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与养生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与养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树立“大语文”的思想观,突出多元化发展,即熏陶语感、培养习惯、整合学科、亲近自然、组织活动,从而真正让学生自主、生动、全面的学好语文、享受语文。
【关键词】:多元、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那么“语文素养”到底如何培养呢?
一、感知汉字,培养学生热爱语文良好习惯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承载着宏扬中华文明的重担,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重复、机械的应试教学现象依然存在。重成绩、轻素养的现象屡见不鲜,学语文最直接的表象是学生不屑于读书,写字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升学,而这些恰恰是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教多年以来,每届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课前都有一堂准备课、我称之为心理准备、行动准备,通常告诉学生学语文的常规,送给学生学语文的真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特别强调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每天都得读文章,练汉字。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价值,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我们又开展了调查“社区中用字的混乱现象”这一研讨活动,让他们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编了《勘误表》并汇总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弘扬中华汉字,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内心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从此以后他们每天认真工整的书写着汉字,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我想,能写一手漂亮的中国汉字的学生就犹如站在坚硬的石头上看世界,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随着多方面的学习,他们必将能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
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亲近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严厉的指出:“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的棕棕声,不能倾听白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歌唱。学生仅仅在背诵描述这些神奇事物的枯燥无味的干瘪句子。”这位大教育家是怎样使学生迷恋大自然这所学校的呢?他这样描述到:“我们坐在山冈上,感受到晚霞、夏天的黄昏、星星的闪光、蝈蝈儿的齐鸣声——空气中弥漫着草原野草的芬芳——” 语文即生活,要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采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通过他们亲身的体验,会把真善美的感悟提升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在学习多彩四季这一单元时,编排的课文丰富多彩,有《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学生从课文中感知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魅力之美,我们又组织秋游,来到城市山林——南郊,让学生在落叶飘飘,满地金黄中享受秋天带来的这份诗意,去细细品位“天人合一”的思想,去领略大自然博大的胸襟和独特造化,感悟人生的秋季,体悟付出的艰辛,收获的甘甜,从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去体会人的心灵广阔,从而构筑起饱满的生态伦理情怀,这些的素养形成是封闭的课堂永远无法给予的。 三、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在语文实践中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有创新的表达。通过感悟、体验、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将学语文与用语文结合起来,真真切切的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着重尝试以下几种语文实践活动。
1、自我演讲。自我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介绍自己的简介,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态度,也可以就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发表看法——但无论讲什么内容,都必须遵循整体规律,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个体学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2、利用辩论训练口才。通过辩论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自信的表达。
3、让学生做一回主持人。学生在充当主持人过程中,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创新概括能力都会得到集中的训练,这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就是《当一回主持人》,教师充分创设情景,让学生说出他们最喜欢的主持人,归纳起来有:李咏、杨澜、孟非、毕福剑,李佳明、王小丫等,他们兴趣盎然的说出理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创作《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展示开场白时,有的小组以排比句:十四岁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杯清茶出现,有的小组以《大长今》主题曲《希望》引出,有的小组则从几句诗文、典故出发,一开始就把大家带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中去了。
篇2
【关键词】继续教育;高职毕业生;培养体系
一、毕业后中医教育阶段
医学高职教育旨在为我国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医疗卫生人才。[3]毕业后教育是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向具有独立开展临床诊疗工作能力的中医师转变的教育过程,通过接受毕业后教育,医学生能真正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4]成为符合岗位胜任力要求的临床中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是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后教育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对培训目标、原则、对象、方式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5—6]但对终身学习理念的构建重视程度不高,不利于学员的未来发展。面对当前的社会需求,在中医高职毕业生毕业后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将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统一,在符合中医药传承规律的前提下,应把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1教学思想
将“终身学习”思想植入学校办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的培训氛围。将专业认知和职业精神融入到培训全过程中,解决对专业存在的茫然与困惑,建立对中医学的文化自信,全面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理念。
2教学过程
中医学高职毕业生毕业后教育要重视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三基能力”的训练、经典内容的巩固、全科理念的构建,不宜开展专科培训。[7]在理论培训中,引导学员在以往知识基础上汲取新的信息,以自身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加以吸收消化,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原有知识经验同新知识相衔接。在实训、见习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员独立发现、解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员创造创新、发散思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培养学员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例如,开放实验室、实训室,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学员学习兴趣;举办学术活动,拓宽学员知识面。此外,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在线精品课程,发挥网络教学交互性、便利性等特点,满足学员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教学管理
