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29 17:2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实践

Abstract:Human anatom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science in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iv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n higher institu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lleges. Currently, there are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natom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the learning of anatomy course is complex and cumbersome.Based in recent years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we will explore the teaching ideas, measures and experiences in human anatomy.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man anatomy;Teaching Practice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经典的基础医学必修课程。高等中医院校人w解剖学研究人体各部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为进一步学习人体各器官形态、机能、诊断和防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在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中,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其教学方法的研究都受到各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视。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曾先后教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等专业的解剖学课程,发现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主要存着以下问题。首先,由于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复杂性以及专业特性,大一新生学习往往感到枯燥,很难产生兴趣,导致学习劲头不足;其次,本课程具有内容、名词多,学习、记忆难的特点,不少学生感到难学、难记、难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再次,现有教学模式中,课程基础知识与临床严重脱节,使学生到了临床还需从头来过;最后,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常采用教科书、图谱、标本和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仍然难以形成立体感和位置空间感,因此许多学生反映解剖学的内容过于抽象,更容易忘记。

2方法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以下教学手段及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通过人体结构本身、相关疾病或者生活经验引入每次课堂的内容。例如运动系统可以通过自身能够摸得到,看的到的结构引入正题,逐步深入,详细的讲解各个结构;其他的各大系统都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熟知的疾病引入人体结构,学习相关功能。在高等中医院校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多数大学第一年即开展本门课程。学生对医学知识还知之甚少,却充满着憧憬和期盼,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此时至关重要。

2.2结合PBL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受到重视,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1975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HS提出:教学中采用了"问题箱"的方式教学,其方法是通过提出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持续发展。这是目前发达国家仍然常用的教学方法,强调创设合理、复杂、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机结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获得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1]。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在我国也有人提出结合PBL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并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加强师生交流[2]。以上方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更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3结合3D教学,加强学生对人体器官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的理解力 近5年我们统计了582名(2006级至2011级)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级在毕业时做问卷调查),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我们发现65%的学生都认为课本太枯燥,无法形成立体的解剖空间,很难想象出各个器官的空间位置关系。然而,日益复杂的数学模型,图像处理和可视化工具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逐渐催生了结构复杂的三维(3D)解剖结构[3]。3D解剖软件在2008年即被国外用于解剖学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网络上广泛流传着3D body 软件,在解剖学教学中,学习一些位置关系复杂的结构时我们结合了3D解剖软件教学,弥补了解剖标本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立体化。

2.4密切联系临床,体现专业特色 人体解剖学教学在高等中医院校针对多种不同的临床专业,如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护理专业等。虽然各个专业在高等中医院校多是90学时或72学时相似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但是不同的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专业同时还要通过密切联系临床,根据专业特点体现出专业特色。针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应引入一些病例分析,通过疾病认识人体的解剖结构。针对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人体体表标志、局部解剖的介绍。针灸的穴位主要依靠人体的体表标志来定位,所以必须对解剖学关于骨性体表标志和肌性体表标志做重点介绍和讨论。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重点在护理解剖方面的内容[4]。

2.5加强实验课的教学 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实验室存在着标本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缺点。每个教师带领70~80个学生上实验课,每一组十多个学生,导致实验课教学质量比较低,学生与老师无法有效沟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我们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小班级教学,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此外,我们还需要增加高质量的标本,增加标本数量,把标本室变成开放性实验室,医学生随时都可以来标本室参观学习。最后,还可以让实验员协助实验课教学,并承担一部分实验课的内容,以增加实验课的趣味性,提高实验人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3结论

总之,人体解剖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引入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学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高等中医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对象和西医院校有所不同,故在课程设置上也有些差异。我们教学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更能产生兴趣,更容易接受。通过上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各种方法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我们希望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合格、更适合于临床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Mitchell DL.An innovative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neuroscience. Experiment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problem boxes'[J].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5,09(4):223-230.

[2]章明星,刘建卫,赵伟.中医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142-143.

篇2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基础医学概论是中医药院校高职医疗美容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医学全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1]。其内容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整合了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概论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及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然而,美容专业技术性较强,教师照搬临床医学类学生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授课显然不太合适。

关键词 医疗美容;高职;教学

对于如何既满足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需求,又突出美容专业特色。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1 突出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

高职医疗美容的专业培养核心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美容诊疗能力医疗技术人才。因此课程讲授时,应以围绕专业培养核心为原则,弱化学科体系,做到突出重点,不宜面面俱到。教学时精简授课内容,明确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应重点讲授,哪些是该简单介绍的内容。笔者认为人体解剖学是美容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特别是与美容技能操作有关肌肉骨骼要重点讲解;讲解组织胚胎学时侧重皮肤组织的形态结构的讲解;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部分内容为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治疗、物理美容技术等多门美容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授课时采用与临床病例结合重点讲解。而遗传学、生物化学,这部分内容抽象,机理和计算公式复杂,可结合科普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宣教。因此,合理分配教学重难点,将繁杂的知识点整合,化繁为简,既减轻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压力,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模式

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知识面广,在有限课时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繁杂的知识点使学生记忆困难;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而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难以理解,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或产生挫败感。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授课时应用生动事例和简练的语言说明抽象复杂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时引用巴甫洛夫刺激狗产生唾液经典案例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在讲解重点难点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添加图片、音频、视频、动画flash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为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讲解呼吸解剖生理病理时,我引用科普短片或教学视频,把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生动的展现在课堂。此外,教师尝试以系统为专题讲述人体结构功能。遵循认识的规律,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目前,滨州医学院对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采用系统教学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打破传统的分学科教学模式,从考试成绩的分析来看,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效果[3]。笔者将问题导入法、作业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更好的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网站链接,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本门课程。

