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诚信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对策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经济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可靠与否,是会计信息使用人能否作出正确决策的关键。经济活动越复杂,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大。然而,由于受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会计信息生成系统自身因素的影响,已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社会痼疾与国际性现象。
一、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一) 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驱使 现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利益多元化。企业领导从个人或企业的利益出发,为了获取贷款,减少纳税,吸收投资等,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一个单位设立几套账。如给合作伙伴的是“如意表”;给贷款银行的是“放心表”;给税务部门的是“叫苦表”;给企业主管的是“业绩表”,这使财务报表成为无所不能的“万能表”。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目前对企业领导的考核往往以实现的利润等指标为主要依据,某些领导为了捞取政治资本、骗取经济指标等,置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于不顾,指使会计人员采用非法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技术加工”,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二)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 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一,准则只能对企业的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对存货采用不同计价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有不同的影响,究竟何种方法才算“如实反映”?此外,会计准则的制订颁布常落后于会计时间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订的制度、方法和措施的总称。然而一些单位没有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相互脱节而发生错误或因两个不相容职务缺乏相互制约而发生舞弊;还有一些单位,虽然内控制度一应俱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不少企事业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即使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对要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但目前有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有些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平时又不加强学习,在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由于对会计核算规范掌握不透,对新的理论和刚出台的经济法规研究应用较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规范,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判断不准确,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水平;有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的私利,知法犯法。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探讨 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也要采取综合治理对策。除了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外,对于会计工作失误的主要对策是建立和健全内部的控制,加强内部检查;对会计舞弊的主要对策是强化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其处罚力度。此外,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
(一)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正、经济业务合规合法,并提高经济效率。健全内部控制,通过适当授权和职责划分,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及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以此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新《会计法》中增加了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国家希望通过相关法律促进各单位内部建立内部控制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愿望。健全的内部控制能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各单位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稽核制度等,以便会计人员遵照执行,减少漏洞。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审计组织是进行经济监督的专职部门,它们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方面具有其他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国家审计机关重点作好财政、税收、国有金融机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主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审计,其他单位交由民间审计组织进行审计;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应充分体现其职能和作用;提高审计覆盖率,逐渐做到有关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均经过审计。同时,也充分利用和发挥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和社会力量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
(三)依法处置会计舞弊者。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有《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等规定了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处理处罚规定。只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会计舞弊行为就会越来越少,会计信息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张忠诚:试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个因素[J].上海会计2000,(12) [2]李威:试论会计信息失真[J].商业现代化,2006,(2)
篇2
写作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是实施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训练。这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保证合格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毕业生必须十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确保毕业论文写作任务的完成。
二、毕业论文(设计)可选择三种类型:
1、毕业论文: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内容选择适当题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或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
2、方案设计: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较完善解决方案或制度设计。
3、调研报告:对与本专业相关的某一社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注意:无论哪种类型,都必须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实习工作岗位,最后成果要求对本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对某一领域工作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三、可选择的指导老师信息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五、提醒
1、项目、提纲和文稿完成后及时以电子文档发给指导教师,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并在指导教师要求的时间内补充、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字数在3000字以上),要求结合实习单位和实习工作实际,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分析现象探索实质,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2、学生与指导老师双向选择;
3、论文题目仅供参考,具体请与指导老师商量沟通后定题;题目选定后,报经系上同意后最多可以改动一次。
4、选定指导老师后,非报经系上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5、请每位同学积极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凡有未及时完成的,警告一次,相应成绩降低一个等级,但仍需在15日内补齐;出现第二次,取消成绩。
6、如果不按规定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步骤,或者在论文写作中不认真写作、敷衍了事,指导老师可以拒绝继续指导论文写作。
7、超过论文定稿时间一周,仍未定稿者,视为论文未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六、参考题目
(一)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接合工作实际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也可参考以下题:
会计部分
1、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
2、 谈谈会计国际化问题
3、 略论我国会计模式的构建
4、 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重心的转移
5、 浅谈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
7、 浅谈市场经济与会计的服务职能
8、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特殊性
9、 从虚拟公司的兴起谈会计主体假设
10、 论环境会计主体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11、 从会计环境的变化看我国实证会计范式的发展
12、 浅析实证会计理论
13、 论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及管理
14、 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15、 论21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面临新的挑战
16、 论会计控制对象──受托责任的完成过程和结果
17、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与计量
18、 试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9、 构建宏观会计与战略会计的初步设想
20、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2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22、 浅谈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核算方法
23、 切实加快传统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24、 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若干特征
25、 浅析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确定
26、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人力资源、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探讨
27、 刍议权责发生制
28、 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
29、 论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30、 初探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平行、互动关系
31、 浅谈我国会计服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2、 虚拟公司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33、 会计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探析
34、 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挑战
35、 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
36、 虚假会计信息探源与对策
37、 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理论的挑战
38、 会计国际化的新格局及我们的对策
39、 浅谈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40、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1、 会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42、 浅议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43、 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对策
44、 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45、 我国会计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46、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47、 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48、 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9、 非货币交易会计问题研究
50、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51、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52、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