树立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构建“服务型”培训管理体系。培训单位充分发挥自主权,加强在招收学员、培训、评价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搭建打通培训单位之间、培训单位与高校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学习与工作之间、现场与远程之间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立交桥,为拥有不同学习愿望、具有不同学习条件的学员提供机会服务和质量保证,真正做到适应多样学习、提供多样培训。
4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应试式为充电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根据各中医学专业特点,运用“互联网+”开展生成性教学,将诊断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巧妙地运用于培训教学之中,促进学员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员钻研、讨论、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提升深入理解问题的水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拓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5考试考核
依据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目标,考核的重点包括学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员自主学习的态度、表现、策略以及效果等方面做出评价。内容上,根据培训进度进行过程性划分,既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训练过程中与教师及患者间的互动与日常表现,也有学术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式上,采取科室技能考核、自主学习考核、目标定向考核和结业考核四个部分,建立教师评价、学员互评、学员自评、试卷评价的评价体系,多方面促进学员“自主学习”习惯化。
二、继续中医教育阶段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更新中医药继续教育观念、优化中医继续教育方式方法、优化满足中医药人才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成为建设中医药人才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知识传承规律,必须坚持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
1教育形式
根据中医学高职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需求,在中医继续教育模式创新过程中摆脱原有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束缚,引入以学员为中心和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理念,实现中医药继续教育更好服务社会的目标。紧紧围绕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和中医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需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才规律,发扬中医药教育特色,以开拓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中医学高职毕业生的继续教育专业性较强,其首要任务是提升此类学员岗位胜任力对中医药专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在教育形式的设定过程中要针对其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的需求,坚持以学员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结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趋势,更新观念,科学定位,适时优化、调整教育形式,校正教育方向,将以往学历教育模式为主的培训方式转变为以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素质提高为目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形式,以满足学员多方位的学习需求。[8]
2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专业特色得以体现的关键。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内容,进行课程优化,着重培养学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运用中医理论诊治常见、多发疾病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实现学员的岗位胜任力与城乡基层对中医药人才服务需求相匹配的目的。课程设置要突出中医特色,重视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减少知识点的重复和知识板块的叠加,充分运用中医学理论体系,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知识基础,适当增加必要的现代研究成果。针对中医高职专业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为切入点,在高层次教育中以推进研究性、自主性学习为目的,在相对较低层次的学员中以强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为主,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中医药教学规律原则,强化基础、突出经典,注重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以满足需求为原则,课程设置重点考虑适应中医临床实际工作岗位需要。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中医学高职毕业生继续教育内容,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方法,满足其自主学习的需求,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在线上利用多种数字技术、网络平台与网络资源,将不同流派的中医名家的理论教学过程、临床带教经历数字化,以便更加完整、客观地保留其学术思想的精髓,使中医名家理论能够得以传承与发扬。同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课程联盟”形式共享中医名家的教学资源,使不同区域的学习者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学习者可以借助中医临床诊疗视频等数字资源,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加深理解中医理论。[9]在线下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应调整,如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PBL教学、床边(随机)式教学、师带徒式教学等等。建立开放式课堂,注重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4文化传承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纵观中医学教育发展历程,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一直受到同等重视。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相对缺失成为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应深入发掘中医药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通过改革教育形式、更新教育内容、改进和优化教学等方法手段,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使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医高职毕业生继续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培训的实效性。[10]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劝学”等有关内容的学习,以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使学员的“终身学习”理念能够进一步牢固。
三、将师承教育贯穿于继续教育各阶段