3 加强师生沟通,促进教师之间学科交流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书面汇报、座谈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例如交谈中学生反映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专业术语多,内容抽象难以记忆,希望老师多增加教学视频,例图表等形式加深理解。积极听取学生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既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是多个学科的整合,在内容上难免存在知识点交叉。为避免知识脱节或重复,各学科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尤其重要[4]。我校每周二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安排集体备课或讨论会等形式集中交流,这种形式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才能,促进优势互补,能及时调整和解决教学存在问题。同时,各学科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保证知识框架系统性、完整性,避免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团队根据教育部关于“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精神,结合高职高专美容专业特点,编写教学大纲和对应内容的练习题库,由课程教学秘书汇总编辑成复习指导手册,学生在课后业余时间通过练习试题库检验学习效果及巩固重点知识,在复习指导手册的辅助下学生期末考试心理负担减轻,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立足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中医药院校开设医疗美容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技能型中医美容人才。基础医学知识实用性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在实验课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者采用案例法、互动模拟练习、标本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直观理解授课内容。例如讲到胸骨角、阑尾麦氏点、墨菲征等,先用多媒体放映多个图片,要求学生选择对应术语正确的图片,最后要求学生在自己身体上扪及。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应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教学的革新。除了可以整合理论课,也可以将实验课整合配置。笔者认为解剖学和组胚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安排1次实验;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整合为人体功能学与药理学安排2次实验,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安排1次实验,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为病理学安排1次实验。多安排些演示性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部分实验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课外学习。

5 结语

高职医疗美容专业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但是《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开设时间不长,教学方法和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并加强授课教师培养及团队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光主,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晗,梁平.医疗保险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72-1173.

[3]李笑岩,曲洪林,金昌洙.《基础医学概论》系统化教学效果评价[J].科技息,2012,22(86):122-123.

篇3

【关键词】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教学方法

人体神经解剖学和人体神经生理学是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的两部分内容,而神经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所要学习的重要部分。解剖学关注的是正常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学部分则侧重研究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理。一个是“骨架”,一个是“血肉”,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1]。心理学专业缺乏医学背景,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本专业的神经生理学教学内容,让这部分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怎么变革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神经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就这些内容说一点肤浅的体会。

1应用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为本校新开设的专业,其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与人体神经生理学这两门课程整合为神经解剖生理学,该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由生理学教研室和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完成,无教材,安排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26学时。目前,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兴趣不够。教师常常讲授比较难的结构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感觉这些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很容易出现厌学,没有意愿去了解掌握这些知识。(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紧密相连,很难分割的。部分学生未能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与专业课没有太多联系,上课考试仅为拿学分,不够重视。(3)不同教研室分别教学。教学任务由解剖和生理两个教研室的教师一起承担,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4)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神经科学和“应用革命”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心理学向认知神经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发展。如何看待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2],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更多侧重于精神、情绪、精神疾病等方面[3-5],而非神经结构本身。

2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所做的一些实践

2.1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不仅具有一般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同时还具有医药院校的特色,毕业生将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将获得更为宽广的就业前景[6]。目前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无法突出心理学专业特色,授课教师对心理学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结合心理学专业特色[7-8],适当压缩了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学时,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拓展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如增加了情绪的脑机制、脑的节律、性与脑、学习记忆、语言和注意等几大模块,既是神经系统研究比较热门的地方,也与心理学的专业特点紧密相连,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医学背景,为后续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调整授课方式

针对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遗漏,授课教师无法把控学生究竟学过哪些理论知识,以及由于解剖学知识较为直观,易于理解,而生理学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记忆,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解剖学及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备课,将解剖学知识点及生理学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先后顺序授课,先上解剖学,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后再上生理学,帮助学生对生理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并且可适当压缩解剖学课时而延长生理学授课学时,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2.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高的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采取了课后谈话的方法,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并针对性地实施了解决方案[9]。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教材,全部知识点由教师通过口述及PPT的方式传授,知识点又相对抽象复杂,因此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通过课前列举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例子及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知识点,效果显著。如在讲视觉、听觉章节前,通过一段有趣的影片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式提问[10]: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听到东西?从而引出视觉听觉的知识点。在讲授性与脑章节中,首先跟学生聊聊最近的明星恋爱、“出柜”等娱乐新闻,询问学生中有没有在谈恋爱的,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相同性别的人有的喜欢男生,有的却喜欢女生?为什么热恋中的人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失恋又会让人无比悲伤?这些感受在我们的大脑中是怎样的机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大胆删减和心理学专业不太相关不必要的章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3小结

神经解剖生理学融合了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一方面,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其知识点更新加快,涉及领域逐步增广[11],仅仅依靠教材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医学生教学、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心理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时要紧密结合其专业特点,讲授和心理学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上述拓展板块的内容,当然像精神疾病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及性的脑机制等内容均有待于花费更多时间,将这些内容讲授给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在此次教改过程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后期谈话了解中学生较为肯定的。此次教改亦有不足之处,即教学内容得到改进,但是考核方式没有同步跟进。以后将进一步探索更合理的考核方式,并添加相关的学生更感兴趣、更符合心理学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体会和教学方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89-90.

[2]俞国良,韦庆旺.比较视野中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5):136-143.

[3]郭玉琴,郝彩,李雅.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42-43.

[4]廖晓艳,李亚洁,蔡文智,等.美国精神-心理健康高级护理实践及建设我国精神-心理健康护理学科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1):13-16.

[5]赵娜,任凤龙.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2-83.

[6]韩永升,王训,程楠,等.中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神经心理学》的教学与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547-548.

[7]贾立敏,徐玉东,孔建,等.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5):458-460.

[8]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1(2):63-70.