53、 会计报表附注与表外信息问题研究
54、 机构投资者与委托投票权竞争研究
55、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56、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财务管理部分
5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58、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59、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60、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
6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6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63、 企业重组与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64、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65、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66、 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67、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68、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69、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70、 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71、 试论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企业并购与重组的风险研究
73、 企业投资决策结构体系研究
74、 关于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问题的探讨
75、 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76、 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77、 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78、 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79、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
80、 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81、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8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
83、 对企业理财务目标再认识
84、 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85、 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86、 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87、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88、 对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的探讨
89、 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90、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91、 企业税收筹划
92、 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9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94、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95、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
96、 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
97、 非盈利组织财务问题研究
98、 跨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99、 跨国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100、 试论资本市场与信息控制
101、 企业财务本质研究
102、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103、 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对策(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的探索
104、 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105、 家族式企业经营方式的优势
106、 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探索
107、 债券融资对我国公司治理影响研究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部分
108、 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
109、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110、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111、 论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112、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113、 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114、 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115、 论成本的经济实质
116、 关于ABC法的研究
117、 责任会计的研究
118、 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119、 标准成本的研究
120、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121、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22、 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123、 关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124、 关于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125、 现代工业的特点及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126、 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财务危害
127、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28、 试论成本效益原则
129、 浅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制度设计部分
130、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131、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132、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133、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134、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135、 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136、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37、 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138、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39、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40、 企业对外担保内部会计制度研究
141、 论经济效益审计
142、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3、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44、 论会计报表及附注的设计
145、 独立审计风险问题探讨
146、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47、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48、 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149、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150、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151、 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52、 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153、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54、 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155、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156、 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研究
157、 论会计估计变更的审计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58、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设计
159、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160、 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161、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6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163、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164、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65、 网络会计研究
166、 论网络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167、 论网络时代会计目标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168、 网络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169、 网络时代的会计发展
170、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171、 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
篇3
关键词:实践课程教学 课程设计 应用型人才
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判断分析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因此,笔者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内容涵盖了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会计信息系统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方位接触到企业财务与会计业务的各个方面,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概况
笔者所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是以培养会计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会计人才培养的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中既强调会计及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又注重会计实务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应用、会计制度设计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实践课程按照实践地点范围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类型;按照实践内容分为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其中课程设计大部分在校内以课程教学的方式,由任课教师主持集中进行;专业实践主要在校外实习单位由学生自行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于第8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以上课程最终都要给学生评定成绩,学生修完相应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所在高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建设也与时俱进。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注重每一个阶段的调研和开发,从培养方案开始,每年均进行培养方案的研讨和修订,由任课教师提出对课程的修订意见,主要涉及到课程的增减、课时的调整以及具体时间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软硬件建设及运行情况以及课程具体内容等,使得会计实践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优点
(一)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
从教学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无论是手工记账还是借助计算机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操作。由于实践课程一般都是集中进行,每学期初的前4周和学期末的后4周是实践课程最集中的时段,每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安排1至2周的课程设计集中学习,在此期间,一般避免安排其他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课程设计。因此,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完成。
(二)师生近距离接触,促进交流沟通
