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专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新闻专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新闻专业的认识

篇1

认定的风险错报点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确认存在一定难度。

首先,大部分申报企业收入核算不够明细,未专门设置高新技术系统集成产品收入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无法准确划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不少企业将部分产品的销售收入划分为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而如何判断该部分申报的产品(服务)能够归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也是个难题。

其次,产品(服务)收入可能存在交叉,不易划分,申报企业可能一项产品混用多种专有技术,那么该项产品销售收入有多大比例能够划分为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也非常困难。

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存在上述较多的审计风险点,要降低和规避其中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以风险导向理念实施专项审计。专项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申报企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存在舞弊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研究开发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了解申报企业及其环境。

专项审计指引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结合申报企业的行业特征、产品(服务)的技术变化等情况,判断申报的研发项目或产品(服务)是否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相符;了解研究开发人员的组成,以分析研究开发费用中有关人员人工与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分类是否正确;了解投资活动,以分析有关测试仪器与设备、相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否应当列入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恰当评估申报明细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检查研究开发费用项目的分类、各项目归集范围和核算内容是否符合工作指引的相关规定,还应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中列报的产品收入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领域的产品收入。

篇2

【关键词】新闻专业 实践教学 四维一体

冷静地审视当今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潜藏了若干的危机:新闻专业定位不准,办学模糊;教育缺乏特色,质量令人担忧。当前新闻教育泡沫化十分明显,传统新闻人才的培养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因此,如何培养特色鲜明的“新闻人才”,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途径就成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地方高校,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为适应市场需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从2003年开始实行“2+2”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又进行了调整,改为“1.5+2.5”模式,即前一年半打通专业教学,后两年半专业教学。但是这种课程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改革的要求?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就业和发展潜力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理论学术探讨来准确寻找出本专业的市场定位,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强能力,有着浓厚的人文功底的应用型特色人才。

为此,本研究从历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调查入手,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他们对新闻学专业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评价,以此探索新闻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1、样本概况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面向新闻学专业2002—2007级五个年级的毕业生展开了调查。根据掌握的毕业生情况,我们共计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复率为30%,有效答卷120份,样本数据真实有效。

在被调查的120份数据中,男生的比例是59.2%,女生的比例是40.8%。按照我们的认识,男生和女生对新闻学专业的兴趣以及认识等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趋于差异化比例的样本有利于说明这个问题。

毕业生的学历水平显示本科学历占72.5%,硕士及以上占27.5%。毕业生分布在安徽、浙江、上海等13个省份,说明近些年学生就业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排在前三位的是安徽、上海和浙江,分别占到67.5%、3.6%和3.4%。

2、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趋势明显

目前,受个人兴趣、主观愿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已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但仍有所侧重。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专业毕业生目前仍在新闻媒体工作的占53.3%,曾经在新闻媒体行业工作的占19.2%。从没在媒体工作的占到27.5%。通过调查发现,新闻媒体行业还是一个相对受欢迎的行业。这说明学以致用的观点还是被认可的。进一步通过对没在媒体就业的同学访谈发现近年来新闻专业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就业的观念也有所淡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因其较稳定和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理性,在强调个人意愿的同时,也开始接受多元化的选择;在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3、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实力,所占比例均为69.2%,其次是面试技巧,占44.2%。而学习成绩和各类专业证书并不十分重要(详见表1)。除此之外,在选其他的21.7%的毕业生中认为人际关系、情商、个性等因素也很重要。

这说明毕业生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最被工作单位看重的,工作单位最看重的是学生通过实习实践、社团活动而具备的专业技能。这都提醒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在学习期间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更好就业奠定基础。

二、毕业生对在校时专业学习的看法

1、对专业的应用性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占34.2%的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学习对就业帮不大,33.3%的毕业生则认为专业学习对职业帮助较大,能用到7-8成。而在问到哪些专业学习对工作有帮助时,学生普遍反映专业实习最具有帮,占到75.8%,新闻传播实验课程以及学校的实践活动也提供了帮助。

