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解读;农产品流通;合理化建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9-0040-02
一、引言
十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谁来种”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种什么”的问题亟需回答;经验种地效率低、分散经营规模不经济、小农户与大流通不能有效衔接,“怎么种”等问题非常迫切,这些共性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省的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之适应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解决我省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和根本选择。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解读
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确立起来,是“分”有余而“统”不足,传统家庭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不适应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经营体系进行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在坚持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力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四个鲜明特点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核心在于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工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第二,要继续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开展如“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市场”等经营形式。第三,要加强多元化多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资农机农技服务、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等服务型组织。
三、我省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产品流通模式调研分析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年底,农业人口7466万人,占总人口70%。其中从事农业人口2541万人,从业人员6387万人,占40%。可见,农业生产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规模种粮已成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据统计,2013年年底,全省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粮食规模种植已超过1.1万户。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种粮大户是兼业经营,占49.3%的种粮大户除种粮之外还从事其他行业,只有50.7%的种粮大户才是专业种粮。这类群体是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来源。
(2)截至2013年10月,全省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4000余家;大多数经营者具有比较明显的学历优势,参加过相关培训和具有非农工作的经历。96.6%的被调查者具有非农工作经历,其中,务工的有29.5%、个体经商的有40.4%、开办企业的有16.8%、担任干部的有13.3%。注册类型多样化,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的占到一大半以上,注册为公司制的比例稍低。经营内容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养结合、种养植兼休闲比例较低,占到18%左右。
(3)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3年10月,全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9万个,出资总额1588.33亿元,涉及成员总数43.73万个;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82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9%。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涵盖了农、工、商、种、养、加、流等业务内容,有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双汇、思念、雏鹰农牧集团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据统计,2014年我省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8418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0余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60多家。
(二)我省农产品流通基本情况
农产品流通主要是指农产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本文基于流通体系主体、客体和载体这三个方面对我省农产品流通情况考查。
(1)农产品流通主体方面。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我省农产品流通主体呈多元化格局,流通形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农贸市场为主要渠道,所以流通中介组织仍然是流通主体的重要构成。但随着流通形式的创新如“农超对接”、电子商务发展,出现了专业化合作社、大型零售超市、龙头企业等新型流通主体。但流通主体与流通需求不相适应,规模化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我省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重偏低,据统计,成员数超过500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846家,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9.44% ,参加合作社成员数占总成员数的3.75%。
(2)农产品流通客体方面。2013年,我省粮食总产量5713.69万吨,其中小麦产量3226.44万吨;油料作物总产量589.08万吨,其中花生产量471.37万吨、油菜籽产量89.80万吨、芝麻产量26.86万吨;棉花总产量18.97万吨;水果总产量888.30万吨;蔬菜总产量7112.51万吨。我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2013年我省肉类总产量699.05万吨,禽蛋产量410.23万吨,奶产品产量328.77万吨,水产品产量116.65万吨。我省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蔬菜和花生,2013年的比重分别为37.5%、22.4%、12.2%和7.2%。所以我省农产品流通主要是以粮油、畜产品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的流通需求。
(3)农产品流通载体方面。农产品包装难、要求保鲜、易腐等特殊性,对流通载体要求较高。我省初步形成了如郑州水产、众荣物流、双汇物流等一批现代流通企业,其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齐全,基本适应我省农产品物流需求。专业合作社也投资建设了气调保鲜库、恒温库、冷冻冷藏库。但我省80%以上生鲜产品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流通的,腐烂变质比例高达30%左右,远高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在农产品流通载体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我省农产品流通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1)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影响制约着农产品流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是解决“农产品价值如何快速实现”的问题,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对实现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因此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势必会影响到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主要表现在:农业经营的规模直接影响到农产品流通效率,我省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传统分散承包经营,由于农户产量小,需要流通中介组织参与带来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带来流通分散、没有合理安排好流通加工等致使流通过程不合理;农户规模小、实力弱,对流通设施设备等投入不足,导致我省农产品“先天不足”,直接制约着农产品流通,是解决农产品问题的根源所在。
(2)新型农产品流通主体有所发展,但组织化程度低。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大型零售超市、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产品流通主体的出现,极大地优化了流通主体。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尚未在流通中发挥应有作用,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低、管理不规范、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农民普遍缺少具有独立产权的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以分散化的状态进入市场,无法充分掌握物流信息和市场信息,受制于中间商,农民利益无法保证。缺乏现代化的有组织的流通企业。
(3)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薄弱。我省农业经营仍然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主,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更为必要。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跟集贸市场趋同,批发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交易方式和流通方式缺乏创新,中间环节多。农产品期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流通量占农产品总量比重较低。我省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全国首家期货试点单位。截至2014年6月底,郑商所共有会员202家,目前上市交易期货品种16种,其中农产品10种,占62.5%。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快,但还处于初级阶段。我省农产品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需要冷链运作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设备仍然落后,不能满足冷链运作的需求;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平台数量不够,流通主体和农民参与程度低。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高。
四、河南省农产品流通合理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我省农产品流通存在主要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视角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流通主体。 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农产品流通。加快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大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等模式;发展农业相关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配套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充当着新型流通主体的角色,加强其管理规范化与规模化,发挥新型流通主体的优势和功能。
(2)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前提条件,是“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来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除持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外,加大农产品市场模式创新,如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发挥其优势。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调解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问题。
(3)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明确产权,激发农业经营主体、流通主体、相关政府部门等投资建设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我省交通基础设施较好,需要重点改造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仓储、冷链配送车辆和农产品信息网络化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如条码扫描、电子数据监控系统、现代化立体仓库、卫星定位系统等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运用。
五、结束语
本文在解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调研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和流通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我省农产品流通存在主要问题,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流通主体、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 鞠红.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报告[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1):35-37.