由于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只起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因此,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自己动手,遇到困难或发现问题时能够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有时间和精力解答每一个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另外,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与理论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同,课程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比较抽象、枯燥,实务资料也比较有限,加之现在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学生缺乏对课程内容清晰和具体的认识、把握。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面对真实的案例和资料,曾经模糊的内容变得清晰,抽象的理论也成为具体的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得到了强化。以初级会计学中的凭证、账簿、报表教学内容为例,理论课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只局限于一些浅显的概念、分类等方面的认识,但是在课程设计中,当在真实的凭证和账页上进行填写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快就一一得到了印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实践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通过全面衡量和评价实践教学过程,找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积极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更进一步。
三、会计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存在抄袭现象
目前课程教学中最大的困扰就是个别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抄袭现象。这一点,不仅理论课程中存在,而且课程设计中可能更严重。理论课程中,部分限定时间上交作业的内容,总有学生因为不会做或不愿意自己动手,而参考别人的作业。为此,每年教师都煞费苦心想对策、讲道理,包括提出不按成绩划分等级等。对于课程设计来说,全程只有一个案例作业,相同的资料,集中而有限的时间,大量而琐碎的计算和业务处理工作,都成为课程设计中先天不足的诱因,总有一些学生借鉴和模仿别人的作业,在课程设计的最后收尾阶段情况更为严重。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难以兼顾教学效率和效果
按照教学安排,一般先上理论课程,然后再安排对应的课程设计。但是,总感觉课程设计的安排时点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大部分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初的前4周或者学期末的后4周,也即第1至4周和16至19周,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安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更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态度和效果都比较理想;而安排在期末,会与期末考试周重叠,学生容易手忙脚乱,一边复习其他课程,一边参加课设,遇到考试时间和课程设计时间冲突的情况,会选择为考试让路,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是,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安排来看,本学期完成理论课程后安排实践课程应该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完成理论课程之后,学生对内容掌握得比较清楚,通过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在知识体系上得到很好的衔接和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与之相比较,安排在学期初的课程设计,往往都是针对上学期所学过的理论课程,经过一个假期的间隔和休息以后,很多学生容易忘记之前学过的内容。此外,课程时间安排不仅仅是学科内容衔接问题,还会牵扯到其他课程安排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情况。在实践课程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在期初、期末均安排课程,才能满足目前所有的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教学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难以确定
课程设计一般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平常课堂表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最后完成提交的作业,答辩,实践报告等。成绩评定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上各部分内容,采取五级评分制,按照一定的比例最后评定综合成绩。其中,诸如学习态度、提问以及答辩等方面,很难有精准的计量标准,在成绩评定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所以,即使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以及不同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上的偏差。因此,如何使考核和评价更客观,尽可能减少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成为目前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难题。
(四)专业实习难以控制,毕业论文流于形式
由于专业实习在校外实习单位进行,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有的是学校统一联系的实习基地,有的是学生自行联系的单位,加之毕业实习阶段还有很多学生为考研、出国做准备,因此,专业实习阶段具体情况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诚信,教师鉴定学生的努力程度也只能通过学生提交的相关实习资料和实习答辩情况,在此期间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只能采取侧面的事后跟进方式。笔者所在高校对毕业论文要求要以实习单位的资料为依据,这样学生很多论文命题都集中在财务报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存货管理等方面,很难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撰写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高,毕业论文流于形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也耗费了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五)教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之间的个体差异,影响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大部分课程设计均要借助于计算机和财务软件,而负责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师主要都是本系的专职教师,不同教师由于日常理论课程教学的分工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会计学、审计学、税法、成本与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不同课程组的教师对相关课程专业知识和储备存在一定偏差。其中,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讲教师外,其他课程的教师都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熟悉程度很有限,而面对大量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同样,对于各课程组的教师而言,面对一些非本课程组的一些细节问题会有同样的感觉。由于课程设计往往是一个年级几个班同时开课,但以行政班级单独指派教师,一人一班,在安排教师时,在本门课程教师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安排其他课程组教师作为补充,这些教师本身学科和个人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四、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意识
当今时代,终身学习早已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成为一种必然。对于会计行业而言,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尤为重要。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社会科学的会计学科,对现存法规有着高度的依存性,只要相关法规进行修订或改变,会计处理就要随之发生变化,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不断学习会成为会计人员工作的常态,要想成为一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培养专业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学生只有彻底改变观念,认清学习目标,才能摆脱只求分数、只顾眼前的短视行为,从根本上杜绝作弊行为。
(二)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协调考试安排
理论上,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一种实际练兵,只能是同时进行或在理论课程结束以后进行,所以,在学期末安排本学期理论课程对应的实践课程应该是优选方案,但是只有在最大程度的降低期末考试或其他课程对课程设计的影响后,这种优势才能落到实处。建议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安排、考试安排过程中组织有课程设计教师参加的专业论证,全盘考虑,得出最佳解决方案。教务部门在安排全校必修课考试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针对部分课程进行试点,改变集中安排的课程设计为分散进行,这样既能缓解机房期初期末的资源压力,也能避开期末考试,但在具体设计进度时必须注意要和理论课程对接,分散学习的效果如何也有待实际来验证。
(三)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和成绩评价标准
建议以各课程组为单位,组织对课程设计的研讨和开发,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建立和完善成绩评价标准,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对于考核方式,要重点关注其实际效果,好的考核方式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规范、可操作性强、量化程度高的成绩评价标准。例如借助于单机版的财务软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既定的任务,不仅可避免学生抄袭,而且更能反映其真实水平。
(四)增强专业实习环节的过程控制,更新毕业论文管理理念
在学生实习阶段,应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日常引导和管理,重视实习答辩环节。另外,可以尝试双导师的运行模式。例如,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业务人员作为业务导师,安排和指导学生具体实习事务,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实习过程更顺畅,也能对学生实习过程有更真实客观的评价。毕业论文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把握专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掌握专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和技巧,同时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在论文命题方面应放宽要求,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选择财务与会计方面的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不同方法并行,以此改进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术和专业水平。
(五)加大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培养跨学科的多面手
目前,专业课教师对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不熟练,集中表现在一些较难的教学软件的应用中,例如用友U8、SAP 软件等,这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会计教师而言,是会计实践课程中最大的障碍,急需办法解决,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大教师的业务培训。包括计算机、财务软件、教学软件、办公软件等的培训,建议以学院为单位,定期举办计算机和软件培训班,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
2.办公室中专门安排电脑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以备教师平常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掌握都属于熟能生巧的过程,只要平时多加练习,常规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是,除了会计信息系统的任课教师外,其他教师日常很少接触相关内容,难以建立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为便于教师日常学习,建议在系办公室中专门配备大容量的电脑并安装常用的财务软件,同时在平常教研室活动中增加相关业务学习内容,使财务软件的使用和学习常态化。
3.实施课程轮换制度。建议在教师个人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进行课程轮换,鼓励教师开设新课程,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培养多元化的专业教师人才,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例如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财务软件的使用。
4.编制统一的课程设计教学指导书。在财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程式化的问题,例如由于学生操作不当出现的一些计算机、系统问题等,这些问题通常都有专业的解决办法。因此,在每次课程设计过程中均应编写统一的教学指导书,把常见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办法列举出来,这对没有计算机基础的教师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也应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指导书,包括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之间,建议任课教师采取课程日记的方式,把每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其原因、现象以及解决办法都记录下来,同时课程结束前也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以后的课程中积极改进。X
作者简介:
篇4
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诚信教育现状是令人堪忧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会计文化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会计人员的后备军,理应具备诚信品德,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现状如何呢?
