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管理的问题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工程建设问题;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水利项目建设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

1.1 品质标准不高,运作时间非常久,配套装置欠缺,装置老化等等的一些问题的存在干扰到项目的顺畅开展。在上个世纪的中期的时候,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此时为水利项目的发展奠定了根基,不过因为面对着设计规定不高,标准较差,品质不好等等的一些不利现象,经由长久的运作之后,使得水利项目无法有效的运作,资源被废置。装置无法运行,河道不畅通,泄洪的水平变差,很多建筑体无法有效的维修。

1.2 没有充足的资金,不积极的开展管控活动,坐等的思想存在于水利机构之中,干扰到其正常的发展。国家只是在装置层次中对其扶持。不过许多的水利机构不了解此类规章,不管是建设水库亦或是别的项目等都靠着国家的扶持。

最近几年,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那些原本要靠着国家来支付费用开展防洪等活动的项目转给了单位来开展,此时就导致了其费用紧张,无法有效的进行活动。

1.3 体制混乱,管控活动交叉

在过去的时候,因为行政以及业务的主体不是一起存在的。此时就出现了政企不分等现象。相应的出现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在管理和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正确利益或者推诿扯皮现象。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灌区输供水时空分布、灌区水价核定、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供水收益分配等方面也会出现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都不愿意管。国家水利产业政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体制不健全不理顺就难以进行正常的管理,更何谈健康有序的发展呢!

2 应对措施

2.1 切实的提升认知能力,掌控机会,落实好组织力度。水利建设时当前国家非常关注的内容。在今后的非常久的时间中,国家会积极地开展起整治活动,并且进行防渗改造工作,这样就能够切实的体现出项目的具体意义。所以,水利机构要摒弃过去的旧有思想,要掌握住机会。

所有的领导都要认真的开展管控活动,提升改革的步调,确保水管机构脱离目前不利境地,走向积极地发展方向之中,进而保证水利项目的运作有效。为了确保改革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相关的机构最好是明确自身的权责,积极地开展革新工作。

2.2 不断的完善体系,明确权责,设置优秀的运作体系。所有的管控机构要不断的完善活动,要将工作落实到个体之中。设置优秀的管控体系。确保政企是真正分离的。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水利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水利管理部门。水管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能,划分辖区内的水政执法、渔政执法、水库防洪及管理工作的责与权。水行政主管单位只能依照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而不能对水管单位内部的生产经营过多干涉。

设置市场化的维护体系以及有着独立性质的养护单位,积极推行水利工程内部管养分离。积极的落实管养分离体系,它能够减少费用,提升养护的能力,提升活动的功效。同时还能够保证组织稳固,进而明确所有机构的权责内容,认真的处理过去的时候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

2.3 不断的简化机构,吸收优秀的工作者。设置优秀的运行管控体系,而且开展人事体系的革新活动。行政机构要对其开展积极地管控活动,要切实的精简人数。同时还应该吸收一些有着优秀的管控能力的工作者,确保其能够带动水利活动朝着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迈进。而且要设置优秀的分配体系,调节结构体系,切实的提升管控的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水管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让职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证项目的管控以及运作稳定,保证工作者能够实现其自身的才能,切实的激发出活动的热情,提上管控的能力,确保体系的运作稳定。在水管机构中设置优秀的激励体系,切实的激发出工作者的热情,确保管控的职责,活动绩效等和工作者的切实利益保持一致。

2.4 合理运作,设置优秀的法规支撑组织。水利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属于财政重点支持的范畴,需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框架。政府要给水利工程部门提供政策倾斜和法律支持,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灵活投融资体系,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将代收水费和基础建设、经营管理资金划拨到位,把不应由水利部门承担的份额,由受益的地方政府承担。

水利部门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建立市场经济背景下水利工程独特的经营模式。改革投资体制,将产权、经营权、管理权适度分离,实现水利资产行业管理、专业经营,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投入多元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以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出售拍卖、联营等多种形式,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水价的审批是由国家各级价格管理部门严格控制的,由于各种原因,水利部门的实际收费价格只有成本价的40%,而导致了水利部门的管理经营举步维艰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水价审批部门要结合水价成本和经济发展情况适当的调整水价,使水价的形成机制、调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水利部门要采取灵活的收费方式,确保资金按时到位。如:供需直接见面,实行合同制供水,收费到基层;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农民用水者自主参与灌溉管理,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高灌区水费征缴率,减轻农民水费负担。

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管理单位必须有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同时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水管单位负责人给予处罚。所有的水管机构要结合水利的有关法规体系等,去诶是的开展好相关的宣传活动,设置优秀的法律氛围,进而指引群众树立节水思想。要设置优秀的执法体系,确保执法活动开展顺畅,落实执法的力度,保证水利活动朝着更加积极的有序的层次进步。

篇2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加大了对房地产工程的建设,这使得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迅速的崛起。然而,在房地产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到了工程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导致房地产工程的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桎梏了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本文就就房地产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以便提高房地产工程的管理质量,满足人们对房地产工程的标准和要求。

