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人生态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人生态思想

篇1

一、中国古代文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国古代文学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以诗词的形式传承给后人的,这些文章当中很多都是非常励志的文章,对于鼓励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这些文章当中也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为人处世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其爱国情怀,以及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外,我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的观点,因此,在这些古文中很多都会体现这些观点,帮助大学生学习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第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古代,很多优秀的诗人作家,他们都在朝廷之中身处要职,因此其不光有一颗爱国的心,还有一颗忧心民众的心,因此这些情感都会在其作品中进行体现,展现其自强不屈的精神。像宁愿死也不愿被招降的宰相文天祥,宁愿饿死也不愿被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这些古人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都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其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此外,古人豁达的心态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歌曲赋是非常多的,这些诗歌词曲不仅内容上十分有特色,或委婉朦胧,或气势豪放,都会给人不一样的美感。其形式上也会给人不一样的美感,不仅处处押韵,让人读上去朗朗上口。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熏陶之下,自然也会提升其自身的审美,实现其心灵的真善美。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形成的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心态情感的反映,从这些作品中大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例如,只做自己的李白,不趋附权贵,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让杨贵妃为其磨墨,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傲骨;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也在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只为遵守对刘备的承诺;还有赞美友情的,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这些古人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将自己的优秀品质以及其人格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时,自然可以有所体会。在长时间的熏陶之下,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帮助大学生提升其爱国情怀

我国的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因此不仅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体现古人的良好的品质,也有很多作品将爱国情感发挥到极致。当前,常会听说现在很多的大学生缺少民族责任感,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等这一系列优秀的爱国作品,如果大学生能够在这样爱国情感浓郁的氛围中,一定会提升其自身的爱国情感,进而对我国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心态

当前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被家长保护的很好,因此心里承受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在经历一些挫折之后,就一蹶不振,消极对待生活,甚至做出危害公众的事情,非常可悲。因此,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面对挫折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也会经常遭遇挫折,例如苏轼这样的大家,也难逃被贬官的命运。在他被贬黄州期间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用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遭遇的一切,继续吟诗作词,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无数人对他产生了敬仰之情。不仅如此,李白等名人也是如此,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足以看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因此大学生如果能够长期接触这些内容,自然也会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的。

总结

篇2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必须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经典,使文言文的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要做到这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文言文中爱国主义情愫,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从屈原的《离骚》开始,爱国主义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我们古代文化历史始终。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同样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铮铮铁骨忠义两全的左忠毅公,捐躯殉国的史可法,“流血以倡国,以死酬圣主”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幸福”的林觉民,他们的事迹光照千秋,学生可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挖掘文言文中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古代文学作品蕴涵着许多美育因素,有大量反映自然美的诗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腾王阁的美景,成为世代吟唱的名句。姚鼐的“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描写出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通过学习吟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三、学习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凡成功人士,大都有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战国时代孟子的“舍生取义”曾激励了多少代志士仁人,为正义而斗争。《五人墓碑记》也说“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习古代优美的词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表达力

古诗文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的表意精确,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具有非凡的想象,“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炼字的典范,十分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哲理于其中;庄子的《逍遥游》、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非凡的想象力更令人惊叹。经常学习吟咏这些优美的句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五、学习古人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探索能力

古人注重实践,注重探索。宋代大文豪坡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石钟山记》里反对“事不目见耳闻”就“臆断其有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提倡既要注重实践,又要注重探索和思考,要“求思深而无不在也”。我们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古人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思考和探索能力。

六、学习古人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

历史上许多优秀人物从小就立下了大志,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家喻户晓,屈原为探求真理“上下求索”,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王羲之为练一手好字而染黑了墨池,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而尝遍百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写成《红楼梦》……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做人的态度,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篇3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典籍《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飞(《易责》)原意是指礼乐教化。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既是古代先贤圣哲心灵历程的形象化历史,又是塑造炎黄子孙人生观、价值观的珍贵教科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古人关注民生的人本思想。勤政爱民的民本意识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狐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财富。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古人人生不朽的价值追求。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已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了。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肉体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思考以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来提高生命的价值,以达到精神的不朽。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古代文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甚至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家对天地自然的精微体悟以及天、地、人之间圆融统一的和谐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人文精神的宝藏,如何将其挖掘出来,传播给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在文明社会中传递正能量,是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并完成的课题。

二、互动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

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关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馅,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是将它们挖掘出来并传授给学生,以优秀的作品提升其人格,以高尚的精神净化其灵魂。

