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

篇1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全面预算

当前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为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探索加强经营管理的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导向管理工具,成为保险公司不可或缺的管理抓手。尤其是随着财政部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陆续推出,全面预算管理在保险公司得到了普遍推广和运用。然而,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还需不断探索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

一、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提前预测、编制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收入、生产成本、利润等关键指标,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全面”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过程”跟踪。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经营具有特殊风险性、业务分散性、成本核算特殊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结合其经营特性,一般以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以及下辖机构为预算单位,以整体战略规划为指导,结合公司风险偏好,统筹规划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并综合考虑各类风险影响,促进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实现。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由业务预算、资本性支出、投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组成。业务预算主要包括保费收入、再保、赔付、费用预算等,资本性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算等,投融资预算包括投融资产品结构、投资收益等方面的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资产负债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预算。

二、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中,一般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预算组织架构,明确预算编制内容、方法,并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评价。但部分公司运用成效一般,成本管控出现异常,甚至持续亏损、偏离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1.预算制度不完善受公司规模或管理模式所限,有些公司预算管理集中在总部,仅总部有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分公司未结合自身经营目标构建本级及下辖机构制度;制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比如,在公司架构改革、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未对预算编制主体、分工、目标等方面及时更新制度。2.预算理念淡薄全面预算理念宣导覆盖面不足、预算制度宣导不及时,比如仅宣导至总公司、分公司职能管理部门或预算编制人员,未全面覆盖至下辖机构、业务人员等,导致部分员工不了解公司预算目标、缺乏预算理念。3.预算组织架构不健全受传统预算理念影响,存在财务一部全管的现象,而财务在业务、权限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非财务指标易缺失或业务指标可行性不足;管理体系中各层级、部门间不协调,预算分解与整体预算存在差异,比如年度预算中各险种间成本率预算均低于整体预算,导致公司整体预算无法达成。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存在问题1.预算偏离战略目标及外部环境全面预算编制未结合公司战略目标。比如公司战略为盈利兼扩大市场份额的市场渗透战略,但预算编制侧重于控成本,结果虽盈利但市场份额未提升或下滑;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未及时反映阶段性的市场需求,未充分考虑天灾影响、国家扶持方向、监管部门政策变更等。2.预算指标体系不健全预算主体各自为政,全面预算指标缺乏关联性、完整性,口径不唯一、指标间不匹配。比如投资部门仅考虑收益率指标,业务预算编制时未考虑再保、精算影响;保费收入指标未明确是起保还是签单口径。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过于单一、编制工具落后或过度依赖历史数据,未考虑新产品及赔付、费用新管理模式,忽略业务发展现状。比如仅采用增量预算法,未细分或新旧拆分编制,可能部分产品增速高,仅以增速作为依据,赔付、费用成本预测会可能偏高。

(三)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存在问题1.预算执行监控乏力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分析、预警体系不健全,比如职能部门仅重视预算结果,忽略执行过程;费用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时,未对费用结构变化分析,可能销售费用挤占固定费用;执行者与管理者博弈时,执行单位为预算目标采取短期过激、投机行为,比如为达成保费预算,忽略业务品质,甚至违规操作,不顾效益及经营风险。2.预算调整不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未明确预算调整事项,预算调241整流程不规范,预算调整未经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调整缺乏充分评估,导致预算追加、预算外申请频繁,调整随意性较大,或者调整偏于短期行为偏离战略目标。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存在问题1.考核体系不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或考核指标不全面,考核未能与各部门、机构的经营目标相结合,考评方法缺乏个性,未起到明显的激励效果,可能导致员工轻视预算管理,不利于预算管理理念的推广。比如考核偏于业务,管理部门未考核;业务部门仅以保费考核,忽略应收、赔付、费用成本,可能导致业务品质下降。2.考核动态性、例外性不足预算考核仅以半年度、年度为单位,削弱了考核作用;或考核时未考虑预算调整,缺少例外性,可能导致预算执行单位之间互相推诿、应付,甚至部分预算主体放弃考核绩效,影响整体预算达成。

三、加强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优化对策。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1.健全预算制度根据战略目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职能部门参与度、规范预算管理人员及执行单位行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逐层细化,各层级有相应实施细则。2.增强预算理念通过会议、培训加强制度宣导,提升全面预算理念;加强公司部门间沟通,在沟通中大力宣传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全员参与氛围;加强对基层的监督和考核激励,激发基层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的积极性。3.完善预算组织架构首先,结合公司规模、组织架构设置总、分公司、三级机构全面预算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工作协调机制;各预算管理、执行部门、机构之间对接时,注意平行部门间需协调且权利互制,上下级间需上通下达,避免官僚化、形式化。其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由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组成,涵盖人力、销售、技术等部门,建立定期交流制度,确保全面预算运行实时跟踪、监控。

(二)优化全面预算编制1.预算匹配战略目标及环境首先,全面预算编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结合公司风险偏好,明确经营计划,精细化层层分解编制。其次,结合SWOT分析法,合理预判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险产品、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业务结构,对保费收入、费用等预算实行与战略、偿付能力等挂钩的动态管理方式,实现预算匹配战略,确保预算可执行、战略可落实。2.建立预算指标体系收集各项预算指标,建立指标库,明确指标定义及口径,定期查验指标合理性、可用性。预算指标体系庞大、计算过程复杂,可建立全面预算预测、分析模型,减少手工计算,并根据指标定义编制逻辑校验,提升指标准确性及工作效率。3.优化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业务险种、新旧产品、核算特点等尽量细化维度,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对新产品和新机构,编制时可参考市场或同类产品、同规模机构情况并配合公司相关管理,将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充分组合。预算执行过程中可实行滚动预算法,以预算初期制定的业务预算为基准,利用滚动预算进行下阶段预算管理,促进业务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实现动态反映市场、跨期综合平衡。

(三)强化预算执行力度1.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建立预算执行实时监控制度,建立预算预警机制,科学选择预警指标,合理确定预警范围,及时风险预警,并建立应急预案机制,适时调整预算;同时形成预算执行内部报告制度,及时将执行进度、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反馈至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确保预算执行信息传输及时、畅通,预算执行过程痕迹化。比如对重大项目、新产品建立专项管控,密切跟踪业务投产情况,监测指标执行情况。2.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应明确预算调整规则及流程,即明确预算调整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架构改革、重大事件影响范围、调整次数等;预算调整流程标准化;预算调整后及时修正相关预算考核。

