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经营发展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经营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经营发展

篇1

1、资产负债现状的差距

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问题也运而生。银行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存短贷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反常翻转,对利率敏感性强的资产和负债将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导致银行遭受损失,严重时会危及银行的生存。20世纪70年代美国储备协会危机就是由于利率的变化引起的。

从近几年金融机构总体情况看,流动性总量仍然过剩,但短期流动性指标欠佳,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偏离监管要求较大。存款来源定期化势头减弱,但流动性管理风险增大。

数据支持。流动比率:某行流动性比率指标11.37%,较年初增加1.74个百分点,短期流动性状况较年初有所好转,但该指标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25%)相差较大。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某行流动性缺口率-582.73%,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10%)相差较大。

2、增长方式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待风险与发展问题上存在树立正确的观念难、坚持正确的观念更难的现象,存在很多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银行这个行业风险的滞后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征。一些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过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相反却热衷于对个别年度利润的评价,不考虑对风险的拨备和对利润的冲减,使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之前有很大差距。结果是长期以来在我国银行发展史上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与风险大量累计、资产质量下降不断交替出现的怪圈。近年来,这类非理性的行为仍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是,规模扩张似乎成为某些银行业绩的唯一衡量尺度,而长期稳定的利润却不太被评价,作为以风险为基本经营特征的银行,这些做法和评价客观上对我国金融业的风险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形成负面的引导。

3、外部经营环境的差距

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特殊环境加剧了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首先,信用风险受制于我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过于单一。在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我国企业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左右,美国为36、日本25。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为72.8,2003年前半年攀升至97.8。目前维持在95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例,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大向商业银行集中。其次,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薄弱导致了我国系统性信用风险环境,从而加剧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不断积聚。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宏观信用体系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在宏观信用环境得不到改善、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而言应该是勉为其难。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环是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也是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客观上都要求商业银行还是要继续扩大贷款规模。

(二)业务流程自身问题剖析

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是指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不同的业务流程设计是商业银行绩效和组织结构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服务流程依据目前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信贷业务流程、零售业务流程、表外业务流程、咨询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等;后台支持流程可根据各项管理活动分为综合管理流程、计划财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后勤服务流程等。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机构日趋庞大,部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考核目标分散,使得局部与总体经营目标出现偏离,在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追求的管理背景下,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而设立的各个控制环节,在现实中却因受部门分工的影响,往往使部门的意志成为左右事物成败的砝码,造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作分散得支离破碎,相应组织结构也越来越繁多复杂,使经营和协调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有时运营支出费用占银行收入的50左右,但是运营效益却低下,对市场变化反应迟滞。根据流程诊断的一般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业务管理环节过多,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环节不下二十个,主要的流程环节是:客户申请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合同审查用款条件审查客户用款,这里的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用款条件审查等环节基本上都是对客户资信的审查,贷前调查要写调查报告,项目评估要写评估报告,风险审查要写审查报告,贷款审批要准备审批报告,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不仅要经过同级机构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数月,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尽管有些审查是必要的,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如此高昂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代价却是不可行的。

2、业务流程的设计不是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流程。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是为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满足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流程为组织而定”,笼统地按活动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将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人合在一起,形成职能型群体,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这样的组织中,从客户的需要来看,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往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没有打破传统的思定式,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连接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或只是对业务流程进行一些修补性的工作,这样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是方便客户的流程。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而是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往往造成越是优质客户、越是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3、各业务流程彼此不协调,甚至存在冲突。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存在重复和冲突。譬如,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带来管理上的混乱。而且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银行的各项流程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银行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也就是说,不仅要对单项流程进行合理的整合,更应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之间彼此协调,减少磨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4、一些不必要的后台支持流程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部门林立,人员众多,是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在一些管理层后勤服务等非业务人员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业务人员。一些非核心业务,如员工培训、科技开发,国有商业银行也往往自我承担,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价值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分离

以利润收入与成本资产负债业务为系统列的价值流和以市场金融产品资产负债业务为系列的业务流往上自成体系,虽然二者的交汇点为资产负债业务,但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两者的轨迹往往难以重合。

篇2

概念释义

1.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

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的广义含义包括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即包括公司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股票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和风险投资业务,而商业银行中的投资银行业务则因体制不同而有所不同。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其投资银行业务是广义的范畴,包含了投资银行的全部内容;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其投资银行业务则主要指不超出分业经营模式的涉及经营牌照的中介顾问和资金业务。

在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主要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重组顾问、债券承销、资产管理、投资顾问、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但并不开展涉及经营牌照如股票承销、非金融企业的股权直接投资、风险投资等业务、

2.商业银行的投行与纯粹的投行有什么区别

纯粹的投资银行机构包括证券公司、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这些机构包括专业化的投行和综合化的投行。专业化的投行机构其仅经营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的市场或领域,如基金公司主要做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综合化的投行机构如证券公司,除了经营承销与经纪业务,也开展并购重组、直接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与商业银行相比,这些纯粹的投行要么更专注于某些领域;要么拥有业务经营牌照优势;或者是点与面的差别,或者是准入方面的差别。不论有何种差别,投行业务实质就是一种中介顾问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便是区别于传统资金与业务的新兴业务范畴。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关系

1.商行与投行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从体制上说,商行与投行相互独立;而从业务上说,两者又相互联系。

在体制上,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以外,欧洲和我国的金融业大都施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有明显的分界线,彼此之间有严格的防火墙制度,即便是混业经营的美国银行体系,也都在商行业务和投行业务中设置了防火墙,这就从体制上决定了商行业务与投行业务有各自独立的体系与模式。

在业务上,两者又相互联系。现代的商业银行所从事部分业务,也在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投行领域,如并购贷款。从商行角度,这是一笔贷款业务;而从投行角度,这是并购业务。这是比较典型的传统商行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集与融合。

2.商业银行为投行业务发展提供平台和资源

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的业务领域,无论是理念、模式、产品、服务、管理、队伍,都将是依托于商业银行现有的渠道和平台,并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逐步发展的。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而言,这样的平台和客户资源,无疑是孕育的襁褓、成长的摇篮。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与积累,设立了众多的分支机构,拥有大量的结算客户与信贷客户。这些分支机构,将成为有力的营销的前线阵地,搜集和反馈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需求;大量的结算客户与信贷客户,随着其不断的经营发展,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出更多、更高、更综合化的需求,包括并购、债务重组、夹层融资、产业链扩张、资源整合、资产管理以及综合性的顾问等需求。而这些信息,将通过众多的分支机构传递上来,这些需求则是银行系的投资银行业务的“食粮”。

3.投行业务拉动商行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体系内的投行业务,也许会分流小部分传统业务领域的资源,但更多的是投行业务成为了一把尖刀破冰而行,其对商行业务的拉动效应远远大于对商行业务的分流效应。目前的商业银行,由于一些制度性和经营理念的原因,其传统的产品线较为固定与饱和,可模仿性较高,服务的可提高空间也不大。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多,产品逐渐趋同,银行之间竞争加剧,使传统的商行产品与服务落入了拼价格、拼关系的恶性竞争中,银行的经营苦不堪言。

投行业务则不同,投行的产品与服务大多为个性化(非标准化)、综合化、专业化,可模仿性不高;或者模仿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与时间,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则形成了竞争优势。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一般也不具备市场定价参照物,不会落入拼价格、拼关系的局面,并且可以多方面、多层次解决客户的需求。这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无疑在获得业务资源的同时,赢得客户信任,进而实现收益最大化。因而,投行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突破“价格、关系”僵局、获得优质业务资源、赢得信任与赞誉以及最大化获利的尖刀。通过投行业务和手段介入客户需求,商业银行传统的产品如贷款、结算、销售、保管等业务即可顺势进入,形成了投行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拉动效应。