篇2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 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 探讨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26-01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
1.基本情况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34万亩,山场202万亩,水面21.95万亩,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重点县。全县辖17个乡镇、4个管理(办事)处、1个工业聚集区, 370个行政村,总人口75.45万人。
2.专业队伍现状
近年来,商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不断加强,但因多年欠帐,仍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2008年调查全县拥有农业(种植业)大中专院校毕业技术人员134人,其中:农业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68人(包含退休人员18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专业技术人员48人,平均每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达不到3人。2008-2013年,商城县农业局共新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3名。二是工作缺经费。县财政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农业部门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下乡缺交通工具、培训缺设备等问题比较突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依附于乡政府,也没有自己独立发挥空间,县乡两级都没有专项经费用来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三是培训无场所。
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可行性
商城县农业生产以优质粮油、畜禽、蔬菜、水产品、茶叶、蜂蜜、中药材等为主,全县已有40万亩土地用于规模经营,拥有各类种养大户、流通经营大户近6000人,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0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32家、县级示范社34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26家。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上都是各产业的代表,他们既有规模的办公场所、生产基地、机械设备,还拥有大量的实用技术人才,软硬件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可以承担起农民技术推广服务的重任。
商城县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它可以实现上联县、乡农业推广单位,下联组织成员,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在农业新品种推广、技术集成、机械使用等方面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弥补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断层”问题,成为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载体。
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几种形式
1.通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参与技术推广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进而将先进技术扩散至全县,是现阶段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形式。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上和农业部门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关系,县农业科技人员对其生产经营给予指导、建议并提供技术支持,有的生产经营主体从成立到壮大都伴随有农业科技指导人员的辛勤汗水。另一方面,科技人员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的生产操作平台,可以不断开发、引进农业新技术,推动全县农业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2.通过直接从事农民科教培训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直接参与农民科教培训工作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作为学员实训基地。商城县农广校每年都会根据开展的农民科教培训工作,选择一批综合条件优良的生产基地供学员实践,生产基地为学员提供教学设备并指导学员实践活动,农广校按照签订的协议给予生产基地一定的培训经费。二是被选拔为农业科教培训基地,直接承担学员培训任务。
3.通过实施农业项目来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实施农业项目是目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另一重要方式,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可以有力提升生产经营者的技术水平。例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粮油高产创建,这两个农业项目已在商城建设多年,项目涉及乡镇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家庭农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业科技综合水平。
在当前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央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之际,农业部门的项目建设正加快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整体水平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县的农业科技水平。
4.通过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专业服务公司等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人才、机械等资源优势为普通农户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可以让农业科技的提升惠及到商城县山区广大农业生产农户,尤其是在当前农村越来越空心化、老龄化,普通农户通过购买社会化、专业化的农技服务,农村“3860”部队种好田也不会只是梦想。商城县有国家级示范社高科农机农艺公司,该公司建有大型的育秧工厂,组建有专业的农机服务队伍,为全县农户提供育秧、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
5.通过出售生产资料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
现阶段,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示范下,农民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资料逐渐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渠道来购买,有些产供销一体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了能收购到品质好的农产品,都选择将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农民,并传授农民适用的生产技术,这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2]高启杰主编.农业推广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篇3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要性;对策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重中之重。如东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目前面临着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劳动力出现紧缺现象,从1997年就开始人口负增长,三次普查数据分别为111.6万、108.5万和99.6万人,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同时,良好的教育,还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三四千人,但学成回乡的不足20%。
据如东县民政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29.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9.6%,两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社会老龄化程度为全省最高。人口老龄化在农业生产、居民养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如东带来不少问题,也成为制约如东发展活力的瓶颈。作为一个正在“老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0.31万公顷,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总人口“负增长”,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主要体现在“两新一高”上。首先是新的身份,是农民由身份称谓到职业称谓的转变,标志着农民由文化低、地位低、收入低、劳动强度高的传统身份农民转变成体面的职业农民。其次是新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体,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高收入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第三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应当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市场意识,能熟练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长期稳定在一定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未来的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他们的身份象征,而是职业标志;农业不再是没有素质要求,谁都可以从事的行当;农民不再是以打工为主、种地为辅的兼业者,而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简单的说,就是要“爱农、懂农、务农”。
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生产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二是服务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三是经营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而对如东来说,又显得更为必要。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根本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烈,2014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74亿,且每年以900万~1000万的规模增长。据统计,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 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在如东,连续17年的人口负增长,使得如东人口规模不断缩小,持续辉煌的如东高考成绩,促使如东每年输出大量优质生源,这就使得如东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农村里的年轻人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大多进了城,只有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种田,“50后”农民成为目前如东农业生产中挑大梁的角色。农村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日益迫切。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可以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虽然2004―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但主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的缺口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如东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如今在家种地的老的比少的多,女的比男的多,整体劳动能力和素质都偏低,导致种粮劳力不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困难、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粮食产量。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的转变,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如东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普通农户“小而全、小而散”的问题比较严重,经营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以农业为职业的新型人才,并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等方方面面,必须上下重视,齐心协力。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农民、关注农业,形成支持农业和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与合力,才能创造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虽然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经启动,但部分农民由于受文化基础、家庭经济和年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县内“两台一报”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解决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的误区。要充分挖掘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宣传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树立以农为业,以农创业,务农光荣,务农富裕,务农也能现代化的社会风尚。
(二)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返乡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实质上还是因为种地赚不到钱。为了鼓励“五有”―有点技能、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意识、有点办厂能力和对农村有感情的农民返乡创业,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必须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
(三)紧扣农民需求、提高培训质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整合各种资源,由县农委牵头,以县农广校为具体实施单位,面向有关农业教育、农技推广等部门和单位公开选聘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专家及乡土人才组建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讲师团,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既沾地气又灵活变通,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篇4
[关键词]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生产经营方式 农民专业协会 村级经济合作社 贸工农一体化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农业市场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农业增产已经不能实现农民的增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逐渐减弱;资源配置分散,生产资料浪费严重等问题更加凸现出来,与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市场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补充和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时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在一些省份建立起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把农民有效的组织起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既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引导农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走自主化、高效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形势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1.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和销售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够按照市场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生产、运销、减少市场风险,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城市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
2.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在以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户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占有和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大量的农机具、畜力等农业生产资源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被闲置,甚至报废,这种生产资料的分散和闲置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服务队,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水利灌溉队、农田机耕队、病虫害防护队、农作物收割队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结合当地实际,组建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企业,实现专业化协作、产业化经营和优质化服务,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广大农户由于受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再加上信息来源渠道不畅,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很难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名义,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民,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优势产业规模的形成。
