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保险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险保险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险保险管理办法

篇1

【瑞信:中国家庭财富过去17年增长6倍】报告显示,自2000年起,中国的家庭财富每年增长12.5%,相当于在过去17年中增长了6倍。该机构预计,中国的家庭财富预计将以每年约6%的增长率上升,将成为未来五年全球财富增长的主要来源。

国家发改委称正研究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包装实施方案。上市公司中,金发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售持续增长,并涉足快递包装业务。公司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同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签订绿色物流包装供应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中。京东的“清流计划”公司也参与其中。皖维高新主营的聚乙烯 醇(PVA)具备高分子材料中少有的可降解特性。

保监会拟修订健康险管理办法:短期险费率浮动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时隔11年后,保监会对健康险管理办法进行调整。11月15日,保监会在其官网《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于2006年颁布实施,目前完成修改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里提出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费率允许浮动,但调整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并重新报送审批或者备案。

篇2

我们中的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毫不吝啬这种祝福。

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祝愿我们的老人健康长寿。

祝愿所有我们爱着的和爱着我们的人健康快乐。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一切幸福和成功之源。

然而对于健康,我们实在说得太多,做得太少。

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有70%左右,正在生病的人约为15%,而真正健康的人也仅约为15%。数字触目惊心。

谁来对我们的健康负责?仅仅被动依赖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是不够的,关键还要靠自己。除了积极锻炼、健康饮食、合理作息以及保持乐观的心态外,还有必要借助于商业保险,助我们的健康发生问题时共渡难关。

健康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随着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健康险的作用日益突出。一项针对城市居民对各类商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28.3%的城市居民把健康险作为首选品种,其比例已经超过了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人寿保险。

2006年9月,保监会公布《健康险管理办法》,为促进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了解健康险,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在保险中介人员的帮助下制订适合的健康险规划,是打造家庭保险规划最重要的一部分。

健康险种类

健康险按照保障范围划分,可分为不同类型。

疾病保险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医疗保险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医疗保险按照保险金的给付性质分为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和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者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

护理保险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若按保险期限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长期健康险保险期间超过1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1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险(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短期健康险保险期间在1年及1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险。

若按照购买主体划分,又分个人投保健康险和团体健康险。

常见健康险

目前最常见的健康险包括重疾险、住院医疗险和意外险。各保险公司销售的健康险虽然产品名字五花八门,但基本都属于以上几类。近年来,很多保险公司还开发了体检费用医疗险、境外旅行紧急救援医疗险、意外牙科和保健医疗险、高级管理人员全球健康医疗险等新式健康险,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要。

重疾险:首要考虑

重疾险归属于健康险中的疾病保险,是指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给付保险金的健康险产品。

重疾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二是治疗花费巨大,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重疾险给付的保险金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为被保险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患病后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避免被保险人的家庭陷入困境。

一般投保人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担心重病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见链接)的定义太苛刻,理赔很困难。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保监会在《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中专门规定:“保险公司拟定医疗保险产品条款,应当尊重被保险人接受合理医疗服务的权利,不得在条款中设置不合理的或者违背一般医学标准的要求作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

由此可见,重疾险中关于大病的定义不是僵化的,在实际理赔时是可以随着医学的发展动态调整的。

重疾险产品是健康保险中疾病保险产品的一种。该保险产品只有在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才能给付保险金。因此,重疾险不能满足被保险人所有的健康保险需求,配合其他类型的健康保险产品或健康保障计划,被保险人才能得到比较全面和完善的健康保障。

住院医疗险:避免浪费

常见的住院医疗险包括费用补偿型和定额给付型两类。费用补偿型是指根据被保险人住院期间和住院前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按照约定的标准确定保险金数额的医疗险,总的赔付金额不得超过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总额。定额给付型是指被保险人住院后,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数额给付保险金的医疗险。赔付的金额往往与被保险人住院天数和购买保险的档次或份数相关。

有社保医疗险的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购买定额给付型(须满足各保险公司投保规则),因为该类保险与社保的报销没有冲突,理赔时保险公司不要求提供相关费用的收据。但在购买费用补偿型住院医疗险时一定要统筹考虑已有的医疗保障,包括社保、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单位团体商业医疗险、单位其他福利、个人原来已购买的商业医疗险等,因为保险公司赔付金额不得超过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总额,被保险人已从其他途径取得补偿的部分将被扣除。

由此可见,针对费用补偿型医疗险,各类保障之间有相互涵盖部分,如果买多了,很可能造成保费的浪费。

意外医疗险:必备小险种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意外险)是指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发生医疗费时,按照约定金额和比例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意外险保费低,保额一般也不是很高,是很不起眼的险种,却是实际理赔中最常遇到的,属于健康险中的短期医疗保险。

意外险和住院医疗险的不同之处有两个。一是只管意外不管疾病,二是除了住院,门诊也管。各保险公司在推销意外险时,有的和意外险捆绑销售,有的单独售卖,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它都应是每一位城乡居民的必备保险。一是意

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二是社保明确规定,交通事故等责任事故不在社保的理赔范围中,这时意外险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三是社保门诊报销不仅有起付线,还有报销比例,如北京地区每年1800元以上的部分才能报销50%,而意外险的起付线很低(如100元)或没有,报销比例很高(80%~100%);最后一点,意外险保费较为低廉,大家都买得起。

合理选择,灵活搭配

有社保的人群,基本的健康险规划应包括20万~50万元的重疾险(多份定额给付型住院医疗险)、2万元左右的意外险,没有社保的人群,基本的健康险规划应包括30万~60万元的重疾险、费用补偿型住院医疗险(多份定额给付型住院医疗险)、5万元左右的意外险。