篇4

关键词: 李白 及时行乐 物我交融 生命过程 启示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这篇文章,言短韵深,只有119字,被选入《古文观止》,因而得以广泛流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秉烛夜游”,纵情欢乐,

“及时行乐”连夜也不肯放过,今人每提及此总会冠之以“消极”二字。细细品来,其实不然。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读者如同穿越了千年而与李白置身于同一天地时空下,听他讲述天地光阴的真谛。这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感慨何其相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悠悠时空,英雄也好,贫民也好,都只是沧海一粟。李白恰恰是懂得生命真谛所在,所以才发出如此感慨:“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既然如此,又何必执著沉迷,何不洒脱逍遥?这是古代士大夫们常有的一种情怀,一种无可奈何之际的自我解脱和心理慰藉。“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在他之前的人都可以执烛夜游,况且碰上这美好的阳春,还有俊秀群季,如何不去?于是,欣然前往。宴会上,诸弟都很聪明,作的诗对都很好,他自己却为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羞惭。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在酒杯的频频传递中,时间飞快流逝。也许是在酒的作用下,李白一改先前的郁结,很快变得豁达豪情了。想到只有作出好的诗篇才能抒发高雅的情怀,谁若作诗不成,就该罚酒三杯了。在桃花园的众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在彼此间比个高下。魏文帝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序》“古人秉烛夜游”之后也有个“良有以也”,只少一个“思”字。在《与吴质书》中曹丕讲到昔日之乐,乃是与好友们的“酒酣耳热,仰而赋诗”;而《序》中的“为欢”、“乐事”,也归结到“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他们都少不了宴饮,但那欢乐,主要是精神生活方面的,是一种物我交融所达到的精神的至高境界。李白继曹丕对古人的“为乐当及时”注入了新的积极的内容。[1]

曾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终于悟出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取之所当取,舍之所当舍,在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中享受大自然的无尽宝藏,从而达到一种物我和谐的境界。苏轼这种思想,谁又能言之非“及时行乐”呢?无论是“真放”还是“旷达”[2],李白与苏轼在寻求精神解脱的道路上寻找到了同一出口,尽管充满了率性精神的李白从不曾把这一思想表述到苏轼般如此理性的高度。苏轼历来被文人学者评价为“旷达”、“超脱”,却冠之李白以“庸俗、消极”,待遇悬殊犹如天壤之别也。

至于说李白“沉迷酒杯,昏饮逃世,消极地感叹人生的诗篇诗句,为数更多”[3]也同样有失偏颇。李白虽“沉迷酒杯”,却未曾“昏饮逃世”,李白既追求饮酒取乐和神仙,又企慕登高位建立显赫功业。他化解这一矛盾的原则是功成身退,即先建立功业,垂名史册,然后功成不居,退隐山林江湖。[4]“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从驾温泉赠杨山人》)“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如若忽视诗作时的气氛,片面地断章取义,将《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等句作为诗人“消极地感叹人生”的明证,更加有失公允。李白于不得意时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诗意是羡慕、向往、追寻“得意”。“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应看做是李白“沉迷酒杯,昏饮逃世”的人生写照,而应解读为李白具有多类人格气质或行径的反映。象征荣华富贵生活的“钟鼓馔玉”,世人皆珍贵,而李白却说“不”;世人皆不愿“长醉不愿醒”,而李白却说“是”。这恰恰反映了李白对世俗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这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自信、自傲是绝不能解读为消极的“昏饮逃世”的。[5]

李白一直都很懂“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他一直在他的生命里及时行乐。纵然是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却依然能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不管它天地、光阴,都活得潇洒畅快,而挫折权当是游山玩水,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才有《将进酒》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许多及时行乐的时刻。