农业生产与工业及其他产业的生产有所不同,受地域性、季节性和农民认识水平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最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求各地专业合作社,要立足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优化配置和组合产业相关的品种、技术、资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引导带动周边农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新产业带的形成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生产资金担保等服务,引导和吸引社员以及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各具特色的核心示范中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多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占有和掌握的农村经济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农业自身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即“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个集体”,才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去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乡、村两级的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销售等有机结合的服务功能,区域性、专业性和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特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农产、农产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合作各方优势互补的服务机制,解决于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好的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在政府与农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成为政府落实农业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宏观调控与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基本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上讲,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
1.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愿结合的经济组织,通过某一项产品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而形成的专业性组织。农民专业协会拥有140多种不同专业,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瓜菜、林业、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共7大行业。拥有专门知识的农民组成的农民专业协会,在生产性投入、生产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其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村级经济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原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社区内的农民进行分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在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区,原有的集体经济与组织基础较好的村社,实行村内的分工,形成了村级经济合作社,在村内逐步组成了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村办企业,使村内每一成员参与一项专业性生产活动,这种村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每个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技能,提高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加了成员的收入,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有的村镇还成为某一产业的专业村。
3.贸工农一体化企业。近年来,一些原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为了拉长产业链条、拓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批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这类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一开始就把农业专业化生产提高到较高水平上,对农民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或者使其成为企业员工,或者按要求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然后,对农产品再进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这样,即保证了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和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使农民特别是纯农户分享到农产品加工、运销过程中所获得的后续收益。
三、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和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了,但它毕竟是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发展能力不强、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的建议和思考: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营造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互助形式,它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至在鼓励和保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法律上要明确界定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地位。具有经营性质的企业和村级经济合作社要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法人实体,承担法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具有经营性质的农民专业协会要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团法人,从事非赢利的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经验交流等活动。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章立制,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农民专业协会,或者是村级经济合作社,也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毕竟是一个组织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都必须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要制定和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规范和要求,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构建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就该组织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政府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职能定位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也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组织运行章程.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行;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争取各级财政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积累能力,逐步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积累发展机制。
3.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国农村的发展并不只是农业的发展,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兼有工、商、建筑、邮电通讯、教育、服务等多行业并存的社会体系。因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为此,应该按照完整的社会体系,来规划和设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我们也深信,随着城市空间的拉大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会有很多新兴产业将不断地转移至农村,也必将接纳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所以,也必将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4.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适度协调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关联度大,政策性、技术性、群众性强,各级农业部门的支持、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引导不强迫,避免急躁冒进、一哄而起、归大堆。要培训一支高素质的业务辅导员队伍,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实施民主管理,完善自律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总结推广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以及热心为民、乐于奉献、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优秀带头人,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共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参考文献:
[1]唐宗昆: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障碍分析.农业经济,2008.01
[2]马 锟: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05
[3]冯 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福建理论学习,2007.09
[4]侯保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轨迹及特点.农村经济,2007.03
篇5
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农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06
随着国家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出台,以种、养业为主的家庭农场快速发展起来。如何促进家庭农场的规范建设与发展,是农经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是农经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
1 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
家庭农场主要是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取得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但是农户自身劳动力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家庭农场能达到的规模。而且土地规模化经营,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要想降低风险,关键在于适度,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农场区别普通农户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农户有2~3个劳动力的情况下,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以13.3~20hm2比较合适。规模太小使得种植品种单一,从而降低市场竞争力。规模太大使得雇佣工增多,生产成本增加,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大,从而丧失了家庭经营的优势。
2 土地规范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家庭农场要获得成方连片的耕地。但从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地块数量多、单块面积小、地与地间隔较远。土地细碎化的问题为机械化作业带来很大的障碍;家庭农场租用的土地多是口头协议,很少使用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土地纠纷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隐患。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农户通过承包、转让、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通过平整土地,采取相互置换的办法把土地调整连片,将长期而有保障土地使用权赋予家庭农场,使家庭农场的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3 农场主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家庭农场发展前提
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能人来经营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家庭农场主多数只有初、高文化水平,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得农场主在生产经营决策和应对市场风险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低,在农产品营销上不能跟上时代潮流。尽管出现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一代的农场主,但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上又面临了经验不足的问题。政府部门应针对家庭农场主进行一系列的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场主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生产技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趋势。
4 经营结构多样化是家庭农场发展的途径
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联合、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与粮食加工企业联合,发挥家庭农场规模种植的优势,通过订单合同,实现家庭农场与联合企业的双赢。鼓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家庭农场,通过开展技术协作、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发展联户经营,促进家庭农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兴办“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农场”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收。
5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家庭农场发展的保障
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缺资金、缺用地、缺设施、缺人才等诸多难题。政府部门应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落实各项农业财政补贴向家庭农场倾斜政策,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解决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提高对家庭农场参保费用的补贴力度,引导保险公司开展特色化农业保险,降低家庭农场的市场经营风险。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农副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成本。
6 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是家庭农场发展依托
家庭农场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条件。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显滞后,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不能满足家庭农场所需。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完善基层农业公益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品种引进、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服务能力,解决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需求;要发展一批专业性强、效率高的农业服务公司,为家庭农场提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满足家庭农场的不同服务需求,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创造强有力的依托。
参考文献
[1] 郭春平.探究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5(04).
