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思想

篇1

关键词:平民 精英 生活化 大道德

精英思维与平民思维是我国道德领域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学校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是精英思维,在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中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我国的职业教育由于正处于发展时期,还不够完善,学生的层次还不够高,主要是被高中“淘汰”而来的。相比较正为大学而拼搏的“精英”而言,这些学生属于“平民”阶层。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更倾向于“平民思维”, 强调个人的生存和幸福。德育只有更加生活化,才能更为学生所接受。

(一)摆脱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精英取向

在学校教育中的精英思维强调的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祖国需要、舍小家顾大家的觉悟,引导学生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道德教育的内容高、大、全、美,包括了从个人修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在内的各方面内容,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尤其强调个体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这种教学时刻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他人连在一起,提醒个体为集体、他人、社会做好事,而很少引导学生考虑自己,客观上压制了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利益,德育显得过于脱离生活而不可能实现。

学校德育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实效性低下的问题,这一问题与德育目标和内容方面的“高大全美”有关,也与德育过程和方法片面,强调集体和社会需要,而不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反思生活经验有关。这就要求德育摆脱精英教育的思维,让德育走向学生的日常生活。走向生活化的德育工作会引导教育者反思德育内容与方法,确定合乎时代要求的德育目标,选择更具亲和力和实际效应的德育方法。同时能够使长期以来受到压抑和忽视的中国本土民间聪明得到发掘,更全面地发扬中国德育传统,建立当代德育的民族根基。

以生活德育为代表的众多当代德育研究都体现了强烈的平民化取向,这种取向一方面得到了教师的情感认同。教师对生活化德育主张的认同主要使道德教育不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对学生有了较切近的意义。平民化可以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思想自由,而不必一味地高呼口号。在德育研究与道德教育走向生活化的过程中,长期压抑的各种制度力量、心理力量发生松动,家长、学生、教师头脑中所形成的各种基于个人生活、福利的思想逐渐有了较多的表达机会和表达自由,并且,由于德育课教学所选用的主题多半来自日常生活,平民思维中的一些既成论点很自然地会受学生、教师想到并提起。生活化得德育工作有效地避免了精英教育中不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的要求,更能为学生接受。

(二)使道德教育更贴近生活

精英道德教育就是教导个体“克己以复礼”的过程,个体必须革除各方面的个人爱好、愿望、追求,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全面地皈依精英道德。这种自我克制的过程是痛苦的,要求个体有明确的意志,通过读书、实践、自省、慎独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德性。对于职业学生来说,这超出他们的生活范畴,要求过于严苛而显得不切实际。在省职中,以大专二年级为例,90%的学生的理想是赚钱,25%的学生沉溺于网络,10%的学生曾经因为逃学上网而受到处分,一学年有12%的学生辍学外出打工。对于这些学生,教育他们将来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还为时尚早,目前最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如何做好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应更加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培养具有开拓精神、革新意思的人,它以新的价值观念影响新一代人格构成,使他们面向未来,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开发出人的无穷的创造力。”平民道德教育其实就是教师通过学校生活的身体力行、口耳相传,将自己所把握、认同的为人处世技巧、原则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种教导,基本上是在学习、生活过中进行的,而且由老师传授的人生规范往往能够帮助年轻人在具体场合获得表扬、奖赏和物质收益,避免批评、惩罚和物质乃至性命的损失,因此能够被年轻人很愉快地接受、遵行。并使他们形成更完善的人格,并成为影响社会道德水平的有利因素。

道德教育不应片面地对个人提出行为要求,而应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事例思考,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且,个体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以个体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良好学校生活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继而在个体道德成长的更高阶段,引导学生基于理性,在生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在道德教育中将“大道德”教育和“小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就道德本质而言,德育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小道德教育”。而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与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有助于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对个体社会活动的合理规范的教育,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大道德教育”。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源都来自社会生活,人们应该基于生活经验来理解其实质,而不应盲目信从。但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不应从一个极端转入另一个极端,将个体生活经验、生活需要与民间生活聪明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基础,而忽视学生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不可取的。