反观千年后的我们,天地依然是万物的逆旅,光阴照旧是百代的过客,我们却退化了。在古代落后的生产力配上少许的娱乐活动,古人尚能及时行乐,感受生命过程的美,我们每日是步履匆匆,路边的花开了多少次,谢了多少次,我们从没注意过;几乎没有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风景,感受风的呼吸雨的叮咛,闻一下海的腥香。错过了明媚的天空;错过了变幻美丽的白云;错过了宁静闪烁的夜空;错过了生长的棕树;错过了繁花似锦的木棉,它的落英缤纷总让人惋惜与感慨,错过了许许多多,留下的尘土飞扬也很快再次沉寂,而脚步也瞬间被后来人所埋没消失。我们这样只是为了未来的某样物而拼命,我们一直天真地认为只要我们得到以后,就可以停下步伐欣赏这世间的美,可以和朋友聚聚谈谈叙叙。于是便“潇洒”地放弃了自己的当下,当下的一切。殊不知当我们真的历尽千山万水、艰难险阻得到的东西,那时的快乐是那么短暂,如太阳下闪闪发光的五彩泡泡瞬间破裂了,最后留下的只是水珠子却亦将消逝。突然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自己一直想追求的,也许有的人会幡然醒悟抑或执迷不悟,再追求所谓更远更好的如此循环,生命也终将回到圆的起点,而错过的风景也仿佛未曾在生命里停留。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如若在别人眼中我们这个时代不适合及时行乐,那么哪个时代更适合呢?哪个时候适合呢?抑或是谁适合呢?是那些过去还是那些未来呢?“玉环飞燕皆尘土”,而未来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该及时行乐的是当下,是我们。就如在电影《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带着同学们看老照片,告诉他们,曾经鲜明生动的照片中的人皆尘土,而我们在若干年以后也会像他们一样留下的只是影子。所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我们也亦不过是沧海一粟,铺展开的生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纵然在为生命奋斗拼搏时也可以及时行乐而令之缤纷多彩,别有一番情趣。而不是在短暂的生命中未曾停留,徒留空白,老之将至之时,抱憾悔之。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不若及时行乐。

参考文献:

[1]张自强.“秉烛夜游”与“为欢”、“对月”——重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四川外语学院院报,1992(4).

[2]何念龙.“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

[3]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篇5

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总与鲜花和幸运相伴,常常会突然遭遇意想不到的痛苦和灾难。当人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不啻为晴天霹雳,多少人在这一巨大的打击下一蹶不振,甚至因恐惧而亡;但也有许多人在苦难中淬火,在苦难中崛起并获得新生。在北京八一湖的“生命绿州”一带,就有那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自强不息、自娱自乐、自救互助”的“三自”精神鼓励下,笑傲病魔,笑傲苦难,成为令人钦佩的“抗癌明星”。他们对每一位前来进行学习锻炼的病友激励道:得癌不可怕,你们只要转换一下思路,变害怕为斗争,照样可以像常人一样活得愉快、活得轻松、活得自信、活得幸福。

古人言:“千千为战,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意思即说,自胜者强,战胜自我是人类从古至今的教诲,是非常困难的历程,是竞争中的最高级。而这些与自己的懦弱斗,与自己身上的病魔斗, 与自己遭受的苦难斗的人正是战胜自我的最强者。

其实,在对待苦难上,中华民族是有着良好的传统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置之死地而后生”……从这些诗句和言词里,我们感受到的是面对苦难所持的辩证思想和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宋代杰出的散文家东坡居士,一生中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数次被贬,几乎送命。59岁高龄时,又被贬到称之为“天涯海角”的琼州。如此艰难的人生经历,他非但没有悲观消极,反而形成了旷达乐观、游戏人生的态度,也助长了他诙谐幽默的性格。其所作诗词亦成为宋代豪放派的开创者。这说明,面对苦难,从不感伤悲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篇6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自然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2-0103-03

世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孕育,所以人的任何社会活动都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承载文明与文化的武术,就必然与自然生态有着无比微妙的关系,如气候环境、地域环境、生物物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地孵化并滋养着武术。现今,武术的发展却不断偏离自然生态学的轨道,武术与自然生态的冲突不断加剧。

1 自然生态环境对武术的眷顾

1)气候使武术各派风格更鲜明。

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人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生活,形成的文化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礼记·王制》[1]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则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以看出不同的气候是导致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的主要原因。

中国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使武术运动表现出鲜明的季节特点。在武术的发展中,武术逐渐适应中国的大陆性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产生了分异,如南方气温偏高,易出汗,所以武术的整体动作与下肢动作偏少,步法结构少,讲究四平八稳,上肢与手法偏多,灵活多变;北方气温偏低,风沙大,土壤偏碱性,气血不易通,所以北方武术一般多跳跃,动作幅度大,注重身法,力量苍劲有力,多以内劲增加身体造热能力;而中国中部地区,如四川、湖北,四季分明,便结合了南北之风,一种水的柔与山的刚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动静鲜明、结构紧凑的风格,并且在器械上偏向刚柔并济的剑,如崆峒剑、峨眉剑、武当剑等。

