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信息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财务信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level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consta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ach big enterprise are emerg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work face major challenges, and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work of an important link,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credibility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suppor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nterpri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analyzed.
Keywords: enterpri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前提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确立和完善,在这一发展现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逐步呈现出一种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伴随着这一发展背景,各行各业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在发展着,对于各大企业来说也不例外,其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面临着市场竞争,而且这一市场竞争环境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足,就必须做好其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企业进行财务信息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有利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立足并站稳脚跟,进而立于不败之地。不同的企业都必然伴随着财务信息管理这一管理内容,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工作是否做得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财务信息的可信度、透明度和支持度,也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发展,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够使得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立足并站稳脚跟,进而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定要做好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充分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目标。
二、财务管理的内涵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或投资、资本的融通或筹资和经营中现金的流量或者营运的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概括性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并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伴随着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其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如何做好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
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财务信息管理逐渐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如何做好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具体如下:
(一)建立平台,提供信息
建立一个能把产品研发、物资采购、生产销售等资源进行高度重组、融合、再分配的平台,并以这个平台作为载体,向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分别提供不同层级的信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近年来企业对财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仍然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具体要做到:一是明确CEO是财务信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CFO是负责财务信息工作的组织开展、软件开发网络监控和人员培训,并逐步实现财务信息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要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的宣传力度,普及财务信息管理知识,纠正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信息化的错误观念,从而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建立专业化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
机构、制度和人才是实施管理的核心硬件,就如同开办企业离不开资金、设备和技术一样,要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一是要成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定岗定责,提高组织保证力度;二是把插入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信息管理规定、办法提出来,重新整章建制,建立新型的财务信息管理流程、规范和制度;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掌握专业化信息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同时,在岗位设置上,由兼职履责改为专职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人员的才干。
(四)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离,提升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置的效率
在这一方面企业要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因为这两个方面结合地太紧密不利于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也不利于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置,无法有效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置的效率,工作效率不高,因此,要将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离,从而提升企业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置工作的效率,进而做好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
(五)加强信息的集成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力
从一些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失败教训上可以表明,信息不灵、管理效率低下、 风险控制不力是造成企业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做到:一是将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等信息纳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拓展信息来源,丰富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内容;二是将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制度、变动成本法等现代管理技术融入会计电算化,增加财务信息的科技含量;三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置实施流程化运作、标准化管理,消除信息传递不规则、不规范现象,减少人为差错。总的来说就是要对每一次作业都能产生标准的量化;对每一项控制都能得到适时的结果;对每一条信息都能得到及时使用;对每一项决策都能得到可靠的信息作保证,从而起到强化内部控制、规避市场风险、化解财务危机和提高决策水平的功效,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六)适度开展财务信息内部公示,加强民主监督
监督是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特殊性,一些企业把财务信息的内部公开当成临时任务,财务信息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隐瞒职工群众真正关心的财务信息,有的单位直接以保密为由,甚至会搞暗箱操作,公示的是一些经过技术处理的信息,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不到落实,也直接影响了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可信度、透明度与支持度,不利于企业顺利开展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因此,要适度开展财务信息内部公示,加强民主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为企业,一定要做好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殷花.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6)
篇2
关键词:财务比率;财务困境;持续期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16)05-0048-07doi:10.11847/fj.35.5.48
1引言
财务报表信息被用于企业财务困境预测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业界普遍认为财务比率对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至少可达企业陷入困境前的2~5年
[1]。由于财务比率名目繁多以及建模技术的多样化,有关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文献已相当丰富。Balcaen和Ooghe[2],Aziz和Dar[3],Kumar和Ravi[4],Gepp和Kumar[5],Ak等[6],以及Sun等[7]都从不同视角对国际研究作了较好的综述和归纳。
纵观国内的研究,除起步较晚外,同国际研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和不足,表现在:(1)传统的统计分析技术应用较多,而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时间因素考虑不足;(2)聚焦于利用新的样本、不同的变量及方法建立和开发新的预测模型,却鲜有对已有模型加以验证和比较;(3)在对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上,大多数研究只考虑了分类鉴别能力,而对预测的可靠性(模型预测的概率是否与实际结果一样)检验不足。
检验财务报表信息预测企业财务困境的能力一直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8]。本研究通过检验财务比率对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讨论了财务报表信息解释力的长期变化,试图说明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足以解释企业的财务困境。之所以有此疑问,一方面,由于财务报表信息的一些固有缺陷,近年来国内外很多文献都认为基于前瞻性的股票价格信息比财务比率更适用于预测企业财务困境,如杨德勇和马若微[9],Campbell等[10,11];另一方面,Beaver等[1,8]指出,会计准则的变化、金融衍生品的爆炸性增长以及财务报表中自由裁量权的增加都会影响财务比率对企业财务困境预测的稳健性。
