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学的基本特征

篇1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审美命题与范畴,而且也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在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

纵观我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一以贯之的人本主义传统。无论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庄子的“大道为美”说,还是钟嵘《诗品》中的“诗唯性情”论、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以及后来的“妙悟”说、“意境”说等,都是围绕着人、人的性情、人格精神等方面进行的。其中的“意境”说、“神韵”说、“风骨”说、“妙悟”说等,都属于我国民族传统的美学范畴,体现了我国古典美学中自然主义与人格主义的两大品格。在这种美学思想引导下的文艺创作,充满了对人的情感精神的关注和人之生命价值的肯定。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的作用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可以激发人的情绪,体察民情民意,抒发其怨愤之情。其诗论始终围绕着人的情绪,所以他编定的《诗三百》将人的感情的抒发放在了首位,这种情感也构成了该诗集的精华部分,充分体现了其艺术价值。此外,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孟子的“冲实之谓美”以及荀子的“美善相乐”说等范畴和命题对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品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深远影响,并奠定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重视文艺审美教化作用的审美原则。

道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本体论方面的范畴和命题,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天地有大美”、“坐忘”、“物化”、“齐物我”等思想在我国美学思想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为例,他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以人为本是其思想的核心。庄子论美也是以人为核心,其“重生”、“养生”、“保身”等思想影响下的美学思想呈现出鲜明、突出的人本精神。庄子把“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提出了“道至美至乐”的美论主张,即美是从“道”的范畴中衍生出来的,因而“道”与美密切相关。在庄子看来“道”是一种绝对的自由,既是“美”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所缺乏、并且是人应效仿追求的。“物物而不物于物”、“胜物而不伤”、“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己”,人不要被功名利禄所累,不应为物所奴役,而应成为物的主宰,把物我、生死、贵*、穷达、祸福、得失等都看成相对的东西,从而追求一种心灵精神的绝对无限自由。只有如此,人才能获得“美”。

在《逍遥游》中庄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人”的形象:在形体方面其具有健全之美,精神方面具有高尚的品德之美,有着绝对的自由和广大无边的神力,而这种“神人”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人格化。同时,在庄子的审美思想中也论及了审美主体的自由心态。在《田方子》中,庄子描绘了一个“真画者”在画图时的独特的自由行动和神态:“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敌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值值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之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日:‘可矣,是真画者也。’”庄子在这里旨在说明真正的画家要按照自然之性去创作,敢于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个性。庄子的这种审美态度使其美学思想带有了鲜明的人本精神特征。而且,在他的美学思想中,真与美密切相关,提出了“法天贵真”的审美命题。此“真”乃一种出于主体心灵的纯真之情,是审美主体的一种天然感性的东西.其富有感人的巨大力量,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作用。在庄子的“法天贵真”思想中强调人之生命精神的自由,生命自由就是美的根本所在。庄子对人的感情、精神美的充分肯定.不仅体现了其对人之生命的热切关注.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第一部诗论专著—六朝钟嵘的《诗品》发展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莫定了“诗唯性情”的理论。《诗品》以诗人个人的风格为品评对象,分上、中、下三品.以曹植的诗为一品,“为建安之杰”。在艺术手法上.进一步解释了“兴”为言已尽而意无穷,把审美范畴扩展到诗文以外。用诗的风格立品,是自觉的美学追求的开始。(诗品)所体现出的美学观的核心便是“诗唯性情”,即由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影响,使人的性情发生波动,便以诗歌的形式加以表现。正如《诗品·序》所写:“嘉汇寄诗以亲,离群托时以怨—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日’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践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诗歌的创作无不与社会人事、人的情感密切相关。

唐代.禅宗兴盛.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禅宗是从印度佛学发展起来而又能充分表现中华民族思想与性格的佛教流派。其追求超脱人世烦恼、达到心灵绝对自由的境界。但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否定个体生命价值,不主张完全脱离世俗生活,因而希望通过个体心灵、直觉、顿悟,达到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禅宗重视主体的内心体验.尊重其内心思考的权威.提倡“我心即佛”.排除了外在偶像、教条的束缚.开拓了个性解放的天地。这种思想理论围绕着人、人的生活.让人看到生命的本质.且将主体心灵的体验放在首位.强调人的本性.充分肯定人的心灵的实在性.从人的某种人生境界的体验中去追求美、寻找美,在一种心灵自由的境界中去获得审美满足。这种思想无意中激发了当时的诗人及理论家们的思维方式,促使禅思转化为艺术思维、艺术机趣,禅宗佛理便被直接引人到诗歌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创作之中。特别是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社会由盛转衰.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当时的士大夫们的审美兴趣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创作理论上.皎然独标性情,引发哲理思考。他在诗论专著《诗式》中说道:“级者尝与诸公论康乐(谢灵运号)为文,真于性情,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又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与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可见其仍不脱离性情说。所谓“性情”指人类本性所具有的喜怒哀乐。他强调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引发人性的率直真情,为此需要排斥名言、概念等中介,即不睹文字、不顾词彩,从而达到情真意切、超逸美妙的效果。这种诗学观是道家“得意忘言”和禅宗“离言”的发挥。司空图则综合儒释道三家学说,撰《二十四诗品),论述诗歌的风格美.分为雄浑、冲淡、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等二十四目,各用四言韵语形象地描述了每种风格的特征.从而表达了中国人独有的民族审美观,其中“含蓄”一目,要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确,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独有的一种民族审美风格。他在皎然“文外之旨”的基础上还提出了诗之“韵味”说。这种“韵味美”的营构.不仅需要创作主体的“妙造”,还需通过作品审美主体—鉴赏者的阅读、接受、想象和认同。从这时候的诗歌创作来看,士大夫们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使其审美情趣趋向清幽、平淡、宁静。其中自然适宜、浑然天成乃是士大夫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面对静谧的自然、空寂的宇宙,他们抒发着内心淡淡的情思,领略着人生的哲理.并把这些融化在心灵深处。其中王维的诗歌创作最具代表性。如他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旧(《鸟鸣涧))诗很短,但禅意充盈。王维深得禅意、禅趣,故营造了独特的淡远含蓄、玲珑澄澈之意蕴。他说:“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登辨觉寺》),这便是其禅悟心态的表现。“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粤。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芙蓉花自开自落,物态天趣,自然天成。“安史之乱”使许多士大夫都经历了一段惨痛的生活,对王维的心灵也产生了很大的伤害,从此他在精神上真正投向了“空门”。“独坐悲双翼.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秋夜独坐)》“无生”.在这里指代佛门“真谛”。涅架境界无生无灭,简称“无生”。可见,由于社会的变动以及禅宗思想的影响渗透,使文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始终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审美个体心灵的宁静旷达与超然适意上,使其逐渐悟得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途径。