师承教育是我国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实行个体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中医药人才具有医德与医术、理论与实践、继承与批判、经典研读与临床实践“四个统一”的特征。[11]以中医思维培养为目标,根据“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的中医学教学理念,采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手段,将师承教育贯穿于中医高职高专人才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对于中医高职高专人才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师承教育与中医高职毕业生培养结合的关键点是实行导师制。导师制是借助师承教育方式,体现以学员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导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促进学员发展转变。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发挥培训单位统一组织教学工作的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把集中体现中医药学精髓的知识内容高效地传授给学员,并利用现代教育优势,加强“三基”的学习和训练,为立岗立业打下良好基础,为学员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汲取师承教育的精髓,通过导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员的内在学习动力,稳定其专业思想,并尽早确定其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努力方向。这种方式将中医高职毕业生培养特点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了既有共性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鼓励了个性发展,保障了人才的特质和质量。通过实行导师制,汲取了传统中医药教育的精髓,结合了院校教育的优点,打破了中医教育培养同一规格同一尺度人才的现状,实现了教学目标全面性、教学过程生成性和学员角色主动性,符合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学员除学到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外,更能够感悟到导师的高尚医德、临床思想和治学精神,使学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度与中医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12]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医德修养及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记忆力 培养
学生的学习要以一定的记忆做支撑,若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记忆不足,知识便得不到充分的积累,那么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难以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必要的记忆是不行的,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必须记住规定范围内的语文知识、段落篇章、注释中的语文知识等。现在的新大纲对学生的记忆背诵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注意了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与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人饿了,就会对食物感兴趣;人困了,就会对睡眠感兴趣;爱打扮的姑娘对服装感兴趣;爱打球的小伙子对球赛感兴趣……正因为有了兴趣,东汉时的科学家张衡才会彻夜数星星;当代数学家陈景润才会如痴如醉地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兴趣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进取,也能够帮助人们加强记忆。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常常发现:学生对某些内容感兴趣时,会很容易记住;对于一些具体、生动、直观、鲜明、形象、新颖的事物,也容易牢记。此时,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记忆也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加强了直观教学法的教学力度,以促使识记材料直观形象化。
1.利用直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语言是教师授业解惑、学生获知悟道的直接工具,充分利用语言的直观性,能使学生对记忆产生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如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笔者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准确而不失幽默的讲解,使学生不自觉地记住了该课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随着课文的朗诵,其不时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引起了学生对人物形象描写记忆的兴趣。对于文中警官几次穿脱军大衣的细节,学生的记忆尤为深刻。
2.利用直观的实物,引起记忆兴趣。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话道出了实物直观的重要性。如教《中国石拱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石拱桥的造型、结构、特点、功用等知识,我特地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大石桥,实地考察石拱桥的造型,使书中的知识得以验证和再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记忆兴趣,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习的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二、教授有效的记忆方法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记住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说明记忆的意义,以提高学生记忆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方法,让学生触类旁通,减轻记忆负担。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方法来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化简记忆。俗话说:“繁则乱,长则断。”教学中,为了便于记忆,教师可指导学生把具有相反、相近及有联系的内容列成表格,并进行比较分析,以使识记知识简单明了。
2.口诀记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需要记忆的材料编成顺口溜,这对于学生的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3.分类记忆。所谓分类,就是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使分散的趋于集中,将零碎的组成系统、杂乱的构成条理。经过这样一番加工,记忆的材料会更加趋于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因而也更容易记住。
4.循环记忆。循环记忆就是对识记材料循环反复记忆的方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了,先快后慢,因此记忆的时间间隔应该是先短后长。如背诵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可先将文章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进行背诵。经过一两节课的记忆训练,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基本记住了课文。此时,如果不再循环记忆,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每相隔两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记忆训练。再隔五至六天,再复习背诵课文一次,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5.比较记忆。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之间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够促进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别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进行比较;同时也不要忽略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类似比较、对照比较、顺序比较等。
三、合理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科学家茅以升记忆超群,人们曾向他请教记忆的经验,他回答说:“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他这里的“重复”便是我们平常所指的“复习”。俗话说:“复习是记忆之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复习不仅能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理解,而且还能促进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
就语文复习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节新课之前,先复习提问上节所学内容;(2)讲授新课时注意与旧知识进行迁移联系;(3)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学习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4)加强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效率;(5)适当测验,测验也是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及知识的记忆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培养,这会对学生整体语文成绩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海洋.语文教学中的智力训练[J].科技致富向导,2008(22).
[2]吴长晖.语文教学须重“听”[J].语文教学之友,2009(01).
