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1

1.学习环境变迁无法适应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各种适应性心理问题。他们一时无法适应大学自主性强的学习特点,对自己缺乏约束,因而感到茫然无措,心理压力很大,失落和焦虑情绪油然而生;抑或感觉眼前大学与以前向往的理想化大学存在差距,造成心理落差,不免产生失落或盲目自信的极端心理。

2.不善交际导致自闭倾向

研究发现,因不善交际、缺乏与人有效沟通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学生多独生子女,一般个占主导地位本不善于与人沟通,再加上初级教育片面追求成绩而追求的封闭半封闭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更不懂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以至于部分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不及时矫治容易酿成极端行为。

3.自卑与攀比

自卑是一种消极自我认识,自卑的同学往往没有自信,总以自己的不足来对比别人的长处,导致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绪。自卑情绪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学生,在虚荣心驱使下,与人盲目攀比,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有的为了赚钱耽误学业,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沉迷网络

部分大学生因为交际困难而又渴望与人交际,于是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慰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不分昼夜泡在网上,也逐渐和现实生活产生隔阂。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定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问题,严重影响着心理健康。

5.个人感情和性问题

大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得到异性的友情和爱情。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性知识缺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由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逐年上升。

6.就业焦虑症

随着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大四学生面对就业难的问题,经常因对前途的担忧和茫然而焦躁不安。部分大学生竞争精神不足,承受能力差,加上社会上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公平竞争,让他们产生心里不平衡。许多学生对自己期望值很高,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不愿意从小事做起,无法完成知识和经验积淀,毕业前漫无目的只能抓瞎。

以上是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个诱因。大学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渊源,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学院应努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技巧,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家讲座,面向不同层次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阶段进行指导和教育,以期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

2.完善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基层学院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心理健康测验和调查,掌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常见心理问题,分层次开展心理辅导,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于襁褓之中。

3.培养科学的恋爱观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业和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情侣间与团结其他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其次,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反对,严厉批判性自由、性解放等极端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两性观念。

4.开展实践,砥砺意志

我们要积极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砥砺意志,磨炼身心,树立正确对待挫折,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锻炼学生在面临苦难时积极向上,沉着应对摆脱困境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到只有摆正心态,用科学的方法调节焦躁的情绪,遇事冷静,豁达大度,才能完善自己德才兼备,增强对挫折的应对和承受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建立心理测试档案、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祖国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健康 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等等,因而,大学阶段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人际交往中已成为障碍,现今大学生由于性格比较敏感,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问题中不能正确的处理,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导致自卑感;自信心不足,感觉学历低,对未来不抱希望;辅导员工作方式的差异,使有的学生产生逆反抵触情绪;学校的活动场地太少,很多学生感觉没有去处,时间无法消磨;对出现的情感困惑不知所措;在现实中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关系紧张;生活条件差(特别是伙食质量、宿舍的管理等);面临就业的压力,感觉前途渺茫等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直接的工作,对解决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新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减少无不得益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或选修课,是保证其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最好办法。根据大学生中出现的突出心理问题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还应设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指导。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通过开展不同内容的讲座,有助于先是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如针对新生可开设《怎样和同学处理好关系》、《如何学会学习》等讲座。针对某些高职院校女同学较多的特点,可开设《珍爱女性健康明天》、《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人》,等系列讲座。

(三)、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成功与收获带来的激情与喜悦,也有生活的磕磕碰碰导致的挑战与压力。当你身心疲惫、失落、孤独而无人倾诉时;当你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力选择时,心理咨询陪你健康成长,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和 24 小时心理帮助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这种方式容易被学生们认可和接受。

(四)、利用广播、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要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进而丰富其内心世界。首先,可以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电影赏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发放宣传单、广播等;再次,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学、职业生涯规划;最后,组织心里社团,吸收广泛的心理爱好者参与,使得心理健康知识得到阻碍学生中传播和普及。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专业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发挥社团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作用,指导学生心理协会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游戏、心理调查、心理影片展播等活动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了宣传的力度,丰富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同时有利于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交流可进一步克服教师和学生在年龄和经验等方面差异带来的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建设专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一边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重视心理康教育学术研究,培养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展院校间或区域性的案例分析及学术交流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逐步建立一只适应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师资配备合理的、自己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交流经验,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提供保障。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建立心理咨询互补体系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出现问题的学生比例也会增加,仅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应该建立由学院――院系部(书记、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构成的四级预警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全面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同学中建立心理咨询互助体系,通过心理健康协会,网络咨询,朋辈咨询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助人自助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预防

