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92-03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力量,也是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不到位,抵御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筹资能力有限,资金短缺成为了阻碍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大众的金融机构,拓宽小企业贷款业务这一领域,不仅是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其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首先从小企业信贷概述入手,然后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现状分析,发掘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索出一些对国有商业银行解决小企业贷款业务问题的策略,以便促进小企业发展及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良好发展及持续经营。

一、小企业贷款概述及存在问题

小企业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对小企业发放的,用于满足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或其他合理的资金用途的贷款。小企业贷款过程的顺利进行与否不仅对小企业的资本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小企业贷款特点分析

由于小企业的规模小、固定资产比重低、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弱等经营特征,因此其具有独特的信贷需求。信贷期限上较短,所需资金多为临时性周转资金,因此对短期信贷资金需求较多;信贷额度较小,单笔所需资金通常在500万元以下;在抵押担保上缺乏土地等传统抵押物,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需求迫切;在产品种类上则个性化需求较多。小企业独特的信贷需求对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提出了很大的调整,下面具体分析小企业信贷特点。

1.信贷需求大,信贷成本高。一般讲,小企业数量大,发展快,其业务和发展规模都处于企业快速成长期,对资金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小企业都具有发展成为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愿望与冲动,资金的短缺制约和影响了许多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然而,小企业的贷款渠道狭窄,贷款成本高。众所周知,小企业因信息透明度低、治理结构简单、抵押资源短缺、生产不确定性大和经营风险难以控制等因素,很难在直接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股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商业银行因贷款规模和风险等原因,设置了较高门槛,因此增加其信贷成本。

2.以短期信贷为主。小企业借贷的资金用于日常生产和支付原材料,基于小企业自身快速灵活的特点,小企业在流动资金的使用的比率上会高于大型企业。由于所需的现金流不大,所以小企业大多依赖于银行的短期借贷。

3.借贷相对困难。小企业由于盈利水平有限,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较低还款能力较弱等原因使得其借贷相对比较困难。在商业银行信贷方面,小企业很难靠自身实现资金融入,各类苛刻条件又进一步限制其发展。

(二)小企业贷款存在问题

1.贷款审批时效性低。一方面银行贷款申请审批时间过长,为了控制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扩大的势头,中国金融体系普遍进行了垂直化管理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将贷款管理、审批权限集中于省行或总行一级,基层授信权限上收。信息传递的链条冗长,拉长了审批流程,影响了信息反馈和沟通的及时性,进而影响了审批的时效性,无法满足小企业信贷“急”的需求。另一方面贷款期限受到限制,银行针对小企业贷款期限一般较短相对于那些中大型企业而言。不但增加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而且增加了企业短期内还款的压力。

2.对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要求较高。抵押和担保是解决小企业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项重要机制。实际操作中,基于对小企业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的考虑,基本上都要求企业能提供第三方保证或抵押物。因为小企业大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实力薄弱,所以很难获得资质良好、实力雄厚的、符合银行准入条件的企业为其提供第三方保证,一般只能靠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目前担保公司的担保手续费率为2.5%~3%,并且大部分担保公司会要求企业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如无保证金会提高担保系数。

3.贷款的成本较高。贷款成本较高主要表现为贷款利率,贷款补偿费,补偿余额与隐藏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贷款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信贷不仅要符合内部信贷制度的规定,又要满足外部监管机构要求。

二、小企业贷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银行角度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其中安全性是首要因素。在安全性的驱使下,使得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的审批时效相对较长且审核较为严格。这种信贷审查标准对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和成长性比较关注,同时着眼于企业现金流的分析以确定企业经营的稳健性。这要求银行不仅要了解已经存在的风险,还要考虑贷款可能损失的风险性。可是,这种传统的信贷审查模式无法适用于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中国小企业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行业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业,行业优势并不明显;其次,小企业大多面临资金短缺的客观现实,单纯依靠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提供的财务数据判断企业的运作状况和经营风险并不符合实际,容易对信贷决策产生误导;再次,小企业贷款具有时间短、金额少、风险高、需求急的特点,上述正规审批流程费时费力,对于双方的合作积极性都有负面作用。

(二)从小企业的角度

1.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抗压能力较差。小企业在经营规模上的天然劣势造成其产品单一、供应链局限、经营风险难以把控,再加上大多数小企业为家族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法粗放简单,难以形成核心市场竞争力,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抗压能力差。可以说,贷款违约的高风险性是小企业在进行商业银行贷款时面临的主要障碍。

2.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中国小企业受企业规模、发展方式的制约,往往忽视内部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在财务制度的建设上,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规章和操作流程,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核查,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的审查困难重重。一般来说,银行对于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就是企业的财务数据,而小企业往往难以提供符合银行操作标准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造成贷款申请因不符合标准而遭到拒绝,白白浪费了可能的借款机会。

3.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等级偏低。由于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紧张的资金状况,很多小企业无法足额提供银行要求抵押物或担保条件,这使得小企业具有强烈的粉饰财务、虚增资产的动机。因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部分小企业选择铤而走险,为银行提供经过篡改的财务数据,甚至伪造财产证明,以期成功得到贷款。这种做法使得本来居高不下的银行审贷成本再一次提高,银行必须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更为细致的甄别,而一旦蒙混过关,真实的情况逐步显现,必然面临企业因过度负债而举步维艰,银行又一次承担违约损失的恶性循环。

(三)外部环境因素

金融市场建设的滞后和外部担保机构的缺乏也影响了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积极性。高风险无法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得到分摊和化解,一旦小企业因经营恶化而面临违约,潜在损失全部由银行承担,这让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银行很容易选择谨慎。

三、解决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业务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从企业角度应如何努力

1.小企业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生产效率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小企业首要任务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利润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确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在保证质量及收益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加大市场的占有份额,提高盈利水平。当然在小企业发展初期所面临的资金困难,国家也会有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如果在经营之初就在市场定位或者经营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的,其发展也是没有前景的。

2.小企业应完善财务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一大难题就是准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小企业普遍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可靠的财务数据,这也是造成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鼓励小企业进行财务制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更重要的是缓解了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风险评估和贷前审查中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大幅减少,有利于银行做出信贷决策。

3.不断提高信用意识。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与经营状况,增强诚信度。一时的弄虚作假可能使自身在短期内获得资金,但从长远看,其失去的是自身的品牌和长久的金融系统融资,因此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才能使小企业走得更远。

(二)从银行的角度应如何解决

1.充分提高认识,提升服务理念。小企业信贷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经济效益性。商业银行应从各方面增强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能力。就小企业信贷业务而言,首先应该将发展小企业信贷放在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开展,配备充足高素质信贷人员,为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2.再造高效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效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为满足小企业信贷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可以针对小企业产权结构、组织方式、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对原有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一方面如果小企业在以前的履约过程中,能按时还款付息,并且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预期风险较小的,可以在续贷的流程上可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另一方面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有区别地建立差异化的审批流程。例如对与资产质量好、财务制度健全、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行业发展前景好的小企业客户,可以适当减少审批环节,减少有权签字人的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3.建立符合小企业特点的风险控制制度。由于以前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是基于对大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来的。商业银行应该考虑针对小企业风险控制制度。一是建立一套与小企业特点对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在体系中,强化贷前调查中对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和量化考核,弱化对财务报表数据的依赖。二是建立一套单独的小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小企业贷款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是两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很多的风险都能在这两个环节暴露出来。所以,风险控制制度要对这两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约束,防止信贷人员的不作为或是故意替企业主隐瞒事实的情况出现。