2)地理环境使武术百花齐放。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差异较大,北方地势较为平整造就了北方的拳种多大开大阖,充分发挥腿长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如通背拳、查拳、华拳、少林拳等;南方多丘陵与丛林,视野较小,所以南方的拳种多小巧紧凑,以适应“地无三尺平”的现状,主张“拳打卧牛之地”,如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南方多河流、湖泊,尤其在江浙水乡一带,船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有些拳种,如浙江的船拳,就是一种在船上演练的拳种;又如湖北的鱼门拳,模仿鱼的动作,轻如游鱼,这和湖北的河流密布,且人们爱养鱼、吃鱼有着直接的关系。

3)仿生使武术不断趋于完善。

在原始社会,人类面对最大的敌人就是野兽,伴随着人与野兽的搏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演化起重要作用的武术,也深深地烙上动物的印记,上古时期曾出现“百兽率舞”的情景,就是先民们模仿诸兽动作而载歌载舞的情形。炎黄时期已有“三人操牛尾以舞”,汉魏时有“五禽之戏”。从古人大量遗留的壁画歌舞中可见到,古人经常将自己装扮成各种猛兽、猛禽、神怪,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如何抒发战胜自然的愿望,以及对各种猛兽的畏惧。人虽为万物之灵,然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总是希望自己再强一些,于是取鸟兽虫鱼之长,丰富和完善生存本领,补己之短,如鹰之利爪、虎之威武、豹之凶猛、鹤之轻盈、猴之灵巧,此外还有螳螂、鸡、鸭、狗等的特长。生物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区域物种也不相同,如北方人善养马骑马,马也是古代最重要的工具,人们崇拜马的彪悍,身材的结实,所以形意拳中有很多马形动作;南方多蛇,蛇的机敏很适应南方人的特质,尤其蛇的特性轻巧快捷、灵活多变,且一招致命。武术不光模仿动物,也模仿植物,如竹叶手即是模仿竹叶边缘的锯齿锋利,还有类似的花拳、梅花拳、树拳等,取义花之美与树之伟。所以练习武术也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提升,汲取万物所长以增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

4)自然与武术器械的产生。

在武术的萌芽阶段,武术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庇护。按照正常的发展模式是应该先有拳术,后有武术器械,但中国的武术究其根源,应该源自人与自然的抗争以及人与人的搏斗,在这个过程中,工具提供了极大生产力。所以武术器械格斗的理论应该是武术理论的发端,各种武术器械的使用是武术理论成长的主要源动力。《世本》中记载,“蚩尤以金作兵器。”此处“金”应为青铜器,青铜器械的使用使得格斗技击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逐水草而生”,不论狩猎、栖息、饮食等皆与自然、森林、植物发生着最亲密的关系。枪是在随手可取的树木枝干(即棍)上按上矛头,便成为枪。既延长了手臂,又可刺、扎、点、挑,作为进攻与防御的武器[2]。而刀则取象于最早的石刀、石斧,所有石类器具的边缘皆呈“刀状”,此后逐渐形成了武术类的各种刀具。

2 自然生态环境视角下武术的离位

1)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人的目的性改造,使得练习武术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变质。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将大自然的多样性当做设计者的对立点,扼杀了大自然。不能违拗自然规律是中国“天-人”思想的精髓[3]。天人合一是武术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而现代武术不断背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被海内外尊称为“内家拳之都”的武当山,一千多年来,武当人以好生之德、维护自然为基本品德准则,但在最近的几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武当山剑河峡谷,横空筑起一座灰色的水泥坝,抬高剑河的水位,把剑河变成了漂流、游泳等水上乐园。此外人为的污染、树木的砍伐、过度的开发使得武当山百孔千疮。不光是武当山,还有华山、峨眉山等武术发源地,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这些环境的变质,不光对武术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同时对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扼制作用。中华武术圣地越来越变质成唯财是从的经济机器。

竞技武术对器材方面有严格的要求,白蜡树因木材坚韧、耐水湿、弹性好,自身纤维密度大,有较强自然拉力,常作为竞技武术器械中棍与枪的材料,因此大量的白蜡树被采伐。目前中国的白蜡杆生产基地主要为河北和河南等北方地区,白蜡树是北方固沙的一种重要的植物,也是控制盐碱地重要的作物,为缓解北方土壤盐渍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白蜡树是大自然造化中的一员。然而,据测试,一根白蜡棍在普通地面上使用,平均寿命为3~5天,因此把一根3年才长3 m的白蜡木用来制作使用寿命仅几天的武术棍、枪着实可惜。