[9]王巧真,王箐,刘永新,等.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25(12):202-204.

[10]罗孝美,陈远寿,田虹,等.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2059-2060.

篇4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大多还是承袭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机械照搬西医临床专业基础医学的课程体系,即以学科为中心,按医学科目进行教学,各个知识点分散于不同的科目中。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在大一、大二阶段分别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各自的独立性、系统性,而同一器官或系统的形态与功能、生理与病理等知识本是相互联系的,孤立地依据某一门课程难以阐述透彻,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因此这种忽略医学知识整体联系的传统模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明显弊端。在教师方面,各课程通常各自为阵,基于本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难以完成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无法给学生勾画出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各课程教师为便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都必须做承前启后的铺垫,这又导致了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另一方面是课时不足的尴尬局面。在学生方面,由于缺乏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整体了解,在单个课程中学习某个知识点时,态度消极、被动,对所学基础医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对后续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易于局限在某个专业范围内,对医学整体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降。教学内容的无序重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学习耗时长、效率低。有鉴于此,必须对基础医学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探索出一套适合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整体知识的掌握,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为造就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

2改革的对策

2.1变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改变原有按医学科目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临床实际需要,采用以系统为主线、形态和功能阐述相结合的新的横向教学模式。即将分属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按系统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进行横向教学。新模式不再以课程为单位分别安排教学,而是以系统为轴线,各科目教师穿插授课,着力为学生勾勒出基础医学的整体知识体系,使基础知识真正服务于临床实践,让学生提前对临床知识有直观的了解。以泌尿系统为例,在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里,我们首先让学生明了肾脏的位置、形态,这部分知识由解剖学教师讲授;继而由组织学教师和生理学教师阐述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肾小球的过滤、尿液的产生过程;最后由病理学教师讲解肾脏的常见病变,如尿毒症形成的机理等。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当我们完成泌尿系统中肾脏的讲授时,学生对肾脏这一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生理以及常见的病理表现都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这种从解剖、组织、生理、病理等课程横向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临床相关联的知识,而且便于各课程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防止了重要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也避免了授课内容的不必要重复,减少了课时数,为学生赢得了更多讨论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2.2整合教学内容参考国外教育界倡导的融合性学习(blendedlearning)模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察课程体系,站在整体的高度整合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等各课程内容按照结构-功能-病变的主线进行横向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即基础医学教程。新模块分为理论与实验课两大部分,其中理论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及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下);实验课包括基础医学形态实验与基础医学机能实验。通过整合,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实现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新的教学模块强调整体意识即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淡化了学科界限,使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群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重组与综合,对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改革,避免了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中常见的内容重复及相关联知识点衔接不充分等弊端,实现各学科间的有机衔接。这种整合体现了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也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实用性,缩短了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讲授法为主的同时,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计一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带领学生参观解剖形态陈列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完成各种实验等。这种采用多专题和重讨论,将演示、参观、实验等方法有机融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式的沉闷讲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能主动围绕专题积极讨论,活跃思维,深化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即将视听媒体、计算机辅助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的传统学习方式相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观看结构图,并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网站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在我们自己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辅导与答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促进了教与学的融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又大大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了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评估

3.1授课对象及教学模式授课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精诚计划实验班、普通中医班,精诚计划班35人,普通班41人。精诚计划班依据整合后的教学模块“基础医学教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进行横向教学;普通班采用传统的以课程为单位的一般教学模式。以泌尿系统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27,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学、标本实习、大体形态,9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6课时)、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实验(3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9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所用课时数为18,教学内容包括: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3课时),由解剖组织学教研室承担;尿液的生成与排出(9课时),由生理学教研室负责;泌尿系统病理(6课时),由病理学教研室完成。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按学科安排教学,上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负责的教学内容分别在各自的学科中横跨2-4个学期完成;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强调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因此上述教学内容横向整合在同一个学期中完成。

3.2测试方法在完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组织该系统的病案讨论,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在该系统的教学过程全部结束两周后,对学生进行测试。选择该系统最重要的知识点作为测试内容,学生采用口头表述或者书面作答的形式完成测试。3.3测试结果以泌尿系统为例,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泌尿系统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下。

3.3.1肾的形态结构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3人,未达标7人,达标率80%;普通中医班:达标9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1.228,P>0.05。两种模式下肾的形态结构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2肾小球的滤过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7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总人数41人,达标5人,基本达标26人,未达标10人,达标率76%。经χ2检验,χ2=0.905,P>0.05。两种模式下肾小球的滤过过程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3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2人,未达标8人,达标率77%;普通中医班:达标5人,基本达标25人,未达标11人,达标率73%。经χ2检验,χ2=0.193,P>0.05。两种模式下尿液的排出过程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

3.3.4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测试结果精诚计划实验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19人,未达标12人,达标率66%;普通中医班:达标4人,基本达标20人,未达标17人,达标率59%。经χ2检验,χ2=0.417,P>0.05。两种模式下尿毒症的病因病机等成绩达标率无显著差异。两个班级的达标率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改革后新模式教学的精诚计划实验班总体成绩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普通中医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的测试结果亦如此。

4新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尚待完善之处

4.1已取得的成效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固有屏障,建立起多学科交叉且有机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创立了多元化的课程模块,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泌尿系统看,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将组织的微观结构部分压缩了一些(基于现代诊疗场所的检查已非常细化,不太需要医生读片),主体内容没有变化,从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到功能再到病理机制,一气呵成,课时减少了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整地掌握了该系统的重要知识点。从测试成绩看,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总体成绩以及优良比例普遍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虽然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但至少有以下两方面成效:其一,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了教学课时数。课时数的减少是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直接解放,为他们拓展新知识创造了条件。其二,在后期对相关临床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回访中,他们普遍认为,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完整知识点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前瞻性更好、目的性更强,因而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透彻,增强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切合社会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对上述两个班学生西医内科相关章节的考试成绩进行过比较,发现采用新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篇5