保险规划是有时效性的,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每个家庭的保险规划应随着家庭情况的变化,如买房、结婚、生子,或者职业、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对原来规划作相应的调整补充,如减额缴清、增加保额等。健康险规划同样如此。在进行健康险规划时,除了上述已经提到的注意事项,还有以下方面需要考虑。

重疾险:尽量足额、长期

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社保基本医疗保险与大额医疗互助、单位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个人商业医疗保险以及其他社会救济。按照充足保障金额减去已有保障的办法,算出自己的重疾保额上限。充足保障金额应设在50万~80万元。大多数有社保的人群重疾险额度应该在20万~50万元。家庭经济支柱、没有社保的人、身体较差的人应适当增加保额。

重疾险的保险期有长有短,长的终身有效,短的只保1年,另外常见的还有20年、30年、至60岁、至70岁及至88岁等多种。一般说来,保险期越长,保费越贵。在选择重疾险的保险期限时,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尽量选择终身有效的,因为如保险期限短,若干年后保险到期想再买,很可能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被保险公司拒保。

住院医疗险:因需选择搭配

在实际理赔中,往往发现,如果被保险人住院时间较短,费用补偿型住院医疗险比定额给付型住院医疗险赔付较多;如果被保险人住院时间较长,则结果相反。鉴于社保住院医疗险有报销起付线,还有自付比例,有社保的人群可以购买少量(档次低或份数少)的费用补偿型住院医疗险,补贴起付线以下和自付部分;还可以适当购买一定量的定额给付型住院医疗险,间接补贴自费部分。

绝大多数住院医疗险都是消费型保险,因此,年轻时或经济不宽裕时可以不买或少买,年龄较大时(40岁以后)应多买一些。

意外险:适当增加额度

对于经常出差、天天驾车、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应该适当增加意外伤害医疗险的额度。

链接

2007年3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根据成年人重大疾病保险的特点,对我国重病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这25种疾病的名称如下:

1、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7、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

13、双耳失聪――永久不可逆

14、双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瘫痪――永久完全

16、心脏瓣膜手术――须开胸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18、严重脑损伤――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19、严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20、严重Ⅲ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有心力衰竭表现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23、语言能力丧失――完全丧失且经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

篇3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风险控制

健康保险需要进行专业化经营,这一点已在业内达成共识。如何进行健康险专业化经营应该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所谓“健康险专业化经营”是相对健康险兼业经营而言的,即是由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在保险公司内设事业部、健康保险部,利用专业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经营健康险并对其进行单独核算。实现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主要包括:树立专业化经营理念,采取专业化组织架构,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制定专业化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化信息系统,进行专业化产品设计,提供专业化客户服务。

一、树立专业化经营理念

专业化经营理念是健康险专业化经营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要认识到健康保险与寿险、财产险有很大区别,精算基础的数据分布不同,定价方法不同,风险管控不同,必须专业化经营;其次,经营健康保险不是要控制住所有的风险,而是要知道哪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和怎样去控制,哪些是不可能控制的和怎样去回避;第三,保险要做大、做强、做优,而健康保险则以优为先,在优的基础上做强、做大,不能盲目要规模,我们需要的规模一定是有效益的规模,否则,必然是“规模越大,亏损越多”;第四,由于健康险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大量存在,所以,不是客户需要什么保障,我们就提供什么,对于该保障的要给予最充分的保障,该控制的要坚决控制。

二、采取专业化组织架构

专业化经营的组织架构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专业健康险公司,也可以是集团下的专业子公司,还可以是公司内的一个业务管理系列。

事实上,各种经营模式都各有其优势和不足(见表1),没有适合所有保险公司的标准模式,保险公司应根据其市场定位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当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建立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其战略意义在于:一是专业化经营的理念不再受干扰,可以高效地科学决策;二是有利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聚集、培养和成长;三是可以高效率地研发专门的风险控制技术、业务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四是有利于形成健康保险的产品体系,有利于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能满足不同客户多层次的需求;五是有利于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模式的探讨。

三、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

商业健康保险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管理难度大的业务,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如医学技术人才、精算人才、核保核赔人才、统计分析人才等。而目前仅靠普通大学教育是无法解决健康保险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因此,一是在开展健康保险业务的同时,不仅应在公司内部着重加强对健康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各公司要建立自己的“造血”机制,建立对健康险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体系,另外,通过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体系的平台,提升健康保险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二是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国外及其他和健康保险相关的行业领域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能满足我国健康保险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制定专业化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专门的核保和理赔体系。鉴于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特点,各保险公司应建立专门的健康保险核保和理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人与理赔人的管理办法;加快研发和使用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理赔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

二是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各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应编写专门的健康险风险管理手册和管理指引,明确哪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和怎样去控制,哪些是不可能控制的和怎样去回避。

三是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定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要提升精算师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是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体系。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严密的精算分析支持。所以,保险公司应加大对经验数据的分析,为精算定价和产品开发提供支持。

五、建立专业化信息系统

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实现健康保险专业化运作的基础和平台,而且对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外,专业健康险公司都有一套完善的专业系统平台,具有核保、核赔、数据分析、后期服务等诸多强大功能。我国保险公司应该通过自主开发或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与健康保险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完善健康保险的核保核赔管理系统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满足业务发展和服务的需要。