篇6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1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综合性大类专业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设置是关键。但农业类高职院校大都是沿袭本科院校的模式,专业设置过于狭窄,如作物专业、兽医专业、土肥专业、植保专业、蔬菜专业等。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等十几种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猪、牛、鸡、鱼等几种畜禽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目的已转变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农产品市场不仅需要大宗农产品,而且也需要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为适应这一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就要面向新的形势和需要,开展综合知识和多项生产技术教育和培训,以适应将来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农业类专业就需按职业群归类,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农产品营销等综合性大类专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支柱产业来选择专业,即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应选读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的,应选读现代养殖技术专业;当地农业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济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主的,应选读农村家庭经营专业[1]。
2改革单一课程结构,开发复合性与综合性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教学内容,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以产中环节为主,农业属于产品经济。这期间的课程开发一般围绕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仅仅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如作物栽培专业开设了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微生物、农业化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病虫害、作物栽培等10余门课程。每门课程均强调本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而且教学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随着我国农业逐渐实现产业化和农工贸一体化,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需要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具备市场营销、信息处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才能。面对这一新变化,直接培养农业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就要随之调整,打破原来单一的课程结构,开发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知识、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2-3]:
(1)打破学科体系,设置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以前农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仅门类多、内容交叉重复,而且以理论知识为主,影响了农业实用技术知识的传授。现在要突破原来的学科体系,设立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农业技术基础》,以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主线,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将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遗传繁育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环境条件等知识有机揉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避免知识间的交叉重复,精简教学内容,大大缩短了教学课时,又能教给学生全面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从事农业生产打下一定基础。
(2)技术性课程仍占较大比重。技术性课程可开设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用机电、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饲料生产与加工利用等5门课程。其中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2门课程的内容与范围要尽量涵盖该区域内种植业、养殖业的主要生产项目,并以生产项目为单元构建模块式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教一定的单元模块,学生亦可根据自身需要自学未选教的单元模块,以满足从事多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
(3)开设关联课程。如《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法规》《小企业创业技能》等,主要传授农产品市场预测、信息分析、农产品营销策略、小企业创建和经营管理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法规政策等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市场观念,培养其创业精神以及养成自觉守法、用法的习惯,让学生敢于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3改革原有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一定要走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尽可能走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
农业类专业实行专业实体化,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专业实体化,是指教学管理上采取专业组负责制;教学组织上依托学校生产实习基地,实行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把专业组办成教学实体、管理实体和经济实体。实行专业实体化,师生共同承担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在教与学的同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生产、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彻底改变了黑板上种田、养猪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教学实施时,师生共同根据当地的农业结构特点和农产品市场经营状况,结合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出科学合理的3~5年生产经营规划和每年度的生产经营实施计划,计划中所选择的生产经营项目必须是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阔、便于推广的。这样在基地从事种植和养殖生产经营活动,就既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又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4]。
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学生于入学之初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制订家庭生产经营致富计划,明确具体的种、养、加、销方案。学习期间把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教师不仅按生产项目分工指导,而且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让从事不同生产项目的同学互相交流经验,解决自己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改革考试制度,实行能力水平考试
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常规手段。过去的职业教育考试采用的是普通教育的知识考试模式,这种方法很容易误导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因为人们常常习惯于将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学校和教师为了博得好的社会声誉,就会不自觉地让教学活动围着考试内容转。现在高等学校中出现的部分学校不能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学生高分低能等种种现象,与现行考试制度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加大力度进行考试制度改革,推行专业能力水平考试,既考专业知识,又考专业技能。由于农业职业教育不同于二、三产业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较大的地域性差异。比如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3大地域,农业生产结构差异就很大,即使在某一小区域内,也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趋势。这样,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所选教、选学的农业生产项目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农业类专业教学内容的确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能力水平考试应由学校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考试大纲自行组织平时考试,与毕业前对学生家庭致富计划实施情况、致富效果及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来评定学生是否达到合格要求。这种考试制度的实施,更符合农业类专业的教学工作实际,能有效地扼制应试教育的弊端,把教学工作引向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的轨道。
5参考文献
[1] 石光耀,张文虎.中职农业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2(10):44-45.