(四)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1.完善预算考核体系全面预算考核指标设定应全面且有差异。例如,考核后线管理部门时,可根据部门在实现公司战略中的作用,加入部门关键指标,比如财务设置税务指标;考核业务部门、机构绩效时,应充分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对于市场份额、增速,设定折扣系数,前期发展快的可加成,系数高,前期发展慢的打折考核。2.建立预算动态考核机制全面预算考核需建立动态考核机制,考核动态化、持续化,比如设年初设立开门红奖励、设立季度奖、增速奖、考核与职位挂钩等,细化奖惩措施,预算调整后应及时修正考核指标。

篇2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产保险;应用方法

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之下,市场对保险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财险企业的业务量与规模也不断提升,同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财险企业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提高服务水平之外,还应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当前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使预算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经营中各项目、各环节的收支情况进行计划安排的活动。在有效预算的基础上,对企业特定时期内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表格的形式对企业未来财务状态与经营成果进行体现。首先,预算理论立足企业整体情况,对企业内部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式,对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估算;其次,对企业各项工作进行预算编制,并对预算细节进行考核,根据以往经营经验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自身的预算管理进行编制。当前,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财务、业务、资本三大内容,可通过精准的预算分析,使企业主要收支情况得到充分体现,对财险企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财务资源配置。通过预算管理的应用,使关键财务资源应用到重要环节,例如业务创新、市场拓展、服务升级等等,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二是解决资金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财险企业的业务类型众多、工作强度较大,以往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在资金分配、使用与往来等环节中存在些许问题,容易引发资金安全隐患与内控漏洞,进而给企业带来风险。在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下,对内部各个部门、环节进行高效管理,特别是在人工支出、业务拓展、宣传营销等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安全高效。三是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当前银保监会对保险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财险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合规经营压力,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使预算管理中的制约、审计、监督等方法充分发挥,有助于解决合规经营方面的问题,使企业能够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稳健高效的经营[1]。

二、财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成为财险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可提高企业的市场掌控力与内部协调能力。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财险企业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内部管控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监督执行、预算考核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预算编制不科学在财险企业经营中,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便是预算控制力较弱,主要体现在编制单调、灵活性差等方面,年度执行预算过于固定,缺乏充足的调整空间,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具体为:一是企业预算编制脱离市场环境,与市场时间节点不相符合,无法充分体现出各个时期的市场需求,导致编制与实际“两张皮”;二是财险市场竞争加剧,短期业务出现巨大改变,与以往相比业务量增加,不利于预算管理目标达成;三是财险企业各项预算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每年度的预算与决算之间相差较大。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财险企业经营过程中,预算管理政策与制度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部分企业的制度内容更新不及时,滞后于时代和企业发展速度,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在制度刚性执行方面也缺乏力度,导致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流于形式。此外,激励机制短缺,现有绩效考核指标无法体现非财务类指标价值,导致员工忽视客户服务与售后工作,影响客户满意度提升,制约企业长远发展;部分企业未设置明确的奖惩制度,无法激发基层人员工作热情,预算管理突出的部门也没有奖励,不利于全面预算的长期开展。

(三)预算监管不到位部分财险企业存在预算监管不力等情况,一些企业尚未制定明确的预算管理制度,导致部门无法充分参与到预算管理之中,还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因缺乏长远眼光,未实现全面统筹,实施效果也不够理想。总体来看,预算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力度不足,部分企业分支机构未能贯彻落实编制方案,导致超支、收支不平等问题发生;二是现有管理制度较为固定,且严重落后于时代和企业的发展步伐,进而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三是预算分析单纯注重表面,未能深入剖析财险市场的内涵,无法准确地定位病灶,导致预算失误时常发生,预算管理效率始终难以显著提升[2]。

(四)预算考评不合理当前部分企业的预算考评不够合理,无法满足预算管理需求,不但难以正确体现预算实际价值,还会对后续全面预算实施带来阻碍。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财险行业以保费收入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忽视了客户服务、理赔与售后服务等方面,因此当前考评方式较为片面,导致工作人员将重心放在保费收入方面,忽视业务质量的提升,长此以往,企业很容易出现畸形发展,赔付不断增加,对预算和绩效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以年保费收入量作为衡量标准发放绩效,导致不同部门的业务增长量不尽相同,未根据部门性质与特点制定针对性考核方法,使一些部门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预算目标难以实现。

三、财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方法

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应站在整体的角度采取优化措施,然后自上而下、科学有序地展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使优化措施直击病灶,从根本上解决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实现财险企业的稳健长远发展。对此,本文以H省某财险企业为例,采集该企业2019年的财务数据,对预算管理的应用方法加以阐述。

(一)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在全面预算工作开展时,应结合企业战略规划,以年为单位制定预算管理目标,设定预算管理计划,确保预算编制与企业长期发展趋势相符,二者相互统一,共同进步。作为预算管理人员,应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虽然要涵盖各个部门,但不要过分烦琐细致,以免为执行带来不便,这样便可使预算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应通过制定预算编制制度,使编制流程得到精简和优化,对预算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进行规范,确定严格的时间节点,采用恰当的编制方式,编制科学细致的手册,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应与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了解多方主体的需求与想法,调动全员参与欲望,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科学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中蕴含诸多内容,包括成本、经营、筹资等多个方面,可见该项工作较为复杂,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以免流于形式。在预算管理体系制定时,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各个部门、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内部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例如,财务预算是财险企业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单纯依靠财务部门无法高效完成,需要与其他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对此,企业应提前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减少因无序办公而产生纠纷,使内部财务预算效率得以提升。

(三)提高预算监管水平1.提高全员参与意识为了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方法,充分体现预算管理价值,应与目标责任体系相结合,鼓励全员参与到预算监管工作中,具体如下:首先,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使员工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的作用与意义,激发其参与热情;其次,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做好财务、资本与业务预算等工作,并构建预算报表体系,使预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三是采用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奖惩制度,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监督工作中,使预算管理作用在企业经营中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强化内控力度,落实各项预算管理职责,使不同层次的员工均能承担起相应的职责,高效完成本职目标[3]。2.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为了彻底解决预算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企业经营进行系统化调整,使各个部门均参与到预算管理之中,可采取的措施为:一是以企业核心业务为中心,提高监督约束力度,对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分析项目收益与成本间的差距,增强主营业务的预算执行力度;二是坚持刚柔并济的原则,在总体战略目标方面采用刚性,在具体业务方面采用柔性,立足实际情况,将预算与成本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促进企业资源合理利用,使资产结构得以优化;三是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增强预算执行力度,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统一。在企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势必得到显著增强。

