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的基本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的基本特点

篇1

【关键词】中医药英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医学的价值和优势已为外国及国际医学界所共享,并逐渐得到承认。目前,一个研究和应用中医药的世界性热潮正在兴起。面对中医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正在大学学习而将于21世纪工作的中医药大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应具备与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然而,仅仅学习公共英语是不够的,因为在中医学中使用的英语明显不同于在西医医学中使用的英语,前者应用了许多自己特有的术语及其英语表达方式。因而大多数中医院校毕业生乃至研究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也不能顺利的阅读、写作、翻译中医药论文。因此,开设中医药的专业英语课程尤为迫切,势在必行。

中医药英语课是中医学和英语相互结合的一门专业、公共结合课程,它向学生提供和传授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固有的常用专业名词、词组、句型的正确英语表达形式,中医临床各科英语会话常用术语和句型,以及中医应用文英语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说、读、听、写、译五方面从事中医药对外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程既是中医各专业大学生学完大学公共英语课之后的后续课程,又是培养学生把已学的中医知识、理论、技能用英语表述出来的应用课程,对学生的中医学和英语两种素质都有巩固及深化作用。目前,各中医院校已相继开设了中医药英语教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选用教材的陈旧落后、缺乏系统性,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本课程的发展。为此,特介绍本校中医药英语课程选用教材的特点,以供同仁们参考借鉴。

1 选材的实用化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由成肇智教授主编的《中医药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人卫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本教材是由湖北、南京、广西、辽宁和成都等五所中医药院校着手在完善湖北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药专业英语》的基础上,专为中医药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协力合编的一本教科书,旨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培养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因此本教材紧扣教学目标而选用三部分材料,即中医基本理论,中医临床会话和中医应用文写作。

其中,中医基本理论介绍中医学的概念、基本学术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四诊,辨证,防治法则。

中医临床会话介绍中医内科门诊感冒、咳嗽、胃痛、头晕、失眠、淋证、水肿、痹病等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中医儿科门诊肺炎喘嗽和泄泻患儿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中医妇科门诊痛经和崩漏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针灸门诊中风和面瘫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中医骨伤科门诊胫腓骨双骨折和腰扭伤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

中医药应用文写作介绍中成药说明书、中医药广告、中医住院和门诊病案的基本格式和重点内容的英语表达形式;中医理论性、临床性和实验性三类论文的英语摘要的书写方法。

通过掌握此三部分内容,就基本能满足学生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国际交流活动的需要,选材的实用化也是本教材深受学生及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2 内容的中医化

本门课程不同于公共英语课,而学生大都通过了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已具备较强的英语基础,因此本教材是着重介绍中医常用术语、词组、句型及学术观点的英语表达方式,并通过上述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反复练习,集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说、读、听、写、译的语言能力。教学实践业已证明,使用本教材教学,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3 英译的规范化和创新性

篇2

【关键词】中医药法;特点;问题;对策

中医药法是伴随着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目前,已成功将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越南、泰国以及加拿大卑诗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呈现出乐观景象。由于各国卫生保健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状况及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因此中医药立法也有很大差异,但总体上看,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立法,都有相同之处。[1]

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中医药法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有别于其他部门立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我国,中医药法就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以调整中医药社会关系、保障人们的中医医疗权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与我国其他部门立法相比,我国中医药立法虽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较为迅速,目前,我国中医药法的内容已经涉及到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中药品种、中医药教育等许多领域,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医药法的特点及我国中医药立法现有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完善我国中医药法的途径和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医药法的特点

作为一个法律部门,中医药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一样,也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但由于它所调整的是中医药医疗及其发展而引发的各类社会关系,从而决定了其必然具有某些自己的特征。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与其他的部门立法相比,中医药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首先,就调整对象来看,中医药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医药社会关系,具体的就是指因中医药教育、认证、医疗、管理、规范、发展而形成的各类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是由许多种社会关系共同构成的,所以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关系。其次,调整对象的综合性,决定了中医药法所采纳的调整方法和手段也是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再次,从体系上来看,中医药法律体系是一个较为庞杂的法律体系,该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其他法律部门中的许多调整中医药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以及大量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等等,可见,中医药法律体系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二)伦理性

伦理道德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中医药法的调整对象是中医药社会关系,所以,其在对中医药临床医疗活动调节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伦理与道德问题。这就要求中医药法做到以下两点,即:它既要对某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规则做出评价,同时又要对某些新的伦理道德规则做出评价,以决定是否应予以认同和保护。这样一来,中医药法必须将某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纳入自身的调整体系,并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对那些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加以禁止。因此,中医药法具有浓厚的伦理性。

(三)科技性

中医药法的调整对象不仅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还包括人类与生物圈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中医药法就必须要建立在中医药科学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要遵从基本的中医药科学规律,如中医学理论中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两个特点,对人体的生理有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四部分,以及对疾病、防治的病因、发病、病机学说。[2]中药的基本理论还有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等。[3]这就是中医药法的立法基础。而中医药科学的技术性决定了中医药法必然也具有科技性的特点。表现在:首先,中医药法必须将中医药科学的某些成果作为自身的内容之一,如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中药等术语的解释就明显是中医药科学成果在中医药法中的反映和体现;其次,在中医药法律体系中,拥有大量的中医药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如我国的《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等。