4.商行业务发展后对投行业务的反哺

通过投行手段切入,商行跟进服务,商行现有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均能实现对企业的支撑,支持其经营与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经营上、管理上、资本运作方面又会提出更高、更综合、更专业的需求,这又为投行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形成了“割韭菜”的业务。

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必要性

投行业务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扩大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对商行业务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拉动效应,所以投行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缺投行不可,投行将在这条道路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投行业务的优势

其一,理念优势。相区别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思维,投行业务的开展需要预判市场、预测未来、预估发展态势,并且需要动态的调整模型、数据与结果,需要有一种前瞻性的理念,否则将会因准备不足而与转瞬即逝的机会失之交臂。而这种理念,则需要培养超前意识,不断的跟踪观察市场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为到来的机会做好准备,这将在业务上形成先发制胜的效果。

其二,营销优势。投行产品与服务是非标准化的,投行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是基于需求去拟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创设产品与交易,综合化匹配需求的。相对于推销即便是组合式推销固有的产品而言,这种模式更切合客户的要求,更能受到客户的认可,更有利于获得业务机会,营销的优势就更明显。

其三,产品与服务优势。投行的产品与服务基于各种各样的需求,个性化的拟定方案,创设产品与交易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这些产品与服务需要非常强的专业能力与丰富的经验,需要解决的是一揽子的综合需求,这是既成的商行产品模式所无法替代与完成的。

其四,效率优势。投行业务中非常注重的一点是机会的把握能力,除了前瞻性预判做好准备外,还需要灵敏的反应和快速高效形成解决方案,并且很可能需要在瞬间出现转机时刻快速执行。因此,高效性亦成为了投行的一个有效竞争优势。

其五,效益优势。作为投行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以及所形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与难复制性,该项业务的收费将可带来商业银行的最大化收益,并带动其他传统业务的开展,拉动效益显著。

2.投行对商业银行的促进与完善

投行基于其具有竞争性的优势,在发挥其自身效应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业务与体系形成了促进与完善。

其一,加剧竞争,分化阵营。开展投行业务将直接加剧商行之间的竞争态势,并决定在竞争中的位置。纵观国内商业银行,较早、较好开展投行业务的机构如工行、建行,其通过投行手段“俘获”的客户就较多,议价能力就较强,中间业务收入就较多,经营能力与盈利能力就越强。

其二,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趋于同质化,仅能拼价格、拼关系的产品与服务推销环境下,融入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解决方案与创设产品交易,便能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投行开路、商行跟进,进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其三,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用好投行这把尖刀,引入资产流动性管理的理念,将收益较低的票据、贷款等卖出的同时,将收回的资金投向于收益更高的资产,支持贡献度更大更优质的客户资源,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能力。

其四,分散风险,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作为投行业务组成部分的资产证券化、表外理财业务等,通过将自身持有的债券、贷款、票据等资产证券化卖给其他投资人,实现资产的出表(资产负债表)或表外管理,如银行将期限较长的城建贷款卖出或证券化。腾出信贷规模向多个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从而降低资产的行业集中度和期限集中度,实现风险分散,并可通过资产流动性管理,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其五,完善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实现综合化经营。并购顾问与融资、股权投资与融资、资产与债务重组、夹层融资、债券承销、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战略顾问、经营管理顾问、综合性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无疑将大大丰富并完善商业银行的产品线和服务体系,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多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更多的业务收入。既有投行业务,又有商行业务,既可以满足一般化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又可以针对特定客户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的需求提供顾问服务与产品服务,还可以实现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降低风险、提高资产收益,进而实现综合化经营。

结论

篇3

朝阳分行下辖9个支行、35个营业网点,正式员工1088人。ATM和POS等自助机具数量达到129台,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无阻,形成了网点柜面、自助银行和电子银行等互为依托促进的一体化营销服务体系。

朝阳分行通过互联网、电话或移动电话、自动柜员机,为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电子银行服务。信息科技体系进一步完善,应用产品不断丰富,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2007年该行深入推进信贷业务集约化经营管理,提高授信审批决策层次,构建独立集中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继续完善公司法人客户信贷政策,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业务。完善个人信贷管理系统,启动“个人信贷审批系统项目”,进一步强化个人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对公司贷款资产质量实施12级分类管理,实现计算机系统自动初分。

篇4

新世纪以来,经营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在梳理、区分核心和一般业务的基础上,依托积极的资本并购,在调整组织架构的同时,全力发展新兴核心业务,稳步实现资产、收益、业务结构的调整转变,增强抵御经济周期性变动风险的能力,成为国际优秀银行变革发展的主线。2004年末一级资本位居全球第12位的德意志银行,是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典型代表。该行1998~2004年在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等严峻挑战的同时,全力推动资产、业务结构和组织架构的转型调整,已由一家以商业信贷业务为主要支撑,兼营保险等多类业务,并广泛介入实业投资的传统银行,转变为以投资银行、资本市场、个人理财、资产管理、清算交易等新兴金融业务为主的现代化一站式全能银行机构,其业务结构、组织架构调整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在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中也是少见的。

德意志银行发展沿革及转型前的经营概况

德意志银行成立于1870年,是一家迄今已有135年发展历史的著名银行。该行成立的初衷是推动和服务于德国的国际贸易,在长期发展中经历了帝国时期(1871~1919)、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第三帝国时期(1933~1945)、重组整顿时期(1946~1957)、国际化发展时期(1958~1988)及全球化发展阶段(1989~2005)。受历史环境的影响,该行发展经历了数次起伏。 1876年德意志银行收购了德意志联合银行和柏林银行协会,成为当时德国最大的银行。1880~1914年时该行成为德国领先的银行,分行遍布美洲、亚洲和土耳其。1929年,德国最大的两家银行德意志银行与Disconto-Gesellschaft银行合并,成为当时德国银行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新的德意志银行成为居有显著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银行。在30年代后期,随着德国社会经济危机的爆发,德意志银行经营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在当时的“国民社会”运动下,其竞争对手Aryanisations在1938年左右达到了发展的顶峰。二战后,德意志银行进入了重组整顿期。1945年,该行柏林总行和前苏联、东欧境内的分行都被关闭了,德意志银行被分裂成若干独立的银行。1957年后,随着德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德意志银行不断发展。1976年成立伦敦分行,成为二战后首家新分行。1989年后,德意志银行加快了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积极的银行并购,不断扩展经营范围。1989~1997年,该行先后并购摩根建富集团,Sharps Pixley 集团,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elephone Banking,日本信托银行,澳大利亚基金管理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机构,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到2004年末,该行总资产11441.95亿美元,一级资本255.07亿美元,税前盈利54.88亿美元。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位居全球第12位。

在德国全能银行体系(Universal Banking System)中,德意志银行长期以来都是一家全能银行。1997年以前德意志银行的经营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范围广泛,涉及商业银行、证券及股权投资、保险等广泛的业务领域。

根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德意志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存款、贷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汇兑、财务、金融租赁等所有的金融业务。除此外,该行也向实业部门进行大量投资。在德国,全能银行一直可以购买企业的股权, 在许多企业中的股权往往超过25%,成为企业的大股东。银行与企业之间往往是相互交叉持股,但银行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起着核心作用,可以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形成具有内在利益关系的康采恩(财团)。在80年代,德意志银行集团控股25%以上的公司有戴姆勒、劳伊德建筑公司、威斯特伐伦联合电气公司等著名公司,形成了以该行为核心的西门子、曼奈斯曼、克吕克内、赫施等大型财团,控制了德国的电气、钢铁、机器制造业等部门。

业务布局具有明显的产品导向特点,各业务板块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逐渐不适应对客户进行综合化金融服务的市场需要。

