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艺术素养范文

时间:2023-06-30 17:5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美与艺术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美与艺术素养

篇1

 

西方人审美素养的提高,恰恰与几百年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中国,几千年来,古代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诗经·小雅》)的皇权思想统治天下,根本没有公共概念的空间。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通过废除封建专制的历史革命,找回古代文明中公共艺术的缺失。艺术藏品从完全私有化慢慢向对社会开放过渡,艺术的公共性开始崭露头角,应该说,20世纪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近年来,随着艺术与生活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公共艺术走进人们的视线,在公共空间里一些艺术家的作品经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像2013年艺术家霍夫曼的“大黄鸭”在国内外引起的网议一浪高过一浪。何为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我认为,公共艺术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物质的,落脚在具体实物上,特指艺术家为某个特定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在公共空间展出陈列的艺术作品。

 

由于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艺术越发凸显出它在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它反映当代城市文化的面貌,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财富与文化价值。它反映艺术与空间的关系。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另一层面则指艺术的公共性,它反映在精神层面。

 

公共艺术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如此,但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甚至是在重要的大都市,目前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因此,城市展示出来的公共艺术还不能完全体现专业水准,比如在北京望京京密路与广顺南大街交汇处,就有一个极其草率的城市雕塑《大熊猫》在马路中间。

 

从题材、造型到形式都与此地域文化相去甚远,使观者行人对此雕塑颇有议论。这件公共艺术作品还透射出几个社会问题,除了反映了城市建设中对公共艺术的重视程度不高之外,从业相关人员的艺术素养与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形成一对矛盾。另外,在城市空间中优秀的艺术作品极少,美术专业人员与公共艺术项目的连接不够紧密,也就是说,艺术与大众存有隔阂。

 

首先,以上两个问题,恰恰是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契机,我们此时此刻不仅需要公共艺术教育,而且更需要关注成人教育这个群体的审美教育。只有全民美育推行到位,才能提升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审美水平。我们仔细来研究一下成人这个群体,他们占领着各行各业的关键岗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工作任务,是社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数量惊人,占中国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踏入社会的这部分成人扮演着诸多社会和家庭角色,他们将影响几代人的思想观念。而从这一代的教育经历来看,因为当时社会历史进程特点或者说受当时社会“重理轻文更轻艺术”的局限,对美术的了解可谓少之可怜。当然这是那一代人教育的缺失和遗憾,但却造成了当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他们的艺术素养直接影响到公共艺术的兴与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是让艺术走向社会,艺术家走向大众,也就是说艺术家应更多与社会各界互动。过去,艺术家常常在自己的艺术圈里处于半封闭状态,大众与艺术家之间似乎有一个天然的屏障。即便看到艺术作品,人们也没有机会与艺术家直接对话,更无法了解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内心感受,进而导致大众对很多艺术作品的迷茫。可以说,他们好像是两条相互陌生也从不交集的平行线。而我认为,要想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公共艺术的水平,当下,应使优秀的作品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里,与人们的视觉世界发生关系,不断地刺激人们的眼球,提升人们的整体审美水平。

 

优秀的艺术家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艺术,让更多的人爱上艺术。二是整合社会媒体与艺术文化场所的资源,对大众进行良性引导。要实现全民美育的目标,社会媒体应首当其冲启发大众对艺术学习产生新的认识,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艺术文化场所普及美育,掀起审美教育再提高的浪潮。

 

只有让更多的人对艺术感兴趣,更多的艺术家走进教育,艺术与社会的连接更加紧密,城市的公共艺术水平才会真正有所提高。

 

今天我们虽然看到全国艺术和教育活动如雨后春笋,但针对成人这个群体的教育实践依旧匮乏。我认为,这将是改变公共艺术现状的重要途径,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公共艺术领域新的研究命题。因此,成人将是提高中国公共艺术水平的重要人群,我们真的需要更多关注成人这一群体的审美教育。

 

其实,城市文明的进步带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使人们思考艺术与人本身的关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艺术作品已深入人心,特别是有些艺术区渐渐成为人们消磨业余时间的聚集地,慢慢给人们培养走进画廊欣赏艺术品的习惯。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就是很好的一个范例,从许多年前只有寥寥专业人士的光顾,发展到周末游客爆棚的今天,这个过程就是慢慢带领大众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当人们看到798艺术区的创意产品时,发现艺术对生活的作用无穷无尽,艺术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一包纸巾,一个笔记本,有了艺术的点缀,它便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艺术素养的提高将对人的一生产生积极作用,通过美育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发现艺术对人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艺术与人的发展,艺术与社会文明的进步,艺术与点点滴滴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关系,而艺术与社会的融合,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将促使我国的公共艺术有更大的繁荣。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来临。

篇2

一、引言

在人的抽象情感艺术中,审美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成了实践主体对外在美接收与体验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钢琴表演艺术的重要信息。钢琴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时候,需要将自身的思想认知与文化素养间接呈现出来,形成独特艺术内涵的演奏内容。而为了更好的实现演奏者审美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对钢琴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进行正确把握,对各种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实现自身钢琴审美知识水平的提升。所以说,通过对审美素养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能够强化钢琴表演艺术,实现审美素养能力的提升,将钢琴艺术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展现出来,实现优秀艺术文化的高效传播。

