵扣的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

(2)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新增增值税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等明细科目。“新增增值税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用于反映企业以当年因出售固定资产而新增加的增值税额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金额。该科目与“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相对应。“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收入而收到的增值税。

(二)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核算。外购机器设备时,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设备的价款,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为购进固定资产所支付运输费用时,按照可以抵扣的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按照应计人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接受捐赠的机器设备,应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按照机器设备的价款,借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科目;按机器设备的价款和增值税减出按规定计算的所得税,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收入”科目;按规定计算的所得税,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企业接受投资转入的机器设备,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借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科目;按照增值税与固定资产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企业购进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工程物资,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按照工程物资的价款,借记“工程物资”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企业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的原材料,应按该部分原材料的成本,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该部分原材料相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不得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时就已明确不用于生产增值税产品或不准抵扣增值税的,应将其购入时的价款和增值税全部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时,明确用于生产增值税产品。但后来又改变了用途,如用于非独立核算的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应将原记入“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予以转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转出)”科目。

(4)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核算。企业转让处置已使用过的机器设备,应依率计算固定资产销项税额。同时,结转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具体有三种情况:一是如果固定资产销售时计算的销项税额≤当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账面余额的,按销项税额等量结转“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如果固定资产销售时计算的销项税额>当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账面余额的,按当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账面余额结转“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三是销售或处置未计算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包括实行消费型增值以前入账的固定资产、税法规定不准抵扣增值税的固定资产、购人时就明确不用于生产增值产品的固定资产等)。应按处置固定资产的净值和适用税率计算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科目。

(5)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核算。企业在固定资产购入环节计算确定了增值税进项税额,那么,在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包括转让、报废等处置)时,应确定固定资产销项税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如果某项固定资产原取得时,未计算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在销售时,还补计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6)固定资产视同销售的核算。固定资产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固定资产用于对外投资、或用于分配给股东、投资者、或无偿赠送他人等,在会计上只按成本转账,但税法规定应按公允价格计算缴纳增值税。

将固定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科目。

将固定资产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利润分配――应付股利”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科目。

将固定资产无偿赠送他人,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科目。

[例1]湘中公司2009年发生下列固定资产购销业务:

(1)2009年3月10日从A企业采购机器设备一台,交生产部门使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800000元,增值税136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09年3月12日,收到上述设备运输发票一张,以支票支付的运输费用10000元,只取得普通发票,按规定可抵扣增值税7%。

(3)2009年4月15日接受B企业捐赠转入的机器设备一台,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该已收到并投入使用。假设湘中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4)2009年4月28日,收到C公司投资转入机器设备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500000元,增值税85000元。占本公司注册资本5007/元的11%。

(5)2009年5月6日,向D公司购进在建工程物资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6)2009年5月15日,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一批,账面成本60(100元,增值税税率17%。

(7)2009年5月17日向E公司购进小轿车一辆,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货款从银行支付。

(8)2009年12月15日将一台数控机床转给非独立核算的免税产品生产单位使用。该机床系2009年1月2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原价600000元,增值税102000元,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值率5%。

(9)2009年12月20日出售生产设备,收到价款230000元,增值税39100元。该设备系2007年12月5日购入并使用,原价300000元,使用寿命为6年,无残值。

(10)2009年12月22日,出让一套精密机床,售价90万元,增值税15.3万元,已收到等额商业汇票一张。该机床为生产性设备,于2009年2月5日购入并使用,原价12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

(1 1)2009年12月30日。以生产设备一套对F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双方协商不含税价80万元,增值税税率17%。该设备于2009年3月8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原值9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

会计核算分录如下:

(1)借:固定资产 800000

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136000

贷:银行存款 936000

(2)运输费用可抵扣增值税10000×7%=700元。

借:固定资产 9300

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7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3)递延所得税负债=(100000+17000)×25%=29250(元)

借:固定资产 100000

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1700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收入 877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9250

(4)借:固定资产 500000

应交税金――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85000

贷:实收资本 550000

资本公积 35000

(5)借:32程物资 300000

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51000

贷:应付账款――D公司 351000

(6)借:在建工程 60000

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10200

贷:原材料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200

(7)借:固定资产 2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8)截止2009年12月该机床的净值:600000-600000×(1-5%)×11/5×12=495500(元)