为了实现本研究的目的,针对上述滞后性与不足,本文特作了以下创新和改进工作:(1)以考虑了时间因素的持续期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将观测数据期间以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间为分界点,分为1996~2007年和2008~2013年两个阶段来考察财务比率预测能力的变化;(2)从模型预测绩效测量的两个维度:分类鉴别能力和预测可靠性,运用信息量检验、十分位预测、ROC曲线分析以及样本外预测等逐步递进的具体方法分析实证结果。
实证分析选择了经典文献中的3组财务变量进行模型估计,考察这些变量在样本观测期内解释能力的变化情况。为了更好地说明财务比率预测能力的可靠性,我们在最后保留的财务变量组合别加入财务比率无法替代的市场变量――波动率指标,旨在分析波动率对财务比率的预测能力是否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因为Shumway[12]曾指出波动率无论在统计上还是逻辑上都同企业财务困境密切相关,Campbell等[13]也认为任何会计模型中缺乏波动率指标很可能导致其预测能力的大幅下滑,因为公司在波动性上有明显的横截面差异。Hillegeist等[14]研究发现,波动率捕获了公司资产价值下降至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企业破产的概率随着波动率的增加而增加,两个杠杆率相同的公司其破产概率可能有本质性的差异。文献综述发现,自Shumway[12]的研究后,国际文献普遍把波动率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子引进到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中,如Beaver等[1,8],Campbell等[10],Wu等[15],Christidis和Gregory[16],Tinoco和Wilson [17],并指出波动率对企业财务困境有非常重要的解释力。
4实证分析
4.1均值变化
我们描述分析了财务困境公司各财务比率在ST前4年的变化趋势,并与财务正常公司相比较。只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财务正常公司属于删失样本集(没有确切的生存时间),故而其均值由所有年度观测值堆叠而成,不存在变化情况。
我们发现,从第T-4年至T-1年,财务困境公司的盈利能力(EBIT/TA,NI/TA,RE/TA)、流动性(WC/TA,CA/CL)、债务保障程度(MB/TL,EBITDA/TL)均呈递减趋势,且明显小于财务正常公司的相应值;而杠杆率(TL/TA)则呈递增趋势,明显大于财务正常公司。可见,随着ST的临近,各项财务比率均趋于恶化,这符合我们对财务困境公司的一般判断。
总体上,财务困境公司与财务正常公司各财务变量的均值在ST前4年就已经有明显的差别了,而且距离ST越近,这种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未报告的Log-Rank Test发现,所有比率都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意味着这些财务比率对两类公司都有显著的鉴别能力,说明财务报表信息对企业财务困境是有显著解释力的。
4.2模型估计
表1汇总了各组变量于各观测期的估计结果。表中显示,Z*模型的组合变量中,MB/TL并不显著。不仅如此,未报告的结果还发现,经典的Z-Score模型的5个组合变量,ME/TL(权益市值/总负债)和Sales/TA(营业收入/总资产)都不显著。这一发现同Shumway[12]对Z-Score模型的重新估计结果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Shumway[12]发现,除EBIT/TA和ME/TL外,其他变量均没有解释力。可见,在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中起作用的ME/TL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并未体现出它的作用,企业资产周转的快慢(Sales/TA)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同Shumway[12]的发现相一致,经典的Probit模型变量中,CA/CL不显著,表明流动比率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过程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而Beaver等[1,8]认为的预测企业失败的最佳变量EBITDA/TL也不显著,这同左小德和程守红[27]的实证检验结果相反。很大原因在于左小德和程守红[27]的研究是基于截面数据的Logistic回归,而这种静态方法所产生的估计量是有偏且不一致的。
总体上,所有财务比率的系数符号都符合预期,而且盈利能力指标的系数(绝对值)都比较大,其次是资产负债率,而不显著变量的系数值几乎都不到1个单位的水平。由exp(β)可知,TL/TA的单位变化量对风险函数的影响最大,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TL/TA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风险率将至少增加2000%;EBIT/TA(NI/TA)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风险率都将降低100%。这意味着,杠杆率和盈利能力对企业财务困境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同ST的界定及财务困境本身的内涵是相一致的,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将ST公司界定为财务困境公司是合理的。这一结果并不支持吕长江和赵岩[28]以及田军和周勇[29]的研究。吕长江和赵岩[28]实证发现,公司的资本结构对公司被特别处理的风险的作用并不明显,认为特别处理同财务困境两者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采用了Cox模型并且只用了截面数据的缘故。田军和周勇[29]也是基于Cox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与利润有关的变量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他们认为这是选择数据的周期和ST的审核时间不一致所造成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季度数据,季度的细分弱化了利润的影响。
在各分阶段,各组变量的拟合统计量Pseudo R2与全样本观测期非常接近,全样本观测期中不显著的变量在各分阶段仍不显著。所不同的是,MB/TL与CA/CL的系数符号在危机前阶段都变为正,EBITDA/TL在危机及后危机阶段变为正,都与预期相悖;变量的显著性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在危机及后危机阶段,WC/TA和RE/TA分别于5%和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第二组变量中TL/TA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至少表明:(1)盈利能力指标是最具稳健性的预测变量;(2)金融危机前后一些变量对财务困境的解释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
剔除了各模型估计中不显著的变量后,发现盈利能力指标与杠杆率的组合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最终我们检验了EBIT/TA和TL/TA这2个变量共同作用下的模型估计和预测结果。之所以只保留EBIT/TA这个盈利性指标,是因为EBIT/TA是一个独立于任何税收或杠杆因素的衡量公司生产能力的指标。Altman和Hotchkiss[30]指出,这种盈利能力的度量方法至少与现金流量方法的预测能力是一样好的。
4.3预测能力检验
表2报告了EBIT/TA、TL/TA两变量以及加入了1/σE后的模型估计结果。未报告的十分位预测结果显示,在整个样本观测期,仅EBIT/TA与TL/TA两个变量的作用(模型1)在第1个十分位数组上就识别出了95.21%的财务困境公司,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9804,已相当高了。根据表2,在整个数据观测期间,1/σE在5%的统计水平上与企业财务困境风险显著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1/σE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财务困境的风险率将下降39.85%,LR的提升(ΔLR=1837.876-1830.164=7.712,P=0.0055)意味着1/σE对模型1有显著的增量信息作用。但十分位预测的结果却发现,1/σE并没有明显改善模型1的预测能力。模型2与模型1可以说没有区别,二者的ROC曲线图几乎完全重合,AUC仅相差0.0002,在统计上并不显著(P=0.6683),这说明模型2与模型1的鉴别能力是等同的。
在两个分阶段,EBIT/TA与TL/TA仍保留了同整个样本观测期相一致的显著性水平和参数符号,模型的Pseudo R2都在0.6左右的水平。比较十分位预测的结果及模型的AUC,发现EBIT/TA与TL/TA两变量的模型估计和预测在3个观测期相差无几。这表明EBIT/TA与TL/TA两变量对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作用具有稳健性。此外,1/σE虽在危机前阶段仍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在危机及后危机阶段却不再显著,而且模型2的拟合结果与模型1并没有明显差别。
总体上,模型估计和预测的结果表明,加入了1/σE后的模型2与模型1并无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在包含了EBIT/TA和TL/TA后,波动率指标对企业财务困境并没有实质性的解释作用。图1描述了利用模型1在危机前阶段的参数估计预测危机及后危机阶段财务困境风险的ROC曲线图。图中显示由EBIT/TA和TL/TA组成的持续期模型是非常有效的,其AUC为0.9829,说明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总体上,本节实证检验表明,波动率指标并没有对财务比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仅EBIT/TA与TL/TA两个指标就足以解释企业的财务困境了。财务报表对预测企业财务困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5结论
本文实证研究了财务比率对企业财务困境预测能力的变化情况。实证分析采用动态的持续期分析技术进行模型估计和预测,以ST标准界定财务困境,基于1996年上市以来的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最长达18年的观测数据共16000个观测值,选择经典文献中的3组财务比率,通过将整个样本观测期以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得出:
Altman所建立的Z*模型中的产权比率指标(MB/TL)、Zmijewski的Probit模型中的流动比率(CA/CL)以及Beaver等极力推崇的现金流负债比(EBITDA/TL)都对企业财务困境没有实质性的预测能力。金融危机明显影响了一些变量(营运资本比、累计盈利能力)的解释力。但企业盈利性(EBIT/TA)和杠杆率(TL/TA)对财务困境的解释作用却至关重要且具有稳健性。参数估计显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TL/TA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风险率至少增加2000%;EBIT/TA每增加一个单位,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风险率将降低100%,这二者对风险函数的影响是其他变量所无法比及的。在预测能力上,由这两个变量所构成的持续期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已达到了0.98,而且变量的解释作用几乎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财务报表以外的波动率信息对它们有显著的增量信息作用,却没有实质性地改善其预测能力,财务报表信息对企业财务困境的解释作用是非常强大的。
总体上,本研究表明尽管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财务报表仍对预测企业财务困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财务比率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作用应被强调而不是被降级。
参考文献:
[1]Beaver W H, Correia M, McNichols M 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J]. Foundation and Trends in Accounting, 2010, 5(2): 99-173.
