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周转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金周转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金周转流程

篇1

【关键词】货币资金;管理;资金控制

1.引言

在企业中,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较强、风险较高等特点,是企业资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企业加强生产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可以正常的运转,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给予货币资金足够的重视,在集中管理的模式下进行管理,以期企业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保证资金有条理、不易丢失,继而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企业在国币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2.1 没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国很多企业在选择资金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上有很大争议,资金的使用效率低,并且在管理方式上有很大欠缺。在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制定一系列使用和支出计划,但是实际操作中与计划有很大差异,而且在对投资进行管理时,发现很多投资都有盲目性,在较为重要的项目上资金又比较分散,这样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资金损失,导致资金运转不灵活,最终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受到阻碍。

2.2 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责任分配制度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针对货币资金制定出相应的审批制度和管理办法,即便有些企业制定出来也没有严格的执行。企业使用和购买票据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财会人员很轻松的取走货币资金,这一系列不完善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势必会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产生贪污行为、擅自挪用公款等,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3 对现金流控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我国很多企业只是对可以得到的利益做详细计算,而忽视了对现金流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不能只单单依靠利润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现状。若一个企业利润为正,其现金流有可能为负,这就造成一旦资金周转不开,严重情况下容易导致破产。只看重利润情况而忽略了现金流会影响企业对其经营状况的准确评价,企业应该对所有指标都进行综合性分析,并且时刻对现金流量给予重视,保证企业资产项目的完整和准确。

2.4 在对现金进行收支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制度规范

企业在对现金进行收支管理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职权改变票据上的数字金额,并且把多出的款项揣进自己的腰包中,有的甚至不开发票、不报销,隐藏实际现金数量,以此来进行贪污,还有的工作人员利用单位银行的账户私自在银行开户,并把单位账户中的银行利息转到自己账户中,私吞了银行利息。

3.完善货币资金内部管理体系

3.1 建立一套货币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预算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货币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应该对预算期内所有的货币资金情况了如指掌,在对资金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不但要对长期的货币资金给予重视,而且不能忽略一年以下的短期预算。在这个过程中,会和很多部门产生联系,例如:销售、采购等部门,通过所有部门整合起来的经营发展规划上交资金预算报表,在主管和财务管理人员共同批准之后上交到管理层进行讨论执行。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有很大保证,同时也降低了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3.2 完善货币资金授权和批准制度

在企业中制定出货币资金授权和批准制度,并且给予晚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企业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都进行确定,不允许私自使用企业的资金,对每一个办理现金业务的工作人员都进行权力责任评定,工作应该在其范围之内并且按照相关流程开始业务,企业中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该了解其工作范围,并且在这个范围内使用全力和承担相应责任。

3.3 把两个不同性质的职务相互分开

企业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进行详细的分工,并且落实责任制,在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若出现两个职务相互不兼容的情况,应该让工作人员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并执行自己的权力,两个不相容的职务之间处于相互制约、相互督促的立场,不要让某一个人单独完成货币资金的办理过程。

3.4 对货币资金的监督审查管理要不断完善

企业应该对货币资金的整体管理情况进行周期性的核查,对比较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例如:责任不同的两个职务的岗位安排情况,货币资金是否批准等情况,库存的现金和账目中是否一致,收支业务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等,企业在如上这些环节中药加大监督力度,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保证不出现货币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风险。

3.5 对账户和票据管理要不断加强

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存款和利润结算等业务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周期性对账户进行检查和核算,并且清除掉一些无用的账户。对于票据,在符合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购买、管理、领用、转让以及注销,对每个环节的责任都要清晰,并且做好相关记录,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3.6 货币资金控制制度要不断完善

按照国家相关固定,企业应该对其内部的资金控制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监督部门的时效性,严格规定管理部门在货币资金活动中的责任和权利,在工作中有效执行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和义务,详细了解与货币资金有关的权利、措施、流程和责任,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转起来。

4.结语

综上所述,货币资金是一个企业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更加应该注重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若想将货币资金管理好,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把有效的货币资金都集中起来才能保证其有效的使用和支配,不断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是企业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静.浅议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大观周刊,2011(39):58-58.