(四)预见性

中医药法是以保护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目的的,而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中医药法必须正确预测中医药科学技术的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中医药科技活动作出恰当合理的引导和规制。一方面,中医药法要保障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中医药创新权,另一方面,它又要对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权予以必要的约束,对那些可能产生社会危害后果的行为加以严格规制。这就使得中医药法在立法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超前立法的原则从而在立法内容上具有极强的预见性。[4]

二.我国中医药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立法起步相对较晚,其内容涉及到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教育科研、药品监管、中医药标准等领域,虽然拥有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制定程序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等,然而,就总体来看,我国的中医药立法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

(一)立法步伐滞后,缺乏预见性

立法滞缓是我国各部门立法的一大通弊,在中医药立法领域,这一弊病更加明显和突出。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我国中医药方面的立法不论从数量还是从广度都比起其他部门法去之甚远,直到1982年才由卫生部制定并颁布了《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再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建国后相关的法规《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及〈执业中药师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却直到1995年初才姗姗而来。这充分暴露了我国中医药立法的滞后性。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5]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医药立法体系还远没有健全,甚至严格一点来说,这些立法还难以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其主要表现在:在我国中医药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部能够承担起“领头羊”作用的基本法,这就使得我国中医药法群龙无首,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内部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三)内容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中医药立法对中医药科技活动的规制基本上还只是采用行政法律规制一种形式。表现在具体法律制度上是我国尚未建立中医药科技活动的民商事制度和刑事制度;另一方面,某些有必要法律化的伦理道德原则或规则尚未被纳入我国中医药法之中。例如,知情同意原则等,都显然还没有明确成为我国中医药立法的规则,这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中医药立法内容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完善我国中医药立法的对策及建议

法律并不总是消极地承认现状,它还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秩序的一种勾画、设计和引导。为此,需要立法者在总结经验、认识现实的过程中,正确把握立法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做出科学的预测。[6]

(一)国外的中医药立法

1.中医药立法在美国

1971年以后中医针灸在美国出现的“针灸热”,使加州的中医针灸展现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景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适时出台了加利福尼亚州针灸条例和针灸执照法。后来加州在1980年通过了《中医行医规范法案》,该法案对中医的执业行为进行了规范,规定了中医师可以使用的行医方式。目前,在美国针灸是以州法律的形式被列为医疗手段,中医药总体上已逐渐为美国卫生行政部门所接受,并被批准为公众合法的医疗保健手段。[7]

2.中医药立法在澳大利亚

2000年5月3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了《ChineseMedicineBill》(中医注册法案),这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中医注册法案。该法律执行后,维多亚利州的中医行业已经逐渐洗脱江湖郎中的习气,改变了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中医生形象,中医师的执业行为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并且,有多家保险公司承保中医治疗保险,包括诊费和针灸费,治疗者可按比例由保险公司偿付在中医药方面就诊、吃药的费用。中医师有资格使用医生(doctor)的头衔,并被赋予处方权。中医同西医一样,具有了平等的法律地位。[8]

3.中医药立法在新加坡

新加坡传统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表了《传统中医药报告书》,对新加坡中医药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2000年国会通过了《中医师法案》,从而确立了中医药在新加坡的法律地位。现在针灸师注册工作已经完成,一些综合性现代医院已设针灸科,新加坡的中医药事业在今后十到二十年内将大幅度发展.[9]

(二)我国《中医药法》的立法构想

1.中医药法的名称

关于中医药法的名称,学术界提出了两种主要的选择方案,一种方案是制定传统医药法,其中包括行中医药、民族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等内容;另一种方案是制定中医药法,非中医药的部分不纳入立法范围。在科学上中医药学可以表述为:“以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医学体系。”[10]而西医生物医学的定义是:“以还原性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11]“中西医结合”不是相对独立、成熟的医学体系。它更不能与中医药学与民族医药学相提并列。而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其中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土家族医药、回回医药、朝鲜族医药等等。[12]它与中医药也不是同一范畴的事物。所以在界定我国的中医药法的范围上,只包括中医、中药两个方面,不应该包括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部分,即采用第二种方案。

2.中医药法的宗旨及基本原则

(1)我国中医药法的宗旨应该是:保护人体健康,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步伐,支撑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以往法律原则总是把人的本位置后,而中医药法则应该把保护人体健康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由于本法的性质决定的,更是由于现代法学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只有保护好了就医者的健康,中医药事业才能在全社会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才能更好的进行现代化和国际化。

(2)中医药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中医药法之中,指导中医药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医患纠纷的基本准则。笔者以为,我国中医药法的原则大致上有:继承与创新并重原则、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原则、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原则、多学科结合原则。具体来说,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两者并重,才能更好的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中医是中药应用的指针和开发的源泉,中药是中医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才能使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国际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之一,现代化是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所以要互相促进;中医药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多学科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多学科、跨领域的发展才能博采众长,有所突破。[13]

3.政府在扶持、发展中医药方面的职责

(1)加大投入

集成国家相关计划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形成项目联动机制。比如可以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医疗需求,统筹安排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完善城乡中医服务网络”。[14]

(2)政策扶持

制定若干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成果、信息管理和推广、共享机制;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条款中可以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及名老中医设立多种形式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相关诊疗服务”;“国家鼓励中医药开发、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依法到境外开展医疗及学术交流活动”。[15]

