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的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脉诊的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分类号:R241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手法之一,脉诊的实践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院先后新近十几台MM-3脉象仪仿生模拟手,它主要是乳胶管代替桡动脉,硅油代替血液,组成循环回路,通过模拟脉象装置能体会16种常见脉象,即浮、沉、迟、数、平、弦、滑、洪、等.让学生通过特定的波行来反复训练,悉心体会,做到“心中明了,指下易辨”。
1.对过去传统脉诊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以往对脉诊实践教学主要采取:①讲解脉诊部位、方法、注意事项。②熟悉平脉的特征及常见病理性脉象的主要特征。③脉诊的定位、布指、以及运指的练习。④学生分组练习,进行相互体验反复进行脉诊训练。⑤教师和实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学生手法。⑥书写实验报告。
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缺点是:①学生对脉象理论性的知识熟悉了,病理性的脉象比较少见,只能从文字上进行理解。②下指及运指把握力度不够好,诊脉不够熟练、手法生硬、而且同学相互之间练习不够严肃。③由于同学之间多为生理脉象,实践效果不明显,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进入实习阶段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诊断疾病。
2.脉象仪的使用对脉诊实践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脉象仪的使用对脉象四种属性及八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
任何一种脉象都具有“位、数、形、势”四种属性,即有深浅、至数、节律、长短、粗细、流利度、硬度及强弱八方面的特征。脉象仪的使用不仅可以加深对各个脉象认识和理解,而且更直接的体会典型脉象的指感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如①深浅:浮取脉象搏动即为浅,沉取即为深,不浮不沉即为中。②至数:即脉搏的快慢。③节律:脉搏是否整齐。④长短:短即“首尾俱短,不足本位”长即“首尾端直,超过本位”。⑤粗细:对比不同个体的脉象,体会粗细不同的感觉,然后再进一步认识。⑥流利度:代表脉象是滑脉和涩脉,滑脉的流利感是“如珠走盘”,涩脉的“如轻刀刮竹”。⑦硬度:代表脉象是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强硬”。
2.2 改进了传统的脉诊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过去我们只重视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忽视脉诊技能操作的练习,要想培养的人才适合社会需求,不仅要有扎实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在近几年我们对脉诊实践教学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掌握了各种脉象的特征,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强脉诊实践技能的训练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掌握诊脉的方法,实践教学也取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脉象仪对病理性的脉象实践教学更为形象和全面化
脉象仪的作用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感性认识,脉诊中许多病理性的脉象必须通过脉象仪来加强感性的认知,它不仅扩大了学生对脉诊内容的训练范围,还补充了过去单调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练习不足。脉诊指感的训练也使学生较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对常见典型病理性脉象得到强化。
2.4 脉象仪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脉象仪的使用改变课堂气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枯燥脉诊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加深,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理论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
3.脉象仪在使用过程中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不足。
①脉象是人体全身性、综合性的生理病理信息的反映,它受个体差异性与时间性影响,因此脉象模拟手不能完全模拟人的脉象特征。②它将正常脉象的特征模式化,固定化,而简化了脉象与四季、地理环境、性别、年龄、体格、劳逸意识都有联系。③脉象仪在使用过程中手指容易晃动断裂、甚至老化,寿命短。④长时间使用导致硅油耗损,设定的格式出现异常,导致脉象错误的反应。⑤脉象仪运行时噪音显得有些大,破坏诊脉时的周围安静环境。
4.脉象仪补充了脉诊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但不能代替整个实践教学方法
脉诊的实践教学不能只靠脉象仪来完成,应该是它补充了实践教学不够完善的一面,是脉诊学习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经过几年的总结认为脉诊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首先了解脉象的主要特征,强调脉象中的重点及难点。②熟悉诊脉方法,部位和注意事项。③通过脉象仪来体会病例性的典型脉象。④在脉象仪上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掌握重点脉象指感特征。⑤训练中要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脉诊的兴趣及热情。⑥带教老师要细心、耐心,及时纠正错误手法。⑦课后书写实验报告汇总实践教学中的内容。这种脉诊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学生和同行的良好评。
5.结语
脉诊是中医观察体内功能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识别病证、判断病情、分辨病机和推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脉诊临床技能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脉象仪应用能够使学生能尽快全面、正确掌握诊脉方法、技巧和常见脉象的指感特点,取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弥补脉诊实验教学的不足。也为学生以后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福义.《中医诊断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N〕.2010年6月第2版55-68
篇2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辨证论治为方法,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内科学》中也大量引用了《内经》的原文,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意义
1熟读经典是名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这是《思考中医》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张锡纯等无不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内经》等经典理论的重要性。
2《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根基
《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运气学说等内容,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涉及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内容,所以说,突出《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内经》指导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内经》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了诊法学说、病证学说、治疗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只要熟读内经条文,在临床中遇到疑难杂症,头脑中就能想起相关的理论学说,犹如在夜行中找到了指路明灯,明确了诊断、辨证、治疗的方向,往往灵机一动,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二、具体运用
1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
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如呕吐的病因,《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寒热皆可引起呕吐,且有呕酸、呕苦之别。
2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经》对内科疾病症状的描述较丰富,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如对消渴的描述,《素问·气厥论》认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刺热》对“肾热病”的症状描述为“先腰痛,口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关黄疸病证的论述也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并且明确指出“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3指导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首先望诊,《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有鹅羽,不欲如盐……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告诉学生望色要注意一要有光泽,二不要浮露。再讲闻诊,《素问·宣明五气》:“五气为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恐”字以外都是闻诊,而且反映五脏的病变。然后是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说明古人也不能仅靠切脉就能断病,告诉学生问诊的重要性。最后是切诊,《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脉诊的重要和时间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说明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指导疾病的治疗