一、房地产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工程的质量问题

房地产工程的房屋质量问题也是在房地产工程管理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施工单位在房地产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作业、偷工减料等等原因,导致房地产工程质量不合格,不能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安全标准和要求,无法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和生产需求,严重危害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卫生间和浴室的地面滴水线、积水、倒坡不合理;房屋墙面的起皮、窄鼓、起砂和开裂,造成房屋墙体的渗漏严重;房地产工程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等等。

2、房地产工程的造价问题

目前,我国房地产工程在工程造价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缺乏可操作的依据;施工方的索赔意识和法律人员缺乏,在证据的搜集、汇总上不足;房地产工程的相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相配套的政策体制等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工作态度和建筑工期,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工程的交付使用。

3、环境污染问题

房地产工程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即噪声污染和建筑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是指在进行房地产工程施工作业时产生的较大的建筑噪音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的声音侵扰问题。它是最常见也是最突出的建筑污染问题,几乎贯穿整个房地产工程的施工全过程,严重侵扰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作息环境。建筑垃圾的污染是指房地产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建筑材料、包装、渣土等对周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它严重威胁到了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时,粉尘污染、光污染等也是房地产工程建设施工中较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

二、加强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对策

1、 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提高房地产工程的质量水平

1)施工单位要选用标准的、合格的建筑材料来进行施工,在源头上控制房地产工程的工程质量。同时大力推广和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提高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工艺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避免一些传统材料、工艺带来的房地产工程质量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房地产工程建筑质量的要求。

2) 提高房地产工程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培训,加大工程质量的宣传力度,通过实事宣传、典型案例剖析等手段,使房地产工程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房地产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责任心。

3)施工单位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房地产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规范和标准,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懒散施工的现象,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合格后,才能允许进行后续施工。

2、建立健全房地产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造价计算和规划都要详细的罗列出来,编制切实的造价预算表。同时,要做好预算纠纷发生时的应对准备,实现对房地产工程相关工程价格的动态系统管理。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监督工作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管理监督,建立施工责任问责制度,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安全责任、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真正发挥监管工作的作用。

4、加强环境保护

1)施工单位要定期的及时的对房地产工程施工设备(如水泥罐、搅拌机等等)进行粉尘的清理,安装除尘器;在材料运输过程中要做好车辆的全面遮蔽工作,避免和减少粉尘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

2)施工单位要及时的处理房地产工程施工产生的垃圾,不能随意的堆放、倾倒房地产工程垃圾;在运输的过程中要规范运输行为,注意不能随路洒落,以免造成二次污染等等。

结语:在实际的房地产工程管理过程中,要针对房地产工程管理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管理方法、质量等方面入手进行控制和解决,提高房地产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避免和减少事故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符合居民期望和需求的房地产工程。

参考文献:

[1] 唐军. 房地产工程管理相关分析与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1(05)

[2] 沈苏华. 房地产工程管理与项目成本管理[J]. 山西建筑. 2009(32)

篇3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创新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managemen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able, health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ode of mos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re is a big problem.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ble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建筑工程管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的管理学科,随着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与科技化时代,人们创造财富与福利的方法、途径等有了新变化,不再是重复传统的生产活动,而是更加注重项目开发与项目实施。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要管理领域,并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具体项目的应用而不断调整与改进。

一、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世纪之后,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在全国内都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收益,近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其中必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存在,诸如产业结构趋同,项目在建成后无法形成能力,以及资源配置不当,工程项目管理混乱,拖工期、超预算等问题的存在。和工程项目建设最初的目标相背离,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诸如,对水体的污染,X年对700条河流进行检测,A河流的受污染流段在所有测试的河流的21.8%;近年来,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酸雨的覆盖区域呈逐年扩大的状态;城市的固体垃圾的累积量也在逐年的增加。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三步走的战略尤为著名,我国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前两个战略,第三步要求在21世纪中叶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就标志着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建设还是要持续扩大的,如果在既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后减少负面影响,对我国今后在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一国综合国力能否增强。假设,如果我国在投资中能够减少浪费或失误,在投中每节约1%,便可以为国家创造大约400亿元的财富。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和所谓的效率,随意撤销管理部门和机构,努力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管理部门和机构的管理失灵,以及工作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容易导致的后果是:第一、由于管理部门和机构的管理失灵,容易出现建筑工人违规操作现象。第二、由于管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管理工作的失灵。第三、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是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不完善和理论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工程管理理论的缺失不利于总结实践经验教训,不利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因此,完善和改进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对建筑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不够

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方式之一,也是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也是建筑企业文化的制度表现形式,是建筑企业品牌表现的重要形式。但是施工企业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特别是由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原因和建筑工人对维权意识的冷漠,往往只是把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作为一个摆设,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真正体现建筑企业文化和维护自身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体现不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本身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3、管理形式不够科学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大多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核心,把施工企业作为主干,以劳务作业的形式而运行,这样的组织模式是不科学的。另外,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环节外,大多数的施工项目都是由施工人员通过采用自供的材料和自有的机械来完成的。由于我国施工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综合素质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教育和系统的培训,在实践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章、违规的行为和操作,所以,没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去管理这批施工人员,但是管理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这就造成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闲置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管理水平也必然不能得到提高。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措施