二、审美素养概述

对于审美素养来说,指的是人的抽象情感艺术展示,它所展现的是实践主体在面对外在美的时候,所形成的一种接收与体验状态,在结合主体文化内涵以后,将其自身的艺术素养体现出来,构建创新、内化与创造的条件。在钢琴表演中,表演者所具备的审美素养,更多的是通过演奏旋律、情感展现以及乐曲需求所表现的张力进行展示,为了对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圆润、完整的展现出来以后,能够更好的实现演奏者审美素养感知能力的提升。在文艺作品中,审美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文艺作品形式美,主要通过节奏、韵律、结构与文字等外在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而文艺作品的形式成了观众所接触的审美因素,实现观众想象力的激发,引起观众的共鸣,塑造良好的艺术形象。其次,文艺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文艺作品在经过作者的编写与编排以后,需要将一定的历史内容与形象体系囊括其中,然后采用客观的生活内容来进行阐释,这也就使得文艺作品能够展现出情操美、人格美与理性美。最后,文艺作品的象征性,其所形成的审美因素,需要将意境与意象囊括其中,让观众能够从历史内容中进行领悟,对其中的审美因素进行欣赏。

三、钢琴表演审美艺术特点与成因

在钢琴表演中的艺术审美,需要借助钢琴表演中的审美意象来展现,而审美意象的构建,需要以作家的主观审美感知与体验为基础,将客观世界的物质生活进行筛选,构建主观思想与情感体系。意象作为一种具有主观情绪的物质产品,需要借助某种艺术语言与媒介展现出来,从而构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钢琴表演艺术形式也需要借助感官世界来对审美意象进行展现,形成一种感性认知。

(一)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审美意象特点1.意蕴性审美意象作为意蕴的意象,成了情绪化的意象,同时将作曲家与演奏家精心设置的抽象含义蕴藏其中,成了一种浓缩的思想情感载体。在钢琴表演当中,观众所体会到的审美意象,能够从表演形式、音乐节奏与场景组合来获得,这些表演形式与音乐节奏等都会产生一些文化意义,成了钢琴表演艺术当中的重要组成。2.画面性在审美意象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独特的审美意义画面,在开展钢琴表演中,音符并不是采用简单的符号相加,而是需要将主观情感囊括其中,形成一项组合。在聆听钢琴演奏的时候,观众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感,从而将一些抽象的音乐符号具体化,这也就使得其在钢琴表演艺术中能够展现出画面性的审美意象,让观众能够从中领悟到乐曲的审美内涵,实现观众理解水平的提升。3.同一性与非同一性同一性指的是在同一首乐曲的演奏中,不同演奏者所传达的音乐内涵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能够从自身的体验中,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内涵。这种音乐内涵能够在音乐作品中形成稳定性,并不会随着外界因素产生变化。而非同一性则是在同一首乐曲的演奏中,不同演奏者所表达的音乐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性差异、个人阅历与心理特点造成的。在进行钢琴表演的时候,艺术性能够通过统一性与非同一性展现出来,两者之间并没有高下区别。

(二)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意象的成因1.作品与艺术认知在钢琴表演艺术过程中,审美意象的产生,受到了艺术认知程度的影响。对于艺术认知程度来说,需要将演奏者的作品认知展现出来,通过对作曲家进行分析,了解其自身的创作过程与创作背景,实现演奏艺术水平的提升。演奏者通过对舞台弹奏效果进行整合,能够在不断地思考中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将乐曲中的思想内涵完美的传达出来。在不同作品与艺术认知下,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存在一定的差异。2.心理特征在审美过程中,审美标准成了人们对审美对象衡量的一种手段,同时受到审美主体生活经验与审美趣味的影响,使得其在审美中的最终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而在审美标准中,心理特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气质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在钢琴表演中,演奏者与观众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特征的影响,只有把握其心理特征,才能更好的实现审美素养的改善。3.听觉能力钢琴表演艺术的实现,听觉能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审美意象需要借助人体的听觉器官来进行传输。在声音的传达过程中,观众能够借助声音来识别音符,从而产生联想,特别是对于钢琴表演来说,观众需要用心感受,体会其中的韵味。除此之外,观众能够借助听觉能力,进行审美意象的欣赏,演奏者同样如此。钢琴演奏者在听觉能力下,能够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借助听觉来将其中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

四、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的钢琴演奏艺术中,通过实现音乐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艺术修养的水平,实现审美素养能力的改善。

(一)融入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表演艺术中,通过将音乐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能够对钢琴表演艺术进行重塑,实现艺术内涵的提升,将钢琴表演的发展性与创造性发挥出来。在当前的钢琴艺术表演中,音乐理论知识的融入,能够为钢琴艺术表演的开展提供必要前提。这就需要钢琴演奏者必须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从而对钢琴艺术作品进行完美阐释,实现钢琴艺术作品审美性、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展现。

(二)积累钢琴审美知识审美作为一种感性意识,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将美感认知与自身经历相结合,积累更为丰富的审美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钢琴演奏者需要在积累审美知识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演绎风格形成正确把握,实现自身音乐审美知识容纳量的扩充。演奏者在接触作品的时候,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中所蕴含的时代气息展现出来,掌握其中不同的民族特征与地域文化,在进行演奏的时候,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展现出来。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在整个演奏活动中,需要将自身独特的审美思想融入其中,实现对钢琴演奏作品的二次创造,提升钢琴演奏的创造性与艺术性。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素养;艺术教育

大学生通常为18岁一22岁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刚刚跨入象征着半个社会的大学门槛,相对于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积累,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慢慢转移到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上,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从小到大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拓展思维。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结晶,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与对象世界构成的诸种关系中,海德格尔曾说过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审美的关系状态被定义为“诗意的情感关系”,是个体体验到的一种情感愉悦。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能促进大学生对美的接收、想象和欣赏,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精神动力,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基础。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让大学生审美素养形成和累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影响审美素养形成的因素

审美素养的构建与积累在大学生人格建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通过审美活动,以美的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通过美的欣赏与学习,满足人们精神愉悦的需求。任何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对人的培养,而“审美”既是一个健全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能力。