就个体道德发展而言,人的需要,既有低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也有高级的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性既有其受制于物质条件的一方面,也有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追求终极的光辉面。如果一味地追求自身生活的道德理想,忽视社会中的德育思维,那么道德容易被理解为利益的博弈、将对个体的道德引导限定于遵守公德和底线伦理,则是对人性的贬抑,是使人回到动物的水平,更是不利于人生的丰富与幸福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个体生活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个人的精神追求越趋丰富,关心、分享、志愿服务等正在成为公民充实生活、完善人生的选择,道德教育应该发挥引导人性发展的功能,而不应专注于基础道德的普及,对人性的美好视而不见。综上所述,两者相互促进,启发、引导学生的生活反思,由低到高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关键是教师要辨别孩子们内心深处的音符,看出他们顽皮、固执、甚至偏激背后的善良,因势利导,使学生身上本来就有的好的品质放大出来,并成为他们的主要品格。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人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现实世界的主观体验,而不要把已经形成的观念、看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建构道德知识,以形成道德行为。在道德教育研究和道德教育走向生活化的过程中,道德领域的平民思维必将在道德教育中获得应有地位。生活化的德育的引入对德育变革有其启示意义,应得到广泛关注。当然,德育的“平民思维”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社会的精英。

参考文献:

篇2

(一)德育的目标:养“浩然正气”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由内心“集义所生”(集义,犹言积善,指事情皆合于义)。《礼记•中庸》又道:“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周易•大传》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后人把这种“浩然之气”“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合德、合明、合序”的境界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是一种“大节”。如“见义勇为”“杀身成仁”“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崇尚气节、讲求情操的行为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等作为价值理想,要求社会成员奉公尽忠。孟子所谓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所谓的“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这种信念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作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就未来。把我们的人民培养成如此有大爱的人,正是我们人生修养的目标。

(二)德育的入口:执“各称其事”

《论语•颜渊》里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记•礼运》又讲:“何为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仁义。”《礼记•曲礼上》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这些论述无不在反复强调:人们要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司其职,“各称其事”,充分地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我做起,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进而实现己和、人和、家和、国和以至天下和。

中国有句老话,叫平平常常才是真。人生最大的道理、最大的智慧,不是存在于别处,而是积淀在伦常纲纪、生活规矩及角色规范之中,人生修养也是栽根于此,发韧于斯。试想一个不知规矩、不按角色规范行事、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人,人生修养在他身上,连个搭载的地方都没有,通过人生修养提升境界就更不用谈了。

(三)德育的内容:追“天人和谐”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在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上互有差异,但他们都深信天地、自然和人不可分割,这种内在联系的经典概括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

“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重要思想,在《礼记•中庸》中也可以看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能完全实行他的天性,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能尽知天地万物的本性,就可以促进天地间万物的化育;能促使天地间万物化育,就可以与天地相合。《周易•大传》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思想家把人与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生的现象称之为道德。当人遵守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道德时,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当人们用道德指导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天人合一”时,便形成了新的、更具有现实指导性的道德思想,也即“天人合德”。“天人合德”的道德观崇尚“仁者爱人”,塑造了中华民族明白达观的人生理念,也表明了中国传统道德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必须不断认识自然规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特点。

综上所述,《礼记•中庸》和《周易•大传》“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要求注重价值理性,这对于矫正工业社会天人对立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为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所提出的和谐思想。受时代阶级的限制,很多和谐思想在古代不能成为现实,但在今天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和谐思想对我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德育的重点:遵“日新明德”

《礼记•大学》讲道:“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帝典》里说:“克明峻德。”《盘铭》讲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里讲:“作新民。”这里的“明德”或“克明峻德”,是人的良知,属于道德情感。其中的“日新”或“作新民”,也可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过程。同时,“明德”或“克明峻德”又可说是人之慧根,“日新”或“作新民”也可说是天赋显现和智慧养成之过程。就此而言,道德素养之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智力之高下。庄子说:“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孔子和庄子都讲到了一个问题,即道德制约智力,情商制约智商。这个判断,有事实根据。古语说,财迷心窍,利欲熏心。心被“熏”,心窍被“迷”,此人有何智力可言?因此,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总之,只有知识层面的创新而没有“明德”之“明”者,没有自知之明,再好也不过是天才的“瞎子”,因此,人生修养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明德尊理、深名大义为要。

(五)德育的关键:履“日常行用”

《礼记•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无不在教育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来完善自己,养成习惯,化为意志,笃力践行,提升境界,以便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与四时同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换句话说,人生修养一定要落实到“日新”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中,进而言之,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必须形成和流行于伦常日用之中,栽根和彰显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培养出的精神境界才可历久弥新。