为了培养组织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组胚教研室积极响应学院党委的号召,开展了新形势下的"教学基本技能及教研能力建设"活动,(以下简称"教学基本功")。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或者非医学专业出身的青年教师,教研室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下是开展"教学基本功"以来的几点体会。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讲课的好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加强基本功的"修炼",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讲好课,提高教学质量[3]。教师必须扎实地、系统地掌握组织学的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学是组织学的基础,同时还应该系统地掌握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因此,组胚教研室各位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和非医学专业出身的教师,除了能够全面地、熟练地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外,还要尽量找时间对其它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学习,才能将各科相关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掌握授课要领

2.1资深教师示范 集体备课1次/w,主要由教研室资深教师按章节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具体内容如下:①详细讲解教学大纲,包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大纲做出适当修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②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每个知识点的讲解。③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形态学图片的选择及黑板简图的运用;板书和PPT如何更好的结合;对比教学方法及导入式教学法的运用。④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的侧重点作出相应调整。如针对骨伤专业的学生,骨组织的结构和骨组织的发生应该作为重点内容,而对护理专业的学生,皮肤的组织结构一定要作为重点掌握内容进行讲解。⑤对教材内容有争议的地方要提出来探讨,大家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来学习,对不同观点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探讨方式,加深了大家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2.2青年教师说课 为开发青年教师的自主能力,部分内容可以由青年教师在做好充分准备后进行说课,提高青年教师的备课能力,为更好的地进行教学奠定基础。

3认真准备教学资料,加强实战练习

教案的书写要能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时数,重点、难点和疑点标示清楚。讲稿要条理清楚,符合逻辑,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多媒体的应用的确可以节省板书时间,丰富教学内容。一定要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画简图、提问、板书与PPT等多种教学手段要有机相结合,才能缓冲过快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有一个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一定要通过多次演示,有了充分准备之后,才能正式走上讲台面对学生授课。演示的方式最好是在教室进行,教研室的老师听课后指出不足,经多次整改合格后方能授课。

4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

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安排1~2位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进行传、帮、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授课方法;独立撰写讲稿、教案及课件制作;学会画简图;掌握切片制作技术;在试讲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验课程及理论课程的教学。指导老师要定期对青年教师的教案编写,实习带教,切片制作技术进行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5观摩教学名师的示范性教学,学习名师风采

组胚教研室全体教师听取了贵阳中医学院教务处领导关于"教学基本功"的讲座,学习如何书写讲稿、教案,如何备课和说课,听取校内学科相关教学名师的示范教学,同时还注重加强与外院的教学交流。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借鉴、学习教学名师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板书的布局,简图的运用,将传统教学法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等多种教学方法。

6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不断完善教学工作

相关学科之间每学期必须交叉参加两次以上的集体备课。组胚教研室邀请解剖教研室和生理学教研室等形态学相关教研室参与本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或说课。同时组胚教研室全体教师也先后参与了解剖教研室和生理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这样的备课方式加深了各学科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为做好后续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阶段性总结及常态化方案的建立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基本功训练,贵阳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全体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组织学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提高,奠定了组织学教学的基础,全面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总体素质,为青年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7.1坚持1次/w的集体备课制度,逐步覆盖全书所有内容和知识点。某些知识点以"讲长课"的方式进行,某些知识点可以以微课教学方式进行。

7.2加强新教师和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听课制度,要求多听资深教师的课程。教研室对青年教师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查、总结、讨论。督促青年教师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7.3从质量工程、加强教学实战、教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等多方面来提高和完善说课。在讨论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就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一些知识也进行了探讨,还提出今后教学研究的一些方案。同时,各位老师也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完成了个性教案和讲稿的撰写。

7.4不断完善试题库,开展网络课程建设。为了提高组织学教学资源利用率以便于学生课外独立学习,今后工作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试题库、充实网络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吕伯实,高惠英,高佩安,等.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9,32(2):275~276.

篇6

关键词:对比法;PBL;病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71-02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因此,病理学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程,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因此,病理学教学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填鸭式”的被动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当前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3]。对比法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知识,分别进行分析、区别、鉴赏、归纳,辨析异同,把握特征,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4]。近年来,我们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应用图片对比法与PBL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选择我校2014级本科中医专业2个班为研究对象,共计117名学生,其中男生67人,女生50人。

(二)方法

1.选出对比的图片,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典型的病变图片和相应的正常组织结构图片、同一组织的不同病变图片,并且围绕图片设计恰当的问题。

2.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并思考。将需要学生对比分析的图片以及讨论的问题提前一周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病理学相应章节以及相关书籍、文献、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也可以提出各种问题,然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找出答案。

3.课堂小组讨论。将学生随机分成8―10人组成的PBL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围绕图片对比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掌控讨论的节奏和方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不同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

4.归纳总结。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正,并归纳总结本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三)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匿名问卷117份,收回有效问卷1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病理阅片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否能接受对比法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方面。

二、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表示对比法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95%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7%的学生表示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1%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86%的学生表示提高了病理阅片能力和观察能力,82%的学生表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89%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

三、讨论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同时,病理学也属于形态学基础学科,其课程内容繁杂、联系广,学习时既要以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知识为基础,又涉及到临床医学课程的内容,而且概念多、病变描述抽象,尤其是显微镜下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复杂。而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多W生抱怨知识点过多,大量的概念、各种病理变化容易混淆,病理图片观察机会少,看不懂,难以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中医院校的中医、针推等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更加困难,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效果不佳,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得到培养,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对比法是将相似而又有差异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肉眼观和镜下观的形态结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观察病理图片是学生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的主要途径。但要理解病理图片中的各种变化,学生首先要掌握组胚学和解剖学中的正常组织形态结构,而很多学生都已经忘记了上一学年学习过的组胚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因此,先将正常组织结构图片与病变组织进行对比辨认,然后将同一组织的不同病变图片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使病理学教学更生动、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各种病变,学习积极性增强,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病理阅片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但是,这种对比教学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教学活动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带着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从而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获取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W实践表明,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对比法与PBL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发挥二者的教学优势,对病理学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学生欢迎。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不仅使病理学教学更生动、形象、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了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自主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进行充分挖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玉芳.病理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

[2]王斌,郑亚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63-64.