六、进行专业化产品设计

目前,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和所有寿险公司,大部分产险公司都在经营健康险,健康保险产品数量超过300多个,看上去数量上很丰富,但实际上产品多数雷同,在市场上成气候的主要是医疗费用报销型、重大疾病、附加住院补贴等少数几个产品。保险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单一的健康险产品不能满足其需求,自然无法正常发展。对保险公司而言,产品没有细分则意味着风险加大。健康保险产品是根本,如果没有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又维护保险公司利益的健康保险产品,那专业性经营健康保险只能是空谈。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关系到保险公司能否在健康保险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程度;关系到保险公司能否有效地填补基本健康保险建立后所留下的商业空间;关系到保险公司是否能长期、稳健地经营。保险公司必须就健康保险产品开发切实地做好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随着保险公司经营经验的积累和外部条件的逐渐成熟,逐步开发在保单中增加保证续保的条款等内容。有条件的公司,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积极探讨目前我国市场少有但未来前景广阔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全球医疗保险等险种的开发。

车险的发展经验值得健康险借鉴,车险产品已经从两年前的大一统费率发展到今天的从人从车从地域定价原则,考虑到各种风险隐患,产品高度细化了。根据风险不同收取不同的保费,这种产品设计可以提前识别风险,也体现了定价的公平,不致于让高风险的投保人驱逐低风险者。

七、提供专业化客户服务

健康险承保的是人的身体机能,其处于不断变化中,从承保前的体检、对投保人的询问,到承保过程中身体的检查、有关疾病的防治以及出险后的理赔等,都需要专业化的客户服务,其目的也在于控制风险,更好地为被保险人服务。

专业化客户服务除承保时能够有效防范风险外,还能提供日常的医疗诊治咨询服务,因为专业、细致,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现在的健康险客户服务是粗线条的,只注重出险后的理赔而缺少承保过程中的服务。有了专业化的客户服务队伍,很多风险是可以规避的,例如对那些投保长期健康险者定期回访,定期对某些项目进行体检,这种过程服务,对保险公司来说,能够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对客户来说,身体健康是最好的保障。

保险公司应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重点服务,为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优质服务。保险公司应针对高端客户对价格不太敏感,但对服务品质要求很高的特点,加大服务投入,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务,比如为其安排年度体检、疫苗注射、协助建立医疗室、提供小药箱等,以进一步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优质客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4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今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根据相关评估结果显示,到今年年底,估计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达74万人,但大部分专家认为实际人数可能远超这个数字,而且有逐步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

那么,在对抗艾滋病毒的侵害,帮助艾滋病人和感染者进行医疗救治方面,商业保险能否发挥作用呢?

艾滋病感染者通常会被拒保

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还可以正常投保么?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保险公司的核保过程中,出于对风险的控制,对“带病投保”的亚健康人群会特别注意,并有所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有过往病史的投保人通常都是“次健康体”,在投保时会比健康标准体投保的程序更严格些,最后的核保结果可能有四种情况:保险公司同意以标准体(标准费率)承保;保险公司要求加费(非标准费率)承保;保险公司要求约定除外责任(非标准费率)承保;因风险太大,保险公司拒保。

“保险产品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正常的健康人群,如果不对带病人群除外的话,会导致很多带病人群进行逆选择。”一位健康险公司的核保人员告诉记者。

“当然,这一点并不是针对艾滋病人或感染者。肝炎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甚至血粘度高的投保者都会被严格核保。”该人士特别强调不是对艾滋病的歧视:“但因为艾滋病这一情况比较严重,全身的免疫系统都遭到了破坏,而且很可能危及生命,属于特别重大且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可能的重大疾病,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已经携带了艾滋病病毒或者已经确认为艾滋病人,保险公司很难对这类人进行承保。那样对健康的投保者是不公平的,肯定会影响平均费率。”

咨询下来,艾滋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的投保寿险、健康险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有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的义务。但是如果艾滋病人向保险公司投保时,如实告知了自己的病情,保险公司一般选择拒保。如果不如实告知,到时候查下来就有骗保的嫌疑。

而在意外险部分,有人认为可以正常投保,艾滋病这一疾病与意外的关联不大,但也有认为存在一定关联,目前没有定论。艾滋病通常属于人身险免责条款

如果一个本来健康的个体投保人身险若干年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以得到正常理赔么?这条路看来也很不顺。

记者查阅了众多保险产品的条款后发现,绝大部分公司的人身险(包括各类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条款中在“责任免除”或日“除外责任”那一部分中,都有一小条赫然在列:“被保险人患艾滋病(AIDS)或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呈阳性)期间”。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健康人在购买人身险后,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保险公司就会以“免责条款”为由,退还其已缴纳的保费,但不会做出理赔。

据介绍,艾滋病风险的不可统计性,是其被列入免责的重要原因。

“普通疾病都有发病的概率,保险可以计算出风险。但是艾滋病由于其传染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可预算的。这是艾滋病出现在免责条款里的根本原因。”上述侄彗康险公司人士对记者解释。

另外,艾滋病的不可根治性和高并发症也让保险公司谈虎色变,纷纷免责。“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保险公司成本很高且不可控,短时间内将其纳入保障并不具备可操作性。除非监管部门强制下令,保险公司恐怕不会轻易将其写入条款。”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十一”之前,为了配合新《保险法》的实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曾推出了《人身保险产品条款部分条目示范写法》(以下简称“示范写法”),要求把“感染艾滋病”从人身险的责任免除条款中删去,也就说艾滋病患者有望获得保险理赔。

但至今,“艾滋病”仍在绝大多数人身险的责任免除条款之列,还没看见哪家公司因为配合新《保险法》实施把这项删除。

“说白了,示范写法不是一个必须遵守的东西,只是保险业的一个行业规范,如果有保险公司不愿意遵守,它在法律上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上述人士称。

