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管理建议

篇1

1.施工技术上。现阶段,现场施工人员存在素质低现象,并且大多数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在实际施工中仅依靠多年经验,对出现的新型问题或技术需求变更未能作出合理调整,在现阶段蓬勃发展的建筑业发展带来需求变更的今天,仅依靠施工经验进行实地操作跟不上时代步伐,应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所在。

2.监管制度上。为确保现场工程质量,政府明确规定在进行施工中,应配备具有执法资格的相关监理单位,但当前在质量监管体制上存在执法体制,执法管理,执法力度,执法素质等多方面问题。在执法体制上,未形成统一建筑施工质量标准;在执法管理上,未落实个人责任制;在执法力度上,未形成现场督促制度;在执法素质上,未实现高水平,高素质,高管理。在出现如上问题同时,现场工程质量较难达到既定要求,造成质量管控缺失。因此充分认知当前国内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强化自身管理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现状,在进行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和强化管理措施中,应做好如下几点要求:

(一)现场管理制度上

鉴于现场管理松散,施工现场管理复杂等情况,在制定现场管理制度上,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二,预防为主”基本原则,落实现场建筑工程统一性,整体性,践行性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统一制,问责制,执法制等方面。

1.统一制。由项目最高负责人确立现场管理领导核心,由项目最高负责人作为领导核心体系,各分部门领导配合监理部门组建现场联合监管小组,充分发挥各部门领导模范性和规范性作用,并由各领导制定现场统一性,量化性管理方针,如:工程质量标准,现场规范标准,安全规章制度等,做到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

2.问责制。在确定统一管理体制后,各监督管理小组成员按现场职能区域分配相关职责监督人,进行专人专区域有效监督管控,对出现问题的区域直接责问相关负责人,避免无人监管,文人负责事故发生,并与个人奖金,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做到有法必依。

(二)建筑安全监管上

1.制定安全巡查计划表。在落实安全职责和划定职能区域时,秉承“零事故”安全职责目标;在进行深入施工实地监察过程中,应制定安全巡查计划表,对同一区域,特别是夜间作业易发安全事故等阶段加强安全巡查和监管力度,可进行“三班制”,“倒配制”,“质量制”等要求,落实现场安全巡查工作,对巡查过程中出现的高空坠物,洞口坠落等安全隐患,强化安全巡查力度,确保安全“零事故”,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加强工地危险源控制。施工前期,应对建筑工程项目地形,环境以及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做现场调研和分析,并针对如:洞口,斜坡等易造成安全事故区域增设安全隔离带或贴示危险明示牌;对易于造成割伤或爆破的施工器械加强隔离化处理,减少施工阶段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三)现场建筑质量控制上

1.施工技术控制。针对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情形,开发商或领导单位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做严格规定,包括取缔未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或相关技术证书的施工人员,并且针对需求变更或施工技术改革,做好后期员工技术培训等工作,强化员工学习与接受能力。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建议

工程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是来使工程高效、高质、高保障的一个综合的科学方法。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建设工程项目产品,施工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分层的管理机构,从总公司到子公司再到施工现场,逐个的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这个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不过由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思想的制约,现在的建筑工程管理也暴露除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都客观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建筑企业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不断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进步。

1.1工程管理方面

当前普遍采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施工单位普遍采取分包的形式,这种模式很难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工作范围,容易造成工程程序上的遗漏或混乱,是协调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另外,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都没有切实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进行施工,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给工程的协调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不便。

1.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做好会直接牵连到人的生命,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度和整体的管理工作素质,所以,在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高空作业是建筑施工中的首要问题,高空作业必须要找出,并设置围栏、挂牌示警。凡在高空作业外沿必须在行人处,应支搭防护棚。建筑物的预留洞、电梯井口、搂梯口、阳台口等均要设置防护围栏。脚手架必须先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搭设。在施工层与首层之间每隔3-4个楼层还必须支搭挑出安全网,安全网要在确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安全帽、安全带均应合格并有效佩戴。