《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个方,但却更多在病机、治法等方面给我们治病的启发。以《中医内科学》第六章第三节自汗、盗汗为例,自汗有一种证型为肺卫不固证,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此处可以结合《内经》理解,以一汗出偏沮案为例。刘某,女,35岁,患者左侧半身自汗,而右侧半身无汗,遇天冷时自汗益甚,伴一身畏寒,其出汗的手足明显厥冷,半身及左肢明显麻木。病已三年不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出汗是发生偏枯的先兆。《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营卫不调是半身汗出麻木的原因,故选方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补气温卫阳。药证相符,患者用此方后得以治愈。
三、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结果反复修改而成。共有9个项目,涉及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3个维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52%。回收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反映结合《内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8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71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适应医生工作角色;83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1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内经》理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热情,提高了自学能力。在经典案例分析中引入《内经》理论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显著地缩短了学生临床工作适应期。
2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结合《内经》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此,教师授课前不仅要熟背《内经》等经典著作重点条文,还要经常临床实践,做到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结合病例,条分缕析。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经典条文深入浅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篇3
摘 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是完成塑造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主要手段。文章探讨如何以中医的四大传统疗法为基础,引申扩展到教学实践中的监测和评价环节,继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继承与发扬;中医与体育;课程计划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1.009
中医疗法中望、闻、问、切又称四诊,英文名称:four diagnostic methods 是中医诊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称。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如果能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借鉴和发挥这一沿用百年的中医治病良方,将对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实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望诊”的运用
早在《内经》就明确了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视觉对课堂教学与训练,及学生个体、一切可见的征象如:天气、场地、学生健康状况,学生精神状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
1、“望天气”做规划
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需要长期在室外上课,有一句顺口溜:老天爷尿尿,体育老师睡大觉。比较形象的描述了体育课与天气之间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必要的气象常识,对近日天气的变化有一定预判,在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等各项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如:我国南方地区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气温非常高,此时制定长跑内容的教学计划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教学的备课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变化对教学的影响,及时对所备教案内容进行调整,如:室内课教案,上课过程中被迫中断时的特殊教案等。遇大雾的恶劣天气体育课宜改在室内活动,如果在大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自然就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学生的健康发育极为不利。因此当遇到这样的特殊天气,正确地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场地、活动形式尤为重要。体育教师要具备在突发天气来临时,运用调整教学手段来保障教学目标达成的能力。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利用校园的楼梯,走廊进行合理的体育素质练习也不失为一节好的体育课。
2、“望场地”巧安排
体育教师要熟悉校园的环境,平时应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多检查,多维护。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并尽快解决。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杜绝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带来的伤害事故。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到场地的大小、场地的材质,对可以利用的运动设施要充分发掘。如:教学楼天台、走廊等。我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就是在充分利用校园的现有条件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则下制定的,经过多年的实际操作,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如下列安排:
深圳黄埔学校九年级大课间活动计划
一训练时间:每天课间操30分钟
二训练场地:一楼走廊四楼天台六楼天台
三训练计划
A计划: <a >围绕教学楼跑三圈<b>(抱头蹲起跳20次+提踵50次+单臂撑30秒)*4组
练习队形:两路纵队
B计划:跳绳(30秒钟+1分钟+30秒)*4---5组
练习队形:体操队形四列横队,前后交叉站
C计划: 8字跳大绳
练习队形:各班分成四小组练习
四训练计划及各班场地安排
3、“望面色”控进度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注于面” 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故望气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体育教师要养成在课堂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关注学生面色的习惯。上课前学生正常的面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的,反之如学生面色出现发白、无光泽就要及时关注,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项目,严重的送学校医务室休息治疗。上课中尤其要关注运动后的学生的面色变化,当出现面色发青、表情过度痛苦、出虚汗的情况要及时调整运动形式和降低运动强度来缓解疲劳,身体反应剧烈的建议进行积极休息。上课后要暗中观察学生在返回教室的途中的面部表情,是愉快、是沮丧、还是意犹未尽。这些真实的面部表情所显示出来的信息对下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闻诊的运用
《难经》曰:“闻其五声,以知其病”以五脏有五声,以合于五音,谓肝呼应角,心笑应征,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在体育教学中“闻”既体育教师用“听”声音的方式,来有效地驾驭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
1、多听学生交流的内容
上课初始宣布课程内容后,听学生的反应,及时客观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运动强度。课程中间部分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休息时对运动强度评价的语言交流。对待一些消极的言论要及时制止,并加以正确引导。教学比赛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对规则产生争议时的焦点,及时解决,效果显著。并及时对比赛中规则来源进行延伸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学生在活动时情绪高涨充满喜悦时,而当学生情绪低落不耐烦时,教师要能通过学生声音的变化来判断学生身体、机能的状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2、 听学生呼吸或喘气的声音
无论安静还是运动状态下,一个健康的人,他的呼吸肯定是清晰、有节奏的。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安静或活动过程中的呼吸重、急促、气喘等现象,说明该学生肯定存在呼吸系统的疾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事故。