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学院还应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成立危机干预小组,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加强对失恋学生、特困生、毕业生和心理异常学生重点人群的情感关怀好心理疏导。定期组织行为医学专家或心理医生对全体学生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建立异常情况报告和应急处理快速通道。

(四)建设心理教育健康网站,为学生构筑心理咨询与交流的平台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

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从全新的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力量,继而达到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学生承担着的巨大的就业、心理以及精神压力,如不及时排解将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由于自身的优势特点在治愈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促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1 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实施意义

积极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国家,属于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人类潜在的积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新的心理学思潮,上述心理学主要是以人性的美德与善端,或是潜在建设意识,运用相对积极的态度是剖析人的心理,激发潜在积极力量,或是优秀品质,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实现了新的突破,帮助人类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从而促使人类获得健康的人格。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全新的视角解读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发掘其潜在建设力量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有效应对挫折,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以及对策。积极心理学在应对大学生压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维护其心理健康系统,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是挫折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积极资源,灵活应对压力,甚至是消除压力,确保大学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2 积极心理学应对大学生压力的具体策略

2.1 培养乐观的人格

所谓积极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性格,乐观的心态,而乐观个性多半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指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人一旦具备乐观特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将因素归结为外因,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阻他们都能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乐观人格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可以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而且还能使他们在面挫折时有效应对,从某种程度而言,乐观属于有利的资源,让大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2.2 明确生活方向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是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这不仅体现在外在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内在上。积极心理学指引学生明确目标,自己掌控未来,对于未来的职业或是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并且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样他们在某一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实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受到幸福。大学心理教学中,必须开设相应的积极心理学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或是课下活动形式让学生制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即使在遇到困难或是阻碍时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积极战胜各种困难。

2.3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对积极心理学的应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属于一种资源,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上述资源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起到了辅助功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缓解压力,降低由此带来的伤害。社会支持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资源,这样可以使其应用更多的积极方式应对不良心理,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适应社会变化,适应由变化而产生的困扰,这是现阶段他们急需克服的问题。其他社会资源团体需要给予大学生相应的社会支持,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时刻保持积极的应对状态,心理教育课程应更注重学生理解社会支持的意义及使用的重要性。

3 应对策略培养模式

3.1 培养压力认知

基于积极学角度分析,需要对个体压力给予合理的解释,并能够从中获得积极体验,同时也是大学生缓解压力的主要策略。积极心理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备积极认知评估,这也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改变认知方式。从某种程度而言,认知评估属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是基于应激源合理解释,同时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属于压力的调节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通常都是以消极的心态去应对,这种认知习惯及暗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比如:他们经常会存在我不行、我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些因素长期累积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中,高校要重视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使其具备认知以及应对压力,这有利于形成积极体验,帮助大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3.2 增进积极经验

积极心理学生主要是增进学生积极的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不仅体现在回忆过去上,更体现幸福感受现在,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体验,这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官愉悦,其二是心理享受,在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中,积极情绪以及体验是非常关键。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来说,大学生自身具备相对离散积极情绪,比如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个人资源,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以积极的心态及策略面对,通过积极经验累积提高自我肯定体验。高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大学生积极情绪及因素的培养,比如创造性、胜任感、自我超越等等,除此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大学生能够增进更多的积极经验,形成内在动机。

3.3 锻炼问题处理模式

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存在巨大的精神、就业以及心理压力,而他们应对压力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统一,通常情况下是以积极心理调节为主,而消极自我防御出现较少,但是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或是困难时,也会采取消极应对模式,如逃避、抱怨、沉迷于幻想、极端行为等等。上述消极应对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以借助情境训练,亦或是其他形式加以调节克服,运用积极的压力应对,由此解决实际心理阻碍。当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时,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而当前面对交往压力时,可以运用沟通技巧的方式消除,降低压力强度;当学生存在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积极建设力量,让自己处于积极应对状态,形成积极的处理模式,继而促进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都能够以积极的应对策略解决。

4 结语

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构建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应对情绪,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面临困境或是压力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情绪,从而促使大学生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

[2]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1(04).

[3] 李义安,李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

[4] 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17).