应转出固定资产进项税:495500×17%=84235(元)

借:固定资产 84235

贷:应交税金――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 84235

(9)设备出售时的净值=300000-300(0×2/6=200000(元)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200000×17%=34000(元)

将出售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

收到出售固定资产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269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 39100

补计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34000

贷:固定资产清 34000

结转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39100

贷: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39100

固定资产清理完毕结转净损益时。

借:固定资产清 64000

贷:营业外收入 64000

(10)该机床的净值=1200000-1200000×10/5×12=1000000(元)

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累计折旧 200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00

收到出售机床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1053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 153000

结转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153000

贷: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153000

固定资产清理完毕结转净损益时

借:营业外支出(1000000-900000) 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

(11)设备净值=900000-900000×9/5×12=765000元

固定资产销项税额=800000×17%=136000元

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765000

累计折旧 135000

贷:固定资产 900000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F公司 936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6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 136000

营业外收入 35000

结转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57565

贷: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

(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57565

(三)登记账簿根据例中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分录1-11)登记“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两个账户的明细账如表1、表2:

(四)年末结转

企业在年未时,上述两个账如有余额应按规定转账,将“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科目的余额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

[例2]本例年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78435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 78435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8435

二、单独简便核算法

单独简便核算法是指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只单独设置“固定资产增值税”二级科目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和“固定资产销项税额”三个三级科目,不设置“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和“新增增值税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明细科目。对固定资产所涉及的增值税事项进行既单独又简便核算和反映的一种方法。

(一)会计科目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固定资产增值税”二级科目,并在该明细科目下设置“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和“固定资产销项税额”三个专栏。

(二)账务处理单独简便核算法除了不核算已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外,其他核算内容和方法与单独系统核算基本相同。

(三)登记账簿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应交税费――固定资产增值税”明细账。

(四)年末结转企业在年未时,上述账户如有余额应按规定转账:将“应交税费――固定资产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

三、合并核算法

合并核算法是指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增值税合并在原增值税账簿体系内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在该种方法下,只需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簿内增设“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和“固定资产销项税额”三个专栏。

(一)会计科目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和“固定资产销项税额”三个专栏。

(二)账务处理在合并核算法下,固定资产有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与原增值税核算方相同。

(三)登记账簿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

(四)年末结转企业在年未时,上述账户如有余额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四、核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单独系统核算法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会计期间固定资产增值税的增、减变动情况,便于分析固定资产增值税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大,适应于固定资产增值税业务较多,数额较大的大型企业;合并核算法,会计账务处理与原增值税核算方法相同,但不能直接从账簿上反映固定资产增值税的增、减变动情况,适应于增值税业务少,数额不大的小型企业;单独简便核算法,核算工作量介于两者之间,适应于固定资产增值税业务和增值税数额一般的中型企业。

参考文献:

篇9

(一)科目的设置

(二)购入固定资产的处理(1)转型前(04年)购入固定资产的处理。试点企业的做法:根据财税[2004]156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后,支付了相关费用并取得了相关抵扣凭证,先将此部分进项税额记入“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然后按有关规定,再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借方,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非试点企业只能将增值税纳入固定资产成本中。

[例1]2004年9月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80000元,增值税额47600元,支付运输费20000元。此项固定资产无需安装,均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以上货款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其分录如下:

试点企业:04年9月5日:

借:固定资产

(280000+20000×93%)2986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

(47600+20000×7%)49000

贷:银行存款

3476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49000

贷: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

49000

非试点企业:

借:固定资产

347600

贷:银行存款

347600

如果到了转型期(2009年1月1日):

已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347600/10×(4+3/12)=147730(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47600-147730=199870(元)

在剩余使用年限计提的折旧=199870/(5+9/12)=34760(元)

如果追溯调整的话:

递延抵扣的增值税=280000/10×(4+3/12)×17%+20000/10×(4+3/12)×7%=2023+595=2618(元)

在剩余年限抵扣的增值税=(280000-11900)/10×(4+3/12)×17%+(20000-8500)/10×(4+3/12)×7%=45577+805=46382(元)