3、 听完成技术动作时声音
在进行篮球的三步上篮和跨栏跑的栏间节奏的教学时,教师能够运用“听”的方法来判断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继而用有节奏击掌的声来加深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同理在广播操的教学过程中整齐一致的击掌声、口令声也是评价动作质量和提高班级凝聚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问诊的应用
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的方法。体育教学中的询问也是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和学习兴趣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一种手段。
1、 新学期开学时要问
体育教师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主动通过询问学生、校医、班级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有教师人认为,只要备好课,不用在意学生的表面反应,因为学生不讲实话,有意偷懒。掌握好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这样课堂效果就没什么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理解,中医看病强调“四诊合参”,体育教学强调的既要关注课堂效果的达成,也要关注学生内在的需求,如:了解学生课前的身心状况,喜欢的上课形式,活动的项目、疲劳的周期等都是制定教学计划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如下表是开学初通过学校医生了解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资料,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课堂教学时要问
教师在上课时要多询问有无身体不适的学生,防止学生带病上课;在耐力等强度较大练习中,教师要询问学生的机能感受,防止出现低血糖或昏厥的情况;在技能技巧项目练习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肢体感觉,防止发生扭、挫伤和关节的疼痛。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的询问和了解,必要时可以让其短暂休息。
四、切诊的应用
切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切诊用途有运动负荷判断及运动伤害的鉴定。
1、 运用切诊来判断运动者承受运动负荷后的肌体反应
通常在下课后和上课前教师通过对学生运动负荷后的肌肉及关节疼痛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运动疲劳的等级和运动恢复的效果。在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积极性休息和基本的按摩放松手法的知识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 切诊在运动伤害的鉴定时一定要遵循和望诊、问诊结合使用的原则
首先是“望”受伤后学生的表情和受伤时的场地器材。其次是“问”学生的疼痛程度。再次是慎重的通过“切”学生受伤肢体的活动幅度,来确认受伤级别。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是根据学生的耐痛性来判断受伤程度。扭伤是由于某些肌肉纤维、韧带断裂或损伤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的范围是“中度”。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所以疼痛是剧烈的、难以承受的。运用切诊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伤情,使学生及时得到治疗。
3、 通过切脉监控教学及训练时的运动强度
中医认为脉为血府,贯通周身,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等不同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同理运用脉诊来监控教学及训练时的运动强度也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实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操作时要考虑到脉诊的对象是学生,其身体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进行脉搏的切诊时应适当地对运动强度的指标有所降低,如:成人运动的大强度指标180次/分,初中学生应降低到170次/分,年龄越小指标越低。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测量脉搏一般使用30秒的时间。
望闻问切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惟以切脉为能事的医生,不能得是通医道的人。体育教师中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医精华,将“四诊和体教”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参伍,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继而选择安全、高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医切脉;师承制;信息化;脉象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1-0193-03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uxiliary System of Pulse Learning
LI Rui-Chang, LIAO Fan, LI Qing-Lei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onlogy,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TCM pulse has a long history, is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diagnosis of TCM. Due to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eacher apprentice learning method, the TCM is full of mystery, and pulse taking skills to explain relatively obscure, so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of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effect has been less than ideal.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show TCM 28 veins of pulse condition diagram. In order to provide convenient for pulse diagnosis study and gradually relieve the difficulty of pulse diagnosis, we take preliminary analysis for basic features of the pulse wav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Key words:TCM pulse diagnosis; teacher apprentice learning method; information;pulse condition diagram
人体的脉搏包含着丰富的器脏机能状况信息,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中医采用三根手指在腕动脉寸、关、尺三部进行举、按、寻操作,就可以通过脉搏波动反馈回的信息来判断人体机能状态[[1]]。中医一直依靠主观指感来体会患者桡动脉所提供的脉象信息,在判别脉象的属性方面仅停留在一些形象化的概念上,如“替替然如珠之应指”,“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等。临床脉诊时对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与区分的。由于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又很模糊,当中还掺杂了医生的判别经验及指面感觉等很多主观因素,因此中医脉象在教学中困难较大,临床脉诊时分歧较多。就连《脉经》作者王叔和也不得不承认:“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2,3]]”。为降低脉诊技巧学习难度,提升脉诊学习的趣味性,设计一个脉象学习辅助系统很有必要。
1系统研究分析基础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医生通过寸口取脉,感受病患脉搏的数、形、深浅和强弱变化,变化的综合体现称为脉象。采用脉象采集仪器紧贴手腕相应位置,根据按压力度的不同,可以获得对应的脉搏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可以获得脉
象的数形信息化显示,这种信息化显示简称为脉象图。脉象图由脉搏特征曲线组成,波形变化代表着人体脏器生理状况[[4]]。
一个典型的脉搏波形如图1所示,一般由三个波峰和两个波谷构成,波峰分别对应主波峰(B)、潮波(D)和重搏波(F),两个波谷主要对应潮波前谷(C)和降中峡(E)。一个脉搏周期开始于A,结束于G,对应时间为T-AG,整个周期分为上升分支和下降分支,对应时间分别为T-AB和T-BG。A、G是动脉脉瓣开放点,也称为射点;E为脉瓣关闭点。
上升分支AB反映了心室收缩射血,导致主动脉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升高,出现陡峭而平滑脉搏波压力曲线,最高点出现主波峰B。主波峰值点对应收缩压HB,也就是收缩期的最高血压。在心脏收缩后期,心脏排出血液量明显减少,最终心室进入舒张期,动脉瓣关闭阻止了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压力下降形成下降分支BG[[5]]。
篇5
《中医药学概论》是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药学和康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学、方剂与常见病证诊疗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课程。由于学时少,内容多,理论深奥,单纯的理论灌输对于毫无中医药知识的中职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情景模拟法是综合实物演示、多媒体情景再现、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互动、深化”的教学方法。在中职《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符合现代职教“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