在社会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媒体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调查中3.3%的人认为知识无用),他们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大学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工作吗?这种把高等教育功利化,为就业而读书的观念不利于社会发展。不能把教育等同于投资,不能以有用无用这样的简单价值标准来判断读书的价值。

2、专业课程重要性评价

毕业生普遍认为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新闻评论、报纸编辑等)最有价值,其次是学院提供的新闻传播大类必修课程(比如广告学概论、大众传播)。这说明现有的课程体系设计还是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同。可以看出,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最为毕业生看重。

3、新闻学专业教育模式评价

篇3

学习新闻专业刚好一年的时间,在这不算短也不算长的一年里,我也从一个觉得从事新闻事业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中女孩,成长为觉得以后能从事新闻事业是非常荣幸的大学生。对于新闻,这个从现在到以后要一直跟我接触的词,我是满怀崇敬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满怀憧憬。在大一阶段,我通过对一些新闻相关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了实践的理论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只能是空谈。而在人才泛滥的当今社会,更是不会接受空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我们。于是,在大一的暑假期间,我开始了我大学第一个阶段的实习--认识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20xx年8月10日,我怀着信心与梦想,带着一丝丝的好奇与忐忑,来到了兴化市沙沟镇广播电视站,开始了我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生涯。在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我一一地和他们打了招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有些拘束和紧张,但通过一个上午的熟悉之后,我也开始和另外几个实习生一样,融入了这个群体。

对于实习,感触还是满多的,当中我经历了太多的挣扎,记得才开始做的第一天,带我的老师分配给我的任务就是负责将他们手写的稿件用电脑打出来,有时也会将当地的一些新闻通过电脑传送到市里。一开始我觉得挺无聊的,便想放弃。但又想到:其实校对文字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而且通过这项工作,我也可以看看老师们是怎样写新闻稿的。考虑到这些,我又坚持了,现在想想,还真得夸夸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在习惯了自己的工作之后,以后每天早上不到八点,我便会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进屋后,首先将办公室的卫生打扫一遍,这样做一是为了有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可以心情愉悦的工作。其次也让自己在老师们眼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们觉得“这个学生挺好,将来可以用”.打扫完之后,也将近八点,办公室里的老师也都到齐了,我便会来到临时属于自己的办公桌前,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出稿件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的也加以修改。虽然这份工作看上去确实很枯燥,但当你爱上这份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每一天过得还挺充实的。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实习,我将自己从学校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使我学会了一些光靠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学到的东西。这次的实习,也加强了我对新闻工作者的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使我对自己所学的新闻学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大二的再次选修专业有了一定的选择,更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实习的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进一步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人才,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新闻人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在实习期间,我也深受单位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新闻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来广电站之前,听实习过的同学讲里面的关系很难处。虽然我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有把握的,不过,我一开始做事的时候仍是小心翼翼的。后来才慢慢发现,根本没有这种必要。只要你真心诚意的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的和你相处。在那里,老师们也交给我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比如握手的原则,饭桌上的原则等等。我想,这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我在以后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会使我一生受益。

在这两个星期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很多从事新闻的人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也在做新闻、做记者,而他们很多人做的要比文科生优秀,去市里的电台发现,电台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的。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这就给我这个新闻专业的人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因此,我就更得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才能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挑战。

实习期间勤快和积累人脉很重要。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所欠缺的,就是社会经验、职业素养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实习生必然会从接电话、发消息这种基本的工作做起。想要真正地学到东西,不仅要从点滴开始累积,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多观察,不断地发现、发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渐进地进入工作体系。要利用实习的机会,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着实习多听多看多认识人,提高求职的综合素质。正如站里的老师们说的那样,人际关系的处理是头等大事,在实习中,我们常常能得到一些宝贵的人脉资源,这些都要好好的把握,对于以后的求职可能有帮助。

作为地方电台,我们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通常都是一些政府会议,或是市领导慰问、下乡之类,有时也会报道一些政府或某些单位的通知。在报道一些政府会议时,我向老师了解到,领导的名字不能有差错,甚至领导的排列也要按照职位的大小来排,否则就可能弄出颠倒主次的笑话。可想而知,新闻报道是一件多么严谨的事情。