(四)创新预算考核方法1.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一方面,应根据各个部门的性质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有差异的制定考核指标,确保绩效考核公平公正。例如,在部门绩效考核时,以不同部门在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中贡献的力量和作用,制定绩效指标;在对机构绩效进行考核时,应对机构业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当前市场排名情况制定第二年的增速。对于相同的超市场目标来说,前期发展快可增加提成,如若发展较慢则减少提成;另一方面,考核指标可为员工指明奋斗的方向,在考核体系中对员工薪酬与绩效进行有效管理,使各个层次的绩效指标均得以明确,可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达成。2.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在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中,为了提高考评效果,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等。前者是利用目标决策分析法,按照特定关系对决策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并利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赋予各层次的权重,将各因素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高效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对各个层次的因素进行对比,最终形成由高至低的优劣顺序,便于计算权重,使综合评价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在模糊综合评价中,主要借助矩阵计算、函数管理等,将模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使定性评价朝着定量评价转变。在此方式下,将各个影响因素集合中的m个元素与任意因素状态集合中的n个元素形成映射关系,利用函数计算得出m×n矩阵,与权重相乘后形成因素判断矩阵,可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使模糊信息转变为具体的数字[4]。

篇3

关键词:保险业 预算管理 问题及改进

预算包括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其经过有序组合构成公司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提高公司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业务发展,全方位地调动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保险业实施预算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一)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其经营商品——风险的特殊性,使实施全面预算显得尤为重要。保险事故的随机性、损失程度的不可知性、理赔的差异性使得保险经营本身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保险公司进行内部管理的有效方法。预算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为核心进行的综合管理,它的本质内容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而不是简单的财务预算。它以事前的全面规划为主,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过程监控,预算分析以及考核评价的全过程,可使公司的各级分公司、部门对公司的业务及财务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二)实施预算管理的意义

1、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公司实施预算管理,实现了内部责权利的统一,公司管理精细化水平得到提升,资源可优化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险公司除具有一般公司经营中的共性问题外,还有着鲜明的自身经营特点,例如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强,销售产品为合约的形式等。随着近几年保险主体的急剧增加,为争夺市场,扩大规模,各公司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而外部监管不利等加剧了保险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全面预算管理可将公司的经营过程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建立360考核体系,明确各责任岗位的KPI指标,从而达到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分配工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加强管控,强化考核

通过实施预算管理,可使各个部门按照预算内容安排支出,切实配合公司发展战略,统筹配置财务资源,压缩不必要的费用开支,确保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可逐步建立健全预算监督、考评和考核机制,指引各分支机构各个部门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完成预算的经营目标。

3、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多,经营管理模式容易固化,普遍存在着执行力层层递减的问题。预算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明确任务、发现问题、协调努力、不断完善的过程。实施预算管理,可使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实施预算管理能推动业务发展,保证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保险公司可以把当期发展目标与愿景规划紧密的结合起来,有效完成阶段性目标,进而实现公司长远经营规划。

4、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通过实施预算管理,提高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使公司的经营更加有效。预算管理对公司的保费、赔付成本、费用、利润、服务质量等诸多指标都进行了细化量化考核,与个人薪酬直接挂钩,能够营照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保险业预算管理现状

全面预算管理出现并发展之后,部分保险公司率先将这一先进的思想溶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构建完成。在近几年,很多保险公司将预算管理理论应用于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基本形成了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模块。其中经营预算是对各项收入和成本进行预算,包括环境预测、保费收入预算、再保预算、赔付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资本支出预算是反映公司资本性支出及其实施效果的预算,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算等。财务预算是为规划资金的筹集、运用、回收、分配而编制的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主要包括利润预算、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预算等。

(2)能选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随着预算管理的深入,原先单一的预算模式已不再适应公司预算管理要求,在实践中,大部分保险企业已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预算项目适当选择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

(3)配套的预算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企业已建立包括预算管理办法、年度预算编制指引和预算考核办法等制度。通过制度可将预算评价分期、分层进行,在不同的时段内运用不同的评价机制,从而达到对业务活动、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目的。并可将预算责任与各分支机构、各个部门的责任人直接挂钩,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强化预算管理考核。

预算管理理论在保险公司的应用使其受益匪浅,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

篇4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是一种与企业整体战略方针相符合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对企业财务预算的一系列环节的管理和控制。财务预算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方面的活动预算和管理,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具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执行预算管理时所采取的措施也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由于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要不断完善财产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从各方面努力。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

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预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益、现金收支等的预算,通过对财务预算的管理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主要包括企业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市场和管理方面的费用预算、根据企业目标制定经营指标等。由于保险行业的特点致使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也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首先是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使得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和特殊。其次,财产保险公司的收入和支出的确认情况与其他行业所遵循的配比原则并不相符,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如当期的税金、保险保障基金、业务管理费用、手续费等,都是计入会计当期成本中的,这些费用是以保费收入时间为确认时间,其核算方式是以保单获取成本。第三是财产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计提,由于会计期间与保单责任的差异决定了责任准备金计提需要精算师进行精算估计,而精算师的精算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财务预算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

由于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的种种特点,加上市场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导致目前的财产保险公司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是财务预算的管理制度问题。我国的财产保险公司一般都具有十分繁杂的层级结构,和分布广泛的各种分支机构,而且很多保险公司内部都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或是部门职能不够明确。没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自然无法顺利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就不能对公司的经营和投资等活动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公司各部门之间由于缺乏预算管理制度的规范,常常会只顾本部门的利益尽量多地争取预算资金,财务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点是财务预算考核指标问题,保险行业并没有统一的预算考核指标,所以各保险公司的预算体系和考核指标都不相同,具有各自的侧重点。比如说有的保险公司的预算考核指标仅以会计利润为标准,有的公司则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考核指标。这样就会影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会影响保险公司对本公司的业绩进行正确评估,无法为保险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而且还会影响到保险行业的主管部门监管工作。第三点是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问题。有部分保险公司虽然设置了专门的财务预算部门,编制了预算方案,但是缺乏对预算的执行和控制过程的重视,空有预算方案而缺乏执行力度,根本无法发挥预算的作用。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职能部门的协调要求