(一)审美倾向的低俗化趋势

当前大学生的审美倾向集中表现在对明星的热衷追捧和参加综艺娱乐选秀节目上,这一现象一方面表现了大学生内心热爱艺术,对艺术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大学生对艺术传统无知、对高雅艺术漠视、对低俗文化追捧的事实。大学生的审美倾向折射出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生存观念,普遍忽视个体审美的、艺术的、文化鉴赏的教育与涵养,审美艺术教育处于较低状态。因此,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缺乏”与“综合素质不高”,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广遭垢病的两个基本理由。

(二)课程体系的非连续性

以目前在高校普遍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为例,艺术类课程多为选修课,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与实践过程中,这些课程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理阐述内容与能力训练项目,由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师的课堂讲授与课程考试作为保障;对学生的要求只需选修完成这类课程,修满学分即可,并无连续性要求,大多数学生选修课程不能以兴趣爱好为第一目的,而是受学分所限。艺术类课程的种类,各高校一般依据自身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开设,因此课程的体系也大多不完备,艺术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审美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有赖于艺术教育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学家尤•鲍列夫说“: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因此如果仅仅依靠短期课程蜻蜓点水般的灌输,很难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育成果的隐性特征

艺术通常与人文和科学各学科紧密相关,以音乐作品为例,它关于象征、音响、空间、运动、美和感情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使得音乐艺术的体验充满对各种综合知识的挑战。在音乐创作原则中那些关于速度、力量、对称的原理,与物理、数学关系紧密;而音乐作品的文字部分多半来源于诗歌,在纯音乐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加深了人文修养的要求。艺术体验对个体的注意力、理解力、思维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艺术体验,个体能将在其它方面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加以融汇,形成以创造力为最终表现形式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并能反馈到其它各个方面。但是这些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常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其它课程教学而言,它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以及对学生情感心理与个性品格的影响也没有进行追踪与评估。必须对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加以关注,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在消除浮躁之后,在潜移默化之中凸现。

二、艺术教育的价值指向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艺术教育所带来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审美价值观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审美带来的乐趣,而认知价值观则强调艺术的价值是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回应。以音乐艺术为例,纯音乐的音响的美能从感性上给人以审美体验,而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在认知上能将音乐中所指向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两种观点各有不相同,但都说明了艺术学习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人们的艺术体验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层享乐体验,另一是深层享乐体验。有效的艺术教育能不断打破人们的期待,给人们带来惊喜,从而提高人们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的整合归纳过程会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满足体验。这说明,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唤醒模式,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深层次的情感回应,并在这种模式中逐步累积审美素养。

三、审美素养与艺术教育的交互提升

我们借助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的相关理论,发现实施有效的艺术教育,将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艺术体验应该被视为一种严肃的认知行为,也是一种提高审美品味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常常过于庄严神圣,而忽视了其人性化、生活化的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存在距离感,这是对学生自由活泼的个性的削弱。教学方式依然有“满堂灌”或称“填鸭式”存在,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要创新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情感作为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对于艺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当,这种热情也很快会退散。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主体自我和客体对象之间的情感碰撞和对话的过程,如果只对受教育者做技术理性的分析讲解,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显性的和有目的的学习任务是掌握知识网络,提升认识水平;而隐性的和无目的的学习任务是增加感知、丰富情感、形成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念。教师必须拒绝枯燥的说教、粗暴的灌输和机械的形式,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选择的自由。受到哲学中人们所具有的享乐主义思想的启发,我们认为情感是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动机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在艺术课程的教学别注意激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通过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心境并能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来进行艺术体验,艺术体验能提高学习、理解与思考的能力、启发创造性,通过艺术体验来追求审美活动中愉悦的心理状态,并在追求这个状态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从自身的体验中运用音乐释放情感,通过那些经典音乐作品的陶冶升华自己的情感,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自由,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连续学习的目的。以音乐为例,把参与音乐表演作为艺术教育的方法吸纳进来,可以更好地丰富艺术教育的方法手段,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学习:1、演唱。演唱某音乐作品主题通常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初步熟悉作品,并且形成学习的自信。2、节奏与律动。节奏是音乐的脉博,是音乐的生命和基础,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人体拍击,感知音乐韵律,对听到的音乐作出即兴的动作反应,律动方式可以是随音乐划拍子,拍腿或做其它表现音乐的即兴动作,对听到的音乐作出最直接的反应。3、演奏。在高校推广器乐学习,特别是民族器乐学习,是普及艺术教育以及提高审美素养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学习器乐的演奏一方面能了解乐器的历史、性能、音色、代表作品,为提升审美素养打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器乐的学习不能在短期内有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方能有所成效,不能有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沉稳踏实的性格特征。4、多声部训练。多声部训练是学生对两部或两部以上的不同旋律的同时进行的训练,这对于掌握音高、音准、节奏等基本要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在训练中感受音乐和声、织体的变化。它是音乐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方式,要求的是学生要学会相互间的倾听和协作,对现在接受精英教育,力求展现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总是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缺少协作,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的大学生而言显得特别重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些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些活动是艺术课程在课外的教学延续,学生在课程中所学能够灵活运用到课外活动之中,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锻炼。参与艺术活动从理论上指的就是各种认识能力的内在自由活动,它具有一定规则,但本质是自由、愉悦、创造、平等和超功利的。这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的连续学习能稳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促进其潜能、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开掘与协调发展,使审美教育形成一种常态。