[2]Balcaen S, Ooghe H. 35 years of studies on business failure: an overview of the classic statistical methodologies and their related problems[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6, 38(1): 63-93.
[3]Aziz M A, Dar H A. Predicting corporate bankruptcy: where we stand[J].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 2006, 6(1): 18-33.
[4]Kumar P R, Ravi V. Bankruptcy prediction in banks and firms via statistical and intelligent techniques-a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7, 180(1): 1-28.
[5]Gepp A, Kumar K. 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 using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 review[M]. Faculty of Business Publications, 2012. 675.
[6]Ak B K, Dechow P M, Sun Y, et al.. The use of financial ratio models to help investors predict and interpret significant corporate event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38(3): 553-598.
[7]Sun J, Li H, Huang Q H, et al..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and corporate failure: a review from the state-of-the-art definitions, modeling, sampling, and featuring approaches[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4, 57(2): 41-56.
[8]Beaver W H, McNichols M F, Rhie J W. Have financial statements become less informative? Evidence from the ability of financial ratios to predict bankruptcy[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5, 10(1): 93-122.
[9]杨德勇,马若微.现代期权定价理论框架下的财务困境解释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09,(4):33-37.
[10]Campbell J Y, Hilscher J, Szilagyi J. In search of distress ris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8, 63(6): 2899-2939.
[11]Campbell J Y, Hilscher J, Szilagyi J.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essed stocks[J]. 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2011, 9(2): 14-34.
[12]Shumway T. Forecasting bankruptcy more accurately: a simple hazard model[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2001, 74(1): 101-124.
[13]Campbell J Y, Lettau M, Malkiel B G, et al.. Have individual stocks become more volatil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diosyncratic ris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1, 56(1): 1-43.
[14]Hillegeist S A, Keating E K, Cram D P, et al.. Assessing the probability of bankruptcy[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04, 9(1): 5-34.
[15]Wu Y, Gaunt C, Gray S.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10, 6(1): 34-45.
[16]Christidis A C Y, Gregory A. Some new models for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in the UK[R].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Working Paper, 2010.
[17]Tinoco M H, Wilson N. Financial distress and bankruptcy prediction among listed companies using accounting, market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13, 30(12): 394-419.
[18]Nam C W, Kim T S, Park N J, et al.. Bankruptcy prediction using a discrete-time dura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temporal and macroeconomic dependencies[J]. Journal of Forecasting, 2008, 27(6): 493-506.
[19]Cox D R. Regression models and life-tables[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72, 34(2): 187-220.
[20]Allison P D. Survival analysis using SAS: a practical guide[M]. Cary, NC: Sas Institute, 2010.
[21]Amendola A, Restaino M, Sensini L.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financial distress in Italy: a competing risks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5, 37(5): 33-41.
[22]Pindado J, Rodrigues L, de la Torre C. Estimating financial distress likelihood[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8, 61(9): 995-1003.
[23]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68, 23(4): 589-609.
[24]Ohlson J 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 109-131.
[25]Altman E I. Predicting financial distress of companies: revisiting the Z-score and ZETA models[D].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New York University, 2000. 7-36.
[26]Zmijewski M 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4, 22: 59-82.
[27]左小德,程守红.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8):7-15.
[28]吕长江,赵岩.中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的生存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4,2(2):311-338.