篇4

一、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据研究分析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有自控力差、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躯体化、自卑、焦虑等,还有少部分学生患有抑郁症、恐惧症等神经障碍。除了上述心理特征外,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

1.不认同高职引发的悲观心理

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以及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加之,人们对高职院校了解的太少,不少家长和学生将选择高职视为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有家长和学生抱着“学习不好,不成器,上高职混几年,打发时光”的想法。这种由于认识上的偏见而导致的悲观心理,尤其在刚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中较为普遍。当前,还有一种“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抬头,部分人从金钱利益的角度去否定读书的价值,这些偏激的观念和思潮极容易导致高职大学生产生更加负面的消极心理。

2.不熟悉专业导致的迷惘心理

受年龄、阅历所限,大多高职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都很盲目。基于肤浅的认识或所谓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看似很慎重,可到校后真正了解专业后又觉得不是自己的理想,由此心里感到很迷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探索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一直受传统学科知识教育“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的影响,高职新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心理调适的周期。

3.目标不明确产生的惰性心理

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奋斗的目标。有的学生认为离毕业找工作的时间还早,可以“喘口气”“歇一歇”,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目标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特长是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宏观上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实施?正处年龄转型的高职大学生往往缺少理想和追求,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之自我约束力较差,由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惰性心理。

4.家庭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

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参见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较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由于从小家庭贫困而导致不少高职大学生有着较重的自卑心理,这是一个既需要经济资助更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

5.自控能力差引起的厌学心理

由于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只要老师稍放松管理和引导,就容易沉迷于玩游戏、玩手机、谈恋爱等各种玩乐中,甚至于酗酒、抽烟,打架斗殴,无心思学习。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反正我家里有钱,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有些学生的家长自己就是开公司搞企业的,因此认为毕业后在父母的企业安排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觉得读书无用而且辛苦,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6.盲目乐观造成的受挫心理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样样都行,在校时竞争干部却屡战屡败,不免“很受伤”。更大的打击,是不少学生在求职时,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招聘一场接一场,却连连吃闭门羹。由此一蹶不振,产生受挫心理,甚至感到前途无望,心灰意冷。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以上所分析的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多方压力的激增,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及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8年前就敏锐地认识到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体制到机制、从课程到活动、从方法到技术、从教育到疏导,构建了一套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的体系,并针对高职大学生各阶段心理问题的特点和表现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1.建立心理普查档案和跟踪档案

每年为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普查一般选用的是UPI问卷与“核心技能自评”。以2013级新生为例,参加此次普查的学生共3098人,施测率97.98%。有效问卷共3098份,有效率为100%。普查结果总体情况:

第一类:想轻生者(第25题做肯定回答者)。

学院通过这项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特征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约谈和开展团体辅导工作;对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结合测试结果进行个案辅导,提前进行危机干预,并建立起跟踪档案。

2.注重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针对大一新生入学初普遍存在的悲观、迷惘心理,心理康健教育与咨询中心及早介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系部、专业不同的需求,推出十几个主题的入学教育菜单(心理篇)供学生们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每年的军训期间分别组织书签、“阳光彩页”进宿舍、进军营,以及手语、话剧表演等慰问活动,将健康的心理知识、阳光的大学心情传递给每一位新入校的大学生,通过举办自信心训练和专业教育,尽快让新生增强对高职的认同以及对专业的熟悉和热爱。针对大二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厌学等问题,心理、思政、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方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之严格的日常管理, 有力地扭转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上出现的认识偏差,从而也有促于解决学风不优的问题。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从容应对求职中遇到的心理落差。此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专题辅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让每一名学子都感受到健康心理的阳光雨露。

3.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人才培养共性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重心从个体的障碍性咨询和危机干预逐步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上。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设,还开设有相关的团队合作能力训练、自信训练与情绪管理、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等选修课程,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在交互交流中认识到自身的心理、性格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进行调整。

4.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构建了“宿舍—班级—系—心理健康辅导员—院”五级心理预防预警工作体系。借助校园网资源,创造性地构建了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心雨桥,利用留言板、QQ、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特别注重对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引导,通过“自强之星”评选表彰、组织观看励志电影、高年级及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5.创造设施先进、师资充足的教学和咨询条件

教学工作场所面积达120多平米,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测量室、沙盘室以及宣泄室; 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相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心理测量软件,放松椅,沙盘等专业设备;购买了300多套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的书籍。专兼职50余人参加了全国全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10余人专兼职国家级咨询师常年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为心情不好的学生提供发泄室、聊天室等场所,有效舒展情绪。