理论中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在现实中也是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为社会负责、为他人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决不夸大事实,不编造虚假新闻。我们也要多报道一些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新闻,积极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做好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的工作。

篇4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篇5

[论文关键词]新闻教育;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生机盎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新闻记者”成为许多青年学生向往的理想职业。伴随着新闻行业的迅猛发展,全国各类大学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热情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等院校中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已经接近700个,在校生l3万多人,每年毕业的学生则高达3万余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人员结构的较大改变。有关资料表明,截至1983年底,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l4所,在校本科生1482人,研究生103人,共培养新闻专业毕业生5200多人。其中分配到新闻单位的约3000人,仅占当时新闻从业人员的1.2%。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当时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业的影响是很小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开始飞速发展。1997年上海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学科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的占到30.6%,而25岁以下的年龄组中,比例更是占到了45%。另据对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的调查,有新闻传播学教育背景的从业者已经占总人数的49%_2。可见,具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新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说明这些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背景会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成为各新闻院系的共同选择。于是,各院系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上煞费苦心,而在人文教育方面却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高等教育紧跟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与经济社会接轨与生产企业沟通完全必要,但如果完全由过去的“象牙塔”转变为社会的“服务站”,过分偏倚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素养,这种模式很显然背离了高等教育的精神,其潜在危机将很快暴露出来。综观目前新闻教育,由于多年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完整人格塑造的忽视,已经给媒介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从业人员角色意识差,职业道德严重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品质和传媒形象,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伦理道德规范,还要充分研究由于社会发展而引发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变化,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高等院校要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扮演主角,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对新闻教育在伦理学方面的挑战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的形态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种发展尚未定型,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存在的传播形态而言,与之相连的新的教学内容的开拓更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开设了《“网络社会”中的责任:今天和明天的新闻伦理学》作为研究生选修课,他们认为,因特网正成为日益重要的传播媒介,然而大量有关资料表明,对于网络空间不负责任地滥用的现象相当严重。而今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将是未来的新闻传播学界与新闻传媒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必须认清网络使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学习制订相应的决策、规范,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接受因特网带给新闻职业道德的挑战并研究制定相关的传播政策。

二、加大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的分量

我国的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开设较晚,从1980年代,一些大学的新闻理论课或新闻业务课才开始以专题或者专章的形式讲授新闻职业道德。到1990年代,这种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系统讲授新闻伦理道德,从而结束了我国大学新闻院系未开设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的历史。虽然有了相应课程,但是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并没有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而被纳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许多院校把这一课程列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根本就未开设。反观一些新闻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大都十分重视大学阶段的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美国大学的新闻院系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例如1924年出版的纳尔逊·安特宁·克劳福德著的《新闻伦理学》就是大学一个学期的新闻道德课的基本课本。

我国高校的新闻院系应该充分认识到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新闻伦理和新闻职业道德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列为学生的主干课程,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学好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事业的必要条件,只有打好了道德基础,才有可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前几年,新闻界广泛开展的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而高校新闻院系承担着培养未来新闻从业者的重要责任,应使在校新闻学子打好政治理论根底和职业道德基础,为新闻单位输送合格的新闻人才。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通用性与前瞻性

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能覆盖一些带有前瞻陛的问题。如在网络传播中有很多伦理道德问题都还没有定论,像“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问题”、“对取自网上并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的核实”等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些问题融人对新闻传媒业具有通用性的新闻道德基本原则之中,如遵守有关法律、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防止新闻失实,反对以讹传讹的原则等等,则会对学生有莫大的帮助。

新闻伦理学教育内容中通用性与前瞻性的平衡,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深刻认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并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传媒环境中奉行新闻道德原则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虽然新媒介的发展及其介入新闻传播活动在新闻行业的伦理道德中引入了新的问题,但是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阐述新闻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与道德要求,提供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关系,规范新闻从业者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其基本原则是具有稳定性的,并且是探讨与网络空问有关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

