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概要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基础概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学基础概要

篇1

1改革实验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其求知欲,还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一些实验现象,掌握其自然规律,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体系指标”中明确指出,实验教学中要有基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行分层次的递进式教学[1]。为此,我们提出了“三手抓,三手都要硬”的实验教学发展理念,把基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全部列入教学改革范围,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1基本验证性实验

基本验证性实验多为一些经典实验项目,旨在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实验课程打下基础。此类实验项目多为一些经典实验项目,如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使用方法;实验动物手术方法;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这些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应当有选择地予以保留。

1.2综合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使中医药专业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实验知识,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地运用各个学科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2],并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端正、严谨的科学作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开设了“体液因素及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等一系列综合性实验内容,倡导学生综合运用生理、病理生理、药理等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现象,以使其自己理清知识点,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后,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也是实验教学的高级阶段[3]。为了迎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我们创造性地为中医药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基础医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首先由教师针对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讲解,并为学生提供中医药研究的实验方向;再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来自行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最后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答辩。实践证明,此种实验教学形式符合新时期实验教学发展趋势,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提倡。

2改革实验过程,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

学生动手能力是否提高是衡量实验课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而在实验课上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均存在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均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需要,加之院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合理分组、优化实验为主的解决方案,充分挖掘现有教学实验室潜力,确保中医药各个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都有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如在“家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我们主张以“模拟手术”的形式让每组4名学生分工合作,他们可以分别担任“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等不同角色,共同完成这一较为复杂的实验项目。加强实验课堂管理,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一般从实验前、中、后三个方面来着手加强管理。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预习报告并认真检查,以发现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预习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预习报告制度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减少学生实验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试剂和耗材的不必要消耗,增加实验的成功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教师应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数据和现象,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解释这些异常实验现象,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讨论本次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以巩固理论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实际水平

实验考核一直是实验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传统的以实验报告的书写作为评价依据的考核方法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实验水平[4]。我们考虑到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把实验成绩分成形成性成绩(占70%)和终结性成绩(占30%)两部分,其中形成性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书写、小组自评与互评及实验操作考试三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依托。预习报告(占5%)可以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预习情况;实验报告(占10%)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验记录是否完整;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是否准确;以及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讨论是否深刻,所以对于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的考核应予以保留。小组自评与互评(占15%)是每个实验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是实验操作情况和学生自我表现的真实反映;实验操作考试(40%)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实验操作知识的综合评价,可采取“一对一”的考试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并独立进行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出成绩。终结性成绩主要是指实验知识的理论考试成绩。就像理论课重视实验操作一样,实验课程也应重视理论讲授。在每学期末给学生安排一次以实验理论和操作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理论考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以上这种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式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情况,也较为合理、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4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1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组织形式和实验过程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并以此为实验过程来进行学习[5]。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注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对于这部分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应采取较为灵活的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方法,让其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开放实验项目中来,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组成实验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检索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使其有所作为,有所收获。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

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开展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促使实验项目不断更新完善,值得提倡。 4.2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室建设中最核心的人才资源,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技术人员在中医药院校中依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长期处于“教学辅助”地位,缺乏完善的职称、培训和考核体系,加之人事政策方面缺乏支持力度,青年人才往往以“人事”“人事派遣”“合同工”等形式留在实验室工作,这些都限制了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发展,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实验教学发展亦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完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规划,为其搭建个人发展平台;同时转变观念,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地位,为其合理定编设岗,解决编制等各种人事问题,优化人才结构,从而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职称评定制度及考核培训机制,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

篇2

【关键词】环境设计;多元性;开放性;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12-02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2012年新增艺术学科中设计学下的一个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设计的专业,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传授公共和私人空间的设计专业知识,具体而言,是如何使室内外空间所共同组成的人居环境具有科学性、宜居性、艺术性等特征。目前,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飞速扩充,环境设计专业已成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生源最多的专业之一。如何跟进人类对生存空间环境的发展需求,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开创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环境设计教育新局面的时代需要,对于中国当代社会人居空间文化的建设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化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呈现问题的思考,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着手,分析和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性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角度提出了“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急剧上涨但其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现象;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优秀的设计人才却难觅踪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原因则与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专业教学上侧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与实践的相互联系是分不开的。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脱离实践,在专业方案设计上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表现,而非着眼于功能上的艺术性考虑。此外,它也从侧面反映了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上存在教学认识的片面性,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专业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形式性、固定模式性,注重理论知识的空泛讲授而对实践教学的忽视,使专业实践课程流于表面,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自由探索的学习兴趣,形成惯性思维,无法按专业培养目标的预期设定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二、“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科学认识与发展观出发,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这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而言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其实践教学中更为凸显。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实践能力,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则是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专业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宽泛性、立体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本身具有宽泛性、立体性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是整个教学计划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因此设定为必修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性的自主实地调查使学生同时获得感性和理性的专业知识积累,并呈现出“四性”特点:学科的交叉性、现实的针对性、考察的目的性和研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艺术设计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及民间文化的挖掘……这些丰富而多元的设计素材及设计内容融入其中,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观察、测量、绘制……加深对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极大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决定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集物质与经济高度发展于一体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仅要从本专业获取信息,更要从其他各门类、各行业的艺术中广泛汲取丰富营养。因此,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赋予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要求。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可以促进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重视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相接轨,以培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开放全局的的视野积极与社会各界相互交流、相互推进,其目的是汇聚合力,协同育人。此举不仅符合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亦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在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下共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将已学理论与现实进行相关联,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理论分析现实的洞察能力,培养摸索与探讨改造现实环境不足的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获得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则将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拥有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课堂转向实践,领略知识的延伸性和实践的功能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课堂所学知识。

三、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多元性”与“开放性”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将有助于改变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元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切实了解社会、了解行业,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应用动手能力,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粤闽.艺术设计专业采风与考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容华明.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考察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大家,2012(12).

[3]陈静敏.环艺专业艺术考察教学[J].文艺争鸣,2010(8).

[4]许丽.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7(5).

[5]曹国章.环境设计专业考察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百家,2007(5).