6.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相互统一,在教育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课程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实施,努力用心理学中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理想与目标,消除同学们迷茫受挫的心理。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同时期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从业者们必须始终抱着高度的责任感,用爱心去融化学子心灵,用策略去应对心理的危机。

[参考文献]

[1] 张 荻.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

[2] 孙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篇5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环境;预防

近年来,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文化传递的信息处在不停的更迭当中,大量的不良教育因素夹杂在其中。[1]有些大学生由于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造成抗压性不强,频繁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育者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更多的关注。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缺乏连续性

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关心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父母应对大学生的成长进行连续教育,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价值层面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高校教师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虽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家长采用简单专制的传统教育方法导致子女形成沉默寡言、消极悲观、敏感多疑的不健康心理。

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负面问题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大学生的人数迅猛增长。物力、财力能够造就一个优美的大学校园,但要培养一个专家型教师,很难在几年的时间内做到,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缺乏有素养、专业能力过硬的心理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2]这样,高校扩招就会导致教育对象数量的上升,而教育对象素质下降的现象。

2.大学校园里的贫富层次不同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在一个学校,有的大学生因为家庭富裕经常追逐现代潮流生活,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要申请助学贷款,要靠四处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虽然贫困是暂时的,但这样的情况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初的家庭条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业、婚姻都有很大的影响,

3.学习环境的改变

从中学紧张的学习环境进入陌生的大学,迎来了轻松的课程和自由的氛围,这使大学生在很多方面要积极做出适当的改变,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难以确定;另一方面:缺乏对自我价值观的正确定位。在高考之前,很多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存在价值与理想的大学联系起来,但当自己的理想真正实现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环境的改变中难以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应实现其价值

由于各高校普遍实施心理健康课程,很多大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支点。教育者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不违背原则、道德底线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高校应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优化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

2.高校应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众多的高校中,虽然很多大学辅导员带领学生参加过类似大学生志愿者的课外活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人际交往淡漠、失恋、求职挫败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其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3.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以预防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咨询诊治而轻视防治引导的现象。[3]有些大学生会很快调节并适应新的生活,但有些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难主动适应。一旦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心理咨询便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在某些层面上往往有些滞后,一般都是学生已经出现了具体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者才给予学生指导与建议的。为了提升心理研究工作的成效,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要以预防为主,咨询为辅,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问题,早解决,早预防[4],减少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某个人和某个群体,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基于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在改善所有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在大学生承受挫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常鑫.浅谈影视作品中暗含的不良教育现象[J].学周刊,2015(12):19.

[2]朱爱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策论[J].江苏高教报:心理健康教育版,2007(3):95.

篇6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聚焦于教育环境,探究教与学心理现场与基本规律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现阶段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

基于心理发展周期来分析,高校大学新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处于过渡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热情激进、积极向上,敢于创新、挑战,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稳定,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科学引导。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有三点:第一,步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成人感增强;第二,渴望自我能力与人格被认可;第三,自我意识较强。

2.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对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第二,情感与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社会多元文化进入校园的速度超乎想象。在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心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课程,解决部分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开发其自身存在的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提高这类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构建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联动的沟通网络,解决大学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改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学习的成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兼顾,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和教师要从本质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大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应結合一定的案例分析,讲解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共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相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强化大学新生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展开。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高校应当强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辅助的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育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能像某些理论性强的课程那样单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推动自身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桂梅,杨红,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59-61.

[2]包春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8-110.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99-0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行为偏差(冲动伤人和自我伤害等)的个案不断增多,有关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失控常见于各类媒体。众多研究显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增多趋势,大学生群体当中有15~31%的人存在着程度不等心理健康问题[1,2]。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莘莘学子的心里承受着不同层面压力的冲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3]。研究者发现,当学生面临压力事件时,其个性、应对策略、社会支持等因素在“压力-健康”之间起着缓冲作用[4,5]。大学生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与角色定位,使他们承受着学业与运动竞赛双重压力。有人研究认为,高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普通大学生,也有人研究发现,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相对与普通大学生一样也存在一系列心理适应性问题[6]。基于目前对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较少涉及影响因素的现状,本文致力于探讨压力、应对方式等因素与运动员大学生和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本研究假设:1) 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2) 两种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人群相比有存在一定的差异;3) 两种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区别。

1研究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A组:某高校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的部分运动员98人(男67人,女31人),平均年龄(21.05±2.12)岁,平均专项训练年限为(10.22±3.42)a;B组:同一高校非运动员大学生(新闻专业)128人(男77人 女51人),平均年龄(20.80±1.08)岁。两组学生都来自1~3年级。