(六)德育的途径:行“修身立德”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形成了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美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礼记•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为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国传统道德历来有“慎独”的告诫。慎独,出自《礼记》:“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个人独处而无他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种修己内省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总之,只有不断“修身立德”,才能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和超越自己。

(七)德育的方法:持“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下》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天道运行,一往直前,健动不止,生生不已。君子应效法天地之美德,做到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对此,《礼记•大学》也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凝聚、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法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表现为自尊自信,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总而言之,对儒家《礼记》中传统的德育思想进行全面的剖析和鉴别,吸收其中的合理思想,在全社会中重唱养“浩然正气”, 行“修身立德”,追“天人和谐”, 持“自强不息”, 遵“日新明德”,履“日常行用”,执“各称其事”的美德,培植“明礼”“尊礼”“行礼”的社会风气,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篇3

关键词:;德育思想;中职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117-01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各类职业教育有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因而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基本上是初中毕业生中的“差生”,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难和管理难的问题。再者,学校德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的德育思想

1、德育的重要性

1912年2月,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系统阐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五育是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军国民主义即后来所指的体育,实利主义即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是德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精神所在是“养成完全之人格”。

蔡元掊明确指出,五育并不是平分秋色的,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的,“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须以道德为根本。”虽然主张教育要“以公民道德为中坚”,但他并没有把德育与其它方面的教育割裂对立起来,而是强调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期实现“完全人格”的培养目标。以道德教育为中坚,全面论述德育与体育、智育、美育的关系,尤其是他把德育寓于体育、智育和美育之中的主张,更是精辟之见,至今仍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2、德育的内容

“自由、平等、博爱”是制定道德教育的大纲,也是中心内容,是一切道德内容之根源。“自由、平等、友爱为德之大纲”。为了使外来的道德观念易为中国民众接受而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来解释“自由、平等与友爱”,“自由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古者盖谓之义。平等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古者盖谓之恕。友爱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也;古者盖谓之仁。”

以“自由、平等、博爱”这基础,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德育内容。合群,舍已为群,注意公共卫生,爱护公共之建筑及器物,尽力于公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已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爱护弱者,爱物,戒失信,戒狎侮,戒谤毁,戒骂詈,尚文明戒奢侈,持理信祛迷信,循理而不畏威,要坚忍勿顽固,尚自由戒放纵,等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今天看来有些也不失为很好的德育内容。

二、德育思想对当前中职德育教育的启示

1、为养成完全人格助力,改进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格局

处于青少年期的中职学生一般都有逆反的倾向,他们追求独立,往往以新价值观、新行为方式的代表自居,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采用各种消极的方式对待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学生经常做出违规、迟到、缺席、暴力等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正常教学。还有,中职的教育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在设置课程时,重点放在职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这实现了所说的实利主义教育的层面。对于体育、德育形同虚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是次要的。

2、德育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其它文化基础课教育中

很多老师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与其它课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无关。其实不然,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基础课,每节课堂教学应该既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也包含德育目标,德育渗透是一堂好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是不同课程的内容千差万别,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也各有不同。所以,每一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则须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渗透德育目标,使学生在和风细雨中,产生心灵的震撼。

此外,也可把专业从业人员与专业教师请进德育课堂。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从迈进职校的大门起,中职生就得选定某一专业,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又与这专业有密切关系,如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德育老师与专业老师应该共同关注的课题。以笔者所服务的学校为例,这是一所医学类的职业学校,开设有护理、检验、药剂、口腔、康复等专业,全部德育课教师没有医学教育的背景,必然缺乏对专业的热情,不了解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的发展趋势及就业前景。再者,德育教师任务重,每位教师要承担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德育课教学,全部担任平行班的德育课的几乎没有。所以,面对不同的专业,专任德育老师很难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又切实际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职业纪律,形成符合专业要求的职业道德。

3、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把德育实践及自我教育作为重要途径

重视实践在德育中的作用,他特别强调“积小”、“勤勉”、“持之以恒”等具体方法。他说:“故事不在小,苟其反复数回,养成习惯,则其影响至大。”提出德育“重在实行”,他注意到我国传统德育教育中,教育者只从自己单方面的期望出发,片面灌输,无视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的作用。这种弊端至今仍存在。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专业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德育教育更离不开实践环节,离开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增强社会实践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提高中职德育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可以用丰富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种技能竞赛来张扬学生个性,帮助他们体验成功;加强团队意识、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德育课也可以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亲临企业现场进行参观、访问,与从业人员进行座谈等等。