4.拓宽风险缓释渠道,与保险公司合作分散经营风险。对于一些经营风险高,能提供抵押物,而担保公司不愿意对其提供担保或是担保额度不足的情况下,但确实有资金需求的小企业,银行可以采取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来发放贷款,以此降低风险。

5.为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国外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成功经验表明,为适应小企业特殊的融资需求必须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中国商业银行应汲取这一有益经验,设立专门的信贷部门从事小企业业务,从组织结构到操作流程,都应适合小企业信贷的特点,还要重点关注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相关的监测与贷后监督,提高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处理效率。

(三)从政府国家的角度应如何调控

1.在小企业融资方面,国家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开对小企业融资的限制,鼓励商业银行对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发放贷款。在财政上,可以适当拨款来降低小企业银行贷款的成本,一部分利率成本可考虑由财政贴息。真正贯彻“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2.建立小企业信用奖惩机制。首先,要建立针对小企业信贷违约的信用惩罚机制,政府和商业银行可以共同建立针对小企业贷款违约的惩罚机制,对于信用违约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惩罚措施,如罚款、降级、税收处罚等。其次,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对“讲诚信、讲信用”的典型企业进行重点宣传,并对其进行适当奖励,包括税收优惠、利率优待等,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和良好的信用氛围,促使更多企业加强信用意识。信用意识的建立要靠征信体系的完善、奖惩机制的健全、宣传教育的催化,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3.建立全面高效的征信系统。建立全面高效的征信系统,首先要建立管理规范的小企业信用档案记录。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两个方面,理想的小企业信用档案应该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有关企业的借款及还款情况。一方面,征信系统的建立,可以加强小企业信用记录,降低银行对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处理成本,提高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另一方面,信用记录使小企业的信用历史得以积累,对小企业的信贷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客观促进了小企业信用意识的产生和强化。

4.优化金融市场结构,适当放开中小银行准入制度。适应小企业需要的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型银行,已经被大量内外研究证明是小企业天然的、最佳的融资伙伴。要加快建立和发展中小型银行,并且鼓励民间资本入股现有的中小型银行,逐步实现中小型银行的民营化和股份化;要大胆探索社区银行和社区互助合作基金,为社区民营企业提供适当的金融服务。通过建设适应不同层次小企业需要的中小型银行,激发银行业的竞争意识,分散聚集在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有效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均衡发展。

结语

在中国现阶段,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创新与活力的源泉,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功不可没。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及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其职能,加强财税与金融产业对中小企业提高效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商业银行也应着眼于未来不断开拓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同时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不仅可以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而且可以拓宽银行的信贷市场,实现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小企业自身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及盈利水平,树立长远的经营战略和目标,提升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自身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硕.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融资体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2] 李慧敏.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J].吉林政报,2008:116-117.

[3] 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7,(17).

[4] 纪翔,张征,宋丹雷.融资难仍是瓶颈小企业盼政策实效[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2012-07-09.

[5] 方杰.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5).

[6] 方秀丽.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26).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存贷业务;探析

一、引言

危机时期,商业银行依然是社会投资和消费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重要的金融中介。继续加大资产业务的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业务。资产业务依然为银行的重要业务,利息收入依然是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是比非利息收入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商业银行在未来业务发展中依然会注重资产业务和利息收入。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利息收入还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

二、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2.1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中国被迫利率下调,加上市场内部真实的贷款需求减少,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对整体贷款市场带来了消极影响,而国内的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夜很难找到较低风险和较高收益的新型贷款项目,信贷供应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大大缩水,收益率也不同程度的降低。

2.2对商业银行开展存贷综合业务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商业银行业不例外,利润减低,盈利水平及能力也相应的,利差缩小,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大降低。单纯的依靠居民存款业务与银行的贷款之间的差额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能够使得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继续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纷纷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展其他存贷综合业务来增加收益,例如,个人理财和个人住房贷款等新产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的推出及创新,开发产异化具有高收益的存贷款新兴业务,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2.3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的定期收益率较高,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的利率大大降低,较低的收益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对于投资获取收益的要求。加上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的影响,居民的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这些情况都迫使居民为了寻求更高的收益寻找其他投资手段,纷纷将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其他投资产品,导致不同程度商业银行居民存款的减少。

三、商业银行针对金融危机开展存贷业务的对策

3.1适时调整贷款结构,拓展不同领域

要由过去只重视企业贷款转向既重视企业贷款,又重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在消费信贷领域,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在购买住宅、汽车、大型家电、留学、修缮房屋等方面,都有向商业银行申请一次性偿还或分期偿还的消费贷款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空间很大。这次金融危机加速了一些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周期性敏感等行业的重组。一大批更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和行业的出现使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拥有更多的优质客户基础和业务拓展空间。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信贷结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3.2调整客户结构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将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存款。对于企业优秀的大客户,他们对于贷款的需求一般是较小的,就需要在间接融资成本低时,银行可向其提高信贷资金,当直接融资成本低时,银行可以为企业直接提供咨询服务。

3.3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现象。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此,商业银行要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自身业务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开展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结束语

存款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但是也是保持银行具有资金进行贷款的重要保障,没有充足的存款根本谈不上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因此,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下,我国商业如何更好的开展自身的存贷款业务,采用更为合理的营销手段为自己增加收益,提高自身银行存款在整个市场的份额,就成为左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冯安明,张宗成.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03)

[2]何自云.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存贷利差比较研究[J].金融论坛.2010(09)

[3]徐守喜,王菁.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迁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08)

篇3

金融脱媒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金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快速进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形成原因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为商业银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应对金融脱媒。

关键词: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影响;建议

一、金融脱媒的含义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是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金融脱媒的概念最早由D.D.Hester提出,Hester认为原有的金融体系是由中间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而现在的金融体系的趋势是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就能完成的交易或者是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直接就能完成交易的体系。在国内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中,辛琪认为金融脱媒是融资直接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进行,无需经过金融中介。李亚芬认为,脱媒是指资金脱离银行,从而造成银行资金减少的运作方式。综上阐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脱媒:随着经济的发展,筹资者由原来的依靠金融中介来融资逐步变成筹资者绕过金融中介,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募集。在广义的金融脱媒中,是指筹资者和出资者绕过金融中介直接融资的现象,而在狭义的金融脱媒中,主要是指筹资人和出资人绕过商业银行进行直接融资的现象。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即商业银行层面的金融脱媒。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原因

(一)监管者层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放松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该国金融脱媒的趋势,国外学者Bono、Calomiris认为,20世纪90年代德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就源于当局者放松了对金融的监管,而我国金融脱媒出现的原因自然也有监管当局的监管放松,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目前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已经包含了银行、信托、券商、保险业务。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金融脱媒现象必然加深。