1.2研究方法采用心理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法,在2006年开学初对上述两组研究对象发放相应问卷进行测试。回收的有效问卷A组为98份、B组为128份。

1.3研究工具

1.3.1症状自评量表(SCL-90)[7]用以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是国内外研究者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心理量表,国内也建立了常模。此量表反映了诸多的心理健康内容。本文以总分及9个因子作为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

1.3.2大学生压力问卷用以评价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期间所承受到的压力状况。根据编制者报道,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问卷由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和消极生活事件三个因子组成,分别评价学生不同方面的压力情况。

1.3.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8]用以评价大学生的应对方式。问卷包含20个条目,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9]用以评价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获得的支持程度。问卷由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三个因子组成。问卷应用广泛,信效度较好。

1.3.5艾森克个性问卷(EPQ)[10]用以评价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该问卷已在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得到普遍认可。本文选取其中的“精神质(P)”、“内外向性(E)”及“情绪稳定性(N)”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水平如表1所示。两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与常摸结果比较,运动员大学生只在“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值;而新闻专业大学生则在“总分”、“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六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值。

表2 所示为两组大学生在校园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个性特征方面的比较结果。从表上可以看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压力”、“积极应对”两方面得分显著高于运动员大学生;运动员大学生则在“消极事件”、“主观支持”和“EPQ―P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闻专业大学生。其余诸测试指标两组大学生得分之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

2.2相关分析从表3显示的结果来看,运动员大学生SCL-90诸因子与“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 “消极应对”及“EPQ-N”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中度以上;部分因子与“消极事件”、“EPQ-P”呈现中等偏下程度的正相关;与其它测试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

从表4显示的结果来看,新闻专业大学生SCL-90诸因子与“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及“EPQ-N”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中度以上;部分因子与“消极事件”、“消极应对” 及“EPQ-P”呈现中等偏下程度正相关;与其它测试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与其它测试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

2.3逐步回归分析以SCL-90总分为应变量,以校园压力事件总分及三个因子分、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及三个因子、EPQ三个因子为自变量,分别以两组大学生为统计样本,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运动员大学生组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分别是“个人压力”、“EPQ-N”及“主观支持”;新闻专业大学生组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分别是“学习压力”、“EPQ-N”及“支持总分”。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群比较,无论运动员大学生还是新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在某些症状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值。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专业大学生不但在“强迫”等五个心理症状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常模值,说明在这几个方面比普通人群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症状,而且其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低于常模值,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运动员大学生似乎要好一些,只在“躯体化”等三种症状内容有明显表现,总体健康水平跟普通人群没有什么显著差异。根据以上分析,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似乎要优于非运动员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但是,比较研究结果却并不支持这个看法:两组大学生SCL-90总分及9个因子水平都相差无几,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校园压力是常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从压力总分和“个人压力”、“学业压力”、消极生活事件”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压力状况。两组学生都与“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呈现出中度以上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面临或感受到的压力越多越大,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消极生活事件”比起上述因素来,与心理症状的相关程度似乎稍低,甚至与有些因子相关水平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程度。比较两组大学生在压力问卷诸因子上的得分,可以看出,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总分”、“个人压力”、“学习压力”三个方面的得分要高于运动员大学生,在“消极事件”因子上的得分要低于运动员大学生。其中“个人压力”、“消极事件”两因子得分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似乎说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比运动员大学生感受到较多的个人压力和学业压力,而运动员大学生则要遭遇到更多的消极生活事件。运动员大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要参加专项技术训练,为大赛做准备,因此,有可能遭受诸如受伤、比赛失利等等负面事情,所以会感受到较多的消极生活事件。作为文科学生,可能对于来自校园内外的各种激烈竞争因素感受得更加深刻和细致,能够从更细微的角度诠释竞争态势,所以可能会比运动员大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个人压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人文理论课程的学习要比大学生运动员(一般为非人文学科专业学生)繁重得多,能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可能更为明显。众多研究表明,在个体面临压力时,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的社会支持和良好的个性特征都能够减轻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冲击。在本文研究中,两组大学生的心理症状评价指标(SCL-90)与消极应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相关不明显。说明大学生在面临困境时越采用消极的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水平越会下降,心理症状越会明显。在社会支持方面,相关研究表明,两组大学生心理症状水平与社会支持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运动员大学生则在“主观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闻专业大学生,说明,前者更容易感受到来自社会关系人群的关爱和支持。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两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总分及多个因子)都与个性特征中的“情绪稳定性”(N)和“精神质(P)” 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大学生精神质倾向愈明显、情绪愈倾向于不稳定或情绪状态不佳,其心理健康水平愈低。比较分析发现,运动员大学生则在 “EPQ-P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闻专业大学生,说明前者比后者在个性上更多地倾向于“精神质”。多元逐步回归是统计理论中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其意义在于它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对自变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之逐步回归研究发现,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差异。在诸多测试指标中,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压力”、“EPQ-N”及“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新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压力”、“EPQ-N”及“支持总分”(进入回归方程)。