[3]黎干.语文教育与发展智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篇4
关键词:结合 初中 语文 教学 实际 记忆 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记忆能力,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有利于提高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记忆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创造语境、培养学习兴趣
创造语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创造语境指制造语言环境气氛。即把应学的知识内容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教学,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来实现学习的目的。创造语境有两种方法:利用语象进行教学和采用能产生学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
语象指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让人脑再现或产生某一事物的物象。它是形象教学的精髓,强调教师的教学语言形象,起到再现或产生物象的效果,能模拟出直观形象的教学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他们会对这样的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起他们会主动、自愿地去学习、探究;对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的特点、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形象直观理解得更为深刻,更为明了。他们也就会很轻松地把该课所要记忆的内容记下来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比起有意识记忆还要能巩固知识得多。 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辩论赛 演讲比赛 诗歌朗诵 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运用,即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才会有真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在关注探究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探究的过程,关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体验,。因此,对探究学习的评价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学生微小进步的肯定,能促使学生去更加努力的获取更大的成功。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充分思考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思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要善于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项目、不同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注重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能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对那些没有及时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绝不能简单的批评与指责,而应该尽量发现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启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正确的结论。
二、要让学生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所学课文的大概内容,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几种记忆的方法是必须的。
1.教学中应以新奇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深化感知印象。
要提高学生语文记忆的效率,就要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心理学规律。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久记忆打下基础,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让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努力设计情景触及学生的需要。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也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引起兴趣,没有与兴趣结合的东西是记不住的。板书的形式、颜色和位置的变化;示范朗读节奏、情绪、语调、角色的变化:讲解的语气、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所谓强刺激,不是指物理性的,而是指心理上的。
2.在课堂上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了痕迹”。这是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却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
3.复习记忆。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说明了复习记忆是巩固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过的知识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快忘记。为了不让学过的知识很快遗失,复习记忆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记忆。只要在学习活动中贯彻了强化记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巩固的效率就会很高。如:对课文中的字词的学习,掌握了字词书写、字音、字义,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帮助就很大,而要掌握字词,就需要课后复习巩固,强化记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提高学生语文记忆效率的另一个尝试是: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我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启发。如:文章中出现的妙词佳句,我常采用瞬间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当堂记住;古诗词中的千古名句,富含哲理的句子,课堂上让学生用1-2分钟去强化记忆,让学生在新旧联系中记,在归纳比较中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篇5
一、结合情感和责任教育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现阶段小学生普遍处于盲目的学习中,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其责任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给学生讲一些语文中的名人事迹,使学生通过故事来鼓励自己,树立远大理想。
二、注重培养其成就动机,使其学习动力持久化
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成就动机也是刻苦和自觉学习的动力。因此,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
三、培养因努力而成功的归因观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成败归因,对学习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当学生关注自己努力时,他成功了将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种归因方式对培养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认识兴趣
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对某事物具有的兴趣会驱使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可以通过诸如讲活教材内容、补充新鲜知识和丰富感情材料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其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争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毅力也有所增加。
六、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使其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的反馈信息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经验,在种种激励动机的手段中,也许最根本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一定的成功。
篇6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教育;科学素养;科学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认识和观点,在哲学上有着很复杂的分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等,我们在这里不去讨论。在当今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医生,一名科研工作者,应当具有怎样一个世界观?有人觉得世界观这个东西太空洞,太虚无,离我们的工作生活太遥远。其实不然。经常会有临床的大夫抱怨自己搞不来科研,可晋级职称又有科研要求,抱怨体制的不合理。很多人也都认为医生就是看病看的好,手术做的熟练,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去搞科研,简直就是额外负担嘛。然而,医生不是一名技师,需要的是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意识,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当今的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比较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业务的素质、技能的培养。包括课堂上老师的传授和教学效果的考评,都是以此为评判标准。医学知识体系庞杂,掌握和牢记知识是很必要的,但绝对不是充分的,不是基础医学教育的全部。在我们的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教育课堂,老师的备课有着详细而明确的知识点,甚至在有的学校老师上课的教案都被程序化固定化,美其名曰“规范化教学”。
什么是科学?这是科学世界观里的首要问题。因为科学世界观简单来讲就是要相信科学,有一个科学的精神和崇尚科学的理念。在学科构成上,医学归为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一门实践性自然科学。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已经无孔不入,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基础医学的授课过程中,就是要首先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和各个操作技巧。
在科学知识层面之上,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科学的推理模式和思维模式,进而懂得因果之辩,繁简互换,对立与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让其领略自然之美、逻辑之美和科学之美,并培养其欣赏这种美的情怀和发掘探索这种美的意识,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评价体系和科学精神。比如,在医学免疫学中免疫应答都有着复杂的调控体系,体现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调的哲学思想:有正向调控的增强机制则必有负向调控的抑制应答;有有效触发的免疫应答,也要有适可而止不可过度的反馈。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在免疫调控体现的哲学美感有着很深的领悟【1】。