财产保险公司的传统管理模式一般是按照部门职能来划分管理模块,这样的管理方式下各部门的管理之间因职责不同而引起冲突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的预算也无法落到实处。所以加强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各职能部门的发展要求

因为保险公司的预算是综合考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平衡而制定出来的,所以每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目标都符合公司的预算总目标要求,而公司总的预算目标自然是要以各职能部门达成各自的预算目标为基础。因此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可以说是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进行了量化,能够使其在公司的整体目标引导下安排好本部门的活动,为公司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由于企业的经营会受到外部环境、政策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际的预算实施情况必定会与预算方案有一定的偏差。在这种时候预算就要作为对照标准,让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出现的偏差,以便根据预算指标及时调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企业绩效考核的要求

公司的绩效考核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制度,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企业预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的整体目标分解成一层层的战略目标的量化性指标,最终让每一个员工承担本岗位的职责。预算指标可以引导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并且具有标准性,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考评工作绩效,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对企业的贡献。

四、财产保险公司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能完全交由财务部门处理。在公司设置有专门预算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财务预算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公司的主要经营者和负责人领导,由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遵循权威性和全面代表性原则,将各部门的信息统一整合起来,增加预算的科学性,使预算具有可操作性。在各部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审批和编制预算方案,并监控预算实施情况,根据执行情况对预算进行实时调整,对公司发展的经营活动规划实施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比如说及时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和预算的偏差,并分析其原因,根据原因调整预算方案;或者解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等。

(二)分解和细化财务预算指标

首先是以应分尽分为原则,公司的全面预算必须要分解为各职能部门预算或各经营机构预算,使各个预算执行单位都能明确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公司的年度预算要分解为季度预算,这样有利于各预算执行单位将其作为组织本单位经营活动的依据,最终实现年度预算目标。其次是以责任到人为原则,各个预算执行单位对预算指标进行分解,按照责任中心制执行预算。例如业务管理部门是以保费收入、保险种类、赔付率、手续费率为关键指标,在年度预算时,制定出各区域、各机构、各险种和各时期的不同执行标准。行政部门是以资产、行政费用和办公场所为关键指标,根据公司的年度总资产和总的行政费用来制定执行标准。人力资源部门是以职工总薪资和职工总人数为关键指标,根据公司年度预算的职工人数和薪资来制定合理配置的原则。

(三)完善财务预算的差异分析和考核

保险公司要重视对财务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分析,因为关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防控探析文/杨进分析出预算控制中出现的预算差异可以找出公司经营和管理的不足,再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寻求解决的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定期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将财务预算的项目列出考评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预算的成效,也能作为预算执行单位和执行者的考核依据,有利于落实财务预算的责任制,让相关责任体了解预算执行结果并及时改进,也能给下期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五、结语

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还存在预算管理、考核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保险公司要完善财务预算的管理体系、分析制度和考核体系、规范预算编制的流程、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保证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继红.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探讨[J].商情,2013(46).

[2]金乐.关于保险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2).

[3]张莉莉.如何加强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J].科技视界,2013(13).

篇5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 预算 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它通过对人、才、物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进行业绩评价,来实现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进而对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现状与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财务预算管理概念的论述,提出财产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的实施及注意问题,引导财产保险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促进财产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一、预算管理概念

由于受财产保险公司行业特点的影响,本文所指预算为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公司的财务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预算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制定计划,有助于管理者确定可行的目标;二是促进管理者全盘考虑公司整体运营各机构、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有助于业绩评价,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四是激励员工,促进发展,完成企业的目标。企业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通过预算编制,把各项目标具体化,进一步将各项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预算编制为实际行动提供控制的标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预算管理的实施

(一)全面预算的分解

全面预算的分解是对预算指标的细化和落实过程,各经营机构、各部门应根据各自的基础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将各项预算指标细化,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1、全面预算分解的步骤

一是预算一经批复下达,执行单位应当将预算作为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二是将全面预算分解为部门预算,明确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工作目标。三是各预算执行单位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2、全面预算分解的原则

一是以保费、费用、赔付率及利润等为关键指标,保证指标的可衡量性;二是应分尽分,保证指标分解的彻底性;三是责任到人,保证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四是指标分解与保证措施相结合。

(二)预算制定主体的定位

1、参与制定预算的主体

预算管理有两项职能,即管理决策和管理控制。如在保费收入销售预算的制定过程中,根据产品线分工所造成的各产品线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销售部门掌握着公司未来销售情况,销售部门为了发挥管理决策功能,就会毫无保留地拿出其掌握的信息,与各部门共享;否则,销售部门就可能会有意低估未来的销售收入,从而有利于其业绩评价。然而,低估会相应造成业务规模的减少,公司就不能达到业务发展最快的状态。再如在根据预算执行各产品线销售费用时,各产品线为了在资金费用使用上有较大的自由,并且能控制更多的费用资源,可能会虚夸本产品线的资金需求量,从而造成财务资源的浪费,这显然也有悖于预算管理进行沟通协调的本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职能之间及部门之间的矛盾,在预算管理实践中,一方面应当让各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促进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预算只是由财务部门完成并进行实施,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应让公司管理层参与制定预算并拥有最后决策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

2、设置预算委员会

预算委员会应由各产品线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进行协调。预算委员会协调各部门信息的共享,使各部门就基础假设达成一致。预算委员会具有绝对的审批权。预算管理组织形式的职能不仅仅是预算的制定,还包括预算的实施、调整、监督等后续环节。如解决预算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部门矛盾;随时发现公司运营与预算的偏差并分析原因,如果保险市场或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应尽快组织对预算进行调整。

预算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应坚持权威原则、全面代表原则和效率原则。权威原则指制定预算的权威性,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切实贯彻,其成员也要对各自部门的活动具有绝对控制权。全面代表原则指能全面代表各部门、全层面的利益并使其在预算中都能得到合理的体现。效率原则指要保证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三)预算制定流程

预算制定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由预算委员会提出关键性指标,如保费收入规模、综合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利润目标等;将这些指标交由各职能部门充分讨论,形成一致意见;预算委员会据此确定预算总量指标,并初步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根据分解的预算指标分别制定本部门的预算,并交预算委员会审核和汇总;预算委员会据以编制全面预算,并分发各职能部门。

(四)预算编制的基础

预算一般以年度为基础进行编制,易于理解及用于业绩评价。公司根据长远的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应编制长期战略预算。对长期的经济环境及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预测,将长远计划分解为具体指标,以防止短期行为对长远目标的影响。