(3)组织协调

加强中医药发展战略和机制研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推动本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特色和优势条件,积极支持组建以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的区域科技协作共同体,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拓展国际合作方式与渠道,通过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4.医疗机构

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医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和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并按照《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5.从业人员以及执业规范

从业人员的规范包括考试和注册、执业规则、考核和培训等方面,我国目前的中医师准入基本上能够贯彻《执业医师法》考试和注册的要求。[16]执业规范应该包括诊疗、继续教育、保护患者、完成病历、紧急救治、知情同意、突发事件的灾害防治等方面。

6.中药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由于中药成份的复杂多样性,因此,应该在中药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上弥补质量控制的不足,充分体现“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基本原则。可规定,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一般不需要进行临床研究。需要进行临床研究的,化学药品可仅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需要用工艺和标准控制药品质量的中成药和生物制品,应当进行临床试验。对一些可能导致品种质量差异的注册申请,应该规定进行临床研究从而保证申请注册的品种上市后的安全和有效。于中药的特殊的用药历史,以及其活性成份的复杂性,有时仅改变一些工艺条件又不足以改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故需规定,改变剂型或生产工艺时,如果生产工艺无质的改变,可减免药理、毒理和临床的申报资料。

7.教育与科研创新制度

按照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情况,其教育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大学教育模式、继续教育模式、传统师传模式。前两种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而后一种有的专家认为已经过时或者不可信,实际上,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这不仅体现在中医药教育投入资金的流向上,更反映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我国中医药人才分布不均,水平层次不一,在农村很多地方主要是传统师传模式,即“乡村中医师”、“民间中医师”,所以政府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这些方面下大工夫,例如立法中可以将“地方政府通过对乡村中医师、民间中医师进行培训,承认其执业资格,保护其执业行为,并创建相应的执业环境。”

关于科研创新制度,需要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如立法可以规定,“国家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通过重点研究室(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中医药基础数据库和国际化信息库的建设,促进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的建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8.保障制度

国家可以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在地方政府要严格把关,防止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立法可以规定“国家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中医药事业经费挪作他用。”

9.奖励制度

我国中医药奖励制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奖励范围:学科领域新规律、新事实、新概念的研究成果;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实质和客观规律研究成果;中医证候、诊法、治疗、针灸、经络、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和原理研究成果;医史文献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标准、信息研究成果。(2)申请途径:其途径可以分为申报和推荐两种。申报是指由个人、集体申报。在推荐中应注意推荐人的范围,例如可以规定由以下单位和专家推荐:①、省级中医药学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②、中医药学会;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④、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委局及直属单位;⑤、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等学会。(3)评审:评审工作实行初审、终审的二审终审制。初审实行差额推荐,终审对初审推荐授予一等奖的项目进行答辨,并实行差额评定奖励项目。申报奖励的项目按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他人引用程度等四个条件进行综合评定。(4)公众监督与争议处理:公示制度,对公布的获奖项目如有发现其有作弊行为的,应该规定其应该追究的法律责任。(5)奖金:可以成立国家中医药奖励基金会,采用基金的方式专门管理和发放中医药奖励资金。

10.法律责任

本法的法律责任对象的主要包括: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教育机构、非法行医的个人。可以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行业自治体系的建立——中医药行业协会的引入

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具有相同高等教育经历、高超专业技能,执业道德要求较高的专业群体应当实行行业自治,因为行业自治能降低政府管制成本,加强群体自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而要达到上述目的行业协会必须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强制和唯一)和惩戒性,并能在这一基础上做好服务协调、自律和发展工作。[17]

目前我国法律在中医药行业协会的定位问题上没有规定中医师强制加入职业组织的规定,这一点将加大社会的管理成本,也对保护外资医疗机构的中医师权益不利,尤其难以做到从道德上管理医师,因此《中医药法》首先在这一点上有所作为,应当明确中医师加入中医药行业协会的强制性,有了充分的法律基础,则中医药行业协会组织自律、协调、服务、发展的功能就会更好地体现。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医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也有待解决,运用行业自治组织,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成熟经验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文章来源:/zgrdw/common/zw.jsp?label=WXZLK&id=350965,《国外传统医药立法的特点分析》,中国人大网。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10—24页。

[3]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页。

[4]刘长秋,《浅论生命法的特点及我国生命立法的问题与对策》,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200020。

[5]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第98—100页。

[6]乔克裕:《法理学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7]文章来源:/zgrdw/common/zw.jsp?label=WXZLK&id=350965,《国外传统医药立法的特点分析》,中国人大网。

[8]文章来源:《中医药立法在澳大利亚》,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3月15日。

[9]靳士英:《中医中药在新加坡》,《现代医院杂志》,2002年6月第2卷第3期。

[10]李致重:《中医复兴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9页。

[11]李致重:《中医形上识》,香港奔马出版社,第190页。

[12]文章来源:/news/2005425154513.htm,《中国民族医药简介》,CMAM信息中心,

[13]《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14]文章来源:/zgrdw/common/zw.jsp?label=WXZLK&id=350965,《国外传统医药立法的特点分析》,中国人大网。