1、组织机构上的创新

虽然建筑企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建筑工程的管理跟着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在以前的工程管理中,随着合同的签订也就产生了项目经理,他们在名义上代表的是施工企业,能够自主支配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他们各自负责的比如合同问题、安全、成本、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进行管理,这样就可能使他们只顾自己负责的方面,不能顾全整个施工大局。另外,他们也不能承担法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能使得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各部门权责不明确,这样的机构管理模式,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针对上面的问题,建筑管理人员必须对管理的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创新,成立一个专门的对各个项目部进行管理的管理部门,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国政进行统筹的计划管理,做好对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2、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为了能够使建筑企业较好地长远发展,首先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其管理的创新工作,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尽力培养和引进一些高学历的管理人才,在管理的创新问题上加大经济投入,明确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案,并适当采取措施,确保创新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能达到落实。另外,在建立的创新方案中要根据施工的具体隋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尽量将方案不断完善,不要生搬硬套,使创新方案能够体现管理的内在要求和顺应时代的发展。

3、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工程从竞标成功到最后的交工验收,除了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外,也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技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工程比较分散,涉及的人员也多,在工序上也比较复杂,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密集并且分工也较细的行业,要想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我们必须把一些新的、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立管理系统。实践也证明,在建筑项目中使用计算机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方面可以建筑行业里面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当施工中

出现问题时,我们可以迅速在系统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4、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所有的建筑工程企业中,在它们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在创新过程中,求生存,促发展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要结合建筑管理层的特点以及生产规律,建立符合自身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性质的模式。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及市场资源,注重建筑企业内外相互配合,抓住创新时机,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在创新体系下所提供的资源,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

篇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建设,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水平、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道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道路工程;工程管理;解决措施

1道路工程管理的现状

在道路工程管理中存在诸多因素,造成了工程档案、人员管理以及施工等问题的管理不当,导致道路建设中受到了一定阻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1.1道路工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整个工程的管理人员中,包含了技术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交通部门的管理人员等,并且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工程管理。这就涉及到工作人员对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甚了解、找不到合适的应当方法的情况,这就会引发技术方面的失误以及管理上失去控制,会对整个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并且会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涉及的部分、人员较多,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各个部门必要坚守好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工程任务,才能够确保道路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员对工作的重心并不在意,施工现场的人员、建筑材料等问题,都由于没有实际人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造成的。道路工程管理中这些情况的发生,就给施工现场的人员留下了粗制滥造的机会,给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埋下了伏笔,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道路工程事故频发的原因。

1.2道路工程管理中的资金成本管理问题

通常道路工程中发生成本管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得当,管理中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与要求,造成了浪费和损失。在施工中发生建筑材料的浪费与不合理利用是常见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施工管理人员对于材料的使用与分配不明确、不合理,在材料的领取与发放时,没有做好登记与统计导致施工人员随意领取,导致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情况严重时还会因为材料供应不足影响工程的进度并且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对施工人员管理也缺乏力度,引起施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的滞后以及施工质量缺乏等问题。由于施工人员的安排不科学,一个岗位安排多人进行生产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不仅浪费了生产力,还影响了生产效率,并且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岗位编排的人员繁复,也会导致人员的散漫、没有组织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力度也不够,没有严格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进行施工,施工安全没有可靠的保证,不仅会因为事故增加工程的成本,还会给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进度带来影响。

1.3道路工程施工单位的问题

道路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具备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资料,比如标书、工程的建设图纸以及合同等,才可以确定实行施工,国家要求的标准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施工单位多方面条件不太具备,与预期的要求相差甚远,比如工程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不达标,施工人员中缺乏可靠、技术性人才,在工程开展之后,施工管理混乱导致工程的进行受到影响,与预计工期有很大出入,并且直接导致了道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1.4道路工程施工后期的养护问题

道路建设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在后期的道路养护环节也非常关键。但是目前我国的道路养护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并且道路养护的技术缺乏科学技术作指导,导致道路养护问题一直比较严重的存在着。随着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快速的发展,传统的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并且这种体制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道路养护一直都是以国家拨款的形式发放道路养护资金,但是申请道路养护资金是一个手续复杂、过程繁复、办事效率低下的过程,严重影响了道路养护的频率与要求。跟道路工程的建设相比,养护工作并不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因此在道路养护的工作实施中困难重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都缺乏支持。道路养护的手段与技术也是较明显的问题,目前很多公路的养护还是运用传统的人工维修方式,不仅对道路养护的效率低下、保持时间短,养护的质量方面也得不到保证。高科技养护技术运用不了,资金不到位等因素都制约着道路养护管理的进行与发展。