宋代是文字禅的时代。由于时局的动荡.禅与文人的关系更加密切.禅宗那种“一切本空”的世界观、自然适宜的人生态度和超凡脱俗的生活志趣,正好同宋代文人内向封闭的心理需求相吻合,禅的广泛渗透,改变了文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心态.促进了文人们思维模式的改变。禅家“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思想.使宋代文人产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态.使宋代词风多以冷清、平淡为美.追求空灵、疏淡的意境。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静初。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又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鸿、人互见,语语相关,营造了一种幽缈、清冷、安谧的意境。苏轼吸收庄子齐物论的哲学观而形成旷达的人生态度.反映在其文艺创作中是一种通达不执的审美理想。而且,由于苏轼一生中的坎坷经历,使其在创作中,在思维方式上常常融进禅思佛理,形成一种清幽空灵的艺术境界。如他的(前赤壁赋》中,由个体生命的有限之悲上升到宇宙时空的无极之壮,借用自然界的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暗含着佛禅思想,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表达了他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忘怀得失、处之坦然的人生态度,启迪人们要在体悟人与宇宙冥合的境界中获得一种宁静、淡泊的乐趣。其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其中浸透着禅思理趣,暗含着人生哲理、人生的价值意义,融会着人本主义的思想。

在文艺创作理论中,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论诗,其见解更丰富,更有启发性,创立了“妙悟”说、“兴趣”说。他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象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揭示了古典诗歌的含蓄之美。

以禅论诗,包藏了无限的机趣,使诗话进人到更高的审美价值境界,体现了一种自然天成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禅宗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人类性灵的自由抒发,将其引人到诗话当中,就充分表现了人的灵感与活跃的情慷,从而使其具有了人本主义的精神。以禅心点化诗心,通过神思,领悟诗的意境美,使主体内心体验与宇宙生命脉动相连,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自身获得彻底解脱。

篇2

1探究“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重要性

人们追求防老抗衰、延长寿命是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医学在防老抗衰的悠久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例如,这个体系中的“延缓衰老的思想”究竟是指什么?有的人认为补肾、补脾、或补肾与补脾相结合的延缓衰老的思想,有的人认为服食某一种药物的延缓衰老的思想等等,观点不一,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体现人们零散地记载延缓衰老的内容,确有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整理的必要性。

探究“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统一“延缓衰老的思想”的关键之处,具有指引人们健康发展方向的作用,形成系统化延缓衰老的理论。

2探究“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基本模式

2.1“体系”一词的含义、分类、辨证关系

依据我国《现代汉语词典》表明“体系”一词,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将“体系”划分为整体的体系和局部的体系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体系理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唯物辩证关系。

2.1.1中医学的“整体的体系”理论  人们公认中医学具有独特的中医理论体军,从体系而言,这个“整体的体系”理论,包括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等。

2.1.2中医学的“局部的体系”理论  在“整体的体系”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划分了诸多的“局部的体系”理论,例如中医学的“心脏”是“局部的体系”理论之一,存在专项的“理、法、方、药”的情况,在这个“局部的体系”理论中存在心阴、心阳、心属火,表明了在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等指导下的阐述的理论情况,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唯物辩证关系。正因为古人在当时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在医疗实践中创造了“整体的体系”理论和“局部的体系”理论,使今人清楚地看到这个体系理论的伟大成果。

2.2“中医学延缓衰老的体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局部的体系”理论

2.2.1起源于《黄帝内经》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人们公认《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随之,历代人士丰富、发展之,前人处在科技设备底下的社会环境中,以实践经验为主,为人类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衰老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规律,概括地分为两类: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这两类衰老互相影响,形成一系列复杂变化。《内经》记载了“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及“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表明人四十岁开始衰变、出现的现象、人的寿命理论等。

2.2.2人们对衰老的系统抡述是从金元以后开始的,是“局部的体系”理论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人们对衰老的具体的系统论述的资料,按照年限归类之,其数量与详细的内容是以金元以后居多,记载了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抗衰防老的一些有效的具体方法和具体途径。可见,人们处在年代的因素、积累经验、发现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具体药物的漫长的时间中,产生零散地记载了有效的延缓衰老的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局部的理法方药体系。

2.3概述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经现代科技设备研究、证明对人确有延缓衰老作用的“中医学延缓衰老的体系”理论,重点突出“延缓衰老的思想”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经现代科技设备研究、证明对人确有延缓衰老作用的“中医学延缓衰老的体系”理论比较多,例如,对某个方剂的研究情况,对某个中草药的研究情况,对某个中医理论的研究情况,在本文中不能完整地表述之,只能概述之要点。

2.3.1在天、地、人三者的“整体”方面,笔者认为“延缓衰老的思想”是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察的辩证思想、实施综合方法、防止单一方法的危害  人生存在自然界之中,人的寿命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本身的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唯有中医学整体观察的辩证思想揭示了这三个方面因素的辩证关系,符合天、地、人相应的自然规律。《内经》在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中,并不是把人体分割成各个部分孤立地加以分析研究,而是从人体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体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加以认识的,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人合一《内经》展示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辩证地对待生命活动、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表达了人与外界环境具有统一性。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等,是生活所必须的,它们也可以造成自然灾害和疾病。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是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来完成的。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苏晶等人员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和1991、1992两年度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为《内经》的“时藏阴阳”理论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证明了古人认识的正确性,说明了自然界时空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任何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与生物环境保持统一,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有依赖于外界环境的一面,又有独立于环境的一面。人有适应外界条件变化的能力,有主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许多疾病的发生是与环境变化有关的,如疫病的流行,使部分的人夭折;同时,人又能通过体育锻炼、药物调理等方法逐渐地适应环境变化而不发生疾病,因此,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对立的统一整体,人体本身自成体系,是一个对立的统一整体。在依法治国的社会发展中,应当科学地开发自然环境,应当保持生态平衡,建立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强调积极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延缓衰老的外在的、客观因素,强调人本身的因素是延缓衰老的内在因素。

篇3

众所周知,中医起始于原始社会,逐步形成于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在汉代以后全面发展。前有神农尝百草,开始了人们对中草药的研究;后有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中医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坚持“天人合一”、“效法自然”等理论;还有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自然的产物生命活动具有生物学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中医学是在大自然中产生与发展的。