篇3
1.会计制度不够规范
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制度还不够规范和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致使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了诸多影响信息可靠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制度都比较之后,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很多问题都无从解决。在不健全的规范制度下,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没有统一的计量方法,致使企业经营者有时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时刻保持前瞻性,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并进一步加快会计制度的建设,规范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方法。
2.委托关系的存在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着委托关系,进而产生了委托成本。企业的所有者希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则希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中获取私人利益,二者的个人利益不同使得追求的目标也大相径庭。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对企业内外部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内部财务会计信息,使得经营者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来操纵企业的经营行为,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社会、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核查和监督体系,但是只有健全的会计工作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部分企业存在对不同部门、对内、对外所提供不相同会计信息的情况,这不仅是企业的不负责任、违反规定,也是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沟通交流、各自为政、各负其责行为的后果,这就无法真实的反映会计核算结果,认为控制会计信息的行为越来越猖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都得不到保障。要想避免这种人为控制现象,就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使国家、社会、企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有序配合,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有效保障监督行为的实施,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保持会计信息可靠性需坚持的其他原则
1.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就是指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评估,对未来的事项进行预测,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因此,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标志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前者是指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测,而后者是指对评价和预测的结果进行纠正。由此看来,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具备相关性,就会导致经营决策脱离会计信息,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引起使用者的怀疑,所以相关性是可靠性的前提条件。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提供相关性,但是,绝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同时也是相互制约的,有可能提高了可靠性的同时相关性就会被减弱,两者的变化方向是不同的。总之,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2.全面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够只反映有利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将全部财务状况如实反映,尤其是对企业不利的财务状况,不能以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而改变或取舍,这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的全面性特点。当前一些企业对财务信息反映不全面,出现不利时含糊其辞,取得成绩时就大书特书,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盲目乐观,影响企业长期和持续的发展。因此,不全面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靠的,一旦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导致错误的财务状况,企业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3.重要性原则
不同的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不同,因而要区分会计核算事项的重要程度,即为重要性原则。例如涉及重要资产、负债、权益的、对企业经营状况有重大影响的、对经营者做出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要采取慎重的核算方法,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合理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而一些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不大的次要会计事项,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正确判断的情况下,进行相对简化的处理,但不能够影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重要性原则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某项会计事项重要程度的判断,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概念,重要程度会在不同的会计主体中呈现中不同的变化,例如,同一个会计事项如果在规模较小的公司中,可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大规模的企业中,重要程度就要小很多了。同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重要程度也会因为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而有所不同,例如,一个会计事项每次发生的金额都比较小,但是如果发生的次数很多,就会对企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除了依据法律形式,会计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核算,从而如实的反映该会计期间内的交易事项,即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宗旨。早期,西方会计就对实质重于形式做出了要求,我国是在后来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了该原则,但是当时没有更多的将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为了使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就要真正的把该原则运用于会计操作中,使会计信息更符合实际。
5.谨慎性原则
在处理会计信息时,不能虚增盈利,避免为领导者带来乐观情绪从而影响投资决策,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例如,要选择较低的价格对资产进行入账处理,而要选择较高的价格对负债进行入账处理。尤其是对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要保持谨慎性原则。
三、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会计行为是需要法律的支撑的,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是企业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基础,会计行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执法程序,以及各种相关规范守则制度的约束,才能有法可依,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才能有力的打击违法行为,引导会计人员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才能在记录、分析和处理会计信息时,避免不正当行为,客观、真实、准确的进行操作,保障财务信息的良好运行。
2.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约束
为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充分的被领导者利用,就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约束,来严格约束高管等的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首先,努力规范会计行业和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对不合符规范的行为要进行严惩,加大内部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部门结构,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建立规范的交易环境,形成健全的、高效的、科学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能够协调起来,共同监管会计信息。
3.进一步加大部门管理力度
篇4
【关键词】 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知识经济
财务披露是指企业对外的有关其财务状况、经营绩效或发展前景的信息。它既包括历史数据,也包括本期数据和对未来的预测;既包括定期披露,也包括所有的非定期披露,比如兼并、巨额合同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单独披露。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在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状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为此我国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上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的信息不真实
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在当前证券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有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实,甚至粉饰绩效,虚构利润;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致使利润预测数和利润实现数相差甚远,给投资者带来误导。有的是内部自我约束功能不强,对统计数字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手段,即使是审计部门也只能是对一个部门或单位进行数据真实的检查,而对合并统计数字无法进行全面检查。
(二)缺少知识资本信息的披露
在知识经济时代,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不再单纯是企业物质财富、企业规模大小的竞争,而是拥有的知识资本在质与量方面的全面竞争。现行财务报告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将知识资本披露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
(三)缺少信息披露的前瞻性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是历史交易信息,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的总结,这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这固然可以作为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依据,但以历史性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仍局限于历史数据及其相关说明,没有考虑信息使用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需要,缺乏前瞻性的信息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
(四)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披露
目前的财务报告主要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同主张,人们对企业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而是综合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目前的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效益。不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目标。
(五)缺少对社会贡献的披露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反映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即企业所提供的增值额或增加值,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状况。在政治经济日趋民主化的今天,传统财务报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现,货币资本的支配力逐渐减弱,人力、知识资本的贡献比例却日趋增长,这就要求财务报告要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服务, 政治经济民主化的趋势要求货币资本的支配者公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以及贡献额的分配,以利于社会对企业的监督。
二、创新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与内容的措施
(一)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
为了防止企业披露虚假信息,我们应大力推进《会计法》执法检查,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财政部门应根据《会计法》的授权重点检查各单位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会计制度的实行。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从制度上为财务信息披露提供事前监控。强化证监会等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在加强上市公司事前审查的同时,重点加大对上市公司事中、事后的监控,加大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尤其是定期报告中暴露出来的违反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的问题,要明令公司纠正。
(二)加强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一条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生产的品牌、报刊名等,引起成本无法明确区分,不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目前允许进入财务报表表内的无形资产项目,仍仅限制在大家所熟悉的、可辨认的专利权、特许权、版权、著作权、商标、技术所有权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为大家所重视的人力资源、顾客满意度、供应链、组织制度、策略管理等被认为可以创造公司价值的无形资产仍未包括在准则之内。如“长虹”商标权价值为30 多亿元, 其注册申请费仅数万元, 二者相差达数万倍, 不能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为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而且,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末资产总额仅156.5 亿元, 但“长虹”商标权价值30 多亿元,高达近六分之一的无形资产却没有在该公司财务报告中反映和揭示。因此, 这些无形资产在不能准确计量列入会计报表的情况下, 应通过其他方式, 如在资产负债表下的补充资料中进一步披露其有关信息。因此,本文认为,在计量问题无法迅速解决的前提下,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的反映可以通过编制附表的方式说明。为了详尽反映无形资产增减变化情况,可以设计编制“无形资产增减明细表”,主要项目应为按类别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按项目反映全部无形资产增减变化的动态,即年初余额、本年增加额、本年减少额、年末余额等。
(三)全面披露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信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企业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因此,企业应当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提供与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有关的预测信息。虽然预测信息缺乏可靠的保证, 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信息使用者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所以,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信息就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 最佳方式是披露完整的财务预测报告。但从实践上看操作比较烦琐, 而且意义不大。因此, 可以考虑披露简易的财务预测报告。同时, 企业还应该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信息, 包括企业所处行业情况、国内外的竞争情况和市场前景、公司战略目标及修改情况、公司发展前景和发展规划、盈利预测及其假设和前提条件、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收购兼并、投资与重组、产品市场占有率等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
(四)增加披露对社会贡献的信息
公布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及其分配状况,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政府的关系,从而在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增加利益创造中的合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相继把增值表作为继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之后的第四会计报表。我国应抓紧研究增值表的理论及其编制方法,出台相关准则,尽早将增值表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内。
(五)应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披露
由于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和能动性的特性,这又决定了人力资源价值构成的复杂性。人力资源与固定资产相比,其成本构成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的原有价值和附带成本, 还包括人力资源的超常功能所带来的价值。解决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除了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理论和方法, 还要进一步涉及到人力资源的确认问题,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余姗姗.对新会计准则中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2):55.