曾经的“艾滋险”今安在

在记者的印象中,2003年市场上曾经掀起一小阵“艾滋险”热,激起不小的波澜。

随后,记者采访和查阅后确认,的确,2003年4月,新华人寿开始销售名为“健康天使”重大疾病保险,该险种除保障32种重大疾病外,还可以对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被感染的医护人员进行保障。同年9月,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益康、怡康”重大疾病保险,涵盖25种重大疾病,其中的第25种重大疾病就是经输血感染艾滋病。

当时这两款产品在客户对象方面上有所区别:新华人寿的只针对医护人员;太平人寿的则在两“康”中规定:经输血导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意即不排除艾滋病,但也划定了承保条件为输血导致。

2006年9月,太平人寿还曾推出了“艾滋病团险”,客户目标位为特定群体、特定职业,比如医护人员、公检法领域等这些有可能与艾滋病传染源接触的行业。当时的赔付细则为,在合同有效期内,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毒,并能出具保险公司指定或认可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确诊证明,符合合同规定的,保险公司照此约定的保险金额付给保险金。除外责任包括: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吸毒感染;血友病患者;因医护人员过错发生医疗事故导致的感染;非医院接受输血或接受未经检验合格的血液产品。投保前已感染艾滋病病毒者不得投保。

如今,由于保险公司自身产品开发的更新换代需要,特别是保监会20096年9月1日起施行《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上述两家公司的“艾滋险”已经分别在2006年10月31日和2006年12月25日停售了。

虽然当时这几款产品对于艾滋病相关保障还比较“苛刻”,比如有人认为想要获得赔偿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有点困难,但毕竟是迈出了“抗艾”的第一步。如今,类似的保障条款已经不在了,又回到了将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作为除外责任的老路。

在海外发达保险市场,产品竞争主要就是靠差异化和个陛化。比如,有不含艾滋病保障的健康险产品,也有可以保障“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健康医疗产品,既能维护前一类产品的费率公平,又能为小部分人群提供专属的、急需的保障。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阻碍“抗艾”保险发展的路上,医疗数据和理赔数据的经验积累和精算能力,也是对国内保险公司的一大考验。

哪些在售产品可以“抗艾”

虽然记者查询下来的结果有些不如人意,但还是看到了几款能够一定程度上“抗艾”的产品。

比如,海尔纽约人寿在今年11月新推出的“福康逸生”健康保障计划中,在“身故保险金或全残保险金”的9条责任免除中,就没有艾滋病的字眼。也就是说,一旦被保险人因为保险期间内罹患艾滋病去世,家属还是可以得到赔偿金的。

篇5

关键词:健康保险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52-02

一、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健康保险发展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保险业全面复苏的时点,时至今日,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保障力度在不断加强,总的来说社会保障是“低水平、广覆盖”。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费用的偏低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缺口需要弼补。在人们的多种医疗需求中,一些费用是社会保障所无法给予的,而商业健康保险对其的很好补充就是最大的竞争点,同时也是其存在必要性的很好例证。

1.社会健康保险

从资金来源来看,新的社会健康保险强调单位与个人的责任,一改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风格,要求加入社会健康保险体系的单位和个人承担一定的费用。从管理机构来看,全国由新组建的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主管健康保险工作,但各地做法尚不统一,如深圳、成都、九江、镇江等地由社保局作为社会健康保险的管理机构;上海则由健康保险局管理社会健康保险。在待遇享受方面,新的社会健康保险将资金划分为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两部分,医疗费用先从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用完后。进入社会统筹账户支付,并提高了被保险人的自付比例,体现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社会保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

2.商业健康保险

根据新的保险法,财产保险公司也允许开展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从产品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定额给付型、费用报销型以及住院津贴型三大类,主要的医疗险种有中国人寿的生命绿荫疾病保险、关爱生命女性疾病保险(A、B款);中国太平洋的长健健康保险(A、B款)、团体重大疾病保险;中国平安的99住院安心保险、99住院费用保险、平安康泰保险等。近年来,各保险公司对于健康保险业务性质和特征的认识逐渐加深,业务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呈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幅高达30%,而同期寿险保费增幅仅为14%;业务结构逐步从以团险业务为主转变为以个人业务为主,到2003年个人业务占比达到62.19%:商业健康保险覆盖人群也逐步扩大。2001年商业健康保险承保人次首次突破1亿人次,2002年达到1.36亿人次,2003年接近1.5亿人次,医疗健康保险产品种类超过300种。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已经覆盖了包括能源、烟草、铁路、航空、邮政、通讯等支柱行业,社会影响正逐步扩大。

二、我国健康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很不规范,导致现实中存在着两大矛盾,即“供求矛盾”和“市场潜力与市场风险矛盾”

供求矛盾:

一方面市场空间大得惊人,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踌躇不前;一方面社会公众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市场供给乏力。(1)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居民的巨大需求。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和我国逐步进人人口老龄化阶段,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日益高涨,健康保险前景十分广阔。但从各寿险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险产品看,其范围和责任雷同,缺乏特色,缺少市场细分,各公司在市场竞争和经营过程中多以“价格战”和“手续费”为主展开竞争。而很少在服务和技术上比拼,尚未形成竞争优势。(2]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业务中的比重较小。健康险在人身险总保费收入的占比由1999年的4.2%增至2005年的8.4%,2006年的8.81%;该比例自2003年起相对稳定,无显著增加。国际经验显示: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比例一般要在30%左右。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比重较小,与居民对健康保障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市场潜力与市场风险矛盾:风险控制薄弱制约健康保险的发展规模。健康保险一直面临着市场潜力巨大和风险控制薄弱的矛盾。健康保险发展的风险环境非常复杂,除了国外经营健康保险都会面临的医疗费用上涨风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道德风险等风险因素外,我国健康保险发展还面临特有的体制性风险,如卫生体制、医疗体制以及药品流通体制带来的风险等。风险控制成为制约健康保险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的瓶颈。所有寿险公司都看到了健康保险市场蕴含的无限商机,但出于对医疗费用失控风险的忧虑,谁也不敢在这个充满风险的市场中盲目冒进,两者遂产生了矛盾。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保险公司却似乎显得无动于衷,尽管市场上时常有新的健康保险险种推出,但销售规模未有质的突破。因此,如何理顺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提供者和被保险人的关系有效避免道德风险。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健康保险参与者三方和谐“共赢”,也是健康保险企业经营绕不过去的坎儿。