1997年以前,德意志银行业务体系围绕产品建立,主要架构由三个业务板块构成:一是零售及私人客户业务板块。根据业务对象和业务运营特征的不同,该板块主要包括四类业务:网点销售及客户服务、私人银行业务、新的分销渠道和业务处理服务、市场及产品管理业务。二是公司及机构业务板块。该板块依据产品对象不同划分为四类业务:中小企业和销售金融服务、跨国公司和公共部门业务、金融机构业务和商业房地产业务。三是投资银行业务板块。根据产品类别,可划分为6项业务:全球市场、股票业务、新兴市场产权交易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结构性金融业务和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表1)。依据产品类型划分业务板块并进行专项管理虽然有利于促进产品业务创新,强化考核和纵深掌控,但各板块业务之间缺少紧密的横向联系,在提供复合型产品服务方面有所欠缺。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板块与其他业务缺乏协作是最突出的问题。1997年德意志银行在分析各年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状况基础上明确提出:投资银行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分离导致投资银行各项业务发展态势出现差异,比较独立的业务如全球市场无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市场份额上都达到预期目标,而传统投资银行业务因为与信贷等其他业务分离,表现出低效率特征。客户期望在办理一笔贷款业务时能够得到综合化的建议及服务,但投资银行业务与公司及机构业务之间疏松的业务协配关系往往只能提供给客户单一的金融产品。为此,德意志银行计划建立起新的全球公司及机构部,将公司金融及投资银行业务纳入其中,并计划将公司金融业务与摩根建富的业务整合进一个独立的组织单位中,以强化德意志银行在商业银行核心业务领域和核心市场(欧洲、美国和亚洲)的实力,德意志银行业务和组织架构重组调整战略计划逐步启动。

信贷资产占比较高,信贷业务仍是主体业务。

1994~1997年,德意志银行各项贷款由4395亿马克增至6668.7亿马克,增长51.7%,年均增长14.9%,其中客户贷款净额由3383.7亿马克增至5044.5亿马克,年均增幅达到14.2%。从1997年前各年德意志银行资产结构看,信贷资产占比均超过了60%,其中1994年信贷资产占比达到74%,仅客户贷款就占总资产的57.1%。1997年占比虽然降至48.37%,但从当年客户贷款增量看(增加584亿马克),仍超过1996年增长额(增加505亿马克),主动性控贷的迹象并不明显。(表2)

净利息收入负增长,但仍是银行收益主体,中间业务收入对净利息收入的替代性日益增强。

1997年净利息收入达到111.27亿马克,基本与1994年持平,扣减损失拨备后的净利息收入为89.22亿马克,较1994年有所下降。1994年净利息收入占德意志业务净收入的比重超过55%,是银行收益的主体。1996、1997年分别降至49.38%和41.58%,仍是德意志银行收益结构的重要支撑。

相比较净利息收入规模及占比的下降态势,1994~1997年德意志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和交易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分别由55.96亿马克和10.39亿马克增至89.37亿马克和36.01亿马克,两项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7%和51%。中间业务收益总额占业务净收入的比重由42.18%增至58.42%,对净利息收入的替代性逐步增强。(表3)

德意志银行经营转型的背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2001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导致信贷风险加大,带来了明显的转型压力。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德意志银行部分贷款风险暴露增大,是推动该行经营转型的重要诱因。当年德意志银行提留的用以覆盖信贷资产信用风险、国别风险和其他潜在风险的准备额度达到22亿马克,是1996年的2倍。贷款拨备增长的同时,资产重组费用显著抬升(1997年达25亿马克),导致信贷资产收益水平明显下降。信贷资产占比较大,在经济周期性波动或金融危机发生时,信贷利息收入减少,导致成本收入比提高。1994~1997年,德意志银行成本收入比从67.8%上升到75.8%,增加了8个百分点,对经营绩效产生了较大影响。1997年德意志银行每股收益1.92马克,仅为1996年的44%。1997年德意志银行税前ROE为6.4%,仅为1996年的37%。资本充足率虽然相对稳定,但仅超过8%的底线2至3个百分点。(表4)

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减速及恐怖威胁直接影响了德意志银行的经营绩效,加剧了信贷资产风险。2001年世界经济增速仅1.3%,较2000年下降2.7个百分点。2001年世界上有3/4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低于2000年,占世界经济总量70%的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体经济同时陷入低潮。美国经济景气衰退,增长率仅为1%,较2000年下降3个百分点。欧盟15个国家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6%,较2000年下降1.8个百分点。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势头仍不明朗,经济衰退的影响仍然持续。德意志银行业务重心集中于欧洲和美国市场,两个市场的不景气环境对德意志银行的业务发展和收益增长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2001年德意志银行收入总额净减少54亿欧元,下降幅度达15.9%;经营净收入较2000年净下降50.66亿欧元,下降幅度达73.8%。市场低迷导致非利息收入减少40.1亿欧元,其中约14亿欧元由私人权益和固定资产的投资减值引起,约15亿欧元由投资和保险业务收益下降引致,经营风险显著抬高。2002年德意志银行总收入低于2001年,净利息收入比上年减少14.34亿元,贷款损失拨备增加10.67亿元,拨备后净利息收入减少25.01亿元。推动业务结构调整,提高经营稳健性,已成为德意志银行经营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表5)

信贷资产占比较高,资产风险水平受经济周期性变动影响较大。

1998~2000年德意志银行信贷资产占比虽呈逐年下降态势,但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仍超过50%,其中1998~2000年德意志银行对一般客户贷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3.86%、41.96%和39.74%(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AS)口径)。按照US.GAAP口径,德意志银行客户贷款资产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也接近1/3(表6)。虽然与其他欧洲银行相比,德意志银行信贷资产占比较低,如汇丰银行2000年末银行贷款和客户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接近62%,但从德意志银行的业务区域分布情况看,其业务重点集中于欧洲和北美,1999年末德意志银行90%的资产配置于欧美市场,其中,配置于德国本土的资产占比达30%;同期汇丰银行在欧洲和北美的资产占比仅为47.8%。德意志银行的信贷业务区域集中程度较高,面对的地区风险也相对较大。欧美两个市场经济相关性很高,经济波动的牵连效果明显,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很快蔓延至欧洲,导致德意志银行主要业务市场状态低迷,对其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保险等非核心业务收益贡献度偏低。

德意志银行的保险业务的收益贡献度一直不高:1997年保险业务净收入(含保险资金投资收入)为3.11亿欧元,占业务净收入的比重为2.64%;至2000年,保险业务净收入达到3.82亿欧元,占业务净收入的比重仅为1.35%。按保险公司资本投资计算,1997~2000年保险业务收益率逐年下降,2000年保险业务收益率为1.52%,仅为1997年的保险业务收益率的65.5%,相比较手续费净收入和交易利润而言,保险业务的收益贡献度偏低,即使与同期信贷业务收益率相比,保险业务的收益能力也较差。(表7)

主要业务板块本世纪初经营绩效下降,推进内部业务架构重组整合已成为当务之需。

公司投资银行中心(Corporate Investment Bank,简称CIB)2000~2002年资本回报率持续下降。2002年按照平均活动股本计算的CIB税前ROE仅为8%,分别较2001和2000年下降8.9和17.8个百分点。其中,收入净额下降和风险拨备的增加是导致2002年ROE较2001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导致风险拨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企业贷款市场的低迷和违约率的提升。

零售客户资产管理中心(Private Client Asset Management,简称PCAM0在2001年业绩出现显著的下滑。收入净额较2000年下降21.26亿欧元,而非利息支出仅压缩10.24亿欧元,导致税前收入较2000年减少近80%,ROE也仅为2000年的14%,这成为推动PCAM中心2002年加大调整力度的重要原因。