(二)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如上文所述,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生的金融脱媒,就源于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因此产生了金融脱媒。德勤中国研究中心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引起短期存款利率上升,息差变小,在此期间,金融资产价格短期波动性大。因此,银行的信贷业务也将波动极大,直接融资在此期间会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又导致了金融脱媒的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利率的变动将引起信贷市场的变动,进而影响到直接融资的发展,最后表现为金融脱媒。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是直接融资市场,它的发展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金融脱媒,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2013年的时候,证监会又推出了新三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脱媒现象深化。

(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为筹资人和出资人节约时间和交易成本,为双方都带来了便利,这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呈现爆炸式发展,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信息技术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也逐步提高,出资人和筹资人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来交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直接融资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金融脱媒。

(五)投资者理念的转变。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时期,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主要是把钱存入银行,因此我国居民存款过去二十多年内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可供投资的渠道增多。比如投资者可以买基金、保险、证券、期货、理财产品等,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更是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P2P、众筹等,投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钱存入银行,而是转入投资其他金融产品。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也导致了金融脱媒的出现。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贷款数量下降。在未出现金融脱媒时,商业银行主要靠发放贷款来获取收益,金融脱媒的出现,对商业银行贷款数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金融脱媒使得筹资者避开商业银行而转入到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提供了平台。成熟的企业可以到主板融资,高科技成长性高的企业可以去创业板融资,新三板可以使一部分企业去融资,因此,商业银行贷款的优质客户数量会下降,贷款金额也下滑。商业银行存款金额下降。商业银行贷款的前提就是能够吸收存款,在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的时候,投资者投资渠道狭窄,居民收入大部分都会存入银行。金融脱媒出现后。投资渠道的拓宽居民收入不再存入银行而转向其他投资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必然会下降。这对商业银行无疑是一个大的冲击。

(二)利息收入下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获得息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如上文所述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存款数量和贷款数量都下降,这必然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也下降,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更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变得更小,这更加使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

(三)信用风险加大。在金融脱媒情况下,商业银行丧失了很多优质的贷款客户,这些优质的贷款客户可以去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来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剩下的贷款客户就变成了盈利能力一般、信用一般、还款能力也一般的客户,这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这些综合能力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客户有很大的可能会违约。

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对策

(一)继续巩固原有传统业务。虽然金融脱媒冲击了存贷业务,但是这并不是说商业银行就要放弃传统业务的运行,相反,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坚持巩固原有传统业务,因为传统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即使在金融脱媒下,仍会有一部分资金比如同业资金会以存款的形式流入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巩固传统业务,这样才能立足发展。

(二)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下,发展中间业务应该成为商业银行首要的战略选择,应该把中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类、担保及承诺类、交易类、投资银行类、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所以中间业务并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首要的战略选择,这样才能应对金融脱媒。

(三)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的崛起为各种非金融支付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很快,网络金融创新也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上金融服务。因此商业银行不能固步自封,因为单单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已经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难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发展网络金融,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此来面对日益深化的金融脱媒。

参考文献:

[1]牛金勇.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2]唐黎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J].特区经济,2012(4):80-82.

[3]周静.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4]王修远.浅析金融脱媒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5-137.

篇4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表现

金融脱媒又被称为金融非中介化,指的是资金供求双方绕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金融脱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脱媒指脱离所有金融部门进行资金交易,狭义的金融脱媒是指脱离银行进行资金交易,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具体来说,我国金融脱媒化现象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公众投资对象多样化,银行负债业务脱媒。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银行存款由于较低的收益率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基金信托、网络理财以及债券保险等理财产品成为了越来越多民众投资的首选,规模迅速扩张。以信托产品为例,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0.13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0.3%。同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凭借极佳的用户体验和理想的收益率迅速抢夺银行存款市场。据统计,“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预计明年可能在此基础上增长3-5倍,再加上其他网络理财产品,其对银行存款造成的分流效应日益明显。

二是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银行资产业务脱媒。长期以来,银行在我国的社会融资格局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通过银行获取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方式,银行贷款曾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90%以上。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脱离银行渠道寻求直接融资的现象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直接筹集资金,如截至2013年11月末,今年我国委托贷款业务规模达到2.3万亿,同比增长111.3%,占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的比重上升了6.6个百分点。此外,民间借贷以及P2P网络借贷平台等融资方式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加速了融资的脱媒化。

三是产品营销手段网络化,银行中间业务脱媒。商业银行凭借覆盖全国各地的庞大网点优势,成为了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的最主要销售渠道。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金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联姻弱化了银行的渠道优势,基金产品绕过银行网点实现互联网直销渐成常态,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末,已有21家基金公司通过电商与网络销售平台销售基金产品。此外,保险产品销售、债券发行与销售等银行传统的业务也纷纷互联网化,银行的部分中间业务呈现脱媒的趋势。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脱媒弱化了银行社会融资中介的地位,对银行的业务和管理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是冲击银行传统业务规模。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银行存贷款业务及部分中间业务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大量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冲击下,银行存款将面临持续分流压力;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中的占比将不断下降;银行的网点优势将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不断减弱,越来越多的基金、保险及债券将通过网络直销。

二是改变银行现有业务结构。在金融脱媒的冲击下,银行的业务结构将或主动或被动的发生改变。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部分优质大客户贷款将逐渐被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替代,银行贷款资源将不得不向小微企业倾斜,造成银行贷款客户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面对存款分流压力,银行将加大理财、债券等主动型负债的发展力度,改变现有银行的负债结构。

三是加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金融脱媒将从多个方面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优质大客户贷款被资本市场分流,银行将加大对风险相对更大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其次,理财业务、同业业务等主动性负债业务稳定性不如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最后,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增加了银行判断客户财务风险的难度,且其他融资渠道的风险可能传导至银行,进一步加大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的本质是金融的不断发展弱化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融资形式或融资中介的功能,促进了社会融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提高了资金融资的效率。因此,银行应当从提升自身金融服务的效率及质量出发,积极应对金融脱媒的挑战。

一是明确战略定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在金融脱媒化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银行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改变业务被持续分流的被动局面,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结合实际选择符合自身实力的发展策略,坚定地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其中,大中型银行可以走综合化经营的道路,向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领域大举扩张,主动迎合金融脱媒化趋势;其他中小银行则应当更加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如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等,致力于做细分市场上的标杆企业。

篇5

银行理财监管理财产品

一、银行理财业务概念

银行理财业务是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向公司、个人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类金融产品。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的变化

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与初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则更为规范,且客户资金与银行自有资金相互隔离。也就是说,此时的理财产品仅仅依靠银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清算分配等职能。

(二)理财业务不断推新,产品种类增多

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在市场上流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构性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QDII)等。伴随着股市、政府政策及投资者的变化,从与黄金、汇率、利率、商品等挂钩各种基础资产挂钩的理财业务到信贷类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理财业务飞速发展。

(三)理财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深化下,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发生了相应转变。银行推出的信贷类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理财产品的缺乏,并迅速成为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加大了关注和重视,使得债券和货币市场理财产品总数占到了市场总量的22.9%。总的说来,理财业务投资方向不定,但其规模仍是扩大的。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在该体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空间受到极大的制约。而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包括投资规划、合理避税、遗产管理、资产管理等多项功能,不仅能提供顾问型理财服务而且能够依照客户的理财需求进行委托投资理财与深层次服务。因此,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二)专业理财人员匮乏