[15]文章来源:同上

篇3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三点不足

1.1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中医药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安排通常已占去50%左右,留给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时间甚至只有24~26学时。要在这短时间内介绍清楚中药学(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和方剂学(介绍常用方98首)的最基本内容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通过实例讲授有关研究方法和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1.2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关调查表明,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由此面临日益严重的困难,日益严重的困难对自信心的打击,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兴趣,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便是知识结构残缺,视野狭窄,创造力低下等等。可见,不解决兴趣问题,素质教育则无异于画饼充饥。导致兴趣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法在过渡环节上出现障碍,这是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衰落”的现实在心理上的投射。勿庸讳言,步履蹒跚的中医药学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兴趣的缺乏无疑也来自这一反差在学生心理上的投射。第三,封闭而又细腻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做法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兴趣”则让受教育者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见,这一教学风格与“兴趣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3中医药学概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投入不足如中药学需要大量的中药样品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某种中药所有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软件应加紧开发,硬件也应适当配备。

2我们对提高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质量的四点做法

2.1提高对中医药学概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必要的教学时数由于现代中药符合世界发展,现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已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该产业发展,以回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传统药物(天然药物)对我国提出的挑战。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西药的研发难度将更大,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研究必将成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概论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省是中药的资源大省,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古往今来,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物宝库”的美誉,而且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云南比较具有优势。民族医药是云南的一朵奇葩。1998年,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09家,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企业数为36家,而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大大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

中医药学概论是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学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肩负着为中药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直接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时。没有足够的学时,不可能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前沿研究内容。

我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中医药学概论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时教学时数增加为64学时,并且增加了后续分化课程——中成药学。

2.2课程体系内容的调整如中药学与方剂学是较为成熟的中医基础学科,彼此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进行授课,既过多占用学时,又显啰嗦重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此,我们根据中药、方剂讲解的基本结构(如都讲功效与应用)相似、分类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都有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把同一类药、剂归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在每个章节讲完药物后,跟着讲本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讲完辛凉解表药后再讲银翘散等方剂),然后演示自制课件——《生药学》中的中成药照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早了解医药市场情况,打破了两门课程间的界限,使之系统条理化。这种调整减少了篇幅,精练了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3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从事一般药物制剂、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执业药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例如,中药学部分很多内容(如药物的来源、产地、采制等)将要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系统学习[6],中药学中可不讲或少讲,中药的理论、功效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而重点讲授。因而课程内容及课时均可相应减少。

2.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沿海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中医药学概论大量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出直观性、生动性和应用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明显提高了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注意广泛收集适于中医药的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其结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改革是时代前进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更势在必行。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第三条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 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 国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

国家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支持组织和个人捐赠、资助中医药事业。

第七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

第八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水平。

第九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第十条 对在中医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二条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第十四条 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遵守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

举办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中医诊所应当将本诊所的诊疗范围、中医医师的姓名及其执业范围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不得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第十五条 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第十六条 中医医疗机构配备医务人员应当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提供中医药服务;经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医疗活动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当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

第十七条 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并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查批准,不得。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应当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相符合,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督检查,并将下列事项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一)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是否超出规定的范围开展医疗活动;

(二)开展中医药服务是否符合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

(三)中医医疗广告行为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

中医药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前款所称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并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做好中药材质量监测有关工作。

采集、贮存中药材以及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规定。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药品生产企业购进中药材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中药材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和购销记录制度,并标明中药材产地。

第二十五条 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依法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第二十六条 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第二十七条 国家保护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技术和工艺,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炮制中药饮片,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研究。

第二十八条 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医疗机构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对其炮制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负责,保证药品安全。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第二十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中药新药的研制和生产。

国家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持传统剂型中成药的生产,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

第三十条 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前款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根据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

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对其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负责;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对所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应当依法取得制剂批准文号。但是,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不需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备案的中药制剂品种配制、使用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 中医药人才培养

第三十三条 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第三十四条 国家完善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支持专门实施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

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

第三十五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十六条 国家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城乡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国家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所在机构应当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第五章 中医药科学研究

第三十八条 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十九条 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

第四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第四十一条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以及其他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的科学研究。

第六章 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四十二条 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传承活动。

第四十三条 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第四十四条 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鼓励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

第四十六条 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药物政策等医药卫生政策,应当有中医药主管部门参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支持提供和利用中医药服务。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第五十条 国家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中医药特点对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

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制定或者修订,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

国家推动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

第五十一条 开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中医药有关的评审、评估、鉴定活动,应当成立中医药评审、评估、鉴定的专门组织,或者有中医药专家参加。

第五十二条 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未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医疗机构聘用上述不得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或者由原备案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经考核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师超出注册的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证书。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由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违反本法规定,中医医疗广告有前款规定以外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中医药的管理,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军队的中医药管理,由军队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军队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十一条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篇5

该文围绕“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现状”,以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为主题,从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角度设计调查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毕业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开展调研工作。

1总体情况

排除应用软件使用的情况,94.6%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毕业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学生毕业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的基本科研思路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解析形成结论。总体而言,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应用水平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和论文的整体质量,“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不强,相应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亟待提高。