(三)基于品位积累的维度

篇4

关键词:园林专业;审美教育;审美素养;诗歌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53-02

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园林专业学习中,园林艺术美的接受、欣赏、鉴别、创造都对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农业职业院校园林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适当的审美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专业学习服务,又能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 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园林艺术的特点看,美的园林艺术通过巧妙的构思,把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表达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同时让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灵得到舒适的感受或宁静祥和的体验。从园林艺术的创作过程看,造园、插花、盆景制作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项艺术创造活动。优秀的园林工作者不仅需要娴熟的造景技巧,更加需要对美的鉴别和创造能力。因此,园林专业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审美素养是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实情况是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十分欠缺。我校五年制高职园林专业学生文化基础一般,知识面较为狭窄;初中阶段美育缺位,学生对美有着肤浅和庸俗化的认识和态度;审美概念模糊,对美、艺术美、园林艺术美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知识的积累和简单的模仿。对园林艺术,往往能学其形而不解其神,能制作而不能设计,能成匠人而不具匠心,严重制约了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故而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尤为迫切。

审美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善良和诚挚之母。审美教育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的发展,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也就是说,通过审美教育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培养适应新型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所以,对园林专业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审美素养,既是专业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 诗歌读赏活动是契合园林专业实际的审美教育载体

专业课程当然是园林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就学生素质教育而言,诗歌读赏活动是较为适当的方式。

诗歌是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古典诗歌作为中国艺术的精品,展现出独特的音韵美、意境美、意象美、情感美、形式美,无论从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诗歌与园林艺术也有着共同共融的审美特征和紧密的内在联系。园林艺术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东方式插花和盆景艺术,是民族艺术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几乎包容了古典艺术的各个门类。它不仅重形,更加尚意,追求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情景交融,以具有“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深远意境为佳,这与中国古典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艺术追求有共同共融之处,园林类艺术作品常常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等。就古典诗歌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对意境美的共同追求 追求意境,创设意境,欣赏意境已经成为园林等艺术的共同追求。中国园林追求生境、画境、意境三种艺术境界,而又以“意境”为最终目标。中国古典诗词的动人之处在其意境。读者在有限的实景中探视出虚境,从虚境中体会到实情,在虚虚实实的变化中领略到无限的审美空间,诗歌艺术因而有了无穷的韵味。

2.2 意象美的不谋而合 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诗歌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主要通过意象进行。古典诗词与插花、盆景、园林艺术设计在这点上不谋而合。在传统插花艺术中,与意象相对应的是花材。花材不仅是传统插花造型的素材和展现形式美的基础,还是构思、传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载体。在盆景设计和造园活动中,山石、植物等素材的选用,应该考虑物象精神,造景也该因地制宜,不能有悖于意象的内在涵义。

2.3 相似的艺术手法 诗词常运用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对比映衬、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插花、园林设计、盆景制作亦如此,二者在这点上基本相同且方法基本相似。

2.4 题名点景中诗句的直接运用 用古诗名句来做题名是园林、盆景艺术的常用方法。古诗名句本是长期积淀的经典,自身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同时,用诗句题名能够迅速让人把握所造之景的主题,能“看其名,见其景,饶有深意,引人思索,富有形象性”。

3 开展园林专业班级诗歌读赏活动措施

3.1 提高学生对诗歌与园林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职校中很多学生不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仅仅将个人的发展局限在所学的专业课上,对于人文社科知识积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帮助学生提高对审美素养提升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文学、音乐、历史、绘画等艺术与园林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2 找准诗歌读赏和专业学习的结合点 感受诗歌音律美,提高对诗歌美的认识和理解。诵读从来都是诗歌学习鉴赏的重要途径。鉴赏诗歌意境美,提高审美立意能力。品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广袤阔大、清新雅致、落寞寂冷、苍凉悲伤等各类意境之美,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并由此增强对园林等艺术的诗意感悟,提高审美品位,培养立意能力。品析诗歌意象美,提高选材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意象的独特哲理内涵,借鉴诗人意象选择的手法,以触类旁通,提高园林艺术设计中选材能力。借鉴诗歌的艺术手法,提高整体表现能力。加强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理解其对表现主题,营造意境的重要作用,实现能力迁移,提升插花、园林等作品的整体表现能力。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开展园林诗词搜集活动,积累园林诗词,并为赏读提供资料;开展诗歌意象整理活动,让学生搜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在搜集过程中注意使用频率较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把这些意象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整理分类,便于理解园林艺术的意象美学;开展插花、盆景题名活动,规定用古典诗词句为其命名,增加艺术品美的意蕴;开展园林、插花、盆景解说词写作比赛,让学生学会在专业实践中使用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和鉴赏的热情和兴趣。

4 结语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审美教育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园林专业的审美教育绝不限于某一个时刻,某一个载体。同时,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紧密相连,园林专业中的审美教育不会局限于功利的作用和意义。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审美教育对人的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健康心理素质的促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希军,葛星.审美教育[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篇5

一、高职院校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丰富院校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推进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院校学生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可以塑造自身良好的文化气质,陶冶高尚的情操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1]。同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院校学生的行为素质。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让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就是对院校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的对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内心情感进行教育。帮助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审美观念,使院校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提升审美,融入审美,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院校学生还可以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学习表演、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加强院校学生们的交流互动,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以及在训练的过程中增加身体锻炼,使院校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升华。

二、高职院校在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低下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低下,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方面存在失衡现象。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对院校学生发展的作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认为较高的就业率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只要着重培养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就行了,而思想上的东西看不见、抓不到,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大,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二)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的提升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职生活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们为了考试而学习,对于人文素养和审美方面的知识学习效果有限,很难将所学到的人文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文化素养。而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减弱了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方面的课程,导致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审美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缺乏对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

三、提高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

当前,高职院校想要提高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首先就是要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对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更新院校领导的教学理念。只有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力度提高了,才会针对院校在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方面的工作提出相应的措施,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院校学生对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的认知。同时,高职院校要将人文素质和审美教育工作摆在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等重要位置,促进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以及审美教育协调发展。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

高职院校教师在提升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方面,起到一个带头引领的作用。老师的行为举止、性格修养等方面都对院校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在提升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提高院校老师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这样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将人文精神和审美艺术融入到专业知识中去,让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