一、情景模拟法的应用开展
(一)创设氛围与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中医学的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深奥,对于缺乏中医学基础、知识面较窄的中职学生来说是艰涩难懂。教师从第一次授课开始,就创设“走近中医”的情景,如通过话题“是否看过中医?”,“是否服过中药?”,“中医师的形象是……”开展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呈现中医望闻问切诊病方法。当学生在讨论和观看多媒体画面后,一位白胡子老者,右手三指放在一位表情痛苦老妪的左手腕上,下垫一个蓝色的小枕头的中医师就出现了;采药、煎药、施针、艾灸、推拿等情景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流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中医是什么,做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内容,变枯燥乏味的中医学概念和理论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实。不仅完成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模拟生活情景,解决教学难点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因其复杂抽象而成为教学难点之一。如“五行学说”,它是先民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难以理解五行生克关系。教师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将“五行”的内容融入生活中学生熟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多媒体模拟现实生活情景[2]:木材点燃产生火焰,即木生火;火燃尽后变成灰烬,即火生土;大量的矿土通过冶炼变成少量提纯金属,即革土成金;金属熔化后变成液体,如水流动,即金生水;雨水充足,树木生长茂盛,即水生木。此为模拟五行相生关系。水可灭火,即水克火;高温燃烧可使金属熔化,即火克金;金属制成的工具斧子可砍树,即金克木;植树造林可防水土流失,即木克土;都江堰水利工程解释了土克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形成自然界的动态平衡,生生不息,变化发展。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了五行的生克关系,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模拟临床诊疗情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在讲授《中医药学概论》的中医诊断、常见病证诊疗等内容时,涉及到辨证诊治、中医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和临床经验,加之生僻的专业术语,学生们如坠云里雾里。这时候应用案例模拟、情景重现等方法,让疾病的症状、舌象、面色等四诊资料真实呈现;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犹如面对真实的患者,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形象。如 “同病异治”,学生表示不可理解,在教学设计中应用了模拟临床诊疗:2例患者均为“感冒”就诊,由甲乙两名同学扮演病人,丙丁两名同学扮演中医师;两名中医师扮演者按照中医四诊内容收集病例资料(教师注意引导诊法顺序)及遣方用药:甲患者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痒,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乙患者证见发热生,恶寒轻,咳嗽咽痛,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同病异治”的解释就显而易见了。通过模拟临床情景及角色扮演,可很好地解决《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难点,既让学生们轻松地理解并掌握了所学内容,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
(四)引入实验情景,提高动手能力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中医脉诊的玄妙难懂,不易掌握,素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说。在教学中,引入实验情景,让学生们动手实践,以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可让知识变得直观明。实验课上,学生先在脉诊仪上反复地体会常见脉象位、数、形、势的模拟特点,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相互切脉,做出判断,然后教师评判,对典型的脉象让大家反复体会,鼓励学生课后有空随时操练。实践是最好的教师,实验情景记理论反复再现,慢慢地,学生就理解了浮脉如水漂木,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濡脉如絮浮水,浮而细软;滑脉如盘走珠,往来流利;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这些脉象的描述不再是空洞的语言,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二、情景模拟法应用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情景模拟法的效果,笔者在同一学期对我校同一专业不同班级分别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与传统教学(讲授为主),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接受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促进表达沟通能力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共四个方面[3],同时考察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情境模拟法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表达沟通能力、提高辨证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接受情景模拟法教学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详见表一、表二。
三、讨论与建议
《中医药学概论》是由多门课程浓缩精炼而成,讲授内容高度概括而精深,知识跨度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无法使知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情景模拟教学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情景、虚拟环境、角色扮演、诊病实践及实验体验等情景模拟设置,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接通学生平时的经验和感受,唤醒学生自身潜在的生活体验和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模拟中实践,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使所学知识与自己以往认识重新建构,内化为新的认知,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一)促进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
传统教学法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复制型学习,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情景模拟教学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把学生放到复杂的模拟临床环境中,让学生面对并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再记忆,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各部分所学内容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有着积极的正强化作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同化[4]。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动态了解
传统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教师往往难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无法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记忆、正确应用,那么他们在讨论中必然会出现相应的错误,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可以动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够利用组内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模糊知识点的理解、正确应用,者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帮助,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三)贴近临床实践,促进学以致用
《中医药概论》情景模拟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又不同于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注重让学生看,而情景模拟教学则不仅注重让学生看,更注重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因此,《中医药学概论》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
(四)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几点建议
1.课前精心准备。为求达到逼真的情景创设,应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化、一体化教学手段,这既要求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修养提升,才能更好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