还主张通过“修已”、“自省”、“自制”等途径进行自我教育。这提醒我们,道德要靠教化,但最终要内化。要内化,就必须把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相结合,把他省与自省相结合。而中职生普遍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实现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如能把握调节得好,对认识能发挥独特的能动作用,成为认识的契机和直接诱因。二是要注意学生的个体与专业的差异。注意个别差异,要密切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也要注意专业差异,分类指导,各有侧重。三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外可指导学生建立自我管理队伍,如学生会、班团会等,并加强引导。

4、把集体主义、诚信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个人主义滋长、集体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水平滑坡。所以,还要在中职生中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道德素质。还十分重视对个体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它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不可不重视。而目前的现实却是很多走上实习岗位或就业岗位的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他们或因为专业不对口,或工作太辛苦,或工资太低,或单位制度太严,或不能与领导同事很好相处,或领导的一点批评等等,说走就走。他们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如诚信、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和爱岗敬业等。

中职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初级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而面对我国目前中职生的现状,只有一手抓技能,一手抓思想品质,两手都要硬的情况下,不断总结经验、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传统德育;现代德育;教育价值;继承;借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商品交换的法则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客观上造成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正逐步主导社会生活。如“重利轻义”已逐渐被“义利并重”所取代,“平均主义、小富即安”正在为“开拓进取、富而思进”所取代。同时,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和西方负文化思潮及价值观念的冲击,都对全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道德建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部中国道德文化史。它包涵着中华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构建了较为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要求:如“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伦理文化道德价值观。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大学生的道德支持点,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融入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为我们现代德育教育建设提供了思路。

一、传统德育思想内容的现代教育价值

我国传统德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民族的关系表现出来,包含了“崇尚礼仪、仁爱孝梯、以和为贵、精忠爱国、见利思义、勤劳节俭”等大量当今道德建设的“元素”,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1.传统德育中的整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来说: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同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传统德育思想也要求人们以群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提出“公忠体国”、“大公无私”等理论,始终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以国家的命运为自己忧虑的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中国人所追求的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也决不是一种单纯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是把个人的品行、道德的培养与天下的治理联系起来。《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认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每一个人对民族、国家、社会都应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各负其责,各尽其职,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正是在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的思想影响下,才有了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民族呼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1]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关键所在。

2.传统道德中“厚德载物,以和为贵”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宽容敦厚、谦虚朴素的文化人格

“仁”的主要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仁者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是“仁者爱人”指血缘以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之爱,才能进一步把这种爱传达给社会上的人,推己及人,去爱别人,把“仁”由血缘亲情之爱转化成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把个人道德的完善融于群体的完善中。《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认为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忠恕孝悌”是实践“仁”的主要途径。“忠”指尽己之力以事人,摈弃其中的消极因素,主要指对朋友和事业的忠诚;“恕”指推己之心以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一种宽容心,表现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主动体谅别人,宽容包涵别人的过失,只要做到换位思考,亲亲之爱就会化为人人之爱。从道德修养角度看,“忠恕”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做到为人真诚,待人宽恕。老子讲“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推崇的最高道德原则。

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孝”是核心内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对仁的实践应从家庭开始,由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做起,然后才能广泛地去爱别人,把“孝、悌”放在个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视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依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谈得上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吗?古人这种注重和谐的宽厚之道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3.传统道德中“见利思义,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现代独立人格尊严的养成

传统思想向来推崇人格道德的价值,把道德理想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孔子曾将如何看待义利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必要时“舍生取义”;重义轻利传统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它有助于大学生澄清对金钱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孟子也强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崇尚气节以及民族自尊的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不假外力,全凭内因,刚劲有为,永不停息地运行,有德君子也应效法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这是对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史学家司马迁在面对人生厄运时,苦而不悲,孤而不堕:“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种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愈挫愈奋的精神,对大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传统德育教学方法的现代价值