实际上试点企业一次性扣除的增值税49000(元)=非试点企业递延抵扣的增值税2618(元)余年限抵扣的增值税46382(元),剩余年限抵扣的增值税通过计提的折旧扣除。综上所述,消费型增值税一次型扣除,而生产型增值税通过折旧按使用年限分次扣除。

在转型后购入固定资产的处理。依照消费型增值税的性质,增值税转型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将进项税额直接记入“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一次性抵扣。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设备价款+价外费用)

298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49000

贷:银行存款

347600

(三)在建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在建工程领用材料,生产型增值税需要将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而转型后由于对购进货物和固定资产不加以区分,所以领用一般货物不须转出增值税,即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其支付或负担的进项税不需转出,即工程项目领用材料直接以不合能成本介入在这工程。

(四)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转向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已按规定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如果相关固定资产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或出现非正常损失;或耗用了固定资产的在产品、产成品出现非正常损失的。应将原已计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予以转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例2]乙公司在2009年1月1日接受捐增的固定资产,含税价为117万元,专用发票上已注明增值税额,若企业将此项固定资产用于集体福利,则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170000

借:固定资产

17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000

[例3]根据“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所列设备一台,原价12000元,已提折lH6000元,净值为6000元,经查核盘亏属于非常损失,保险公司同意赔款4000元,其余损失经批准同意列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2000+2040)4040

其他应收款

4000

累计折旧

6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40

(五)销售时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企业销售固定资产与销售一般货物一样计算并交纳增值税。企业销售本企业已使用过的可抵扣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如该项固定资产原取得时,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已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时计算确定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应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而生产型增值税下,销售固定资产是免增值税的。

[例4]2009年9月5日,丙公司销售一台生产用设备,原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80000元,增值税额47600元。假设设备原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年限为5年,出售时收到价款10万元。假设固定资产增值税已经抵扣过。其分录如下:

已计提折旧=280000/10×5=140000(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40000(元)

(六)视同销售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对于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固定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或分配给股东、或无偿赠送他人等都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缴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营业外支出”、“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按货物的公允价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销售价格和规定的增值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二、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问题及改进

(一)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上的不便由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时间不同,固定资产折旧基数的不同,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必须对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与不含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加以区分,以免产生由折旧计算错误而带来的利润、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错误。再者,固定资产的类别品名繁杂,标准不一,增值税转型后税务机关必须对抵扣发票的真实性进行鉴定,事后核查,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和难度。笔者认为,一是应该科学调整“固定资产”的范围和标准。现行增值税法规中关于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和范围,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利于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行。二是完善与增值税征管相配套的各项工作。针对以票控税存在的问题,实行票账并重管理,利用金税工程建立起来的税收网络平台与海关、银行、财政、证券、企业联网,对企业实行全方位监管,实行动态管理。将企业的账务资料、银行账户的收支信息、海关的征免税资料综合成信息库。

篇10

【关键词】 生产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税负; 财务; 影响

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现实意义。此次转型必然会对企业的税负及财务产生影响。

一、增值税的基本理论

(一)增值税的运行机理

增值税与传统的流转税不同,具有独特的运行机理,有着鲜明的特性与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的类型。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二)增值税三种类型及比较

通过对增值税类型的介绍及其比较,可以明晰地了解各种类型的优缺点。

1.增值税的类型

增值税按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

(1)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都不允许扣除,作为课税基础的法定增值额不但包括纳税人新创造的价值,还包括了已经计入成本的外购固定资产价款部分。生产型增值税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重复征税,因此,此种类型的增值税政策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不利于投资,但可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政府财政支付的能力。

(2)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对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而言,当期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才允许扣除。作为课税基数包括了当期的工资、利息、租金及利润之和,和生产型增值税比较,没有把折旧额计入。从理论上讲,收入型增值税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但由于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分期计入产品的成本的,在转成本的时候没有逐一的凭证记录,要想准确地计算转入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额,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实践中,收入型增值税政策的应用并不广泛。

(3)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对于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价款允许一次全部扣除。因此,消费型增值税在购进固定资产的当期,增值税可以扣除的金额大大的增加,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这种课税政策最宜规范凭发票进行抵扣的制度,便于国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所以是三种增值税类型中最简便、最能体现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一种类型。