篇3

关键词:高职;中医护理学;教材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56-02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中医学的传承关键在于临床实际应用。做好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做”,掌握技能操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学之重。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选择举足轻重,既要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热情。编写教材以及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护理教材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中医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用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及健康人实施调护,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病痛为目的。可以参照现代医学理论,但绝不能强搬硬套。中医概念要清晰、条理要分明。中医护理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以藏象理论为中心,以功能现象为特征,辨证研究人体的功能现象。

真正让高职学生了解传统中医护理,就必须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还要认真了解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体会到岐黄之术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当然,在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术也是对现代护理的补充。

以整体护理为纲要,

以点带面分解实施

中医护理学应该体现出整体观念理论,要以整体护理为纲要,结合自然界变化规律,建立人体脏腑有机一体的理念,杜绝“一症一护”的狭窄思维。脱离整体施护的单一护理不是中医护理学的精髓。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孕育着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的理念。整体护理体现在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

整体护理,既重视人体内在生理、病理的特点,又重视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既重视疾病在临床征候表现中的辨证施护,又重视针对疾病本身特有的病因辨证地求因施护的特点。不仅注重局部病变,更强调从心理、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调护。

以基础护理为准则,

完善急救手法措施

高职护理课程都是以基础护理课程为奠基,延伸到临床各专科护理。然而,医学护理学种类繁多,临床分科护理则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以基础护理为准则,把基础护理的原理、方法贯穿于临床各科护理之中。像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原则、护理规范等。中医护理学是在基础护理学的基础上,完善护理中的应急手法、护理手段,采取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治疗护理措施,弥补现代医学护理的缺遗,使几千年传统护理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

在急诊中,运用针灸、推拿等措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如针刺开窍醒神、针麻手术、手法捋筋整骨、刮痧放血泻火解毒等。再如康复过程中惯用的推拿手法,帮助病人调整气息、平衡气血阴阳、缓解病痛、恢复体力,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护理方法。通过运用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既弘扬了中医古老的岐黄之术,使之造福于人类,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护理的不足,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以传统护理为特色,

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辨证施护,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关注因人、因地、因时的护理准则,根据临床各科的特殊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不同于现代医学护理,但并不冲突。二者相互为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如骨伤科的康复推拿护理;中风病人后期的针灸康复;中药保留灌肠缓解腹胀、腹痛以及毒素的排泄代谢;妇科常用的中药离子导入。再如传统的刮痧法、放血法、熏洗法、拔罐法、冷敷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方便、实用、有奇效,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中医护理学重点在于技能操作。只有具有熟练的技巧,临床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因此,理论与技能操作学时以1∶1为合适,只有多动手才能熟中生巧,尤其是针灸、推拿等,应经常训练、反复钻研、不断探索操作规律。

以强化技能培训为

重点,修正教材编写思路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除了掌握基础常识外,主要是对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像针灸、刮痧、拔罐、推拿、药熏等种类繁多。多年来,这些技能只有中医师掌握,护理人员仅做配合。古往今来,中医临床医护是不分开的,因此,医护分家的体制不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

高职中医临床护理学员必须掌握、应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技能技术,发挥传统中医的特色,更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所以,培训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的传统技能,必须打破医护分家的西方医学模式,真正让中医护理人员配合中医临床医生,共同解决治疗、康复、保健及愈后的问题。

学习中医护理技能,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手法练习应贯穿在学习过程始终。像针刺手法练习、推拿手法练习、刮痧拔罐工具的选择应用、中药透入操作、中药熏洗方法等等。教材中除了理论讲述外还要配合课件的应用,以增强直观印象。教师的演示操作与学生的操作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实际,使高职护理学员缩短学习与实践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人员。

《中医护理学》教材具体应分为两大模块:一为中医常识,包括传统医学的发展及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炎黄子孙的荣誉感。只有了解掌握了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应用和指导临床实践。二为技能培训练习。以演示、观摩、操作练习为主,让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真正掌握中医传统的技能技巧,服务于临床应用。

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

笔者在《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先后研读读了几个版本的《中医护理学》教材,感觉在讲授时都很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呢?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格局较乱,既有中医印象,又有西医痕迹;既有基础护理内容,有掺杂着临床护理知识;只有个别病案的护理,缺少整体护理的常识;基础护理理论要求太多(像护理道德、护理准则、护理规范等),技能护理操作太少(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具体练习)。其次,教材与《大纲》相脱节,高职护理学员将面临着国家“执业护士考试”,而考试大纲内容是其重点。再次,课时分配缺少实用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的学时比例失调,还是安排为1∶1为佳。基础护理课内容也不应出现在专科护理学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中医护理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培养高职学生中医护理的技能技巧。以实际、实用出发,按照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传承传统医学的精华,使中医护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为护理工作拓宽思路,充实临床护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春明.老年中医保健[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9.

[2]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郭靠山.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金玉忠,李云端.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姚军汉.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奚中和,俞大祥.中医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篇4

1总体把握病机的五个层次

高屋建瓴地了解病机的各个层次,有利于整体把握疾病。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例,病机可概括为: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疾病病机、证机概要、症状病机五个层次。基本病机是对所有疾病的病机总括,在疾病状态下,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破坏了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使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因此基本病机大致可概括为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系统病机是针对心肝脾肺肾等各系统失常提出的病机,如肺系病机以肺失宣降为主;心系病机以心脉痹阻,心神不宁为主;脾(胃)系病机以脾失健运为主;肝系病机以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为主;肾系病机以肾失开阖为主;等等。疾病病机是针对每一具体疾病提出的病机,如咳嗽病的病机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心悸病的病机是心神不宁;泄泻病的病机是脾病湿盛;黄疸的病机是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水肿的病机是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等等。证机概要是针对疾病中每一证型提出的病机,如心悸心血不足证的证机概要是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心阳不振证的证机概要是心阳虚衰,无以温阳心神;瘀阻心脉证的证机概要是血瘀气滞,心脉痹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水饮凌心证的证机概要是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等等。症状病机是指每个疾病证型中的症状产生的机理,如头晕目眩在心悸心血不足证中的症状病机是血虚不能上承。

2厘清疾病病机的五个部分

疾病病机是由于特定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状态。在上述五层病机中,疾病病机最重要,直接决定证机概要和症状病机。它由五个部分组成:病变部位、病理性质、病理因素、疾病基本病机、病理演变。疾病病机的空间构架是立体的,同一疾病中,由病位、性质、病理因素等组成多个不同时相的病机,每一个时相就是一个辨证单元,反映该病某一证型的证机概要;同一疾病不同的时相在同一患者身上按时间顺序出现,即纵向延伸就是疾病的病理演变,因此一个病人吃中药需要经常调整处方以适应病情变化。同一疾病的不同证机概要在不同患者身上出现,就组成该病的广度,这是为什么不同的个体生同样的病,却不能用相同的药治疗,即“同病异治”。同理,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则需“异病同治”,当然,还需结合辨病。