2.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介入较深,降低了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健康保险体系中的“越位”与“缺位”。

政府的“越位”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地区在基本健康保险的层面上又举办形式不同的补充健康保险,这种由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强制参保、以基本健康保险的方式来经营的补充健康保险,从体制上很难判定其盈利性与否。如果说补充健康保险举办的目的在于盈利,则有悖于政府部门的职能;如果说补充健康保险举办目的是非盈利性,则无异于基本健康保险在量上的扩张,导致资金管理上的困难和政府部门人力成本的加大。其次是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的加大。未来健康保险费用的增长趋势与政府收费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克服,现行收费的比例可能不足以应付未来的支付。一旦出现补充健康保险账户资金不足,难免出现向其他账户透支而导致资金管理混乱、或由财政垫付而增加财政的负担、或给付不及时而影响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的信誉。

三、促进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的对策

1.健康保险应专业化经营

健康保险与其他险种相比,其在理赔、核算方面有独特之处,这就需要专业化的经营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迅捷的发展。这样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化的人才:保险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金融产品,其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针对健康保险,这种专业性会体现得更明显,对于医学、法律人才的需求缺口,一直是困扰我国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的阻碍。由于健康保险的特殊性、不确定性会给承保理赔带来很大的风险。由于不确定性对于一个特定的人群来说,某种疾病的发病概率或许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预测;但对于个人来说,是否会发病却很难估计,疾病的突发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医疗服务消费的不确定性。因此,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应是健康保险发展的重要条件。

专业化的管理:根据健康保险的经营特点,专业销售既是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又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在专业销售队伍尚未建立以前,健康保险专业销售部门可依托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销售风险控制,操作上可借助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

2.加强社会健康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与整合

篇6

团险蛋糕 有待做大

来自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团险业务保险收入达到580.35亿元。今年1-10月,团险业务实现保费约为500亿元左右。全球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06年中国团体寿险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在众多外资及合资保险公司看来,中国团险市场无疑是一块香喷喷的蛋糕。

我国保险业起步于团体保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保险市场的培育完善,国内保险业由于多年使用行政手段,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相对滞后。有关统计表明,团险保费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的比重已从1996年的87%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20%,成为制约人身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目前只有中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团体保险。从团险市场的现状看,中资公司仍主要靠传统的学生平安保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等短期业务来维持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产品结构单一,管理、技术、销售、服务较为滞后。相对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言,团体保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保险业界及监管人士认为,一旦外资进入团险市场,必然会以其经验和技术的优势抢占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

外资逐利 紧忙热身

3年过渡期内,外资保险公司只能销售个人寿险保单,但外资保险已经在为进入团险市场提前热身,并开始制定他们进入团险市场的战略计划、评估业务模型等。

据权威媒体报道,作为国内首家合资保险公司,中宏人寿的市场调研等准备工作从2002年初便开始着手。目前该公司已设有专门的员工福利保险部门,负责团体保险和企业年金业务等各项工作。此外,美国友邦保险也已组建了专业团险事务部门,并派员赴美国总部参加培训。

诚如保监会人士所言,洋保险商们的意图不仅仅在于传统的短期团体意外保险,而是更看重市场空间更大的中长期团体员工福利计划。在发达国家,企业为员工提供诸如退休金计划、团体人寿保险、医疗费用保险已经非常普及。团体保险几乎等同于员工福利计划,商业保险公司则是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提供者。

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随着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团体员工福利的需求日趋成熟,社会保障制度在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方面政策的支持日益明朗,以员工福利计划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团体保险,将成为保险业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规模接近500亿元,加上以年金名义销售的保险产品有430亿元,企业年金成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魏迎宁说,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每年1000亿元左右。世界银行更为乐观地认为,到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

外资保险 看重资源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说,这两年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合资寿险公司,大都十分重视资源互补,合作双方在远期战略定位方面已逐渐成熟。

此间观察家认为,尽管中资保险公司在团险市场上已经有着多年的开拓,在营销网点的营建和客户资源上都有着先行者的天然优势。但是,今年年初发生在中美大都会人寿身上的首都机场“航意险垄断事件”却传递出一个信号:合资保险公司利用股东资源优势强攻市场的力量不可小觑。合资保险公司在借助外方股东的国际经验、成功的产品及技术系统之外,还会充分利用中方股东的资源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一份有关企业年金市场的调查报告表明,目前对年金险有需求或潜在需求的企业团体主要有四大类:以电力、电信、石化、银行等行业部门为代表的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受国外母公司影响的跨国企业和三资企业;成熟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而目前各家合资保险公司的中方股东,几乎都有上述四类企业的背景,外资进入中国也可谓“攀龙附凤”。这样,今后光做股东业务就将有一块规模不菲的保费来源。

中宏人寿是由加拿大最大寿险商——宏利金融集团与中国石化集团组建的合资保险公司。公司负责员工福利保险项目的助理总经理张剑锋表示,中宏会充分利用中方股东的资源,寻找一些潜在的业务,但不会单纯为了保费规模而盲目展业。而由意大利忠利集团与中国石油集团合资组建的中意人寿北京分公司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中石油系统120多万职工,加上家属共有200多万人,他们都将是中意的忠实客户群。

中资保险 积极备战

随着12月11日的临近,中国团险市场即将开门迎宾。据悉,保监会正紧急召集中资保险公司商讨国内团险业务出路、拟定对策,一个有关团体保险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已数易其稿出台在即。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寄望保险公司“以员工福利计划为突破口,转变经营观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繁荣团体保险市场!”