集团投资中心(Corporate Investment,简称CI)2001、2002年ROE的下滑则主要与该中心投资风险增加有关。2002年CI中心税前收入较2000年仅下降15.4%,但按照风险状态分配的股本却较2000年增加近一倍,导致CI的ROE下降56.5%。在困难的资本市场状况下,德意志银行须对CI的投资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U.S.GAAP标准的实行和税法调整显著影响净收入水平,加大财务压力。

1995~2000年德意志银行实施国际会计标准(IAS),2001年10月初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合并报表的编制准则调整为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2001年此项会计变更对利润的影响额为2.07亿欧元。另一方面,德国2000年制订的新税法开始全面执行,该法案削减了公司所得税率,并免除了对出售德国股票投资的特定收入的所得税征收。新税法的实施要求对2001年以前各年利润和递延税项进行相应调整。2001年实际税率调整和递延税款(贷项)转回对利润的影响额为9.95亿欧元。经过以上调整,2001年净利润仅为1.67亿欧元。相应对2000年利润进行追溯调整后,当年净收入达到135.13亿欧元,2000、2001两年财务指标对比反差进一步拉大,管理层面临沉重的压力。

2000~2002年股东回报水平下降和股价下跌,增强了转型调整的紧迫性。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内涵;途径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商业银行作为其中重要的分支,在金融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高效益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要保持必要的安全性,在经营中注重流动,以增强效益为中心思想。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在运行的过程中,借鉴了很多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就是要积极规避运行中的风险,让商业银行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下去,为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合规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合规守法可以有效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案件发生,同样,合规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合规管理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意义

(1)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合规管理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金融行业管理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模式。合规管理是保障商业银行合法健康发展的途径。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合规风险是银行在经营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经营活动,出现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违法行为。合规管理主要就是对你合规风险进行管理。它包括市场准则,法律法规,内部规则,政策动向,市场惯例等多方面内容。合规管理需要建立具体的措施和制度,用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2)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制度体系。合规管理是实现商业银行全面监管的重要手段。合规管理是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必要方法。合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合规管理在创造商业银行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要求。合规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合理处理风险是合规管理的主要任务。在我国积极推进现代银行制度的关键时期,合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存在的弊端

(1)合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我国目前的合规管理中,主要的缺点就是合规制度体系的合理性要求不足。商业银行的工作流程是具体的和细化的。因此,在制度体系方面,要把细致性当成制度制定的标准。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制度上,我们必须要遵循商业银行各自的业务特点,不能盲目地建立制度。在管理形式上,要符合银行的年度计划和目标要求。制度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目前合规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是阻碍商业自身发展的主要障碍。

(2)合规文化建设意识较弱。合规文化是保证商业银行的所有成员能够做到自觉依法合规,在经营活动中倡导合规理念,强化养成合规的风气。但是,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合规文化建设的意识较弱,在合规管理中,不能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商业银行不具备合规文化的软环境。

(3)合规管理的执行存在环节上的弊端。商业银行的业务具有复杂性和完整性。在有些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企业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具体制度执行上,停留在表面,这就造成员工在执行上,也停留在表面,无法实现合规管理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合规管理的优势就是处理细节问题。执行力度不够必然造成环节上的疏松,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节奏要求。

四、规范合规制度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1)在意识上增强合规制度管理的认知。在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上,意识层面都是所有活动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尤其更要重视意识理念的树立和培养。在改革中,我们要加大对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的建设,在建设中,注重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培训。要将合规管理的意识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在细节中展开合规管理的优势。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中,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是员工自我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倡导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法律、积极完善业务水准,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和企业提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完善合规制度管理的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我国的经济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必然与他们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经济活动目标都是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属于我们本国实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银行管理体系。合规制度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在识别、量化、评估等方面,建立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一个完善的合规制度管理体系,需要有制度政策,有方法理论,有操作规则,有处罚办法。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也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保证。(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银行的管理是银行经营发展的保证,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业务开展的效果。在基层经营的管理中,要对银行全体员工实行合规文化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要让银行职员学习到法律常识、法律规定、职业操守等内容。在日常业务办理中,要注意按照行为规范进行操作。开展合规文化培训,是保证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公正客观,让银行人员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素养,在应对业务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4)科学规范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受到相应的限制,这就造成在运行过程中,制度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银行制度多数存在模糊状态和粗放的管理状态。科学的合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这样的发展局面。在运营中,要强化规章制度的力度,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际操作中,要把经营和管理统一起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方式。

(5)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银行的业务性和功能性决定了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管理上的漏洞。每年商业银行的案件都是由于管理的疏漏。因此,在合规管理中,要让社会对银行实行透明的监督,让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对重点业务的管理。例如房贷的管理、车贷的管理、票据业务、理财管理等。在检查中,要对票据凭证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具体环节进行细致整理。监督约束机制就是要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实现全程的监控,让商业银行的日常操作有法可依。

五、结论

合规管理是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的合规管理制度。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增强企业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合规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解决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规避风险是提高利润的必要途径。我们建立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可以把商业的经营活动,统一到一个整体目标上来,实现商业银行资本方面、控制方面、服务方面的现代经营理念,让商业银行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燕.加强合规管理,促进稳健经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03).

[2] 刘春辉.浅谈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0(05).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策略

2001年4月23日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出;“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英文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以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目前,中间业务在国外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起步晚,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品种和收入上都较为落后,目前阶段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未超过20%,最高的为中国银行,2008年半年报统计的为18.78%。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行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自1980年以后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从1980年的18.8%上升到1996年的36.5%,到2000年达到42.9%。其中,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为79.83%,摩根大通银行更是占到83.16%。欧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199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39%;日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0.4%上升到90年代的35.9%,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2002年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个别银行如JP摩根、三井住友则超过70%。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但与十几年前的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虽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程度不同,品种数目不一,但是,就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看,基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类和担保类业务品种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体,占品种总数的绝大部分;承诺类、基金托管类、交易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五类业务品种相对较少。

2 一般性、传统品种较多,做的较好,理财性、创新品种少。

3 部分品种发展较快。如借记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等;但是,贷记卡业务、国内信用证、贷款承诺、银团贷款安排、企业管理顾问、财务顾问等业务品种发展较慢,尚处于摸索或推广阶段。

4 部分品种影响较大,市场知名度较高,为客户熟悉,品牌效应显著。

5 在市场先发的情况下,个别银行在个别品种上已形成或拥有自己的优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习惯了以存贷款和结售汇等传统业务为主,运用各种手段争夺存款,而中间业务主要是由储蓄和会计等部门完成,相比较存贷业务.中间业务被视为副业。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从银行受益和生存发展的角度,认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拓展中间业务是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务需求的需要。要从战略上将中间业务作为支柱业务来发展。

(二)品种、功能较为单一

因为意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开发了一些新的金融产品,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中间业务上。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结算、、银行卡三项业务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中间业务总业务量和总收入的84.1%和74.5%。而咨询理财类、金融衍生工具类等新兴中间业务很少。中间业务发展结构不合理。

(三)中间业务贡献度不高

用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来反映中间业务业务量与中间业务收入的匹配情况。2006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分别为10362:1和9590:1,表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创造1元钱的中间业务收入平均需要1.04万元和9 590元的中间业务业务量。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效益比较低下,单位业务的创收能力较弱。

(四)同业竞争不规范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法规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以揽存为目的,以牺牲手续费收入为代价,甚至连一些起码的工本费也主动放弃。为了达到抢夺大行业、大客户存款,有的银行不惜血本,投入了大量财力,采取相互压价、提供优惠条件等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来吸引客户,在银行之间形成了一种盲目竞争的态势。部分单位和个人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趁机提出了一些不利于银行经营的条件,增加了银行成本,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