[3]付玉环.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58-59.

[4]张金波,周秀芳.“对比法”在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3):5152.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parison Method combined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athology Teaching

ZHOU Zhi-yu,LIU Chun-hua*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Jiangxi,330004,China)

篇7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于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是中国第一所也是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视障、听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学院,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0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邓朴方先生参加特教学院十五周年院庆时指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办学最早、规模、学科、层次,是特殊高等教育领域的龙头。”学院现设有6个高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音乐表演、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动画,1个听障全纳教育本科专业——工商管理,1个师资培养本科专业——特殊教育,3个视障全纳教育辅修专业——特殊教育、英语、汉语言文学,2个听障全纳教育辅修专业——工商管理、特殊教育。其中,针灸推拿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特色专业;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殊教育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培计划”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为完全融合教育专业。学院共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学院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占教师总数的75%。在校生1143人,其中视障学生347人,听障学生483人,健全学生313人,在校视障听障学生总数830多人,是全国的高等教育在校残疾人群体。

二、专业简介

我院听障美术类专业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艺术学门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招收听障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独立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艺术、室内外设计、招贴设计、饰品设计、展示设计、民间艺术、包装设计、电脑平面设计软件、电脑三维设计软件等。

就业方向:面向残疾人的各级组织、机构,各类特殊学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宣传、服装设计等。

(二)绘画专业

艺术学门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招收听障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绘画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绘画的各种技法,能够从事绘画艺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油画肖像、油画人体、油画创作、解剖、透视、中国画(工笔、意笔)临摹、中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写生等。

就业方向:面向残疾人的各级组织、机构,各类特殊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要绘画、广告宣传的部门和单位。

(三)动画专业

艺术学门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招收听障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影视动画专业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卡通漫画创作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速写、动画基础、动画背景制作、漫画创作、电脑动画、影片分析、卡通形象设计、动作设计原画创作、短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面向影视动画创作、漫画设计、广告传媒、数字影像设计、游戏制作、动漫衍生产品公司等部门和单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

管理学门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招收具备一定听说能力的听障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工商管理理论知识,能够在各级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或投资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商务礼仪等。

就业方向:面向残疾人的各级组织、机构,各类特殊学校、大中型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管理人才的部门和单位。

我院针灸推拿学专业为特色专业

(五)针灸推拿学专业

医学门类,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招收视障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推拿医学理论、实践及其他相关知识和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能够从事针灸推拿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经络学、腧穴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学、推拿学基础、推拿学手法、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保健推拿学等。

就业方向:面向残疾人的各级组织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各类医疗康复机构与按摩院等部门和单位。

(六)康复治疗学专业

医学门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收低视力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掌握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学技术,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康复治疗师。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中医传统哲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推拿手法学、经络腧穴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康复医学基础、中医针灸康复学、中医推拿康复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养生康复、中医导引康复学、言语治疗学、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心理学、康复评定学、中医全息康复学、医用物理、生物力学、物理治疗技术、中医食疗学、实用论文写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够在医疗、预防、卫生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康复治疗、保健与评价等工作。

我院音乐表演专业为完全融合教育专业

(七)音乐表演专业

艺术学门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招收视障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演奏、演唱艺术技能,能在学校、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音乐表演及教学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表演、基本乐理、和声学、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即兴伴奏、民族民间音乐等。

就业方向:能在专业文艺团体从事音乐表演工作,能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教育教学等工作。

三、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

2016年计划招生206人,我校实行单独考试,各专业招生计划与考试科目见下表:

专 业

学制

层次

计划

招生对象

考试科目及分值

学 费

(元/年)

备注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本科

54人

听力障碍

文化课(各科目均150分):语文、数学、英语。

专业课(各科目均100分):素描(人物头像写生)、色彩(水粉、静物默写)。

5400

听障考生

可兼报

绘 画

四年

本科

30人

听力障碍

动 画

四年

本科

30人

听力障碍

音乐表演

四年

本科

6人

视力障碍

文化课(各科目均150分):语文、数学、英语。

专业课:基本乐理(10分)、听音(10分)、演唱或演奏(100分)。

6200

不可兼报其他专业

注:1.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方向只招收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萨克斯、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唢呐、二胡、钢琴、手风琴和钢琴调律考生;声乐方向只招收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考生。

2.能力测试科目为听写(提供一段内容为标准普通话,文字在200字左右的语音视频,考生在10分钟之内书写出来。语音视频播放三遍,语速为160--180字/分钟)、朗读(提供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字体为仿宋,字号为4号,考生在5分钟内朗读出来)。

四、报考条件、时间及办法

1.报考条件:

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同等学历,年龄17周岁(1999年9月1日前出生)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青年。

2.高考报名:

考生必须在各省(区、市)规定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招生办办理2016年高考报名手续,并索取14位高考考生号,否则我校无法办理录取手续。

3.报名时间及办法:

报名时间为2015年12月15日—25日。考生可来我校招生办现场报名,或通过邮局将报名材料邮寄到我校招生办(不收报名费)。

4.报名要求材料:

(1)考生在长春大学招生信息网的“高等特殊教育招生”中的“下载专区”里下载并打印“2016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招生考试报名表”(表一、表二、表三、表四),并准确填写。报考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考生,我校采用盲文(老盲文)或汉文两种方式答卷,视障考生必须在报名表中注明采用何种方式答卷。

(2)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二张,照片背面必须签名。

(3)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应届毕业生证明),残疾证复印件,体检表(由县级及以上医院体检,其中肝功、胸透或胸部CT为必须检查的项目)各一份。

以上材料现场报名时自带或通过邮局寄至我校招生办(只接收中国邮政EMS快递);报名表(表四)在面试时统一交给面试教师。

5.报考美术类专业的考生自备画具、画板、颜料等考试用具,考试用纸由我校提供。

6.新生入学后将按规定统一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届时考生必须提供身份证原件、高中(或中专、职高)毕业证书原件、残疾证原件,一经发现报名弄虚作假,立即取消入学资格。

五、录取原则

1.根据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顺序,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时,依次按我校规定科目顺序的单科成绩由高到低录取。规定科目顺序为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解剖学(生物)、听写、朗读。

2. 计分办法:

(1)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的综合分为六门文化课成绩总和。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绘画专业、动画专业的综合分=文化课总分/4.5+专业课总分/2。

(3)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分=文化课总分/4.5+能力测试总分/2

(4)音乐表演专业的综合分=文化课总分/4.5+专业课总分/1.2。

3.对报考艺术类各专业专业课成绩排前三名的考生,文化课总分加20分。少数民族考生文化课总分加5分。

4.考生入学后,绘画专业的考生根据考生意愿及入学后测试成绩分方向培养。

拟录取名单公布后,请拟录取考生下载报到确认单,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传真至我校招生办,否则视为本人放弃录取资格。

六、考试时间及地点

面试时间为2016年4月14日8:00~15:00,考试时间为2016年4月15日~4月17日,面试地点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及科目安排详见准考证。

七、报名表下载

网 址:zsb.ccu.edu.cn

八、长春大学招生办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长春大学招生办(只接收中国邮政EMS快递)。

收件人:曹殿辉

邮 编:130022

电 话:0431-85250087

篇8

关键词:康复评定;课程标准;高职;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49-03

康复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康复评定知识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模式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模式转变,人们对疾病、功能、残疾和健康等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患者要求人体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和恢复,以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并重返社会。这种改变和需求对康复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急迫的要求,中医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运而生。但中医药高职高专尚缺乏统一的《康复评定》课程标准。笔者以《康复评定》课程教学为基础,以主编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康复评定》为契机,整合全国部分中医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对中医药高职高专《康复评定》课程标准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对于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指导任课教师规范教学过程、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中,首先要找准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据此进行课程定位,明确课程目标与任务,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实施。

1.课程标准制定依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需求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中医药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基层医疗单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各类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师职业面向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伤康复中心、康复专科医院、假肢矫形器公司、体育运动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机构、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殊学校等卫生、残联、企业、民政、特教系统。这些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可归纳为:接诊患者,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康复治疗,康复再评定,以及贯穿康复全过程的康复教育和指导。由此,对康复治疗师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为:①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及专业素质,能正确运用各种社交礼仪与人交往、进行简单英文交流,适应康复评定工作环境的需要;②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及临床常见功能、能力障碍或残障的评定方法;③掌握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技术,具备运用康复评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会对临床相关疾病功能障碍等进行评定操作;④具备根据康复医学理论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各种康复技术的能力,等等。以此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符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任职要求。

2.课程定位

《康复评定》是研究患者功能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岗位分析决定《康复评定》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通过康复评定,明确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确定康复目标与治疗方案,通过初期、中期和末期的康复评定,可以进行疗效评定和预后判断。作为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康复评定是制定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是保障康复治疗安全的前提。《康复评定》已成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在历年的考试内容中都占有一定比重。所以,从事康复治疗的技术人员对本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在课程体系中,其前修课程是《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功能解剖学》、《生理学》、《康复医学导论》等,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提供医学基础知识理论。同时,掌握康复评定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物理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临床疾病康复》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3.确定课程目标与任务

课程的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其任务根据目标制定。根据对课程定位分析,《康复评定》课程目标与任务为: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掌握康复评定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康复评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康复实际临床工作中应用各种评定技术评定患者,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资料并得出符合障碍本质的结论,对临床相关疾病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定以及对残疾等级进行评定,为防治功能障碍提出依据;具备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与组织是课程标准质量高低的关键。高职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设计要求基于工作过程。选择课程内容要以职业综合能力的细化分析为基础,以课程目标分析为依据。将康复治疗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归纳,分析出其所需知识、技能要求,结合课程目标与任务,确定出课程内容。组织知识结构时应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重点,突出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职业教育特点,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知识的衔接与交融。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构建与教学内容

《康复评定》课程标准包含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要求与项目设计、学生考核评价、课程标准实施要求等部分内容。在课程设置里阐明课程设置的依据、定位与思路;课程的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教学内容要求与项目设计包括课程教学单元、学习情境等;学生考核评价指明学习课程后的评鉴方法;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包含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