“中资保险公司在团险业务方面最大的优势和弊端均在于,他们是通过很强的商务关系进行销售的。许多保险公司与企业机构客户建立了一种既牢不可破又无需销售技能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外资保险而言是个挑战,但相形之下,中资公司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为他们需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如此表示。

篇7

近日,《新民晚报》上出现一则报道,今年26岁的媛媛(化名)两年前在新加坡读书,当年8月放假回到上海,她到上海一个整形门诊部做了“驼峰+韩式隆鼻+韩式重睑”美容整形手术。手术后约10天,媛媛的鼻背部皮肤红肿胀痛,并有带血分泌物从切口流出,被诊断为鼻部感染。但门诊部只做了庆大霉素等抗感染治疗,感染症状一直未被控制住,结果留下后遗症。之后媛媛又患上精神分裂症,需要终身服药。媛媛的妈妈为此告上法庭。今年10月23日,上海黄浦区法院认定,该门诊部在对媛媛实施鼻矫形术及术后发生感染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应承担全部责任;但其过错与媛媛多发性骨折及精神疾病之间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媛媛家人也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故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被告赔偿原告各类损失2.4万余元。

美丽整形也有风险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为美丽而去“挨刀”整容的人也越来越多,既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但毕竟这样的手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像媛媛这样因整形中或手术后发生感染、意外或失败而落下后遗症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

比如常见的整形项目,包括植皮手术、隆鼻、割双眼皮等,目前正规医院的平均手术成功率虽然在98%左右,但总有一些意外。以隆鼻为例,人体对外来植入的假体会有一种排斥,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轻微的,几天之内就会适应。但极少数人排异特别严重,即使手术成功,效果明显,也会给以后埋下隐患,这类人大概占到2%~3%。

还有因为意外事故,比如烧伤,而进行的植皮等美容整形手术,则特别容易引起事后感染,继而留下后遗症。

面对在寻求美丽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不少精明的消费者想到了保险。可是,到底哪些保险可以为整形失误风险买单呢?

整形相关保险有四类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和美容相关的保险主要有4类,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为整形过程中不同的主体提供保险,最终都可以直接或间接保护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消费者之利益。

一种是产品责任保险,由假体生产厂商购买。比如隆鼻、隆胸所用的假体等,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发生破裂、变形等问题,“患者”可以得到保险赔偿。目前,中国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大的险商都能为生产商提供相应的产品责任险。但对消费者来说,很难保证自己使用的假体都有保险。而且整容过程中,除了假体安全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风险是与假体安全质量无关的。

第二类是医师、美容师职业责任保险,也就是整形医生、美容师等在因工作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美容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的保险。这种保险,由医院或医生自行购买,作为消费者很难把握自己的主刀医生有没有上过这一责任险。

第三类就是意外整容保险。这是指在投保人发生意外情况,如遭受烧伤、重度灼伤或交通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必须进行整容整形手术。在这种情况下,保险是可以赔付整容费用的。这一类保险相当于一种意外医疗类保障。

除了意外情况下被动去做整容整形手术可以保险,普通情况下为了寻求更姣好的面容与身材而去主动做整容整形手术的个人能否投保呢?比如说做激光矫正手术、割双眼皮、美胸等手术?最近,国内终于有保险公司开发了该类型的保险,那就是太平保险新推的整容险系列。

其中第三和第四类保险都是个人消费者可以直接投保的,我们不妨仔细看一看。

意外整容险可在女性险中寻找

记者通过仔细访问和查询发现,意外整容整形保险目前主要都是内含在女性险中。虽说只能保意外整容,但这足以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为之心动。

比如,泰康人寿曾推出的“美容保险”,其实是泰康“丽人险”中的保险责任中内含了一项意外整容植皮手术保险――如果遭受意外伤害或意外烧伤,需要接受整容植皮手术治疗时,该保险可以提供保险金额内全额报销其实际合理手术费用,最高限额以基本保险金额为限。太平人寿也曾在其女性疾病附加险中为面部整形手术提供保险。而曾经被奉为“经典女性险”的中宏“多姿多彩人生”系列女性险,还有友邦“护花神女性险”也包含了女性意外整形保险保障。

但因为2006年9月1日起《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的实施,上述女性险目前都已停售。现在市场上在售的女性险中也有几款产品中包含了女性意外整容整形保险保障。

比如太平洋安泰人寿的“美丽人生”女性保障计划由两款独立的险种组成,分别是美丽人生两全保险和附加美丽人生定期重大疾病保险。以30周岁女性投保10万元保额的“美丽人生”保障计划为例,选择20年期缴费,年缴保费3630元,除了一系列全面的保障外,如果投保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面部严重毁损,并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之日起180天内接受了面部整形手术治疗,则将获得意外面部整形手术保险金2万元。

泰康人寿目前还有一款“附加花样年华女性健康险”是针对成年女性设计的。根据该保险条款规定,除了对常见的重大疾病提供保障外,投保人如果不幸遭受意外伤害需要接受整容植皮手术,也可以在保险金额范围内100%报销其实际发生的手术费用。