1 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
笔者一朋友公司要接待较大型的会务,需临时聘请数十人在各宾馆收取会务费,于是委托笔者组织了三十多名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有的参会人员报到较晚,部分学生收班后回校时已无公汽,会务组就让学生乘坐出租车回校,然后再凭车票据实报销。但在报销车费过程中就出现了以下几种作法。作法一:虚报费用。学生们回校的出租车费用是可以估算出来的,但有学生来报账的车费大大高于估算数;作法二:重报费用。一学生由于当天没带钱,于是会务组一工作人员先预付了车费,但该生却拟再报一次费用;作法三:分报全费。有两个学生分管的宾馆离的较近,于是会务组安排他们合坐一辆出租车回校,但两人却分别来报销全额车费。
这本应算是一次非常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却成了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毫无疑问,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没能顺利通过这次考核。除了这次“偶然”事件外,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现更是比比皆是,如编造谎言请假请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毕业论文从网上下载、恶意欠费、编造履历等等。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2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危机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误读
自1999年试办高职教育以来,对其培养目标的表述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基本定位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高素质”三字成了修饰词,总被人忽略,而且“高素质”到底有什么内涵,也没给予解释,很容易让人认为只指业务素质。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只看重业务素质,而忽略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最终导致了学生重技轻德、急功近利、道德水准低、抗压能力弱、责任意识差、不讲诚信等。
2.2 社会大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许多新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在会计行业,会计造假案频频发生,会计人员贪赃枉法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都对学生们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在进行“专套本”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这些学习和考试本来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但由于很多社会团体将“专套本”和考证当成牟利手段,只管收费不管教学质量,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直接且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诚信观。
2.3 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与诚信教育脱节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对会计专业而言,讲授任何一门课的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可能将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教师们都能找到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却仅仅将自己当成了“教书匠”,为上课而上课,缺乏育人意识,认为只要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就行,所以即使讲授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内容,也只是机械性地讲授条款,没能融入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时也只是死记条款,根本没内化为自身修养。
3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建议
3.1 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未来各个职业战线上的主力军,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走向职场后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一个具备高技能但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反而会给社会给国家带来更大危害。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予完善,应将职业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并明确表述,因此,建议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扭转当前人们重技轻德的偏颇认识,并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3.2 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
文化是立国之本、固国之基、强国之魂。文化不仅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中各种丑恶现象的谴责,而且包括对某些合法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的扬弃,特别是对经济活动所指向的价值目标的矫正。会计文化作为文化的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应是主体,它在实践中发挥着对会计人员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诚信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在步入职场后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
3.3 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会计专业更应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而且都能找准切入点。在入学环节,可通过军训、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毕业环节可通过就业教育对学生强化诚信教育。通过各个环节的配合教育,诚信观念一定能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3.4 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高职会计专业的诚信养成离不开一定环境和氛围。高职院校对社会环境难以控制,但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学校首先要营造一个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良好的大环境,再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营造诚信氛围,可采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站、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可以将国内外典型的会计舞弊案例材料进行整理后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真实而鲜活的案例中去感受会计舞弊对国家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感知舞弊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后果。另外,学校应加快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诚信建设,在校园内形成了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姚苏芮,论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与职业[J],2010(14)
[2]张劲松,浅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科学咨询[J],2012(12)
[3]许绍定等,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融入课程的思考,统计与管理[J],2013(5)
篇5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从总体上看,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参与意识和竞争进取观念增强, 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观念正在形成, 开放意识和务实自强的价值取向得到拓展。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本页关键词】自然科学 工程 财会 会计期刊征稿
【正文】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从总体上看,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 参与意识和竞争进取观念增强, 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观念正在形成, 开放意识和务实自强的价值取向得到拓展。但是, 我们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今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新的问题, 不应忽视。其主要表现是:1.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价值观扭曲目前, 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他们往往将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就业相联系。在知识学习中, 学生们特别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从而, 大学校园内出现了辅修热、外语热、计算机热、考研热、出国热等等。当然, 这无可厚非。但这样一种过于功利化的学习目的, 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于狭窄、功利, 大学生们的人文素质普遍下降, 出现了一些专业成绩好, 公民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2.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个人主义思想较重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行为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调节与他人、集体的关系上, 表现得无所适从。加之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 从市场领域渗透到人际关系上, 加剧了人际交往中的功利化、孤立化和情感淡化倾向, 致使一些大学生注重个人利益, 自主观念意识增强, 却冲淡了集体观念和团结合作意识。3.考试作弊泛化, 诚信失范, 社会公德意识差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学生数量的急剧攀升, 高校疏于管理, 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已形成了风气, 考试不作弊就等于吃亏。因此, 在大学校园里, 每逢一场考试下来教室以至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夹带, 甚至伪造证件, 雇佣“”代考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有些学生不讲信用, 随意拖欠学费, 不偿还助学贷款等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现象也日渐突出。另外,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不讲社会公德, 诸如卫生习惯差、酗酒、斗殴、语言不文明、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严重; 不尊重老师和同学, 在课堂上聊天、吃东西、听音乐、接打电话、互发短信取乐等。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公德水平滞后于他们的智力水平。
【文章来源】/article/65/3199.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征信;机制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信而不立”。这里面的“信”,便是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亦是一剂心灵良药。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诚信的传承和发扬者。然而近些年来,论文抄袭、简历造假、恶意欠贷等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屡见不鲜,这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规制。