理财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不仅要求客户经理全面娴熟地掌握银行业务与营销服务的技巧,而且要求其掌握证券、保险、信托、税收、房地产、收藏品鉴赏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大多从前台柜员中选拔产生,经过简单的相关知识培训就走上工作岗位,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三)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滞后。

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型的银行业务,蕴涵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项风险。我国诸多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仍处于粗放型的管理阶段,大多数中资银行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与技术,少数商业银行对风险疏于管理甚至漠视风险的存在。

(四)运行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

由于理财业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业务与人员仍隶属于个人银行业务部,运行机制也和其他营业分支机构相差无几。但是,与普通营业分支机构相比,理财中心面对的是少数贵宾客户,这些客户往往要求更为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而现有的运行机制容易导致前后台业务条块分割,“一站式”服务根本无从实现。

四、银行理财主要监管措施

(一)要求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从表外转入表内

通过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商业银行能够将部分贷款转移至资产负债表外,从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存贷比考核以及资本充足率要求对信贷业务的约束。转表要求是减少监管套利活动并降低其对审慎监管有效性和信贷调控效果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二)规范理财产品基础资产结构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纷繁复杂,它们可以是利率、债券、票据、信贷资产、股票、衍生品、黄金等。与转表要求相似,缓解理财业务对审慎监管有效性和宏观调控效果的负面冲击也是监管部门对基础资产结构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限制或禁止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在存款利率受到管制和负利率冲击之下,通过理财业务来挽留客户和发展新客户成为银行开展存款竞争的重要手段。在银行理财业务的不同阶段,银行存款和其他负债可以在表内表外“游走”,这为商业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来变相高息揽存,规避监管要求提供了空间。结果导致银行存款余额在月初、月中、月末出现较大的波动,提高了流动性风险。

(四)严查违规操作,规范理财产品销售行为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于2011年8月28日正式颁布,旨在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规范,要求商业银行做好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在“卖者有责”的基础上实现“买者自负”,最终实现“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转变经营模式、拓展收益渠道的压力,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唯有加快理财业务发展的创新步伐,通过负债结构与收益结构的转变,形成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联动效应,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运行监测报告(2009)[R].上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10.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业务不断扩张,其在产品层面和经营层面的种种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一方面,理财产品品种欠丰富,缺乏分层次服务和个性化服务。部分理财产品甚至本身就存在设计缺陷。例如,缺乏科学的定价机制、及时止损机制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另一方面,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保障不完善,前后台业务不能实现良好的整合。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这些问题不可避免的给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埋下了严重的风险隐患。造成现在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的不足更加大了理财产品的风险。由于理财业务在商业银行全部业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保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更好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变动风险。理财产品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获取债券市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存在的套利利差,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债券利率趋于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利差不断缩小,债券型、信托型理财产品的风险正不断加大。

由于我国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不但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且受到政府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导致汇率变动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结售汇、国际结算业务以及资产负债表规模结构,从而影响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

商业银行将投资者个人理财资金投入市场时,面临着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资金损失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波动,不少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与最初预期的收益有比较大的差距,甚至会出现零收益和负收益。以东亚银行为例,由于对金融危机的后果缺乏正确判断,其推出一款属于汇率挂钩型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与英镑兑美元的汇率挂钩,看好美元升值,然而市场行情却与该产品的设计背道而行,美元的下跌让投资者颗粒无收。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由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所导致理财产品资产净值变动的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不能提前赎回或终止,即使可以也必须缴纳巨额的违约金,另外理财产品在管理期间能否进行质押也收到很大的制约,因此理财产品的变现能力比银行存款差,投资者资金的流动性较差。

(三)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理财规划师往往由营销人员兼任,专业能力良莠不齐,为了完成业务指标以取得销售业绩,很可能不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根据投资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销售,也不愿充分揭示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这都将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自身实际理财水平不相符的产品,给银行带来声誉危机。商业银行在宣传时提供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是预期的最高收益率,不一定能达到,其资金运用方向和投资组合的比例也模糊不清,若最终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相差过大,也会使广大投资者对银行各种业务的信任度降低,进而会对银行存款、贷款等业务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分为管理风险、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

导致操作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由银行内部的管理人员、系统、程序和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造成的。资金管理人员的知识、专业技能、经验会影响其对国家政策的预期、股票市场行情的预测以及经济形势的判断等,进而其采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也会不同,这都会对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产生影响。实际操作时,一些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专业能力不足,加上缺乏相应的理财和管理经验,对于理财产品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控相对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操作风险,这无疑将给银行酿成苦果。

导致操作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法律因素。由于我国相关的金融立法相对滞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很大。我国法律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分业制度,一级法人制,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及信托业务,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涉及国债、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理财产品的性质很难准确的界定,会导致个人理财产品与储蓄产品、信托产品界限不清晰,容易产生法律纠纷。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着上述四类风险,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商业银行应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并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有效的风险收益分担机制。风险管理系统以风险识别、衡量、评价、处理为根本,要保证各类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及时跟踪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以更好的预测未来发展前景。要重视理财业务的止损与保本,切实将投资者的利益当作工作重心。

2.大力培育专业化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人才,提高专业化能力,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预防、控制和处理,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3.对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进行客户细分。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实力与经营特点,对市场进行细分,实施多层次的理财服务,实现对不同市场的风险分层管理。

4.商业银行是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营销的主体,应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管理产品的能力。设计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风险结构合理的理财产品。

(二)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发展起步期,客观的第三方评价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作为第三方评价的依据,商业银行必须将信息披露落实到位,便于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其产品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首先,商业银行在宣传个人理财产品时应该向客户充分揭示投资产品的信息,提供相应合理真实的依据。其次,商业银行应提供准确的个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切实以投资者的利益为先,而不是盲目的以提高销售为目的。第三,商业银行要建立并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的机制,及时向投资者传递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收益、损失等相关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价格和资产变动的相关信息。

(三)增强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了解,增强风险意识

人们对理财产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投资知识、经验及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仍显不足。一方面,政府、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引导投资者重视理财产品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强调委托投资行为并不能承诺保本和保息,以此培养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观念,为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投资者自身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金融知识和理财知识,充分认识了解投资市场的变动状况,清楚认识到理财产品的各种风险。购买理财产品要做到深入调查和谨慎选择。

(四)加强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监管

银行业理财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和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与风险意识,还需要相关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恰当的市场监管与引导。银监会与央行作为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引导各银行主动进行风险的揭示,使银行业整体能够稳健发展。银监会应密切的关注和识别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风险,及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个人财富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理财业务正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也正面临着国内外资本市场变化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软硬件上的缺陷不能很好的适应业务发展,导致理财产品面临很大的风险,无法真正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这将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未来的理财市场,应该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理财服务质量,正确引导投资者,确保合理的资产结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整体稳健发展的势头将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陈睿,金红卫.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J].企业导报,2009(5).