4小结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表现出较多的心理症状;运动员大学生与新闻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2) 诸多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有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差异。3)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类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存在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翠红,谢正,代娟,等.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390-392.

[2] 余晓波,方艳霞.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725.

[3]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7:398-401.

[4] 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263-264.

[5] 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94-96.

[6] 孙永泰,乔友健.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 31-32.

[7] 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 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篇8

【关键词】 高职生 焦虑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类型,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据教育部公布消息,2009年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比重占到高等教育的49%,因而深入研究高职生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建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高职技术人才社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焦虑是个体在应激状态下最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影响高职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高职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高职生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为此,采用如下有较好信度、效度的测评工具:(1)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STAI)问卷的中文修订版[1],(2)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2],(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3],(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1],(5)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对石家庄四所高职专科院校763名的大学生进行了此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高职生焦虑状况

高职生焦虑平均分男女生分别为(41.62±7.84),(41.44±7.60)分,与普通人群常模[男性(39.71±8.89)分,女性(38.97±8.98)分]比较,高职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t=3.95,7.24,P

二、 高职生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

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职生状态焦虑与学习、生活、发展、家庭方面的压力存在正相关(p

三、应对焦虑策略

根据本调查研究结果,为预防、降低高职生焦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如下:

(一)降低压力源对学生的影响

本次心理压力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压力源由强到弱依次为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压力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一年级新生以学习压力最为明显,其次是生活和社交压力;二年级学生生活、发展、社交压力均最高,三年级各方面压力最小。心理影响前十位的压力源条目是:1、“操心日常开支”2、“升入大学”3、“自由支配时间增多” 4、“不喜欢所学专业”5、“没有考上理想大学”6、“学习方式发生改变”7、“生活环境发生变化”8、“每天须按时上课”9、“被人误解错怪”10、“准备期末考试”。由上可见高职生心理压力水平虽然比普通大学生低,但压力依然是存在的,并呈现了自身特点,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对引起学生焦虑的压力源要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根据高职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压力特点,着力加强高职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生涯规划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高职生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二)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健全人格最重要的品质,自信的人才能,调试自我,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更好地面对挑战。笔者统计了2006~2009年连续4年的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半数左右的学生感觉自己缺乏自信,因此要把学生自信心的激发和培养放在高职生素质教育的首位,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评价、接纳自己,形成积极自我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不断尝试、实践中增长能力,生发自信。

(三)多元思维习惯和积极心态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ABC理论,认为事件本身不会直接引起情绪,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本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点,也就是说,对高职生焦虑进行干预其关键在于培养多元思维习惯,改变学生对压力事件的消极认知。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习惯以消极思维看待问题,负性情绪就会多,而能客观面对问题,从多个视角分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体验的焦虑情绪就少。因此,对于正处于一生中人格发展最关键时期,又面临学业、发展、人际等诸多人生课题的大学生们,引导他们学会思考,以积极心态,正向思维模式应对压力,才是减轻焦虑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大学阶段正是建构自我认同和建立亲密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们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困扰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无论较高或较低压力情境下,社会支持良好比社会支持不良的大学生焦虑情绪较少[7]。这启示我们创设一种融合式大家庭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家庭、同学、老师和学校都成为可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无疑是缓解高职生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又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102页)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订版):122-133.

[2]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中国大学 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2005:6~13.

[3]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 音像出版社,2005:187~188.

[4] 翟德春,翟光宇,刘学年,等.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 与抑郁、焦虑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2):254.