2具体分析

首先,在数据管理方面。“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知识短缺,“数据库基本概念与设计原理”不清,“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SAccess)应用率高。部分学生错误地运用数据库基本概念,将SPSS数据文件(或Excel文件)误称为数据库,或将单一的关系表称为数据库系统。从学生科研数据资源建设角度,高质量、可持久的资源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为学科未来科研工作服务,无益于提高科研数据再利用价值以及毕业课题进一步研究价值。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借助软件工具(如SPSS软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居多(如频数分布、t检验、卡方检验等),缺少系统、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如利用多维度、多层次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数据处理结果,尚无一例。第三,在数据挖掘方面。学生缺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未知的规律与知识”的科研意识,即欠缺“数据深度利用”意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过于“单一化”(如仅限聚类分析),“结合数据量特点,恰当地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力不足。数据挖掘基本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严重欠缺,存在“仅知技术、不明原理”,“仅见结果、不懂解析”等不良现象。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从众”现象,即受到上届(或同届)学生的影响,跟从大众的科研思路和行为。例如研究目标与方法雷同、研究题目类似,导致批判与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上述情况反映出学生在与自身科研领域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以“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医药现代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应为:通过与专业领域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型人才。上述培养目标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其他改革内容的基准。

2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8],形成地位明确、特色突出、内容实用的课程,完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培养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在课程地位方面。中医药院校必须积极加大该类课程的重视度,确立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将其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这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其次,在课程名称方面。该类课程名称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培养目标。如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ormationanalysisanddatamining)。由此可知,该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医药信息意识与素养,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存储、积累、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拓宽学生的未来科研思路。第三,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数据管理、分析与挖掘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医药应用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基本实践技能,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和再利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教材建设

目前,面向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类教材甚少。现有教材存在内容系统性较差、基本知识点短缺、实践案例特色不明显等缺陷,难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在未来教材建设过程中,此类教材编写应树立“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紧密围绕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具备内容精炼、实用性强、难度适宜、案例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不仅要适合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也要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4教学改革

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依然延续本科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培养”,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注重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开展“个体与团队融合、学习与研究并存”教学,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精神。挑战性研究课题应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教学设计应注重质疑性教学环节。如以问题和案例为引导,结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剖析问题的实质和案例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其结果,并利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提炼研究缺陷,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9]。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积极注重丰富、系统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科研数据积累及运用,建设开放式、软硬件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信息实验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篇6

[关键词] 信息学;中医药;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22-0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是在长期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一种医学体系,与西方医学和其他传统医学比较,独具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以其自成一体的系统生命科学理论、诊疗体系及防治手段和方法为特点。中医药几千年来积累了浩瀚的古典医籍文献信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古籍超过1万种,但由于历史的发展,近代中医药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导致中医药学发展缓慢。人们开始摆脱学术上的门户之见,与时俱进,注意对信息的获取利用,改变了传统中医药缺乏严格的中医药信息工作这一状况。现代中医药学以其新的发展面貌,正在改变其传统的信息观。

1 信息意识的变化

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图书情报信息一体化的雏形,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后我国很多图书馆与情报研究相继归并到图书馆统一管理。中医图书馆在情报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得到内涵的扩大和外延的扩展。在重视古老医籍的同时,开始对中医药期刊、会议资料、专利文献、学术论文的重视和利用,改变了传统的古老、信息量小、速度慢的状况。现代中医药工作者增强了信息意识,注意中医药文献的存储、传送、分析、整理、提供和利用。图书信息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2 馆藏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的中医古籍超过10 000种,各种不同的版本超过37 000种;解放后出版的中医药书籍超过10 000种,中医药专业期刊超过100种,与之相关的生物医学期刊超过800种,刊载的中医药文献超过50万篇。中医药信息的发展引起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的关注:①现代图书情报最大的变化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在变化,传统图书馆强调采访的质量,即以图书馆的实际收藏为评价对象;而现代图书馆则以检索质量取代馆藏质量,以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文献信息的提供率和拥有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率作为衡量一馆优劣的标准。②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其追求的宗旨。在当代,中医既要重视对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开发,继承和弘扬中医的精髓,在信息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还要将文献以坐等的“物的传递”老模式转变为新、快、多样化的知识援助和知识提供。

3 中国中医药信息网的开发

中国中医药信息网是目前中国最大、建立最早的中医药专业网站,该网站应用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采用了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该网是1999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与香港TCM-ON-LINEHOLDINGSLIMITED合资,共同建设和经营的。在获得国家连续投资和自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外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药检索中心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计算机查询、检索服务体系,具有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优势,并已建设起一批行业的基础数据库,具备了大的信息储存量。网络上可供检索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大体有以下几类:①网上图书馆目录,即联机公用检索目录(OPAC)。传统的图书馆只提供在本馆内查阅,国际互联网可以在馆际之间通过终端查找目录。②查找各种传统医学相关的数据库。如中国中医药期刊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国家药品监督局科技信息研究所研制)、中国中医药报刊文献数据库、中国中成药产品数据库(含获得国家批准的中成药产品基本数据产品)、中国中成药生产厂家数据库(含国内1 000余家生产中成药厂家的基本数据记录)、国外传统医药数据库(含1 000余个国外传统医药机构的基本数据记录)等。这些数据库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标引规范、检索途径较多,不但可以用传统的主题途径和著者途径检索,也可用自由词、基因代号、专刊号、出版年代等标识进行检索。检索可信度、检索率和查准率高。③正在着手开发的“中医古籍数字化工程”。其中的“中医药古代文献知识库系统”研究开发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将存世的8 000余种中医药古代文献引进、收集、整理。④各种出版商、医药产品生产厂家或经销机构的网页。这些网页提供和推荐具有丰富内容、更新周期短、查阅方便的中医药信息。⑤其他综合网站也设有专题英文或中文传统医药保健数据库。如雅虎(http://省略)、搜狐(http://省略)等。