1.3忽视工程质量

随着国内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建筑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收益,而将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施工进度方面,而忽视了对于工程质量的科学监督与管控。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要贯彻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而国内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必然会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建筑企业还要注意处理施工技术、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并且深入探析其与工程进度与质量提高之间的联系。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建议

2.1普及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就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

2.2建立有效的团队

要想确保在有限的工期内尽可能将效率提到最高,建立有效的团队意识是最为重要的。俗话说“齐力断金”,在建筑施工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让大家都存在于和谐安逸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让每个人的工作效果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为了让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整个施工团队应认定共同的努力方向,尽量相互配合,确保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和质量。

2.3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

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是实现建筑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首先,施工单位需要牢固地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的控制渗透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其次,还应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制度,定时归集单位工程的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进行核算分析,始终保证亏损因素处于可控状态;最后,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合适的企业定额,保证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或者施工质量控制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2.4加强进度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会很危险,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路桥工程;管理;发展趋势;建议

在路桥工程管理中,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着施工进程。路桥工程施工程序繁杂,各个工程分项对技术的要求不尽相同,另外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均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致使路桥工程质量存在差异性,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这就要求选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路桥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

1路桥工程管理发展趋势

1.1全球化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路桥工程管理是将知识、经济相结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项目管理趋向于全球化,增加了各国之间的项目合作、国际化的专业活动开展日渐频繁、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共享等。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对路桥工程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其在为我国创造更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对我国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2多元化

在现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很多活动都通过项目的形式开展,其管理模式向各行各业深入,以不同的类型和规模存在,多样性的项目类型和行业领域,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路桥工程管理中也存在多种管理形式,分管路桥工程中各个子项目,保证工程的顺利、有序开展。

1.3专业化

由于路桥工程的大规模发展,其管理工作逐渐向专业化的方向迈进。管理知识系统方面的改善、非学历与学历教育之间的竞争、专用管理工作软件的开发等方面的表现,对路桥工程管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管理的专业化也体现了路桥工程管理日趋成熟。

1.4综合化

伴随项目管理方面的成熟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因素介入,如行为、思维、应性、情感等。在路桥工程管理中,交叉文化、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越来越重要,管理工作将思想向现实转化,将抽象向具体的艺术、科学转化。

2路桥工程管理的建议

2.1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落实管理

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包含了变化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种专题性质的管理内容,路桥工程管理包含了资金流动方向管理和资金筹措管理等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财务和资金两方面,但这一系列的管理并非完全属于项目管理范围,路桥工程中的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工程建设初期开始施行分类管理,则会遇到多重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路桥单位自身管理形式简单、管理体系不健全,无法支撑繁琐的管理内容,另外,路桥工程管理人员难以在工程建设初期快速掌握全部项目,无法落实相关管理工作。在路桥工程管理中落实项目管理的前提是以自身具体情况为依据,再将项目管理中的理论条款逐一落实,但在落实的过程中,高效且常见的方法为:先对通用且简单的项目进行管理,对于路桥工程,可以先剖析经济收益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评判其可行性,利于准确定位工程工作范围、最终目的等。在此阶段应对工程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详细透彻的认知和理解,掌握高效、合理的管理方式。其次,全面贯彻质量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实时监督,特别是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并且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对于变化管理工作应严格贯彻落实,做好工程竣工工作和收尾工作。

2.2风险、财务管理的全面落实

风险实质是指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在路桥工程管理中,风险管理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还需注重风险预估和资金筹措,这两方面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①风险在最大程度上被分散。②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规避。路桥单位的风险规避工作需在资金筹措之前进行。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合理分析工程的投资,宏观角度主要分析我国现行的经济方面相关政策,为资金注入选择合适时机;微观角度注重分析指标的使用,从中选择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投资的净现金流量和内部收益率进行提前测算,保证投资方案的合理化。