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道德领域是人自觉活动并充分发挥主体性的领域。传统德育方法具有显著的人文特色,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认识、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在他们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以此为基点,[2]这对现代德育教育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因材施教。指教师在德育中应观察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把品德教育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教育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论语・先进》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他的学生各有偏差,不和中庸,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冉求多才多艺,但个性畏缩,所以孔子就时时鼓励,使之终成政事人才,仲由好勇过人,孔子就时常注意约束他。由于所处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和学校教育的不同,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必然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德育教育不能不顾个体道德发展水平而强加灌输,必须遵循个体内在的发展逻辑,有步骤地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

2.深入浅出,因循善诱。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普遍采取刻板的灌输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距离实际生活较远,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当学生感到困惑时,老师加以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它要求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把大学生当作道德教育的主体,把道德要求看成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国家、社会、家庭的需要,才能真正调动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优化环境,榜样示范。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外界环境对人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冶铸作用。现在的道德教育,与其它学科相分离,成为无所依附的“灵魂”,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两张皮”。如能借鉴古代德育方法,将德育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德育的氛围、环境,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道德品格,无疑能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通过树立道德榜样、教师以身示范的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仍有实际意义。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凡事只有先正己,然后才能正人。只有时时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去感染引导学生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4.慎独内省,见贤思齐。道德是一种自觉履行的义务,它凭借的是道德觉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毅力。传统德育特别重视心理感化对道德修养的作用,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就是“慎独”和“内省”。“慎独”是指一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遵守道德。“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内省”是指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通过自觉的“省察”使自己日臻完善。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认为人应当随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人们要经常地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通过这种自省修身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升华为主体为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必备的内在需要,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知与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雪蓉.试论儒家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借鉴[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33-36.

[2]朱汉民.儒家人文教育的审思[M].武昌: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4]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论坛,2007(8).

基金项目:2009年云南省教育厅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三生教育”实效的重要法宝》(云教电[2009]15号)阶段性成果;《“三生教育”》校级重点和精品课程建设(云能职院党字[2009]19号)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曹青(1968―),女,满族,大学本科,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

篇5

[关键词] 柏拉图 德育 幼儿德育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其一生著作颇丰,所著内容多以对话体出现,他的精神和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想国》等著作当中。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等问题。在其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贯穿其中,对我们现代幼儿德育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柏拉图的德育思想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深刻讨论到德育的问题。包括德育的目的、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法等。

1.德育的目的

柏拉图关于德育的目的是围绕他建设的理想国来论述的。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符合至善理念的、正义的国家,而“正义有时又被说成个人的道德或帮国的道德”。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主要有三类人:统治者(哲学王)、护国者、生产者。柏拉图认为,这三类人的天赋不同,应该从事与其天赋相同的工作,而如何能使国家处于和谐的状态,他认为这三类人必须各司其职,具备相应的道德。即作为统治者的哲学王,应当具备智慧的美德,“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整个国家才会趋于正义、和谐。作为护国者应该具备勇敢的美德,“昂扬的精神意气,是何等不可抗拒不可战胜吗?只要有了它,就可以无所畏惧,所向无敌”,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作为生产者应该具备节制的美德,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安分守己,国家才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2.德育的内容

柏拉图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内容对于道德教育的作用。强调要用音乐和体育来进行道德教育。他说,“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他提出要选择那些编的好的故事,而不是编的坏的故事来作为教育内容,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此外,柏拉图还十分强调体育教育的作用,认为体育除了锻炼人的身体外,还应使受教育者养成坚毅、吃苦耐劳等方面的优良品质。

3.德育的方法

柏拉图特别重视环境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小孩子模仿性比较强,判断力不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孩子们去模仿那些积极向上的榜样,接受美好正义美德的熏陶。“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中嘴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二、柏拉图德育思想对现代幼儿德育教育的启示

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进行幼儿道德教育?柏拉图的道德教育思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高度重视幼儿道德教育

幼儿期是人一生的奠基时期,儿童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最容易在这一时期形成。幼儿是否接受过幼儿教育以及接受幼儿教育的质量如何,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成人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期的道德教育。正如柏拉图所说:“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2.注重幼儿德育的内容

首先,要深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如“孔融让梨”、“分果果”等,让孩子逐渐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其次,对于周围环境中的资源要进行过滤。选择那些积极的、健康的事物,去除那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事物,使孩子们从小就远离污浊的事物,养成良好的品德。

3.注重道德教育的方法

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给孩子们讲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以这些英雄人物为榜样,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同时,针对孩子好模仿的特点,教师应身体力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以真、善、美来塑造幼儿的人格和情操。