[2] 赖世镇.深化改革 强化功能 服务“三农”——加强农业类职业学校办学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3(11):46-48.
篇7
关键词湖北农业现状问题
1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1.1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表1反映了湖北主要农产品中的棉花、肉类、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肉类与水产品增幅明显;粮油产量则呈下滑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平稳,而水产品和肉类需求增长较快,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农业资源的投入出现了转移,表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1.2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
2002年湖北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752.01亿元,比2000年增加36.36亿元,增长5.08%,平均每年递增2.93%。其中,种植业产值为383.69亿元,同比增加11.15亿元,增长3.00%,平均每年递增1.49%;畜牧业产值为220.74亿元,同比增加15.59亿元,增长7.59%,平均每年递增3.75%;渔业产值为126.11亿元,同比增加16.62亿元,增长15.18%,平均每年递增7.32%,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具体比较见图1。
1.3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02年湖北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16%,比2000年提高了1.14%;图2表明,农牧渔林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52.06∶28.66∶15.30∶4.00调整到2002年的51.03∶29.36∶16.77∶2.86。具体趋向变化如下:一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之比由2000年的38∶62调整到2002年的33.2∶66.8,表现为粮食作物产值下降,经济作物产值上升;二是水稻、油菜、茶叶、水果、牲猪的优质品率分别为40%、90%、58%、52%和55%,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2、10、8、7和7个百分点,表现为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图3显示,近几年湖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44元,比2000年增加175元,增长7.72%,平均每年递增3.79%。虽然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偏低,但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对于湖北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1.5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2002年湖北农机装备总动力为1557万KW,比2000年增加143万KW,增长10.12%,平均每年递增4.94%;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比2000年提高7.7%;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为78.40亿元,比2000年增加6.11亿元,增长8.5%,平均每年递增4.2%。这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
1.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湖北2002年底具有一定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特色、特点、不同经营方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400多家,比2000年增长60%,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上市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2家;全省龙头企业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10亿元,比上年增长9%,上缴税金40亿元,增长10%,利润增长8.5%。说明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带动千百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领跑作用。
1.7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湖北农业生态环境近年逐步得到改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的二次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种植业、养殖业等重大的病虫鼠害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基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五大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其服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湖北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一是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一贯制,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落后,一遇上大的自然灾害就减产减收,因此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仍然不是很高;二是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农民多年的农业生产积累起来的微薄积蓄与劳务经济流向农村的资金多数形成了新房、摩托车和婚嫁费用等消费型资金,而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低收入超前消费低水平生产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三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引进民间资本、省外资本、国际资本和吸纳地方财力投资服务“三农”的公益性、社会性和示范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有限,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湖北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从而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2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特别是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位徘徊。通过表2、表3的分析表明,农民收入高低与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人口结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素质状况、户主文化程度与其家庭人均纯收入密切相关,计算其相互关系数为0.7827,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其人平纯收入为2342元;初中、小学及文盲的,其人平纯收入分别为2110元、2035元和1890元。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则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
2.3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民要想提高收入,就要按照市场动态选择产品品种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就务必有新的知识来源和灵敏的市场信息,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市场调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新项目,减少盲目生产引起的农产品滞销等;二是为现有农产品寻找市场销售渠道。由于农村公益性、社会性的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平均经济水平仅为城镇平均经济水平的1/3,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也主要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仅只有0.3%,因此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的装备水平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化也至少要求在乡镇一级设置相关机构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这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则大多缺乏符合要求的当地信息化人才。所有这些因素,均加大了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沟通难度。
2.4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目前农村千家万户搞农业生产,为了提高产量和防止病虫鼠害,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与日俱增,而施用的数量、结构、时间却很难把握,加之城镇生活垃圾、污水与工业“三废”乱倒乱排等,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农产品种子、种苗、种畜禽多、乱、杂的现象仍然未有大的改观;水果、茶叶、畜产品生长周期长、良种繁育滞后,品种质量不高,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等,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水产品生产依然以四大家鱼为主,名、优、特、稀水产品生产、良种繁育与推广等严重滞后。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必须覆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简称SPS协议),国际上对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安全的要求十分严格,而目前各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仍以国标为主,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等,既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制约了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产业带的形成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5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湖北乃至全国均未出台与农业合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均无法无规可依,合作组织内部缺乏具体的议事、监事、财务管理等制度,造成法人主体地位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会(社)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从而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自身经济实力不强,10人以内的生产经营规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组织合作的服务功能偏弱,多数只是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很难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按照国家、国际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和运用WTO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能力。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带头人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大多数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农业生产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掌握有限,缺乏按市场经济规则组织生产经营和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从事策划管理的能力。
2.6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当前湖北农村基本与全国一样,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单个的农户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户仍处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实行的是。农村土地资源一般按家庭人口、土地肥力、居地远近分配给农户。农户在履行协议即交足契约中暗示的租金后,可以卖掉剩余产品或留作家用。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其基本农业生产方式是目前农村小农经济存在的主要原因和现实基础。即使某个农户家庭规划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在土地面积足够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土地分散,其基础设施配置和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困难而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所以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象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0-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3