2.3施工前期、中期、后期的控制

施工前期控制:做好地质勘探工作;检查施工人员的证件、工作经验、技术水平等;检测工程建设所用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施工图纸的合理化设计,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施工中期控制: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①合理控制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作为施工作业主体,其操作技能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可通过责任制度,对每位施工人员严格要求。②控制测量过程,测量属于路桥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因此要求比较严格,对于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数据需重新测量。对于完成的部分项目也应进行标准化测量,未达标准应及时修正或返工。③控制施工工艺。工程质量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基于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控制施工工艺,将施工人员的完成结果作为设计目标的测定依据,保证路桥工程高效、舒适、安全、可靠。施工后期控制:工程的竣工阶段是工作质量的控制的最后环节,主要工作包括:整理工程所用设备、材料、构建的合格证明;隐蔽工程的施工、检验、质量等环节记录;随机检查试样、试块,做好细节的验收工作,杜绝偷工减料行为。

3结语

现阶段,路桥工程管理正朝全球化、多元化、专业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路桥工程管理工作应在运用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工程评价等方面落实风险管理,严格要求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工程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促进我国路桥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唐杰 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章煦.路桥工程管理发展趋势探析及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2]黄耀世.路桥工程管理发展趋势探析及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4(13).

[3]吕孟生.浅议路桥工程管理发展趋势及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0).

篇4

一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1.教学资源需求广泛,各个课程难以形成系统

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覆盖面广泛,本专业的教学资源需求广泛,教学时需要多种专业教师共同配合,而各个专业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达到本门课程的要求,各个课程的知识要求与学习方法之间的差异明显。一些专业课如工程经济学和工程项目管理等,这些课程专业性强,相互交叉,但课程开设较孤立,教学过程事倍功半,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各类课程难以有机地结合、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理论与实际现场操作有一定的差距,进而影响工程管理专业目标人才的培养。

2.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不够深入

在以建筑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土木工程和管理学成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目的是培养具有土木工程建造管理专业素质的人才。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有机结合,这是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概括。由于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专业特点,使一些学校开设本专业的课程安排不合理,过于偏重土木施工技术或管理学,学生对某一种学习很深刻,但对另一方面却知之甚少,课程难以均衡。专业任选课程也在无形中减少了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使学生学习四年之后,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

3.实习实践难以真正有效利用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施工单位应保障工作场所内所有人员的安全。实习生会增加施工单位安全方面的风险和管理成本。对学校而言,校外实习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与施工单位的协调沟通需要较高的成本,实习经费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所以专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实习过程不能亲自操作实践,使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无法融入到生产实践过程中。

由于实习往往是在学期末的后三周进行,在去工地现场实习过程中,学生所能看到的施工过程可能仅是多种工程中的一两项,实习内容不全面。再加上每次实习的人数多,只能看看施工工艺流程,很难有机会亲手尝试,对生产工艺缺乏具体的感知,实习效果不理想。对于实习收获,也仅是考核学生的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这使教师缺乏对学生实习效果的真正了解。

二 加强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目标人才的建议

1.增强师资力量,使各科融会贯通

优秀的教师能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认知与理解专业知识。对一些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需要有现场经验的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本专业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优化排课顺序,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在专业的引领下教授不同的课程,使那些相互交叉的课程紧密联合,融会贯通,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2.拓展学生知识面,重点突出核心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现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工作要求持证上岗,这是本专业的从业特点,如毕业生一般要参加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等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学校应以这些要求为指导,系统规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细化专业课程。如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和房地产估价等方面,该学的课程不能少,在全面学习的同时突出核心课程,使学生更加专业化,为学生日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完善实习实践模式

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把期末的实习分散到学期中间,安排多次实习,争取让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建设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本专业知识和特点。与此同时,学校可多联系几个施工工地,与他们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实习学生分散实践,进而使学生深入现场,争取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积累实践经验。