此外,针对目前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如劳动观念不强;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合作能力和同情心;自理能力差等。应在幼儿德育中适当开展挫折教育。不妨有意识地让孩子们吃点苦、受点罪,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坚毅等优良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成为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4.注重环境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道德感的环境。发现幼儿身边的不良事物要尽早去除,对于孩子们的好人好事要给予积极的表扬,使孩子们在这种积极情感的带动下,形成良好、向上的,充满道德情感的环境氛围。

其次,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的环境。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尊重幼儿,满足幼儿受尊重的心理,并带动幼儿养成相互尊重的良好的习惯。

再次,创造一个展示道德美的环境。幼儿通常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特点,要尽量展示幼儿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可以将体现幼儿优良道德品质的作品挂在墙上,供幼儿欣赏、模仿等。

最后,幼儿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家庭、社区和幼儿园的通力合作。因此,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全员育人的大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郭德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德育的最主要途径,它自身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优势,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思想品德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课程,广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德育,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达到净化心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渗透德育呢?笔者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渗透德育。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德育意识的培养

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为学生的德育树立学习的榜样。

初中生处在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逐渐趋于成熟,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很大的矛盾,而且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上,而要将德育渗透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自身德育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专业素养来赢得学生的爱戴。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说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为学生的德育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里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和学者精心筛选的,里面的故事和人物都蕴含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较强的教育性,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里所蕴含的丰富素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熏陶,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从而推动学生思想品德的不断形成和完善。

另外,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还要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德育,这样将德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性,发挥了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将个人消费和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还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学生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念。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还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使学生自觉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了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

三、利用教材中的人物和事迹,对学生进行德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道德模范和光辉事迹,在这些事迹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人物和事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人物事迹,对人物和事迹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人物所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怀,从而使学生在故事中接受德育,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教师可以抓住孔繁森的事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将孔繁森服务社会的细节讲个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到孔繁森所具有的“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怀,让学生在这些先进人物事迹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并自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的目的。如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在实践中给学生渗透德育。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中学生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品德修养提高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它通过一定社会的道德引领从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来提高其德行修养。通过教化和滋养人性,促进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使我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所以思品课在初中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思品教师就是这个作用的桥梁和纽带。

一、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在品德课中,利用书中宽泛的学科资源,让学生关注时事与社会,培养亲社会的意识和行为,使他们具有正义感,敢于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关心我们生活的环境和周边的资源,关注自身的德行,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尊重生命,体现生命价值”,“怎样行使公民权利”,“怎样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要不要诚信”,“争当环保小卫士”,“人人都有爱,世界才温暖”等等。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话题,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地带领学生剖析这些问题,把正能量、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头脑中和身上存在的“小”扼杀在摇篮中,把人性中的“大”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注重学生思想、行为变化,加强德育影响

中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又处在人生的青春期,想要表现自我,被他人承认,但奈何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尚未成形,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做出了一些不理智和出格的事情。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育才能更有针对性。了解学生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品德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从细微的表情和行为中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失为教育的好时机,如“友谊的破裂”,“家庭的离异与重组”,“家里又诞生了一位新成员”,“爸爸与妈妈的教育陪伴差异”,“留守儿童”,“某科又新换了一位老师”……这些都容易造成学生的内心与行为变化。当然光有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走进他们,如采用谈话、一起参加活动的方式,就更容易产生德育的效果。通过参加活动能更具体地看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某某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总是独来独往”,“某某有暴力倾向,总欺负其他同学”,“某某的成绩这段时间下降得特别快”,“某某的作业从来都完成得不好”……这时我们再以朋友、师长的身份去帮助他,就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不经意间我们由课上的师生变成了课下的朋友,往往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加强习惯培养

一节成功的课堂,必然是民主和谐的。当然初中生的年龄和习惯养成以及教师的授课水平及特点,不可能保证一节课下来,气氛都是和谐的。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n堂气氛,不要给人一种以往教师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发现个别学生的淘气行为要以巧妙的语言纠正,如“某某的椅子怎么歪了”、“某某又饿了,手好吃吗”,这样说出的话没有作为教师的压迫和紧张感,既纠正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又保证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也要多多表扬习惯好的学生,用学生身边的良好行为去影响他们,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个人行为习惯好了,德行修养自然就高了。让好的行为与美的德行相结合,构成个人素养的风景线。虽然品德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但我们接触的学生多,也可以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更多的孩子,这也是为人师者引以自豪的地方吧,而你我恰恰都愿意成为这样的老师!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人的成长是无限的。无论什么样的教育,说到底还是塑造人的教育。我们教师有责任通过精彩的讲解、入理的分析、声情并茂的描绘、正反对比的差别以及自身的人格力量,利用课堂、学校这个平台传播出去,去影响更多的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灵魂美丽的人!