2.开展病例模拟、角色扮演,所选择的案例要具备典型性,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太复杂的病例,学生无法解决;模棱两可的诊断并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应用。
3.改变单纯理论考评的评价方式。在每个情景模拟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学习、技能实训等环节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更有效的激励。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者简介:
篇6
西医学与中医学是当今“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两大医学体系,一齐效力于我国的卫生医药事业,共同服务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疾病诊疗。临床实践已经证明,一些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在服用西药对症治疗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比单纯用西药或单纯用中药更佳[1]。是以不论是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还是西医医院,目前都在广泛使用各种中成药和中医特色疗法。因此,对医学院校中的西医专业学生开展中医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非常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我院中医科成立“中医学教研室”已有4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定向生西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学》课程授课任务,通过课堂授课以及临床见习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中医课程知识,并通过问卷调查、个人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2007级学生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估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一共33名,其中男性14例,占42.4%;女性19例,占57.6%。年龄20-23岁,平均(20.8±0.8)岁。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生33例,占100%。专业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3例,占100%。生源地为大陆学生33例,占100%。被调查对象在接受《中医学》课程授课以及本次调查之前已经系统学习了三年半的西医课程,具备一定的西医理论知识基础,且均在同一班级学习,均由我院中医学教研室的相同5名教师进行《中医学》课程授课,便于调查的组织与实施,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代表性。
1.2调查内容依据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要求和相关规定,针对我院中医学教研室5名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一共10项指标:①严格守时,仪表端庄,以德育人;②准备充分,态度认真,作风严谨;③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有感染力;④内容完整,概念准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⑤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能适当介绍学科的新进展;⑥恰当运用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际;⑦能写读专业英文词汇短句,或可适当使用英文讲解;⑧内容娴熟,运用自如,对难点问题的讲解深入浅出,易于理解;⑨用语规范,语言生动,启发诱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好;⑩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具。
1.3调查方法及统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据5-Likertscale[2]进行量化赋值:学生对该指标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对应赋值分别是1.0,0.8,0.6,0.4,0.2分,让被调查对象根据此赋值方法对指标进行评分。问卷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对象发放并讲解问卷内容、填表要求,请被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后统一收回。统计人员采用Excel2003对问卷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个别数据有缺失时,从统计和专业角度决定补缺方式;使用SPSS13.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项指标的平均分以及全体指标的平均分。授课教师、调查人员、统计人员为不同人员。
2结果与分析
2.1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一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140份,有效问卷140份。问卷回收率84.8%,问卷有效率100%,反映接受调查的学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较高、调查质量好。
2.2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计算各指标平均分,将其从小到大排序,统计结果(表略)全体指标平均分0.972,表明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单项指标平均分越小,表明学生对该指标的满意程度越低;单项指标平均分越大,表明学生对该指标的满意程度越高。指标平均分<全体指标平均分0.972者,提示这项指标平均分低于平均水平,反映学生对该指标的满意程度较低,因此该指标即是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本次调查统计,以下5项指标平均分较低:①能写读专业英文词汇短句,或可适当使用英文讲解;②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能适当介绍学科的新进展;③内容完整,概念准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④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有感染力;⑤用语规范,语言生动,启发诱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好。反映学生对这5项指标的满意程度较低,我院中医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在这5项指标上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注意改进。
3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交汇融合点不断被探索发掘,尤其各种中成药物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使用。对西医专业的医学生来说,不论将来就职或继续深造的单位是西医医院还是中医医院,他们都将或多或少地与中医产生交集,在今后的工作中接触中医、使用中成药物等中医治疗手段的机会并非屈指可数;所以增进他们对中医的兴趣和了解,将有利于他们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中成药物的规范合理应用,意义较大。我院中医学教研室承担西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学》课程授课任务已有4年,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学生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但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与对策逐一具体分析如下。
3.1能写读专业英文词汇短句,或可适当使用英文讲解中医教学课程中的英文教学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薄弱环节。中医学凝聚了中医医家几千年实践总结的经验智慧,《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古籍至今仍是令人景仰的丰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了解中医知识和研究进展就只能通过查阅中文资料才得以获取相关信息。如中医学传播至日本衍生的汉方医学就有许多日文的医学经典论著,在舌诊、腹诊及用药等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当今中医学不仅仅在东亚地区的中日韩枝繁叶茂,还远播欧美,尤其是针灸技术颇受认可和青睐,每年都有不少外国人士接受中医治疗或教育,每年都有不少中医临床和基础方面研究的英语。所以,中医专业英语教育并非毫无意义。对于西医学生的中医专业英语教育,应该结合教学大纲进行。但单纯罗列英语词汇的教法显然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且教学效果可能欠佳。建议教师在授课时讲解中医专业英文词汇、读写专业英文词汇短句的同时,还可以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分小组协作翻译小段简单易懂的中医英文病历或中医英文文献,活学活用,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理解,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2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能适当介绍学科的新进展中医学并非一个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封闭体系,现代科技和统计学的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手段,从而为中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催生出各种新见解与新进展,而这些内容往往是篇幅有限的教材所不能够充分提及的。为此,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授课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中医学的新进展,以充实教学内容。例如,介绍证候时,可适当介绍现代中医学界对证候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进展,以及讲述中医动物试验中一些证候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介绍瘀血概念时,可适当结合当前对血瘀证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研究内容;介绍中医“未病先防”的治则时,可以介绍“治未病”思想在现代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中药时,可适当介绍现代药理学研究对中药的新认识和应用,如从“清热、除蒸、截疟”的青蒿中提取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等。通过充实教学内容,提供崭新的学科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其视野,加深其对中医知识点的理解。