(五)科技服务与人才素质落后

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含金量高的业务,它的运作以先进的电子化设备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业务属于高级服务的层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处在传统金融服务与现代金融服务之间,实力较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仅达到行业性、区域性联网的初级阶段。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虽然大部分都具备了一定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但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一)理念更新,进一步提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

商业银行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理念。首先。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面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摒弃中间业务是附属性业务的观念,从发展战略上规划、研发、创新中间业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负债业务资源,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升华服务观念、健全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方式,为发展中间业务打好基础。再次。在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的同时,宣传“银行中间服务是一种劳动,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根据不同的服务进行适当收费是合理的”等新观念,营造开展中间业务的良好环境。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混业经营 投资银行业务

一、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国际上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有全能银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两种。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全能银行模式并不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银行集团经营模式,它属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中的一种。另一种是商业银行内部综合经营模式。这两种经营模式的区别见表一。

由于商业银行直接控股非银行金融业务在我国缺少法律依据,除目前已成立的中金公司、中银国际两家国有商业银行控股的投资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很难突破法律障碍而组建自身的银行集团。即使突破了法律障碍,由于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自身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商业银行还不具备采取银行集团经营模式的现实条件。而且这种模式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解决许多政策法律、有效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此种经营模式暂时还不具有法律基础与现实条件。

商业银行通过内设机构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综合经营模式应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模式。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商业银行在这种模式下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有利于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增加盈利渠道,实现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二是商业银行通过内设机构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内部综合经营模式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三是商业银行在这种模式下兼营投资银行业务,可以在充分发挥原有的人才、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实现传统商业银行与新兴投资银行的互补。

因此,综合经营模式既符合当前政策法律规定,又有助于发挥商业银行自身优势,大多数商业银行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是当前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选择。

二、内部综合经营模式下的发展策略

虽然在现有的分业经营体系下,内部综合经营模式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投资银行业务仍然只占总体业务的极小部分,这与国外综合性商业银行有着较大的差距,内部综合经营模式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来提升投资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业务比重和盈利贡献度。

1 建立按事业部制运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部为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需在总行层面建立按事业部制运作的投资银行部,给予投资银行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充分调动内外部各种资源,对投行业务实行系统的策划、拓展和管理。

2 投资银行部与行内其他部门进行有效合作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需要与公司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等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在竞争中形成合力。

3 投资银行部与行外金融机构建立策略联盟,并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渠道和交易资格使客户能够间接参与各类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满足客户对综合性投行业务的需求。

4 是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和适当的业务选择,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客户定位应建立在现有客户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客户的综合特征,分析潜在需求,作出准确定位。从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出发,投行业务的开展应以公司客户为主要客户群,以大型优质企业为当前重点发展的客户,以成长性良好,与银行服务实力相匹配,具有潜在投行业务需求的中型公司客户为未来重点业务开发对象。

5 商业银行必须详细分析自己的组织结构、业务特色、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与专业投资银行相比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上所具有的优劣势,根据投资银行的行业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和产品创新,为投资银行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建立具有投资银行竞力特点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一整套与商业银行原有的、保守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同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在规范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完全对外开放以及国内金融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内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的趋势愈加明显。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业务交叉融合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随着《商业银行法》等法规的修改以及相关政策的松动,严格意义上的分业经营制度事实上已经被突破。然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从监管者还是从金融机构自身角度,目前都还只是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基于此种原因,笔者认为内部综合经营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兼营投资银行的现实选择,而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在境内组建银行集团,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最终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毅杜要忠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2]王海雁:美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分合简史[J],经济学家网,2003-6-12

篇8

关键词:小额信贷;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于2008年在浙江省部分县(市)开始启动①,两类机构均面向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运行三年时间来,对改进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微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经营宗旨和市场定位基本相同——即服务于微小企业与“三农”经济体。由于两类机构在股权结构、法律地位和企业性质的不同,使其在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意识、客户群体、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现就浙江省南部a县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作一比较分析,希望从中揭示两类机构各自利弊,为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小额信贷背景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人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小、无担保、无抵押。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提供。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随着近年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小额度的持续信贷服务活动在农村金融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持续发展的农村民营经济是浙江省内小额信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是这种农村民营经济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无法得到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巨大的融资缺口也由此产生。随着以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机构出现,合法、规范的民间小额信贷业务正式登台,它打开一条民资“输血”企业的合法渠道,为资金匮乏的“三农”经济体和微小企业带来帮助。

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对比分析

(一)经营模式

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必须为银行业金融机构②,其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均由发起银行派遣,经营方式、操作流程、内部管理制度沿用主发起银行的业务模式,可以说是大银行“克隆”一个小银行,或者说是银行延伸的独立核算的网点。由于股权结构所限,村镇银行是在主发起银行完全控制下经营,很难改变主发起银行固有的经营模式,其董事会和高管人员同样是在主发起银行股东控制之下,以执行者身份履行职责,自主经营空间有限。小额贷款公司由民间资本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最高权力完全归属于全体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团队分工明确,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对独立。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方式没有可以套用的固定模式,完全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相关制度,着力于金融服务创新,体现经营的灵活性。

(二)经营理念

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由主发起银行主导,而主发起银行往往受银行业固有的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习惯沿用面向传统银行客户的风险考核框架对村镇银行或者小额贷款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风险考察。对外使客户感觉村镇银行融资门槛并不低,对内在经营团队中形成风险控制至上的“零容忍”企业文化,容易遏制村镇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内生动力,导致村镇银行在现阶段无法很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的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拥有相对自由的自主经营权,以a县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股东均为长期在a县进行生产经营的民营企业,由于股东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均遇到过不同程度融资难的困境,对于广大微小企业及“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感同身受。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更愿意选择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经营理念,解决微小企业及“三农”经济体融资难的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与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业绩考核方面,a县的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在所制定的业绩经营奖惩办法中,对经营团队实行信贷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双重考核,注重资金使用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同时提升,坚持以效益为基本前提,为信贷风险的发生留足缓冲空间。

(三)服务意识

村镇银行在客户服务上借鉴主发起银行的一整套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在受理贷款的过程中相较小额贷款公司更为专业化、流程化、职业化。村镇银行的营销导向决定了其存款与贷款并重的任务指标结构,一笔贷款是否发放成功与客户经理的经营业绩不完全挂钩。以a县某村镇银行为例,一笔贷款审批流转周期在一周左右,而客户经理对放款成功与否并不是十分关切,导致客户在借贷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容易缺乏主动权。小额贷款公司在服务方面更能体现“草根金融”机构人性化、平等化特性,作为扎根于农村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面对广大乡镇居民和村民,在服务过程中更直接、更直白。在a县的某小额贷款公司中,客户上门咨询借款意向往往是直奔总经理办公室,以平等的商务交易关系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通,一笔贷款从接洽到成功发放在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

(四)客户群体

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的市场定为小额、分散,服务对象为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但是由于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差异,具体的客户群体有较大区别。村镇银行主要面向专业的农、商贸市场,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则利用股东及经营团队成员的社会关系,通过多渠道了解借款人及担保人。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在利率定价方面是村镇银行1倍左右,其客户群较村镇银行更加不固定,客户群体主要是短期急需资金周转或者新创办的微小企业,以及优惠利率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种植业。由于涉农贷款以保证担保贷款为主,贷款对象均为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不可测的自然灾害因素,贷款风险大,而户数多、面大、分散、区域广,贷款发放和维护成本高,就目前a县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规模和资源的限制下,难以发挥明显作用。

(五)人力资源配置

村镇银行的经营队伍由主发起银行派遣,注重团队人员的存款资源,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队伍注重行业社会资源和工作经验。村镇银行在大银行的支持下,保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和人员管理机制,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人员培养机制,仍是靠师傅传帮带模式下信贷管理经验的言传身教,比较适用于小集镇农村客户的交流,但是缺少现代金融管理知识。