现在的实习实践考评方式可以更客观一点。如增加带队的指导教师人数,增加教师比例,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被指导的机会,都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有教师在实习时进行监督,可以避免实践中“走马观花”的现象,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多技术交叉学科,其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的学习广而精。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锻炼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且要深入实践,解决工程现场的实际问题,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会到工程管理专业的博大精深。只有不断地锻炼、学习,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伟.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4(2):19~20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管理探讨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ith all aspects of the closely related, the stand or fal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depends greatly on the stage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s, it is required in the stage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reasonable use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build engineering control procedures, all the professional closely cooperate with this paper mainly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nagement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分析

1.1施工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1.2工程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当工程进度出现大于十天以上的偏差时,一般要分析偏差的原因,分析偏差是否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这种分析是通过时标网络计划进行的。在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后,一般还要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方法,用工期优化的方法对原网络计划进行调整。针对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随时注意单元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施工能力、设备、材料供应情况。

1.3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

1.4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缺陷,而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也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则需要在技术与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一致,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而改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正面临经营革命,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人文导向。也就是原本内向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向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应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必将在未来得以发展。

二、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2.1加强进度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

2.2普及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就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

2.3 在管理人员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作用

要保证监督、约束、竞争和激励等机制的不断创新。对管理人员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他们在整个现代管理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完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补充管理体系的新鲜血液,引进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广泛使用竞争上岗的制度以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达到提高办事和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为目的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管理、设备、材料和人工成本费用的控制,同时提高对机电设备与劳动的干预。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党政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保证项目管理的平稳进行,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认真执行,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标准、规划。

总之,现代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够有一个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建设工程项目产品,施工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分层的管理机构,从总公司到子公司再到施工现场,逐个的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这个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不过由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思想的制约,现在的建筑工程管理也暴露除了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都客观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但是其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建筑企业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不断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进步。

1、工程管理方面

当前普遍采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施工单位普遍采取分包的形式,这种模式很难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工作范围,容易造成工程程序上的遗漏或混乱,是协调管理变得十分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另外,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都没有切实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进行施工,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给工程的协调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不便。

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做好会直接牵连到人的生命,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度和整体的管理工作素质,所以,在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高空作业是建筑施工中的首要问题,高空作业必须要找出,并设置围栏、挂牌示警。凡在高空作业外沿必须在行人处,应支搭防护棚。建筑物的预留洞、电梯井口、搂梯口、阳台口等均要设置防护围栏。脚手架必须先经设计计算,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搭设。在施工层与首层之间每隔3-4个楼层还必须支搭挑出安全网,安全网要在确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安全帽、安全带均应合格并有效佩戴。

3、片面强调工程进度,忽视工程质量

随着国内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建筑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收益,而将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施工进度方面,而忽视了对于工程质量的科学监督与管控。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要贯彻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而国内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必然会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建筑企业还要注意处理施工技术、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并且深入探析其与工程进度与质量提高之间的联系。

二、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建议

1、普及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效率的快速提升

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手段的实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就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吸收和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促使当今国内外很多新颖的管理手段和想法快速与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相融合。

2、要想确保在有限的工期内尽可能将效率提到最高,建立有效的团队意识是最为重要的。俗话说“齐力断金”,在建筑施工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让大家都存在于和谐安逸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让每个人的工作效果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为了让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整个施工团队应认定共同的努力方向,尽量相互配合,确保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和质量,这样在今后的施工工作中一定能讲效率大大的提高。

3、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

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是实现建筑企业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首先,施工单位需要牢固地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的控制渗透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其次,还应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制度,定时归集单位工程的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进行核算分析,始终保证亏损因素处于可控状态;最后,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合适的企业定额,保证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或者施工质量控制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进度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

5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及方法

找出解决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工具,将是把抽象的质量控制引入可实际操作的轨道。一般对影响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因果分析图.排列图.相关图.分层法.检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等,通常被称为质量控制的七种工具,这七种方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可有效地控制和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会很危险,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记者刘伟通讯员韩梅袁洪涛.全市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思路敲定[N].潍坊日报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也就是人的因素,在我国有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始终坚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因而不积极主动地去加以修改与完善,甚至于其主观意识之中对于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有一种排斥感。正是因为他们主观上的抵触,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责任的明确以及管理任务的具体化等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进而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发展缓慢,并且整体管理水平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低水平。