相传,在神农时代,人口碑渐多,炎帝就教人种植五谷,以充腹饥。据说那时有一只周身通红的鸟,衔一株九穗谷飞过天空,谷粒坠落在地,炎帝拣起种在五谷台边土地里,后来便长出高大肥硕的谷子。炎帝把谷粒分为五种,分别起名为稻、黍、稷、麦、菽。谷粒味美可口,天下人争相种之。后来神农还曾亲尝百草,发明草药,为人治病,被尊为祖国医药的创始者。《纲鉴易如录》记载:“民有疾,未有药石,炎帝以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 ,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传说炎帝还有一条神鞭,名叫赭鞭,鞭打各种药草,就能显示药草有无毒性,功效如何,寒性还是热性,据此取有用的药草为人治病。到了汉代,汉人托名神农著成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书中收载药品3065种,系统地总结了汉代及汉以前药物学理论知识。该书根据养生、治疗和有毒无毒,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并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的“七情和合”等药物配伍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药物以及相关理论知识都是先辈们不断探索而来,更是大自然的馈赠。

大自然是神奇诡异的,威力无穷的,其千姿百态,千变万化,都无不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乃至于灵感。许多中医学知识正是古人通过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长期观察而逐渐地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其中不乏在实践中向自然学习、效法自然的结晶。比如《内经》中提到的:“提携天地,把握阴阳”;“法则天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秋气之应,养收之道”,“冬气之应,养藏之道”;“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等观点每一个与自然都有着莫大的联系,是中医效法自然的体现。

《内经》中还把天地、上下、阴阳、气血、左右、水火等,统统包容在一起来论述人的生理、病理,并据此来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把人体的任何一个“藏”(比如肝),都已经融入到了整个的自然界,而成了其中的一份子。因此它说: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又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这个“得道”的“道”,就是自然法则和规律,是《内经》主张我们应当遵循和效法的。孙思邈也说过“太上畏道”,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有敬畏自然,你才会去模仿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无不在告诉我们中医与大自然密不可分。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说过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其中有一条便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其相关因素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对自然的依存与适应关系称为“天人相应”。

篇4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结合点; 教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结合的产物,中、西医学在各自的存在价值及所承担的防病治病的任务上具有共同性,两种医学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交叉渗透。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结合点的认识,如果没有结合点,那就无从谈中西医结合。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和探索外科疾病中西医学的交叉点、结合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讨论,增加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1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中西医结合在在内容上有如下几种方式。

1.1 兼容性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不仅为西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解剖学、遗传学、细菌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西医学应共用。现代临床CT、B超、MRI等先进的诊疗手段中西医都可以应用。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兼容中医学、西医学的精华,才能得到发展。

1.2 互补性结合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与不同文化背影下形成的,互有长短,互补性很强。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并注重整体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其整体、宏观、辨证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堪称绝佳;西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至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故中、西医学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本质特征。如在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部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为手术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使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了急症手术率,增加了择期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肿瘤治疗上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副作用很多。中医在调节整体、增加食欲、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

1.3 创新性结合任何科学的建立源于创新,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观点、新治则就是创新性结合的例证,如外科感染的“菌毒并治”理论;“动静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煨脓长肉”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理论;“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等[1]。

2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总结探索

在总结探索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选择内容选择中、西医学认识比较成熟的几个系统。如外科感染、围手术期处理、急腹症、乳房疾病、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

2.2 查阅文献掌握中、西医学理论的认识观点及现代研究进展。

2.3 临床调查调查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方法。

2.4 专家访谈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他们的认识和经验。

2.5 总结分析 对上述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提炼探索上述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将上述总结提炼的内容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本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在本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哪里,提高教学效果。

3 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位点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来上课大多按教材的顺序来讲,依次讲解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走,往往是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二者之间常常孤立、脱节,甚至出现矛盾对立现象,不能将中、西医融合在一起,或优势互补,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使学生感到困惑,达不到开设学习这门课的真正目的。以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在讲解“外科感染”这一章节时,以“菌毒并治”的新理论为切合点,展开讲解,西医认为外科感染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突出“菌”,在治疗上主张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于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没有作用。中医将外科感染归属为“疮疡”范畴,认为主要的原因为热毒侵袭,突出“毒”,在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通过清热解毒不仅能达到杀菌的作用,而且能够消除细菌的毒素。所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要突出“菌毒并治”,从而突出中、西医学的优势,弥补了其不足,能够达到单纯应用中医、西医不能达到的效果[2]。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能兼容中、西医学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交融汇通,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3.2 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医学临床思维的特征是不需依赖实验仪器检测,着重于整体宏观、联系变化、全程综合的“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分析判断疾病的暗箱方法和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临证方法。西医学的实证思维则重视人体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重视病原学检查,注重体征和组织病理损害等客观依据,强调结构和功能、局部病理整体病象的一致性,从而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准确诊察指标量化,以进行特异性和对症治疗。我们抓住中、西医学对疾病认识的结合点展开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新思维,并合理地渗透到具体病证的各个内容环节中。通过学习,对外科病证应能运用中、西医学方法进行诊断治疗,既要注意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重视病原学检查,掌握运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病原、病理采取西医学方法防治疾病,又要重视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和病人的个体特征,研究分析某病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运用中医学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尤其在疾病后期作为一个“病”的基本特征已不明显时,更应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调治的优势,使患病机体获得更完全的康复。这样,就能使西医学的实证分析思维方法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辨证思维方法在外科学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与统一。在教学中重视阐释和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同时,尤其应该将这些方法和结合点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3]。

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优势所在,在认识和运用中、西两种医学基础理论解决临床问题时,突破彼此固有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中西医学优势互补的新思维,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长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乾利. 对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116.

篇5

 

关于中医诊疗术语体系规范化的研究

 

近些年来,尽管中医界对临床术语的规范化研究引起了高度重视,先后开展并制定了各科病证诊疗评定的国家标准,但由于出版的高等院校教材、制定的标准以及中医辞典所涉及内容存在着不一致性,又出现了新的不规范,这对中医的教学、临床以及科研,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成为了制约中医诊断学科现代化的因素之一[1].