[2]韩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及建议[J].高教论述,2011.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它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便捷性。无需到银行营业网点,客户只需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或电脑设备,就可以轻松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贷,互联网金融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这种便捷性是它最大的特点。(2)普惠性。传统金融服务大都只针对中高端收入群体或大型企业,而互联网金融凭借互联网作为渠道,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了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使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3)风险性。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用风险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因为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所有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二、互联网金融主要涉及领域

(一)第三方支付。根据2010年央行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的定义,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2010年至今,央行一共了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单位共计269家。目前第三方支付已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综合支付工具,2014年,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2%,其中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增长391.3%。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归为两种,一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包括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二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依托于自有电商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P2P网贷。P2P(Peer-to-Peer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网贷平台数量近两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与银行贷款相比,网络借贷的特点是:信息搜集和处理效率更高、业务流程更简便、突破了传统的“重担保”风险控制手段。

(三)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使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

(四)众筹模式。众筹即大众筹资,指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以实物、服务或股权等为回报募集资金的模式,参与方包括筹资人、平台运营方和投资人,按项目回报方式分为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公益众筹和债权众筹四种方式,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具有贷款金额大、需要抵押物、周期长、手续烦索等特点,面向的客户是大中型企业。而互联网金融贷款流程简化、贷款时间短、贷款种类多样性,在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人贷款业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阿里小贷已经搭建了分别面向阿里巴巴B2B平台小微企业的阿里贷款,和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的淘宝贷款,推出了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订单贷款、阿里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影响很大,分流了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以阿里巴巴为例,2013年6月阿里开通余额宝,这是支付宝打造的余额增值服务,把钱转入余额宝即购买了由天弘基金提供的货币基金,可获得收益,而且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购支付,灵活提取。余额宝一经推出即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2015年4月,数据显示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一季度规模再增1327.88亿元,达7117.24亿元,已经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形成了分流和竞争,其威胁不容小觑。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一是直接冲击银行卡结算、收付等结算业务。与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价格更低,绝大部分普通会员都是免费使用,并且具有延迟支付功能,所以更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收和喜爱。二是逐步向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渗透。2013年证监会新版《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明确扩大基金销售机构类型,使第三方支付渗透到基金销售行业。在保险领域,2015年4月20日,保监会批复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宝付通,而在此之前,中国平安、安邦保险、合众人寿等公司通过直接收购、间接持股、大股东控股等不同方式已经设立了“关联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至此,第三方支付依靠明显的价格优势,通过基金、保险等业务与银行传统、理财业务进行竞争。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表现在:一是技术上的合作。商业银行是个高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产业,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出更多的适合本银行的软件系统。二是客户信息共享的合作。互联网科技企业掌握着大量小微企业的销售、信用等宝贵信息,商业银行应主动与其合作,为资质良好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三是打造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共建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扩大自己在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

(二)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效率。首先要细分客户类型,根据不同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目标,重整业务流程,高效配置资源,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和业务联盟,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最后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客户的参与和体验程度,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加强网络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虽有着信用度高、风险低、企业客户群庞大的特点,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网络银行的发展,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四)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互联网金融需要既熟悉金融业务,又精通新技术运用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人才队伍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IT金融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新员工招聘时向复合型人才倾斜,更应该在工作中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的人才,打造自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中国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储蓄分流不断加快,更多的资金流动绕过金融中介机构进入资金直接融通领域。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主流――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便是金融脱媒,指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脱媒作为一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大规模地发生金融脱媒现象。由此促使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开拓出商业银行经营的新局面。而我国商业银行现在正经历着这一过程,艰难而又处处充满机遇。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从传统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吸存和放贷功能角度看,商业银行经历的非中介化分为借方非中介化和贷方非中介化。在借方非中介化方面,商业银行正面临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居民定期存款虽高居不下,但企业存款却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型投资工具除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外,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将进一步改变储蓄观念,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同样分流了一部分储蓄。在贷方非中介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手段而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如活跃的民间融资在中小企业层面上分离了大量的银行客户。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为部分优质企业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1、商业银行存差逐年增大,存贷款比率有所下降。我国金融机构在1995年之前一直呈现“贷差”,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步扩大,且存贷款比率日益下降。从1表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仍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6月存款总额达到43.90万亿元,贷款总额达到28.62万亿元。但存差的扩大及存贷款比率的下降,说明贷款总额增幅低于存款总额增幅。这反映了借款企业和个人借款需求的减少,可能是企业及个人融资渠道的增加所致。(表1)

2、居民个人多渠道的投资途径,使储蓄存款大量分流,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大量流往股市及基金市场。自2006年至今,中国股市的火暴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蜂拥入市。另外,还有部分居民储蓄存款流往保险市场。(表2)

截至2007年,沪深两市投资者的开户总数已达13887.02万(包括A、B股和基金账户)比上年增长76.81%。证券投资基金只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2007年的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约为上年的3.7倍。人们保险意识的逐渐强烈使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速加快,2007年比上年增长24.72%,而2008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51.09%。

3、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股市的融资功能在不断强化,进而对银行间接融资构成巨大压力。股票市场的活跃分流了国内储蓄存款余额,银行存款增速快速下滑。股票市场给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便利,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至2007年,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有1,550家,总股本22,416.85亿股,筹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5.18%。发行股票融资已成为一些优质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这部分企业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依存度下降,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迅速流失。

另外,企业债的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也造成了影响。截至2007年6月末,共有127家企业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合计发行面额为1,534.8亿元,同比增长6.06%。可见,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

同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金融市场的产品将日益丰富,市场收益率的提高会吸引大量较为稳定的银行长期资金投入资本市场的运作。由于漏出效应的存在,虽然大部分资金会回流到银行系统,但银行资金来源的总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同时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将呈现出短期化的趋势。这将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持长期贷款发展的矛盾凸显,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控制流动性风险。

金融脱媒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创造了一些契机:

1、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很大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运营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2、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3、金融脱媒既可能因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又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防范流动性风险。

此外,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银行可借此开展针对证券抵押贷款、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银行还可将原有传统业务如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等其他融资服务加以创新和发展。

三、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如果能顺应潮流合理改进自身情况来获得转型优势,将可能促成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重大变革。商业银行要抓住金融脱媒带来的机遇,需要从战略上实现转型,提供有竞争力、有针对性的创新金融服务是面对非中介化压力的有利出路;否则,金融脱媒将会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障碍。

1、转变经营理念。针对金融脱媒的新变化,商业银行应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从重点关注信贷市场向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并重转型,从以资金融通为主向资金融通、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并重转型,同时由融资功能为主转变为服务功能为主。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以客户为中心,核心是为特定的客户群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2、金融产品创新战略。21世纪的金融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要求银行实施客户导向战略,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把握市场细分带来的机会,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结合证券市场,从孤立创新到实现产品的组合创新。

3、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客户结构调整方面,要大力发展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对大型客户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银行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

篇9

关键词:余额宝;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博弈

中图分类号:F830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超越于传统金融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迅速崛起,逐步形成了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P2P网贷、众筹平台、大数据金融、第三方支付六大发展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阿里金融的第三方支付。由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联合推出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受到大众的关注,有关话题更是持续不减。

余额宝实际上是顾客购买了一款由天弘基金提供的名为“增利宝”的货币基金,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购消费和转账。余额宝基金投资结构中,投资银行存款占比92%,投资债券占比7%,其他投资占比1%,余额宝通过互联网积小成大,将小笔资金汇聚成超大额资金,然后主要通过协议存款方式获得较高的存款收益率,再返还给用户。余额宝起到银行与储户之间的中介作用,并由此盈利。余额宝刚上线半个月之际,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随后更是一路向好,截至2014年3月31日,余额宝规模达到5413亿元,坐拥8100万用户,其高收益性对商业银行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引发商业银行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同时也推动了微信理财通、百度百发、京东小金库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相继登场。而后“宝宝”类收益率却集体下滑,到2014年5月12日,余额宝收益率跌破5%。