1.2客观因素

在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客观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主要是指除建筑工程单位自身之外的一些相关的机构与部门所产生的影响。

首先,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足,是影响我国工程管理工作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协助建筑工程单位加强管理是我国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其职能并未得到全面实施和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水平的提升。

其次,监理的职能发挥不到位。我国的工程监理体制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第三方参与者,监理单位具有独立开展建筑工程全部项目审核与监理的权利 ,但多数监理单位被施工单位“束之高阁”,失去了监理的意义,其职能也难以真正得以发挥。

再次,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还未全面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仍处于低水平的经验型、粗放型管理阶段。对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不够重视,缺乏先进、 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从而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2.1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理念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理念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完善,不断的融入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必须加强以下措施:⑴坚决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为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我国建立了多个执业资格制度,还设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们要通过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查持证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资料,并且进行不定期抽查,以保证执业资格制度的严格执行。⑵强化终生学习。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只有及时更新所学知识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认清自身的不足,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增强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除了严格执行执业资格认证外,还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来激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后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2 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能力

为了提高整体监督队伍的素质,确保监督工作及时有效、公平公正的进行,政府对运行规则要不断完善,并真正落实这些规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加强对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督,重点加强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特别是要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及竣工验收。此外,也应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监测设备,提升监督工作的现代化程度,提高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

2.3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发挥监理职能

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其监理职能,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在监理单位进驻现场后,要根据先前制定的监理质量目标,完善分工制度,协调好部门工作,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

⑴确定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分工,岗位的责任人要签订好责任书;

⑵制定相关的监理管理制度,拟定相应监理的工作程序,使工程监理工作程序化和规范化;

⑶建立沟通协调制度,使岗位人员定期和承包商、建筑工人沟通、协调,对于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督促,使其真正的落实到位,坚决杜绝质量问题隐患。

2.4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全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优化配置项目管理部门以及机构,保证设置功能齐全,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员,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建筑工程管理责任制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⑵加强对人员的管理。一方面要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绩效考核、检查监督等约束机制,切实遏制各种不良作风,提高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⑶进行技术革新,提升管理效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如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管理等,它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提高了企业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质量,使工程的效益最大化。

3 结论

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是提升管理水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以及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革新与完善,不断融入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从而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在这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做到发展速度适中,在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情况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建议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

如今,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开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还对传统的建筑工程内容进行了创新。此工程的优势十分显著,一般具有以下几种优势:①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对其中的构件进行了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效果;②此工程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模板以及脚手架,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③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之前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可以效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其中资源的合理应用,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④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资源的有效应用。例如,某个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中,对模板器材进行了再次应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有效预防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因此,在新时代,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多的发展优势,需要加强对其中具体内容的管理,优化安装流程,发挥其优势,减少成本的支出,合理缩短施工工期,从而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不仅为现代建筑工程事业在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更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够在完善建筑工程建设流程的同时,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视,在装配式建筑标准、管理和建设等多个方面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新方向[1]。此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将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工作当中,对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化控制,优化管理方案,让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对其进行宏观审视,及时发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然后精准把握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优化工程管理流程,提高其效率。可以说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促进了我国建筑事业的改革,更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在2020年,湖南省指出全省装配式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重视,提出扩大装配式建筑覆盖面,长沙等中心城市装配式建筑要占新建建筑比例的50%,其他市州也开展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因此,需要在此背景下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促进其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3.1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对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效果受到影响。在此过程中,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会单独设置管理机构,一般安排比较多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其中的制度不完善,所以一些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此外,建筑企业一般都是从自身利益角度考量,没有结合管理人员的实际数量和发展情况对其中的制度进行完善,影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3.2预制构件问题。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保障其顺利进行,需要对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等多个阶段进行综合组织以及协调,主要目的是防止预制构件在应用中出现质量问题。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起步晚,实际上只有部分工厂具有生产预制构件资质,其生产制度不完善,经验并不丰富,这会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导致其质量不能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尺寸误差也会比较大。此外,一些单位运输预制构件时,一般都忽视了对构件的保护,导致预制构件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进而造成构件破损,这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后期管理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3.3设计管理方式落后。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在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基础上,完善建筑设计标准,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合理化设计,避免对后期的工程带来影响。但是,当前一些装配式建筑工程并没有认识到设计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也没有对其进行创新,大部分管理人员忽视了对设计环节的管理,导致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不能顺利进行。3.4管线预埋问题。如果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线和构件埋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会导致其中的构件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出现偏离,不利于对装配式建筑的全面管理,并且影响了对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的控制。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在固定具体构件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管线的排布情况,结合排设的图纸施工,预防其破坏机电管线。但是,由于没有对其管线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导致其出现偏移和堵塞等情况。