在查找时尽量选用规范的词汇检索,网上的检索系统或网页的信息多允许用关键词查找,为避免误检,应尽量采用可表达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作为检索分别查找。

中医药现代信息网络的建成与发展,为中医药与时俱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摆脱了自我封闭的局面。当前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中医药信息的利用率,为此要在各省、市、县建立行业教育的网络中心,在中医药单位培养会使用中医药网络的人才。要培养大量中医药预防、医疗、科研生产和经销人才,掌握检索和运用网络的技能,作为其必备基本技能。在研究申报课题的查新、评价课题的、临床诊治疾病的咨询查新查难、中医药学术评价、中药的生产经销等范畴发挥其重大作用,以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以促进自身发展和加速中医药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琳琳.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现状分析(Ⅱ)[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9(10):86-87.

[2]龚怡萱.5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十大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00,(1):58-62

篇7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2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124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年,成功创建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到2015年,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立与“健康”建设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方便有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市中上水平。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任务

(一)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1.科学规划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县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布局中医医疗资源,科学确定功能定位,构建“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室和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2.加快县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在县中医院整体搬迁的基础上,加快县中医院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真正发挥县中医院在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年,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成为全县集教学、科研、医疗、保健等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中心;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3.加快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建设。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和中药库房,配备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到2015年,县人民医院建成30张病床以上的中医病房,力争建成市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到规范化标准;所有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1.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实施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加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着力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到2015年,县中医院建成1个市级重点专科(专病)或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个特色专科(专病);县人民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

2.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防治重大疾病以及多发传染病。县中医院年建立“治未病”中心;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开发中医药保健产品,开展药浴、药膳、保健按摩等传统养生保健服务项目。

3.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促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以县中医院推广基地为基础,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的指导,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至少掌握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掌握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1.加快中医药教育机构建设。根据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以县卫生培训中心和县中医院为中医药教育培训基地,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强化中医药经典和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基本实践技能培养。

2.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实施县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和引进项目、县级“师带徒”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理论学术功底深厚、临床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培养10名在全县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3至8名。定期开展“名中医”评选工作,扩大中医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医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开展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执业中药师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在职中医药人员;建立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制度,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生和中医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稳定和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四)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县中医院科研基地建设,推进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县中医院科研基地建设,填补全县中医药科研的空白。组织开展2至3个重大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力争在临床疗效方面有重大突破;支持开展中医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发;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2.做好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传承。组织开展全县近代名中医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研究和医案整理工作。县中医院设立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积极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独特技术。

3.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利用。鼓励将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中药制剂,支持医疗机构委托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加工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中药制剂在全县医疗机构中调剂使用。

(五)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1.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开展全县中药资源普查,加快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大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品种保护力度,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和繁育基地进行重点保护和研究,促进中药资源恢复与增长。

2.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实施“中药种植万元增收科技示范工程”,助推农户万元增收。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农户”、“订单药业”、“股田制”、“县校合作”等模式,建立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提升全县中药材种植水平和中药材质量。重点支持黄连、紫菀、前胡、茯苓、丹皮、金银花等特色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到2015年,力争建成优质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40万亩、实现中药产值4亿元;建立2个通过GAP认证的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

3.培育壮大中药产业。制定《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加快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壮大中药村生产基地,努力形成现代化中药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中药产业链。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优势明显、能带动全县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中型中药集团。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打造知名中药品牌。

4.构建新型中药流通体系。以黄水黄连交易市场为中心,以“避暑消夏节”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加强中药流通体系建设。鼓励中药企业相互参股、控股或联合,推进中药流通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构建规范、高效和安全的中药物流体系,力争将我县建成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现代中药物流配送中心。

(六)弘扬中医药文化

1.保护中医药文化资源。积极搜集整理我县中医药文化资源,县中医院成立中医药文化及民间医药陈列室,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2.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深入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科普宣传活动;借助“避暑消夏节”等大型节会,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与特色优势,丰富我县旅游产业内涵,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3.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充分发挥我县中医药传统优势和中药资源、产业优势,以文化促经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拓展黄连等道地药材的出口贸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工作的认识,切实优化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要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科学编制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中医药投入倾斜政策。县财政局要按照每人每年0.5元以上的标准,设立中医药专项发展资金,并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要落实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的补助政策,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县物价部门要积极研究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价格政策,在制定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时,要结合全县医疗保障水平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县发改委要将县中医院二期扩建工程及基层中医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配合县卫生局做好中医药高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县科技部门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科技的发展。

(三)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要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要鼓励患者就诊中医,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诊中医的住院治疗和门诊慢病治疗起付标准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

篇8

 

关键词:中医药 社区 社区医疗 中医药教育

 

1中医药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中医药的优势符合社区医疗服务工作的要求,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大有可为。首先,中医药历史悠久,几千年来深人人心,尤其是中老年人,对中医药的接受性强、信任度高,在社区具有广泛的人群需求。其次,“天人合一”和“未病先防,有病防病,病后调理”的理念对社区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非常适宜。再次,针灸、推拿等中医诊疗技术简便易行、疗效迅速,而且安全、副作用小,方法灵活多样,无需大型医疗设备,具有“简、便、廉”等特点,容易在社区推广使用。