2.增值税类型的比较

就税基方面进行比较,根据上面对三种类型增值税的介绍,很明显的是;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最小,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居中,收入型增值税最大。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对经济的发展效应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效应不同,所以它们对政府的财政收入、产业结构、投资规模以及技术创新等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下面从五个方面对三种增值税进行比较:

(1)从课税的税基方面进行比较

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最小,收入型增值税的税基居中,生产型增值税最大。从课税基础来看,生产型增值税最能保证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提高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而在这一方面,消费型增值税会带来政府财政税收的减少。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消费型增值税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提高国家的财政税收收入。

(2)从企业承担的实际税收负担方面进行比较

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政策计算应纳增值税额时,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由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一般数额较大,故重复征税的现象严重,而且,流转环节越多,重复征税的额度就会越大。对三种类型增值税进行比较分析,生产型增值税重复征税的额度最大,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所以,只有消费型增值税更好地体现了不重复征税的特点。在这种政策下,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最小。

(3)从促进企业投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生产型增值税规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允许进行抵扣,因而,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投资的越多成本就会越大,这种政策明显地抑制了投资者的热情。而消费型增值税恰恰与生产型增值税相反,它允许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进行抵扣,避免了重复征税,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型,能够起到刺激投资的积极作用。收入型增值税虽然允许对固定资产折旧部分进行抵扣,但缺点是分期进行抵扣的,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就增加了投资回收期,再加之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刺激投资方面的作用不如消费型增值税。

(4)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的特点,在生产型增值税下,越是有机成本高的行业,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就越重,不利于推行税收公平政策,更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与之相比,消费型增值税则克服了重复征税的弊端,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促进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带动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促进创新水平和技术含量的提高。

(5)从有利于国家税收征管方面进行比较

生产型增值税规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允许进行抵扣,从而中断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使偷税、漏税和骗税等不法行为有机可乘,而且,不利于国家税收机关征税工作的进行,直接带来税收征管成本的增加。收入型增值税对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分期计入产品的成本的。因此,这种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不利于税收征管的进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并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在计算及征收方面等要简单易行,最适合凭票扣税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提高税收征收效率。通过上述的比较,从税收征管的成本上看,收入型增值税的税收征管成本最高,生产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

综上所述,生产型增值税导致重复征税,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且不利于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对于消费型增值税而言,企业投资的越多,税负越少,这与生产型增值税不同,所以消费型增值税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引进新的设备扩大再生产,鼓励技术改造。对收入型增值税而言,它强调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转入产品价值中,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是在计算方法上存在困难,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推广。

二、增值税转型前后企业的税负比较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即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必然会给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下面就转型前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的变化来说明。

(一)增值税转型前后的增值税税负比较

实施增值税转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税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生产型增值税的条件下,由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能抵扣,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下,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企业的税负相对得到降低,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现举例说明:

例1,假定该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17%。该企业当期购进用于生产的资料价值是500万元,购进发票上价税合计585万元;当期又购进固定资产,价格是1 000万元,购进发票上价税合计1 170万元。该企业本期实现销售收入2 500万元,销项税金是425万元。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情况下,即按照税法规定,外购流动资产所含税金允许抵扣,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不允许抵扣。本企业应纳税额就是从销项税金中扣除外购流动资产所含税金后的余额,即340万元(425万元-85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条件下,本企业应纳税额就是170万元(425万元-255万元),比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的应纳税额减少了170万元。可见增值税转型可以对企业的增值税税负起到降低的作用。

(二)增值税转型前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负担比较

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为税基计算的,因此,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优惠政策后,增值税税负的降低也会带来两者的降低。

(三)增值税转型前后的企业所得税税负比较

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的固定资产原值包含购进资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在消费型增值税模式下则不包含该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原值不同会导致企业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也不同,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当期费用,还造成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出现差异。

例2,企业本期购入固定资产,价格是1 000万元,购进发票上价税合计1 170万元。假设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为10年,企业采取直线法折旧。在生产型增值税下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进项税不能抵扣,因此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 170万元,企业每期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117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情况下,当期发生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 000万元,企业每期的折旧额是100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每期的折旧额减少17万元,企业的利润增加17万元,企业的所得税则增加5.61万元。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所得税税收负担将会有所增加。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基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的影响,其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产生影响,下面就从转型对固定资产核算以及对企业财务报告和指标的影响来分析。