2道路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道路工程管理的现状中,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的存在,结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使公路建设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2.1道路工程中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道路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是亟待解决的,这需要工程承包单位针对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健全的、科学的培训制度,培训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实现管理技术的提高。并且对与工程管理中各个部门、级别的管理人员的整体要求要有计划和安排,不仅对老员工要进行培养,对新员工也要进行培训,只要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道路工程管理的问题就容易处理。在道路工程管理中,对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建立明确的、严格的奖罚制度,并且要求人人遵守,这样才能促进所有人员的工作状态的主动性、自主性,从而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道路工程的管理人员要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管理方面的知识、要求以及施工中设计的知识与问题,都需要管理人员有所了解和掌握。在工程施工进行中,管理人员要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并且通过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新的方法、技术进行解决与处理。

2.2对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加大管理

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是一个工程开展的基础,也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根本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还涉及到施工人员的自身利益。道路施工管理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并且要求每一个施工人员以及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对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的安全要引起高度重视。

2.3对于道路工程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工程的成本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利润率,因此道路工程管理要明确岗位需要的人员,以及人员上岗后的施工安排,减少人员上的浪费,保障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高。建立有效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制度、申请制度,并设置相关的奖罚制度,带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规范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与制度,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可以向施工管理人员领取相应的物资,并且建筑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每一次领取建筑材料的数量、次数以及用途进行记录,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发放或领取材料。在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明显处悬挂安全施工的标语与规章制度,并且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并且为施工人员提供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施工中发生事故。

2.4道路工程养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道路养护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养护手法缺乏科学技术做指导,导致道路养护的效率低、周期短,因此相关部门组织好道路养护管理队伍,对道路养护定期的实施。并且对于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要加强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使养护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一个层次,有效的进行道路养护工作。

3结束语

科学性、繁复性以及系统性都是道路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要实现道路工程管理作用的最大化,促进道路建设的快速、良好的进行,就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温洁.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7(06):259.

[2]郭德新.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6(14):26-27.

篇5

关键词:园林 绿化工程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近年来的园林绿化行业也不断的改革,现在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总体水平越来越高。各地都加强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设力度,提出了创建园林示范城市这个理念。这些措施都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质量,改善了环境面貌,对于居住的人们的环境都优化了不少。所以,作为城市面貌的关键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要。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他们的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对园林绿化工程影响不少。

一、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合理规划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投资的主体非常多元化,因此建设主管部门很难掌握,所以令很多绿化工程缺少合理的规划,比如说工厂里的绿化,工厂为了能够达到规划行政审批部门的绿地使用率,草率的实行建设,另一方面迎合职工休息时间的休闲用地要求,就需要进行园林绿化来提高工厂的整体环境,而且为了节约建设的成本,随便种上几棵树扩大草坪来充数。最后导致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非常差,而且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单位规划。

2、对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认知度不够

对于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企业,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这样才能有效的管理好园林绿化工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当前,我们很多从事园林绿化的企业,对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认知度不够,缺乏程序化、技术化的管理手段,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

3、绿化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企业是否能做好绿化工程管理工作,还要看这个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园林绿化企业的管理机制都不够完善,很多时候会导致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出现问题,例如很多人都认为绿化只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这样就使得工人的积极性和态度不是很认真,对绿化工作投入不高,使得绿化效率很低。对土壤、树坑规格、基肥等不严格要求,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后期的效果也很差。盲目性、随意性的施工问题,甚至会违反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造成工程质量大幅度下降。

二、解决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1、规范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园林绿化规划既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项引导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还是一种鼓励公民参与的社会运动。它的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等特征。另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来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要充分反映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要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基石。

2、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依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并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实际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并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其次,根据工程具体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落实工程承包合同。再次,根据施工计划,绘制施工图表,制定施工规范、安全措施、技术责任制等。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对施工现场的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落实施工进度,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尽量缩短工期。这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需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3)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灵活调整现场施工方案

绿化工程施工是一次创作过程,存在如何能够体现设计理念和现场施工的融合问题,从而避免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出现脱节现象。因此,设计单位要详细的把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意图介绍给施工单位,以便在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中灵活调整和应用。例如对于树丛的栽植,如何搭配才能充分呈现和谐美观,这从施工图纸上是不能反映出来的,需要施工人员现场发挥。

3、注重园林养护管理工作

(1)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

(2)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园林绿化工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与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3)浇水定根。在苗木栽植后24 小时内必须要浇定根水,而且要保证浇透。

(4)固定支撑。对于3m 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固定物应整齐养观。只有严格按施工工序操作,每道工序完工后,经监理检查认方可签字,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继续施工。

4、加强监理公司监理力度

(1)督促施工单位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种植土壤,对于不适合树木生长的栽植土应进行换土。如在某园林工程绿化中,监理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对红花继木、香樟等苗木进行了换土种植,结果长势喜人。由此可见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必须督促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地换土或对土壤进行改良,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减少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

(2)严把植物材料关,以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纸采购苗木,并在苗木进场前对苗木的名称、规格、数量、产地及苗木检疫单进行验收,对不符规格的苗木一律清退。

(3)建议业主、施工单位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节约园林工程成本。植物的栽植季节应选在适合根系生长和枝叶蒸腾量最小的时期,一般以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时期最为适宜,但随着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工程的不断增多,苗木的反季节种植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为此监理人员必须把好苗木的反季节种植这一关。