2中医药进社区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进社区在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但最大的障碍是社区中医药全科医学人才的不足。社区缺乏中医全科医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普遍缺少经过系统中医药理论培训的医护人员,有些医护人员虽经过了全科医学中医理论培训,但现有的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岗位要求。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对中医药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3社区医疗与中医药教育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教育的根本目标,只有大力的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才能解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困难,提高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质量。

3. 1现阶段中医药教育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制约

3. 1. 1培养目标缺乏战略性,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了中医药人才进人社区医疗机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于21世纪的高等中医药人才”;中等中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基层的中医药人才”。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我国中医药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的多层次要求。

3. 1. 2缺乏临床实践,无法满足社区医疗的需要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验性医学。而现在的中医药教学中临床实践明显不足。表现在:①实习时间过少,而且大多数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课间实习很少,学生无法将学到的中医药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诊疗中去,更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②带教老师少,而实习生多,或带教老师难以胜任,加之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很难完成教学实习任务。所以临床实践经验特别差;③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学校提供的社会义诊机会少,接触患者的机会少。实践动手能力特别差。

3. 1. 3中医全科医学师资匾乏,教学基地不健全西医院校虽然也面临着师资匾乏问题,但因为有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系,实现转型的难度不大。而中医教育则一直没有此类学科,缺少相应的师资。此外,由于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时间很短,基础较差,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比较差。中医医院虽然已经加大了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力度,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未能够承担临床全科医学带教任务,中医药全科医学教育教学基地不健全。

3. 2通过中医药教育解决社区医疗卫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 2. 1中医药教育必须明确培养目标,进行学制改革培养面向社区的,留的住,用的上的,实用性中医药全科医学人才。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大胆进行学制改革,对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专业减少授课时间。授课应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学以致用,有一技之长。授课强调基本理论和知识创新,要求学贯中西,有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

篇9

可促进大学生注重和谐发展。中医学讲究平衡发展与和谐统一的观点,有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认识问题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学会用哲学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中医药文化引领大学生道德人文情怀。中医药作为一门“人学”,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唐代以来中医药“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的大医精诚文化昭示着勇担使命,执着敬业,仁者仁心的博爱奉献精神。2012年1月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提出实施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这一背景下,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的中医药文化应当成为开展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依托中医学理论体系所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蕴含的人文价值和文化特征,借助网络载体必将对当代大学生青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思想引领作用。

易班与中医药文化网络传播相结合的特点

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形式具有时效性、广泛性、非线性、互动性、灵活性等特点。易班网上互动社区与以实体性为特征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叠加效应可以体现在网络专业特色显著、网络服务学习、传播网络元素表征等方面产生新的形式。

1为易班网络注入了专业特色中医药文化历来同中医疗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药文化与易班结合最直接的成果是将中医药相关信息直接融入大学生的网络虚拟体,紧密同社会大众健康需求联系,使得中医药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项目或者社会上较为流行且具有一定疗效的知识成为大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网络关注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蕴含中医药文化精神的现代新媒体作品,如影视剧、网上博物馆等,越发受到推崇,成为中医药文化网络推广传播的一个亮点。

2有利于资源共享和专业知识交流易班网络脱胎于大学校园生活,因而作为一个网络虚拟群体,承载了实体班级日常网络学习的几乎全部功能,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部“记事本”。因而,其在服务大学生学习功能上具有公益性、非商业特点,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和校际间专业知识和课程学习的交流平台,产生一定的功能性和服务性价值。

3网络元素表征呈现多元化和信息化随着中医药文化多元化传播的深入,中医药文化在易班网络表征元素呈现出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总体特征,以西方文化为外在形式的网络语言的出现和中医药文化的融合在不断进行,但其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内敛性、大众性依旧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网络表征主体元素存在。

递进式开展中医药文化易班网络传播

中医药文化易班网络传播推广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宏观到微观多个层次,涵盖“软件”和“硬件”不同方面,需要兼顾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不同主体的能动性,分阶段循序渐进推进。

1打造中医药文化易班推广的保障机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首先强调树立中医药文化易班网络传播推广的正确理念。提出增强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群众基础,易班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应当与整个社会大背景紧密相连,易班所承载的中医药文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注学生的需求,面向学生,及时把最新成果传递给学生,消除认知误区,准确引导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其次,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再到教研室,逐级制订易班网络中医药文化内涵规划,打造易班推广的保障机制。中医药易班网络文化发展源于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应实现信息的联动机制,建立易班网络实体服务体系,探索面向不同层次实体开展中医药文化易班教育活动的形式和途径。为保障机制的良性运转,我们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中医药文化的教师网络传播队伍,加强中医药文化的网络氛围,打造通向社会、基层的渠道,以及校园生活服务的适宜方法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积极拓宽中医药文化易班教育活动,整合各种校园媒体资源,定期协调整合中医药宣传资源,加强对易班中医药文化发展项目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不同参与主体间竞争规则,不断提高易班中医药文化水平。

2加强易班网络中医药文化特色内涵易班网络的内涵决定其传播质量,因而加强易班网络内容中医药文化特色是实现中医药文化在易班多视野、多维度、多角度交流与融合的先决条件。