3确定病位的三个相关

病位理论在中医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科疾病常见病位有心、肝、脾、肺、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脑等五脏六腑及奇恒之府,部分涉及肢体、关节、经络等。疾病的病位包含所在脏腑经络的本脏病位,及其所涉及的其他脏腑经络的他脏病位,又称整体病位。中医学把人体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局部的病变除了与本脏有关外,还与其他脏腑有关。这个关系主要有五行相关、功能相关、脏腑表里相关。五行相关主要是本脏和他脏之间的相乘、相侮、子及母、母及子等关系。如肺痨病篇,病位本在肺,早期以肺阴虚为主,瘵虫乘袭;肾为肺之子,母病及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见骨蒸潮热;肺虚不能制肝,木火刑金,肾虚不能养肝,故肝火旺盛,见性情急躁易怒;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见虚烦不寐、盗汗;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不足,大肠失于濡润,可见大便干结如羊屎状;脾为肺之母,肺虚子盗母气,则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而见疲乏、食少、便溏等。所以肺痨的病位以肺为主,其传变通过五行相关涉及五脏。功能相关是指在某一特定功能上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相关,《景岳全书•肿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为病……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治在脾”;血液运行和心、肺、脾、肝、肾相关;等等。脏腑表里相关指疾病通过脏腑的表里关系互相影响。如淋证日久由膀胱及肾,黄疸的病位在肝与胆,等等。以上三种关系是最常见的病位关系。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变的部位还可能发生变化,由表及里,由里出表,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等。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手段增强了我们传统的视、触、叩、听能力,使中医疾病的病位概念得到延伸,教学及临证时在辨证的基础上,还需与辨病相结合,使病位辨证更准确。

4明辨病理因素的四大特性

病理因素,亦称之“第二病因”,以区别于导致疾病发生的“第一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病理产物,又称“内生之邪”。常见病理因素有痰、饮、风、火、瘀、滞、燥、食滞、火毒、湿毒、水毒、瘀毒等,它们是代谢产物,又重新作用于机体致病。病理因素通常具有特异性、兼夹性、转化性、损伤性等特点。各个病理因素所对应的临床症状具有特异性,如肝气郁滞所致的气滞,必有气机走窜胀闷疼痛的特征。致病的病理因素还具有兼夹性和转化性。兼夹性是某种病理因素易与其他病理因素结合致病,如内风易与痰邪结合形成风痰,风与湿邪结合形成风湿,等等。转化性是指一种病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向其他病理因素转化,如气郁化火、火盛动风、气滞血瘀、气郁痰阻等。病情复杂时可以出现多种因素的兼夹和转化,如中风是风、火、痰、气、瘀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损伤性是指病理因素致病可伤害机体的功能,损伤人体的正气,还可以在疾病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促使病情恶化,影响预后。例如癌病的病理因素有湿毒、瘀毒、火毒兼夹,日久必然因湿盛,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火毒内盛,耗伤阴液,终至气血阴阳亏虚,预后极差。

5分清病性判断的两大要素

中医内科学中病理性质主要由两大要素决定。

5.1以八纲属性进行分类

八纲属性,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实际运用中主要是寒、热、虚、实四纲。阴阳,既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八纲中的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分别从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不同侧面分析、概括病情,但只说明疾病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不能反映疾病的全貌,而阴阳两纲则可以对病证进行总的归纳、分类。因此,阴阳两纲可以统帅其他六纲而成为八纲的总纲。阴阳辨证具体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辨别阴证和阳证;二是辨别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景岳全书》:“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表、里为病位,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的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通过表里辨证,可以了解病邪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及病变发展的趋势,从而取得治疗的主动权。寒热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阴盛或阳虚多表现为寒证,即所谓“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阳盛或阴虚多表现为热证,即所谓“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通过寒热辨证,可以了解病证的性质,为治疗上确定采用温法或清法提供依据。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通过虚实辨证,可以了解机体的邪正盛衰,为确定采用补虚扶正或泻实祛邪的治法提供依据。寒热虚实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如寒化为热,热盛伤阴,阴虚火旺,壮火食气,气阴耗伤,日久气伤及阳,终至阴阳两虚,阴竭阳亡。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不同条件及不同的部位可出现不同的转化,形成寒热错杂或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5.2以标本缓急判断病性

中医内科学中的病理性质还包括标本、虚实、缓急,《内经》云:“知标知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即内在本质;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即外在表现。如正气与邪气,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和症状,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先病与后病,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表病与里病,里病为本,表病为标;虚与实,虚为本,实为标;病情的缓急,急为标,缓为本。虚指气血阴阳亏虚;实为邪实,指上述病理因素。虚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邪实损伤正气导致正虚;正虚亦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邪实。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证对于复杂病机,厘清标本虚实,对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尤为重要。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甚者独行,间者并行”,均是基于对病性的正确把握进行的。

6突出病机归纳的四个要点

对于疾病的治疗,必须审证求机,掌握疾病的基本病机。疾病层面上的病机概括通常用四字一组的病机术语进行描述,其内容由病位、病理因素、病理性质、功能失常四个要点组成。如胸痹病的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不通则痛;病位在心之血脉;病理因素多为阴寒、血瘀、气滞、痰浊;病理性质属实或虚实兼夹;功能失常是指痹阻不通则痛。其次要掌握证机概要,临床上每种疾病由多个病理因素影响多部位,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对应不同的证型,它们的病机证素包含上述四要点,反映疾病在某个阶段的病理特点,指出疾病的主要矛盾。例如咳嗽病的疾病病机是肺气上逆,但针对该病的每个证型其病机证素各不相同,风热犯肺证是由于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痰湿咳嗽证为脾失运化,痰浊上渍于肺,肺失宣降;肝气犯肺证为木火刑金,上逆侮肺,肺失宣降。上述“风热”、“痰湿”、“痰浊”、“火”均为病理因素,病性属邪实;“肺”、“肝”为病位;“肺失宣降”、“肺失清肃”均为功能异常的表现。相对于疾病的基本病机,证机概要更加具体,是论治的依据,在它的指导下每个证型才能进行立法选方用药,指导有效的治疗。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证求机水平,准确把握每个疾病各个证型的病机证素十分必要。

7明了病理演变和转归的三个方向

病理演变即病理转化,是指疾病发展、转归全过程的动态变化,包括证与证之间的转化和一病向他病的演变。通过对上述病位、病理因素、病性的认识,对疾病转归、预后做出估计。病理演变和转归的三个方向是:正盛邪去,疾病向愈;正虚邪恋,病情迁延;阴竭阳亡,病人死亡。第一种情况多见于正盛邪去,或阴阳恢复平衡,或气血渐充,这是最好的转归。如感冒、咳嗽等的痊愈。第二种情况见于邪盛,正虚无力抗邪,病情迁延,如黄疸之阴黄,迁延不愈,可发展成鼓胀。第三种情况见于邪气很盛,损伤正气至阴竭阳亡,或正虚暴脱,均可导致死亡。了解疾病的演变和转归,对发病学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意义。如肺痈的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是同一个疾病不同证型之间的转化;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的转化,或水肿和癃闭的转化是不同病之间的转化。掌握疾病的演变和转归对于了解预后,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治疗的主动地位意义重大。