篇2

摘 要 本文针对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问题,首先分析了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类型,并分析了当前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实施策略,可以为企业管理人员开展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开发企业 风险 类型 问题 策略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阶段,由于市场或者是企业自身原因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企业的财务目标脱离预期计划目标。露天煤炭开发企业作为以煤矿资源开发为主的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投资开发项目的不确定影响因素日益增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露天煤炭开发企业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强化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以及控制能力,确保企业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一、露天煤矿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分析

(1)融资风险。由于露天煤矿开采一般属于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具有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巨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以及风险较高的特点,因此为了露天煤矿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企业通常需要进行多渠道的融资,而最主要的便是通过股权融资以及债务融资,不同的融资结构会对项目实施产生不同的影响,融资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投资风险。露天煤炭开发企业作为以露天煤矿的开发建设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经营活动主要为露天煤矿的投资建设活动。由于投资活动受到投资对象、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投资过程中出现资产结构不合理、市场环境较差或者是生产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便会造成企业出现投资风险,导致企业的财务成果脱离原计划,企业的经济效益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

(3)资金流动性风险。资金周转流动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露天煤炭企业作为建设项目一般属于大规模的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筹集主要是通过银行解决,如果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政策进行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甚至可能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造成企业出现资金流动性风险问题。

二、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1)露天煤炭开发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还未形成系统的认识。由于露天煤炭开发企业大多属于资产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受传统经济体制时期管理观念的影响,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重视程度不足,在投资管理项目上的风险意识淡薄。部分煤炭开发企业管理者为了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不合理的开展露天煤矿的扩建以及项目投资建设,导致煤矿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造成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露天煤炭企业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的项目投资管理上,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也没有侧重于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重点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导致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是有发生。

(3)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的投资决策体系不完善。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体系,在开发项目的投资管理上缺乏细致的分析,经常出现凭着高层管理者个人决策或者经验决策投资项目,导致投资决策风险问题是有发生。

三、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1)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建设。为了对露天煤炭开发企业投资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管理,首先必须结合企业的自身组织结构特点以及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防范体系。并通过财务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财务风险的评价以及财务风险防范应等一系列流程,提高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能力。

(2)进一步优化煤炭露天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对于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的投资决策管理,应该采取投资决策模型模拟分析的管理方式,通过综合项目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借助于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方法,明确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并采取事前控制的方式来避免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3)强化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的市场分析能力。由于煤炭开发工作受到市场环境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为了规避企业在投资项目中出现风险问题,必须做好企业投资管理的市场环境分析工作。通过对露天煤炭行业的市场整体环境、国际的煤矿能源产业政策、风险多发领域以及经济形势的走向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进而避免企业投资风险问题的发生。

(4)重视预算管理以及财务审计监督。通过在露天煤炭开发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资金管理不善造成煤矿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当结合投资项目以及经营活动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收支计划,规范企业的资金难管理。此外,为了强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企业应该以财务审计作为财务管理监督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细致的审查,进而起到规范财务管理工作,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作用。

四、结语

露天煤炭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手段。因此,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在投资项目管理上的风险问题,并通过强化制度管理,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景丽.管理开创新天地――记煤炭工业优秀矿长、神东天隆集团公司武家塔露天煤矿矿长刘志全.中国煤炭工业.2008(11).

篇3

一、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以及与资金管理的关联

(一)敦促企业严谨遵守国家相应的法规政策

国家的经济发展持续加速,所以现今我国市场上每个行业的相关法规政策都在不断地进行修正与完善。而内部控制工作,便是敦促企业能够随时对国家新出台政策进行落实,并严格遵守相应法规的有效辅助,管理环节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受到更加严格的约束,并在涉及法规问题的方面帮助企业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这样,企业的内部各环节工作也都会更加顺利,在资金管理方面,只有企业对相应法规进行严格的落实与渗透,才能有效确保企业的自身利益免受侵犯,避免企业内出现擅自挪用资产及资产用途不明确等情况,使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资产数据更加真实、准确,防止内部资产出现隐性流失的问题。