[3] 刘瑛.提高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设想[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10):1.
[4] 孙蔓莉.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印象管理行为[J].会计研究,2004,(3):35-38.
[5] 郑鑫成,袁清波.论企业财务披露管理的经济学动机[J].财会通讯,2003,(12):62-65.
篇5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企业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并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及功能
1.1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降低了手工记账、会计审核和核算的人工劳动强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动统计和核算,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第二,减少了企业财务管理成本,财务管理信息化不需要过多的人力支持,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三,实现了企业的规范化经营,通过财务管理软件可以统筹规划财务预算工作,为制定科学的资金利用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2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满足各项业务处理的基本需求,根据传统的手工记账和会计核算流程建立流畅的操作程序;
二是建立建全财务数据库,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搜集、统计、分析和处理;
三是提升专项核算和台账功能,提高业务数据的处理和利用效率,加强分项管理水平;
四是提供多种信息查询服务,使得企业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对财务核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是加强业务流程控制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对各项业务审批权限能够进行条件设置,对经济业务能够按照权限大小,进行分级控制。
2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普遍目标和特点,在ERP 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系统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决策、财务分析、辅助管理等六个子系统。
2.1 财务预算子系统
财务预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业绩考核提供可靠的参考。财务预算子系统主要包括编制、执行、事后分析、业绩考评等几部分内容,采用自上而下、多方协商等多种编制模式,实现了财务预算全过程管理。对于集团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中要求各子公司之间制定统一的预算表样,方便预算表格的汇总和合并管理,提高语段编制效率和可行性。
2.2 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是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核心,主要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具体包括权限设置、参数设置、审批设置等,从制度和权限等方面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2.3 财务控制子系统
财务控制子系统主要包括税务管理、资产管理、薪酬管理、债务管理、现金管理、应收应付处理等模块,通过设置这些模块,可以全面监控企业的资产变动、资金利用、债权债务处理等情况,更加有利于集团企业对下属单位的统一控制。
2.4 财务决策子系统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结合企业的财务情况,通过分析和对比,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财务决策子系统由工程管理、投资管理、物料管理等模块组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2.5 财务分析子系统
财务分析子系统主要根据财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全面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以及财务发展趋势,能够为财务管理的优化改革提供指导。
企业财务分析子系统主要包括成本、利润、现金流等方面的分析,充分发掘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表格和图像形式,更加直观的反映企业运营状况。
2.6 辅助管理子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辅助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文件信息、综合查询、报表等方面的功能模块,对企业的日常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通过综合查询模块,可以与同行业进行信息对比,发现差距,寻找突破,还可以借助报表系统及时反馈战略的执行动态,并与预算对比评估战略效果。
3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措施
3.1 加大软件设计力度
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与设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企业需要建立高效、规范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推动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调试和改进相应的功能模块,这就需要软件开发公司加强与各行企业的沟通交流,开发出更多财务管理功能。通过财务管理软件,可以严格按照财务资金管理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而避免了人为核算的失误。在财务管理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研究并开发出适合我国经济市场规律的软件程序。同时,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信息安全风险的防范,对财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装设杀毒软件和加密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漏洞修补,随时进行财务数据的备份,避免数据丢失或泄露。
3.2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操作技术。企业要定期组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相关培训活动,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让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信息化概念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并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化网络管理技能,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企业还要重点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骨干力量,聘请计算机技术水平较高,并且熟悉财务管理软件的人员担当骨干,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指导,激发全体员工的学习热情[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企业财务管理 探究
一、前言
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飞速发展,不仅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活动也出现了巨大改变,而且又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更加完善。那么,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如今,人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积极性。所以,企业必须科学、合理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二、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所产生的诸多影响分析
(一)对财务管理基础理论所带来的影响
1、对财务管理目标产生的影响
现如今,处在信息化大环境当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根本目标。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才是和诸多利益相关连的一关系总和。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方利益关系体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而且电子商务应用十分普遍,而只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那么不会讲价值链价值予以全面提高,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发展。所以,在将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予以确定之后,才能使各个相关利益者达到共赢的目的。
2、对财务管理对象产生的影响
在现今时代,由于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并没有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对象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却进一步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对象范围予以扩大化。因此,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对象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扩展了现金概念。由于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从而出现了电子货币,这样一来,使得原有现金概念被扩大化了。除此之外,又出现了无形资产以及虚拟资产,所以,现金转化方式也被扩大化了;另一方面,现金流转的速度较快。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现金和资产流转速度非常快,所以,加剧了风险了出现,因此,这就必须要求企业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控制体系,从而确保企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二)对财务管理中方法学所产生的影响
1、由传统的定性分析朝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向转变
在企业发展中,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数都采用定量分析法,然而,此种方法应用并没有得到普及。其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计算工具相对滞后,而且不能顺利完成复杂数学计算,再加上,又不具备软件支持,所以,很难把握好整个计算过程;另一方面,不具备与之对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造成进行定量分析的数据相对缺乏,这样一来,所得到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内部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者予以来,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定量分析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借助软件也可以由非专业人员更好的完成各种统计、计算、定量分析工作。
2、决策模型建立由简单化开始转向复杂化
在企业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其财务预测、决策、分析等诸多方法都有可能会受到手工计算影响与限制,所以,人们通常都是选用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情形下,大量先进方法被引入到财务管理当中。例如:统计学方法、计量学方法等。
(三)对财务管理工具使用所带来的影响
在企业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其财务管理工作都是由手工来完成的,因此,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相对偏低。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引入了大量财务管理方法。而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此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从而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借助计算机便能够顺利完成十分复杂的计算,同时又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信息处理。所以,各种软件工具出现,能够轻松的帮助用户完成财务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决策等各项任务。
2、网络技术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的丰富了财务管理内容,同时又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多先进的处理手段。例如:借助网络技术能够实现集中控制与实时控制。此外,又广泛引入了分布式计算技术,从而为企业决策者进行财务决策提供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当前,人们对于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关注程度不够。但是,由于信息化环境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化,因此,信息技术必然会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影响,所以,今后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建立更系统化的、具有较强控制职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另外,企业也要学会如何才能把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当中,从而为企业财务人员以及决策人员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而将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层次。除此之外,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财会队伍,要求他们不仅熟练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又能够快速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财务管理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鑫昶.信息技术对施工企业财务管控的影响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0(9)
[2]李瑞彩.面向信息技术的企业财务流程再造[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建设;企业制度