(三)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的校园氛围,对于培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很重要[3]。首先,高职学校可以开设人文素养和审美方面的课程,例如,文学、史学、审美艺术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增加院校学生的知识面。其次,要做好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在人文和审美方面的建设,例如,在班级的墙上挂一些关于人文和审美的图画,在校园建立文化长廊和人文景点,粘贴宣传海报等等。最后,高职院校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升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让院校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艺术很好的转化成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实现院校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让院校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气质、陶冶情操、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院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之,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对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工作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让院校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同时,高职院校要为院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审美艺术氛围,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院校学生可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文化气质、陶冶情操,从而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廖娅丽 单位: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冷和平.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篇6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 审美素养 审美教育

美术新课标要求对学生健康的审美素养与审美观进行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对科学美、社会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鉴赏力、想象力与感受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创造与表现美的实践行动。在初中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而且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对其进行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水平和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课堂审美教育现状

新课标对素质教育更加重视,提出了更多审美要求,然而,并未明确指出初中学生审美教育所处的地位,而且存在欣赏教育与审美教育课缺乏的现状。新时期初中一定要进一步确立以教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同时改革与创新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初中教育生存基础是社会的需要。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门必学科目,美术教育必须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初中教育首先一定要促进人的个性良性发展,其次是培养人的能力。初中教育必须始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并逐步迈向人生关怀。德国哲学家贝尔斯曾说:“现在,我国注重培养科技人才,但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我们所培养的科技人才,他们仅仅是专业工人,却并未受到真正的教育。”不能笼统地培养学生,而必须全方面、多层次地培养美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学生审美教育,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除了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美术技能外,还必须使学生的审美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审美教育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每个人的审美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漫长的人类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升与总结出来的,而且这种审美素养还会对人类形成一定的反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帮助人类走出无知、愚昧与贫困,并创造更多奇迹。从原始时期打造的石斧,发展到后来三星堆青铜器,从远古时期的金字塔,发展到后来的埃菲尔铁塔,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社会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人类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尤为重要。

审美能力属于一种判断美好事物的能力,而且是感知理解美的能力。多种层面共同构成审美能力,其中包括审美想象力、审美感知力、审美评价力和审美理解力等。其中审美过程是通过调用知识、记忆和经验体验、感受和分析、判断审美对象的过程。此过程具有极丰富的心理学背景与个性特点,而且深受美术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初中生必须拥有较高的美术素养与稳定健全的审美心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只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专业素养得以形成的基础与前提[1]。通过美术教育所培养的高尚情操,是提升学生人格与道德的必备条件。所以,审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初中生健康成长。

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将以美育人、以美感人作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与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学习的过程、环节与内容等其实也属于审美过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人格,而且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懂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其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与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审美教育中,师生必须注入情感,缺乏情感的审美根本不存在。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此,一定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用心鉴赏美与感受美。

著名文学家陶行知曾说:“教育中,首先要重视艺术化校容。”由此可见校园设计不仅要审美化,还必须做到人际关系审美化[2]。所以,校园必须力求绿化、净化、美化和师生和谐化。校园环境对学生审美视觉造成直接性刺激,外在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可适当鼓励学生参与设计,为校园美化献一份力量。从根本上说,校园环境是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独特空间。因此,校园审美设计的合理性能够直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与水平。

2.亲近自然,领悟生活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的灵感通常都是日常生活积累所得的。之所以存在美,主要是因为存在美好的事物。优秀的自然风景是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美术课堂并非在画室中让学生如同机器一般埋头苦画,而是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多层次、有个性,而且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自然写生,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激发,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进而对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培养。

3.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审美教育的最高阶段与归宿是创造美,创造美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与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够保证学生进行自我完善与教育。

生活中创造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美离不开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美的创造者,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审美能力,比如,很多初中女生都爱美,可以在此环节对其进行引导,如美化教室、穿衣打扮、文艺演出和布置寝室等,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激发。

四、结语

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审美素养教育属于一种全方位的美学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德智体进行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生存质量的提高,使学生能够自我优化与完善。对学校优秀美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能够意识到美育的重要作用,最终保证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梅.多形式 促提高——谈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J].小学数学参考,2013:154-156.

篇7

    一、审美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每个人的审美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漫长的人类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升与总结出来的,而且这种审美素养在另一方面还会对人类形成一定的反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帮助人类走出无知、愚昧与贫困,并创造更多的奇迹。从原始时期打造的石斧,发展到后来三星堆青铜器,从远古时期的金字塔,发展到后来的埃菲尔铁塔,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社会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当今小学教育的必修课。

    审美能力属于一种判断美好事物的能力,而且也是感知理解美的能力。多种层面共同构成审美能力,其中包括审美想象力、审美感知力、审美评价力以及审美理解力等等。其中审美过程就是通过调用已有知识、记忆和经验来体验、感受以及分析、判断审美对象的过程。此过程具有极为丰富的心理学背景与个性特点,而且深受美术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必须拥有一个较高美术素养与稳定健全的审美心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只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专业素养得以形成的基础与前提。通过美术教育所培养的高尚情操,是对学生人格与道德进行提高的必备条件。所以,审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引导学生审美观点的正确树立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审美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必须注入情感,缺乏情感的审美根本不存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用心去鉴赏美与感受美。

    着名文学家陶行知曾说:“教育中,首先要重视艺术化校容。”由此可见校园设计不仅要审美化,同时还必须做到人际关系审美化。所以,校园必须力求绿化、净化、美化以及师生的和谐化。所设计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审美视觉造成直接性刺激,外在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可适当鼓励学生参与设计,为校园美化献一份力量。从根本上说,校园环境是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独特空间。因此,校园审美设计的合理性能够直接培养学生对美进行鉴赏的能力与水平。