三、几点启示

(一)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小额信贷模式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不因为贷款风险高而“因噎废食”降低资金使用率,这是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在经营理念上的最大差别。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融资难问题,究其根本源自传统金融机构在其风险框架下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需求,但这并不能否认农村金融市场潜在的商业价值。小额信贷并非传统商业银行观念中无利可图的业务,在当前城市中、高端金融市场已现饱和疲态的情况下,它在农村市场开创了一片“蓝海”,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一样能够融资过程中创造出持续的商业价值。而正是基于这一点判断,国家才推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定位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机构。因此,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小额信贷的发展源自农村金融市场,只有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跟随其变化不断完善更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思维定式是发展小额信贷的核心

对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而言,其自有资本少,在品德、才能、企业经营的持续性等银行用作借款人信用分析的关注点往往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规范性差,具有个性化和高隐蔽性的特征,因而传统商业银行在为其融资时注重提供抵押担保。然而抵押担保实际上作为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从另一角度来看是不愿意承担适当信贷风险责任的体现,这是与传统商业银行过度强调“零风险”有密切关系。但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普遍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没有财务报表,甚至可能没有账本,要在这些传统商业银行眼中的“垃圾客户”中找到价值,首先就应该打破其风险管理的思维定式。因此,小额信贷不应该过分倡导零风险的理念,更应该对还款采取灵活的态度,注重对借款人的经营业务分析,强调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和还款能力的过程把控。

(三)建立标准规范的企业运行机制是发展小额信贷的保障

面向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的小额信贷,呈现出单笔放贷金额小、个性化强、手续复杂的特点,相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来说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同时微小企业和“三农”经济体资产总量小,抗风险能力低,且无财产抵押,理论预期违约率高,导致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因此,搭建一套符合市场需求导向、富有创新内生动力、公开、透明、可量化的企业运行机制,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化的业务流转,将能够有效降低业务成本且覆盖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同时,量多面广的小额信贷要求有相应的人力资源做保障,结合实践操作中具体的案例式教学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保障团队人员能保持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开拓小额信贷市场。

注释:

①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末《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200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②2009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准入条件、改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监督管理要求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必须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

参考文献:

[1]李树杰.孟加拉格莱珉小额信贷银行二次创业的经验[j].金融经济,2007(3下):56-57.

篇9

近十年来,我国17个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受到了学界、政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对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

(一)经济变量的特征分析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

第一,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增速均快于全国水平。我国17个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我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17各地区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地区有4个(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增长率最慢的黑龙江省的年均增长率为14.24%,如图1所示(17个资源型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与全国GDP年均增长率对比)。从人均GDP的增速看,17各地区年均增长率为16.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其中内蒙古的人均GDP的增长率最高,为23.37%,云南的人均GDP的增长率最低,为13.99% ,如图2(17个资源型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对比)所示。

第二,资源型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近些年来,我国的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然而17各地区的区域间发展差异表现显著,地区GDP增长率高于地区GDP平均值的地区只有5个(山东、安徽、河南、辽宁及四川各省)。此外,宁夏自治区是地区GDP 总量最低一个区域,该地区的产出只相当于资源型地区GDP均值的12.4%,而山东省是GDP增长最快的区域,该地区的产出是资源型地区GDP均值的3.26倍,由此可见,我国17个资源型地区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第三,第二产业对地区GDP的贡献率偏高、第二产业偏重。资源型地区三次产业分布不合理,第二产业的产出对地区GDP 的贡献率均在40%以上,山西省最高,达到56%,最低的贵州省也达到了40.3%,这说明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偏高,这些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煤炭业等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产出对区域GDP的贡献率均在35%左右,并且,近十年来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说明资源型地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维持在15%—20%的水平,多年来不仅没有提高且有下降趋势明显。由此可见,我国的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二、三、一的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产业增长,但是,这样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有必要探索有效地经济发展方式以便于获得经济增长的持久性驱动力。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的17个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领跑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这些地区存在着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单一且偏重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就业率偏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探索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式和集约式增长特征,下面通过实证分析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主演方式。

图5 TFP增长率走势图

综上所述,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粗放式增长,即经济增长依赖于要素的高投入,但是要素的使用效率以及技术水平却没有相对提高,反而随着要素的投入增加有所下将,导致经济产出与要素投入成反比。此外,资源型地区的高产出是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的条件下,目前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粗放式的要素支撑型的增长转变为技术支撑型的内涵式增长。

二、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是粗放式增长方式,相对于集约型经济增长,其弊端表现为:一方面对能源的过度开采使得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的承载能力急速下降;另一方面粗放式经济增长条件下的资源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供给不足问题突显。因此,探索高效、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突出。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替代导致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随之改变。经济发展初期,注重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对资源的开采、使用高度依赖,这个阶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经济增长的成长期,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代替手工操作,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为重化工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为资本的大量投入。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期,注重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全社会大量进行研发活动,技术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这个阶段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成熟期,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这个阶段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主导产业为信息通讯产业。见下表:

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阶段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处于重化工业向服务业和制造业一体化的阶段过渡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随之由资本、劳动的大量投入向技术进步转变,产业结构也必将进行调整。

2000年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大力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在技术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要想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只能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期后,那种粗放式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效率低等问题,而且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重化工业等第二产业偏重,农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产业间发展的不协调反过来有影响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探索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这种产业形式不仅依托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且它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服务业、中介也、法律咨询等)的发展,那么,只有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能够实现服务与制造业的一体化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技术外溢效应等实现产业的升级、技术的进步,从而使资源型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影响制约因素及政策措施

资源型地区依托于丰富的矿产、煤炭、天然气、油等资源发展本地工业,但是大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的产品附加价值低,且对环境破坏较为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地区的这些诸如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外部环境脆弱等等因素对经济的制约作用将逐渐得以体现,一些学者已经发现,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并不能够带动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而会由于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阻碍资源型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即所谓的资源诅咒现象。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世界各国的资源丰裕程度与其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也就是说资源丰富的国家并没有从资源的比较优势当中获益而加速经济增长,反而容易陷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陷阱,导致经济发展步履维艰甚至衰退。导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生产要素的制约

首先,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在重化工业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不断地增加,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支撑着制造业的产出,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然而,经过多年的开采、使用,资源相对匮乏的现象突显,资源的约束越来越显著,这已经阻碍了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带来了生态问题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学者研究表明,如徐康宁、韩剑提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的假说,这也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证明了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速度普遍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 。再如邵帅、齐中英通过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 年代以来, 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能源开发确实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 。

其次,忽视人力资本的培养。由于我国资源型地区处于工业化的成长期,注重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分偏重物质资本积累,忽视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所以,长期以来,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明显偏低,一般劳动力大量过剩与人力资本短缺现象并存,阻碍了区域经济质量的提高。

再次,技术进步迟缓。从整体看,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且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从区域看,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依靠数量的扩张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落后的技术水平不仅造成资源使用的低效率,而且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型地区的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将成为关键性要素,无论是原有地资源型产业的升级还是拓展新的产业领域,都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所以,技术进步是制约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产业结构制约

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失衡并存。轻工业及重工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瓶颈”、结构性经济过剩、消费需求的“结构转换缺口”等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关键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探索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如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转换;市场化进程中企业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调整;产业整体上实现技术水平升级问题,等等。

(三)推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构建资源型地区经济成长的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平台的搭建是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区域创新活动中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形式为发展提供条件;产业的地理集中所产生的集聚效应、专业化分工、人才培养、学习效应等似乎区域创新实现的途径。地区产业特别是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网络系统是一个跨越多个部门、机构的经济,如研究和教育机构、技术服务中心、金融服务、生产者协会、地方龙头企业和专门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等,他们相互信任、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创新。