 

对策:针对目前这些不规范的问题,可先通过归类的方法进行梳理,思路如下:①可按名词术语的所属性质进行归类, 比如:症状、证、病;②可按汉字笔划进行归类;③可按名词术语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的顺序归类;③可按汉字笔划进行归类;④可按系统归类: 对症状而言,可按照四诊排列的顺序进行分类; 对证名而言可按辨证系统分类, 如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病名可按照脏腑系统分几大类, 如心病类、脾病类等。

 

下面就具体的问题,笔者做一些探讨:首先就是症的名词术语规范,症状的描述,因地方文化的不同及中国文字的丰富性,导致症状名称各异,如“不寐”有 “不眠”“失眠”“不得卧”之别;“小便不利”又有“小便不爽”“小溲不利”之称,这些症状的描述不同都将影响到症状标准化的程度,可通过确定其标准名称逐渐的规范,其余就做“别名”处理,标注在该名词术语后面的括号内。

 

症的术语规范尤其需要对容易混淆的症状加以区分,比如恶寒和畏寒,呃逆和嗳气等。还应对症名的描述尽可能进行分级处理[2],使之对病证的判断更为准确,如出汗可分为无汗、少汗、微有汗出、汗出不彻、大汗淋漓、自汗、盗汗等。发热又可分为微热、低热、壮热、烦热、潮热、身热夜甚、夜热早凉等。统一症名后应对每一种症名做出确切的解释,如:角弓反张是指项背强急,腰背反折,身体仰后如弓。见于肝风内动证,或急性热病、惊风、破伤风等。其次,是对证候名称的规范化。各科的常见证候必须要尽量的统一。对于辨证实质内容相同,只是病理称谓有异的多个证名,一般选择较为规范、常用、确切者列于前作为正名,其余写在该证名词术语后括弧内,如风寒犯肺证(风寒束肺证,风寒袭肺证)等。

 

再次就是病名的规范化,笔者认为可按如下分类方法:①以症状命名的病名;②不成熟的病名;③按类病来分病名中医古籍中有许多类病,如气厥、风厥、痰厥、酒厥、血厥等,有的虽然名称相近,但病理本质相差甚远,理应重新分化,明确其新的内涵和外延。④不常出现的病名,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变迁,从表面理解,文字不够通俗易懂,但临床疗效上却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如狐惑病,与“白塞氏病”极为近似;卑惵,读音拗口,其实就是郁病类疾病的一种表现。对于这样的疾病不应该贸然否定或摒弃;⑤新创的病名,如艾滋病,SARS;⑥借用西医病名对于一些无证可辨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嗜铬细胞瘤等,可借用西医的病名。

 

中医诊断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介入了该领域,至今为止,国内有关的中医诊疗信息系统已有140多个[3],但离真正的临床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专家诊断系统还是无法协助临床医生对一些复杂疾病做出相应判断。有关中医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目前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总体进展缓慢1.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对辨证论治的逻辑形式化问题从根本上处理,仅是针对一些专科疾病开发一些小系统,中医诊断的思维过程是在许多不精确或者说在相互矛盾的条件下来进行辨证论治的,过去通常采用经典逻辑及推理技术,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不符合中医的思维模式。

 

对策:从中医诊断处理方法上,多采用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两种,其缺陷主要是推理机制单调,无法处理信息不一致情况下的问题,如能引入更为先进的推理技术, 如近似推理、不确定性推理及分级推理方法[6-9]或将协助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另外,中医诊断智能系统的技术亟待革新,过去的技术主要是采用符号计算方法来构建[10],缺点是很难自动完成知识更新,因此,如何利用当前的软计算方法构建一个混合专家系统,在基于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中医诊断规则的算法,使得宏观表征与微观实现之间相互联系,这就成为开发新系统的关键。

 

四诊客观化研究

 

众所周知,目前在四诊客观化方面的研究存在着严重不足,就脉诊客观化来说,中医的脉诊理论深奥,不易掌握,所以,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为解决“指下难明”的问题,近年来研制出了各式各样的脉象检测仪器。但是,众多研究者在脉象检测的方法学上意见不一,主要表现在:在脉象测试仪器的性能、规格以及检测方法上尚未形成一致的标准,测试数据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这是脉诊客观化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11-13].在望诊方面,舌象信息获取技术已发展较为成熟[14],但除望舌外,其实望诊还涵盖了望神、望面色和望形体等。

 

相关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声诊也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可通过闻听患者声音来识别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但由于中医声诊的相关研究较少被关注到,因此,声诊的研究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国内外有关中医声诊客观化研究仅对五音、咳音做了一些零散的报道[15],且研究方式不一致,声样采集方案较多、声音采集工具不一、声音采集环境缺乏规范,缺乏系统的客观化研究[16].

 

对策:四诊客观化的研究主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要重视四诊合参,力求反应整体信息,目前大多数的中医四诊研究可以说是盲人摸象,仅从某个侧面力图模拟四诊的一些特点,但这些研究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医诊断学四诊的本质特征。对于脉诊客观化而言,笔者认为这些瓶颈问题归结一点是由于现代科技水平的限制,传感器很难达到人手指的触觉精度,特别是对于不同人群的脉搏的细节感知更是无法模拟,目前对脉象的认识仅停留在频率、节律、振幅等的分析上 [17],脉诊客观化研究需要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其突破在于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也许可以从一些特殊人群的脉象进行研究,从而找到突破口,比如妊娠脉象的研究。望诊方面应该增加望神和望形体、面色方面的研究,望神可试图从眼部特征挖掘出人体神的状态,比如可以通过眼球的转动频率、眼球的移动速度等多个指标进行测量,从而找出神与眼部特征之间的关联。

 

疗效评价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是立足于人体自身“状态”的复杂性干预,其疗效评价方法应体现辨证论治特点。然而,目前建立的“以研究目的为导向”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存在着参数采集不全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和结果不能完全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目标。只有建立一个公认、客观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体系,才能对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

 

对策:在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上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要评价中医证的疗效?梁茂新等[18]认为并非所有疾病都需要进行证候疗效评价,如高血压病,在疗效评价时,若将参与辨证诊断的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和腰酸膝软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则会偏离疗效评价的侧重点,毫无疑问,应当以血压的测量值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能够客观反映本病的真实疗效。如果是糖尿病则不能回避血糖值的高低问题,应当弄清哪些疾病所属的证可以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哪些则不能,这是中医疗效评价指标研究整体性上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

 

②证与量表在疗效评价上的关系?尽管中医把“证”作为体现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指标,但“证”是有待规范的,而量表是通过比较严密的研究并得到学术界认可的,在具体应用时该如何取舍呢?这就涉及利用辨证规范的成果建立新的疗效评价指标,重新建立一个体现中医特点的量表问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应体现中医思维的特色,符合整体、动态的特点,实施多维评价,突出个体化、整体状态的动态测量。

 

测量参数采集范围应涵盖宏观、中观、微观3个方面,测量的结果除疾病的生物学的结局或变化、生活质量外,尤其应体现中医特有的证的转归和变化。

 