(二)防范风险

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最需要进行严格控制的方面,特别是燃气企业,其施工过程是具有危险性的,一旦事故产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预估的,所以在内控工作中,对风险方面的控制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只有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严谨严格的监督与约束,才能确保风险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当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对潜在风险进行准确的预估,并在风险产生之前采取防控措施,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稳定发展。就资金管理方面来说,燃气企业一旦出现事故,必定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只有对风险进行及时的控制,才能够确保企业资金不会大量损失,进而防止企业面临停业甚至倒闭的困境。

(三)维护企业资源

燃气企业是资源企业,但资源所说的不仅是指燃气能源,企业内的施工设备、施工用具及材料,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但许多施工人员都对这种资源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对待施工设备并不爱惜,也并没有随时对设备运作情况进行检测以及定期维护的习惯,所以常常会导致施工设备损害严重甚至失灵的问题,对于施工材料的使用也不会进行规划,所以经常会有施工材料大量浪费的情况。

(四)帮助企业做出有效决策

企业的各项决策,都是以其内部各方面信息的准确反馈为基础的,所以,只有拥有及时、实时、真实的内部信息,企业才能够依据自身情况对后续工作进行更加正确有效的规划与决策。而信息的真实性,是要通过内控环节来确保的,无论是企业内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施工现场的工作情况、交易活动情况还是资金的具体数据,都需要进行实时的监督与掌控才能够得到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回馈,各部门工作情况及施工现场情况的实时信息,能够反映出各级员工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与积极性,真实的贸易情况及资金数据情况及能够反映出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个环节产生的形势变化及资金变动,并体现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切实需求,而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要考虑的要素,所以,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内控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强化内控的措施

(一)设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作为燃气企业资金控制制度化体系的一项程序,是对管理工作进行补充的有效方式。企业借助对整体预算的合理编制,可以确保企业对于资金收支概况分析与预测更加具有前瞻性,以便对资金的使用与集中做出合理的安排,即可确保企业内部始终拥有足够的备用资金来填补突发性的资金短缺,但又不会使资金产生过度闲置或非理性投资的问题。完善且高效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当中的必然需求,也是企业对内部工作进行监管的基本依据。对于进一步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对资金收支流程的监管

对于整个资金周转流程的监管,是对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的辅助与补充。企业要建立起凡有资金、有管理,就要加强监督的工作理念,着重强调资金收入的及时核算与款项支付的审批。针对涉及大笔款项收入的城市燃气机构,尤其应当加强对于收入款项的监管工作,保证款项能够及时地、完整的入账。在支付方面,企业应当订立完善合理的支付授权审核体制,对支付的审批流程及相关权限进行更加科学的把控,确保整个流程能够严格依照制度来进行。

(三)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主要可以从资金与运营两个方面来进行区分,运营风险主要指企业内部生产及运营方面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其中包含信誉、投资、担保及合同等几个方面的风险因素,资金风险主要指企业资金流失及举债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其中包含资金隐性流失、资金挪用、款项模糊及无力偿还债务等几个方面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甚至会使企业面临破产。所以,企业应当着重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强化自身的风险防御力,以严谨的调查与细致的分析为基础,准确的找出一切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带来风险的因素,并依照风险的特征,找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措施,建设长效的风险防御体系,通过巧妙利用风险识别、事前预警、防御规避、降低影响、损害分担等应对措施,实现对各方面风险的防御及控制,确保企业利益不受影响。

(四)强化审计及监管职能

内部的审计及监管是在企业的每个工作环节中都需要贯彻落实的,也是一个企业内控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利用内审工作,可以对企业内控环节的实效性、财务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及各部门工作的效率进行核查与判断,并能及时找出潜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这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水平,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在保证企业的经营政策、方针及规划的渗透落实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材料管理、集中采购、提升工艺、核算准确

一、机械加工行业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钢管企业的材料主要是各类型焊管、无缝钢管,通过酸洗、磷化、皂化、冷拔、复合冷拔等工艺过程将钢管加工精密无缝钢管、复合管,为工程机械行业做配套生产。钢管企业的材料成本要占到整个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所以工程机械材料成本的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材料成本的控制,企业就没有利润、没有发展。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材料贯穿于从购入到加工成成品卖出的整个管理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由于每个企业的材料品种不同,管理也就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完善严格的材料管理方式及核算体制,提高材料成本控制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材料核算管理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按需采购及集中采购