由此,产生了下面的思考:在竞争品相继出现,监管政策不断趋严的状况下,余额宝类产品未来该何去何从?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又该何以相对?本文想要以余额宝为例,通过研究余额宝与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分析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间的关系,进而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关系做出简要展望。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学者着重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邱峰(2013)基于列举互联网金融相关数据和理论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将会产生以下影响。

第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

第二,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受到蚕食,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传统利差盈利模式;二是触及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第三方支付极大地威胁着基于银行支付功能而衍生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

第三,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亟待完善;二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三是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尽管如此,邱峰认为互联网金融尚无法取代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相互合作、融合才是发展之路。徐英江(2014)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等的理论分析指出,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多元金融脱媒威胁:一是存款业务方面,如果存款利率不能市场化,商业银行存款下滑态势将难以遏制, 资金来源将受到严重威胁。二是贷款业务方面,小贷、担保、民间借贷、P2P 网络借贷直接对商业银行个人、 小微企业业务构成分流。三是支付结算方面,从现代支付信息传输而言,大、小额支付无本质区别, 未来第三方支付大额资金似乎并无不妥。四是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具备平台开放、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交互良好的优势,银行中间业务面临全面威胁。王天宇(2014)在介绍“余额宝”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余额宝对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归结来说,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银行吸收活期存款业务的影响,王天宇认为,如果仅从微观人群来看,由于个人闲散资金并不会很多,同时很多人群涉及不到余额宝的领域中来,其对存款业务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从基金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经验,长远看来,货币基金而不仅仅是余额宝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较为显著。二是对银行代销理财产品业务的影响。余额宝以其门槛低、低风险、便捷性而优于商业银行,必然会减少银行这部分收入。

相应地,一些学者侧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应对策略。邱 勋(2013)认为,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重视互联网“长尾效应”,不断提升客户价值,积累数据,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加快转型等。施丹(2014)分析了余额宝等各种“宝”类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商业银行要坚持转型发展的方向,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完善风险管理和定价管理体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同业的合作和竞争等策略。同时,李倩玉(2014)指出,商业银行要提高“客户价值中心”意识,加强创新,重视与信息技术结合等措施。

另一些研究则侧重分析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未来发展。王莹(2013)运用流动性、收益性及风险三个维度对余额宝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维持余额宝4%左右的收益率是其发展基础。范敏(2013)认为,余额宝的发展趋势为支付机构竞相效仿通过提高收益率进行揽存、支付机构纷纷向金融或类金融领域拓展业务等。而邱峰(2013)则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撼动、取代商业银行,二者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针对这一话题的分析很多,但关于博弈论角度的研究微乎其微,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同商业银行间过去及未来的发展关系。

三、关于余额宝与商业银行间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本部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模型假设

本部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参与方

博弈的参与方有两个,即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方和商业银行。他们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即都会在给定情况下,追寻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2.策略集合

余额宝方的策略分别为与商业银行合作签订协议存款或者不与商业银行合作,另寻其他途径投资。合作的目的是寻求高的存款收益率,不合作的目的是寻求高的其他投资收益率,两个策略都是为了寻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策略集合可表示为{合作,不合作}。商业银行的策略也有两个,即与余额宝合作签订协议存款,解决资金问题,或者不与余额宝合作,另寻其他余额宝类产品或者自己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或者改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等。两者的目的也是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策略集合也可以表示为{合作,不合作}。

3.基本假定

这个交易的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存在很多商业银行,余额宝可选择与其中的一家或多家合作。双方的博弈为完全信息的博弈。

假设协议存款的金额为C,协议存款的利率为r,协议存款的期限为t。虽然余额宝与银行签订的协议存款比较特殊,包括提前支取不罚息的政策等。但由于其结算的方式,如单利或者复利等,对博弈过程的分析影响不大,故假定该协议存款为连续复利的。则其t期的资金总额为:

手续费等设为A。则其利润为:

(本文不考虑余额宝支付利息给其存户的环节)。

(二)随余额宝发展时间变化的完全信息博弈

本部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上线之初

假设协议存款额为C,按照模型假设中的假定可知,如果银行同余额宝合作,余额宝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期望效用为:

而余额宝不合作,将这部分资金投资其他渠道,设其利率为i,为使计算简便,也假定其收益为连续复利,且手续费等不变,则余额宝不与银行合作的期望效用为 :

如果银行不与余额宝合作,余额宝想要同银行合作,其寻求合作所花费的成本设为P,因不能合作而只能另觅它径所得收入为:

余额宝也不合作的效用为

对银行来说,若余额宝选择合作,与余额宝合作可以解决银行间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协议存款给银行带来的收益设为B,其支付给余额宝的部分为:

则其期望收益为:

而其不与余额宝合作,则其头寸短缺所导致的一切风险后果为-D(此阶段D足够大)。若余额宝选择不合作,银行寻求合作的成本设为Q,且仍有头寸短缺的后果-D,若银行也不合作,其收益也为-D。二者的支付矩阵见表1。

余额宝的上线是瞅准了2013年6月份银行的钱荒,就当时的银行状况来说,如果余额宝不合作,银行的期望效用均为负,而若余额宝可以合作,则银行有希望使得效用为正,或者说至少损失更小。对银行来说,只要与余额宝协议一个利率r,使得

即可。而对余额宝来说,只要合作且协议利率r>i,即 其就能达到期望效用最大化。综合来看,只要如下:

(由于头寸短缺风险D足够大,B也很大,使得r有解),就可以达到{合作,合作}的纳什均衡。由于完全信息,余额宝知道银行有寻求合作的意愿,且其资金额庞大,上线之初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没有严格的监管,故拥有很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在r的可能取值范围内,余额宝可以获得一个相当高的收益率。

2.逐步下滑直至收益率跌破5%时期

该时期,余额宝同商业银行的博弈过程与前一状况类似,只是某些变量和变量值的大小逐渐发生变化。这一过程的不同之处有:一是银行的资金短缺状况早已缓解,没有那么缺钱,则D是逐渐减小的,甚至对某些国有大银行来说,几乎为零。二是随着时间推移,余额宝的高收益率排挤了银行的存款,影响了银行的部分业务和理财产品的销售。这使得在余额宝主动要求合作的状态下,与余额宝合作损失了一部分原先业务收入M,如果余额宝主动不合作的话(即表明余额宝有能力独立,且不影响自己揽储),此时银行仍然会由于余额宝的吸金力而损失收益M。三是余额宝的竞争者相继进入市场,都想要分一杯羹。使得余额宝揽储力下降的同时,银行选择也变得多样化,且银行的讨价还价能力上升。四是监管限制措施初显矛头,削弱了余额宝的揽储力和话语权。五是由于之前依赖于银行合作,如果在现今状况下银行不愿与其合作,其调整资金管理结构的成本为N。此时,二者的支付矩阵见表2。

该时期,尽管余额宝状态下滑,但由于国内很多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于资金还是有相当需求的,因此,该博弈还是存在的。此时只要满足:

即可达到{合作,合作}的纳什均衡。由于D的大大减小,以及成本M的增加,使得r的上限下降 ,同时余额宝讨价还价能力的削弱,以及宏观条件下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走低也导致了收益率r的下降。而且随着银行的业务创新以及限制的趋严,这种下降还会有所延续,最终将回归基金产品正常的水平。

3.未来发展展望

前面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合作签订协议存款等对其业务造成的影响是其不想看到的。这样,银行未来可能通过创新业务和产品,提高存款利率等,预期不合作的短缺风险D大大降低;且银行认为:

(M足够大),则对银行来说,其占优策略为不合作。完全信息的状况下,余额宝知道银行的占优策略为不合作,则余额宝也选择不合作效用更高,双方陷入了{不合作,不合作}的囚徒困境。

但是,囚徒困境终究不是帕累托有效的博弈结果。如何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呢?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设想一下,如果商业银行与余额宝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合作模式,余额宝的角色相当于银行的一个揽储平台,可以得到高收益,但是不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排挤力,而是为银行提供了各种客户信息,帮助银行筛选优质客源,那么“合作”后所呈现的期望效用会不会与之前不同呢?见表3。

此时,若可以“合作”,由于互联网金融提供的客户数据等信息,使得收益B大大提高,确定一个r可以使成立,则整体来说,银行是可能倾向于“合作”的。对余额宝来说,如果保证“合作”的高收益,那么余额宝也偏向于“合作”。但是此时该博弈类似一个猎鹿博弈。即在银行选择“合作”时,余额宝选择“合作”的效用更高,但如果余额宝选择“合作”了,而此时银行不合作了,余额宝的状况就会达到最差。反过来也是如此。那么,由于猎鹿博弈的经验检验显示,博弈方大多是风险厌恶者,最终似乎也将形成{不合作,不合作}的状态。但同时,这是一个合作博弈,信号传递将会改变这一结果。库珀等人的研究曾发现,在猎鹿博弈中,两方参与者如果都被允许传递信号时,选择支付占优均衡的人数有91%。因此,只要双方均明确有“合作”意愿时,将会达到{“合作”,“合作”}的均衡。此时,达到帕累托最优。

四、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余额宝收益的变化与余额宝同商业银行的博弈环境息息相关。上线之际的高收益,是得益于银行对资金需求的紧迫,以及其客户群体的广泛和其他宏观利好因素,使得其在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后收益率的下跌,也是市场变化、竞争品出现以及政策限制下的正常回归。而今后,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可以依托银行,与银行达成一种互补的合作,利用自身丰富准确的客户信息、方便快捷的支付渠道以及其他后续可以发展的规模效应等为银行创收,同时也为自己带来高收益,从而促进传统银行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信用化(减少风险),达到最优的金融市场状态。

参考文献:

[1]范敏.“余额宝”业务发展趋势、影响及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3(9).

[2]李倩玉.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8).

[4]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8).

[5]施丹.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4(3).

[6]王天宇.浅析“余额宝”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4(1).

篇10

关键词:资本市场;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4-0054-06

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银行、证券、保险呈现渐趋融合之势。在这种趋势下,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国普遍采取了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开始全面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并且表现非凡,资本市场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业绩的重要来源。

长期以来银行体系一直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当前的银行业实行的仍是分业经营模式。随着近十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在资本市场投融资工具多样化、便利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及其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挑战;从另一方面看,资本市场发展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地位的挑战

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金融资源和金融功能的再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金融功能主义者Zvi Bodie和Robert C. Merton(2000)认为,随着金融体系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势微,资本市场将承担大部分金融功能,他们甚至断言,传统商业银行在不久的将来会消亡。

这一观点或许有点过于激进,但从实践上看,在资本市场非常发达的美国,商业银行的地位无可置疑地在下降。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商业银行虽然在所有金融机构中依然占据首位,但其相对份额却是逐步下降的。从图1可以看出,在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中,商业银行的占有份额由1970年的38.5%下降到2007年的25.8%,与此相对的则是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份额的大幅增加,达到几乎与商业银行同等的份额。商业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支配地位,逐渐被迅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所动摇。在新兴资本市场的中国,虽然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控制了金融体系中约65%的金融资产,①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的这种主导地位也正发生着变化。

(二)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1. 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冲击。在一定的时点上,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总量是既定的,如果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增加,就意味着流入银行体系的资金减少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投资品种、工具的增多,人们投资理财观念的增强,储蓄已不是人们结余资金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把大量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具有较高收益的金融产品,这样银行体系中储蓄作为比较稳定的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首先,资本市场中股票、债券的大量发行和交易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商业银行存款的分流。截至2007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总市值已达3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57.9%,是当年GDP的1.3倍,而在2006年底其占GDP比重才49.6%,2005年更是不足18%。②2006年企业债和国债的发行额分别为3 938.3亿元和8 883.3亿元,成交额则达18 279.3亿元,债券市场已形成了较大规模。③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居民和机构投资者手持的现金和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将大量流向资本市场,给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较大冲击。从图2可以发现,中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增量与股票成交增量总体存在一个反向变化关系,当股票成交量增幅较大时,当月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增量就较少;反之,则较多。

其次,资本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削弱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基础。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共设立了346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资产规模从2006年的8 564亿元急剧扩张到2007年的32 762亿元。④基金发展速度之惊人,银行体系中的存款被大量搬到基金账户之下而流向资本市场。由于基金的申购与赎回主要是通过托管银行进行,因而基金交易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存款影响较小,但对定期储蓄存款的影响则要明显得多。从图3可以看出,基金交易增加额与居民的定期储蓄存款增量也存在一个反向变化关系,当基金交易增量增大时,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增量就减少。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使定期存款活期化、长期存款短期化,资金结构的不稳定性增大。

最后,资本市场中保险业的发展也分流出一部分银行存款。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规模在1999年才1 817亿元,2007年底已迅速增长到26 722亿元,8年间增长了13.4倍,其中保险基金有相当大部分是来源于银行的储蓄存款。⑤并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政策限制的逐渐放松,保险公司的投资开始呈现多元化,其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行为日趋活跃,保险公司开始将其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具有较高收益的金融产品,从而导致保险公司资产中银行存款的份额日益下降。从图4可以看出,2003年以前银行存款一直占据保险公司总资产份额的50%左右,而从2004年开始保险资金大量流向资本市场,2007年底投资(股票、基金、国债)在保险公司总资产份额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到75.6%,银行存款的比重则下降到了24.4%。保险业的发展及其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给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冲击。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等方式融资,也可以借助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进行其他形式的直接融资,而不再局限于银行的信贷资金。具体而言,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而这些企业本来是商业银行青睐的贷款对象。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减少了银行中长期信贷的需求,商业票据的发行则挤出商业银行部分的短期贷款。创业板和风险投资资本的发展使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该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优质中小客户资源,进一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在社会资金需求总量一定的前提下,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以间接融资为特征的商业银行贷款的增长。1996年中国直接融资额只有610.44亿元,到2006年增加到了6 402亿元,10年间约增长了10倍。其在总融资额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尤其是近几年资本市场不断得到规范发展以来,其比重由2003年的4.1%上升到2006年的17.3%。以此相对应,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贷款(间接融资)所占比重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见表1)。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脱媒”的现象日渐明显,以传统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正面临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挑战。