8结语

篇5

[关键词] 针灸推拿学;留学生;全英教学

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随着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来我国学习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的留学生逐年增多。为满足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中医学用英语授课的医学教育的需求,我校从2007年开始招收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全英文班本科专业的留学生,他们的到来,无疑对学校英语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对学校的师资队伍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检阅。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不仅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任务和挑战,同时也是反映高等医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参与了全英班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针对中医院校留学生医学全英文授课和中医教学的特点,认为有以下几点需加以重视:

1 注重全英班留学生的特点

目前我校大多数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印尼、美国、法国等国,也有来自非洲国家的学生。①作为在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敏感性、国际性、文化差异性等特点[1]。②热爱中医学尤其是针灸推拿学,英语基础好,英语会话能力强,这为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奠定了基础。③思维活跃,尤其是美国学生,经常上课可以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各种问题,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求老师的英语基础好,要能足够应付学生的提问。④上课喜欢记笔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课堂的吸收率,但是如果幻灯片的描述太多,就会影响教学进度。⑤有部分学生(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的英文基础差,个别学生是因为家长的意愿来学习中医,他们远离祖国和亲人,再加上一定的语言障碍,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随意性大,有的出现严重的缺课和迟到、早退现象。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地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①教师应了解学生所在国的历史与文化,以便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能因时、因势、因人施教,耐心、诚心、悉心待人[2]。注意掌握留学生带有地区特点的语言习惯和特色,在交流中师生共同提高,适当学习教育心理学,及时掌握留学生的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提问[3]。②在留学生全英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忽视文化背景,仅从中医本身或仅以教材上给出的翻译作解释,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如果从文化背景入手,就能弄清中医针灸学术语、体系的来龙去脉,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主讲教师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修,能具备一些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③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插入一些临床病例、生活常识等内容,使学习要点与临床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深奥的理论的讲解浅显易懂,避免照本宣科。④由于全英班是小班授课,课堂进度比较容易控制,因此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一些好理解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小题,大家一起查资料、准备,上课前写出内容概要,交给教师,并推举一人作为代表发言。强调学会查找资料、搜索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师也能在课堂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听课,从而发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不足。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留给学生,并做到来信必回、有问必答。

2 注意针灸推拿学的专业特点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深奥的理论性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让理论由抽象到具体,浅显易懂[4]。①经络腧穴部分,涉及很多经络名称、穴位定位等专业术语,尤其需要提及很多肌肉、神经、血管以及其他解剖部位。针灸治疗部分则涉及很多中西医病名、症状和体征,都是一些生僻、拗口的词汇。这些专业性强的词汇,都可采用拼音加英文对照制作电子幻灯,重要的词汇、短语还要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以加深印象。②针法灸法部分重在操作,主要内容是各种针刺、艾灸、火罐、头针、耳针的操作。这部分的授课需仔细叙述手法步骤、讲解操作过程,配合现场操作演示,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既保证了各个知识点的讲授,也保证了重点、难点的讲深和讲透[5]。③针灸推拿学的临床见习、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在理论授课实施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见习,每一位授课教师必须同时担任临床带教工作,使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紧密地衔接起来,以便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在临床教学中得以强调、解决。通过对临床典型病例的详细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领会和应用。通过对具体患者的选穴处方、针刺施术,使学生直观地熟悉针灸操作过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视线内自己独立地操作。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循环,达到教学目的。

3 注意提高师资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全英班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最关键所在,因此,建立起一支符合国际标准的全英文授课的医学教学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6]。笔者认为,①推行多元和高质量的师资培训体系,开设全英文授课培训班。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对参与留学生教学的师资进行英语强化训练,并注重后备师资的培养。②有系统地组织一部分师资,进行英语能力系统培训或全英文授课教学能力强化,提高英语授课的水平和实际效果。可喜的是,我校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全英班的教师培训,人事部门已请外教开设口语强化班,提高在职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教务部门也组织专业教师到外国语大学接受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这一批老师已经成为全英班教学的中坚力量。③一名合格的全英文班教师,要有扎实的针灸专业技能和知识,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教师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广泛吸收,才能充实教学内容。

总之,招收全英文针灸推拿学留学生是历史条件下的一项重要任务,面临巨大压力和众多困难,不仅存在语言障碍,而且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习惯、经历所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只要本着敢于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入领会中医基本理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加强英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全面培养,认真备课,精益求精,遵循留学生中医针灸推拿学教学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展全英教学,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和提高留学生英语中医教学水平,为我国留学生医学教育品牌的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明.经典课程实施于留学生教育中的问题研究[J].中医教育,2006,(6):31-34.

[2]张立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境外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6,(6):19-21.

[3]陈晔,柴可夫.中医院校留学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78-80.

[4]沈甜.针灸对外双语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论坛,2009,6(7):121-122.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教材蓝本本研究以汪受传主编,2007年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儿科学》(第2版)精编教材为 教材蓝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儿科学基础和 儿童保健,各论包括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 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新生儿疾病和其他疾病, 共计50个病种,是目前为止病种最多的《中医儿科学》 教材。

1.2 教学对象五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生和中医专业骨伤 方向本科生。

1.3研究步骤

    1.3..1调查表设计收集近10年关于《中医儿科学》 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设计调查表。从中国知网和万方 期刊数据库共收集相关文献63篇,根据文献报道的教学 方法,分为教具和教学方法两大方面设计调查表,教具 选择了黑板、挂图、多媒体幻灯、CAI课件、视听教材5 种,教学方法选择了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 法、图表比较归纳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互动 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指导自学法、基于问题的 (PBL)教学法9种。

1.3.2调查表填写分别请20位《中医儿科学》教师、 40名儿科研究生、40名儿科实习生、200名已经学习过 教学方法的选择人数。根据统计结果确定《中医儿科学》 每一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法1〜2种。如果该部分内容 所有人均统一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只有一种,该种方法 即可确定为该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法。如果该部分内 容有2种以上最佳教学方法的意见,根据比率确定2〜3 种最佳的教学方法。

1.3.4教学效果对比对有多种教学方法的每一节内容 在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过程。每一部分内容完成后立即进行小测验,确定 其短期教学效果,期末和下学期开始时进行两次测验, 确定其远期教学效果。根据测验成绩分析确定每一节内 容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上教学方法比较连续进行2年, 每年1次,分别为2007级中医本科班和2008级中医本 科班、中医骨伤本科班。

1.3.5教学方法确定根据教学效果确定每一节内容最 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形成优化的《中医儿科学》课程 教学方法。