一是没有按照需求计划进行采购,没有设定安全库存,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采购数量超标导致采购资金占用太高;二是没有集中采购,没有进行严格的计划测算和性价比的测试,采取向二级供应商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的方式,增加了采购成本;三是对于钢管生产中最重要的模具没有做到按需要量、分不同情况分别采购。

(二)没有严格的供应商审查制度

材料检验入库环节过于简单,检验抽检率太低,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入库。由于工程机械的最主要的原材料是钢管,每个钢厂出来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甚至每个炉号、每个机组、不同钢厂生产出的同一种规格都是有质量差别的。在入库环节如果不认真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甚至炉号等进行严格检验并出具相关报告,后续加工过程中就不会做有针对性的处理,容易出现钢管质量问题。而在出现因材料问题出现废品时很难索赔。

(三)过程管理不严,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损耗太大

一是主要材料方面,由于每个供应商的产品不同、炉号不同,材料的特性就会不同,如果生产工艺不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生产,很容易造成产品材料的损耗。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品标识不规范、标识不清。由于车间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有些产品差别不大,但客户要求不同,如果钢材的产品标识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出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形成废品。三是主要辅助材料没有制定相应的标准或未能按标准发放,管理粗放。四是可以多次使用的低耗产品未能建立相应的台账进行管理,浪费现象严重。

(四)材料核算不准

主要材料不能准确核算。一般企业采用的是单一数量核算,如只采用吨位核算,由于材料物资的特殊性,发放和入库时不能要求每一根材料都进行过磅,有部分只能按理论数量进行估算,久而久之就会使材料物资的领用、入库和发放等各个环节上库存材料的数量核算不是很清楚,从而导致库存物资管理混乱,致使核算不准。

(五)材料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及时反馈材料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重视生产、销售、安全等工作而忽视材料管理工作。很多企业经常安排一些不懂材料管理的年龄接近退休的人员作为仓库保管。由于钢管业材料品种多且多相近相似,加工协作程序多,一线材料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材料信息反馈不及时,无法对材料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发现及汇报,导致材料管理混乱,材料采购、存储及领用流程不清晰,最终出现材料流失、积压等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材料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原材料的采购问题

1.严格按需进行采购

按需采购是指应由计划办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及库存量预测所需数量,提供月物资采购明细,物资部根据采购明细编制“采购计划”,经总经理或物资副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员实施采购,避免盲目采购。钢管企业所需的主材采购基本上是现款采购,对企业的资金占用很高,而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销售的产品回款很难。现在机械产品升级很快,企业不适合囤积大量的材料,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应根据材料的采购周期、产品的生产周期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材料的安全边际库存,使资金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2.对大宗采购实行集中采购

由于钢管企业的主材主要是各类型钢管,用量集中,采购资金占企业采购资金的大部分。如果能与大型钢厂形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集中采购,分步实施,不仅有利于公司的材料供应保障,降低采购价格,型钢厂也可以在收取一定的预付款后有一个稳定的客户。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分批提货,可以基本杜绝向二级供应商采购,大幅减少采购资金的支出。

3.外协模具的采购

对于钢管公司来说,最重要的外协采购就是模具的采购。模具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常用的合金模具价格很贵,但经久耐用,适用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传统的铸铁模具不耐用,但价格经济,适用于小批量的产品生产。

4.建立岗位轮换制

除了在材料采购中建立一套采购审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实行采购人员定期轮岗,防止管理中出现漏洞,为产品质量把好头道关。

(二)原材料供应商审核及材料入库检验

1.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

原材料的质量取决于供应商产品的质量,物资部需根据供方产品质量状况或有关方面的信息(如供方其他用户对其产品质量的反馈)、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对按要求如期提供稳定质量产品的保证能力、供方顾客满意度、产品交付后由供方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如零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等)及其他方面(如履约能力、价格和交付情况等)采购物资。物资部将评定汇总后的合格“供应商评审记录表”呈物资副总经理审批,主材采购供应商需交由总经理审批,对批准合格的供应商,物资部负责汇总填写“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报质控部登记备案。