4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策略

4.1加强对平板构件安装的管理。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安装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平板构件安装的管理,对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整合。首先,因为平板自身有薄而脆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其折损。其次,外墙板保温层也是安装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应避免其出现断裂。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平板和外墙板保温层出现断裂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处理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清楚其中的注意事项,对其厚度和体积进行控制,避免破碎问题的出现。在对外墙板保温层出现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其材料质量是导致其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需要对材料混合比例进行调配,避免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4.2加大预制构件管理力度。预制构件质量是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其稳定性,需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有效管理,避免构件在实际的生产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需要对构件尺寸、重量和密度等进行控制,不合格构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此外,需要加大预制构件安装环节的管理力度,清楚装配式建筑技术中的要点,对拼装作业进行优化。当预制构件完成制作后,还需要将其运输到建设工地,最后对其进行拼接。同时,在具体的拼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中的安全规定,对安全进行控制,然后对其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在拼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4.2.1选择预制构件的类型。在对预制构件的类型进行管理和选择时,需要提前划分类型,然后摆放好,堆放的高度不要超过最大允许值,并且需要安排专人对预制构件进行管理,预防外界以及人为因素对预制构件生产影响。这就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管理,对预制构件安装操作要点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安排好材料和设备的进场时间,需要保持施工协调性,加强对施工人员操作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保证预制构件的稳定性,提高安装的质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防控,然后通过采取旁站监督或者不定期巡查等方式,对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预防返工等造成工期延误,从而进一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流程。4.2.2加强预制构件全过程管理。装配式建筑构件可以说是建筑工程中的基本要素,更是结构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满足新时期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需要对构件的种类和型号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避免建筑构件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下,结合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整个应用要求,对其使用寿命进行细化,一般将其分解为多个子阶段,然后通过对不同子阶段之间的控制,做好防护,完善管理方案,预防在具体的施工中构件遭遇外力的撞击,出现损毁。4.2.3注重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在对预制构件进行管理时,需要注意其生产过程,一般会应用钢底模放在相应的基座上,在此基础上将角钢作为龙骨加固。在对门窗等部分预制件进行生产时,需要选择比较标准的模具,控制钢制侧模板的质量,对钢框架进行精加工,这时需要对其保护层厚度进行控制。在对钢框架进行安装时,还需要注意位置准确无误,并保证其稳定。此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注意浇筑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浇筑均匀。如果出现了预制构件的变形和损坏等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修补。构件表面印筋和破损是预制构件在应用中的主要问题,需要加强对印筋问题的重视,除要注意和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模具,还要对垫片进行妥善安装,需要将其安装到构件下方。在完成上述过程后,均匀地喷涂好脱模剂。在脱模时,需要掌握好时间和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带来影响。此外,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要求对构件的规格和质量进行管控,保证其合格后才能让其进入施工现场。4.3有效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新时期,国务院加强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视,了一些文件,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有关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工程总承包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在项目推进上对其进行分析,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和施工中,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一体化管控,还可以优化设计和生产流程,节约一定的经济成本,更好地发挥施工中总包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这种方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强化对建筑和生产的综合性设计,优化安装环节,对其有力把控,在保证构件质量的基础上,避免其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不符合设计方案等问题,减少构件堆积等多种情况,加强对资源的利用,发挥总承包模式本身的价值。4.4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虽然本身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但是由于其中所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如果在管理角度来说,这为实际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实现对建筑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在2019年的湖南筑博会上,建筑机器人和SPCS装配式技术体系得到了展示,引起大多数专业人员的关注。同时,在对这2种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是在智能筑享云平台的基础上建造的,为装配式建筑建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此外,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将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预防出现质量问题。