除了科学的知识框架体系和科学之美,科学世界观还应包括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实验课的传授过程中遵循理论讲解、原理阐述和诱导提问的授课方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基本的科研素养的时候,开设开放式的实验课堂,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选课题进行自己的实践性实验,训练其科学思维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真正的科研工作,体会科研实验的苦与乐,悲与喜,在自主性的实验中体会和培养科学世界观。
批判的精神和怀疑的精神是科学世界观众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首先要求自身具有完善的科学知识理论体系和评价鉴别标准。不盲目崇拜,不盲目从众,具有批判的和欣赏的眼光。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基础医学教育还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常常会遇到过分的宣扬个别学术大牛的权威,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时常会以权威实验室的结果为金标准,如果出现不一样实验结果则一定认识是我们自己的实验出了问题。须知很多原创性的发现和突破性进展都是在否定经典的基础上取得的。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这不仅仅包括“传道授业”,还包括“解惑”,指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只有在基础医学的老师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更具有科学精神的医生和医务工作者,才能真正改变医院中医疗和科研的矛盾关系,对我们的医教改革也有所裨益。当然,不仅仅授课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配合或者改变,可能需要学校和社会的一起努力,改变我们对基础医学教育不全面的认识,并用其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1】Cao X.Immunology in China: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Nat Immunol 2008;9:339-342.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含义
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广阔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及充分观察、思考、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机会,具备独特的、无法比拟的创新优势。因此,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功能,不断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智能。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创新体育教育的实际应用,以有效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做出若干思考。
一、创新意识的基本含义
创新意识主要指依据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基本需要,产生的一种创造未来新鲜事物的观念或动机,并在创造行为活动中形成意向和设想,它在人类意识领域属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富有实效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生发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是进行一切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和根本出发点。体育教师应通过每一节体育教学充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任务,精心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内容设疑和创新,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创造意识[1]。
二、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教师应将教学由“要我学”有效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化教学观念,通过积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较为普遍,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与学生实施互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促进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在进行跳高学习时,教师事先在竹竿中间设置一根橡皮筋,同时不做任何说明,只要求学生越过橡皮筋即可,同时又积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设置橡皮筋的原因,有的说是为了降低难度,有的说是为了矫正姿势,这样就有效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2]。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情境式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基于初中生好奇心和新鲜感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教师也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切实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构建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化运动项目,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全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行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勇于畅想的创新意识和无畏精神。例如,在进行《动物模仿操》一课的教授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形态,并自由结组进行创编,最后进行比试和互评,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其积极性和自主性都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提出质疑和设疑引思,努力创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条件
在实施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进行观察和示范,因势利导地在体育练习中设疑引思和提出质疑,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进行《双人三足跑》游戏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出质疑:大家说两个人能用三足走路吗?怎样能跑得更快?这样事先为同学预留充分的想象空间,同时安排几组同学进行实际表演,学生通过实践和练习得到了实际验证,为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在进行讲解和示范辅导时,教师应在每个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学生在整个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想象力,将其所掌握的知识逐渐深化。在实施现代化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热情,一直处于主动性学习的最佳状态。
五、通过游戏教学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游戏课堂教学法,能有效增强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游戏教学能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空间,同时能潜意识地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首先,应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基本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安排适合季节的体育活动项目,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渐领悟体育的乐趣,以更好地掌握体育项目的学习。其次,不断调整和丰富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逐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体育练习平台,有效活跃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确保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游戏中来。游戏教学法通过反复的体育练习加强了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掌握,更好地实现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应注重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创新型体育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不断提升体育运动素质和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胜.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2(17):38.
篇8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英语的课堂氛围决定着英语学习效益的如何,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认真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因为教学成果的唯一表现,就是学生从教师的引导教学中学到什么知识,学到多少知识。因此,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很重要。学习的确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学习的效率却不是一个人能把握的,只有合作才能让知识的增进加速,才能让知识在大家的讨论中流淌于整个课堂。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教师的问答对课堂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指点作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提供最有力的基础。另外,充分的语言环境是学习外语的核心根本,只有具备有利的外语环境,才能对语言的学习打造更强的实践性学习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听说读写充分注意,通过语言环境的锻炼,学会应用中的交流方式;强调语言练习中的流畅度,看轻成绩重视能力,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把实践作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英语课堂中理答的有效性
有效性的理答能够带来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激励性的理答能够带来学生对学习的快乐能量,兴趣与快乐最终会引发学生对英语的积极动力,因此,理答对英语的启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有效的理答呢?