2.材料的入库检验

入库检验是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的源泉,如果原材料不合格,无论后续工作如何做好,产品质量肯定不会合格的。钢管企业由于钢管产品的特殊性,不同钢厂、同一钢厂不同机组生产的产品的特点也不相同,如有的直线度好、有的壁厚差小。这就要求材料的入库检验一定要严格。由于管材都是成吨进货的,产品在入库检验时需供应商提供材质书、炉号等然后根据合同的技术要求去检验,并且要按照每批生产的炉号去做标识,留下详细的检验数据并挂标识牌注明,标识的内容要详细,材质、厂家、炉号等都要标识清楚。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得办理入库手续,对于让步接收的材料要标注清楚,使后续发生的加工费索赔有据可查。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的质量损失在源头上得到控制。

(三)提高工艺、加强现场管理,减少产品的损耗

由于管业的特殊性,钢材在加工过程中必然会有损耗,钢管企业的损耗是每个生产厂家都面临的问题,谁家在产品的损耗上能做物尽其用、损耗最低,谁家产品价格的竞争力就强。一是在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技术部门进行测算,从而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满足加工需求而且不造成材料的损耗过大。二是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由于钢管材料的相似度很高,一般的工人很难通过肉眼分辫细微的差别,所以产品的标识应跟产品流转,建立严格的产品流转流程制度,杜绝生产过程中人为的质量损失。三是要大力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尽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损耗,将产品的报废率维持在底限。四是辅助材料要定额发放,尤其是消耗量大的辅助材料,并且将发放与工资挂钩,增强工人的节约意识,争取用最少的材料加工出最多的产品。五是积极发挥尾料的作用。钢管企业可以因材利用,将尾料加工成可以用的产品或生产中的工装夹具等,将材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六是钢管企业的模具使用对于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在现场,由于模具在产品上要反复使用,因此模具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台账,领用、发放要有登记台台账,要引导工人精细使用,不可在现场乱扔乱放,用完要及时还给库房。七是现场有些已用过并有损耗的东西,如损坏吊环、用过的砂条、焊条头等应收集起来,经过车间处理后再次利用。这样可以变废为宝,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的价值。

(四)根据钢管特性,准确核算及保管

钢管企业的材料有其行业的特点,如不同内径和外径长度的钢管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物料品种。而客户却根据产品的不同,最终需要不同尺寸的钢管产品,同种规格需要相同内外径同一尺寸长度、相同内外径但不同长度的产品,这就给材料的计量带来了难度。为了更加准确地对产品实物进行管理,减少物资的管理混乱,必须采购双计量组进行核算,不仅核算支数,而且要核算重量,这样才能使库房核算清楚。一是要制定规范的物资出入库流程,完善物资的出入库手续,对于每月由于估算吨位入库与出库之间的差额,经查实后,当月进行处理;二是要加强来料加工和委外加工的手续及台账的管理,尤其是委外产品的台账要落实到具体经办的业务人员,对于长期挂账的委外产品要及时清理,防止由于经办人员的不负责任给企业造成损失;三是要加强对出门证的管理,物资出门一定要办手续;四是对在库和现场的材料要按类别进行管理,摆放整齐,每一个品种都要有标识、卡片,使物资管理更加规范;五是要求物资保管人员要经常进行库房盘点,钢管企业要定期组织质检、财务、物资、生产人员对库房进行盘点,要做到账实相符、物卡相符,对于盘点中产生的损失,要查明原因,清查责任人。

(五)加强材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针对目前基层材料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可以从用工制度进行改革,不再单纯地用一些即将退休的员工,而是要启用一批年轻的员工,提高一线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且要经常对企业材料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管理的流程一清二楚,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钢管企业最好要建立ERP系统,对材料的状况时时进行追踪,及时发现材料管理中的问题,如积压、消耗超过正常水平等。材料信息反馈得越及时,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金周转也就越灵活,企业整体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志云.企业降低成本需强化材料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1).