根据设计思路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康复评定》课程主要涵盖康复评定认知,人体功能评定、残疾评定三大模块。在康复评定认知模块里,介绍康复评定的概念、康复评定的对象与内容及评定方法与流程;要求掌握康复评定概念、评定原理与流程;熟悉康复评定的内容与方法。在人体功能评定模块里,教学内容主要为身体形态的测量、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步态评定、感觉评定、认知与知觉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评定等;要求掌握人体的正常姿势、四肢、躯干和截肢残端长度与周径的测量技术,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主要关节肌肉的徒手肌力检查的方法,掌握平衡与协调功能检查与评估方法,掌握步态的分析技术与常见的感觉障碍的检查方法,掌握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检查与实施方法等。在残疾评定模块中,教学内容主要是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的评定,侧重于把握各类残疾的分级表现特点。依据课程目标,将这些内容细化为章节与知识点,与具体的学时结合,形成课程单元,从而为组织教学服务。例如:关节活动度评定部分,课程目标对能力的要求是:具有分析关

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的能力,能够运用量角器测定各关节活动范围并进行评定。课程对应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关节活动度基本概念、关节的解剖及运动类型、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等等。

2.学习情境设计

为了克服“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创设学习情境被认为是必需的,创设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根据课程任务,确定《康复评定》课程包含人体形态评定、反射发育评定、徒手肌力评定、步态分析等16个学习情境项目,每个学习情境项目包括项目目标、学时、项目任务与教学内容、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与工具、教学方法建议、考核与评价等。如徒手肌力评定学习情境卡,见表1。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模式

不同课程观念由不同的课程模式体现。《康复评定》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将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也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还可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条件,进行产学结合,选用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通过到附属医院康复科室及走进社区临岗见习、实习,开展工学交替。临床见习时,可采用“标准化”病人,既能让学生主动掌握相关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又能让学生多动手、反复操练,掌握评定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创造能力。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可以选用问题引导、归纳小结、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演示、专题讲座、网络教学、现场教学、角色扮演、项目训练、以赛促学等方法。如:心脏运动负荷试验有多种形式,可以选取此典型教学内容,讨论试验的运动形式选择;或让学生分别扮演评定师和患者,模拟康复评定过程,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在患者身上进行现场角色互换操作,两人交替进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手段上,既要充分利用模具、挂图、示意图等传统教学手段,又要积极选用电视、录像、PPT、视频、电视化的图形、模拟实操的3D技术,等等。

3.改善教学基本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良好的师资是这种能力获得的基础。《康复评定》课程配备的主讲师资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具有教师、康复医师或治疗师资格证,具备坚实的人体解剖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经历。同时应按专业教师数量1:1配置来自于康复治疗临床岗位上的兼职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验实训室与仪器设备条件应至少与国内行业目前状况一致,并保持同步更新,才能使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实践能力成为可能。据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需有理实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教学条件,达到每5名学生拥有一套可做实训的基本康复单元、共享一套基本实训设备,一个教学单元共同利用一座仿真康复中心,尽力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条件,满足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要求。

4.优化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手段,根据《康复评定》课程的特点,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过程评价,通过实践考核项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人体康复评定、残疾评定等知识的前后衔接、技能表现、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将素质内容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完成小论题考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则关注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解深度和掌握情况。

篇9

【摘要】 本文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阐明中西医差异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医西医化”来发展中医,结果只能是异化它类。要想实现中医学的卓然自立,只能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具体做法是: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医思维;基础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临床实践,夯实中医思维。

【关键词】 思维方式;差异;中医学;发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4] 刘吉.中医发展现状及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5-7.

篇10

[关键词] 翻转课堂;病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7(a)-0123-04

[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model,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es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uses spare time to complete knowledge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class time to complete the classroom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its application in pathology teaching, it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pathology, but also cultivates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uses pathological knowledg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clinical ability.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atholog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Key words] The flipped classroom; Pathology; Teaching model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1],是医学生接触疾病的第一门课程。病理学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枯燥难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授课,强调传授系统完整的知识、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授课的内容并充分理解及灵活运用,教学效果不理想[2-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创新、独立思考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等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提高了病理学教学效果。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与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两名化学教师为帮助缺课的学生及时补课,录制了其授课视频,并将视频上传至网络供学生观看学习,有效解决了学生因缺课而导致的学习落后问题。此种方法广泛受到学生的欢迎。此后,他们便试行推广以学生课下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而课上时间主要用于解答学生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美国一些学校逐渐推广开来,替代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教学模式。美国学者Bergmann等[4]则更好地诠释了翻转课堂理念:翻转既涉及时间的翻转,相关的“homework”在课前完成,而不是在课程后设置后续或扩展作业;同时还包括学习内容的翻转,课前教师将大量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学习,课前即完成了授课内容传授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则运用课前所学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以及与教师的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对知识的传授过程和知识的内化过程做了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翻转安排,最终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5-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教学知识的搭建和教学结构的重构,构建了“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教学形式,促进了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同时,这种把“教室课堂讲课+学生课后复习”转变为“学生课前学习+师生课堂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7]。

2 翻转课堂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者纷纷尝试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国外学者评估了传统课程讲授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在研究生一年级心血管、呼吸系统和肾脏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者为传统教学课堂和翻转课堂学生提供相同的笔记和录音。翻转课堂组学生课前观看录制好的授课资料,在课堂上完成小测试或作业,随后进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环节。以完成同样的多选测试作为评价学生成绩和学习效果的指标。结果显示翻转课堂组学生的心血管和呼吸生理学课程成绩显著高于传统课堂组(P < 0.05),肾脏生理学的平均成绩也高于传统课堂组[8]。另有国外学者回顾性分析了2013~2015年翻转课堂应用于高等教育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共涉及5项研究,934名参与者。结果表明,在高等教育护理学课程中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发展和应用批判性思维的机会;翻转课堂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具灵活性的学习方式,在高等教育护理学课程中使用翻转课堂,产生了中性或积极的学习效果[9]。

国内学者韩雪等[10]在其生理学教学的部分班级应用翻转课堂,发放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普遍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级(86.27分比73. 12分)。此外,在解剖学[11]、病理生理学教学[12]以及病理学实验教学 [13-14] 中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翻转课堂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思考和探索。