2刘惠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篇8
1.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概念的不适应
在人们的普遍概念中,农业技术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这个环节,相当于英语中的technique。因此,尽管人们将其扩展到产前和产后,但最终仍然没有脱离一个“产”字。显然,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并与传统农业较低的生产力相关联。虽然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机械技术”,尤其是近来不断发展中的所谓农业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电脑农业”、“精细农业”等,但归要结底无不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目标导向的。因而,这些技术在小规模的示范阶段,因其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并且在这种农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使农业增产和增收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一旦将这些技术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应用时,便会出现农民应用先进技术后“增产而不增收”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在选择应用新技术时,缺乏对市场最基本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则与人们使用了这种单一性的、不完整的农业技术概念有关。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概念中,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
严格意义上的农业技术应该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艺、程序等的总称,它不仅作用于生产过程,同时也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既作用于物,同时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则在于对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变化的、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因此,农业技术不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与人所关联的社会,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社会风险,并在同市场的关联中,控制市场风险。
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业技术被限定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产物,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同样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果。人们在选择农业技术时,往往对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性因素考虑不够。在农业技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和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往往运用静态的决策方法,即只是根据当前市场状态,而缺乏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基本预测,有时是按当前外地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的价格来组织当地的农业生产,决策时存在着严重的时空错位现象。而在当地农产品市场容量极为有限时,农民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造成了农民间的无序竞争,各种农产品收购大战中,最终受损失的是农民的利益。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时,均出现过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产,从决策到见成效,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决策的延滞效应,使农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随着政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政府权威性的逐步衰减,农民们甚至发现了“逆政府号召而动”的规律。在用市场行为标准处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时,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冲突呈日益加大的趋势。
2.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的价值
面对这种当地市场空间狭小,而政府调动资源能力超强的情况,各地农业技术部门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在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励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推广模式: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在解决农民对技术某方面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农民所不期望的负效应。大规模推广的各种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扰、破坏市场平稳运行的反作用。
严格来讲,农业技术部门缺乏真正有效的技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技术有效性的评价再也不是以前以产量的增加幅度为唯一的标准了,衡量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只能是通过市场,较之计划经济下的专家评估体系更加客观。显然,在许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是同市场脱节的,即所推广的新技术缺乏市场检验的过程。因此,当问到技术人员自己敢不敢首先应用所推广的新技术时,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虑市场因素时,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求农民采用新技术,岂不有自欺欺人之嫌?当然,这里涉及到对技术的评价问题,即如何认识技术效益的两面性。当人们追求技术的正效益的时候,往往会缺乏对技术可能的负效益的应有认识,缺乏对技术应用风险性的正确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经济效益同市场风险呈正相关,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场风险亦愈大。而且,任何技术的经济效益是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联在一起的,受到市场供求均衡基本规律的制约。
农民在满足自身对农产品消费的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目标时,农业生产技术以其极大提高产量的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农业技术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粮食自给问题。然而,在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商品化生产时,农业便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更多的则取决于同生产相关联的经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策略决定了对技术选择的效益。一旦经营策略失误,技术愈先进,产量愈高,则带来的损失愈大。
由于对技术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便显露无遗。农民尚没有改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然人状态,其对技术的选择应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严重制约。
(1)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有效参与。
(2)农户处于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的多主体决策状态,所形成的决策趋同性,经常导致农副产品生产的供大于求。
(3)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场,导致农户有限资源的内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本市场,农户调动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很难充分地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把握市场机会。
(5)政府技术部门在向农民提供技术时,处于严重的部门分割,学科分离的状态。
所有这些反映出农村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落后状况,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的滞后,使农民在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外,缺乏根据市场机会和其自身特点选择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3.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系特征
面对市场,农民不仅需要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更需要与农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市场经济体系为农民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因而也促进了农村社区原来基本上处于同质状态的农户间的不断分化。在同一社区农户自然资源禀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掌握和应用农业技术的差异, 导致并加速农户间分化的根本性动因。因此,当我们比较同一农村社区农户间的差异时,会毫无例外地发现,那些社区中的“能人”(专业大户),较一般农户,尤其是较贫困户的优势,并非仅仅表现在农业生产这类“硬”的技术上,更多的是在“软”的经营技术上,包括更强的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更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即他们在对其“智能”的应用上,呈现出高于一般农户的明显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者,更重要的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农业的经营者,即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特点,组织进行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经营活动。在传统农业中,种什么、养什么以及怎样种、怎样养的技术对于农民生存条件的获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场条件下,生产技术必须在同市场关联的情况下才能意义。所谓的经营技术,首先是要会进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销售利润,从而制定针对不同市场状态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场价格风险的措施。显然,绝大多数农村“专业户”,通过长期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基本上具备了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使之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一般农户的技术水平尚没有进入到这一层次,使其提高农业效益十分艰难。