2 结果

    2.1教具对于教具的选择,除总论部分“生理病因病 理特点”外(本节内容多媒体居第2位),其他内容均以 多媒体选择率最高。说明现在多媒体在《中医儿科学》 甚至所有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和接受。但对 于多媒体的使用,75%的人选择的最佳比例是在30%〜 70%,说明多数人均认为多媒体的使用仍需要有选择性。 选择人数居第2位的教具绝大部分内容均为黑板,仅总 论部分的“生长发育、诊法概要、儿童保健”三节内容 居第2位的教具为试听教材,说明传统的教具黑板仍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有丰富试听信息的内容,试 听教材也是有益的补充。挂图和CM课件的选择较少, —方面是由于挂图的制作和使用不方便,另外挂图的功 能完全可以被多媒体替代,CM课件由于教师自己制作 难度大,而现有的CM课件难以满足各位教师授课的需 求,因而未能在实际教学中广泛使用。

2.2教学方法总论部分绝大部分内容最佳的教学方 法是讲授法,仅“年龄分期和生长发育”两节内容首 选图表比较归纳法,其次是讲授法,说明总论部分在 教学方法上多数学生和教师都仍青睐传统的讲授法, 这与本部分内容的属于基础理论是相适应的。“生理病 因病理特点、诊法概要、治法概要、儿童保健”四节 内容居于第2位的是案例教学法,各论部分内容绝大 多数均以案例教学法为最佳教学法,仅“寄生虫病、 脐部疾病、奶癣”以指导自学法为最佳教学方法。说 明学生们希望临床课授课中有大量的临床实际案例穿 插,使其能够学到临床上能够实际见到、实际用到的 知识和方法,希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能够 早接触临床知识,教师亦希望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丰 富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寄生虫病、脐部疾病 和奶癣”由于发病率低,课时有限,宜作为自学内容。 23考核结果经过不同班级的考核成绩比较,多媒体组 和黑板组无统计学差异(P>Q05),关键在于灵活和有 效的使用教具。案例教学法组在各论部分短期记忆和长期 记忆均优于传统的讲授法组,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图表比较归纳法较讲授法亦可增强记忆,提 高教学成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 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 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 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 于主导地位。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 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形成《中医儿科学》课程内容教 学方法的最佳匹配体系。对每一节教学内容的最佳教具 选择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明确的界定。有利于青年教师 尽快掌握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同 时,对讲授本门课程的所有老师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利于提高《中医儿科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篇7

【关键词】中医药 英语著作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著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著《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加大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教材的补充和编写,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外向型人才,扩充全英文中医药教材和著作的编写,尤其注重中药学等学科的英文著作发展。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进行创造,改变以往独立作战、各行其是,既无方便的途径相互交流切磋,也无专门机构加以协调的状态,使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积极推广加强双语教学的改革,加大既懂中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文水平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既有利于今后中医药的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又有利于中医药著作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经被世界所瞩目,中国作为中医药的根源之地,需要培养一些从事中医药事业优秀的外向型人才,不断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世界更了解中医药,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而这些就需要有更多的中医药英文教材、书籍的编写去宣传发扬,既有助于国内学生和对其感兴趣的人们学习,对于国外友人也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使中医药不仅为中国人民服务,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国家的人们的健康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脉;堪舆;中医;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1-0088-04

“脉”,亦写作“”。“永”的篆体写作“”,“”的篆体写作“”,一般古文字的字形方向不固定,“”与“”并无差别。二者属于同形字,金文中多有将“永”写作“”者,如公将“永”写作“”,

壶将“永”写作“”。[1]后来才以“”表示“永”,以“”表示“”,二者的含义也有了区别。按《说文解字》释“”:“长也,象水理之长。”释“”:“水之流别也,从反永。”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云:“永,长流,反即分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流别,则正流之长者较短而理同也,故其字从反永。”对于“”如何引申出“长远”的意思,饶炯《说文部首订》云:“指事,炯案,说解当云水正流也,象水理屈曲续流之形……凡正流者为水长,因又借长久义。”[2]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释“永”:“从人,从行,会人行路远长之意。”[3]“行”字的甲骨文为“”,像十字路,其本义为“道路”,“永”之甲骨文“”(甲一)像人行于路上,因而有远长之意。或认为“永”是泳的原字,会人潜行水中之意,而长远乃其假借义。不论如何,以上诸说皆以“永”可训“长远”,而以“”因从反“永”而得出“流别”之意。而清王筠《说文释例》则认为“”从反“永”只是“以字形见意”,“长者为川,川有分派,江别为沱,……江岂能短于沱哉”[4],故对段氏之说提出质疑。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反‘永’为‘’,然‘永’字象形近于泛设,当是反‘’为‘永’,像水分流,反之则为合流,故训为长矣。”[5]清孔广居《说文疑疑》云:“,水分支也,像崖岸,像水分支。从反,反复也,反

者,重支叠爪也,水多支,其长可知。许氏以永为母,为子,永但像水之屈曲,殊无长义。且向左出之画亦无义,徐氏反即分之说,更牵强。”[6]众说的分歧都在于“永”字“长远”之意的来历,以及与之先后关系,对于之本义的阐释则基本无差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将当“水长”讲的“永”视为象事字,将视为象物字,这是很有道理的。[7]从字形上看,像水有分流,之含义由此而来。何谓“流别”,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流别者,一水岐分之谓,禹贡曰:漾东流为汉,东流为,江东别为沱。此言流别之始。……流别则其势必行,故曰流别。”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云:“释水曰:水自河出为,济为,汶为澜,洛为波,汉为潜,淮为浒,江为沱,为洵,颖为沙,汝为,凡此皆所谓别也,出于大水而别流也。谓之流者,如河之正流为正,自河出者,视河为,非谓河流必正东正西,流必倾也。既已别出,即是分。”至此我们知道,一水直下而无分支显然不能称之为“”,仅言某一支流也未能囊括“”的全部含义。它展现出“一水岐分”的整个状态,虽其意义重在“流”,然“一水”实为本源,“正流”映照出别流“势必行”的特点,二者不可或缺。