四、强化新闻职业教育

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人手,从讲清道理人手,给受教育者打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新闻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了新闻学的系统知识与理论,才能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与责任。我国的传统新闻教育囿于能力教育模式,偏重新闻操作技能的训练,对新闻学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提出了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他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等等。

五、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篇6

在作者笔下,新闻是一种产品,由专业的组织经专业的流程生产出来,新闻机构有相对固定的人员结构和分工,选择某些地点和时间集中布下“新闻网络”,对事件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决定报道角度和内容,完成对事实的一次建构。大众通过阅读新闻了解“事实”,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对社会现实形成认识,完成第二次建构。做新闻的过程会受到新闻组织及其他社会权力阶层的影响,因而新闻必然是有意识形态的,即偏见;读新闻的效果与个体读者的人生经历和周遭的社会环境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因而新闻作为一种知识而存在。而社会意义的形成源于社会互动,所以,源于被建构的事实的新闻,同时也在重新建构着社会现实。

在新媒体时代,这本书是否还有指导意义?有关新闻和现实的互相建构有怎样的变与不变?我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数字化的自媒体生产新闻时,受特定组织影响很小,多从自身出发进行新闻生产。这样一来就缺少了专业的核实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组织新闻表达的过程,从而可能出现完全个人化的偏见。自媒体上的新闻,同样源于对现实的建构,只是建构的标准和角度更多元,生产出的新闻在专业性上可能有缺陷。

现在很多被媒体集中报道最终形成政府议程的事件,最初是由网民曝光、在网络中大规模讨论的,自媒体实际上在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中处于起点,对影响社会行动、建构社会现实有重要作用。

自媒体发展成熟之时,新闻生产中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基本环节都可能被自媒体承担,专业新闻机构的价值体现在对权威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发表媒体的观点,因而无形中对权威组织的依赖更大,可能使新闻的意识形态色彩更重,更专业地表现某个组织或阶层的偏见。

在“读新闻”的过程中,公众接受的信息更多样,社会活动中可参考的信息增多。同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则合理行动的可能性增大,新闻建构现实的正面作用加强。如今中国社会阶层板结化趋势明显,自媒体尽可能地给了每个人表达自己所处社会微环境的机会,在公众读新闻、做新闻的过程中,客观上对促进社会多元化和民主进步有积极作用,实现新闻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另外,在社会转型期,很多制度尚不完善,新媒体中的新闻对现实的影响更大,如“舆论绑架司法”等是传统的“做新闻”中少有的现象。

可见,新媒体时代新闻和现实的建构与被建构依然存在,只是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程度不同。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世界发生变化的方式。

篇7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些年来一直在审视、思考媒介时代我们的新闻教育问题,认识新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发展,顺应历史的大趋势,必须树立大传播理念,所谓复合型、专家型的新闻人才,必须具有全媒体的理念和技能,既具有全媒体的技能又具有跨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具有全媒体的技能是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提出的新要求,反映出在新闻教育上要抛弃在原来根据媒体形态进行专业设置的方法,新闻传播学分新传播学专业,现在有一些高度的重合,还有一个特设专业叫“数字出版”,必须打破新闻教育。

具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这是在今天人人都是记者的护身之本,新时代的新闻职业记者必须要有专业素养,要用专业的眼光来报道新闻事件。所以近年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以后,本着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建了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

所谓跨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的具体举措就是,新闻传播学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有七个,当然这七个专业各有各的专业培养方案,各有各的专业培养目标,但是这些专业培养目标一定是单一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不是复合型的,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围墙也由此构成。我们从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建立制订了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教育培养方案,在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上,这一培养方案已经不再从专业层面上设置课程,而是将原来各个专业的所有课程整合为三大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程。所谓的学科基础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打下一个厚实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支撑。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一定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课程,这几门课程在复旦大学已经贡献给学校了,作为整个学校纳入学校层面的能力技术课程当中,供复旦大学所有学生选修,目的就是要加强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几乎所有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当记者、传播信息、传播观点。就高等教育而言,加强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是当务之急。