三、预算管理的注意问题

(一)防止目标偏离

预算目标从属于、服从于公司目标,但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严格按预算规定,忽略了预算首要职责是实现公司目标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恰当掌握预算控制力度,二是预算指标没有很好地体现公司目标的要求,或是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预算目标和公司目标的偏离。因此,一方面应当使预算更好地体现计划的要求,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力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防止过于繁细

预算作为管理和控制的手段,应对公司未来经营的每一个细节都作出具体的规定,实际上这样做会导致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余地,不可避免地影响公司运营效率,所以预算并非越细越好。如何细化,必须对职能部门授权的程度进行认真酌定。

(三)防止因循守旧

预算制定通常采用基数法,即以历史的情况作为评判现在和未来的依据。如职能部门用以前年度的费用支出作为预算编制标准,职能部门就有可能故意扩大支出,以便在以后年度获得较大的预算支出标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算控制措施来避免这一现象,如通过详尽报表内容,健全报表体系等方法减少人为因素,提高精确性和科学性。

(四)防止一成不变

预算制定后,应当对预算进行效能监察,促进预算的实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以达到预期目标。

作为财产保险公司在此方面存在的以下问题:不做预算;只有预算编制,没有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等整个管理过程;虎头蛇尾,开始振振有辞,未到年中就悄无声息;走两个极端:要么定得太高无法执行,要么定得太低没有动力;只停留在财务预算,真正做到销售、理赔、管理等全面预算的甚少;没有很好的执行机制,预算的编制和管理过程随意性很大,无法起到应有功效;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将预算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模式来看待和执行,而看作一个财务的局部工作;没有建立起包括组织、流程、方法、工具、数据等要素在内的预算管理体制,导致预算最终不能很好地执行;没有调动整个公司全部门全员参与和执行,而是简单看作财务部门的事。

预算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管控的必然趋势,通过预算管理,使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促进财产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兰.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略论[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篇6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迅速发展,保险行业的外部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保险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形势需要,纷纷走上了集团化经营管理的模式,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对于保险公司的管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多层次分支机构多,分布区域广的保险公司组织结构特点,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采取了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科学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来实现对整个保险公司的资金、会计核算与预算的管控,进而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强化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内涵概述

财务集中管理也就是财务的一体化管理,主要是依赖于网络环境,将信息管理技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在企业内部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可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标准与统一,并通过减少财务管理的层次设置,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流与资金流之间的有效统一,并在真正意义上整合企业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财务信息等财务管理的业务活动。

在保险公司内部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运行成本;同时借助财务集中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在企业内部构建具有明显收支两条线特点的资金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资金的集约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实施财务集中化管理还可以强化保险公司内部的全面预算以及全面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能力。

三、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存在中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工作流程有待优化

良好有序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是财务集中化管理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一些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整体制度化与规范化水平不高,首先,在财务工作流程方面的制度机制尚不完善,可操作性较差,一些制度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强。其次,企业财务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水平不高,财务集中管理的系统化水平较差,而且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与考核办法,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效不高。第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种动态管理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上缺乏持续的改进完善,影响了财务集中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保险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不能满足财务集中管理的要求

对于保险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而言,其基础就是依赖于功能齐全、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目前,很多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首先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系统仍然相对较为孤立,只有一些财务管理相关的核心业务实现了与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造成了保险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中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其次,随着保险业务的纵深发展,原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新情况的需求,从而影响财务集中管理的进程。

(三)财务审计功能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财务审计监督是确保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措施,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的财务审计工作力度较弱,制约了财务集中管理各项措施的推进。首先,在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方面的专项审计力度不足,没有针对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专门审计工作。其次,在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上,对于风险的识别分析管理不到位,甚至是公司财务集中管理过程中一些严重的风险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识别控制,诱发财务危机隐患,不利于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规范化开展。

四、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完善措施

提高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在财务工作流程梳理、财务信息系统功能建设以及财务集中管理监督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具体可以参照如下措施:

(一)对保险公司的财务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完善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财务集中管理主要涉及企业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因此,应该针对这些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完善与改进提升。在资金的集中管理方面,应该严格遵循资金集中管理与统一调拨使用的原则,在资金的管理方面严格的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在资金收入上自下而上的归集,在资金支出上自上而下的审核拨付,对于各分支机构的资金通过统一的账户划归至保险公司总部,同时根据各分支机构的需求进行资金的支出,并采取资金限额管理的方式,减少保险公司的分散资金以及沉淀资金。在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方面,主要是确保保险公司业务工作中收付系统、预算管理、自动制证以及固定资产核算的集中和统一,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的质量和效率。在预算集中管理方面,重点是在保险公司集团的层面贯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编制预算,并强化预算的执行管理,通过预算对保险公司的管理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调度管理,真正实现各类财务资源在保险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

(二)提高保险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水平

高效、安全、全面、稳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基础,因此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优化上,必须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首先,保险公司应该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扩容,重点将保险公司的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涵盖入财务信息系统之中,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所有涉及财务工作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共享力度。其次,在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应该强化安全管理,避免由于财务信息系统漏洞导致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在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积极采用数字签名、访问控制、安全证书等安全防护技术,在财务信息系统内部构建多层次的安全控制体系。第三,拓展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财务集中管理对于财务信息系统的要求更为全面复杂。因此,在财务信息系统的设置上应该进一步的拓展功能模块设置,具体而言应该包括保险核心业务管理、理赔管理、薪金税务管理、预算管理、合同保险管理以及审批控制、问题库与消息中心等模块,真正实现依靠财务信息系统完成财务集中化管理。

(三)强化对财务集中管理的审计监督

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工作质量,审计监督是重要的推动手段。在财务集中管理的审计监督方面,首先,保险公司应该强化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根据保险公司内外管理环境的变化,强化对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审计实务的教育培训,重点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发现问题与识别风险的能力。其次,在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拓宽财务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对于财务集中管理的审计处理要包括原有的资金管理、银行账户、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以及制度流程的审计,此外还应该将财务信息系统管理情况纳入到财务审计工作中,确保审计监督的全面性。

五、结语

机构设置层次多、经营分散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强化对财务的集中管控,以确保保险公司的战略与整体发展需要。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集中管控实施过程中,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应该重点在财务集中管控组织结构调整、集中管理流程优化以及审计管理等方面,重点采取措施,全面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集中管控水平。