当然,即使那些成功的“专业户”,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技术,农业生产和经营仍然停留在较小的规模上,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不能参与到更远、更大的市场中去。本地农产品市场空间的狭小以及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成为农业提高效益的瓶颈之一。因此,农业组织技术所针对的是如何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对大市场的适应,通过组织的形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促进农户间需求和农户自身特点的分工与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强调并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建立,其实质便是农业组织技术的具体推广和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格局,相对于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其有效运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越高,生产经营的规模越大,对有关信息的需求量则越大,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与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呈正相关。农村中的“小贩”在关联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业流通领域中信息的价值。农业信息技术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径,使信息最终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显然,相对于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格局,有组织有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更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同传统农业的保守性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经营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机制的。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创新便不会有农业的发展。当然,这里所讨论的创新并不仅仅是前述各技术层面上一般意义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强调战略层面的创新,包括观念上、意识上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运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适应不断变化中社会、市场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能更好地为全社会的发展服务,并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在农业中的参与。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国应该将农业技术理解为一个体系,即除了农业生产技术外,还包括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各种技术,包括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等,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处于不同的层次。处于下部的技术是基础,是高层次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在处于低层次的技术得到基本配置的情况下,则取决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来讲,较高层次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五个层次的技术中,除了生产技术是以物为载体外,其他四个层次的技术均是以人为载体的。显然,掌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则愈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仅涉及到对人的技能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智能的开发。
4.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战略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农业技术进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制度环境,并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建立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农业技术体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术体系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适应,尤其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市场中的行为方式。
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有农业技术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加强其同市场的关联,在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技术队伍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按照农业发展对技术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1)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以技术发展主体的角色参与市场,通过市场检验和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和技术人员的价值。为此,需要技术市场的建设同其他农业要素市场的建议综合在一起,根据农业技术的特点,形成农业技术市场运行和管理的规范。
(2)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同市场-消费者的关联。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使技术人员能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不断提高其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
(3)在强调农业“硬”的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农业科技政策需要将重点逐步转移到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上,促进生产技术、经营技术、组织技术、信息技术和创新技术等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格局。为此,需要根据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制定相关的农业技术政策和发展计划。
(4)建立农业技术体系中部门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尤其需要运用市场行为替代政府行为,使市场利益机制在技术资源的配置和技术效益的分配过程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为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资源市场化的进程中,提高农业运行的效率。
(5)根据农民对不同技术的需求特点以及其掌握不同技术的能力差异,建立不同形式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多样化和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为此,需要借助市场资源来装备农业服务的手段,而不应沿袭“等、靠、要”的思维方式。
篇9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
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保证农业科技与农业成果的全面落实和推广,健全规范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又能第一时间为广大的农业生产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服务,通过正确的信息引导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的优化整改经济结构,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有本国的市场销售信息、科技信息、农业政策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有国外相关的农业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农民群众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主要是把农业推向市场,依据现代市场的规律将农产品纳入商品范畴进行经营,通过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农业发展。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处理市场的不确定性,构建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平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信息与知识是信息化发展中基本的资源要素,涉及农业产业化的方方面面,正确引导和调整土地、劳动生产力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与配置关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提供了完善有效的科技知识信息,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得到大幅增强。农业信息化使得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较以往有了更大的拓宽;在农业信息服务下,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再受资源的约束,可按照市场实际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构建多样化的农业经营实体。农业信息化的推行,使农业信息服务业成为农业产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
(三)减少市场交易风险,保障农业市场有效流通
导致农业市场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农业信息掌握了解不够而带来生产的盲目性与经营的滞后性所致。农业生产者信息的大量获得,能够更准确的制定投资和生产决策,市场风险也较低。农业信息化通过良好的物质技术保证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间的有效衔接,协调处理了农业生产、分配及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农业供与求持平衡状态。农业信息化能实现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极大的缩减了流通环节,交易程序也较以往更加的简单化,交易成本也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交易信息,完全消除了过去生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避免了市场风险,为农业市场有效流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及时有效的宣传,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者与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宣传农业信息化的意义,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如下乡活动,深入农业生产者群体中讲解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其次,传授农业生产者的计算机知识,使其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提;最后,相关领导者对农业信息化起到了重要支撑,只有领导者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才能激发中下层农业生产者更好的工作,所以领导者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
(二)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强化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