专业基础课程,各个专业也有自身特点,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地否定,也应该有一些专业技术课程,但是我们在学分上必须削减,不能全是专业课。现在我们各个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在20个左右,复旦大学新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就是8个学分,广告学的选修课也可以作为他们的选修课,原来的选修课都是封闭式的,现在都是全开放的。

我们把原来以专业为导向的各专业选修课改为按照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实际状况设置了一套学科选修,供新闻传播学里所有的学生任意选修,分成新闻传播、艺术传播、商业传播等等。在这个之前,从2009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对新闻传播学的招生专业大大改革,不再按照新闻学、广告学这样的形式,两年以后由个人自由选择,前两年完全是融合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如果细化下来,从08年开始新建了顺应媒体融合时代的新课程,媒体融合报道等等,我们在国内是最先引进美国的一套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媒体融合时代所需的全媒体的实践技能。

篇8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基本特征;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要求,逐渐的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很多高校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近几年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各高校的教学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是一个划时代性相对较强的行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良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模式,这样做不但能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还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相关学校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知识结构

首先,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是通过声音和画面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提供给大众信息,简单来讲,就是必须要具备传统的传媒媒介相关的知识以外,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的掌握新型的媒体知识,例如网络媒体,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好的发展起来。其次是必须具备学科知识,主要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科学,因此,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就是方法类的知识,捕捉信息、筛选信息都要具备较强的思维方式,不仅要用思维分析做出正确的分析,还有结合其他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1]。

(二)智力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力。人才具有感知力才会具备敏锐的知觉,从而带来灵感,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直播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报道水平,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报道。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是不同与其他专业的特殊要求,媒体传播的主要媒介就是声音和图像,因此,要求人才应该具备将声音、图像转换翻译的能力和迅速记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力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核心,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三)非智力结构

非智力结构主要包括兴趣、性格、情感、动机以及意志等。非智力结构与智力结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2]。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非智力结构的培养,但是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很多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非智力结构,从而使创新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动机、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兴趣于一身的新型创新人才。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本身的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媒体本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未停下脚步,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媒体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有些媒体过分的追求利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致使你模仿我我模仿你的风气泛滥,媒体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大同小异,大大的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经过了很多的媒体之间的竞争经验来看,能够决定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整个市场上地位的直接因素就是媒体的自主创新的能力[3]。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这重点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身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繁衍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殖繁衍,一种是文化繁衍[4]。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有遗传同时也存在着变异,为人类在生物学上的进化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化繁衍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无法遗传,因此只能依靠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在这传承过程中有继承也存在着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推动的作用。传承文化的手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人具有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继承原有的文化,还要在这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文化。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的进步,因此,必须要求培养出不仅具有继承能力还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发扬光大,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国内的发展建设来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在这过程中,要求高校的教育要抓住历史的机遇,严格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合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设置,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转变。从国外的发展建设来看,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强大和崛起,这过程中的发展和强大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强大。从人类进入到经济时代至今,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5]。学校是传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摇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要求高校培养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念、品德、知识和技术等全方面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合国家的建设还要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根据调查显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专业率相对较低,根据这一点就说明了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质量相比不高,这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变化相对较快,不但要求人才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还要具备较大的后劲。通常来讲,在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未定型,准确来讲,当前的学校只挖掘了人才的创新潜能,具备了基本的创新素质,在实际的社会实践当中,人才的创新能力逐渐成型,使人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进取,有效的推动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人才培养均衡化

从我国目前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来看,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将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增长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而且专业的分布不均衡。基于此,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控制专业的增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进行严格的评估,控制一些招生过多专业的招生数量,将专业人数和招生人数少的专业进行帮扶政策,优化专业的分布区域和结构层次等问题,以达到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层次化。目前没有关于创新人才的统一的定义,但是很多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有层次化和普遍化。我们通常将具备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等称为创新型人才,这些种类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标准所形成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才都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并且成为创新人才。在实际的很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育当中,培养创新人才固然重要,但是每个学校的性质和种类不一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无论是哪一所学校一定不能忽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并根据社会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6]。