3.3内容完整,概念准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对西医学生的中医教学规定学时有限,所以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把握是一个难题。对此,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的知识点、常用的知识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方面,且讲述时要深入浅出、层次清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专业术语的使用和解释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发挥,而不能“天马行空,信手发挥”,导致学生的理解混乱和理解错误。
篇7
关键词:乳腺增生;临床经验;治疗运用
黄琴教授曾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石恩权的研究生,现为贵阳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临床与科研20余年,在论治疑难杂证特别是乳腺增生方面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临诊,现将导师论治乳腺增生疾病的经验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1、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是女性多发病之一,最常见于25~40岁之间,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是胀痛,二是肿块。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与情绪、饮食有关。中医认为,七情过度,或悲或喜、或忧虑,可致七情郁结,肝失条达,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于经脉,脉络瘀阻而发病,不通则痛,引起疼痛。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乳癖的主要治则。或七情郁结,加以年高肾虚,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气不足,冲任脉失调,气机不利,运行气血无力,积瘀聚于、胞宫,或致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因此,必须活血化瘀,疏通乳络。故可将乳腺增生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情志因素: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致气机郁滞,蕴结于胃络,经脉阻塞不通,轻则不通则痛,重则肝郁气血周流失度,气滞、痰淤、血瘀结聚成块而形成乳腺增生;(2)饮食因素:恣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脾运失健则生湿聚痰。痰湿之邪性粘滞,易阻气机,痰气互结,经络阻塞则为乳癖;(3)劳倦内伤:房劳、劳力过度,耗伤元气;肾为藏精之脏,赖后天脾胃所养,劳伤日久,脾胃乃伤,久则肾益虚,无以灌养冲任,冲任失调而生乳癖;所以,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变部位在,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及冲脉、任脉、胃经、肝经、脾经等皆有关。
2、临床分型与治疗
2.1肝郁痰凝型:
例一:温某某,女,28岁,患者因胀痛来诊。自诉近三个月内常常刺痛,每次月经来潮之前和生气烦闷时加重,且易烦躁,胸闷胁胀、失眠、叹息后自觉舒适、舌苔薄黄,脉弦滑。结合病程、舌脉,辨证为肝郁痰凝。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散结。处方:柴胡9克,当归9克,茯苓10克,白芍12克,白术10克,贝母10克,炙甘草3克,全瓜蒌9克,夏枯草9克,昆布12克,牡蛎30克,桔核9克, 郁金9克,合欢皮9克。1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诸症稍减,于上方加丝瓜络15克,穿山甲10克,继续服药7剂,诸证好转,疗效满意。
按:本案为七情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结于乳络则疼痛结块,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治疗乳癖的主要原则。一般青壮年妇女多见,多随喜怒而消长。 本方选用逍遥散加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加贝母、瓜蒌化痰通络,加牡蛎、桔核、穿山甲、昆布消痰软坚散结,加合欢皮、郁金疏肝解郁。药后,肝气得疏,痰湿得化,胀痛,失眠烦躁等症状得以好转。
2.2冲任失调型:
例二:林某,女,51岁,患者因肿块并伴有胀痛来诊。患者自诉近半年来反复胀痛,经西医治疗后效果反复,疗效不甚满意,现感觉除了疼痛,经前加重,经后缓减外,伴腰酸乏力,疲倦乏力,偶头晕,月经失调,经少色淡,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结合病程、舌脉,辨证为冲任失调。治法:调摄冲任,疏肝活血。处方:仙茅9克,仙灵脾10克,白芍9克,黄柏9克,知母10克,熟地12克,川芎6克,柴胡9克,郁金9克,山茱萸9克,川楝子12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女贞子10克。1日1剂,水煎服。服药6剂,诸症均减。继以上方续服7剂,疗效满意。
按:本案为年高肾渐渐虚弱,肾气不足,冲任脉失调,气机不利,运行气血无力,积瘀聚于、胞宫,或致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本案中年妇女多见,方选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调摄冲任。因患者气虚明显故加黄芪,党参;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因经少色淡故加女贞子合党参补肾精;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药后,肾气得补,冲任得调,故诸证好转。
2.3 淤血阻络型:
例三:张某,女,21岁,患者因有肿块,坚硬灼痛来诊。患者自诉肿块迅速增大,坚硬灼痛,皮肤紫暗,肿块活动度较差,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淡紫苔微黄。故辨证为淤血阻络。治则: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处方:威灵仙30克,泽兰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生山楂15克,水蛭粉3克(冲),炒橘核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炙鳖甲15克,香附10克,当归15克,菟丝子10克。 1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诸症均减。复诊时,舌微腻,喜叹息;故在上方基础上加半夏10克,茯苓15克,柴胡9克,青皮15克继服7剂,疗效满意。
按: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 方中威灵仙、泽兰行十二经,通九窍,养血气,破宿血,能破久积癥瘕;水蛭、三棱、莪术、生山楂破血活血,行瘀散结;菟丝子补养肝肾,调理冲任;制鳖甲、生牡蛎、夏枯草、炒橘核,软坚散结;当归、香附养血活血,理气通络,并引诸药直达病所;加半夏,茯苓利湿化痰;加柴胡,青皮舒肝理气。诸药相辅相成,故可收到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调理冲任的治疗目的。
篇8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疗法;中医师;@汶明琦(陕西);经验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6-01
汶明琦主任医师是陕西中医学院脾胃病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年,对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出诊,聆听教诲,受益良多,现对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简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反流性食管炎(RE)归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范畴,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使酸性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以泛酸,烧心,吞咽不适,胸骨后不适等为主。该病主要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下降、胃酸等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害、胃排空延迟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治疗疗效不够理想,且易复发,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该病根据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吐酸”、“反胃”、“胃脘痛”、“噎嗝”、“梅核气”等范畴。汶师认为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本病病变部位在食管,但属于胃气所主,与肝脾密切相关。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脾主运化升清;肝喜条达,主疏泄,调畅气机,三脏协调则气机顺畅。若外邪入侵,饮食失调,损伤脾胃,导致中焦气机不畅而发病;或情志不畅,久郁伤肝,肝气不疏,横逆犯胃;或劳累过度,久病伤及中气,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土虚木乘,肝胃不和皆可发病。
2 治疗方法