中医证本质的研究

 

关于证的现代研究持续了数十年,涉及到中医诊断学诸多方面的内容,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能推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升华,甚至一些研究在开始的时候就偏离了中医思维的方向。证本质的研究首先必须对证进行规范化,在证欠规范的前提下研究证的本质显然是荒谬的,近些年来,中医学界关于证本质的研究多如牛毛,先后涉及到病生理学、分子细胞、内分泌、蛋白表达及基因多态等诸多领域[19-24],然而,中医学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直至今日仍不能给出明确的认识。

 

对策:面对目前证本质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对于证的本质的认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内涵应该是丰富的,涵盖了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同时又受到天时、地域环境、精神因素、先天禀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5].对于这些问题,证本质研究思路应做一些梳理:针对现阶段证的不规范化,可以先从疾病的基本证候特点或证候规律着手进行研究。如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肝郁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最基本证候特征[26],那么,在进行证本质研究时,可忽略疾病不同证型的差异,可从病的基本特征研究其本质规律。由于证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单个理化指标难以阐明其丰富的内涵,因此,证本质必须体现其整体性,将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运用于证本质研究可能更为适宜,因为它们都是以“组”“群”的特点反映证的物质和功能基础的。

 

结语

 

现阶段,中医诊断方面的科研工作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的说来仍有诸多现实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不管我们承认与否, 但都或多或少的客观存在着,并给中医诊断学科的发展和中医学的进步带来不同程度的障碍,如何才能突破当下中医诊断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希望中医学能在汲取西医知识和现代科学的成就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参 考 文 献

 

[1] 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6-7

 

[2] 郭小青,郝保华。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思路探讨。四川中医,2004,22(7):1-2

 

[3] 周昌乐,张志枫。智能中医诊断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560-566

 

[4] 余江维,马利庄,杨华元。中医智能化诊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50-52

 

[5] 刘磊,吴秋峰。脉诊客观化研究综述。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3,3(3):20-22

 

[6] 刘少辉,刘清。Rough集及在近似推理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1999,19(5):39-41

篇6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3年8月~2005年8月两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男60例,女32例,年龄60~82岁;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均为4级;按病因分:冠心病41例,心脏瓣膜病16例,肺心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病程3~23年;依据《中医内科学》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吸氧、休息、限盐。两组均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心先安1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合并糖尿病者加入胰岛素或将葡萄糖改为生理盐水。均连用14天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查血、尿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②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z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两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

篇7

1.体质的评价指标 大体有如下几方面:

身体的形态结构,包括体表形态、体格、体型、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协调状况。

身体功能的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

心理的特征,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性格、意志等。

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刺激、心理压力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及疾病损伤的修复能力等。

2.健康体质的标志 健康的体质是指形态结构、重量功能、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也即中医所说的形神一致的状态。如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形匀称,体重适当;面色红润,耳聪目明,须发润泽,肌肤有弹性;反应敏捷,动作灵活,体能良好;声音洪亮,食、眠、二便正常;精力充沛,情绪乐观,感觉灵敏,意志坚强;能适应各种环境,抗病力强,机体修复能力强等。

(四)体质的特点 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体质是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基本特征的反映,它是存在于人类每个个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人群以及人群中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机能和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体质不仅具有普遍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且还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2.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人的体质禀承于先天,培养于后天。一般情况下,个体体质一旦形成,在一定时间内不易发生太大的改变,但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营养状况、疾病损害、治疗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又会使体质发生变化。所以,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体质状态虽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具有可变性。体质的可变性使提高体质、防病治病成为可能。

3.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体质的特性不仅是始终存在的而且也是不间断地在演变中的,这种演变是可以预测的。体质的特性在生理状态下可表现为生理反应。如阳虚体质的人逢冬季可出现四肢清冷、畏寒喜暖的反应性。体质的特性也可以在病理状态下表现为发病的倾向性。如《灵枢・五变》篇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阐(即消渴)。”体质的这种可预测性,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早在公元前377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人体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由于组成的比例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并据此解释疾病发生的机制及个体的差异,说明当时对体质的观察和研究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已有许多关于人类体质特征的描述,而作为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则是源于《内经》一书。在此基础上,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研究和发展,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重视人的体质及其差异性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在中医学史上,关于体质的用语有过不同的表述。如《内经》中常用“形”、“质”、“气”等表述体质。唐代《千金要方》以“禀质”言之;宋代《妇人良方》称“气质”;明代张景岳称“禀赋”,并最早应用了“体质”一词。如说“矢引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到清代叶天士、华岫云始直接称“体质”,并被普遍接受。以下将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作一简介。

《内经》是体质理论的渊源,它首先提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关,不同的个体间体质存在着差异性。如《灵枢・寿夭刚柔》篇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论痛》说:“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说明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体质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先天,同时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详细论述了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居民的饮食居处习惯等对人群体质特性的影响。《内经》还指出,人体年龄的不同阶段、性别,都能使体质有明显的差异性。如说:“老壮不同气……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等等。

《内经》通过对人群中个体的形、色、体、态、神诸方面的观察,以“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为研究方法,对人类的体质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动用阴阳五行学说,根据人群中的个体形态特征、生理功能、行为习惯、心理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倾向性等,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等五种体质类型。每类中又以五音结合经脉的归属与特性,再分出五个亚型,共计二十五种体质类型。《灵枢・通天》则根据阴阳的比例不同,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并指出其在形态、功能、心理及对外界适应能力、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此外,《内经》尚有年龄分类法、勇怯骨肉分类法、脏腑形态特征分类法等等。由于角度不同,标准不一,故分类方法多样,表明了体质现象的复杂性。

《内经》还论述了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体质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关系等等。在《内经》体质理论的基础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体质与外感病、内伤杂病的发病、传变、治疗相联系,认为证的产生以体质为基础,因人立法处方用药,将体质与辨证论治有机结合,从而为体质治疗学奠定了基础。宋代医家不仅明确提出体质形成于胎儿期,而且还将小儿的体质概括为“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药证直诀》)。对老年人的体质特征从心理及其机理方进行了阐述,强调体质的食养和食疗(《养老奉亲书》)。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科自成体系,其理论更加深化成熟,治疗上不断丰富,具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体质理论也成为温病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关体质的分型及其临床脉症,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用药关系等,都有详尽论述,使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篇8

1.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事一等,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