当前,国家应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充足的教育经费,加快农村信息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传授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人员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注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知识产权这几方面的培训,在培养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创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各级政府应提高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方各面,所以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部门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大自身的调查研究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部分事务性的职能交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负责,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安排组织农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监督政策执行过程及有效管理非常规性的核心项目,从而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其次,深入分析研究信息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积极改进与完善国家信息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政策反馈系统,科学评价信息政策的执行效果等,以此提高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有效性、完善性。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营造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四)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一方面,应推动涉农网站建设;致力于规模较大,具有农业信息资源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以及信息完善、功能大的综合性农业网站。构建农产品信息网、蔬菜瓜果类信息网等,明确市场定位、选择资质高的经营厂商,并据此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以处在农业网站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科学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随着农产品贸易电子化的实现,当前应加大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而使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都能够通过网络完成,保证农产品市场流通。高度重视构建认证体系、信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这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过于分散;滞后性;大集聚
一、我国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的主要特征——“过于分散”我国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供给太过分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公共服务部门化供给形成的分散
这是由我国行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决定的。早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就相继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站、水利站、畜牧兽医站、经营管理站、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开放后,在发展农业生产体系的过程中,总体而言,公共服务仍然是走部门化推进的套路,地方部门由下而上对应中央各部门,各自独立提供生产。因此从客观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涉农的部门或组织的确过多,各部门提供的服务过于单一、过于分散。
(二)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的分散
改革开发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逐步明确,经营主体,包括各种专业性合作组织、或企业、或平台协会、或个人,在利益激励和政策的鼓励下,从无到有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过除了少数经营主体发育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外,大多数服务主体仍未摆脱小散弱状态。经营主体分散既表现在服务主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也表现在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彼此之间缺乏内在联结机制,缺乏分工与协作。
(三)各类服务主体在农村的空间布局分散
从农户视角看,我国农业生产业各类供给主体在农村基层空间布局均比较分散。如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户教育培训机构、农业信息化等现代农业服务部门,绝大多数布局在县城,并没有下沉到乡镇和村一级的农村基层,而且上述部门在县城,彼此之间分布往往也很分散,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大多在乡镇或村设站点;又如经营主体,由于更加多元化和受市场机制调节,空间布局更加自由松散,广泛分布在县城、乡镇或村落各个角落。基于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现状,本文把我国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及其提供的生产,在农村基层的主要特征概括为“过于分散”。
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的滞后性
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过于分散”,在改革开放初期,虽有不得已,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适应低水平状态下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现在批评其滞后,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生产业需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却长期不变;更重要的是,滞后性所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及其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的。具体来说:
(一)“过于分散”供给方式引发的负面效应
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供给“过于分散”,直接引发三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推升了农户的交易成本。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户对农业生产业需求越来越呈现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农村基层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使得农户在搜寻并获取服务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往返需要跑更多次数、同时需要与更多的部门和人打交道等,所有这些意味着农户获取服务的交易成本很高。二是放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过于分散”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相容。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及高风险等特点,特别是其中的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仅广泛存在,而且风险的危害性还相当严重,可以说任何一种风险都是一般农户难以承受的。能否降低甚至化解各种风险,主要取决于农户能否实时有效地获取他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显然,如果农业生产供给主体在农村基层分布“过于分散”,会使得农户获得生产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大为降低,导致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很可能就会被急剧放大。三是降低了农业生产业的供给质量。其一,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尤其是经营业供给主体,总体还处在散、小、弱状态,距离规模经济相去甚远,成本及价格难以下降,而服务质量却难以提高;其二,“过于分散”使得服务业供给主体之间既缺乏联系,也缺乏竞争,因而也失去了做大做强的压力与动力;其三,“过于分散”使得服务质量监管的难度加大,服务供给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过于分散”的严重后果——供求均衡的视角
以下的四点推论,是基于供求均衡的视角,以上文三大负面效应为基础直接推演而来。推论1:窒息了普通农户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普通农户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常规的种养业,在刨去生产的各种投入成本,普通农户务农的净收益本来就不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又“过于分散”,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他们的交易成本,因此普通农户务很容易失去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意愿和能力。推论2:削弱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理由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的是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各环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价值链越来越长、价值实现难度也越来越大,一句话,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减小或规避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风险,对农业生产供给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元化、综合性和实时需求越来越成为主流。然而,“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显然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生产业的需求。推论3:恶化了农业生产业的有效供给。由于“过于分散”的服务业基层供给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供给质量;另一方面又难以满足不同农户群体对农业生产业的有效需求,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业供求双方达成的均衡,事实上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与农业生产业尚没有充分融合,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过于分散”的供给方式,是导致我国农业与农业生产业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有效融合的主要肇因。
三、“过于分散”供给方式缺乏效率的实证分析
为了证实上文的理论演绎,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对农户农业生产的获取情况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问卷内容设计。问卷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农户从政府部门、其他社会机构或个人(需要支付报酬)获得农业生产的情况,选择金融、保险、技术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生产资料购买等五个较为典型的农业生产业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基础上,主要对农业生产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获得:在浙江湖州市农村地区,发放130份问卷,发放对象是普通农户或种养加工大户,发放方式是随机的。回收有效问卷115份,其中普通农户(是指家庭承包经营农户)101户,种养和农产品加工大户14户。(一)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获得情况。问卷统计表明,金融服务方面:在总数115户当中,在过去的一年里,只有6户向金融机构贷款过,而且这6户均是种养大户,其余109户使用的都是自有资金或向亲戚朋友拆借;只有4位种养大户参加了农业生产保险,101位普通农户问卷显示没有这方面服务需求;有6位种养大户共9次向专业机构咨询过种养技术方面问题,普通农户也没有技术方面需求;共36户农副产品销售由专业合作社或他人上门收购;共34户获得种子等农资配送服务。通过计算,农户对农业生产业获得率分别为:金融服务5.2%、保险业务3.5%、技术服务7.8%、农副产品销售服务31.3%及农资服务29.6%。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对农业生产的获得情况不很乐观,刨除种养大户,普通农户对农业生产业的获得率会更低。这种状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在基层的供给效率并不高,同时也说明了“过于分散”的农业生产业基层供给方式的滞后性,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反思。(二)农户对农业生产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问卷调研第二部分内容是农户对农业生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原因的问答选项,问卷提供了一些原因选项,农户自己可以添加,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在总数为115份有效问卷中,农户提供的具体原因较多,本文稍作整理,从中选出前六位主要原因。其一,不难发现,具体原因选项3、4、5和6,表面看似乎是农户自身的原因,但是细究起来,其实均与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的供给方式相关,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农业生产业农村基层供给“过于分散”所造成。换句话来说,倘若农业生产业在农村基层实行集聚供给,上述具体原因选项3、4、5和6在很大程度上即可锐减或消弭。其二,通过计算可知,在401总户次选项中,归属为服务业供给方面的原因共计235户次,占总数58.6%。显然它是第一位原因。这也证实了上文的推演:即我国农户对农业生产有效需求不足,进而造成农业与农业生产业长期以来融合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业供给主体农村基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