(三)创新人才培养整体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整体化的特点。专业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等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整合,从而建立有机的教学体系,这样做才回有效的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重文轻武”的现象极为普遍,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缺陷。基于此,要求高校必须要进行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

(四)创新人才培养共同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共同化的特点。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一直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上存在着教学误区:首先是学校与媒体之间的误区,通常将学校作为主体,将媒体作为客体;其次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误区,将学校的而管理者作为主体,将教师作为客体;最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误区,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对主体的认识,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能充分地满足媒体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就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里了。基于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建立共同化的主体理念,将该学校的管理者、该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看作是具有共同性的主体,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化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具备科学化的特点。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关系到教育的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评价,从狭义意义上来讲,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和管理不能只从片面的角度讲,不能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定标准,应该充分的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教育,有效的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制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人才的培养是呈周期循环发展的,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相对系统的工程。综上所述,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良好发展,是人才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专业的需要,因此,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的特征,并且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均衡化、层次化、共同化和科学化,将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为己任,培养人才整体化的发展,将创新培养深入到人才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不但可以共同担任培养人才的责任,还可以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满足了社会以及人才自身的需求,为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第三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5-14+17.

[2]曾致,罗赛清,李燕湘.通识教育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思路[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66-69.

[3]张勋宗,张晓霞.新闻专业创新实验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7:74-76.

[4]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1:120-123.

[5]姜小凌.“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19-122.

篇10

本文主要从体育新闻媒体的典型案例分析、高校选拔和培养体育新闻媒体所需要人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本文论点对于高校体育新闻传媒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新闻;人才;选拔;培养

1、问题提出

体育新闻都作为重要的新闻品种置于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从体育新闻的活动范围来看,它即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密切联系,因此体育新闻的特征必然是在与这两者的交叉与互动中形成,在恪守新闻原则,客观地反映体育事实,遵循大众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区别其他新闻传播活动的显著的征象与标志。所以体育新闻从业者也必须是一个具有双重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如何选拔和培育体育新闻所需专业人才方法和策略是值得我们进一步与探索和研究的。本文研究对于体育新闻传媒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部分体育院校刊物和体育及新闻专业的书籍资料,特别查阅了北体大和上海体院的体育新闻专业的书籍资料及招生简章。

2.2 观察法

对比上海五星体育和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模式及人才特点,寻找可以借鉴之处。观察两个电台格挡节目,找出优劣,及提出改进建议。

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新闻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详细解读,提出每一个模式的进步与不足之处。结合时展的新特点,提出了适合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新闻媒体的典型案例分析

3.1.1 上海五星体育

上海五星体育虽然隶属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但是他的经营模式是属于自立门户型的。在大多数处于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五星体育无论广播还是电视,都将以收视率、盈利放在其播出的首要位置。虽然这样的形式不免有些许利益化的因素在,但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到不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消息。由于格挡节目的收视率直接影响电视广告的收入,所以无论在转播体育比赛的选择和台内体育类节目的制作上都对五星体育的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的质量高了,观众喜欢看了,广告的收入增多,从业者的动力也就更大了,这几乎已经是一个“四赢”的局面。

虽然,五星体育新颖的制播模式引领广大的体育电视的潮流,是体育电视生存、经营的一个优秀典范,但在有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在老的一批体育节目主持人和赛事评论员渐渐淡出直播的位置之后,五星体育的年轻一代们显然无法顺利地接过前辈手中的枪。不仅多次在体育新闻的直播中犯下低级的专业性错误(诸如将利物浦著名的安菲尔德球场说成德国城市班菲尔德此类),而且在体育比赛解说方面显得十分青涩,在自己都无法很深刻的理解一项运动的前提下又怎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让欣赏比赛的观众更好的理解赛场上所发生的一切呢?想当初五星体育的解说团队是何等的强大,娄一层、唐蒙、汪役男、张讯、李兵这些名字都是专业和权威的代名词,但是如今能与他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在同一水平线的人实在屈指可数。这到底是谁的过失,谁的责任,其实是我们在选拔和培养体育新闻人才上留下的巨大空洞所致。如今很多五星体育的工作者都是纯播音与主持专业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对于体育的认知程度显然是不够的,然而与前辈们相比对体育的热爱程度又相差甚远,光光依靠赛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是解说不好一场比赛的,因为人对自己的语言是没有预知性的,所以只有靠自身平时的积累才可以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3.1.2 中央电视台体育(CCTV5)