一、治理大学生诚信缺失亟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在我国,为了养成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已成为国家教育部和各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自2002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广东、辽宁、上海等地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试点。2008年以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公安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部分省教育厅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在第三方资信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创建了诚信档案——全国一体化平台。2011年10月1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这一背景下,各省教育厅纷纷下发了《促进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通知,各省份也选取了其中的一些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试行点。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社会大众对诚信的重视力度不够,有关机构未对诚信档案进行推广与应用,学校和家庭未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强化,各级管理者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软件开发与网络管理不到位,立法保护还处于空白状态,使得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和看重度不高,对大学生诚信档案更是不甚了解。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建设处于初始阶段,大学生诚信档案与目前的各信用子系统的衔接还不能完成,使得大学生诚信档案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有关征信体系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完善和快速发展。截止到目前为止,试行的成果不太理想。
相较我国,国外信用档案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唯一的、伴随终身且不可改变的信用号码,个人和企业的所有信用表现都会永远记录在这个号码里。信用信息是全国联网共享的,人们的经济行为都有记录,缺乏信用将寸步难行。
二、大学生诚信档案应包含的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具体内容包括: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身份证号、 政治面貌、 毕业院校 、毕业时间、 家庭成员信息等。
(二)学业诚信
1. 考试诚信情况。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参加的以系部以上为单位的考试,如期中考和期末考,各种以自考模式进行的等级考试或者证书,如英语等级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考试诚信主要记录学生在参与这些考试中是否有重大违纪。
2. 奖学金获得情况。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是否获得奖学金,要求提供获奖证明,并注明获得奖学金的原因和类别。
3. 学术研究情况。其中主要记录是否存在毕业论文严重抄袭和学术造假等。现各高校都要求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通过利用相关的检测软件进行检测,严防抄袭。检测软件所显示的相关数据指标应被记录在学业诚信中。
4. 平时作业情况。此项主要由各任课老师对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以及随堂考试等相关诚信状况进行评价,并且学生对自己平时的学业诚信表现作等级评价。
5. 其他获奖情况。主要记录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其他课外活动比赛所获得的奖项,要求提供获奖证明。
(三)经济诚信
大学生在大学与经济的来往,主要表现在缴纳学杂费、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国家助学金等) 、医疗保险、勤工助学等方面。
1. 助学贷款。对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详细记录他们每学年所申请的助学贷款,有助于毕业后对学生还贷的情况进行查询。
2. 困难补助。对于家庭情况较困难的学生,学校都有一定的困难补助,像国家助学金等,对困难补助的获得情况也应该详细地记录在诚信档案中。
3. 医疗保险费缴纳。主要是为了记录大学生是否按时缴纳医疗保险费。
(四)社会实践信用
1. 社会实践信用主要记录学生在校外进行实习、参加活动的信用记录。学生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有义务观察学生的表现及诚信素质,实习期满后要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价,该评价将会被记录在诚信档案上。
2. 学生在学校参加勤工俭学或者通过校园招聘在业余时间做兼职的期间,学校的学生工作处及相关部门与学生的工作单位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及诚信素质,期满后要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价,该评价将会被记录在诚信档案上。
3. 学生在学校加入相关组织部门的,同样需要相关的信用评价进行存档。学校的组织部门进行换届选举的同时,也要进行对即将换届的学生的信用状况进行等级评价。组织部门的每一个人都要参加信用评价,都要对他人进行等级评价。
三、关于改善大学生诚信档案运行机制的若干建议
(一)诚信档案涉及到的隐私问题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必须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个人信息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上有不法分子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谋取非法利益,在网络上甚至出现公开叫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我国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上都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因此我们需要对查阅者“画一个圈”,明确他们的权利,避免查阅者侵害大学生的权利。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是赞成建立诚信档案的。况且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并不是对全社会公开,必须得到诚信档案主体的允许才能查阅。因此,大学生并不会因档案里面的瑕疵现象而被全社会指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
(二)诚信档案的信息录入
1. 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欲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首先需要确保大学生的诚信信息来源可靠。诚信档案中的个人基本信息可由学校加以搜集,个人信息的搜集可以在开学时进行,同时要确保信息的更新。
2. 在社会实践信息的录入方面,大学生若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志愿者活动时,由学生提供证明文件,并将原件交给学校,由学校将原始证明文件扫描进管理系统里面。系统将文件录入到相应的学生电子档案里供查阅者查阅。针对目前社会上有专门的做假证的商贩,要想买到一个盖有印章的证明文件并不难,因此需要对证明文件加以核实。
3. 在学业资料的录入方面,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可通过学校的教务系统自动写入学生的档案里。考试成绩只写学生的最终成绩,不进行排名。若学生在考试期间出现挂科、或者重修现象,档案里将不会显示挂科或重修提示。笔者对此认为,大学不只是学知识,而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时期,考试成绩决定不了一个人的诚信水平。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其他学术奖项或竞赛名次,由学生提供证明文件。奖项主要分为在校期间校级以及校外的活动。但是学生考试中出现考试舞弊行为,需要在档案中进行注明。笔者认为,虽然记载考试舞弊现象会对大学生的个人前途以及信用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这正是诚信档案所应有的威慑作用,若因为失信行为的记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影响而不记载的话,那么诚信档案与一张废纸无异。
4. 在经济信息方面,由于学校在进行注册时,教务系统会有进行缴费情况的统计,因此学生的缴费情况可以由教务系统自动转入诚信档案。有些学生会向银行申请信用卡,由于涉及学生个人金融信息,学校无权调取学生的信用卡记录,而且考虑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向银行申请信用卡,所以在银行这一方面信用记录,则由学生个人自愿提交。
(三)诚信档案的设立管理以及维护
1. 由学校档案部统一管理,具体工作交由系的辅导员负责搜集各系的信息。班上设专人管理负责搜集班上同学的个人信息资料。学生将自己需要记载到档案里面的内容、获奖情况的证明文件交给该同学。该同学事先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制。上交证明文件后,该同学先进行第一次的审查,审查合格的,上交给辅导员进行第二次审查,若未能通过学生工作助理的第一次审查,则退回文件给该同学,并告知提交有效的证明文件并提供具体的指导。若辅导员审查通过后,则上交给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扫描录入。诚信档案的内容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学生可将这两个月内新的获奖情况或校外实践活动的证明文件录入到档案进行更新。当资料更新完毕后,每个同学可以上学校的教务系统凭自己的账号跟密码进行查阅,若发现有登记错误或者未及时更新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网上申诉,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核对、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2. 政府通过招标的程序资助建立一个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学生在毕业时最后一遍确认自己的诚信档案记载是否有误,一旦确定内容无误将不能再进行更改。若确定无误后又提出记载有误的,不管能否提交证明文件都不再进行更改,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主要由学生承担。学生在确定无误后,学校会通过网络将诚信档案移交给第三方认证机构管理维护。第三方认证机构此时会给学生一个私钥。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提出查阅诚信档案的请求时,若学生同意其查阅,则凭借自己的私钥向认证机构发出请求,若合法将产生一个只有查阅权限的认证码,用人单位凭借认证码可查阅求职者的诚信档案。在用人单位进行查阅时,网页会提示用人单位应尊重公民的隐私权,不泄露公民的个人信息。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同时该认证码的时效是有限制的,一次最多能浏览1个小时,超时或退出后将失效。
3.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了解录用人才的必要途径并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指标。诚信档案的愈发重要性表明不只大学生急需信用档案,正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信守承诺的品质应该从小养成。因此,信用档案要像人的户口一样,从小就开始设立,记录着每一条重要的信用记录,时刻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直至该档案的主人死亡,信用档案才随之撤销。除了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需要设立信用档案外,档案的信用记录也随之细化并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国民的诚信体现在细节上,这将极大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必勇.建立我国诚信档案管理制度的探讨[J].湖北档案,2004(Z1).
[2] 谢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 2006(20).
[3] 常乐.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长效机制[J].档案, 2008(1).
[4] 李京彬.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即实施[J].社科纵横,2007(6).
[5] 谢鹏.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与求职就业作用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8).
篇7