1.预设理答的可能性,让它充满灵动
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几乎都是不能够预料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地以科学的理答对学生的问题面面俱到,有的教师经常会被学生偶尔出乎意料的问题而语塞,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努力提升答疑的质量。比如,在对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先问What is you hobby?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都各自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挑选学生来回答问题my hobby is singing,同时学生说出存在在自己爱好上的问题:but Iam afraid Ican not singing in class,what should Ido?接着教师给理答:take it easy!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 with a singing way,like“my job is singing,Do,Re,Mi…”这个简单的例子,直接明了的显示了教师对学生问题理答的充分性,由于她在课前做了充足了备课,使得她对学生课堂的问题回答的游刃有余。
2.预设可能的学生答案,让理答涌动生命
教师不但要对问题进行预设,还要对学生答案进行预设,只有充分的做好答案预设,才能够更好地配合问题的创设。同时,必须进行对知识点的多方位训练,另外要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寻找答案的能力,从安全教育和感情教育出发,做好答案预设。
3.教师应倾听,倾听学生中的精彩
要想提升学生课堂质量,就必须了解学生,从学生出发对学科进行一个具有深度的方案制定,而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去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也只有倾听才能真正的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教师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反馈。
比如,从外向内的倾听,有时候由于很多的原因会导致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而作为教师来说,就需要从这些知识出发,细微的感受学生的思维智慧,认真的倾听学生自己的见解,并帮助他们提出改善意见,由浅及深,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从问题的本质上解决问题。不仅要纵向的比较,还应该横向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比较。只有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进行详细的倾听理解,就能够分辨出学生中的不和谐的音调,要对高音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赞扬,还要对低音注入更多的关照和关心;同时也要对独特的音进行关注,扑捉并赞扬其闪光的地方。
4.合作也是英语学习关键
合作是一种以小组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它体现的是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通过一起动手,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提高的学习策略。他们要在成立小组之后对自己的目标进行共同建立并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当前人数分,并把成绩较弱的和较优秀的分别搭配开来,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所长,真正学会知识。
在合作学习之后,还需要对合作学习做一个综合报告,综合评估。同时,要对结果进行以组为单位的奖励,比如,每个组答出的翻译有多少,对篇章的语言练习程度如何,都可以作为成果的综合考核。其中,要注意这么几点,首先,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每个学生去参与,因为合作的本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和积极动手能力,只有动手了才会达到合作的真正目的。其次,教师的引导方式很重要,应该合理地创设积极的语境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对实现教育目标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观念需转型
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策划者,也是给予学生以身示教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学问理念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为了能够匹配现在的社会需要,教师的理念、知识水平甚至个人道德素养都必须进行顺应时代的改进。可以通过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养,规定教学方式的计划更新,让备课和教学充分的结合,运用新的理念观念,去感知、去激发学生,把教研的权利也拨给学生,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理念和要求,努力去做好自身的学习任务,积极思考科研问题,实现基础与科研的互通统一,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兴趣带领动力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对学校良好氛围的营造中与对学习自主引导方式的手段上,为他们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自由发展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在这种气氛中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思考感兴趣的方面,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去享受参与的快乐与探究的热情,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式,避免枯燥与乏味进入课堂,通过带入快乐的音符来进行愉快的言传身教。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起着关键的基础决定作用,只有把握好课堂教程并及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就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实质目标,对英语教学成果奠定强有力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易梅娣.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2)
篇9