例如,某个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对外墙板进行制作时,为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应用了模台输送系统以及模台准备系统。在此过程中,机械设备可以按照以前的设计指令完成作业,对生产参数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避免在其中出现生产误差,在提高构件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对其位置进行自动化识别,从而进一步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流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执行的特定技术流程,对吊装的偏差进行控制,需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其为载体,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平台,积极发挥信息化技术本身的优势,实现信息之间的共享。主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比较复杂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和受力状况等进行整合,对以前的施工方案和管理内容进行调整,还可以结合荷载分布情况,实现信息化建设,加强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在技术平台中,可以让工程和工地之间实时连线,实现数据信息之间的共享,对建造过程中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监控,如果发现不足也可以进行及时和科学的调配,不仅优化了管理流程,还提高了建造的效果,让装配式建筑各项施工活动构成一个整体,能够在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同时,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自动化监管。4.5借助新技术,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现如今,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发展中不仅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更离不开相关产业和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先进的技术在其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为实现智能化生产模式,需要对以前的装配式建筑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新的技术,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例如,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和AI等多种加工生产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当前的生产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方向,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和管理的流程,在其中不断融入新的施工技术,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制造的生产工艺进行综合性研发,在掌握先进安装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改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果。此外,可以借助新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对此工程进行优化,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弥补传统施工技术中的不足,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标准,优化施工流程。此外,需要积极借助先进技术,开展协同管理工作,结合施工的模式,积极引导员工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在此背景下,需要结合我国建筑领域发展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协同管理机制,强化施工人员的创新意识,结合此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装配式建筑内容进行整合布置,主要目的是保障各分部工程之间可以有效衔接,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5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对施工的管理力度,通过对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管理平台,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装配式建设质量,从而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安全、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95-1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更好地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溉排水工程包括:小型水库、水井、小型灌区、塘坝、灌区抗旱水源工程、蓄水池、水窖、引水工程、中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个别客观条件的限制,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限制,其现状值得担忧 , 经过分析发现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滞后

近年来,随着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逐渐增强,而集体观念却日趋淡薄,在个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管用水,不愿管水的现象,堤坝被村民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捕鱼现象多次制止无效。甚至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冒、跑、渗、漏”现象非常的严重,从而致使水利工程整体老化失修,毁损非常严重。

1.2 小型农田水利管理权责不够明确,农民的参与程度非常低

对目前已经建设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必要的维修和改造,大多都没有设立专门负责监督检修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养护的监督部门,常常出现灌溉工程还没有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就已经老化失修、供水管道锈蚀严重、机电井带病运行或者是直接停机报废、水资源大量漏失等问题。

1.3基层科技人员业务水平低

最近几年来,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每年都在增加,并且其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但是很多的水利管理单位内部设定的机构不够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居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工作效率逐渐低下,人浮于事。加上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受到传统的管理体制影响,大部分的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对施工企业及各职能部门都过分的依赖,虽然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具备了良好的技术职业素质,但是缺乏有效成本控制、施工进度及质量管理的控制能力,同时对现场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经验及财务知识,因此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大大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开展。