不论是从反“永”还是

从反“”,“”字的本义源于物象(水流别)的结论是十分肯定的。然而,赋予“”以“流别”的含义并加以运用的时间相比于“永”字要晚。前面已经说过,在古文字里“”、“永”无别。金文中的“”字皆作“永”(长久、长远)用,而无用以表达流别、分派的意思。这至少可以说明当时“”的本义还没有能广泛运用。后来在“”左边加上“氵”,即是现在的“派”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与水部派音义皆同,派盖后出耳。”清沈涛《说文古本考》云:“派,即字之俗。”[8]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为了明确字义,避免混淆,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的现象颇为常见。“派”字的出现盖是为了明确“”的本义(水之流别)而在其左边加注意符“氵”而成。就在“”字发展流变的过程中,古人于其右加一“血”字,即成“”,古文字里也常见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故“”也可写作“”。或将“”从“月”(意为肉)形成“”字。盖受古文字的影响,“”又可写作“脉”,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部》云:“,血也或作脉。”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云:“今经典从或体而又误作脉……按《说文》,从反永,字从此,今则不反,此俗字也,盖起于汉周憬功勋铭等碑,今俗因之。”[9]以上诸字意义相同,皆用以特指人身体之血脉。为简便起见,下文除引文外,若无特指,皆用“脉”字表示。

承上所言,脉字的本义是从“”字而来,加“血”、“月”这类意符,即为了明确其引申义。故《说文解字》言:“(脉)血理分行形体者。从、从血,或从肉。”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云:“如木石之有理,故曰血理。幕络一体,故曰行。”河流是外在的物象,其态势较易为人所把握,血脉属生命体内部机能,必待人之知识水平和原始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对其有直观的理解。而人之血脉遍布全身,恰似河流有正有,有合有分。故先出现“”,后引申至“脉”是理所当然的事。

按“永”“”“脉”的这条文字发展线索,“脉”字的出现晚于“永”、“”。但在先秦典籍中仍可找到运用“脉”字以表示其本义甚至引申义的例子。《周礼・天官总宰》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云:“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以上两例言脉皆指人体之血脉。《国语》言脉者有三例,兹列于下:

总结以上对中医学脉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四条有利信息:一是“脉”由“分流行”之本义引申到实指人身体的每一条脉;二是将“脉”与人体之“气”联系起来,出现“气脉”一词;三是注重脉络中血气运行的连贯性;四是出现了“经脉”、“络脉”、“筋脉”等概念,这对其后“脉”之广泛运用有深刻影响。

“脉”字除了表示人体经络之外,还可借以表示大自然之脉理。前面提到的《国语》中之“土乃脉发”、“脉其满眚”即指此类。李建民先生说:“土地作为生命、生殖或母体的象征。而土气或土膏所循行的路径曰‘脉’。或者说,脉中所流动的是气或膏之类的能量。史官顺时令观测山川地貌,每当房星晨悬中天、日月皆在营室的季节,土底里气脉勃发。至立春之日,阳气蒸腾,土膏润泽欲流,如果这时候农民不及时耕作、以泻土气的话,则地脉将因气滞而酝酿灾害。……这种思维与医理并无不同。”[14]117在古人看来,自然万象与人体具有某种同构性,因此他们将用之于身体的医学理论比附到大自然中,抑或以宇宙天地的运行来指导人的行为以及对医理之认识。这种相互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地脉”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地脉”的含义或指大地有土气循行,或指地表之连绵起伏。《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而堪舆学的发展丰富了大自然之“脉”的意义,它更加重视大地之上山水的形势。堪舆学家将山的走向称之为“龙”或“龙脉”,称其为“龙”是因为山之走势如龙一样时起时伏、忽隐忽现、变幻莫测;称其为“龙脉”则是指山在外形上的连绵起伏、地气的始终相贯。在堪舆学典籍中有时也直接称其为“山脉”,如《管氏地理指蒙・乾流过脉》云:“是知河以聚山脉,而江以断山脉。”而对于水脉,《管子・水地》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论衡・祀义篇》云:“水,犹人之有血脉也。”将地上之水喻为人体筋脉中之血气。这不仅是由于江河流别与血脉相似,更在于水能够滋养万物。故水的起伏流灌对万物生存、人居环境之好坏至关重要。在堪舆学中将江河的流向称作“水龙”,其意义与“龙脉”类似。如同血脉一样,水脉之涵义虽然也包括盖指江河的脉系,但更多时候指某水流的分布及静态形势。《博物志》云:“骆驼知水脉,遇其处辄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于其蹋处掘之,辄得水。”“脉”由“”引申而来,“”原指水之流别,而现在将脉比附到江河上时,它不再突出显示其原义。相比而言,“派”(有派生、派别之意)与“”在含义上更相近。

以上叙述了“脉”本义之产生,内涵不断延伸的过程。简言之,一方面,它由自然界取象而来,在古代医学发展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内涵,形成中医学经络体系;另一方面,人们对人体经脉的理解又影响到他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出现了“山脉”、“水脉”等概念,这与术数堪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上述由自然到医学再到堪舆的叙述方式只是为了更方便地解释“脉”之演变。这一单向的逻辑过程并不能完全以时间的先后来替代。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取象于自然,认识人体结构,以及将自然与人之精神与形体相互类比等现象并无明显的先后次序。比如言“土乃脉发”之《国语》则比很多言人体血脉的典籍出现得早。故可以说“脉”之涵义是在古人象天法地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医学以及堪舆术数等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下逐步丰富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 容庚.金文编 [M].北京:中华书局,1985:748.

[2]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第12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286.

[3]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上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98:626.

[4] 王筠.说文释例 [M].北京:中华书局,1987:92.

[5]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M]//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第2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60.

[6] 孔广居.说文疑疑 [M]//丛书集成初编:第1130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328-329.

[7]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41.

[8] 沈涛. 说文古本考 [M]//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第2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31.

[9] 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 [M]//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第2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95.

[10] 班固.汉书:第9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43-2844.

[1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3,9.

[12] 韩健平.马王堆古脉书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6.

[13] 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上册 [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3,688.

篇9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住院及出院后门诊随访的AS患者112例,按随机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男47例,女9例;年龄14~39岁,平均(26.42±7.3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3.52±1.82)年。对照组男49例,女7例;年龄15~38岁,平均(25.50±7.44)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5年,平均(3.55±1.3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2],并伴有外周关节炎,且排除合并心、肝、肺、肾、血液系统病变。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每次250 mg,每日3次,口服,逐渐加量至每次750 mg,每日3次维持治疗;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每次7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督中药(药物组成:狗脊30 g、羊藿30 g、千年健30 g、熟地黄15 g、牛膝15 g、续断10 g、秦艽15 g、防风10 g、熟附子10 g、羌活15 g、独活10 g、黑蚂蚁20 g、白芍30 g、甘草5 g)治疗。随证加减:湿热明显者,加忍冬藤、桑枝、赤芍、葛根;寒湿明显者,加细辛、桂枝、炙麻黄;气血亏虚者,加鸡血藤、当归、川芎、黄芪、人参;关节疼痛僵硬明显者,加全蝎、蜈蚣、白花蛇、延胡索。上药加水煎至250 mL,每日1剂,分2次温服。疗程为3个月。