(三)资本市场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深化给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冲击,但另一方面它也给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一个富有效率的、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资本市场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大的业务空间、更多的获利机会、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以及更广阔的资本来源。

1.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为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带来了机遇,在广阔的资本市场领域,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等企业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根据发达资本市场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展开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类:(1)资本市场结算及业务。主要包括为证券市场提供清算与结算服务、券商经纪业务与零售业务、股票账户开户业务以及基金托管、基金零售、基金代销业务。(2)为券商和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券商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业务、为上市公司提供过桥贷款、证券抵押贷款等资金融通业务。(3)为促进企业转制,带动商业银行资产优化而开展的新型咨询顾问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收购、企业资本运作策划等。(4)自营资本市场业务。包括债券、股票的承销、买卖、转让及基金的发售、管理、买卖与转让等。(5)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企业及项目财务与投资、发展战略顾问、企业年金托管、保理业务、个人投资者理财与投资顾问等。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发展将有利于拓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分散经营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银行竞争力。

2. 商业银行上市。股票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进行股权融资提供了良好平台。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并在市场上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通过上市,商业银行还可实现体制转轨、健全和完善治理机制、规范运作及增加透明度,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而且,商业银行上市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股票,而且稳定了资本市场,丰富了资本市场的内涵和外延。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4家商业银行在沪深股市上市,其中5家成功在海外上市,12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为两市权重的前50只股票,银行板块对熨平市场的非理性波动、稳定股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发达国家的大型商业银行通常都是上市公司,银行上市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商业银行上市将是中国银行体制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中美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现状比较

(一)美国银行业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现状

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营危机后,美国商业银行从90年代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1991年《现代金融服务法案》的颁布为商业银行全面进入资本市场业务铺平了道路。美国商业银行由此开始进行了战略调整,通过机构的改革和经营业务的调整,商业银行加大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力度,从而开创出新的盈利空间,使经营绩效得到显著改善。从表2可以看出,全美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比重从1988年的29.8%快速上升到2005年的49.9%,已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其中一些较大的银行,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的非利息收入比重甚至高达70%。资本市场业务已经成为美国商业银行业绩的重要来源。

以摩根大通银行为例(见图5),2003年其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70.8%,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收费占13.8%,交易费收入占19%,手续费和佣金类占36.9%,证券收入占3.3%,整个非利息收入来源的90%以上都与资本市场业务有关。可见,作为美国一流银行的摩根大通,其利息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不到1/3,而来自资本市场业务的非利息收入则已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中国银行业资本市场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给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契机,商业银行开始涉足资本市场业务领域,其收入结构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利息收入,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向。本文选取了中国较具代表性的8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见表3),我们发现,中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非利息收入占比已从2004年的8.3%逐渐上升到2007年的13.0%,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但与美国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所占份额仍是相当低的,即使是2007年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华夏银行也才20.9%,还不及美国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以非利息收入水平较高的中国银行为例(见表4),2007年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15.0%,比前几年有了较大提高;其他非利息收入也提高到了10.2%;交易净收入和证券投资净收益则是负值,这主要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所致。从这可以看出,与美国一流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业务仍存在很大差距,商业银行的资本市场业务仍需进一步拓展,并且也非常有必要加强在资本市场业务方面的风险防范和管理。

由于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的仍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在开展资本市场业务方面仍受到不少限制,但混业经营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和目标。另一方面,欧美的商业银行已经深入涉足资本市场业务领域,并取得相当的成功。未来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国外银行的全面进入将使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提前为此做好准备,根据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及金融创新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修订,积极推进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的深化发展。

三、结论及对策

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兴起,这给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挑战;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信贷业务造成了很大冲击,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空间受到挤压。但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银行可以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开展多元化的业务经营,拓宽利润来源渠道;此外,商业银行还可通过上市完善自身的治理机制,扩大资本来源和社会影响力。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涉足资本市场业务领域的经营,但业务规模和绩效还很低,与美国银行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应及时抓住机遇努力拓展资本市场业务,具体策略主要包括:

(一)继续推进金融业务创新,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资本市场为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之外提供了广阔的业务创新平台,在涉及到资本市场领域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方面仍需进一步推进。

首先是负债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被动负债转向部分主动负债,以银行自身的资产和信用为依托,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此举一方面可以为银行筹集资金、充实银行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它还可锁定银行的负债期限,减少流动性风险敞口。

其次是资产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发展新的贷款品种,主要包括银团贷款、消费信贷、为证券公司提供质押贷款、收购兼并贷款和承销业务贷款、为非券商提供股权质押贷款或其他金融资产质押/抵押贷款、对拟并购上市的企业提供过桥贷款等。同时,商业银行还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适当的证券投资,主要包括持有适量的国债、企业债券及金融衍生品,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此外,商业银行还可推进资产的证券化,将较长期限的信贷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通过“打包”对其进行证券化处理后在债券市场上进行销售,赋予资产以流动性,降低银行整体资产的久期,优化存量资产结构。

再次是中间业务创新。一是要继续扩展目前已有的一些基础性中间业务,包括发行国债和投资基金、基金托管、保险业务、票据结算、银行卡业务等。二是要积极拓展投资银行类业务,包括理财咨询服务、企业并购、企业资产债务重组、资产管理业务、保理业务等。商业银行应在目前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和创新中间业务,它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未来的重要利润来源。

(二)积极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务,这就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的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金融制度等方面的革命,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各项业务的效率,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服务拓展业务范围。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推进银行服务网络与证券、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服务网络的对接,促进相关业务的拓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同业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同类业务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主要措施有:一是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建立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在内部实现客户信息资源共享,以为客户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二是设立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所掌握的客户信息,挖掘上市公司的潜在融资需求,根据每个公司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营销策略,为上市公司提供差异化、高效安全便捷的组合式金融服务。

(三)加强人才培养,增强银行竞争力

商业银行开展资本市场业务,需要一批既精通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又通晓资本市场运作并具有金融业务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未来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因此,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良好发展平台。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2007年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总资产额计算所得。

②数据来源:中国财经信息网。

③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7》。

④数据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⑤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Jarunee Wonglimpiyarat. 2007,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of venture capital: A challenge for commercial bank [J].Technovation, Vol.27, 721-731.

[2]Zvi Bodie and Robert C.Merton. Finance[M]. Prentice-Hall, Inc.2000.

[3]王树同.资本市场结构调整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20-22.

[4]王延科.金融“脱媒”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J].新金融,2006,(S1):46-52.

[5]杨有振.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取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8).

[6]于晓娟.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策略探讨[J].金融论坛,2004,(3):57-61.

[7]张红梅.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与对策[J].财经论丛,2007,(7):47-53.

[8]杨飞虎.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J].学术论坛,2006,(8):118-122.

[9]桂荷发.现代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透视[J].当代财经,2002,(10):32-36.

[10]王鸿.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效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11]胡斌.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国际比较[J].中国货币市场,2007,(11):48-52.

[12]文炳勋.我国金融改革的演进与基本经验[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

[13]薛楠,华武.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与业务创新研究[J].金融会计,2005,(7):7-11.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Market's Development on Commercial Bank and Countermeasures

Luo Zigu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