(作者单位为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中心支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太平洋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意义;战略思考;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行业同国际接轨,在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日益实现专业化以及集中化。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太平洋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意义

第一,适应金融自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金融企业作为金融市场主体,其中保险行业是有机的组成部分。近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保险主体规模不断上升,外资保险公司逐渐加入到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当中。在此过程当汇总,太平洋保险公司也尝试引入先进管理经验,从市场经营以及财务管理等环节规范企业行为。改善财务管理的质量有利于太平洋保险公司早日适应金融自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发展趋势。第二,适应我国日益严格保险业监管的要求。随着金融市场监管不断严格,各种监管制度越来越成熟,对保险业监管的重点也从市场准入、销售经营监管转向保险偿付以及企业财务等领域。所以为适应这方面的变化,太平洋保险公司需要应当目前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完善。第三,适应日益激烈的保险业市场竞争的要求。保险行业的发展可谓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竞争模式从垄断经营转向全面铺开[1]。一方面我国居民的保险需求不断成熟,太平洋保险公司提供的金融风险产品更加强调规避风险,一方面销售保险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从之前线下销售逐渐发展成为多方面以及多渠道销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太平洋保险公司应当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改善财务管理的质量,从而推动财务管理同业绩管理之间的融合,最终在市场竞争当中立于有利位置。

二、改进太平洋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第一,设置赔偿支付监管机制。想要弥补目前太平洋保险公司赔偿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保险公司应当结合业务开展的具体状况规划资本金最低标准,构建风险资本机制,针对赔偿支付制度进行持续的改进。其次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险行业的特点做好风险预防工作,确保赔偿支付相关信息可以及时向社会公开。再次是保险公司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分类监管制度[2]。保险公司需要针对自身及分公司赔付水平做好合理评估,出现能力不足问题需要进行后续的风险评估,并结合市场行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第二,合理设置投资的比例。纵观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拓宽资金的应用方式有重要价值。太平洋保险公司在资金应用渠道选择的时候,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保险行业应当在未来资金应用当中慢慢扩展并且严谨审查,实现投资方式的多元化,保证保险投资利润增加,并且确保资金的流通性以及安全性。在此过程当中,保险公司应当根据国外的监管措施,做好资金的监督管理,控制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合理设置不同领域的投资,尤其是要规划行业资本的权重,掌控资金流通的方向,保证资金运用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第三,改善财务检查方法。财务报告尤其是财务检查可以说是实现保险监管的重要手段,应当在监管过程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以为内人为因素的干扰而降低实际应用的效果。这就需要太平洋保险公司改善自身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检查方法,防止沿袭传统的做法,实现监管的电子化以及信息化,改善财务信息管理运作效率,实现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接轨。第四,完善预算管理机制。首先需要确立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从而制订细致全面的目标后进一步量化,确保目标能够客观计量,有利于执行与考核。其次需要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技术,根据保险公司业务需要与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编制预算,具体而言有弹性预算、零基预算以及滚动预算等不同的编制方法,要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再次需要意识到预算管理作为全员参与、全程跟踪以及全程控制的工程,为保证预算主要指标的完成,需要制定相应的预算考核机制,依据责任部门的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第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环境,一方面能够对公司内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使用财务管理手段,发挥职责间的不兼容性,从而实现不同部门以及不同岗位间的制约,一方面通过执行财务经理等部门的委派制,科学布局分公司的架构,避免分公司的总经理权限太大而失去有效制衡。除此之外,在保险公司内审部门审计之外,还需要构建对所辖公司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财务岗位以及重要业务采取随机查询方式稽核,对难点以及重点问题要进行专项的审计检查。保险公司还可以聘请会计事务所或者是审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整体运作以及管控状况进行审计,从而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对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关系到业务开展环节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也影响保险行业的发展。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借鉴成功的财务管理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一般是在其营运过程中因主动通过负债的途径融资,导致公司盈余资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保险公司资产主要包括资本金、保证金、公积金等基金和一些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资产。财务风险是保险公司营运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客观风险,虽然无法完全规避,但是通过剖析财务风险潜在的表现形式,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谋划应对潜在财务风险的措施,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

一、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是依靠集中保户交付的保费承担保户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而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比如资本金、公积金和未分配盈余资金数额远远低于外来资金比如准备金、保障基金、再保险基金、未付负债数额,保险公司总资产中负债占比80%。保险公司资金价格转移的高低程度由保险公司负债和营运成本的变化程度决定,资金转移价格变化直接作用于公司资产盈利状况和资金风险状况。在保险公司筹资、投资过程都存在着客观的财务风险,其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营运过程中坏账准备金高

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争取保额大的业务而采取保费延缓收取制度,导致保险公司应收保费增长。保户信用良好不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坏账损失,一旦保户信用不良,则会增加保险公司坏账损失。

(二)较低的投资收益回报

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保险公司出现一定资金亏损,递减对保户承保的利润,与一般公司相比,保险公司的特性是公众性,出现亏损不仅不利于保险公司吸收资金展开新业务,也会对公司形象建设产生副作用,使产品销售不畅通,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营运。

(三)资金偿付能力欠缺

资金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在对到期负债的资金支付和对未来责任承担的资金支付能力。资金偿付要求一般公司资金不低于负债,对保户而言,购买保单目的是希望保险公司能及时给予保险金支付,保险公司的负债远高于资产,所以保险公司应该按时履行保险合同,提高偿付能力,维持现有保户,提高声誉。

(四)提存责任准备金不足

保险公司承保业务流程的特点:公司和保户签约保单,收取保户保费,一旦保户出现事故,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及时给付受益人相应的保险金赔偿。在保险合同签订以后保险公司才会承担保险人的责任,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在收取保费时、保户风险发生之前计提责任准备金,在保险公司所有的负债项目中,责任准备金是最高的。如果责任准备金不足,导致无法赔付受益人的保险金,不能合理的显示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由于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不足导致公司财务上显示盈余增加进而产生不恰当分红。为维护保户利益,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部门一定要按照公司规定做好责任准备金计提工作。

(五)经营成本提高

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成本包括责任金赔款偿付、保户退保金、业务人佣金、经营管理费用等,任何一项经营成本都有合理的金额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亏损。

(六)资产负债匹配度低

短期匹配度低的资产负债导致公司经营受到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长期低匹配度的资产负债比会导致公司资产无形损失。保险公司负债主要来源于流动性高、期限不固定、有预定利率成本的保费,资产负债不匹配使得保险公司资产变现能力下降,资金偿付能力变的不足,甚至引发保户大量退订保险业务,从而导致财务出现风险。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举措