2.2 观察指标 ①疗效性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脊柱痛、夜间痛、患者总体评价(PGA)进行评分,并记录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②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

2.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国际AS评价工作组(ASAS)提出的ASAS 20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ASAS 20是指PGA、脊柱痛、BASFI、脊柱炎症评分(晨僵有关)4个方面与基线相比,4个指标中有3个改善≥20%,且评分绝对值至少有1分的改善,而改善 < 20%的项目与基线相比无恶化[3]。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2 两组治疗前后BASDAI、BASMI、BASFI、脊柱痛、夜间痛、PGA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BASDAI、BASMI、BASFI、脊柱痛、夜间痛、PGA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 0.05)。见表2。

3.3 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比较 治疗后,两组ESR、CRP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3.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的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皮肤瘙痒;对照组3例出现轻度的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皮肤瘙痒,采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4 讨 论

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很可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包括感染、外伤等)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发病[4]。目前主要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改变病情类抗风湿药(DMARDs)治疗,但部分患者对药物不能耐受或对药物反应欠佳,或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而难以长期服用。虽然生物制剂已用于AS治疗多年,也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以及可能引起感染等原因,患者难以长期坚持使用。在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总体来说尚不能令人十分满意。

AS属中医学“痹病”“肾痹”“骨痹”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肾气充足则骨骼坚固,外邪不可侵。如果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导致肾虚,肾水匮乏,则不能濡养督脉,六之邪乘虚而入,直中伏脊之脉;气血凝滞,筋骨不利以至拘萎不用而成本病。发病内因为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肾水匮乏不能濡养督脉;外因为六外袭、气血痹阻[5]。AS病程多迁延日久,缠绵难愈,治疗上应抓住补肾壮督之关键,只有肾气充足,才能达到驱邪外出、邪去病复的效果。

补肾壮督中药方中狗脊坚肾益血,壮督脉,强腰脚;羊藿温肾壮阳,坚筋骨,除冷风劳气;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痛消肿;熟地黄补肝肾,生血填精长髓;牛膝补肝肾,并能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续断、黑蚂蚁补肝肾,强筋骨;秦艽祛风湿除痹痛;防风祛风胜湿,善祛经络及筋骨中的风湿,能随所引而治一身尽痛;熟附子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羌活散风祛湿,治督脉为病;独活搜肾经伏风;白芍、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又能缓解附子毒性;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督、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本方恰中AS的肾虚督寒、外邪内侵的病因病机,故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患者的BASDAI、BASMI、BASFI评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ESR、CRP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恢复正常,提示补肾壮督中药联合柳氮磺吡啶及双氯芬酸钠治疗AS,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痛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控制病情活动。

5 参考文献

[1] 蒋明,Dav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18-1019.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3] Zochling J,Braun J.Assess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J].Clin Exp Rheumatol,2005,23(5 Suppl 39):133-141.

篇10

【关键词】 古代 五官科 发明创造 器具

从中国远古到1840年间形成的中医药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传统医学体系,而五官科作为中医组成部分,是中医局部疾病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形式。在中医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五官科医疗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料,并有种类丰富的五官科器具发明、流传。这些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文物价值和临床价值。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论著、文物、图片,按朝代纵向发展对我国古代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五官科发明创造进行系统归纳、综述,阐述古代五官科发明创造的成就及其发展,整理具有代表性的五官科器具,展现我国古代五官科医疗技术的发展脉络。

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古代五官科医疗技术

金针拨障术 金针拨障术是我国古代医家治疗白内障眼病时所发明的一项技术,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已能实施这项手术,这无疑是世界眼科史上的创举。唐代《外台秘要》[1]在“脑流青盲眼”(即白内障)中提出“……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我国医学著作中关于金针拨障术的最早记载。杜牧《樊川文集》亦记有擅长金针拨障术的两位眼科医生,他们对白内障的病变位置、颜色、手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已积有较丰富的经验。从当时多位著名诗人的诗歌中也可看出唐代的金针拨白内障手术相当普通。明清时期对金针拨障术进行了总结和提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张璐所撰《张氏医通·七窍门》[2]上列有“金针开内障”专节,详细讨论圆翳内障(白内障)的成因、症状、针拨内障的适应症与具体操作方法。对病人瞳孔在不同光线下的反应,翳的颜色、形状、老嫩,以及眼球的硬度等都给予了特别的注意,并详细介绍了大小形状各异的金针、拨障时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处理等,并专列造金针一节,介绍金针的大小、粗细、刚柔等内容。书中提及瞳神内夹道(即虹膜与晶体间的狭窄空间),是古代唯一明确指出这一最关键的拨障路径者。对术中出血的原因,明确指出是因进针后触着黄仁造成,此与现代临床观察一致,说明张氏对针拨内障这一重要并发症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经大成》所载手术操作八法,符合科学原理,它同现代西医白内障摘除术比较,有不易出血、手术反应轻、术后愈合快、不需严格卧床等优势[3]。现在,我国又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针拨套出术”,不但能剥离眼球上的混浊晶体,同时能将晶体套出,这比国外的晶体摘除术要优越得多。

对于针拨内障的进针部位,早在《审视瑶函》[4]即有“离黑睛与大眦两处相平分中”之说,但因大眦靠近鼻部,术中操作不便,黄庭镜将其调整为“风轮(即黑睛)与锐眦相半”。此部位至今在针拨内障术中沿用,经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认为具有重要的解剖学意义。

砷剂失活牙髓技术 东汉张仲景已首载使用含砷剂失活牙髓治疗龋齿的方法,《金匮要略》[5]有“小儿疳虫蚀齿方”,其处方为“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其中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砷。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也记载了以雄黄末塞牙孔口,再用烙铁烙之以治疗龋齿的方法。至明代《本草纲目》[6]记有用醋调砒霜,待干取粟粒大,以绵裹安齿缝内,第二天取出的医疗技术。砒霜为自然砷,该法所载用药量及失活时间,并要求来日取出都是较科学的。美国的斯普纳(Spooner)于1836年始用砷剂失活牙髓,该技术到今天仍是临床常用,较之我国相关技术发明约晚1600年。

镶牙技术 我国在唐代时期就发明了较为先进的镶牙技术——汞合金牙齿充填术,据《新修本草》[7]记载:“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堪补牙齿脱落。”这是世界上用汞合金补牙的最早记载,而英国人Bell最初使用汞合金是在1819年,比我国晚了约1200年。目前镶牙所用汞合金仍由水银、银、锡、铜、锌以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牙齿再植技术 牙齿再植即将牙齿拔除,加以处理后,再将其固定于牙槽窝中,以治疗慢性根尖周围炎和外伤所致的牙齿脱位等。据记载,我国早在宋代就发明了植牙术。如《圣济总录》[8]有治牙齿摇落,复安令著,坚齿散方:“齿才落时,热粘齿槽中,贴药齿上,五日即定,一月内,不得咬硬物。”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关于植牙处方及手术的记载。诗人陆游也有“染须种牙笑人痴”的诗句,而楼钥《玫瑰集》载:“……凡齿之有疾者,易之以新……使人保持终身编贝之美。”表明当时植牙技术已相当高明并已普及,而欧洲直到18世纪,才由法国人福夏尔最早制作假牙和镶牙,比我国晚了至少600年。