在易班建设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医药特色网络语言是中医药文化易班传播基本要素,也是中医文化易班特色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在传统中医标准语言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人物或者事件组织学生发烧友开发推广特定的中医基本网络用语,以特定符号、笔名、网上绰号、网名等各种新颖的组合方式进行中医语言创新来吸引青年大学生,赋予中医药文化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应当体现易班版块项目的多元文化融合。中医药易班网络文化建立在网络文化、青年文化、虚拟文化等亚文化类型基础上,因而需要通过易班以网络语言的方式促进中医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聚焦青年成为易班网络平台“流行”的源动力者。例如:在看似平常的养生网络文化中融入青年所关心和偏爱的元素,如人际沟通等,将青年人所关注的健康保健与处世哲学联系起来,并在易班网络中借助网络语言来构筑虚拟的语境,以青年所热衷的方式进行传播。同时,重视中医药文化易班网络应用的现代化和实用性特征,积极拓展功能平台,加快与3G和Wi-Fi网络的同步,并保持与基础应用程序的同步更新。

3不断推进易班中医药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易班中医药网络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通过丰富的网络虚拟活动和实体活动挖掘整合中医教育资源,打造通畅迅捷、平等交融的网上师生交流平台。

3.1构建易班发展平台,形成易班基本用户群围绕打造易班大学生校园网络第一平台的目标,着力发展易班基本用户群,上海中医药大学推出了“一份导航,一份简报,一个推广月”系列活动。“一份导航”是指易班建设初期,普及易班理念和技术制作并印刷的一套《易班使用手册》,分学生版和教师版,内容涵盖易班使用的基本技巧和常见问题;“一份简报”是指易班建设中期推出的一份名为“医在易班”的易班简报,以网罗易班建设大事小事、分享易班建设趣事轶事为办报理念;“一个推广月”是指学生工作部在设计全年的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月时,专设每年的四月份为“易班推广月”,意在集中力量、大力推进易班工作。同时,大力打造精品社团与易班网络社团,重点培植特色易班社团和品牌社团,逐步使易班客户群扩大并形成特色。

3.2紧密结合专业特色,整合中医学习资源借助易班的各项活动实现科学研究与易班发展的衔接。利用易班平台成为课题组成员间的交流方式。深入老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访谈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了解师生对易班服务科学研究传播交流的各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和调整,呈现易班的交互与人性化设计理念,让易班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同时,打造易班的课件资源与学习讨论平台,结合专业学习的活动更好地展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魅力,带动各学院以及各行政班同学上易班学习和发帖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易班阵地可互动、可便捷获取资料、可参与趣味投票、获取积分和奖励等各种充满文化魅力的网上特色活动。

如:我校推出了“扛着易班上天目”、“方剂课进易班”等活动,通过网络接龙的方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要积极整合实体课程与网络课程资源,积极推进各类讲座课程视频易班公开化,形成易班内的中医药文化学术氛围和科普积累,做到实体班级与虚拟班级、线上课堂与线下自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将中医教育和中医药思想贯穿课堂内外和世界各地。

3.3以易班为载体,实现中医药文化归属感的转变着力打造两支易班发展工作队伍,一支为通过网络遴选得出的人气选手———“中医易班形象大使”。由这些形象、口才俱佳的中医网络推手肩负起易班宣传推广的重任,从拉横幅、设摊点、做宣讲到进课堂、进教研室,让易班真正走进了校园、走近了师生;另一支为教师和学生易班骨干、实体班专职易班干部。在学工部易班发展中心推动下,各个专业教师则把自己研究领域的中医药文化成果传输进来,各行政班成立易班班委维护易班和发送资料,分享成果;学校还开展了易班LOGO设计评比、易班注册人数以及活跃度评比、师生易班博客评比等各种特色活动,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重,实现中医药文化归属感虚拟向心力到实体向心力的转变。学校还将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易班网络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结合机制,增强凝聚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如:以易班为载体开展“中医文化节”,整合我校各类学生活动,推进易班线上与线下传播方式;打造如“中医周热点”、“中医精品贴”、“中医名师空间”等板块作为品牌单元,结合易班社区,开展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线上线下活动,满足学生需求;创办上海中医药大学各系科的“教师之家”栏目,鼓励各学院教研室专任教师进驻易班社区,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与答疑,形成师生互动机制等。

4加强中医药文化易班网络建设的愿景

中医药文化易班网上融合与推广的最终目标是弘扬国医国粹,推广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在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为其他院校提供中医药相关学科乃至传统文化的专业信息和多方面服务。通过易班的有机融合,既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知识的学习,又可以达到涵养大学生心灵,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目标。我们目前只是开展了一些初期的建设性工作,为使中医药文化在易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今后还当不断充实和丰富易班的建设。例如:

①开设中医知识网络兴趣班。将大学生较感兴趣和喜闻乐见的中医药实用知识和热点话题定期整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美容、康复、营养、保健、养生类文章,滚动播放中医药视频,如介绍中医知识和中药用法,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名医在线咨询,增进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

②建立易班中医名医名师库。整合我校的教学资源与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网络共享,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易班上的推广和宣传。充分响应国家大力扶持网络资源的优势,开辟中医名师讲座,构建与名师交流的便捷通道,学习名医名师的为人、为学、为医之道。

③大力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充分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术队、民乐队、中医药科学商店服务队、中医药志愿者服务队、中医药慈善爱心义工队等的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为易班社区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如在易班网上发起号召开展中医药文化社区宣传活动,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进街道和社区义务服务等。

篇10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