如果说上海五星体育的模式代表着一种积极探索的新方式,那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则完全处于另一种生存模式之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由于其特殊的政治背景是不需要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但是相对应的他们将更多的承担党和国家喉舌的作用,所以对于体育比赛的筛选和体育节目的策划及制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这样自主性显然是不足的。这就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新闻或者体育类节目不及地方台好看,精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节目无法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但是央视却出了一批十分出色的体育赛事主持和解说员,而且他们的选拔方式是值得很多地方台所借鉴的。著名篮球解说员于嘉是通过一档体育比赛解说比赛从而进入央视的,虽然他不是新闻或者体育专科出身,其对篮球的认识程度和语言的掌控能力已经超过了很多专业的学生。杨颖是前中国女乒的主力选手,在退役后担任央视乒乓球的比赛的主持和解说,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据悉,她在退役后特别攻读了新闻与主持的课程,在拿到学位后才正式上岗的。像杨颖这样即拥有体育的专业性又兼具新闻传播知识的双学识人才是今后体育新闻领域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方向。

3.2 高校选拔体育新闻媒体所需要人才的方法

3.2.1 高考成绩重新配比。 当前体育新闻专业在高考中的录取成绩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选拔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各学科之间的差异不够显著,也没有体现出这个特殊行业的要求。改革的方案应从提高语文和英语的录取分和降低其他学科分数开始。由于在体育新闻行业中,对于语言的运用是基本功,所以提高两门语言类学科的门槛是有必要的,这个限制应该定在各科总分的80%,而其他学科可以控制在70%左右。这样的配比更加合理、科学,也起到了区分学生,选拔人才的目的。

3.2.2 增加体育加试或面试环节。 五星体育足球解说评论员刘越,是中国男足的前国脚。他与娄一层搭档解说的比赛得到了一致好评,刘越也以专业的分析和对比赛的解读被誉为从专业运动员走上解说席最成功的一位。除了刘越,像杨颖、徐咏这样的退役运动员也在自己的相关解说领域表现地十分出色,这些例子都进一步告诉我们拥有体育运动背景的人或许更能在体育新闻领域如鱼得水。所以,对于有体育专业技能的学生,体育新闻专业也应给与一个相应的窗口去让他们发挥。

3.3 高校培养体育新闻媒体所需要人才的方法

3.3.1 增加实践课的数量。 在新闻领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实践出真知。虽然这五个字比较片面,但从一定程度说明了实践能力对于从事新闻行业重要性。所以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的数量,加大实践技术的比重。让学生多策划、多采访、多写作、多排版,成为一个采编播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以后从事各项不同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2 开设体育技术课程。 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创新,但确实有相对现实意义的。体育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有很多东西是光用眼睛看和耳朵听不能完全认知和理解的,只有亲身体现过的人才能看到比分、数字背后的意义。虽然专业运动员出身的背景对于体育新闻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不用苛求每一个从业者都拥有专业体育技术,但是积极的参与其中确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开设体育技术课程也不是要求体育新闻专业的必须要掌握专业的运动技能,而是让这些未来的从业者理解体育运动项目的方方面面,更专业的投入未来的工作之中。

4、结论

4.1 一个主持人和一个嘉宾是被公认是最好的体育比赛解说配置,是新闻和体育两种专业性最完美的组合。

4.2 体育新闻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现今很多报道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是时候反思问题的关键在那里了。

4.3双学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体育新闻行业的未来,是今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4.4 无论从选拔的角度还是培养的方式上我们都应该以更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来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美]布鲁斯.加里森,郝勤译.体育新闻报道[M].华夏出版社,2002。

[2]谭康.羊城晚报与纽约时报的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 。

[3][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郑保卫.新闻学导论[M].新华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