篇5

关键词:乡镇财政;财政预算;乡村振兴

一、规范乡镇预算管理的原因

(一)提高乡镇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步伐,乡镇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管理,乡镇资金的使用效率离不开一个健全的乡镇预算管理体系。乡镇的预算管理体系直接关系到乡镇未来的发展,因而乡镇资金相关人员应加强对财政工作的重视,采取多项措施来增强乡镇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而言,要改善乡镇资金配用体系,厘清乡镇资金类型和数量,从而有效控制乡镇各项建设的成本,同时能够为乡镇的发展提供充足且适当的资金,

(二)促进财政预算管理走向科学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发挥乡镇财政功能的基础性保障,以财政为支撑,为乡镇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应建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资金的透明度、提高资金规范性为目标。当下,乡镇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逐渐朝着标准化方向迈进,不同乡镇的规范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说还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各个区域财政管理能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是调控乡镇重要的手段,是系列财政工作核心,财政预算工作直接影响着乡镇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当前乡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健全乡镇资金体系,但距离科学化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而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出适合乡镇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

(三)优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推进乡镇财政结构的完善,在乡镇乃至国家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乡镇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经济规划越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当下,在既有体系下,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部分成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高水平和高标准下的经济体系建设,暴露出漏洞,体现出当下经济建设存在的不足。例如,在乡镇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中,不重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在财务管理、财务公开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乡镇财政部门与各个部门配合度较差乡镇财政预算工作牵涉到多类部门,而财政预算工作主要是由乡镇财务部门完成。由于当前乡镇财政内部控制能力较弱,因而需由财政部门主导、多个部门配合。具体而言,财政预算工作需要依靠各个部门根据乡镇发展实际以及乡镇未来经济走势,通过专业的编制方法对当地的教育、道路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行业预计费用进行计算,因而预算编制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与乡镇各个部门进行密切的配合。乡镇财政预算数据繁杂,当下乡镇各个部门在开展预算工作时,财政部门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深入了解各个行业的现实状况以及工作流程,导致财政预算工作只局限在形式之中。

(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工作作出具体指示,要求地方按照综合预算管理要求,合理安排地方资金,不断建立健全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增强地方资金合力,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前乡镇财政预算体系有待健全,多地财政预算表都存在编制不规范的状况,导致乡镇资金的使用效率、使用途径无法全面展现。具体而言,预算方案的编制必须有理有据和条款分明,应明确记录支出、收入,并避免错记、漏记以及不记等情况。此外,要控制好财政预算有关项目的预算周期,对于在周期内项目资金尚有结余的,可将资金放置下个项目周期使用,因而随着时间的积累,项目结余资金不断增加。地方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国家对于项目所剩资金的回收和利用缺乏明确规章,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无法形成资金周转流。

(三)监督管理体制有待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章程在制定过程中,必须以财政部门的规定为标准。按照要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外部环境,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通过设置一定比例的预备费用,可以面对乡镇未来的不可抗力事件,为突发的自然灾害设立专项预备资金。此外,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预算方案的编制。目前来看,存在大部分乡镇财务部门以敷衍的态度来对待上级部门的检查,仅把地方财务预算看作是一个工作形式,没有认识到财政工作的实质性作用,因而在地方财政预算编制工作中,缺乏关于地方发展和地方资金使用的思考。对于针对某些事项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因为其他事件产生而随意挪用导致无法应对突发性问题,由于自身财政设计不科学的原因导致资金匮乏,造成应对资金不足问题而向上级再次申请款项,如此则耽误了事件应对的最佳处理时间,同时也是对预算管理体系权威的挑战,造成村民对政府公信力的降低。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乡镇财务部门监督体系,未设置对应的监督部门,无法对财务预算制定、修正和实施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加之乡镇地区的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体系薄弱,因而导致乡镇财务管理体制透明度较低,财政预算的执行力度较差。