篇8

【关键词】儒家 道家 德育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思想。其中,儒道两家的德育思想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髓,二者互为补充,为中国现代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灵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性程度的逐渐加深,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带来强烈冲击,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倾斜。因此,通过对儒道哲学体系中道德思想内容的挖掘和整理,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可以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一直把道德修养教育和修身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在不断实践探索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德修养学说。中国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德育在先、修身为本、君子人格、孔颜乐处、有教无类和师道尊严几个方面。

德育在先。德育在先的教育原则,在中国儒家伦理学中表现为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都要坚持德育为先。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也就是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才能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国家的治理需要从德育教育和政令刑法两个角度来实施,但是,道德教化与刑法相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也是切实达到治理国家目的的一个最有效的路径,正如孟子《尽心上》所言:“为政以德”、“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理论体系中的修身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学识和先验道德学说的基础上的,《礼记·大学》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一切都要从修身开始,通过道德教化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淳化社会风气,只有从修身教育出发,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是指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完美人格的人,也就是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君子的关键是要有仁爱之心。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人们没有君子人格之风范,则会造成小人当道,社会也就不存在任何文明了。

孔颜乐处。孔子对学生颜回赞扬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乐处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也是安贫乐道的代名词,这也是存理去欲所得到的精神享受,认为快乐本身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道德价值观激励人们去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道德情感和精神享受,淡化物欲概念,这也是对人格理想教育的最高诠释。

有教无类和师道尊严。有教无类是指人不分贵贱等级,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对传统教育思想革新的最高阐发,从而为人人接受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师道尊严是指从尊师开始重视教育,提倡尊敬教师也是现代道德教育体制中所必须倡导的重要内容。

道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是老子提出的,他从自然朴素的人性论出发,把自然本身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也就是人从认识自然中崇尚道德认识,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对一切违背自然之道,认为只有通过对道德品质知识的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行为,并强调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说绝圣弃智是一种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独立自由。道家强调“弱其志”,强化个体本性的自由发展,强调摆脱内外部的一切约束,成为一个“独异于人”的人,伦理道德不需强加于人,而是倡导人的自觉遵守,以彰显人的自然本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老子对独立自由的一种张扬。

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指要按照自然的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来实施行动,这也是道家的道德学说的核心部分。“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也充分说明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正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应把人的道德行为贯彻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之中。

儒道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强调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产生倾斜,从而造成人们的价值取向片面发展。我国的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社会性,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儒家的德育思想注重培养有道德的人,倡导通过道德教育以达到人格的完善,个性的自由与独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在当前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弱化和缺位,道德意识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教育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符合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加强德育教育的内省观。儒家德育思想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坚持德育为先、修身为本的教育原则,以培养人们能够达到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内省”应当说是儒家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是指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实现内心自省的目标,塑造良好的品德最终达到“齐贤”。相对于儒家德育思想中的这一内省观,我国现阶段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他律教育,而忽略了自主教育,而缺少了受教育者的内省,这样就难以达到塑造个人品德的目标。因此,从儒家德育教育的内省观出发,培养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处理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相长,以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和完善自我。

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当今社会的教育体系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表现在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因此,应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从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解放出来。道家倡导的“绝圣弃智”让人们自觉用道德来约束自身行为,教人懂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道家德育思想强调对于道德的认识应当是一种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当使大学生理性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成为一种他律性和强制性的外在规范,让大学生在具备较强理性选择能力的前提下,自觉接受并履行某种道德规范。

重视道德情感,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知行脱节现象已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过于强调道义的讲授,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家肯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注重人的自然情感,而不是用社会伦理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这一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要从道德情感的角度出发,把一种外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倡导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职责,培养爱憎分明,以彰显道德的生命力。道德情感教育同其他教育手段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知行的统一,充分发挥道德情感教育的特殊功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品格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的思维逻辑,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承担者,这无形当中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压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趋同现象严重。这就需要借助道家德育思想中的“体道”、“循道”、“依道”价值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之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之人。