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水平又参差不齐,导致我国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被严重扭曲。事实上,我国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着数量上供大于求,但素质和结构上供不应求的畸形现象。这种矛盾的出现与我国会计教育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准则,即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也无法做出合法的或合理的职业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法》及有关会计法规、准则的真正实施。而另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则恰恰相反,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熟悉会计法规、准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但是,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缺乏道德意识,他们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就更大了。近年来,某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披露。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处理上大做文章,以达到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包装上市的非法目的。这些造假事件反映了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低下。会计造假事件中的违规者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的精英人物,他们用高超的专业技能来钻法律的空子,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国家、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老师在执教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注重智力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职业德育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寓德育于会计教学实践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法制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他们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把自觉遵纪守法纳入整个教学环节和工作过程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一)将会计教学与案例相结合。在讲授《会计学基础》时,由于基础会计的内容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因而,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运用概念、原则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如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有关安然公司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介绍安然公司的情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在讲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时列举安然公司不恰当地利用“特别目的实体”(简称SPE),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构造的实体,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安然公司为了能为他们高速地扩张筹措资金,利用SPE成功地进行表外筹资几十亿美元。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安然公司未将两个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仅就这两个SPE,安然公司就通过合并报表高估利润5亿美元,少计负债25亿美元。导致了安然公司在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破产,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公司破产案记录,同时他们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增加了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对会计的法律认识,并且迅速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下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在网上查找会计造假案例,要求在下一周讲述并讨论。
(二)培育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敬业爱业的思想。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等的作风。在讲授《会计学基础》绪论时,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未来所肩负的光荣职责,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讲授会计核算方法时,把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规贯穿其中,教育学生依法办事,严格规范职业行为,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在讲授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时,教育学生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核算,做到严谨、规范、数字真实、计算准确、账目清楚。在讲授《成本会计》时,讲明收益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精打细算,反对浪费,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在布置实践报告或毕业论文时,强调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和实践,自己总结,自己撰写,不能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抄袭,否则,属剽窃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大力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舆论氛围是一种导向,也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大众传媒、文化艺术与舆论宣传工具,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能给会计人员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得到激励,社会舆论正是通过这种褒扬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受到抑制,社会舆论从另一个侧面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校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账经类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一方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养成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企业想通过做假账来欺骗社会,也只是能得逞于一时,而最终难逃被处罚、被淘汰的命运。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所必备的要求。
总之,在会计专业课中进行职业教育是我们每一位财会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者对社会的诚信。财会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才可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学院;2.贵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秀华.《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2003.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实施的进行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设置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工商专业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1]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由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年纳入了国家全日制招生计划。经过17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已具备一系列的发展优势:师资队伍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建设投入逐年上升,教研科研水平提高较快,教学实习基地初具规模等。[2]可是该专业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就是其中的重点。
一、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与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达到毕业要求需学习的课程和相应学分情况如下。通识教育模块中的公共必修课需修62学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创业就业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形势与政策。公共选修课需修6.5学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四类。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需修55.5学分,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学、创业管理、管理沟通、企业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导论、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微(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需修15学分,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企业管理咨询、经济法等。实践教学模块需必修25学分,课程包括军训、专业公益劳动、入学教育、英语教学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实践、EPR沙盘综合实训、创业管理教学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毕业(教育、实习、论文)、调查报告。素质拓展模块需选修4学分,课程包括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文明道德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发展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六大类。(二)目前课程设置的可取之处。1.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3]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4]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和运作,分别在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门课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与理论搭档的实践课程,最后搭配专业实验和社会调查、课程实验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课程的设计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素质拓展课程特色鲜明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多证上岗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另外,素质拓展项目中还包含各种校内、省内、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以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学生引导力、想象力与行动力。(三)目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1.该有的课程没有根据前面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学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该有的课程没有的情况。