由于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2.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举以棚、履、挤、按、采、、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八卦掌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3.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例如,太极拳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的阴阳学说的原理,极为强调“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等要求,实际上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以达到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而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横拳其气发于脾,可练脾;劈拳其气发于腑,可练肺;钻拳其气发于肾,可练肾。近几年来站桩练习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功,就是以“经脉者,所以行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的经络学说为生理学依据的,经常练习此功,亦能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机能,延缓衰老的健身目的。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根本任务。武术有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性的价值观也为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娱乐性

中国武术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

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因而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以达到自娱性为目的的日渐减少,而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则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而大为增多。这种由个体向群体、由封闭向开放方向发展的武术娱乐性文化特征的转变,亦是很有利于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武术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风格有别的武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或思想。但无论哪一个流派的理论大体都受着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正如近代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说的:“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于哲理之技术。”例如,绝大多数拳种都强调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动迅静定、虚实分明。这里的刚柔、内与外、动与静、虚与实等都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但又同时寓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

篇9

【关键词】外感病;表证;体质差异;气候特征;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6-0008-03

外感病是因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以发热恶寒为主要证候的一类疾病。这些证候具有季节性、发病急、病程短等共同特征。外感病表证是外感病初期阶段,由于外邪性质、地域气候特征以及病人体质等差异,可引起不同的证候表现,临床辨治除考虑外邪性质外,应重视病人体质、地域气候特征,这在辨治中应引起重视。

1《伤寒》、《温病》对外感病表证的辨治特点

六经辨证之法为仲景《伤寒论》所创[1]。六经之为病,可以出现相应经脉或者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依据六经所属经脉、脏腑的生理特点,其表证、里证各有侧重。太阳经夹督脉行于背部,为诸阳主气,故能总六经、统营卫而主表,因此太阳病多属表证,其他五经病变多影响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但是由于其经脉是循行于肌表的,故其他五经虽以里证为主,但亦有表证[2]。然六经病虽有表里之别,但表证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和其他证候相兼出现,如兼里热、兼水饮等,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38条大青龙汤证,“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以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40条小青龙汤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均是以表C为主的兼挟证。不仅如此,表证和其他经病亦可相兼出现,如柴胡桂枝汤证,是太阳中风和少阳病的兼挟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为太阳伤寒和少阴病的兼挟证等。同时,在《伤寒论》中,疾病的发病,六经的传变、治疗及转归都将患者体质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温病独特的辨证纲领,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和补充。就温邪传变而言,卫气营血传变是横向的传变,为温病由外至内的四个传变阶段,病情由轻到重,层次由浅至深;三焦传变则是由上至下的纵向传变。温病初起多见表证, 临床以发热与恶寒并见为基本特征,这与“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是一致的[3],从卫气营血辨证来说,卫分证是温病初起,属表,病情较轻[4];就三焦辨证而言,邪在上焦为温病初起,病变主要在肺,属卫分或气分范围。温病虽由感受四时温邪所引起,但因体质不同则包含不同病变的倾向性,故体质状况与温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温病辨治过程中体质的重视亦有体现,如《临证指南医案》中云:“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而在临床中,大量的事实显示,人体感邪相同,症状却因人而异。

伤寒与温病对外感病表证的辨证及治疗均有各自的特点,但其都将体质作为辨证论治一项不可缺少的参考因素,并且贯穿于疾病的发病、传变、治疗及转归之中。可见,重视人体质的差异性,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更是对辨证论治的特色的体现。

2重视体质及地域气候,以求“天人合一”

以伤寒和温病为例,各家对于外感病表证的辨证皆有特色,笔者认为,临床上辨证还应将地域气候特征与病人体质特征相结合。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四方地域不同,临床治疗时,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以及当地的地域气候情况,选择用药,把握用药量,斟酌更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年龄因素、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的不同,每个人的体质状况是不同的。临床治疗时,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选择用药。如小儿与老人外感表证的治疗,女性外感表证在经期和非经期时的治疗就不可一概而论。在考虑病人体质的同时还应因地制宜。四方水土各异,在其环境下生活,人们所生疾病各有特点。以昆明为例,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誉, 一年之中虽有寒暑之别, 但冬季并无严寒, 夏季并无酷暑。其地处高原,海拔高,夜间时常有风,昼夜温差大。因此,晨凉、午温、夜寒、遇雨易冷,便是昆明气候特征。稍不留意则易外感表证,且发病普遍而证型较复杂,一般情况表证的春温、夏湿、秋凉、冬寒之间的差别在昆明虽不及其他地区表现明显,但依据四季变化依旧有一定的特征,尤其是春季时温燥和秋季时凉燥。而临床表现及治疗也应与寒冷的西北地区, 温热湿润的东南地区加以区别[5]。

因此,外感病表证的辨证应注重患者体质和地域气候特征,做到“天人合一”,使患者得到更适合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外感病表证的辨治体会

31气候对外感表证辨治的影响昆明地区气候有“四季无寒暑, 一雨便成冬”的特征,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是四时亦有其特征,春冬两季风大,昼夜温差大;春季和秋季白天温热干燥,夜间清凉;夏季多阵雨,晴时温热,雨时凉。

春、秋两季由于风大,雨水少,昼夜温差大,常见头痛、身痛、咽干痒、发热、咳嗽、恶风寒等症状。但由于昆明春季干燥、风大,昼夜温差大,清晨夜晚寒冷,中午风大,则温燥所致,症状多见舌红苔黄, 烦躁, 口苦咽干或肿痛等热都于内之象。故治疗风寒感冒时要注意寒包热症。临床多用九味羌活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并常加玄参、麦冬、桔梗、射干、银花、连翘、板兰根之类清热养阴解毒之药,使之既可解表寒,亦可清郁热。昆明秋季白天温热,干燥,夜间清凉的天气特征,则秋季相对多见。凉燥所致,症状以发热恶寒, 咽喉肿痛, 口渴汗出, 舌红, 脉浮数,或兼见咳嗽、痰稠等外感燥邪之象,同时多兼有恶风,畏凉,颈项肩臂或关节酸痛等寒邪郁表之象。治疗除用辛凉解表之外要兼用辛温散寒药。轻则选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如热势重则选用柴葛解肌汤、麻杏石甘汤、苏防二陈汤等加减。咽喉肿痛可用玄参、麦冬、桔梗、射干、板兰根等治之。昆明地区夏季多阵雨,再加之昼夜温差大,感冒多外感寒或风热兼挟湿邪。寒湿之邪或暑湿之邪除有表寒或暑热之邪外, 常见湿浊中阻, 气机不畅, 升降失常之象。多以风寒、暑热兼见胸腔痞闷, 泛恶欲呕,纳谷不馨, 大便稀溏, 苔白或腻, 脉浮缓,欲称胃肠型感冒。如其湿浊重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如其湿热较重, 苔黄腻可用三仁汤加减;如苔黄腻, 呕恶甚, 表寒不解可用小柴胡汤和三仁汤或半夏泻心汤加苏叶、荆芥、藿香等治之, 往往有效。冬季则由于风大,雨水少,昼夜温差大,易感受风寒之邪,常见头痛、身痛、项强痛、无汗、发热、恶风寒等症状。故应以祛风散寒为主,应用麻黄汤加减,并常加桔梗、射干、银花、连翘之类清热养阴解毒之药以防燥邪伤阴。