但太平洋安泰和泰康这两款产品目前只能为因意外事故影响容貌美观而需要进行整形手术的女性提供保障,并且整容部位仅限脸部,还不能为主动追求容貌完美的女性所进行的医疗整形手术风险提供保障。

“主动”的美容整形保险已出炉

为了爱美主动去做整容整形手术的消费者,现在也可以主动选择相应的保险了。目前市场上只有太平保险推出了“整容手术系列险”,包括眼部、鼻部、颌面、、吸脂整形手术5款产品,此外还有一款准分子激光眼科手术安心保险,投保人可根据整形部位的不同有针对地挑选。

以太平保险“鼻部整形保险”为例,如果被保险人因麻醉或鼻部整形手术意外原因导致死亡的,给付保险金额全数;若被保险人因接受麻醉或鼻部整形手术180日内以该次麻醉或手术为直接原因致残,保险公司按人身残疾等级规定的给付比例及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因接受鼻部整形手术而发生下列并发症并符合其相关规定情形的,保险公司按下列约定给付并发症保险金:被保险人因接受鼻部整形手术而在手术区域发生需要手术引流的严重化脓性感染的,给付保险金额的10%;被保险人因接受鼻部整形手术而发生手术区域皮肤溃破且溃破面积大于等于2cm2的,给付保险金额的15%;被保险人因接受鼻部整形手术而造成无法恢复的鼻子歪斜、感染变形、硅胶脱出等情况之一的,给付保险金额的20%;被保险人因接受鼻部整形手术而造成面部神经损伤至面瘫的,给付保险金额的40%。

像本文开头所述中媛媛那样的案例,如果能事先投保这类保险,就可以获得一些保险金,帮助其实现积极治疗。

具体来看,这6款产品的保险期限为90~180天。其中,眼部整形手术每份保费20元,每份最高保险金额为l万元;其余4款整形系列产品每份保费100元,每份最高保险金额5万元;激光眼科手术险每份保费50元,每份最高保险金额10万元。每款产品每人最多可投保2份。

篇8

从生命周期角度来看,国内保险行业处于成长期,2007年国内实现保费收入 7035.76 亿元,相对于 2000 年的 1596亿元年复合增长 23.6%,GDP年复合增长率15.6%,保费收入增长超过 GDP,前者是后者的 1.5倍。

从景气循环的角度来看,2002~2005年,由于国内人寿保险定价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使得寿险行业利差损扩大,人身险收入从2002年第一季度高点迅速滑落,导致保险行业景气落入谷底。自2005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整体利率水平不断上升,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加带动保险公司保险销售势头也恢复增长,2008年上半年保费收入上涨强劲。预计2008年下半年保险需求略有回落,保费收入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减缓,但仍然处于高位,预计2008年下半年保险保费收入增速为50.93%,国内保险行业正处于成长高峰阶段。2009年保费收入增速回落至33.5%,保险行业将处于成长趋缓阶段。

国内保险业供给状况

保险行业产业集中度仍维持较高水平

截止到2007年底,保险资产总额达2.9万亿元,同比增长46.99%。国内保险公司的数量为119家,比2006年增加1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比2006年增加221家,保险兼业机构143113家,比2006年增加1835家。保险营销员201万人,比2006年增加45.6万人。保险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前三大寿险和财险公司分别占据了66%和64%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集中度正逐年降低。预计2008年寿险和财险市场CR3分别为64%和62.5%。

保险产品不断增多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储蓄增多,投资意识逐渐增强,在资本市场繁荣和持续加息的背景下,传统的保险产品只具有保障和储蓄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而仅为2.5%的定价利率显然对居民已经不具备吸引力,因此保险公司也相继推出了以万能险,投连险为代表的新型理财保险产品,适应不同客户的投资需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保险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近几年政策性农业保险飞速发展,2007年国家财政首次在六个试点省对六个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促进了保险服务面的扩大,截至2007年底,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保费收入达到51.84亿元,同比增长514.95%。农业保险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涉及到主要粮食作物、生猪和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2008年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由去年的五种增加为七种(新增花生和油菜),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比例由25%提高到35%,试点区域由六省份扩大到全国粮食主产区;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除了能繁母猪外,还新增了奶牛保险。2008年6月保监会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促进了保险业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国内保险市场需求状况

居民收入增长推动保险需求上升

国内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85.8 元,同比增长17.2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58.4元,同比增长 15.26 %。2006年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12292.9元,较2000年增长了142%,2006年城镇居民保险消费支出1484.8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43%,农村居民保险支出165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44%,国内居民保险意识薄弱,大多数人偏好于银行储蓄,传统人身险产品和银行储蓄有替代作用,随着居民财富积累的增加,投资理财的需求逐渐强烈,兼具投资和保障的保险产品开始受到居民广泛欢迎。另外,2008年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保险意识,激发了人们的投保热情,保险需求潜力巨大。 居民收入的增长,储蓄存款余额的增加促进了居民投资理财规划的需求,带动了保险消费,为潜在的保险客户向现实客户的转化提供了条件。预计2008年国内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29.82元,增速为14.1%,农村人均现金收入5692.24元,增速为14.8%。

人口老龄化来临促进保险需求

国内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11 月底,国内65岁以上人口达0.88亿人,占总人口6.96%。国家计生委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为3.36亿人,老龄化水平为24.41%,2030年到2050年是国内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如养老,医疗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养老,医疗费用负担压力加大。国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低,截至2007年底,国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约为2.5亿人,只占15岁以上年龄人口的2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约为2.2亿人,只占15岁以上年龄人口的21%,而国内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够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小,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保险获得未来生活的保障,因此必定会增加对诸如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潜在需求。