第二,营造有利于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通过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的成长,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必须营造有利于区域产业成长的制度环境,降低产业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其次,通过制定具有约束或激励条件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有利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实施机制,从而使制度功能与绩效得以充分发挥。

篇10

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在研究次贷危机爆发原因时,学者们发现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迅速引起全球对“影子银行”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探讨。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稳定的影响,把握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及传导机制,加强对其风险的监督管理,对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McCulley)于2007年首次提出并被广泛使用,意指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受到监管当局监管的商业银行体系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盖特纳(Geithner,2008)提出影子银行是存在于传统银行系统之外的“非银行”运营融资安排,该系统中的非银行机构利用短期融资资金购买大量高风险、低流动性的长期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将影子银行定义为“未受到监管的银行体系外的金融中介活动”,指出准银行系统近几年在发达经济体获得了较快发展,其融资规模已超过传统银行体系,准银行系统虽然职能与传统银行相类似,但不受中央银行监管,不在国家金融安全保护网络之下,杠杆率高,经营风险大,成为导致金融危机并使危机恶化的重要因素。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将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定义为位于正规银行系统以外并且涉及实体活动的信用中介系统,突出“信用中介”这一概念;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通过期限和流动性转换、杠杆以及不完全的信用风险转移引起系统性风险的和(或)从事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机构及活动,强调了“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这一概念。2012年席勒(Shiller)指出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或者至少部分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在成立之初就通过精心设计,并不吸纳储户的存款,使得自身无法被定义为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07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不吸纳储户的存款,使得自身无法被定义为商业银行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民间借贷。

二、我国及山东省影子银行的发展及规模测算

由于计算口径不同,当前影子银行规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来估算我国和山东省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第一种方法从非传统信贷融资的视角,以三个层次定义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并通过收集网络媒体披露的相关数据来对影子银行规模进行大致估算。第二种方法则是根据宏观经济金融数据对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算。

(一)三层次影子银行体系估算

根据《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可从三个层次来定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第一个层次是最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对应的是国内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界定范畴,以是否接受监管为依据。第二个层次是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对应的是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及活动。第三个层次是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狭义的范畴再加上银行体系之内的非传统信贷融资。

最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产品包括:民间借贷、第三方理财、网络信贷融资、无备案私募股权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等。根据2014年2月宜信财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家庭民间金融市场规模为5.28万亿,比2011年的4.47万亿上升18%,22.3%的中国家庭有民间负债。没有金融牌照且监管相对不足的小额贷款和融资性担保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13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银监会的《关于2012年度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与监管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590家,在保余额21704亿元,按照在保余额年均增长37%计算。

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产品除了上述最狭义影子银行体系外,还包括理财、信托、财务公司、货币市场基金、代客资产管理、基金保险等子公司融资性业务,资产证券化等。截至2013年底,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信托业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2013年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增至9.5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2.8万亿元;截至2013年10月末,全国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规模4.14万亿元①,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2014年一季度运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1季度末,财务公司行业表内外资产达到4.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4亿元,则2013年底,财务公司资产规模约为4.3万亿;券商受托资金规模突破5亿元,达5.20万亿元②;2013年9月底,41家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约4600亿元,到2014年3月底,67家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38万亿元③;2013年底,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7475.92亿元,而到2014年4月份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则冲至1.75万亿元;根据《2013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年度报告》,2013年共有10家银行和企业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达到231.71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7.29亿元。以上合计约为35.82万亿元。加上最狭义部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约为44.82万亿元。但是,这个数据作为狭义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将会被高估。首先,理财业务与信托等的重复计算,如果理财的资产都来自其他融资工具,那极端计算方式可扣除理财;其次,财务公司涉及的融资性业务比例可能很低;再次,券商与基金公司子公司等的融资业务与信托业务也有部分重合。

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产品除了狭义影子银行体系外,还包括同业以及很小一部分信用证、汇票及代付等银行体系之内的非传统信贷融资及其创新方式,统计上可只考虑同业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 2009年初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资产从6.21万亿元增加到21.47万亿元,纳入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项下核算的同业负债从5.32万亿元增加到17.87万亿元。2013年同业业务规模预计超过22万亿元,以此大致估算,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66万亿元。当然由于狭义影子银行体系数据存在高估,并且同业业务中一大部分是正常的同业资金往来而非信贷性安排,这一数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

(二)山东省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与规模估算

传统银行业发展的不足制约了山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影子银行体系在社会融资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民间借贷方面,据山东省金融办统计,2012年,山东省民间融资规模约为3800―4000亿元④;根据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提供的数据,2012年12月底,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为374.80亿元;2013年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达到1197亿元⑤。因此,我们大致估算最狭义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为5572亿元。

在信托行业中,目前有山东信托、陆家嘴信托两家注册地在山东。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山东信托资产规模为1924.65亿元,陆家嘴信托资产规模为277.277亿元;理财产品发行方面,根据《2012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2年山东省银行业存款余额55386.4亿元,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加总余额为925000 万亿元,山东省占比约6%,由此估算山东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为5700亿元;财务公司方面,截至2014年3月末,山东省财务公司资产、负债总额分别为1300亿元和1123亿元,资产规模占山东省银行业的5.1%⑥;2013年山东省唯一一家证券公司齐鲁证券的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1650.07亿元。以上部分粗略合计为10852亿元,加上最狭义部分,2012年山东省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约为16424亿元。

(三)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

如前文所述,参考陈虹等(2014)的做法来测算我国影子银行月度规模数据,具体测算过程如下:一般而言,金融业总资产可表示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由于金融行业利润较高,所以所有者权益变动较快,较难把握准确的数据,且相对总资产而言,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又比较小。通过经验数据,金融行业的资产负债率通常超过70%。因此,本文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来源”定义为金融业总负债,通过以下公式定义金融业总资产:

[金融业总资产=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来源总计0.7](1)

根据本文对影子银行的定义,金融业总资产扣除银行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即为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其计算公式如下:

[影子银行规模=金融业总资产-[(当月贷款利率-当月存款利率) ×信贷资金贷款+信贷资金存款]](2)

其中,中括号内表示银行总资产。

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从2002年起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2002年1月的77400.05亿元逐渐增长到2014年7月的670005亿元,除在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外,但近些年其发展规模均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本文第三部分的实证研究采用此测算方法得到的影子银行规模月度规模数据。

三、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尽管近些年山东省影子银行发展迅速,但由于民间金融等影子银行活动具有隐蔽性,缺乏山东省影子银行方面的宏观统计数据,而山东省影子银行发展进程与全国基本一致,并且山东省省内东、西部的社会经济差异与我国东西部的区域差距亦颇为相似。因此,本文以全国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省影子银行发展的经济效应提供借鉴。

(一)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模型设定。本文旨在研究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关于多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中,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得到了普遍应用,做出的结果对实际经济行为解释也较为合理。本节侧重使用SVAR模型进行分析,即在分析模型中考虑经济变量之间的当期关系,同时运用SVAR脉冲响应函数量化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

含有k个变量p阶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p)的一般形式为:

[C0yt=Γ1yt-1+Γ2yt-2+...+Γpyt-p+μt]

其中,

[C0=1…-c1k???-ck1…1],[Γi=γ(i)11…γ(i)ik???γ(i)k1…γ(i)kk],

[μt=μit?μkt],i=1,2,…,p

整理上式可得,

[C(L)yt=μt],[E(μtμ,t)=Ik]