5、加强园林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如果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能和责任不能形成合力,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成本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在实际操作中,成本管理的核算要坚持阶段性,并与项目竣工决算考核相接合,建立月统计、季结算、年度中间结算和竣工结算相结合的分阶段兑现核算程序。计算实际成本时,需将会计核算、盈亏分析和成本报告作为兑现的依据。只有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管理层、项目层和岗位层齐心协力,才能保证园林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在提高重视度、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增强工程管理意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这就使得行业内外必须共同努力,为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玉良.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2] 孙文华.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 现代园艺. 2011(13)

篇6

关键词:建筑 管理 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指施工企业为了完成建筑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验收交工为止的全过程,围绕施工现场和施工对象而进行的生产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和研究,从而使其能够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经济进步的需要相适应,与施工企业的品牌效益和企业文化的提升相适应。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进度,工程的安全以及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

1、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的类型,样式种类繁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规模要求各不相同,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加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持和实施。施工作业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功能更特殊,装备更新颖,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复杂的多种交叉施工,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技术装备越先进,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技术管理要求越高,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成本要求的目的,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影响因素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其工程质量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2.1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2.2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英语单词分别为: Man、Machine、Method、Environment,因此,工程界常称之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4M1E因素:

2.2.1人(Man)的因素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2.2材料(Materia1)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结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2.2.3机械(Machine)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2.2.4方法(Method)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2.5环境(Environment)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2.3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3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3.1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加强和管理,是建筑企业强化自身管理和经营、健全成本管理制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助于建筑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在施工中未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没有幢号、班组成本分解,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成本超支与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不直接挂钩,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好。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3.2加强成本管理,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降低了,企业可以用同样的钱力做更多的事,以同样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使有限的物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关企业的发展。成本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情况的综合反映。降低成本主要是指减少材料的消耗,减少施工中水、电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析,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3.2.2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3.2.3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定期对施工机械检查、维修、保养,租赁的设备或周转材料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3.2.4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3.2.5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3.2.6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4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的目标管理,应给予高度重视。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

4.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2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劳务队、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建筑企业通过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施工组织管理,是工程建设更加的高质,高效。但是我们针对此,做的远远不够,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对施工问题做出及时总结,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施工组织管理,从而使工程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绿色产业;园林项目管理;设计与施工结合;

1概述

园林是一项绿色产业,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阶段将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是绿色、是优美的环境。作为一项产业,没有什么事情比产品更为重要了。产品质量不好,不能满足其作为一个产品的使用价值,就没有人来买单,产品没有销路,那么整个产业也就走向消亡。

所有说,园林产品的制造――设计与施工,以及这两者的结合,就是园林景观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

2相关影响因素

一处景观是否优美,环境是否宜人,功能是否搭配得宜,园区整体开发是否合理,并不是仅仅是一套设计图纸、一次工程施工。需要的是对基地现场的进行深入分析后的设计;是对设计深入解读后的真实再现;是将美丽的理想化变为现实的过程。

2.1质量

一项设计完成图纸、一项工程完工之后,验收时,第一要看的,就是质量如何。良好的质量可以说是对一项产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决定了一处园林景观优劣成败的关键。

我国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可以理解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的质量,也包括某项活动或国产的工作质量,还包括质量管理活动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是满足要求的程度。由此可见:从设计方面而言,质量不仅是指设计完成图纸是否符合要求,也包括从方案设计到施工验收完成之间的设计服务是否满足要求。而施工质量,指通过施工使所建项目满足业主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包括在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与环境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园林项目质量实施有效控制,保证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是园林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

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是整个园林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参与工程施工各方都对施工质量控制有相应责任,其中施工单位对所建设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

2.2规范性

设计用苗规格要求严格,为追求良好景观效果,多使用树形完整、姿态优美的中等以上规格苗木,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景观效果,达到设计绿量。众所周知,苗木价格不仅由规格决定,即使是相同规格但树形较好的苗木价格也偏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新优品种更是抢手。为此,施工单位避重就轻,偷换概念,不规范施工,破坏了设计景观的立体感和稠密度。在设计用苗难于采购,不是随处可见的大路货时,施工单位常会进行苗木替换,破坏了原有设计要求的季相、高度、质感效果。

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增加项目利润,往往会偷工减料。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贿赂监理,以增加其隐蔽工程的工程量;更有甚者,勾结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以设计不合理、价格过高无法采购到为由,恶意进行设计变更、施工现场变更。若只是调整材料增加了造价还算是好的。最可怖的,是将设计中原本好端端的一个园林景观,变得面目全非。

2.3设计的合理性

为得到项目,一些园林设计者违反常规,通过不切实际的效果图获得甲方青睐,拿到设计费之后便不闻不问。此类不负责任的设计师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很坏。他们让施工者无从下手,不得不根据立地条件和经验另行设计。导致请了专业设计师,但最终做出的景观还是施工单位的老一套。

在考虑施工成本时,施工单位常常降低栽植密度,将原本密植满载的区域变为稀稀拉拉的。把设计时的景观改的面目全非,使原有艺术效果和园林美感受到影响。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严格要求栽植密度,将图纸出的规范,以设计手段从根本上控制质量。