3 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1 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3.1.1 病理学的学科特点 理论知识较为抽象、枯燥、晦涩难懂是病理学的学科特点,如炎症的渗出过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各种类型肾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等很多章节内容较难理解。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病理学的学习依赖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前序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授课难度较大。在学习新课前,复习相关医学基础知识是必须的、必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以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使得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达到相同的水平[15],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病理学教学中历来存在教学内容多、授课学时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授课方式仅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很难将所有重点和难点讲解清楚透彻。 翻转课堂提倡学生课前自学、发现问题,教师课上讨论、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形式的“翻转”使学生课前可以自己复习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自学新课内容,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上时间,通过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使课堂时间变得更有价值[15]。

3.1.2 学习时间及场所的灵活性 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周期长,教学时间、地点固定,教学环境差等特点。而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微课、慕课等基础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的不足,使医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变得灵活。当前大学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很多学生要利用大量时间勤工助学,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参与学生会工作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冲突,可以使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在信息时代,人们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正在迅速改变。校园中,学生应用科技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手持设备等寻求和获取信息极为常见[16],网络及电子设备的普及,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越来越广的平台,病理知识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教室和病理实验室。

3.2 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多采用面对面的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课件播放速度快,教师又极少板书,学生很难及时笔记,从而影响学生的记忆和复习,影响教学效果。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课,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甚少,学生的疑难问题更是得不到全面解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翻转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在课前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节奏,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反复观看、思考,记录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则针对课前发现并提炼出的具体问题与其他同学分组讨论,并与老师交流解决。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从传统的“填鸭式”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为充满求知欲的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知识的探索者与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17]。因此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4 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3个环节:课前自学新知,课上内化新知,课后巩固新知[18]。

4.1 课前自学新知,发现问题

教师课前把授课所用视频、课件、导学问题、练习题等教学资料发放给学生,并指导学生上校园网的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可下载相关的课件等资源。要求学生先完成自主学习,然后4~6人分组讨论,可交流学习心得或提出学习疑问或讨论导学问题和练习题等。教师在上课前要收集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如果某道练习题学生很少答对,教师则应思考在课堂组织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做到“以学定教”[19]。

4.2 课上内化新知,解决问题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划分重点,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使知识点得到进一步强化,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20]。课上主要分为四个环节:①合作探究,在课堂中教师安排任务或并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解答。②因材施教,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③巩固强化,在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之后,每个学生各有收获,小组内部学生总结收获并巩固练习课程的重点和难点。④总结点拨,教师总结各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并对一些重点及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最后系统梳理整节课的知识,再次强调课堂中的重要问题。

4.3 课后巩固新知,提高知识内化程度

教师与学生利用QQ、微信等现代通讯工具进行在线交流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及时予以反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进一步提高知识内化的程度。

以“血栓形成”章节的学习过程为例,课前老师将血栓形成模拟动画及导学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动画后思考问题“血液是固态的还是液态的?血栓是固态的还是液态的?什么是血栓形成?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4~6人小组可通过QQ或微信群的方式讨论、解答并汇总问题解答情况,就不理解内容提出问题。课上各小组再次进行讨论,完成课前问题回答,老师针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强化学习重点:血栓形成及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需具备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等条件。此时老师给出病例:“患者男性,16岁,中学生,因左下肢肿胀、麻木1 d就诊,就诊前,患者连续60多小时玩网络游戏,长时间保持静坐不动状态。医生经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血栓相关知识分析该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具体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进行了血栓预防的宣教。

5 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课前充分自学,根据自己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当发现自己某些知识点欠缺,存在疑问时,可以复习相关课程并反复观看教学资料,思考揣摩。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有高度自觉性和自律性。对于缺乏自觉性,没有按时自学新知者,其课堂上知识内化的过程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课堂上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课前自学充分的学生,课上积极参与组内活动,回答问题踊跃;而没有自学的学生则依赖性强,难以互动。

此外,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是对教师的挑战,作为病理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还要提高对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

综上所述,在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2] 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 [J]. Med Edu,2004,38(8):859-867.

[3] 魏芳.病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河北医学,2015,11(12):1151-1152.

[4] Bergmann J,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 [M]. 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112.

[5] 陈禹,郝嘉南,许冬明,等."翻转课堂"引入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83-84.

[6] 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14):60-62.

[7] 张春玲.翻转课堂:一种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观察,2014,3(7):14-16.

[8] Tune JD, Sturek M, Basile DP.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mproves graduate student performance in cardiovascular, respiratory, and renal physiology [J]. Adv Physiol Educ,2013, 37(4):316C320.

[9] Vasiliki B,Heather B,Rachel K,et al. The evidence for ‘flipping out’: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nursing education [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16, 38(3):15-21.

[10] 韩雪,段曰安,赵健荣,等.翻转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13-14.

[11] 初国良,汪华侨,郭开华.基于混合学习的临床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 29(6):642-644.

[12] 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休克”教学为例[J].中医教育ECM,2015,34(4):33-35.

[13] 刘鲁英,韩艳春,董孟华,等.基于翻转课堂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14-15.

[14] 李蓓,刘源,刘文佳,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口腔组织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 29(4):402-405.

[15] Jennifer G. The flipped classroom [J]. Education for Primary care,2015,26(6):424-425.

[16] Mortensen CJ,Nicholson AM. The flipped classroom stimulates greater learning and is a modern 21st century approach to teaching today’s undergraduates [J]. American Society of Animal Science,2015,93(7):3722-3731.

[17] 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研究,2013(8):68-72.

[18] 陈加敏,朱承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86-91.

[19] 林彩环,陈淑敏,唐忠辉,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教学设计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3):159-161.