(一)建设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在日常营运中对财务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提前做好应急方案,早一步发现风险,早一步控制风险,早一步解决风险。按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逐步构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指标预警机制。

1.确定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体的指标。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要突出资产变现能力,同时确定偿债能力指标作为基础指标,关注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可以作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有现金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资金偿付能力、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户续保率、退保比率等。

2.对现金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编制现金流量财务预算。保险金以及保险金流动是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保险公司而言,能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不是完全由盈利决定,而要看公司流动资金是否能够满足用于日常经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支出的费用。只有当公司的净现金流量超过了净利润才能确保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营。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基础是日常保险业务的收入与支出差额,收支差一方面体现保险金使用的方向以及范围,另一方面为日常现金流量管理提供了预警信号。

3.根据保险公司经营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保险公司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以后,要对风险信号进行实时追踪检测,一旦出现了不良现象,比如应收保费增长、日常经营成本上升、保户退保率上升等,应该分析这些不良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潜在财务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可行性报告,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风险防范策略。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内部管控机制是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良性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内控建设既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手段,也是有效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元素。

1.在公司内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内部控制的环境包括制度和人员两个层次:第一,保险公司管理层要树立内部管控的理念,改进经营管理理念、方式,在公司内自上而下引导建立内控制度,实施内部控制。其次,保险公司要建立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包括公司组织结构、授权和责任分配方法、保险业务日常处理流程等。

2.针对保险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展开全面风险评估工作。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比如风险因素分析法、内部控评价法、分析性复合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等,找出保险业务流程的主要风险点,采用恰当方法分散风险。以风险预防为主,通过对风险控制环节进行增加、补充来降低潜在的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机制。事前控制是公司在进行最终方案决策前运用风险评估分析方法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成因分析以和变动过程分析,确保没有风险才开展业务。事中控制是在日常业务营运过程中不仅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还要用定性分析方法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实施监督控制,就是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和目标的偏差。事后控制是在财务风险发生以后建立详细的档案,对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解决风险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三)加强保险公司财务预算

1.在保险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成立预算管委会专门负责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制定财务预算总目标和预算政策,同时要制定财务预算详细具体的实施流程,并下达财务预算总体实施计划,平衡协调财务预算的执行步骤,监督完成财务预算制定的总目标。

2.建立规范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结合保险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在全员参与决策前提下制定公司财务预算的可行性目标,每一个执行部门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的目标和执行计划制定本部门详细可行的财务预算方案,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各个公司总目标和各部门财务预算的目标进行资源协调与分配,及时调整财务预算总目标和各部门财务预算的目标,目标确定以后再层层传达给下级部门执行财务预算计划。

3.加强保险公司风险文化建设。通过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将风险控制的理念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中,在无形中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共同抵抗财务风险。只有以文化为指导,高层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调整公司组织结构,完善风险监控制度,加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才能降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高天天. 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余依娜.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初探[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21-22.

篇9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险公司的发展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面临现代经济环境,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人员,保险公司发展面临的风险始终存在。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保险公司发展全过程,如果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已成为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

一、财务管理风险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风险,是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开展各项财务活动,无法对活动进行预料及控制,使得企业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企业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破产。由于财务活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各项活动均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对筹措资金、分配利润等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产生一定风险。二、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所有保险公司都一样,面临着复杂的财务管理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健康发展。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自有资金,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我国保险企业数量与日俱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保险公司自身具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确保公司稳定、可靠运行。但还有很多保险公司自身资金能力较为薄弱,对外筹资有限,加之自身风险管控意识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保险公司健康发展[1]。此外,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虚报资产等现象,可见,国家监管力度远远不够。

(二)责任准备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

所谓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等提前准备的资金。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责任准备金不能够作为公司营业所得,随时会进行赔付。一旦出现赔付情况,企业将无力赔付。此外,现有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对于各部分资金的分配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投资收益偏低,内控力度不到位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保户,并收取了大量保费。保费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保险公司会将保费投资到其他项目当中。但当前国内市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2]。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保险公司可投资领域、渠道呈现多元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风险。但是保险公司并未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保险公司始终处于危机当中。除此之外,应收账款过多、收益分配及灾害等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二、防范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保险公司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关键原因是管理层防范意识薄弱所致。企业内部缺少高效的管控体系。因此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首要前提是管理者要树立风险管控意识,明确责任划分、细化分工,逐步将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上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3]。在保险公司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基层员工也能够认识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因此保险公司领导要认识当前发展现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与计划。如财务约束机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入手,前者主要是财务预算管理,如各层次权利与责任分配,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市场“无形的手”的管理和控制。强化预算管理,及时分析和研究,针对预算实施的情况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此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内外有机整合,能够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管理。不仅如此,在风险管理机制的指导下,还能够发现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使得保险公司日渐完善。信息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中提炼出对公司有利与不利的信息。一般来说,风险具有不可控性特点,我们不能够消除风险,但是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作为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对应比例关系。现阶段,针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应积极构建多元资本结构。多元资本结构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现有资金资源的合理处理,减少意外情况对企业造成损失。如调整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或者争取筹资方式多样化,增加负债资本的同时降低权益资本,实现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能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更好地应对日后潜在的风险。

(三)积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开始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革新,对财务管理风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成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4]。在实践中,我们能够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从多个角度综合了解并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现状,甚至能够对财务指标进行观察、识别等处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保险公司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风险防范盲目性现象的出现。在风险防范中,我们能够及时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将会为企业节省更多资源,最大限度上减少损失。与其他行业不同,保险行业是以资金为核心的经济实体。因此加大对资金的处理力度非常关键。而内控能够对公司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资金管理、资金利用等进行协调,确保公司投资更加科学、合理。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实施内控与审计,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从制度层面上强调设计部门的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进行定期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追究内部审计机制中审计人员责任,以此来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公平、客观性,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情况,且能够警示保险公司内部成员,实现双重目标。新时期下,保险公司还可以积极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内部员工积极性,能够将隐藏的风险及时发现并汇报给管理层[5]。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够完善、投资存在盲目性等,引发财务管理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调整和优化,如实施内控与审计,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并构建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不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作者:侯芸芸 单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黄燕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04):124-125.

[2]薛玉梅.保险公司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254.