    2.亲近自然,领悟生活美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家的灵感通常都是日常生活积累所得。之所以存在美,主要是由于存在美好的事物。而优秀的自然风景也是对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并非在画室中让学生如同机器一般埋头苦画,而是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多层次、有个性,而且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自然写生,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激发,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进而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

    3.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审美教育最高阶段与归宿是创造美,创造美不仅能够使学生聪明才智与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也是保证学生能够自我完善与教育的最佳途径。

篇8

关键词:幼儿;美术欣赏;创造力;审美

艺术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着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当代美学的理论认为,艺术欣赏是欣赏者从艺术本体出发,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感悟之后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艺术作品有一个全新的感悟与品鉴结果,从而使审美对象具有个体的独特思想。可见,艺术欣赏不仅是欣赏者被动接受的过程,更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性活动。所以,幼儿园的艺术欣赏教育应是一种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术作品能力的教育。艺术欣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幼儿感受美、体验美之后通过自己想象进行思想上创造发展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使幼儿可以在全新的或熟悉的周围教育环境中发现美的存在,从而发展幼儿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实际欣赏艺术作品教学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创造力与欣赏美的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应当完善自我,提高艺术能力

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接受和认知能力不足,因而必须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教师的艺术素养要有足够的水平,这样带出来的孩子才会有艺术气息,当然,其中也不免有孩子本身的天分因素。教师应当充分抓住作品的特点并通过美术欣赏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兴趣。

1.幼儿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因而,教师的艺术素养程度也受到职业的考察。艺术素养是指人们在对艺术品有着基础的生理感觉后,通过艺术理论进行理性判断,也是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教师应当对部分美术作品M行充分的了解,知道它们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知识,进而找到适合幼儿培养创造力的点,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打开思维。同时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论能力,进而才能逐步提高艺术欣赏教学能力。

2.教师要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每个艺术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教师根据已有的审美和理论观念,对作品进行鉴赏。教师通过对艺术作品不断的观察品鉴、理论分析、思想探讨等,所形成的鉴赏作品能力是指对艺术作品认知和审美鉴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调动审美知觉和审美情感,教师应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仔细探索、技法分析等,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在不断地对作品的细细品读中探索作品的美与不足,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艺术作品从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享受。幼儿教师虽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且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可以通过向有艺术专业特长的人学习,请教如何品鉴美术作品的面貌、创作思想与方法等探索得知方式,在其引导以及努力的学习下,能够实质性地提高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的过程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幼互相交流的过程。幼儿美术欣赏中的交流应该是在民主与平等、自由与尊重的环境影响下,教师与幼儿以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方式为中介,围绕其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悟,理解想象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幼儿在平等对话中实现对美的艺术感悟的共振,共同欣赏艺术作品美的过程。对话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与幼儿都是欣赏的主体。如果在欣赏教育的对话中,教师只是提问人与评价者的角色,那么对话交流就失去了民主平等的精神以及通过对话交流得到尊重的个人意义。所以,在美术欣赏教育对话中,教师应该知道与孩子之间处于一个相同的平台,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接纳幼儿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强迫幼儿去接受权威对于作品的欣赏观点或教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个人看法;教师尤其要鼓励幼儿突破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意图,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理解,勇于探索自我感受中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观点,从而使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艺术欣赏感悟。

总而言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运用扎实的知识理论和高水平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如何加强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要加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除了开设必要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以外,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音乐也听不进去,对学生来说只是无意义的声音,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并进行审美教育,审美兴趣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我们音乐教师的音乐审美教学。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寻求音乐作品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欣赏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通过该曲优美动动人的乐曲和迷人的意境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浓厚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古曲中委婉细腻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来领略曲调所描绘的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尤其是琵琶独奏出的轻柔透明的泛音,把江南水乡的优美意境刻划得淋漓尽致。在欣赏乐曲时,可以使人们久久地沉静在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草摇曳的迷人意境中,从而激发出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如何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所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音乐审美的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可以通过音乐优美典雅的曲调和舒缓的节奏,想象出乐曲所描绘的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动人画面。乐曲最后用渐次加快的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更可以使人想象出渔民满载而归,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美妙的音乐、大自然的美景和渔民的喜悦心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令人顿生无限向往之意。

三是要掌握音乐审美的不同层次。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它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用文字概念来描绘具体的人和事物,确切地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也不能象摄影、绘画那样通过具体的视像来再现生活的瞬间;更不能象戏剧、电影一样几乎能表现生活本身的真实面貌。于是,当高低起伏。强弱交替、快慢不等的音乐响起来时,学生们不禁要问:“音乐表现了什么?”“怎样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其实,喜爱音乐的人们,大抵都能哼唱一些歌曲,而这些歌曲的曲调亦大多与哼唱者的情感相一致。一般是心情高兴时,大多哼唱一些表达愉悦感情的曲调;心情郁闷时,大抵哼唱一些表达悲伤情感的歌曲。这说明音乐是最善于表情达意的情感艺术。音乐是最足以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的艺术,最具有鼓舞人心、陶冶情感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时,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可以凝聚成千上万名中国人杀敌抗战的决心的原因。音乐不但能把人们的表情、语调加工提炼为音乐的旋律,使之全面音乐化,而且能常常换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加深其艺术感受。这就是音乐成为宇宙之间共通语言的原因。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使得人们对音乐有早于对语言的认识。这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使人们稍作努力,便可跨进音乐审美的大门。由于跨进音乐审美的大门的快与慢,可以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体验感情的层次。音乐是一种善于描绘感情的艺术。当你沉浸在或清新、或幽雅、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奋、或豪迈的音乐之中,你的内心会立刻涌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感情潮流。如欣赏古代歌曲《满江红》时,音乐中那感情淳厚、昂扬壮烈的音调,会使你精神陡然一振,令人不禁油然而生效法前贤献身祖国的崇高情怀。其次是美感的升华。在音乐审美中,美感的升华要求审美者在体验感情的基础上,提取出最能体现作品内容与情绪,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形象特征等典型的美感信息作为引申发展的依据,来陶冶自己的情感,并将之塑造成一种恒在的审美素养,并借此能在万千音乐中,能瞬间找到与此相应的音乐信息。同样以欣赏古代歌曲《满江红》为例,前一层次在欣赏时,会产生一种壮怀激烈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只在于音乐的氛围之中,而后一层次的欣赏,则不但会产生一种壮怀激烈的的情感,并且能在此一情感上,长久生发出一种爱国的激情,并逐渐把自己培育成与岳飞一样的人,即使未在音乐的氛围中,亦能想象这种音乐所产生的壮怀激烈的氛围,并油然而生发出一种长久效法岳飞,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所谓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素养的培育,进入到这一境界,便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教育目的。而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也正是基于有这样两个层次,才能采取分层次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圆满地达到最终目的。