一、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功效
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精细化管理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在企业的健康持续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功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效贯彻企业发展战略、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现财务信息化,将企业的所有财务资料与企业和社会接轨,是借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企业主动并及时地处理企业财务信息化,优化了财务管理流程。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企业财务活动,整合和获取企业各部门信息,快速了解企业资金筹集、投资活动、原料采购、产品生产等环节的现状,有利于企业发挥财务集中监管职能,进而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分析当前企业环境,在企业发展战略和方针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企业的保值增值,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节约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购置和启用高效、有针对性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和应用软件。以这些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为管理工具,能够快速整合企业繁琐、多元化的财务活动信息,解放了一大批手工记账等传统管理模式下很多基础工作所需人员,机械化工作在一定程度内降低了劳动力的工作强度,让更多的物力、人力转移到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和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采取人事的精细化管理,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和改革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最后,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向现代化迈进,与国际视野接轨的桥梁。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职责明确、科学管理、产权分明、以人为本,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迎合了企业管理的需求,能够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宏观调控和配置,不管是现代企业管理还是运营都需要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统筹。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之处
(一)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条件不满足。尽管我国财政部等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的规章要求和财力支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存在着诸多主客观因素,不能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物资保障等。比如,企业内部缺乏具有对应计算机水平的财务人员能够胜任财务信息系统的操作工作。尽管超过一半的中小企业从会工作员工已经历过相关的财务信息化操作训练,但是在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的仍在少数。大部分的受训工作者只能处理简单的网核操作,而对于信息系统的一些特殊功能、快捷核算仅仅停留于道听途说,真正的财务信息化难以实现。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的适应性较差。就我国已经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来说,绝大部分都是采用行业通用的财务软件来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有友通、金蝶。通用软件上手快,基础模块完整,但是软件的针对性较弱,功能单一。其一,通用财务软件基本上只能完成做账、核算基础工作,而相对重要并与企业业务配套和运营同步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分摊、功能没法实现,仍需手工执行;其二,我国的软件研发机构规模小,研发人才匮乏,研发实力有待加强,同时进口财务软件通道受高成本和国情影响。
(三)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共享性不高。会计部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地位特殊,独立性较强,同样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财会计部门直接接触和使用财务信息化软件,另外的部门则不需要涉及。因此,其他部门在给会计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财务信息时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而不及时反馈或者不真实报送财务材料,对企业管理正确、科学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决策有很大的干扰。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安全性维护不到位。企业使用的通用财务软件管理系统,很多没有防火墙进行隔离,企业也没有相应的稳固的信息安全管控手段,会计信息和电子资料丢失、被盗、损坏频繁出现。很多企业对财务软件的使用,都不重视后期维护工作,使得财务信息化管理没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和价值,没能真正发挥实效。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一)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推进企业内外流程一致性应
用。企业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术,采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并能够编写单机程序进而履行财务记账、财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财务评价等基本会计职能,实现常规财务工作的自动化处理,建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手电子数据信息。同时,对于电子信息的管理,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和严格的权限分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采用国际管理ERP系统,实现企业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应该采用标准化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会计职能,逐渐由核算型会计过渡到管理型会计。即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引入国际管理ERP系统和NC平台,比如金蝶
ERP管理系统和用友ERP管理系统,不仅仅强调企业的财务处理职能,而是更多的是突出企业对物流、生产、成本、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职能。在这方面加纳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值得推广。加纳政府采用了GIFMIS财务管理系统,成功化解了PFM方面的诸多难题,比如财务信息不对称,预算不合理控制,由于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弱化因素的存在导致财务规划所需信息的质量不高等现象。所以,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只有真正引入与自身业务实务相适应的ERP管理系统,同时所有参与其中的财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爱岗敬业,保持高度的责任心,配合企业的管理活动,方能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企业财务管理服务软件应与企业管理实际需要紧密
相合。企业财务管理服务软件的研发应该立足于企业管理实际需要,必须有完备的功能来服务于企业的整套财务活动流程,所以研发与企业实务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工作。企业应该主动联系软件公司,向其提供企业的需求;软件公司则应该不断改进和更新研发技术,根据企业的需求,在基础财务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争取研发包括能够满足企业会计精细化核算目标、费用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等职能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四)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所需技术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所以不管是软件公司中系统的研发人才还是企业财务信息平台的操作人才,都需要国家和相关企业共同培养相应的财务信息建设专技。比如,要培养一批兼具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思想的人才,共同完成系统的研发,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方能深刻领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能够决策该种需求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而在系统的应用过程,则主要是要求掌握财务管理核心技术的管理型人才。因此,充足的人才储备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最强支撑,是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企业应该拨付经费打造人才队伍。
总之,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应经济发展之需,企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企业应义无反顾推进该项工程,实现资金的高效运作和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将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篇8
一、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厂网分离、资产重组、竞价上网、区域联网等一系列的改革进程,电力企业进入空前的大竞争、大发展时代。然而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却是情况迥然:有的企业只是初步实现了财务电算化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很小;有的企业只是实现了财务、物资的部门链接,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信息对高层决策的影响不大;有的企业初步实现了财务、物资、生产各部门的信息集成,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局域网,财务管理信息对决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作用不是很明显。由此可见,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仍然滞后,财务管理信息对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决策有用性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当前,电力企业面对煤价、水价、材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电价低等不利因素,企业要发展和壮大困难重重,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无疑对缓解这些压力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决策有用性。“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理念应该深入人心。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存在认识误区。目前在许多企业里,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实现电算化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对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信息资源需求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保障。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使用单机会计电算化软件。它是通过编写单机程序来实现会计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化管理。第二个阶段: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它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等各个系统的集成。第三阶段: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应用层次。这一阶段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来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广域网和数据仓库技术的使用,使集团公司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价值链主体之间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由于电力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供电都需要高度的协同处理,必须采取统一调度。受此影响,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也应集中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实施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信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才能做到“数出一门、信息集中”,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作出科学的、价值最大化的决策。集中化管理就是实现信息集中,目的是为了信息共享,而实时的信息共享又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变化,实时做出必要的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过去受技术手段的制约,只能处理单一会计主体的信息,各关联会计主体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信息沟通。现在,随着广域网、互联网、大型数据库的出现,已经使在地理上分散的一个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业务和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和统一处理成为可能,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使企业领导、财务主管能够在世界各地随时查询信息、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建设,应当以财务资金的活动为核心,并包括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过程。