强调道德主体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外显的道德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在的观念的培养。道家的德育思想强调道德主体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外显的道德实践,因此,可以借鉴道家的思想,运用情感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把大学生的思想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结语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 思想教育 信仰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176-01

一 引言

人才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才的培养则少不了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人才水平的关键因素。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的转变,应试教育已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相反,素质教育则日渐兴盛,实践也证明,只有素质教育才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中职学生在社会上受到的关注较少,而中职学校的教育也同样受到社会的关注较少,所以,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重灾区。而且,近年来受到高校不断扩张的冲击,加强专业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必然选择的道路。如此,素质教育更是遭到冷落,而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这样的教育课程便是少之又少,对它们的研究就更为迫切了。

二 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概述

1.德育思想教育内涵

从广义上理解德育,即一切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从而对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政治修养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影响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育包括多个方面,既有社会方面、学校方面,也有社区方面和家庭方面的。从狭义上理解德育,即单指受教育者接受一些有目的、系统性的品德教育。思想,即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通过思维的加工而形成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德育思想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利用一些有目的性的计划和策划,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修养等方面施加影响,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起一定引导作用的教育类型。

2.信仰教育内涵

信仰,是人类最为朴素和古老的愿望、精神寄托,通过这种精神寄托,可以规范人类的行为。信仰,更为传统的定义,即将圣者贤人的一些主张,或是对神灵的敬畏与崇尚,又或是对自然的恐惧等奉为圭臬,形成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其实,信仰更多的应该是人们向往美好的依托和归宿,支撑人们不断地前进。信仰教育,无疑是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关注,以一种教育的形式,在学生群体中传播信仰在人生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 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系

1.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相互联系

从德育思想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内涵来看,不难发现这两种教育之间的一个明显联系,即目的相同。简单回顾德育教育的概念与信仰教育的定义便可一目了然。德育思想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信仰教育,以培养学生美好愿景和善良品性为纲要。从这一内涵的界定中,已然清晰地发现,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有着共同的目的。除了目的相同之外,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即一脉相承。这一点联系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是来源于人类对思想意识的影响而形成的系统的哲学和教育。

其实,从中职学校对于德育思想教育和信仰教育这两种教育的用途中,也能清楚地辨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职学校之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中职生的信仰教育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中职学生受到更多“金钱至上”的思想的毒害,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迷惑、彷徨甚至迷失。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带领他们走向成功的未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德育思想教育和信仰教育共同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中职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的最终归宿点,也证明了它们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2.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相互促进

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从中职学校在运用这两者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能找到佐证。第一,中职教育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思想道德方面引导学生正向的发展,单纯依靠德育思想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没有一个精神的支撑点,而信仰教育恰恰为中职生提供了这样的支点,让他们的情感有所寄托,从这个方面证明了信仰教育对德育思想教育的促进。第二,如果中职学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思想过程中,单纯依靠信仰教育,则像空中花园,看似好看,却没有立足点。德育思想教育又刚好能提高这样一个立足点,由此证明它对信仰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 结束语

不论是德育思想教育还是信仰教育,对于中职生思想道德的正向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将两者结合,才能起到最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彦伟.论中职生的职业理想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23

篇10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德育教育 渗透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的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思品课德育的实效性,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注意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我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反对那种把政治课仅仅看作是一门文化知识课,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属性的错误倾向。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社会上有很多人把“分数”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分数高就一切都好,然而现实的评价标准却是多方面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课,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而且是铸造学生的灵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体现了对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知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

二、示范教育身体力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品德教师要特别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并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素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打铁先得本身硬”,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做好本职工作。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细节,寓教育于情感之中,合理渗透德育思想。

为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必须在知识教授的明晰感上下一番功夫,但决不能脱离现实,回避现实,进入空洞说教的误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地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即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创造条件,扩展教学阵地,搞好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巩固拓宽课堂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桥梁。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这一要求,思想品德教师们要积极探索适合课外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与政治课内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关的报纸杂志和课外书籍;组织时事报告会和法制报告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很好作用;观看著名教育家邹越的视频,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写小论文,不仅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校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调查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促进正确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将教材的德育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及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的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钱东恒.教改新形势下更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