[5] 刘霞,陶沙. 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 中的作用[J]. 心理学报.2005,37(5)637~649

[6] 李伟,陶沙. 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 持的作用[J]. 临床心理学. 2003,11(2):108~110.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O8030083)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

心理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落脚点是学会做人。如何引领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已成为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少年作为承载着家庭和社会高期望的特殊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因其身处社会大变革的变迁时期,加之其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发展的欲望强烈,其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往往高于其他人群。进入21世纪,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成人成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成人成才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途径,并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督促青少年成人成才提出来了明确要求。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一、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二、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五、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六、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七、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青少年作为时展的风向标,电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当前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渠道。网络、电话等媒介因其具有隐蔽性、自由参与性、便捷性,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相连,日益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点。通过开辟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热线等,给有心理援助需求但又不愿当面咨询的青少年一个平台,供其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通过心理BBS,由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发起讨论话题,与青少年在线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客观看待当前的种种社会现象,鼓励青少年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从而掌握青少年的真实心理需求,为现实中开展青少年工作提供参考,多方位收集信息,为青少年顺利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转贴于

八、建设学生心理社团,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互助。

新时期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方兴未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一直存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面不深、亲和力不够等问题。为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学生心理社团应运而生。学生心理社团一般有心理卫生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是经过精心选拔并予以培训合格的主要负责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的学生干部群体,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互助。心理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其与周围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十分了解,因此,心理上更加亲近、更容易理解和沟通,且其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经验也使得他们成为朋辈心理辅导的最佳载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亲和力不够、涉及面不细等不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学校如能真正把学生心理社团组织有效开展,必将极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速青少年成人成才。

九、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加速构建全员育人新局面。

学科教学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心理健康培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顺利开展可以保证在不给学校增加课时、人力的情况下,有效实现知识—心理教育的相互促进,加速青少年的成人成才。实践证明,学科教学渗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渗透。大力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进一步凝聚全体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提升青少年成人成才的质量和效率,构建新时期背景下,多学科、多角度育人成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陈良,张大均。近20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与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1)。

[3]王丽敏,王琪,王燕等。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

[4]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 (5)。

[5]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4.

[6]袁红梅,赵嶷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

篇10

关键词: 高校优秀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策略

高校优秀学生一般指高等院校中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的学生。过去,人们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发生在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差、个性孤僻内向等弱势学生身上,而近年来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在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表现出来[1]。在与这些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包括心理测验、日常观察、访谈、心理咨询等)中发现,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或者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疾患,其中女生比例更高。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其优秀的成绩或者表现所掩盖,未被教师发现,或被忽视,或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为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将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摆放到一个较高的层面进行认识,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1.追求完美的同时易关注消极面。

对于完美过于追求。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做事认真,全力以赴,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便惴惴不安,好奇心强,不容易满足,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2]。一位成绩一贯优秀的大四女生,仅仅因为一次考试没有复习好,就觉得考试要失败,从而全盘否定四年的努力而走上绝路。另一方面,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一些优秀学生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尽如人意。部分优秀学生比较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还拥有偏颇的认知模式,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不能与老师、家长和同学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容易形成强迫偏执的心理障碍,在对他人求全责备、严苛挑剔的同时,自己也不快乐。

容易关注自己的消极面。一些优秀学生在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上,往往容易关注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视而不见。有一个自卑心理严重的大学生,明明经过努力拿到了一等奖学金,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死用功、花时间比别人多得到的收获。在生活和学习中忽略积极因素,常常关注消极面,经常担心一些不愉快的事会发生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

2.过于在乎自己的形象和他人评价。

这些优秀学生苛求完美的特征使得他们总想给人留下好印象,因而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和对其的看法;过于关注消极面的特点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对自己的举止不满意,事后还要反复考虑有什么偏差,使自己很不轻松[3]。一些人不得不减少与别人的交往,显得不合群。一位学业出色的男生,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在交往中格外谨慎,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是不是不尽如人意、言谈是不是得当。

3.患得患失和优柔寡断造成的情绪敏感。

一些优秀学生在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对失败异常敏感。易发生心理波动,产生狭隘情绪,互相嫉妒,导致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他们很少主动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优秀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人优于自己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对于他人优于自己他们又感到愤怒,缺乏“双赢”的理念和心态,是一种混合的心理障碍。既想与同学交往,但又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既想尽情地放松自己,却又担心会影响学习,对人对己都容易产生敏感情绪。他们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持续的不良情绪转化成躯体症状,如头晕、失眠、胃肠道症状等。

二、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高校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许多方面,与个体身心发展情况,如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密切的联系,但主要可以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1.内在因素。