【摘 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教学中应以教学策略革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以专业性及引导性的讲授入手,结合学生特点,采取与实际、个人与群体、师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发挥师生的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32-01一、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愿望。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德育过程是一种互动教育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学习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具有自觉性的道德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使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塑造大学生具有优良传统的道德人格。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组织讨论,设立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带动学生参与教学,贯彻思想道德与爱国主义建设,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的被动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与“学”的脱节,大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受到严重压制。这一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设计新型的教学法,围绕“爱国主义与思想道德修养与基础怎么融合”这一主题,分小组进行课堂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充分的交流揭示出理国是时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爱国的体现,这一系列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三)在实践中得到启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形成一种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它以案例为导向,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通过组织大学生对所发生的案例进行讨论,争取达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即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享、案例分析、案例总结来达到能力水平。其次,要依据教学原则,选择好教学案例。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者。通过组织案例分享,学生对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做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真正做到了互动,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二、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一)清晰地掌握有关爱国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或民族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和祖国的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本土家乡、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的统一。掌握了民族精神的真正内涵,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相关理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清晰、准确地了解并掌握有关爱国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助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充分融合,是我们优秀的教师在爱国主义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做好的第一步。(二)正确把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充分理解并认识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不仅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融合的重点、难点,也是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门问题,同时还是很多学生容易步入的认识误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这方面讲解清楚,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清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认识到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三)要学会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无可比拟,对祖国有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国家与领土受到侵犯、民族同胞受到伤害时,他们会表现出空前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力量。依法、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充分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充分融合,保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爱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爱国主义与思想道德的融合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还能保证我国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参考文献:[1]杨述厚,李百齐,刘东渤.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0):157-160.[2]马武玲.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139-141.作者简介:宋 南(1983-),男,河北,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篇10
【关键词】中医养生会馆、功能设置、功能类别
一、养生者对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需求
中医养生会馆可以理解为它是具有休闲会所功能的中医馆的演变,也可以理解为是具有传统中医养生功能的休闲会所的演变,因此中医养生会馆兼有传统中医馆与现代养生会所的功能。
在对不同地区的中医馆及相关养生会所的实际调研中,笔者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功能构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中医馆的功能是通过中医自然疗法给患者治疗疾病,主要功能构成包含诊断功能、治疗功能、药房功能及制剂功能。养生会所的功能是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使人们得以改善亚健康并且放松身心,主要的功能构成包含养生理疗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熏蒸泡浴功能等。作为中医养生会馆,根据中医养生学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将中医馆的功能与相关养生会所的功能结合后,还应融入二者功能之外的新型功能,如食疗餐厅功能、药浴养生功能、生态养生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及中医文化传播功能等。针对位于城郊风景区中的中医养生会馆,还应考虑其居住疗养的问题,因此还应考虑设置住宿功能。
简而言之,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构成可以考虑结合中医馆与相关养生会所的功能。对功能构成的构想有健康监测、经络理疗、文化传播、食疗餐厅、熏蒸药浴、休闲聚会、养生住宿及科学研究等。
二、 中医养生会馆的主要功能设置
1.文化展示功能
中医药文化展区功能构想的意义是想加强中医养生文化在中医养生会馆中的体现。中医养生会馆的文化展示功能在设计上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划分为文化展架、文化展柜以及文化展厅。文化展架可进行中医文化书籍及中医图典的展示;文化展柜可进行中药药材的展示,让前来养生理疗的客户认识中药。文化展厅具有较大的展览面积,可以进行相对全面的中医药文化展示,更加提升中医养生会馆的文化氛围与文化内涵。