2.4 设计与施工相结合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定点放线再到造型修剪,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无法预期的问题更是时有发生。

可是,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导致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难以实现。

大多数园林设计师并不愿意下工地,至少是缺乏主动性,没人来问,乐得轻松。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少与设计人员沟通,越难以理解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最终的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

很多施工单位往往认为设计师对工程材料、做法诸多要求,现场施工过程中调整过多。既费时又费时,凭白增加施工难度,拖长工期,造价还不一定提高。设计师只会搞搞图纸、嘴上说说,实际上施工怎么做还是自己比较厉害。在施工进行过程中,遇到要做调整或现场确定的内容,大多直接和建设方沟通,只要甲方认可,有钱拿就行,哪管他最后出来效果如何。最终导致工程施工完成,可总是不对味儿,或者是施工图与竣工图相差甚远。

2.5施工管理

施工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施工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施工的成本目标、施工的进度目标和施工的质量目标。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但也设计到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在工程实践中,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往往是交叉的,因此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也涉及到设计阶段,涉及到项目实施全阶段。

对于施工方而言应当建立起以质量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对质量实行动态管理,以点带面,及时了解质量动态,分析质量情况,加强跟踪监督,严格检查验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执行相应奖惩措施,激励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

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降低经济损失,减少时间浪费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处理方法

为提高园林产品的整体水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和规范。

3.1设计水平的提高

每一个园林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者本人的创造力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的观赏价值。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之前应深刻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创作。只有设计者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才能完美展现设计的艺术性,优秀园林作品才会源源不断。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管理控制;措施

引文: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建筑行业单一地依靠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而且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许多相对应的同行业竞争者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如何减少工程建设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便成了众多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1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个工程的顺利完工要经历相对较长的时间,而且整体的投资数额也相对较大,因此,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也相对较多。下面我们将一起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1能否合理制定施工阶段的造价目标,造价管理机构是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合理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是一个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一方面工程造价不宜太高,过高势必会影响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过低又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又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多专业的人员机构的介入,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1.2合理组织施工设计的规范性

施工组织对于整个工程的原始设计是否合理也是极其重要的,这个设计当中涉及到安全,布局等等诸多方面,合理的设计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避免了返工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提高工程的设计规范性非常重要。

1.3节约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采购成本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在施工阶段最大的投入就是对原材料和设备的投入,甚至二者的费用已经达到了总体支出的一半以上。因此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所带来的节约空间也是最大的.那么,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原材料的进货渠道多加研究,对施工设备的获取方式有所选择。减少原材料和设备的支出就可以大大减少整个工程的整体造价。

1.4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管是否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迅猛发展起来,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也要不断加强。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管,这样才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会出现任何严重的安全事故,也不会出现返工等既增加成本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情况。

1.5施工管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工程单位竞争激烈,有权势的人掌握工程的命脉而施工管理直接决定工程造价。

他们的手段之一就是垄断材料市场。工程正常进行的保障是工程材料,材料市场被垄断严重影响工程进展,工程造价也收到了严重影响。有权势的人为垄断材料市场谋取暴利,提高了材料单价,而使质量得不到保证。材料单价提高必然提高了工程造价,损害国家和相关建设队伍的利益。赔偿征地数量是他们获取暴利的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工程造价。

“人工单价”的确立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另一主要因素。人工单价是计算人工费的重要依据,人工费是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工单价的确立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人工单价应该与各省市的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工单价与经济基础不能相差太大,应该即保证员工个人的利益又确保工程投资方的利益。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解决,一些政策措施有待完善。增加人工单价确立的透明度,使人们心服口服,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案

2.1完善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我国建筑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问题不断发生,只有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才能进一步推动管理机制发展。只有充分结合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先进做法、经验、理论,才能完善思路,改进管理方法,完备的工程管理思路和机制,能充分保证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建筑企业维护权益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证。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力度。

2.2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的管理虽然复杂,但只要不断改进措施,细化管理流程,就能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一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理制度,通过监理制度约束,合理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对过程质量控制,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提高工程质量。加大人员布控,强化业务培训,特别是监管人员一定不能脱离现场,要进场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记录,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二要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各项制度,通过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人员配置与人工成本进行监管,综合性的提出整改整顿建议,用制度管理,用制度激励,从全局的角度促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2.3加强施工成本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支出,要通过严格控制,确保成本支出,保证企业效益最优化。一要正确选择施工单位。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分段外包,通过各个环节配合,完成整体工程。正确选择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和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管理水平、施工水平、队伍能力,核查对比招标文件,确认是否严密、准确,只有通过优中选优,才能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降低管理难度,提高项目运行效率。二要严格控制工程成本造价。建筑企业要加强建筑工程费用支付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根据合同与招标文件要求,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的实际工程量支付进度款,对使用情况做好监管,确保工程成本预算合理又最低。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掌握原材料价格,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造价降低。