经济增长带动保险需求上升

国内在2009年到2018年处于“人口红利”阶段,这一阶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比较低,是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可以带动保险需求上升,国内保费收入和人均GDP存在高度相关性,国外经验和相关研究表明,当人均GDP高于1500美元低于8000美元时,保费增长的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保险密度快速增长。预计2008年国内实现保费收入10674.2 亿元,相对于 2000 年的 1596亿元,年复合增长 26.8%, GDP近八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4.4%,保费收入增长超过 GDP,前者是后者的 1.86倍。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保险深度和密度将快速扩张。

城市化进程加快带动保险需求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超过总人口50%左右的农村地区保费收入占比很小,表明城镇和农村保险业发展极不平衡,农村保险潜在需求旺盛,有较大发展空间,目前的社会格局正是往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发展,2007年国内城市化率已经达到 43.9%,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期到2010年国内城镇化率达到 4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动增加农村的消费;另一方面带动了对于汽车等消费需求,带来了对产险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带动了寿险的发展。

国内保险业收入与利润状况

财险市场已实行费率市场化;寿险市场还未实行费率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竞争。

所谓保险费率市场化,是指让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利用费率杠杆调控保险供需关系,调整保险产品的结构比例,提高保险交易的效率,鼓励对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目前财产保险已经实行费率市场化,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投资性保险、保险期超过一年的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须经保监会审批。其他类型财险产品只需向保监会备案,除强制保险外其他审批类产品可以在保监会审批费率上下浮动30%的范围内调整保险费率。强制保险实行在基础费率上根据与道路交通事故相联系的浮动比率上下浮动的管理办法。目前除了短期健康险,寿险还未实行费率市场化,因此财险市场的竞争比寿险市场更加剧烈,长期人身险由于核算较为复杂,由保险监管机构规定定价基础,制定基准费率;近年来随着央行的持续加息,2.5%的定价利率一方面防止保险公司出现利差损,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寿险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保险产品创新和保险服务的提高,短期健康险实行浮动费率可能预示着寿险费率市场化正在逐渐迈开步伐,费率市场化必然会导致寿险公司竞争加剧,保险费率水平的下降,公司的承保利润可能变成负数,对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极大的挑战。

保费收入处于高速发展期

我们判断,2008年国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处于高速发展期,预计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0674.2亿元,增速达51.71% 。

1、国内的保险深度和密度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08年国内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将分别达到4%和824元

2006年国内保费收入总量在世界排名是第九位,较2000年上升了七位,平均每年上升一位。但是与世界各国相比,国内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国内保险深度为2.85%,保险密度为532.4元/人,但2006年底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8%,比国内多5.15个百分点;世界平均保险密度为512美元/人,是国内的7.5倍。发达国家保险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比例为 20%,而在国内该比例仅为3.1%,发达国家汽车投保率、家庭财产投保率、公众责任投保率均在80%以上,而在国内分别仅为 30%、5%和 10%,在过去七年中,国内保费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近两倍,说明国内保费收入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可见国内保险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预计到2008年国内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将分别达到4%和824元。

2、寿险业务保费强劲增长,预计2008年寿险业务收入7471.94亿元,同比增速达67.4%

2008年以来,保险行业承保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国内实现原保费收入的5618亿元,同比增长51.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为4318.7亿元,占原保费收入的76.87%,同比增长63.94%,较2007年同期增长了48.88个百分点。财险保费收入1299.3亿元,占原保费收入的23.13%,同比增长19.9%,较2007年同期增长率下降了17.17个百分点。保费收入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今年1~6月寿险保费收入3200.23亿元,同比增长63.6%,较2007年同期增长了47.53个百分点。预计2008年寿险业务收入7471.94亿元,同比增速达67.4%。

兼具保障和投资的寿险产品的热销带动了寿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2008年1~6月,投资型产品占寿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79%,比2007年提高9个百分点,自2007年以来,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开始受到居民广泛欢迎,2007年寿险公司投资连结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93.83亿元,同比增长558.37%;万能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45.67亿元,同比增长113.44%。2008年初起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市场风险加大,居民积极寻找稳定的投资管道,保险产品所拥有的保障和保值功能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大量的资金抽离股票市场转向回报稳定的保险产品,带动保费收入强劲增长。分红险和万能险在保底的基础上还可以享有浮动收益,属于利率敏感型产品,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尽管2008上半年股市大幅下挫,但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吸引力大大增强。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保险公司的高收益积累了丰厚的准备金,预计2008年万能险保费收入2017.42亿元,占寿险比重27%,分红险保费收入3153.16亿元,占寿险比重42.2%,投资连接险保费收入747.19亿元,占寿险比重10%左右。但是2008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收益下滑,因此万能险高分红难以持续,由于股市的低迷,投资连接险对居民吸引有限,预计2009年投资型保险保费占比可能减少至75%。

银保业务的快速扩展是寿险保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受股市下滑的影响,基金销售下滑,银行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销售保险热情较高,保险成为银行的热销品种。2008年上半年,银行保险管道实现保费收入1732.62亿元,同比增长153%,占人身险业务比重的40%,占保险兼业机构总保费收入的72.76%。保监会近期批准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关于开办保险兼业业务的申请。随着更多的银行取得资格,2008下半年银保收入占保费收入的比重可能进一步提高。预计2008年银保收入3749.88亿元,占人身险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4%,由于保险公司盲目追求规模进行手续费恶性竞争,银保业务费差损扩大超过保险公司承受范围,导致银代业务利润低及偿付能力不足等风险加大,保险公司可能会限制银保业务发展,预计2009年银保收入的增速降为41%。

投资收益下滑拖累短期业绩

我们预计2008年国内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下滑至5.6%,投资收益为1427.2亿元,投资收益下滑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