全面管理是以优化企业的整体资源为目标,完整地配置、计量、记录企业所有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业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并进行详尽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把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和各期的目标编制的各项预算分配、分解到各个对象、项目、作业和流程,实行实时、动态、严密的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对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数据,能根据管理和控制的各种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查找、比较、分析,建立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评价体系,提供对管理决策的支持,提高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2.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滞后,会计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当前许多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仍很薄弱,部分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准确提供完整的实物信息,企业对信息的监控体系不尽完善,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信息的不真实,直接影响企业的科学决策。而科学、有序、先进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支撑。电力企业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薄弱显然是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为日益满足电力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3.财务管理信息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目前,电力企业里的财务管理人员很多,对会计业务也很精通,可是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不多,一部分是“半路出家”的信息化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有限,另外,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对运行会计软件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缓慢。
4.缺乏财务支持决策的有效手段。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时空局限性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电力企业,大量决策信息需从十几至数十家成员中获取,按照集团组织架构,通过层层报表汇总得到,使得决策支持手段落后,导致了财务决策信息的缺乏与滞后,实效性和准确性极低。即便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分析与评价体系,也会因没有有效的信息化支持决策,导致企业无法比竞争对手作出更快、更好、更准、更精的决策。
三、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成为企业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拓展财务管理空间、加快财务管理时效、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以及增强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于是,加快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1.消除认识误区,树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新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谁能够迅速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抢得主动权,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新理念,加快企业全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企业、大集团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通过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的合理调配是现代大企业、大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2.完善企业各种管理制度,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复合人才。
2.1完善企业各种管理制度,避免企业其他管理制度的滞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奠定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以资金管理、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规范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完善企业各种管理制度,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2.2努力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端人才。当前企业缺乏复合的人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训。企业要对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参与相关软件的培训和学习,这种培训成本不高,但是能与很多企业的同行沟通和交流,针对性也很强,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效果。其次,从工作中出素质、出质量。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严格要求员工,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从实践中锻炼人才。最后,建立人员培训制度。企业必须在系统建设初期开始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并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以提高财会人员及其他员工的相关业务素质。四、实施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规范企业管理运作模式与会计电算化不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实行集团内部统一财务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为手段,以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与资金监控,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全公司一本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其实质就是对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五、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统筹规划
1.通过信息集成为决策服务。要完善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信息的集成,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加强与软件开发公司的联系,使用国际先进的ERP系统软件,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集成程度,建设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管理统一,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并建立部门间信息流通制度,保证信息流能在企业各部门间顺利流通,实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和数据共享,有效利用财务信息中的相关创新技术,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真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
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对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而且必须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从企业基础信息化做起,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财务、物资、生产管理的顺序分阶段推进,否则在没有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孤立地建立起各自的子系统,对最终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必然会造成极大的投资风险。
六、实施ERP系统化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导向
ERP是在全球市场环境下,从企业全局角度对经营与生产进行的计划方式,是企业的综合集成经营系统,也是信息时代的现代企业向国际化发展的更高层管理模式。它能更好地支持企业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要侧重于技术信息的集成)各方面的集成,并将给企业带来更广泛、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实施ERP系统化管理模式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成功实施ERP系统集成的只占实施企业总数的30%,成功实施电力企业的ERP系统化管理模式,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1.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要进行领导层培训及ERP原理培训,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目标,分析企业是不是到了该应用ERP系统的阶段,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ERP的实施,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人员素质够不够高等。
2.项目实施准备阶段。
2.1项目组织。项目组织应该由三层组成,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业务组,每组成员应该各负其责。
2.2数据准备。在运行ERP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需要做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以便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2.3系统安装调试。在人员、基础数据已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系统安装到企业中来了,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
2.4软件原型测试。这是对软件功能的原型测试,也称计算机测试。由于ERP系统是信息集成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应当是全系统的测试,各部门的人员都应该同时参与,找出不足的方面,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以便接下来进行二次开发。
3.模拟运行阶段。这一阶段进行测试和模拟运行,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小组应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完成模拟运行工作后,还要经过企业最高领导的审批和验收,以确保ERP的实施质量。
4.新旧系统并行。这一阶段ERP系统要和原有的软件一起运行,看每月新旧系统运行是否一致,如有差异,应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直到ERP系统和旧系统无差异。
5.新系统运行。当新旧系统并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差异,说明新系统已经能够独立运行,新ERP系统就能够开始在企业中完全应用了。以上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保证ERP系统最终顺利在电力企业中实施和应用。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云计算;财务管理信息化;SaaS;IaaS;PaaS
一、云计算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就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来看,企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高,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引进通用的财务软件来实现,实用性、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够高,而且更多的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并不能熟练的操作和掌握财务软件,并没有使财务软件应用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发挥,此外,相关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实现共享,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衔接能力不够强,所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实现完全的信息化,依旧需要人员来处理和分析相关的财务工作。而基于云计算环境下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通过信息共享、租赁等方式能够大大的节省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去研发新的项目和产品,此外,基于云计算的Paas服务模式能够实现定制化,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云计算环境为基础来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云计算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