我师汶明琦主任医师积累多年临床经验,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将本病分为五种证型: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胃阴不足证、血瘀阻络证,采用中医药辩证治疗本病,取得明显疗效,具体如下:
2.1 肝胃郁热证 主证: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胸肋胀满,嗳气,胃脘灼痛,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和胃降逆。方药:食管炎Ⅰ号合剂:柴胡10g、黄连5g、丹皮10g、栀子10g、法半夏12g、白芍10g、旋复花10g(包煎)、吴茱萸3g、浙贝12g、炙甘草3g。加减:①热甚:加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30g;②胃痛甚: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2g;③反酸甚:煅瓦楞15g。
2.2 气郁痰阻证 主证:咽部不适,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胸胁胀满,胃脘胀满不适,口渴不欲饮,呕吐痰涎,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或滑。治法:顺气降逆,开郁化痰。方药:食管炎Ⅱ号合剂:半夏10g、厚朴10g、陈皮12g、茯苓12g、苏梗9g、浙贝12g、枳实10g、香附8g、沉香3g、生甘草3g。加减:①气郁明显:加青皮10g,郁金15g;②兼热象:加黄连5g,瓜蒌15g;③纳差:加鸡内金12g,焦三仙各12g。
2.3 中虚气逆证 主证:反吐清水,纳差,嗳气,反酸,乏力,胃痛隐隐,胃痞胀满,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气健脾,降逆和中。方药:食管炎Ⅲ号合剂:炙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2g、炒升麻8g、柴胡10g、旋复花(包煎)15g、代赭石(先煎)15g、枳实12g、佛手10g、白芍12g。加减:①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2g,竹茹12g;②畏寒肢冷:加制附片(先煎)12g、干姜15g。
2.4 胃阴不足证 主证:胃脘隐隐灼热,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嘈杂,脘痞不舒,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和胃降逆。方药:食管炎Ⅳ号合剂:生地15g、玄参10g、麦冬12g、太子参15g、北沙参12g、陈皮12g、竹茹10g、黄连5g、吴茱萸3g、白芍10g、炙甘草3g。加减:①口渴欲饮:加芦根12g,天花粉12g;②大便秘结:加生首乌10g,火麻仁12g;③纳差者:加麦芽15g,山楂15g。
2.5 血瘀阻络证 主证:反酸烧心,胸骨后刺痛,入夜尤甚,吞咽困难,胃脘胀痛,口干不欲饮,胁闷不舒,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弦涩。治法:祛瘀通络,理气止痛。方药:食管炎Ⅴ号合剂:当归10g、川芎9g、赤芍15g、桃仁9g、姜黄10g、莪术10g、柴胡9g、枳壳9g、元胡9g、三七粉3g(冲)、九香虫3g、丝瓜络10g。
篇9
研究平台拟以中风病为研究对象,系统建立中风病及相关证候的现代检测方法。
①对现有中风病诊断技术和方法,按照中医病证关系进行整理和规范,
②探讨和跟踪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应用的可能性。选择中风病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中医对中风病有较长期系统的研究基础,在中医各种病证研究中比较规范,已有《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86年,简称一代标准)、《脑血管病中医辨证量表》(1988年),《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1994年,简称二代标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1996年)、《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2008年)作为研究支撑,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资料。围绕建设内容,拟从免疫检测技术、生理检测技术、影像检测技术、流变学测试技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不同检测层面,以及中医脉象、舌象、面相等现有中医客观诊断技术,全方位选择各种相关仪器设备,在对中风病中医辩证分型基础上,全面进行病证关系的各项技术指标测定,寻找和建立不同中医证型的特征检测指标和体系,探索中医病证的现代诊断方法和系统指标体系。
2研究现状
关于现代诊断技术与中医病证关系研究,国内已有科研人员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初步探讨。朱宏勋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进而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也进行评分,研究脑梗塞中医证候与白细胞计数及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与NIHSS评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风证、火证、痰证、气虚证与NIHSS存在线性回归关系,风证、火证、痰证与白细胞计数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朱彦玫等将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病因辩证分为:风火上扰、痰热内阻、阴虚风动、气虚血瘀4组,按病位辩证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4组。分别对患者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及双侧颈内动脉(ICA)末端的血流进行检测。通过枕窗测基底动脉(BA)获得上述血管不同段平均血流速度(Mv)、动脉波动指数(PI)及血流频谱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按病位辩证分,中络组中除BA外,其他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和其他各组均减低;中经组、中腑组和中脏组的ACA、MCA、ICA、高于对照组和中络组,中风病4组之间血流速度关系呈现为中络组<中经组<中腑组<中脏组。按病因辩证,风火上扰型表现为血流速度加快,有些伴有频谱形态改变和血管痉挛性病变;痰热内阻型中部分表现为血流速度过快呈血管狭窄,部分表现为血流缓慢呈供血不足,伴有频谱形态的异常;阴虚风动型中表现为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湍流和涡流,分别伴有频谱形态异常和血管退行性病变;虚血瘀型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一支或数支血流速度缓慢及供血不足。涂晋文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I/D)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及中医证候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显示ACE-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可能在脑梗死中起作用,且与脑梗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密切相关。脑梗死组患者DD基因型患者血浆AngⅡ水平显著增高,且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增高更显著。DD基因型导致血浆AngⅡ水平增高可能是中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遗传易感因素。童建兵将脑梗死患者采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二代标准)分为6种证候类型:血瘀证、风证、火热证、痰浊证、气虚证及阴虚阳亢证,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研究得出,脑梗死患者血瘀、痰浊、气虚证的血清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风证、火热及阴虚证;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瘀证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其他5种证型无显著性相关,表明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对血瘀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聂琼芳按将急性期中风患者分为中脏腑、中经络型,结果表明,中脏腑组、中经络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中脏腑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中经络组中,低切血液粘度和血沉明显高于正常组。朱力莹等CT断层扫描探讨急性中风患者不同证型的影像学特点,研究发现,中经络型中以缺血性病变为主,病灶大小为0.2~1.5cm,其中15%为出血,出血量1.0~10.2ml;中脏腑型中以出血性病变为主,出血量12.1~61.3ml,其中12.9%为缺血性改变,病灶大小为1.72~11.2cm。中经络者不论是缺血还是出血其病理基础为深穿支小血管闭塞或破裂,中脏腑者病理基础为较大血管的闭塞或中等量出血。在中医现代诊断技术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所完成的工作为进一步进行中医的辩证诊断技术研究提供了依据,但这些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与中医病证的特异性还有待探讨,不能很好的指导和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做进一步的全面研究工作。
3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3.1对中医“四诊”与现代检测技术的认识