2.体质检测功能
中医养生会馆将中医诊断与养生二者相结合可以使中医养生理疗更具有一定的依据性与合理性。目前一些中医养生机构忽略了诊断检测的功能,此功能在文中的提出希望可以为以后中医养生会馆检测功能的设置有所帮助。
根据调研,部分养生会所对于亚健康人群的养生理疗工作会从对体质的检测诊断开始。人的体质症状种类繁杂,应在进行养生理疗之前,对亚健康人群的体质状况进行检测,分析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从而运用最适合的养生理疗方式。
3.经络理疗功能
中医经络理疗功能是中医养生会馆的主要功能,需要采用各种中医养生理疗手段,对亚健康病症实施治疗与缓解。在养生理疗方式中,艾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方式属于治疗与理疗相结合的保健手段,在传统中医养生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中医养生会馆中的主要功能用房也是围绕这些具体理疗方式而展开设计的。因此,中医养生会馆中,经络理疗是养生者最常采用的养生理疗方式,其功能也是最主要与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最为吸引人群的养生方式。
4.食疗养生功能
中医传统养生理论中,食物养生是不可小觑的养生方式。亚健康人群通过饮食来配合养生理疗项目的实施,能够更合理的实现缓解亚健康状态的造成的困扰。餐饮食疗功能的构想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膳食疗法。食疗功能的设置既可以满足客户对中国传统食疗方式的需求,同时可以丰富中医养生会馆的内容,符合中医养生会馆的特点,突出中医养生会馆与现代养生会所的区别。
5.药浴养生功能
中药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即用中药煎的药水。中医养生会馆是中高端的中医养生场所,因此药浴的功能不能忽视,在中医养生会馆中设置药浴功能,可以更加完善养生理疗项目,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更全面的养生服务。
6.环境养生功能
中医养生学中的环境养生包含自然环境养生与社会环境养生两种,此处的环境养生功能指自然环境养生。环境养生包含室外环境养生与室内环境养生两种,作为中医养生会馆,需要体现中医的环境养生是必然的。根据笔者的调研得出,良好的室内环境与生态的自然环境会成为人群选择中医养生会馆的重要因素。环境养生功能的设置也成为中医养生会馆与其他养生会所相比的一大特色。
7.休闲娱乐功能
当今体验式休闲时代背景下,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机构的兴起使得亲友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聚会休闲方式就是结伴去做养生理疗。因此,中医养生会馆的休闲聚会功能是当今体验式休闲时代的产物。在设计中需要在养生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适合人群聚集以及进行休闲活动的休闲场所,从而为前来养生的人群营造轻松愉快的养生氛围。
8.住宿疗养功能
中医养生会馆中住宿疗养的功能类似于疗养院,此功能适用于郊区型的独立式中医养生会馆。我国目前进入老龄化的社会状态,对于一些退休后的老年人而言,利用闲暇时间住宿在养生会馆中既可以方便自身随时进行养生理疗。对于一些高端商务人士而言,他们由于长期面对工作的压力,会造成身体的透支。因此,在处于亚健康的情况下,高端人士们会选择像度假一样在养生会馆中选择住宿来进行合理的体质调养。
9.科学研究功能
中医养生会馆重在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养生理疗服务。科学研究可以为前来养生理疗的亚健康人群各自的亚健康症状和病理进行分析与探究,制定相关养生方案。现有的一些中医馆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中医养生研究工作,可以保证养生理疗的方式可以紧随时代脚步,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不断出现的亚健康症状来研究新的养生理疗的方式方法,实现养生理疗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二、 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类别分析
在功能设置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列出了中医养生会馆的多种功能构想。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中医养生会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定位以及主要服务人群不同,上述功能不能够完全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去。因此,笔者将上述对中医养生会馆提出的功能构想进行了类别的划分,分别上述各个功能归类到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及拓展功能中去,希望能在设计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功能的选择,进行合理的功能配置。
1.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即构成某个建筑或者空间必须具备的功能,其功能的设置能够反映这一建筑或者空间的属性及基本运作。对于中医养生会馆而言,其核心功能即为中医养生,是一种新型的养生建筑类型。作为会馆,其具有会所建筑空间的休闲性质;作为中医养生会馆,其主要建筑功能即为中医养生,因此,与养生和休闲有关的功能都应该是其需要具备的。
但由于每个中医养生会馆的条件不同,关于养生内容的功能在设置中也会存在偏重与简略。最基础的养生功能为经络理疗养生,是中医养生会馆必须具备的功能。由于药浴中的足浴是当下最为普遍的养生项目,因此也是中医养生会馆中必备的功能空间。
2.拓展功能
拓展功能是配合基本功能而设置的,有了拓展功能的搭配,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具有丰富性与合理性,使用功能上更加完美与平衡。在前文所列的功能设置中,文化展览功能、检测诊断功能、食疗养生功能、药浴养生功能、生态养生功能等属于中医养生会馆的拓展功能。当没有这些功能时,中医养生会馆凭借基本功能仍旧成立,适合规模较小的会馆。当添加上拓展功能时,可以丰富中医养生会馆的室内空间与功能配套,适合较大规模的中医养生会馆。同时,拓展功能的选取需要依据中医养生会馆的选址以及市场定位来选择。
3.其他功能
其他功能是跟随时代潮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而设置另一个层次的功能。在前文所述的功能设置中的健康课堂功能、科学研究功能以及住宿疗养功能即为其他功能。根据笔者调研,很多人在期望中医养生会馆具有住宿疗养功能,一方面是将中医养生会馆作为养生度假场所,另一方面是愿意在中医养生会馆中住宿疗养,以便更好的达到养生效果。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希望中医养生会馆能够提供给养生者们定期的健康养生课堂的教育。一些中医馆和中医养生馆与相关医疗机构或高校进行合作,以便于进行中医养生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探究出更完善的养生项目。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高端的中医养生会馆越来越多,其功能构成及设置应该适应我国当今时代背景。中医养生会馆中各功能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共同构建了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系统。养生理疗与休闲体验是中医养生会馆最主要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中医养生会馆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且通常会有很大的占有率,因此成为中医养生会馆的主要功能;养生课堂、休闲、食疗、药浴、展览等功能则以拓展或其他功能的形式出现在中医养生会馆中,对增强中医养生会馆的活力,丰富中医养生会馆的功能和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和构成不仅能为养生者提供舒适的养生环境,还能带来传统文化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孙涛.亚健康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