2 意见和建议

2.1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认识是决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要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下力气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2加强监管力度

要管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就是要落实有人去管的问题。要从严选聘水管员,选聘热爱水利工作,有责任心,能够承担小型农田水利各项任务的人员。为了促进小型水利设施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应明确相应责任和管理办法,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也使得管护员的职责得到切实履行。

2.3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规划

实施规划要量力而行,务实客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以物质基础作保障。既要防止规划偏小,制约发展,更要力戒不顾现实财力,盲目追大求洋,造成资金浪费。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群众的意愿等因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通过治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4 加强操作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把现有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划分每个人的业务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按步骤选拔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为目的;鼓励职工人员在职学习,不断的提高其整体素质,无论是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是其他工程施工建设,施工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都将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定期的举办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工作,不仅仅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且也会大大的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3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因素,和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密不可分。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多调查、多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爽.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年05期.

[2]王克俊.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3]尹利海.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1).

[4] 邓彦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9).

[5] 郭德宏.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价值工程,2010, 29.

篇10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建议

1 市政工程建设的难点

1.1 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的施工项目较多,既有城市桥梁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项目的施工;既有跨河流的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建设;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的施工,也有对旧工程的改造、维护等;既有主体施工,又有配套设施的建设。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复杂性给工程质量的的管理以及安全施工的控制带来了很多的难题。

1.2 施工环境危险

市政工程在露天施工的情况较多,因此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例如大风、高温、阴雨等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和生产安全。除此之外,市政工程的一些项目在繁华的街道,受到交通的影响会使一些施工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例如在城市高架桥上作业,不仅存在着施工人员在高空的危险作业,而且桥下就是车辆和行人通过的地方,如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施工工具掉落伤及过往的车辆或者行人。

1.3 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市政工程中从事作业的一线工人很多是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农民,他们自身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缺乏经验,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对一些不良行为的自我约束力较差,人员的流动性大,从而造成了工程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

1.4 工程的分包管理存在不足

市政工程在施工时存在不少的分包情况,公司通常是派一些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漏洞。加之缺乏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管理质量和控制体系进行监管的人员更是不足,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1.5 对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不够重视

由于回填土不到位,致使一些地方的路面出现纵向的裂缝和破损,甚至一个混凝土路面钻心取样后出现了蜂窝现象。同时,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例如人行道基础处理不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衔接高差较大,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这些都表面在施工中没有注意细节问题,而且工程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漏洞。

2、加强市政工程管理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的措施

2.1 提高思想认识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人们从思想上对工程质量缺乏认识,那么再多的规定也只能是形式。为此,我国一直将安全第一作为生产的指导方针,这也正是在要求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的措施来防止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尽最大的可能来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时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提高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安全作业意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 建立可靠的技术支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比较复杂。而可靠的技术支持就是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对工期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在相关事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3 建立施工企业的诚信机制

做好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加强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等的考核,针对其没有尽到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予以记录,并将整理的内容上报给有关部门,请求对一些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责任主体进行相应的处罚并清理出建筑市场,一方面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一些企业起到震慑的作用,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4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工程方面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控制体系一个重要的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就是要求企业在施工时实现科学安全的作业。其内容要全面,并且针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予以重视。明确各级部门在工程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还有内容要贴近实际的工程作业,便于员工理解透彻。

2.5 将质量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制定整个工程的管理质量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阶段性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统一。通过定期对员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衡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质量责任的履行情况,以达到激励和培养员工的目的,最终实现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3、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与其他的工程相比有着自身的特色,因此,要针对近年来暴露出的问题对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以及控制体系进行完善,改进传统的项目施工方式以及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管理人员要承担其自身的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崇高的职业精神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等的关系,切实将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控制体系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的理念贯彻到市政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闫利荣.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8)

[6]胡向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山西建筑. 2008(33)

[1]殷坎林.对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些浅析[J]. 科技资讯. 2009(16)

[2]刘畅.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 科学之友(B版).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