篇10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素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J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5)11-0062-04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使之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与自觉意识,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富有吸引力的学科魅力成为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多元性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艺术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符合人类精神的价值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大学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营造富有启迪性的精神家园,使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为教育的最佳境界。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有力推进,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继而彰显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晓“德”的真正内涵,还在于通过修德使心中的德性敞亮、弘扬、彰显,使人弃旧图新,达到完善的境界,从而完成人伦之道。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呈现,以掌握世界的特殊形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心理和文化支持,自然在至善的过程中向人们展示着五彩缤纷的艺术表象世界,以其特有的促进心理健康、完善道德认知、催感体验等功能在受教育者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一)完善道德认知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四条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实施艺术教育,让我国学生对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以及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民族艺术文化传统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加强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各种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影响。”这恰恰体现了艺术教育具有的完善道德认知的功能。美国哲学家克利乌•贝克指出:“教育针对的是生命,教育应该被理解为针对人的整体生命。”[1]显然,教育决不仅仅囿于传播知识,还包括最丰富、最有活力的艺术教育,即不仅培养学生“知道什么”,还要培养学生“追求什么”。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确实,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在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人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现出对道德的完善和精神价值的自觉追求。以音乐的道德认知为例:孔子“以礼乐正天下”,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思想成为儒家教育的核心;柏拉图在谈到音乐教育时也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卢梭在其名作《爱弥尔》中也说“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2]。艺术教育是人格教育,是关涉灵魂的教育。“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简单地说,是‘修养’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3]尤其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教育更能防止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的理性与感性处在对立的冲突之中,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感觉、冲动和欲念成为理性的,即调和理性与感性。这无疑有力地说明了艺术教育在完善道德修养、培养健全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催感体验的作用

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大致依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记忆力、观察力等认识能力。“非智力因素”指情感、意志、兴趣等内容。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会更大些。因此,适时开展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催发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对于培育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艺术是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以审美为基础,无论是审美创造还是审美接受、审美欣赏都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便强调了一定的艺术审美对象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感觉能力和体验能力,而美感又与情感、想象、理解密切联系着。艺术借助于想象能激发藏于人的内心深处的直觉思维,常常使人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进而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是这种艺术催感的高峰体验状态。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客体与主体之间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进入我国古代严羽所言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沧浪诗话•诗辨》)之空灵境地。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美术,都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激情,使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如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拨动个体心灵中的琴弦,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对个体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发生影响”[4]。因此,应发挥音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科学旨在认识客观世界,以求“知”;艺术则以具体生动、栩栩如生、直接诉诸心灵的形式阐述现象世界,以求“美”。“美”是艺术的特质。真正的艺术浸透着艺术家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知灼见与深刻洞悟,对美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蕴涵着丰富的人生知识和较大的心理阐释空间。而艺术熏陶的过程就是知识增长与认知心理同时开发的过程,通过艺术活动可以使人的心理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潜在的创造性被唤醒与激发,达到净化心灵、释放潜能、平和身心、宣泄郁闷的目的。尤其在当下,校园自杀、暴力事件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动辄成为“愤青”一族,心理现状令人担忧。这就更需要利用艺术教育这个“调节剂”帮助学生荡涤心灵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基调和豁达乐观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在自由的“游戏”中“存储”理性和责任,做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和席勒都把艺术视为一种自由的游戏,不无道理。在这种自由愉悦的精神游戏中,人挣脱了各种现实的羁绊和生活的束缚,获得真正的畅达与自由。其中,音乐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那美妙的旋律、流畅的节奏给人以愉悦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音乐在调适不良情绪、缓解心理焦虑、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良好睡眠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音乐治疗已成为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我国民间乐曲《步步高》、《喜洋洋》以及外国音乐《蓝色狂想曲》、《春之声》等可以克服人的性格缺陷,使人精神振奋,开朗、活泼,进而眷恋生命的可贵。

二、以公共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当艺术教育通过人的理性意识自觉转化为思想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时,就会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自觉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而实施的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通过突出艺术学科特色、分类设置,分层规划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一)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学科特色