优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内在因素主要指自身的遗传素质:如男女性别、个体身心发展差异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影响因素。内在因素是造成大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重要因素。有些心理问题是在他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其成长经历的反映。许多优秀学生被培养成“考试工具”和“就业机器”的同时,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生活在矛盾冲突和焦虑之中,挫折承受力弱。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处于走向成熟与尚不够完全成熟时期,对人性尚缺乏深刻的认识,心理正处于多变的高峰期,情绪、情感体验非常强烈、丰富,往往对那些符合自己信念、理想和观点的事件和行为迅速产生热烈的、肯定的情绪反应,反之则会迅速产生否定的情绪反应,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别明显。

2.外在因素。

导致优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形成高校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一是父母在其小的时候注入的片面思想,如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学习认真,成绩好才是好学生等思想。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过分地追求成绩,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实践。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形成孤僻、固执、多疑的性格特征。二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对优秀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如贫困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这些特殊家庭易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自卑、自怜的心理压抑感。进入大学后,城乡巨大的差别又会导致一些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优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使优秀大学生形成敏感、多疑、孤独、忧郁等不健康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应试教育过于追求分数与升学率,不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成绩给学生排队。为了分数,学生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却忽略了兴趣爱好的培养、知识面的拓宽,忽略了心理健康,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进入大学后,优秀大学生由成绩优于普通学生,且表现好、觉悟高、自我管理能力强,因此老师对优秀学生的管理明显松于普通学生。另一方面即使优秀大学生有一些错误、缺点或过失,辅导员和老师也不会严厉地批评和处分他们,怕给他们思想上造成压力,从而影响学习成绩。这容易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凡是他们想达到的目标总是可以一帆风顺地实现。然而当他们真正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新竞争时,得不到第一或做事不顺利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自暴自弃,甚至失去做事做人的信心。

(3)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心理变化,导致部分优秀大学生出现性格反常、行为不当、动机异化、价值观扭曲等问题。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优秀大学生出现就业恐慌和对前途的担忧,产生焦虑、紧张、缺失自信、困惑茫然等心理状况。第二,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成为优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部诱因和强化剂。现实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与“完美导向”的观念,使得许多优秀大学生非常看重成功的结果,越是优秀的学生,给自己的定位就越高,但往往越有可能脱离实际,而这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造成他们不健康的心态。

三、应对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1.放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常会为自身存在的不完美及周围环境的不如意而苦恼,从而陷入误区甚至出现强迫、偏执等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积极做好引导,教育学生合理地设置发展目标,学会更多地接触社会,磨炼意志,减少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盲目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合理地认知评价自己,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引导优秀学生在逆境中自我补偿和升华,在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兴趣遭遇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将理想转移到另一更有价值的事业上,或者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受挫的过程中,适时地调换方式,受挫通过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教育学生通过这些方法对待突如其来的打击,变坏事为好事,学会适应社会和环境,体验幸福感和快乐感。

2.挫折教育,帮助学生积极调控心态。

人生的道路上不都是洒满阳光、铺满鲜花的。优秀学生常背负着家庭、学校、社会及自己较高的期望,一举一动受其“好学生”身份的影响,心理缺乏“弹性”和“柔韧性”。为达到提高挫折容忍力的直接目的,要着力引导他们掌握挫折的心理调控方法,进行自我预防和消除挫折。通过预防性教育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定期、定时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理论专题讲座,同时针对学生中新近发生的因未能正视挫折而不该发生的事故开展挫折教育,分析个案,找准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吃一堑长一智,使坏事转化为好事,使大家引以为戒,下不为例,减少和杜绝事故重演。开展体验性教育,可邀请校内外正视挫折,克服挫折的典型人物,与学生面对面谈人生体验,以榜样的力量进行挫折教育,增强消除挫折的信心和毅力。

3.更新观念,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环境。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那种应试教育造成的片面发展的“成功者”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因此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应更新观念,变片面发展为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全面提高。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教师。家庭的教育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品德和兴趣培养,关注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应以真切的关爱、平等的关系、朋友式的帮助引导学生成长。对优秀学生不能特殊化,优秀生犯错绝不可忽视,更不可迁就,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就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给优秀学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打击。纠正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与“完美导向”的负面影响,通过主流媒体对观念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体自身的问题,而且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形成的结果。因此,在提倡积极健康、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当降低期望值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使学生学会在逆境中自我补偿和升华。高校教育要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拓展视野、锻炼意志、开阔胸怀,让学生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金花.优等生也需要加强心理教育[J].科教文汇,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