[3]郝帅.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A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6(22):137-140.

篇10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会计;财务核算;方案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理论和实践中一直被关注的焦点。中国的保险行业国内业务恢复极快,通过30多年的发展,保险公司从1979年的1家迅速发展到2010年的146家,保费收入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本文对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分析风险在金融管理产生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帮助财产保险公司控制风险和研究财务管理,促进保险公司不断改善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保险行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中发挥“助推器”的“稳定器”的独特功能。

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我国企业会计的基本内容众多,主要包括收付和结算支付方式;资本增加或减少;债权和债务;处理费用的收入、支出;财务结果的检查和确认。作者在这里基于保险公司,结合其特点,选择一些主要内容和特点,分别描述了会计的相关知识。

1.保费收入的会计。作为保险公司,合同只有涉及一定的风险转移才可以作为保险合同。养老金和养老金的衍生产品,没有任何真正的保险风险转移和其他政策甚至不能作为保险合同。自2007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需要根据部门的收入确认保险合同的内容。同时,保险合同的类型和性质不同,保费收入测量方法也不同。测试原理和确认保费收入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也是在2007年对保险公司新准则的一个新的要求。这个规定,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紧密结合,更真实的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此外,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开始引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主要工具。测量模型早期在确保可靠性的前提下,强调相关性,给出更充分的本质,大大提高金融信息和相关水平。

2.对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允许在我国保险公司对外借贷。对保险公司来说,债务是由各种各样的储备组成。其中比例最大数量最大的债务为“精算储备”,同时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2007年前,我们的国家在保险储备制度方面并非完美无缺,表现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无法获得公众的信任。新准则以来,保险公司需要对“留出一个保护区”、“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健康保险负债”、“寿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公布。同时,为了更现实的反应由保险人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当前的许多保险公司“引入充足性测试”的理念,使保费收入计算更精确的和真实。

3.关于投资回报的合计。对保险公司来说,主要的投资可以分为四类,相关的会计核算、保险公司现行的会计模式和投资回报特点,不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会计和投资收益,可以更清楚地反映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盈亏。

4.关于会计成本的弊端。保险公司费用,主要包括保险费用,保险营销和间接佣金,以及保险赔偿。现在,我们国家保险公司在会计期间的费用方向,通常是“费用化”处理,成本恰好是计入当期损益。对此,作者认为,要建立科学、统一的测量方法和标准,为了使信息披露由保险公司更有可比性。

二、当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会计核算风险点分析

1.资金风险

(1)“核保赔制度”不详细、不够系统。造成保险公司经常出现适应赔款,反向承销等现象;其次,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较为单一、狭窄的通道。基本在证券交易、银行存款等;此外,保险公司通常能取得集中形式的基金的管理,但存在这种现象的账户开设了分支机构,银行存款保险公司相对分散,并影响贷款。直接导致了保险公司对资金集中管理部门和分散的矛盾共存。同时保险公司和有业务关系的银行增加很多资本成本和财务费用,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最优秀的保险公司的资本管理问题和风险。

(2)准备风险储备基金。风险保险公司,另一个点是储备基金是不够的。在日常经营的保险公司,通常是提前收取保险费,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履行其责任保险按照保险合同。按照保险合同实施保险责任,因此,保险公司同时负责保险费等一般会计特定的“储备”,以防突然意外保险。但保险公司往往是不当或不足的,从而影响到未来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甚至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合同要求。同时,保险公司无法展现真实的财务状况。

2.人员方面风险

(1)保险公司员工缺乏风险控制的意识。在保险公司,员工通常有一个特定的任务评估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从业者通常在完成第一年任务指标,甚至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完成任务,经常采取一些不当或非法手段,保险公司在销售的过程中将面临很多金融风险,如税收风险、监管风险、法律风险、违规风险等。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网站经常发现许多保险公司和公司高管处罚通知。进一步说明了保险公司员工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的普遍性。

(2)财务报告的风险。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财务状况以及保险公司评价偿债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保险公司潜在的重大事项在其日常操作,应披露其财务报告(例如损失等),让客户、监管机构和其他保险公司利益相关者及时知道。但许多保险公司往往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掩饰。然而,一旦出现情况,在未来无法继续隐藏,保险公司的风险将是巨大的,会对金融稳定有一个显著的影响。

三、财产保险公司会计财务核算方案探析

1.加强资金核算和控制。为了防范风险,保险公司应加强会计和控制基金。具体方法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保险公司应采取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即现金和银行存款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它是法律特定的控制要点。主要是正确现金支付;现金结算和银行存款是适当和及时的。资本储存是安全的,记录是完整的;资本是否合规,真实与否,核算银行存款收据和付款是合法的和正确的,银行账户记录是清楚、真实和可靠的。第二,保险公司应

该做好一个工作的预算和结算资金。在事先预算的基础上,要做好结算工作。

2.加强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实际上是基于公司的资源配置规划和它的决策目标,通过金融手段来量化,成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操作的指导标准。全面预算管理是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形式,包括预算规划、预算、评估、监管、等。保险公司在特定的预算控制,可以参考每个分支的业务规模、组织结构的特点,成本控制、预算控制等整体。基于保险公司发展计划,根据其长期发展目标确定的年度预算,并实现它的分支或分支机构,明确责任,树枝间的关系和自我评价、控制和调整。此外,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要以人为本,在预算的制定,在动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确保决策的目标是高效、有序实施。分支或分支机构在面对预算目标时,可以参考公司预算目标和指导原则,充分考虑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范围,向总部提交完成任务指标或不能完成的原因。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会计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保险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会计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是一个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保险公司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使用,为会计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类业务数据,真正的信任。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和人员的选择,应该给其完全独立,确保真正的、有效的内部审计结果。同时,内部审计工作应根据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或相应的审计控制模型。保险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第一、合规审计。应当审查内部控制机制是否符合保险公司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已经上市的保险公司在保险公司是符合证券监管局和其他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要求。

第二、系统(综合)审计。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应通过保险公司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业者的保险公司不仅是内部审计的主体,它的对象。需要负责的工作来实现控制,其工作过程和结果将监督与约束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其他人员。内部审计工作是相当于保险公司部门链接,部门和岗位在公司通过内部审计,成为限制对方,有纵横交错连接,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保险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保险公司,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以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建立,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一些保险公司抓住市场,争夺客户,通常只关注市场规模,忽视了盈利能力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财产保险公司会计财务会计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