高校艺术教育有专业和普通之分,作为普通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要求等自然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就要求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应明确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本着分类设置、分层规划、注重交叉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凸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专业技能。1.分类设置艺术教育课门类众多,其多样性、复杂性使艺术教育的过程丰富多彩,也带来了如何建立适应实际需要的课程结构的问题。为此,可以按照分类设置的方法,即根据课程内容的侧重点的不同,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分为以讲授艺术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理论课、侧重艺术品鉴的作品鉴赏课、训练审美感知的艺术技能课和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文化素质的文化类课程,此外还有创作实践、表演实践等等。这些分类设置课程充分体现出综合性与专门性、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这种分类设置遵循了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课程结构的合理利用原则,兼顾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审美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审美体验,体现出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创造具有的创新优势,也规避了专业课程设置过细、束缚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不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2.分层规划高校艺术门类课程涵盖了音乐、舞蹈、影视、书法、绘画、文学、建筑、雕塑等诸多方面。“大写的艺术是综合人的视、听、触、动以及言语等器官和感觉,与人进行较深层次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相互交融,联系密切的综合艺术,是人性的绝妙体现。”[5]这种“大写的艺术”内涵与外延宽泛,涵盖各个门类的艺术教育,其课程设置的内容、层次、特色以及科学性、合理性等关系到艺术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为此,应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主要艺术门类为载体,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非艺术专业教育对象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分层规划和模块设置。比如分必修课(侧重于文化知识教育)、选修课(限定性、任意性)和艺术专题讲座等层次,构建不同的艺术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创新精神,形成一个完整有序、学科特色鲜明的知识体系。3.注重交叉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多年以来艺术教育的功能发挥尚滞留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低浅层次,模式极为单一,往往是教师疲于讲授、学生被动体验,很少延伸到艺术创造、文化反思与评价的价值层面。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跨领域研究和学科交叉现象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注重课程的交叉与互渗就尤为必要。苏轼认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说明了艺术的内在相通性。美国的艺术教育DBAE(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认为:“艺术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能够熟知各类艺术学科为目标,凭借艺术媒介阐释思想、能看懂并且评论艺术,对艺术史以及美学中的基本概念有所把握;对艺术品和世界潜意识作出某种反应,并进行创造。”[6]从艺术门类讲,艺术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的综合体,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进入到一个广泛的学科综合、交叉关系网中,成为情感、生活、文化的融合体。具体而言,交叉性的综合艺术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一种艺术门类中综合多种类课程,如音乐作品赏析课程便融合了乐理基础知识、视唱练耳、和声与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等相关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多种不同艺术门类课程的综合,如艺术概论课程就应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戏曲与戏剧、美术、影视、建筑、摄影、艺术设计等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赏析,甚至包括哲学、社会学、美学和伦理学等相关理论。”[7]通过交叉与综合,学生不仅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悟更透彻,使艺术真正成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综合方式。由此,艺术教育的学科特色才会更加鲜明。

(二)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意见》进一步提出高校抓好此项工作的改革思路和目标,应采取有效办法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育人理念、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推进艺术教育的改革试点工作。与此相关也就需要积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且与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相符合的艺术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在教学观念上,突出艺术教育课程的审美功能,使艺术的道德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等功利色彩隐于其后,即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功利的合功利性”。简言之,“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审美教学目标,这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进一步讲,艺术教育只有凸显其审美教育价值主体,绝非教育的附属物,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才能够得以彰显。”[8]但长期以来,艺术教学急功近利的思想一直使艺术教育课程偏离审美,艺术的鉴赏价值荡然无存,而艺术教育目标一旦失去了审美媒介,也就成为思想观念的图解物和直观教具。高校应通过艺术鉴赏课程、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及审美亮点,让学生体会民俗风情,领略建筑之美等)注重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强化审美欣赏过程,淡化技法技巧,真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艺术探索能力。当然,要兼顾审美与非审美、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最终让艺术教育升华到全面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从而使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相得益彰。教育对个体智力的影响途径主要体现在它有效地发挥审美感知和体验能力,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质,使其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在这方面,可采用开放式、直观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艺术感知、鉴赏与体验能力,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艺术,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架乐器的简单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和辨析能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汲取艺术精华,辅以美学熏陶和指引,加强和训练学生视觉或听觉的艺术感知力,并在一定历史文化范畴内展开创造和创新性的知觉思维。”[8]比如使用多媒体技术介绍钢琴乐器时,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展示各个时期的钢琴图片,并配以动听的钢琴曲、文字、乐谱资料等,集图像、声音、文字、实物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在歌唱教学方面,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调动学生的全部生活经验及其相应的文化素养、艺术潜力,启发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阐释对音乐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此外,加强艺术理论教学,尤其是艺术史、艺术原理等内容传授,增强学生对审美理论的深刻理解。当然,还应该让学生更多接触西方的戏剧、美术、音乐、建筑等艺术精髓,并尽可能走出国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创新人才。总之,通过各种举措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将创新精神贯穿艺术教育始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三)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艺术以一种充满感彩的劳作提升个体的精神世界。艺术贵在创新,贵在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开拓、创造。黑格尔说:“艺术的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的主体性来的。”[9]艺术教育要把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10],强调了艺术审美的独特性。在这方面,构建主体间性艺术教育模式是艺术教育的最佳形式。主体间性是西方现象学的重要概念,在现象学家胡塞尔那里,主体性被发展为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认为主体与客体是一种交流和对话关系,自我与他人共同构成了为任何人存在着的“我”的世界,是一个有别于唯我性、单面性的共在性的共融世界。当我们用主体间性理论观照艺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时,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作为教师的“我”与学生主体处在同一高度上,彼此相互交流和对话,认同和尊重非常重要。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艺术教育要达到有效性目的,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必须遵循主体间性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标准。即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主观需要和接受程度,只有这样,教学的内容才会被学生接受,产生共鸣。如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成为教师与另一个自我的关系。“在互为主体和互为客体的过程中实现了、达成了主体间性,促进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由不平等的关系状态转化为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状态,达到了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沟通,感情与认知上的传递、转移,知识与能力上的相互影响和提高,素质的提升,进而实现教育目标。”[11]教育艺术需要艺术的表达,这“艺术的表达”显然要关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以发挥,自觉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艺术教育成为提高大学生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董学文.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0,(4):6-9.

[4]万梅红.音乐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把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65-67.

[5]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7]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苏高教,2012,(2):99-100.

[8]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21-125.

[9]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10]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