中医医生在遵循“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诊断时,要对“四诊”中每一诊的内容进行观察和分析判断,突出每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四诊”合参,全面综合各诊诊断要点,概括、总结和确定出患者的病证,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即对某一病证的确定既不孤立地考虑“四诊”中每一诊的内容,也不对“四诊”信息进行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对“四诊”信息全面采集、综合分析、反复斟酌而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在这一诊断过程中,既有中医师的感觉器官对“四诊”信息的采集,也有中医师的大脑对“四诊”信息的分析、判断、反馈与取舍。上述工作虽然对于有经验的中医师很快就能完成,但对于现代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过程,目前要顺利实现还有相当的难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医领域对现代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可为中医诊断所能提供的方法支持还不是十分熟悉,围绕现代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尚有许多基础性研究工作未完成或根本没有进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现代检测与分析领域,有关中医诊断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掌握的数据量和分析处理技术积累也还相对较少。因此,要实现中医“四诊”检测的客观化,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四诊”的特点,以及在现代检测技术和条件下进行“四诊”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只有首先做好“四诊”的基础性和规范性研究,多途径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四诊”检测方法探索,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及时引入到中医病证诊断领域,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3.2对中医“四诊”仪器与检测内容的认识
在中医“四诊”客观化检测过程中,有关人员已经完成了部分仪器设备的研制,并开始应用于中医的科研、教学和临床。这些仪器根据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反应了“四诊”中某一诊的特定方面的性质,如采用压力传感器的脉诊仪体现的是人体脉搏压力特性,摄像式舌诊仪反映了舌的图像特性,它们虽然还不能全面反应中医诊断中关于脉和舌的全部特征,但却是实现“四诊”客观化检测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就如心电图机最初只是用于检测心脏电信号,随着临床检测数据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了其所反映的心脏问题和对应关系,进而成为心脏检测的重要指标。对于现有的中医“四诊”检测仪器,不能因其检测内容单一而不予重视,应在保证现有仪器数据采集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充分做好检测指标的数据积累,建立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确定出各自的规律和特征,观察和寻找与相关中医病证诊断方法的内在关系。对“四诊”中的每一种诊断,也要注意从多角度探寻能反应其特征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如对于脉诊不仅要检测压力特性,还要检测心脏的脉动、血液的流动与压力、血管的柔韧等指标,以更全面准确地反应脉诊的特性,服务于中医病证诊断。
3.3对于建立中医病证现代检测诊断体系的认识
建立现代中医病证诊断体系是中医发展的客观要求,纵观中医发展历史,每一时期都在不断引入新的思维、技术与方法,都在充分利用当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成果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有理由相信古代中医先辈们如果面临当今的科技发展现状,也会积极采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来促进中医病证诊断的发展。在当今人体测试诊断技术条件下,建立现代中医病证诊断方法也不能指望某一特定检测方式或单一检测指标就能完成。一定要注重多方面引进各种现代检测技术和方法,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在人体疾病诊断中的适用性和特点,从不同角度或系统进行中医病证与检测指标对应关系研究。在充分做好中医病证分型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各个指标的检测数据和经验,仔细寻找各个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针对不同检测指标进行归类,及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寻检测体系内各检测指标间的数据相关性,做好相关性分析与反馈,不断修正各检测指标的数据采集重点,完善数学分析方法与模型,以最终完成中医病证与检测指标和检测指标系统的特征或特异性关系研究。如中医将中风病证候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6个基本证候,而现代研究表明中风病有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中风由脑血栓或脑血栓形成所引起,出血性中风由脑出血(脑溢血)所引起,因此可根据这两种病因设计相应的多参数检测和检测体系,建立与中医6个证候有对应关系的检测方法。
4结语
篇10
关键词:中医内科炎症诊断原理标准改进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36-01
中医是我国国粹,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趋势发展,中医文化越来越缺失,西医因其快捷方便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在治疗上,现代医学首选抗生家进行抗菌消炎、退热消肿等对症疗法,祖国医学则注重统一整体观念,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则.在治疗中应取长补短互相结合,在疾病的急性期,进行适当的西医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病悄趋于稳定。
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1.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仅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而没有直接察病变的所在,为什么能判断出其病的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亦即“司外揣内”。“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我国先秦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的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确定性联系。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如果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间接地把握或推知这一事物。同样,机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必然有着相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
1.2中医诊断学的原则。
1.2.1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2.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以及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
1.2.3四诊合参,从病辨证。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
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标准
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根据不同的病症,诊断不同。
2.1诊断依据。根据主要外在临床症状表现确定证候分类。例如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①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②恶寒发热,无汗、少汗,头痛,肢体酸楚。③四时皆有,以春冬为多见。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证候分类。根据外在症状确定了证候分类再对症下药。证候分类也是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感冒分为,①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②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③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根据治愈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未愈。
3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及改进
3.1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中医是自古发展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所以目前为止不可能用仪器代替人工,现代医学先进的技术使更多人倾向于西医而非中医,所以造就了中医人才的短缺,而且中医诊断虽然准确安全,能达到治本的疗效,但是所需时间长,治疗时间也较长,不如现代医学的快捷方便,以至于造成了客源的流失。
3.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改进。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以内科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应该保持中医特色,改进中医教学。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实践出真知,学再多的课本知识也不如亲身体验一次来的印象深刻,让学生随师抄药方是一个很好地接触实诊的方法,学生在长期抄药方的过程通过耳濡目染,对四诊方法的运用也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论知识也实践相结合这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深奥理论不致有艰涩难懂之感,而且有事半功倍之效。
4总结
中医诊断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其他很多医学的基础,是不可代替的,所以中医诊断也应顺应时展而发展,使其保留特色充分发挥优势,使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使诊断更加准确快速。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 下一篇:银行保险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