其中,[C(L)=C0-Γ1L-Γ2L2-...-ΓpLp],C(L)是滞后算子L的[k×k]的参数矩阵,[C0≠I0]。

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为了分析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考虑影子银行规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M2、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年期贷款利率5个经济指标的SVAR模型。本文使用的是我国2002年1月至2014年5月共149个月的月度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行统计的GDP均为季度值,我们使用Eviews6软件将GDP增长率季度数据转换为月度的GDP数据。由于影子银行的借贷期限通常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因而我们选取央行规定的短期贷款利率作为借贷成本的指标。

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我们对影子银行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原始数据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

3. 实证结果与分析。从ADF单位根检验结果(略)可以看出,各变量在初始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在1%的水平上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由于数据处理已经进行了各变量原始时间序列一阶差分,因而在估计SVAR模型时,可以忽略变量间的协整检验。

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GDP增长率的冲击效应如下(图略):当给予影子银行规模一单位正向冲击后,GDP增长率逐渐上升,在第3期达到最大正效应0.025个百分点之后正向冲击效应缓慢下降至负数并持续震荡,但震荡幅度逐渐减小,效应趋于零。这说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虽然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总体来说,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即影子银行的发展在短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影子银行的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丰富和拓宽了企业和家庭的投融资渠道,能够为受到信贷约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发挥了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重要金融中介功能,在满足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更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克莱森斯等,2012;费恩,2013)。同时,影子银行的发展还可以推动不同金融机构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和融合,促进金融结构优化,在调节市场流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影子银行还可以填补正规银行金融产品、信贷服务等方面的不足,与传统商业银行相互竞争、互为补充,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则主要来源于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等特点带来的风险隐患,且由于我国金融领域普遍缺乏严格的风险审核流程和评价体系,影子银行监管缺失和操作不透明,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从货币供应量M2对影子银行规模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影子银行规模增加一单位,货币供应量逐渐上升,到第1期时达到最大正值,之后开始下降并持续震荡,且其振幅逐渐减小,最终冲击效应归于零。这表明短期内,影子银行扩张对货币供应量具有双向效应,但这一影响并不明显,冲击效应最终消失说明并不存在长期影响。

影子银行规模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冲击效应:CPI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衡量工具,当期受到影子银行规模单位正向冲击之后,开始呈现正向效应并逐渐下降显现负向影响,于第2期达到最大的负向效应,之后急剧上升并持续震荡,向零趋近。这说明影子银行系统的扩张对CPI有一定的负向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逐渐消失。

(二)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与前文一致,本节沿用我国2002年1月至2014年5月共149个月的月度数据以及SVAR模型来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相关变量选取如下:影子银行体系方面选择已测算的我国影子银行规模;金融发展方面,我们整理了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2年1月至2014年5月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月度数据作为我国金融发展的衡量数据;金融稳定方面,我们选取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金融稳定的指标,这主要是由于银行间拆借利率具有自主性、偿还性、短期性等特点,是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影子银行规模来自笔者之前部分的测算,其他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抑制异方差,我们取影子银行规模、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年末余额的自然对数值,

2. 实证结果与分析。首先使用ADF检验对相关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从检验结果(略)可以看到,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在初始水平值上都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在1%的水平上均为平稳序列,即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而我们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差分时间序列建立SVAR模型进行估计。接着我们对相关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以及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冲击效应(图略)。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的冲击效应:给予影子银行规模一单位正向冲击后,作为金融发展衡量指标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迅速下降到最大负值,但随后开始上升,并于第2期达到最大值后又有下降趋势,但随之又上升并开始震荡逐渐趋于稳定,最终趋于零,但总体来看仍然呈现负效应。这意味着影子银行体系会对存款产生冲击效应,这主要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使得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人们更加倾向于采用银行存款以外的投资方式提高资金回报率和利用率,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存款存在挤出效应。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冲击效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作为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当受到影子银行规模单位正向冲击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有正向效应,但随后迅速下降并于第2期达到最大负值,随后逐渐上升于第3期开始变成正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正向影响逐渐减小并从第8期开始趋于零。这说明总体来看影子银行的发展短期内对金融机构贷款具有正向冲击效应,能够促进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长,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由上可见,影子银行体系对银行业的影响比较复杂,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有效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从而对银行业的发展也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银行业的贷款随之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影子银行体系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回报率较高,争夺了银行体系的部分存款资金来源,从而对银行业的稳定经营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冲击。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冲击效应:以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金融稳定性的指标,我们发现影子银行规模受到一单位正向冲击之后,在第1期虽然有小幅上升,但之后便迅速下降直到第3期达到最大的负向效应,随后虽有所回升并开始震荡逐渐趋于稳定,并总体呈现负向效应。这意味着总体上来说,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对我国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金融稳定,对金融稳定性有削弱作用,对金融稳定构成隐患。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发展模式,银信合作等表外业务并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从而突破了传统监管的界限,使资本充足比率、资产负债比例等监管措施的有效性被削弱。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测算我国以及山东省影子银行规模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2002年起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2002年1月的77400.05亿元逐渐增长到2014年7月的670005亿元,除在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外,近些年其发展规模均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3层次影子银行体系估算的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66万亿元,狭义影子银行规模则为44.82万亿元。同样,近年来山东省影子银行发展较快,2012年山东省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约为16424亿元。第二,尽管影子银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总体来看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影子银行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脱离了商业银行,弥补了受到信贷约束的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巨大缺口,有助于改变过度依赖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间接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形成了对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填补了企业在正规银行信贷服务里得不到满足的融资功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等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第三,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发展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了负向冲击。由于影子银行具有高杠杆、高度的期限错配,透明度低等特点,其规模过度扩张将会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弱化其信用中介功能,对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我国影子银行存在发展的必然性,允许影子银行的适度发展。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市场化及社会融资多元化的背景下,适度规模的银行理财、信托和民间金融等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能够为企业、居民等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更合理的领域。对于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不能因为其可能引发的区域金融风险而忽略他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允许其适度发展,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非传统金融业务健康发展角度规范并引导影子银行朝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第二,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深化金融改革。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根本上是金融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错配引发金融创新的结果,利率管制通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扭曲为影子银行系统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是促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利率管制严重压制了商业银行传统盈利空间,造成体制内外利率存在“价差”。金融机构利率愈偏离市场利率,体制内外利率“价差”形成的监管套利空间越大,影子银行越容易获得发展。因此,解除抑制与鼓励创新是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之策,其首要任务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经济主体的投融资需求。

第三,建立规范化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监管。我国金融业目前仍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对于现行的影子银行体系尚未制定整体的监管框架,存在监管缺位:传统金融机构内部开展的影子银行业务如银行理财产品绕过了监管部门对贷款规模的管控;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也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够处于监管之下,但是监管较弱,监管的方式和监管政策都不足;传统金融体系外部的影子银行体系如私募股权基金、担保公司等通常由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或者只作为一般法人进行管理,从而忽视了对他们作为信用中介功能的监管;民间金融组织较隐蔽更是游离于监管之外。所以应当坚持以规范化为主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影子银行走向正规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影子银行的运作模式。对于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应当从立法层面予以重视,明确监管主体,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银行合作类业务,应严格审查合作者的资金去向、资信实力和风险控制措施,建立防火墙和风险代偿机制,防止风险转移到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规范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是强化影子银行系统监管实施的重点。从事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机构应该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以便对其规模进行量化统计以获取充分信息,提高影子银行的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监管难度并实现有效监管。

注:

①数据来源于《金融时报》,http://cnafc.org/uploadfiles/file/2014/35caa665fc534702aa58472fe490a642.pdf。

②数据来源:http://finance.chinairn.com/News/2014/03/27/133821357.html。

③数据来源:http://money.163.com/14/0508/03/9RMNFK5P00253B0H.html。

④资料来源:http://sd.dzcom/sdnews/201306/t20130617_8511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