2.4更新建筑工程管理手段,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管理要跟上时代节奏,符合时代要求。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要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加大构建全员参与的管理方法,激发全体员工积极性与能动性,实现精细化企业管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时间长、人员结构复杂、施工设备种类繁多的特征,在施工管理中要做好防治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与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接触最为密切,因而他们的素质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极大的。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不足之处,充分利用自己与各方人员接触的优势针对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而若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缺乏职业道德,则易于利用职务之便与其他环节人员互相纵容包庇以获取个人非法利益。这种不法行径严重破坏了行业风气,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隐患。

因而,应从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对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养。道德方面,应培养施工管理人员做到不,不向承包方非法索取物质需求,杜绝与承包方相互包庇纵容造假等行为。技术方面,应加强注重施工管理人员培训,严格岗位审查制度。凡是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人员都应提前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在考核合格获取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施工管理人员所持资格项目与其从事管理工种不一致的现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评价时应跳出“工龄越长技术越高”的惯性思维模式,所有资格证书都应科学设定相应时限标准,超出时限者需重新考核,必要者再次接受培训。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提高,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经济、美观”等特性实现的要求。“安全”是运行和稳定工程需求,“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的好坏对工程建设质量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质量管理问题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水利工程建设不论其规模还是数量,都应重视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一方面,设计施工不合理。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另一方面,监控措施不完善。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令人担忧的是有的施工单位在思想上根本没有这种概念,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中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1.2施工合同管理问题

(1)招标不够规范

随着“三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已逐步规范,但由于施工合同的双方在利益上存在矛盾。表现在合同上,如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联合投标,甚至恶意串通,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2)合同文件不准确

由于建设工程承发包具有合同条款多、文件涉及面广,其中的矛盾、错误、两义性问题常常难免发生。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合同的理解负责,建设单位应主动为合同文件起草,应对合同文件的正确性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意思,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草拟合同协议条款,经建设单位认可后签署。往往几经确认,最终与招标投标文件中相应的合同条款已相距甚远。

1.3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1)对水利工程管理认识不足。水利系统内“重建轻管”的思想普遍存在,近几年在增加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的地方对现有工程的挖潜改造和强化管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2)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明。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工程。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合在一起,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公益性部分运行管理费并没有得到财政给予的合理补偿。综合性单位从事多种经营的部分,由于和本单位千丝万缕的关系,内部事、企难分,自身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实现预定的企业化运行管理目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囚素都不具备,运行机制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3)部分水管单位责任主体不明晰。一些水利工程没有严格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一些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管单位只有业务管理权限,没有人事管理权,只管事不管人;对一些非水利部门管理的水利设施和水管单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2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2.1重新认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拓展质量管理手段。

目前,我国针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往往集中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种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局限,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这一复杂性的问题,施工企业领导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全方位管理。同时还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情况,不断创新与拓展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手段,从传统的单一行政管理手段,不断向综合型管理手段转变。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技术等多种手段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全面的管理。为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精神动力、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

2.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利资源的保护意识。

要紧紧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的有利时机,做到与长年性宣传相结合,与案例宣传相结合,与水法律、法规宣传相结合,与宣传水利建设成果相结合。宣传应着重向基层乡村干部转移,向山区、半山区群众转移,运用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深入开展宣传,如组织大型晚会、水利成果展、万人签名、水法规咨询、知识竞赛,散发宣传资料,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等,通过各种形式,使水法律法规逐步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全县上下共同保护水利设施,依法保护水资源的良好局面。

2.3健全网络化管理建设,明确管理工作职责。

(1)聘请水利员作为水利协管员,定期组织水法律、法规和管理业务培训讲座,明确他们对本乡镇范围内水工程运行负有检查监督职责,考试合格的发给聘书。对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年终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放任、或失职者,建议当地政府给予调离或辞退处理,以增强其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2)各流域管理所增挂水政监察中队牌子,实行合署办公,明确规定对本管辖区内的水工程负有日常的管理职责。而且各管理机构要明确一名副职负责工程管理,分片划组管理到每个工程。

(3)水利管理所作为县级、乡镇水利工程管理职能部门,侧重在水工程维护修缮、检查观测、控制运行等技术方面加强督察。县水土保持监督所、水政监察大队作为全面执法管理单位,依法对生产经营、开发建设活动中涉水事务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法律、法规监督实施。这样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同,变一家管水为多方管水,合力同唱“一台戏”。

2.4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

要加强管理技术自动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防汛、供水工程的科学调度和运用管理,加快工程管理预警系统建设,对国有水利工程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要积极培养和引进既懂水利又懂管理,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育一批农民技术管理队伍,通过提高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达到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