鼻息肉摘除术 对鼻息肉之病因、症状、摘除手术器械设计及手术方法步骤等认识清晰,技术精巧,疗效良好者,当推明代陈实功。陈氏指出,鼻息肉结如石榴子,渐大下垂塞孔窍,使气不得通,药物不效时宜手术摘除。方法是:先用麻药吹鼻两次,次用细铜箸二根,箸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内,二等相距五分许,以二箸头直入鼻痔根底部,将箸线束鼻痔根部纹紧向下一拔,其痔自然脱落,置水中观其大小,预用胎发灰同象牙末等分吹鼻内,其血自止,戒口不发。

咽部异物的剔除术与医疗器械设计 金元时期张子和《儒门事亲》[9]载:“一小儿误吞一钱,在咽中不下,诸医皆不能取,亦不能下。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净表纸,令卷实如筷,以刀纵横乱割其端,作鬅鬙之状。又别取一筷,缚针钩于其端,令不可脱,先下咽中,轻提轻抑一探之,觉钩入于钱窍,然后以纸卷纳之咽中,与钩尖相抵,觉钩尖入纸卷之端,不碍肌肉,提之而出。”张氏钩取咽中铜钱的器械设计和方法要领等是很科学的,惜未得到推广改进和发展。

蒸熏术及器具 所谓蒸熏术,是指利用汤药的水蒸汽,或把药物点燃,利用雾、烟作蒸熏治疗,是中国古代耳鼻喉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技术,可以说是目前耳鼻喉科常用的雾化吸入治疗法的雏形。据记载,早在宋代甚至更早就已成功运用这种技术,如宋·《太平圣惠方》载:“冬月喉痹肿痛不可下药者,用蛇床子烧烟于瓶中,口含瓶嘴吸烟。”明·《普济方》治牙痛,用“莨菪子入瓶内,以热汤淋下,口含瓶口,令气蒸之……甚效”。而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乾隆年间银制蒸熏器(用治五官科疾病),更为蒸熏术的发明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10]。

唇裂修补术 早在秦代我国就出现了兔唇修补术,到晋唐时期更为盛行,出现了以修补唇裂为专长的外科医家,其技术水平也较高,成为当时的常规手术之一,这是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少见的突出例证。《晋书·魏咏之》记载,魏咏之,生而兔缺,为了谋取出路,于18岁时,“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喜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咏之遂闭口不语,惟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差,仲堪厚资遣之”。咏之术后恢复了容貌美,乃至接任仲堪职为荆州刺史。这一生动的史实说明,仲堪帐下这位以擅长修补唇裂(即兔缺、兔唇)而名闻遐迩的外科医学家手术技术高超,否则不可能使人慕名长途跋涉去求治。至明代,王肯堂在麻醉术发展的支持下,成功运用并发展了唇裂修补术。清初康熙二十七年,琉球国还派人专门到中国福州学习唇裂修补方法。西方直至16世纪,才由法国名医布洛兹·巴雷用“8”字缝合修补唇裂成功,比我国晚了1000多年[11]。

转贴于   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五官科代表器具

五官科手术器具 清代医疗器具的发明及使用较多,主要用于五官科疾病,有些构思很巧妙,对口内操作的医疗器具无论在制作上或是使用方面考虑得都很周全,较前代有很大发展。如《喉科心法》一书中专列有“器具图说”,绘图并描述医疗器具的形态、质地和功用。如:压舌、铍针、三棱针、剑针、毫针、长箝、自来风式吹药管、喉枪等[12]。《喉症全科紫珍集》[13]还载有专用于撑开口腔的铁圈。

眼镜的发明 我国在元代已发明并使用眼镜。据记载,元人已用鱼脑骨作原料制成透明片,用黑色丝带将其系于眼睛之前,称为“鬼眼睛”,它在结构和功效上都符合眼镜的定义。如元代《析津志·风俗》云:“幽燕沙漠之地,风起则沙尘涨天,显宦有鬼眼睛者,以魫(即鱼脑中骨)为之,嵌于眼上,仍以青皂帛系于头。”充分说明在元代已发明了眼镜用以保护眼睛,而其载于“风俗”条,说明当时还颇为流行[14]。

牙刷的发明 早在东汉我国就发明了用牙刷清洁牙齿的方法,如东汉·高世安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就提到将杨枝制成的一端或两端打扁成刷状的牙刷,形如扫帚,以蘸药刷齿。宋·周守中《养生类纂》有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15],说明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1953年在发掘辽宁大营子村驸马卫国王墓葬时,从随葬品中发现了两把象牙制的牙刷柄,牙刷头部呈扁平长方形,有8个植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每两孔间的距离相等,虽因年代久远,牙刷头部所植毛束已消失,但仍可看出植毛的痕迹。牙刷柄呈细圆柱状,整个牙刷的制法、形状与现代的标准牙刷很相似,这是继用手指揩齿及用杨柳枝头咬软擦齿以后的洁齿用具的一大进步。约500年后欧洲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牙膏的发明 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就已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最早使用的漱口剂有盐、酒、醋、茶及温水等。如春秋时期《礼记》上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五代时期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以后又逐渐发展到采用香药去秽,就是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蒲公英、藿香、佩兰等,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还有治疗口腔疾病的作用。宋·《太平圣惠方》[16]则开创了药物牙膏的先例,其载用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

【参考文献】

1 唐·王 焘. 中医古籍经典·外台秘要集要[M].辽宁:辽宁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7:156.

2 清·张 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6:98.

3 肖家翔.中医眼科手术疗法的源流及发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 报,1995,17(4):4~7.

4 明·傅仁宇.审视瑶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

5 张家礼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金匮 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87.

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933.

7 唐·苏 敬辑.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107.

8 宋·太医院编.圣济总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59.

9 金·张子和.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5:39.

10 耿鉴庭.蒸熏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3(1):94~96.

11 胡国庆.口腔病中医治疗术渊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 (3): 43~45.

12 干祖望.中医学概论·喉科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61.

13 薛已原.喉症全科紫珍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1.

14 聂崇侯.中国眼镜史考[J].中华眼科杂志,1958,(3):2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