32老年人或久病体虚外感表证的治疗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人外感表证, 除头痛身痛咳嗽外常伴面色苍白, 短气无力, 舌质胖淡, 治宜益气解表。外感风寒较轻者,可选用参苏汤加减;如外感风热可用玉屏风合桑菊饮加减;如表寒卫外不固, 寒邪束表, 可用玉屏风散合败毒散加减;如太少两感, 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以助阳解表。

33小儿外感表证的治疗小儿脾胃薄弱易于损伤,外感六邪气,内伤饮食,且均能损伤脾胃。脾胃既伤,则气血生化不足,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又容易招致外邪。当外邪侵犯脾胃, 伤其功能,只要祛除外邪,功能自复。素来脾胃虚弱或脾胃功能损伤较甚,则运化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体内容易生湿、生痰、生积、生寒、生热等。一旦外感六邪气,往往表里同病,虚实夹杂。治疗上采用表里同治、虚实兼顾,调理脾胃与祛邪并重,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多用麻杏石甘汤或补中益气汤加桂枝、防风等,加山楂、鸡内金、炒麦芽等健脾消食之品,或北沙参、麦冬、扁豆、淮山之甘凉养脾益胃之品,或薄荷叶、荆芥、葛根之属,辛凉疏散风热,解表养阴并用。

34女性经期外感表证的治疗女性经期外感在昆明地区俗称血伤风,指妇女每值经行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的外感表证,是经期常见病之一[6]。如偶然发生一次经期感冒者不属于本病范畴。临床以经行时或经行前后见头痛身痛,鼻阻流涕,喷嚏,咽干或痛,恶寒发热,经量或多或少,或质稀色淡,或色暗有块,少腹隐痛或空坠,倦怠腰酸等为基本症状。其病因病机多由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卫失调,或肝肾阴虚、肝郁脾虚,经期外邪乘虚而入所致。妇女以血为本,经行耗血,阴血偏虚,治疗应标本兼顾,以调理气血、营卫为主,辅以祛邪。临床多用八珍汤加味或小柴胡汤加减。

35素有旧疾患者外感表证的治疗素有旧疾者外感表证,由于长期患病导致体质虚弱,易外感受邪。在治疗时不可祛邪太过,伤其正气,又不可补益太过,使外邪久留不去,应祛邪不伤正。以素有支饮伏肺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肺心病患者为例, 由于表气、肺气虚极易感受外邪, 往往痰饮盛,喘咳剧。寒邪郁闭、痰浊阻遏极易化热,除一般辨证外,还要特别注意痰质的变化,痰粘稠即是化热之征兆,如黄稠则是痰热无疑。此类患者外感初期, 除表寒征象外,如咳喘胸闷加剧但浊尚清稀,应及早使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如痰浊粘稠而黄则应改用生脉散加葛根、防风、蒲公英、炙桑白皮、鱼腥草、苏子之类以治之。

36典型病例李某,男,40岁,就诊时间:2016年3月18日。患者于3日前外出受风寒后,开始咳嗽,随后伴有咽红咽痒,痰中带血,未自行服药处理,前来就诊。刻诊:咳嗽,夜间为甚,痰粘难咯带血丝,咽痒疼痛,鼻鸣干燥,头疼不适,大便正常,舌干红苔稍黄,脉浮微数。诊断:感冒;辨证:风寒燥束表,阴虚肺燥。治以:疏风宣表,清热润燥。方药:桑杏汤加减,处方:荆芥15g,防风15g,桑叶15g,桔梗15g,射干15g,枳壳15g,僵蚕10g,白鲜皮10g,炒芩15g,浙贝15g,杏仁15g,炙冬花10g,仙鹤草9g,竹茹6g,芦根6g。3剂。一周后复诊,患者诉,咳嗽明显好转,但痰粘色白仍难咯,咽喉痒痛改善,舌干红少苔。治以:养阴润肺止咳。方药:玄麦甘桔汤加味。玄参15g,麦冬10克,桔梗15g,射干15g,枳壳15g,桑叶15g,炒芩15g,浙贝15g,杏仁15g,炙冬花10g,木蝴蝶10g,法夏15g,百部10克。3┤愈。

按语:春季阳气生发,风热盛行,昆明地处高原,气候干燥,风易夹燥;虽气温渐升,但昼夜温差大。患者有受寒病史,故风寒燥三邪同感,风寒燥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外束皮毛,则发头痛不适,肺开窍于鼻,则鼻鸣干燥。邪伤于肺系,肺气闭阻,失于宣降,故咳嗽,燥邪灼津生痰,痰粘难咯,风寒束于肺系,故咽痒疼痛;燥邪伤阴,则夜间咳甚,痰粘带血丝。药用荆芥、防风、桑叶疏风清热,佐于辛散宣表散寒;桔梗、射干、板蓝根清热消咽喉肿痛;僵蚕、白鲜皮疏风利咽;浙贝、杏仁、炙冬花宣肺止咳,枳壳宽胸理气;炒芩、仙鹤草清宣肺热;竹茹6g,芦根6g清热润燥。3剂后患者风寒外散,肺气得宣,咳嗽好转,用玄麦甘桔汤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善后而愈。

综上所述,外感病表证在临床辨证及治疗时应依据病人体质,同时重视地域气候特征,做到“天人合一”。依据每个人体质状况的不同,四方地域不同,临床治疗时,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状况以及当地的地域气候情况,选择用药,把握用药量,以利于得到更适合患者病情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阚湘苓.浅议六经表证的辨证论治[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142-144.

[2]赵玉雪.浅析六经皆有表证及临床应用[J]. 国医论坛,2012,27(5):1-3.

[3]陆乃器.温病表证辨治[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4,1(2):8-9.

[4]张雪亮.温热病“卫气同治”法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22(1):28-29.