3结语

工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只有在全体管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体系,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拓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域,丰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手段,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维修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结束高速扩建时期,大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个崭新的校区投入使用数十年之久,逐渐进入维修改造时期。然而维修工程数量的激增,且涉及的影响因数之广,给维修工程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好日常维修工程的管理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后勤部门丞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维修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成效和师生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更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的质量[1]。然而,目前大部分维修工程由于不需要报批报建和经过招投标环节,缺乏政府的监督管理,由各个高校根据自己修订的维修工程管理相关制度自行组织实施,在程序等各个管理环节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维修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是各个高校实施维修工程的操作指南,然而目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实施缺乏可操作性,流程设计太繁琐复杂,有些高校甚至还未修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例如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有些维修工程管理制度规定工程量的计算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由于不熟悉定额计算规则而出现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的现象;维修工程合同签订时已经经过各相关部门、领导审核,而根据合同拨付的工程进度款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领导签发,审批环节设计过于冗长且重复无意义,致使工程进度款从申请到拨付历时过长,未能及时拨付,引发甲乙双方矛盾。

2.2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责任意识淡薄

维修工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等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直接关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对维修工程的施工方案、质量、进度进行把控,造价人员主要编制和审核预结算以及对施工过程中设计的价款变动进行控制。但是,受到维修工程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等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影响,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工程预算书中有些主要材料没有注明参考品牌,增加工程质量风险以及价款结算纠纷;有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位或未履行工作职责,材料进场时,工程材料没有对照预算书中材料的参考品牌、规格、质量进行材料进场验收;部分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不熟悉工程施工情况。

2.3资料管理不到位

维修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料欠缺或未及时收集整理事后才进行补充的情况。例如隐蔽工程缺少照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证明材料,造成结算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增加项目和改变原有设计的项目没有及时办理工程联系单和设计变更等资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签证等资料未进行确认,缺少现场管理人员和造价人员的签名和单位公章;工程竣工图与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尺寸、规格等不吻合,未能真实反映项目实际施工情况。

2.4维修工程准入门槛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维修工程存在着突发性和紧急性,很多时候留给高校寻找可靠、合适的施工单位的时间并不充分。再加上很多维修工程工程量小造价低,不需要像基建工程项目一样进行招投标等程序,施工单位的准入门槛低,资质要求低,甚至存在着许多个人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揽维修工程项目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且随着后勤社会化的不断发展,进入高校的施工单位日益增加,各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工人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维修工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维修工程甚至没过保修期就出现反复维修的情况,给后勤部门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5维修工程缺乏计划性

高校维修工程流程一般为使用单位或管理部门发现问题向后勤维修工程管理部门申请报修,后勤管理部门作出施工方案后派人维修。因此,日常维修工作常常缺乏计划性,为问题发生后的事后的补救措施,这时处理往往已经给学校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和经济上的损失。

3维修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3.1完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

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是维修工程走上规范化道路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有了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才能让维修工程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未制订维修工程相关管理制度的高校应抓紧制订既符合校情又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融合的维修工程管理制度。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维修工程管理制度的高校,应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加以修订和完善,使维修工程管理制度更具备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2提高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必须要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来组织实施,这样才能保证维修工作能够按制度要求来完成[2]。提高维修工程管理人员水平,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首先,高校可以“请进来”一些长期在施工一线具备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顾问,建立专家顾问制度,对于一些大型的维修改造项目必要时可引进项目管理公司,请他们指导维修工作的同时,使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员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为以后组建高水准的维修工程管理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员“走出去”,定期组织后勤维修工程管理人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尤其是立项管理、现场管理和造价管理等信息化技术。

3.3组建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

受编制和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高校没有自己的专业维修工程施工队伍。且维修工程工程量小,造价达不到招投标规定的数额,因此大多数不能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因此,如何选择信誉高、质量好、服务佳的施工单位,一直是困扰后勤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后勤管理部门可以综合近几年进校服务的施工单位的表现,择优选择一些施工单位建立年度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年终,对服务态度、施工质量、技术水平、返修率等方面进行打分和评比,得分合格且排名靠前的施工单位可以自动进入下一年维修工程施工单位服务库,不合格或排名靠后的取消下一年入库资格。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施工准入资格,确保维修工程质量。

3.4规范资料档案管理,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数据分析工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资料管理人员注意及时签发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避免出现事后才补资料的情况,同时尽可能多的留下施工过程的照片等影像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等不可复查工程的施工证据,以避免甲乙双方因缺少相关证明又记忆模糊给结算产生纠纷埋下隐患。资料管理人员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维修工作的有关数据逐一收集、整理和归档,确保各项维修工作能够及时、迅速、优质完成[3]。同时,对已完工的维修工程做好全面的数据分析工作,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维修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去。

3.5加强维修工作的计划性

后勤管理部门可以为校内设施建立档案,把每次维修保养时间、维修部位、维修人员记录档案中,同时协同物业管理人员定期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和环节进行排查,对校内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4]。根据校内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建立的档案资料,就能制订中长期维修改造计划,做到把维修关口前移,一旦发问题的征兆,能够及时处理,防止损失的发生和进一步地扩大。高校维修工程管理是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校教学及科研等其他工作的基础保障[5]。组建一支高水平的高校维修工程管理队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高校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高.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探析[J].四川建筑,2017(3):227~228.

[2]吴恒.提升维修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研究[J].居舍,2018(32):135.

[3]葛恒键.高职院校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对策及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4):65~67.

[4]傅金辉.高校后勤维修工程管理问题探析[J].投资理财,2014(8):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