公共必修课要求所修学分为62分,占总学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块: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体育教育。从学分的分配上,四大块依次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见,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独占鳌头,而计算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被忽视;公共选修课限定在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三个方面,提供了上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全校所有专业的人选修,公共选修课必修6.5个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8%。公共课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9.7∶1,选修课的比例偏小同时选择偏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占418个学时,26个学分,可是实验学时只有106个学时,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专业选修课安排了240个学时,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增加了48个学时,3个学分。虽然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可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12门课程选8门,且专业选修课中没有实验课。素质拓展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集中体现,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课程设置数量充足,可只有4学分,占总学分的2.3%,这个比例明显偏低。2.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可有可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中数学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集中开设一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会计学原理,是初步介绍会计学相关知识的,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的企业会计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同样,统计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经济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关系,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的。这些重复的课程不仅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3.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有些课程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来体现,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创办有特色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联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应该与公共基础课里的英语课程相融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课程专业性;实践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周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应该再占用课时。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匹配度分析
(一)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匹配度。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培养要求大致相符,但是,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匹配度仍然不高。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关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目前,学校只开设了经济法这一门课程。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虽然触及了一小部分的法律知识,但仍然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同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课程设置中只有英语课程,缺乏相关的人文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二)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低。首先,学校的师资水平跟不上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负担过重,他们又要备课,又要搞科研,还要评职称,根本无心再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只管按部就班上好课就行,而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整个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其次,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需要专业实验室及相关设备,但是,学校硬件建设较为落后,实验室不足、配套设备不够,而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又少,且质量不高。(三)与学习规律的匹配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一部分与学习规律不匹配的情况,课程的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6]以现在开设的专业导论和企业生产管理两门课为例,专业导论是专业入门的理论课,在企业生产管理课程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都有所涉及,因此,专业导论应为企业生产管理的先修课程。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企业生产管理于第5学期开设,而专业导论于第6学期开设。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调整课程模块比例。调整各个类型课程模块的内部比例,要增加必要的而现行课程模块较为缺乏的课程,同时,撤销、合并多余、重复的课程,使每一项课程都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面对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学校应加强教师现代技术手段的培训与运用,架构新型、通畅的师生交流与教学平台,及时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尤其是要关注MOOC课程资源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7](二)丰富课程内容。在公共必修课方面,大学语文或者学位论文指导可以培养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述的技能,因此,学校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决定了其最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团队建设等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应开设类型丰富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应增设工商管理基础文献选读课程,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增设民商法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构架专业法律知识体系;应增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这方面课程,使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具备符合社会标准的商业道德。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对选修课进行模块设置,如设置物流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和经营分析模块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应开设相应的实验课,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并提升相应的比例。(三)优化课程进程。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互相探讨,明确思路,在理清各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按照知识的接受顺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优化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功能和彼此的关系。就企业生产管理和专业导论两门课程而言,专业导论应开设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前面。
四、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将是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主流。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且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设置必须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相匹配,以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何倩 尹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
[2]工商管理联盟.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EB/OL].(2009-02-12).www.mbaun.net/a/2009-02/1560528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6-327.
[4]罗拥华,欧绍华.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缺陷[J].中国市场,2013(12):194.
[5]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介绍[EB/OL].(2016-06-12).buc.hunau.edu.cn/rcpy/bk/201606/t20160612_157137.html.
篇9
许定波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会计学教授,他刚刚获得中欧教学名师奖;台下的则是700多位大小老板,此时的身份都是中欧EMBA2007级的学员。
这一天,来自中欧北京、深圳和上海三地校区共11个班级逾700名学员,从全国各地来到中欧上海浦东校区,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2007级毕业典礼。据院方称,中欧EMBA是世界上最大的EMBA项目,EMBA2007级的毕业典礼则是中欧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毕业典礼。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佩德罗・雷诺教授在毕业典礼前特意计算了一下,这次毕业的学员的工作经验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万年,“这个时刻和你们体验过的其他时刻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这个计算方式让台下的老板们有点意外,更有点惊喜,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放下老板的架子,像年轻人一样渲泄着心中的快乐与喜悦。
老板挤上EMBA这班车
“能毕业挺不容易的!”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曹杰不停地感慨,他早在1999年就想读个EMBA,但一直没有时间,直到2007年,公司在上海正好有个项目,就报考了中欧,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公司出了件不小的事情,曹杰的任务就是“保持公司稳定”,他坦言当年缺课比较多,直到2008年才把缺的课慢慢补上。
佩德罗・雷诺很能理解EMBA学员的这种不易:“两年来,大家克服了工作、家庭与学业的种种冲突,在很大的压力下完成了学业,很了不起。每一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故事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彼此分享,你们应为自己感到骄傲。”
事实上,EMBA教育引入中国以来,就被称为“老板俱乐部”、“富人俱乐部”,被看作是企业家们建立关系网的地方,至于能学到些什么似乎没人关注,那为何还有这么多老板趋之若骛,莫非真是为了找关系、建人脉?