篇10

    1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开学第一课注重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强调《中药学》在中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从事临床后学好《中药学》的重要性.绪论,是学习《中药学》的入门课.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全新的课程,他们会产生好奇,也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老师把握好学生的这种心理至关重要,这节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和热情,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笔者在给学生讲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时,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中药是什么.这时再开始介绍这些概念以及相关内容,同学们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再穿插讲解一些着名医家的故事及中药学在世界享有的盛誉以及中药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中药学乃至中医学的自信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专业的思想.

    2布置自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在每次课后布置预习内容,通过预习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上的难点,在下次上课之前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于提出问题较好的同学提出表扬,使教学过程更具互动性;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以功效为核心,导药性与应用

    在讲解每一味中药时,以每味中药的功效为核心,重点掌握个性特征,上可推断药性,下可引出应用.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如黄芩为清热燥湿类药,功效有四:1、清热燥湿;2、泻火解毒(可理解为清热泻火与清热解毒);3、止血(凉血止血);4、安胎(清热安胎).本药以清热燥湿为主.从药性上推断,寒凉药具有清热等作用,从五味理论分析苦味能泄、能燥,具有清泄火热,燥湿等作用.由此可以推断黄芩药性为苦寒.因其清热燥湿力强,广泛用于各种湿热证,归经较广,但主入肺经,善清上焦湿热.又因其有清热泻火作用,故其可清气分热之高热烦渴,泻脏腑热之肺火.其凉血止血功效,可用治血热引起的吐血、便血等出血证.因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及痔疮等病证.因其有安胎作用,可用治血热胎动不安.如此理解,只要记住功效,药性及应用就迎刃而解.

    4采用歌诀形式,强化功效归类

    每一节药物讲完后,学习老教师经验,将每节药物编成歌诀.例如将发散风寒药总结为:发散风寒桂麻黄,细辛荆芥白芷防;羌活藁本苏梗叶,辛夷苍耳薷生姜.将清热燥湿药总结为:清热燥湿芩柏连,白鲜苦秦龙胆全(桂为桂枝,防为防风,苏梗叶为苏梗与苏叶,薷为香薷.芩柏连为黄芩、黄连、黄柏,白鲜为白鲜皮,苦为苦参,秦为秦皮).目的让同学们尽快地用最简便的方法牢记药物名称,因为教材是以中药功效归类分章节,记住每节的药物,就等于记住了每味药的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再记个性特征就相对容易了许多.这种方法经实践证明可以加快记忆速度.

    5根据课程特点,直观形象教学

    《中药学》在中医专业的课程中是比较适合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之一,通过对所学中药的图片展示以及炮制后的饮片图片展示,具有生动直观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如:麻黄药用部分为麻黄的草质茎,在展示了原植物图片的同时,对哪一部分是草质茎,哪一部分是木质茎进行了区分.同时,通过饮片麻黄绒的展示,使同学们对麻黄具有纤维性较强的特征有了直观的理解.

    6加强类药对比,突出个性特征

    6.1功效相同或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

    如黄芩、黄连与黄柏三黄共性:性味皆苦寒,皆具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的功效,用治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都可广泛用于各种湿热之证,常相须为用.黄芩:偏于中、上焦及大肠.善清上焦肺火及大肠之火,肺热咳嗽痔瘘便血多用;能退壮热,湿温病中多用.还能清热安胎(.长于清气分热、肺热、少阳热)黄连:大苦大寒,药力最强.偏于中焦,泻心、胃之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盛、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于下焦,泻相火、退虚热.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由此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推断的能力[3].

    6.2同一植物或同类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功效对比

    如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然麻黄主发汗,麻黄根主止汗.麻黄以发散表邪为用,麻黄根以敛肺固表为用,一为解表药,一为收涩药.金银花与忍冬藤,为同一植物花与茎枝的关系,临床功效相似,但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较强,忍冬藤虽解毒作用不及金银花,但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温病发热.大青叶、板蓝根、青黛,来源相近,大青叶、板蓝根分别为菘蓝的干燥叶片、干燥根,青黛为马蓝、蓼蓝与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均性寒,善清热解毒,凉血.主治温病高热,温毒发斑,、丹毒、痄腮、喉痹等.大青叶:大寒苦咸善凉血消斑,又治口舌生疮.板蓝根:苦泄性寒,善解毒散结利咽.青黛:咸寒,善凉血而消斑.

    6.3同一药物,不同炮制方法功效对比

    如:鲜地黄、生(干)地黄与熟地,均有养阴生津之功,均能治阴虚津亏之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弱,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长于养心肾之阴,用于血热阴伤,阴虚发热者;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养血滋阴,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再如:生大黄、酒制大黄与大黄炭,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泻下力减弱;酒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大黄炭则有凉血止血作用.

    7引入药对讲解,奠定临床意识

    中药治病主要是以复方形式出现.药对配伍是组成中药复方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配伍形式,两种药物配伍在一起,具有与复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有相互协助增强药力者;有相互制约避其副作用而扬其长者;有两药合用另生他用者等等.也是单味药向方剂过渡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在讲解某一味药物的过程中,根据该味药功效特点,适时地穿插讲解相关药对,深化对药对配伍作用的阐释,可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为中药学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以及为方剂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讲解.

    7.1同类药物,相须配伍

    这类配伍最多,在每一类药中几乎都有这样的配伍.如:金银花与连翘,荆芥与防风等.同类不可离,配伍使用可增强疗效.

    7.2常见证候,简单配伍

    阴血亏虚药对(当归与生地)、气血不足药对(黄芪与当归)、营卫不和药对(桂枝与白芍)等等.这类配伍可同时兼顾两方面以上的证情.

    7.3复杂病机,常用配伍

    寒温同施药对(麻黄与石膏)、补泻并用药对(枳实与白术)、升降相随药对(麻黄与杏仁)、散收同用药对(干姜与五味子)、刚柔相济药对(附子与白芍).通过对各种类型药对的讲解,充分说明中药配伍的千变万化和魅力所在.可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加深对每味药物功效和配伍关系的理解.

    8重视中药实验,注重技能培训

    通过对中药植物标本与中药饮片的讲解、示范与观察掌握中药的识别以及有关中药调剂的常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带教中发现,中医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初期对中药的用量、特殊用法等知识是在校学习时的薄弱点,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学习处方书写等知识对中药煎煮法,中药服药法及特殊中药用法、中药的常用剂量加深记忆,强化临床动手能力.如:在实验课上,首先观察中药饮片,通过观察掌握其基本特征后,将标本瓶标签转向对侧,让同学通过观察饮片,默写出规范的药物名称,然后按中药处方书写标准,标出如先煎、后下、烊化等特殊用法及常用量最大值.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对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的记忆.同学们对此贴近临床的实践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