现阶段,云计算以服务类型为分类方式时,云计算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对应为Iaas,平台即服务,对应为Paas,软件即服务,对应为Saas。所以在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模式研究也需要从Iaas、Paas、Saas三方面着手,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Iaas服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Iaas这种服务模式的使用可以将企业租赁来的服务进行最大程度的运用,这种服务模式主要是云架构底层的硬件资源,包括PC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网络存储器等资源以及包括服务器的CPU和内存的计算机资源通过租赁的方式来为相关的客户提供一定的服务,即主要以租赁的方式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通过代替传统的信息化模式通过一次性购买信息化设备来降低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成本。而这种方式的使用需要企业通过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获取相关的服务。第一种方式为按需租赁Iaas,即根据不同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需求以按需租赁的方式来满足不同企业的零时性需求,在运营高峰阶段需求增加,但是用完之后会返回平台,这样一来能够大大的降低IT的投资成本,使更多的资金能够服务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对于云端上所有的中小企业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第二种方式是基础设施外包服务,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时,可以不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通过租用云计算平台来实现,在租用的与计算平台上部署企业的应用,以降低企业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成本。
(二)Paas服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Paas服务模式是一种最适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模式,相比其他两种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定制化,所以在最适合企业在此服务平台上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型,究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任何一个中小企业其财务活动是在时刻进行着的,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财务活动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所以对于数据精确掌握控制的要求也会逐渐增高,而以Paas为平台,可以有效的缩短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周期,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IT资源投资的回报率,对于云端上各个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基于Paas的定制化特点,中小企业在以Paas为平台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时更多是需要将系统开发的权利从技术人员转交给企业用户和业务专家,以更快更好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定制化。
(三)Saas服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Saas服务模式下主要是将相关的财务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向相关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应用程序,一般情况下,大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将Saas作为一种内部服务程序来进行财务处理,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受资金的限制,所以一般都没有自己的数据库,而Saas就可以为更多云端上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共享实时数据,以满足中小企业信息的需求,为企业的决策和其他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使得企业资金的运作效率和管理绩效都有所提高。
(四)与计算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模式的实现
通过上述对Iaas、Paas、Saas三种模式的分析和研究,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实现需要以Iaas、Paas、Saas三大服务为根本的支撑系统,而为了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控制性,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时要进行适当的资金投入来部署企业内部的IaaS服务,以确保企业的核心数据和机密数据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保存和部署,减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此外,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外部涉众交互模块和内部财务管理模块,在外部涉众交互模块主要涉及到税务局、股东、银行、客户、供应商五大群体。而内部财务管理模块主要分为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服务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式,例如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处理由于会涉及到大量的机密信息,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混合云服务模式;当企业在处理核心利益的业务的数据时需要采用私有云的服务模式;而当企业在处理大量无关紧要的基础数据时就可以使用公共云服务模式以减轻私有云的运算负荷。
三、云计算下中小企业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注意事项
由上述分析可知,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谨和复杂的过程,所以为保证其高效落实和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基础的问题。第一,对于新兴的服务模式,政府一方面在充分鼓励企业进行应用和推广的同时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力求云计算能够在一个规范化、严谨化的环境下运行和推广,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控力度,以减少其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风险和损失。第二,对于企业来说要慎重选择服务商,面对层次不齐的云计算服务商,企业能做的就是做好使用前的调查和分析工作,选择信誉好、可信度高的服务提供商,以避免企业隐私的泄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企业还要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意识到云计算已经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云计算的学习力度,充分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明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云计算服务模式,营造全员参与的云计算财务管理信息化氛围。
四、结语
总之,云计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而且还能够降低中小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门槛,对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以及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可以预见,越来越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在云上进行,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将有所提高,但是要想在云计算环境下更快更好的构建企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就需要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的掌握企业的特点,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不断的提出更多更好的优化建议,而本文仅是笔者对云计算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探索性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做进一步的努力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屈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
[2]刘桦.云计算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2015(23).
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一些企业管理松散,尤其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财务信息失真、财务资金管理失控,是当前企业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因此,积极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是探索企业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加快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但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有待提高
由于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实施起来,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必须是企业领导重视、有关管理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为此,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对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必须提高。
1.2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普遍薄弱
首先是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体制分散,许多企业难以实现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二是一些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不能准确提供完整的实物信息。三是几乎所有行业都没有统一规范的商品编码,企业自己搞的商品编码又不规范。四是企业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难以实现自己开发。
1.3我国财务管理软件发展滞后
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开发出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统一财务管理软件。目前,国内个别行业的单位在开发企业管理功能软件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不适合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需要,再加上国内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开发能力弱,所以,如何加强我国软件企业间的合作,集中组织开发适合我国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统一财务软件,即是推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不小的难点。
2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2.1加强对企业领导的培训,加大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力度
大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要要解决企业领导的观念问题,让他们尽快提高认识,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有关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并做好宣传,推广一些成功的典型经验,为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企业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财务的重点在资金。关键是加强制度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通过计算机授权,用程序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以保证制度的执行。
2.2各企业要努力完善自身,跟上时代步伐
企业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要努力完善自身,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健全、规范自己企业的商品编码,把企业财务管理驶向信息化建设的轨道上来,真正把财务管理当做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用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堵塞漏洞,尽快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上去,以保证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3软件技术要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由于使用统一软件,实行企业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软件技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应用的企业或说它的根子就在应用企业,企业的需求是软件发展的方向,因此,软件公司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软件技术。
3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必须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们必须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程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只有切实抓好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3.2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不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实行集中内部统一财务软件和建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为手段,以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要做好以上工作,就必须对原有的财务流程进行重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进行机构创新、信息沟通创新以及管理方法的创新。其实质是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创新。
- 上一篇: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 下一篇: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趋势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