2)武术与“天人合一”的背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的传统,不论是儒学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4],“上下与天地同流”[5],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6],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哲学文化的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里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生命和健康都与自然密切相关。然而武术的竞技西化发展严重背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使得武术练习者的追求不再是身体上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而演变成纯粹的手段而病痛不断侵蚀着身体[7]。倘若你到户外、旷野或草地上,挥洒自如地练上一套拳术,以天人相通的观念练起来,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和交融,就可油然而生地感受到“自然和谐,进取不争”的健康人生境界,而如若在武术房高强度的训练中,你根本无法领略与天气相通,与天地互感的和谐。

3 自然生态学下的武术发展建议

1)减少资源浪费,倡导武术生态化。

所谓生态化,即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以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佳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可持续发展”[8]。人是环境的一部分,在尊重生物系统完整性和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互相依存不仅仅是技术上解决问题,也要从思想观念中转变。因此转变武术观念,积极推进武术器械的创新是未来武术器械的发展方向。但是相比西方体育运动的技术革新,中国对武术器械的研发速度太慢,虽然武术棍已经产生了新产品,即高分子有机武术棍,优点是弹性好、质量轻、表面光滑,但价格昂贵,只能在武术地毯上使用,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其他武术器械必须革新,应该创造可以循环使用的器械。

2)优化生态环境,倡导和谐价值观。

张岱年[9]说:“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武术是环境中的一份子,应该融入自然环境中去。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里,民间的武术传承就在于这些美妙生态环境中,是它们给予了我们灵感,中华的武术方才不断进步,方有今天的武术大家庭的精彩纷呈。如果武术失去了原生的土壤,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武术的发展就会脱离本质,如果完全脱离“天人合一”生态环境,武术就有可能会枯萎、凋零[1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愿望“回归自然、崇尚绿色”而掀起了热潮,所以政府要根据地理、风俗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其优势和特色项目[11],制定并落实相关法规,恢复武术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华武术的根,留给子孙后代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目前社会面临生态隐患和生态危机,深层生态学理念必须深入武术的未来发展中。减少资源浪费、倡导生态武术、恢复武术环境、创新武术器械,使武术可持续发展,回到“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中去,最终推进武术、人、自然生态环境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 礼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李子伟. 论武术的起源与伏羲的关系[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47-50.

[3]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华文化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

[4] 丁春生. 四书五经[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24.

[5] 孟子. 孟子[M]. 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

[6] 庄子. 齐物论[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7] 李传奇,田雨普. 回归身体——竞技体育的呼唤[J].体育学刊,2011,18(2):27-30.

[8] 苏霍姆林斯基.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 赵玮,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23.

[9] 张岱年.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3.

篇7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具体体现为:1.伦理本位。即人本主义,它既注重人的重要性,又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所谓“君臣,父子,夫妇”是这一特征的最好体现。2.关心现实政治生活。它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与现实政治生活直接接触。3.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不能为了私欲而不顾自然规律去征服自然。4.富于辨证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都是辨证的,而不是形而上的。5.强调整体观念。这一点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6.重视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厚的内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各学界众说纷纭,专家学者、仁人志士都有很多学说,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这一点在塑造个体和整体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每一个体都拥有这一品质,中化民族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著的献身精神是要学习推广的。

(四)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当今的实践品格是一致的。

(五)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塑造,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国家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力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不仅具有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且由于语文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其他的人文内容,因而本身也具有了负载文化的功能。可见,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中表现出来,更主要的是在人类的文字中记载下来,而文言文是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言写的散文和骈体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文言文记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是大纲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内容所决定的。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之中呢?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渗透。

1.通过介绍作者生平和有关背景加以渗透。古往今来,任何作品的创作都与一定的环境和时代有关,如果学生了解了作家的身世、经历、创作背景,无疑将有助于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伦理道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因此培养学生们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尤为必要。学生生态伦理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中的,因此也可以认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在文本研习中熏陶

语文新课程在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教材中编排了非常多关于人与自然方面的文章。这些课文在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意识,为学生们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传承了大量关于大自然的名篇佳作,这些美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无疑是极好的素材。例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春江花月夜》就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一名句进行赏析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引入刘希夷所作《白头翁》中“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来引导学生感悟古人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感受:生命与宇宙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展示,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诗人风格独特的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更是让学生获得了很多启迪。