“这里不是俱乐部,我能从同学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和从教授身上学到的东西不一样。”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邵晓锋直言,自己进校时的期望和毕业时的收获“很匹配”。
邵晓锋此前做过20年警察,“从没搞过经济”,两年前自己提出来要到中欧来学习,得到了马云的支持。邵晓锋攻读EMBA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学习,二是交朋友。不过,在他看来,交朋友并非就是功利地建立关系网,而是向朋友学习,“跟谁交朋友,跟谁一起学习,这很重要”。他告诉记者,比如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和同学有过很多沟通,此后对这方面的概念清晰了很多,甚至同学还帮忙做了很多决策,“我们有很多同学开始合作项目,甚至合伙开公司,有的干脆按照毕业论文的思路创办一个公司,根本不是做给老师看的”。同样,邵晓锋也影响了他的同学,在他的影响下,班里有四五个同学相继进入了电子商务行业。
曹杰也在两年的学习中收获了很多,他举例说,比如关于组织能力再造,他所在的课题小组就是以古井集团为案例,通过改进,公司原来有530多个工序,现在只有不到300个工序,最终将减少到200个工序。“善其事的工具,拓展全球化视野,济天下的胸怀”是曹杰两年学习的收获,现在毕业了他还觉得不过瘾,准备明年再上一个CEO课程班。
同学之间没有身份上的隔阂
近几年,国内不少商学院都有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就读,个别商学院甚至为一些司局级以上官员提供免费入学的机会,借此吸引老板学员们前来就读,成为招生的噱头之一,不少企业家也借“同学”之力为自己的企业谋取利益。
当记者把这一问题抛给几位EMBA学员后,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曹杰坦言:“大家都是哥儿们,没有级别之分,否则就失去了同学的意义。”他告诉记者,班里就有一位公司所在地的市长,“同学关系很好,但也没找他办过什么事”。
身处民营企业的邵晓锋也表示:“在新闻会上,官员不能乱讲话,但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透彻。官员可以了解企业家的现状,知道企业家更需要什么帮助,反过来,企业家也可以学会怎么去和政府交流。”
作为EMBA2007级上海2班的班长,上海宏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伟读书的目的似乎更加浪漫:“过去只关注自己的小世界,到中欧后视野更加开阔。同学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一本书,谁也没什么可骄傲的。”
孙伟坦言,在平时的工作氛围中,免不得自私,想自己太多,而排斥社会。他去过德国的柏林墙,还在那里拍过一张照片,“每个人心中也有自己的一堵墙,要把自己的柏林墙打破才会更开阔”。
做几十个老板的班长可不容易,EMBA的课程是每个月集中上课4天,平时都要靠电话、电子邮件联系,孙伟对班级工作却很上心,作为一个管理项目来运作,甚至让公司员工来帮忙,“追求事业没底,但不一定快乐,这两年我找到了快乐,同学之间从来没有经济往来,我已经花了几十万元来组织班级活动,大家都很快乐。”
孙伟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中欧EMBA善为奖的个人奖,而他所在班级组织的捐建小学系列活动与慈善拍卖活动也获得了事件奖,一个月前,他刚刚和他的20余名同学赴安徽进行了一次慈善捐赠之旅。目前,他们已经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和两所光彩小学,捐建第四所小学的协议也已经签订。“学习的过程也是修炼的过程,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孙伟称,自己获得这个唯一的慈善奖,“其幸福感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能否留下一个好名声
许定波教授用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为老板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课”,不关乎管理,不关乎金融,不关乎财务,只关乎家人,关乎朋友,关乎智慧与责任。
篇10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应用型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这里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本科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基础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不能像传统本科大学那样,培养理论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纯粹务实的、操作型人才,而应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特色发展道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努力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理论为中心,技能为导线。
二、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课程体系设置简单。经过调查显示,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和清晰,还是一些传统的专业和培养计划,没有准确定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不能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很单一的。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基本上已将实践环节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设置实验课程、课程实验,但相应的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却缺少条理和探索性,相应的专门的实验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还不能配备到位,而教师也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是只注重理论的教学研究,没有把案例和实践教学结合到理论课的传授中。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实践课程经常出现缩水现象,或以“放羊”形式告终。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常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但缺少实践案例教学模式,不能针对学科中的理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结合当前实际加入案例教学。这样使整个课堂比较枯燥,不能达到和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同时针对经济类的学科没有适当的双语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双语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当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要非常标准,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很好的典范。
3.缺乏实习实践基地。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理论与实践仍然存在相脱节的现象。如校内会计模拟实验虽然采取模拟仿真的形式。但由于存在实验材料的单一、实验方式的单调等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持久,实验效果差。校外实习虽可以弥补校内模拟实验的不足,但由于实习单位接纳的学生数有限,校外实习安排较困难。即使已经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定应构建科学、协调、可操作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要优化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第一,以能力为本位设置课程体系,可以设置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课平台,这“五大平台”方式。第二,强化基础课教学,加强文化修养和语言、计算机、外语等课程教学。第三,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设置一定比例的任选课程。第四,精设专业课,专业课内容要新。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以传统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适合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双语教学引用到课堂中,既锻炼了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口语的平台。
在教学手段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科研环节,学生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通常可以通过诸如毕业论文写作、开展社会调研或实践、参加科研活动等方式进行。鼓励和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规定要求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等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做到本科四年能力培养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