(一)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

增值税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前不允许扣除的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现在则可以一次性全部扣除。因此,增值税的转型必然对固定资产核算产生影响,下面就纳入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准予抵扣的项目及账务处理加以论述。

1.纳入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转型将新增固定资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允许抵扣的范围与转型前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规定相同。

2.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等有关规定,准予企业(指一般纳税人)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应包括:(1)国内采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进口固定资产,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的货物或接受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4)购进或者销售固定资产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固定资产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等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固定资产和其他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发生的增值税都不能抵扣。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对某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增值税税收政策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使得企业可以将购建生产用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税金确认为当期的进项税额,抵扣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当期销项税额,而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产生影响。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应交税费是企业流动负债的一部分。这两者价值的变动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内部结构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引起资产负债表内相关项目的变动。

为了方便说明和分析这一过程,本文假设了以下资料:某一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制造型企业购进一台生产用设备,设备不含税价格是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见表1、表2)

可以看出,转型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降低,流动负债减少,净资产不变。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当期的销售业绩越好,产生的销项税额越多,实际上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越多,起到了节省货币资金的作用。

2.对利润表的影响

利润表项目中与固定资产价值直接相关的是折旧费用,即管理费用。由于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的原值降低,折旧费用相应减少,营业利润增加。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加,虽然会使得所得税同时增长,但并不影响净利润绝对数的上升。

假设某一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为I,增值税税率为17%,年折旧率为r,所得税税率为25%,则转型后:

固定资产原值的变动为:-I×17%

折旧额(管理费用)的变动为:-I×r×17%

营业利润以及利润总额的变动为:-(-I×r×17%)=I×r×17%

所得税的变动为:I×r×17%x25%=0.0425I×r

净利润的变动为:I×r×17%×(1-25%)=0.1275I×r

由以上分析可知,增值税的转型使得企业净利润增加,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格I越高、年折旧率r越大,对企业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的影响越显著。利润表中与固定资产折旧费间接相关的项目还有“主营业务成本”。消费型增值税中,由于固定资产原值中不再包含进项税金,用于生产产品计提折旧费(产品的制造费用)也相应减少,使得产成品成本中也不再包含进项税金。正是由于消费型增值税的这一特点,使得产成品销售时,杜绝了重复征税的现象;同时在其他生产成本不变情况下,也间接影响了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有所下降。

3.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按照企业经济活动的性质,现金流量表项目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类。在生产型增值税下,购买固定资产的所有支出全部计入投资活动下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在消费型增值税下,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规定,则需要分项列示。通过表3可以看出,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117 000元现金流出中,100 000元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列入了企业的投资活动;而其余确认为进项税额的17 000元尽管是伴随固定资产的购置而支出的,但却作为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项目。

可以看出,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影响是可能使企业当年的现金流量增加,但同时导致以后年度固定资产折旧的减少,利润和所得税的增加,更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减少。

四、增值税转型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增值税转型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应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笔者认为,在这次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采购固定资产必须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

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应避免小规模纳税人,除非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提供更为优惠的条件,即使供应固定资产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固定资产还是能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假设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为100万元,当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0×17%=17万元,而当供货商是小规模纳税人时(能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100×3%=3万元,经比较,17万元远大于3万元,所以企业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固定资产可获得更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二)企业应合理规划投资固定资产的速度和规模

当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必须考虑固定资产的购进时机。由于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一般来说,购进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期购入,这样在固定资产购进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在一定时期,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则购进固定资产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实现抵扣的现象,从而降低固定资产抵扣的幅度。因此企业应合理规划购进固定资产时间,避免出现销项税额有的时期不够减,有的时期剩得多的情况,要保持投资固定资产的平稳性,分批分期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综合上述分析,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增值税转型将从整体上降低增值税纳税人的税负,提高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企业现金流出,提高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增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于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往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此时若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现金流短缺,发生财务风险,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考验。企业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应注意投资效率,尽快实现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 郭瑛.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