三、规范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途径

(一)提高乡镇对于财政预算管理的认识乡镇政府应不断优化内部财政结构,通过有效的财政预算措施为村民提供保障。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乡镇的财务预算影响着乡镇的发展,一个科学、有效的财政预算对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成为考核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准。因而,应加强对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资金利用效率,提高乡镇的资金使用效率。重视乡镇财政预算工作,设立财政预算以及财政预算监督的专项岗位,引入和培养财政预算的专业人员。积极开展预算工作的培训,对既有的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增强乡镇各个部门对于财政预算工作的认识,深入理解各个部门与乡镇财务预算的关系,明白财务预算对于乡镇发展的意义,提高乡镇整体对财务工作的了解。当前,要提高乡镇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需要转变传统观念,通过财务预算作为方向,搞好乡镇建设,提高乡镇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完善乡镇预算监督管理体系要保证预算体系的运转,需要完善乡镇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具体而言,通过设立预算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对应的预算监督人员,权利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有效保证预算监督能够客观、公正的对乡镇预算工作进行监督。此外,乡镇预算监督部门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应对上级部门预算检察工作,直面预算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不断改正问题,提高乡镇预算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需要厘清预算内部数据,明确职员之间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之上,从而能够有效激励个人和部门完成工作。

(三)优化乡镇财政人才结构提高乡镇财政工作核心在于吸纳人才,只有拥有合格素质的人才,才能为乡镇财政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必须合理调整岗位结构,处理好员工的编制,严格考察财政人员的工作,取消冗杂的工作岗位,将岗位标准化和精简化。应严格制定乡镇人才准入制度,根据乡镇发展所需设定人才录用标准,同时时刻监督和控制整个人才招聘和引入过程,有效确保整个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从而有效防止录用过程中出现任何纰漏。

篇6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作用

(一)确保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确保企业内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财务信息的安全与准确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之一。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可以有效控制与规范企业内相关人员的财务行为,从而保证企业内各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避免因为财务信息的纰漏而给企业带来的经济风险。另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对企业内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核对与审阅,它还能够负责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与控制,从而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避免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和有序

确保企业内各项工作的正常和有序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另一大重要作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是通过建立一个功能完善与协调有效的内部财务监督控制机制,来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统筹控制,尤其是对其中的某些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从而有效规避企业的经济风险,使企业内各项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还能够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有效性,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开展各项工作活动,并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激发出员工的最大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大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正因此。我国各行企业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变得非常复杂。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之下,在企业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基础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所占有的地位正越来越重要。总体来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主要包括有资金的筹备、活动的组织以及企业财务的处理等几大步骤,而这些步骤几乎涉及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对企业的整体运转流程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再者,因为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企业内各项事务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正符合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目标,因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地位也就随之提升,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与重视。

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现状问题之一。虽然现阶段我国众多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正逐渐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形势而开始发生变革。但仍有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其表现之一就是部分企业尚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有的虽然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但职能薄弱、作用不大,因此也就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低下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会严重阻碍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并且也不能够使财务人员正确衡量与评价企业内各部门的经营绩效。

(二)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又一大主要现状问题是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不够完善。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除了要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以外还要拥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同样都是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必要前提。可以说,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高效运行。然而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却并不完善,因此使得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中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也不够完善,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不能够较高效率地获得其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信息,从而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其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三)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度不够

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度不够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现状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力度不够或者管理方式不当。因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的闲置或者不足等现象,即企业对资金的使用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合理计划与安排,从而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资购入这一环节进行得过于盲目,不是物资购入得过盛就是物资购入得不足,导致企业在亟需某项物资或者亟需资金周转时面临极大困境。二是部分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力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的赊销政策不够严格以及缺少回收账款的有力措施所导致的,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好转,便会使得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节,严重阻碍企业的资金运转。

四、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审计的措施

(一)加强对现金的控制

加强对现金的控制是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就目前来说,企业若想加强对现金的控制主要应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尽量使企业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趋于同步,即尽量使其两者的发生时间趋于一致,从而令企业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二是尽量加强对现金浮游量的使用,从而使企业资金的流转更加灵活,减少企业的额外资产投入,促进企业利润的快速产生。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也是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审计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企业若想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主要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将企业的财务数据核算准确,以及将债权与债务的关系明确。企业最好要建立起一个完整完善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并且必须要保证原始单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二是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企业最好制定相应的信用标准,而后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则可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来控制其应收账款。三是企业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并结合销售合同来明确收款率以及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等,从而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