总的来说,引导学生进行这些文本的研习,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对自然美的世界加以感悟,并树立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这对于学生建立起同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阅读讲练中渗透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渗透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近几年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来说就极具特色。 2002年全国卷阅读题《沙尘暴》、2007年四川卷阅读题《瓦斯的开发与利用》、2007年全国卷阅读题《关于保护生态多样性》、2008年湖北卷阅读题《关于湿地》这些文章都是向学生们渗透生态教育的好文章。因此,教师在知道学生做题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生态教育的影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学生进行古文翻译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选用国学经典中与生态伦理道相关的文章进行训练文本,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古汉语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修养。如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等,学生通过学习或多或少的都可以了解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会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主张,语文课程应该同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了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的接触社会、认识自然,以实现语文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效果。正因如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体会,建立起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一课文时,老师可以围绕这一课文要求的学习目标与人文内涵来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在无意识中也会提高学生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重视,乃至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去。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相关学习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宣传语、广告词,让学生来做出赏析、点评,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创作进行评比。这样一来,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总而言之,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态伦理道德,不但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眼界、丰富社会经验,而且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也有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感悟是校内外沟通的大融合,这一举措势必会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高中语文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也会深深的影响到其自身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邵建新,朱永芳.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02)

[2]朱永芳.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教育.2010(01)

[3]冯景龙.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双语学习.2007(08)

[4]江红.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 2005(12)

篇9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基因;旅游文化建设

引 言

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旅游活动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已经变得极为普遍,是人们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建设,如何发挥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的作用,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是当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旅游基因组成及现实意义

1.1旅游与家庭情感的处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是要求子女从人伦的角度出发,当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去太远的地方旅游。对于今天来说,旅游并不一定意味着远游,人们可以通过近游,如郊游等方式,和父母一起感受旅游的乐趣。同时,在交通和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子女如果必需出游应该准确的告知父母和家人出行的地点、时间以及归期,与家人之间保持正常的联系,减少父母的担心[1]。其次,应该制定出游计划,不要无所事事的闲逛,应该有目的的通过旅游增加自身的见识、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等锻炼。

1.2吸取传统文化的中的多元化的旅游态度

孔子曾经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看法,从这一点看出古人是推崇多种旅游态度的,聪明的人喜欢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仁慈的人喜欢大山,形成厚德载物的道德品质。在现代,人们旅游更多的是依据自身的喜好,选着不同的旅游地点和旅游方式,但我们应该学习古人互相包容的态度,实现旅游价值观和态度的多元化的存在,借助旅游来实现个人性格的锻炼和培养,通过多样旅游文化的选择,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

1.3学习“逍遥游”和谐旅游的思想

庄子曾经提出逍遥游的思想,该种旅游思想的精髓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自身的自由自在,达到人物合一的境界,这也是现代旅游中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现代的人们逍遥游的思想是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之内,实现忘我,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还有许多和谐旅游的基因,这些旅游基因的共同点在于和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对构建现代和谐的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构建和谐旅游文化的对策

所谓和谐的旅游文化就是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实现旅游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及和谐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谐旅游应该成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和谐旅游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2]。

2.1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

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在旅游活动中人是主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人,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以人为本原则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在建设旅游文化过程中,开发健康的旅游产品,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消费在身体、心理、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推进旅游者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和谐旅游文化的全面推广。

2.2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首先必须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因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会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会产生环境污染和低俗文化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构建旅游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和谐因素的利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品位和档次,同时加强行政和法律调控手段,保证旅游文化市场在市场的基础性的作用下实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2.3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产业就是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者应该借鉴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产品的开发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打造旅游文化的精品项目,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4加大和谐旅游文化思想的宣传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不仅需要旅游开发者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其他人员的配合,这不仅包括旅游消费者,同时还包括旅游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旅游产品当地的居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和谐旅游文化教育。如对旅游消费者应该注重个人旅游素质的提高,避免旅游者在文物上留名现象的发生,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减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学习古人的天人合一精神[3]。对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旅游服务的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建设和谐的旅游文化。

3、结语

构建和谐的旅游文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基因,我们应该充分借鉴这些和谐因素为构建现代和谐的旅游文化服务,推动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民.论旅游研究应“从经济进去由文化出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